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档案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6 16:18: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档案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效档案管理

篇(1)

Abstract: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 can not do efficiently without the archives management,must management of archives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topromot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efficiency.Archives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s important one annulus,don\’t recognize the files and theimportant role of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it will be difficult to work in practice.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esent status quo of management of archives inpublic institutions,discuss that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of management of archive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work,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security of archives,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archives.

Keywords:management of archives in public institutions;Meaning;Question;countermeasures

档案是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体现各机关单位成长与发展历程,是宝贵的经验财富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档案管理是机关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机关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是机关提高绩效,增加效益,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

一、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一)档案管理是机关单位管理的基础环节档案材料无序零散保存,势必为某些重要档案信息资源持有者提供可趁之机,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引起机关内部管理混乱。由于人员流动,把档案保存在个别人手中或由各职能部门自行保管,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一旦出现关键人员离职或跳槽,轻则使管理层面断裂,工作无法延续;重则导致机关机密、独有知识产权和信息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档案有其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或机密。占有这些资料就是占有机关的技术或机密。因此,机关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知识产权的流失而影响机关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二)档案是机关单位信用管理的重要保证档案是公认的构成信用信息的核心资源。首先,完善的档案管理可作为展现单位自身诚信的一个窗口,反映各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重要内容。其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档案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已经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可见档案纳入社会信用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档案是机关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机关文化是从机关的历史积淀中提炼出来,反映在完整系统的机关档案之中。档案是文化事业的象征,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存储的主要形式。机关单位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本机关单位的历史和现状,有自身特色,不能脱离本历史,搞一种毫无本特色的“泛文化”。综观机关档案,可以深刻理解本单位特点及历史发展规律。

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低各单位往往重视财务重视人事重视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却很少重视档案管理,殊不知档案管理也是机关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许多机关单位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材料是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库。档案部门更是作为“冷部门”,极易成为精简或兼并对象,甚至撤销专门档案机构,只设置兼职档案人员。这些人员岗位不固定,档案业务知识偏低,待遇较低,再加之档案机构在单位组织体系中地位低,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的机关档案管理虽有一定规模但内部管理与机关单位发展脱节,档案分散保管在各职能部门,如财务档案保存在财务部、技术档案保存在技术部、文书档案保存在办公室,虽各部门都保存档案,但他们之间互相封闭,整体上处于零散无序状态。大部分档案管理者又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档案整理,很多档案实行简单“信袋式”管理,影响档案的查阅利用。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等新生事物相继出现,使档案形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与纸质档案截然不同,当前档案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已不能适应。因为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通过计算机运行,它具有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解决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任重而道远。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的若干对策

档案管理科学化要求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构建科学档案管理机制,夯实完善档案管理,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高效化。档案管理科学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国家政府政策层面1.积极完善和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依法监督和指导档案工作。各地政府应利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及设立《档案法》宣传月,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并通过张贴标语、召开档案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坚持“多宣传、多联络、多接触、多服务”的工作方法,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并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督促,积极营造建档氛围,使更多单位认识到建立健全档案的重要意义,增强机关单位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

2.积极塑造典型,发挥以点带面功效精心选择一些规模大、作风好、有一定档案管理基础的单位作为试点,进行重点指导、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采取先学会管理的单位带动后建档的单位,以老手带动新手,先推出部分示范单位,使其成为“领头羊”,让后来者有榜样可学习,有先例可借鉴。

3.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一是举办培训班,讲授档案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更快更好地独立开展档案工作。二是深入机关单位,现场指导和培训。要利用执法检查等时机,深入到各机关单位现场指导。政府部门有必要主动服务,帮助制定合适档案工作制度、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和档案分类方案,给专兼职档案人员上培训课,使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4.积极提供档案中介服务

通过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对档案进行代保管、托管、等,档案中介服务能满足这一需求。以档案中介为依托,开展档案整理、寄存、代管业务。遵循市场需求,各地档案部门可以设立“咨询服务中心”,为那些人手不足、保管条件较差的机关单位提供档案整理、代管、寄存等服务,为其提供规范的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既节约管理成本,又能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

