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议专题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会议专题研究

篇(1)

会议指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坚持聚焦“”、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开门整改、群众参与,建章立制、常态长效的原则,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切实解决常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篇(2)

二、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及接续现状

1.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地区间转移困难。劳动力人口的自然扩散是市场经济下必定会出现的现象,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采用的是部分积累制,所以如果存在有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发生赤字,就会造成很多职工在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时发生社会保险被中断的现象。在没有合理的调节机制下,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会因为基金的统筹责任转变为各级衡量得失,计较利益的博弈工具。

2.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接续困难。我国流动劳动力的规模相当庞大,但因为社会保险制度过于散碎,加之各统筹地区各自为政、相互设堵等原因,社会保险关系可转移难接续,使得大量自由活动就业的劳动群体重复参保、反复退保。职工权益和其应有的社会福利因为保险转移问题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当大量农民工频繁的流动,且社会保险制度对市级县级职工有所限制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必然会导致大量劳动人口不参与投保,引发的社会后果可想而知。

三、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及接续问题的具有现实意义

1.解决社会保险关系及接续问题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基本社会保险机制,但是各级之间的社会保险的接轨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社会保险难以接轨,这直接影响到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与优势组合,导致劳动生产要素无法自由移动,进而限制了劳动生产要素的扩散和分布。如果研究出了解决社会保险关系区域与区域间的转移及接续问题的处理办法,并且使其能够早日得到有效的实施,那么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程度就可以大大加强,进而作用于人才资源的分配和优势组合,由此就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广大流动劳动人口的流动及权益保护。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扩展,使得更多的自由移动劳动人口受益。同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得不到改善却又使其社会保障权益流失。在我国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压力,再者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并且这种局势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只有维护流动劳动人口的权益,让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才能有效的推动劳动力的扩散,使整个社会健康和谐的向前迈步。

3.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保险关系的跨地区转移及接续问题的解决,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的稳定增长,和社会保险覆盖的范围扩展。

四、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对策

1.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管理。自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以来,我国明显已经步入了一个“公进共荣”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这时候也就更依赖于相应的制度发挥效应,要求各级政府一起营造一个公平、统一的法制氛围,适当调整合并各地的经济政策,改善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实现各省社会保险的统筹化管理。

2.采取分段计算养老保险权益的措施。关于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还应该讨论到如何分段来计算养老金权益。增强各县市级间激励与互相约束的体制,进而使得不同地区间的社会保险之间相互承认,相互连通。在综合考虑各地保险待遇不同的问题的情况下,改变社会保险权益的结算机制使其成为财政体制中的组成部分。

篇(3)

实践表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在职的脱产培训,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之中。[1] 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确立了整合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构想,进行以校为本、立足教学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

一、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基本经验

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探索中,课程重心的下移使我们深切体会到转变师生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步深化理论认识,整合运作机制,形成了校本研训一体化有效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理性审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再认识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反过来,学生在其能动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两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是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生关系”。只有教师成长,才有学生的成长。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人们的传统认识中,教师是蜡烛,是春蚕,只是不断地消耗自己,却没有如何充实自己,发展自己,重塑自己。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看,时代在迅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新的理念需要以学习为基础,新的方法和模式需要在实践中重构,教师若不能“与时俱进”,必然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而且,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以师生的共生成长为前提,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是超越传统的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深切体验。

(二)过程整合: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

校本研训是针对学校师资队伍实际和教育教学现状,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校本研训要求每一位教师将工作看作是实践,是学习,是研究,是自我培训;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究、反思纠正,不断完善研训方式;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既当作研究课题,又当作培训内容;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问题解决的有效性。这既可以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总之,校本研训一体化的过程既是教师研究的过程,又是教师实践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整个过程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一体化和研讨与培训的一体化。因而,学校对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普遍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三)任务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

增强校本教研与培训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需要理论引领,这是人们的共识。因而,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探寻实践的途径,本身就是校本研训中的一种学习研究。教师作为校本研训的主体,在教研过程中通过各自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深入研究、反思、改进、完善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亦是校本教研中颇具实效的课例研究;它既验证理论指导的有效性又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在组织校本研训的过程中,需要把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系统有序的探讨,并对教师的课例研讨给予正确的导向。这就是课题研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科研方法。因此,校本研训一体化必须将理论型的学习研究、科研型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型的课例研讨加以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切入点。

(四)流程重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

校本研训一体化具有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双轨运行并螺旋上升的教科研行动;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以学习研究为前提,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课例研究为核心,实现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有效整合。其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校本研训一体化的运作: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培训教师的重要途径,并将其分解为系列子课题;教师自主选择子课题进行课例研究,使之成为自我培训的载体。这种研究的问题源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研究中的感受,参与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是学校的师生。研训一体化注重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依靠教师个体及学校教师团体的力量,将课程改革的课例探索与教师自身的主动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依托课题研究来培训和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2] 从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拓展视野,从而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建构要点

