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与实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理论知识与实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理论知识与实践

篇(1)

中图分类号: G642.477;U66-4 文I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3.037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知识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与园林专业密切联系的园林行业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与难题。从培养本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技能、综合能力角度来看,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是其综合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针对不同专业探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相关内容层出不穷[1,2],针对师资以及软硬件薄弱的地方院校,尤其是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软硬件条件得不到足够保障,如何应对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仍是一个难题。在这种形势下,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无可非议,但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既能达到让毕业生利用专业理论综合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提升毕业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又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多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经历,从指导教师担任毕业设计(论文)角色的责任谈几点看法:

1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选题就是指导教师给毕业生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良好开端,选题情况基本决定着毕业设计(论文)基础框架,主要内容和论文质量。

园林专业针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内容的基本原则是:力求内容多样化;避免组内内容重复、相近;论文内容新颖,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尤其结合实习基地生产问题的解决开展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既有任务又有兴趣,或结合教师科研做创新性研究内容,或结合专业综合实验,或开放实验室开发创新内容。根据以上基本原则,指导教师在给学生选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内容不一定要难度大,但必须新,注重实用性与可行性,并且能够使学生融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针对指导对象进行选题设计。

三是设计多角度选题,使组内学生设计内容丰富多彩,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是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引导学生发掘部分本行业或与本行业关系密切的行业热点与难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着重把好关。

2挖掘毕业设计(论文)引导与指导技巧

指导毕业设计 (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引导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直接过程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关键的环节,包括几个方面:引导毕业生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给毕业画一个圆满的句号;针对新生活开启一盏灯;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文献、资料等收集,把好开题报告关口;开始材料的准备以及交流具体工作如何开展等;使毕业生自行确认通过系列过程,其毕业设计(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步入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后,对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指导教师关键指导先怎么做,再如何做,接着可能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或书写设计说明,提炼思想等。在此过程中,注意千万不要让毕业生有依赖心理,要加强其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指导过程中,师生间交流对解决问题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交流过程给予指导教师思考或灵感。

3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

目前就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同行相继提出系列改革方案及新见解[3-6]。现行条件下,严格要求指导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更直接的意义。面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指导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坚实的实践知识,尤其是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及其他因素制约,加强指导教师实践与社会接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教育工作者[7-9]已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以及办学定位是改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根本,针对此系列问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定位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遵循国家本科教育规范与原则并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定位。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一方面要考虑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指导教师指导水平来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同时依据自身条件定位,如何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主要依据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指导教师指导水平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可行性、应用性、可达性、内容完整性、创新性、设计(试验过程)的独立性,以及是否达到培养毕业生“授之以渔”的目的,即毕业生一旦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依据毕业生实际情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后,针对毕业生提出严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同时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把好质量关。

4充分利用开放的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是建立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形式上,在时间和载体上具有共享和开放特点的指导交流平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过程就是一个关键的毕业设计(论文)交流平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教师团队可以依据开题内容,交流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可行性、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或不足等。同时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课题内容依据自己指导的毕业生的情况建立小组内交流平台,修改不足或提升思想,或丰富创新性等,达到互相学习、交流的目的。

5培养毕业生合作精神

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时,通常是毕业生求职、就业或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往往对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精力不足,如何平衡求职、就业或考研复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精力之间的矛盾,也是困扰指导教师的难题。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可以设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工作进度、工作量,严格考核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要求组内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从而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能力实现以点带面的放大效应。

6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取得的成效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实践教学任务,首先针对教学任务,对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指导教师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申报,并提出要求。实用性(尤其毕业设计与就业紧密联系)与创新性强、避免重复性与雷同性,并相互监督,题目数量要求超过所带学生数量的30%;毕业设计(论文)组委会成员对呈报题目审核、校对并对不合格题目进行修改;动员毕业生选题,每一位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申报三个题目,然后组委会依据毕业生申报情况与指导教师对接,并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要求。时间要求、质量要求(系答辩成绩排序后25%学生,上报院级二次答辩),之后由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小组开题,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展,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成稿提交,最后由毕业设计(论文)组委会组织答辩事宜。组委会在指导教师指导进程中,不定时抽查进展情况,教师指导情况以及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实际工作量等。在系列工作开展中,组委会对论文题目、论文内容严格把关,使毕业设计(论文)达到预期标准。此外,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综合实验、利用开放实验室组织设计竞赛活动以及课余部分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帮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等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在本工作开展中,亦出现个别毕业生投机取巧,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组内工作分工不公致使学生之间产生小摩擦等问题。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以“学生为本”,强化系列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并严格落到实处,本项工作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02):49-51.

[2]王志跃,杨海明,陈燕凌.提高农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05):76-78.

[3]夏守之,郭焱.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2009,(01):9-11.

[4]罗志勇,张胜涛,陈昌国.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改革c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97(05):98-101.

[5]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89-90.

[6]程冬梅,陈璇.试论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19,(04): 83-86.

