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26: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优质服务举措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New Initiatives of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Outpatient of Hospital
DUAN Yan-hong, LU Kun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the health diseas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nowadays. Thus,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outpatient in nursing ca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Right now,in the circumstance of promoting people-oriented medical care,personalized service and 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care,building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ecome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Therefore,changing the service concept which help for enhancing our own diathesis,mobilizing the population enthusiasm,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re integration initiative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to carry out high-quality care. These ideas will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armonious medical.
Key words:Outpatient; Quality nursing care; Measures and procedures
门诊是医院及医护人员面向患者、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门诊疾病诊治量逐年攀升。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重要议题。自2010年国家卫生部大力倡导医护人员"优质护理服务"后,我院经过2年余的探索与改进,在"转变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素质、调动群体积极性、推行医护一体化理念"等举措上进行了全面的革新,目前已发展成为为门诊患者提供全面的、全程的、专业的、人性化的责任制护理的服务团队。
1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模式,强化服务目的
以往的护理服务普遍强调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性化服务。在此次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措施即是要求护理人员切实开展"患者至上"、"变被动为主动服务"、"把人性化服务作为护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了带给患者更为优质的服务,我院门诊部要求医护人员把过去要求患者怎样做向以患者要求为导向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从窗口转向全员、从怕投诉向主动征求意见转变,最终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好六满意"活动宗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1]。
在此项理念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紧密围绕护理部的主题"质量、安全、效率、服务、创新,为了达到全体护士对于优质护理内涵的充分认识,门诊系统对所有在岗护士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合理化建议交流会,让每位护理人员,发表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以书面形式认真书写,使全体护士从多角度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护士工作的认同感。同时,为了达到"个性化"服务的目的,门诊对既定患者实施了分级标准并细化了服务规范、内涵及服务项目,并在门诊公示,增加服务的透明度,明确了护士工作的职责,同时为规范护理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我们还大力推行电子化移动护理服务。此项系统的实施将患者个人信息、患者疾病诊治图像信息、护理需求信息整齐划一,让门诊护理人员一目了然。既可以了解患者就诊情况,有的放矢的提供引导及帮扶,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患者,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患者,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电子化移动护理服务系统带给护士的不仅是信息化和便捷[2],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升了护士的专业化服务模式。
2提升自身素质,夯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随着医学科学的蓬勃发展,各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我院目前已划分出包括急诊科、儿科、妇科、生殖医学中心、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血管外科、骨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诊等专科。由于患者盲目就医及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往往在就诊时不知所措,进而耽误了就诊时间,甚至延误病情。在此情况下,由于患者踏入门诊的一刻,最先与患者接触的人员即是门诊护士,因此正确地引导及分诊显得十分必要。
为了达到使患者能够正确就医的目的,我们首先对门诊系统的护理人员及社会志愿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全身重要疾病的知识普及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才有资格担任门诊护理分诊人员。通过上述培训后,在门诊患者就诊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充分接触和沟通,分析其病情,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就医信息,使其能够及时、准确的挂号和得到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其次,我们定期请各专业教授为门诊护士讲解疾病常识、手术知识、康复信息等,让护士能够为围手术期患者答疑解难,减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由此可见,门诊护理人员已经成为患者就诊、分诊、教育、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上述举措,门诊护理人员能够达到对初次就诊患者合理安排就诊医生,为患者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提供帮助;对于复诊患者能够解答术前术后疑问,解除其就医顾虑;而对于病情急重者,可以为患者优先安排就诊,缩短其就诊时间,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最终实现对门诊患者的"个性化"服务。
3调动群体积极性,提供品质服务,加强骨干力量
门诊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加中坚强骨干力量的培养,才能使她们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护理工作的范围扩大,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因此,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自主性,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保障[3]。
我院门诊系统在调动护士积极性方面,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营造一个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和依靠人的文化氛围;其次,护理工作管理者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同时,在门诊管理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达到奖罚分明,并正确应用激励手段,优化护理人员的群体行为;最后,我们还需要让整个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力求使个人与集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充分了解和满足护士的心理需求,找到可以调动其积极性的支点,并加以引导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才能确保优质护理服务中"医、护、患"3方均满意。
4倡导人文关怀,推行"医护一体化"服务理念
总体而言,关怀照顾是护理的核心和精髓,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护理的本质就是关怀。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的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与照顾。它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管服务对象来自哪个社会阶层,有何种背景,都应该尊重每一个患者,善待每一个生命,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在我院门诊系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后,为了使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①强调护士本身需要强化职业素质,加强自身人文修养[4],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5]。②更加注重服务细节,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与医生沟通处理,达到"医护一体化"服务,更好的为患者服务[6]。达到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医疗活动的目的。总之,我们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护理鼻祖南丁格尔曾言道“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还赞誉道”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既是对护士的最高赞誉,也是对护士的最高要求。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各种新举措并持续改进以来,确实达到了"三好六满意"的效果,使门诊护理团队以更加迅速的步伐迈向了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轨道。我们也坚信,通过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各种新举措,必定能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好六满意"的标准,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秀蓉,杨秀芳.预检分诊护患沟通技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84-6385.
