野外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1 18:22: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野外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野外教学论文

篇(1)

二、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二外英语教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进行,通常选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为教材,要求在词汇、语法、阅读能力、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译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对听说的要求,要有更大的提高。学生应该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与课文内容,掌握语言知识点与长难句型,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熟悉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实现学以致用。本课程一般一周为四个学时,需要对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内容学习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根据日语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分为六个学时,教学的内容包括课文背景知识、课文内容、单词、短语、句型、阅读技巧的学习以及听、说、写的练习。考虑到学生的听力水平比较差,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占据的分值较高,任课教师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专门安排学时进行听力训练,一般每次以一个学时为佳。阅读在任何英语考试中占据的分值相对都很高,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地提高,通过学习书本中的课文与课本中所涉及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做到会分析文章的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总结文章的大意。因此,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大致需要三至四个学时,其中包括学习词汇、语法与长难句型等。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适当补充四、六级真题及相关题目作为范例,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并在作业和练习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过级复习内容,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过级率。期末考试统一出题,今后还将进一步进行考试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课程策略

最佳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学生本身最了解学习的效果,正如常言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是,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通常自我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自我控制力不佳。那么,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任课教师应该讲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一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一是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预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文,任课教师会事先提出几道与课文相关的思考题,确保学生在理解了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二是讨论法,对于任课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对不同的理解层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不但增强了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实现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三是视听法,每单元学习之前都会有一段音频或者视频教学,任课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取重要信息并理解音频或者视频的中心大意,再导入到课文的学习,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听力训练与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课文也有音频,任课教师一般播放两次音频,第一遍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大意,第二遍令学生听音频跟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二外英语教学质量。

篇(2)

二、局部图形教学

关注的是桥台这个构件的构造,也即是这里所说的局部图形教学。在讲授时给出桥台的构造图,并且每个部分都用英语标出,学生不仅从图2学到了桥台的基本构造,还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每个部件的名称,这种图形教学法具备清楚、简洁和明了的优点,学生也很容易记住,学习专业外语的同时,对专业课起到了复习作用。

三、分类教学

桥梁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记忆的词汇量也极大,我们可以采用分类的方式去进行记忆。譬如说,按照结构可将桥梁分为:梁桥(Girderbridge)、拱桥(Archbridge)、斜拉桥(Cable-stayedbridge)、悬索桥(Suspen-sionbridge);按照材料分可将桥梁分为:木(Wood)、石(Stone)、钢(Steel)、混凝土(Concrete)、复合材料(Com-posite)等类型的桥梁。实例中是按照结构和材料来分类学习桥梁工程专业词汇,在桥梁工程专业外语中,各种分类太多,这将增加了专业词汇量,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但只要掌握得法,勤加训练,这些难度就会被克服,并且能够极大的增加自己的专业外语词汇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这些分类,对比记忆对应的专业词汇。

四、类比教学

桥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同一种材料采用不同形式则造出的桥梁不同,比如,对于混凝土这种材料,桥梁里边用法各不相同,常见的有:混凝土(Con-crete)、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concrete)、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reinforcedconcrete)及钢管混凝土(Steeltubefilledwithconcrete),其中,“Concrete”仅指素混凝土,“Reinforcedconcrete”则指混凝土中配有普通钢筋“,Pre-stressedreinforcedconcrete”是表示混凝土中配有普通钢筋的同时还布置有预应力钢束,“Steeltubefilledwithconcrete”是指在钢管中灌入素混凝土而形成的钢管混凝土。通过这种对比讲解和学习,能够区分类似专业词汇的同时更深入的掌握专业知识。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很容易引起歧义,通过这种深入的类比教学,可以极大限度的减少歧义的产生。

五、替换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语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英语中也是一样,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词却可以表达相同的含义,为了更好的学习专业英语,学生最好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出相同的意思,也即是本文所说的替换法,比如说动词替换,举个简单的例子:这座桥是用石头建造的。

六、综合教学

每个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譬如,综合图形教学、分类教学和类比教学。这种综合教学法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方法,阅读起来一目了然,记忆起来也非常方便。在专业外语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推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从总体上来说,学习应该是个灵活和充满乐趣的过程,特别是专业外语,即使是美国人也很难遇到专业外语的语言交流环境,学习起来更是枯燥无谓,为了更好的学习专业外语,必须首先培养自己的兴趣,否则很难学好这门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直接使用英文版的教材,但第一遍阅读是相当费时间的,很多本科生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做极其枯燥的事情。

篇(3)

2.师资力量薄弱。首先,“双师型”、“双语型”护理及英语教师人才短缺。从事护理教学的教师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丰富,但英语教学及口语能力有限,课堂无法实现英语教学。而专业英语教师并不具备医护专业知识,少有出国培训、进修的机会,也缺乏针对英语教师进行的跨学科培训、交流,教学上的观摩和评估也很少,难以站在医护专业的角度由表及里的教学,运用英语情境教学更是力不从心。其次,西部地区难以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及聘请美国注册护士外教授课。

3.教材选用不合理及教学改革滞后。由于中职涉外护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教材2000-2014年出版的护理英语相关教材有二十余本,但几乎没有一本能够涵盖国际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理念,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教材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并且护理院校所采用的护理英语教材仍是医学教材,其中词汇量大、拼写复杂。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场景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

