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7 15:45: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篇(1)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性、流动性大、责任心强、要求高、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多各种疑难、危重、微创手术的开展,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接患者错误未严格查对、术前患者情绪紧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或送错手术间。

1.2接送患者时有碰伤,摔伤或坠床的危险 出入房间时未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四肢,或手术推车性能不好,固定不当,下楼时无人协助,未拉床挡。导致患者摔伤,碰伤等意外。

1.3手术错误 因术前未注明,未仔细核对病历。

1.4物品清点错误 术前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未仔细清点,导致物品遗留患者体腔。

1.5电灼伤 因使用高频电刀时患者皮肤与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潮湿,电刀使用不当。

1.6术中用药,输血错误 标识不清住,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药品未做到分类放置,执行医嘱有误等。

1.7术中神经受损 因双上肢外展过度,时间较长,导致神经功能受影响。

1.8冻伤 手术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当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冻伤。

1.9压疮 因手术过程安置不当,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冻伤。

1.10引流管脱落 因手术中固定不妥,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未注意放置。

1.11手术病理标本放错,遗失,申请单遗失。因责任心不强导致错误遗失。

2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职责。加强专科业务技术培训,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制定相关工作流程。

2.1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强化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腕带,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各种检查结果,认真核对。

2.2.2手术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特殊情况需要换人。交接人员当面点清台上所有器械,敷料及一次性物品。

2.2.3送患者回病房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术中大致情况等。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3.1严格执行患者查对制度,对手术通知单,病历,腕带。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准备工作,需取下金属物品及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法等。确保病历,腕带与自述相符。方可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2.3.2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术中,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严格清点核对记录。

2.3.3手术开始前认真检查各种无菌物品是否灭菌合格,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大小型号是否合适。各种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2.4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对所有器械检查,整理摆放整齐,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与护理记录单上核对无误方可关闭体腔,结束后再次清点。

2.5相关安全制度落实

2.5.1防止接错患者,特别是术前过度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必要时询问家属协助核对。

2.5.2正确使用电刀。确保负极板放置正确,患者身体不可接触金属物。接送患者时拉起推车防护栏,进入房间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四肢,注意术中保暖。

2.5.3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术前1d医生应在手术处做好标志。

2.5.4术中防止用药错误,药品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楚,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备查。

2.5.5术中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签名。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无溶血反应。输血结束后空血袋保留最少24h备查。

2.5.6术中保持患者处于功能位时舒适,正确使用垫,防止四肢过分外展牵拉,对压疮做好防护措施。

2.5.7防止管道脱落 加强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妥善固定全麻患者,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拔出导管。

2.5.8术中取下的标本妥善保管,加入固定液。确保检查单,标签,登记本一致并签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生)及时送检防止标本遗失。

2.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6.1防止交叉感染,所有手术器械集中至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确保灭菌合格率为百分之百。特殊感染手术按特殊术后处理。

2.6.2无菌物品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分类放置,标识醒目,定期消毒灭菌、检查。

3结论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53-02

护理安全是指在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患者不发生在法律与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功能上的障碍或者出现死亡[1]。因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脑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所以他们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注意力都大大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引发意外损伤和其它相关的医疗和护理安全问题,这也是神经内科医师和护理人员所共同关注和面临的焦点问题。伴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所以护患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应当做好各类安全预防工作,从而提高医疗卫生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和纠纷。该文主要对目前医院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关的防范措施的对策与建议。

1 当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1.1 针对目前许多医院的神经内科来说,有很多会因为安全设施的不完善和护理工作的失误,造成很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摔伤、坠床、舌咬伤、烫伤、意外拔管和窒息,甚至肢体瘫痪,患者的行动非常不方便。但是假如能够完善在医院病区内的安全设施并加强护理监护,则患者产生坠床、摔伤和滑倒等意外状况的可能性就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

1.2 许多医院的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于患者来说更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此外,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隐私等相关问题也不注意进行保护,很随意地讨论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隐私泄露,或者是护理人员只是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师口头医嘱,一旦出现了护理方面的问题,很难调取相应的证据,因为在医患纠纷中使用举证倒置制度,无形中也增加了医院工作的难度。

1.3 护理操作流程过于简单化,各种护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有许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擅自对于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在工作态度很不认真,不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照标准化按规范化进行操作,从而产生较多不良后果,最终造成一些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和对立[3]。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平时的业务学习,无法单独胜任护理工作,而出现不少差错,这些都是造成护理过程中产生护患纠纷的重要隐患。

