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6:18: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安全舆情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 杜庆灵,李进.信息网络安全监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
[3] 孔祥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研究[J].大学教育,2014(15):78-79.
[4] 徐迪.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实践的可行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52-155.
[5] 乔雪颜,翁书婧.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初探[J].求知导刊,2016(41):145.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在使用大数据对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词汇分析以及“环境治理”、“三公公开”、“互联网金融”等过去一年中的搜索热词加工、解释的背后,一套强大的IT基础设施正在飞速运转。而这套强大的IT基础设施提供方正是曙光公司,其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强大的采集、存储、分析和提炼能力,为各大门户网站提供底层数据支撑。
1 引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新闻媒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反映事实和引导舆论方面,网络与传统新闻媒体有同样的功能,但是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论坛、留言版或者自建站点上言论和观点,却往往不考虑言论的真实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
电力行业舆情监测系统的建立健全将有效地增强电力行业舆情信息监控能力,帮助电力部门及时处理面临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社会品牌、知名度和企业服务质量。舆情系统还将帮助电力企业良好形象,维护地方持续稳定,提高安全生产和员工工作效率,了解用户需求和体验。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2.1.1 系统功能设计
一个完整的电力行业舆情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舆情信息采集系统、舆情信息分析系统和舆情服务系统。
2.1.2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只需要联网的浏览器,就能实现随时随地访问系统。
2.1.3 系统技术框架
系统采用J2EE的架构进行开发,采用成熟的基于MVC的Struts架构。Web Server接受客户的访问/交易请求,并建立起安全通道之后,根据不同的业务请求,由专门的Action Servlet进行处理,该Servlet会根据不同的请求调用相应EJB或Javabean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调用组件处理相应的系统流程,最后根据配置文件定义的结果显示页面,将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用户端,从而实现了对系统请求的处理。
2.2 舆情采集系统设计
采集子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即全网采集和定向网站采集。两种采集模式既保证了风险信息采集的深度广度又保证了风险信息采集的及时性。风险采集系统每秒钟可实现100条数据挖掘和采集,并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无人值守的信息采集,具备自我恢复启动功能,通过向导式配置界面,可以快速添加网站采集规则,具备网页智能抽取功能,自动从复杂的网页内容中通过统计算法,智能抽取出标题、正文、日期、来源和作者等元数据属性。
2.3 舆情分析系统设计
分析引擎是本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自动进行智能分析。分析引擎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定分析舆情监测信息级别、自动生成热点、负面研判、自动分类、自动生成专题、转载计算、自动抽取要素和关键词、自动摘要、自动预警、自动生成统计图表等功能。
舆情分析系统可实现每10秒200条以上的分析效率,在不考虑网络拥堵的情况下,最高可实现每10秒500条数据的分析,完全满足庞大采集信息的及时分析,为信息的及时筛选提供了保证。经统计,舆情分析系统的无效信息过滤率为99.5%以上。
2.4 舆情服务系统设计
风险监控应用服务系统可风险事件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追踪、风险分类管理、风险统计分析、定制专题报告、生成简报等,为及时捕捉风险信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系统功能符合思想政治部及其他风险监测部门的工作需求,从风险信息监测、风险监控分析都有合理的组织,数据相关程度和准确率高。
3 关键技术及应用
前章阐述了电力行业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然而在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关键问题才能达到设计最终要求。本系统运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Web挖掘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技术以及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3.1 Web挖掘技术
Web挖掘是指从Web上抽取数据的一种方式,它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抽取有用信息,涉及Web、数据挖掘、自然语言智能处理、人工智能、统计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综合技术。下面简单介绍系统中应用的几种Web挖掘技术。
文本特征表示:即以一定的特征项来代表文档信息,从而实现对非结构化的文本处理。
结构分析:建立文本的逻辑结构,如文本主题、层次和段落,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
文本摘要:根据文本特征提取和结构分析,选择权值较大的句子,抽取文本关键信息,对文档内容进行概括,最终生成文本摘要。
3.2 搜索引擎技术
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检索的最常用工具,它将网络信息资源分门别类组织起来,通过搜索网址的方式来实现信息检索。按检索机制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式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3.2.1全文搜索引擎
从互联网网站提取信息并存入数据库,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匹配的相关记录,然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种搜索引擎的优点是检索信息全面、直接方便;缺点是信息量繁多、杂乱。
3.2.2目录式搜索引擎
通过用户浏览层次类型目录来寻找所需信息,通常表现为网络链接。其优点是使用户清晰方便地查找到某一大类信息;缺点是搜索范围相对较小,可能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源。
3.2.3全网搜索引擎
同时在其他多个引擎上进行搜索,没有单独的数据库,通过自定义界面查询其他独立的搜索引擎。其优点是快捷,覆盖面广;缺点是高级检索功能不完善,不能对检索结果进行处理。
4 系统应用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舆情监测系统主要针对文本信息进行抓取、分析和应用。然而互联网信息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多媒体信息中,如视频、声音、图片。如何从多媒体中获取关键信息,这是未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多媒体信息通常也附带有文字描述,因此绝大部分的舆情信息还是能被监测到,但是出于发展和科技进度的要求,对多媒体信息的识别和关键信息抓取及应用,还需要深入研究。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利用Web挖掘技术、搜索引擎技术进行基于关键词的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过程与实现,通过实现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负面、最新网络信息,快速获知网络信息来源并建立相应预警机制,有效提高了舆情监管效率,加强网络舆论监管与正确引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黎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 梁伟贤.网络搜索引擎发展现状的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
[3] 刘向辉,尚振宏,胡建华.新一代Web搜索引擎中数据的抽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03).