(二)机关单位自身层面

1.强化档案意识,牢固效用观念在档案工作建设中,首先要提高档案意识,确立档案实用效益观念后,才会用心去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各机关单位应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所属地档案条例,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接受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主动抓好档案工作。

2.构建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

只要符合国家档案法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有利于档案工作开展,就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关

键要保证档案的及时、完整收集、保管和提供有效利用上,体现在是否满足时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没必要追求设施大而全。如果档案没有保存齐全完整,不能提供各项活动服务,档案室再豪华,设施再完备也是毫无用处,缺少价值。

3.科学利用信息化手段

在机关单位信息化建设中,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量大,检索速度快等优势,大力开发适用于计算机完成的档案检索方法和存储模式。档案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确保档案实体与载体的安全,确保网络传输及档案数据的安全,将归档纸质文件与归档电子文件采用“双轨制”整理方法,两者编为一致的档号和著录信息,利于查阅和管理,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有条件的单位,逐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以高度有序的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向各类工作提供大规模、大信息量的分布式数字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总之,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源。因此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面临的共同新课题。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档案管理部门,应从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雪艳.档案管理科学化探究[J].兰台世界,2007(6):24.

篇(2)

档案管理工作和单位其他部门紧密相关,是单位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之一,应当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单位整体工作和发展计划中去。面对目前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创新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创新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的,因为只有创新才能进步,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危险。所以档案管理部门为了更好的发展,在管理档案过程中要使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管理手段,这样一来才能够实现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档案管理推陈出新的前提是思想观念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增强,在国际上,我国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创新的成果。创新的时代的产物,也是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展前进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创新,否则就会被落后。创新活动的基础是观念创新,档案管理部门只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够将创新运用在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上,在运用创新手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创新的重大价值,更好的进行档案管理和社会服务。只有真正认识到了创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促进作用,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够对其加强重视,支持创新的管理工作的实现,使创新实践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要求档案管人员的思想观念必须是创新的,现代社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这种工作上的变化。过去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治,封闭性相对较高,被动接待是过去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就较为广泛了,不仅仅是政治方面,在经济、科研、教学等各个领域都已经是其服务的对象,需要主动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时代的转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为了顺应十点的发展趋势,应将创新手段运用到档案的管理的工作中,首先在思想观念上真正意识到创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巨大作用,这样一来能够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在创新观念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解决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档案管理者必须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观念,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在旧的方法和途径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采用新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思维的探索还具有开拓性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开拓意义的思维活动。它发明的新技术、形成的新观念、提出的新方案和决策以及创新的新理论不断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它不仅可以是新发现和新发明,而且可以是新方法和新技巧。新颖性、独特性、非逻辑性、灵活性、对象的潜在性等特点一般是创新思维所具有的,因此,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使档案管理部门创新成功的几率大大的提升,也就是说实现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有。

二、档案管理活力的源泉是理论知识创新

在信息化的模式下,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已经向数字化载体转变,其管理环境也已经开始向数字化环境转变,在档案资料采集、归档、目录编制、统计、编研、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诸多管理环节都需要随之而变。 现阶段社会上所呈现出的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较高水平知识,就难以在现代社上立足,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样,应该在管理过程中要创新档案管理的知识理论,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避免档案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创造空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例如我国的政府职能和工作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也会随之而增加,档案的整理也就会很复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提高知识水平和知识管理能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社会上的其他领域。档案管理人员在新时代的挑战下,不仅在要思想上重视档案理论知识的创新,还要主动的积极的去探索档案理论知识的创新。这样一来才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步伐,避免遭到淘汰,促进和推倒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理论创新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一支学习型的工作团队。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档案干部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建设学习型工作团队是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经济的迫切需要。档案管理者对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加以借鉴和吸收,营造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使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促进职工积极学习,努力掌握档案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争取成为学习型个体和创新型干部,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动力是技术管理创新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广泛的被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也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档案管理手段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广泛的使用,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工具,其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但能够对档案做好保护和维护工作,避免档案的丢失,而且还能够减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最大的优势是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较为方便。将技术创新贯穿在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实现。技术管理创新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档案管理者要自觉坚持在管理方面的创新上下工夫,在管理手段现代化上下工夫。坚决克服等、靠、要和各种因循守旧思想的束缚,牢固树立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同样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理念,把有限的被动服务转变为无限的主动服务,由传统的静态服务、间接服务转变为动态的、直接的高层次服务;由封闭型的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另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管理手段的创新。档案管理主要是和数字与文字打交道,数字化档案将成为今后档案管理事业的主要存在形式,建设数字化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总之,档案管理者要按照“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原则,树立档案管理创新思想,开展创新实践。对档案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要端正创新行为,做到稳步前进。注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并注重管理手段的推陈出新,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发展。要与国际接轨,注重参与国际档案信息交流,以满足多方面利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艳.浅析现代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举措[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