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制度建设和文化氛围作支撑,以制度和文化的伴生、积淀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内化。据此,我校以实践与反思循环互动为基础,在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校园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构建学习型组织,使专业化的教育研究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入以校为本的教师研训体系。

(一)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

学校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整合教学、教研、师训等,从组织机制上联结教师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围绕课例研究,建立研讨型的教研常规,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1.集体备课:形成优势互补的学习共同体

集体备课是开展课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学校要求各年段学科备课组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一位教师主讲备课过程,其他教师给予补充,共同研讨课时计划,设计课堂教学,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推动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的有机统一。①

2.听课评课:倡导多元反馈的常态课研讨

听课评课是深化课例研究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求听课教师端正教研态度,积极参与课前、课后的讨论交流,关注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师生互动的展示过程、学习评价的激励包容,逐渐生成效果与特色兼具的常态课研讨风格,形成领导调研式、课题研讨式、同伴互助式、校际交流式和家校沟通式等推门听课制度。

3.典型研讨:探索有效教学的关键性策略

典型课例研讨是探索有效教学关键策略的重要途径。各学科教研组定期组织典型课例研讨,鼓励教师主动承担课例研讨任务。在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指导下,授课教师精心准备,认真施教。课例观摩后学校还组织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评价,共同探讨改进与完善课例的有效办法,以追求典型课例的优化,为增强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范例。

(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关注焦点。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从经验型的自然成长向自主型的自觉成长转变,学校必须激发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使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

1.关注教学:促进新手型教师的成熟发展

教学能力是新教师的关注焦点。为此,学校制订了《青年教师专业提升方案》,以撰写教学日记、教育随笔等教研形式为基本手段,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及专家指导,帮助新手型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师德素养,使之潜心育人,提高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要求“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成才”。

2.关注任务:加强熟手型教师的专业提升

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熟手型教师的关注焦点。为此,学校制订了“从明星到名师”的培养制度,以课例研究、案例分析、自我反思等教研形式为基本手段,创设平台,提供机会,促使“明星”教师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具有人格和学识魅力的教师楷模。

3.关注效应:发挥研究型教师的资源优势

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既是校本研究的主力军,又是校本培训的重要资源。学校注重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培养青年教师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以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等科研形式为基本手段,致力于学校的发展性研究,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这些研究型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指导中不断深化。

(三)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体性

只有张扬教师的个性,教师才能具备专业魅力,学生和学校才能洋溢生命的灵动气息。为此,我们尊重教师对课堂的独特理解、对教材有创意的处理、对教法的自主选择,为教师的自我超越拓展空间,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艺术个性,实现教师在团队中专业成长的自主性和多元性。

1.自主学习:引导教师实施自我发展计划

篇(4)

关键词:生殖医学;研究生;超声诊疗

生殖医学是研究我们人类生殖相关问题的学科,辅助生殖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而超声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殖医学专业领域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尚未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目前的教学方式仍在不断探索当中,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及不足之处。本文旨在对所在医院的生殖专业研究生的超声带教期间进行积极教学探索,并认真了解听取了学生的反馈意见,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生殖医学的特点

生殖是我们人类生存得以延续的永恒主题,生殖医学,则是研究人类生殖相关医学问题的学科,它是研究人类生殖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综合性医学学科,涉及妇产科、生殖内分泌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多个学科,同时它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尽管生殖医学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 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为核心的辅助生殖技术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生殖医学是妇产科学的一个分支,其面对的患者群体及诊断和治疗方式与妇产科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应该具有其特殊的带教方式和特殊的侧重培养方向。

2 超声诊疗技术对生殖医学专业的医生的重要

随着超声医学的高速发展,目前超声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随着生殖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超声诊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卵子、、受精卵、胚胎的操作处理来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主要的操作流程包括了药物的控制性超排卵、获取卵子、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步骤。整个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均需要超声辅助监测,包括卵泡数量、大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等,这些结果将决定临床促排卵给药的时间及剂量,而超声监测下胚胎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同时,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珠孕的双胎率、颈项透明层异常率高,早期胎儿超声筛查能够焦躁、有效的发现异常儿及高危儿。而超声诊疗还可以发现宫腔内病变、评价输卵管通畅性、评估子宫内膜的容收性及卵巢储备功能等,所以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具备生殖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对超声诊疗技术的理论、实践知识有所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 临床实践的困难

3.1生殖专业的医学生对超声诊疗的重视程度 临床医生对于辅助诊疗技术的重视远不如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很多医生潜意识里认为,辅助检查仅仅是服务于临床,医生只需要会读报告,会诊断,会开药就能够胜任,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临床医生掌握辅助诊疗技术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超声诊疗技术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临床医生显得更为重要。在研究生实习期间,是一名生殖专业医学生像生殖专业医生转变的过程,它不但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临床工作经历,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专业的价值观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临床工作方式。而研究生实习期间对于超声诊疗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则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

