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工程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4 16:42: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投资工程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投资工程管理论文

篇(1)

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相比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某两幢功能、结构、面积、基础形式均相近的综合楼,其中一幢因考虑立面效果设置了多处装饰柱及装饰线条,致使该部分费用相差10多万元,真可谓是笔下一条线,投资花万千扰。

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3.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2.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扰,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3.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4.优化设计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而目前的状况,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优化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三、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号文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2.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的提供条件。

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虽然早在1984年,当时国家计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就印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1995年建设部230号文印发了《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新颁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性,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首先,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其次,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帐,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扰变为算着画扰,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共同控制设计过程。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篇(2)

2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未能政企分开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未能进行清晰的划分,有一些管理部门和实体企业共同办公,对于工程的原材料进行指定地点购买,自己创建质监部门,要求所有的检测工作必须在指定地点完成,这样违反了建筑业的有关规定,对于工程的质量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比较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2.2有待提升监理公司的职责

监理公司的职责就是对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协调,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监理公司在行使职责的时候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监理公司无法对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这对工程的进度来说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对监理公司的职责没有清楚的认识,监理公司在行使职责的时候就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有些时候建设单位直接对施工单位进行工作安排,忽略了监理公司的职责,这就会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造成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后,有一些监理公司的工作人员是高薪聘请的退休人员,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有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管,这就会造成工程监理的职责不能全部发挥。

2.3施工单位管理松散

伴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公司开始成立许多的子公司,有些时候工程的质量问题交由某个子公司进行管理,这就会造成总公司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十分了解。施工单位把工作任务放在首位,他们觉得这才是公司的主导,只有拥有任务才能确保公司正常运行;施工单位把任务的产值放在了第二重要的位置,只有公司的产值提升了,公司的利益才能增加;最后才是关注工程的质量问题,这样的想法正好和常规的管理方法相反,给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没有专业的施工技术,这也给工程带来较多的麻烦。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3.1实例介绍

某水利工程主要负责当地的灌溉任务,设计灌溉面积为34.2万亩,但是由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工程完工后,实际灌溉面积只有17万亩。由于原设计的标准不高,经过多年运行后,渠道出现了严重的渗漏,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7万亩降低到到8万亩,为了保证当地经济的程序发展,保证工程的实际效益。政府部门经研究后,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对排洪闸和分水涵闸进行了重新建设,安装和更换了52台涵闸启闭机。改造完成后,灌溉面积恢复为18.2万亩。现对此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3.2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

3.2.1施工材料的管理

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严把原材料源头关。对于工程的原材料严格管理,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书,必须达到国家标准;需要复试的原材料一定要有合格证书;进口的原材料一定要有商检部门的合格证。第二,严把使用关。对于原材料要合理使用,不要铺张浪费,所有的原材料在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时候一定要有报验单和合格证书,施工单位提供实验报告,监理单位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进场。不要把污染的和发生改变的原材料放混,防止材料的性能出现改变;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对于容易发生变化的原材料加强保管,不要出现安全事故;所有的原材料要分类放好,不要出现任何的乱堆乱放;对于那些受天气影响大的原材料一定要精心管理。第三,对于使用剩余的原材料一定要合理存放,减少浪费和污染。那些剩余的原材料一定要存放好。不可胡乱丢弃,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2.2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工程施工现代化的主要构成成分就是工程的机械设备,它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依据工程的类别、施工的环境、施工的办法以及机械设备的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选择制约着工程的装备水平,是工程实现高标准的关键因素,所以挑选施工设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注重机械设备的实效性。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机械设备,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科学的使用可以使机械设备的性能达到最佳的状态,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所有的机械设备一定按照性能的标准进行分类使用,使其真正的实现专业对口。在工程施工的时候,项目部要协调好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一定对工程的机械设备需要情况做好掌控,对机械设备做好保养工作,不要出现保养和使用相冲突的情况。工程的机械设备都是大型机械,一定要科学的使用,注意使用和保养的结合,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要超出机械设备自身的标准,机械设备操作员要依据机械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可以违规使用,做好检修工作,一经发现问题就要立即上报,确保所有的机械设备都要在使用范围之内作业,不要违规使用。

3.2.3施工过程的管理

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管理:第一,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可以采取现场检验、检查工程施工记录、抽查工程的原材料、对工程试验进行监督以及见证取样等等方法,还可以参考旁站方案进行监管。第二,执行依序检查策略,注意检查工序的顺序。第一道工序完成以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检查合格后,监理公司联合其他部门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第三,依据工程的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工程的安全管理关乎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工程的命脉就是安全。工程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安全知识的宣讲,把安全放在生产的首位,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安全防范的意识,确保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

