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4 16:42: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图式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教学
按照内容来划分,图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语言图式是读者先前已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型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读者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对文章的语言符号进行解码,语言图式是进行英语阅读的基础。根据语言图式,学生的语言知识直接影响到阅读理解的熟读和正确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学生词汇量,教授基本句型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能力。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在文章讨论的主题、内容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拥有的内容图式越丰富,对文章本身的依赖性就越少,阅读时难度就越低,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的正确率就越高。由此可见,教师除了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还应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特别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敏感性和鉴别力。修辞图式是指读者在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知识,不具备篇章知识的读者是很难讲究阅阅读效率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不同的文章体裁、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阅读理解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读者对文章中语言符号进行解码,需要语言图式参与,而要对文章内容加以辨析、推测和验证,则需要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运用。要进行有效阅读,读者就得依靠这三种图式,缺一不可。
三、研究实验
为了证实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有效提高的可行性,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任教的两个平行班高一(2)和高一(3)为实验对象。两个班级总人数均为40人,每个班男生20人女生20人,出生于1997至1998年之间。两个班的英语入学成绩相差无几,分别为87.56分和87.42分。在我进行阅读前测前,两个班级的阅读课时一致、内容和作业统一。(2)班作为实验班,采取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3)班作为对照班,继续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实验前,我进行了前测,以比较两个班的差异。前测测试题是在英语学习辅导报高一2013-2014学年中,5套英语考试卷中精挑细选的阅读理解题,四篇阅读,总分30分。为了确保成绩的真实性,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班主任监考,测试时间一致,测试内容、容量及分值相同。从表中不难发现,实验班在前测中的平均成绩为18.6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18.4分,均分相差无几,三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也都差不多,所以,两个班级的阅读能力在实验前是相当的。后测使用的试题也是从《英语学习辅导报》上精心挑选的,跟前测相比:题量一样,分值一样,难度相当,参加测试对象不变,同样均由两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监考。表中数据表明,在后测中实验班均分比对照班的均分高整整2分,阅读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班。由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得知:实验班的高分段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班,同时低分段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班,低分段人数的减少说明学生的阅读成绩在提高,甚至已经进入高分段了。所以,实验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然而,很多学生却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够形成概念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概念间的联系。
因此,无论是在新授课中,还是在复习课中都应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以此为基础来教好、学好物理知识。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物理概念的复习有兴趣,并能通过学习真正理解概念。图式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图式理论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征知识。利用图式的形象性、直观性、层次性、关系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将它引入到中学物理复习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图式理论的内涵
现代图式理论是在吸收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以及心理学关于表征研究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对现代图式的理解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一般性”,即图式中贮存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二是“知识性”,图式既描述某类事物的必要性特征,又描述其特点性特征;三是“结构性”,图式中各个知识结点之间按一定关系联系组成一种层次网络,同时,图式还可以是一种等级结构。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比如,我们见到某种动物的图片,就能很快想起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很多有关该动物的知识。这说明该动物的外观特征是与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
所以说,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图式理论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图式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而不是定义,图式所描述的知识由一部分或几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其中的组成部分称之为变量或槽道。图式不是各个部分简单机械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图式是在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图式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同化”就是把外界的信息纳入已有的图式,使图式不断扩大,“顺应”则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图式不能再同化新信息,而必须通过调整改造才能建立新的图式。
二、图式理论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从图式的结构看物理概念教学
图式是由变量或槽道组成的,每个物理概念也都是由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把物理概念看成是一个图式的话,构成物理概念的几个部分便是这一图式的变量或槽道。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形成关于某一概念的图式,首先要分析该物理概念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即该物理概念图式的变量,然后从中找出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以便从全局上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样就能为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该物理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关于“向心力”这一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我们首先要找出它的图式的变量。它包括质量、线速度、角速度、半径、力的方向、力的特点。在教学中,深入透彻地分析这几个关键变量,可以使学生形成关于“向心力”的正确图式,进而准确地掌握这个重要物理概念。
2.从图式的关系看物理概念教学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分析物理概念的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搞清这些构成部分之间以及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图式理论指出,图式不是变量的机械相加,而是按一定规律结合的有机整体,图式的变量之间有相互约束的关系。
物理概念的图式也是如此,复习时还要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3.从图式的形成看物理概念教学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物理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物理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首先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旧概念和新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物理概念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物理概念。这一过程正是图式理论所描述的原有的图式可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