3.2临床实践的问题 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对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造成极大的困难,来诊患者多为女性,检查部位均为需要保护的隐私部位,所以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学,且根据目前的医疗法规,研究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这使得研究生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所欠缺,对于一些诊疗常规的操作流程不甚熟练。虽然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为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增进了他们的家庭幸福和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同时对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对于生殖医学的伦理,还有患者的隐私、社会公益原则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对于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受到生殖医学学科涉及面广泛的影响,生殖中心的各个岗位是根据不孕、不育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流程来设置的,岗位较多,包括不孕症门诊、辅助生殖B超室、手术室、胚胎实验室和档案室等等,研究生均需要在以上岗位进行轮转学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整个治疗的流程,但是临床实习的时间有限,如何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可能的传授最大量、最优化的知识是带教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医学研究生自身的挑战除了学科压力大、知识面广之外,还有很多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目前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考试成为了研究生研一甚至研二的重中之重,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复习和准备考试,而本来就很少的临床实习时间进一步被挤压,深入临床工作、接触患者、临床实践的时间进一步减少。

篇(5)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推进情况,找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症结所在,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我们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情分析

2005年上半年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199.28万人,转移比重为56.3%,比2004年底提高了1个百分点,新增转移3.5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98.65万人,外出比重27.87%,比2004年底提高了0.64个百分点,新增外出2.27万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并且比重仍呈扩大之势。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占70.8%,其中25―45岁的占60.1%,对7570名劳动力调查后的数据汇总显示,转移的劳动力中在25―45岁的共有2797人,占这一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77.4%;从文化上层次上看:以初中为主。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0%,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占17.3%,2/3以上的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技术技能看:转移劳动力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提高。调查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33.6%,较上一年增加5.4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安民之道,富民之基。近年来,南通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对农村经济作用凸显。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劳动力价值,近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农民收入1.6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依靠;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缓解了地少人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总的来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也明显,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剖析

从南通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较多矛盾和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要求进一步提高,加上内外部一些条件的变化,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且程度逐步加深。当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素质不适应

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过高,只愿从事工作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岗位,而高技术活又没能力干,这些均导致“许多事没人干,许多人没事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产业发展,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增长的劳动需求大多是需要一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工种,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越高,就业岗位就越稳定。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市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素质上来看,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在转移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7.3%,大专文化程度占0.9%,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二)社会保障不到位

总体来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农民工的处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仍不容乐观,不少企业用工欠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农民工月平均工资830元左右,基本从事苦、脏、累工种,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3时,其中52%的人没有休息天,42%的人日工作10小时以上,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且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有63.2%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少企业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工资报酬低,部分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故意漏缴或少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金,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岗位提升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们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基本解决,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的积极性。

(三)服务体系待完善

管理工作跟不上、服务不到位。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负效应产生和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是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目前政府的这种职能尚待完善。政府还不能比较完全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的基本情况。在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劳动力培训未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培训机构缺乏,专业设置雷同,缺乏办学特色,培训资源不够集约,这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就难以加快推进。

在就业制度中,政府还没有完全把农民纳入劳动就业体系,导致农民工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尽管农村劳务输出人数的比例较高,但真正有组织转移的比例并不高,调查显示,有87.3%是零散型外出务工,正式经亲友介绍外出务工的、有组织的(包括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仅占12.7%,这就带来了工作人员跟踪管理服务缺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便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相对部分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或信息不准以及盲目流动,徒劳往返,蒙受损失。

三、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其进展的快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个较长的过程。在全社会总劳动力中,如果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75%降到10%左右,作为初步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那么完成这个过程英国大致用了300年,法国用了120年,加拿大、美国、日本用了100年左右。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发展中国家,真正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南通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再次表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负面影响降到较低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当前要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综合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的水平。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条件,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长久稳定转移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健全培训体系。以现有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党校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尽快构筑起适应南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培训体系,各类培训机构和办学力量,要依拖现有办学资源和条件,尽快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

其次,推进就业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注重实效为原则,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单位要求,重点要突出就业指导培训,农民致富技术培训,以及与当地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岗位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劳务输出相衔接,要瞄准市场需求,主动与劳动力市场挂钩,发展“订单”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走专培与代培相结合的道路,要走实用培训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再次,要确保培训质量,努力提高我市劳动力的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力量。要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工种,创立一批劳务培训和输出品牌。

(二)规范用工管理,促进维权保障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当前存在农民就业同工同酬,合法权益没保障的现象,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针对目前劳务输出中存在的盲目性,分散性和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利等问题,尽力搞好各项服务,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改善进城农民就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签订率;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报酬的权利,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的民工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检察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民享受相应的待遇;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方针政策和典型事例,进一步加深社会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活跃就业形式,拓展转移渠道

篇(6)

“早在2000年,我们就明确了政府不办营利性医院的思路,希望新一轮的公立医院改革再进一步”。2月8日,国务院医改办原主任宋晓梧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说。