[2]李薇,曾莉萍.分诊在眼科门诊的重要性[J].华西医学,2012,27(2):286-287.
[3]杨思.门诊分诊工作中护患关系的建立[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5:89-90.
自卫生部2010年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院领会精神、大力支持,与时俱进。全院上下掀起了“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新。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深入贯彻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活动中我院妇产科疗区改进服务方法,推出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新亮点,满足了患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受到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通过增加护理人员待遇,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把优质护理服务纳入考核内容,根据得分情况领取效益工资,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护理质量。
首先整合护理人员结构,均匀分组,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产程观察,陪伴分娩,新生儿护理。科室将护理人员分为门诊组、产房组、病区组。
门诊区护士成立护理护送服务中心,为病人提供住院、门诊手术治疗的护送工作,护送住院病人进行化验、心电图、彩超、理疗等检查和治疗。协助门诊或住院部妇科、产科,急、危、重、特殊病种等病人的护送工作,负责本组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治疗护理工作。①每组有一人对本组病人(产妇)做基础护理,包括病人入院后一系列的健康宣教,并在更换病号服前,为其提供沐浴,有专职护士陪同沐浴,更衣,修剪指(趾)甲,梳理头发(长发者帮助编成小辫)防止术后头发蓬乱,即不好梳理,又影响形象。术后卧位指导,饮食指导,口腔护理、护理,对携带引流管患者床旁安放引流装置悬挂器,方便使用。提供适应的病室温度、湿度,术前对病房进行消毒,术后为产妇增加盖被,准备好电热饼为手术后产妇使用,调好温度,随时观察,防麻醉后感觉迟钝造成烫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护理、检查等操作时间集中,保证产妇的休息。②另有一人专做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工作,即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在母亲床旁进行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包括新生儿沐浴、抚触、眼部、脐部护理、更换尿布、母婴床旁宣教等,均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就育儿常识及注意事项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宣讲与沟通,家属可以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等,为出院后独立进行新生儿的护理打下基础。给予母亲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及相关知识培训,同时设立宣教室,利用多媒体为产妇家属反复播放孕产妇全程宣教知识(孕前后相关知识、产后喂养、产后护理知识,育儿知识等)。
为方便产妇,科室专门设立膳食营养中心,营养师每天巡视各病区,为她们提供食谱,征求产妇及家属的意见,并把饭菜送到病房,科内购置餐饮用具包括微波炉等,以方便使用,而且护理员每日发放开水入病房,随时满足需要;科室内还设立统一晾晒中心,内装有烘烤设备,家属为新生儿及产妇清洗衣裤、尿布等用品后放入晾晒区,即快捷,又方便,有利于病房管理,又防止了病房内潮湿。为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医院建立了新生儿洗澡、游泳区,并指派专职人员到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学习新生儿洗澡、游泳知识,现已开放使用,满足了新生儿的需要,受到了产妇的一致认可。
病区多处设有温馨提示标识,设计美观,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提醒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注意病人当前病情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随着病人病情的需要随时更换。例如一个易于跌倒的病人,设置温馨提示卡后,医院其他医务人员、清洁工和同病室的病人及家属看到标志后可知道这个病人容易跌倒,可以在该病人活动时给予协助,并及时通知护士,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温馨提示卡还可提示护士工作重心所在,针对某些潜在危险因素,实施预防措施。如为留有引流管的病人翻身时就可以根据提示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管道脱落、扭曲、受压,同时提醒病人勿自行拔除管道;长时间卧床的病人悬挂防压疮卡,提醒护士及家属按时为病人翻身按摩,防止压疮;为来院就诊的病人及工作人员设计天气预报专区,方便大家出行增减衣物。
1.1 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住院小帮手》是根据我科的专业范围,疾病的特点及每时段的护理分工,健康教育知识、外出请假制度、办理出院的流程、医护联系方式这些方面,制订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个住院患者手中。在病区墙上、橱窗上、粘贴疾病小常识和温馨的画面。我科为下肢骨科病房,收住的患者大部分是要求严格卧床制动的患者。结合患者活动不方便并且住院时间长、携带物品较多、家属夜晚无地方睡觉等特点。我科为病员发放了陪护凳,储物箱,并为家住的较远得家属发放被褥。科室配备了洗头盆、理发器、电吹风等,每天主管护士根据一周基础护理安排卡对病员的基础护理进行处置,对需要修剪头发的患者进行理发,责任护士督导并控制质量。
1.2 用心传递着爱 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常握疾病知识,饮食知识、功能锻炼方法,在每个病房粘贴《温馨告知栏》,根据病情需要及时更改内容。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并能及时解决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了《日患者沟通记录单》。要求主管护士每日至少和病员及家属沟通一次,把沟通的内容、患者的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未解决的问题写在记录单上由护士长收集并作相应的处理。建立了《护患沟通园地》让患者和家属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粘贴健康小知识、温馨提示、服务明星栏等为护患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
2 护理质量控制方面
根据工作年限、工作能力、职称等方面,评选出两名责任护士。分管一定护理项目的质量实施及督导工作。制订了《护士自查制度》,主管护士认真各项护理质量的落实,责任护士检查护理质量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的结果把存在的问题记录在组长的《护士自查》本上,护士长不定期的检查护理质量,对存在的问题记入护理缺隐中。把责任护士检查中存在问题纳入绩效考核中,护士长检查出的问题记入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的绩效考核中,提高护理质量整体水平。
3 注重安全意识
在做好各项护理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预防交叉感染。配备感应水龙头和擦手纸;在卫生间门口放置了跌倒警示牌;每天夜晚护士和医生共同查房,及时发现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外宿的病员及时电话联系,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购进气压治疗仪,对患肢肿胀,老年、不易配合四肢功能锻炼的患者,每日进行气压治疗两次用于预防静脉血栓。迎接 新入院患者、护送病员检查、送手术患者到手术室门口,杜绝了安全隐患,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满意,家属满意,医生满意。