篇(2)

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既然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新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才能实现研究的超越与发展。在当前,既然对知识的理解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并且这一理解成为很多学科进行时展的破解元素,因此,从知识的现时性角度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就是自然的、合理的。

一、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知识理路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学术语境与教育场域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破解理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向度进行。

(一)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知识的分享是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指知识的双向传递,有别于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扩散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运动到另一个使用者,两者侧重的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而知识分享强调的是知识在合作者中的双向流动。知识韵分享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如果知识未被吸收和应用,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仅仅是获得知识,不能成为分享。成功的知识分享应该是通过改变知识获得者的行为方式和心智模式。”也有学者在同一意义上更为清晰地指出,知识分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的过程。在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码的、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的明晰知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不便交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

可见,知识分享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当我们将知识分享看做一个过程时,就意味着知识会持续不断地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知识的巨大力量才得以体现。知识交流是整个社会进行知识分享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新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正是在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得到创新。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有四种基本模式: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四种模式也分别与知识的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相对应。群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从而创造出隐性知识,如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外化是一个把隐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明晰知识的概念的过程,是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融合是将概念系统化到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是一个将明晰知识纳入隐含知识的过程。在一个组织中,知识转化的顺序是群化----融合----外化一一内化。在知识创新中,重要的是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明晰知识的转换,这其实也是隐性知识分享的结果,其实质是传播者的隐性知识与接受者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当知识的外化发生时,分享的范围就扩大了。可清楚地加以表达的知识可以被更多人分享,与分享者的明晰知识融合而成新的知识,并重构其隐性知识系统。

如果知识是静态的、无法传达的,自然就谈不上分享,知识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无以发生。基于对教育研究的反思,笔者认为,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

(二)普遍主义与地方性知识

一种知识陈述,如果它是客观的,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简而言之,普遍性是指“普遍的可证实性”(universal verifiability)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普遍的可接纳性”(universal acceptability)。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这种“现代知识”的境况之中。受其影响,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以对以下问题的“求解”为旨向:对任何一个教育现象(事实)试图作出一种因果解释;在基本理念上认定教育理论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定教育现象与事实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可循的,即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客观的教育规律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寻求。在这种设定下,教育理论研究者把追求规律、建构法则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目标,可称其为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

毋庸讳言,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必将导致一种决定论意义上的理论范式及知识形态的出现。现代知识普遍性的提出有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共同体,其成员之问分享着同样的知识标准和信念,采用着同样的认识方法和必然形式,并根据同样的证据对知识进行着同样的合理化辩护。

在教育学探究中,持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与方法的研究者常常迫不急待地、挖空心思地寻找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然而,它“不仅不能赋予教育学真正的科学化内涵与意义,而且也难以揭示出教育活动内在的目的、价值及依据所在。”

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知识”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在此,“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而不再是什么既成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而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是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语言交往、实验,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着的。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而不只是存在于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头脑中的东西。由此可见,“参与”是表达“地方性知识”的一个关键词,知识的主体必定是共同主体(共同体)。

转贴于 对知识的辩护只能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进行,任何独立于生成过程的辩护都是无效的。如果说知识必须根植于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而不是被完全抽象化于表象理论中,并且理论只能在其使用中得以理解,而不是在它们与世界的静态相符(或不相符)中得以理解,那么,对这样一种知识的辩护就既不可能用形式的论辩来证明,也不可能用先验的方式来一劳永逸地建立起合法性的基础。“地方性知识”并未给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框定界限;相反,它为知识的流通、运用和交叉开启了广阔的空间。在地方性意义上,知识的构造与辩护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它始终是未完成的、有待于完成的或者正在完成中的工作。

既然“知识”具有“地方性”的基质,既然教育理论研究的“普遍主义”受到消解,那么,就有理由追问,教育理论知识于此的“合法性”路向在哪里?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这也正是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获得“解放”之路。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主体知识身份的确立及意义

多年来,教育研究者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一关系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两张皮”与“断裂”的指称。而不管是“两张皮”也好,“断裂”也好,都表明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独白”状况的存在。这种“独白”,构成了教育理论知识状况的“平面景观”。究其根源,“独白”的教育理论是传统认识论的产物,传统认识论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者对象化、物化。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把“我一你”关系凸现为“人一物”的关系。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而如果把人对象(物)化,势必人为地造成教育领域的两个世界----教育理论者的“世界”与教育生活世界。在此,“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用对理性思想的研究代替了对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研究,注重理论的结构与形式,忽略了现实教育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内容。在“独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生活世界变成了一种符号和一种普遍规律的个别表征。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者的感受、知识背景、需要与动机,没有考虑到教育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一切都服从于研究者的意志。在“独白”的教育研究中,教育理论研究者是“我思故我在”,自以为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理论知识的僵化、凝固,而同时出现的景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我行故我在”。而知识的意义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来确证和实现的,知识作为所知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存在方式,只有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人的对象化活动对知识意义的确证和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把观念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物化的知识力量,这是实现和确证知识意义的一个必要环节。知识具有一种基本的在体性,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作为“在者”的人与另一更为整全的“在者”建立起一种生存关系。因此,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参与或分有(Teihaben)整体,无论分有的方式是沉冥式的还是理析式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机理,还可以从知识的生产观中找到理据,如有学者认为“知识生产过程的本质,取决于知识生产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特性,体现了知识生产中主客体关系的性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换句话说,在教育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两大知识群体----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知识身份是二者发生关系的纽带。而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育知识才能不断地产生并流动着。

