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26: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机构网络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全国网络教育培训机构较多,举例如下:
1、尚德机构:是一家中国职业教育机构,致力于提高学员职场竞争力,培训课程和服务范围,从职业资格认证,到与职业相关的就业服务,业务覆盖全国多个城市,服务全国学员,是尚德机构职业培训的模板;
2、学大教育:服务于中国教育服务领域,是目前国内个性化教育的领导者,已在77个城市开设了408所个性化学习中心,在全国拥有16000多名员工,其中专职教师超过8000名;
3、中公教育:是集合面授教学培训、网校远程教育、图书教材及音像制品的出
(来源:文章屋网 )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3G broad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 has been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urrent network educa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mobile education resourc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mobile education resource system based on 3G wireless network have been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Keywords: 3G wireless network; mobile educ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1 前言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称。与现有的移动语音网络技术相比,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利用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包括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核心网全面的IP包交换及控制技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端到端通信质量和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实现实时语音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rnet访问及相关业务[1,2]。
由于我国前期开发的各种网络教育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无法与国际互联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虽然,信息技术已为教育教学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而妨碍了教学资源大范围的共享与交流,3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教育资源建设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2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称。与现有的移动语音网络技术相比,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利用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包括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核心网全面的IP包交换及控制技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端到端通信质量和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实现实时语音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rnet访问及相关业务[3,4]。
由于我国前期开发的各种网络教育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无法与国际互联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虽然,信息技术已为教育教学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而妨碍了教学资源大范围的共享与交流,3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教育资源建设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新的契机[5]。
3 3G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
3G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的数据传输速度。在3G时代,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的结合,各种新型的移动行业应用将不断涌现,3G突破移动带宽的限制后,将使得许多行业解决方案从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逐步迁移,同时固网与移动网络也将在行业领域中融合,创建更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从3G所能提供的业务应用可以看出,高速互联网接入、移动支付、移动定位、移动流媒体等业务,都将在行业应用领域有所作为。
利用3G的无线宽带传输技术进行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优化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理念的提升。
3G的发展成为移动通讯的新亮点.除了可以进行视屏移动通讯外,通过手机。使用者能像用电脑连接宽带上网一样,轻松实现高速网络游戏、视频在线观看、高压缩率音频在线收听等功能。这些业务在现有的2G网络上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而且估计价格更低,为语音业务成本为2G的50%。这为学生在学习时空和时间上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只要有3G通讯信号的地区、在移动的运输工具上,即在任何时间和区域都可以接受远程教育,学校的范围扩大了。为终身服务提供更宽的办学途径。
(2)办学模式的改变。
有利于终身化教育,享受教育公平。目前的教育资源主要是单向通信的方式。如通过Email、在线聊天、BBS等。原来依赖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三C合一的网络框架(内容、电子商务、社区)等各种办学模式可由3G移动通讯代替。
(3)技术模式的改进。
传输的速度的提高使得信息的传输量大大增加,促进了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音频和视频等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被大量应用,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采用流式技术将再现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对课程的说明场景,同时增加了黑板功能的PowerPoint讲稿,以及针对这些内容的索引标题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切换学习的课程章节。由于支持流式技术的多媒体文件不需要全部下载就能观看,点播延时大大缩短,不需要很大的缓冲区,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下降。流式技术采用较高效的压缩编码如MPEG-4等,提高了网络传输视频的质量,即使学员们在离教室很远的地方上课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流媒体技术后将有效弥补网络课堂的这些不足。同时。流技术还为远程教育提供良好的交互性。采用流式技术,把流式视频、音频加入答疑系统将提高它的完整性和交互能力。今天的流式技术将提供更多机会,使得远程教育节目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传播,下一代的技术将超越现在的技术。扩展通信范围,特别是实现宽带无线通信传输。流式技术它不仅能够有效传播教育机构编著的教程,而且能够接受来自学生方面对这些教程的反馈信息,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交互性环境。学生在点播来自互联网上的视频、音频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把他们连续的视音频信息传送回去。流式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有效结合,会大大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质量。
(4)新的互动沟通方式,交互性增强。
3G能够提供一系列针对个人、家庭的整合式通讯方式,包括文本、语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能够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顺畅地传输。人们还能够借助会议电视等互动沟通方式,在极大降低会议成本的同时实现远程协同工作。流式技术提高了教学的交互性,但现在需我们用摄像机拍摄教师授课过程并实时地传输到流媒体编码机,经过采集卡的采集、编码后再实时地上传给流媒体服务器,再由流媒体服务器实时到其它教室的终端计算机。3G减少了过程,可以用3G手机实时拍摄教师授课过程并实时地传输与其联系的学生或到资源库点播。
(5)促进资源建设共享和高等教育信息化。
