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艺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7 15:45: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的语言艺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1)

教师内在的意向和拥有的知识是通过语言传送给学生的,学生只有理解了教师的语言,才能理解和领悟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故此教师语言必须要做到表意准确,吐字清晰。无论是哪门学科,知识传授的第一要求就是准确,否则岂不是天下大乱?特别是对于那些重要的概念、观点、定律和原理等的表述,更来不得半点失真和含糊,需要反复推敲所用词汇、句式的意义内涵甚至感彩,保证概念传递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我们只用准确的语言传递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太枯燥乏味了,学生恐怕兴趣不大,我们还要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语言嗦重复,唠唠叨叨,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简洁生动的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的语言能使内涵深刻、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能使呆板的知识变得有趣。

二、幽默、风趣、扣人心弦是教师的语言美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幽默是一种睿智的大气,是一种超凡脱俗。幽默会消除师生间的陌生和误会,使师生彼此走进,营造和谐,铺就轻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书包已经够沉,不妨给孩子一种卓别林式的幽默。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觉得课堂“有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功于教师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讲课要做到设疑激趣,扣人心弦。只有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我们教师要广采博闻,多了解一些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民间谚语、歇后语等等。将这些引入课堂,并随心所欲地运用,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三、明快、流畅,讲究语言的节奏,注意吐字的频率,在表达中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地利用语言的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一些基本功

教师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教师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不断改变节奏和音调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心理定向反应,使其始终处于兴奋、活跃和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课堂教学提倡生动、风趣、热情、有感染力的语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科学性的知识和抽象性的哲理,通过具有艺术性的、吸引力的语言自然而然地传达到学生身上,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

四、有应变性是教师的语言的另一个特点

想使自己在讲台上站稳,赢得充分尊重,课堂上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发问,有的问题甚至相当尖锐,作为教师,如果没有高超的教育机智和精练娴熟的教学语言,是难免会造成教学尴尬的。例如: 记得有一位中年女教师在授课时,突然有一调皮的孩子问:“老师,你那么博学,咋没成为伟人呢?”这位老师一愣,但随即意识到该生语言中的调侃味道,她决定利用这一时机教育这个聪明、捣蛋的孩子:“是的,孩子,小时侯我也立志成为伟人,后来我失败了;接着我又立志成为伟人的孩子,我又失败了;后来呢?我改变志向,决定做一名伟人的母亲,但我又失败了!最后我抱定决心要做一位伟人的老师,孩子,为了实现这个抱负,我一直在苦苦追求和等候,你是我心目中有光辉前途的好学生之一,你愿意帮老师实现这最后的夙愿和梦想吗?”课堂上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巨大的掌声!孩子们被老师的话语震撼了!那位调皮的孩子更是满眼泪花!

五、符合自己的身份也是教师的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职业上来讲,教师经常和学生打交道,而学生们多是未成年人,总会有一些令人不开心甚至让人不能忍受的言行。个别学生任性顶撞老师,不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因此,老师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言语上。我们都知道逆反心理是未成年人的一个基本心理牲,所以如果教师说出一些感情用事的话,也许会让学生在感情和人格上受到伤害,因而产生相对的抵触心情。

语言是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借此来“粘”住学生,让他们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知识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篇(2)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犹如一泓清泉,深邃而独具表现力。教学语言是一种科学的语言,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在教学中,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纽带,是实现师生互通交流的工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方面,语言是任何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德、识、才、学的综合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载体。无论是组织、讲解、引导、点拨或评价,教师都要依靠教学语言表情达意,方能出色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任务。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形象化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而一些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多半是由于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黯然失色。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你所讲授的知识,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教学风格、课堂气氛与教师的语言艺术密不可分。从课堂教学氛围而言,他们更期望灌入耳际的是老师形象生动、娓娓动听、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叩启他们的心扉,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因此,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把教学内容讲解得生动些,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印象清晰的概念。从生理角度来看,小学生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要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撑。在他们的整个认知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形象是他们进行抽象概括的感性支柱,形象性能促使其抽象思维的深入与展开,使其顺利地登上抽象概括思维的另一新台阶。对于他们而言,一些具体的东西更具吸引力,更能唤起其大脑皮质的兴奋度。因此,教学中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鸟的天堂》时,有这样一句话:“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我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以其他树代替榕树,让学生观察教室外树叶在微风中颤动的各种姿态。然后引导学生说:“绿叶有的轻轻摇摆,有的左右旋转,有的互相簇拥,有的发出沙沙的响声。”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争艳的景象,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在百花园中的畅心漫游。