三、当前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与教育家提出并使用过各种各样知识和认识的概念,这些概念导致了多种多样的教育重点和教育实践----显然,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知识的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事实的确如此。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这些知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探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育理论基本命题的思考,教育理论也正是遵循知识本质观的演变轨迹而不断发展,而由此也带动了不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变革。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知识论的这一关系历史地、逻辑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研究中。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围绕《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发生了一场比较大的教育论争。论争的核心在于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知识”问题的理解上。在笔者看来,无论论争的双方如何持之有据,有两点是必须要清楚或有清醒的认识的。一是认识论(知识论)的适用度问题。从知识分类来看,的知识分类是在科学地解决了知识的起源与本性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两大类,这种分类比较准确地提出了知识的类型和特点,而问题在于,主体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物理、生理、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如何,认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建立在这一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自然存在阙如之处。二是教育学者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与知识社会学方面的深思。近年来,以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观融合教育理论的研究论著比较多见。在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的观照下,教育理论研究者形成了以下认识:教育理论应尝试建立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新体系;教育理论应研究不同知识的教育设计与教育策略;应以信息加工理论关于知识的分类为基石,探讨不同类型知识掌握的心理机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应该基于知识类型的不同进行转向。以此构建的教育理论无疑可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悬置”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而对知识社会学的省察表明,知识社会学必须以大量的精力处理由对知识性质的看法所引起的认识论问题。

篇(3)

1.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智力和能力的健康发展,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在高校全面、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应试教育体制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麻木思想和忽视心理,有力地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及时剖析心理,及时纠正、解决问题,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基础保障。要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助力,引导教育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及时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全面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坚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圈,促进思想政治觉悟的不断提升,将知识转化为综合素质。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填鸭式灌输,追求的是数字化的升学率;传统家庭的“温室教育”,实行的是溺爱式圈养,追求的是最大化的大包大揽,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空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们一旦走入大学校园,面对需要独自思考和生存的新环境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和“温室教育”所带来的弊端,通过心理教育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增强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及时汇总分析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适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疏导,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摆脱心理困扰,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1.注重入学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新生入学初期,大学生处于人生转折的路口,各种思想冲击和心理变化随之而来,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注意把握新生入学这个重要的时期,通过正反面教育、参观学习、生活实践、人际交流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强化一对一的心理交流和辅导,传授他们心理调适方法,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未来将面临的挑战,正确看待自己在适应转型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变化,充分地做好准备,有效地调适心理,及时地规范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具体而言,正确发挥高校辅导员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通信设备、教学设施等科技手段,放下身段走入大学生中间开展多样性的心理辅导教育,拉近师生关系,增强他们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同时要善于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助作用,培养两名班级心理委员(男、女各一人),让他们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开展集体拓展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注重心理调查,掌握大学生的适应情况心理调查能够及时直接地掌握大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它是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校园里面,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咨询、问卷调查、模拟测试等方式,深入大学生开展广泛的心理调查活动,把握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对于严重适应不良、家庭贫困、心理健康有问题、学业困难、身体残疾或有特殊疾病的特殊学生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建立相关学生的特殊档案信息,从物质、精神、心理多渠道、全方位地加以关心。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团结学生合力做好思想引导、精神鼓励和心理疏导工作,最大限度地给予特殊学生群体合理的资助。

3.注重课堂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一,强化品格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品格素质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德行修养水平为目的,不断增强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自控力、责任感、荣誉感的教育。高校应该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积极广泛地开展大学生的品格素质教育,促使大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培养其果断、坚毅、自信的意志品质,促使大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冷静、客观、全面的思维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和现实。第二,强化情绪管理教育,增强大学生调节控制的能力。情绪管理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处于心理素质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绪易敏感、情感易偏执、行为易冲动。因此,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把情绪管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正确认识自身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充分利用积极的情绪状态,克制消除负面的情绪状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第三,强化心理动力教育,增强大学生求知拼搏的能力。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理想抱负、成就动机、求知欲、进取心和荣誉感。很多学生在努力奋斗成功步入大学校园后,阶段性成功的自我满足与陌生环境的自我茫然相冲突,反而产生困惑,不知道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内心缺乏前行的动力。针对这种现实情况,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特别注重发挥心理动力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的人生动机,养成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求知、不断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

三、关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与专业理论教师不同,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相处的机会多、时间长,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厚,容易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在学生的自我认识、品格养成、情绪调整、人际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高校辅导员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得当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强化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铭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工作的发展规律及变化特点,不断积累科学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篇(4)

