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26: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技创新与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G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2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社会的进一步深入,迫使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工作成为全球各管理部门的关注热点,而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又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不竭动力。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期望效用最大化共同决定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必然成为全球各管理部门的核心问题。
1 科技创新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为热点问题。科技创新主要是指方法、流程、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新发明、新创作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品化等。我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新科技创新体制,推进科技创新进程,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从而形成科技创新体制,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科技创新的途径分析
2.1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强化国际间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利用其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掌握先进的创新途径,这对于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及其研究效率具备非常大的意义。就具体学科来讲,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国外专家的研究对象是非常明确的,而且精力相当集中,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再加上学术交流比较频繁,基本上都是顶级的专家,能够对于某一个学科的问题进行展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进展,并且开拓研究视野,并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为自身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2 鼓励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在我国,学术交流互动比较多,依照不同的学科,每一次都安排相关的人员参加,一方面,可以了解一些相似单位的研究近况,并且掌握发展动态,查找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哪些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是否已经和国际接轨,实验设备是否已经更新。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与对方技术合作,加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科技资源的概述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和管理、组织、信息、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数据等硬件与软件所有要素的总和。它是科技创新的成果,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动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强调科技资源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技资源分类有多种方式,按其包括内容分类,可总结为四类:来自政府的科技财力资源;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科技活动工具与场所资源;科技知识信息资源。按存在形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按使用情况可分为投入资源与产出资源;按资源内容可分为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知识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是最基本的科技资源,并且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不同组织的核心科技资源也不相同。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着经济的全面发展。
4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述与途径
4.1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述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就是指根据一定的发展要求,最大限度的使科技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使用和组合。目前我国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科技资源应是第一资源”还缺乏深刻认识,在科技资源的战略决策、具体布局上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科技投入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投入总量还是不足;财政科技拨款比重不大;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急需优化;科技投入管理体制需要改进;人力资源配置强度不够等问题;科技资源使用率低。
4.2 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我国当前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现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种提高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4.2.1 在财力资源方面上,加大科技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事业,而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在总的科技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占重要作用。从前面分析的我国当前现状和与国外对比来看,我国在科研投入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科技兴国”为总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对科研投入的主导作用,重视科技与教育,切实提高我国的科研投入水平,政府投入起到模范作用;优化科技投入的方针政策,使企业成为科研投入的主体,国家要制定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优化企业进行科研投入的软环境,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的主体;淡化区域限制,以是否有利于科技进步为判断标准,形成科研投入的多元化体系,形成国家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民间吸资的多渠道科研投入体系;转化科研成果,可通过法律、行政手段,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4.2.2 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科技人力资源也越来越重要,人才资源将成为基础资源。我国应制定相应政策,支持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实现人才市场的体制创新,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促进人才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建设,教育体制改革等。
5 强化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5.1 加强战略研究
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需要一定的战略来指导,我们要提高对战略研究的重视程度,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战略研究要跟踪国际发展动态,使我国的科研发展与国际接轨,从自身情况出发,内容明确,突出重点,提出合理的战略方针,支持重点领域的优先发展。
5.2 科技成果管理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大力支持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政府部门应监督管理科研过程;表彰和奖励那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里获得知识产权的产权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统计制度,定期重大科技成果。
在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下,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任何方式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这是科技资源得以有效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大幅度的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原,王宏起.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
科技创新团队各成员优势互补为其在合作中互相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互相协助支持能够增进彼此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科研积极性,促进研究工作的进展,有效避免内耗,节约研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科技创新团队能够对成员间人际关系起到良好沟通,规范科研成员行为,增进各成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而且,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人也会产生触动,因团队和谐气氛促进团队间共同为团队荣誉而不断努力。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成员间通过分工协作,提高了彼此交流沟通的频度,在交流共享中顺利完成科研研究任务,推动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并能够发现研究学科中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形式,特别是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层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具有前瞻性、整体性战略规划等重大问题上,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1.2科技创新团队能使各类组织竞争实力明显提升
