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7 15:45: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工程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城市工程规划

篇(1)

1 引言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编制完成后,其供电设施真正赋予实施、用于建设的并不多。其原因一是规划偏离现状,与供电部门电力发展规划、近期建设计划衔接不足,可操作性不强;二是上位规划中的供电设施用地(变电站、高压走廊等)规划无法贯穿到下一阶段规划中,造成用地无法控制、预留,三是编制出的规划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划导则、地方标准不规范,使得编制规划内容不够全面,表达不够准确,建设性指导意义不大。本文提出只有规范地进行供电工程规划的编制,才能真正体现出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为城市电网建设提供依据,才能在城乡发展与建设中起到真正地指导作用。

2 城市供电规划编制阶段

城市规划编制分为 总体规划 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 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 控制性详细规划 和 修建性详细规划 。相应供电工程规划编制分为城市供电总体规划和供电详细规划。

3 城市供电规划总体编制要求

不同阶段的供电规划有不同的编制要求。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与供电工程规划编制相关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布局合理、资源节约上。城市主要供电基础设施应当确定为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

3.1 城市供电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供电总体规划,应当以全国城镇体系、省域城镇体系中的供电规划以及其它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研究确定总体规划中的重大供电基础设施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3.2 城市供电分区规划

编制城市供电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供电规划,对供电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对供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

3.3 城市供电控制性详细规划

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中的供电规划,考虑相关供电专项规划的要求,对供电基础设施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

3.4 城市供电修建性详细规划

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供电规划,对供电基础设施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4 供电规划编制内容及深度

依据城市供电规划总体编制要求,结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对不同规划阶段的供电工程规划编制的内容分述如下:

4.1 城市供电总体规划

4.1.1 供电总体规划纲要

确定能源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提出重大供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宜包括:

预测城市规划目标年的用电负荷水平;

确定城市电源、电网布局方案和规划原则;

绘制市域和市区(或市中心区)供电总体规划布局示意图。编写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的供电工程规划要点。

4.1.2 供电总体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供电规划上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 行政区域 在重大供电基础设施进行协调的建议;确定能源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原则确定市域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中心城区规划上应确定供电发展目标及重大供电设施总体布局,具体内容宜包括:

预测市域和市区(或市中心区)用电负荷;

进行供用电平衡;

确定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并进行布局;

确定城网供电电压等级;

制定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原则(供电可靠性要求、容载比、结线原则等);

确定城网中的主网布局及其变电站位置、容量及数量;

确定高压送、配电线路走向及其高压走廊位置;

提出城市规划区内的重大供电基础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及进度安排;

绘制市域和市区(或市中心区)供电总体规划图。编写供电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4.2 城市供电分区规划

确定供电高压线走廊,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确定主要供电 设施 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具体内容宜包括:

预测分区规划用电负荷;

落实分区规划中供电电源的容量、数量及位置、用地;

布置分区规划内高压配电网或高、中压配电网;

确定分区规划高、中压供电线路的路径,敷设方式及高压线走廊(或地下电缆通)宽度;

绘制供电分区规划图。编写供电分区规划说明书。

4.3 城市供电详细规划

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供电工程管线位置、通道容量和供电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具体内容宜包括:

4.3.1 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供电控制性详细规划,其内容宜包括:

确定规划区各类建筑的规划用电指标,并进行负荷预测;

确定规划区供电电源的容量、数量及其位置、用地;

布置规划区内中压配电网或中、高压配电网,确定其变电站、开关站的容量、数量、结构型式及位置、用地;

确定规划区内主干电力通道容量;

绘制供电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编写供电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4.3.2 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供电修建性详细规划,其内容宜包括:

估算规划区用电负荷;

确定规划区供电电源点的数量、容量及位置、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

布置规划区的中、低压配电网及其开关站、10kV公用配电所的容量、数量、结构型式及位置、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

确定规划区的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路径、敷设方式、线路型号及导线截面;

进行投资估算(也可根据工程需要仅进行工程量统计)。

5 城市供电规划成果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各阶段规划成果均有明确的要求,供电工程规划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以下方面:

5.1 城市供电总体规划

城市供电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当供电工程规划有专题研究时还需出研究报告。

城市供电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5.2 城市供电分区规划

供电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5.3 城市供电详细规划

供电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供电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图纸。

5.4 城市供电规划文本中的强制性内容

在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其中成果包含有文本部分,依据《城乡规划法》、《黄线管理办法》,供电基础设施应为强制性内容。供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发电厂、区域变电站、市区变电站、高压线走廊等。

6 规范性编制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规范性编制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按照各阶段供电工程规划的相关编制要求、编制内容、深度要求,结合相关导则、上位规划;解读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定位、用地布局、产业布局、发展规模等城市规划相关资料;结合城市电力发展规划、近期电力建设计划等进行。

7 结语

规范性编制城市供电工程规划使得供电基础设施(发电厂、变电站、高压走廊、地下电力通道等)布局贯穿到各规划阶段,最终使供电基础设施用地得以预留、控制。只有规范地进行供电工程规划的编制,才能真正体现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成果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为建设出网络坚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灵活、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城市电网提供依据,才能在城乡发展与建设中起到真正地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篇(2)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城市排水系统、网络系统、电力系统、交通以及垃圾的处理都有所改善,已经上了一个新的阶梯,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大程度的改善了生态环境。而这些总的说来都要归功于城市市政规划的科学合理。城市市政规划主要包括主要规划,局部地区的规划以及分区的规划工作。它们是一个整体,在规划时必须从整体的利益出来,着眼大局设计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规划。比如市政规划中的排水系统、交通道路就如同城市的血管一样,决定着城市的能否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在当前已经收到了高度的重视。一般来说市政规划工程都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每座城市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的城市其环境不同,其中大多数的环境是较为复杂的.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还要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这是十分困难的工作,所以加强城市市政规划的探讨意义重大。

二.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现状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状态而言,城市规划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全面,包括城市的网络系统,电力系统,交通道路,排水系统等许多方面都已经成为了城市市政规划的一部分。城市市政工程规划是一个整体的工作,而不是相互分离的部分。城市市政工程的规划必须从整体出发,必须从城市的整体功能考虑,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城市市政规划决定着一座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的布局,其作用重大。所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必须考虑周全,要着眼于全局,作出最科学的规划方案。总的说来城市市政规划近几年我国也取得较快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同专业性质的规划,比如专业的道路规划,专业的排水系统规划等等。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飞速发展,市政规划工作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比如由于政府经费的不足,阻碍和限制了城市规划的工作。使之许多城市出现了插花式的规划,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导致城市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整体合理性。再之由于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许多城市规划工作缺乏专业的指导。