外贸跟单员是随着我国外贸的发展和业务的细分而出现的一个新岗位,《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即是根据此社会需求,新兴的一门国际经贸类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的即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外贸跟单员。

一、外贸跟单员与《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情况简述

(一) 外贸跟单员的岗位定义与工作职责

外贸跟单员是指在进出口业务中,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货物加工、装运、保险、报检、报关、结汇等部分或全部环节进行跟踪或操作,协助履行贸易合同的外贸业务人员。

跟单员主要工作职责包括:1、跟踪每张单订单的生产并将货品顺利的交给客户,收回应收回的款项。2、同新、旧客户保持联系增加沟通,了解客户所需。3、接收客户的投诉信息,并将相关的信息传递到公司的相关部门。4、掌握、了解市场信息,开发新的客源。5、做好售后服务。

(二) 外贸跟单员的发展前景

以客户定单为依据,跟踪产品(服务)运作流向并督促定单落实的跟单员是各外贸企业开展外贸业务的基础性人才。每一个外贸企业,不论是贸易型出口企业,还是生产型出口企业,不论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大中型企业,还是身兼数职,公司规模较小的小型外贸公司,必不可少的就是跟单员这一岗位。

因此,在整个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类型各种规模外贸企业良性发展的情况下,对于跟单员的岗位人员需求是庞大的,跟单员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较为看好,只要能够充分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定能够在日后的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先机。

(三)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定位为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此课程以跟单员岗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进出口跟单操作流程为主线,按照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采用案例、项目驱动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流程中,以外销合同为依据,跟踪产品(主要是货物)运作流向并督促合同的落实。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跟单员,让学生既熟知进出口跟单业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流程,又能熟练进行进出口跟单业务处理。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具备专业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累积以及专业素养的外贸跟单员。1、职业能力:能合理寻找供应商;能处理打样、寄样;能审查出口合同;能进行原材料采购及确认;能核实生产技术及设备;能跟踪生产进度;能进行质量监控;能处理货物出口包装及租船订舱;能处理货物报关、报检等手续。2、知识目标:掌握企业法人登记及生产经营情况核实事项;了解与产品企业相关的各类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及环保包装要求;熟悉样品制作;掌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知识;掌握常用货柜尺寸及装载重量;熟悉我国进出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进出口主要流程。3、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与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教学手段

目前,该门课程授课多采用讲授、多媒体教学、建立课程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以及引进模拟操作相关软件等方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除了在教室听课以外,也可以通过小组形式的模拟发表进行实训,到学校专门的实训教室,利用网络资源或者专业课程软件进行模拟操作,锻炼操作能力;也可以依托学校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平台,进行观摩考察学习、顶岗实习等,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权威教材以及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专业权威的教材种类非常有限,成体系的教材数量很少,大多是针对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考试内容而编写的教材。教材内容覆盖面广,内容多,量大,很多知识点跟《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保险》、《外贸单证实务》等相关课程都有重叠,使得本门课程的教材在整个国际商务专业教材体系中缺乏优点和亮点。教材的不统一不不成熟也使得本门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从目前的高职院校来看,由于外贸跟单的课程建设起步较晚,所以该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很多不足,教学大纲编制也非常不成熟,教学内容在院校之间相差较大。正因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外贸跟单课程的开展很难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是实际有效的实训课程的缺失使得许多教学内容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相关知识雷同甚至重叠,而跟单课程的实质应该是注重在履行订单过程当中的操作与实践,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手段使得培养外贸跟单员工作也就变得有名无实。

我校在几度更换教材后现在使用的是由外贸跟单员考试中心编写的《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该教材也存在如上问题,虽然覆盖知识点全面,但内容过多,并且大量与国贸实务、单证等教材内容重叠。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课程设计等局限,必须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授课过程中选择性的讲授教材当中的部分内容,虽然避免了重复国贸实务、单证课中已有内容,但删减也使得学生对于部分内容的熟悉不够,难以全面系统的让学生全部掌握有关内容。

(二)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多,实践少,课程实践限制大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以课堂授课模式居多。教师通常会将课程分为出口跟单和进口跟单两部分,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从接收订单一直到生产进度跟单,从货物运输讲到出口收汇核销。而学生对于如何组织生产,什么是确认样,什么是色样,货品内外包装有何区别和侧重等一系列跟单重要问题均停留在表面认识和理解上,缺少实践机会使得学生无法很好的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校外的实践环节的实施条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在的外贸企业大多数为私营中小型企业,它们本身对外贸跟单员需求量小,不愿意接受没有从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也缺乏全面培训的安排,即使找到对口实践单位,大多数能安排的也只是观摩而不太可能真正让学生上手操作,使得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有很大的难度。再者因为跟单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本身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单纯的一次两次观摩或者一到两天的实践操作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锻炼了实践能力,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受限居多,实施难度较大。

三、《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一些建议

针对上述若干问题,也根据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对于如何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方式进行结合,给出一些建议。