篇(3)

(一)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

对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投融资手段参与建设;对于社会效益大的项目,政府可以通过资本金参股的方式提供资助和支持;对于市场可以自行解决的项目,财政不再安排资金。目前我国针对经营性真股份投资工程,主要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由政府相关专业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货股份有限公司,对多数项目采用投资公司的形式,由项目法人充当项目业主,自己担负项目法人的功能。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采取政府特许权管理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支出方式,具有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好处。在采用这些管理方式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机制,增强企业履行合同的法律意识。

(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

对于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我国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由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政府计划部门审批,确定投资额度和年度投资计划,财政部门下拨建设资金,再由建设单位组织基建单位进行建设。在这种投资管理模式下,投资方与建设方分离,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并没有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过程。通常这种模式下的建设单位大部分是非营利的社会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技术和管理都有不足。最后,建设单位自然而然成为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单位,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倾向。

二、水利工程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进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论证和投资估算工作,这些工作队建设工程的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在项目的决策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可行性研究工作上。一方面,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不承担投资风险,因而搞好可行性研究的主动性差,又由于咨询单位隶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受到本位主义的影响,容易高估效益低估投资,使得可行性研究工作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间短,缺乏备选方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而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后期再完善的控制与管理也无法弥补损失。

(二)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项目决策阶段之后,就进入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也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设计人员风险意识很高,相比项目的投资额,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从而保守设计,缺乏应有的创新,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拿设计项目,往往照搬以前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不能贴近实际工程,后期设计方案的变更必然造成投资偏离情况的出现;其次,大量的水利工程项目缺乏对设计方案的优选,没有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建设单位只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忽视经济上的合理性。最后,由于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工程造价的约束力降低,造成预算和结算的差距不断增大。

(三)工程造价测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行的工程造价测算类型主要有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项目管理预算、完工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

1.在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过程中,有的投资方为了项目尽快上马,缺乏应有的严肃性,人为降低投资额。另外,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有时误差较大,致使投资估算缺乏相应的准确性,进而让施工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目前,在项目管理预算中存在高估的情况。项目管理预算的编制往往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分标项目,遵循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对初步设计概算各单项的量和价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有利于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

3.完工结算和竣工结算。完工结算时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对承建工程项目的最终结算,竣工结算是建设单位向国家或项目法人汇报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从成本角度看,完工结算只是承包合同范围内的成本 ,而竣工决算是完整的成本。

(四)工程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我国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投标串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挤掉其他竞争对手,但结果往往使得招投标双方利益受损。另外,在项目管理上也不尽完善。从投标方投标文件来看,项目管理团队强大,但是中标之后,实际到岗人员很少,多报少出的管理状况往往会造成项目管理上的混乱,导致承诺的目标难以达到。

(五)工程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工程变更中。首先,工程变更通知的内容只描述变更项目的内容、范围和数量,不确定变更工作的具体费用。其次,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比较随意,通常由于业主要求加速或工程师的现场指令而变更施工,变更缺乏制约程序。此类变更如果不加强控制,对控制工程造价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六)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施工单位在编制结算书时有意加大工程量或巧立名目,提高取费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违反工程量的计算规则,重算、多算或少算工程量。例如,违反规定,混淆各分项工程的界限,重算工程量,应扣除的工程量不扣除,应该合并计算的工程量分开计算,定额中已经包含的内容另计工程量等等,名目繁多。

2.违反定额规定,多计工程直接费用。例如,不同规格的分项工程,工程量混合计算造成高套定额,自行提高定额单价,任意提高材料的消耗量,多算钢筋调整量,加大钢筋砼的含钢量,结构相似而定额分别定价,就高不就低。

篇(4)

2招投标及签约合同阶段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积极推行清单计价模式,这一阶段不仅要求控制价的编制者要全面熟悉设计内容,还要求其全面了解各专业定额的子目设置及其工作内容,在清单设置上力求不漏项,在清单组价上确保不重复,在取费上严格按要求执行。尽量减少以“项”为清单单位的清单子目,减少或控制“暂列金额”的额度。该阶段还要注意避免不合理的风险转移———把本应属于发包人的建设风险全部转嫁给潜在投标人,因为这既不符合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又不利于项目投资控制。在现实中有个别中小型工程的招标文件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地把所有风险都让潜在投标人承担,这种不合理的极端情况造成的后果是流标或工程质量低劣或承包人中途放弃履行“合同义务”等现象的发生,这让项目投资管理适得其反,做好项目招投标工作对顺利实施项目的后续工作很是关键。施工合同的选择应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各行业的“示范文本”有所不同),格式及通用条款应全文引用,专用条款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专门定制。对容易引起争议的“工程变更与索赔、工程计量与支付、价款调整与结算等”专用条款的说明应尽可能详尽,杜绝使用模糊语言或模糊语句,在语句的内涵与外延上要界定明晰,不留缺口。