三.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在我国许多的城市都是在解放的初期开始起步发展的,可以说城市系统缺乏完善性,总体来说我国城市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的公共设施落后,城市系统没有条理性相对杂乱。之前的城市规划比较缺乏环保意识,许多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被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设计时也有许多的管道设施设计不合理,出现了供应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政工程规划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大城市规划已经十分的完善,城市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等已经趋于完善。城市市政工程规划设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城市化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了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城市以后发展的方向。

四.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方法

1.规划阶段划分

我国市政工程规划在空间上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宏观是针对一个整体区域的规划,中观则是对一个城市的设计规划,微观是对具体设施布置的规划。其在每个层次上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国城市市政规划具有层次性。除此之外,市政规划还分为专业的规划和详细的规划,详细内容规划着重考虑具体设施设备的规划,是对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规划。而专业规划对区域性的规划以及对城镇的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过程。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定位,确定我处在哪一个规划阶段,在根据具体的阶段特征合理的作出规划细节。

2.注重规划的侧重点

我们知道了,市政工程的规划包括三个层次,有着自身的时序和规律。在解决问题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宏观丰要针对区域体系及方针政策,规划过程中要减少浪费.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方便国家进行宏观的调控;中观是在分析各个城市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解决城市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对市政工程的设施以及线路进行布局,钩建合理指标体系:微观的侧重点在于解决具体的操作性问题,为工程建设提出意见和依据。在实际生活中。市政工程的规划编制与上述并不相同。现实中,多采用微观在前,宏观在后的方式进行.这就会导致工程规划中不同阶段侧重点的差异闭。在详细规划阶段,它的任务是对工程规划内容的整台,以增强系统的可操作性。

3.注重规划内容的深度

市政工程的规划要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大多数人认为市政上程的详细规划应处于一个完整的城市范围内,若去掉两端。就不好把握规划的系统性。市政工程的规划重点就是要处理好系统性的问题,使市政工程规划的出图比例和范围相对较大协。在规划过程中,不要涉及在设计中解决的问题,耍突出重点。所以.一般认为专位规划要达到分区规划的深度,而详细规划达到控制性规划深度就可以。同时,针对城市的情况不同。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不相同,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增强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这样既可以在深度增加的前提下,不影响规划的工作量,又能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正处在飞速发发展时段,城市的发展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则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城市市政工程规划体现的尤为重要,决定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城市的各个工程系统都至关重要,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按照正确合理的规划方法进行。在规划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攻克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各项具体的工作,注意各项工作的技术要领,精益求精。这样就可以保证市政工程规划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亚丽 彭瑶玲 孟庆 丁湘城 国内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2010年2期

[2]邓竞成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编制办法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3 - 重庆大学:环境工程

[3]郝天文HAO Tianwen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几点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 -2008年9期

[4]韦红兰 韦超惠 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编制办法的研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6期

[5]丁跃元 侯立柱 张书函 基于透水砖铺装系统的城市雨水利用[期刊论文] 《北京水务》 -2006年6期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工程规划的作用

工程规划内容按其功能大体分为四类:

(1)交通设施,如铁路、公里、航空、水运、城市道路等,解决货物运输和居民出行。

(2)供应设施,如供水、供热、燃气、电信等,解决城市基本的和不断增长的需求。

(3)环境卫生设施,如污水、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废气处理等,解决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

(4)防灾设施,如提防、排涝泵站、消防站等,解决城市安全问题。

规划的作用,一是要根据城市发展,比较准确地把握各类设施应该达到的规模或标准,满足城市需求;二是要落实供应设施的供应源;三是要落实各类设施的用地,合理进行系统布局;四是要为下一步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对工程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阶段对工程规划的要求

(1)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

(2)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道路交通、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3)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

(4)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5)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按规划专业划分,共分为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防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抗震防灾等12个专业规划。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防洪、抗震防灾、消防、人防合并为综合防灾规划。

分区规划阶段对工程规划的要求

在总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确定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的用地界线。

详细规划阶段对工程规划的要求

以总规和分区规划为依据,根据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具体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控制点标高和工程设施的用地范围。

按专业划分,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一般编制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和环卫7个专业规划。

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总体规划阶段工程规划重点不突出

总规阶段有12个专业属于工程规划的内容,规划深度几乎包括了所有设施的定位和规模计算。例如给水工程规划,从水资源供需平衡到水源井位置、水厂净水方案、加压泵站和高位水池的位置等均有要求;排水工程规划需要划分排水分区,计算排水量,确定排水干管的位置、走向和管径。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必然要碰到的,需要科学的规划指导。但是否有必要都在总体规划中解决,值得认真考虑。

由于总规阶段工程规划内容繁多,工作量很大,受技术力量、时间要求的限制,许多城市的工程规划成果显得非常平淡,该深入研究的问题没有研究透,条件暂不具备可以留待下一阶段做的工作也一并在总规阶段草率进行。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规划编制单位,往往简单地照抄照搬地方专业部门的发展规划,没有进行必要的综合协调。实际上,总规只要抓住城市存在的主要矛盾,深入解决几个主要问题,这样的规划可能更有用,更具特色。

总规阶段的工程规划不能为详细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工程规划涉及大量地下管线。地下管线的特点是:(1)系统性很强,任一管段变动都会引起相邻管段变动;(2)多以道路为载体,可利用的空间十分有限;(3)管线之间有严格的最小间距规定,一条管段变动很可能需要相邻管段跟着变动;(4)自流管必须保证一定坡度,中间不能有起伏。

详细规划范围一般是城市的某一地段,在编制工程过程时,需要规划管理部门提供诸如周边道路坐标、控制点标高、断面型式、各种工程管线平面位置、管径、管底标高等必要的设计条件。这些设计条件本应在上一层次规划中确定,总规和分区规划中的规划即使确定了管线的走向和管径,一些关键性的设计条件仍然不能提供,如各种管线平面位置、管底标高等。