[4] 吕月娥,李信利.基于信息类别的元搜索引擎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2007(21).
[5] 赵晓静.Web文本挖掘综述[D].电脑学习,2008(5).
[6] 郑逢斌.关于计算机理解自然查询语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7] 孟春艳.用于文本分类和文本聚类的特征抽取方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3).
[8] 胡学钢,董学春,谢飞.基于词向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9] 贾菲,刘威.基于Android平台恶意代码逆向分析技术的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4):61-63.
新媒体也称为数字化网络新媒体,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高校开展舆情工作,就要增加宣传教育引导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新媒体技术应用在舆情工作中具有很多优势,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高校舆情提供了便利。网络新媒体给与大学生一个表达言论的平台和增进友谊的平台,让学生轻松愉快的交流。新媒体形式不仅拓宽了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增加了大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们的亲密互动,增加了师生感情,愉悦学生的身心,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还不断满足了学生各个方面的需求。新媒体应用在信息服务和舆情引导上,能够最大程度的了解到大学生的诉求,更好地做到信息推送及时,沟通顺畅便利,新媒体应用不仅拓展了大学生文化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还增强了网络舆情教育引导的效果。
二、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加强与大学生沟通,拓展大学生舆情教育与引导新途径
(一)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搭建更广阔的教育学习平台
教育最高境界是教育人,是尊重人,是更好地挖掘人的潜力,发展人的思维。在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需求,紧跟网络时代步伐,善用巧用新媒体技术,教育引导方式采用多样化,在利用新媒体教育和引导之时,既要善于使用新媒体有益于人的功能,使之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帮手、沟通互动的新渠道、表达自我和参与社会的好方式,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摒弃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不良的弊端。 高校要把新媒体和“微文化”有益之处利用起来,使新媒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时代化、生活化、大众化。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站管理,开通学校微信公众号、开通官方微博。及时有效地传递积极健康,弘扬正能量的资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如学校主页开辟文化宣传专栏、校园主页及时更新校内外正能量新闻报道,包括学校举办和参与的活动、学校先进人物宣传报道、学校及各个院系部门取得的成绩与荣誉、学校的重大科研成绩等等。还可以通过微信自动推送新闻资讯和正能量文章,允许评论和留言,扩大学生参与度和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大学生喜欢上网,高校教育者还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安全及网络舆情宣讲的“微课堂”、“微视频”“移动图书馆”等形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气息弥漫到整个校园,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一切的新媒体教育形式要融入正确网络舆论导向上来,引导学生对于?W络事件应该有科学理性分析和正确合理的评论。比如:近年来,教育部新闻办积极打造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目前已先后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入驻8个新闻客户端平台,拥有粉丝3000余万,成为教育部重大政策、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沟通民众的重要平台。在教育部政务新媒体的带动下,90%以上的省级教育部门、100%的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开通了新媒体平台。[1]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与大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教育引导和服务大学生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有的个性化、及时性、便利性、广泛性、共享性、互动性优势,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平时在QQ群、微信、微博等平台一些正能量消息,推介一些弘扬主旋律的文章,促使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QQ群、微信群、微博等形式适时地创造话题,抓重点热点开展话题讨论,开展舆情引导和交流讨论,获得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营造积极正能量氛围,在交流和沟通中要积极倡导以网络化语言,注重主流思想的渗透。通过微信互动功能,架起了沟通互动的桥梁,了解学生诉求,帮助学生,服务学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针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有关部门和教育者在掌握信息材料之时,要在第一时间发表和论述自己的观点,本着以事实材料为依据,来证实、辩驳、批判那些虚假和有害的信息。及时地有理有力地给广大同学们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导向。教育者要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了解学生诉求,帮助学生成长,做大学生的朋友和精神导师。老师们平时应该多关注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当发现不良舆情预兆之时,一方面,教育者要及时上报情况并合理处置,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阻止不良舆情进一步扩散,及时导向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了解的信息得到证实和了解,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转变,从而快速地将网络舆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另外一方面,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在新媒体互动功能,根据社会热点实践,创造合适的讨论话题,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网络安全观、网络舆情观,有意识地向大学生渗透舆情导向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68-02
一、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网络道德绑架现象
大数据时代使得信息互通共享、公开透明、及时反馈。随着微媒介、自媒体规模的不断壮大、日益完善,网络热点事件持续发酵,成为全民关注的头条焦点。[1]然而,部分网民有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特点,他们通常会从自身角度出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热点事件妄加言论,并且大量转发跟帖,制造网络混乱现象,对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及参与者进行人身攻击,触犯道德底线,甚至违犯法律。例如,在2015年8月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各界明星纷纷捐钱筹资救灾。同时,舆论也掀起了一场“逼捐风”,中国首富――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首当其冲,不少网民在微博留言“首富至少捐一亿”“不捐不是中国人”。诸如此类的言论实质上是道德绑架,强迫公益慈善,是网络霸凌现象。
(二)网络诚信缺失现象
电商、网络支付、海外代购等这些网络附加产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诚信问题。比如,网购假冒伪劣产品,实物与产品描述不一致;黑客袭击公司企业内部网站,盗取商业机密,进行网络信息诈骗;网聊征婚交友虚假信息;网络剽窃他人成果为己所用等。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十以来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一些网民不计道德和法律后果的行为,使得诚实守信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些因网络引发的诚信缺失给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
(三)“网络水军”现象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若要为一个企业炒作,他们会事先分析网民的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2]他们用言论去引导舆论,恶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例如,国内闻名的“蒙牛陷害门”“霸王洗发水致癌门”“封杀王老吉”等事件,利用网络水军,通过网络媒体传播负面消息,进行攻击诽谤。尽管有的企业利用网络水军策划宣传,但也有过度炒作现象,使用不正当手段参与竞争。例如,淘宝网的部分商家雇佣网络水军进行产品质量好评刷单,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明星雇佣网络水军进行炒作涨人气等将个性事件演变成共性热点事件。过度炒作将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四)拜金主义现象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最近,网红作为一个与时尚、品位、奢侈的代名词横空出世。一些网络流行语如“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国民老公”等传播错误价值观,诱导网民一切向“钱”看,过度注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唯钱、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网民个人层面
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765万,加上2015年未就业的数量,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16年国外某知名网站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全球排83名,这与国内激烈的竞争、人均收入及环境舒适度有很大关系。网民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挑战。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导致部分网民沉溺网络进行情感宣泄,对国家、政府、社会进行语言报复。把自己糟糕的境遇归结于社会黑暗,以曝光出来的极少数官员贪污受贿、公职人员的个例以偏概全地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给网民造成精神污染。
(二)网络媒体缺乏约束规范
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传统道德的信息交流方式、道德评价标准和人的道德运动方式。2016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了禁播令,责令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剧下架。文化部关于《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条例,针对网络同一谣言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可以入罪。网络虚拟的第三世界,缺乏现实生活的监管,呈现出自由且杂乱的状态,这些会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网民的思维方式,影响其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观。
(三)网络舆论过分追求功利