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再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也缺乏凝聚力,不能协同发挥应有作用。美国硅谷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与创新中心的聚集地,其在科技与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创业者都组建了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科研团队。
2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现状
2.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除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外,基本上没有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即使各省市也只在某些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中粗略提及。
2.2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对创新团队进行资助时,由于对团队间战略布局与协同关系重视不够,对现有学科分布及发展趋势考虑不周,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对资源没有充分整合与挖掘,使一些可能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没有被发现。某些课题申请者利用自身人际关系强行拼凑的科研团队,其价值取向融合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成员间信任度不够,在合作研究中不能形成默契会使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团队效应,难以研究出重大创新成果。
2.3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某些机构部门在科技学术管理中干预过多,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造成泛化行政权力,弱化团队学术权力的不利现象,在管理运作上通过行政机构组织程序实施学术管理职能,通常只倾向于管理项目与经费,而没有对团队成员采取激励措施,忽略对科研团队的管理。
3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结合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合理规划科技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适合于我国科研实际情况的跨学科、部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建立高绩效科技管理组织,建立符合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实际的协同管理及运行机制,对科技创新团队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多层次管理。结合科研人才现状,构建灵活合理的培训机制,科技激励与管理约束机制,以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科研成果。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自此,我国的科技发展在光明大道上远航,科技创新由此步入正轨,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各类创新企业也不断取得喜人的科技成果,我国的科技发展正在迅速成长。
自“科教兴国”,“863计划”等施行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校科技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虽然创新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质量却不高,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远低于韩国日本等国家,而且,大量的创新单位和产业区创新实力不够,只是空有其表,无法最大的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尽管国家对此大力支持,然而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尽管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某些领域十分落后,甚至有空白,由于起步较晚,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科技基础薄弱,创新机制不够完善,企业规模多数不大,缺乏足够的创新人才,国家投入力度缺乏后劲,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不足,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对于人才的培养水平不高,科技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三、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途径
1.企业应当增强企业的创新投入。增加研发经费就是给企业的创新“加油”,投入越大,创新后劲就越大,实践证明,大多数科技创新实力强大的企业,对于创新的投入是惊人的,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都要保证科技创新经费的绝对充足,否则,多么好的科技项目也只能落个“流产”的下场。
2.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多的国外先进科研技术为我所知,企业可以确立“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研究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3.国家政策扶持。 国家的支持,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无疑是坚强的后盾,创新的重要保障,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的企业,国家应当加以保护和鼓励,推广其成功经验,由点及面,培养大批的优秀创新企业管理者,获得优秀人才的培养经验,提高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建立并完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严格执法,净化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好知识产权,增强创新人才的信心。
4.提高创新教育水平。国家应当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科目的重视力度,完善对高校科研创新的奖励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同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的支持。
5.加大R&D资金的投入。以此来调整企业创新经费的支出的结构问题,使之趋向于合理,向发达国家看齐,使得企业创新技术支出达到其主营业务比例的3%~4%。与此同时,可以建立企业的风险应对政策,减轻企业面对风险较大的科技创新项目时的压力。
6.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 中小创新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弱势力量,他们受到自身规模小,科技实力弱,经济基础差,竞争实力差等方面的限制,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国家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其政策优惠,提供优惠贷款等措施促进中小创新企业的发展。
7.确立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应当确保“发掘得了人才”,“留得住人才”,学习应用好“一捆绳子”,“一条鞭子”的管理制度,例如华为,他们通过给予人才充分的奖金,股份话语权,上升空间的支持,又建立了“末位淘汰制度”,促使企业人才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伴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创新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严正课题,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科技创新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自20个世纪80年代,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考和探索道路上一路风雨兼程,我们紧随世界发展潮流,努力与国际接轨,同时根据本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借鉴??外管理经验,不断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条例,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
四、当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
由于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人民群众及企业管理者对于知识产权的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全,导致很多专利成果申请不及时,甚至导致一些专利成果流传到国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于对知识产权战略的不了解,缺乏全局观,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缺失,不完善,漏洞太多,无法有效的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
五、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1.企业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与世界接轨,努力了解世界上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掌握,切莫片面的追求企业的效益和规模等问题,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细节问题的忽略恰恰是导致企业损失的重要原因。企业领导者及企业创新人员都要认真的学习和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信息知识,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2.企业应当快速全面地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认真学习外国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经验,国外常见的管理体制有,集中式管理体制,分散式管理体制,行列管理体制等,企业在认真学写这些管理经验的同时,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引进一批具备丰富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以此来为知识产权的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增强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优势,使得知识产权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避免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手忙脚乱的局面。
