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0 10:4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

篇(1)

一、引言

有句话说“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可见学校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挣脱出来,注入完善的、科学性的内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教育模式。数学虽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却蕴含着丰富德育内容。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使得小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的知识,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学科教材中

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注入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自然渗透的效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社会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萌芽期,所以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工作从此刻开始,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学科是沙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而小学生犹如长在沙土里的嫩草,吸吮着沙土中的水分。因此,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而数学教材是教学工作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是授课的依据,更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与理解做人的来源,由此,编制科学有效的数学教材为课堂授课提供有益的方式。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德育教育应该只是和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有关,以目前的教育内涵来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也是十足错误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有教育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原则性的教育。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知识,渗透德育教育。诸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注释、解析中,融入不少进行德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以及由说服力的数学数据或知识点。将德育因素融合数学知识进行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找准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数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要授课的内容加入生动的德育元素。重要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联系教材,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善于将渗透德育教育延申到课堂内外。

四、课堂内外相结合,通过数学活动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数学活动渗透德育。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实践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知识回归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归宿,学生要有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如在学习乘法估算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每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回学校后估算全班60人一天的用水量,再估算全校三千多人的用水量。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思想就会在小学生们小小的心灵扎根。又如,在学生学过统计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我校附近的垃圾场影响环境的现象,最终总结出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比如,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时,督促小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这样做,不但能扩大小学生的信息源,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也能满足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例如:教学“长方体认识”,可以先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如:火柴盒、粉笔盒、砖头等,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长方体实物(书柜、木箱、厚书、铅笔盒等),通过感知实物,学生对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感受美、享受美。

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德育渗透,培养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科学性与逻辑性很强,但可以让小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从中养成严格、认真的好习惯。显而易见,小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率高。而提高计算能力就一定要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不要抄错数,看清是什么运算,加减时注意进位和退位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简而言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捕捉,时时注意、注重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数学学科的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最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建华.数学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07

[2]管建福.小学数学教学艺术[M]2000

篇(2)

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前,先要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是一个在经济、科技与人才各方面竞争激烈的世纪,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从目前我国乡镇高中生的情况来看,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行为十分常见,这些现象说明强化学校德育建设已经非常迫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承担其这份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乡镇高中教育任务日趋的紧迫,进行德育教育是奠定我国国民基本素养的战略对策.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要从数学课程文化的角度对新课程进行研究,有效促进其与德育教育的整合,而在实现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有机整合原则.数学学科的根本任务应该与德育大纲相结合,使德育的内容能够完全融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知识作为教学主线,教师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找到其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合理选择材料,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更好的促进高中德育的实施.德育与数学学科的结合,要合理、自然,要充分体现我国德育教育的要求.2.方向原则.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作为依据,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道德品质,使学生向着更加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1].3.循序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进行“统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总结生活中吸烟者与肺癌者的统计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情感原则.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饱含真情,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史、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等的产生和发展等,这些往往可使学生思维兴奋,兴趣倍增.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和桥梁,教师有情感的投入,讲述娓娓动听,就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情洋溢,产生共鸣、认同,以至内化.