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开展“一科一品牌、一科一特色”的服务创新活动。在保健院护理一线铺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覆盖率达100%。以争创“舒心病房”为切入点,开展“舒心病房”竞赛评比活动,深化“舒心病房”内涵建设,完善考核标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床旁护理,强化护理职责的履行。建立患者全程跟踪访视制度,建立出院病人随访系统,做好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工作。从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服务品质、规范护理行为出发,进一步修改完善各专科临床路径疾病护理常规,确保护理质量。
1.2以素质提升推进医疗安全
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法律法规、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等培训,分类对每个窗口工作人员从仪表仪容、服务规范等着手实行理论和演练式相结合的“需求导向型”培训,切实提升工作质量与品质,以扎实的基本功进行高效服务。充分发挥“全国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先进集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系列素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应急服务能力,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加强住院运行病历的监控,完善质量督导制度,分类别及重点结合专项活动开展集中式、拉网式检查,严格不良行为记分管理,有效规范各类医疗、服务行为。
1.3以机制完善强化服务管理
加强医师出诊、停诊管理,规范停诊审批,强调医师停诊后替诊、补诊,实行门诊岗位AB岗制,确保岗位不缺位,保证接诊能力。深化门诊病区一体化管理,加强门诊分层次服务,延伸门诊服务范围,突出专病专科诊治,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按照门诊工作的峰谷时段,实行弹性工作制,有效安排门诊时间,以错时门诊和延时门诊方便患者就诊,缓解患者就诊拥挤情况。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高温期间设立午间门诊值班主任,帮助协调门诊病人就诊难题。完善党员及青年志愿服务机制,加快服务基地建设,以多样化、多渠道的志愿服务丰富志愿服务内涵,完善志愿服务途径,充分利用网络、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社会关爱服务活动。
1.4以强化保障塑造优美环境
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建立礼仪服务队,开展“迎送服务”,急诊入院有专人迎至病房,出院有医护人员送至电梯口。整合后勤有效资源,从满足临床一线和患者需求出发,改进后勤服务模式,建立后勤服务调度中心,实施后勤保障“114一号通”24小时不间断服务,对后勤服务实施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从水、电、气维修、保洁绿化到食堂订餐等实行多部门联动,第一时间为临床、患者提供服务,对需求实施统一接收、派遣、跟踪反馈。强化后勤服务技能培训,开展后勤服务“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能力,全方位为临床及患者提供保障。
1.5以改善民生拓展服务内涵
成立“妇幼专家团”定期到社区进行服务;推进儿保医生进社区活动,指导社区开展区域儿童保健工作;建立具有医疗咨询、信息、友情提醒、检查结果告知等功能的母婴关怀系统,按照病种及诊疗阶段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医生和病人、医院和社会间的互动沟通。加强健康宣教,以“适时按需”“系统反复”“灵活多样”为原则,根据住院患者的不同个性、不同文化层次完成从入院到出院全面、系统、连续而有计划的健康指导。分类开展富有专科特色的门诊患者宣教工作,增设电子宣教设备,增加健康宣教处方种类,扩大宣教处方发放范围,以专业的健康指导提升患者健康保健能力。
2优质服务品牌的确立
医疗行业属于服务业,品牌对于医院的发展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可以归结为品牌的竞争。医院要生存发展,不仅要在医疗上发挥特色,还必须在服务上形成特色,以优质服务品牌赢得患者的青睐,赢得市场。因此,保健院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服务品质,建立系列优质服务品牌。
2.1“随e行”候诊模式
由于专科医院辅助检查比较单一,一些医技检查如B超等经常会出现拥挤现象。为此,保健院针对检查比较拥挤的医技科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手机网络平台开发了“随e行”候诊模式。患者登记进入检查排队系统后,就不必一直守候在医技科室门口,可以去做其他的检查或其他事,而不用担心会错过检查,“随e行”候诊系统会根据要求提前一定的时间以短信息的形式提醒患者前来检查。这不仅可让患者的活动范围变大,活动内容更丰富,还可以减少患者的无效等候时间。该模式成为无锡市第四批优质服务品牌。
2.2“母子连心站”网上探视模式
新生儿科为全封闭科室,高危易感,为有效解决院感风险与病人探望不便的矛盾,保健院推出“母子连心站”网上探视服务新举措,以丰富的图文、影像资料向家长展示患儿住院期间的治疗、成长过程,从而实现医患之间、母子之间24小时不间断沟通。自“母子连心站”开通以来,共上传了2961次患儿的各种视频资料,点击率达到了25416人次,患者满意度更是达到了100%。该项目被评为无锡市医管中心服务创新奖以及无锡市卫生行业优质服务品牌。
2.3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
保健院加强与总工会等部门合作,联合启动了“无锡市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实施免费女性健康体检等关爱女职工服务活动。保健院每年组织医疗力量为全市的下岗女工、劳务派遣工等进行免费体检。几年来,保健院已为12万名特困妇女进行了免费普查和救助,目前已发放互助金78万元,为住院病人减免自负部分近6万元。
2.4母婴健康学校
保健院在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开辟一个教室,建立母婴健康学校,针对妇女一生不同时期生理特点开展全方位健康宣教。开设“妈妈课堂”“亲子园地”“康复乐园”等特色课程,提供妇产科名医面对面的贴心专业指导,提升广大妇女的疾病防范意识及自我监护能力。到目前为止,已开课1069次,服务20853个家庭,成为了全市妇女的“健康知识加油站”。
3优质服务的实施成效
3.1医疗服务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
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量,保健院的流程再造发挥了功效,切实提升了服务能力。专家门诊预约率达50%,普通门诊预约率达30%,有效缓解了就诊拥堵的情况,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门诊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早上提一提、中午连一连、下午延一延”工作法的推行,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志愿服务活动更让患者得益,目前,全院注册志愿者达300余名,每年的志愿服务累计达4500余小时。临床路径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下降10%及8%。
3.2医疗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等38项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实施,保证了医疗救治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周一次的业务院长查房、行政查房以及行政、医疗、护理三班联动总值班,实行走动式管理,对检查监督督中发现的医疗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限时处置办法积极整改,严格落实十二项核心制度,有效推进了“三合理”,确保了医疗服务安全。保健院在江苏省卫生厅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暗访、医疗质量万里行专项督查中始终保持在前三名。
3.3患者利益得到进一步维护