比如对“功”的概念的构建,应该说到了高中,学生对功的学习跨了一大步,功的量度公式由W=Fs扩展到W=Fscosα,提出了正功、负功概念。继而深入讨论了功能关系,用能的转化来说明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初中由功说明能的做法被颠倒过来,这是对功的认识的飞跃。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多数学生的认识并没有做到跟教材同步,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功的概念,原因在于功和能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不断地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理解各种力所做的功。在学习了力学后,再学习热学、电学、光学等知识时应不断充实有关功的内容,以便学生真正理解功的概念,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讲到热学时,可根据分子力做功跟重力做功的相似性,将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减少关系表示为W=EP1-EP2;根据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可以将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联系起来。其遵循的规律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这是包括内能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公式为E=Q+W。从这个公式可求得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为W=E-Q。热力学第一定律使功和能的关系扩展到功、热量和能的关系,对于功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在讲到电学时,根据电场力跟重力的相似性,电场力做功可以根据电势能的变化来计算,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即W电=EP1-EP2=qU1—qU2=qU,式中U1、U2为电势,U为电压,U=U1-U2。这是电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电场力做功用电势能的变化来表示,这是静电场具有的一种性质。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做的功为W=UIt。学习磁场知识时,我们知道洛仑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这是由于洛仑兹力始终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由此可以推得磁场与静电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光电效应问题中,可根据功能关系得出光电子克服金属原子的引力所做的逸出功为W=hγ-E0,其中hγ为光子的能量,E0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通过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充实、强化功的概念的内涵,学生头脑中功的认知图式得到了逐步扩展,最终达成了对功的概念的较为深刻的理解。
那么,根据图式理论,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对于新概念图式的形成,一方面要看它是否能通过“同化”学生已有物理概念图式的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则应考虑通过“顺应”的方式,不过运用这种方式,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或选择形成物理概念图式的一些例子,既要比较它们的必要特征,又要比较它们的无关特征,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有关物理概念的图式。
总之,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心理组织结构的理论。我们这里所讲的图式是一种认知图式,它不仅可以用来表征各种概念和理论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表征不同操作水平的知识,它对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可以使教师从教育心理学水平上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图式概念是国外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最先提出和应用,Kant最先提出。美国专家经过长期研究把图式概念发展成比较完整的理论,让图式以“等级形式”长期存储在记忆里,再把图式分为“内容图式与修辞图式”两大类。内容图式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文章的内容;修辞图式是针对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
2.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需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内容图式知识来推测文章中的内容事项,根据激活修辞图式知识,对整篇章节,每一个字符利用文字译码的方式来进行确定,使推测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正确理解文章的目的。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图式方式并不能把作用发挥最大化,主要是对其进行全面的激活。很多原因也能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文章进行阅读,比如激活图式线索不完善、不具备基本图式等原因。所以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需要对图式理论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二、案例分析
学生在英语图式教学中重点是对图式理论的掌握,通过教学实例来详细分析。针对高二学生进行英语图式理论,教学主题是:disasters。
1.主题导入。
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有关主题的视频和图片,对片中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描述并回答有关问题:Howtode-scribeadisaster?为了减少学生的负担可以把问题改为:Whatprimaryaspectsshouldbeincludedwhenwedescribeadisaster?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等到教学结束再做回答。给学生灾难的图片思维导入,引入教学主题,学生由于图片的引入思维中已经形成了图片预学知识,但有限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激活了学生的知识需求。
2.循环一。
教师示图,由学生想象灾难的类型并解释猜想结果的理由,在此期间教师不要公布答案,向学生提供一部分单词和残缺短语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之后公布答案。在此环节中以场景图式为出发点,勾起学生的灾难图式知识并获取短语信息,使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猜测。
3.循环二。
“循环一”中解决了“发生过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残缺部分短语进行讨论,学生会发现残缺部分都是事发时具体的东西,形成了不同的意见,引发争论。教师对此提供音频,使学生通过音频内容来制造信息差,这能够训练学生填空能力。学生讨论后的争执激发了求证欲,通过短语和音频内容相结合来确定答案,使猜测得到验证和修正。
4.循环三。
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了解文章大意,再次提出开始的问题,要求学生对不同灾难的基本元素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教师不能对答案进行补充,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教材中的不同问题,规定时间内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并需要学生总结出主题中有关基本要素的答案。这主要培养学生略读和快速阅读能力。
二、认知图示理论在计算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在图式认知理论基础上,很多学者结合社会学科的发展将其进一步加以运用和实践,图式阅读理论就是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而产生的。该理论结合了传统阅读理论和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认为阅读过程模式一般分为三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式作用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是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由段到篇章的从下往上的感知和解码过程。这种阅读强调了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在阅读中的重要性,但忽视了读者对文章意思的整体把握及其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忽视了阅读过程的语境因素,属于阅读的低级阶段。自上而下的阅读是指读者根据大脑中已有背景知识,利用从阅读材料中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一系列的预测、推断、证实和修改。它强调读者个人经历及已有知识在阅读中的重要性,但容易忽视基本语言知识的作用。而根据交互式阅读模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首先需要自下而上的解码,与此同时还需要调用已有的知识,结合阅读篇章进行自上而下地获得和处理信息。这种阅读强调语言材料和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即图式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阅读是读者己有的图式知识与文本本身的一个互动的过程。计算机英语教学中通常需要阅读大量关于计算机技术的英语文章。这些材料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广泛取材于计算机专业文献、书籍杂志、和原版教材等,表现出专业术语多、句式复杂、篇幅较长等特点,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计算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是当今计算机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如何在计算机英语阅读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发现利用图式理论指导计算机英语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提高学生认知意识,引导激活已有图式网络
计算机英语融合了英语知识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计算机英语在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内容方面都与其计算机具有专业相关性,而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相关的专业课程,其头脑中已存储有大量的专业背景知识。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并激活相关图式内容有助于加深文章的理解和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英语阅读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其图式特点,激活和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网络,培养学生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准确有效地进行阅读。在讲授课文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原文的内容信息与大脑中已知的、相关的图式信息联系起来,激活大脑的图示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使学生在已经掌握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中建立起桥梁,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图片进行讨论,或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预先透视文章的内容。其次,课文的标题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标题入手对文章的内容作出判断。此外,熟悉文章的篇章结构,从而进行相关内容预测也可尽快建立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英语》Unit5“ComputerArchitectures”时,教师首先应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一些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的图片,如:VonNeumann、ALU、CU、register、I/O等等。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视觉信息刺激,调用大脑中储存的背景知识图式。然后,要求学生用英语单词或句子表达出图片内容,从而使图片内容、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另外,还可以结合课文设计一些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利用已有图式进行有效的预测,帮助学生养成预测的阅读习惯。例如:(1)AccordingtoVonNeumann,howmanypartsmakeupofacomputer?Whatarethey?(2)WhatisCPU?Whatmaincomponentsdoesitconsistof?(3)Talksomethingyouknowaboutmemory.(4)Whatarethedesigngoalsofcomputerarchitec-ture?Whichfactorscaninfluencetheperformanceofacomputer?通过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可以使头脑中关于计算机体系的图式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积极活跃的课题气氛,这样不但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去验证所预测的答案。