1 县级供电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面对日益提高的供电需求,县级供电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与管理已成必然趋势,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对于县级供电企业来讲,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对其进行创新,才能借助先进技术提高电能生产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营造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企业内部活力,进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第二,科技的创新,可以改变企业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在加快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成产成本,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可以实现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对资源配置做出科学调整,实现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治理方面的费用支出,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1]。
2 县级供电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现状
就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情况来看,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仍比较多。首先,部分县级企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员工的创新意识薄弱,难以充分挖掘其潜能,也没有与当地高校及科技企业建立联动机制,科研力度及人才引进力度不足。其次,科技创新管理与业务工作存在脱节现象,不少供电企业对原有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依赖性较大,科技创新管理针对性不强,工作薄弱环节始终得不到强化,很多项业务中所用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另外,对人才重视力度不足,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新老员工之间的矛盾现象比较常见,没有达成相互合作、共同创新工作局面,也没有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最后,很多县级供电企业都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对新生产技术进行检验,无法发现并改善新技术缺陷,不利于广泛推广应用,法律意识薄弱,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无法对科技创新成果起到巩固和保护作用,知识产权被侵犯现象比较常见。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县级供电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应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 县级供电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的有效方法
科技创新与管理,对推动县级供电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际行动中落实该项工作。
3.1 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能够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县级供电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与管理时,必须构建完整配套的制度形成基础保障。首先,县级供电企业要明确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尊重人才、尊重科技,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开动大脑,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并设立专门的奖金,奖励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举动,同时,还需要设置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研发、论文写作、准专利申请等各项工作。其次,县级供电企业应加强与当地高校,以及科技企业的合作力度,共同研发新的生产技术,推动技术革新,并大力引进高校优秀人才,用优厚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
保障[2]。
3.2 实现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效结合
县级供电企业业务形式多种多样,在进行科技创新和管理时,要对各种业务工作进行综合考虑,加强与业务工作的有效结合。首先,县级供电企业要确定具体的业务范围,找出实际工作中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到位的环节,将其作为科技创新与管理的重点。其次,应该针对不同业务工作,采取针对性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手段,比如,在电力营销环节,应该应用新的抄表系统,改善传统抄表工作模式中的缺陷,准确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做好与用户的双向互动,结合企业供电能力及用户实际用电需求,制定精准化电力营销计划。比如,还可以对配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将重合器及分段器装置应用于线路中,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故障的时时监控及快速隔离,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工作原则
科技创新与管理的主体都是人,县级供电企业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做到人尽其才,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潜能,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一方面,县级供电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关怀力度,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协调年轻职工和老职工之间的关系,加强两者的协同合作力度,利用年轻职工完善的专利知识体系,以及老职工丰富的工作经验,总结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县级供电企业既要搞好内部培训,使员工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4 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管理力度
中图分类号:F062.4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本质在于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工艺和其他商业用途上以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便是不确定性。自美国的弗兰克•H•奈特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将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中来,经济学家开始重视对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肯尼迪•阿罗[1]在1962年指出了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认为不确定性存在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每一决策中。克里斯•弗里曼(1997)[2]认为“基础性研究与基础性发明”是“真正的不确定性”,“重大的开创性产品创新、公司以外开创性的生产工艺创新”是“很高的不确定性”。一般认为,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结果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基于对客观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未来的可能性,是事物发展结果本身的不确定)和主观不确定性(主观认识和预计的可能性,是对事物发展认识的不确定)的认识,有不确定性可度量说和不可度量说之分。可度量说把不确定性与概率事件联系起来,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刻画不确定性的大小,即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性。主流经济学认为不确定性是可以概率化处理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期效用理论,提出风险学说。
对于科技创新风险,目前有多种认识。赵玉林(2006)[3]在其著作《创新经济学》中总结出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几种解释:一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艾荣(Aoron)认为技术创新中的风险是“项目的失败概念”;二是意大利的风险专家奥特威(Otway)认为技术创新的风险是“技术灾难”;三是美国的阿伯纳西(Aberrnathy)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是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项目行动的种种失败;赵玉林则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是指“存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信息不足或信息使用不当造成的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我们认为,风险描述的是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强调主观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偏离,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体行为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科技创新风险源于其不确定性,是一定条件下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
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是可能的损失,并非必然的损失,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收益。风险越高的领域常常蕴藏着更高的商机,投资回报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高风险而带来的高额收益就成为进行科技创新的机会、动力和源泉。但是,现实生活中,科技创新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因此,对科技创新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并寻求风险转化为收益的条件,就对一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创新中风险与收益的分离及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因其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而可以带来巨大收益,但这种高收益的获取是以对创新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有效管理为前提的。倘若不能有效应对和承担风险,则高风险带来的就不是高收益,而是高损失。实际上,科技创新过程中会出现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承担高风险却可能带来高损失常使得一些有意进行创新者望而却步。我们需要分析科技创新中风险到收益的转化过程。
(一)科技创新中风险与收益的分离