借助3G,我国通信产业将及早迈入移动化和个人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企业、居民等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利用通信网络资源、设施和工具,将极大提高自身获取信息资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速信息社会的来临。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全体公民获得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方面的满足,实现人们自身的价值。3G为人们掌握信息吸纳知识提供了无所不在的便利,将显著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发展3G,对于中国人的信息生活将会做出积极贡献。
(6)教育资源的本土化、全国化、全球化。
3G网络采用了新的网络架构,对于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更高,对需要高带宽、高速率的数据多媒体业务的支持能力更强。这些特点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和更灵活的方式,获取并处理大量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4 3G网络教育资源的架构
由于3G是一种新型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那么就涉及到对传统教育资源的对接和优化。因此必须设计开发出包含视频在内的网络教学资源的3G访问接口、内外网服务器、网关以及对应的访问模式、安全功能等等。
由于教育资源数据量很大,一个文件一般都是几十MB,甚至几百MB,对于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即便是采用加了扩展功能的数据库系统来存储,存取率仍然很低,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因此,在利用3G无线网络进行教育资源建设时,要注意资源库系统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的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保证多媒体教学信息在教学应用中存取方便,稳定安全。可采用“分布式外挂牵引技术”,使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无缝连接。索引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而资源信息则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中,使教育资源的存取不受文件多少、数据量大小限制,并且有较快的存取速率,解决网上大数据量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的存储和管理这个技术难题。多路并发是指网上多个用户在同一时段内访问同一数据。多路并发是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影响多路并发的主要因素有数据库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传输网络的带宽等。
3G网络教育资源系统构架将包括有3G网络数据库的呈现模式,资源的共享与安全性,教材库中课件播放的多平台支持,文件的传输方法,读写冲突的解决,数据的存储技术,服务器RAID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视频点播技术,以及3G移动流媒体技术等。典型的3G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1)分布式移动教育资源库的建立。
由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管理难度大以及对等结构的分布式资源库易造成网络流量负载过重等局限,可以采用教育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和层次结构管理,通过建立资源目录中心,对分布存 储的资源节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分布式资源的快速检索和网内用户的单点登录验证等技术问题[6]。如图2所示,系统由资源目录中心、分布式资源库节点、目录中心和资源库节点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2)3G流媒体服务系统。
3G网络中对于移动流媒体目前主要有三种媒体格式:
3GP/3GP2媒体格式: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是为了配合3G网络的高传输速度而开发的,也是手机中的一种视频格式[7]。
WMV媒体格式:是Microsoft公司的私有格式,有少量终端支持。
RM媒体格式:是Real公司的私有格式,内置Realplay播放器的终端支持,RealPlay播放器同时支持3gp/3gp2媒体格式。
从覆盖用户面来看,媒体格式3GP/3GP2是首选支持,WMV格式选择支持。而RM格式相对于3GP/3GP2效果没有优势,目前在选用3GP/3GP2后不再单独选择支持RM格式。由于3G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对于音视频课件必须转换为流媒体形式,另外由于不同的移动终端其处理能力有较大差异,所支持的协议和编码格式也各有不同,因此3G网络教育资源广播平台需要采用后台的流媒体服务系统进行终端适配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对于有线网络而言,无线网络状况更不稳定,除去网络流量所造成的传输速率的波动外,无线终端移动速度和所在位置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传输速率,因此高效的可自适应的编码技术至关重要。下面对3G网络中首选的3GP/3GP2流媒体服务系统进行介绍。
基于3G教育网络的流媒体处理过程分为视频源编码、信道传输、终端解码三个阶段[9],可以采用以AVS-M视频压缩标准为编解码器,经AVS-M编码器压缩生产的码流易3GP文件格式存储供传输,服务器和移动终端通过RTSP/SDP协议进行会话管理,RTP/R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传输控制,移动终端完成数据的接收、缓冲管理和解码播放,如图3所示。
(3)基于SOA的3G教育网络系统集成。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10]。SOA提供了标准化的架构,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途径:在现有系统不做修改的前提下,将各个教育资源及业务功能转换或封装为服务,这些服务彼此相对独立并且可以进行组合,从而能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系统架构。
5 结束语
由于移动终端的宽带业务方兴未艾,将来手机将来会发展为一个个人手持智能PC,而且有些功能还优越于台式PC功能。移动互联网将高速发展,人们对手机增值业务的需求将会爆炸式增加,特别是对于远程教育、移动教育的需求更具有商业先机性。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都迫切需求低成本、高品质、持续发展的优秀教育服务,75%以上的在职工作者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继续教育,50%以上的企业管理者主动需要专业学习和培训,45%的年轻人在进行外语类培训学习。全国需要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总人数达到3.3亿以上,按保守估计1%的人员接受移动教育选择,在移动教育领域年平均消费为100元,则每年有3.3亿元以上的市场。面对教育和通信技术的结合模式定位的移动讲堂的市场将为基于3G网络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新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Junsong Xie, ments on “Effect of System Imperfections on BER Performance of a CDMA Receiver with Multipath Diversity Combi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52, No. 5, Sep. 2003, pp. 1414-1415.
[2]Junsong Xie, etc.Downlink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WCDMA Based IMT-2000 with Coherent Rake Combing.200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ird Generation Wireless and Beyond, San Francisco, USA, May 31, 2001, pp.991-994
[3]Junsong Xie, et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3GPP Based WCDMA Multi-rate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the First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quenc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for CDMA Systems, Sep. 24th, 2001, pp. 271-280
[4]Junsong Xie, etc. Throughput maximization of adaptive MQAM and the effects of inaccurate feedback channel estimation. the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 ISBN: 0-7803-7840-7, Aug. 27-29, 2003, pp. 404-407
[5]罗小巧,周丽丽等. 3G在移动教育中的应用展望[J]. 高等函数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Vol.17 No.3:2-3,8.
[6]白刚,杨猛等. 3G网络视频流媒体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41(24):138-150.