篇(3)

一、电子档案的定义及特点

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件、电子信息、电子报表和电子图纸等。具有实时共享性的特点,可以避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远距离信息共享。同时,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进行阅览的,体积小、容易保存及携带。

二、电子档案的优势和弊端

(一)电子档案的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依靠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档案的使用可以使档案资料在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的环节更加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例如,在查找档案信息时,就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相应的文件中搜索文件分类号,快速找到所要的文件信息。通过电子档案,使档案可以快速高校的归档。

2.提高档案安全性。电子档案的利用避免了过去整卷查找信息的方式,有效保证了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使用者不需要直接接触档案,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目录进行检索,减少了对原始档案的翻阅次数,对档案原件的保护得到了保证。缩短了查询时间,又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所有文件都可以及时归档,文件不完整时也可以及时补漏,降低了纸质档案的人力物力进行整理装订的工作量,还可以有效避免档案被认为篡改的行为。

(二)电子档案的弊端

1.初期投资较大。电子档案需要的磁盘、光盘等均是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湿度、温度都有一点的要求。并且电子档案前期需要高校配备计算机及外围输入和输出设备,要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这样就造成了电子档案建立初期的投资费用过大。

2.网络安全性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黑客和网络病毒会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威胁。因为电子档案没有手写的字迹,就不利于区分档案的真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被篡改、盗用的情况。因此,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三、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加强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及网络安全性

高校要定期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更新和系统维护,要保障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的安全,保证做到专机专用,使存储设备要时刻保持良好状态。并且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更新备份,防止在意外情况下丢失。要加强网络防火墙的更新建设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国家要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结合《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电子档案应用操作的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制度。使档案资料的安全得到保证,并且最大限度上做好服务工作。

(三)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功能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光盘制作技术等,坚持以快捷个性的服务为宗旨,使电子资源真正实现以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另外,可以构建在线档案查询服务的平台,为电子档案的用户提供私人的便捷的在线咨询服务。通过对知识面的扩展,及时沟通新的学习技术,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子档案查询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在建立完善的网上电子档案咨询服务后,要对网络平台的工作规范严格管理,积极实施管理纠纷,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工作质量检查。

(四)规范档案储存与利用的方式

篇(4)

一、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纵观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2011年相较于2010年,高校(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数量增加了几十所,学生总规模增加了一百万左右,高校教职工人数增加了十万;而2010年相比于2009年,高校(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数量增加了三百多所,学生总规模增加了近两百万,高校教职工人数也是以万为单位递增;连续三年,高校数量、学生及教职员工人数都呈稳定持续增长态势。

具体地看,全国高校档案管理现状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工作量大:由于高校的独特环境,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教职员工的档案数据变动,录入或者迁出,全国每年变动的各类档案都是以千万计,加上就业、继续深造等各种情况,档案的变化呈现数量大、变动频繁、跨区域调度等特点,加上其他档案的维护、保存,都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

第二,电子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但是目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高校档案主要还是以纸质档案作为保存媒介,电子信息管理只是起到检索、交换、备份等辅助功能。电子化档案的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软件的选择和使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档案管理操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所设定的制度、规范存在差异,导致各高校之间对于档案管理操作的步调不够一致,甚至存在极少数相互抵触的情况,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障碍。