二、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有效对策

1.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在无形之中受到了高考的影响,“重知识、轻教育”的现象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虽然专业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但教师在强调数学专业知识时,也要将德育活动良好的融入其中,发挥出德育的良好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拥有优秀的品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真诚的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正的情感.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使得数学课变得更加枯燥.教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就要开感教育,将德育恰到好处的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数学知识中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所包含的情感力量能够有助于数学教学.经过实践得知,学生对于此种类型的数学课甚是喜欢,并且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加愿意接受,在这种情形下,师生的感情容易建立起来,进而有利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2].(1)于无声处———激励的艺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是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围绕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当中的某个环节创设一些独具内涵、十分新颖的教学情景,不但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挥其自身学习能动性,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此外,数学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师需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例如,在某节数学课上,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教师从眼神当中明显就能看出他不在状态,于是教师叫他回答一道刚讲过的数学问题,可他却没有回答上来,此时教师要调整情绪,慢慢引导该学生的解题思路,将该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另外,教师可对其微笑着说“即使是骏马,也会有偶失前蹄的时候,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这样的说教方式不仅对该学生的实力做出了肯定,还提醒了该学生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学习,这也在无形之中教育了整个班级的学生.(2)学会合作———交流的艺术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数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确保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问题探究任务,使学生的个人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是个人经验总结以及知识交流的过程,能够有效的查缺补漏,并弥补原有知识点的不足.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已经学过的知识总结方法,自主完成等差数列知识的探究任务.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虽然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与标准答案不符,但是这个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如何找寻知识点,让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能力,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发挥个人智慧,让学生利用交流的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以上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传授无需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只需要在教学的同时慢慢渗透,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敏锐性,教师需要不断精炼语言,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融入德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2.高中数学教师的爱心.数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能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思考.由于不是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扎实,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能力,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个人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师应鼓励学生完成难度较高的探究任务,并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在每次考试以后,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及时做好总结,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假如某些学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一对一的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的方式,不断测试学生的个人能力,假如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也不应大发脾气,应鼓励学生完成错误的纠正任务.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而不是批评.为进一步体现教师的宽容处理态度,在关爱学生的同时,不偏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才是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才能让教育事业变得更有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给予学生更多关爱和鼓励的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改正的机会,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表现[5].以上几点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在数学教育阶段,需要不断提高个人情感教育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断落实正确的情感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充满兴趣.一位素质较高、品行兼优、道德标准严谨的教师将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3.巧设情境,先行组织,寓教于乐.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马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一个富有趣味而结尾,也会收到不同寻常的结果.在学习立体几何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积极性与兴趣,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①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什么?②你认为下图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①在平面上是圆;②是平面图形,但像走廊,像电视机的背面,像装粮食的斗……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只研究平面几何行不行?学生:不行!教师:对!我们必须走进空间,迎接挑战.同学们,有信心吗?学生:有!这样的情境,在讲课之前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使气氛变得非常活跃,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如果在教学中设计既有前呼,又由后应的例子,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本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原则进行了分析;第二方面对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作者:陈秋梅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

参考文献:

[1]徐涛涛.谈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

[2]高翔.用好微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7(11).

篇(3)

网络平台的建立涵盖了多种网络资源,在平台上的各种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共享。学校要强化基础信息的投入和使用,例如,在每一间教室中都安装互交式的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为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提供条件。学校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和德育专题网站以及学生档案袋,这些有特色的网站对小学数学教育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学校要建立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其中主要包含教师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素材方案等内容。在此平台上,教师进行教学能够增强德育的渲染能力,还能够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通过这些较为开放性的网络教学媒体让学生把学科学习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有效奠定教学基础。

二、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在数学教学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数学学习需要建构一个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环境,也正是这样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去探索,以此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在学科教育当中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魅力。数学学科教师要把德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建立起德育教育的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减少德育教育的盲点,让德育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工具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师需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论坛以及博客上发表自己数学预习的结果,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可以使用论坛和博客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共享。在课后阶段,可以让学生把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点评、回复,这样的方式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不断的丰富学习的内容,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较大的促进性作用。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就需要在数学知识点的挖掘下,对当前的污染情况以及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给学生布置研究作业。例如,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这样能够节约多少水?水量和水费之间的转换是怎样的?在节约用水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把道德教育和美德教育结合在一起,从人性美的观点来审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美好道德行为的养成。节约用水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在这个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德育的主体意识,达到了学生道德教育的学习目的,又收到倡导全体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现有的水资源的效果。

三、网络基础上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面对小学生,思维还没有形成,品德教育有较为广泛的空间。基础学科的数学更需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任务,数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但是德育功能却非常突出,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在上文所提到的《节约用水》案例中就打破了以往重视书本知识传输,轻视知识构建的过程。另外,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获取,轻视了人格的塑造,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挖掘数学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然后在网络平台的影响下,进行数学教学,这样不仅实现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回归数学生活,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成为德育因素,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道德素质。例如,教师在平时数学单元考试中对知识点的分析中,通过对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发现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学生在成绩上高于普通班学生,并且使用网络平台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增强。从自己做起,自己构建节水计划,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得到了多个学校的认同,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经过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主要是,教师构建数学学习活动———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德育渗透———网络平台中获得学生思考的信息、数据的收集以及学习成果的展示———布置学习任务———提出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概念———实例列举———联系生活和道德———促进学生的知性统一。

