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5:45: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与其不断地给学生讲授各类心理问题、大学生活适应技巧、人际交往的方法,不如让其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改变。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更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带来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主张研究主观体验、积极品质与积极制度,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促进人的心理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充分开发,力求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提倡用主动、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立足于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旨在通过运用个体的性格优势与美德等练习,对抗不良情绪和症状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通过积极的体验,能逐渐培养积极认知,增强积极情感,有助于学生增强主观幸福感,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不断挖掘自我潜能,从而改善各类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本课题组拟选取部分具有某些心理问题的学生社交焦虑群体,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小范围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效果验证为心理健康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考。
二、大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验
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有显著增长的趋势跨文化研究表明,亚洲国家这一现象特别严重,尤其是大学生。付梅等(2005)对安徽某大学学生(共735人)的调查,(IAS)高焦虑学生占总数的16.6%湖南警察学院每年进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回访率高达15%,其中很大部分为人际关系问题。
为了有客观数据方便前后比较,笔者选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湖南警察学院大一新生进行施测,对参加测试的162个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经过测后谈话,最终筛选出28名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学生,其中1 -1名随机纳入对照组,另1-1名参加实验组(6男8女),公安专业5人,非公安专业9为,实验组将接受课题组精心设计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课题组精心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将重心放在被试心理品质及潜能的提升和挖掘上,具体操作过程中注重被试在整个教育模式中获得的感悟和正向激励,整个过程以实验参与者的成长为目标,不关注来访者的具体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具体的操作,以区别以往的修补型干预方式。训练共分为2-1次,每个星期集中训练两次,第一次训练内容主要为破冰训练,让受训者初步形成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力争让每个成员都觉得不可或缺,感受到团体的包容性及相互支持。在第一次训练后留下了所有队员的手机、QQ号及微信号,课题组通过查阅实验组成员的心情、微信朋友圈、微博了解实验组成员的心情变化特点,对实验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基本判断,查阅被试的朋友评论及频率可以了解被试的社会支持情况及人际交往模式,为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训练的内容涵盖自我意识、人际适应、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具体的训练过程根据学生互动中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跨度大概为3个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施训练前,课题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分析,结果显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社交焦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T=1.5 , P 0.05),但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体验式训练后,两组的数值发生了变化,其中实验组的社交焦虑值为41.3-7.1,对照组的社交焦虑值为49.0-4.3, T=-2.6, P=0.02(小于0.05),显然经过实验干预后,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大幅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对实验组训练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在接受训练前的均值为53.9士5.6,而接受训练后的均值下降到41.3-7.1,进行差异分析的数据显不,T=8.4, P=0.00(小于0.01),差异极其显著。显然,经过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后,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下降,课题组精心设计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挥了明显的效果。
三、社交焦虑实验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教学理念,关注积极人格培养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多目光聚焦于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以问题的改善与解决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心理教师充当着消防员的角色,忽略了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及积极情绪体验的调动。在本实验中,尽管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但课题组并不关注他们具体的心理问题,而在实验方案的设置上更多考虑被试心理素质的提升、潜能的挖掘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仿照课题研究的思路,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教学中,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问题模式转化成发展模式,适当弱化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力度,聚焦学生的优势及积极品质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用积极的视角解读问题,通过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体验、使其自己提炼出积极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通过积极人格的培养最终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二)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体系
面对一群社交焦虑的学生,课题组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这群被试身上挖掘出他们自身的生命能量,这种力量足以使其应对社交焦虑的负面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题组设置了一系列活动,包括自我确认、自信培养、自我展不、价值探索、人际融入、人际支持、生涯规划等模块,帮助被试在活动中挖掘潜能,完善自我。而在消极心理学统治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更多集中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重点在于解析心理异常现象,注重心理问题解决。俗话说善于预防,能治未病者为上医。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目标。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认识现实,积极悦纳自我;应该丰富大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技能,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使其在心理危机情境下能够做到自我调控;不断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其挫折承受力;应该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开发潜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Fuzhou College Students. Duan Huaping, Zhao Lingbo, Bai Liy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Fuzhou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the fact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re are 1162 students who were selected by using th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then tested with SCL-90 come from 5 different colleges. Results There are 45.1% of selected students, who were different obtruding symptom,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overty and general students. There are 36% of selected students, who were different inferiority and they were identical. There are 30% of selected students, who were different crankines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overty and general student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Obsession symptom; Inferiority; Crankiness