3施工阶段

虽然在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中决定项目投资的阶段主要在设计阶段,但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实物投资的最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将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效果,因此,加强项目实施阶段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合同履行。是指发承包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就项目施工及其相关方面的实施达成的合意,严格履行是法律的要求,诚实信用是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地严格履行合同是减少或杜绝合同争议以及减少或预防项目投资增加的最根本的途径。

(2)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索赔。索赔其实是双向的,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提出索赔,发包人也可以向承包人提出索赔(也称反索赔),本文所说索赔是指前者。合同条款一般都有关于索赔的处理程序和时限要求,对此应严格执行。对超越合同规定时限提出的索赔要求应给以拒绝,但应给以记录并辅以说明(包括必要的文字、影音资料);对提出的合理索赔要及时处理,在现阶段,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工程,这种意识很淡薄,对合理的索赔没有及时处理容易导致新的索赔,这不仅会造成最终处理的难度增加,也会造成投资的额外增加;加强索赔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积极预防和处理索赔事件的发生,坚决反对恶意索赔。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一旦有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应严格根据合同执行变更程序。引起工程变更的原因如下:①是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导致的变更,如勘察设计不够细致导致的工程形式、性质的变更,由于工程量清单编制不严谨导致的工作内容及数量的变更等;②是由不可预见的事件引起的变更,如不明的地质或地下障碍物导致的基础形式或基础尺寸变更,由于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工作计划的变更等。对于前一类变更应通过细化前期工作和加强工作的检查与审查来减少或避免,对于后一类变更应采取积极合理的应对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增加。从变更的提出者来看,变更可分为3类,即由发包人、承包人或监理人提出的工程变更。不论何种形式的变更都必须遵循先变更后施工的程序进行,避免或杜绝先施工后变更以及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发生,减少因变更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投资浪费。

(4)联合经济签证。对需要现场经济签证的,一律实施联合经理签证,联合签证的主体应在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一般包括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和过程审计人员,必要的还要有勘察设计单位、地方代表等单位参加。经济签证必须坚持现场测量,现场计量,现场签字确认,并辅以必要的影音资料,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为投资控制把好签证关。

(5)联合计量。工程计量应严格按合同及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进行。由于采用了清单招标与计价,有人就认为只要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不超招标工程量就行了,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采用清单招标与清单计价模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清单计价模式使工程建设风险分担更合理,同时也是减少工程变更及合同争议需要,是使项目顺利进行和有效控制投资的需要。招标文件所附的清单工程量是为潜在投标人提供一个平等的报价基础,招标清单工程量不等同于计量结算工程量。因此,对已完工且符合合同及规范要求的工程量应根据合同及计价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现场联合计量,联合计量要有记录,为工程进度款支付和投资控制做好基础工作。

(6)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支付承包人应得的工程进度款是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对符合合同要求的且经联合计量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发支付证书的工程款应及时按合同要求支付,避免由于支付不及时导致的索赔情况发生。

篇(5)

①在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阶段,财务部门没有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决策、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等过程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财务事前控制和监督作用的发挥。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准备不足,经常出现设计变更、概算调整、工程预算及资金使用计划不能正常编制和执行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参与,进一步影响参谋、助手、协调、监督等职能作用的发挥。

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参与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进一步影响财务事中控制、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发挥。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作用的现象。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存在设计变更、预算调整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对工程费用的使用难以发挥事中控制和监督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成本难以有效控制。

③在项目交付使用阶段未能有效参与工程结算及资产交付,基建财务事后监督、评价职能未得到发挥。在工程结算时,财务部门未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材料整理、工程量审核及竣工决算审核,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成本不实或成本的上升。

1.2工程计划执行结果不到位,资金支付程序上存在问题。

①资金筹措不能与工程进度有效结合,不能合理降低资金成本。

②付款进度与合同规定和工程进度要求不能得到有机统一。一些部门随意支付工程款项,在付款过程中没有依据合同要求,而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临时决定进行付款;有的则不根据工程进度,而是在施工单位的强力公关下或以抢工程进度为由决定付款。这往往造成工程付款计划不能执行、付款项目不均匀、甚至超合同付款等情况的出现。