篇(4)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要本着适时、适度和符合学生需求的原则,通过挖掘教材、设计课堂环节、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下转第5页)

(上接第4页)

一、创设教学情境,在数学文化中顺势渗透德育

教师如果在平时教学中自然地引入数学文化,渗透德育教育,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如“函数单调性”的引入教学。我先请学生欣赏一首古诗:

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大家知道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首文学诗,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到学习中持之有恒的重要性。顺势教育学生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从文学诗词引入,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还让学生感受到学科间的密切联系,提升学习品味,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从感性上提升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及学生的个性品德培养。

二、欣赏数学之美,利用史料激励渗透德育

把数学文化中的数学之美引入教学,通过展示数学学科构思奇,结构巧,过程美的特点,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更热爱数学学科。如教学“二项式定理”时,引入古代数学史中的杨辉三角:它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形式如下:

1 n=0

1 1 n=1

1 2 1 n=2

1 3 3 1 n=3

1 4 6 4 1 n=4

1 5 10 10 5 1 n=5

1 6 15 20 15 6 1 n=6

……

结构特征:杨辉三角除斜边上1以外的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这些数排列的形状像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数都是1,并告诉学生杨辉在总结民间乘除算法、“垛积术”、纵横图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顺其自然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适时引入品德教育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引入一些数学谜语或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带进行思想教育。前不久,我讲的一个题有点难,有的学生不想听,想打瞌睡,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0000”,让学生打一成语,这下学生全都来兴趣了,猜了很多,一二分钟后,我说出第一个成语是“四大皆空”,为什么呢?我说有的同学上课时脑袋不想问题是空的,手上没笔手是空的,老师讲解的东西左耳进右耳出两耳是对空的,这节课什么也没学到,竹篮打水还是一场空。学生哄堂大笑,没有一个人睡觉了,这时我说也可以猜“万无一失”,学生立即明白10000前少了一个1,我立即把握机会教育学生认真听好每一堂课,不错过每一个知识点,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时全班同学兴致高昂,我不但顺利也讲完了这个题,也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并进行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四、联系实际生活,让德育渗透无处不在

数学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常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前,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伟大创举,再从卫星运行轨迹上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看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励了他们为国建设的民族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德育渗透的关键在于“渗”而“透”至学生心灵。如:注意策略性与可行性。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近,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目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等材料,作为精神品质素养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动脑编应用题,使学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

【参考文献】

篇(5)

数学教本中主要以知识点为主,相对而言,德育信息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实际上,只要我们充分地分析教材中的信息,从情感上教育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就能在数学学科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第七章“图形的平移”的知识时,笔者情境引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手扶电梯上的人”、“传送带上的物品”等生活中的照片.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感受数学知识有时候不是那么枯燥,也会通俗易懂,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后笔者布置了一个作业: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结果学生完成得很出色,笔者惊叹地称赞:“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坚持下去多付出,以后你们中一定会诞生出杰出的设计师.”笔者的鼓舞,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德育教育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学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的时候,笔者选择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第31题“鸡兔同笼”问题开篇点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笔者适时地介绍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和他们的智慧,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成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表率力

德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如何教,学生才肯听呢?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呢?