互联网拉近了普通人与偶像大人物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网络红人,这刺激着更多的人利用网络舆论,造势包装自己,蹿红网络。2016年2月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引起了网络就城乡差异、地域歧视、婚嫁观念等热门话题的全民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一些网络舆论为博眼球,追求利益,批判当事人爱情观,利用支持草根农村,进行网络表决站队,受到追捧,从而牵制舆论导向,进行圈粉获得大批关注量。后来该事件经网络部门证实,纯属虚构,发帖人仅为了宣泄个人情绪。网络舆论追求功利的心理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一夜成名”“圈粉无数”“路转粉”等,这些短时间内蹿t看似不可能的举动,在网络空间会变得皆有可能。一些网民为了捧红自己,歪曲事实,利用网络舆论,抢占先机,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网络道德是相悖的。
(四)社会方面因素
一方面,“互联网+”催生了各领域的互联网信息大战。面对民众对信息的疲劳期,需要捕捉热点吸引眼球,这难免会使一些人为了热点而去制造热点,违背网络道德底线。另一方面,从社会教育体制来说,我国当前教育偏重应试,而忽略了实践技能及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些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教育课,依靠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老套,对道德法律方面知识的普及差,应用型不强。遇到问题时,民众缺乏相关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三、针对网民网络道德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网络道德观教育,发挥名人榜样引导作用
道德观教育是公民德育的重要内容,网络道德观仍是道德观的范畴。道德观教育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其目的在于教育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公民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品格。更新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其方式,增添网络道德教育的模块,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所提倡的“诚信慎独”“知行合一”等时代精髓同样适用于当代道德教育。微博、微信、Facebook(脸书)等社交网站,各个领域的明星精英等公众人物有较大的关注量,粉丝较多,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影响力,发挥名人的榜样引导作用,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湖南共青团聘用人气组合成员张艺兴担任宣传工作推广大使,艺人张艺兴拥有上千万粉丝关注量,且大多数是“90后”“00后”的新起之秀,张艺兴积极向上、正能量、热衷公益的行为会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В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榜样看齐则会产生积极的正能量。
(二)引入大数据技术,把握网络舆情导向
将大数据引进网络舆情的分析,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变革舆情监控思维、改变舆情研判方式及变革舆情数据分析技术。对于网络热点利用大数据分析各方面的网络舆情,及时依据收集监控的信息进行研判、疏导与处理转化。此外,依靠智能监控系统,专业的处理模式是专业团队+人工智能。随着EB到ZB时代的到来,我们更需要应用网络大数据进行专业的舆情分析,及时做好引导,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大数据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分析事件的关注程度、传播情况、发展趋势、网民情绪变化等,也可以深入某个观点的影响程度、影响人群,从而预测舆情走向,辅助决策和判断。建设网络良好的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3]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网络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主流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微信等宣传阵地,针对网络热点大事件,及时权威性观点,予以网民以正确的引导。此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时,改变传统的语言说教,创新方式,易于网民接受。例如,开通官方微博,其推送内容积极向上,接近网民生活,对国内外新闻及社会热点,以其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独特的见解,深受网民追捧。在其新闻的同时,也达到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四)建立完善网络立法体系,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当前,我国出台的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能对公民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4]规范网络空间行为,坚守网络道德,离不开互联网法律法规的成熟完善。除了法律手段,维护网络道德还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以及个人的配合监督,做好维护网络道德人人有责,及时举报制止各种网络不道德的行为。
四、结语
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提倡坚守网络空间的净土,做到文明上网。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网络空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道德绑架现象、网络诚信缺失现象、“网络水军”现象、拜金主义现象等网络道德缺失。究其背后原因我们发现个人、社会及网络媒体本身方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发挥名人榜样力量、法律约束、大数据分析等作用予以规范引导,促进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我们所关注的也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祝永梅.浅谈网络道德所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法[J].北京:中国科技博览,2016(5):313.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遍及,网络正逐步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他们是网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新的问题与矛盾不断涌现,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与治理的高度。然而,怎样在“互联网+”领域下探索一种新的理念方式来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面临的重要领域和崭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明晰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后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舆情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英美话语体系中没有用来表达“舆情”的专门词汇,且对于舆论、民意、民情等词也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一般都用“publicopinion”表述。19到20世纪,国外公共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意调查。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eremyLipschultz[1]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西方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网络舆论方面,且都是与政府、民意相关,其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层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尤其是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在2007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至2013年间,逐年增多,2014年至今,数量剧增。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兴起,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论文占据其中的比例不高,二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有深度和广度、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主要研究观点
(一)理论性观点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理论体系。而在“互联网+”领域下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互联网+”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互联网+”领域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
目前,我们无法查证“网络舆情”这个词是谁第一次提出的。谭伟[2]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丁柏铨[3]把网络舆情的概念简化为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网络舆情虽然属于舆情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但其本质仍然是舆情,反应的依然是民意状况。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4]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以上定义虽不太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都与现实紧密相关;都是公众情绪和意见的集合等。从现有文献的整理来看,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健[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吴勇、王玉良[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中传播的师生对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具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将网络舆情的载体局限于校园网络,且主体是高校师生。郑苏法[7]认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多数人群,高校网络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综上,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解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其载体和主体的理解不同。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理论学界对此的看法纷繁复杂.陈喜玲[8]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信息的集合,他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特征,使得高校网络具有自由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高校网络舆情就具有了交互性但也具有即时性;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但舆情内容却具有外显性。毕宏音[9]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现九大心理特征。曾润喜[10]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总结,虽然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载体、传播途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的。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也有各自的看法。李新萌[11]将成因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常规诉求渠道不畅通,也就是说学校的报纸、意见箱、官方各种媒体等没有给处在敏感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诉求渠道,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与利益诉求时只能转向非常规的渠道,即网上的论坛、贴吧等,极易在网上产生共鸣,形成网络舆情。