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科学发现阶段、技术研发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市场销售阶段等4个时期,则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各不相同,并会出现阶段性分离。具体来说,科学发现阶段需要收集有关科学理论前沿、技术发展状况、产品市场需求、投资预测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信息风险和技术风险突出,由于资金投入不大,融资风险不是很高。技术研发阶段主要进行技术发明创造和新产品开发试验,此时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等问题使得技术风险最大,且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融资风险开始加大。前两个阶段总体风险很高,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风险和收益出现完全背离,因此可归类为高风险负收益区。产品生产阶段是创新产品进行小批量或批量生产阶段,技术难题已经解决,相关工艺设备渐趋完善,技术风险已大大下降,扩大产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风险进一步上升,市场风险开始显现,整体风险比较高。此阶段可获得部分产品订单,开始有所收益,风险和收益出现初步融合,因此可归类为高风险低收益区。市场销售阶段是创新产品大量销售阶段,也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检验阶段,风险和收益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 “干中学”等的学习效应,创新技术渐趋成熟,设备工艺基本完善,技术风险进一步下降,产品质量提高。同时基于“用中学”等的网络效应,用户会进一步接受创新产品,产品销量扩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如果融资成功扩大产能,则规模效应显著,市场风险会呈整体平稳下降之势。此阶段大量创新产品的成功销售必然带来巨大收益,使得前期承担的风险能有效转化为高收益,创新成功,因此可称之为低风险高收益区。另一方面,由于风险传递的原因,市场阶段的风险是前面几个阶段风险的叠加;如果融资困难而不能扩大产能,则无法获取规模效益;而且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阶段本身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也有可能市场阶段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分散,出现风险不降反升,产品销售有限,或者大大低于预期利润率,使得收益增长缓慢,创新不很成功甚至是失败,从而可称之为高风险低收益区。科技创新各阶段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可如图3所示。
图1中,横轴表示收益,纵轴表示风险,R为风险曲线(虚线),W为收益曲线(实线)。从图上可以看出,OA段对应的风险很高,位于纵轴左侧,表示高风险负收益区(只有投入,没有收益),说明的是科学发现阶段和技术研发阶段。OB段对应的风险虽下降很多,但仍然较高,对应的收益曲线开始上升,并位于纵轴右侧,表示高风险低收益区,说明的是产品生产阶段。BC段对应了两条风险曲线(R1和R2)和两条收益曲线(W1和W2),说明的是市场销售阶段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如果对应的是R1和W1,则说明风险仍在下降而收益持续上升,是低风险高收益区,创新成功;如果对应的是R2和W2,则说明风险不降反升,收益不升反降,是高风险低收益区,创新不成功甚至失败。
(二)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的初始阶段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风险最高(不一定损失最大),而最后阶段还可能会出现高风险和低收益,也就是说,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成功的科技创新就是一个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是指管理者基于对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对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以降低风险和承担必要的风险,避免或减少创新的风险损失。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识别是指通过使用如风险因素调查法、事件树分析法等方法手段[4],尽可能找出各种潜在影响科技创新的不确定因素、风险的来源及其作用关系,并分析其中的正面影响(机遇)和负面影响(损失),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打下基础。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定性方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和定量方法(如敏感性分析、模糊数学法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分析,以综合评估风险的整体水平。风险评估包括先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再对采取管理措施后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其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将决定管理工作的效能,因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是指对已评估的风险通常采取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等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并承担必要的风险。其中,风险回避是指主动放弃相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项目,而代之以相对低风险的选择,其实质是基于风险承受水平的考虑,主动回避那些相对不可控、不可转移和不可分散的较高风险,通过牺牲一些利益来消除潜在的高风险损失。风险分散是指通过选择相对高低风险不同的项目来进行组合开发创新,使得整体创新风险下降,其目的是通过低风险项目收益来部分弥补高风险项目可能失败时的损失,以使创新行为不因某高风险创新项目可能失败而中断。风险转移是指创新风险的部分或全部由一个承担主体向另一个或多个承担主体转移,其实质并非消除风险,而是增加风险承担主体以降低或缓解个体风险,通过利益共享来实现风险共担。风险转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财务转移(即创新活动主体不变,而风险承担主体改变,通常在技术风险不大而财务风险较大时采用,如科技保险、股权融资等)和客体转移(创新活动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均发生部分或完全改变,通常在技术风险较大时采用,如联合创新、委托开发等)。[5]风险承担是指对创新中的风险基于认识的基础上而选择去承担风险后果,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认为风险不可避免,被动接受,二是认为承受风险可获得较大收益,如设立风险基金来主动接受。风险监控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可采取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其任务是全面跟踪风险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动态掌握风险的变化发展,以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制的程度。
总之,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是获取收益的必要前提,风险管理的有效程度决定了创新的收益大小及成败。但需要说明的是,对风险的管理也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不仅包括运作成本(即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如信息搜集、市场调研等成本),还包括风险成本(即为降低风险而导致的机会利益损失,如风险转移时利益的转移等)。风险管理需要经常在风险与收益间进行权衡。
三、科技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
从上文风险管理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个体管理者而言,科技创新的风险因素其实可分为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和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管理范围内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生产风险中的部分风险因素是可控的因素,可以采取通常的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方式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对于管理范围外的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如政策风险、融资风险等,则需要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管理方式来应对,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分担风险的过程。从风险分担的实质内容来看,就是要使社会各方在基于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去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分散、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帮助创新者提高成功率,激励创新者的创新行为。我们认为,科技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除了上述的不可控外部风险原因外,还源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创新成果的外溢性。尽管创新成功可使创新者获得巨大的私人收益,但私人并不能完全占有创新成果的收益。国外学者的研究也显示,研发的社会回报率大约是30%,而私人回报率约为7~14%。[6]创新成果的外溢性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科技创新相对于社会需要是不足的,因此整个社会必须要对科技创新有所补偿,而风险的社会分担则可以很好地去激励科技创新。二是风险承担的有限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可能完全消除,科技创新者必须要承担必要的风险。风险的高低也是相对于承担能力而言的。对于具体的创新者而言,其风险承担能力是一定的,也是有限的。倘若整个社会能替创新者分担风险,则无疑相对提高了其承受能力,使其可以进行原先所无法承受的高风险项目,或者增加创新项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一)科技创新风险的政府分担
政府对科技创新风险的承担着眼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而非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也是主要的风险承担者之一。从完整的创新链来看,科技创新包括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扩散三个环节。知识创新由于处于创新链的最前端,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离市场距离最远,因而风险最高,必须要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技术创新虽然紧密联系市场需求,但由于技术发展本身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依然很高,政府需要分担部分风险才能激励更多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扩散基本是市场行为,但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依然可以分担创新的政策风险,加速技术扩散,提高社会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由此可见,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可以是一个积极的风险分担者。政府的风险分担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可用图2来说明。