(二)扩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图式知识系统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知识图式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识包括学生所获得的所有知识,如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等。在英语阅读中,充足的背景知识能对较低的语言水平起到一种补偿作用,从而达到对文章更好的理解。反之,如果读者缺乏与阅读材料内容相关的知识图式,他们就很难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而计算机英语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又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在计算机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扩充背景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头脑中的图式,构建新的图式知识系统统。大量阅读计算机英文书籍和资料,可以扩充学生专业背景知识,扩展综合知识素养,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大量新的背景图式知识,夯实阅读基础。经过长期积累,读者图式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其阅读理解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同时,在计算机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学生过分专注于对生词、词组和句子的解码,忽略了从篇章上整体把握文章。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介绍各种文体的特点,让他们明白不同文章有其各自的特征和框架,使他们掌握不同语篇体裁和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考虑到文章是如何按照一定的结构、逻辑排列和组织起来,指导他们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提示学生学会分析段落内部或段落之间的组织结构,如:因果关系、归纳或演绎、对比或比较、时间顺序、分类、列举等等。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篇章把握能力和预测能力,以便在阅读过程中及时调用和文章吻合的图式,加快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对信息的获取,从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一、引言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厚重的人文因素,作为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学习研究中医及其翻译策略,主动衔接基础专业教学,对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国学文化素养、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更加生动深入的阐释文化图示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实践,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图式理论简要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中提出。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勒特发展了图式理论,193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著作《Remembering:a case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从此,“图式”成为一个心理学术语。
三、几种翻译策略
兰凤利认为,“如果一味强调中医翻译理所当然地应是科技翻译,强调译文要摆脱中医语言中的文、史、哲影响,那么,在中医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无疑人为地摒弃了中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认同此观点。
中医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图式,对西方来说是外来文化,文化图式缺失和文化图式冲突在中医文化传播过程中显现的尤为突出。在文化图示理论指导下,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对中医文化图式的进行精确解码和重新编码,帮助目的语读者新建文化图式,使其纠正理解偏差,克服文化图式的缺失,最大程度的理解中医,促进中医文化与西方医学文化交流和共生。
1.音译。在目的语文化图式缺失的情况下,往往采用音译策略。方梦之认为,音译是不同文字系统中的文字符号的转写。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针灸穴位名词的国际标准化方案,将针灸穴位名称统一采取汉语拼音,并全部进行编注了国际代码。这是中医音译的典型范例。同时,中医中的一些承载文化厚重的基础理论术语如:气、阴、阳等用汉语拼音直接音译。音译策略简洁明了,可以维护中医的民族性,促使“中国英语”融入英语当中,但是,其表意性差,极易影响外籍人士学习中医的热情,所以,在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中,除了约定俗成的音译英语外,不宜自己“创造”音译词汇。
国内中医研究者也反对对音译法的滥用,较多的意见是应尽量控制其数量,只适用于其他译法难以表达的术语。
2.直译。陈宏薇认为,直译是指在合乎英语文化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使得内容与形式完全相符的策略。
如:“提壶揭盖”(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s“热结旁流”(fecal inpaction due to heat with watery discharge)“风寒束肺”(wind-cold tightening the lung“风热犯肺”(invasion of the lung by wind-heat),“热胜则肿”(excessive heat bringing about swelling)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直译既保留了中医语言特色,忠实传达了原文含义,又具有较强的回译性,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文化交流。但是,直译容易引起歧义,造成误译。比如将“贼风”直译为“thief wind”,将“木舌”直译为“wood tongue”,都是不可取的。
3.意译。意译是指在不得不舍弃字面意义的情况下,通过释义、添加、还原等方式,以求译文与原文传达的含义相似或者相符的翻译策略。
如将“贼风”意译为“pathogenic factors-wind”,将“木舌”“stiff tongue”,兰凤利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四气调神大论)译为:The yin and yang and the four seasons are the root of every thing. The sages cultivate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conserve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order to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health,thus according with the universal law“engendering in spring,growing in summer,reaping in autumn,and storing in winter。译文将“生长”暗含信息详细的解释出来,使得译文更加生动易懂,语境效果更加逼真,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已有图式,很好的传递了原文信息。
但是,意译也有不足:一是回译性差;二是若无对应词汇,则造成译句冗长;三是受译者主体性影响大,不利于标准化。
4.借用。一是借用等值词翻译。中医术语一般多义,寓意深厚,根据语境,同一中医词汇借用不同等值词汇翻译。如中医中“痰”包括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含义,若是有形之痰,就译为sputum,若是无形之痰,就可借用西医phlegm来译。“恶露”等同于西医“产褥排泄物”,用lochia翻译,“无物移睛”等同于西医“玻璃体混浊”,用vitreous opacity翻译。二是借用西医术语中丰富的词根词缀,按照其排列组合方式来翻译中医词汇。如“风秘”翻译成“anemo/genous constipation”,“湿泄”翻译成“hygro/genous diarrhea”,“外感胃脘痛”翻译成“exo/genous stomachache”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采取借用策略进行翻译,不但表意准确,而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但是,对于没有医学专业词汇词根知识的受众则不便传播。
5.加注。即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详细解释。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其生五,其气三”译为“Life has(the number) five,breath has(the number) three”。此处括号中添加了(the nunber),使译句通顺。结合语境,“五”易理解为五行,而“三”却不易理解,故又在脚注中注明:“According to the author―Wang Bing the three factors are:the heavenly climate,the subtle spirit of the earth, and good fortune”.又如“虚”“实”在中医中具有深奥含义,在英文总很难找到与其文化图式完全对应的词汇,所以,暂且将其分别对应“asthenia”和“sthenia”,然后,进一步添加脚注,对意译归化为英语中的“asthenia”和“sthenia”,然后以脚注的形式将“asthenia”解释为:symptoms shaving 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resistance of disease,将“sthenia” 解释为:symptoms of high fever or disorders as stasis of blood, constipation,etc.suffered by patients who are physically strong as a result of combating of resistance against evils in the body.