③工程进度款支付过多,造成后期工作被动。一些单位不按规定的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进度款支付过多,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一方面造成工程无法结算,长期挂账,久拖不决;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偷逃了税款,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此外,一些单位没有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或质量保证金,发生质量问题时,施工单位不能及时保修,造成维修成本升高。

1.3会计核算不全面、不精细,工程进度、工程物资到货等台账登记不及时,合同执行情况、付款计划执行情况不能在台账上全面反映,造成各种统计资料不能及时反映,进而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

2政策建议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完成一般分为项目考察论证、勘察设计、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与实施、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及交付使用等阶段。各阶段所放生的工程费用总和构成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就要控制好上述各阶段的工程费用。财务管理要改变被动记账、算账的状态,就要主动延伸财务管理,参与上述各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利用财务管理知识和财务管理技巧管控各阶段的工程费用。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性,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抓住各阶段的管控主题,注重细节,降低阶段性工程费用,已达到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在工程项目考察论证阶段,其工程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财务管理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对各项费用制定严格的预算指标,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考核,全面控制各项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管理费都要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用预算指标有效控制各项费用,努力降低工程费用。

①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编制施工方案阶段,其工程费用主要是勘察费及设计费。要从勘探队伍、设计部门的招聘,勘察、设计等全过程进行费用控制。财务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严格把关,严控各项费用不超计划。财务要配合设计单位及预算管理人员,严格审查工程概算,将工程概算作为工程项目投资底线,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部门对项目概算按构成项目的分项工程进行分解,提出投资降低目标,制定科学的、可行的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投资比概算有所降低。

②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实施阶段,其主要工程费用是工程施工费和工程物资(包括设备、材料等)费用,是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财务要全过程参与,实施全过程监制。首先要督促工程管理部门做好施工记录,要求施工单位认真报送施工日志并严格管理,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将作为竣工决算、施工现场签证、停窝工补偿的主要依据。财务人员要对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进行监督,确保竣工决算值的准确合理。比如地下矿山建设过程中遇到出水、塌方等不可预见情况时,施工记录要清楚的登记事情经过、出险原因、抢救过程、抢救措施等,对施工签证内容及时登记、处理,分清责任,不等不拖,及时清结。由于不可预见因素或政府行为造成的停工等现象要及时登记,记录停工原因及影响。比如华冶在中关铁矿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出停工补偿时,将政府行为、甲方原因、乙方原因一并作为停工时间达1200多天要求补偿。根据施工记录记载,由于华冶自身原因造成停工达300多天,由于政府行为等不可抗力造成停工达800多天,真正由于甲方原因造成停工时间非常有限。分清原因后再计算补偿,可使华冶提出的停工补偿1500多万元降低到500到600万元,节约费用1000万元左右。再就是按施工方案中施工节点要求,催促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依据施工单位的已完工程量、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和供货计划,严格编制月度付款计划。财务对付款计划进行严格审核,确定无误后报上级部门批准执行。财务严格执行资金付款计划,合理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能,降低资金使用风险,节约工程费用。

③在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及交付使用阶段,主要关注合同主体收尾及工程项目得到交付使用条件前所发生的工程费用。财务要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加快进度,厉行节约。工程项目完工后,催促有关部门抓紧进行竣工决算。财务要参与、监督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批,对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要认真核对,仔细审查,配合内、外部审计,严把竣工决算关。在项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按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确定资金筹集量,本着资金筹集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筹资渠道。加强合同与项目付款台账管理,严格执行资金计划,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能,努力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篇(6)

二、当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我国结合国内实际,并参照国际惯例,实行了项目审批制、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及重大项目稽查制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许多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实施中的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概算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不重视可行性研究。相当一些项目建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存在有的项目已经开工,而初步设计甚至可行性报告还未审批或有的项目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甚至有“三无”工程(即无立项、无报批、无图纸)出现。如2008年5月1日《楚天都市报》登载的黄石大冶湖一号老桥改造工程就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

(二)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管理效率较低。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金三角,是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许多项目由本地的设计院或建筑公司承建,建设单位完全依靠经验,而非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使这三方面的控制失调,从而导致工程质量较低。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制未真正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不落实,项目法人无法独立履行职责;招投标还存在有的地方或部门、行业利用各种手段,排斥潜在投标人,搞地方和行业保护或不依法招标、招标不规范、串通招标投标,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工程监理制贯彻不到位。