其重要的一点是: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三、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结合德育教育,培养团队意识

现在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个相关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思维,大胆探究.因此教学方法就可以选择合作交流式教学、师生探究式教学等.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需要在精讲精练中总结归纳出重要的数学规律和结论.如果一味地由教师填鸭式传授,那还是回到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选择例题和配套练习时,应该有层次有梯度,教师首先做好板演示范,然后可以由学生四人为一组,以讨论交流的形式促进学习,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达成课堂目标.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可以培养学生组内合作交流的能力,彼此扬长避短,相互借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小组协进学习的关键在于个人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是一致的.只有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依赖,以认真严肃的态度才能促成合作任务的成功完成.这样的经历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及今后的工作状态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四、数学思想方法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关注学生数学化思维训练的学科,随堂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一个人的数学文化素养以及能否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这些都彰显了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常用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划归、转化、整体、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等.当学生遇到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题目时,笔者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在面对生活时同样可能会遇到学习中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它.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局部地看问题,凡事都应该一分为二地来考虑,不能偏激,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它,同时以正确的方法解决它,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学生遇到需要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的题目时,笔者经常借此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及人生感悟:要用长远的眼光和大局的视野看问题,做任何事情要顾全大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30-01

一、基于数学史的发展历程的爱国德育教育

同其他学科分支一样,数学也是基于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最早是由于先民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治理洪水、灌溉良田、推算历法、计算收益田所发明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并在长期实践与总结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了我们目前所学的学科――数学。作为数学最早发源地之一的中国我们应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申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数学这一学科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从《周髀算经》到《九章算术》,从“圆周率”到“勾股定理”,都可以作为向同学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提升民族自豪感、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的良好素材。比如在讲到“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勾三,股四,弦五”来告诉同学们,我国有关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论的发现要早于西方国家好几百年。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量阅读我国数学史,并将能够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事例讲授给同学们,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一切对于事物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与改造的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从认识中总结经验然后进行再实践,然后再认识的一个螺旋上升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念,应培养学生实践的意识与辩证思考问题的思维。

1、实践意识的培养

如前文所述,数学是基于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门将实践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事物抽象出来的学科。比如据史书记载,最早有关勾股定理的应用与发现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因此勾股定理的最早提出并不是单凭意识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后所总结出来的。对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说明实践是一切意识形成的源泉,并举出一些类似于“勾股定理”的事例进行论证,让学生有一个实践出真知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思维方式。

2、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恩格斯认为数学的思维是辩证的思维,其中包含了很多对立统一的关系。比如小数与整数、有理数与无理数都是对立的表现形式,但又相互统一于数的概念。当讲到数的基本认识时,以最简单的数字1为例,当给它加0.1时便由整数变成了小数,当给它减20个0.1时便由正数变成了负数,当给它加10个0.1时又由奇数变成偶数,这明显是一个由于量的变化引起了质的转变的典型事例。同样,数学老师可以在教科过程中给学生讲解数学所存在的矛盾关系,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的形成也起源于物质实践,我们应知道数学的理论是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规律。通过数轴的讲解让学生们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客观性与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相对运动关系告诉同学们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通过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告诉学生质的变化的前提是要有量的积累。同时要注重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意识培养,数学的形成过程就像一部历史书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方式,通过感性的认识了解数学中所蕴含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实践与意识的观念去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的同时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世界观。

四、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所囊括的知识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比如正数和负数就是对立统一的,对立表现在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就不能同时也是负数,因此它是对立的;但同时假如没有了正数这一概念那么负数的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它是统一的。同样数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唯物主义观点,比如运动与静止、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等等。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打下基础。

比如在讲解“追击问题”时,要让学生首先有一个运动与静止的意识,然后才能正确的理解这一问题;又比如“点连成线”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同时作为老师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样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清晰的调理、辩证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了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性,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为人,也成为了学生做人的标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更为久远。

五、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作为一门理论严谨的学科,数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小数点”的悲剧。因此,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严谨的学术作风。应将社会实践与数学学习相结合,一是要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与应用前景,二是要把严谨的科研态度传输给大家。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数学与加工制造类、管理类相关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加工过程的尺寸计算,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收益问题都需要经过精密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结论。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将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去,以实现由认识到再实践的转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思维缜密,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将数学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去。

在数学教学过程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讲求策略,不能机械的灌输,要提高学生自我领悟能力,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反复渗透。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技术过硬,品德高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在德育方面有很大的收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认真学习,热衷于玩电脑、游戏机,甚至赌博等。要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有关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并通过教学过程,渗透给学生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本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初中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如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教师应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正是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从教材内容看,数学体系中常见的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等观点。又如在讲授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等。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那么更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三好学生!