2010—2012年,保健院“药占比”始终控制在25%以下,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5天以下,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门诊医疗费用平均涨幅控制在10%以下,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涨幅控制在6%以下,大大低于无锡地区人均GDP15%左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15%左右的增长速度。三年来保健院的社会综合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省市的各种抽查中名列前茅。
3.4医院社会责任得到进一步加强
保健院建立农村妇女病普查平台,已完成妇女病普查近万人次,还利用重大节日与社区、街道等合作启动关爱母婴结对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为女劳模和贫困妇女开展义务体检,有效提升了保健院的公益形象。保健院实施的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仅2011年就免费为贫困妇女进行两癌筛查2.3万人次,有135名早期癌症检出者得到了及时治疗。母婴关怀系统已免费为50000余名患者进行了服务。
3.5医院优质服务文化进一步形成
医院精神在优质服务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仁爱和谐,德高业精”已成为全院职工的共同理念。保健院开办的具有妇幼特色的《妇幼风》期刊更是将关爱病人、关注社会的文化植根于职工心中。保健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满意为目标”,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康复、社会保健的需求。
4优质服务的运行体会
4.1明确责任是确保优质服务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
2010—2012年,保健院连续以专项文件的形式制定下发了富有针对性、时效性、突破性的加强保健院优质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由院党政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明确每项服务举措的具体牵头领导和牵头责任部门,形成领导主抓、职能科室具体抓落实的活动局面。
4.2载体创新是确保优质服务有效开展的催化剂
在医疗市场竞争中,谁能提供优质服务,谁能让消费者获得物质价值和精神愉悦的精神享受,谁就拥有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而优质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的实施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需要利用保健院有限的资源根据患者就医情况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实现服务载体、平台的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就医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就医的满足感,提升综合满意度。
(1)在此期间,作为科室的一名护理人员,我感触颇多。护士长每周在病房征集意见,对病员提出的问题科室进行整改,如液体呼叫现象。通过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工作的合理安排调整及大家积极参与,我们加强对输液病人的液体巡视,主动取液、加液,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向病员介绍治疗护士及输液的用药目的等。工作开展以来,液体呼叫现象明显减少,得到病员的好评,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2)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全院掀起了一股创优质服务的热潮,本着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全院护理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我科从开展创优活动以来,全科室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朝着“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不断进步。每天早晨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为患者做晨间护理下午还有中医特色的中药泡脚及带领全科患者做餐后运动以协助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3)从优质服务开展以来,很多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每个人也为其自己对优质服务的理解而作出了自己特色的优质举措。而我觉得加强沟通是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沟通是架起医患关系的桥梁,作为医护人员应主动营造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彼此配合和共担风险的医疗氛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36-01
优质服务是医院文化传播的载体、宣传品牌、形象标志,能满足病人被尊重、被信任、享受公平的心理需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又能让医院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的胜利[1]。门诊抽血室是医院窗口之一,我院在门诊抽血室开展优质服务,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穿刺技术,实施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完善服务细节,开展健康教育等举措,使得门诊患者满意度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院门诊抽血室开展优质服务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抽血64790人次,其中男性33,881名,女性30,909名。日均采血约200人次,单日采血最高近400人次。
2 方法
2.1提高护士的主人翁意识,转变服务理念 现代护理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病人服务。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军队医院,本着“大爱忠诚、大医精诚”的服务宗旨,在湖北地区拥有良好的口碑,医院强调“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要求医护人员彻底改变以自我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服务理念[2]。门诊抽血室位于医院服务的一线,门诊抽血护士更应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把为患者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3]。
2.2全面提高抽血护士的综合素质 由于门诊抽血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科室专门制订了基于一卡通及检验信息系统的门诊抽血流程,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掌握一卡通及检验信息系统操作与故障处理,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使用,并对患者进行取单指导。过硬的穿刺技术是门诊抽血室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直接影响到门诊患者对抽血服务的感受和对护士的服务评价,同时也是及时、准确获得检验结果的有效保证。狠抓基本功训练,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力争一次成功,减轻病人的痛苦。门诊抽血室护士上岗前,必须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与考试,熟悉所有检验项目抽血要求,掌握血管评估技能与穿刺技巧,并对婴幼儿、肥胖、老年等患者的特殊血管进行专门训练,全面提高门诊抽血护士的综合素质。根据门诊抽血室的感染控制要求,强化护士的感控意识与行为,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巾一带一手消;注明消毒物品的开启及失效时间;设置三种污物袋/盒,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利器盒装锋利的垃圾。污物入袋应严格按分类弃入不同颜色袋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能混放,防止在医院发生的交叉感染。护士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个体情况和交流中掌握的信息,先做好晕针的抢救准备,采血过程中多鼓励患者,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心理暗示,或是跟患者聊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做简单的健康宣教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及恐惧感,避免晕针的发生。