(四)合同执行不严格、合同文本不统一,许多条款欠缺,或主要条款不够详细。

三、我市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的做法

2003年10月在对上海、深圳、珠海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荆门市成立了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其主要职责是代表政府行使业主在建设期间的管理职能,负责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组织实施。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进行改革,按照“投资、建设、监督、使用”四分离的原则,建立责权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按照这一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规范政府投资工程运作程序,对建设单位、投资单位、使用单位、管理单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具体为:建设单位或投资单位主要履行资金筹措、项目委托及监管等业主的职责;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代表业主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实行“交钥匙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工程依法进行监督;使用单位负责参与项目的设计审定和工程的竣工验收。

(二)具体实施中,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从范围上讲,目前只是在城区范围内推进;从项目上讲,我们先将政府投资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城市公共设施工程以及政府各部门投资建设的房屋纳入了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集中统一管理。

(三)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其一以合同为基础,明确各方责权利。我们在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合同为基础,重点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项目业主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项目使用单位的关系。其二以法规为依据,规范工程管理行为。主要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把好工程投资关;严格招投标制,把好工程发包关;推行风险包干,把好工程签证关;实行联审直达项目,把好资金拨付关等措施着力规范工程管理行为。其三以制度为保障,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完善了从工作人员职责,一直到与业主、施工企业、中介组织关系,内部运作模式及施工管理过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推行了项目负责人制度、招投标审查制度、投资控制制度及有效监督制度。四、建议

(一)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摸索适合各地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社会开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吸引众多专业项目管理企业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参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

(二)各级政府及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各项报批手续,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三)设计对工程投资影响很大,设计人员要多深入现场,熟悉现场情况,认真地考虑设计方案,做好经济评价分析,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高于施工、便于施工。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往往投资少、施工快、效果好,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拆迁协调;施工图设计也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对路基处理、土石方比例、排水出口等要详尽明确,避免工程造价增加。

(四)选择素质高的施工队伍。目前有的招投标项目限制了一些优秀的施工队伍参与投标。招标方案中投标报价的比例占得很大,实际上到最后比的是预算编制人员的预算水平,而且拟派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也未参与进来,为以后的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变数。中标的有些并不是综合素质很高的队伍,管理起来费心费力,效果并不好。

(五)监理要切实发挥作用,要对施工内容、设计图纸等相当熟悉,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对工程施工要有很好地控制能力,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事后频频返工,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好的监理要多走、多问、多汇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

(六)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能力,既要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又要保障工程质量,还要学会运用各种管理软件或计算机管理网络来很好地控制工程进度,也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七)做好资料归档。每年管理项目多且杂,涉及到很多施工图纸、招标答疑、图纸会审、领导指示、会议纪要、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等,要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参考文献:

[1]黄一刚,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2004-12-4.

篇(7)

1.没有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将人力、物力和资金充分地进行合理化利用。自从建筑产品进入市场后,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市场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各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上还没有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信息传播的速度没不快。通常在这一管理和投资过程中,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三性一静”、“四算”分离和“三超”上,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2.工程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对进行建设前期阶段不太重视,也不会过多地去进行设计和预算,没有做好充分的工程造价预算,就进行工程造价投资,通过把重点放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或者是工程进行到最后的核算阶段,因此往往造成投资超限的现象。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在进行工程造价上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重视事前预控和事中控制,都是较注重技术,对工程具体造价多少都不太关注,等建设完后才一起进行核算。因此总是会事与愿违,导致建筑设计人员不得不反复更改设计,又反复施工。

3.缺乏健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但都不太健全,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咨询作用。大多数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规模都比较小,实力不雄厚,而且技术力量也不强大,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太完善,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基础差,行业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受主管部门的约束过多,严重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所以很难适应千变万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

4.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必需要获得工程造价师资格证才能进行实践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工程造价人员虽然已经取得了从业资格,但是综合素质和技术并不高,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都是在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意志下进行工作,所开展的工作内容也很单一,服务的领域也不宽广,甚至有少数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是无证上岗的,很难满足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此,急需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投资的具体策略

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投资现状分析得出,要想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完善。

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造价投资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造价投资意识,是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所有面临的实际问题。管理和投资的目的就是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工程实施的状况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正确的调整和改正,保证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便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目标。

2.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力度。近几年来,由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变得无孔不入,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已越来越依赖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今后,我国工程造价越来越趋向信息化管理。如工程造价可以通过网络向各个市场材价信息,让各企业进行对比和测定,并通过市场竞争来进行定价,确保材价的合理性。因此,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力度,高度重视工程造价和投资的信息化管理,将是我国工程造价领域和建筑业的必经之路。