2月2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大幕开启。此前,具体负责起草工作的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张宗久告诉《财经》记者,公立医院改革错综复杂,不能以一个较短的时间段作为观察周期,“十年以后我们再看,应当会有一个好的局面。”

作为新医改的重中之重,公立医院改革被置于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之后。与医保和药物制度业已明晰方向不同,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在“试点”。

《财经》记者获得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报批稿)》(下称《报批稿》)显示,2011年将“总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形成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在全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医改方案出台十个月来,很多官员和学者主张由地方政府主导医改,而宋晓梧则认为,在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设计上,中央政府仍需痛下决心,先解决好公私比例问题。

宋晓梧已经转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内设有医改研究组,研究医改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等都是医改研究组的兼职研究员。

大前提没有解决

2000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原国家计委(2003年后更名为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第一款就开宗明义: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而在第一条第三款中,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税收优惠、价格管制也作出了具体规定: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享受政府财政补助。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国家办多少,由财力决定;民间办多少,由投资方自主决定。至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政府应完全退出。”宋晓梧说。

在当时原国务院体改办牵头的医改内部讨论会上,考虑到我国医疗资源95%以上是国有,调整医疗资源的结构已是共识。宋晓梧回忆道,当时政策制定者的想法是,通过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有效引导医疗资源的调整,逐步减少公立医疗机构在整体医疗资源中的比重。

十余年来,宋晓梧看到的多份资料显示,公立医疗机构始终占据医疗服务市场的九成以上。“进展缓慢,公立医院的‘一院两制’(一手拿财政补贴,一手营利)依旧。”宋晓梧说。

一方面,民间投资进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比例偏低;另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既有的计划经济惯性亦形成极大阻力。

在宋晓梧看来,只有解决“一院两制”、调整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的比例、明晰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十七大明确的医改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这四大原则方能落到实处。而业界博弈的焦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也才有操作的可能。

《报批稿》中,在“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之下,出现了“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院”的字眼,但却没有明晰转制的比例。

管办分离之难

“政事分开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与目前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之间要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不能再作医院的总院长;管办分开则涉及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宋晓梧说。

在《报批稿》中,出现了“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等字样。但这并未得到所有医院管理者的认同。顾昕就注意到,很多50岁以上的公立医院院长认为法人治理结构没用,而40岁出头的院长、副院长们则对这一模式持欢迎态度。

据《财经》记者了解,相对于政事分开的争议,管办分开的争论更为激烈,前者更多动的是院长的奶酪,后者则事关卫生行政部门最大的利益所在。

在2009年6月30日的一次研讨会上,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医改北大方案主要起草者李玲公开声称,最好的监管就是(政府)直接办医院。

“这等于说,公立的不要动;我不参与民办,但是我管。”顾昕分析说。

在宋晓梧看来,这一思路是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公立医院由卫生行政部门自己办、自己管,非公立医院民办、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按照这一思路前进,公立与民办医院的监管很难一碗水端平。”

《报批稿》对“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有如下表述: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医药分开之痛

“更深一步是医药分开。”宋晓梧说。

这位国务院医改办原主任回忆,上一轮医改(1998年-2002年)关于医药分开已有很深入的讨论。“这个很明确,国家既然是办公立医疗机构,你就跳出从药品中拿收入的途径。于是,药品零差率等问题当时都有涉及。但财政部门说,你让我给补,补多少?”

“后来说零差率目前达不到,就说要切断药品收入和医生收入的直接联系,搞了收支两条线。结果卫生局怎么收就怎么返,公立医院又是卫生局的亲儿子,实际上收得多还返回得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公立医院的比重过高,即使按照“合法药品加成”的15%补偿,也有600亿元,财政负担过重,“绕了一圈儿,又绕回到公私比例的调整上了来。”宋晓梧说。

这让宋晓梧认识到,如果医院不具备改革的内在动力,总是行政部门在补偿机制、价格管制上不断调整,终究难以治本。

上一轮医改过程中有著名的“两江试点”(九江和镇江),其中江西省九江市已进行了医保支付机制的改革――变项目收费为总额预付。

这类似美国那种有管理的医疗保险模式。宋晓梧去美国访问时,美方介绍:“如果按人头预付一个总额给医院,医院把这些人的看病费用控制住了,结余的钱越多,医院收入就越多。比如这些人一年的工伤治完了、保险结过了,结余20万,这就是医院的增收。于是医生拿着小锤子到工地上搞预防,看到木板上有钉子头,赶紧把钉子头打掉,天天跟人家宣传怎么少出工伤事故,预防为主。医院自己想办法节省药费。如果按项目收费,得病得越多,医院卖药越多,医院收入就越高。”宋说,“当然,这也是我听到的例子。总体上美国的医药费还是很高的。”

“实际上,这不仅仅对公立医院适用,对民营医院同样适用。”宋晓梧说。

《报批稿》中,在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下,“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浮出水面。只是,十年已经过去,从源头上累积动力的九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仍应者寥寥。

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告诉《财经》记者,新一轮医改中,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推动下,北京市十家医院展开了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试点。

