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6:1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发展的新方向,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02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国家明确指出“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紧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已经成为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回顾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历程,总共经历了萌芽起步(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快速推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以及系统发展(21世纪以后)三个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海量电子文件数据的涌现以及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4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无一不使传统的纸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和价值鉴定理论受到了挑战。海量电子文件的管理以及利用已成为档案学理论的新发展方向,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根据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自行编制的《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以及自主研发的规范化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展开调研,以期简述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二、档案信息化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者首次提出了信息化,而后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提出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等概念。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1997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目前,关于档案信息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诸如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数字化等,其定义有一定的相似性却又不尽相同。有关档案信息化的内涵,杨公之(2011)定义为“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1]张珺(2009)认为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动态系统工程,由诸多相关项目构成,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目标的支持。[2]孟世恩与王颖(2004)认为档案信息化可理解为“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实际运用为基础,以档案信息的资源化为主导,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进步过程”。[3]《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档案信息化的表述为“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系统核心功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对于系统的配置管理、备份恢复、权限管理等核心的后台管理功能都还比较简单,存在严重的管理和安全风险。而且目前系统的部分核心业务功能严重不足,例如软件对于图片档案的完整性管理的缺乏,导致一些查询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对于声像档案的查询利用和编研工作都带来诸多不便。4.系统设计中尚未考虑到未来电子档案和长期保存需要目前的系统主要处于应付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即以纸质+数字化的双套制模式,不具备原生电子文件归档功能,也没有针对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设计考虑。从长远来看,结合信息化改革步伐(例如国土规划信息化工作建设目标)以及本地信息环境的现实(云计算环境的逐步成熟和认证技术的落地),未来城建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定位高远,需要面向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进行通盘考虑。
三、基于声像电子管理规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广州城市建设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较早,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着手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2002年后该馆开始致力于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目前使用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为2005年开发的系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飞速变化与发展,使得现有的系统目前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其中既有信息系统自身业务需求发展所带来的内部推动力,又有环境调整所带来的外部拉动力,在双向驱动力的作用下,信息系统的升级工作势在必行。因此,该声像系统的搭建正好解决了目前广州市城建档案馆对信息化升级的要求。《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由广州市城建档案馆在多年实践中拟定,在业界也是首次明确以声像电子档案为研究对象,其规定了声像电子档案的术语和定义,声像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保管、利用和元数据要求。针对原系统的不足以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基于《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中明确的标准、定义,利用成熟、专业的声像处理技术,从以上有关信息化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开发利用、资源共享这三个关键词,虽然表述略有差异,但是,我们可以认为档案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广州市城建档案馆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定型于本世纪初,馆内以“数字化生产、档案编研、自主建设”为立足点,在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与荣誉,并曾一度成为城建档案行业的学习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上位法、国家标准和事业单位行政分类改革赋予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在城建声像档案工作职能上的转变,尤其使得其工作流程、服务方式、服务对象以及数量格式上产生的巨大变化,原有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已经难以应对日常工作中的管理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顶层架构设计不足广州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工作总的来说是受业务需求驱动,历经数十年时间的建设由多个系统构成的集合,尚未形成内部密切联系、资源有效共享的覆盖核心业务流程的综合性的信息系统。现有的子系统集合有拼凑之感,无论从命名,乃至到功能覆盖范围来看,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晰,软硬件平台不够统一,使用部门和功能比较分散,信息集成度较低。这些已不能适应业务管理要求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管理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难度日益加大。2.系统功能整体性表现不足现有系统在整体层面上存在升级换代缓慢,用户体验友好性不足,子系统零散,缺乏统一入口等问题。现有系统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独立建设的,各项业务功能基本上是陆续拼接的,使用的编程平台和后台软件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难以进行总体性的功能框架展示。目前信息系统对于业务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充分,例如实体管理与资源存储管理就还很不完善,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战的局面,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职权选择进入不同的系统进行操作,加上命名方面的随意性,导致用户体验较为零乱,没有整体性概念。3.核心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建立专门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对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有效管理,通过网络方式相互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声像档案信息的有效、规范、科学管理以及资源共享。作为海量声像档案库,能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关联,提供声像档案资料从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完整流程的全流程的管理系统。其中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配设任务申请、任务分配、成果数据、数据查看、声像档案利用、著录、目录生成、档案移交、专题制作、查询检索、统计报表档案、用户权限管理。本声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的需求而量身订造的。该系统的上线及推广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目前的工作流程,提高其对声像电子档案管理及调用的效率。这不仅顺应了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战略方针,而且通过《广州市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与系统的相互结合,使得整个系统在使用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将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搜索效率及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这种标准化的系统也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参考,我们可以预想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都遵循一个统一标准进行对声像电子文档的管理,存放在一个相同的系统下,这个系统所产生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林康子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技术咨询服务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9).