[7]郭晋伟. SOA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6:42-46.
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革命,同时促进教育的极大发展。从“网络改变生活,阳光照耀你我”“××教育网,伴随我成长”等诸多网络广告语遍布我国的城市和乡村这个事实可见,人类和教育进入到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给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带来一场深刻革命。语文作为传统工具学科,在网络时代也应该与时俱进。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笔者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各自特点,阐述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一、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中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的对教师职业的定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这一基础上的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寄托和期望值越来越高,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文化视野、无私的奉献精神、前瞻的教育理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教研能力等。[1]279归纳起来就是教师要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情感及高尚的人格。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信息化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已出现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大众化、教育一体化四大趋势。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毋容置疑的是语文教师要具备文学修养、文化品位与语文教学艺术等综合素养。在网络教学中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还应具备网络技能素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今后三五年,我国教育网络建设将完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和部分地区网的升级提速,实现全国全部本科以上高等学校,229所教育学院,2142所教师进修学校,1000所中学和500所职业技术学校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联网,并争取计算机进入50000名教授家庭。[2]93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如此巨大的教育变革形势和我国网络建设的可喜局面,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意识,迎接网络教学的挑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教师要明确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变化
网络时代带来的巨大的变化,使得教学环境发生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三尺讲台”的教学环境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即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3]9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使学生对所讲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授,而要对学生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从而促进学习网络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无疑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因为在网络教学中,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数据库或者是师生间的协作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依赖性降低,而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提高。换言之,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是一个学习者。
三、网络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素养,一般指修养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素养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
(一)职业道德修养
“身正为师”、“为人师表”、“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是对教师职业荣誉性和隐喻性的诠释。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教师都应该遵守职业道德,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一般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道德素养:第一,情感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第二,职业要求上教书育人;第三,态度上认真负责;第四,原则上公正平等;第五,遵守法律法规。
在网络教育中,同样要求教师具备人文素养。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在网络教学中,每个人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是明确的,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等素养,自觉抵御信息的污染,坚守自己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提炼自己的网络教学语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参与网络教学的个体。
(二)书面表达能力素养
网络教学中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和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有很大差别,针对网络教学方式的特质,对教师基本素养也提出不同要求。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再是面对面的教学,而是提供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口语能力的要求不及课堂教学的要求那么高,并且在态势语言方面的要求随之减弱。但是对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更高,由于缺少面对面的接触,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靠的是文字输入,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有效信息的传播肢体语言占55%的功效。在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靠文字交流信息,那就要求双方用文字把肢体语言中占据的55%的功能补全,这其实对双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参与和交流互动意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由原来的近距离交流,变成了超越空间的交流,网络空间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承载量。在这极大的信息库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具有很高程度的交互和参与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设计。设计的作业应当是与社会、自然相关。学生在其中有足够的机会和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在在线讨论平台上,这样只要登录此平台的每个人都可看到,并作出评论。邮件列表的使用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它不能满足累积的讨论。
(四)收集反馈信息的能力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提供反馈。在网络课程中,教师的反馈通常是通过一些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手段,如Email、QQ、UC等便捷式的形式进行的,给学生布置作业,或对作业给出评论。比如,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QQ平台布置习作题目,然后在平台上对学生上交的作文评分,再让学生下载看评论。小组反馈也可以采用在讨论平台上或会议上信息的形式,给出对某一专题或活动的许多人的答案的总结或分析。这样的教学形式具有方便、省时、共同参与的特点。
四、构建网络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理念
语文教师在普通的眼里较为保守,文人气质较强,似乎少了些灵动,多了一些迂腐;喜欢幻想想象,不务实好浮夸。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教学媒体的出现,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认真学习前瞻性的理论,树立新的专业理念,因为语文不再仅仅是工具性学科,而是与人文性紧密结合。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习语文使人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二)强烈的进取精神与信息意识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躺在故纸堆里学不好语文,也培养不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较强语文能力的人。所以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信息意识。好教师对教学、对本学科领域有很大热情、关心帮助学生、乐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感兴趣。所以他们在技能上熟悉网络教学的性质和技术,掌握课程中应用的系统和软件。例如,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如何管理讨论平台,他们还必须善于使用课程中所用到的特定软件工具。由于课程传送工具和网络经常变化,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软件。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倡导素养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许多喜欢课堂呈现和与学生个人接触的优秀教师往往对网络教学环境不适应,还有一些好教师对网络教学不感兴趣或缺乏必要技巧。陶行知先生说:“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地“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学习的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自然学科的知识;不仅要向本行业的专家学习,还要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代同步。