4.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1)近年来,中职校扩招,入学门槛降低,成绩均在同龄人中处于偏下位置,尤其是西部地区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偏低,阅读、写作能力偏差,听说能力几乎缺失。(2)在口语方面,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最初始状态,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许多农村孩子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就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并且仍习惯于教师课堂讲解语法、记笔记等被动性学习方式。(3)由于一直处于低分段造成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逐渐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5.大班授课,影响教学质量。语言教学中基本以小班教学为主,因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但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在很多中职学校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50-80人大班授课为主。大班授课,进行互动教学的涉及面不广,难以在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学效果欠佳。

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构想

1.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涉外护理专业最主要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在招录涉外护理考生时,一方面,应了解生源的英语学习程度和考试成绩以及其对英语的兴趣和要求,把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告知报读此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中考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录取的一项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入校实行口语面试,切实把好考生入口关。

2.强化教师护理知识培训,探究涉外护理人文精神(1)要提高教师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水平,应培养一支具有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首先必须培养我校涉外护理老师的“知学”“好学”“乐学”层层递进的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之间经常协商,精诚合作进行跨学科的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要求承担涉外护理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每周听4-6节的护理课程,参加该专业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教学研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建立长效的教师继续培训机制,选派教师参加知名培训机构举办出国培训班,参加新知识更新培训班及医护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2)语言是人文精神渗透,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接受另一种文化熏陶,所以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就西论西”,教师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照中西方文化,汲取不同的文化精髓。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护理专业特色,读物可增补护理英语阅读如护理程序、护理诊断、临终护理等内容。涉外护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每篇对话及文章均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教师应抓住所学课文的脉络和重点,尝试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排演英语话剧等,使护生了解国内外的文化差异,鼓励护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此外,从事护理教学的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医院护理实践,培养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充分挖掘涉外护理本身的人文内涵,渗透国内外护理行业发展的新内容特别是人文关怀,亲生体验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对护理行业的热爱之情,开阔护生视野,使接受双重文化熏陶的学生成为既了解人文知识,又极具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3.设计情景,优化学习环境。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手段只有“语言”和“文字”,常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但如果创设直观形象的情景教学能为学生形成一个形象逼真的场景和语言环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操作课外活动,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打消其畏难情绪。依托学校团委,每周开展护理专业英语角活动,组织学生用英语自由交流和会话,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胆量、能力和英语听力,让学生体会真实涉外交际场景;邀请护理专业教师主持专题与学生交流,体现课外师生自由沟通。并且定期举办护理英语技能比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历练演讲和朗诵技巧,锻炼表现能力。每周周末在礼堂为学生播放原版英文电影。

篇(4)

2培养和提高整合教学的能力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外语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影响外语教学动态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各因素间相互关联,只有在协同作用下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计划、内容与资源、外语教学理论、手段与方法等构成了教学结构的物的客体。它们不是封闭、固定的,而是开放、生成、可调整的。因此,外语教师不再是静态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动态的信息、资源、情境的创造者和建构者,通过不断培养和提高对教学各要素的整合、管理及协调能力,稳定教学结构的平衡性,优化教学效果。外语教师需要全面提高整合教学的能力,即整合教学模式和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相关理论等。例如,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相应的外语教学理论被提出。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消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要,结合当前的科学前沿成果,把独立、分散的教学要素有规律地进行组织、整合和运用。传统的外语教学范式为“2+1”模式(理论、方法+教材),信息化环境下外语整合教学模式是“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教材)。现代科技信息的进步带来了教学结构中的扩容。教学材料从纸质的平面课本教材扩展到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教学素材从文字扩充到多元认知的图、文、声、像的结合;教学手段从“黑板+粉笔”为主要媒介发展到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教学和学习资源也由单一性、封闭性发展为开放性和多样化,如在线外语学习系统、外语学习网站、博客论坛、在线讨论和数据文件等。教师应发挥关键性主导作用,使扩容后下的各要素保持互相平衡、并能相互借力,共同提升教学效果。外语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和了解信息知识,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还应结合教学的需要,获取、鉴别和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源,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各教学要素后呈现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优化资源,以保证应用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拿来”,造成过度地使用或滥用。大学职能的转变使外语教师长期以来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两大任务,时刻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教育教师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高度“轻教学,重科研”现象,导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倾向于将重心放在科研,且与教学过度脱离的失衡状态,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生态观下各生态因子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因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将有助于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博耶(Boyer)在1990年提出了“教学学术”理念,指出教学的学术性以及与科研之间的平衡关系。亨德森和布坎南(Henderson&Bushanan)指出了“教学的学术研究”的3个要素:“研究他人在教学中的学术成果;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学生学习;交流有关教学的实务与理论观点。”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科研中对语言新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还应与教学实践有机整合,把教学也视为学术性工作,审视和分析外语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和探索知识传播的艺术与学问,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以推动知识的传承与运用。

