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26: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妇产科创新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2009中国通信技术年会(第三届)”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司副巡视员戴晓慧表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移动化、IP化、宽带化、多媒体化日趋明显,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IPTV等新业务层出不穷,国家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信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时机下,尤其要把握住未来通信业发展的方向。戴晓慧认为,未来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是推进我国3G产业发展,加强运营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推进核心芯片、终端及测试设备的产业化,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要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及时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的解决方案。运营企业要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和实践,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业务,进而建立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内容提供商也要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丰富的应用内容赢得客户。
第二推进技术和趋势,推动全业务运营,网络层面的融合是全业务运营的物质基础,网络向全IP化演进,为网络的融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作为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播放等差异性业务的技术手段的移动媒体子系统,可以跨越不同网络的障碍,在现有的业务基础上,推出操作便捷、性能可靠的吸引用户的多媒体业务,成为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的有效平台。
第三注重基础创新,加大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的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电信业务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全业务运营和融合通信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营造完善的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
融合通信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强大的产业链以及创新型的盈利模式,利用融合通信的手段,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开展新的业务运用,针对不同的市场提供的不同业务,对传统业务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如何在融合网络、融合通信下进行新业务的开发,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产业链的共赢,这就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因此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要达到利益的平衡,建立相互合作的共赢关系,形成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互动和良好局面。
当前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校企(院)合作双方的认识不到位,校企(院)合作深度不够,学校作为主动方,向各教学医院或商业机构去寻求合作伙伴,可他们合作积极性不高,仅仅停留在实习基地的供给上,并不能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其次,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不够,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实习单位限制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不能有效保障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创业引导工作的执行力度;再者,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思维,知识更新慢,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使得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师生不能很好的互动,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
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让教师保持对新资源、新教法、新技术的敏感性,可以使学生掌握新的妇产科护理工作知识,掌握新的工作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教学中以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妇产科护理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妇产科护理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妇产科护理人才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
三、妇产科护理实雎教学中创新思维及创业意识引导方法
将创业家精神融入到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释放学生身上的激情和能量,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形式组织等方面着力改革。
(一)构建妇产科护理创业实践体系
在中职妇产科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从教学实训、实验、实习方面,使学生可以从妇产科护理认知、妇产科护理模拟仿真以及妇产科护理实践应用三个阶段,提升其妇产科护理创业理念。以妇产科护理就业岗位分析以及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模式,采取以创业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完成对妇产科护理中小知识模块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大妇产科护理综合项目的开发管理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尽量利用数字化校园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妇产科护理素材库等,通过灵活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改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髙专业拓展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开发并强化学生创业思维
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分析以及网络观摩形式,让学生了解妇产科护理相关服务的市场前景,体悟相关成功人士的创业史,对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创业宣传,以提升学生创业信息,种下创业的种子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创业家的微博、专业微信公众号,促进学生对外的沟通和交流,开发产科护理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母婴保健中心、信息系统与管理实训室等一系列平台,从专业基础、理论深化、模拟训练、创业实战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珠联璧合,互为补充,理论为实战提供基础,实战中发现不足,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三)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师队伍水平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学的质量,政府与学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妇产科护理师资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医院及商业机构进修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还要成为学校、学生与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努力争取政府、学校、医院、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用于妇产科护理创业项目的启动和优秀项目的奖励;通过更新观念,组建妇产科护理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引入创新教育考评,在评优、分配上适当倾斜,鼓励教师不仅要严谨治学还要积极创新。
(四)举办妇产科护理创业计划比赛
我国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举办校级创业计划比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需求的妇产科护理服务或技术产品,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项目概述、业务开展、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创业计划书。通过书面评审、公开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创意设计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还可以提髙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缩短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创业现实之间知识迁移的距离。
(五)加强与教学实训基地合作
因学校尚没有大规模的创业资源储备,创业教育仅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既可以确保学生实习需要,又为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提供重要保障。学校与实训基地要深度合作,学校聘请实训基地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专题培训、指导学生的创业计划,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力,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具有明确应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创业项目供学生选用。