多点执业之困

上一轮医改进行时,宋晓梧前往加拿大一家刚刚关闭的医院调研。“作为中国人,听到关闭医院,最关心的当然是医生等人员怎么安置。”

当地的卫生官员在诧异之后回答道:医护人员与医院都是契约关系,其中很多人与不止一家医疗机构签约。医院关闭,只是解除一份契约。惟有三五名卫生部门派出的管理者,回到公务员岗位就是了。

随着调研的深入,宋晓梧认识到,医生与律师相仿,实际上是自由职业者,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渗透,中国医师的“地下”多点执业早已是事实。

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等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目前的名医,几乎没有谁的收入只局限于他所供职的医院。

“即使成立一个医师工会、协会,真正转向德国模式,而不是一个政府包办的模式。我倾向这种模式。”宋晓梧说。

宋表示,如果医护人员不能成为自由职业者,都是按准公务员管理,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将十分艰难。“医疗资源结构调整必然涉及人员的调整,人不能动,资源调得动吗?”“这方面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有借鉴意义,当然正如我一再强调过的,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改革的方向不是推向市场,但引入竞争机制是必要的,搞活人事管理很重要。”

篇(7)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039-07 文献标志码:A

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首都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2017版培养方案修订在即,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究竟区别在哪里?2个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就业趋势等方面到底有哪些不同?如何将《意见》融于修订之中?本研究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后,进而对新版培养方案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2013版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项设定等内容进行对比,再结合对2012届至2015届的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就业角度对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对策和建议。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

2结果与分析

2.1培养方案对比研究

2.1.1培养目标

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够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职工健身、商业俱乐部,从事运动健身、指导、经营和管理活动等工作。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休闲业、休闲体育服务业和休闲、娱乐、健身指导等工作,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管理与指导、体育旅游与开发、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的现状_2],体育学院也不例外。在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2个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

2.1.2课程设置

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2大部分(见表1、表2、表3和表4)。在选修课部分设计采用了比较流行的模块理念,共4大模块,分别为:模块一,通识理论;模块二,运动技术;模块三和四为2个专业方向,休闲体育专业方向是体育旅游和高尔夫球,社会体育专业方向是社区体育指导和健身房运动。

1)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部分全国高校几乎都一致,首都体育学院在该部分加入了“体育概论”这一课程以体现体育专业院校特征。在公共必修课程部分,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上没有差别。

2)专业必修课。比较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部分发现,二者区别依然不明显。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了19门专业必修课,休闲体育专业开设了20门专业必修课,其中有17门课程在内容和学时上完全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了“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休闲体育专业开设了“休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可以看出,上述不同课程也就是这2个专业的主干课程,由此分出了2个不同的专业。

3)专业选修课模块一(通识理论)

在这一部分的课程设置中可见,社会体育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分别开设了10门课程,其中只有一门不同,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康乐体育服务与管理”,休闲体育专业开设“休闲社会学”。这2门课的设置原本是希望2个专业的学生通过选修了解一下对方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因为是选修部分,所以每名学生可在共计1分的课程中选修至少13学分完成学业;若是2个专业的学生都没有选上述这2门课程的话,则这一模块恐怕会再次出现课程、学时完全一样的局面。

4)专业选修课模块(运动技术)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2个专业的运动技术模块选修课设置完全一样。在通识理论模块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运动技术模块又完全一样。在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技术课的任课教师对于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是一致的。此外,可供选择的运动专项过少(羽毛球、网球、健美、瑜伽、游泳),导致学生不得不学毫无兴趣的项目。

5)专业选修课模块三、四(专业方向)

通过研究发现,模块三、四的设计初衷是与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的。社会体育专业规划出了2个就业方向:社区体育指导和健身房指导;休闲体育专业规划出了2个就业方向:体育旅游和高尔夫球运动。

①社区体育指导。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体育指导员这一岗位。目前虽然学生在读期间可以申请获得国家一级体育社会指导员证书,但目前参加这一培训的主体普遍是进修的公职人员。若想从事这一领域工作,首先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获得社区工作的岗位。

②健身房指导。这一岗位要求较高,中国唯一的健身教练认证机构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中国健美协会。“中国专业健身教练证书”由国家体育总局官方认可、中国健美f会颁发的关于健身教练从业上岗的专业证书。“国际私人健身教练证书”是世界健美健身联合会对私人教练水平进行认证考核后颁发的专业证书。专业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中国专业健身教练(初级)、中国专业健身教练(中级)、中国专业健身教练(高级)、中国专业健身教练(国家级)、国际私人健身教练(IFBB)。目前,课程培养方案中没有相关培训和输送渠道。

③体育旅游。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借助于体育组织或其他中介机构进行的旅游活动。显然,我们培养的是导游、中介组织者或参与其中的管理者。这个专业与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课程的内容以领队、导游为主。导游必须持证上岗,目前对于户外领队还没有特别资质要求。结合目前我国加大体育产业的开发力度,全民进入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出这一专业方向前景较好,但需要从业者抛弃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和收入,这样在一线城市有一定的生存风险。