3建立教学生态主体间的互动与和谐

生态思维取向认为,生态主体与周围环境应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平衡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体和环境互动的结果。外界因素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要达到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流,与外部环境处于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生态中的两个核心主体,两者不是传统机械,二元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和指挥者,或教育情境的控制者,而是同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在关系的流动与互动交往过程中,与学生协同合作,创造民主、和谐、高效的外语学习环境,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风格和行为特点,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学习动机和需求,结合信息技术条件,在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做出以之相适应的调整。例如,首先,外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做好语言输入的优秀样板。其次,外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使用的互动合作特征,灵活运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创设协同交互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语言组织,内容建构的同时,二者形成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进而实现意见、情感与思想的交换和分享。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延伸,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生态思维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最理想的方式之一就是同行间的协同互动,交流合作与分享。个体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旁观者,而是不断互动、相互关联的共同创造者。生态学观点认为,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主体之间容易产生竞争和相互排斥。因此,教师间有必要建立一种协同合作,平等互助,和谐共赢的群体才能保证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由于教师职业和工作性质的独立性和个体性,教学工作往往是一种个人活动,教师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经常是孤军奋战,很少沟通,这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教师如果脱离其所在的群体和组织,仅仅靠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是难以实现进步与发展的。外语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例如,在空间上既可以是同校,也可以是校际,既可以是地区间的,还可以是跨国间的;在水平层次上有新手教师、资深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以及外教等各类教师之间的相互指导、互动与交流;在学科上既可以是同学科的,也鼓励打破各学科间的森严壁垒,超越不同学科的界限,汲取不同学科的线索和知识源泉,融合各学科的优势;在合作方式与途径上,一方面可以组建不同的团队,如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说课、教学示范、观摩、专题研讨与学术会议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共享平台,通过博客、论坛、QQ等形式共享彼此间的教学资源,或对某一教学问题展开即时深入的探讨。由于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的交流,有助于集思广益,改进和优化教学教育行为。因此,教师群体间需要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教师学习心境的提升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4加强与内外环境的互动与协商

教育生态学认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总是经历着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由平衡到失衡再到平衡,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发展的过程的。教育生态的主体要获得发展,就必须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主要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必须使自己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周围环境密切关联,首先需要立足于学校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内部环境。例如,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师不能盲目模仿重点老牌院校的发展模式,过于专注学术上的科学研究,而应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条件设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并非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还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延伸到社会,置于更为开放的环境中,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互动与协商。现今社会市场对外语人才提出了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要求,需要在能力上体现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特征。然而,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外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纯外语类,即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理论型人才,师资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因此,外语教师应依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深化与社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实践中提高知识、技能与素质,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将积累的实践经验反馈于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培养出市场需要和认可的外语人才。教师要多方位地参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社会交往和实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反思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信息交流功能,积累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素材,将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交际情境,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另外,教师通过加强与与社会的沟通,及时了解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的真实状态,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例如,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缺少协作精神,单独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于团体合作却显得格格不入。在教学中则应注重团体协作意识的培养,多融入团队合作的活动。

篇(5)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具体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可以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五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户外媒体广告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譬如,标志设计、CI设计等也是设计中的一套实效设计体系,因此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计中安排了户外媒体广告设计的一系列扶助课程,它们把平面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等统一起来,塑造了整个广告的整体个性形象。

户外媒体广告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颇具艺术色彩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它贯穿于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人类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政治领域生活,遍布于人的衣、食、住、用,行之中,它不是单一的具象形式,而是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信息学、电子学、语言学、美学、传播学等诸要素的综合。一般把设置在户外的媒体广告叫做户外媒体广告。常见的户外媒体广告有:路边广告牌、高立柱广告牌、灯箱、霓虹灯广告牌、看板等。现代户外媒体广告是繁华都市的时装,是令人心醉的现代化梦境。户外媒体广告才是真正的大众传媒。不是所有的人都看电视、读报纸或上网冲浪,但是任何人只要他离开家,就会看到户外媒体广告。常见的户外媒体广告的特点与优势如下:

一、灯箱媒体广告的特点与优势

灯箱广告的应用场所分布于道路、街道两旁,以及影剧院、展览会、商业闹市区、车站、机场、码头、公园等公共场所。灯箱的制作技术及材料、工艺不仅可以制成覆盖整个墙面的巨型灯箱与建筑物溶于一体,还可做成实物模型,应用广泛。尤其在夜间更是醒目,既可以起到宣传商品、店铺的作用,还能美化城市的夜景。首先灯箱媒体广告画面大:众多的平面广告媒体都供室内或小范围传达,幅面较小。而户外灯箱广告通过门头、宣传栏、立杆灯箱画的形式展示广告内容。比其他平面广告插图大、字体也大,十分引人注目。其次灯箱媒体广告远视强:户外灯箱媒体广告的功能,是白天通过自然光、夜晚通过辅助光两种形式,向户外的人们、远距离的人们传达信息。广告作品的远视效果强烈,极利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来去匆忙的人们在远距离刻意关注。再次户外媒体广告内容广:在公共类的交通、运输、安全、福利、储蓄、保险、纳税等方面;在商业类的产品、企业、旅游、服务等方面;在文教内的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均能广泛地发挥作用。

二、霓虹灯户外媒体广告的特点与优势

霓虹灯是户外广告中灯光类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媒体特点是利用新科技、新手段、新材料,在表现形式上以光、色彩、动态等特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从而提高信息的接受率。霓虹灯广告一般都设置在城市的至高点、大楼屋顶和商店门面等醒目的位置上。它不仅白天起到路牌广告、招牌广告的作用,夜间更以其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到点缀城市夜景的作用。