二、语言灵活化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双方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教学形势常常由于意外情况而出现新的变化。如何应付千变万化的教学形势,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语言、驾驭课堂教学呢?这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和语言艺术。灵活而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要求教师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敏捷的思路,善于顺着学生考虑问题的轨道,找出症结所在,因势利导,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点醒“梦中人”,三言两语地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冷静机智,耐心和蔼,善于点拨调控,妙语引入。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盲姑娘听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后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说,怎么从弹琴的声音中听出演奏的人来呢?”学生积极思考,但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讲给大家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还没讲完,有的学生已经举起手:“盲姑娘就像钟子期一样,是贝多芬的知音。”课堂气氛活跃了,问题也解决了。

三、语言幽默化

幽默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幽默教学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富含哲理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得当,便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幽默不等于开玩笑,幽默也不是恶语,也不是庸语。幽默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咀嚼课文的胃口,我在教《草船借箭》之前,先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同学们一脸困惑。我故卖关子后告诉大家:周瑜的母亲姓纪,周瑜的母亲姓何。根据是什么?因为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既(纪)生瑜,何生亮!”这不是说“纪”生的周瑜,“何”生的诸葛亮吗?那周瑜为什么这样妒忌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一文,就明白了。一阵哄堂大笑,既增长了知识,又活跃了气氛。

四、语言真诚化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唤起学生内心对教师的好感,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真诚的语言,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信任你。有一次上课铃已响过,但黑板却不见有人擦,按道理,责问一番也是理所当然,更甚者可能大动干戈。但我只是说了一句话:“或许是上节课的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顾得上擦。”于是我拿起黑板擦,三下五除二弄干净了。从那以后,上课不擦黑板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教学语言的出神入化,能唤起人们所有的灵性。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语言,教师、学生、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艺术上狠下工夫,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懂得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秀的课是教师用优秀的语言创作出来的。使用优化的语言,或创作出优课,也会培养出优秀的教师。

篇(3)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语言艺术,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厚的知识积累,娴熟的教育技巧和超高的语言运用的完美结合。也是教师人格美、情操美和语言美的统一。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一位谈吐优雅,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教师必定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的语言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和艺术,其语言表现方式没有固定的范本和僵化的格式,是让每位教师尽情发挥的创造性的语言行为。教师的语言艺术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之间,在不断地锤炼之下,在不断地创造之中,才能活力常现、魅力常在,从而让我们的“育人之言”永不褪色。教师课堂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它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讲授的科学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准确性,就是对每个概念、原理、规律的阐述都必须在论点和论证方法上是正确的,并且能够准确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不允许滥用与科学不相符的简语,不使用含混不清的语句,不说无关紧要的话,从而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讲授内容;精练性,就是用词精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逻辑性,就是对每个问题的论证、推导理由充分,步骤严谨,无懈可击,合乎逻辑地引出必然的结论;系统性,就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讲话有条理,头绪清楚,层次分明,不紊乱。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只有教师的语言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否则就会导致概念不清或判断错误,推理上自相矛盾,既影响学生掌握知识,也阻碍他们智力的发展。

二、课堂语言的思想教育性

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授业”与’传道”是水融同时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总是将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文明行为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也就决定了课堂语言在思想方面应具有教育性。教师应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恰当的进行思想教育。

三、课堂语言的生动艺术性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讲好课、教育好学生,尤其要锤炼语言。

1.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不同于平常说话的特殊语言,它必须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的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是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而是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获得知识的果实。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由“此”想到“彼”、由“表”想到“里”、由“因”想到“果”