[2]张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D],2009.
[3]孟世恩,王颖.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4(5).
[4]翟玉芳.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档案研究,2016(1).
城市建设档案主要指的是在城市建设中直接形成且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电子档案与城市建设档案归档的有效结合,可以节省档案管理空间合并人力,对提高归档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建设电子归档也要求关键节点控制和信息导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重要意义。因此,山东省烟台市城市建设电子归档必须加强关键节点控制和信息导入,为山东省烟台市的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城市建设电子归档的关键节点分析
(一)确认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启动,签订城市
建设档案合同并及时呈交责任书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启动意味着电子档案归档工作的开始,签订项目责任书,使档案管理处可以及时、全面掌握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并树立准确的城市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目标。
(二)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与归档工作质量有直接关系,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既可以增强建设单位对归档工作的重视,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信息;也可以提高电子归档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电子归档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为档案资料收集和资料归档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三)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验收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验收主要是对其质量进行验收,对城市建设电子档案归档质量有直接影响作用,极大程度决定城市建设电子归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四)城市建设电子档案验收
在进行城市建设电子档案验收之前会进行预验收,在预验收过程中及时解决电子归档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验收以保证城市建设电子归档的质量。城市建设电子归档的关键节点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二、电子归档关键节点的信息录入
(一)签订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责任书
信息: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信息。作用:在签订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归档责任书之前,可以发挥催促相关单位的作用,在签订责任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减轻工作负担,对提高归档质量有重要作用。导入方式:从烟台市规划局导入。
(二)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信息:已经签订责任书的信息,归档人员的基本信息。作用:通过责任书的有关信息,可以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开展归档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档案资料收集的质量,归档人员的基本信息,则是明确责任范围以及培训人员,为专业知识培训课程的安排提供依据。导入方式:将签订的责任书进行信息汇总并转到相关城市建设电子档案管理馆,通过在线培训系统导入归档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
(三)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验收
信息: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电子目录。作用:通过电子目录,可以提高档案查阅的效率,对档案归档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电子目录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电子档案验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导入方式:通过网络实现电子报送,在电子档案中导出城市建设电子归档内容。
(四)城市建设电子档案验收
信息: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合格信息。作用:表明城市建设电子归档工作完成,及时报送城市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导入方式:从工程管理档案管理系统中导入。
三、城建电子归档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城市建设电子归档管理模式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电子归档管理的需求,缺乏完整、适用的电子归档管理模式,城市建设的电子档案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二)意识比较薄弱
电子归档应用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时间比较晚,归档人员习惯运用传统的归档方法,没有对电子归档形成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电子归档的重要性,归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比较弱,无法正确进行电子归档工作,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城市建设电子档案管理处缺乏电子归档专业型技术人才,无法及时发现电子档案存在的问题,不利于电子归档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
目前,城市建设电子归档工作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无法准确对工作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无法为电子归档提供保障。或者未将相应的制度、标准落实到城市建设电子归档工作中,电子归档在城市建设归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加强城建电子归档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管理模式
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及时创新电子归档管理模式,创建完整、适用的档案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出电子归档在城市建设档案归档中的重要作用。
(二)增强电子归档意识
在城市建设归档工作中采用电子归档的方式,应该使归档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电子归档的重要性,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归档工作人员应用电子归档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在城市建设归档工作中积极采用电子归档的方式。对电子归档系统进行维护,及时解决电子归档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子归档的重要作用,为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保证城市建设归档工作顺利开展。
(三)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目前,我国已经针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出台了一些标准和制度规范,如《建设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归档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按照标准进行工作,为电子归档工作质量提供充分的保障。综上所述,关键节点信息控制和信息导入的准确性对电子归档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建设电子归档中必须充分掌握关键节点,注重关键节点所需信息的导入,保证电子归档的准确性,为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有效避免电子归档出现信息盲点,保证电子归档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城市建设电子归档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杨艳新.浅谈对电子文件归档的几点认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6).