图2中,横轴表示科技创新活动(Q),纵轴表示风险(收益,R),曲线ACD为没有政府分担的市场科技创新活动曲线,而曲线BCD为政府分担后的科技创新活动曲线,二者交于C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风险收益的权衡,假定市场所能选择的风险(收益)水平为RA,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为QA量,而政府分担后提高了创新者的风险承担能力,使得原先不能进行创新者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原先只能进行少量创新活动者可以增加创新活动,因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从QA量增加到QB量。此外,由于政府的风险分担,创新者可以选择极高风险(收益)水平的RA1处进行创新活动,而这常常是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极强的外溢性,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见,政府的风险分担将科技创新活动曲线既能向上推移,又能向外推移,不仅能增加科技创新活动量,而且能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创新的本质仍是一种市场逐利的行为,政府的风险分担是有很大成本的(财政支出、税收减免等),且政府的投入还会对私人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凡是市场能够有效配置的科技创新活动,政府没有必要去分担风险。换句话说,政府的风险分担应主要集中在市场配置相对失灵的高风险领域,例如研发活动领域,通过增加创新者收益而使得市场仍然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是递减的,即随着风险(收益)水平的下降,政府风险分担所能增加的科技创新活动量是递减的(曲线ACD与曲线BCD之间的水平距离)。假定在风险(收益)水平RC处,政府的风险分担并不能增加科技创新活动量(即两条曲线相交于C点),则政府没有必要去分担风险,而此处一般也是低风险区域,私人资本也会积极进入,市场配置相对有效。
政府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制定科技规划,实施科技政策法规等来减少创新者所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的风险,但究其根本,政府对科技创新风险的分担能力源于政府强大的财政能力。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强制性的税收手段聚拢庞大的社会财力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又可通过财政预算程序去分配财力资源。政府就可以通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政策来实现对创新风险的分担。政府的这种风险分担归根结底是增加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其目的或是分担创新者的风险损失,或是增加创新者的风险收益,总之是使创新者能够并激励其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从财政的运用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政府的科技投入划分为直接财政科技投入和间接财政科技投入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拨付给特定科技创新主体,使得该主体能够进行创新活动,后者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财政激励要求去引导科技创新,只有满足要求的创新主体才能获得政府的财政资金或者其他财政优惠,是一种变相的财政投入手段。
1.直接财政科技投入。直接财政科技投入是政府分担科技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其特点是通过直接的财政资金拨付来支持特定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研发活动,其目标是提供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创新思想的产生,通过推动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同步发展,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推广应用。直接财政科技投入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又可分为财政科技拨款和财政科技资助两种形式,前者体现在政府的财政预算安排中,是对相对固定的科技创新主体的财政保障,后者则是根据政府具体的科技创新安排,对进行政府指定的或引导的科技项目的创新主体给予财政补贴。财政科技拨款的支持对象一般是非赢利性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它们位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位置,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由于这些科研活动离市场最远,风险最高,外溢性最强,市场无法解决其收益问题,因而必须要靠财政资金来保障。财政科技资助的支持对象主要是一部分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参与了政府鼓励和组织的研发活动,政府对这部分企业给予一定金额或比例的财政补贴。
2.间接财政科技投入。间接财政科技投入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其基本着眼点在于利用市场机制,以少量的政府资金或者一些财政优惠措施来降低科技创新中的风险损失,增加创新收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发展。其主要的支持对象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包括企业化运作以赢利为目的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常用的手段有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等。其中,税收激励是政府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基本措施。由于税收激励是政府把应收取的一部分税收收入让渡给企业,减轻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也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研发,实质上是间接增加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与其他的政策工具相比,税收激励的最大特点是在于通过市场来调配各行业、企业和项目间的研发投入,相对公平,因此不会扭曲市场竞争的作用。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职能而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整个市场上最大的、购买力最强的买家,其有目的的、导向性的购买支出活动,能从创造市场需求方面去刺激科技创新,属于事后激励或反馈激励,即通过增加对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来对创新者私人收益的溢出部分加以补偿。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各种采购措施,政府为科技创新开辟了另一种财政投入的渠道,能有效分担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收益,激励创新。
(二)科技创新风险的金融分担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是其功能的体现。金融概念涵义丰富,通常认为,金融是包括货币流通、信用提供、投资行为和银行机构在内的一个系统,金融系统主要由连接储蓄者和投资者的金融中介(银行)和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构成,其基本功能就是对资金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置。默顿(Merton)和博迪(Bodie)[7]提出的金融6大功能之一是提供管理风险的方式。吴晓求(2003)[8]认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白钦先(2006)[9]从金融功能演进的视角提出了金融的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马宇(2006)[10]将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功能定义为:“通过金融体系将经济中的风险配置给投资者,分别由不同的投资者来承担,或者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进行跨时期配置,将风险分别由投资者在不同时期来承担,即投资者通过金融活动将自身面临的风险在时间上进行分散。”
根据美国学者艾伦和盖尔(2002)[11]的研究,金融系统的风险分担机制可分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cross-sectional risk sharing mechanism)和跨期风险分担机制(intertemporal smoothing risk sharing mechanism)。横向风险分担机制通过金融市场实现,是指在既定的时点上,不同的投资者根据其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评价而购买和持有金融市场上的多种金融资产,构建投资组合,或者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重新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分担风险,以使得风险厌恶倾向强的人少承担风险,风险厌恶倾向弱的人多承担风险。马克威茨[12]的资产组合理论则说明,随着资产组合证券数量的增加,无论证券收益是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都将导致方差(风险)变小。当证券组合的数量足够多且彼此相关系数接近零时,则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基本完全消除,只剩下系统性风险。
从图3可以看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通过资产组合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不能规避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还可以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上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包括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掉期(swaps)、期权(options)等远期合约。精巧设计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拆、捆绑和重新包装与定价,通过金融市场交易而将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有助于改善金融市场的风险配置状况。跨期风险分担机制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实现的,即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对外贷款来平滑投资者不同时期内投资收益的风险。投资者通过去银行存款可规避系统性风险,即不管经济状况如何,银行存款为投资者提供了固定收益。银行专门从事资金融通,具有规模经济,可以把独立、分散的存贷活动集中起来,利用其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跨期配置,通过经营风险来获取收益。银行风险分担的特点是风险内部化,即将银行所管理的风险直接转化成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并通过用经济繁荣时期的剩余来抵补经济萧条时期的不足,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承受经济生活中的系统性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当整体经济风险很高,银行也面临破产倒闭威胁时,个体投资者的存款也不安全,金融系统的风险分担功能遭受到了极大破环,则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承担全部的系统性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说科技创新风险的政府分担是利用政府的财政资源去无偿资助创新者以减少其面临的风险损失来激励其创新,那么金融分担则显然是利用市场机制,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对称,使得各种社会资本基于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通过金融系统来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为创新者分担风险损失,也共享创新成功收益。也就是说,金融系统能够为科技创新筹集资本,提供风险配置的方式,并通过资金流动纽带来实现对创新风险的分担功能,提高创新成功率,促进创新。