结语
语文教师在网络教学中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转化自己的角色地位,还要具备现代信息的交互参与能力和反馈能力,以及具备搜集信息的素养。语文教师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从故纸堆走出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80-04 [DO]10.3969/j.issn.1009-8097.2013.01.017
引言
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促进网络教学资源的发展意义重大。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资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现代高校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Web的课程,已成为推进教育创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工作途径,但网络课程的建设只是一种途径,合理的实施才是其价值体现。将网络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用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将有利于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提升他们主动探究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基于这一目标,我们从2011年9月开始,针对《信息安全》课程进行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期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概述
1.什么是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采用系统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方式、信息内容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评价方式等进行的全新设计和组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旨趣在于通过变革学习方式,以促进学习者发展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因此,推进信息化教学绝不是单纯的方法手段改革,而是涉及教学系统各要素环节的全面改革。
2.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构成部分。
(1)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三大支柱是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理念从教育价值观、人才素质关等方面宏观的引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建构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代表着学习理论研究的现状和走势,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理论基础;而信息技术有效地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技术支柱。
(2)实现条件:指促使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资源环境。在资源的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信息量大,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②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且要有层次性,以便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⑨表现形式多样,文本、图形、动画、录像、案例等,利于检索和查找。
(3)组织设计:即一套“技术、课程、师生”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程序或设计方案,操作程序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而灵活变通。
(4)评价反馈: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评价,又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
3.网络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武法提关于网络课程概念的观点:“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为学习者提供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学习资源,支持个性化学习活动的在线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功能。网络课程这些要素使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达到完美的整合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环境支撑,还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条件。然而网络课程的建设只是一种途径,合理的实施才是其价值体现。
因此,将网络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结合应用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将有利于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提升他们主动探究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
二、网络课程资源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Just-in-Time Teaching(JiTT)理论,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具体来说将课堂分为网络部分和课堂部分。网络部分由热身预习、网络自学和交互评价构成。课堂部分包括课堂讲授、操作实践、学生活动。如图1所示。
具体内容如下: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任务,让学生阅读相关教学内容,学生认真建构与新课程主题相关的知识,预先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答案,教师查看学生的问题记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常见问题和学生的知识背景。根据已经掌握的学生水平适当的修改课堂教学活动,以便有效地开展课内的面对面教学。在实现上述反馈的基础上,信息化教学还要求教师利用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讨论与辩论,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小组讨论以及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在这些讨论交流过程中,通常还要穿插一些操作、练习、演示和实验等活动。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
为了促进学生高级、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上述课堂学习进行充分讨论与辩论,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入理解、对知识有较牢固掌握。信息化教学还要求在课后积极开展网络自学,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某些较复杂、困难的问题作为专题在网上进行探究。这样巩固了课堂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技能,使之前的学习更有成效。
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课前的准备活动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是每节课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化教学又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验和提高,通过这一环节,使得学生知识得以巩固,探索问题和协作能力得以增强,而在上面两个环节基础上的网络自学可以促进学生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述这些活动充分结合了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势,从而把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网络课程资源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
在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后,笔者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安全》课程中,具体实施过程分为网络部分和课堂部分,二者相互贯穿、相互补充。
1.网络部分
网络部分是基于自主开发的《信息安全》网络课程的学习,该课程按功能分为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学习评价三个要素。其丰富的资源环境为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环境支撑。
课前,学生根据网络平台的任务认真建构与新课程主题相关的知识。这些任务被称为“热身”或者“准备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提出与原有知识相冲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能确保学生熟悉学习内容以便课堂上可以和教师的节奏基本同步。