1 集成服务研究
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与服务,通过对1994年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集成服务方面文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近些年一些理论文章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集成服务研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第一,对于集成服务的研究相对分散,虽然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都是分散在各个领域,不很集中,也不够系统。第二,对于集成服务的理论研究欠缺,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具体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称之为系统化的理论。第三,档案集成服务问题的研究不足,尤其是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集成服务,寥寥无几。
2 集成服务模式的类型①
集成服务模式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依据集成服务系统建立的特征,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服务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①独立式,是通过系统内业务环节或业务过程的集成而实现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服务自动化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所进行的只是孤立的系统集成和孤立的系统服务。②整合式,是通过系统间建立集成的机制来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一种模式。通过对各种质量规范进行统筹考虑,从多种客户需求、法律要求及质量要求出发来建立文件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文件质量标准及数据交换标准具有跨部门和跨系统兼容性的一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下,文件及其信息的质量标准在文件生命全过程和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得以连贯和一致,档案信息质量最终得以保证。③嵌入式,是通过复杂的系统间的各项功能的集成来实现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服务智能化的一种模式,也就是指依据城建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原理,将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的各种业务管理活动、建设工程审批活动、及各专业单位的相关业务职能活动纳入与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和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及其管理过程,以保证管理过程经济、高效;依据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全面考虑各类型档案信息的用户群需求,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集约化、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中,城建文件档案信息的服务实现了与城建专业系统服务的集成,城建文件档案的价值得以最大实现。
3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的涵义及其最佳实践的特征
3.1 城市地下管理工程档案集成服务的涵义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即采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质量,实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科学高效管理,从而达到用户服务高度满意的一种优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3.2 城市地下管理工程档案集成服务最佳实践的特征② 第一,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管理流程集成(系统集成),即指以后现代档案管理理念为指导,将地下管线档案的各种管理系统、地下管线工程审批活动、各产权单位以及城建档案行政部门所扮演的角色、地下管线工程以及档案管理法规制度等纳入地下管线工程业务流程,以保证地下管线管理过程经济、高效。第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产品集成(信息集成),即指通过对各种质量规范如:文件管理规范、档案管理规范、工程质量管理规范、信息分类规范、文件编目整理规范等都进行统筹考虑,真正从多方面保证信息数据的质量,使得各种载体形式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都能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第三,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服务集成(功能集成),即指依据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全面考虑地下管线信息的用户群,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集约化、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和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几种模式相比,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模式视角更开阔,涵盖范围更广,适用的对象更广泛,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方式和模式。
4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
4.1 必要性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是城市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横交织的城市地下管线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现代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档案必须实行集成服务,才能够为社会提供高效和高质量的服务。首先,城市地下管线本身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只有进行全程管理和集成的文件质量服务控制,才能够保障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其次,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需要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集成服务。信息时代的到来,提出了集成信息、集约化服务等需求。最后,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如果不采用集成服务的理念,档案服务系统将处于孤岛状况,服务将滞后于城市建设的需求,服务工作难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果,服务水平就不可能提高。
4.2 可行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首先,《档案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以及城市管线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等法规制度的完善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提供了保障。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集成服务提供了技术平台。第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图纸和其他电子数据的形成,大大方便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传输、移交和提供利用。第二、GIS能够将地下管线数据信息在系统中进行集成,为包括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在内的综合性地理信息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第三、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管线的普查补测工作不再成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收集工作的障碍。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必须与市场接轨,才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性优势,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 选择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模式的意义
4.3.1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的受益广泛。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集成服务的受益是多方面的。城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管线产权单位、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测绘部门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都能够从中受益。城市建设部门能够发现体制上的弊端,理顺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做好管理工作;建设单位能够在保护自己权益的前提下依据可靠的管线信息保证建设工程顺利施工;各管线产权单位能够在科学合理保管和使用本专业管线档案的同时,加强与其他管线产权单位的联系,共建管沟,科学利用地下空间,防止因管线归属不同,报批和施工各自为政,且重复建设,频繁开挖,影响市民生活;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城建档案馆)能够对全市的地下管线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提供利用;城市规划设计与测绘部门可以利用已有的多种管线综合信息为新的管线工程提供科学的数据和预测信息;对政府而言,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集成服务是政府行政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公众而言,其知情权得到了保护。
4.3.2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集成服务模式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采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档案管理理念,把档案的管理纳入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业务活动过程中,对业务流程进行全程控制,易于保证管线档案信息的质量。第二,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综合考虑多种类型的客户和多种形式的客户需求,努力达到集约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易于提高用户服务的满意度。第三,采用集成的管理机制,更有利于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积累、共享与交流,易于管线工程文件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的整合与优化,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该部分内容的撰写参考了:华灿丽,“EDMS 与ERMS集成管理的国际化实践经验及其启示”,《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24-132页.