建议

总规阶段应突出重点,加强研究

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工程规划主要应研究城市供水水源、城市能源、城市环境、城市安全四大问题,这四个问题涉及总规中供水、供电、供热、燃气、排水、环保、环卫、防洪、抗震、人防等10个专业。研究的地域范围根据具体情况,有的问题应在区域范围研究,有的问题可限于城市规划区。

城市供水重点是进行城市供水水源研究。因为在供水系统的取水、输水、净水、配水四个环节中,取水起着控制作用。取水方案确定后,其他环节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不会有大的变化。

城市能源研究,不但要考虑供电、供热、燃气三种能源,而且要重视工业燃料和机动车燃料,重点能源消费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污染物排放量同环境容量的关系问题。城市环境研究,不能仅限于简单的划分几个环境分区,提一些十分笼统的适用于所有城市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应重点分析城市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现状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判断未来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目标和环保措施。环境卫生规划,也不能仅限于提出垃圾收集和垃圾中转站布置的一般原则,选择一下垃圾处理场。而应加强研究垃圾收集方式和处理方式的研究,进行方案比较。

城市安全问题,不但要关注防洪排涝、抗震、人防、消防,而且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洪、抗震、地质灾害防止,最重要的是城市用地选择。在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安全,进行多方案比较,慎重选择城市建设用地。当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受限,不得不在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地段进行城市建设时,应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消防问题关键要做好消防安全布局,慎重确定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生产、储存设施用地。防灾措施,既要考虑工程措施,又要考虑非工程措施。

不必强求的内容

在总体规划阶段,雨水工程和电信工程可以不作为必须编制内容。地下管线也只是在研究方案时考虑,规划成果不必像现行总规一样,分专业系统地绘制若干专业规划图。因为雨水工程主要是地下管渠,除排涝泵站外,不会有占地下的地面设施。

电信业是发展变化很快的行业,随着电信业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形成多元化格局。而技术的进步,又使电信设施用地具有更大的弹性,更易于解决,完全可以在专项规划中安排。至于有特殊要求的微波通道、收发信区,可在用地布局中统一协调。

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以专项工程规划形式深化总体规划

专项工程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具体安排各项工程设施用地,解决可实施性问题。重点放在各专业规划的系统布局上,从系统的角度具体落实地面设施和地下管线。专业工程规划可以在总规批准后单独编制,需要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也可以再分区规划中一并编制。

专项工程规划内容与分区规划内容基本一致,包括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环卫、消防等9个专业和地下管线综合,环境保护和其他防灾设施在总体规划阶段解决。

专项规划深度除道路网密度和地下管网密度外,应达到现行详细规划深度,即根据总体规划的道路网结构,落实总体规划阶段难以落实的地面设施用地,如配水加压泵站、污水提升泵站、电信局、消防站等;确定道路控制点坐标、设计标高、断面型式,地下管网平面位置、管径、管底高程或相对位置;进行地下管线平面综合和竖向综合。

通过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专项工程规划

尽管专项工程规划在许多方面达到了详细规划深度,但在详规前,道路网一般只考虑主次干道,支路、小区级道路是在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落实。相应地,布置在支路、小区级道路下的地下管线也只能在详细规划中安排。另外,在用地性质未细化,开发强度未确定的情况下,一些占地较小的地面工程设施还不能定位。因此,在详细规划阶段仍需编制工程规划。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篇(4)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下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的特点

(1)建筑的使用功能―平战结合

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事是指地下人防建设既能满足和平时期对人民的遭遇的自然灾害等进行有效的规划与避免,同时又能保障在战时的作战需求。因此,在人防工程的建设中药充分考虑战时承载爆炸荷载组合的要求。

(2)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组成

可以按照弹性工作阶段来设计因为构件处在塑性阶段工作的时候比弹性阶段工作中吸收的能量较多,所以能够将材料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3)等效静荷载设计的概念

对于人防工程结构设计中,其核心的问题是人防工程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与构件截面设计的方法。从人防工程设计程序上来看,简单可分为三层,即结构方案、内力分析、截面设计。这三点之中内力分析在人防工程结构设计之中与普通建筑的结构设计上有着很大区别。在进行人防工程结构分析时,最先考虑应该是依照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之中确定工程抗力的等级,来有效证明工程所需防护要求。一旦确定防护等级,就可以依照相关规范确定其各种荷载所作用数值。

(4)几种人防结构在设计构件上荷载的取值方法

人防荷载取值根据人防地下室抗力级别是按照当地的相关法规的标准进行核算的,从而确定各构件人防荷载时要注意比较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爆动荷载作用取大值控制。当所有构件的等效静荷载值确定后,即可进行结构计算。在对界面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临空墙、楼梯口以及扩散室墙等各种构件动荷载的作用进行严格的区分。临空墙的一侧在工程防护门之外受到冲击波的荷载作用,另一侧不会受到冲击波的影响。对于防护门之外和扩散室外的通道的临空墙,他的外侧会受到冲击波的强力荷载。所以应该按照构件反面和正面不同时受到荷载来分

别对配筋进行计算。

二、人防地下室构设计原则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应本着以下原则:(1)建筑的防空地下结构是整个建筑设计的一部分,结构需要满足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使用情况,既能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又能在战需的情况下投入战备运营,设计要求满足平时使用和战时不同情况下的荷载要求,根据其自身的控制条件来设计,符合多重承载条件。(2)人防地下室结构要强度验算。在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达到极限,使用延性比来控制,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充分考虑变形的限制和防护密闭要求,那样就没必要对结构变形和裂缝进行单独的验算了。(3)无论防空设施面对常规武器,还是核武器的摧毁,设计时要求只考虑收到一次作用力的后果。对于防空地下室结构,以可能受到最强烈的情况进行设计计算。(4)防空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根据防护要求着重加强设计要求,另外对受力情况分析,并对各个部位抗力相协调,避免设计控制标准不一导致内部建构自毁式降低建筑寿命,使其丧失防空地下室的防护作用。

三、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及设计的要点

(1)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协调

城市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具有天然联系的,人防工程多为地下或半地下的建筑,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也需要建设大量的地下工程,例如停车场、隧道、地铁等等,其实这些工程与人防工程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只要稍加转变,就可以使二者合二为一,例如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确保停车功能的同时使其兼顾人防功能。所以,城市人防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应该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成本,又可以使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2)人防生活水箱及手摇泵的设计