(一) 小组任务教学:进行角色扮演,组建公司进行模拟流程操作

跟单员的工作本身需要同生产企业、客户以及外贸公司进行配合和联系,因此可以分配角色进行模拟操作,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工作环境相类似的场景进行模拟操作。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建若干模拟公司,并选定生产产品,建立自己的产品展示,任务角色有生产企业、客户、外贸公司业务员、跟单员等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然后,选择了角色的学生如模拟外贸公司业务员的学生可以通过软件或网络与模拟客户的学生进行询盘、发盘等操作,也可以同模拟生产企业的学生进行“供应商选择”、“验厂”等操作。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空白单据如“生产进度表”、“采购单”、“入库单”等供学生进行填制,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业务流程,加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对每个小组的效果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进行实地参观教学

跟单员需要掌握大量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跟单课程有若干环节如生产进度控制、质量跟单、供应商的选择、货物运输等都牵涉到工厂,然而学生之前普遍没有接触过工厂等生产企业,缺乏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习货物运输的环节安排到工厂或者集装箱码头进行参观。本课程选择跟学院有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外教学地点,安排学生进入工厂进行实地观察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生产企业里的外贸跟单员进行讲解和现场演示,学生通过现场观察感受熟悉外贸生产企业的环境和氛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可以让学生有职业初体验的感觉,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三)利用校内实训室和课程软件进行模拟操作

授课过程中,可利用学院现有的校内实训室如模拟外贸公司业务部、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进行亲身体验。当讲解到“合同跟单”时,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国贸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国际商务实训室中进行如网上磋商、合同签订、订单下达、网上支付、订单跟踪等一系列流程的仿真操作。讲解产品包装选择时,可演示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瓦楞纸箱和纸板,可带领学生操作“模拟跌落试验”,该试验是将内装商品的纸箱按照不同的姿态和次数从规定高处自由跌落,以检验纸箱对商品的保护程度。目前,我院也在积极开拓外贸跟单相关软件的应用,在已经应用南京世格软件公司的SIMTRADE模拟平台以及POCIB的基础上,也在试用体验世格软件新进推出的SIMOS外贸跟单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目前仅限于教师体验中,日后如果发展成熟,可作为本门课程的专门教学软件推广至教学过程当中。

(四)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巩固教学效果

通过组织学院、参与市、省乃至全国性的技能竞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或技能,而且相应的技能竞赛需要选手发挥聪明才智,活学活用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重复知识,甚至更需要进行升级和创新;层层选拔的过程、集中培训的经历、激烈竞赛的场面,可以让学生选手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培育学生奋勇拼搏的精神,使学生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2012年12月2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学学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外贸跟单技能大赛圆满成功,也代表了外贸跟单全国类大赛的一个发展里程碑,作为指导老师,去年第一次带领学生参加赛事,获得了团体二等奖,也是对学生和本人教学工作的一种激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再接再厉,加强学习,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5)

1.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是职业教育实践导向课程建构的理论核心。激进建构主义认为:①学习始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②学习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这是一个学生从其自身内部建构其自己的理解过程。因而,教学过程必须做到: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出发;②精密地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经验的教学情境,这些经验应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发生相互作用,使他们能够建构自己的理解,然后在教师的促进下,由学生自己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把学习者完全置于了学习的中心位置,主张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从而突出强调了“学习者”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瓦解了“理论记忆+机械应用”这一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展开的建构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2.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职业院校多数学生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长期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对理论学习形成了恐惧心理和厌恶心理;如果用建构主义课程模式来开展课程,先让学生进行一些离他们生活实际很近的职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擅长实践,更容易让他们体验到久违的“学习成功感”,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而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地感受理论学习的需要,则可进一步激发起对理论学习的动机。

3.模式构建的宗旨。首先,职业教育课程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其次,职业教育课程所选择的必须是实践中心模式,而不能是学问中心模式,这是由技术知识的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就是要把“实践性”渗透到职业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第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应是技术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技术实践技能应从培养再造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创造技能为主,从培养动作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智慧技能为主。其中,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获得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心。为此,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总体上实现了以下几个转变:在课程本质方面,实现了从“知识本质观”向“实践本质观”的转变;在课程价值方面,实现了从“知识传授价值观”向“能力培养价值观”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从“单项传授”教学观向“互动共建”教学观的转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实践能力培养———以公共英语课程模块化实践教学为例

1.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性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职业教育中,公共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样应循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突破学科体系框架,融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为适应学院发展,满足各专业发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我院公共英语在第三学期实施专业入门教学模块,随之进行了《行业英语入门》校本教材的开发。教材的开发紧密围绕“基于工作过程”展开。

2.基于“典型任务”实践性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在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上,教材内容体现与行业接轨的实践特色。即每项语言技能都通过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语言技能、知识、情感、素质等全面训练。同时,教材内容融合企业文化、相关企业职业道德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教学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既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标,又是知识生产的过程和手段。而目标和手段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企业需求为宗旨,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专业面向、就业岗位,体现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篇(6)