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理、病理、生殖调控等方面进行研讨的科学,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新概念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1]。为了推进妇产科学的发展进程,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形式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以教学内容、方法为基点进行探究。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做好“三基”知识教学工作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统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体现在临床实践教学进程中,此时教师强调的不只是临床疾患的诊断与医治方法,也重视其发病基理探究的教学工作,以此途径去使妇产科学与临床实践有机整合。新兴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培养与强化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以相关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为根基,组织学生借助基础知识推测临床要点,再由临床要点摸索其发病原理,实现妇产科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目标,此时学生对“三基”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切实的体会,学习热情度大幅度提升。
1.2导入新颖知识
具体是将国际上新概念与新技术渗入进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例如,对于绝经以后得妇女来说激素治疗取代其他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妇产科学内的关键课题,在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心脑血管病等方面有所成效。此外,妇科B超能够将妇科疾患诊断出来。介入性治疗方法渗透于妇产科临床,也是其教学模式改革的体现形式,例如对妇产科学实习生准确操作一些辅设施仪器进行指导,适时的将探讨课与手术观摩课导入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中。除此之外,无论是在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在临床见习、实习环节中,都应该将妇产科微创治疗原理、方法、程序、禁忌症等相关问题告知给学生[2]。为了实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这一大型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树立与时俱进思想观念,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以新进展为衔接纽带协助学科知识落实改革与发展目标。
1.3重视医德教育
医德规范可以被视为医务人员意识与行为方式的基本准绳,也是社会对其提出的基本标准。高超医术与优良的医德是塑造好医生的基础性条件,但是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医院生良好职业道德塑造的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妇产科教学进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环节,从而使他们理性的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优良医德,教育者可以典型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将林巧稚优秀事迹;张珠丽教授敢于挑战艰苦环境,完成国内首次“试管婴儿”的伟大事迹。在前辈崇高精神的感染与召唤下,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德对患者健康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医德渗入的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学生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伟大信念与崇高理想。
2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对填鸭式取缔方面,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具体是指教师将素质教育理念导入教学体系中,并借助整合妇产科学教学系统中诸多要素的途径,实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其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动源,以文本、课堂、教师为基础,以塑造优质医务人员为宗旨。例如压缩理论课程授课时长,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等内容导入进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问题直观观察能力与应用理论知识能力。此外,在现代妇产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分娩机制”等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二是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标,这是新世纪临床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报告中做出的指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这一教学方法,例如基于病例讨论形式的教学查房工作定期开展,择选出3-4个具有代表性病例,以学生为主导,探究疾病的产生原因、发展形式、诊断方法与医治原则等,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首选途径,此期间他们自学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也得以优化。教学讲座的开展,也使学生及时了解妇产科疾患诊断与治疗的前沿技术与理念,从而优化妇产科学整体教学水平。
3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新技术、新理念、新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为了培养一批批顺应时展的医疗人员,医疗教学事业改革应该是不间断的,从而为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训室 管理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发展医学科技的重要园地。医学院校实验室是医学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对培养医学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室条件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并制约着教学、科研等的发展和提高[1]。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态度、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验教学环节,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2]。妇产科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护理学主干课程,妇产科的检查和操作很抽象,较多的是凭手上的感觉,如人流术,上环、取环术等。且妇产科临床操作主要在女性生殖系统进行,患者容易产生羞怯心理,而且妇产科护理操作常涉及病人隐私问题并县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现在病人身我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孕产妇一般不轻易让学生在其身上进行操作与练习,给临床教学带来较多的困难和阻力。所以提高妇产科实验教学质量就更加重要。近年来我校通过不断改革来提高妇产科实践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1.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1.1 实验室建设
要提高妇产科实验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近两年我校先后购置了一批先进的、适用性强的妇产科实验设备,如高级分娩母子急救模型、多功能产床、新生儿辐射抢救台、电子阴道镜、电动流产吸引器、电子孕妇检查模型,难产模型、高级妇检模型、高级分娩机转模型及现代妇产科常用手术器械等价值近百万元的设备,以满足各专业妇产科实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对实训环境进行了整体文化设计。实训室内张贴实训项目操作流程图,在实训室外墙设置医学知识宣传栏、著名医学人物介绍展板等,营造临床职业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1.2 实验教学管理
在实验课上课之前保证实验设备性能完好,实验用物齐备充足。实验指导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并组织所有参与带教老师集体备课,同一操作项目必须统一标准和操作程序。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实验教学大纲,把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重点难点落实,做到胸有成竹,并且要把当前临床的新技术新进展融入实验教学中。实训课师生必须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此举有利于师生各自明确职责、严谨治学,促进沟通,促进良好的教学氛围[3]。实验室管理人员是教师、学生、实验场地、实验设备之间的纽带,是维持实验室正常运作的核心人物,其次,实验室管理员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才是实验室真正的主人,使学生自觉爱惜实验设备,保持实训室卫生整洁。
2.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教学改革上,构建结构优化、富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创造性地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临床情境“剧本”,模拟接诊孕妇,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妊娠期护理管理知识,对孕妇进行护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整体护理思维能力,弥补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更新教育理念,学生进入临床能很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受到各实习单位的好评。
3.实验队伍培养