人防生活水箱的洗消贮水量应按遭受一次袭击对人员、地面和设备表面所需洗消总量贮存。平时由城镇给水管网供水,战时由内部贮水箱供水。个别用水点较远,要有一定水压要求,冲洗的压力不宜小于0.2MPa,须在水箱出水管上设手摇泵和水泵及小型气压水罐联合供水,当人防工程设有自备电站有电源保障时可不设手摇泵。

人防生活水箱必须设置在清洁区内,水箱根据水源情况、工程类别和水量标准,按各个单元独立设置。人防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其水质标准。水箱可采用陶瓷内胆钢板或食品级不锈钢的水箱。

(3)根据人口分布布局城市人防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超过千万的大中型城市在越来越多,而且城市人口的分布并不均匀,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有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之分。居民区人口最多,工业区相对要少一些,但是也不绝对,由于城市人口流动较大,都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所以居民区在夜晚时人口最为集中,白天的时候工业区和商业区人口会明显增多。所以不同的时间段城市人口分布存在较大区别。这种人口流动的特点给城市人防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由于面积大,再加上人口分布不均匀,流动性很大,要求城市人防工程在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复杂情况,合理布局人防工程。规划的目标应该是使不同区域的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防空洞。防空洞的的密度和大小都要根据附近人口分布情况合理配置,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在人防工程设计时就要相应扩大规模,或者增加数量,以确保战争时期能够为所有居民提供保护。

(4)平站转换设计

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要坚持“平站转换”的原则,战时可作为掩护和疏散群众的场所,这要求人防地下室结构要具有很强的荷载能力,很高的密闭性,因而在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要缩小结构跨度、减少各种孔口。但和平时期人防地下室也要具有交通、商业等服务功能,上述设计原则不利于人防工程的平时使用。应本着转换简便、迅速、灵活,平展用途相近,一次设计两步实施,保证兼容性的原则进行结构设计。

(5)人防荷载确定

人防荷载的确定有公式计算法和查规范表法两种途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各类人防构件件常规武器爆炸均布等效静荷载值和核爆炸均布等效静荷载值,以便工程师选择,但是表格中所列出的荷载值都是在假设条件下计算出来的,因而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灵活运用,当现实条件不符合假设条件时应采用公式计算法来确定人防地下室结构荷载值。

(6)根据城市战略地位合理规划人防工程

我国城市虽然众多,但是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却有限,且多数都位于东南沿海,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就属于这样的城市。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同时是北方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和广州都是经济中心。在这些城市中集中了许多军事设施、工厂、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在战争时期这些设施是敌人轰炸的重点目标,因此这种大中型城市所面临的战争威胁更大。所以,相应的这些城市的人防工程也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和设计上也应该提高工程施工标准,增强工程的坚固度,提高工程的密度。对于一个具体的城市来说,城市的不同区域所面临的威胁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战略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所受的威胁会更大一些,而那些缺少战略目标的区域,所受的威胁也会相对较小。因此,在城市人防工程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因素,根据所受威胁程度的情况来决定人防工程的大小和密度等。

参考文献

[1]尹峰,吴步旭,余有山,艾德武.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04:677-681.

[2]郭东军,陈志龙,朱万红,杨延军.城市人防工程规划中的线性规划模型研究[J].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5:79-82.

篇(5)

中图分类号: R126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规划中,给水管网工程规划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工作,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给水管网工程规划工作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要使用更加有效的规划方法。

二、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性

水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持要素。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最基本的市政工程,它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城市的文明、安全、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就是为了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及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消防用水,并满足它们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

三、给水管网定线原则

1.城市管网

城市给水管网定线是指在带有地形城市现状和规划道路的平面图上确定管线的走向和位置。定线时一般只限于管网的下管以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不包 括从干管到用户的分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图1中,实线表示干管,管径较大,用以输水到各地区。虚线表示分配管,它的作用是从干管取水供给用户和消火 栓,管径较小。干管及支管的使用功能应明确分工,避免小直径的管道长距离敷设。

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他、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顺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 管,干管位置应从用水量较大、道路较宽、地下管线障碍较少的街区通过;干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位管网形成了环状网,连接管的作用在于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 通过它重新分配流量,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保证供水。

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定线,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以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应符合城市或 厂区地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结水管线和建筑物、铁路以及其他管道的水平净距,均应参照有关规定。管网布置应尽量少穿河流铁路等地面障碍物。近期规划尽量 减少动迁房屋等,尽量保证管道双侧配水,以提高管道的利用率。

2 .工业企业管网

工业企业内的管网布置有它的特点。根据企业内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两者可以合用―个管网,或者可按水质或水压的不同要求 分建两个管网。即使是生产用水,由于各车间对水质和水压要求不完全―样,因此在同一工业企业内,往往根据水质和水压要求,分别布置管网,形成分质、分区的 管网系统;消防用水管网通常不单独设置,而是由生活或生产给水管网供给消防用水。

四、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合适的城市用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规模、位置及用地。

1、城市用水量预测

城市用水量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等部分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第二部分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只规划第一部分用水。

(一)城市用水量预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城市总人口数确定城市总水量的办法,简称“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2)根据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城市总建设用地面积确定城市总水量的办法,简称“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3)根据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和城市总人口数相乘,外加仓储、浇洒道路、绿地、市政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等其他用水确定城市总水量的办法,简称“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

(4)根据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单位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和不同性质用地的占地面积确定城市总水量的办法,简称“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

以上四种方法中,“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常用于前期估算城市总用水量,计算结果一般较大,不能准确反映出各用水分项的水量,因此,给水工程规划中常采用后两种预测方法,即“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和“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 计算城市用水总量及各分项水量宜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而“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常用于估算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给水干管管径或预测分区的用水量,当用于估算城市用水总量时,可能计算得出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过高不合适!因此这四种算法应根据不同的前提情况选用。

(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的具体计算步骤:

(1)收集条件,条件包括:规划区属于哪个省、规划区总人口数,工业类别及对应用地面积,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以上用地的占地面积;