三、路牌的户外媒体广告的特点与优势

它的特点是设立在闹市地段,地段越好,行人也就越多,因而广告所产生的效应也越强,路牌画面多以图文的形式出现,画面醒目,文字精炼,使人一看就懂,具有印象捕捉快的视觉效应。现在路牌广告的发展趋势是逐渐采用电脑设计打印(或电脑直接印刷、或写真和喷绘),其画面醒目逼真,立体感强,再现了商品的魅力,对树立商品都市形象最具功效,且张贴调换方便。所用材料也有防雨、防晒功能。路牌广告相对较大的优势就是时间长,收益大,成本却相对的低,是物有所值的大众媒体了。

四、招贴户外媒体广告的特点与优势

1.传播信息广泛:招贴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特点就是传播信息。招贴宣传的范围广,它可用于公益类招贴等方面,也可用于商业产品、企业方面,能广泛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商业招贴,其传播信息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商品的性能、规格、质量、质地、成分、技术、特点、使用方法、养护和维修情况等进行说明,画幅相对其它平面广告面积大,十分引人注目;有利于竞争。

户外媒体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广告艺术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所以户外媒体广告艺术设计教学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培养,以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采用“学———用”的实践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可成为户外媒体广告艺术设计方面的技术人才和设计人才。

在户外媒体广告设计创意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和尴尬:学院内广告设计学科的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对广告相关教学的知识和课程,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毕竟不在一线工作,难免对广告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缺乏必要的敏感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户外媒体广告设计的教学结构完整,但缺乏时效,不能真正的和市场相接轨,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为了能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效对接,应该调整教学师资结构,建立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外一线广告从业教师为辅的教师团队,弥补因教师资源的缺憾所带来的知识结构的欠缺。与此同时,我们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户外媒体广告的实训课程和相关市场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广告创意在整个广告活动中的位置和应具备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并得以应用。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一些文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同时辅以其它的教学法。《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由于受其自身特点的限制,在其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以讲授法为主,其稳固的地位不可被其它的教学方法所取代。

讲授法,即讲授式教学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中都要进行讲授,根据其在课堂中讲授所占的时间多少比例的不同,讲授方式即可表现为主导方式又可表现为辅助手段。

本文所指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式,同时辅以其它教学方法,共同为教学过程服务的一种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应用最广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众多教学方法中受到批评最多的一种。有人批评它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其导致了学生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然而这些批评有其片面性,原因在于是否是有意义的学习并不取决于教学或学习的方式,而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由此可见,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被动的,讲授法所受诟病也并非是其本身固有的,而多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当或是教学内容自身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运用讲授法,那么它的确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亦是如此。

一、讲授法是《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的根本之法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讲授法在教学中主要适宜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即是陈述性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

1.讲授法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主要是介绍我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史,目的在于帮助准新闻工作者了解自己的行业史,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吸取教训,其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学生要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并为后继的学习做铺垫,而学习这些前人的经验,虽不排除某种创造性,但仍以接受掌握为主,在此基础上再批判求新。因此,学生听教师讲授,即进行传授——接受式学习,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2.讲授法适用于班级教学。至今,在我国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主导教学方式还是班级授课制,在高等院校采用大班型授课更是普遍现象,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将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虽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课程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较为灵活,一些专业技能训练课采用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但是象《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等这些理论课的教学还是采用大班型集中授课,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节省资源,而且教学效果也不错。

3.讲授法适用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情景。《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具体的、从没涉及过的知识,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对于这样的专业知识也有学习的需求。讲授法适用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情景。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受教师教给的前人已获得的知识成果,确保学生形成清晰、稳定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循序渐进地掌握大量知识。这样能够突出地体现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反映了人们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

4.讲授法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课堂安排、教学时间等方面要严格控制,从而使教学工作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讲授法可控性强,是保障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有力保证。

二、讲授法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讲述、讲解和讲演这三种形式。

讲读这种方式应用不多,它主要用于低年级的一些课程如语文、自然、社会等科目的教学。

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的课堂教学中,讲述和讲解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把中外新闻事业史的发展轨迹看做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线就由无数个点组成,一个个的点就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媒体及新闻制度等。我们在画线的同时又要描点,所以说讲述和讲解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讲述某一国家的新闻事业史的时候,对于其涵盖的重点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媒体及新闻制度就要进行详细的讲解。比如说讲授美国新闻事业史这一章时,在讲述美国这个国家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还要重点讲解一些新闻事件如“曾格案”、“掏粪运动”等;一些突出的新闻人物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戴”、“普利策”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如“五大报纸”、“四大商业广播电视网”、“两大电缆电视网”、“两家世界性新闻通讯社”等以及美国的新闻制度。