二是学校的各项事物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与学生产生各种冲突。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网络舆情。袁富红[12]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物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高校是社会中思想开放自由的一个领域,高校学生又是在网民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传播媒体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难度大,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忽视道德底线,传播不良思想。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当今高校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期望得到关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容易忽视网络伦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喜欢放大焦点,加大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通过梳理发现,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诉求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特点、高校网络监管力度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等。[13]
4.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4]还有学者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共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5]部分学者还认为可以分为五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6]
(二)实践性观点
1.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大部分学者都是持有全面客观的观点,都认为其具有两面性。秦健[17]认为,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包括热点问题的催生效应、偏激言论的放大效应、社会阴暗面的腐蚀效应,还要肯定其正面影响,包括“安全阀”功能、“监视器”功能、“大熔炉”功能。刘燕、刘颖[18]认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会潜移默化规范自身行为。李伟东、刘敏姬[19]认为,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制度与体系都还没有完善。钟涨宝[20]认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处于“谁建网站谁负责”的局面,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21]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与分析研判机制,这样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22]认为,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国内仅有极少数高校采用网络舆情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仅仅是从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是在舆情产生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没有在舆情发生的源头就作出预警监控。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高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白璟、安涛[23]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利益诉求出发,适时调整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大大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不良舆情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王昊[24]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廖扬平[25]认为,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同时,网络舆情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等功能,其目的在于警示,而不在于惩罚。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入学界视野的研究也仅仅只有10年,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以下笔者主要从研究成果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钟涨宝、聂建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阐述恰恰论证了这一点。其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多角度研究成井喷式发展。多角度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等。例如孙静的《网络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陈强和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等。再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最后,新媒体、自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特色,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术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把握不够明确。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并没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争议主要在于主体和载体不够明确。对于“学生主体论”,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在于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载体却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的发生在校园中的相关事项的看法或意见。对于“师生主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校园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学校发生的各项事件的情绪表达的总和。总体而言,这两大争议矛盾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与论证。第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有待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理论本身,近几年会有涉及到教育学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单一的研究视角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点。今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可以和多学科相交融进行,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将大数据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第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舆情出现之后,尤其是灰色舆情产生影响之后,学校才开始开展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对措施缺少实效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也不完善。所谓客体,就是指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观念、方式和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和引导形成完善的有体系的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堵”“删”等强硬措施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拓宽研究视角,注意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研究方向,但是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多门学科相联系,才能避免单一学科研究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同样如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地开放、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领域,以充实和完善该领域的相关体系建设。第二,丰富研究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运用网络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数据监测、收集、分析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抓取能力与舆情解读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必备技能。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养大数据处理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人才体系,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三,创新研究平台,顺应“微时代”发展。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人们逐渐从QQ、微博等交流平台转向微信平台。大学生永远是体验网络新生事物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微信上会有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
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因此,今后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好微信舆论话语权,创新传播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切实做好微信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实现此研究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性。第四,转化研究范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26]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中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只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有效性措施,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法运用较少。因此,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要加强实证主义研究,研究范式多元化,才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2]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188-190.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3):115-120.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29.
[5]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6]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
[8]陈喜玲.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76-277.