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占总体的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者约占10%,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许多高校都纷纷创办心理咨询中心,有些学校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必修课程或选修课,以此来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对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高校进行了人格、自尊、SCL-90及应对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现在将本次调查的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随机抽查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5所大学的各专业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2,有效回收率为77.47%。其中男生778人,女生384人,平均年龄20.41±1.31岁。本次调查贫困大学生的界定为是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家庭月收入低于230元,贫困生人数为321,约占调查总数的27.6%,基本符合现在的大学贫困生的比例状况。
1.2 方法
1.2.1 问卷 本次测查工具采用了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自尊问卷(SES)、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分别对大学的人格、自尊、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上进行评估。
采用了LR Derogatis 1975年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了90个项目,其特点是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地刻画一个人的自觉精神症状特征。量表采用1~5的5级评分制,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10个因子得分和全量表总分[2]。SCL-90主要是测试受试者的9个方面的因子分:①躯体化,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②强迫症状,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③人际关系敏感,反映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④抑郁,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行为表现;⑤焦虑,反映与临床上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⑥敌对,从思维、情感及行为2个方面反映受试者的敌对表现;⑦恐怖,反映传统的恐怖状态或恐怖症的内容;⑧偏执,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⑨精神病性,反映精神分裂症状项目[3]。
1.2.2 数据处理方式 学生自评量表测试后,笔者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0.0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福州市大学生SCL-90总体筛查结果 见表1。
如表1所示,被测的1162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排在前3位的因子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强迫症状:45.1%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其中轻度占38.5%,中度占6.3%,重度占0.3%。人际敏感:3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在感受与自卑感,其中轻度占31.7%,中度占4%,重度占0.3%。偏执: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执,其中轻度占27.5%,中度占2.3%,重度占0.3%。
2.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SCL-90的9个因子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人际敏感、忧郁、敌对、精神病性等几个因子上差异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外,在其他的因子上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结果见表2。
2.3 男女大学生在SCL-90上的得分比较 男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上,除了敌对因子的得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2.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SCL-90上的结果比较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SCL-90上的得分除了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存在年级间的差异显著外,在其他因子上的得分都不存在年级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
3 讨 论
总的来讲,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了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占到了45.1%。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强迫症方面都没有差异,说明当今大学生都面对很大的压力,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贫困生所面临的压力不仅包括学业方面,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他们还要承受经济方面压力,这也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多地关心贫困生,通过多方面的途径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对大学生加强引导,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积极面对未来。
人际敏感也是当今大学生所面对的问题,本次调查有3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在感受与自卑感。各类大学生,不管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他们的人际敏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说明当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比如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交际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便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技能。
偏执方面,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执,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大学生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之间差异显著,这也正说明现今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的典型特征,他们一般都比较自我中心,爱钻牛角尖,自以为是。不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等。
4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3-55
[2]张理义.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45-350