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讲演还是时常会用到的。当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就是讲演。比如说讲到“新闻自由”、“新闻体制”等一些问题,可把它们设计成一个个专题,教师进行系统、详尽的阐述。有时介绍某位杰出新闻工作者也会采用讲演这种方式。比如介绍萧楚女,用讲演的方式介绍他的生平、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评价和他的一些趣事,不仅用语言帮助学生在心中塑造了萧楚女这个光辉的形象,也让学生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外新闻事业史》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吃透”教材,并凌驾于教材之上。《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内容较多,为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安排好教学内容,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教师的讲授内容还要凌驾于教材之上,不仅要讲出本门课程的精髓,还要能够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授课教师的个人学术见解,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发展新动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师要紧扣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内容较多,而教学时数有限,所以讲授内容的选择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求做到面面俱到,但必须重点突出。比如在讲某一国家的新闻事业史时,教师要“轻画线”(简要介绍该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沿革),“重描点”(精讲该国的新闻制度,发生的新闻事件,出现新闻人物,有影响的新闻媒介等)。教师在注意教材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同时,要善于选择精当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教师要提升讲授水平,不能停滞不前。由于《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多是陈述式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准确,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尽量讲得生动鲜活,但并非离开讲授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变化,而是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讲授水平,不断钻研,不能停滞不前。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不能“满堂灌”。一般史类的课程常被学生认为枯燥、无趣,《中外新闻事业史》这门课也不例外。教师讲授时要注意启发性,激发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加强师生互动,讲问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要把讲授法运用得当,不能把讲授变成“满堂灌”、注入式。

5.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采用电化教育手段。在《中外新闻事业史》教学过程中,讲授法虽稳居主导地位,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并且将它们进行有机融合。比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探究法等等。这样才能弥补讲授法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才能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使得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更加合理,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在的高校教育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在本门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或电子讲稿的形式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要精良,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电子讲稿也不能只是教师的讲稿(教案)直接“上墙”。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助于本课程和本专业学习的网站网址。授课教师还可以与授课班级的学生建立起沟通平台,如Q群、本门课的公用邮箱等,随时向学生提供一些业界和学界最新的动向、研究成果等学习资料,随时可以和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交流。这样既便捷,省时;又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上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实施个别化教学,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实施因材施教的不足。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这样的形式把课上课下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哪种教学方法好,哪种方法教学不好。《中外新闻事业史》的授课教师们要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尝试,多实践,发挥讲授法的长处并结合其它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篇(7)

二、两支队伍建设

(一)师德师风建设:

继续贯彻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从教,以师能树师德,以质量促师风。开展“教师好形象,学校正能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不断提升二小教师团队的整体形象。

(二)干部队伍建设:

1、坚持学校工作的整体优质和特色发展相统一,全息体现尊重教育理念。

2、通过活动提高团队精神,通过学习提升执行力。坚持每月2次的领导干部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3、学期末进行干部工作民主测评,通过测评查找自身不足,改进工作作风与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4、加强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民主日工作,进一步推进民主建设。

(三)教师队伍建设

1. 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和青年教师培养为龙头,整体提升教师群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拜师活动”、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硬笔书法比赛、粉笔字培训等多项活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2. 以“明理 启儒”读书工程为抓手,开展美文诵读比赛,夯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

3.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培育专家、学者型教师队伍。

4教科研工作扎实推进,专家引领做好“十三五”课题立项工作。

三、德育工作

(一)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师生好形象,二小正能量”的德育目标,使学生学做真、善、美的人。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2.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3.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4.做好融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全体教师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注重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1)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

(2)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达到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3)完善《班主任工作手册》内容,建立健全评价制度,规范班主任工作。

(4)开展“高丽营二小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先进榜样感染和带动全体教师,使德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依据“三规”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星级班”,争当“二小之星”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榜样激励”的机制。加大班级管理、检查力度,努力达到的我校“三有”、“三不”的要求(即有礼节地讲话,有秩序地走路, 有有条理地摆放;垃圾不落地,公物不损坏,资源不浪费)。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文明养成教育,逐步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管理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真善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去发现榜样,学习榜样,最终成为榜样。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调整教学楼内文化宣传内容,彰显尊重理念,渗透传统文化,突出环境育人职能;在改善教室环境的基础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力争让每个教室做到美化、净化、绿化、文化,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班级文化评比活动。

(2)利用集会、校会、队会、晨会等契机,结合展板、橱窗、专栏、广播等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责任意识。(本学期升旗仪式安排国旗下讲话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由班主任老师宣讲)

(3)深化检查评比制度。继续开展 “星级班”评比活动,采取检查小组天天查,每日反馈,两周一总结的方式。反馈内容包括(纪律、卫生和路队),具体总负责人杨志红老师。检查评比活动的深入开展,能督促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形象,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4)抓好“三结合”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提升家长、社会对我校的满意度。

(5)强化法制、安全教育。2015年是中国法制年,学校会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制及安全意识。

(6)在尊重理念引领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一月一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三月规范教育。四月诚信教育;五月孝敬教育;六月环保教育;七月公德教育。

(7)深入开展彩虹读书活动。发挥好我校的“读书笔记“手册的作用,利用好“国学诵读”这个平台,开展好“图书漂流”与“好书推荐”的活动,让学生在书香中浸润心灵。

(8)重视《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手册》的教育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持续养成,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9)继续贯彻落实《顺义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意见》,组织1-6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六年级学生走进纪念馆)。

(10)与体育课外活动相结合,开设学生喜欢的科技、艺术、体育竞技等社团”。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4.继续做好融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利用我校资源教室优势,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少数有智力障碍和心理障碍的问题学生,定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每周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个案分析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体性心理辅导,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教学工作