四、结语
我国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东学西渐,中医翻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中医的文化概念和认知体系不同于西方文化,其语言的模糊性更是增添了理解的困难,中医翻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我国经济日益繁荣、软实力逐步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医学院校的语言工作者应当有所作为,为中医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王柳.图式理论观照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口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刁骧,胡幼平.浅谈词素翻译法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3):266-268.
[3]黄欣贤.中医基本理论名词术语英译探讨(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4):240-241.
1.引言
意象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是人的身体经验和感知交往反复呈现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模式。国外已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将意象图式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诗歌研究中,国内关于意象图式与古诗研究的文献却很少。栾义敏(2012)[1]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对王维诗歌及英译文进行了分析,为解读王维诗歌及其译文提供了新的视角。刘娟华(2011)[2]从图式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杜牧《泊秦淮》的两个译文,发现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图式的解码过程。吴欣欣(2009)[3]将意象图式理论引入《诗词》的译文分析研究中,探究意象图式理论在意象传递过程中的成因,得出该理论对《诗词》英译文分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结论。
其实,中国古诗中存在大量的意象图式,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分析研究古诗,能更形象地表现诗词的意蕴。古诗主要凭借意象构成意蕴,意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所创造的能为人感知的艺术形象。因此,意象是古诗的灵魂,意象的传递是古诗英译的关键。下面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从语域、静态与动态本质和意象图式的转变三方面,解读分析古诗《静夜思》及其英译文的意象美,为中国古诗的翻译和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意象图式理论与古诗翻译
2.1意象图式理论
不同学者给意象图式下了不同的定义,李福印(2007)[4]总结了意象图式的三个定义:
(1)An image schema is a recurring,dynamic pattern of our perceptual interactions and motor programs that gives coherence and structure to our experience.(Johnson 1987)(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
(2)Image schemas can be generally defined as dynamic analog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relations and movements in space.(Gibbs & Colston 1995)(意象图式一般可以定义为空间关系和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
(3)Briefly,an image schema is a condensed redescription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for the purpose of mapping spatial structure onto conceptual structure.(Oakley 2004)(简单来说,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
2.2古诗翻译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语言精练,意义深远,意象微妙,形式优美。正因为这些魅力,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将其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欣赏,也有不少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探讨如何成功地翻译古诗。其中,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古诗的翻译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所运用到的理论是意象图式理论中的语域、静态与动态本质和意象图式的转变,所选择的古诗《静夜思》颇具代表性,其英译文的选词造句非常值得广大学者探讨与研究。
3.《静夜思》不同译文的赏析
《静夜思》是唐代“诗仙”――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以下是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了明静醉人的秋夜意境,表达了远客思乡之情。古今中外很多译者都对其进行了翻译,但译文的形式及传达的意义和意境却风格迥异。本文主要选取翁显良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和许渊冲的译文进行比较赏析。
3.1翁显良译文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转引自《陕西译讯》,2000(3):6)
3.2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译文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5]
3.3许渊冲译文
A Tranquil Night
Abed,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6]
4.意象图式视阈下《静夜思》不同译文的解析
4.1意象图式是语域的一种
“语域是刻画语义单位的特点或描写概念的特征的认知语境”(Langacker 1987:147)[7]。例如,我们定义“手指”的时候,要提及“手”;定义“手”的时候,要提及“胳膊”。因此,“手”是“手指”的语域;“胳膊”是“手”的语域。最终,“空间”、“时间”、“运动”是“身体”的语域。Langacker将语域分为位置性质的语域和结构性质的语域两种。Clausner(1999)[8]在意象图式内找到了结构性质的概念及位置性质的概念,所以Clausner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语域,是语域的一个下层范畴(李福印,2008:193)。[9]
根据Langacker的语域分类,在“床前明月光”的英译文中,翁译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都以介词“on”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其中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以介词“of”表示结构性质的概念,而在此句中仅仅用一个形容词“Abed”就诠释了“床前”这个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三者都将“床”与“明月光”这两个意象通过语域联系在一起。