④高尔夫球。高尔夫教练,同健身教练、导游一样都必须持证上岗。通过中国高尔夫协会相关资质考试获得CGA认证,即可成为职业教练。学生仅仅依靠简陋的挥杆练习场,几乎是不可能从事这一领域教练工作的。除此外,高尔夫俱乐部的前台接待、球童、场地养护等工作似乎又不需要大学本科学历,且收入与学生的期望落差较大。此前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尔夫方向班,其毕业生真正在高尔夫领域工作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2.1.3专业实习

目前2个专业的实习安排在第6个学期实施,共计18周。在具体实习的单位上,2个专业并未进行严格区分,主要实习基地有健身俱乐部、街道社区、区体育局、区体育科研所、高尔夫俱乐部、网球培训俱乐部。健身俱乐部的实习岗位有前台接待、会籍销售、幼儿健身、场区维护。街道社区的实习工作以协助办事人员日常工作、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高尔夫俱乐部实习工作以前台接待、球童、场地维护等为主。网球培训俱乐部实习点以协助俱乐部日常运行、协助主教练进行青少年启蒙训练为主。实习基地围绕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领域经营管理场所选择和设置。在经营性场所实习,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

存在问题:健身房实习生无法进入健身指导领域,只能做服务性工作。社区实习与将来就业无法挂钩。体育局、体科所实习领域与本专业比较接近,但目前这些单位招聘人员要求最低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尔夫俱乐部实习工作也是让学生做些服务性工作,对于技术、指导能力帮助有限。网球俱乐部实习有一定针对性,对于专项学生技术指导能力有提高。街道社区和留在本校各科室实习基本与专业无关。

2.2近4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比分析

2.2.1就业现状

本研究通过首都体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获得近4年(2012届至2015届)社会体育专业与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其中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共计149人,社会体育专业192人,涵盖这2个专业的近4年的所有毕业生。

根据对就业数据统计,每年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都高达96%以上。其中就业去向包括:升学、出国、学校体育教育、国企、文化体育、部队、公司、村官、行政机关、待业和灵活就业。升学是指考取研究生,休闲体育专业有3人考研,社会体育专业有7人考研。部队主要是考取特警和警备局武警,2个专业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3人入警。社会体育专业4年累计有7人选拔任北京村官。入职体育文化公司的人数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行政机关主要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合格者,入职公务员系统。当然,数据中不乏个别学生为完成学院就业指标任务,临时找公司接收了事,实现一次就业,但是数据中,被教育系统、特警、警备局、考研升学、村官、文化体育公司及行政机关这些接收单位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2.2.2就业岗位分析

2.2.2.1教师岗位

尽管与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悖,但无论是社会体育专业还是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中,有半数在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占到53.7%,休闲体育专业占49%,并且,他们当中大多数为小学体育教师,中学体育教师占少数。主要原因:1)北京地区由于户籍限制,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需求较大。2)部分中小学对于应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的要求比较宽松,有些毕业生先入职工作,补考教师资格证后再转正获得教师岗位编制。3)教师工作收入相对稳定,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4)社会大众对于休闲体育和社会体育了解不多,体育考生身份加上教师资格证就可以获得认可,尽管这2个专业与学校体育教育无关。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入职体育教师岗位的数量在2014届就业情况中发生了断崖式下滑(如图1所示)。其主要原因是从2014届毕业生开始扩大招生范,面向全国招生。由于受到户籍限制,京外生源毕业生在北京入职中小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统计就业数据仅发现3名京外生源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而北京籍毕业生入职中小学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例如:2014届社会体育专业28名北京籍毕业生中有23人是体育教师;2015届休闲体育专业18名北京籍毕业生中有16人应聘到体育教师岗位。

统计发现,在所有体育教师岗位中,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以小学体育教师为主(如图2所示),并非毕业生不想选择初、高中,而是初、高中的岗位竞争更加激烈。与小学相比,初高中的教师待遇更高、作息时间更灵活。就教师岗位而言,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面对本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外,还要面对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相关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此外,近几年体育专业研究生群体也加入到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应聘竞争中。

2.2.2.2体育文化公司

体育文化公司的岗位与这2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问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是高度吻合。体育文化公司主要包括健身俱乐部、体育文化推广公司、体育顾问公司。从统计数据来看,就业签约单位为体育文化公司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规模上仍然不大。个别京外生源的毕业生标注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二次就业也无外乎是学校和体育文化公司2种。京外生源的毕业生在北京就业只能选择体制外的岗位,这样在扩大招生范围之后的2014届毕业生中,这一数据也发生了急剧的增加(如图3所示)。