1.4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和病人的沟通不足,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影响到护理的质量。根据相关临床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许多医院所产生的医疗护患纠纷,有将近50%都是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非常直接的关系。在这类纠纷的产生原因中,主要都是因为护患之间沟通欠佳,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出质疑。从而最终引发了纠纷。

1.5 护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或者是执行不严。对于抢救药品和物品以及器械等,不能保证完好备用的状态,在使用的时候总是临阵慌乱,这都很容易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

1.6 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工作缺乏责任心。由于护理工作常常处在医疗工作的前沿,很多医疗措施都要通过护理来加以实现。而高度的责任心于熟练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完善该本职工作的前提。但医院常常因为条件限制,加上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致使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之有的护士缺乏同情心,责任心不强,在接待患者时总是漫不经心,对于患者的痛苦熟视无睹;很多年轻的护士专业知识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从而影响到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1.7 护理文书的书写极不规范。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不重视文书记录,其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非常差,加上护理记录书写中字迹潦草,经常出现错别字和不准确的医学术语,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常常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护患纠纷的隐患因素。

2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2.1 增强护理安全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护理安全的意识

要提高防范护患纠纷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首先保护患者的各种合法权利,又必须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5]。所以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应当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以及依法施护的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护理服务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尽量减轻护理工作的超负荷状态,让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以确保各项治疗和护理服务工作能够规范安全和正确到位。

2.2 要在医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病区环境活动

目前,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一些具体情况,应当在病人的护理床上另外加装扶手,同时在患者的病床上方也应当加上栏杆。住院病区的地面应当保持清洁和干燥,并认真做好防滑处理,这样就能避免和防止摔伤和其它的意外事件。患者病床之间尽量安装上拉帘,这样的话就能发挥保护患者隐私的作用,病区必须配备紧急呼叫设备,以便于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与处理患者出现的突发事件。

2.3 正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

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属于危险人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要认真结合既往病例分析,阐明跌倒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从而让患者能够从心理上自愿接受帮助;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要及时给予书面告知,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实施床旁监护[6]。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并准备好各类急救物品,还必须合理地搭配夜间护理力量,尽量安排双班制,选择新老护士进行搭配,必须满足必要的护士数量,确保不出现意外。

2.4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积极树立工作负责和业务精益求精的态度。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感是加强其自身保护的关键[7]。医院应当对护士强化医德和医风的教育与考核,并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于护理服务工作的监管,做到合理排班和分工明确,制定的各种制度都要严格遵照执行。同时要按照医院护理的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行为,全面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以保证护理的安全。

2.5 要重视护理病案的书写规范,不断地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患者的护理记录必须认真细致,努力做到执行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法律的角度上来强调护理记录属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医疗文件,这样才能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举证倒置责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争取主动地位。只有这种准确、完整和及时的护理记录,才能带给患者治疗与护理上的安全。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落实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方面的认识,以增强护理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工作中主动加强质量控制,并注重护患沟通的效果。要从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高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都落实到位,要从护理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防范安全隐患上下大功夫,以减少与避免由于护理服务缺陷而导致的医源性问题的产生,尽量把各种不安全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严格控制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利益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常红,戴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J]. 护理研究,2010(5):113.

[3] 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5] 邱亚华,高玲玲.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7):99.

篇(3)

1. 2没有主人翁责任感①个别护士上班并没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重要多神圣的工作, 护士长不督促就不会主动到患者身边询问患者的情况, 有什么需要, 关心体贴患者。②操作不熟练, 如有的护士吸痰总是不到位, 患者深部的痰不能吸出, 进而有窒息死亡的可能。③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风险, 对容易坠床跌倒、褥疮的患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干予措施。④科室质控成员不得力, 对自己要求较严, 但对下面的护士不敢管、怕管, 没有一点担当的精神。

1. 3操作不规范①吸痰是呼吸科常见且很重要的一项操作, 个别护士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 口腔吸痰和鼻腔吸痰常常不分开, 吸痰管不分开, 吸痰水不分开, 甚至有的吸痰用物也没有按要求及时更换, 这样就容易产生呼吸道污染方面的危险。②手卫生执行力度不够, 科室主任、医生、护士不重视, 医生上班时戴手套查房, 但不同患者之间并没有进行更换。护士操作前进行了洗手, 但操作后没有洗手的情况较多。这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