[3]白丽英,叶一舵,王东宇.福建省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58-559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平定量表手册(修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在独立面对各种成长和发展问题时,心理上表现出较多的不适应。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合作学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为能否通过这一手段来改善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提供可行性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实验。
一、对象
随机抽取校二年级篮球选修班的同学共1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平均年龄(19.3±1.6)。对照班为同级平行班。
二、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合作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接球、投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适当调整,使各小组成员在掌握程度的排序上形成一定层次梯队,有利于相互的帮教活动的开展,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执教,实验中尽可能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等条件相同。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行0~4分计分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测试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操作流程如下:
对各组的成绩进行统计与评价,作出相应的表扬与总结。
三、结果
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实验班实验前与对照班比较SCL-90因子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实验后的测试成绩为考察实验班试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将研究对象SCL-90的各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因子得分中,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各项心理因子得分交织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表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2.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显示实验班男生与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合作学习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表2 实验班男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
四、讨论
合作学习营造的学习氛围,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结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和对抗性特点,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愉快合作性和行为的合理性,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意志力的磨练如流畅体验, 运动愉跃感等, 这些都具有促进形成良好心境的功效, 这种功效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其激烈竞争的过程使参与者在与同伴的团结协作和融洽相处中,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体验体育的精神和乐趣,从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功感。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以及后测各项心理因子得分较之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合作学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锻炼,从而培养出身心俱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近几年,几大高校都相继发生大学生投毒、杀害室友同窗、自杀的悲剧。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们为何会走向犯罪?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高度关注。尽管我国高校在知识教育上很杰出,但由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师资较为薄弱,所以尚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完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实践,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其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信心,完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应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推广。
一、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核心
户外体验式培训核心为“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收获个人体验,促进团队合作体会活动乐趣,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培训模式,它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相互协作、交流、分享,共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去实现目标。在相互鼓励、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面对挫折时的应对和承受能力。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困境,适应社会融入群体。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和传统教学的差别
传统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其注重强调的是“教”,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标准化知识、结论都来自于课本,忽略实践。对于长期接受标准化教育的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过于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共鸣。而户外体验式培训则强调的是“学”,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完成自我挑战,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一般会为学生设定一些困难的场景、任务,让学生在经历中去收获体验,开发自我潜能,挑战自己,增强自信。从中培养学生永不轻易言弃,勇敢尝试的精神,磨炼出克服困境的毅力和勇气。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是户外体验式培训最注重的培训课程,有许多需要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项目。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大学生都是面临进入社会的群体,工作中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达到成功必须融入团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引导了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社会、融入群体。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几年,有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受到社会高度的关注与讨论。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都给大部分大学生带来很多压力,许多大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精神状态,很有可能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在户外体验式培训中,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不断克服恐惧、焦虑,挑战自我,从中体会到想要战胜困境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大学生还会在相关培训课程中认识自己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不足,在大家相互分享、鼓励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缺陷完善自己,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大学时期正是一段学生们积极求学、即将面临社会的过渡时期。许多大学生背负着多方面的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重灾人群。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的同时,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让大学人从实践中去体验,许多人一开始会怀疑自身的能力,但亲身经历后就会发现自己拥有的潜在能力。当代大学生知识层面较广,对于新鲜的事物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但许多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精神状态。面对社会强大的竞争环境,心理素质较弱者往往不能积极面对。一般传统的心理教育课程主要注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并没有后续跟踪测试,很难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一般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室也主要是为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引导治疗,无法掌握其他学生存在的潜在倾向,不能做到教育预防。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效果显著,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不足,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对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积极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拥有身心的健康。户外体验式培训不仅能提高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还能增强其勇气和信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敢于奋斗、追求理想。