什么是越轨行为?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的界定,但是大多数人都赞成,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美国研究社会学教授戴维・波谱诺在其美国社会学课堂上最为流行的教材《社会学》认为“违反某个群体或者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民自身行为的差别性和网民自身素质相差很大,时常会发生的一些违反网络社会规范以及道德准则等的越轨行为。
2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控制
在现实当中,青少年现实越轨行为已经给社会、学校、家庭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也给网络社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网络可以引发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以及更加严重的其它越轨行为。这些网络越轨行为都会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思想和心理上的影响,网络的无形当中的冲击,使得他们荒废学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舆情分析,加强对网络社会正常秩序地监督和管理,同时构建起青少年网络运用的预警体系,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2.1 完善网络安全法规,加强立法力度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提高和传播发展速度惊人,相关的立法已经不能跟上网络的更新速度。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网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网络越轨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是比较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对于网络日益更新速度的认识还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技术直接控制网络越轨,还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来针对青少年主体的网络越轨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对现有相关法规进行有效整合,避免内容重复和管理部门职责界限模糊等问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都已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律、法规,至今将近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远远赶不上网络更新的周期,被远远的封存在历史的记忆中,现在看来,其中的很多章节与现在的网络变化相距甚远。此外,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在第三十三条中规定了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没有明确的对青少年在网络越轨或者相关的行为给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因此,网络法律、法规在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健全。
2.2 构建网络技术平台,保护网络安全
由于青少年正值生理发育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当前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如盗用网络虚拟财产、侵犯公民隐私等网络技术性问题,其鉴别能力是尤为不足的。这就需要技术控制的层面来规范和控制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首先,通过加快开发研究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防攻击入侵检测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有效防范。因为技术控制是有效及时的控制手段。同样,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需要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撑。特别对于青少年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的性格培养方面需要特别利用技术手段达到远离对其身心发展有影响的领域,针对于此,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入网资格审查,发挥个人电脑和办公电脑的防火墙的隔离作用。将网络不良信息和低俗文化信息过滤掉。此外,还有过滤软件的强制安装和卸载,网页的拦截功能,这些对网络越轨的预防和控制无疑是一种好的措施。
2.3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实践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仍然没有与日益发展的网络社会相适应起来,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规范着人们生活,矫正人们的行为,一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网络的环境下,不意味着就没有了道德准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注重开展道德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在大中小学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提高他们对网上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倘若没有了道德方面的控制,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控制就缺少了强有力的保证,更不用说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秩序。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教育青少年,充分认识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教会他们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人格境界,使自身的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自觉遵守网络社会的秩序,养成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314-02
On the Security of Electric Buisiness on the Internet
ZHAO Ming, SUN Rong-rong
(School of Softwa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2,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nnresponding analysis of security accidents on Internet,writer would give a list of factors which impose great influence on security of electric business development.What's more,writer puts forward application of security technologies,associted with law,pracitce of emergency reaction,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electric business; security on Internet; trade on internet; affair patterns; security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而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不断攀升,电子商务金融成了攻击目标,如网页篡改、网络蠕虫、拒绝服务攻击、特罗伊木马、计算机病毒、网络仿冒等网络安全事件正在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桎梏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到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1 电子商务及交易安全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就是对交易中涉及的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保护。当许多传统的商务方式应用在 Internet上时,便会带来许多源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如传统的贷款和借款卡支付的保证方案及数据保护方法、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对日常信息安全的管理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保密:防止非授权用户获得并使用该数据。
2)数据完整性:确保网络上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3)身份验证:对网络上的另一个用户进行验证,证实他就是他所声称的那个人。
4)授权:控制谁能够访问网络上的信息并且能够进行何种操作。
5)不可抵赖和不可否认:用户不能抵赖自己曾做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到对方的信息。