第四,远距离传递频繁:由于学生入学、转学、毕业以及就业等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学生的流动性强,所以档案也经常需要远距离传递,跨省市、跨地区甚至跨国调用都是时常出现的情况。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档案资料处于长期堆放的状态,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更谈不上利用。由于档案的专业性各异,档案管理人员可能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缺乏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及时、规范。

(二)档案管理制度遵守情况较差

目前,大部分学校根据《档案法》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领导和监察力度不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及师生员工对档案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较差。例如在收集档案的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交不交都行,档案管理人员也不去催促。在档案归档的过程中,许多档案没有及时归档,部分档案仍分散在基层单位管理,不符合事毕立卷的要求,致使最终有些档案损坏或遗失。

(三)档案利用率低

由于对档案的利用价值认识不够,大多数人不去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由于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及受过时的档案规章制度的制约,档案利用者往往需要办理许多手续才能借阅所需的档案,有时甚至无法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工作效率很低,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迄今为止,国家对大学生管理出台了多个文件,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法规。因此,大学生档案管理体制呈现出多样化。但不管实行哪种管理方式,因为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都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进行专项管理,使得大学生档案管理杂乱无章。

(五)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

传统的档案管理内容比较简单,全部为纸质档案,以手工服务为主要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学校档案管理也配备了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这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提供了硬件设施。

三、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档案管理是高校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因此,应加大高校档案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高校发展服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高校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正确认识档案的重要性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武装档案工作,其核心就是重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

(二)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虽然大多数学校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执行情况不佳。要想改进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一方面,应该通过教育、培训、考试等方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建设一支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另一方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考核指标量化,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地进行。

(三)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纸质档案到无纸档案库的过渡。

对高校来说,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妥善保管,以便进行查找与使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非常麻烦、繁琐,而且使档案库存不断增大,占据了大量空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篇(5)

近年来,随着教学形式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档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档案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按照高校教学规律的要求,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一些高校的教学和教辅人员,对教学档案工作缺乏充分认识,甚至于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有些人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他们自己心血的结晶,自我保存得相当好,没必要归档;有的教师认为,材料放在自己手中,用起来方便等。有些院(系)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中,不按照教务处要求整理材料,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够齐全完整,归档材料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档案的建设和利用效率,从而也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其基本原则,进行科学分类集中统一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档案法》、《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各高校的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部门立卷制度;有些高校各基层部门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有些高校频繁更换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等。

(三)档案工作队伍不稳定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支比较稳定且业务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档案工作队伍。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及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有既懂档案业务、又有责任心的人员来管理。但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这些人员更换非常频繁。

二.改进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把它纳入教学计划、规划、教学管理制度及其各级人员的管理责任制中,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首先,学校有关领导应该经常过问教学档案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在经费、人员、用房、办公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定期检查和研究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学校档案部门必须督促、指导和检查全校教学档案工作,验收各部门移交的教学档案,按照《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教学档案的整理、分类、保管。

(二)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认识不到位,致使档案管理部门缺少相对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例如一些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借阅等都没有明文规定。因此,要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明确登记制度(目的是及时掌握收集工作情况,避免应归档材料的遗失、散落),执行时限制度(强调及时收集,目的是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履行查对制度、移交制度、索要制度和督察制度等。

(三)打造高素质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

要建设优质高效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首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要大力做好档案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以人才资源推动档案工作前进的步伐。比如,选拔优秀的高校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给教学档案管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召开交流会议、教育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以及现代管理能力,改善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发展提供高优质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高校的档案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地位逐步提高,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传统文献领域的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档案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确立档案工作在高校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决定了服务创新的必然性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汇集着大量的信息,且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成为高校档案部门保存的数量最大、最丰富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源只有开发利用起来,才能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科学地管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学校各类人员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然而,目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高校仍占主导地位,各高校的档案利用率仍很低,多数珍贵的档案资料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下。高校档案的价值在于被利用,这需要通过人的劳动,通过一定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管理、开发才能发挥出来。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以新时期高度发展的电子科技为依托,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社会需要、学校需要的角度出发,以学校内外的利用者为服务对象,以库藏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以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一)模式创新。目前,高校档案馆(室)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挂靠校办或党办之下的非独立结构,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这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面向办学的要求。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档案馆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将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注重学校的未来方向,把握前瞻性的特点,在档案资源、档案人力、档案开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这样才能使档案机构高效、安全、到位,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二)思路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盲目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各自攻破,封闭自导的状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把档案管理的知识化、科技化、信息化、社会化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

