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合同管理发展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合同管理发展趋势

篇(1)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配电动化的内容

配电网自动化是近年来电力应用技术为应对电力能源紧张局面等采取的新型技术。它主要涉及中低压电网,作用对象是电力经营用电企业。

配电网自动化不仅仅简单是配电线路及其所相应的设备,它还包括通讯、计算机综合应用、电力(负荷)监控、节能、电网规约等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包括电源点应保证电力输送线路的经济运行,开关变压器等设施的可靠性。

1.2对故障的自动判断和隔离:在人工或自动条件下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对故障点进行自我隔离和诊断。

1.3判断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配电网所需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各种信息的上发下传,及时反应运行状况和事故的处理分析能力。

1.4用电管理:包括用户对电能的管理要求、管理意见等,都要及时反应到配电中心,由配电管理中心对此作出反应和处理。

2.配电自动化的作用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是基础,因此应以馈线自动化为切入点,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并且要使馈线自动化起到以下作用:

(1)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络经过改造后,实现“手拉手”或环网供电方式,利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检测定位、自动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对非故障区段的供电。这样就缩小了停电范围,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实时监视运行状态,适时进行负荷转带及电容器投切,保证供电质量。

(3)改善用户服务质量。通过用户侧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降低电能损耗。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及无功配置,减少线损。

(5)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基本建设投资。减少后备容量优化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

(6)减少配电检修维护费用。在正常运行时可对各类配电设备、线路进行在线监测;在发生故障时可对故障进行自动定位,确定故障类型,节省检修维护费用。

(7)节省总投资。实施馈线自动化所需要的线路改造、设备投资比较大,但总体上可节省投资。首先是线路经过改造后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省了电力设施基本建设投资;其次是实施馈线自动化后,能提供信道、中心站设备等共享资源,可在其基础上扩充其他配电自动化子系统,如配变监控子系统、自动抄表子系统,避免进行重复投资。

3.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3.1设好配电网架: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基本条件。常用的配网接线有树状、放射状、网状、环网状等形式,其中环网接线是配网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配电网环网化,并将10kV馈线进行适当合理的分段;保证在事故情况下,110kV变电容量、10kV主干线和10kV馈线有足够转移负荷的能力。

3.2实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问题:由于配电自动化(DA)涉及的一次设备成本较大,目前一般仅限于重要区域的配网使用,而AM/FM/GIS则可在全部配网使用。若使用一体化可通过AM/FM/GI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DA的不足,故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实时SCADA和AM/FM/GIS的一体化颇为重要。所谓一体化,是指GIS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的一致性得以保证,使得SCADA和AM/FM/GIS通过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3.3理的通信通道:通信系统信道的选用,应根据通信规划、现有通信条件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需求,按分层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予以确定。信道种类有光纤、微波、无线、载波、有线。主干线推荐使用高中速信道,试点项目建议使用光纤。

3.4次设备:对一次开关设备除满足相应标准外,还应满足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要求:第一三遥接口。模拟量接口: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传感器,电压互感器或电压传感器;状态接口:开关分、合状态,开关储能状态,SF0压力状态;控制接口:分闸控制,合闸控制。第二操作电源。满足开关操作时的电源供应:交流失电后,与控制设备配合能满足数据通信和故障隔离、恢复供电对动作次数的要求。

4.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展望

4.1 现代配电自动化系统

采用分层集结策略大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分四个层,第一层为现场设备层。主要由馈线终端单元(FTU)、配变终端单元(TYU)、远动终端单元(RTU)和电量集抄器等构成,统称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第二层为区域集结层。以110kV变电站或重要配电开闭所为中心,将配电网划分成若干区域,在各区域中心设置配电子站,又称“区域工作站”,用于集结所在区域内大量分散的配电终端设备,如馈线终端单元(Fru)、配变终端单元(TI’U)和电量采集器。第三层为配电自动化子控制中心层。建设在城市的区域供电分局,一般配备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中档配电自动化后台系统。往往还包括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需方管理和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等功能。用于管理供电分局范围内的配电网。第四层为配电自动化总控制中心层。建设在城市的供电局,一般配备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高档配电自动化后台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用于管理整个城市范围内的配电网。中小型城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只有前三层设备,不需要第四层。

4.2智能化和综合化是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这就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全面解决的方案,走系统集成之路,使得各种应用之间可共享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大限度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

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现有馈线终端设备不仅具有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且还集成了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的一些参数的检测功能,甚至集成了断路器的监视功能,且有进一步与断路器相结合,机电一体化,发展成为智能化开关的趋势。显著地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电压无功控制方面,国内已经提出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无功预测和优化决策相结合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无功变化趋势为指导,充分发挥了电容器的经济技术效益,能在无功基本平衡和保证电压合格的前提下,使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降至最小,消除了盲目调节,降低了变压器故障几率和减少了维护量。

4.3配电自动化新技术

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对低压配电网,由于终端设备数量非常多,采用光纤通信无论从成本或可行性看均不现实,为实现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实时电价信息及远程读表功能,研究具有较高可靠性和通信速率的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可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通信手段,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其他的综合通信月盼。