1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髙职院校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目前体育课的教学有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髙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及评价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革,这对全面提髙体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髙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经验少,体育教学方面受普通高校的影响比较大,总的来说,体育课教学“重实践轻理论”,“重实践”是指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向学生传输某种体育技能,以便能够让学生掌握该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轻理论”是指对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常识及文化方面的理论教育不重视,重点关注教会髙职院校学生如何健身,但对于健身中的理论知识传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部分甚至不传授相关理论知识。

 

2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的作用

 

随着目前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可知,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体育知识点的落实,只有完全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才能有较强的运动技能。具体来说,体育理论对实践具有下述两方面的作用:

 

2.1认识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实践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事实,这是丰富体育理论的基本源泉。然而,实践经验并非能够自动产生新的理论,而是需要人们持续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理论探究,将体育实践转化为理论,以便能够有效掲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实践的解释功能,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有实践都必须要进行深人详细的解释,而体育理论正好能为解释提供异坚实的理论基础。就认识体育实践的层次而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能够对体育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促进人们对体育实践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体育理论思维,能够从体育实践中观察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经过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综合,能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判断。就更深层次而言,体育理论对于体育实践的本质、本性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也有效掲示了体育的内在规律和运动机制,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体育理论框架,増进学生对体育的完整理解及不同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能够为学生有的方式的思考提供技能通过基本的认识依据。有理性,就有智慧和创意,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促动体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持续进步及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2.2价值的启迪与唤醒功能

 

体育理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体育本质、价值及意义的领悟。体育实践是对体育运动的具体体验,教师只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才能通过适当的教学模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深刻的体育理论,能带给学生人性的陶冶和视界的拓展,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进行自觉的思考和审视,更深入的领悟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和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理论的主要作用并非为学生提供规则性与技术性的知识,而是通过理论的传输启迪和唤醒学生加深对体育价值的理解。理论对实践的具体作用在于通过实践唤醒学生价值观的认同与精神的再生,引发学生对体育的价值、理想等主题的深人思考。

 

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除了要满足以“职业为导向”的要求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个理念,多个技能”,即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特定的体育技能,是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形成一种自学自愿的行动。基于此,如何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实践与理论并重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

 

体育教学改革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华东师大的郝金珍教授在《新课改下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健身兴趣”,重点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西安理工大学的殷春宇在《试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中明确指出要与终身体育接轨,高校体育教育一定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帮助学生形成自觉自愿的锻炼理念等,总之,众多学者都认为体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加强体育理论文化课程的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多位学者的研究及实践得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同堂授课,具体教学改进如下。

 

3.1理论课和实践课同堂授课教学模式

 

具体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同堂授课,在50min的课堂上,可以在前30min进行理论课教学,在进行理论课教学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确保体育理论的真实性,还要尽量确保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外,由于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导致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评价结果面前丧失了体育学习的信心。可以说,当前较为单一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是对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性的极大阻碍。

 

4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分析

 

4.1丰富已有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实际走访调査,笔者发现,当前我国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大多较为单一,在课程设置上,通常是一些浅显的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教授。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单薄,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为体育技巧的训练,过多的强调体育动作的标准程度而忽略了体育活动的健身性质,许多学生在教师严苛的要求下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体育教学的主动参与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完美接轨,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我们也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鼓励教师将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入课堂,使初中体育课堂“活起来”。体育课程如果能够得到丰富,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极大的调动,主动参与度也会随之提高。

 

4.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通常只是在教师的讲解后进行单纯动作模仿。这种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髙的根本原因。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体育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量,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兴趣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举一个例子,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始前与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告知,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的课程内容与课程重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便于学生进行课下的自学。

 

4.3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考量。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在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时,教师要深人的考察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薷要,制定出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计划。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调整,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提髙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能够帮助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这一途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快的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在轻松的体育教学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篇(7)

1.1讲

1.1.1教学中要采用兴趣连带讲授法。上课时先以体育运动为"向导",吸引住学生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使讲解的内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如讲授体育锻炼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时,首先要讲解人体心脏的形态、结构,重点讲解左右心房突出的左右心耳。因为心耳是血液的补充储存器,当人们进行运动时,心脏活动加剧,心耳便参与活动锻炼加快血液循环。如心耳中血流长期缓慢,就有可能形成"血栓",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心耳的作用牢记不忘。

1.1.2教学过程要精讲,不能硬灌。精讲应抓重点和难点,找规律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如在讲授心血管系统与运动的关系时可不用受教材章节限制,按最清晰简捷的方法进行归纳,理顺、找出层次关系。可以讲解与循环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讲授循环的起止部位,最后结合运动实践跑、跳等专项供血循环途径,用图表和箭头示意,口手并用边讲边画,最后加以小结。此举能较好提高教学效果。