在“疑是地上霜”这一句的英译文中,三者的翻译风格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分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例如,翁只是言简意赅地用“Hoarfrost”(霜)这个名词加“?”,就表达诗人貌似看见地上一片白皑皑的浓霜这种迷离恍惚的心情,可谓巧夺天工之貌,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且此句与原诗在神韵方面达成了一致。Witter Bynner使用一般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疑惑之心,虽改变了原诗的陈述语气,但翻译成疑问句更能体现诗人强烈的迷茫之情。许译中则利用介词“aground”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因此,从“语域”这个角度来说,只有许译达到了标准;从“语气”角度来看,只有许译与原诗达到一致,但其他两者都各具特色,意蕴深远。
“举头望明月”,此英译文中的语域主要凭借介词的空间作用表现出来。例如,翁译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的介词“to”,许译中的介词“up”,都表示动词的方向,将“头”与“明月”巧妙地联系。但两个“to”之后所接的内容不同,前者接的是名词,比较客观和直观;后者是动词,比较主观并具有能动性。许译综合了前两者的优势,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物直接结合,利用动词词组“looking up”作为方式状语,引导出诗人抬头所发现的事物,显得非常精简又不失原诗的意蕴。
“低头思故乡”的英译文文体形式不同,所表现的意象图式迥异。翁采用散文体的长句,利用三个介词“to”,“on”,“for”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具体阐明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Witter Bynner的诗体与原文风格相近,译文中的介词“back”和“of”构成一个虚拟空间的语域,通过动词“thought”,使“I”与“home”构成具有位置性质的语域。许译也采用诗体,前半句用“Bowing”暗示了位置性质的语域;后半句利用介词“in”构成了宾语前置,进一步凸显诗人静谧而又深远的思乡之情。
总体来说,许译在“语域”这方面更具表现力,能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译文与原诗中的意象图式,并从中体会意象在传递过程中所表现的意蕴。
4.2意象图式的静态与动态本质
意象图式可以呈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特性。例如,我们从A点向B点运动时,我们以一种动态的形式经历“路径”意象图式。我们走过的从A点连接B点的道路就是静态的“路径”意象图式(李福印,2008:194)。[9]
三个译文所表现的意象图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许译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都出现动词的现在分词,例如,“lifting”,“sinking”,“looking”,“bowing”,这些V-ing虽是动作的进行时态,却隐含了动作静止时的状态。还有“thought”,“found”,“drowned”这些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动作的静止状态,却暗含动作渐渐变化的动态趋势。这两者动词的形式与内容动静结合,充分表达了意象图式的静态与动态本质。
许译采取与原诗形式和风格极其相似的翻译手法,不仅再现了原诗的形美和意美,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译文中的动词“looking”,“bowing”动态表示诗人与明月互动并自然而然地陷入沉思时的静止状态,形容词“abed”,“aground”静态却指引诗人思考事物方向的动态之意,这两者的结合可谓表现意象图式静态与动态本质的典型。
4.3意象图式的转变
意象图式的转变指的是人们在利用意象图式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注意焦点的变化。Lakoff (1987 a:443)[10]曾提出以下意象图式的转变:(1)路径焦点转为终点焦点(Path-focus-to-end-focus);(2)众多个体转为团块(或者可数到不可数,即部分到整体)(Multiplex-to-mass);(3)射体轨道(Trajectory),以下主要运用这三个转变解析《静夜思》的英译文。
4.3.1路径焦点转为终点焦点(Path-focus-to-end-focus)
想象移动物体走过的路径,之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停止的地方(李福印,2008:195)[9]。
翁译的最后一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当“mind”,“eyes”,“heart”与“splash”沿着“long past scenes”移动时,焦点“mind”,“eyes”,“splash”会随之集中在“home”上。
Witter Bynner译文的后两句中,读者可以想象“my head”沿着“looking”移动时,焦点“my head”会随之集中在“moonlight”上;也可以想象“I”沿着“sinking back”移动时,焦点“I”会随之集中于“home”之中。
许译的后两句中,读者可以想象“I”沿着“looking up”移动时,焦点“I”会随之集中在“the bright moon”之中,也可以想象“I”沿着“bowing”移动时,焦点“I”会随之集中在“homesickness”之中。
4.3.2众多个体转为团块(或者可数到不可数,即部分到整体)(Multiplex-to-mass)
想象某一地点有一群物体,他们逐渐开始向四周移动,直到每一个物体都成为单一的独立的物体。(李福印,2008:195)[9]
《静夜思》整体体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的意象图式转变,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意象,先开始各自向某一个方向移动,最后都消失在沉思之中。三个英译文无论是散文体还是诗体,都同样反映此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译文与原文的意境保持了相对一致。
具体来说,翁译的最后一句中由“scenes long past”到“mind”,再由“my eyes”到“the splash of white”,最后由“my heart”到“home”,充分体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具有生动的画面感。Witter Bynner译文中由“gleam”到“my bed”,再由“my head”到“moonlight”,最后由“I”到“home”,整体表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与原文所表达的意象图式的转变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一致。许译的全文由“I”,“light”,“frost”和“moon”到“homesickness”,整体体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与原文所表达的意象图式的转变在内容、形式及意境上都达到了一致。
4.3.3射体轨道(Trajectory)
在头脑中跟随一个不断移动的物体(李福印,2008:195)[9]。其英译文在这方面虽表示同一个射体轨道,但表现形式各有千秋。翁译:“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Witter Bynner译文:“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许译:“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读者可以在头脑中跟随诗人一起在清秋之夜静静地凝望着月亮,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自然而然地陷入沉思之中。
5.结语
本文利用意象图式理论的三个方面:语域,静态与动态本质,以及意象图式的转变,对古诗《静夜思》的三个译文进行了解析,发现翁译和Witter Bynner译文在“语域”方面具有优势,并在意境上与原文比较一致;Witter Bynner译文在“静态与动态本质”上略胜一筹,并在形式上与原文相一致,而许译则更直接形象地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形美”、“意美”,同时也更贴近作者所要表达的月夜思乡之情。再则,依据意象图式理论分析古诗,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事物变得更直观,一方面有助于对古诗构建的理解,另一方面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旦感情与意象充分结合,就更能体现出汉语古诗精髓之所在。由此可见,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这一理论分析中国古诗,可为古诗的翻译和欣赏开辟一个新视角。
参考文献:
[1]栾义敏.王维诗歌及英译的意象图式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2(8):12-8.