网络自学是学生利用《信息安全》网络课程进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可随意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学生可以进入单元试题库进行自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并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还可以对作业、问题和测试进行分析,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整体学习水平及自己的不足。若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发表主题请求帮助,师生都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模块提供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法。在网络自学中,学生自主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提高了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安全》网络课程同时提供给师生双向通信交流和学生自我评价的网络环境,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支持为师生在线开展讨论、答疑等教学及管理活动提供平台。一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专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然后当学生进入网络课程之后,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心得体会放在论坛上与大家共享、讨论。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疑惑和遇到的问题发到论坛上,教师提供建议和思路,其他同学一起思考并讨论,最终大家共同解决问题。学习评价主要通过考学系统实现,首先需要管理者在考学系统中创建一个虚拟教室然后开设班级,学习者必须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这样确保了学习者身份的唯一性。考学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资源准备、课程配置、教学组织和评价分析。学生在试题库中组卷测试并进行分析,还可以查看自己及班级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
2.课堂部分
每周课程分为3个40分钟专题学习,学习方式为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
课堂讲授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多媒体幻灯片。当遇到难点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设备将抽象的用言语难以表达的理论采用动画、图片等形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解。例如,激光窃听原理,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内容,这样易化了教学难点,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生活动主要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例如,在学习“终端安全及防护技术”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学习灵活性比较大的内容时,可以采用网络课程辅助学习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教师恰当地给予引导,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偏离了主题。
在操作实践环节教师必须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例如,“使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数据备份”的学习中,可以由教师先讲解步骤,学生再进行操练,这样加深了对知识的应用。
3.评价方式及结果
课程结束时采用阶段性学习效果测评的形成性评价和教学完成之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必须及时复习每个专题内容,并在考学系统中进行测试,测验成绩都记录在案,按总成绩的30%记入期末成绩。这样使学生能够做到及时温故知新,避免了考前突击等不良现象。在教学结束时统一组织测试,这样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进展并能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视,从而对最终的教学评价与结论起到积极的作用。
(1)成绩对比分析
本次教学对比对象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培养层次上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考试以试卷为终评成绩。实验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每专题学习结束时压缩出10分钟用于阶段性测验,最终评价方式为30%的阶段性测验成绩和70%的试卷成绩的综合考评。
教学结束时,对两个班分别进行了测试。从成绩数据统计分析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均出现了差距。实验班的总分平均成绩为89.8,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83.34,实验班的标准差为4.4,对照班的标准差为5.64,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优秀人数比例分别占55.00%和17.24%,提高了37.76%,成绩优秀的同学明显增多。这说明在试卷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出色,拔尖学生凸显,教学质量提升。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教学结束时,我们向实验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两个方面,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反应普遍较好。80%的学生支持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80.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比传统课堂学习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88.4%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学习结合方式合理;有73.1%的学生认为课堂在线考试能及时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有80.8%、61.5%、69.2%的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情况、在线考试方式比较满意。
四、总结与展望
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有机融合,在实践中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不仅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此外网络提供的丰富且具有共享性的资源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习范围得到扩充,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如下有待完善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094-0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一些普通大学开设了人际沟通或公共关系课程。到了90年代,职业院校也开设了这门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随着全球性、交互性、即时性为特点的网络飞速发展,高职《人际沟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逐渐归于传统,出现了教学内容方法老旧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人际沟通》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1 教学内容设计与学习
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大多数内容均与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及其未来岗位的需要。如分析会计专业岗位,据此教学内容设计为四大项目:沟通认知包括沟通与心理、倾听发问等基础;社交沟通包括招呼介绍、拜访接待、即兴发言;职场沟通包括与上级、同事、下属的沟通;团队沟通。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课题组在持续建设有效利用我们开发的《人际沟通》网络课程。这个平台具有庞大的资源库和智能交互、测评等功能,包括资源平台、交互学习平台等。资源平台有分专业设计的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的教案、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源分门别类集中于此。教师可以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之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可进入网上学习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自主化选择,可预习、练习、复习及测评;或与师生讨论问题,互动交流,实现知识传播的网络共享、交互化。网络课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展,而且网站采用声、画、音、文的多媒体方式,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教学方法
高职《人际沟通》教学多采用任务教学法,以小组活动为主,贯穿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2.1 任务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或操作技能为目的。其分为四阶段:提出任务、分析任务、任务实施、反馈总结。
(1)提出任务。教师需精心设计任务,力求任务重点、内容要求巧妙隐含知识点,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任务的途径更为广泛,信息传递更为快捷。可利用网络课程的“作业”,也可用微信、QQ等,而不再仅限于课堂的单一途径。
(2)分析任务。学生分小组分析任务。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可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快速查阅、搜集、筛选信息;或利用网络课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网站,更有目的性的自主探索。再寻求教师的必要指导,解决难题。学生可通过小组内面对面的沟通,充分探讨分析、解决问题;也可利用Web网页技术、电子邮件、在线交谈(QQ)等方法进行信息的反馈和交流;或登录网络课程,师生间、学生间提问回答讨论,实时互动,协作学习。教师注意学生的求助,抓住难点,提示问题中隐含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前进方向,以找出完成任务的钥匙。
(3)任务实施。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现场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利用相机或手机拍照、录像,将整理好的图片、视频,上传至网络课程的“学生成果展示”平台。既能作为教学资源来增加学生兴趣,又能作为成长记录存入电子成长档案。
(4)反馈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进行评价,指出其优势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可采用学生自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当然,教师也可在网络课程的“评价”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任务教学进程中,利用网络辅助进行“人―机”交互或“人―人”交互,促使学生主动地从课堂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自主探索发现,拓展了师生交流合作的空间,创设了新型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得以充分体现。