②本部分内容的撰写参考了:安小米,“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21世纪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最优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节选)”,《城建档案》,2003年第5期,第15-17页。安小米,“城建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研究及其启示”,《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第87-101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策略
信息化时代不仅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带来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实现、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及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等。那么,城市建设档案馆应采取哪些策略来迎接这些挑战,从而实现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对档案管理进行强化、升级,它要求城市建设档案馆在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等,改造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软件、数据库并升级,最终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城市建设档案馆应积极建立健全自身的档案管理软件技术,统一规划档案资源,并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城市建设档案馆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首先,要及时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技术含量高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顺利实现各环节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如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其次,加快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为便捷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保障,从而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促使城市建设档案馆的工作能紧密衔接起来,最终高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构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标准
健全标准规范是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取得有序、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的管理规范包括电子档案的定义、整理、移交、存储、鉴定价值、确保安全性和原始性、检索方式、利用策略等;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的业务规范包括电子档案使用相关术语的标准、对档案资源的描述标准、档案文件格式的标准、数据格式标准等。而对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来说,其标准包括档案信息标准、档案管理系统标准两个方面的内容。该应用系统标准不仅是对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标准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还使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标准得到统一。因此,城市建设档案馆在拥有足够的硬件、软件的前提条件下,应在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档案信息,确保城市建设相关部门能正常运行,为其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培养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人才
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败受到所有档案人员信息化素养的影响,所以人才建设具备关键作用。首先,城市建设档案馆应科学树立人才观,这是档案工作人员提高信息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因此,城市建设档案馆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工作机制,重视研究对人才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确保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人尽其才,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赏罚分明,对确实有过贡献的人员要及时表彰、奖励,对阻碍实现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等。其次,城市建设档案馆应多途径培养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因此,我们可借助培训活动拓宽人才培训途径,鼓励档案人员听取专题讲座,积极参加信息化建设实习培训,促使城市建设档案在职人员学习信息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将人员培养成适用型、普及型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人才。
四、保障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安全
城市规划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其档案信息,而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研究并解决。于是城市建设档案馆应以信息化标准为基础,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安全、可靠。首先,针对用户访问迅速建立起权限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加密生物技术、防密码盗窃技术等,即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的基础上设置用户权限,确保用户必须经过信息验证才能登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访问资料,合法用户可以访问那些受到保护的重点城市建设档案资源,如此就能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合法用户越权进行操作。其次,构建日志文档中心,实现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城市建设档案的日志文档中心主要包括通过管理软件更新日志、通过数据库更新日志、用户访问日志等。当突发安全事件时,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日志能完成对该事件的追踪,并及时将安全隐患排查出来,从而建立一个可靠且安全的城市建设档案资源平台。
虽然城市建设档案馆正在不断更新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信息化产品及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但安全管理方面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局限。所以档案馆应随时追踪信息化安全技术,随时检查现行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有效,并适当引进新的安全管理手段,确保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前言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也是人们评价社会政治文明的一杆标尺。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地位。换句话说,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构建文明和谐单位的关键。这一基本认识,对加强新时期城建档案文明和谐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年来,定陶县城建档案紧密结合定陶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实际,以强化城建档案管理职能、激发城建档案工作活力为目标,克服重重阻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制度化建设,逐步营造了公平正义的环境,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单位注入了快速发展的动力,混乱落后的局面彻底改变,出现了全面持续快速发展、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局面。
一、城建档案工作主要内容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二、城建档案的作用
城建档案的在城市建设各项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建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活动的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一是城建档案。城建档案是城建生产活动的直接记录和实际反映,它真实地记述了城建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记载了人们的城建思想、城建技术、城建经验。
2、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城建档案,真实地反映了城市从无到有、从大到小、从落后到先进的活动过程和发展规律,是人们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智慧结晶。只有以城建档案为依据,才能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克服盲目性,避免浪费和损失,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才能促进城市建设顺利有序地健康发展。
3、城建档案是城市维修、改建、扩建的依据。城建档案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城市建筑物、构筑物改建、扩建和维护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没有城建档案,城市建设就会造成混乱,维修、改建、扩建就难以进行。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今的城市,地上高楼林立;铁路、道桥纵横交错;地下给排水、煤气、通讯、人防等工程管线密集如织。要对这些城市基本设施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就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做依据。
4、城建档案是城市防灾、抗灾、减灾和战争破坏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战争,城市是敌人首先攻击的目标。城建档案是战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依据。把一个城市中重要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城建档案集中到城建档案保存,当发生战争或出现意外的重大灾害时,将发挥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5、城建档案是征用土地、房地产权产籍的法律性依据。土地征用、各种审批文件、建筑执照、产权所有证等房地产档案,是城市房地产管理的历史凭证,是解决产权纠纷的法律证据。
三、建档案工作现状
中图分类号: G270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传统惯性制约。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陌生的新工作手段方法与熟悉的传统工作手段方法之间在使用上的差异,容易产生天然的困难甚至“抗拒”心理,无论这种抗拒心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都是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障碍。