实验技术系列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首先,必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每月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的交流,高职称教师、实验中心主任等提出宝贵建议,帮助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技术水平,起到一个很好的“传、帮、带”的良性循环。其次,大型仪器、贵重仪器进行专职培训,鼓励实验带教老师多去医院进修学习,增强自己的临床经验,使教学与临床更好的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最后,邀请国内外的同行专家传授实验室管理经验。到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学及临床医院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适应学科发展。
4.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和耐用品的管理
仪器管理的有序是否,直接关系着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6]。熟知实验设备的原理、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对购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制定操作规程,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等日常管理。仪器设备帐、卡、物相符。妇幼实训室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数量大,品种多,我校通过建立数据库,把低质耐用品分类编号导入数据库。对新购置的低值品,在入帐、入库时就给每件物品分类编号并导入该数据库,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掌握耗材(如棉球、纱布、棉签等)的数量和使用情况,及时对需淘汰的耗材进行更换,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
5 .结束语
为了促进我市助产专业技术队伍的发展,提高助产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201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我校成为怀化地区助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通过集中式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进了怀化市助产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且,2012年我校助产专业学生在福建漳州参加了“全国首届高职助产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的好成绩,进一步证实了我校整体育人的实力已居全国同类学校领先地位。
我校在探索医学院校妇幼实训室管理方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验队伍培养等,逐步形成科学化管理体系。把实验室的平时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是保障实验室的良性发展、科学发展,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 段相林,赵宝华,刘敬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8-19,63.
2妇产科护理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教学方面
(1)教材、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实践。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而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相对缓慢,直接导致教与学都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单一。当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的问题,如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先进理念、先进设备的有效运用,教师的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2师资结构方面
(1)大多数妇产科护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即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缺乏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
(2)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忽略了教学任务完成得怎样,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2.3学生方面
(1)高职院校扩招以后,学生质量明显下降,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1]。
(2)男护生对妇产科护理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3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改革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
(1)及时更新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调整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多给学生提供临床新技术、新进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护理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妇产科护理要求学生具备胎心监护技术、分娩准备及产程观察、会阴擦洗、阴道冲洗、会阴湿热敷等多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教学中还应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了解社会、行业的现状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技巧,规范就业流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运用“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综合应用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病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临床常见病可采取病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无法用模型替代,必须真人真做的妇产科护理实验课,如骨盆测量,可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锻炼学生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2];对于一些较抽象又很难理解的内容,如正常分娩,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实训设备等,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课程评价采用笔试、操作和平时表现3方面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学中应动态地总结、吸取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专业教师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具有执业资格的“双师”素质。校内实践教学应配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医院、社区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不断学习临床新技术、新理念,并应用于教学之中,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做好“传、帮、带”,建立教学督导制度。我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学方法,练技能,修师德,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学院还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通过督导听课、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方式,关注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课堂组织设计、内容取舍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等。通过教学督导的有效督促,帮助青年教师认识到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3)健全激励机制,营造竞争氛围。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互比互学、加强交流、提高技能,我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如教师讲课比赛、教师技能比武、多媒体课件比赛、“卡拉OK”大赛等,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比、评、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强化了专业技能,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创造力,而且丰富了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妇产科护理要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与配合抢救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无菌观念意识,吃苦耐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富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同情心等。
(2)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我院近年来一直采取“一帮一”的措施,由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结对帮助,动态观察效果,再决定组合保留与否。通过“互比、互学、互赶、互帮、互超”,不断超越彼此,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妇产科护理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教学方面
(1)教材、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实践。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而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相对缓慢,直接导致教与学都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单一。当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的问题,如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先进理念、先进设备的有效运用,教师的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2师资结构方面