1. 4知识欠缺及灵活度不够①二级医院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较少, 由此大多护士学习能力不强, 有的护士应变能力较差, 个别护士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本科一低年资护士在上夜班时, 一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不能自行小便, 医生要求给患者导尿, 当晚该护士没有给患者导上, 第二天早上护士长查房后分析了原因, 很快就给患者导上了, 解除了患者的痛苦。②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有的根本不是医学用语, 在班的变化情况不能正确的表达, 个别护士前一班记录的什么就完全照抄下来。③呼吸科患者做雾化治疗的较多, 一般患者都是做两次, 个别低年资护士根本不分析为什么要做两次, 两次间隔时间到底是多长。但有的患者由于要回家就要求两次雾化接着做, 有的护士就答应患者的要求, 记得有一次, 本科有一患者做的可比特, 护士也将两次雾化接着做(间隔时间很短, 可能只有一个小时), 晚上回家后患者自觉很不舒服(心慌、心悸), 后来找科室医生理论了很久, 说是护士的责任, 护士长和主任与患者沟通解释了很久才得到患者的理解。

1. 5心理护理形式化每天护理查房都在说心理护理, 但很多护士根本没有亲自到患者身边给予心理护理, 关心了解患者的情况, 要不有的护士就依靠学生去做, 由于学生没有临床经验, 沟通解释不到位, 观察能力不够, 患者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发现, 最后有的患者割腕自杀了都不知道。(本科近6年来有两名患者割腕自杀, 组长巡视病房及时发现, 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2减少呼吸内科安全隐患的措施

2. 1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 强化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科室内把安全学习纳入培训计划内, 月月讲安全、天天查安全, 认真学习护士条例, 对科内及院内特殊案例进行分析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保护患者安全、保护自身安全, 同时科内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每天检查危重患者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并且纳入科内绩效考核[2, 3]。

2. 2强化无菌观念的灌输及操作技能培训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分级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 晨间交接班时多提问、多讲解, 多问为什么, 全面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强化理论水平,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强护士的无菌观念, 学习院感的相关要求,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8-02

神经内科,是独立二级学科,主要治疗偏头痛、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等)、痴呆、癫痫、脑部炎症性疾病(脑膜炎、脑炎等)、脊髓炎、神经系统变性病、坐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代谢病以及遗传病等,因此,其病房内收治的患者多为脑中风疾病患者。由于他们的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致残率高,预后性差,因此,在护理治疗中常常发生一些不安全的隐患或事故,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阻碍。本文选择自2011年08月――2013年06月以来,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60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平均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30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300例)采用预防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风险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1年08月――2013年06月以来,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600例。患者的年龄大约在35岁-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8±7.54岁;女性患者257例,男性患者343例。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平均的两组,即对照组300例患者,实验组3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病症类型等方面的资料无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呼吸、瞳孔以及肢体活动等项目的常规性护理观察和记录,并通过积极地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轻松、良性的心理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2 实验组 采用预防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同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药物护理、专科预防护理、危重症患者专科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等。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风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比较 比较分析显示,经过护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风险率为44.67%(134/300),其中,焦虑患者有96例(占32.0%),不良事件发生率有27例(占9.0%),医疗纠纷患者有11例(占3.67%);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总风险率为15.33%(46/300),其中,焦虑患者有32例(占10.67%),不良事件发生率有13例(占4.33%),医疗纠纷患者有1例(占0.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风险率,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比较分析显示,经过护理治疗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0%,其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8例(占16.0%),满意患者有213例(占71.0%),不满意患者有39例(占13.0%);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其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84例(占61.33%),满意患者有116例(占38.67%),无不满意患者。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质量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满意、安全、优质、舒心服务的重要基础性措施。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预防护理方法,即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生理情况,预先给予患者全面的、综合化、系统化、防护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从而尽量地将护理治疗中的风险消除在发生前。经统计显示,在本次抽检中,采用预防护理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100.0%)和风险率(15.33%)方面,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患者(87.0%,44.67%)。因此,应该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广泛应用和推广预防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孔岩.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04):604-605.

[2] 郭艳霞,陈春梅,李晓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2):725-726.