(一)做好常规工作

1.规范教师备课管理。

教案实行抽查与普查相结合,教研组长每周查一次,各段领导每月查一次,开学后第二周开始查阅。参加本校工作5年以内的教师要有手写教案(所有学科)。结合区常态课视导方案,要求教师每节都要留出5分钟自测评,领导听推门课时检查当堂课的教案。(本学期考研中心要听所有学科的常态课,当堂量化打分,并查阅当堂课的教案。)学校领导在听推门课当中如发现教师没有认真备课,领导可以要求教师将本节课的教案改为手写教案。每位教师要依据自己的教案上课,思维训练要有层次、有目的。

2.规范教师批阅作业管理。

作业批改要加大平时抽查督导,各位主抓干部每月查一次,每学期学校普查两次,检查指导做到“五有”:即有目的、有要求、有记录、有汇报、有书面小结。作业要有特色作业、个性作业,每班每生必须要有一个课前学习本。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及时改进。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面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批改要求要统一,字体工整清晰,采用内容和书写双级评价等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日常作业必须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家庭作业第二天批改。单元测试的批改,可在测试后的第三天之内完成,包括记录学生成绩、分析试卷的情况。每次批改后,必须在作业后写明批改日期。学生的作文作业每个学生每学期教师要有至少5次批阅,每生必须要有至少一次详细批阅。作业本写字要求:一二年级用铅笔,三、四、五、六年级用钢笔或碳素笔,不许使用涂改液。做好减负增效的各项要求,积极探索减负不减质,减负更增效的有效途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许让学生购买一些教辅材料。

3.增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能力。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市级、区级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帮助我校年轻教师成长,做好“传帮带”的作用,做好专家引领。4月份,在全体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区骨、园丁新星、学科带头人、市骨等)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展示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与评价。(见区级具体方案)。本学期我校将在3月下旬采取教研组推荐形式展示课堂教学(每个教研组推荐2人,科任二组三组自愿参加,电教组推荐1人。)

4.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所有学生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要求各班在开学的第二周上交本班的分组名单(根据学生能力平均分成5组),平时各段领导都可以随时抽出一个年级的一个组进行集中能力展示。一个学期准备小样本监控3次,监控内容为所学单元内容。由组长负责单元检测内容与时间安排。本学期将在4月下旬开展校级学科能力展示。分别是一至六年级的数学综合素质能力展示,一至六年级的英语口语能力展示,三至六年级的语文写作能力展示,一二年级的看拼音写词语能力展示。利用这些展示来促进我校师生的共同发展,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充分的成长。

5.加强校本教研管理。

围绕区教研室(尊重教师专业自主和学生学习主体性,探索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与学方式,把握学科课程育人本质,贯彻有质疑、有体验、有生成、有温度的课堂理念,构建生命的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并结合学校的《尊重型1632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深化。

校本教研形式主要以尊重型教学模式探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促进式、学科整合式、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结合郜院长“变教为学”的理论开展学校教学特色。

教研组活动记录中要有至少两次的教学模式课堂研讨记录,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深入教研。参加区教研活动回来的老师要把区里的教材教法要求及时与本组教师进行教研沟通。

6.加大教学评价力度。

语文、数学、英语,以平时抽查和期末检测相结合。平时抽查以各班分好的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期末检测以考研中心的质量监控为主。科任学科本学期末将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针对下学期的工作做好前期预设。

7.完善三级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校在推进过程中按课程设置机构明确课程类型并提出实施要求。即国家课程要抓牢,地方课程要抓实,校本课程要抓精,社会实践要抓活,整体安排要抓稳。从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和谐共处、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尊重育全人课程文化。我们把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在原有《科学与种植》、《快乐ABC》、《飞扬的棒球手》、《眩彩跳绳》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将社团活动与群体活动相结合,利用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开设了一年级《跳绳》、二年级《彩带操》、三年级《足球》、四年级《空竹》、五年级《太极扇》、六年级《舞龙》校本课程,同时,将社团活动也校本化实施,开设了《管乐团》、《书法》、《绘画》等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生活中,现实的社会中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增进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区教研室将开展“我的课程观”征文活动。贯彻落实市区学科改进意见,学习落实课程标准,立足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智慧。6月份,在学校开展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征集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到区教研室进行评选,将优秀案例、论文进行宣传推广。

(二)做好信息技术管理工作。

保证各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各种集会的录像、照相、视频会议等准备工作保证人员到位,对教师们的课件制作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学校网络畅通,保证学校各学科的录像工作,对出现的教学设备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护理。加强网络教研活动平台的使用()。及时收看BDS北京数字优质课,加强自身技能。借助信息平台优势,促进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引导师生参与研修活动,利用好名师资源。利用顺义区网络研修平台,展示交流教师课堂研究成果。组织开展第十六届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课例征集活动。

(三)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对学校的科学实验工作,做到课前准备好教学实验所需要的各种用品,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有效性。仪器管理统计清楚,教学仪器借阅有记录,及时补充教学所需教具。实验课要求做到分工明确,管理到位,开足实验课教学内容。

(四)做好特教学生管理工作。

领导和任课教师对特教工作要从思想上深刻领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多些宽容和耐心,培养自尊和自信,要努力创造适合特教学生成长的环境。备课中要设计适合随读生的教法,上课时要多给他们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作业要根据其能力降低难度,采取分层教学。成立特教教研组,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备课听课,工作交流等研究活动,相互学习,用科研的方法指导特教工作,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特教工作的实效。