2、管理内容创新。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人们至今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单凭本馆馆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调整,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创新。通常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如单纯地看档案管理场所、设备和馆藏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人才资源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三)手段创新。长期以来,高校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传统性的倾向,其管理方式或利用手段是手工的,严重阻碍了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程度。因此,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要积极参与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做好库藏条目录入工作,实现档案条目检索自动化,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四)实践创新

1、加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向新层次、新台阶。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展资源整合。优化馆藏,提高档案利用率。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及时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对于数字信息的发掘、整理、组织以及使用,设计一个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的网站来指导用户直接使用各种有用的网上资源。

3、建立档案管理人才竞争机制,鼓励馆员轮岗,带动知识在馆内流动,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对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或以辅导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文化。同时,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同时,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课程培训、归档文件整理、相关档案法律文件、保密知识等。

总之,档案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更新知识,创新管理,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与时俱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主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科学化。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7日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计算机软件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高校评估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档案具有来源渠道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教学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指示、规定和办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和会议记录等。

2、学生类。主要包括学籍材料、学籍变动材料、学生奖惩材料,学生入团、入党情况,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教学实习、实习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材料。

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和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

5、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习题集、实验报告和实习指导书等。

6、招生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等。

7、制度建设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使高等院校在学科领域建设、办学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色。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教学环节,也随着教学形式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趋于复杂化。这就使教学档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档案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就给高校教学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从目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2、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随着高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领导的兴奋点在发展上,而对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方面,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人员的培训方面,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3、档案信息开发不足,档案管理效率不高。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教学档案被误认为是与其他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样保密性极强,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尽管高校加大了管理改革力度,但档案管理还未能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4、教学档案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各部门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教学档案管理基本上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到年度归档立卷时敷衍了事,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三、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高校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确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通过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以规范教学档案工作行为,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

2、提高全员档案意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教学档案工作重点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的劳动开发、挖掘,及时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

3、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的管理。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其次要加快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4、重视培养,加快教学档案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为此,应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应引进高层次计算机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强春晓.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及现代化管理对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7.

篇(8)

教职工的档案意识淡薄,信息搜集平台逐渐搭建。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组织部门的基石性工作,同时也是与全体教职工利益相关的一项工作。严格人事档案管理,善用档案是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加大档案管理宣传幅度,不断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是强化高校档案工作的前提与保障。人事档案部门定期对他们进行有关档案知识的培训,把档案工作与教职工前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唤起教职工们重视档案工作的意识,让档案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档案材料收集力度小,档案的及时性与完整性难以保证。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石。随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对教职工需要分类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加,为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带来发展性要求。因此,建立档案管理人材料时首先应保证外部收集与内部收集相结合,外部单位调入档案时,需要认真清查、核实,发现有缺漏材料,及时追补和持续动态完善资料。其次,档案收集工作应转变被动为主动。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人事人员主动出击,构建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系统,保证材料齐全完整。

档案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不够健全。高校档案管理技术相对滞后,学校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加大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档案管理的技术设备与信息平台。首先,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建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彻底实现人事信息档案数字化。其次,要建立并逐渐完善高校人事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三是独立建设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网站,建立以人事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为中心,充分形成用户与人事档案管理者间的良好互动[1]。

2、高校档案管理创新途径

2.1 持续强化档案综合管理职能。综合管理是档案部门的基本职责之一,对高校各种档案及档案信息实行集中管理;对所属信息档案工作进行监督与规范指导;对高校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强化职能管理的方式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对不同特点、不同载体的档案,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同时加快实施高校数字化档案馆工程建设,争取建成档案局域网、贯通校园网、互联网,高校档案信息数据库等三网一库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远程在线查询[2]。