篇(5)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护理工作在临床中所占的比重大,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在护患双方长时间接触中,双方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因此,强化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成为当前医疗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探究护患纠纷的原因,除了部分是由于患者对于护理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对护士职业存有的社会偏见等因素造成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是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日常工作中护理行为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如下。

1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2护士进取精神不够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劳动价值相对较低,同时参加继续教育及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士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家庭条件优越,与护士工作的艰辛及收入的低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思想较不稳定。因而对业务学习不感兴趣,护理理论知识较为贫乏,护理的基本技能相对缺乏,护理操作技术不娴熟,护理不到位;对病情的观察判断缺乏预见性,应急能力差。

1.3 护理人力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1.4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生命健康权等,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不完整,而此举很可能就等于自动撤除了护士的自我防护的屏障,所有这些都给护患纠纷的产生留下了隐患。

1.5责任心不强 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各种护理规章制度不严;护理文书记录不全或不记录;随意简化护理操作程序,凭主观经验办事;护理查体不仔细或干脆照抄医生病历记录;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未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甚至发错药、打错针、记错帐等等。

1.6 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病人不满。

1.7 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技术操作不娴熟,与同事的协作较差,平时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

容易风险增大。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

2防范对策

2.1 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仅是讲授一般的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分析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2.2加强护士的医德修养教育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作风是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通过经常组织护士开展有关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一切以病人的满意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对新上岗的护士,在做好规范化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化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3 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 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思想松懈、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者,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2.4 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知法、懂法方可依法;用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使护理行为合理、合情、合法。

2.5 提高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 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

2.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幽默风趣的言语不仅可以增加护士的亲切感,而且可以打消病人的各种顾虑,减轻心理压力和病痛。应通过对全体护士开展护士服务礼仪规范化培训,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日常服务的语言和行为,提高其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要求护士做到“多听患者说几句,多对患者说几句”,对医院的有关管理规定及治疗操作前后的注意事项等都应耐心地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地给予满足,以切实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2.7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专科的护理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按其需要实行弹性排班,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和危重病人抢救,都应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3结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院的护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护患关系得以持续改善,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59-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已成为医患双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手术室工作繁忙、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发生多,任何地方的疏忽和大意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日益增加[3]。为了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预防医疗纠纷,本文就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手术室护士承担的是比较特殊的任务,要求知识范围广,同时需具有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快,由于新条例的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许多制度需要及时的修订。因手术室工作繁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可能会发生管理制度缺失,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差,不能坚守岗位,手术室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不够标准等。

1.2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强,自我约束力不高

手术室护理工作往往不被患者重视,“医尊护卑”的观念存在[4],加上护理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强度高,单调枯燥,造成工作热情低,工作主动性差,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大多数是单独进行,是否按照常规操作,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完全靠护士个人的约束能力。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疏忽大意而出现的事故,并不少见。

1.3 查对制度不严格

药物摆放无序,输血输液查对失误而导致用错药、输错血。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清点不清,中途添加物品不及时记录,出现器械敷料遗留在患者体腔内;各种管道脱落或不通畅。

1.4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无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手术中记录不健全,字迹不清有涂改,记录客观数据不详实,医疗时间有争议时,存在举证不力的关键因素;手术中出现越职行为;麻醉师在手术中请巡回护士帮忙照看手术患者,自己外出,主刀医生无助手时,请护士拉钩、剪线、接电话等。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护士难免干系。

1.5 新业务、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

外科手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外科医生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专科手术技能;对新业务、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业务学习方面压力增加,影响护理安全。

1.6 环境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患者对手术本能的会产生恐惧感,使得手术室环境倍受关注,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在大部分医院手术室的环境仍保持以往的风格,很多患者在进手术室时,常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错过最佳手术时期,造成安全隐患。①手术室内的噪声,如麻醉机、吸引器、电凝等仪器发出的轰鸣声,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感,而且对医护人员造成不良的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和手机在手术室的普遍使用,对医护人员、手术患者及医疗仪器设备都会产生干扰;③冷冰冰的手术室环境是一种潜在因素,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进入手术室,看到室内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正在运作的仪器,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了其适应性,同时使得医护人员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④手术室内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划分缺乏明显的界限,设备仪器堆放过多,容易造成手术室的消毒死角,对手术过程产生污染,危害到患者的手术安全。

2 防范措施

2.1 制度保障

查对清点制度、仪器保管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成立手术室管理小组,实行PDCA质量管理,护士长随时抽查,找出问题并及时整改。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实行人性化管理

树立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团队意识,把尊重落实到日常工作中,通过正确认识医护关系对手术配合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维护护士心理健康,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倡导弹性排班,业余时间鼓励安排护士健康的娱乐活动,减少工作压力,调节身心。

2.3 严格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手术间号,以及手术部位,所需物品,药物过敏的情况,用物是否齐全;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腹前、关腹后应认真清点手术中的器械、敷料、纱布、缝针,认真反复清点后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

2.4 强化法制观念与护理安全教育

2.4.1 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施护的概念。各种手术护理记录从法律角度规范书写,必须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医护文件同步的原则,字迹清楚无涂改,语言规范清晰。