2、档案本质属性影响。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形式上,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名、单位盖章等等,都表现出真实的原始性,也正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具有法律凭证作用。而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档案多数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具有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这就引发了电子文档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的问题:电子文档能否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便成为档案工作的新课题,是决定电子文档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
3、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目前的状况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型号各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硬件环境;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在日常档案管理中只有根据其来源,才能形成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在电子文档的形成过程中,打乱了或者是破坏了原始文件的本来顺序。原本清晰的法律责任界限变得模糊,缺乏法律依据使得大量的电子档案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迫在眉睫。
4、缺乏组织领导。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是主体、是基础。
5、缺乏人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档案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现有档案人员专业知识单一,普通操作型人才居多,系统开发、程序维护、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档案管理标准,逐步统一完善规范。标准化、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档案工作部门必须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对收集、整理、编目、检索、温湿度控制、防霉防虫以及安全保管等基础性工作,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整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除了信息管理共用的标准和目前暂时与纸质文件、档案管理共用的标准外,还有电子文件管理专用的标准和规范,为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法律依据。
2、建立和完善档案数据库,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首先,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文件格式种类,如我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选择的管理方式,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少量几种文件格式,通过降低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复性,增加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可控性。其次,通过对电子文件存在的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方式。再次,提高载体材料寿命或对电子文件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备份的方式。最后,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不会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文件不可使用的情况,如以 XML 作为标识规范的方法,等等。
3、加快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
自建设部《全国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城市建设档案网站不断兴建和完善,社会各界从网络上获取越来越多的城建信息资料,从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城市建设档案资源共享的局面得以拓展。当前,应继续加快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框架内与电子政务同步建设,逐步实现公文管理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一体化。要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积极开展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档案利用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档案利用的需求。第一,要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及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总格局,促进将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第二,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城市建设档案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城市建设档案网络平台。第三,继续建设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把整合加工后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在网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推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稳步发展。
4、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决策落实力度。要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勇于开拓、改革创新,不断凝聚各部门合力,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政策对接、化解矛盾等能力,集中精力谋划和解决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5、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后续发展力量。要选拔那些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功底、较好的学术造诣、表现出发展潜力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之有所作为。对已经确定并不断成长起来的人才,要加强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根据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出击,积极引进有信息专业技术特长和熟知档案管理工作人才,创造良好的留人环境,为档案管理工作输送新鲜“血液”。
6、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转变传统观念。要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大家转变传统观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强化创新教育,引导全体人员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协助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也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 是档案工作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正在逐渐深入到城建档案管理之中。怎样有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工作管理的创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等,已经成为各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
一、城建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在不断地变化,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至少提出了两点新要求,一是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更加规范,要尽可能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档案管理水平之间的距离,满足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二是要求档案管理要发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依据作用,随时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招商引资等提供“全、新、准”的信息。
(二)我国加快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形势
对于城镇特别是大城市来说,加快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城市快速、不断地向横向拓展和纵深发展。老城由于空间有限,更新改造往往采用立体化方式向空中和地下纵深发展,为更好地解决老城问题,很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将向新区拓展。城建档案管理面临的将是信息量加大和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带来的工作量的加大,这对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益提出了新要求。
(三)我国加快法制建设和公民法律意识加强的形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体制和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我国加快了立法的速度,公民的法制意识也进一步加强。
二、城建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复杂性
城市作为功能多元的综合体特征,决定了城市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城建档案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城市环境保护、抗震防灾、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法规等数十个方面或专业,包含城市空中、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线、设施等各种类型,以及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的记录,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二)动态性
城市无论是兴旺还是衰落,都在时刻经历着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作为真实记录城市发展变化过程的城市建设档案,其保管的城建信息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动态性就是要求档案管理能够及时提供真实反映城市建设管理现状的最新信息。
(三)准确性
大到与城市相关的系统性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尤其是地下系统的建设,中到某一个建设工程的改扩建,小到一套房子的法律纠纷,城建档案作为历史性记录,都将成为重要的建设和法律依据,如果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会给国家、企业、个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起灾害性事故。