3.建立完善的工程计价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建筑经济责任制度还存在很多弊端,而且有很多制度都还不完善,对建筑内部的具体事宜分工不细致,也不到位,很难形成统一和完善的责任制度。再加之很多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计价人员在建筑项目管理造价上没有认识的底蕴,全凭粗浅意识里的想法一意孤行,所以很容易造成造价失去控制的现象。为了避免造成资金流失,保证施工企业获得最高的投资利益,就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计价体系,并且有效推行,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使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造价投资更加有效地实行。

4.加大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目前我国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不高,有些预算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也没有获取合格的资格证就私自上岗。因此,使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时也会有偏事实,导致整个工程建设的不成功,结果让建筑、设计人员反复进行建造,既浪费了物力和人力,又使建筑资金无法周转,出现所编制的工程预结算不正确。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加大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已经显得十分重要,要结合目前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对专业人员进行工程预结算专业电脑培训,培养他们运用电脑编审工程预结算,从而推广普及电脑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预算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定期对预算人员进行业务讨论,对造价管理献计献策。

篇(8)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保证了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已开始推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管理模式有“代建制”模式和“工务局”模式。但由于基层政府投资管理受多重因素影响,管理难度大,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顺应政府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等进行研究并找出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我国结合国内实际,并参照国际惯例,实行了项目审批制、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及重大项目稽查制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是,许多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实施中的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概算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不重视可行性研究。相当一些项目建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存在有的项目已经开工,而初步设计甚至可行性报告还未审批或有的项目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甚至有“三无”工程(即无立项、无报批、无图纸)出现。如2008年5月1日《楚天都市报》登载的黄石大冶湖一号老桥改造工程就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

(二)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管理效率较低。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金三角,是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许多项目由本地的设计院或建筑公司承建,建设单位完全依靠经验,而非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使这三方面的控制失调,从而导致工程质量较低。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制未真正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不落实,项目法人无法独立履行职责;招投标还存在有的地方或部门、行业利用各种手段,排斥潜在投标人,搞地方和行业保护或不依法招标、招标不规范、串通招标投标,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工程监理制贯彻不到位。

(四)合同执行不严格、合同文本不统一,许多条款欠缺,或主要条款不够详细。

三、我市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的做法

2003年10月在对上海、深圳、珠海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荆门市成立了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其主要职责是代表政府行使业主在建设期间的管理职能,负责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组织实施。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进行改革,按照“投资、建设、监督、使用”四分离的原则,建立责权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按照这一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规范政府投资工程运作程序,对建设单位、投资单位、使用单位、管理单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具体为:建设单位或投资单位主要履行资金筹措、项目委托及监管等业主的职责;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代表业主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实行“交钥匙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工程依法进行监督;使用单位负责参与项目的设计审定和工程的竣工验收。

(二)具体实施中,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从范围上讲,目前只是在城区范围内推进;从项目上讲,我们先将政府投资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城市公共设施工程以及政府各部门投资建设的房屋纳入了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集中统一管理。

(三)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其一以合同为基础,明确各方责权利。我们在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合同为基础,重点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项目业主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处理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公司与项目使用单位的关系。其二以法规为依据,规范工程管理行为。主要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把好工程投资关;严格招投标制,把好工程发包关;推行风险包干,把好工程签证关;实行联审直达项目,把好资金拨付关等措施着力规范工程管理行为。其三以制度为保障,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完善了从工作人员职责,一直到与业主、施工企业、中介组织关系,内部运作模式及施工管理过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推行了项目负责人制度、招投标审查制度、投资控制制度及有效监督制度。

四、建议

(一)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摸索适合各地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社会开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吸引众多专业项目管理企业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参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

(二)各级政府及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各项报批手续,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三)设计对工程投资影响很大,设计人员要多深入现场,熟悉现场情况,认真地考虑设计方案,做好经济评价分析,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高于施工、便于施工。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往往投资少、施工快、效果好,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拆迁协调;施工图设计也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对路基处理、土石方比例、排水出口等要详尽明确,避免工程造价增加。

(四)选择素质高的施工队伍。目前有的招投标项目限制了一些优秀的施工队伍参与投标。招标方案中投标报价的比例占得很大,实际上到最后比的是预算编制人员的预算水平,而且拟派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也未参与进来,为以后的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变数。中标的有些并不是综合素质很高的队伍,管理起来费心费力,效果并不好。

(五)监理要切实发挥作用,要对施工内容、设计图纸等相当熟悉,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对工程施工要有很好地控制能力,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事后频频返工,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好的监理要多走、多问、多汇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

(六)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能力 ,既要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又要保障工程质量,还要学会运用各种管理软件或计算机管理网络来很好地控制工程进度,也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七)做好资料归档。每年管理项目多且杂,涉及到很多施工图纸、招标答疑、图纸会审、领导指示、会议纪要、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等,要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篇(9)