5.结语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仅是有关系统的互连。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公用等。与多岛自动化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不同,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以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和无缝集成为其特征。转贴

篇(2)

    关于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和发展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若干意见

    (宁波市劳动局  一九九八年七月八日)

    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就业方向,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和推进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的发展,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是指下岗、失业职工个体或组织起来(合伙)就业的一种就业形式。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是指由街道、居委会兴办或组织的,以安置下岗、失业职工就业为主的再就业载体或劳动经济组织。

    二、本意见所指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与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其从业范围为社区、家政服务,市容保洁、保绿服务,企事业单位临时性、突击性劳务,各类代送、代供、代办服务,家庭分散加工服务,等等。

    下岗、失业职工组织起来就业的,应由三人及以上合伙经营,并建立自立经济组织。自立经济组织和各街道、居委会建立的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应有相应的场所,并制定劳动组织章程。

    三、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和街道、居委会建立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按以下程序办理:

    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的,凭《宁波市企业职工下岗证》、《宁波市城镇失业职工登记证》和身份证,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当地劳动部门初审后报市劳动部门,由市劳动部门认定核发由市劳动部门统一制发的《宁波市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认定表》;对其中组织起来(建立经济组织)就业的,同时提交劳动组织章程、合伙人员与从业人员的花名册及有关证件。

    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可由主办的街道或居委会组织,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劳动组织章程、从业人员花名册及有关证件,经区劳动部门初审后报市劳动部门,由市劳动部门认定核发由市劳动部门统一制发的《宁波市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认定表》。

    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和街道、居委会建立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可凭《宁波市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认定表》或《宁波市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认定表》(以下统称《认定表》)及相关附件,按规定向工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领取《临时营业执照》。

    四、对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和街道、居委会建立的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实行以下优惠政策:

    (一)下岗、失业职工个体就业或合伙就业的,凭《认定表》和《临时营业执照》,报经税务部门核准,3年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及各种行政性收费。

    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及下岗、失业职工合伙就业后扩大从业人员的自立经济组织,其吸纳的下岗、失业职工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60%及以上的,凭《认定表》和《临时营业执照》,报经税务部门核准,3年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及各种行政性收费;吸纳下岗、失业职工占50%及以上不满60%的,享受免征上述税费政策2年。

    (二)经营场所的水、电、房费,报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按工业类标准收取。

    (三)因资金不足而向银行贷款的,按银行贷款利息总额的20%予以一年期贴息,从再就业工程专项经费开支。

    (四)注册登记及验讫检查时,工商、税务、卫生、民政、医管、公安、城建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予以简化服务手续等方面的支持。

    五、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和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要依法经营。各级劳动部门要加强对下岗、失业职工自立就业与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的管理、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同时要加强劳动监察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督促纠正,违法的要坚决取缔。

篇(3)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235-01

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属于我国建设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交往的结果。自1988年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开始试点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从而在工程建设中所占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在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笔者就立足于建设工程监理对工程建设作用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1 建设工程监理对工程建设的作用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成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向着专业化以及社会化方向发展,从而建设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一般而言,建设工程监理对工程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促进了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就融入了监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监理企业参与到了项目决策的环节中,不但有效地提高了项目投资的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投资决策的失误,而且使得项目投资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

1.2 有效地规范了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建设行为

由于工程监理企业逐步向着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从而在建设工程实施活动中,有效地约束了建设所有方的行为,逐步改变了政府以往对工程建设实施宏观监督和微观监督的不合理状况。工程监理企业充分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及相关的合同来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进行监督和管理。凭借事前管理、事中监督以及事后控制的有机结合,极大程度上对参与建设活动各方的建设行为进行了规范,有效地防止不正当建设行为的发生。

1.3 确保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不同于一般的产品,既要具备普通产品共有的质量特征外,又要具备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特点。所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工程质量又具备质量波动大、评价方法特殊、终检的局限性等特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单纯地满足承建单位自身管理以及政府的宏观监督是不够的。工程监理企业参与其中,就能够实施有效监管,对确保工程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工程质量存在的隐患。

1.4 实现了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建设单位来考虑,立足于建设工程质量标准以及预订功能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额度。从国家以及社会公众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要实现建设工程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自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实施以来,工程监理单位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而且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投资效益。

2 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

2.1 建设工程监理向着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尽管当前我国关于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较少,《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施工阶段的监理行为。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制建设较为落后,尤其是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规则方面。再加上监理企业合同管理意识普遍不强,监理行为非常不规范,已经无法更好地顺应该行业发展需求。所以,建设工程监理向着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2.2 由过去单纯地施工监理向着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方向发展

一般而言,建设工程监理是工程监理企业向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管理所进行服务的,所以,就应该在建设活动的整个阶段都应该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提供管理服务。事实上,多是将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重点,而且侧重于对质量的监理以及工期的控制,对于合同管理以及投资控制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从建设单位方面来考虑,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投资、质量具有关键的影响,特别看重专业方面的管理服务,也就是说,既要实施质量控制,又要重视提供投资控制、合同管理等服务。因此,施工监理向着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2.3 建设工程监理向着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加大开放,许多外国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建设工程中。与此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对国际惯例较不熟悉,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具备竞争力,与国际接轨,向着国际化水平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就要求工程监理企业积极借鉴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以便逐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2.4 监理工程师的综合业务水平应该向着高层次方向发展