(五)做好攀登英语教学工作。

加强例会和教研活动实效性,保证时间、人员、地点的落实。将攀登口语、攀登阅读与常规英语有机融合,逐步提升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积极参加北师大课题组、顺义课题组组织的活动,不断总结、反思,使攀登英语在本校持续发展。增强输入教师与输出教师的沟通配合。发挥英语基地校的作用,做好外教进课堂活动。

(六)做好毕业班和新一招生工作

加强毕业班管理,做好学籍管理工作,让每个学生顺利从高丽营二小合格毕业。做好新一招生工作,结合服务片范围做宣传工作,让每个符合招收条件学生顺利入学,做好借读生招生工作安排。

五、少先队工作

(一)工作重点

1. 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

2.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处抓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全面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3.结合各种纪念日、节假日开展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少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守纪、诚实守信、节约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此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4.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创设积极向上、乐学善思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

(1)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建立建全大、中、小队委员会,明确他们的分工和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协调、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每月一次队干部会议,以提高他们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

(2)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落实每日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升旗,队课时间以大、中、小队会的形式进行礼仪教育。唱好《国歌》《队歌》,规范队礼,坚持要求队干部佩带队标志,队员每日佩带红领巾。

(3)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和红领巾广播;成立校文明礼仪检查小组,每天不定时到各中队检查少先队员的文明礼仪况。

(4)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每位辅导员做到:重培训,勤学习,多积累,敢创新,以提高我校辅导员整体素质。

2.丰富和创新少先队活动,促进队员全面发展。

(1)结合科技种植活动,使少先队员体会种植的快乐与艰辛,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转变对待劳动的态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2)深化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本学期节日较多,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节日这一丰富的资源,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体验中受到锻炼,受到教育。3月有学雷锋月活动,庆祝妇女节活动和植树节活动;4月开展“学习先辈,发扬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我地区清明节习俗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5月,开展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队员以家庭为阵地,建立家庭劳动岗位,体验劳动生活,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以学校、班级为阵地,开展节约活动,培养队员环保意识。6月举行“庆六一”和入队活动,激励少先队员快乐学习,勇攀高峰。

(3)积极开展“手拉手”活动。结合本校外来学生较多的特点,以中队内互助为主要形式,也可开展“与贫困地区儿童手拉手”活动。

(4)深化“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科技、艺术工作

(一)科技工作及措施:

1.常规科普教育工作:

(1)协助大队部工作完善班级科技园地(生物角)的建立工作。

(2)校园科技成果展示栏的更新及布置工作(宣传栏、黑板报等)。

(3)支持年轻科技教师参加培训和观摩、学习。

(4)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学教育的素材。开展好探究、自然、劳技、计算机等各学科的科学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5)通过为班级、为教师提供、订阅一批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和报刊,帮助全体师生丰富信息及有关理论。

(6) 开展校级科技之星评选,表彰在科技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

(7)选拔科技能力出色的学生进入科技社团,为各级科技竞赛储备人才。

2.特色科普重点工作:

(1)继续将环境保护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关主题的科普教育系列活动。

(2)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为学校科技活动的抓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使科技活动成为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

(3)组建校级海模、建模、航模、电子技术、仿生动物等科技社团,积极组织,认真训练,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有计划的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获奖的数量与层次。

(4)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科技活动,使100%学生都能参与普及型科技兴趣活动。

(5)规范科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教室、设备,认真开展好各项科学实验。

(二)艺术工作及措施:

1. 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音乐、美术教学大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探索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坚决杜绝艺术类课程被挤占他用。

2.抓好艺术教育课堂常规教学,积极探索音乐、美术课中所采用的新式教学模式,在音美课堂教学中充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音美课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观摩活动,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念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艺术。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级社团建设。 学校成立合唱、管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团队,培养学生兴趣,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特长的空间。

5.抓好学校环境建设,提高学校环境艺术品味,使校园外部环境达到美化、绿化、香化,提高品味,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6.定期举行艺术周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积极参与市、区级各类艺术比赛、展演活动。

7.加强市级校外活动站的艺术教育引领作用。

七、科研工作

(一)稳步推进课题研究

1.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首先,做好《顺义教育》的学校研究彩页材料整理工作。其次,利用申报2015区科学技术奖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梳理我校十二五市规划办课题《农村小学尊重教育理念下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推广。在社会宣传推广的同时,指导本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推广研究方法与成果。

2.确立新课题研究选题

我校骨干教师比例较大,拥有市骨3人,区学带3人,区骨12人,百优班主任2人,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同时,学校近年来新教师充盈,他们虽然精力充沛,工作积极热情,但专业技能不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提高这些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因此,我校课题研究方向定位在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着力青年教师培养上。本学期,教科室将聘请专家共同设计学校新课题的选题,并组建新课题组的核心组成员,召开相应研讨会,设计研究思路。

(二)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提升教师行动研究力。

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校本培训

发挥科研室的工作职能,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开展相关培训。主要请首师大基教院的教授到校针对教学改革进行专门的专题培训、活动性培训、授课式培训、交流式培训等。同时,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交流会,互相学习。将在4月组织师傅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2.校本教研