2.4.2 明确护理责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把握中履行职责范围以内的各种行为原则,坚决不能越职行事,严禁手机带入手术间内,避免医生手术操作时分心、失误,杜绝差错隐患。

2.5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积极鼓励学习,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要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新项目的安全实施。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开展的手术,请医生讲解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能力。

2.6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手术室环境既要考虑患者与手术工作的方便,也要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5]。①对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添加适量剂,降低机器轰鸣声,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感;②禁止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使用无线通讯设备,避免对医护人员、手术患者及医疗仪器设备都会产生干扰;③手术室环境在设计上避免单调的布局,墙面采用暖色系的颜色,室内摆放器皿的柜子采用柔和的颜色和流线型的款式,将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仪器放在室内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适应性,提升工作效率;④手术室划分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之间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⑤每天对室内采取湿式打扫,防止细菌飘浮于空气中。定期进行空气培养,检查菌落数与菌种。

3 结论

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多,是医院整体医疗安全的重点,建立和完善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措施的规章制度,重视护理人员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可减少手术室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能有效确保手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浅谈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J].中外医疗,2009,28(3):133.

[2] 刘春玲,江平. 新生儿病房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194-196.

[3] 周秀华. 精神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当代护士,2007,(8):71-73.

[4] 马玉香.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B].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5(11):6162.

[5] 姜平桂,王维,钱健. 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58-61.

[6] 刘琼,江云英.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69.

[7] 王淑芳.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 护理研究,2009,23(9B):2426-2427.

篇(7)

【摘 要】妇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无论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都承担巨大的责任和风险。而妇产科护理安全是确保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意外的人生健康损害、缺陷,甚至是死亡事故。本文主要目的是对当前妇产科护理安全在安全隐患方面的原因进行全面和分析,并且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等方法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最后对如何提高护理安全及对隐患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希望能够提升医护的服务意识,从而帮助减少医患矛盾,为打造和谐医院做出贡献。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服务意识

妇产科在医院的地位极为神圣和特殊,它是千万家庭的幸福的基础,因此投入的关注度也就非常高,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带来的都是不可预估的后果。妇产科护理的日常工作所涉及的非常复杂,特别是血液、X 光线、消毒剂等等,这些都是让妇产科成为高危科室的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安全成为热门话题,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就爱年各地护理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缺乏足够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

现有的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在对法律、风险方面的培训很不到位,导致绝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很少有危机意识和有效到位的应急措施。而且在护理过程中也没有特别注意潜在的风险隐患内容,也很少关注和尊重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不时引发护患矛盾的爆发。

1.2 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足够的护患沟通

妇产科不仅是高危风险的科室,同时也是病患、家属数量极多的科室,这就导致有限的护理人员面对众多病患家属显得极为手忙脚乱,特别是对于焦急的病患询问,很难做到语气、服务都一直简明热情。

1.3 缺乏专业护理水平和安全防范制度

护理人员基本是都是刚毕业或者没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新手,每个医院都存在缺少专业护理人员的问题。护理人员的经验、技术水平的不足也都是护理安全的隐患,特别是妇产科的病患家属都有着极为高的期待,一旦护理人员提供不了明确的病情解读,就会导致病患家属的误解和投诉。

其次就是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不断的新设备、新药品、新技术频繁的应用到护理一线,护理人员的掌握水平也决定着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水平。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是非常忙碌,很多时候对于现有的规章制度很难做到严格的按章办事,特别是紧急情况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为章办事,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妇产科因为不按规定办事就很容易出现新生儿被弄错的护理纠纷,特别是新生儿集中洗澡时候,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新生儿手环脱落和绑错。还有就是日常交接班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重要信息的遗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病重患者、新生儿照顾、输液等事情。

2 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依法保护自己是现代人要树立的重要思想,同样医护人员也要时刻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好自身的权益。这里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并能够有效的运用其来保护自己。

高度的风险意识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保持的,它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关键。医院各部门要明确安全事故管理措施,让各级医护人员都能清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和常见的安全隐患内容,帮助护理人员建立高风险意识。并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病毒、医疗设备、手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通过i奥对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无菌等护理工作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工作中因为疏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情况的出现。

2.2 增加和改善服务意识、态度,增加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时刻意识到患者永远是工作的中心,对于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要到位,特别是注意自己在解答患者家属询问时的态度。患者、家属都想自己能够获得最为专业的病情指导,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主动的对孕妇、患者做好宣传工作,并且主动巡视和帮助病人,除了耐心解读和回答患者的问题,接触他们心里的担心,还要注重对患者心理、生活、精神方面的照顾