纵观当前我国从业的监理工程师,普遍都接受过监理理论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求在质量、进度、投资及合同管理方面通过考试才能够上岗执业。然而,仍有很多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无法满足全方位监理工作的发展需求。而且监理执业人员综合素质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工程监理向着全过程、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来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果,以便促进业务水平向着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居民的生民财产安全,只有全面提高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才能够为居民提高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上充斥着许多豆腐渣工程,这些工程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为此必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理,通过各种监理措施的全面贯彻与落实,保障我国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对我国建筑工程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1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1监理单位应具备招投标工作的能力

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好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业主能否选择到优秀的承包商,能否得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如果监理单位能从施工招投标阶段就介入建设项目,则它对工程建设项目就很了解,对业主选定的承包商也很了解,对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很熟悉,它的监理工作很容易开展和实施。

1.2 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是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工作的原则。监理工程师最终所要做的就是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根据国际和国内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熟练掌握《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只有熟悉合同文件,才能管好工程,使工程建设项目总目标得以实现。

2建筑工程监理现状及特点

2.1监理行业没有完全市场化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没有进行完全的市场开发,具有区域性的保护垄断色彩,限制封锁外来企业,例如部分地区利用监理单位要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注册的规定,来刻意限制刁难外来的监理单位,只对当地的监理单位开绿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监理行业的正常发展。

2.2监理行业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致使目前监理单位职能趋于单一化的发展局面,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然而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策划、决策分析、投资控制、工期控制、合同管理、项目运营很少干预和涉及,不能做到工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控制工作,致使我国目前的监理行业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2.3监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来自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或跳槽人员,致使监理队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现象,他们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技术监理管理培训,由于他们大都只是懂技术,而缺乏专业的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常会出现,无理索取,甚至欺骗业主的现象,对工程项目施工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理作用。

2.4监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施工指导

施工监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缺乏正确规范的施工指导,无法使施工人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防微杜渐;并且在进行施工监督过程中,监理人员对于施工事故的处理不够得当,对于造成的人员伤亡的特大事件,应该没有及时落实到个人,针对由于单个人员的错误施工造成的事件,不能很好的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没有严格按照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对于施工中各项基础的建设不够重视,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5监理单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监理行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首先,造成目前我国监理单位在监理费用收取上存在竞相压价的不良性竞争行为,导致监理费用过低,致使监理单位生存艰难,从某种意义上严重制约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其次,目前市场上监理单位的形式各异,有出租资质的,有挂靠单位的,导致了监理单位缺乏诚信基础,致使业主无法将对物资采购、建设队伍的选择、施工款的拨放等一系列管理事宜交给监理单位,因此,不利于建立行业的长足发展。

3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3.1 建设工程监理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虽然我国目前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尤其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施工阶段的监理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是,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方面。而且监理企业合同管理意识不强,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现象屡有发生。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的水平还较低,监理行为也较不规范,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工程监理必须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3.2 由单纯的施工监理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建设工程监理是工程监理企业向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因此,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都可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提供管理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以施工阶段的监理为主,并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质量监理和工期控制,对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起到的作用有限。然而,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投资、质量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非常需要专业的管理服务,而且不仅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还需要工期控制和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等多方面服务。所以,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监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3.3 工程监理企业结构向多层次发展

工程监理行业的企业结构向综合性监理企业与专业性监理企业相结合、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结构发展。按工作内容分,逐渐建立起承担全过程、全方位监理任务的综合性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专业监理任务的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按工作阶段分,建立起能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的大型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型监理企业和只提供旁站监理劳务的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从而使各类监理企业都能有适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4 监理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向高层次发展

目前我国从业的监理工程师均接受监理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学习并通过国家或地方的考试才允许执业。但是,相当多的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知识仍然无法胜任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工作。监理人员的从业素质低,已经成为工程监理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应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引导监理工程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发展,学习管理和合同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其业务水平向高层次发展。

3.5 建设工程监理向国际化发展

我国逐渐向国际市场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建设工程,同时,我国的企业也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然而,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不熟悉国际惯例,执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要想在与国际上同类企业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向国际化发展,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监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结语

随着建设市场日趋规范,工程监理已经成为建设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由于在我国监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不够成熟,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实际发挥的作用与社会期望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来搞好建筑工程监理,使之成为建设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8(21).

[2]俞国伟.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建议[J].科技资讯,2009(01).

[3]朱玉华.关于完善建设工程建立制度问题的研究[J].重庆科技资讯,2007(09).

[4]黄朝晖,刘小慧,张燕.工程建设监理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建设监理,2008(08).