1.金融系统的信息生产和处理机制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有用信息,减少信息获取成本,降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风险。从一定程度上说,风险是由于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而造成的可能损失,因而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可以生产、交易并带来利益。金融系统在信息的生产和处理上具有相对优势。
一是证券市场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投资决策信息,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根据法玛(1970)[13]的强式有效市场理论,证券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这个市场变得越大且越具有流动性时,基于一般均衡理论,股票价格可以完全反映全部市场信息,包括公开的(public)和私人的(private)信息,投资者就可以低成本地通过对市场上公开的股票价格变化的分析,实现对投资的决策。Andrei Shleifer(2000)[14]又进一步论证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其根据有三点:一是投资者是理性的,能够合理评估证券的价格,证券市场价格是众多理性投资者相互博弈的结果;二是即使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由于其交易行为是随机的,能够彼此抵消对价格的影响,使证券的价格始终维持在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三是部分非理性投资者交易行为虽然具有趋同性,但由于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行为,价格仍然会回归理性价格。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证券市场上众多投资者通过竞争,可使股票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高成长性企业股票的价格高于低成长性企业股票的价格,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价格高于传统企业股票价格。证券市场竞争越充分,股票价格反映的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就越充分,市场信息非均衡程度也就越低,从而引导投资者向预期盈利能力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金融中介机构凭借其专业化的信息生产与处理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评估科技创新融资项目,提高创新成功率。Lelanda和Pyle(1977)[15]认为,由于信贷市场上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贷款者尽量收集、审查借款者及其项目的信息,并在事后进行监督,也就是从事有关信息的生产。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与贷款者自己生产信息相比,将这一活动委托给某一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机构来做,更为有利。此外,由于信息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机构收集整理后的信息对外出售时存在着定价等困难,但如果供自己使用,则没有如此难题。因而,金融中介机构就可以利用其自身信息生产和处理的优势来进行资金的融通活动。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 [16]将金融中介机构引入AK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关键作用是收集和处理信息,为其客户提供关于投资项目回报的随机分布方面的信息。金融中介机构筛选过的投资信息有利于引导资金投向回报最高的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A,从而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率。King和 Levine(1993) [17]则将金融中介机构引入熊彼特流派的增长模型,解释了金融中介机构的信息生产和处理功能是如何通过识别并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可能成功的创业企业家手中,从而提升技术创新率。我们认为,银行基于其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对需要融资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考察和筛选,能够有效评估创业企业家,并从中挑选最具前途的项目给予支持,客观上揭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潜在收益,也起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用。
2.通过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促进创新资本形成,金融系统能有效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风险。科技创新的资本除了少部分来自于创新者的自有资本(包括从亲戚朋友处筹集的资本)和政府的财政投入外,大部分资本还需求助于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来筹集。能否成功融资是贯穿科技创新全程的最大风险。麦金农(1988)[18]曾分析了不可分割的投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金融体系在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由于事实上不可分割问题是如此重要,资金融通上孤立无援的企业家,很容易陷入一个低水平的均衡陷阱,除了一小部分很富裕的人之外,技术创新在这里将受到完全的限制。” Tadesse(2002)[19]认为,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金融部门不发达时,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在金融部门发达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则能起到更大的作用。Atanassov(2007)[20]等人的研究表明,依靠债券和股票市场为技术创新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并且这些知识产权在影响后来的专利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积极作用,因为相比较而言,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方式能给予经理层更大的决策权去投资于技术创新项目,并且经理层有更大的动力去追逐由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潜在的巨大预期收益。我们认为,由于科技创新不同阶段对融资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市场融资和银行融资可以互相补充,难以相互替代。从整体说,我们可以把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划分为两个阶段:财政投入为主的需求阶段和市场融资为主的需求阶段。唯有建立起覆盖从科技创新源头到创新成果扩散等完整阶段的融资体系,才能真正解决科技创新中时刻面临的资金缺乏问题,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风险,鼓励科技创新行为。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可以带来高收益,但这依赖于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对创新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创新者的管理技能,更需要整个社会构建起创新风险的分担体系。政府是科技创新风险的重要承担者,主要通过直接的财政投入来保障科技研发,并运用间接的财税措施去激励市场上的创新行为。金融的风险分担源于其风险分担的功能。金融市场具有横向风险分担功能,金融中介具有跨期风险分担功能,二者强大的信息生产和处理功能能够缓解科技创新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创新的信息风险,并提供多种渠道引导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投资科技创新领域,从而能为创新筹集资本,有效分担科技创新中的最大风险――融资风险。由此可见,一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又需要完善健康的金融系统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Universities-National Bureau.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M]. UMI, 1962: 609-626.
[2] 克里斯•弗里曼. 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赵玉林. 创新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吴涛.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5):45-47.
[5] 谢科范.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4):56-57.
[6] 龚传洲,艾华. 国外公共风险投资研究的述评[J]. 现代管理科学, 2010(11): 73-75.
[7] 兹维•博迪,罗伯特•C•默顿,戴维•L•克利顿. 金融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8] 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J]. 经济经纬, 2003(6): 125-128.
[9] 白钦先,谭庆华. 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41-51.
[10] 马宇.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1] (美) 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 比较金融系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 (美)哈里•马克威茨(刘军霞,张一弛译). 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3] Eugene F.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0, 25(2): 383-417.
[14] Andrei Shleifer. 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 David H. Pyle, Hayne E. Lelan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7, 32(2): 371-387.
[16] Jeremy Greenwood, Boyan Jovanov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1076-1107.