三、城建档案管理问题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以创新的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些对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档案观念和老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如何创新性地开展城建档案工作,逐步实现工作的现代化是城建档案工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主向现代化的档案数字化收集、存储、转送等转变, 以信息化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只有创新工作管理模式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第一,档案载体不断发展导致管理载体方式的创新。档案载体是档案信息存储的介质, 它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档案的载体从古代的甲骨、金石、简牍、纸张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以胶片、光盘、磁带等为代表的影像技术载体。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载体越来越成为现代档案的主要载体,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新型载体档案需要特定的保管条件、技术和利用手段,这些都是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所不能胜任的。另外,岁月的流失使得古老档案逐渐自然老化,也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抢救。档案载体的现代化必然导致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二,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是实现创新管理的主体。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城市管理科学化的窗口。与一般档案相比,城建档案有其独特性:真实性、广泛性、系统性和依据性。随着我国城建开发事业的蒸蒸日上,城建档案数量剧增,工作量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城建档案的管理难度也将日益增大。原始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建档案管理的需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从原始的手工管理向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过渡,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
(二)以创新的服务理念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
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是城建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城建档案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必须关注社会变化、跟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紧随城市化的潮流,适应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潜在需求,注重服务观念、方式、手段的不断创新, 实现传统型服务向新型服务的转变,实现城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创新工作中随时发现和关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信息化发展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各地城建档案信息化水平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档案管理部门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在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上大多比较规范,而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业务发展水平的不同,有些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有些就远远不够。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科学的档案管理规范和技术规则,即档案管理模式,是档案电子化和网络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城建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便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没有规范化的模式就没有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不断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多元化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城建档案的内涵十分广泛,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勘测、城市建设、土地管理、建筑管理等多个专业部门的档案,具有涉及面广、环节众多、内容复杂、综合性和整理性强的特点。因此,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一定的城建档案专业知识,同时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数据库、硬件管理、程序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以适应信息化建设时代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好城建档案作用。新型载体档案的安全性问题。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给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不安全因素。它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如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信息形态、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读写信息的系统依赖性、信息的易修改、易丢失和共享性等特点,存在严重不安全性。因此,档案管理系统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硬件和软件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承担着新的任务。客观环境要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发挥自身积极性、 主动性,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突出服务意识, 既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其服务部门性质决定, 更是其自身的发展要求所决定。服务意识的体现,关键是落实, 需要从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两个方面着手。
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软件配置, 就是抓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我们的城建档案管理所处的社会背景大环境,以及社会的服务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想在变化发展中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就需要与时俱进, 跟上时展的步伐,使自身提供的服务始终符合发展变化中的社会需求。
1.1 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体制建设。体制顺, 好比脉络通。体制建设, 对于部门理顺内部关系,发挥对外服务职能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变化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调整管理部门的科室和人员配置, 消减不符合客观现实需要的科室, 科学合理的增设具有新职能的新科室,实现现有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更好的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 要不断加强城建档案部门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完善制度, 结合本地实际, 对本地区的城建档案地方性规章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配套完善的城建档案法律法规体系, 确保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健康发展。严格管理, 有法必依, 有章必循, 这是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理,确保档案管理不出疏漏,不出差错。同时, 相应简化档案使用的相关手续, 提高城建档案的利用率, 增强城建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
1.2 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是指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 能否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能否为城市建设保好驾、护好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是要不断学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新时期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理念的内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其次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就是要求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钻研业务技能, 在熟练掌握自身工作所需要基本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掌握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
术, 借鉴发达国家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好的经验。
总之,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管理上要抓思想作风, 强业务素质, 围绕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中心, 紧贴社会、 服务大局,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 及时、 高效的服务。
2、 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硬件配置, 就是指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场馆配置和设备配置,当代城建档案管理逐步向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现代化、 信息化, 服务社会化、 多元化方向发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今后必然也要强化其对社会服务的功能,提高社会服务的服务水平, 拓宽社会服务的服务层面。对比我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要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2.1 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场馆配置。