【参考文献】
[1]房施龙.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课外体育教学中的妙用探讨[J].商情,2013(22)
1.1设计原则“班级周周谈”是一项综合的实践活动体系,是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前提下,以强调学生互动为教育动力的过程。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⑴真实性原则:“班级周周谈”讨论的主题应来自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通过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思考个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⑵主体性原则:“班级周周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每周谈论的话题由学生自发提出,指导老师负责把关内容和活动中的讨论方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和自己。⑶理论和实际结合原则:“班级周周谈”活动结合当周“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讨论主题。课程是德育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性课程,班会则以解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问题为目的,二者融合可以更好体现知行结合的教育功能。⑷记录性原则:推行“班级周周谈”时应及时记录学生的讨论意见和思想信息,形成学生思想观念成长记录,并确保后续反馈意见的整改效果。
1.2实施情况
“班级周周谈”项目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伸。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班会,可以针对班会开展流程,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过程对主题进行斟酌,对讨论内容的深度进行提升,让这种“班级周周谈”的班会形式不仅成为班级同学之间思想学习的平台,而且成为同学们相互鼓励和心理调适的“团体阵地”。
1.2.1活动前设计:活动前强调准备工作上的“斟酌”,对内容斟酌、对形式评估,对个体参与讨论进行精神动员。为了使活动在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具有学习意义和可讨论价值,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成长困惑和兴趣设计内容,做好PPT。班会主题发起者和指导教师一起对开展会谈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发动表达能力强、有想法的同学多发言,开展“头脑风暴”讨论模式[2]。活动前设计主要围绕“有趣性”的特点来选题,有趣性体现在主题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的方式轻松,活动进展中学生的发言热烈,有启发性,言语有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积极。在这个过程设计中,指导老师要注意,一方面要允许并预留空间给学生自主选择班会主题,这是激发学生留意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意识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则应注意把握好学生选题的情况,不能使班会讨论的主题流于形式或偏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旨。对此,可参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录,结合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当前社会形势、目前大学生实际心理状况,从意识、情绪、学习、人际、爱情、困境和危机等几项内容进行主题讨论;甚至可以在“有趣性”阶段中组织学生就学习动机、网络依赖和人际关系等典型案例开展调研,培养学生在参与讨论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严谨态度,避免空谈。
1.2.2活动中设计:活动中设计强调的是情境创设,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讲解,引出讨论。参与活动的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展主题班会,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则负责引导学生就事论事,并挖掘事件的关键问题。这有别于传统教育中辅导员或心理教师通过倾听学生描述心理困惑后开展的引导。刚开始,这种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班会活动,可能会因为缺乏借鉴模式,使作为组织者和参与活动者的大学生思维停滞、处于茫然状态,讨论中又可能因为个体对讨论的主题了解不全面、个人的心理水平不同等,出现讨论活动进展不顺畅或讨论中断的情况。此时,指导教师和作为主题讨论发起者的学生要明确活动目标,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班会主题讨论方式。当学生学会自我组织和自我引导后,指导教师应协助主体学生将讨论的内容提升到一定高度,不仅实现个人心理困惑的解答,而且要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力量,让班会中呈现出的同学之间相互关心、鼓励和帮助的情况成为学生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常态。
1.2.3活动后设计: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帮助主要参与讨论的学生从事件讨论主体人中抽身出来,或从做人做事、人生感悟等角度进行由此及彼的高度提升,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整个活动过程、效果和某些学生的个人意见进行点评,为今后开展“班级周周谈”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2“班级周周谈”活动的实践效果和反思
“班级周周谈”的实施对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和发生在身边的事有了理性思考和思维碰撞的平台。经过第一轮实践,参与周周谈并积极准备材料和大家分享自己想法和做法的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①自信心增强:参与讨论的同学对自身登台发表意见的仪表仪态及观点阐述的方式有了现实体验;作为主题发起者的学生通过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和建议,能更好地把握活动组织的细节问题,增强了作为活动组织者的信心和能力。②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每一次“班级周周谈”的主题都是在本班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主题中产生,同学们通力合作,推进了这项活动的开展,同时带动了旁观同学的加入,形成了全员团队合作的局面,而团队合作能力也正是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③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班会从组织、开展到结束,都由学生安排,既引导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寻找成长中的困惑,而且带动了他们主动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班会主题的积极性。另外,班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班会讨论中发生的各种观念冲突,对参与讨论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班级周周谈”活动实践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开阔时事热点获取途径。因目前大学生获取时事的途径大部分来源网络,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如何指导学生在正规官网上获得真实的时事信息和合理评论参考非常重要。这一点可以通过“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课开展引导。第二,班会开展的流程设计要根据主题性质做出应时修改和创新。一般规范化的活动或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推进活动,为了避免长时间单一活动方式导致学生失去新鲜感,应适当调整活动方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入情景剧、微电影、角色扮演、辩论等多种方式,激发更多学生对该项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参与到“班级周周谈”活动中来[3]。