(1)大多数妇产科护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即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缺乏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
(2)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忽略了教学任务完成得怎样,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2.3学生方面
(1)高职院校扩招以后,学生质量明显下降,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1]。
(2)男护生对妇产科护理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3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改革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
(1)及时更新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调整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多给学生提供临床新技术、新进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护理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妇产科护理要求学生具备胎心监护技术、分娩准备及产程观察、会阴擦洗、阴道冲洗、会阴湿热敷等多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教学中还应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了解社会、行业的现状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技巧,规范就业流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运用“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综合应用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病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临床常见病可采取病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无法用模型替代,必须真人真做的妇产科护理实验课,如骨盆测量,可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锻炼学生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2];对于一些较抽象又很难理解的内容,如正常分娩,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实训设备等,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课程评价采用笔试、操作和平时表现3方面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学中应动态地总结、吸取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专业教师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具有执业资格的“双师”素质。校内实践教学应配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医院、社区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不断学习临床新技术、新理念,并应用于教学之中,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做好“传、帮、带”,建立教学督导制度。我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学方法,练技能,修师德,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临床技能。学院还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通过督导听课、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方式,关注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课堂组织设计、内容取舍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等。通过教学督导的有效督促,帮助青年教师认识到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3)健全激励机制,营造竞争氛围。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互比互学、加强交流、提高技能,我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如教师讲课比赛、教师技能比武、多媒体课件比赛、“卡拉OK”大赛等,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比、评、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强化了专业技能,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创造力,而且丰富了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妇产科护理要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与配合抢救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无菌观念意识,吃苦耐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富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同情心等。
(2)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我院近年来一直采取“一帮一”的措施,由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结对帮助,动态观察效果,再决定组合保留与否。通过“互比、互学、互赶、互帮、互超”,不断超越彼此,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市妇产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妇产科为重点专科,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管理规范、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专科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以诚信为根基,以患者满意为标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办院理念,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授予国际爱婴医院、中国计划生育联盟成员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婴儿抚触推广中心、黑龙江省婴儿游泳培训示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腔镜诊治中心哈尔滨培训基地、消费者满意医院、黑龙江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HIV筛查中心、国家卫生部批准试运行的医院辅助生殖中心、哈尔滨市妇产科医学中心。近年来医院在科研、学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省市新技术应用奖等数十项。
医院坚持突出医疗主线,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作为哈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牵头单位,是省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久负盛名的妇产科之一,已成为哈市地区妇产科医疗单位第一品牌,深受广大患者的信任与青睐。医院综合科系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镜直视下止血及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普外科成功抢救大量多脏器胸、腹联合外伤患者、脑外科采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居国内领先水平。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使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拓宽了医疗辐射面。
二、彰显品牌优势,妇产科技术享有盛誉
多年来,妇产科手术量、妇科疑难重症救治、高危妊娠抢救成功例数和分娩总人数均高居全省各家医院之首。医院拥有一批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知名妇产科专家,在常见病和疑难病诊治方面在省内处于技术主导地位;应用宫颈液基薄片筛查系统结合阴道镜和病理活检术早期诊断宫颈癌,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显著的进展,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处理生理、病理产科,治疗各种产科并发症、合并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泛开展微创妇科技术,宫腔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腹腔镜技术、阴式系列手术激活术、Ligarsure技术、全盆底重建技术、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技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镜下LEEP刀手术、腹部小切口手术等方面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在计划生育疑难杂症及高危病症的诊断处理方面在省内具有领先地位,不孕症诊治(和宫、腹腔镜的应用)、显微外科输卵管整形以及女性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病症治疗领域享有盛誉;2005年超声科率先在省内开展胎儿畸形系统筛查工作,现居省内领先水平,每年慕名前来进行超声筛查的孕妇达2万余人次;生殖中心是市属医院唯一一家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助孕技术成功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哈市首家推出“水中分娩”、“家庭化分娩”、“无痛分娩”、“导乐分娩”等人性化分娩方式;医院开展的“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抚触”、“产后母乳喂养咨询室”、“按摩”、婴幼儿52项神经运动检查等品质化服务在市民心中形成特有的服务品牌,为医院特色服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图分类号:R47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32-02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母婴的健康与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产科护理工作关系着母婴的健康,工作时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 病人的投诉, 新闻媒体的曝光, 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1 产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到位 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基于某些原因,我国部分医院的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达到整体护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如产前健康教育做得不到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推广开来的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分娩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而我国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还处于探讨阶段,各种各样的因素决定了很多医院还只是在走形式,其结果就是提高了剖宫产率。