[5]武永乐.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

篇(5)

【关键词】

软件工程;监理体系;工程监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软件工程监理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主要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信息进行监测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运用软件工程监理技术,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通过技术方案的专业性来提升工程软件的整体水平。软件工程监理体系的构建,实际上就是根据软件工程的内容来监测软件工程的构建过程,为用户解决相应的技术服务方案,并为用户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软件工程系统。

1软件工程质量监理体系

软件工程质量监理在控制上主要有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这三个控制缺一不可,都需要按照标准进行审查。在事前控制上,需要对施工承包方的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项目与工程规划进行检查,并予以确认,同时还要审查好软件工程质量的控制体系,并确认施工的设备、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工程标准;事中控制主要在施工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上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并详细记录施工设备的功能;事后控制是软件工程结束后来检验工程的质量是否达标,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告知承包方及时整改,整改时需全程监督,最后验收合格后由三方共同签字。

2软件工程成本监理体系

软件工程成本监理过程主要有五个方面:1.监理人员需要重点检查软件工程的概预算,概预算主要包含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标准与工程设备材料是否合理这两方面,对这两点进行审查是为了控制软件工程的预算成本;2.审查已经完成的软件工程项目。主要有根据合同规定的标准检查已经完成的项目,检查过程中要严格仔细,避免日后工程出现问题,审查合格后支付软件工程的款项;3.审查软件工程的合同内容。合同审查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监理方在审查时要全面分析合同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材料单价等条款上,避免日后产生合同纠纷;4.审查软件工程的变更。软件工程的变更方案很重要,需要由监理工程师来审查,审查时要做到合理控制,避免出现因工程变更而增加软件施工成本;5.要做好软件工程款项的支付确认工作,支付时要根据完工的相关程序来结算。

3软件工程进度监理体系

软件工程进度监理包含事前与事中控制两部分,为了使软件工程进度监理工程顺利达标要把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结合起来。软件工程的事前控制主要是掌握软件工程的施工项目、施工量的大小、施工内容的难易程度等等,并审查承包方的工程施工进度规划,软件工程进度监理还要对其给予的进度规划进行具体分析;而事中控制是审查施工进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合理分配好工程进度的时间。如果工程进度超过施工进度规划时间要告知承包方及时作出调整,如果后续调整依旧不符合进度规划时,监理方可以提供方案给予参考,但承包方需作出赔偿。

4软件工程合同管理体系

对软件工程的合同管理主要有审核、协调、监视、解决和管理五个方面。软件工程的顺利完成主要依靠合同的建立,合同可以制约软件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所以在软件工程监理时,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审查合同,不遗漏合同中的任何一项条款,保证软件工程合同能够顺利实施。在审查合同时,监理人员首先拟定好合同的相关内容,具体有合同的修改、协调、签订、保管等;其次监理人员要和建设部门一同协商合同的相关内容,在制定合同条款时监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协助;同时监理人员还需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做好工程的跟踪管理,了解承包方的施工进度是否落实到位;最后监理人员要对软件工程中产生的矛盾做好相关调解。

5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体系

软件工程信息管理是整个软件工程监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控制是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任务,而控制的基础是软件工程的信息,信息管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软件工程是否能顺利开展,所以说信息管理是很重要的。在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中,监理人员要做到以下三点:1)监理人员在建立时要全面掌握工程的质量、投资与进度目标,同时还需要了解软件工程项目的执行进度,根据这两点来分析工程信息管理中的控制部分;2)监理人员要整理软件工程项目中每个施工环节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整合是为了给控制和决议提供合理的依据;3)监理人员在对软件工程监理工作时,需增加软件控制信息管理的认识,从而调节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使软件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6软件工程组织协调体系

软件工程项目的系统很复杂,涉及到很多单位的利益主体,比如承包、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机构,并且活动目的与方式也是独立的。在构建软件工程时,承包、设计、监理与建设单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确保软件工程顺利进行下,这四个利益主体需要及时做好沟通与协调,使软件工程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利益主体间的相互沟通是软件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监理工作,如果利益主体提出和工程项目有关的合理要求,监理人员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果在软件工程管理中出现问题,监理方需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处理。

7结语

在我国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软件工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比成熟的互联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监理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因此软件的开发与信息一体化进程需要我们加快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步伐,让我国的软件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在软件产业发展的同时,国家需大力扶持软件工程监理体系的构建,并组织有能力的互联网企业积极研究计算机软件监理系统,从而建立标准的软件工程监理体系,全面促进我国软件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春,汪文彬,李应勇.基于TCP客户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的设计[J].软件.2014(04).