(2)综合生活用水量计算: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的情况下,选择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由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中的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在该规范条文“2.2.3-(2)综合指标是预测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和确定给水工程规模的依据 ,它的适用年限延伸至2015年。制定本表时 ,已将至2015年城市用水的增长率考虑在指标内,为此近期建设规划采用的指标可酌情减少。若城市规划年限超过2015年 ,用水量指标可酌情增加。”中已经明确该指标仅适用到2015年,即适用于到2015年的规划近期建设,而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都包括远期规划项目,因此建议近远期规划的给水量计算综合指标均采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中表4.0.3-2的综合用水量定额,其综合用水定额数据较符合目前用水现状。用规划区总人口数乘以表4.0.3-2中对应省城和分区的综合用水量定额,即得出综合用水量;

(3)工业用水量计算:《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要求:“工业企业用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大工业用水户或经济开发区宜单独进行用水量计算;一般工业企业的用水量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工业企业用水资料分析确定。”没有明确具体的计算方法。在没有具体工业企业用水资料的情况下,可采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表2.2.5-3 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酌情选用表中指标乘以对应类别的工业用地面积,即得出工业用水量;此水量包括了工业用地中职工生活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

(4)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计算:由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表2.2.5-4 -单位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中道路广场和绿地指标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4.0.6条的道路、绿地用水指标相同,只是少了广场用水指标,所以建议道路广场和绿地水量计算直接采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表2.2.5的指标乘以对应占地面积,即可得出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

(5)其他类用水量计算:包括仓储、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特殊用地的用水量,《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水量计算中仅有管网漏损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没有明确以上用地的指标,所以可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表2.2.5-4中各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计算出其他类用水量。此水量中已经包括管网漏失水量。

2.城市用水水源及给水系统布局

城市用水水源应水量充沛,水质较好。与城市的距离要适当,应位于城市上游,既防止远距离供水,也要便于水源保护。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 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各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的要求。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 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可采用90%~97%。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生活饮用水给水水源的卫生标准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以及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规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GB5749)的地下水宜优先作为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开采地下水应以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为依据,其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

规划城市给水系统时,应合理利用城市已建给水工程设施,并进行统一规划。城市地形起伏大或规划给水范围广时,可采用分区或分压给水系统;城市 用地形可供利用时,宜采用重力输配水系统。根据城市水源状况、总体规划布局和用户对水质的要求,可采用水质给水系统;大、中城市用多个水源可供利用时,宜 采用多水源给水系统;城市用地形可供利用时,宜采用重力输配水系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将给水管网工程放在关键位置,提高给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的水平,从而确保城市规划中给水管网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为城市的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城市排水系统、网络系统、电力系统、交通以及垃圾的处理都有所改善,已经上了一个新的阶梯,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大程度的改善了生态环境。而这些总的说来都要归功于城市市政规划的科学合理。城市市政规划主要包括主要规划,局部地区的规划以及分区的规划工作。它们是一个整体,在规划时必须从整体的利益出来,着眼大局设计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规划。比如市政规划中的排水系统、交通道路就如同城市的血管一样,决定着城市的能否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在当前已经收到了高度的重视。一般来说市政规划工程都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每座城市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的城市其环境不同,其中大多数的环境是较为复杂的.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还要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这是十分困难的工作,所以加强城市市政规划的探讨意义重大。

二.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现状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状态而言,城市规划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全面,包括城市的网络系统,电力系统,交通道路,排水系统等许多方面都已经成为了城市市政规划的一部分。城市市政工程规划是一个整体的工作,而不是相互分离的部分。城市市政工程的规划必须从整体出发,必须从城市的整体功能考虑,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城市市政规划决定着一座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的布局,其作用重大。所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必须考虑周全,要着眼于全局,作出最科学的规划方案。总的说来城市市政规划近几年我国也取得较快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同专业性质的规划,比如专业的道路规划,专业的排水系统规划等等。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飞速发展,市政规划工作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比如由于政府经费的不足,阻碍和限制了城市规划的工作。使之许多城市出现了插花式的规划,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导致城市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整体合理性。再之由于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许多城市规划工作缺乏专业的指导。

三.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在我国许多的城市都是在解放的初期开始起步发展的,可以说城市系统缺乏完善性,总体来说我国城市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的公共设施落后,城市系统没有条理性相对杂乱。之前的城市规划比较缺乏环保意识,许多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被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设计时也有许多的管道设施设计不合理,出现了供应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政工程规划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大城市规划已经十分的完善,城市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等已经趋于完善。城市市政工程规划设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城市化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了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城市以后发展的方向。

四.我国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方法

1.规划阶段划分

我国市政工程规划在空间上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宏观是针对一个整体区域的规划,中观则是对一个城市的设计规划,微观是对具体设施布置的规划。其在每个层次上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国城市市政规划具有层次性。除此之外,市政规划还分为专业的规划和详细的规划,详细内容规划着重考虑具体设施设备的规划,是对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规划。而专业规划对区域性的规划以及对城镇的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过程。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定位,确定我处在哪一个规划阶段,在根据具体的阶段特征合理的作出规划细节。

2.注重规划的侧重点

我们知道了,市政工程的规划包括三个层次,有着自身的时序和规律。在解决问题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宏观丰要针对区域体系及方针政策,规划过程中要减少浪费.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方便国家进行宏观的调控;中观是在分析各个城市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解决城市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对市政工程的设施以及线路进行布局,钩建合理指标体系:微观的侧重点在于解决具体的操作性问题,为工程建设提出意见和依据。在实际生活中。市政工程的规划编制与上述并不相同。现实中,多采用微观在前,宏观在后的方式进行.这就会导致工程规划中不同阶段侧重点的差异闭。在详细规划阶段,它的任务是对工程规划内容的整台,以增强系统的可操作性。

3.注重规划内容的深度

市政工程的规划要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大多数人认为市政上程的详细规划应处于一个完整的城市范围内,若去掉两端。就不好把握规划的系统性。市政工程的规划重点就是要处理好系统性的问题,使市政工程规划的出图比例和范围相对较大协。在规划过程中,不要涉及在设计中解决的问题,要突出重点。所以.一般认为专位规划要达到分区规划的深度,而详细规划达到控制性规划深度就可以。同时,针对城市的情况不同。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不相同,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增强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这样既可以在深度增加的前提下,不影响规划的工作量,又能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正处在飞速发发展时段,城市的发展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则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城市市政工程规划体现的尤为重要,决定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城市的各个工程系统都至关重要,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按照正确合理的规划方法进行。在规划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攻克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各项具体的工作,注意各项工作的技术要领,精益求精。这样就可以保证市政工程规划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亚丽 彭瑶玲 孟庆 丁湘城 国内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经验借鉴和启示《规划师》 ISTIC PKU -2010年2期