[2]刘娟华.图式理论视角下古诗英译意象传递研究――以杜牧《泊秦淮》两个英译本为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7-5.
[3]吴欣欣.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诗词英译的意象传递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4]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20-24.
[5]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中华书局,2002(3).
[6]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7]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Clausner,Timothy and William Croft.Domains and image schemas.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9,10(1):1-3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90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按照三阶段阅读教学:读前“有趣热身”,读中“提问和应答”和读后“热烈讨论”设计阅读教学。但是,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处理阅读文本比较粗糙,问题设计仅限于一些事实细节信息的查找,停留在浅层信息理解上。问题设计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学生阅读理解只是“蜻蜓点水”。 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在阅读文本的语言点分析和讲解上。阅读文本在教师眼里,往往只是充斥着单词、短语和句型等语言点的书面工具。教师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充分解读,忽视阅读文本包涵语篇结构、阅读深层理解、文化情感、文体特点和写作技能等解读。英语教师如果停留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那么就不适应时展了。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加大了对文章阅读的检测力度,进一步从速度、语篇、能力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新要求,加大了对考生理解、概括、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从宏观上看,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图式阅读理论
语篇阅读理解的图式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语篇阅读理解理论。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被成功地运用到外语阅读教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融进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作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明产生了理解。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的已有知识和语篇各个层次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理解过程中,加工的层次是循环递进的,随着阅读行为的不断进行,更高层次的图式被激活,理解的循环就走向更高的层次,产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语篇的理解。
Clarke and Silberstein 所指出,“读者控制的信息要超出字面所提供的。读者之所以理解读物是他们能把读物透过其文字,与记忆中已存的相应概念联系。阅读的技巧在于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有效地相互作用。”同样,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议论文等,故事都有开头、结尾,中间有各种情节;情节又有开始、发展、结局等。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读者对某种文章结构越熟悉,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对文章的特定框架和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等就越清楚,因此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随之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理解问题时,要注意读前调动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中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和梯度,让语篇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产生更高层次的理解。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通过设计参阅型问题,引导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全面领会,进一步进行评论和欣赏。
三、初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与阅读策略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
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2011)。展示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提问的内容涉及文本的词句、细节理解或篇章结构,学生凭借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快速查找文本便能回答。参阅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并获得文本的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而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评估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这三类问题设计有梯度,层次鲜明,围绕阅读文本,即抓住了双基教学,有兼顾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运用的主要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阅读和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策略有:略读(Skimming),读(Scanning),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Using context),使用背景知识预测(Predicting with the background),辨别文章结构(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查阅字典(Using the dictionaries),使用关键词(Finding the key words),寻找主题句(Finding the topic sentence),类推(Deducing),比较(Comparing),推理(Consequence),概述(Summarizing)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应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文章。阅读前阶段主要是通过使用背景知识预测和辨别文章结构,预测标题等阅读策略,预测文章大意和文章结构,激活背景知识的图式,为下一步的读中活动做准备。阅读中阶段主要是为了验证读前预测,获取更多的文章信息,更深层理解文章、作者意图和句子结构等,因此主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是略读,验证读前预测,通过读,找事实,获取表层信息,并使用关键词,上下文猜测词义,比较,推理等策略。阅读后阶段主要是评价文章,拓展与运用,因此主要运用的策略是推理和概述等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同时教师在设计三个类型的阅读问题时,注意结合阅读策略而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解决阅读问题的需要正确使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借助策略理解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初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信息处理和问题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教师在每个阶段中设计阅读任务,使设计的任务与任务之间相关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从标题、图片的预测到验证预测结果,由获取事实信息表层理解文本到通过事实信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达到深层理解文本,最后通过评价欣赏文本,了解作者意图,拓展阅读文本输出阅读信息。学生在完成各阶段的阅读任务中,不断激活背景图式,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上升,最终达到深层理解文本信息。笔者分别在三个阅读阶段中引用阅读教学课例片段进行探讨处理阅读文本信息的问题设计。
1. 阅读前活动阶段
阅读前活动可以称作导入。其目的是降低阅读活动中的难度,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并熟悉阅读任务。本阶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学生预测和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原有背景知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图式。一般是对文本标题、图片等预测和探究或补充阅读的背景知识。
2. 阅读中活动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验证前一段的预测,获取详细而确切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教师就阅读文本进行表层提问即展示型问题,学生通过快速查找等方式掌握文本大意或段落大意,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象,梳理全文的信息脉络和语言,基本理解文本内容。并设计参阅型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层加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挖掘探究性阅读,让学生理解和推测作者意图。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和问题设计不易过多,过散,必须有梯度,严谨和逻辑性。一般设计三个阅读任务:Task1,Task2和Task3,每个任务之间必须有梯度和逻辑性。
(1)Task1通常设计文章体裁提问,段落大意与段落匹配、文章大意概括或简单了解故事情节等问题,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对文本有大概的理解,并对读前预测进行验证。
【阅读课例片段1】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 A The night of the horse 《木马计》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但学生并不熟悉这个历史背景,因此在读前通过图片介绍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但没有告知故事经过和结局。
While-reading :
Task1 Fast-reading and answer:(read the beginning and ending of the story)(自主阅读)(2分钟)