2.3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院日门诊量为3000-5000人次,抽血室的工作量较大,人流集中,特别在上午9时~11时最为繁忙。抽血室护士必须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坚持抽血前后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接到检验单后,认真核对姓名、年龄、性别以及检查项目,根据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是空腹等,对于身份识别有误、冒用他人身份检验的细致解释,获取理解。遇到晕血、晕针的患者,抽血护士也要从容、淡定,立即停止抽血,让病人平卧及补充适量的糖盐水,待病人缓解后再行抽血。其他护士注意现场协作,维护好病人秩序。
2.4 加强护患沟通良好的交流技巧 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们健康观的不断更新,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好门诊抽血室工作的基础,也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门诊抽血室护士应掌握普通话、本地方言、简单护理英语及手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交流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进行开放式谈话,引导患者说话,适时开展健康教育,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书交流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儿童患者先告诉家长如何固定好孩子,以免意外的发生,再鼓励并建立孩子的信心,与儿童交流时语气柔和;面对老年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要取得信任。在抽血过程中碰到过度紧张、害怕的病人给他一个微笑、问候,不仅缩短了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还使患者产生了信任感和安全感。
2.5提供细微之处的服务 门诊抽血室紧邻检验科,十分便于标本送检。门诊大厅及各楼层设有醒目的抽血室指示地标,引导患者流向。门诊抽血室为开放式,护士与患者面对面无障碍交流;设置一米线,确保病人个人空间。门诊抽血室的墙上贴有各种温馨提示,如门诊采血提示及注意事项,静脉采血后的三句话及常规抽血项目价格表,为病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一卡通及检验信息系统大大方便了病人,护士会打印患者取化验结果的时间与地点小票交代患者,自助取单机处有取单程序提示患者,也有导医协助服务,对因各方面原因不能来院打印化验结果的门诊患者,我院还开展了短信发送检验结果的服务。
2.6门诊抽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门诊抽血室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及进行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在护理服务活动中主动寻求信息,不断拓宽知识面,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将其融入到健康教育工作中。抽血前的健康宣教:护士接到化验单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选择正确的试管,告知患者取单的时间、地点及一卡通及检验信息系统的使用;抽血中的健康教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操作规程,选择较好的血管,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抽血时嘱患者放松,保持心态平稳;抽血后的健康教育:拔针后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沿着血管方向按压5分钟,不要揉,尽量避免穿刺的手臂提拉重物。若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延长按压时间至10到15分钟。协助患者拉下上臂过紧的衣袖避免影响正常的血液回流。患者抽血过程中护士时刻使用温馨用语,保持微笑服务,使患者感觉舒适及在门诊抽血时的短暂时间里获得相关健康知识。
3 效果
实施优质服务以来,病人对门诊抽血室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由原来的90.3%上升到96.1%,对门诊抽血室护理技术满意度由原来的91.7%上升到98.4%。
4 小结
我院门诊抽血室开展优质服务以来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患者一致认为采血流程顺畅、护士接待热情、技术操作规范、沟通及时有效、取单指导清楚,大大方便了患者,也增强了门诊抽血室护士的主人翁精神和综合素质,各方面为患者着想,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及不安。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创建优质服务的基本资料
1.1 一般资料
科室开放病床35张,共有护士12名,护工3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9名;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0人,平均年龄23.7岁,平均院龄5年。
自2010年6月起至今,创优患者350人,以选择性到全病区推广。其中手术270例,五保户30例,其它50例;男性196例,女性154例,年龄1-92岁,平均46.5周岁,平均住院日4+- 0.5天。(见表1)
表1 350名患者的一般资料(人)
男性
女性 五保户
胸腹手术
75
56
8
泌尿系手术
62
67
其他
48
28
6
1.2 分级护理执行单的应用
分级护理源于1956年由护理前辈张开秀、倪秀芳倡导[1],一直沿用至今。要想发展与新形式相匹配的分级护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对现有的护理分级制度进行更改和完善,建立新的分级护理制度。为此,我们将等级护理、基础护理、巡视记录,制成一表格简单多样使用,减轻护士繁琐的工作,表格醒目清晰。
见表2)
附:1、执行项目时在相应时间栏内打“√”。2、当半小时需记录时,则在相应栏内以分数形式记录,如:7:30,则在8:00栏内划“/”。3、执行基础护理项目时以符号代替:洗头“”,擦浴“”,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剪指甲“à”,防褥护理“#”,褥疮护理“”,更换床单“”,灌肠“E”。
1.3 责任分组护理
责任护士——责任助理——护士单元——护工
护士长——
责任护士——责任助理——护士单元——护工
2 护理内容
2.1 细节感动患者
晨晚间护理询问患者饮食、睡眠,了解心理,掌握第一手资料,观察各种管道,皮肤,排泄情况,实施湿式扫床每天两次。认真执行“三短六洁”,剪指甲每周一次,洗头发每周两次,剔胡须每周两次,皮肤清洁每天两次,更换病员服每天一次,口腔护理每天两次。(见表3)
基础护理安排表
一例双下肢截瘫,双髋2*3cm骶尾8*10cm大面积褥疮感染40岁男性患者,五保户,无家属。住院30余天,予以抗生素静滴,局部换药bid后红外线照射q8h,翻身q1h,所有生活护理全在病床上,无大小便意,便秘时是医生、护士用手抠挖粪便出来,让我们欣慰的是最后褥疮处露出了红润的皮肤。
医院推广优质护理,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并没有因增加护理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而增收护理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患者和家属真正得到实惠,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平。
2.2 全员创造品牌
护士代表医院的形象,我们坚持以提倡“五个一”温馨服务,让患者放心、贴心。“一张笑脸,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张整洁的床铺,一份一日清单,一番通俗易懂的入院宣教”。