6)软件资源或网址免受病毒的侵害与黑客的攻击。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网络和管理技术人员研究和开发了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和协议,这些技术和协议各自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可以提供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2 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网络安全事件类型
2.1 网络篡改
网络篡改是指将正常的网站主页更换为黑客所提供的网页。这是黑客攻击的典型形式。一般来说,主页的篡改对计算机系统本身不会产生直接的损失,但对电子商务等需要与用户通过网站进行沟通的应用来说,就意味着电子商务将被迫终止对外的服务。对 企业 网站而言,网页的篡改,尤其是含有攻击、丑化色彩的篡改,会对企业形象与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2.2 网络蠕虫
网络蠕虫是指一种可以不断复制自己并在网络中传播的程序。这种程序利用互联网上计算机系统的漏洞进入系统,自我复制,并继续向互联网上的其它系统进行传播。网络蠕虫的危害通常有两个方面:1)蠕虫在进入被攻击的系统后,一旦具有控制系统的能力,就可以使得该系统被他人远程操纵。其危害一方面是重要系统会出现失密现象,另一方面会被利用来对其他系统进行攻击。2)蠕虫的不断蜕变并在网络上的传播,可能导致网络被阻塞的现象发生,从而致使网络瘫痪,使得各种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等应用系统失效。
2.3 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是指在互联网上控制多台或大量的计算机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访问,使得被访问的计算机穷于应付来势凶猛的访问而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使得电子商务这类应用无法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这是黑客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所调动的攻击计算机足够多,则更难进行处置。尤其是被蠕虫侵袭过的计算机,很容易被利用而成为攻击源,并且这类攻击通常是跨网进行的,加大了打击犯罪的难度。
2.4 特罗伊木马
特罗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一种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不为用户所知的恶意程序,通常用于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来与外界连接,并接受外界的指令。被植入木马的计算机系统内的所有文件都会被外界所获得,并且该系统也会被外界所控制,也可能会被利用作为攻击其它系统的攻击源。很多黑客在入侵系统时都会同时把木马植入到被侵入的系统中。
2.5 网络仿冒(Phishing)
Phishing又称网络仿冒、网络欺诈、仿冒邮件或者钓鱼攻击等,是黑客使用欺诈邮件和虚假网页设计来诱骗收件人提供信用卡帐号、用户名、密码、社会福利号码等,随后利用骗得的帐号和密码窃取受骗者金钱。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网上银行等业务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网络仿冒事件在我国层出不穷,诸如银行网站等多起金融网站被仿冒。网络仿冒已经成为影响互联网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威胁之一。
3 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商务在功能上要求实现实时帐户信息查询。这就使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在物理上与生产系统要有连接,这对于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保证外部网络(Internet)用户不能对生产系统构成威胁。为此,需要全方位地制定系统的安全策略。
3.1 数据通讯的安全性
数据通讯的安全主要依靠对通信数据的加密来保证。在通讯链路上的数据安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加密的算法和加密的强度。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通信主要存在于:①客户浏览器与电子商务Web服务器端的通讯;②电子商务Web服务器与电子商务数据库服务器的通讯;③银行内部网与业务之间的数据通讯。
安全链路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子商务Web服务器之间采用SSL协议建立安全链接,所传递的重要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目前采用的是浏览器缺省的40位加密强度,也可以考虑将加密强度增加到128位。为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机制,SSL首先要求服务器向浏览器出示它的证书,证书包括一个公钥,由一家可信证书授权机构(CA中心)签发。浏览器要验证服务器证书的正确性,必须事先安装签发机构提供的基础公共密钥(PKI)。建立SSL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而单纯的想建立SSL链接时客户只需用户下载该站点的服务器证书(下载可以在访问之前或访问时)。验证此证书是合法的服务顺证书通过后利用该证书对称加密算法(RSA)与服务器协商一个对称算法及密钥,然后用此对称算法加密传输的明文。此时浏览器也会出现进入安全状态的提示。
3.2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即使正确地配置了访问控制规则,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不充分的,因为编程错误也可能引致攻击。程序错误有以下几种形式:程序员忘记检查传送到程序的入口参数;程序员忘记检查边界条件,特别是处理字符串的内存缓冲时;程序员忘记最小特权的基本原则。整个程序都是在特权模式下运动,而不是只有有限的指令子集在特权模式下运动,其他的部分只有缩小的许可;程序员从这个特权程序使用范围内建立一个资源,如一个文件和目录。不是显式地设置访问控制(最少许可),程序员认为这个缺省的许可是正确的。
这些缺点都被使用到攻击系统的行为中。缓冲溢出攻击就是通过给特权程序输入一个过长的字符串来实现的。程序不检查输入字符串长度。假的输入字符串常常是可执行的命令,特权程序可以执行指令。程序碎块是特别用来增加黑客的特权的或是作为攻击的原因写的。例如,缓冲溢出攻击可以向系统中增加一个用户并赋予这个用户特权。访问控制系统中没有什么可以检测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监视系统并寻找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才能发现象这些问题一样的错误。
3.3 用户的认证管理
电子商务中企业用户身份认证可以通过服务器CA证书与IC卡相结合实现的。CA证书用来认证服务器的身份,IC卡用来认证企业用户的身份。个人用户由于没有提供交易功能,所以只采用ID号和密码口令的身份确认机制。
要在网上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以及保证交易的不可否认性,需要一份数字证书进行验证,这份数字证书就是CA证书,它由认证授权中心(CA中心)发行。CA中心一般是社会公认的可靠组织,它对个人、组织进行审核后,为其发放数字证书,证书分为服务器证书和个人证书。建立SSL安全链接不需要一定有个人证书,实际上不验证客户的个人证书情况是很多的。验证个人证书是为了验证来访者的合法身份。
3.4 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除了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外,还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安全机制。对于所有接触系统的人员,按其职责设定其访问系统的最小权限。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严格管理内部用户帐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内部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份确认,防止非法占用、冒用合法用户帐号和密码。建立网络安全维护日志,记录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及事件,有情况出现时便于跟踪查询。定期检查日志,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对于重要数据要及时进行备份,且对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数据库系统应视其重要性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加密。安全实际上就是一种风险管理。任何技术手段都不能保证100%安全。但是,安全技术可以降低系统遭到破坏、攻击的风险。决定采用什么安全策略取决于系统的风险要控制在什么程度范围内。
4 结论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而电子商务作为全球商务发展的趋势,将给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带来深刻的影响,所以研究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为了国家的安全,电子商务系统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只能靠自主开发,而不能盲目全盘引进。由此可见,如何构造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安全体系,永远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CNCERT/CC.2005年上半年网络安全工作报告[R].2005.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68-03