1.1.3教学中可进行异步教学的尝试。传统的同步教学强调统一要求,同一速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现代社会教学必须培养"快学习"和"快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格格不入。所以在钻研教材时,应组织消化参考资料,根据教材内容的简繁和学生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异步教学法。因材施教将教师的九步指导(提出问题-提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和教师指导异步化的统一。如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东西就不照本宣科,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当前体育科研领域的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动向等,使学生开阔眼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1.4讲课要有艺术性。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而且对每一课时的教学要求,讲授内容,乃至语言声调,表情姿态,板书书写,演示提问等,都要认真思考和充分准备,讲究艺术性。讲课时语言要精炼生动,逻辑性强,导入新的内容要自然流畅生动,切忌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冲淡主题。

1.1.5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模型、图表等教具使用得当,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巩固提高、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重要作用。但使用过多反而会弄的学生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每一次课用什么教具,要考虑周全,不能教具、图表放一大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1.2想

想就是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其思考。这当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把"想"变成课间休息,而要启发和锻炼学生动脑能力。根据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特点,基本理论教学要为体育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据,也就是说,掌握理论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对体育科学和运动技术的认识能力,学会创造性的运用技术技能。

1.3疑

疑就是质疑。这里有两重意义。一是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提问题的时间,使学生对解不开的疑团有表达的机会,避免问题堆积太多后遗忘或者课后无机会找教师解答。二是根据课堂实际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求异性、探索性、多向性方面研究问题,深入分析,寻求规律,大胆猜想,寻求标新立异,对各种条件和结论做各种变化,从纵向、横向、逆向进行探索,使知识不断深化。培养他们采用多种形式,如指定一人或全体学生回答,或采用"快速抢答"、"竞赛回答"等,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轻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进取心。

1.4答

篇(8)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在中职实践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是直接从校办工厂中转型出来的,可能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教师技能培训和考核,在理论环节上比较缺乏。另一部分就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当中职教师,他们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讲授只能停留在理论环节。这就导致了中职机加工教师队伍中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同时具备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教师还是少数,数量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教师,即会做不会讲和会讲不能做两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能适应实训教学的需要。中职教育要求教师既能从事课程教学,又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实践。因此培养“双师型”的队伍迫在眉睫。其次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成熟,机加工实践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从现实实践中来看,以往的加工行业都是分散独立的,零件加工不成体系,同一个机器的零件往往在不同的工厂生产,因此机械加工行业也呈现零散的特点,各个工种之间缺乏相应的配合。要建立一所华丽的大厦,必须依靠设计师、工匠等多个工种的紧密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机械加工业也是一样,系统的了解加工实践,对于整体的、统一的机器进行深入了解,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比单一的工作,重复的内容操作更能吸引学生。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技术要求会越来越严格,为了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往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从单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向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独立思考的方向过渡,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挖掘潜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2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途径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现代课堂教学不再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动性,而是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从教师让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想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从最初的领导者变为现在的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让学生发挥想象,集思广益,将个人的创作性与实践结合起来。机加工虽然大部分时间是按照磨具做东西,但是也忌讳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这样的加工永远是学习比人,而没有自己的创造。现在的实践环节往往是学习有现成的模型可以看见或者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实物可以参照,学生们只需模仿而无需创作,但是时代在呼唤灵感和创造,中国也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们的机加工实践一定与要这样的趋势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作,哪怕是对零件进行一个简单的改造或在外形上能够与众不同,都应该给予学生鼓励。

2)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绩,达到最优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3-5人

篇(9)

音乐理论教学是各音乐院校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音乐理论教学不仅“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它理论课程做好准备”,学习音乐理论是为了为演奏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更深一步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注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智力的开发,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音乐理论教学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可以说,音乐理论课程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领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只有在音乐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创新欲望。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笔者发现,在高职的音乐理论课上,单纯地进行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比如讲乐音体系、节奏、节拍、调式等章节,很多教师只注意理论与概念的讲述,常常是纯粹的概念讲授,对学生缺乏感性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影响他们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音乐思维的僵化,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音乐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教师需要明确音乐理论并非纯理论学科,它是作曲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比如教师在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后和音在五线谱里的位置后,再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感性的认识。通过听唱单音的高低走向,看到五线谱里基本音级的上行和下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统一,获得了对音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五线谱的印象。在讲音程时,说C到F是纯四度,是协和音程,C到#E是增三度,不协和音程,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尤其是结合钢琴键盘,两个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两个琴键,学生便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结合调式音阶,通过适当的谱例听一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记谱法一章时,教师可在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中选择一些含有不同记号的典型曲例让学生弹唱,有的放矢地学与练,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含有各种演奏法记号的谱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师可以将音乐理论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相结合,如在《钢琴》课中使用音乐理论基础的识谱、节拍、节奏等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分析所演奏的乐曲进,做到音乐理论和音响的实际结合。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手写板书,受黑板大小的影响,常常有写不下擦了又写的时候,使教学内容既不连贯完整,又耽误时间,坐在后排的学生又常有看不清谱的烦恼。而且在写谱例时往往影响了上课的进度,出现老师一抄谱学生就分心的局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在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普及的今天,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音乐多媒体教室,为了给学生一个全方位吸收知识的环境,教师可凭借视听教学手段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音乐理论教学的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对多媒体音乐课件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理论教学质量。