实行“5S”护理模式:人性化的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环境,服务流程及服务品牌。
我科每月对护士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培训,重点培训新护士,每月考核专科知识操作技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科室内普通病床全部更换成双护拦摇床,增添了10张气垫床及100套纯棉病员服,为减轻病人在床上洗头不适,添置了洗头车,对活动不便及不宜下床的患者,送药送饭入口。上午集中治疗、落实各项基础护理,下午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沟通,予以形式多样化或用图片式的进行宣教,落实各项生活护理。
3 体会
3.1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是护理管理者的追求目标[2]。
3.2 护理理念是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区的灵魂。它有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夯实基础护理,创新专科护理”。提升病人满意率是普外科护士护理理念。在同一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下,每一位护士都自觉按规范从事护理活动,把基础护理转化成护理行为习惯。
3.3 护理队伍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主体。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服务品牌,护理服务是最直接,最快捷为病人所感受到的,护士是护理工作的主体,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3.4 支持保障系统是创建优质服务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基础,包括硬件和软件保障系统。硬件保障系统包括科内必要的基础护理设施,如洗头车,护拦床等;软件保障系统包括护士的专科知识内涵和院领导及个职能部门的支持度。自卫生部“服务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倡导以来,我科经过一年的努力,通过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通过夯实基础护理,创新专科护理内涵,使护理工作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工程。
【中图分类号】R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89-01
2010年初以来全国各级医院先后贯彻国家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安排与部署,积极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从而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1]。我科被医院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自2010年3月以来,我科从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开放床位35张,护士13名,床护比为1∶0.37。护士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4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9名;学历:中专5名,大专7名,本科1名。
2 方法
2.1 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具体做法:①实施人文关怀。组织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理解人、尊重人和以护理质量安全为核心”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讨论,积极引导使其将“心与心相连,心与心交融”的优质服务理念融入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②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引导护理人员多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患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③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求各班护理人员耐心观察并主动询问患者感受与需求,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体现优质服务。
2.2 调整护理工作模式,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
2.2.1 病区实行“负责制”管理,每名责任护士分管13-16个病人,负责完成分管患者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工作,这样护理人员既了解病情,又掌握了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可以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落实各项护理服务。
2.2.2 实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特安排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患者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时间,晨7:00-大夜班下班前;晚间护理时间,小夜班接班时间-晚12点)主要负责协助夜班护理人员完成晨晚间基础护理工作,协助无生活自理能力和部分生活自理患者等做好基础护理(协助订餐、用餐、口腔护理、洗脸、洗脚、指导服药、翻身、叩背、入则、床上大小便、皮肤护理等)工作,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
2.2.3 降低呼叫器鸣响频次。护理人员按照输液量与输液速度的不同,在预计添加液体的时间段前,主动巡视病房及时添加液体,可随时发现并排除输液故障等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与认同感,确保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度规避护理风险。
2.2.4 护士长每日两次(晨间、白班交班前)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等工作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追踪。
2.3 拓展专科护理内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科以老年患者居多,为此提出了入院患者一杯水服务举措,要求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内,亲自为患者递上一杯水,让其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拉近护患距离,为护患有效沟通奠定良好基础。
2.4 强化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康复。为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掌握健康保健知识,我科对心血管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预防、疾病健康指导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护理人员参照其作为宣教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住院患者公休会为患者进行宣教强化,护士长定期对患者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与覆盖率,使患者真正受益。
2.5 完善绩效考核,其旨是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我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量化指标包括:完成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次数,班次工作强度,夜班、出勤、个人考核、工作量、节假日上岗、承担一级质控的情况、服务态度等给予计分,从当月绩效总额中提出部分数额做为量化资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3 效果