篇(7)

一、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求

(1)保证城市基本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中,有关的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要考虑的第一个设计原则是考虑能够满足城市基本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然后再充分考虑利用城市的可利用空间对城市的给排水的整体功能布局进行初步构想,要考虑可利用空间内未来发展的大体趋势,有必要在最终的设计方案预留一定可供未来发展的空间。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一定要保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和耐久性能,避免出现引发城市居民生活不安定和工业生产停滞等问题的出现。

(2)协调城市整体建淡规划的要求

城市整体建设规划是从宏观上全面地对城市建设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与规划。作为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有关规划部门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通过以一种概念化的设计理念进行城市未来发展构建的规划设计。有关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在能够对城市整体规划方案了然于心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既具科学性又具合理性地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二、市政给排水规划存在常见问题

2.1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相协调

2.1.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无法保证,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按规划新区的雨水规划,在规划区内没有设置雨水排捞泵站,所有道路或小区排水均按重力流的方式排放。采用重力流直接向河流排放的雨水管,只有其设计雨水管内底高程高于内江的某一潮位高程时,才能保证暴雨期且内江涨潮至此潮位高程时的排水畅通。按防洪规划,排水工程设计应确保在内江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时的排水安全。

某工程设计雨水按就近排放的原则,工程设计范围的雨水管分3段(相应分3个雨水排出口),各段的管道长度分别为480m、340m、980m。3个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分别为4.05m、4.07rn、4.05m,由于与内江潮位相比道路设计路面高程相对较低,使各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与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15m,与多年平均位3.55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5m,如果要保证最不利点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或多年平均位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年的情况下排水畅通不造成积水,设计雨水管无论采用压力流或重力流设计均不可能达到要求。

可见,由于规划区用地竖向规划的地面高程太低,导致了排水丁程设计无法满足防洪规划要求,而防洪规划中也没有提出对排水工程设计可降低防洪标准的要求。

2.1.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等矛盾,只有通过用地合理的竖向规划来解决。在规划新区内类似本工程的排水状况尚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在规划新区的规划过程中,没有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的协调,或者是仅考虑提高用地高程会增加土方工程的造价,而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及排水不畅的后果,因为该市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多台风,台风带来的暴雨强度大,对雨水排放不利。此外,应对土方工程与排水工程的投资进行比较。

2.1.3采用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两种方式进行排水工程设计

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太低的存在问题,在设计评审中有关规划部门答复不预调整,为了使排水工程设计在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合理,结合本工程特点,我们雨水设计中对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处理为:管段起点至最不利点按重力流设计,最不利点至出水口在设定相对合理的安全潮位下按短管压力流设计。安全潮位是指当内江潮位不高于此高程时,设计雨水管段能在满流的情况下以压力流的形式排水,并可保证排水畅通。计算结果:

第1段管道总长L为480m,最不利段管道L为120m,安全潮位3.05m。

第2段管道总长L为340m2.65m。

第3段管道总长L为980m2.65m。

最不利段管道L为260m,安全潮位最不利段管道L为640m,安全潮位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达不到规划新区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要求,但与每一设计管段全部按重力流排放形式设计的雨水管相比,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当然在同样的设计坡度下,由于加大了管径,也就增加了工程造价(本排水工程造价增加了13%)。当出内江潮位高于设定的安全潮位同时下暴雨(暴雨重现期为2年)时,最不利附近区域会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规划新区内适宜的位置设置排涝雨水泵站。

2.2 污水管网规划中竖向高程和污水提升泵的设置站缺乏合理性,系统性的论证

工程实例:某市新开发城北区,规划面积约13km2,规划污水排放量44300m3%/d,在规划区内污水主干管末端设置了一座规模40000m3%/d的污水提升泵站,即规划区内的大部分污水需经泵站提升后才能排至污水处理厂。

2.2.1污水管埋深不合理存在的问题

按原污水提升泵站设置的位置进行本工程设计污水管道埋深llm—15m,的长度约为路线长的50%,且排水坡度与道路坡度相反,出现了如下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 R12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则

(一)严格依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一性原则规划城市给水工程

(1)充分发挥水资源多种功能,优先保证城市生活安全用水;(2)水资源开发前应做好实地调查研究及综合科学考察工作,适当限制城市用水规模,以防生活用水过度浪费、流失;(3)围绕开源节流思想规划城市给水工作,切实做好节约用水、计划用水;(4)落实好水资源保护措施,防止污水污染周边环境。

(二)保证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协调性

(1)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如人口规模、地区面积、经济发展程度等合理规划城市给水工程;(2)相关部门确定水源数目与取水规模时,必须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多方面因素;(3)根据水利、污水排放等方面规划状况合理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确保所规划的城市给水工程能够与上述方面保持相对一致性。

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内容

从宏观方面讲,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包括城市取水工程规划与城市净水工程规划两方面;从微观方面讲,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包括下述多个方面:

(一)城市取水工程规划

1、地下水取水工程设施规划

首先,合理选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位置。为控制输水管投资,需确保水质水量的状况下,尽可能邻近集中用水区;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位置;切勿选择易受洪水威胁的地带。其次,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种类,包括管井、大口井等。

2、地面水取水工程设施规划

一方面,地面水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上游清洁河段;尽可能选择直河段;尽可能选择含砂量少的河段;选择江河汇流入海洋的河口地段;选择地质条件较好、承载力较大的地基为取水构筑物。另一方面,地面水取水构筑物类型及设计要求。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移动式取水构筑物、湖泊水库取水构筑物等均是地面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之一,其中在设计固定取水构筑物时尽可能选择江、河主流近岸、洞流平坦,水位相对较深的地段;而湖泊水库取水构筑物设计时尽可能选取水流出口附近、水质较好的地段。