2.3 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完善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素质是妇产科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定期安排教育培训的工作,甚至可以提供护理人员的再教育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来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和提升专业技能。此外护理人员对于不熟悉的新设备、新技术、新药都要做严格的学习,特别是说明书的禁忌项目,要铭记于心。其次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增加更多专业护理人员的进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医院也要对妇产科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检查,促进安全护理的工作的执行。例如新生儿集中洗澡、注射时,严格执行交接制度,谨防出现新生儿报错事故。护理人员要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规范自身的护理程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出现,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造良好的环境。

3 结论

妇产科关注着千万家庭的幸福,一旦疏忽大意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就很大程度造成医患关系的破裂,也很难获得家属的理解。因此在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要全身心的投入,除了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理论只是,其次还要加强自我的法律保护意识,以及维护医患、护患的权益意识。本文认为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要极其重视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对待患者、家属都要热心沟通和接待,另外还要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尽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88-02

1 前言

手术室的安全护理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影响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探讨手术室当中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进一完善手术室的各项管理与制度,认真落实各项责任,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重视护理的安全教育问题,并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手术室护理过程面临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接错病患或者用药出错

病患进行手术前较为紧张,加上使用物后,还未能进行准确的说话、答话,同时部分病患于术后体质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易于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接错病患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没有按照用药的核查制度进行给药、换药,加上部分药物的标识不清、部分护理人员对药品、对患者的了解不足等因素,容易出现病患用药过量、输血、输液有误以及药物的使用方式出错的现象,从而导致病患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

2.2 安置错误病患的

护理人员错误地安置病患的,导致病患身体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的受压,从而出现压疮事件。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根据病患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从而导致病患坐骨神经、桡神经等出现损伤,不利于病患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康复。

2.3 护理人员的素质较差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其的知识范围仍需提高。手术室护理人数严重不足,护理人员多数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其的身心劳累疲惫。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护理过程的不利因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同时进行专业业务与技能的培训不足,导致护理过程面临较大困难,不利于病人较快地恢复健康。

2.4 护理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现代医疗手术室护理制度有待健全,例如,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安全以及管理等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此外,加大对奖惩措施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2.5 重视对手术室器械的检查工作

应重视对手术室当中的器械以及用物的检查工作,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仪器失灵或者尚未消毒的现象;对于部分性能较差的器械,应在手术前给予认真的调试,减少器械术中出现故障的几率。

3 预防对策

3.1 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实病患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病患身份的标识。手术室工人去病房接病患的时候,要按照手术通知单核对病患腕带、病历,并与病房护士、病患及其家属仔细核实患者的姓名、床号、年龄、性别、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名称、手术的部位以及麻醉的方式等信息,避免因接错病患引起不良后果。病患进入手术室之后,巡回护士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及病患出手术室前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术中用药、输血应仔细核查。在手术之前、关闭体腔之前、关闭体腔之后及皮肤缝合后应认真清点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缝针及纱布等物品。在手术中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也应按时点数,做好准确的记录[2]。

3.2 正确安置手术病患的

护理的工作人员在放置患者的时,需坚持安全舒适、呼吸顺畅及视野宽广的护理原则,准确摆好患者的。手术之前要充分了解病患的生理情况及体态特征,并做好压疮的风险评估准备;手术中要认真观察肢体的末梢血运,帮患者按摩受压的部位,避免术中压疮的事故发生;手术中要仔细检查是否移位并能及时的做出调整;做好手术之后的回访工作,便于及时察觉异状,尽早处理。

3.3 重视提高护理者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需提高对职业的责任感,多参与各级护理的学历自学考试、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的培训课程,派优秀的业务人员外出进行学术交流与学习。此外,提高对新仪器与新设备的培训以及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应急的能力。另外对护理人员应举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差错。3.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操作常规

预防控制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从实际出发,总结工作的问题,预见在工作中可能潜在的危险,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重点的讲评与分析;严禁手术室内的违规操作,例如对手术物品清点的制度、对病患的核查制度、交接工作的制度以及标本的管理与消毒隔离的制度等[3]。

3.5 做好医疗器械的检查工作

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患进入手术时的检查、在消毒皮肤前的检查、手术麻醉之前的检查、医生执刀的时候的检查。对手术所需的药品与物品、灭菌的器械与敷料是否合格、检查是否消毒与存在过期的现象等工作。