(1)常规教研。

引导教师开展“小问题”研究,增强教师集体科研意识。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研究平台,开展“常态课”下的教学研讨活动。教科室将加大校本研究力度。协同教务处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活动。以解决教师现有教学问题。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围绕教研组制定的研究主题,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全程参与,做好记录,每月要有一次详实的研讨记录。(龚晓静---1至3年级;姚继东—4至6年级;张艳春—英语;杨雪---科任、艺术;黄校长 ---体育)

(20开展“师带徒式”校本研究展示活动。

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带徒式”校本研究展示活动。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素养,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积极心态工作的辐射作用。本学期将每月进行一次师带徒的展示课活动,通过课后的研讨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6月底或7月初组织青年教师召开讲“我的成长故事”研究成果会。在各种活动中要突出团队精神,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

(三)重点项目有效推进

1.做好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校规范管理、科学发展。

2.推进学校“城乡联动改革实验”实践,及时收集盟内各校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引领教师积极参与盟内各项活动。

3.继续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

4.继续加强北京市课程网、顺义区科研网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网络信息化工作。

5.做好区教育学会工作。认真组织区学会等相关专题征文工作。鼓励教师踊跃撰写论文、案例,积极引导教师向报刊杂志社投稿。组织教师参与区学会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

八、体卫工作

(一)体育工作

本学期以体育常态课教学为重点,以“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为校体育活动生长点,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1.尊重学生体质需求,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体育锻炼时间。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并保证高质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工作。保证课间操时间不少于25分钟。

2.尊重体教特长,提供展示舞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认真贯彻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每位教师提供成长空间,在田径训练、球类训练、阳光体育各类活动中,给每位教师具体任务,促其发挥特长 。使全体体育教师都能在师生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3.尊重学生体育爱好特长,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把社团体育、课外体育、阳光体育有机结合,组织小型多样,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确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强化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要上课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人员四落实。根据学校特点本学期至少安排二次小型体育活动,如:跳绳比赛、篮球、足球比赛、长跑比赛等。从“操”抓起,做好课间操,充分展示学校“精气神”。组织好“热爱祖国从体育锻炼开始”学生长跑活动和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开展“五个一” 活动(即每天每人踢100次毽子,做一分钟仰卧起坐,跳一分钟绳,跑1000米,每月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野外郊游的“五个一”活动)。全面开展“跳起来,让人生更精彩”师生每人一根绳活动。

4.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监测。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认真细致的做好此项工作。

5.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检查力度,合理使用体育场地、器材,逐一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各项活动的安全开展。

6.组织好区春季田径运动会。做到认真组队,强化训练,积极参

赛,争取在区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本学期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拔自己的训练队员,并做好训练计划,做到三落实,即人员、时间、地点三落实,使我中小的体育竞技工作上升一个新的层次。

7.本学期开始尝试士官进课堂活动,从学生的基本素质入手,推进学校体育课教学。

(二)卫生工作

进一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充分发挥校卫生室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卫生工作健康开展。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狠抓工作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加强晨午检制度的责任落实,加大对各种传染病、常见病预防和宣传力度,做好春夏季各种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防治工作。本学期把垃圾不落地做为卫生工作重点来抓。把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与学校尊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强化以下三点具体工作。

1.尊重学生健康,创建优美学习环境。做到狠抓常规卫生工作管理不放松,加强平日卫生工作检查与指导,促使师生自觉投身于良好工作学习环境创设过程中。每天坚持晨午检两次。(即:个人卫生、精神状态)检查后如发现精神状态不佳者立即上报学校卫生室并及时联系家长。学生未来上课班主任应及时查明原因(有记录)有发热者及时上报学校卫生室。教室每天坚持三次通风,并有值日生专人负责。学生因有病未来上课的,复课时到医院开据医疗证明方可上学。坚持每周消毒一次以上,并有专人负责和记录(时间、地点、人物、方法、要记录清楚)并进行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督促学生养成良好 的卫生用眼习惯。坚持一天两次眼保健康操,学生每学期要调换两次座位,对视力下降的学生、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2.通过卫生习惯培养,提高学生自尊意识。本学期重点养成垃圾不落地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不制做垃圾的好品质,通过卫生习惯培养,提高学生自尊意识。为此,与政教处协同,做好此项工作的督查工作。做到有标准、有检查、有评比、有小结。以此促成学生卫生习惯培养,提高学生自尊意识。

3.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学好基础健康知识。按课表认真上好健康课,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身和心。使学生知健康,讲卫生,不生病。

4.针对学生视力及肥胖率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切实遏制视力不良率、肥胖率的上升趋势。

九、安全工作

深入开展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及财务安全的宣传及整治,全面推进教师岗位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师生安全,无事故。

十、总务工作

(一)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财政制度、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做好年初预算和资金的使用管理,节约资金,杜绝浪费。使有效的财力充分发挥作用。

1.支出管理:充分发挥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在公用经费的使用上要严格管理,增强计划性和民主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每一笔经费需经校长审批后方可报销。财会人员要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方可入帐。

2.收入管理:学校的每一笔收入都要按要求及时入帐,作到专款专用,坚持“收支两条线”政策。

3.加强对校产的管理,对增减的固定资产及时登记,并做好平时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4.加强内审工作,做好财务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二)抓好校园环境管理,搞好环境育人。

上一篇: 仪表职称论文 下一篇: 轨道交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