[17] Robert G. King , Ross Levine.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108(3): 717-73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
WANG Chuncheng
(Yulin University, Yulin, Shaanxi 719000)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s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purpose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is in my school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premise, summed up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open experiment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novation project can not meet the technological reasons, students'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l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 open laboratory
0 引言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这一项目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要求
1.1 完善的实验室建设机制是基础
面向大学生开展的科技创新的实验教学,需要专业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平台,包括实验室场地和设备、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队伍以及督导机制。健全的机制和比较完善的实验平台,可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创新项目的各个环节能方便、高效地运行。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验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不仅能够在思维上对学生开启灵感,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更能够在实践技能上进行熟练指导和全面提升,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从广度和深度上提高一个层次,减少他们对开展创新项目的盲目性和项目过程的随意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具有一支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基本保障。
1.3 科学合理的实验内容是关键
从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出发,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和掌握的实验技能设计开放实验,设计的实验项目要体现内容的自选性、设计性、专业性、应用性及研究性,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 科技创新与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
2.1 目前开放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有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些人认为开放性实验是正常教学任务之外的内容,由于需要额外的人力、物力等投入,却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所以,一般对于开放性实验总是有计划无落实、有安排无检查、有实验无效果(至少效果不明显),没有体现开放性实验的意义。
(2)参与学生数量不多。开放性实验是配合高等教育培养目的,而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创新实验项目,通过开放实验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们普遍对学校有开放性实验知道不多,对真正开放性实验的意义认识不够。加之不少学生对实验本身就不感兴趣,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参与实验的人数并不多,严重影响培养目标的贯彻执行。
(3)实验条件和设施较差。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缺少,实验条件和设施较差,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勉强开设,而另外开出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从哪一方面也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4)学生做的实验重复验证的多,创新性实验很少。学生做的开放性实验应是创新性的项目,开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但不少学校将开放性实验变成了弥补指导性实验的不足的补充。
(5)指导教师短缺,以及对开放性实验存在误解。开放性实验的指导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但“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指导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一些人对开放实验也存在误解,甚至有抵触思想。其实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没有专职教师的指导,大学生做的开放性实验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因而也很难有所成效。
(6)开放实验制度和管理都不到位。对于开设了开放性实验项目的一些学校,但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既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完备的考核办法,所以对大学生做开放性实验就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想怎么干就(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0页)干什么,基本处于完全自由的“开放”状态,导致管理无序、器材和实验耗材浪费严重,最终开放实验的目的和效果也无法实现。
2.2 开放性实验的改革和管理模式的探索
(1)提高对开放性实验认识的重要性。积极宣传开放性实验的重要意义,营造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浓厚氛围,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只重理论、轻视实验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认识,积极从行动上投入到开放实验中去,从而确立开放实验教学的特殊地位。
(2)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开放实验有序进行。修改不适合开放实验的有关制度,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组织专人制定开放性实验项目管理方案,并在实验时间和场地等方面予以充分的保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使开放实验教学过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障开放性实验教学成果。
(3)培养足够数量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师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责任心决定大学生做开放性实验水平高低和成效的大小,每学期之初,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要求,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状况,列出一些创新实验项目,然后交由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项目,老师负责审查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帮助他们最终制定创新实验项目。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学生每做完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情况撰写详实的创新性实验项目报告,由指导教师组织有关人员和实验学生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评议该项目,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提高实验效果、保证实验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4)加强基础实验教学的管理。由于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在学生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开设的,所以在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善于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同时,要彻底转变观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开放性实验项目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研究阵地,为实现自己美好的明天打好基础。
(5)开放实验教学和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和开放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创新性项目的基本平台,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我校目前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开放性实验室),应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管理形式、实验时间与空间的开放以及实验内容的开放等方面的工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全面开展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58―01
一、概论
新巨龙能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井工矿井之一。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以往均采用手工录入、汇总、核对、分析等十分繁琐、耗时耗力,且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遗漏登记等原因,造成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十分被动。公司针对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技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立,不仅节约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拓展了各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科技创新信息平台管理模式
为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在线申报、审批,评分、查询、统计等环节,做好科技工作的统一管理,首先确定公司科技管理模式。
1、软件开发模式的选择。B/S和C/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 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互联网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基于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今后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宽带的逐步普及,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完全的B/S模式应该是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选择B/S 模式。
2、数据库的选择。目前常见的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MySql,Orcale,DB2数据库等,它们各有优点,适合于不同级别的系统。那么哪种数据库更快?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存在许多不定因素,一些经验表明在长时间运行大量事务方面Oracle要优于SQL Server,但在集群技术等方面,SQL Server比Oracle数据库要好一些。软件开发平台在企业应用软件开发领域,往往存在两种选择,那就是SUN公司推出的J2EE和微软.NET。.NET是2000年以后微软最为重要的软件开发套件产品。J2EE和.NET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二者都是非常优秀的开发企业计算软件的优秀平台。这两种技术平台技术上部分不分伯仲,性能和先进性上是一致的。根据小组成员特点,我们确定的创新管理系统开发最佳方案为:B/S模式+SQLserver+.NET。
三、简易化操作,智能化管理
1、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
(1)搭建系统开发及调试环境;(2)客户端界面设计及数据库联接组件设计;(3)使用+Html语言完成编码;(4)调试程序代码无误后,将程序源代码部署在服务器端。客户端零安装,只需安装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同时具上网条件即可使用本软件。
2、用户权限维护方便
(1)定位系统需求;(2)在数据库中设计一个权限控制表和软件功能结构表,结合XML语言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全面控制;(3)使用语言完成编码;(4)调试程序代码无误后,将程序源代码部署在服务器端。设定用户权限通过软件操作即可实现,可以方便的添加,删除功能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权限生成功能菜单和功能树,不需修改软件源代码。
3、软件使用界面友好
软件开发中,将各个用户界面模仿静态网页系统界面,使得各项操作只需通过鼠标单击即可实现。使用者可以快速的熟悉软件使用方法。
4、采用新技术
在此平台的基础上集成开发出管理工作相关模块及辅助管理和即时消息模块。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业务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实现了信息化和“无纸化”管理,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部门之间、相关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与管理信息的有序流动、有效利用和充分共享。
5、完善的流程设计
系统将人性化、智能化的理念引入管理系统领域。涵盖计时管理、评委打分管理,最终得分即时公布、报表统计管理等多个环节。论文过程中,系统为用户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的实时查询功能,并为职能部门全面掌握情况和创新完成进度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批一般不超过10人,不重复评选。
四、评选条件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以项目负责人且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实际承担或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上的。