篇(6)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项目管理指的是" 在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性的、科学的管理活动,从而按项目既定的质量要求,动用时间、投资总额、资源限制和环境条件,圆满地实现建设目标"。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的道路桥梁的项目管理作出探索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事业有所裨益。

1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管理是无边界的大概念,任何事物都需要管理。管理是使事物的发展从混乱、无序走向有序、有效发展的唯一方法。管理与人类发展并存,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管理也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分散孤立的思想和方法,走向综合统一的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

2 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因为竞争的需要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促使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际间的项目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化的专业活动日益频繁、项目管理专业信息的国际共享等等。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既为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2.2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活动都可以按项目来运作,因此当代的项目管理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以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规模而出现,这种行业领域及项目类型的多样性,导致了各种各样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从而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2.3 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项目管理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竞相发展、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及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等,随之出现的行业项目管理专业化也是趋势。应该说这些专业化的探索与发展,也正是项目管理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今的项目管理发展基本上有两个发展趋势,即如何将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方法应用于项目管理和如何把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去。

2.4 项目管理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项目管理日趋成熟化,所介入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诸如项目过程中的思维、行为、情感、适应性,项目管理中的交叉文化问题,国际化问题,专业化问题,项目经理的领导艺术等等,可以说,现今的项目管理是将思想转化为现实,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科学和艺术。

3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安全管理,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进度控制管理,投资控制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这其中业主的项目管路虽然和监控的管理项目有一些内容是相同的,三九管理方法和手段及其管理制度上的具体工作都还有严格的区分。只有真正的认识这些管理内容,区别它们的差异,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1安全管理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全管理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人是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因素,只有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整个工程建设才能顺利的进行,相比较而言,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投资控制管理是从物质财产上来进行相关的控制的,关系到的也是经济上的利益。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是道路桥梁工程两大永恒的主题,工程管理部门应该设置安全管理小组,全面对工程的安全管理从制度上开始落实,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学习,将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和坚持"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牢牢地安放在员工的生产观念中,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计划同时制定、同步实施,有计划的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对于有缺漏的地方及时汇报及时修正,把" 安全法规、安技术、卫生安全" 的安全生产原则全面贯彻到工作之中并要做到在设计时考虑安全因素,在审批时关注安全工作,在施工时做到安全施工,验收及使用期间做到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合同管理

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合同管理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合同管理一切管理工作都无从谈起,一份科学合理的合同是管理工作的依据,是项目管理进行中的准则。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合同理解熟悉,对其进行深入以便上级部门能够尽快的作出调整。在工程进行期间,要对合同的条款按照实际情况作出认真的比对和修改,树立强烈的合同意识,但同时也要注意,业主和承包方在合同面前是平等的,双方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以合同为准则,按照合同办事。第一,要做到项目管理人员有权但是不乱用权,以手中的权力逼迫承包方接受合同以外的条件;第二,承包方也要谨遵合同行事,不能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埋设陷阱,使项目管理人员被迫接受其各种各样的条件,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出现问题时要首先想到合同上的相关条例,遵守合同,对承包方提出的建议要再三的考虑特别是经济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

3.3 质量控制管理

业主的质量控制目标取决于道路桥梁工程全面的质量管理以及保证竣工项目到达投资者所预定的质量标准。道路桥梁在施工阶段,业主也要对项目管理展开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工作,多方面的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监督控制,做好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工作,把控制的重心放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这样做有利于早发现问题早防治,以防患于未然。

3.4 进度控制管理

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是工程施工阶段的重点内容,是将工作内容、工作秩序以及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衔接并按照计划付诸实施,然后再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检查施工进度或者工程进度,一旦出现有偏差,就应该着手进行分析,排除产生偏差的障碍,对原计划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3.5索赔谈判

因承建方与发包方双方签订了合同,要想索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但涉及工程经济、施工技术、法律,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谈判要成功,就要讲事实、重证据,既要据理力争,坚持原则,又要适当让步,灵活机动。影响谈判成功与否的因素大致有:圆满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各个方面是否做得让业主满意很重要;及时上报索赔报告,且时机恰当;资料齐全,论证充足,计算方法和金额适当;各方信息通畅;搞好各方关系,防止对立情绪;主谈判人职务适当,充分展现己方诚意和重视程度;尽量小范围谈判,避免大会。

项目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做好项目的三次经营,必须把握好尺度,为与各方的下次合作建立良好关系,充分展现自身实力,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垫定基础。

篇(7)

雷鹏

(陕西省商洛市公路管理局沥青拌合厂 陕西省商洛市726000  )

摘要:公路投入正常使用后,要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才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良好的路况,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因此我们应提高对公路养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建立健全公路养护机制,加强对公路养护的实施,保证行车的安全、经济、舒适。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公路养护机制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公路养护机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探索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机制。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制;现状;趋势

道路养护是公路管理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公路养护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近年来,为了保证道路通行顺畅,我国加大了对公路养护的投入力度,建立了一批专业的公路养护人才队伍,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了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一、我国公路养护机制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建设中加大了投入力度,公路建设成果显著,我国基本完成了公路基础建设。 公路建成使用之后,因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其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护和保养,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减少修复工程的花费,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但是,目前我国与公路建设发展同步发展的公路养护工作进行不尽如人意,大量的高速路、一级路以及二级路等都已到了缺陷保修期,我国面临着庞大的公路路面维修、保养工作量。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同时为公路养护带来更大的压力,受计划经济体质的影响,我国的公路养护机制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我国公路养护采用三级公路养护体制,即公路局、公路分局、公路段集路政、养护、施工为一体的管路方式。近年来我国对公路养护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管理机构上进行了简化配置,实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采用内部承包民营承包、合同管理等承包方式,大部分地区形成了科学的招投标管理机制,监理机制以及合同管理机制。但是路面与桥梁的养护管理决策不够完善,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缺乏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二、公路养护机制发展趋势