2.2 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
情境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现实情境或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将来职业岗位上遇到的问题。“情境”分为实际性情境、虚拟性情境。
虚拟性情境,一般在课堂教学中,会模拟职业工作情境,给学生安排职业角色,在相关的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提升沟通能力。课堂教学过程的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容易受时空限制,能够参与其中的学生较少。而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能提供丰富的数字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所以,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虚拟化情景互动空间,比如网络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某一虚拟化企业。教师可在虚拟化情景互动空间中扮演角色,调动学生变换角色,让他们完成一些职场任务,如参加面试、向领导汇报工作等,在任务体验中提升沟通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尤其适合当代大学生,而且在网络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3 考核评价
考核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所以要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重量性轻质性的做法,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平时活动积分与期末综合展示得分相加,取平均分(量性评价);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及团队的成长过程(质性评价)。
建立电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包括学生个人、团队情况登记表、尝试组建高效学习团队活动记录、阶段评价表等。通过收集学生和团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的信息与资料,反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或进步过程。通过成长档案,对学生和团队按成长阶段进行质性评价。
(1)成长记录之一:体现学生特点的“学生个人情况表”。让学生简单评价一下自身的交往沟通能力及学习该课程的愿望,以了解学生对人际沟通学习的认识。
(2)成长记录之二:个人和团队成长各阶段记录单。以团队成长为主线,记录个人和团队从成立、成长到成熟、发展的成长阶段。项目任务结束后引导学生对个人和团队的收获和成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下一阶段个人(团队)发展的计划等做总结。
(3)成长记录之三:主要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各项实践活动录像、相关活动图片等)。
电子成长记录档案是一种质性评价方法,而且相较于纸质档案,更为高效快捷。学生可随时上网查询成长记录档案,回顾自身,发现优势与不足,积极性得到持续性地激发。教师可据此全面了解学生,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新型、动态开放、交互性的课程环境,探索师生互动开放型课内外学习、交流模式,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
近年来,发展日渐成熟的云计算机模式,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支持,尤其是教育教学。基于云架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随时随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现代教学强调人本主义,而网络因其能够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云计算模式下,一切信息与资源存在于“云服务”中,能够有效突破时空的局限性,传递到手机、iPad等客户端上,使得学生可以在线查看和浏览电子教案、图书资源等,以此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1 云架构应用优势分析
由于云架构具有集中存储处理模式,可以根据构造差异性,匹配不同的应用模式,实现跨平台服务,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学生通过电脑连接到网络教学平台,能够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随时随地学习,实现移动式学习目标。同时,云架构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以将基础设施置于云上托管,节省在系统软硬件方面的投资,且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云平台实现各种物理资源的统一管理,网络管理员仅通过一个界面,便能够实现对每台电脑的监督,及时了解到电脑运行状态,对软件升级等进行批处理,提高工作有效性。
2 基于云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2.1 系统架构设计
具体设计中,基于云计算安全性的考虑,对该平台的设计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
2.1.1 实施服务平台
在实施服务过程中用户能够读取、存储教学内容,且在该平台上访问其他网站,汲取开放环境中的丰富资源。
2.1.2 内容管理平台
该平台功能是为实施服务平台进行资源管理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1.3 终端用户层
连接不同种类客户端,将客户信息传输到上一层级,以此来实现互动式教学。本文设计的系统架构主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方面,云点播服务,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点击学习课件,将学习课件换分为多个部分,学生找到学习进度课件便能够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云直播服务,即在云平台上,按照指定时间登录,并进行在线直播教学。
2.2 实时服务平台设计
2.2.1 互动协作平台
该平台操作流程,通过客户端打开浏览器进入登录界面,然后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教师准备不同格式的教学视频、音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在特定时间内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问题。该平台,还能够通过互动协作模块,运用多层安全模型实现对平台数据的保护,如通过128位、256位高级加密标准加密,增加解密难度,以便保障资源安全。
2.2.2 插播互动平台
基于云架构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可以实现插播互动。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测试成绩、评价浏览等,形成及时的反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插播互动模块设计,可以设计为评价系统、数据传输模块等多个模块,使得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2.3 关键技术
2.3.1 教学节目单管理技术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中,运用教学节目单管理技术,能够与清晰地呈现出节目预告,帮助用户掌握教学时间。同时,还可以借助教学搜索引擎,方便学生查找历史教学节目。
2.3.2 协作平台
针对协作平台来说,可以引入先进的H.264视频编码标准等,整合音视频编码等多项开发技术。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客户端SDK与服务器SDK两个部分,前者用于语音、视频交互,后者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
2.3.3 版权保护
DRM加扰是保护互动平台视频内容的基础设备,合理的选择,能够实现网内线上视频互动,以此来避免未经允许的下载行为。在实时互动上,可以增加防盗链设计,以此来实现对平台资源的高效保护,使得教学平台即便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安全状态。
2.4 系统应用实现
建立在云架构基础之上的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高校选修课、讲座、职业培训等,同时还能够进行MBA、MPA课程辅导等方面的学习。本文设计的平台具有开放性特点,用户不再像以往通过校内网进行登录和操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借助电脑都能够进行在线学习。基于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途径多元和便利,能够针对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薄弱点进行补充学习,提高学习有效性。而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在平台上随时登录界面与学生探讨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且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形成良好的反馈和互动。除此之外,建立在云架构基础之上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较好的模块拓展功能,还可以应用到社会教学机构,为行业培训、考试提供更多帮助,提高教学有效性。随着软件更新日新月异,在云架构基础上的教学平台还会汲取更多先进技术,使得平台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中。
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新时期下,作为一种全新服务模式的云计算,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云计算应用到网络教学当中,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结合的产物,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网络教学开展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云架构的重要性,根据网络教学目标,引进先进的技术,实现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科学、合理设计,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为师生互动搭建良好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网络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⒖嘉南
[1]徐苑苑,张际平.基于云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J].远程教育杂志,2013(03):71-78.
[2]陈振华.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3):31-32.