通过图片、动漫、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多样化方式,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在课堂中讲到关于音色的知识时,有木管、铜管、拉弦、弹拨、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的不同音色表现,教师很难把这些乐器都带到课堂上来并进行吹奏,那么就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和部分音像资料结合起来制作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既避免了由于纯粹的理论讲解而造成的空洞,又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在调式分析中,教师可以先呈现乐谱让学生们分析,然后放音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检验分析的是否正确,或者在乐谱出现之前先让学生听音响,分析是什么调式,再呈现乐谱,检验听的是否正确。

篇(10)

质量工程学是面向质量与可靠性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波动对产品质量性能的影响,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具――控制图和质量稳健设计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1],[2]。课程设计是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操性锻炼,采用制造企业或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数据,要求学生完成某方面的实际设计内容,包括统计过程控制、试验设计等内容。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并得到很好的实际应用,下面分别从课程设计理论和实践案例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1.课程设计理论

在完成《质量工程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选定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一次实操性锻炼。设计采用选择的项目所采集的数据,要求学生完成三大方面的实际设计内容:(1)对项目某一质量特性选择合适的控制图,并利用Minitab软件生成控制分析用图;(2)并用一定的方法分析过程、改进过程;(3)对改进后的过程采集新数据,更新控制图直至过程为受控状态,绘制控制用控制图。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质量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较好地掌握质量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课程设计,实现如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SPC理论和方法,理解对一个给定的过程消除异常因素的方法;(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团队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质量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课程设计过程按分组的方式进行,由指导教师向学生发放有关的课程设计背景资料,并向学生讲述课程设计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设计过程采取课堂集中辅导,分散设计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按四个人为一组,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协作、充分讨论、相互启发的基础上形成设计方案,课程设计结束要求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书,必要时可要求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课程设计方案演示和答辩,评出若干优秀设计成果。

2.课程设计实践案例

下面给出实际中的具体案例,说明如何选取合适的控制图对网速进行监控,并实施改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资源能够共享、信息交流迅速与便捷工作与生活方式的优点,快速地进入日常生活中。但随着联入互联网的组织与个人的不断增多,网速成为大众生活中被关注的话题。以郑州航院东校区区域内联通网速为质量特性值进行监控,该质量特性值的数据能够通过软件方便地得到,且影响网速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双绞线的传输速率高低,电脑的硬件性能等,也可以通过适当改进提高网速,如更换质量更好的双绞线等。因此,该项目具有可控性、可操作性和可改性。网络这一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型数据,可以应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对过程加以控制,查找原因与改进过程,并制成控制用控制图,用来监控网速的稳定性。

以网络瞬时速度为质量特性,由于事先不能确定网速的具体范围,因此不再设置规格限。具体过程如下:(1)准备器材:一台PC机,一个秒表计时器,笔记本与签字笔;(2)从小组成员中选定两位成员分工进行数据采集与记录,具体方法如下:①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记录,另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读取数据与计时;②每隔30秒时间,进行一次集中抽样,连续读取5个数值;③如此进行30次,记录下相应数据;(3)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至Minitab软件中,数据情况如下表:

由于小组选择对网速这一计量值数据进行测定,根据输入的数据及数据分组情况对该质量特性值作均值―极差(Xbar-R)控制图,如图1所示:

结果分析:由图可知该过程的极差控制图的中心线为829,控制上下限分别为1753,0。在图中可清晰地看到第17个点超出控制上限,对其当时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可知:该点出现的原因是同寝室的使用联通网络的电脑有两台断开了网络。将该异常点剔除掉,重新生成控制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第10个点超出控制上限,控制图报警。分析过程发现异常原因是电脑几款运行软件运行不稳定。将该异常点剔除掉,重新生成控制图,如图3:

由图3可知该过程处于统计过程控制状态。

根据对前面异常原因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如下:(1)要确保过程处于稳态情况下,将已断开网络两台电脑重新接入网络;(2)保持本台电脑运行软件的稳定运行。图3确定的控制图延长之后可以用作监控改进后的生产过程的控制用控制图。

3.课程设计方案的选取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质量特性值作为监控对象。一般针对计量性数据可以选择计量性控制图。当样本容量小于10时,可以选择均值―极差控制图;当n样本容量比较大时,选择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当样本容量为单值时,可以选择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如果监控的对象为计数型数据,比如产品的不合格品率或缺陷数,则可以选择计数性控制图。当质量特性值服从二项分布时,可以选择不合格品率控制图或不合格品数控制图;当质量特性值服从泊松分布时,可以选择缺陷数控制图或单位缺陷数控制图。例如要对学生投篮的准确率进行监控,可以选择使用不合格品率控制图或不合格品数控制图。如果对电脑的开机速度进行监控,则可以选择均值―极差控制图或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本文从课程设计理论、实践案例及课程设计方案的选取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质量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增强学习技能。

上一篇: 怎样做好档案精细化管理 下一篇: 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