以陕西省为例,目前的公路养护资金明显投入不足,导致路况水平大幅降低。行业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在政策制度建设方面不尽完善,《陕西省收费公路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1号出台之后,在养护管理方面只要求好路率、路面状况指数PCI分别在90%和80%以上,并没有涉及到行驶质量指数RQI和抗滑性能指数SRI的具体指标,缺少可供操作的实施细则,由此反映出陕西省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观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公路养护机制的创新研究。

1、对公路实行预防性养护

首先要把握公路养护的最好时间,做好养护工作的管理规划,及时掌握可靠的技术检测基础数据,做出科学的养护策划;第二,应用先进的公路管理系统,建立专家评审咨询机制,第三,对公路养护投资进行合理的决策,采取必要的预防养护措施,尽量延长大、中修时间,降低养护费用;最后,编制可行的公路养护长期计划,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公路进行全面预防性养护。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

要实现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公路养护落实到位,就好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将公路大型养护与小型养护结合起来,结合公路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养护年限目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公路养护工作。

3、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

先进的技术是确保工作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公路养护中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公路情况进行科学的检测,有助于对公路状况的掌握,从而分析总结公路性能的变化规律,日后更好地完成公路养护工作。

4、建立公路养护质量咨询机制

建立公路养护质量咨询机制,由专业的中介咨询机构来检测和评估公路的养护质量,做出科学的判断,养护管理部门以此为依据对公路养护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

5、充分发挥养护费金投入效能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实施公路养护的基础保障,所以要加强对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对养护投资进行定额管理。对公路养护质量进行目标考核,加强公路费用监督,确保资金投入效益。

6、制定与我国公路特点相适应的质量检测方法

结合我国公路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我国公路特点的质量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对大中修工程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通常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制定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强调公路质量的相关指标,确保公路服务水平。

三、探索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新机制

1、结合我国公路实际情况重新制定路面养护技术标准

公路养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养护对象包括路面、路基、桥梁等各个公路设施,而且许多养护内容很难用量化指标进行评定。路面是影响整个公路质量的关键,所以要制定强制性的路面养护标准。

2、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公路养护中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公路情况进行科学的检测,全面分析路面管理数据,掌握公路养护质量,提高公路养护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实行公路预防性养护。

3、对于大中修养护经费实行定额管理

对大中型养护经费进行投资定额管理和招标管理,测算定额时,以公路等级、交通量、路况等为参考依据,结合交通部制定的相关办法来科学测算定额。为了更好地实现养护效能,建立公路养护质量咨询机制,根据工程质量、实施进度等核拨工程资金。对大中修项目实行招标管理,根据大中修定额,按照先关规定进行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

4、不断加强合同管理

目前小修保养与大修包养之间相互独立无关联,小修保养经常被忽略,而且保养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为解决这些现象,需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明确养护年限目标,如大修使用年限为6年,中修使用年限为4年,在大中修使用年限内进行简单的保养维护。执行养护质量新标准,减轻大中修养护的压力,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完善养护承包费用方式、缺陷责任期等合同内容,延长大中修质量缺陷责任期,使其与养护使用年限目标相挂钩。

结束语

公路养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着公路的运行状况,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公路养护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机制,对公路实行必要的预防性养护;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公路养护质量咨询机制;对养护资金进行定额管理,充分发挥养护费金投入效能;制定与我国公路特点相适应的质量检测方法,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合同管理全过程就是指合同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的整个过程,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指企业要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指要注重合同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本企业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切不可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把合同束之高阁,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惩罚。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一些特征,我认为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管理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二、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应将合同管理工作划归企业法律顾问机构管理,这是由法律顾问机构的性质决定的,是专业化管理的必然。在管理层级较多的大型施工企业,总部和各级下属企业都应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在大型施工企业总部合同管理机构,根据合同的不同类别,甚至可以继续划分专业科室,完成管理工作。条件较好的企业,应在合同管理机构中设立具备法律顾问资格,又有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专业和经验的人员做法律顾问,以方便对合同的进行全面和专业的审核,以及履行过程的监管。

三、制定和完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

除了有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外,施工企业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

(一)合同的审查批准制度

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还应实行审查、批准制度。即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送交合同专门管理机构或法律顾问审查,再报请法人代表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这样,通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靠。

(二)印章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的合同专用章是代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外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签订合同的凭证。因此,企业对合同专用章的使用、保管要有严格的规定,要建立合同使用登记记录,合同专用章要由合同管理人员专门保管、签印,实行专章专用,尤其不准在空白合同上加盖印章。凡外出签订合同应由合同专用章的管理人员与办理签约的人一同前往签约。如合同专用章管理人员利用合同专用章谋取个人私利,应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三)合同统计考查制度

合同统计考查制度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利用统计数字反馈合同订立、履行情况。通过对统计数字的分析,总结经验,找出教训,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合同统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中标率、谈判成功率、合同履行率等等指标。