2.2 持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档案管理工作自身性质决定其是一项条件性与服务性工作。提供档案信息资源,为培养高级教育教学人才、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培训高级专业性管理人才,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宗旨。当前,随着高校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大众服务意识,不断拓展档案管理工作服务领域,加大高校档案开放力度,持续加快推进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强化服务职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服务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材料与信息资源的利用。

2.3 持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职能。档案管理法及档案法令法规赋予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权力,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走上法治轨道,建立档案工作新秩序的重要举措。高校档案部门应积极参与高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以确保档案形成质量认定;在评定职称、晋升工资、提升职务等具体工作中,为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准确、可信度高的晋升职级职称、上报科研成果、保护房地产等权益的档案凭证。高校教职工对其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职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材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归档存放。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履行档案执法监督职责同时,需要坚持监督与优质服务相结合,使广大教职工能在现代科学管理的高度,认识并理解收集归档的意义与责任。同时应依法制订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细节上强化监督职能[3]。

2.4 持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职能。高校档案业务指导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思想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持续强化档案工作指导职能一方面需要依法指导,另一方面对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业务咨询指导和专业培训与服务。坚持强化搜集、简化整理、细化检查、深化利用的管理业务工作方针,简便、高效、科学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坚持贯彻部门建章立制,规范执行文件材料的形成、流转、累积、立卷、归档流程是保证归档材料齐全和完整性,提高卷宗质量的关键环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业务指导。指导方式需要形式多样,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重点指导和普及指导相结合,集体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4]。

篇(9)

高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材料。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往往可以从档案中反映出来。从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看,应上一个新的台阶,使高校档案工作始终顺应时展,为教学、科研事业服好务。

1、强化意识,健全机构。既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还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档案信息服务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就会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尺,搞好档案现代化建设,能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档案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加强档案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使档案工作与时俱进。认真执行档案法,强化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把档案法制建设纳入普法宣传计划。在国家的档案法规和本校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努力做到“三纳人”,即在工作中,做到档案工作纳人学校的规划和计划、纳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并给予档案工作以各方面的支持。

2、依法治档,建章立制。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以依法治档为根本,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档案管理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特点决定了档案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日新月异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依法治档的道路。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10)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78-01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计算机软件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学档案的作用

建立教学档案,其作用不仅是为了保存和管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为宏观的教学决策、微观的教学管理及教学科研服务,而且是为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1教学档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与教学档案息息相关。有完整的教学档案也就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和成果,并加以完善和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分析,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1.2教学档案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素材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教得轻松,还能使学生学得愉快。通过查阅历年教学档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理想的教学方法。

1.3教学档案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信誉度,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教学档案。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预测,从宏观上可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特别是根据师生的奖惩材料、思想汇报材料等,可以适时调整对师生的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

1.4教学档案为编写校史和教育名人传记提供素材

任何一部校史都是该校教与学的发展史,校史既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成绩,也反映了该校科研能力和发展过程,而教学档案则是编写校史的第一手史料。

1.5教学档案使用方便

教学档案分类清楚、明确每一个分类都装在各自的分类档案盒中,档案盒内附有该盒档案资料的登记表,需要查阅档案时只需打开所需的档案分类盒,查看登记表就可以找到所需资料,方便了教师查阅。

2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高校档案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学档案工作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问题日渐突出,给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2.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2.2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

随着高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领导的兴奋点在发展上,而对发展的基础之――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人员的培训,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2.3教学档案缺少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档案室门口“安全重地,严禁入内”的牌子让人望而却步,教学档案也被误认为是与其它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样保密性极强,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2.4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

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互动,并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将大大改善其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2.5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

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到年度归档立卷时敷衍了事,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3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高等学校要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使档案工作能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要把各种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列入学校各部、系的岗位责任制,纳入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逐步做到“四同步”。加强有关档案工作的宣传,使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支持档案部门作好工作。

3.2遵循“三纳入”、“四同步”的基本原则

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生就业,上报评审材料、教师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

3.3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教学档案工作重点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的劳动开发、挖掘,及时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

3.4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3.5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

上一篇: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 下一篇: 十四五规划流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