2.2.2.3升学

累计2个专业的4届毕业生中,有10名毕业生考研升学。个别入职中小学的毕业生通常会在工作后考取在职研究生。这个数值比例不到3%,同其他综合大学相比较,少之又少。体育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满分为500分,其中:英语、政治全国各专业统一命题,各100分;各院校单独出专业试题,专业课一150分、专业课二150分。不同专业根据报考热度有所差异,热门专业录取在360分左右,冷门专业则需要280分左右。虽然,考研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就业渠道,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尽早准备,继续深造,为就业拓宽方向和门路。

2.2.2.4特警、武警

北京市特警总队和北京市警备局在2012年和2013年进行了2次招收应届生测试,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共有13人通过测试入选。应该说对于体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在体能测试上有一定优势;但是这种岗位的招录有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2014年、2015年北京市没有进行招录,2016年招募测试又重新启动,这种不确定性让学生无法提前进行测试准备。

2.2.2.5其他(公司、待业、灵活)

这一部分的数据比例相对较高,主要包括保险公司、金融公司、租赁信托公司、园林绿化等。主要特征是与我们的毕业生所学专业关联不大,不排除学生为完成就业任务指标,而采取临时应付的可能性。

2.2.3矛盾所在

目前,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际就业情况存在着非常大的矛盾。毕业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非常少。反观中小学体育教学却占有绝对比重。

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更加倾向于收入稳定、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岗位。因此,体制内的工作成为首选,其次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体制外工作。随着招生范围的扩大,二者比例趋于平均。受京籍户口限制,京外生源毕业生被迫选择体制外的企业、公司等工作岗位。

2.3培养方案修订对策与建议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发展目耍强调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这些无疑为社会体育和休闲体育2个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2.3.1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修订中要注意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2.3.2专业模块设置

根据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建议将专业模块设置为以下几种。

2.3.2.1学校体育(体育教师)

相应课程: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青少年心理发展、运动损伤防治与急救。与体育教育专业区别是,体育专业以田径、体操、足、篮、排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学方向则以羽毛球、网球、游泳、户外拓展等新兴时尚运动为主,满足日益增加的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对这些专项教师的需求。

2.3.2.2职业体育(陪练、私教、导游、领队)

相应课程:市场营销学、体育管理学、户外运动领队、体育旅游、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与运动训练专业区别是,培训目标定位在初级或是启蒙级别的市场培训,更加贴近大众健身领域。

2.3.2.3升学、公务员(考研、出国、村官、行政、武警、特警)

其相应课程为,大学英语(四级)、行政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这些考试课程内容全国统一要求,个别地方政府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

2.3.2.4经营管理(公司、企业)

相应课程: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经济法、管理定量分析、财务管理、消费者行为学。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区别是,其具备专业体育运动技能,能够从事体育市场一线培训、俱乐部经营、业余赛事策划等。

2.3.3运动专项

设立篮球、羽毛球、网球、游泳(4种泳姿、救生、潜水)、健身健美(限男生)、健美操(限女生,健美操、瑜伽、普拉提)、搏击(散打、跆拳道、摔跤)、户外运动(攀岩、拓展、徒步、露营、山地自行车),每个项目设定不超过20人,学生初选,任课教师复选,第二学期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可进行调整。

2.3.4专业实习

依据学生运动专项与就业需求来选择专业实习单位,去除高尔夫俱乐部、居委会、本校科室,减少健身俱乐部数量,增设中、小学校、体育文化产业公司。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通过对现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发现,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2个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习等方面差别不大。

2)现有专业选修模块设置方向比较狭窄,培养过程难以满足社会岗位实际需求条件。运动技术专项种类可供选择太少。专业实习岗位对学生锻炼不够。

3)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更加倾向于收入稳定、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岗位。北京生源毕业生入职体育教师岗位比例较高,且以小学为主。京外生源毕业生则就业岗位最为接近专业的培养目标。

3.2建议

篇(8)

一、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首次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专业课

专业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二、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路径

(一)构建全方位宣传体系

面对部分学生认识模糊、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没有意识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方面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宣传主阵地,引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首先,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舆论媒体要坚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其次,以电脑、手机、数码产品为主的网络传媒要优化网络环境,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再次,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宣传媒介,开辟舆论宣传新阵地。最后,在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任何场合都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挖掘专业课教育潜力

1.挖掘理论教育潜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全体教师的应尽职责,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并在教学目标、过程组织和评价指标中体现出来”。

(1)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

(2)融入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播放典型视频短片,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挖掘实践教学潜力

高校可以将社区服务、参观工厂、志愿活动等形式的专业实践作为一项制度,专业课教师应当充分开发、利用专业课的教育优势,立足所授专业,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社会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中体会历史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在课外实践教学环境下,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元路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构建“三位一体”育人平台

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_。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第一,课堂教学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第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渠道。第三,校园文化是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四)完善“三轴联动”育人机制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轴联动”的育人合力机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必不可少。