1. How long did the war last for?
2. In the end, who won the war?
3. The winner succeeded not by ,but with .
【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对故事内容大概了解,知道谁打败了谁,历时有多长时间,通过什么打败的,为第二个任务做铺垫。
(2)Task2通常设计展示型问题为主,让学生运用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策略,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为深层理解文本,完成第三个任务做准备。
【阅读课例片段】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 A The night of the horse
Task 2: read carefully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details)(自主阅读,再小组讨论)(5分钟)
1. “Captain, they’ve gone,” “they” refers to ________.
A. the guards B. the Greeks
C. the soldiers D. the captains
2. Where did they leave the wooden horse?
A. Outside the city of Troy
B. By the river
C. In the city of Troy
D. On the wall of Troy.
3.Why is the wooden horse on wheels?
A. Because it is easy for the Greeks to take home with them.
B. Because it is easy for the soldiers of Troy to pull into the city.
C. Because the Greeks want to seize the captain inside the horse.
4. Who did the Greeks seize ?
A. The captain. B. The soldiers of Troy.
C. The Greek army. D. The captain and other prisoners.
5. Which is in the right order according to the story?
①The Greek soldiers opened the main gate.
②The soldiers dragged the wooden horse into the city.
③The Greeks left the city of Troy.
④The Greek army captured the city of Troy.
⑤The Trojans celebrated and went to sleep.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②⑤①④
【说明】这五个问题中第1,2,4,5题为展示型问题,训练学生运用读和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等策略寻找答案,从而理解故事细节。问题3是参阅型问题,学生通过运用推理策略,深层理解文本,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同时为第三个阅读任务做铺垫。
(3)Task3通常设计参阅型问题,在学生理解文本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教学案例略)
3. 阅读后活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把所读到的东西与他们所掌握的东西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输出。教师可以设计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对作者的观点,谋篇布局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质疑和评价,培养阅读的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阅读理解的核心部分。
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
培养其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地图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影响、决定其整体地理知识水平。而且在历年高考中,识图能力通常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地图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以及对各类地图的熟悉程度。首先要求学生简单看图,能明确地指出图中各类标识所代表的意义,然后着眼于学生识图能力给出未标明的地图,要求学生对其中各类图标所代表的意义予以判断;最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画图能力,选择不同地图要求学生临摹地图,掌握基本画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一改以往单纯做识图题的练习模式,而通过对绘制一幅完整地图来全面掌握所需相关知识以及教材知识点。学生在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于地图中所蕴藏的各类信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掌握。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地球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极地俯视以及侧视图,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地球公转与自传动画,同时要求学生对照个人画图进行学习。教材知识点讲述完毕后,笔者选择了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绘图作业,并通过投影仪向其他同学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评估,分析其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其中的错误。通过这一方法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学习了本章节知识点,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
2.乡土史课程资源的运用要适时、适度、有效
中国是文明古国,各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对身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址、遗迹产生由衷的亲切感、认同感。他们又对自己没听过和了解不深入的乡土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高中历史课中渗透乡土历史容易产生共鸣。但不合理的运用乡土史会减缓教学进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是不允许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时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慎重考虑适合的方式、链接的内容、插入的时机等,要做到言简意赅,不能偏离教学主题,不能显得牵强附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让乡土历史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乡土历史的内容庞杂,可能有些内容在当时的作用值得肯定,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慎重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真思考,合理取舍。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的资源,并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理性认识家乡的历史。乡土史的运用应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如果教学任务重,教材中已经讲的非常详细,就没必要画蛇添足。总之,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遵循适时、适度、有效的原则,历史教师必须以有效性为目标,始终做到有效优质。
甲型H1N1流感事件概述
2009年4月,一场肇始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全球流行。据卫生部通告全国甲流防控工作情况指出截至2010年1月31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12.6万例,死亡病例775例;截至2010年2月中旬,全球已达1.5万余人因感染甲流而死亡。
纵观甲流从初期暴发到最严重阶段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相比2o03年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在全世界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但是,面对此突发的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各方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进行伦理选择.还是存在着诸如健康大众知情权与患者隐私权、媒体坚持新闻新奇与政府欲求社会稳定等公民、媒体、政府之间的多方冲突。
伦理选择机制“色散与滤光”模型