作者:庄文敏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32-02
心理干预已成为21世纪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促进及心理障碍人性化干预模式[1]正在探索中形成并逐步完善。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人性化,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障碍类别,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关注个体人格偏差的倾向和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阻碍其潜能开发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学业的成功,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障碍或人格偏离的原因,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心理健康促进和个体人格完善,提出人性化心理干预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医学生和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测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640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同年级学生616名。剔除无效试卷后,医学生有效被试611名(男生311名,女生300名),有效率为95.47%;师范生有效被试585名(男生229名,女生356名),有效测试率为94.97%。
1.2 方法 测量工具采用由宋维真等[2]修订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该量表共168题,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实际和兴奋状态7个临床分量表,以及无法回答的题目数(Q)、说谎分数(L)和诈病或装坏分数(F)3个效度量表。以T分60分作为区分健全人格与偏离人格的临界点,如果某个临床分量表的得分在60分以上,则认定受试者在此方面存在心理异常,如果得分在70分以上,则认定受试者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分值越高,问题越严重。测查以班级为单位,由专业人员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标准化集体测试。个人笔答,30 min内完成。实发问卷1 256份,剔除Q量表原始分>10的被测试卷,获得有效测试答卷1 196份,有效测试率为95.22%。将原始分转换为相应的T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受检对象心理异常(T分>60)检出率为43.39%(519/1 196),心理问题(T分>70)检出率为12.21%(146/1 196)。医学生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师范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比较 医学男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是54.34%(169/311),高于女生的39.67%(11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师范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8.03%(110/229),高于女生的33.99%(1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1)。医学男、女生心理异常率高于师范男、女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不同专业大学生PHI分量表得分异常率比较 医学生前5位心理问题依次为躯体化、抑郁、脱离现实、病态人格和过度兴奋状态,师范生前5位心理问题依次为过度兴奋状态、抑郁、病态人格、躯体化和焦虑。医学生的疑心、躯体化和脱离现实明显高于师范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师范生的过度兴奋状态率高于医学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心理异常大学生的PHI分量表得分比较 不同专业同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男生的躯体化、脱离现实和疑心高于师范生;医学女生脱离现实、师范女生兴奋状态水平较高(P值均<0.05)。相同专业不同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生的躯体化、病态人格和疑心平均分男生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6.61,3.51和5.66,P值均<0.01);师范专业心理异常学生的躯体化水平男生高于女生(t=3.47,P<0.01),病态人格女生高于男生(t=2.02,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医学生和师范生有心理问题或人格偏差倾向的比例为43.39%,有较严重心理问题比例为12.21%。与以往同类研究[3-4]结果基本一致。在2类专业的群体比较中发现,医学生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师范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
3.1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共同点 不同专业群体的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生和师范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示高校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人格不完善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受社会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进入高校后男性比女性对自己今后的成就有较高的期望,因而学业、事业、职业的社会化角色压力感普遍较女性大有关;另外,也与男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人际交流相对不足,因而获得心理支持相对较少等有关。
3.2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异同点
3.2.1 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 在PHI检出的心理异常(T分>60)的群体中,心理问题比较严重(T分>70)的人群比例各专业不同,医科生约为1/3,而师范生不到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师范生,说明医学生需要心理辅导的人群更多。
3.2.2 心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医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是躯体化,有近50%的心理异常学生会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下有身体的不适感,即心理问题常以躯体症状反应表现出来。按其出现频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抑郁、脱离现实和病态人格、过度兴奋状态。师范生的前5位心理问题首推过度兴奋状态,有超过50%的心理异常学生精力过度充沛,表现为乐观、外露、轻松、无拘无束、无压力感,其余依次为抑郁、病态人格、焦虑和躯体化。这可能与男生比例较高的为5年制医学生[5],专业课程的难度和学习考试的紧张度以及就业的压力均高于师范生有关,未受过系统心理学教育的医学生容易倾向于从医学和病理角度解释心理冲突或压力;而女生比例较高的为4年制师范生[6],因学业相对轻松和包括心理学等在内的文科知识涉猎较多,故心理、情绪和人格特点轻松活泼的成分较多,有较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心理支持系统比较完善,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较少,躯体化较轻。
3.2.3 心理问题在各性别组突出表现不同 PHI分量表之一的脱离现实显示异常心理的医学女生平均分高于师范女生(P<0.01)。项目分析表明,医学女生除有医学专业躯体化、疑心较高的特点之外,还有紧张,退缩、企图逃避现实和情绪不稳定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鼓励医学女生勇于与人沟通交流,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患者交流的技能;而过度兴奋则以师范女生为高(P<0.01),表现为精力过度充沛,也不乏轻浮和不扎实的学习、生活姿态,提示在女生较多的师范专业应培养学生稳重和扎实的工作学习风格,减少夸张的、冲动的行为。医学男生躯体化、脱离现实和疑心平均分高于师范男生,显示他们既有男性的心理期望值高,心理调适、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低的特点,又有医学专业学生特有的职业敏感――疑病倾向,容易将心理冲突或心理压力以躯体不适形式表现出来。提示应针对躯体化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心理减压辅导帮助。
总之,应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学生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健康发展[7]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帮助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以有效应对今后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4 参考文献
[1] 雎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5,28(3):639-642.