[3]龚云路.基于可伸缩云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3):73-74.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技术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是现代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概述
自本世纪50年代起,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60年代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B.F.斯金纳提出联结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起因于外部刺激,只要控制刺激并给以适当强化,就能控制和预测行为。但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到了80年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的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提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自90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行为主义和部分认知主义基本上属于客观主义范畴,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建构主义则是向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特别侧重于学生的学。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观:
(一)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 Cunn-ingham)"。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学习。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斯皮罗(Spiro et al)等人倡导的认知灵活性理论(建构主义中的一支)主张, 为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
(三)学习的社会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基础、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协作交流,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认知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协作学习”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
三、用建构主义指导多媒体网络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是以客观主义为指导,还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这是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以不同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它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用建构主义指导多媒体网络教学,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三种技术特性,为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广阔空间,使真正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一)超媒体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超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将文、图、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将讲解、演示、测验等不同教学内容整合,将预备知识、当前知识与扩展知识整合,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超媒体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在超媒体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从一个主题跳转到另一个主题,从一个概念跳到相关的演示,灵活地在各知识节点上自由浏览,学习的自控性得到提高。
(二)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情境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图形、声音和图像再造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地建立起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如虚拟物理、化学实验室。当飞行员在模拟驾驶仓进行“夜航”飞行训练时,置身于具体的逼真的“夜航”情境中,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夜航”飞行的理解,准确掌握“夜航”飞行技术。
(三)网络通信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四个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文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有些人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超额消费或是为了自我享受而不择手段,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网络信息社会来说是势在必行,不可或缺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同样也是离不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今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素质的提高和成功不仅仅在于正确的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对社会的责任、认识和贡献,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类全面发展和成功的成功因素,在现今信息社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人类的政治思想教育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依赖于高素质的人们。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信息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今信息化社会必不可少的形式和种类。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必然要求。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要条件。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必要条件包括基本的硬件设施、教育环境、队伍建设和软件开发等多方面,这些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将会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要不就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境脱节,无法有机结合。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容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统一部署和规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积极的探索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信息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满足不同人们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网络广阔的资源为人们提供需要,进而不断的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确保设施和网络意识在不同地域、地区和不同部门能够相对的平衡发展。
(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
在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候,要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和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方案,确保实施方案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家大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制定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站监督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工作,开展好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科学化管理,使每一个人都能受益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机制。
监督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属于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在当今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接触的信息多种多样,良莠不齐,这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因此,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监督机制是必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利用好技术、法律、行政等手段,构筑可靠地网络信息防火墙,广泛的调查了解和深刻的总结归纳广大网名的思想动态,建立良好的网路信息反馈制度,从而加强监督与引导的有机结合,发挥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实施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和优选性,要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手段,寻找能够达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目标的所有可实施性方案。
(二)科学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30-02
一、沟通行为的界定及演变
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主要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四个层面。沟通行为是为了促使信息成功传递的活动,沟通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活动,是人类个体间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基本手段
沟通行为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增加交流的确定性,内容和风格是沟通行为的两个必要条件,内容是信息的内涵和来源,而沟通风格会直接影响接收方的理解与效率,这两者在沟通行为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对沟通行为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
人类最初的沟通行为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实现的,其后经历了五次进化型演变。一次以语言的出现为标志,减少了信息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幅提高了时间效率。第二次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为沟通参与者数量的增加、沟通内容的地域扩大提供了必要条件,提高了沟通行为的准确性。第三次以印刷术的出现为标志,大大拓展了交流受众的范围,批量对沟通内容进行复制,使得信息可以准确地规模化传播,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条件。第四次以电报、电话等新沟通工具的出现为标志,这是人类利用机电等新技术进行沟通行为的开始,实现了同时间更大地理区域内的沟通行为,第五次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网络正改变着人类沟通行为甚至人类生存状态,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不仅实现了沟通主体间的多媒体互动,也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二、网络对沟通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