(四)合同信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的合同由于种类多,数量大,变更频繁,人为管理效率低,可能不还会出错,必须借助先进的手段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管理,才能达到档案化、信息化。计算机信息系统能保证正确分析合同管理情况,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四、加强工程建设合同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工程建设合同主要分合同签订、合同履约2个阶段进行管理。

(一)合同签订阶段

在合同签订阶段,企业一定要严格合同的评审和签订程序。一般来说工程建设合同分3个部分:协议书、通用条款以及专用条款,每个不同的项目,其专用条款部分都不同,它根据自身工程特点,双方协商确定的符合该工程实际情况的特殊条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评审应结合公司IS0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合同评审分为投标前的合同评审和合同签订前的合同评审。投标前由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对投标文件中有关合同的条款进行评审,重点关注工程款支付方式和合同违约责任的处罚。

(二)合同履行阶段

企业应重视合同的实施和跟进。企业应根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正确履行、管理项目,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合同的实施和跟进要求企业内部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能理解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办事,认真履行合同,并且随时跟踪工程的满足性,及时解决问题。项目经理部和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在合同履约阶段应注意做好各自的工作。

在合同履约阶段项目经理部主要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及时变更应变更的合同。在建筑施工合同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和合同主体的变更2 种情形。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

2.及时发出的书函(会议纪要)。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建筑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

3.应签证确认的一定要办理签证确认。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有的签证都为日工期计算和经济补偿提供依据。如果项目经理部对此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很可能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4.应当追究的一定不要超过了诉讼时效。建筑行业被拖工程款的情况相当严重,所以企业应定期清理被拖欠工程款,应当追究的就要在有效时期内。

5.应当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对于这些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一定要按公司资料管理的要求保存。

6.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实施和跟进主要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监督检查各项目经理部履行合同的情况,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补足措施,防止企业自身发生违约情况,保证合同正确履行。

(2)检查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方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违约情况,预防对方违约,并对违约事件提出索赔;参加合同纠纷的处理,提出适当对策,保护本企业权益不受损失。

(3)定期和不定期地总结合同履行的全面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训,提出改进合同管理工作的建议,供以后工作参考。

五、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六、结语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许多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已将它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工程项日管理中,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努力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在合同管理上走先进化的道路,才能使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才能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推动我国工程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9)

工程项目管理,是管理者利用有限的资源、运用系统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手段,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系统的管理活动。从内容上来看,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管理。而随着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思想、技术与方法等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1、信息化趋势

以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够通过知识分享和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这方面来讲,当下工程项目管理的竞争也是一种信息的竞争。当前,西方国家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都已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基于项目建设过程的信息管理,能够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的无纰漏、无重复传递和处理;利用可视化技术等,加强信息沟通;针对工程项目开展虚拟建设。信息化,给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工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集成化趋势

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即利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模型和工具,对工程项目有关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工程项目设定的具体目标,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如著名的“SIPOC”工程项目管理模型中,S代表供应商(Suppliers),I代表工程项目输入(Input),P代表工程项目的系统处理过程(Process),O代表工程项目输出(Output),C代表客户(Customers)。该工程项目管理模型,便是一个典型的管理集成化的代表,其将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所涉及的利害关系者都集合在一起,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整天进行分析和研究,这说明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趋势,是其内在本质的要求。

3、国际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同时也步入国际化的大舞台,我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一方面,在我国投资的外资企业数量超过32万家,我国许多工程项目,如基建项目等,都是通过咨询、国际招标或BOT等方式进行运作的,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国际大承包商更是能够凭借其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而在我国国内的工程建设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WTO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使我国工程公司在对外工程承包时,能够更加便利,更加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从工程行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化趋势是一种必然。

4、专业化趋势

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随着国内外工程企业在项目管理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工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其项目管理能力,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此外,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工程企业所承包的工程项目种类也不尽相同,这对工程项目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来承接项目管理任务,为工程企业提供全过程的咨询和管理服务成为一种潮流。工程项目业主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来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即实施代建制,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应对策略

1、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流铺天盖地,如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来进行,以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实现信息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具体的,在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可将技术管理中的网络信息技术、商业环境中的客户关系管理、项目规划中的战略协调等项目管理内容有机整合,使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满足业主的需求。将工程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ERP、价值工程、模拟和系统工程等信息技术来辅助项目管理,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用internet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交流,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储存和管理,为项目参与方提供信息交流和协同合作的环境。

2、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工程企业走出国门,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参与国际竞争,就需要使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以提高工程项目竞争力。对于项目管理,国际上有一套完备的法规,对承包商的资质有严格的要求,对工程施工方法有详尽的法规来规范,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应设置监理工程师,以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项目的开工、竣工验收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以保证工程质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内工程企业一方面应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将工程项目管理逐步向PMC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也应向国际惯例靠拢。在国际竞争市场中,只有吃透国际惯例和其标准,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并得到相应保护。