基金项目:铁道警察学院教改项目(JY2012003)
作者简介:王战红(1979-),男,硕士,铁道警察学院公安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技术。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领域和需求日益增大。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都需要大量地应用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公安院校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以下简称“网监”)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多门专业课(如数据恢复技术、计算机犯罪侦查、公安信息系统应用)的先修课程,而且其包含的内容频繁地应用在网络安全监察的实际工作中,如公安信息检索、电子数据取证、警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使用与维护等。若要较好地完成上述工作,数据库技术为需掌握的必备知识。
本文针对网监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监实战部门对数据库技术的主要需求,对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能为公安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1主要问题
为了适应数据库系统的不断发展要求,铁道警察学院网监专业的数据库课程由原来的Access数据库过渡到功能更强的SQL Server数据库,主要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以“教”为主。数据库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缺乏互动。对于近似的基本概念,学生区分较难,如“数据”、“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术语,需要“教”与“学”的多次互动才能掌握。
(2)课程各部分知识点难以有机结合。数据库技术包含数据管理、数据编程、安全管理、备份恢复等方面,这些技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就现有教材来讲,都存在章节内容联系松散,没有体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思想,使教师在讲授过程有难度,学生学习有一定盲目性。
(3)实验教学缺乏实战性。对于数据库课程,实验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开发设计能力和增强实战能力为主,但目前仍是传统的实验方式,即验证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则基本没有,具备实战性的实验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未能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认识,缺乏系统性。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学生对数据库中使用命令行式SQL语句有胆怯思想、学会熟练操作数据库软件所耗时间过长等问题。
2网监实战部门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网监实战部门的相关技术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网监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以“增强学生的网监业务知识和案件侦破技能”为中心,即教学内容实战化,数据库课程亦是如此。
通过调研相关市局网监支队、铁路公安局(处)网监科等实战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用到以下与数据库紧密联系的技术:
(1)数据模型及SQL的数据定义技术。主要用于公安基础数据采集、构建公安信息专用数据库。
(2)表及其数据操作与查询技术。主要用于公安信息录入、检索、统计、数据比对、信息研判与信息挖掘、舆情分析监控及预警。
(3)数据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检索、连接技术。主要用于网站的设计与维护、数据导入和导出、公安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4)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及安全管理技术。主要用于电子数据备份和恢复、公安信息系统安全。
总之,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网络安全监察业务工作中必备的核心技术之一。
3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针对上述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网监实战部门对数据库技术的具体需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以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改革。
3.1教学方法多样化
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网络、路局等多种教学场所,丰富教学方法,构建多种“教”与“学”的互动路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
3.2教学内容实战化
教学贴近实战是公安教育的基本方向。以实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贴近实战、指导实战”这一出发点,来确立网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数据库技术是网监专业人员进行网络侦查和网上作战的基础课程。网络侦查和网上作战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以各类信息资源为实体,依托一系列信息资源整合分析平台,通过各个数据库中数据的交叉碰撞比对,全部或部分地揭示蕴藏在各类信息资源内部的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特点和作案痕迹,从而发现破案线索的侦查方式。为此,数据库技术除了讲述原理性知识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加实战性的内容。
第一,扩充讲述网络侦查和网上作战涵盖的信息资源内容。目前,各公安类大专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公安信息资源系统实战内容不多。实际上,数据与信息资源联系紧密,从数字化信息系统应用的角度看,信息是数据库中能够为我们所利用的数据及关系,能够反映案件事实和行为人的行为轨迹。故应尽早给学生构建“数据”与“信息”的立体感,确立公安行业中信息即线索的概念。
信息资源内容包括公安部各个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各地公安机关信息数据库系统、互联网搜索引擎、社会信息资源等,如图1所示。
第二,增加与公安特色数据库设计联系密切的内容。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为了降低需求分析的成本,达到学生在网监工作中既是具体数据库设计者,又是数据库的使用者,在网监专业数据库课程中应增加与公安特色数据库设计联系密切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技术学习阶段就能熟悉部分公安特色数据库中表、记录、数据项等数据定义和数据处理。例如,可增加如下常用的公安特色数据库的设计内容:
①声纹、指纹、人像识别数据库;②刑事案件管理数据库;③监狱实时人员定位数据库;④犯罪心理测试数据库。
第三,实验、实训实战化。实验实战化主要是增加数据综合查询、真实案例推演、公安特色数据库构建等实验题目的设计和训练;实训实战化主要是增加到基层公安网监部门进行实地参观、模拟办案的环节,还可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使学生对网监工作有直观的认识。
第四,教材选用实战化。教材选用实战化是教学内容实战化的具体落实,包括所讲授的数据库技术、软件的及时更新,还有网监工作中所涉及的数据库技术、新的技战法、典型案例等。它们都要充实到所用教材中,这样才能保证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3成绩考核多元化
学生取得的课程成绩可以衡量教学改革的效果,但不能把问题解答结果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成绩考核方式。成绩的考核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多元化的模式。即可采用“档案法”综合记录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实训场地、网络等多个学习场所的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实训成绩、试卷成绩等。
4结论
数据库技术是对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和服务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对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任务,应紧跟数据库技术发展,结合网监工作实际应用需求,始终以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抓住网监人才培养领域的特点,实现公安院校与基层实战部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史伟奇,周建华.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监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1).