4 结束语

总之,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责任感,加强对业务的学习;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出现,避免病患出现并发症,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9)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法律法规范围外的机体结构、心理或功能损害、缺陷、障碍或死亡[1]。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认知和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差,一个微小的疏忽就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神经内科的护理风险相对较大,要保证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就必须对住院患者出现意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方法措施进行预防。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11月开始采取针对性预防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5月至10月和2009年5月至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各45例,其中2008年4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46至77岁,平均(61.31+8.97)岁,采用机械通气10例;2009年4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7至77岁,平均(62.01+9.11)岁,采用机械通气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和住院时间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防范

2008年11月开始,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采取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效果。

1.2.1跌倒

神经内科病患多半是身体较弱的高龄患者,存在视听及运动平衡障碍,行走不便、步态不稳,并常会有抽搐或昏厥突发,再加患者对危险性过于低估或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2];病房的地面或灯光、过道等措施不到位;患者衣物过大,鞋底防滑不足等原因都会造成患者跌倒。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本院神经内科加强了病房及走道、卫生间等环境安全检查及整改,要求地面保持干燥、灯光充足不晃眼、走道上不可有物品摆放,并在护理中对病患的衣物穿着进行指导,加强巡查;针对患者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内心接受他人帮助;并提醒其家属在患者下床、坐立或如厕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高龄患者起立要缓慢,起居做到醒后30秒起床,稍停30秒后再站立,并再停留30秒后才行走,以免发生性低血压昏厥。

1.2.2坠床

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癫痫等状况时容易发生坠床。护理人员未及时采用护栏防护或肢体约束、护栏防护方式不对,或病患陪护未充分认识到约束的必要性,将约束带或床栏取下等原因都会造成坠床。本科室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也对存在坠床危险的病患陪护进行反复强调并指导其正确掌握约束带和床栏的使用。

1.2.3压疮

病患长时间不改变、皮肤受刺激、潮湿等都会导致压疮出现,且病死率较未并发压疮老年患者高出4倍[4],护理安全隐患高。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护士2至3小时将患者翻身一次并避免拖、拉、推、拽,保持床铺24小时干燥、平整,在患者便后对其腰臀部进行清洁。

1.2.4误吸

神经内科大多患者吞咽反射性差,鼻饲胃管不到位、速度过快或床头位置不够高等原因都会引发食物返流性误吸;开口器使用不当使高龄患者松动牙齿或假牙落入气管都会造成患者误吸、窒息。因此,应嘱咐患者取掉假牙,在使用开口器时动作要轻柔,若发生牙齿掉落应第一时间取出并作记录;喂食时注意调整患者床头高度及喂食速度;鼻饲前确认患者痰液清理干净、胃管到位,一旦出现患者误吸、呼吸困难则应立即将鼻饲停止,并将呼吸道内和胃内物吸出。

1.2.5拔管

当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情绪暴躁、焦虑时,常会自己将身体插管拔除。此时应加强巡查、对管道进行妥善固定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安抚,视情况对精神异常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实施必要性约束并加强夜间看护。

1.3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防范护理实施后的2009年5月至10月45例患者中好转或治愈38例(占84.44%),死亡7例(占15.56%),14例出现并发症(占31.11%);2008年5月至10月45例患者中好转或治愈34例(占75.56%),死亡11例(占24.44%),23例出现并发症(占51.11%),两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提高以及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以及对健康的期望也日益提高,病患护理要求也较以前明显提高,医患纠纷层出不穷。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脑卒中居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合并症多、意识存在障碍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医疗风险较大,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对其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性要求也较高。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内科的日常护理中要认真识别和注意临床安全隐患并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其责任心,使其自身工作和应急能力得以提升并在平常做好对各类安全隐患的防范,从根本上消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的不良或差错事项发生,在保证患者的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证明针对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红.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6):8-9.

篇(10)

我院为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护理安全方面存在诸多的隐患。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医院护理工作者面临着不断要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要有效防止各类护理差错发生这两个重要问题[2]。现分析基层综合医院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护理安全因素分析

1.1  基层综合医院人员构成情况 

我院编制床位100张,年门诊31 491例次,年住院3 108例次,床位使用率49.0%;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4人,护师18人,护士5人;大专29人,中专7人;按三级管理模式,护理单元5个,护士长共5人。2005年—2008年没有外出进修学习者。以上可以看出人员结构参差不齐,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员较多,未受到过规范化培训的较多。从区乡镇医院调入8人,调走1人,流动性大、不安心县级医院工作等不安全因素,对护理安全的管理难度增大。

1.2  护理管理方面 

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基层综合医院管理者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多数护士长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较年轻,均未经过四川省卫生厅护士长管理培训。所以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