[2] 宋维真,张建平.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9.
[3] 范存欣,马绍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8,19(4):262.
[4] 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中国心理卫生,2003,17(2):124-126.
[5] 王岚,闫勃,王立金.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33-435.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70-0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1-2]。在校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与大学生不断出现的危机感、时间匆忙感、时间紧迫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敌对意识密切相关[3]。而A型行为类型是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Friedman和Roseman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4],可以衡量人们在时间匆忙感、时间紧迫感、做事快节奏以及竞争意识、无端敌意和缺乏耐性上的强弱程度。研究A型行为类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大学生能否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为此,笔者于2009年4月1日-5月5日对福州市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从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共抽取1 957名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749名,二年级学生603名,三年级学生605名,学科包括文科、农科、理工科和医科。共发放1 95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805份,有效回收率为92.2%。其中男生1 086名,女生719名;年龄为17~25岁,平均(21±1)岁,男、女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取无记名方式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填写,使用统一的指导用语,问卷当场收回。
1.3 内容
1.3.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年级。
1.3.2 A型行为评估 采用张伯源等修订的A型行为类型问卷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TABP)[5]为调查工具。整个问卷包含60个题目,分成3个部分。TH:共有25个项目,表示时间匆忙感(time hurry)、时间紧迫感(time urgency)和做事忙节奏快(do something rapidly)等特点。CH:共有25个项目,表示竞争性(competitive)、缺乏耐性(impatience)和敌意情绪(hostility)等特征。L:共有10个项目,作为测谎题,用以考查被试回答问题是否诚实、认真。50-37分属于典型的A型;36-29分属于中间偏A型(简称A-型);28-27分属于中间型(简称M型);26-19分属于中间偏B型(简称B-型);18-1分属于典型的B型。L的得分只供研究和使用者参考,L≥7分可认为是无效答卷。
1.3.3 心理健康评估 采用SCL-90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6]。该量表包含90个题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广泛包括人的思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
1.3.4 社会支持评估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6],用于评价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该量表含有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7级记分法。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1.4 资料分析 核实调查表,剔除无效问卷并编号,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主要统计方法有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见表1。
在1 805人中,A型行为(包括中间偏A型)有448人,检出率为24.8%。其中男生检出率为27.3%,女生检出率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经方差分析,A型、M型和B型3组的SCL-90各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A型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差分析显示,A型、M型和B型3组在社会支持3个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型行为在大学生中的检出率为24.8%,与刘连龙[3]报道结果(24.6%)相近;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王丽霞等[7]研究的结果相悖。可能与样本存在差异有关。
高年级学生的A型行为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入大学校园不久,处于向大学生转变的过渡期;而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校园生活,面临毕业、找工作等,会感觉到更多的压力,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Sgaard[8]等的研究发现,无论在横断面研究还是前瞻性研究中,A型行为与心理压抑似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Dumitrescu[9]的研究结果表明,情商是影响A型行为的一个危险因素;在Moriana等[10]的研究中,A型行为与精神病性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本次研究中,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A型行为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B型行为者,A型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佳,B型行为者健康状况较好,与叶明志等[11]、杨泉美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7]。A型行为者在社会支持3个方面的得分均低于B型行为者,A型行为者的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程度不高,而B型行为者的自我感受社会支持程度较好。可能与A型行为者的竞争性及敌对情绪有关,因而导致A型行为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较低。
Rebollo等[13]的研究得出A型行为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更是解释了55%的A型行为。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中,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带来了一些不良应激,如失恋、奖学金考评及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所带来的压力。现代大学生中的A型行为模式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理应得到学校与全社会的特殊关注。A型行为模式群体在学校的存在,对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示应在日常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现代生活观念,提高健身意识,积极调节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懂得锻炼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缓解A 型行为模式中的致病因素,防患于未然,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因考虑到大四学生外出实习的缘故,故只调查了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的学生;另外在专业分布上,医科学生偏少,样本存在一定的偏性。因此,调查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及含量进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施建彬.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探讨.大学报,2004,2(13):109-117.