[2]黄艳芳,王钢.网络侦查及网上作战方法新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1(5).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特征,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校中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也给与此密切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的特点趋利避害,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网络的特点及内涵
对于网络的理解,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一是认为网络是一种信息技术系统,是一种信息交往的平台。这是典型的“网络工具论”,以现实社会为出发点,把网络看成一种通讯技术和媒体介质,网络通过技术因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认为网络是一种新型社会文化生活空间。这种观点基于网络世界审视现实社会生活,强调网络既是工具又是世界,网络的现实和虚拟二重性构造了人们的“双重生活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里演绎着“现实”生活。也就是说,网络是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网际互动为生存方式构建虚拟世界而形成的新型社会文化生活空间。
网络在信息领域具有“不分国界、不分地区、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参与平等、服务个性化”等特点,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内容的存在,而是交流的发生。世界正迈向新的文明,“网络”作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变;不仅指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指网下针对网络影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指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不仅是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其领域、方式及手段上的拓展和延伸,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几乎成了高校师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校期间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过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其它媒体途径。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方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1.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机遇。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平台,拓展了新的思路和空间。一是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博大的资源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二是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网络使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更强、更加形象生动和直观,增添了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网络技术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构建出跨越地域界限的开放式信息传媒,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四是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尊重并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增强了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信任和教学互动性。
2.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复杂的信息环境之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健康成长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甚至误导;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教育的针对性难度加大,互动关系渐趋复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体制和机制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网络环境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舆论控制、监管和导向带来了不利;网络亦使大学生个体行为发生新变化,如有的因沉迷于网络小天地,变得“闭关自守”,行为冷漠、人际关系淡化,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消沉情绪,有的网络行骗或被骗,有的因此而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信息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必须抓住网络大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大好机遇,勇于面对,大胆创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1.更新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网络。
网络大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面对而无法回避:一要确立创新观念。必须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简单沿用过去老一套的方法是不行的;二要确立网络观念。要树立网络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观念,全面认识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网络更多、更强地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敢于参与网络实践,加强对网络和网民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有效利用网络载体。三要确立学习观念。身处网络时代、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老化周期变短,只有不断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培养与时代同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这是搞好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特别能战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艺术;二是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能够熟练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成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者”,又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监控者”。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学生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学生工作队伍的网络技术培训,推动各项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二是建设一支由教师参与的兼职网上辅导员队伍,选聘、选拔一批年纪较轻、能力较强并且有较好的网络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教师充实学校网上辅导员队伍;三是组织党员、学生干部、宣传骨干、学生信息员主动介入网络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对于校园BBS论坛的管理、学生工作网页的制作、网络信息监控工作中,可以大胆地培养和使用一批学生信息网络骨干队伍。
此外,积极改进教育方式和载体也十分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尊重教育对象,与他们平等相处。在载体使用方面,BBS(电子布告栏系统)、BLOG(博客)、微博、即时通讯(QQ、MSN、飞讯等)、对等互联(P2P)等都应逐步得到学习和尝试。
3.加强网站建设,占领网络阵地。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占领网络阵地,同时要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教育“红色网站”的建设。
高校校园网的全面开通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搞好校园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第一,要在现有的校园网上开辟和完善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制度、经验材料、数字资料等信息输入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网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二,要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的基础上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起来,针对大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做出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具有生动性、说服力,适用于网络运行的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网上轻松而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进一步实现校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逐步形成一套以全校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为基础、各学院工作网络和网页“百花齐放”的校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四,形成校园网络对大众宣传媒体的整合作用。某些学校的各类宣传教育媒体,如校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在形式上相对独立,要继续把上述所有的传媒通过数字化系统处理后移置到网络上,实现思想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和互补,从而拓宽学生的信息来源,大大增强思想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第五,要让大学生主动点击,就必须有丰富内容来吸引学生,令学生打开主页后不愿离开,对阅读栏目内容爱不释手。如可以建立电子布告系统、检索数据库、心理咨询网站等;注意利用网络收集学生对学校、学院、班级,甚至党团、学生社团等事务的建议及学生关注的问题;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上这些方法,都会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转为“立体”而更加生动活泼。
同时,作好舆情分析、加强舆论引导是开展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网上舆情分析工作,有的高校设立了“校长(院长)信箱”、“书记信箱”等,成为了解学生思想的新途径,有的高校专门成立了相关组织,收集网上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分析,为领导决策和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取得了良好效果。
4.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网商”。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提出了“网商(IEQ)”这一概念,特指人们在信息网络社会拥有的一种智力商数,是驾驭和掌握网络的智慧,即通常所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1)网络基本技能的培训
有研究表明,尽管目前大学生使用网络普及率较高,但对网络基本技能的掌握和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上网的积极性与正面效率。要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基本技能,可以将网络培训与计算机及网络课程教学相结合;多组织一些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育软件,或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之中;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竞赛活动,如大学生网站设计大赛、多媒体设计大赛等。
(2)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
仅仅掌握基本的网络使用技能远远不够,还要加强大学生的上网引导与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将信息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补充,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使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
(3)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使其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到“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5.创新管理手段,加强监督管理。
网络的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交互性、公开性和虚拟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以行政管理、灌输约束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已经很难奏效,必须实现网络时代的管理创新。
(1)行政管理手段
一是成立专门职能部门进行监管。主要进行网络管理、网络引导、网络舆情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如较多高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校园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建立一支兼职队伍,实施网络的自主管理。建立审查把关、管理监控制度,使上网师生遵守网络安全规定和网上言行规范。三是积极倡导大学生网络自律组织,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2)技术手段的运用
加强技术开发,以科技手段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发技术和产品,在网页浏览器中设置不良信息过滤“绿色软件”,在源头上过滤不良信息,包括过滤来自虚假地址的垃圾邮件技术、防止木马病毒攻击的技术、防止篡改网页的技术、防止网络成瘾的技术等。
(3)法律手段的运用
高校要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管理条例和网络行为准则,加强学生的网上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倡导文明上网。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配合。
网上与网下配合,网上了解动态,对具体问题特别是那些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仍要坚持开展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进网络只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春风化雨般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更不能取而代之。
2.与校园文化活动相依托。
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是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信息资源,要形成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活动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良性机制。
3.与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相协调。
针对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设栏目,更新信息,设立论坛,邀请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沟通,从入学、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爱情观、就业观、择业观等环节,紧跟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准学生的思想活动脉搏,全过程服务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4.学校与家长、社会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高校应主动寻求对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或干预,净化大学的生存环境,为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创造条件。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与家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等形式相结合,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引家长参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校外教育网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校外延伸,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校外思想教育辅导员等各种社会性的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韦吉锋.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
[2]冯春芳.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涵义的新视角.江淮论坛,2004,(6).
[3]焦娅敏.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途径探析.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1).
[4]孙彩平.大学生网络游戏影响度研究.光明日报,2008-1-13.
[5]张文杰.高校网络建设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影响.高校道德建设,1998,(1).
[6]张再兴.十年:回顾高校网络思想教育.中国教育报,2005-11-30.
[7]何立新.大学网络先进文化建设研究.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08年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