3.1 提高了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对患者基础护理(必须生活护理)订餐、翻身、叩背、洗头、泡脚等护理服务明显增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住院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5.8%上升到98.6%。
3.2 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实施活动以来,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患者熟悉入院须知、便民服务措施、熟知主管护士、药物性能、饮食要求、安全防范等内容,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5.6%上升到96.4%。
3.3 降低了病员呼叫率。活动实施以来,护理人员主动到患者身边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尤其加强了对危重、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巡视,使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35%下降到16%。
3.4 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开展以来住院患者投诉率为0。
4 讨论
4.1 开展护理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加速和疾病谱的改变,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则会更加关注健康,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来看,护理人员人力相对缺乏,导致了病人的基础护理有些削弱,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满意服务。各级医院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温馨、有效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贴近患者的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是深化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2]。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效果可以看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5.8%上升到98.6%,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5.6%上升到96.4%,住院患者投诉率为0,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通过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真正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既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又是一个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基础护理、带动专业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更是一个提高患者和家属期望值、实现满意服务、感动服务的有效途径,这是优质护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护理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对公立医院卫生服务系统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门诊部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具体落实每一步每一项工作,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主题,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以倡导高度职业文明为宗旨,以实现一流的服务态度及工作业绩为目标,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并用我们的耐心、爱心、细心去诠释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用我们的责任心、诚心和热心去服务于每一位患者。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到我院门诊外科就诊的10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42.5±5.0)岁;文化程度:初中79例,高中232例,大学本科141例,硕士以上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41.5±6.5)岁。文化程度:初中64例,高中224例,大学本科169例,硕士以上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创建思路及调查方法
1.2.1.1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创优氛围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首先是展示医改成效的有效举措[1],加大宣传力度,在全院营造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氛围。规范的内容力求与门诊实际相结合,与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使护士的服务行为有规可依。
1.2.1.2团结协作,明确岗位职责 团结协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搞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是科室发展的基础;充分了解本部门每个护士的特点,使其在工作中能扬长避短;尽可能为每个人创造发挥自己潜力的空间;运用凝聚力理论建立一个有干劲的班组,掌握工作岗位的感情结构,发挥集体作用,明确各班工作职责,责任到人,使每个人在工作中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也作为定期考核的依据。每周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提出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3简化就诊流程,提供便捷服务 设置流动岗位,密切观察病人,根据患者挂号先后顺序和病情轻重缓急安排患者就诊,同时为急诊、危重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保证急危重患者能得到迅速、快捷的服务,护士陪送时有相关登记,从而提高急诊抢救患者的成功率。优化流程简化环节。
1.2.1.4提高服务意识,为患者排忧解难 要增强窗口意识,确保优质服务,“请”字当头,“谢谢”回敬。见面问候,主动迎诊、微笑服务、咨询答疑,充分发挥导诊护士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尽可能满足病人的择医要求。以温馨、便捷、满意作为服务宗旨。对一些特殊需要的患者应主动提供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使患者的提问或要求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从而提高护士的社会形象,提高满意度。满足社会需求,跟上医院工作改革步伐。
1.2.1.5制定主题,明确活动目标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努力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1.2.1.6注重细节,提高服务质量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扎扎实实从点滴做起,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温馨优质服务为目标”的服务宗旨,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温馨优质服务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开展优质、便捷、人性化、具有特色的整体服务模式。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提供主动服务。将科室的工作不断细化、不断完善。