伴随网络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重要的学术观点。霍华德·莱因戈德是早期把网络作为沟通客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提出,网络将改变人类的沟通习惯与方式,对网络环境下人的个性和情感、人类的群体观念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人类的民主进程。莱因戈德的开创性研究极具启迪性,他的著作大体上为后来的研究和争论设置了一个框架。其后的学者对网络之于沟通行为的影响大体分为乐观、批判、折中三种态度。
三、网络使用对沟通行为的影响
网络是新技术发展的成果,是生产力推进社会进步的佐证,网络对人类沟通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网络载体实现了图、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联合互动,其沟通内容的承载范围已基本全覆盖,使得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活动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同时,通过网络,人类沟通行为已经彻底打破了空间甚至时间的局限,衍生出来的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等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重大事件的发生几乎瞬间就可以传播到世界任何角落。人类沟通的成本更加低廉,投入很少的硬件及相应服务费用后就可以获得几何倍数的沟通效益。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产生了与传统沟通的巨大差异,在使用电报,电话等技术时,同时参与者的数量越大,数据承载量越大,沟通效率和越低、成本越大,而网络技术则可以使参与者数目增加的同时,增大信息的传播速率与数据承载量,从而大大降低了沟通行为的成本。网络沟通行为使得参与者的数目发生了巨大的增加,电子邮件基本代替了传统信件,远程网络视频会议逐步取代了长途出差会议,QQ、MSN、微博等即时交流工具的出现使得空间上的地域阻隔不再是人类的交流障碍,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快会改变对教育的传统认识,如今,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的课堂视频资料在网络上很流行,在家中就可以系统学习到世界名校名师传授的知识。网络打破了沟通的地域障碍,使信息传播的时间大大缩短,使沟通行为的内容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化,大大降低了沟通行为的成本、提高了沟通的效率,这些都是网络对人类沟通行为积极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也是把双刃剑,人类在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高效和便捷的同时,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大程度地更加依赖网络,黑客对网络的攻击就使得个体沟通参与者、集体沟通参与者甚至国家的信息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现代的网络战争可以在瞬间摧毁对方的网络指挥沟通系统,甚至一些掌握较高网络技术的年轻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便攻击国家、组织的网站,使这些机构的网络功能瘫痪。网络的高速发展在时空上拓展了沟通参与者的范围,但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参与者的信任感,网络的虚拟性是不争的事实,“你不知道网络的另一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就是对网络虚拟性的生动写照。信任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最基本条件,随着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沟通行为参与者的信任与被信任感会逐步下降。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成瘾的根源就在于网络减少了沟通参与者之间传统的面对面环节,使得游戏参与者只是游戏角色,网络虚拟性使得违反道德底线的成本几乎为零,没有了道德底线的制约,在虚拟世界里的做法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在我国,由于网络成瘾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论对个体参与者还是集体参与者来讲都是不可取的,没有家长会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逃课逃学去网吧,没有一个企业会愿意让高层决策会议产生的重要决策瞬间通过网络被竞争对手窃取到。网络对沟通行为的负面影响涉及沟通的主体及客体,从单个行为人到团体甚至国家,对人类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改变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探究网络沟通对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如何最大程度趋利避害,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综合以上论述,网络对沟通行为的影响是有深远变革性的,其积极作用是明显的,网络通过对沟通行为影响,进一步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其负面作用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商店这种新型产物也开始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商店又称虚拟商店、网上商城,它是基于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商店。它是可以使顾客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使用电脑进行购物。我国的网络商店也在近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顾客使用率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网络商店购物仍处于不断发展状态,对于顾客来说它仍是新型产物,从而它必定会有很多的优势与不足。eBay做为全世界最大、普及面最广的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因此它对顾客的优缺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网络购物的优点
(一)网络购物可以减少顾客成本
eBay是世界上的在线交易市场,它可以使贸易在当地、国家、世界上进行,让消费者在eBay网上购买或出售电子产品、汽车、服饰、收藏品、体育用品等一系列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只要点击eBay的网络连接都可以搜索到当天最热门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在eBay上购物,不需要离开家,不必浪费时间去商店,不必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人们可以通过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很方便的找到他们想要购买的产品。Ina(2011)指出eBay开发了一种新的功能,使顾客可以预览他们搜索的产品网页,而不是直接进入到该网页。通过eBay的这一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一半顾客的购物时间成本。据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指出,人们更喜欢到花费顾客成本小的地方去消费。因此基于这一点来说eBay是成功的。
(二)网络购物可以促成顾客交易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很便捷的利用电子方式把钱汇给任何卖家,而不必担心货币兑换、汇率或其他任何事情。Jane(2014)分析说,消费者可以通过他们的PayPal或eBay账户来实时跟踪他们的资金及付款情况。通过PayPal付款是非常快捷和方便的,消费者只需要一个密码通过支付网页就可以把钱直接存入到卖方的账户。一则FNB(南非第一国家银行)的新闻报道,FNB和PayPal宣布合作,它扩大了PayPal的服务范围,南非人民可以通过非洲任何的银行来提取他们PayPal账户上的资金。而具有南非银行账户的人们在全天24小时内都可以提取到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万的PayPal用户的交易资金。由此可见,PayPal作为eBay的子公司,它可以帮助消费者轻松地付款,来促使人们之间达成交易,并通过银行来保障其顾客PayPal账户的安全。
(三)网络购物在不断完善来保证顾客的交易安全
eBay就像一个买家和卖家的中间人,它提供了大量的安全措施以便来保护客户的购买安全。eBay的管理层John(2014)表示,如今eBay在与警方进行密切的合作,以便来阻止eBay上的非法活动,它希望能让不法分子在利用eBay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困难,一有发现会在第一时间封锁他们的eBay账户。相对于消费者而言,eBay具有评价分馈系统,以便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的可能性。在每笔交易完成后,买家可以对卖家进行评估。他们可以给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评价,并且会有80字符来阐述为什么。若买方对某一次的交易活动不满意,他们可以给卖方留下负面的评价,以防止其他买家进入交易陷阱。买家在每次交易活动前都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的反馈,这可以作为一个警示标志来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的概率。
二、网络购物的缺点
网络购物作为新型的购物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及方便的购物环境。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建立在虚拟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购物仍有一些缺点与不足。
(一)网络购物对顾客具有不安全性
当消费者在虚拟网络上购物时比较容易受到欺骗,然而如果消费者受到了卖家的欺骗行为,很有可能他的退款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特别是他们在等待PayPal进行争议仲裁期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木马病毒也越发频繁,例如用户收到虚假的电子邮件告知他们的eBay账户将被停封,从而引导他们登陆到假的页面。一旦用户登录上去,他们的账户安全及身份信息将受到威胁。
(二)网络购物信息不对称
在网络购物时,消费者通过文字、图片往往不能清楚的了解产品的实际质量,担心网站上的图片不能准确的描述其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通常不喜欢在网络上购买服饰的原因,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件衣服对于他们而言的上身效果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网络上评估产品的质量是非常困难的。相比较与实际市场购物而言,买方在网络购物上对商品的了解是属于事后行为,也就是在他们完成付款交易并通过物流公司获得产品之后才能对产品的质量有个详细的了解。然而由于卖方无法面对面与消费者实际接触,因此他们对消费者的具体信息、要求也掌握不全面,这也是导致顾客交易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网络购物将减少顾客购物乐趣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在购物时是为了享受购物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只为购买某一件商品。然而,顾客在网络购物时只需坐在电脑面前点动鼠标就可以完成交易,从而减少了通过传统购物的方式与朋友一起逛街、购物的乐趣。正如Ibne(2012)认为那样,在购物过程中人们更加享受砍价还价的乐趣。甚至他们不会购买任何东西,并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朋友们享受逛街的快乐。虽然消费者在网络上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方便购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也降低了人们购物过程中的乐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顾客来说网络购物的优势也随之显现出来。为了进一步发展网络购物,应充分发挥其优点而努力改变缺点。eBay作为世界最大在线网络交易平台,对中国的网络购物发展提供了实际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