摘要:现如今,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市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合理的控制成本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在各种建设项目的开展过程中,通常使用责任成本管理方法来实现资金的控制,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本文在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市场竞争力

一、前言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花费资金量大等特点,要想确保资金使用的正确性,就必须实施责任成本管理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为此,企业应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对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必要时可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与本企业的实际管理内容相互融合,要勇于创新,将其贯穿于企业施工项目的整个实施环节当中,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建筑服务的同时,义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问题

1、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进行责任成本管理时,缺乏灵活性,项目部未能根据自身的人员配置、任务结构、组织模式等应用操作性强、合理性高、科学的管理制度,仅仅照搬套用其他项目部或是上级部门的管理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同责任中心与职能部门未进行有效的交叉管理,尽管不同责任中心或职能部门明确了自身的职责与相关人员的责任,但是大部分责任中心与职能部门并未进行有效的交叉管理,因而造成总成本偏高,出现浪费的现象。最后,企业本级机关并未亲自参与控制管理责任成本,而是将权力下放到项目部,降低企业的整体控制力。

2、管理费用责任管控缺失

各项目部并未审慎对待各项费用开支,由于管控的缺失,存在开支随意的情况。有些并未有计划地使用办公费,未能合理地控制差旅费,在出差的过程中选择豪华宾馆与飞机等高消费的支出,并未参照规定,肆意滥用业务招待费,有时内部人员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用餐,造成浪费。

3、责任成本分析不全面

工程项目标前责任成本测算不充分,不重视标前责任成本测算工作,承揽项目质量不高,仍有承揽亏损的项目、风险较大的项目和垫资的项目。在实际责任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各项目部更为重视与钢筋加工,混凝土生产等主要责任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却并未基于整体角度去考虑,审慎核算目标责任成本,因此,得到的信息很难用于责任成本分析,也很难为责任考核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各项目部并未全面深入的分析责任成本,未能对责任成本进行合理的研究。由于未能做好前期核算工作,分析时就缺乏资料的支撑,而且由于责任成本分析方式不恰当,并未针对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成本、临时工程、设备使用等进行合理的分析,也没有将其与技术方案、质量、安全进度等挂钩,所以就出现了严重的责任成本失控问题。有些部门针对责任成本进行分析,不过其分析也缺乏综合性,并未结合资金成本以及当期收入等全面剖析研究,成为对责任成本控制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当出现问题后,也并未结合工作标准与岗位职责进行整改,具体责任人很难追溯整改结果,判断整改效果。个别负责人即便在问题出现后,也未及时进行全面的责任成本分析,只是简单地将分析结果当做动态指标反映给相关人员,并未分析相关数据的深层意义,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问题的价值也未能得到深入的挖掘。

4、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机制不足

工程项目部在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机制上,以全员绩效考评为终端的责任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主要表现为项目成本责任“二次、三次分解”难以有效落实,岗位绩效考评与成本责任的量化尚未有效对接,企业薪酬制度的变革对激发各个层面员工创效积极性的作用仍然不够。在责任成本的考核方面,奖惩不明,奖罚措施不恰当不对等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1、健全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需要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管。由A公司负起主体责任,对项目上交款总额等进行严格核对,重视不同流程的责任成本管理与检查监督工作;为了强化责任成本控制工作,工程项目必需要严格落实管控职责,实现公司责任成本目标。其他各部门也需加强监管意识,由项目经理负起主要责任,严格监督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执行情况,逐步建立健全流畅、严谨、高效的管理机制。需要重视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所有细节,在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等责任成本方面进行审慎的管理,使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进行。加强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灵活性与弹性的建设,结合实践经验与历史总结做好备案。在确保能够连贯控制整体流程的过程中,使各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团结协作,重视管理交叉环节。

2、加强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控力度

首先,项目部要对工程数量严加管控,确保整个项目建安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要从源头计划部门计价结算上做好管理,杜绝因计价超量放大成本的现象。其次,要高度重视材料成本的管控问题。工程项目部从材料采购流程的起點抓起,在进场材料的审核把关要严格。用量上的控制对于材料成本来讲也是很关键的,尤其要对砂石料、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采购进场做到账实相符。最后,项目部要对机械使用费管控到位。项目部机械使用费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比仅次于材料费,做好机械台班管控可以有效降低相关责任成本。