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成果,为主要完成人员(排位前两名),并获以下奖项之一的: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奖成果1项以上的;2、获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成果1项以上,或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果2项以上的;3、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果1项以上,或二等奖的成果2项以上的。
(二)在专利工作方面,为主要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实用新型专利8项以上,其技术或产品产业化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面,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工作15年以上,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或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卫生医疗方面,作为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注重医学科研,学术造诣深,在解决复杂疑难病症及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诊治中业绩突出的。
五、评选程序
(一)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评选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
(二)凡符合评选条件的,填写《金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一式15份,并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1份。县(市、区)企事业单位的,由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后报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市直单位的,经市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三)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初审和组织考察,并向市评选委员会提交初审意见。市评选委员会根据推荐材料和初审意见择优评选,提出拟选名单,经公示后报市政府批准。
六、表彰奖励
(一)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一次性奖励3万元。在县(市)的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县(市)政府予以奖励。
(二)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可优先推荐为省市科技重大贡献奖和省特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等省级以上有关荣誉称号人选,并作为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条件之一。
七、考核与管理
(一)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考核评议,主要考核其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创新业绩。在县(市、区)的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委托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专业技术特长,支持和鼓励其积极开展科研开发、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所从事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妥善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要及时向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工作调动等有关情况。
(四)加强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支持其参加国内外的专业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一)考核不合格的;
(二)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一、科技统计的基本概述
(一)科技统计的基本内容
科技统计是对某一国家、地区或者是某一科研活动规模及其结构进行的数量测量,是衡量科研实力与水平的重要尺度。科技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的投入、过程以及产出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投入的统计,主要包括对科研人员数量与结构及其在科研活动中的配置情况、科研经费的投入、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等;其次是科研过程的统计,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及课题的承担情况、科研机构的情况以及学术交流的情况等;再次是科研产出的统计,主要包括科技论文、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专著等情况的统计,科研产出统计是评价与考核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科技统计的主要任务
科技统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调研,获取科研活动具体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分析与整理为科研活动的评价、考核、预测、调控等的实施提供依据。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手段积累科研活动具体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寻科研活动发展规律,为科研决策、科研规划等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
二、科技统计对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科技统计是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
科研管理的创新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科研管理的创新依赖于对科研活动的有效了解与监督管理,这就需要对科研活动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科技统计是对科研活动的投入、过程以及产出进行统计的科学工作,能够提供科研活动具体情况的重要数据,了解科研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其进展程度,有助于发现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有助于打破传统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所以说科技统计是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
(二)科技统计是评价考核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科研活动进行评价考核是对科研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衡量科研活动进展情况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科研活动进展的程度以及结果的好坏不能简单地凭借个人主观判断,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反映科技工作数量以及科研工作质量的量化指标,通过这些量化指标来判断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及质量,而这种量化指标的获取则依赖于有效的科技统计工作来获取具体的科研活动数据,包括科技论文、专著、专利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数量及质量等。
(三)科技统计是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
科技统计是对科研活动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科研过程以及科研产出的有效统计记录,通过对科技统计所获取的科研活动数据进行分析,科研管理者可以发现科研活动的问题,找出本单位科研实力的所在,包括优势领域以及优势学科等,也可以发现本单位科研工作的弱势所在,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些措施强化本单位的弱势领域,有助于对下一步的科研活动进行规划与管理,有助于制订进一步的科研决策,所以说科技统计是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内容。
三、现阶段我国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统计意识不强
科技统计意识不强是当前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当中的一大问题。与其他科技工作不同,科技统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质的工作,没有产出性,工作效果通常不易被发现,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就容易被管理者弱化,不太重视科技统计工作,对科技统计工作缺乏充分的了解,没有意识到科技统计的重要性,科技统计意识不强。在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重项目申报,轻科技统计”的现象已是常态,认为科技统计数据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科技统计工作杂乱无章。
(二)科技统计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科技统计工作是消耗大量精力、历时较长,而且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幕后工作,工作内容繁琐复杂,统计报表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并且容易出错,往往一个数字的疏忽都会造成大量报表关系的变化,所以多数人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科技统计人员频繁更换,缺乏专业的培训,这就导致科技统计人才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术与能力有所欠缺,对科技统计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三)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一方面,由于科研管理工作者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科研单位以及相关机构对科技统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信息化建设应有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导致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科技统计工作对于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够,没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科技统计的工作中,科技统计工作手段与方法还过于保守与传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水平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需要,长此以往会导致科技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大大下降。
四、对以科技统计促进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科技统计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科技统计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科技统计意识是以科技统计促进科研管理创新的思想前提。因为只有思想意识提高了,才能将科技统计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者要提高科技统计意识,高度重视科技统计宣传工作,利用单位内部网络、单位公告栏、例会等多种途径宣传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科技统计意识;另一方面,科技统计部门要在部门内部着力宣传科技统计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宣传小组负责宣传工作,使科技统计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设高素质科技统计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科技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要不断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科研统计机构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统计人才,充实科技统计队伍,为科技统计工作的良好开展做好人才储备,打造高素质的科技统计人才队伍。
(三)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科技统计的现代化是科技统计工作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而科技统计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统计的信息化,所以科研机构一定要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统计的投入力度,提供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构建科技统计信息化平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引进,要着力打造科技统计信息化系统,提高科技统计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统计是对科研管理活动投入、过程以及产出的科学统计,是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是评价考核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然而,目前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却存在科技统计意识不强、科技统计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科技统计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科技统计意识;建设高素质科技统计人才队伍;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以此来为我国科研管理创新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科技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刚,张慧,李夏等.论科研院所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69-02
一、引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使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2,18(6).
[2]李晓宁,罗正祥,蒋宁,等.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创新教育[J].2006,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