篇(8)

利用我国古代数学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学的有效途径。如在讲秦九韶(约1202~1261)算法时,教师可以这样讲: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有5000年灿烂文化,在数学上有着巨大成就的。早在13世纪就有《数学九章》,就总结出了n元多项式的运算规律,尽管秦九韶算法是距今700多年前提出的,但现在仍然是多项式求值的比较先进的算法。秦九韶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美国当代数学家萨顿说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短短几句话,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并立志发奋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数学活动课中,用我国著名数学家的卓越的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如世界航天之父钱学森,是与爱因斯坦齐名被称为现代世界最有成就的28位之一,虽然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对世界的贡献远大于获得诺贝尔的科学家,他不仅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且也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深受世人的敬佩与爱戴。但钱老在要离开我们的时候,心中挂念的是问题,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思,去拼搏。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也使学生树立刻苦钻研,为祖国富强做出重大贡献的决心。

二、利用数学的推理证明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牛顿曾经说过一句话:“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可是在我们同学中有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这道题的结果只掉了一个负号,怎么就算全错?”于是我给他们讲了《误差与灾难》的故事,而且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62年,美国发射一艘飞往金星的“航行者一号”太空飞船,按预定计划飞船44分钟后,9800个太阳能装置会自动开始工作;80 天后,电脑完成对航行的矫正工作;100天后,飞船就可以环绕金星航行,开始拍照。可是,飞船起飞不到4分钟,出人意料的一头栽进大西洋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当初把资料输入电脑时,有一个数据前面的负号给漏掉了,这就使数据由负数变成了正数,以致影响了整个运算结果,这一“负号”之错,使飞船计划全部落空,使美国航天局白白浪费了1000万美元,还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学们听了以后,这样的错误减少了很多,讲这个故事就是说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就要掌握数学的特点――准确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不会发生类似“掉一负号失之千万”的事情,才会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利用自身人格魅力和道德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他们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阶段,在教学中通过对一些数学人物的讲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并循序渐进塑造健全的人格。如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为塑造学生坚持真理的崇高品格,我讲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欧几里德在临死时还在高呼:“不能征服我,让我解完这道几何题”。其热爱科学的牺牲精神无不令我们广大学生感到震撼,并激发他们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热情。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美,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因素,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进行愉快的学习。板书工整、作图美观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语言生动、准确,言简意明也能给人以美感。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几何体、图形、公式就给人展示了美,如正方体、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等等。总之,教师要能够运用课本知识,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心灵美。

篇(9)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教学“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时,向学生介绍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华罗庚、王元、陈景润等一批名列世界前茅的数学家。通过这一系列与数学教材紧密结合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远在古代我们伟大祖国就是数学的故乡,在数学上对人类作出很多杰出的贡献,而且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在数学上也取得了不少惊人的成就,从而使学生们深深感到,我们中华民族了不起。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创新,长大后为祖国争气,为祖国争光。

二、采用多法并举,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让学生互相合作,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再展开,然后观察,小组讨论研究,自己总结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结果学生很快就得出了:圆柱的侧面展开一般得到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作业练习,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有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研究,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尤为突出。比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学生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篇(10)

对正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而言,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能够让他们对数学数字、运算和基本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目前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如此一来,我们的学生于无形无声之中不仅学到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接受了德育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下面我们主要论述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中德育渗透教学问题。数学教学不管在哪一学段的所有学科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各个教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伟大的必行工程,当代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不能只依赖道德课程教师,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一线的数学教师更要将学生的德育工作细化落实到日常的课程的教学之中,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学势在必行。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和探索科学精神、辩证唯物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育人方法和育人手段,将我们的日常教学和育人活动紧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1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教材中的德育的素材有待被深层次开发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学能够培养我们的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和探索科地的学精神、辩证唯物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当今数学教材开发中编者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学生德育的教育方面的素材。当然,这些素材和知识点的出现也许并非是考试的重点。这些能够利用为德育教育的素材并未引起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的重视。当然,有些数学老师意识到了要在教材开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素材,但是只能挖掘教材中一些具有明显教育意义的素材来对各学段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而我们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材中还有一些隐性的德育教材并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来发,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比较重视教材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我们各学段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的素材有待被深层次开发。