3、健全项目责任成本考核体系

工程项目部责任成本体系主要由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项目部、施工队(工区)、施工班组五级构成。需要考核的主体主要是工程项目部、直管项目部、一次性指挥部。针对前者进行考核时,主要分析的内容是综合收益、管控效果、施工进度、现场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安全措施费使用情况等,考核周期为一年一次,考核后要进行通报,并且将其关联到年度绩效当中。针对后两者进行考核时,主要分析其经费控制、履约创新、开源创效等情况,考核周期需要结合任期考核与年度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企业应顺应时展的要求,对原有的责任成本管理手段进行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对企业物质成本和非物质成本的全面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房地产工程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的探究论文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在农村的人选择住城市,住房需求急剧增长,同时在城市居民经济水平和物质物质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极大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大幅提升,同时,伴随着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也逐渐增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在众多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控制水平,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房地产企业必须要保证工程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工程管理;项目成本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进步,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建设进程也持续加快,大量的建筑项目开始涌现,使得建筑行业由此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房地产业是从事建设项目投资开发的企业集群,在现代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就必须要做好工程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其也是保证房地产企业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基础,如此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工程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重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1关于房地产工程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

事实上,房地产项目的工程管理是属于贯穿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周期性工作,其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房地产项目开发、工程项目设计与规划、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项目验收等等。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主要是面对房地产工程和城市规划区域的开发管理,通过房地产企业对项目区域内的设计、提供的人力、物理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合理化整合与配置,通过科学化的项目运行流程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实现建筑项目用户需求的满足。事实上,地产项目工程管理是将项目开发、设计、施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涉及城市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市场需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用户、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协调与管理。其工作重点在于对外部环境、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构建出科学化的协调机制,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周期处在良好的管理控制当中,其能够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确保房地产企业的价值体现[1]。

房地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的内容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业绩评估。成本规划主要是很对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思路与总体要求,需要结合项目效益目标和项目方案实际进行成本的预算规划和设计。成本计算是需要借助计算软件与相关技术进行项目成本信息的分析,实现成本预算的预判。成本控制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成本业绩评估是针对整个工程项目中成本规划、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分析与结果反馈,并形成实际的数据报告。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实现发展效益和未来效益目标的重要基础依据。因此,各部门必须要具有极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节约意识,真正做到节能降耗,进而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经济利润。

2房地产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目前房地产工程管理过程中在其前期的成本规划中表现出一些问题,在用户需求方面和市场变化方面的掌握与控制出现一些不足,特别是早期规划的准备与详细计划方面,这就导致了市场消费定位产生了偏差,同时其由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时间上对时间成本方面有了很大的浪费。此外,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的机制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健全的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对项目管理认识上的不足。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思想和小规模时期简单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工程管理的模式和方式仍沿用传统方法,严重缺乏创新思维,使得管理机制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致使工程管理当中缺乏对工程进度和成本的有效管理控制,由此也引起了工程无法按时交工,成本投入过高,管理成本增大,经济效益降低的情况[2]。

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切实的加强房地产公司的内部管理,首先从项目开发前期的规划管理入手,全面的优化项目开发的规划管理,做好各项市场调查和市场调整,细致的分析成本投资和实际的项目需求以及市场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调查和细致的分析,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另外,针对设计过程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流程,从各方面考虑和分析项目的各项影响因素,并根据设计方案做好工程项目的预算工作,实现全面可控的前期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针对管理机制的问题首先要以原有制度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优化,制定和补充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岗位职责,依据企业内部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管理机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做好房地产工程招标成本控制

在具体进行项目招标期间,需要房地产方始终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到诚信招标,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认真分析信息数据,具有综合各种有利价值信息的意识。同时,还要深入分析工程造价的不同因素,以此为标准制定招标投标的文件。在招标投标期间,通过合理的低价获得相应的开发权;并且还要重视施工合同的管理,进而控制建设的质量,掌握建设的进度,促进费用控制的有效性。在签订合同期间,要以不同的合同内容为基础,明确协议条款,如果合同中所涉及费用较多,一定要进行明确的约定,例如规定工期、设置阶段性目标、工程款结算、违约争议处理等方面[3]。

4房地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目前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问题主要在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较为匮乏,其一是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的问题,其二是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这些都对成本管理和有效控制效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很多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这对于具有极高复杂性的房地产工程项目来讲,缩小了成本管理限制力度和覆盖范围,而且使得成本投入没了节制。并且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立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企业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甚至还有企业存在成本虚报的情况。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企业管理论文,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准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代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掘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其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而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保证利润的前提,如果一个工程在安全上出了事故,它的利润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对新进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基础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另外施工项目要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进行教育培训,使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当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企业管理论文,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料、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水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址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上一篇: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下一篇: 审计研究生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