(二)城市净水工程规划

1、确定城市自来水厂厂址

一方面,以地下水位低,工程地质条件好及不易遭受洪水威胁的地段为城市自来水厂址;另一方面,以交通方便、输配电线路相对较短的地段为城市自来水厂址。

2、城市净水工程设施布局

(1)城市净水工程设施设计要求。依据流量及水厂规模确定净水构筑物;保证各净水构筑物操作的独立性,以便于对某一构筑物检修维护时不影响其他构筑物正常供水。(2)城市净水工程设施平面布置。生产构筑物、生产建筑物、辅助生产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共同构成城市净水工程设施,其中在进行城市净水工程设置平面布置时尽可能依托于水厂地形达到节地节资的目的。

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切入点与着重点

(一)城市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分析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实际上,相关部门若想要落实好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工作,必须明确其规划切入点与着重点,包括测量城市用水量、选择水厂、布置供水管网及确定供水方案等,具体内容如下:

(二)测量城市用水量

城市用水量的测量在整个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相关部门确定取水构筑物、设计管网规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用水量;另一方面,城市用水量与城市给水工程的运行费用及基建投资呈正比例关系,即城市给水工程的运行费用及基建投资随着城市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三)选择水厂厂址

水厂厂址选择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应严格按照下述要求选择水厂厂址:(1)尽可能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段;(2)尽可能选择邻近取水构筑物的地段;(3)尽可能选择邻近用水区的地段。

(四)布置供水管网

通常情况下,供水管网布置具有两种形式:(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即整个给水系统中仅具备一个管网系统,依托于其实现生产、生活等类用水的供应;(2)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即对水管网进行分解为多个区域,之后在各区域中设置供水泵站、高位调节水池等。

归纳而言,供水单位通常按照下述步骤实现供水管网布置:第一,通过调查分析以确定各给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第二,计算供水管网水力,了解各水源节点供水量、管段流量等;第三,结合城市实际状况合理分解供水管网,之后将划分后的各供水区域连接起来。如此既能够保证各供水区域的独立性,又能够保证其相连性。

(五)确定供水方案

实际上,在确定供水方案时应坚持下述原则:(1)符合城市实际状况;(2)经济可行性;(3)施工维护便捷性;(4)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占地面积。

四、结语

(1)在进行给水工程规划时,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尽可能发挥现有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2) 在城市给水系统建设的初期,可考虑采用单水源供水方式来供水,随着城市的发展,再考虑将其他片区管网与现有供水管网连通,以形成多水源联合供水的格局,以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3)城市给水系统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要求,设计规模应按远期确定,然后分期实施,从而满足城市用水量的发展需求。

(4)当同一个供水方式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案时,应对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可行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篇(9)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its management plan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line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job is to be added to the important agenda. But in actual work, be part of the objectiv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work is extremely weak the strength of management. How to carry out the work, improve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need for a good discussion and thinking.

Keywords: municipal pipeline; Plann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市政管线是城市最基本的设施,它构成了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生命线,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种类增多,需求增大,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因此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严谨化和科学化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和管理条件的制约,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实际问题。

一、 城市市政管线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自为政,城市道路遭到严重破坏

城市地下管线需要城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城市市政管线的规划管理还比较薄弱。当我们走在马路上时经常会发现道路遭到破坏,而且经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疮”。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探其根源,主要是管线单位在管理上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造成的。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地下空间的资源也遭到了破坏,而且长期的反复开挖严重影响路面质量。并且,管线单位仅仅注重投资的节约忽视了城市空间竖向设计的系统理念管线采取直埋的方式。一旦需要维修.必须要再次开挖 检修时又极易造成对原有管线的破坏。

1.2 专业规划编制少,管理难度大

市政管线工程属于隐含工程,直观性差 潜在因素多。很久以来 各管线单位不办理规划手续擅自开挖的现象较普遍,管线现状情况复杂;加上开展市政管线基础资料调查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单位多需要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安排 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由于资金匮乏迟迟未开展起来。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使得市政管线现状基础资料处于空缺状态,无形中给规划管理带来了难度。同时长期以来,专业规划编制的资金来源渠道少城市市政管线专业规划编制的极少,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和建设总体规划也还未提上议事日程城市管线综合规划重视度不高。所以市政管线工程的审批规划依据不是很充分,许多管线手续甚至是在无专业规划的情况下审核批复的,即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慎之又慎也很容易造成批后管理中问题的出现,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疏忽就有可能损坏已经铺设好的管线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息,甚至形成行政诉讼案件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性受到冲击,由此形成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

1.3 城区架空线路依然存在

在城区中许多架空线路相互交错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罩在城市上空,使城市环境,城市面貌增添了几分特别的景致”城市景观受到直接的影响。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历史延承下来的,在城市建设之初,由于经济、技术,施工力量较弱 大部分管线采用架空的方式进行敷设。另一方面是管线单位为了节约投资 维修方便,使得部分线路采用了架空敷设。再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具体管理依据,对管线的敷设方式分类界定的不清晰,因此,强制执行的依据不充分,管理约束力小。

1.4 执法检查力度小,违法现象普遍

通常,在城市规划管理执法检查中,侧重于对地上建筑物违法现象的查处而对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基本忽略,而管线单位认为自身的建设造福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工程是好事情,优势心理极重,二者融合到一起自然助长了管线单位违法建设的势头。并且城市管理执法中以罚代管,重罚轻管的做法使得管线单位办理规划手续的积极性再度降低,擅自开工建设的管线工程比比皆是。同时,有些城市还未出台具体的市政管线规划管理办法,使得法律责任不明确,法定约束力小。而且管线工程不必如建筑工程一样进行确权,建设单位投机取巧、乘机钻空不例行手续的侥幸心理占很大比重。再就是,建设单位从不办理手续到办理规划手续在认识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转变。

二、 对今后城市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针对城市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了提高城市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一方面,由市政主管部门对现状道路新增管线的情况,根据专业规划和管线综合规划进行统一维修改造,规划手续一次性办理,建设一次性施工,减少开挖次数。另一方面,对于新建道路下的市政管线引入市政管廊和管沟的设计理念,避免老问题重复出现。当然,此做法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大,收益较慢,靠政府来实施近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借助市场运作的方式,由企业介入可望激活。