学校本身拥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师队伍、教学场地,制定非常详细的教育教学计划,既具有目的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承担着对孩子传播知识、培养其品德、指导其行为的责任,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行、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应营造健康和谐、宽容善良、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为人正派、相互尊重、言行文明、爱憎分明。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更大的灵活性,时时刻刻都可以接受教育。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会组织、社区街道、公共场合、交通工具、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积极营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的社会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在复杂的周围环境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品质,磨砺自己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总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轴联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结语

专业课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步教育,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研究专业课教学中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篇(9)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同样蕴含新的挑战,即新形势下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挑战,亦即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培养,二是理论培养,三是实践培养。作为既重理论培养,又重实践培养甚至实践培养重于理论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培养提出一些拙见。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诸多学科的必然环节。从宏观上来讲,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既包括思想方面的培养,也包括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培养。如此可见,实践方面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我国《教育法》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保护,第四十七条明确提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要对学校组织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从微观上来讲,我国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都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因此,说实践教学是各学科的必然教学环节是有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的。

(二)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所需。一般而言,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学科特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包含理念、方法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从理念和方法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从理念特性可以看出,为达到“自助”的目标,首先得“助人”。这一“助人”的过程就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具备“助人”的能力,而这“助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这种专业训练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实现。从社会工作的方法特性来看,专业社工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直接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两大间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明显都建立在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之上,即使是社会工作研究,有时也需深入实地获取一手资料。显然,社会工作方法上的特性更加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有其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其实这也可以视为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同其他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同,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公、检、法、司等司法领域工作。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教学方面就增加了不少的法律课程,而且注重对学生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培养。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单靠理论教学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必须靠实践教学、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等课外活动共同带动。

(三)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办法和措施,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加之我国当前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并且出台了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系列办法,作为我国民非企业主体力量之一的社会工作机构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创业型社会工作人才。近几年,我国虽然有不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真正加入到社会工作队伍的较少,优先社会工作人才更少。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加入到社会工作创业队伍中来。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入学前实践。入学前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录取之后和入学之前的假期,在所在地公、检、法、司等政法系统,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入学前的实践。这种实践方式虽然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学生和对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意识。其次,有利于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经过实践,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感受,决定是否选择该专业,避免入学后的选择困境。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对新录取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另一方面这也可以成为学校的招生特色。

2.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指的是专业课教师利用上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里以课程为例比较便于解释。如讲授个案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拟相关角色。又如讲授小组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由各组去承担组别角色。当然这种分配方式可以选择抽签等多种方式。再如讲授社区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一线社区进行现场教学。课堂教学灵活多样,需要任课教师具备较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实践中来。

3.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指的是每门课程必须进行针对本课程特点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至少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心理咨询与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方法课,还有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方法课,还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等理论课。这些课程各具特点,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把握能力及实践能力。

4.实验室实践。实验室实践指的是利用实验室模拟社会工作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实验室看似是工科类的教学专利,其实不然,作为强调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而言,也可以进行实验室教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如同政法院校的模拟法庭一样,目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社会工作情景,感受社会工作的专业魅力。

5.寒暑假实践。寒暑假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深入到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也可以自行联系实践基地实习。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在假期前就做好工作安排,给学生布置假期实践任务。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前一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连续性,避免因假期带来的学习断层。

6.毕业实践。毕业实践指的是利用一个到两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带有总结性的实习活动。毕业实践是学生所有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毕业实践的做法在各高校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在这里只提出一点,那就是处理好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就业等之间的关系,此处不做赘述。

(二)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六者之间互为一体。从入学前实践到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最后再到毕业实践,看似多阶段的实践,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入学前实践、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入学前实践,第二阶段对应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三阶段对应毕业实践。三个阶段存在一定的次序性,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打下基础。因此,六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六者之间互相促进。第一阶段的入学前实践有利于第二阶段的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实践又有利于第三阶段的实践。在第二阶段中,课堂实践可以促进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同理,第二阶段中的某一实践也可以促进其他实践。因此,六者之间不是相互制约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之下,为确保各项政策的制定及措施的实施,必然离不开顶层设计这一环节。政法院校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尤其是“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入学前实践,这是一个较新的方式,若不加强顶层设计,后期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对内几乎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及相关部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层面要形成正式的文件,让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据可依,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实,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较为成熟时,也可复制推广到其他专业中去。当然,学校层面也不只是制定单一的政策即可,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这些配套的方案包括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师考评机制、学生管理制度等。

(二)院系层面: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相对于学校层面来说,院系层面才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沟通的桥梁,上要面对学校,下要面对教师和学生。在这里应重点强调的是,院系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要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涉及校内外的关系,对内涉及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管理及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从内容上来说涉及六个阶段,还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机制。因此,院系一方面要联系校内外相关部门,理顺好行政层面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及相关专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

篇(10)

郝建新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全省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的发展及建设情况。农科110专家们一致认为,农科110是个干实事的平台;是个农民信赖的平台,是为专家提供研究内容的平台。如今这个平台更大,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加广泛,专家们纷纷表态将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地当好专家做好服务,为农科110的新发展、新突破作贡献。

上一篇: 职工思想状况分析 下一篇: 合同管理规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