档案管理部门的场馆配置,包括档案保存场馆和对外服务场馆。我国城建档案保存场馆基本满足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要求, 但是要真正做到城建案服务的社会化、 多元化, 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具备了档案保存场馆条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具有齐备的服务场馆。齐备的服务场馆,可以使城建案管理部门的行使对外服务职能时,挖掘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层面。我们可以建设像城市发展展示馆等类似社会公益场馆,利用展馆向社会展示城市发展各个时期的资料以及远景规划资料, 让市民详实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 历史文化、 人文风情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 通过展示展馆的建设, 还可以起到对外展示城市良好形象的作用。
2.2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设备的配置。
当前,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城建档案资料日益繁杂, 资料应用范围逐渐增广,利用频率逐渐增强,真正保存好、 管理好、利用好这些档案, 做到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 加强档案管理业务的规范化、 标准化, 服务的社会化、 多元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这一切离不开技术的现代化、 信息化, 更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紧跟档案管理发展潮流, 增加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 引入当前档案管理的新技术、 新设备、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潮流, 它的建立, 必然使城建档案管理更科学、 对外服务更便捷、 更高效。我国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旧有的管理、 办公设备大部分已经不具备这些新功能,更新设备已经成为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机制,作风与技术同样过硬的人员队伍,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必将更好的发挥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更好的为我国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坚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只要时刻突出服务意识, 围绕服务社会这个主题开展工作,也必将推动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开创城建案管理事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城建档案,百姓对城建的档案的认识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愈发深入,城建档案的价值作用也日益凸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形势下,应积极探索新形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出路。
一、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业务管理不够规范
城建档案的工作环节主要表现在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开发、利用等方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制约,普遍反映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库房建设不标准、业务建设不规范、档案保护措施不利、服务对象狭隘等诸多问题上。这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城建档案工作向主
动服务转变及实现城建档案数字化的进程,阻碍了城建档案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要求。
2、法规制度不健全
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致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城建档案执法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制约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和《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法》等规划建设专业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从法律法规条款上进一步对城建档案工作给予了支持,同时也拓展了城建档案的服务地域和范围,如:城市、乡村都纳入了城建档案的业务范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应的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尚无进一步修订或完善。另外,城建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较低,使得城建档案的行政执法工作比较被动,也造成了城建档案管理法制建设的不健全。
3、信息化工作滞后
在城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说来,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观念亟待转变。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足,在城建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的阶段,不利于现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二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软件投入滞后。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不足,使得城建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三是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开发过于缓慢。以上情况的也制约了城建档案与城市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1]
二、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1、注重对城建档案的宣传教育
加强城建档案工作管理,首先必须提高人们的档案社会意识,消除重建设轻档案,重使用轻管理思想。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相应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人都对城建档案工作有所认识的今天,仍然有部分人对城建档案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城建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用城建的有效利用事实去说话,作为一名基层城建档案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档案社会意识薄弱会出现建设管理工作与建设档案利益相脱节,规划资料不归档,建设施工不查档,建设完毕不建档,城建管理不用档等现象,以上都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集中反映,都不利于城建档案的管理和今后的发展,城建档案馆要在抓好对社会宣传教育的同时,组织作好对建设系统内规划、市政、建管、园林、村镇、人防等专业管理单位及城建档案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形成城建档案管理网络,让全社会都了解、支持城建档案工作,这也能充分提高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利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纸、图表、照片、影片、录像等不同载体
和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随着新型城镇化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建档案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档案的永久保管基地和信息中心,在城乡建设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管理体制的健全,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前置和保障。我们莱州市作为县级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89年,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较早,隶属莱州市住房和规划建设管理局,经费、人员、设备配备比较齐全,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城建档案管理包括接收、整理、著录、利用等业务基础工作到建设竣工档案及竣工图、地下管线综合系统图的审验、近几年全面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2011、《城建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建设工程文件整理归档规范》GB/T50328-200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等,城建档案各项业务工作逐步完善和加强,城建档案馆加挂了城市建设信息中心、城建档案管理办公室两块牌子,城建档案体制实现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同时健全各项业务和内部管理制度,城建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齐头并进。[5]
3、加强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加强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城建信息现代化管理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各级各地城建档案馆都应将城建档案信息化建
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各地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根据建设部关于城建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在作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备,不少地方已经进行计算机连结上网,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快速传输检索和利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今后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基层城建档案工作者根据本地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和城建档案管理现状,做好适合本地情况的计算机软件的选用和设计,逐步摸索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模式,具体作好综合数据管理、整理编目、检索查询、安全保密、系统维护等基本功能的维护和运行,现阶段作为我们县级市在运行初期主要任务是作好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建立规划、建筑、管线、市政基础设施等各专业数据库,作好基础数字化工作,为今后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应对城建档案信息多元化的挑战,需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我们要根据社会各界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结合城市建设的进程,编研出专题信息成果进行提供利用,利用城建声像档案的优势,用专业主题片、照片接片等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到现场的问题,从内容、形式上实现完全不同与以往有声有色的主动服务。[2][3][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建档案提供利用已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全面化、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和规范,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及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管理城建档案会成为国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百姓对于城建档案的管理也会逐步重视,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管理城建档案一定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将难点全部解决。