2.2 开展现状调查和规划编制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专业规划编制工作。专业规划是市政管线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尤其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更是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的最佳解决方式之一。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资金来源和管线综合规划如何与各专业规划同步开展的问题。借鉴相关单位的经验,发现各管线专业规划编制如果与管线综合不同步的话,由于管线综合的编制会使已编制完成的各专业规划再次修改调整,过程较为繁琐,设计周期长,可谓事倍功半。因此,政府统一组织投资编制,各专业规划同步进行,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单位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同期完成,这是最理想的做法。如果通过市场运作,由管线单位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进行。各专业规划同期进展的可能性较小,管线综合规划显然无法及时形成。建议采用折中的办法,由政府颁文制定编制规定.政府委托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单位,各管线单位投资编制各专业规划,力争同期完成。

2.3 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做好部门协调,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市政管线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处罚意见,能够带来一定的震慑力,并选取典型事件进行宣传.使违法的势头逐步收敛。其次,出台具体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使我们更加深切的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管理办法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改变现有的管理现状将起到推动作用,大大增强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再有,强化宣传,改变观念。通过借助舆论媒体的力量及自身日常工作的宣传,加大转变观念的攻势,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管线单位办理规划手续的积极性。采用先引导后规范的方式,逐渐打开工作局面。最后,增加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细 化管理。通过管理力量的壮大,逐步工作进展慢的现状,将工作向深度和细化延伸.真正实现科学的规划管理目标,使城市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2.4组织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到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城市参观学习,是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一条捷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避免少走弯路,在短期内就会取得工作成效。但外出借鉴经验必须先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的观摩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吸其精华,提高自我。

结束语

城市市政管线设施工程,是城市物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输送载体,是维持城市正常生活和促进城市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因此,必须要做好城市市政管线设施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志. 市政管线在城市道路地下管位的综合规划与管理探析[J]. 今日科苑,2007.22.

篇(10)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水环境的有效保护。做好排水设施规划,不仅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体系的构建,还会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城市排水体制和排水系统的形式以及排水规划的特点

1、排水体制。城市排水来源分为三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这三类水采用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一些改进型的方式。(1)合流制排水体制。把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一个管渠系统收集输送的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2)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即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排水管网系统。城市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或深度处理后进行中水回用。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3)排水体制的改进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的提高,对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理念越来越被接受和采用。发展出一种新的系统,它既有污水系统,又有雨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不同的是在雨水系统中增设雨水跳越井,再与污水系统连接,这种系统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系统的功能;大雨的中后期,雨水的污染物已大大减少,超出污水管道输送能力的雨水由跳越井排入水体。

2、城市排水系统的形式。城市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道路竖向、城市性质、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污染情况等来确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布置形式。(1)直排式布置。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以最短距离排入水体,这种布置方式多用于雨水排放系统。(2)分散式布置。当城市布局分散或功能不同,通常将排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片区,各排水片区内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这种布置具有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等优点,但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将增多。(3)集中式布置。当城市布局紧凑,成连续性带状或环状布置时,通常将污水集中处理,这种布置便于发挥规模效益,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3、城市排水规划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雨排安全性。提高了城市区域内水利工程规划排放标准,采取恰当的工程措施,以确保雨水排放的安全性、可靠性。(2)原生态更环保。本着节约开支的理念,保留现状山体、水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来实现原生态的城市环境,并且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和谐城市。(3)污水排放与处理应该有序的分步实施。设置临时污水处理设施、中转站以便接纳近期排放的污水,保护了区域的水环境不被污染,避免了雨水和污水混和的问题。(4)合理预测污水的量。只有科学预测了该区域的污水量,才能合理确定污水管网管径及构筑物所需要的规模,保障污水排放顺畅,设施的正常运作。

二、城市排水现状和存在问题

每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是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形成的。我国由于过去经济基础的薄弱和对排水系统的不够重视,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和质量都不高。造成很多管道容易损坏、淤积和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遇到暴雨时,全国各地出现城区多处积水,道路瘫痪,造成较大的经济甚至人员损失。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此极为关切,众多网友戏称北京新八景,比如“二环观海”、“水上机场”、“地铁瀑布”;到北京、南京、武汉“看海”等等。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改变原有排水系统的环境,导致生活污水、城市雨水及工业废水等大量集中化排放,对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措施

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可以正确地指导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保证排水系统逐步有序地扩建、完善,对水资源保护及人居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1、城市排水体制的确定,城市排水体制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总则1.0.4 条中规定,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除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应按照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

2、现状管网改造,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卫生要求、原有排水设施、地形、气候等条件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对于现状市政主干管相对齐全,具备改造条件的现状建成区,应该以彻底雨污分流制的原则来设计实施;对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城区,为降低工程造价,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排水体制宜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旧城区受纳水体的两侧岸边设置污水截流干管,并在一定的位置设溢流井,使截流的污水沿截流干管朝着污水处理厂的方向敷设。对于因现状排水设计不合理、管径偏小,而易形成内涝的地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认真分析现状排水情况及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重新核算管渠接纳的汇水流域面积,适当提高设计参数,选择本区域易于实施改造的设计管线位置及高程,这样就能制定出可实施的规划方案。

3、新区管网布置,雨、污水管网的规划应考虑新城区近、远期城市发展的衔接。根据规划范围内的规划路网及竖向设计标高等情况,规划布置雨、污水管线的平面位置,确定管道设计埋深的合理性。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给排水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排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才能使管线设计更合理、更科学,便于施工管理。排水管道的下游主干管道尽量布置在先期建设的道路下,近期临时排水也应有妥当的处置办法。(1)雨水管网。雨水管网布置应结合规划或现有的受纳水体条件,规划道路竖向设计标高和划分雨水汇水面积的流域范围而定,采用当地或邻近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及适当的设计参数,从而计算出各管段的雨水管径、坡度、埋深,同时保证各支路、街坊用地的管道在满足最小的设计覆土要求时能接入雨水主干管。主干管下游的河道也应该及时合理的按相关标准建设。(2)污水管网。污水管网的布置应由城市总体规划设置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性质、居住人口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因素决定。并结合规划路网和道路竖向设计,正确划分各管段污水接纳的流域面积范围。通过水力计算,来确定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埋深等,以降低工程造价。污水管网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规划系统的建设初期、中期、后期的污水都应该能顺利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安全排放,因此污水管网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城市道路和管网的建设时序问题。

结束语

近年来城市暴雨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显现出城市排水设施规划中存在不透水面积增大、排水标准过低、规划难以协调及建设管理滞后等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地指导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改善及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

上一篇: 电子音乐论文 下一篇: 文化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