1.2教材中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不相符合

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可知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认知高速发展和学习能力飞增的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并不深入和全面。一线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造成了一线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合。由于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正确和准确的把握,造成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学时不能够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我们各个学段、各类学校学生的德育渗透教育不能有效地进行。

1.3教材中德育渗透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在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渗透,我们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行为方式,好习惯的养成学生会终身受益。然而,在我们现行的数学课堂上,老师比较重视的还是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的重视,各学段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良好习惯教育。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从不能仅从表面上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渗透,我们的数学教师群体还要关注学生的平时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他以后定能够成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

2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原因分析

2.1成绩至上的数学教学观念

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教学效果的表现之一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与数学教师的利益相关联,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师考核与评价时最重要的一条参要指标和依据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平时的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是怎样教学的,各学段数学教师通过的是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到对各个学段、各类学校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这个数学教师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等,这些都不会考核和参与评审,大家最先并且能够直观看到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学中成绩至上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等的更新和提高,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2教师德育渗透能力不足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新的教学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而在现实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很多数学教师并不能够探索出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不能够灵活的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方法。究其原因,一线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德育渗透能力不足,一线数学教师缺乏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和技巧,德育渗透能力有待提升。现在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课实行的数学教材开放性非常的强、内容相当的丰富、题材也多种多样,给一线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但是,由于德育渗透能力的原因,教材中很多隐性的德育素材并不能被一线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所开发。

2.3学校学科德育渗透相关制度不健全

日常教学中造成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德育渗透不能连续性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学科德育渗透相关制度不健全。众所周知,制度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约束师生的一些不当甚至错误的行为,参与日常的实践活动指导,这样才能保障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但是,现存的各类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的相关制度并不健全,一线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学数学教师在他们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明确的德育渗透方向。目前,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的德育渗透工作和他们日常的教学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价。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需要不能相符合,两者不能相得益彰的和谐发展。

3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建议

3.1提高教师素质

各个学段、各类学校、各类学校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都非常重要,数学教师是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提高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关键。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师工作是教书育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和建设者,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只有改变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固化观念,努力提高自己在德育教学中的能力,才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挖掘出教材中和生活中德育素材,真正地把教学和德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说,问题的关键还在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力。

3.2健全学校德育渗透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可以阻断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不公。在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路上,学校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学校可以把数学德育渗透工作纳入教师的学期考核,学年总结和职称晋级的考核之中。只有与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才会引起各学段教师的重视。在此路途上,学校无疑是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的催化剂。只有制度还是不够的,制度的正常有序执行需要监管,只有有效的监管才能保障制度的有序和有效的实施。除了有效有序的监督制度,学校还应建立有序的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学习制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哪一个学科教师也不能够闭门造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更需要我们各个学段、各类学校数学教师多多交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提高自己。学校应当把教师学习培训纳入教师进步发展的考核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3.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生正处在行为塑造、性格养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他们将终身受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在数学课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主导因素还是我们的数学教师。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老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言传身教,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才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数学使人严谨,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够认真、严谨、仔细的从事教学活动,我们的学生也会学习到教师身上的优秀品格和精神,他们也会养成认真、严谨、仔细的良好做事习惯。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示范者,我们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在平时的言行和小事上,甚至体现在课下的批改作业和处理学生关系上。作为教师,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4结束语

课程思政的背景之下“立德树人”是我国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是重要的主修学科,数学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针对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并提出建议和策略,希望能给一线各个学段、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刘黎明.中外教育名家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权昆丽.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3]张恩产.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思考[J].教育论坛,2019,(16).

[4]马春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德育研究,2019.

上一篇: 初三化学实验计划 下一篇: 清明扫墓感想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