[2] 王军,葛小锚,胡健.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9:830-831.
[3] 刘连龙.A型行为类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4,6:64-65.
[4] FRIEDMAN M, ROSEMAN RH.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nd Your Heart, Knopf, New York.1974.
[5]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75-179.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33.
[7] 王丽霞,任广睦,房斌锋.性别因素对医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 076-2 077.
[8] SGAARD AJ,DALGARD OS,HOLMEI,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 A behaviour patter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28 years of follow-up of the Oslo Study 1972/1973.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08,43(3):216-223.
[9] DUMITRESCU AL.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oral health status, or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perceived stres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Rom J Intern Med, 2007,45(7):67-76.
[10]MORIANA JA, HERRUZO J.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s a predictor of psychiatric sick-leaves of Spanish teachers. Psychol Rep, 2005,96(1):77-82.
[11]叶明志,王玲,张晋碚.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生活事件及心里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72-573.
对象:随机选取齐医大一、大四学生726名,发放问卷726份,收回708份,回收率97.5%,有效问卷628份,从中筛选出有网络成瘾的大学生79名,其中男60名,女19名;筛选出非网络成瘾大学生549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8名,女351名,平均年龄22.5岁。
方法、工具:研究工具:网络成瘾量表是由美国彼兹堡大学K.S.Young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并结合对网络成瘾的实际研究编制而成。该量表由8个项目组成,对其中的5个项目做出肯定回答,即可做出网络成瘾的判断。为防项目过于笼统以及被测者未按实际情况填写,避免伪相出现,又做筛查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选自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12月出版《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除外生活事件对上网的影响。应付方式问卷亦选自《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比较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差异。心理CT主要以艾森克人格问卷及SCL-90相关条目测查为主。
结 果
网络成瘾量表得分评定情况:本研究628名有效问卷测试中,在8个项目中做出了5个或5个以上肯定回答,结合筛查问卷进行校正,被判定为网络成瘾者共79名,占总人数的12.57%,其中男生60名,女生19名,经统计检验性别差异显著。另外,做出1~4个肯定回答,且与筛查问卷中相应问题回答一致的(非成瘾者),有549名,占87.42%。
注:在网络成瘾学生中将有生活事件影响的排除,以除外生活事件对上网应付方式的影响(原网络成瘾学生总数为83名,这83名学生再做“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选出有阳性意义的4名,其中男生3名,女生1名,在原数字中减去)。
不同性别间网络成瘾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结果表明,男生较女生更具有成瘾倾向性,这可能源于两性的心理差异。一般来说,男生独立性较强,善于思考、好强、自信具有冒险精神,猎奇心强,敢于尝试新事物,对网络成瘾的危害缺乏警惕性而沉溺于网络。
结果表明,高年级的学生使用网络更加趋于成熟。有调查表明,倾向于使用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功能或者说,随着大学生上网知识的增高使他们对网络的使用转向高层次。
网络成瘾大学生(IAD)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应付方式可以看出,IAD组的应付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求助。
IAD与非IAD心理健康情况比较见表4。 IAD组与非IAD组,全国常模在SCL-90上的结果比较,经T检验,IAD组成员的SCL-90各项因子平均分均高于非IAD组成员和全国常模,且IAD组与非IAD组的SCL-90结果差异显著。
艾森克结果:艾森克量表分为四个项目,分别为E代表内外项,N代表神经,P代表精神质,L代表掩饰性。
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比较,通过T分比较,可以看出网瘾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的平均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学生组平均分。二者在E相即内外项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而其他三项差异显著。进一步比较显示,非网瘾学生组得分和常模的差异不显著,网络成瘾学生组得分和常模比较差异显著。
相关分析:网瘾学生的网络依赖性与艾森克人格特征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网瘾学生的网络依赖性和E、P、N三项呈正相关,而和L项呈负相关。
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比较,解决问题和求助与SCL-90 9个因子呈高度负相关(P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医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57%,与国内其他院校相比,医科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网瘾的发生率接近,且男女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源于两性的心理差异,一般来说,男生独立性较强,善于思考、好强、自信,具有冒险精神,猎奇心强,敢于尝试新事物,对网络成瘾的危害缺乏警惕性而沉溺与网络。