参考文献:
[1]高明波.现代化城建档案管理特点及实现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2]于静.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建档案管理工作[J].城建档案.2011(02)
1.城建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世界经济一体化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在不断的变化,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至少提出了两点新要求:①要求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更加规范,要尽可能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档案管理水平之间的距离,满足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②要求档案管理要发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依据作用,随时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招商引资等提供“全、新、准”的信息。
1.2我国加快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形势
对于城镇特别是大城市来说,加快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城市快速、不断地向横向拓展和纵深发展。老城由于空间有限,进步更新改造往往采用立体化方式向空中和地下纵深发展,为更好地解决老城问题,很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将向新区拓展。城建档案管理面临的将是信息量加大和更新速度加快带来的工作量的加大,这对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益提出了新要求。
2.城建档案管理的特点
2.1复杂性
城市作为功能多元的综合体特征,决定了城市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城建档案涉及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城市环境保护、抗震防灾、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法规等数十个方面或专业,包含城市空中、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线、设施等各种类型,以及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的记录,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2.2动态性
城市无论是兴旺还是衰落,都在时刻经历着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作为真实记录城市发展变化过程的城市建设档案,其保管的城建信息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动态性就是要求档案管理能够及时提供真实反映城市建设管理现状的最新信息,发挥档案信息的时效性作用。
2.3准确性
大到与城市相关的系统性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尤其是地下系统的建设,中到某一个建设工程的改扩建,小到一套房子的法律纠纷,城建档案作为历史性记录,都将成为重要的建设和法律依据,如果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会给国家、企业、个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起灾害性事故。
3.以创新的服务手段逐步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
3.1以创新的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些对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档案观念和老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如何创新性的开展城建档案工作,逐步实现工作的现代化是我们城建档案工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主向现代化的档案数字化收集、存储、转送等转变,以信息化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只有创新工作管理模式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1)档案载体不断发展导致管理载体方式的创新。档案载体是档案信息存储的介质,它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档案的载体从古代的甲骨、金石、简牍、纸张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以胶片、光盘、磁带等为代表的影像技术载体。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载体越来越成为现代档案的主要载体,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新型载体档案需要特定的保管条件、技术和利用手段,这些都是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所不能胜任的。另外,岁月的流失使得古老档案逐渐自然老化,也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抢救。档案载体的现代化必然导致档案管理现代化。
(2)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是实现创新管理的主体。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城市管理科学化的窗口。与一般档案相比,城建档案有其独特性、真实性、广泛性、系统性和依据性。随着我国城建开发事业的蒸蒸日上,城建档案数量剧增,工作量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城建档案的管理难度也将日益增大。原始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建档案管理的需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从原始的手工管理向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过渡,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
3.2以创新的服务理念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
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是我们城建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城建档案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所以,城建档案工作必须关注社会变化、跟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紧随城市化的潮流,适应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潜在需求,注重服务观念、方式、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传统型服务向新型服务的转变,实现城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观念上实现创新。在服务观念上,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破除“重藏轻用”的旧观念,树立“以用为主”的新观念。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对档案的文件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开展主动上作,把城建档案由“死”变“活”。
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是服务工作创新的具体体现。社会愈发展社会需求愈呈现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接收也多样化,要求服务方式社会化、多元化、高效化。城建档案服务也不例外。①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本单位的信息网站,将有关城建档案的文件材料、现行文件等向社会开放。②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单位有关城建方面的各项活动,提供主动服务。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编研工作,及时将城建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供给公众和领导,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与建设,使领导决策有科学的依据。
服务手段上实现创新。服务手段的创新是城建档案工作创新的载体。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落后.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全国正掀起信息化的浪潮,各地正积极建设“数字城市”,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抓住机遇先行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3.3在创新工作中随时发现和关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信息化发展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各地城建档案信息化水平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档案管理部门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在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上大多比较规范,而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业务发展水平的不同,有些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有些就远远不够。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科学的档案管理规范和技术规则,是档案电子化和网络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城建档案管理事业的需要。档案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便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没有规范化的模式就没有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不断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多元化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城建档案的内涵十分广泛,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勘测、城市建设、土地管理、建筑管理等多个专业部门的档案。具有涉及面广、环节众多、内容复杂、综合性和整理性强等特点。因此,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一定的城建档案专业知识,同时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数据库、硬件管理、程序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以适应信息化建设时代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好城建档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