为解决上述冲突,需要对该伦理问题中的各方主体的价值选择进行判明,兹提出伦理选择机制“色散与滤光”模型,以便更为清晰地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当所有主体面临同一具体新闻事实时.各方主体自身的动因和需求不同.驱使其作出不同的利益选择.这就如物理学上的“光的色散”一样,当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七色光带.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因为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不同色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白光经三棱镜的二次折射后各种单色光的折射角不同,从而产生色散现象。
而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选择也可用色散与滤光模型表示.即用白光代表了社会的新闻事实;用三棱镜表示各方主体在面对事实时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即所有的伦理选择:而复合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出不同的光线。代表了不同利益主体根据自身的动因和需求进行价值选择,作出不同的相应利害关系的伦理选择。根据信息传播过程.这些主体包括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
“色散”出不同的伦理选择后.还有一个“滤光”的过程。物理学中“滤光”的目的在于突出某一种色光。在信息传播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伦理选择,在这其中,有的选择只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有些选择和行为是对社会整体福利有利的.有些选择体现和尊重了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权。有些则稳固了国家政权、维护了国家安全。所谓“滤光”,即指整个社会选择和确立一系列标准,以对这些价值选择加以判别,找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应有、应然的价值选择。伦理选择的“色散”与“滤光”过程如图2所示。
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应有、应然的价值选择并非是找出一个解决方案来满足各方的最大化的利益需求.既不是在这几条“光线”中找出一个“焦点”来统一各方的利益需求.也不是要采取绝对平等的“三者不可偏废”的措施.而是找出一条符合当前社会整体需求的、经过引导和有效控制的、“应有”或“恰当”的价值选择。该价值选择在某一领域中可能会在微观层面上对上述“社会福利”、“人权”和“国家安全”等价值有所侧重,但从宏观层面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会达成各方利益并重的态势。
甲型H1N1流感信息传播中“色散”出的伦理选择
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已传播的相关信息的搜集,并按不同传播主体进行整理,笔者发现,主要涉及的三个主体的伦理选择。具体体现为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知情权、健康权和隐私权,新闻媒介的传播选择及政府机关的社会期望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公民的伦理选择。公民信息传播的伦理选择又分为回国患者和健康大众两大不同群体.两者的信息传播也存在不同的选择。一方面,健康大众有权发表言论谴责携带病毒四处乱跑的回国人员,获知他们的相关信息,维护自己的健康权和知情权;但另一方面,患者的隐私应受到保护。
公民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尤其在网络上,匿名发表言论,受追惩的几率小,人们更敢于发表言论。于是,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有网友在网上发表言论,谴责从流感暴发国回国的人员是“逃回来”,而且大发言论对回国还到处跑的何某进行人身攻击,给其取名“何逛逛”,称传染了某摄影楼两位工作人员的李某为“李染染”,各网络小区里的言论也是以人身攻击为主.同时还患者的相关信息,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网友公布患者信息,进行人肉搜索,甚至使其家人牵连受罪,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一方面。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影响,已属公共人物,健康大众有权知道与自己相关的公共信息;但另一方面,患者作为公民,其隐私受到保护也毋庸置疑。由不同群体传播信息的伦理选择可见.面对公共突发事件,公民的伦理选择与价值取向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公民发表言论也是出于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
媒体的伦理选择。追求消息的重要性、时效性、新奇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是媒体吸引读者的根本之道。甲型HIN1流感与大众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媒体面对甲流的信息传播,显得格外活跃。
中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社会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及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上述宪法的精神,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满足公众知情权、为公民参加社会协商与讨论,为公民参与国家重大问题和其他公共事务的决策提供条件的社会功能。实,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动员信息的扩散者和信息传播管道。
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进行大肆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公众提供了最新流感疫情,尤其是国内、身边的流感传播最新动态,及时传达了政府对病毒预防、治疗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同时网友的评论和反响又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作出时效性、针对性强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同时也应看到,很多媒体往往过于看重经济利益,重视那些“吸引眼球”的“热点新闻”,这种高调的宣传报导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普通老百姓的不必要恐慌。
总之,面对甲型H1N1流感这一公共突发事件,媒介积极报道了有关信息,这相对于2003年媒体面对SARS,戴上“口罩”、保持沉默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可以看到,众多媒体传播信息更多是从提升收视率、收听率或者点击率等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而未充分考虑信息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这就是多数媒体的伦理选择。
政府的伦理选择。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协调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选择举足轻重。
中国政府面对甲型H1N1流感,信息公开。新华网上开设有“中国应对”和“各国情况”专栏,传达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对甲型H1N1流感最新进展实时更新,这是中国政府正面积极传播流感相关信息的表现。
在危机状态之下,政治动员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做法,中国拥有政治动员的传统,适当的政治动员有利于及时制止公共卫生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主席的两次指示,总理的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是实现政治动员的体现。各级政府、各部门快速的反应和应对措施.表示政治动员对各级政府和部门起到了作用。
中国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这一公共突发事件的措施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体现了政府以人民安全、健康为重的伦理选择。政府关于甲型HIN1流感的信息较之以前也以更积极的姿态公开,可见中国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以稳定社会、民心为价值导向。
甲型H1N1流感信息传播中“滤光”出的伦理选择
通过分析以上各主体“色散”出的不同伦理选择.笔者认为.公共突发事件传播中各相关利益主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着诸多冲突和矛盾:~方面公众信息传播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存在冲突.另一方面媒体对新闻真实性、全面性、时新性的追求要求对突发事件多加报道,而过多的报道又可能引发社会恐慌。这与政府要求的保持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存在冲突.除此之外。政府对信息有选择性地公开对公民的知情权有所损害……总之,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面临众多伦理选择与冲突。面对这些选择与冲突。究竟怎样的伦理选择才是在甲型H1N1流感信息传播中最应该遵循的呢?这就是“滤光”出应有、应然伦理选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