1.2.1.7转变观念,注重创新服务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护士的服务主动性及创新性,使以往的“如何实施护理,患者就得接受什么护理”转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护理什么”的理念。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在治疗高峰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以保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2.2 评价方法 将门诊外科开展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就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别于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0名就诊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及门诊环境等内容,每项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予真实、客观评分。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门诊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的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7.6%和94.4%。采用配对数据的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思考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处处体现细节服务,让患者在护理服务中得到关爱,但影响患者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却是“是否真正得到关心”,她们期望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关心体贴而不是商业关系[2]。作为医疗系统,在患者身边提供服务,其中,护理工作优劣是患者对医院是否满意的重要因素。服务是医院的长期效益,甚至是永久性效益,它是无形的,却感到它的时刻存在[3],并成为医院发展的有形竞争力和强大的效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必须有帮助患者、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指导患者并有让患者共同参与的意识。因此,在开展优质服务中将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操作技术,并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为门诊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讨论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改善医院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创建活动的实施,可以使患者得到所需的各项服务,使之就医更便利、更舒适,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建立主动、热情、便捷、周到的服务流程,体现人性关爱和人性化管理的服务意识,树立“把方便让给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的服务思想。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准、更高层次、更令人满意的服务而努力工作。总体突出护理服务的主动性,技术精湛性。这和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行为举止、语言的规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是医院文化传播的载体,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进一步优化护理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程标准化优质服务”要求。从护理每一个细节入手,不断改进护理流程,做到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为患者提供精细化服务,让其充分享受最快捷、优质的服务,使临床护理质量稳步提升。
1 做法
1.1 护士进行分层细化管理
1.1.1 据各层次护士的准入标准、能力及病人的病情配备不同层次护士,让其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内容,实行责任包干制,每名责任护士分管病人不超过4人,责任护士掌握病人病情做到十知道。本病区分为两大组,各大组细分2小组,下设组长各2名及组员2名。根据各层次护士的准入标准、能力及病人的病情配备不同层次护士,让其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内容,实行责任包干制。组长除负责全组治疗护理协调及指导工作外,并管辖4名病人,各小组组长及组员管辖4~6名病人,实行小组包干制,负责所管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工作。要求护士适应贴心女儿这一角色的转变,从而使护理服务明显提高档次。
1.1.2 优化健康教育:自制健康教育卡,将入院介绍和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编辑成小册子的形式呈现给患者,使患者可以随时能得到疾病的预防。
2.1 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为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动态性,对各班交接采取以交待事项本形式完善交接班内容,实行对交接内容已执行的护士打钩签名制度,杜绝交接班时纸条满天飞的现象,明确责任,保证科室护理工作的完整性。
2.2 制作护理安全警示牌:我科收治的患者多为眼科疾病。行动不便特别是老年人。为了保证患者、医护人员的安全,利用颜色制作各种标签,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增强了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意识,顺利完成了护理流程的变更,实施无缝隙管理,有效减少了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率。
2.3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成立并优化病区一级护理质控小组,做到护士长严察一级质控的开展及落实工作。一级质控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精细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每半月1次,在科室晨质控会上通报检查结果,在每月护士例会上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要求护士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知晓率达到100%。
3.1 强化护理信息化管理,简化护理文书
3.1.1 研发“表格式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该系统共有患者个人全部信息录入,可输出危重护理记录单、血糖监测记录单、生命体征单等各种记录单,具有表格式、模块化、录入全面简单、一次录入多方共享的特点。每名护士每班完成护理文书书写时间,仅需10~15min,大大缩短了书写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使护士更有时间与患者沟通。
3.2.2 实施电子打印输液巡视卡 针对手工填写输液卡时容易出错问题,设计了电子打印输液卡模式,充分利用军卫1号系统医嘱信息,将手工书写的内容直接采取电子打印,护士仅需要手工填写巡视时间及签名。此工作的开展,不仅简化了护士记录静肪输认巡视卡的时间表,同时也确保了护理记录的准确性。
3.3 建立环节质量控制长效机制,加强质量监控,保证防范到位。每天检查各。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并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第2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