另外,在产时的陪伴上,护士所做的心理护理过少,产妇紧张,造成产程延长,产后大出血率未得到控制。对于产后指导,首要的是做好母乳喂养宣教,但有些护士觉得这是产妇个人的事,我国有很多年轻的妈妈则拒绝采取母乳喂养,这与她们接触哺乳方面的知识过少有关;另外很多产妇直至出院也不知道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产科护理健康教育还做得不够。
1.2 妊娠分娩过程危险性较高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科护理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妊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可预测的危险。如孕产妇的生理、病理因素,胎儿自身因素,自然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均可导致意外的发生。产科意外后果严重,有时造成的远期后果不可弥补,如:产后大出血、抢救不及时造成席汉综合征或为挽救生命时切除子宫造成重要器官丢失、产科原因造成的脑瘫等。
1.3 专业护理人员不足以及人才的流失 由于专业护理产科工作技术性强、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风险大、夜班多、待遇低加上社会“重医轻护”思潮的影响等因素,使不少助产人员离开了妇产科护理队伍。因此,引起了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超负荷工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给助产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体力精力透支,身心疲惫,导致助产士对工作的行为和态度发生了改变,出现脾气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降低,职业效能降低,极易出现护理的不安全结果。已有文献报道,护士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执行医嘱时易造成张冠李戴、顾头不顾尾等。
2 产科护理存在问题的预防措施
2.1 产时陪伴分娩 美国医学家发现对分娩进行人工干预(如缩宫素、人工破膜、剖宫产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母婴健康,为了改变这种状态,1983年美国开始流行导乐分娩。导乐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一对一分娩模式”,即由一名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即可充当陪护角色,护士应在整个产程陪伴产妇,指导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合理营养,适度运动,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躯体按摩等。此外,允许产妇的家人,尤其丈夫全程陪产,以给予产妇有力的心理支持。
2.2 保证医院硬件设施安全 针对性防范措施,检查病区设施,保证孕产妇的安全。要保证地面干燥,无油迹和水迹,照明设施的工作正常;定期检查病区内的监护仪器、器械使用情况,如辐射台、保温箱的温度控制调节等。护理人员除了要掌握硬件设施的性能和操作,落实对医疗器械的用前检查、治疗中观察、定期故障维修制度、及时维修或报损等。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意外的不安全情况,以保证孕产妇在院期间的安全。
2.3 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同时,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将医疗安全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科室质量考评指标中,如个人出现差错事故时,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全院曝光,影响评模晋升,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3 总结
总之,由于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要把高度的责任心和优秀的道德品质、精湛的专科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认真的工作态度贯穿于每一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克服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简介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病人的投诉,新闻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2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2.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2.2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2.3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2.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3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3.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建立学法制度,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我院制订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岗位职责。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录像,举办护士职业礼仪示范表演,从而规范护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并统一全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在工作中,保证护理工作质量。超级秘书网
3.3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同时,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将医疗安全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科室质量考评指标中,如个人出现差错事故时,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全院曝光,影响评模晋升,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4小结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怎样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落到实处。十七大报告把医疗卫生,人民健康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里面,第五点很大篇幅专门讲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专门谈医疗卫生。第一句话是“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把对健康的关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到党对民生,对人民健康的关注,高度重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全程服务,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1997,17(10):50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14-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公民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风险大、事故发生率高,是医院医疗、护理纠纷高发科室之一。一旦发生纠纷,医院、科室领导也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精力处理纠纷。医护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投入临床工作,影响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因此应提高妇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及时查找分析各种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杜绝纠纷发生。
1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1.3 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1.4 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1.5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个别病人的不遵医行为、不规范用药或住院期间私自外出,也是造成护理安全事件的因素之一。
2 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 建立学法制度, 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 强化依法行医观念。需要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成立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 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