1.3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举证倒置”的实施,加之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度不够,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强,忽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表现为操作不够规范、书写不合要求、说话不够严谨、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

1.4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按级别护理,不按时巡视,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未能及时发现;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很好地识别疾病的先兆、预见并发症等各种意外情况;不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随意换班,使资质搭配不当;让实习生单独完成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措施不到位,出现并发症;工作时间注意力不集中;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病情记录不及时,漏记或记录不实,随意涂改。

1.5  技术性因素 

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业务知识不够熟悉,技术水平不熟练,资历浅,经验不足,对病人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象不能及时发现,缺乏应急应变能力。

1.6  服务态度方面 

个别护士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表现为对病人“冷、顶、硬、推、拖”,不注重自身修养,言语或行为不当极易引发病人及其家属的不满,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1.7  护患沟通不良 

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与病人缺乏有效沟通[3];知识面窄,解释告知不到位,解释不清或不周到使病人产生误解而引起纠纷。

1.8  病人行为因素 

个别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

1.9  组织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质量控制措施不力,约束力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督查不得力。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加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参加医学法学界专业人士结合医疗纠纷典型案例进行的与医学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了解、熟悉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增强了法律意识,懂得了在护理工作中应当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避免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重视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在工作中坚持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廉洁自律,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按照《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爱护病人,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使病人感到关怀、友好、亲切和温暖。

2.3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娴熟精湛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病人安全。对此,我们制订了各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分级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狠抓了“三基”训练与专科知识培训,坚持每月分别组织3次以上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每周1次读书笔记,每月进行2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与专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针对护士年资偏低、轮转较快、临床经验不足的特点,重点加强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与考核,达到人人合格。同时要求护士加强心理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病人的身心服务需求。

2.4  加强交接班制度的执行 

交接班做到“三清”,重点抓好病情、治疗、护理等环节的交接,规范了护理交接班,要求病人的情况每班仔细交接并记录,重点交接新入院病人、危重病人、有特殊检查及处理的病人的情况,以及下一班需重点观察的内容。

2.5  加强查对制度的执行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杜绝差错事故的重要制度,通过查对,可发现护理不安全的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5]。医嘱做到班班查对,每周大查对2次,并有记录。建立了医嘱联系本,加强了与医生的联系,有利于医护之间下达与执行医嘱的衔接,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2.6  规范书写严把书写质量关 

护理记录是病案的一部分,是临床工作的原始文字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4]。护士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与医疗文件同步,与医生记录相符。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护士长与护理组长每天对护理文件进行及时察看,指导下级护士书写,及时发现错误,纠正不足以保证书写质量。

2.7  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控制 

科室成立了护士长和护理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修订了各项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班工作职责,制订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规范了治疗护理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每月定期与不定期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针对质量组工作计划和科内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控,每月至少5个考核项目。月底召开1次全体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总结分析会议,针对护理部、大科、科室质量检查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分析和讲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纳入下一循环中,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2.8  尊重病人权利严格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建立了护理告知签字制。病人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将住院规则、安全须知、离院责任书等向其作书面介绍,并由病人或其监护人确认签字后保存于病案中。各种护理操作均要先告知病人,征得同意后进行,尤其是侵入性操作,必要时让病人或其家属签字认可,以证明病人知情同意。坚持每天发放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主动解释费用细项,让病人明白消费。

2.9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学习我院护理部组编的《安全手册》,使全体护士掌握了护理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病室内医疗仪器及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护理技术操作告知程序等。知晓了遇火灾、停电、失窃、病人意外伤害、自杀、外出不归等事件发生时如何处理和上报。掌握了对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病人心跳呼吸骤停、药物过敏性休克、输血输液反应、医务人员受针刺伤、发生差错事故等各种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提高了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加强了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要求带教护生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

2.10  加强交流沟通 

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病人及其亲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与病人建立诚信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6]。我院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如根据每位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职位等的不同,分别实行亲情称呼;做到了热情接待病人,坚持在每项护理工作中与病人交流;对住院和出院病人进行护理服务过程满意度的调查,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深得病人的信赖和好评。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病人的需求,征求病人、陪伴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重视病人及其家属的反馈意见,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  小结

    以上措施实施1年多来,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护理本科等继续教育学习,使护士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护理缺陷得到有效控制,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满意度,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病人数量逐年增加,多次收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表扬信,无一例病人投诉,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避免了护理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佩瑶.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c):533534.

[2]王虎娥.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5c):13921393.

[3]崔亚萍.规范护理行为在防止护患纠纷发生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8,21(7c):19501951.

上一篇: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下一篇: 电子音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