3、组建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

我国工程项目实行代建制已有多年,但我国并没有一家能够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经济管理组织,而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滞后的原因之一。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和管理技术的专业性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这类公司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资质来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因此我国也应大力培育、组建专营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公司和专营工程承包业务的工程公司,尤其是对一些资质深厚的工程设计院,应针对其专业技术、工程管理经验等进行相应改造,以面向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

4、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工程项目是否可行,而在工程开展前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和技术经济论证,为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分析方法,以此来考察工程项目在经济上是否能够盈利、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在实施上是否可能。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其对于工程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工程项目的决策是错误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再好,工程项目效益依旧为负,因此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要加强可行性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数据收集,从相应的市场数据、行业数据、工程数据到周边环境数据等,以客观数据为基础,按照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预测工程竣工以后的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实际数字来量化工程效益,通过这种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三、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由于经验不足,所以难免存在着各种问题。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认清其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转变,将能够提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逐步发生转变,同时受此影响,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体系以工程体系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建筑项目的规划管理方面,无论是理论亦或是技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创新化模式。因此,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对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为后期的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筑项目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截止到目前,我国依旧大力提倡项目规划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因此,在短短的数十载,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发展势头强劲,进步明显,但是,由于发展历史短暂,科学的规划管理意识薄弱,因此我国的建筑项目管理规划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与规划相关的法规制度存在缺陷。尽管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类的法律法规条文,但是当前的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的强劲发展势头导致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滞后。

第二、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决策者责任意识淡薄。建筑项目施工规划管理对于实践的应用比较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工程的成功案例的总结却加以漠视,未能对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实施系统性的总结,造成不同工程之间的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存在较大的出入,规划管理人员只能在实践中自己慢慢摸索,逐步运用。

第三、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价格战横行。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能够在投标中占据主动,不惜任何代价,盲目压缩价格,因此投资商对于施工企业的评估难度越来越大,导致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呈现一定的盲目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四、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理念的不合理利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规划管理者对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方法生搬硬套,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盲目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的可行性,同时导致一些投资者的盲目投资,这样不仅仅导致工程产生了巨大的成本代价,同时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带来了挑战。

2、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满足建筑项目规划管理者对于建筑项目的规划管理的需求,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学科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步入一道正轨的发展道路,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2.1 科学性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模式快捷化,科学化的建筑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学科,其自身的特性决定其必须走向全球化发展模式。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因此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必须同国际接轨,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规划理念,在其应用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理论总结,同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创新,最终形成一个在国际上通用的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的科学性的知识体系。

2.2 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网络化,技术的优化发展,大大便利了建筑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很多规划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局域网络系统,系统内部的节点的联系以及部门之间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和施工阶段,不可避免的与大数据、云储存发生关联。而规划、施工、管理依托这些高科技的信息科学理性地的分析,所产生效应会显著提高。

2.3 提高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项目规划人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经验较为丰富但缺乏理论学习的人员。这一类人长年累月在施工现场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企业根据其自身的能力对其实施提拔,成为管理阶层,这类人员在现场的控制管理几乎全凭自己的经验实施。第二、虽然经过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人员。这一群体均源于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员,虽然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但是实践经验极少,因此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以及优化管理均难以进行很好地把握,因此,一些施工人员会对高等教育存在误解或者质疑,导致建筑项目内部沟通出现问题。

所以,建筑项目必须提高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提升不同管理层次人员的管理能力。其次,对于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人员必须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培训工作,如果缺乏相关的系统理论知识,则应做好理论体系的培训,如果是缺乏实战经验,那么必须加强现场的实习培训。最后,不断充盈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一些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往往无法到实践中去应用。尤其是建筑项目行业,尤为突出。因此,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人员必须以老带新逐步完善,使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的年轻技术骨干,不断增强实践经验,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通过互帮互学把经验完善成系统理论。

2.4 建筑项目之间合作的发展趋势

建筑项目管理的飞速发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同时建筑项目管理阶层对于项目规划管理的掌握程度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促进建筑项目管理学科知识在施工中的应用,“工程项目总控”的理论体系逐步开始在不同层次的企业中开始运用。我国对于工程项目总控理论的引进最早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之间公平地执行相关规定,工程项目总控实施指挥。当前阶段我国的工程项目总控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些发展水平不同的施工企业基于共同利益,自发的组建工程项目的总控,彼此协调合作,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其二、国家地方部门基于当地建筑企业的发展优化考虑,实施同一层次或者不同层次建筑企业的总控建设,增强竞争力,吸引外资,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项目总控,都是基于建筑企业彼此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间的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做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设计以及竣工考核的管理研究。于是不同企业为了对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的落实应用,外包现象孕育而生。外包指的就是建筑企业基于工期、成本以及工程质量等因素的考虑,委托别的企业实施项目规划管理,实施彼此间的利益分红。这种发展模式有效的促进了不同建筑企业彼此之间的建筑项目管理的交流学习,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工程质量,促进了建筑项目管理的优化发展,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宁、于鹏跃. 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2011(03).

[2]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J]. 管理论坛. 2012( 1) .

[3] 蒋卫平,喻可泽,杨正勇. 浅议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J].项目管理技术. 2008( 11) .

上一篇: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 下一篇: 合同管理评价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