网络成瘾学生的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缺陷。IAD组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多项平均分普遍高于非IAD 组平均分和常模,说明网络成瘾学生的人格不如非网络成瘾学生的人格和常模健全。IAD组和非IAD 组在内外项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表明网络在此项上没有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大学生网瘾者与非网瘾者的人格特征在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掩饰性差异显著,说明大学生网瘾者可能受上网时间、上网环境、网络暴力内容影响较大,出现情绪易波动、孤独感较强的特征。另外,长期上网,与现实人际关系脱离,必然产生孤独感。大学生网瘾者与非网瘾者的人格特征在掩饰性维度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网瘾者的掩饰性较弱,大学生非网瘾者掩饰性较强,说明网瘾者更尊重客观实际,做事比较实际、古板、倔强。
1 引言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一、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发展状况
我国长久以来就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习俗,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更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格外重视,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可以上大学了。我国近几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使一大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子女实现上大学的愿望。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居多,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民族的家乡大都不富裕,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了家庭的大事。国家对少数民族家庭的优惠补贴政策真正地使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极大惠顾,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二、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
1.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我国高校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以贵州少数民族的贫困大学生最为普遍。这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走出的大学生怀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带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进入坐落在繁华都市的大学校园里,首先带给他们的是新奇感,其次是沉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或许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他们自己是充满自卑心理的,这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的学业,影响了他们正常、健康成长。
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周围环境影响大
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有很多是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不仅同情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相当多的是轻蔑与看不起。这些学生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很多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初次来到大城市,言语、习惯上的差异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很多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大学生甚至受到个别同学和老师或善意或恶意的嘲笑,这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
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还不充分,很多高校由于自身实力不足,缺少专业的大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很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疏导,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国家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不难看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与有效心理咨询疏导的关系。
三、解决对策分析
1.倡导高校师生尊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
少数民族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是我们亲密的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风格、处事习惯等,对待他们态度要亲和,不能做出损害民族感情的事。不能使他们受到来自学校与同学们的伤害,要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要帮助他们及时适应学校及本地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帮助他们尽快赶上高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2.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
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展开部署,倾斜少数民族学生,注重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尽可能地避免恶劣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要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进行专项的研究工作,对涉及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位,针对具体的实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小结
贵州少数民族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如何缓解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有必要,只有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才能对社会的热点有一个基本回应,满足民众期待。我们所做的调查与分析就是为了帮助贵州少数民族贫苦大学生改善心理素质,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的社会秩序、民族关系会更加和谐有序。
参考文献:
[1]陈耀辉,陈颜,李晓刚,胡期丽.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J].亚太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