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学语言应追求张力或弹性美。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教师必须处处注意设疑、制造悬念,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思索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找出答案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去听课、看书、分析、思考,解除疑问。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意识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取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设疑可在新课开始前新课开始前设疑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全神贯注地听课。如我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让一学生出形如(a+b)2题,我迅速作答,其他学生利用多项式乘法作答,验证我的结果是否正确。学生还没算完,我已经回答出来。学生感到很奇怪,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带着问题听课。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教师语言的幽默诙谐性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如果教师的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并能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最佳享受的高智慧语言艺术。教师语言的生动风趣,幽默而富有哲理,会给人一种无穷的回味,也能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不过要做到语言的生动,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一下子做到的,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教

师的学识、性格,应该说在这一方面教师若不注意自身的修养和生活的积累,短时间是难以使自已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

3.能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理解事物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而教科书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述的,文字虽然简练,但缺乏具体形象和情节,很难吸引人。因此,教学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刺激,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使学生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点之间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恰当举例,选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或讲解,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后易于理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老师讲解,学生会产生吃力或轻松的感觉,这就表明了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技巧的差异性。教师应避免枯燥平淡乏味的课堂语言。

4.应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语言的节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合理控制语言速度的缓急。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语言的节奏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更和教学内容本身相一致,来调节器节自己课堂语言节奏,做到快慢得当,高低适宜。

教师在讲一节课的所有内容时,只用一种速度,就会显得很平淡。该快时不快,拖泥带水,使人感到拖沓;该慢时不慢,象放连珠炮,学生无暇思考,令人难以听懂。灵活地掌握语流速度,既能使讲课清楚生动,又符合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播最大的信息量的要求。教师语言讲究音量、速度和节奏。一般说来,教学语言的音量、速度和节奏应以全班学生都听清楚为宜,过低,后边的学生听不清楚,过高,像高音喇叭学生会觉得刺耳,不舒服。所以,音量的高低强弱一定要适度,恰到火候。教学语言的速度也要适度,教学语言若能做到高低快慢适度,语调抑扬顿挫,跌若起伏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学生听起来当然会从容不迫,如听仙乐,越听越爱听。这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必不可少的手段。讲课中,适当停顿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体现语言的结构和教师的感情。它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教师所讲的事理,在停顿间隙进行思考、消化,以收“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篇(4)

(2)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每天与成长中的学生直接打交道,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会赏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针对不同特点和性格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英语语言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在我们课堂上,提问学生时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画上对勾或者红叉,用yes或no,而是加上有感情的、激励性的话语。比如:Iamproudofyoubecauseyoucananswerthisquestionsofluently.(我为你感到自豪,因为你能如此流利地回答出这样的问题。)Iamsureyouwilworkitout,tryagain.(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这道题的,再试一试看。)Boysandgirls,don’tlooksoblueandcheerup(.同学们,别那么垂头丧气,振作起来。)Youhaveagoodpronouncationasthoughyouhaveawrongspelling(.你拼写错了,但是你发音正确。)Don’tloseheart,youwillsuccessthenexttime(.不要气馁,你下次一定能成功的。)学生或许对待这些评价不一定都听得懂,但是教师要附上肢体语言或适当的翻译,让学生清楚老师给予的评价是很用心的。这样,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逐渐喜欢英语课。

二、课堂上这样的话请别说

(1)结论式的话。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要这样说“:我教书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长着榆木脑袋的学生,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回答不出来,你还能干什么?”这样说话,不仅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2)推卸责任的话。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多次提醒未果,不要这样说:“我管不了你这样的学生,请你出去,我的课你不要来上了。”这样的话,不仅是教师在推卸责任,而且也容易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

(3)预言式的话。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背书、默写单词,有的学生做不出来,教师不要这样说:“你太差了,压根什么都学不好,也学不会。如果不及时努力,好好学习的话,将来也是社会的累赘。”解决问题应该找到症结,不能仅仅从现在的现状,简单地推断学生的将来。因为,人都会变的,今天的学困生,明天可能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篇(5)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接受音乐旋律的感染,提高他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例如,在欣赏作品《长江之歌》时,教师可以在乐曲进行前奏时进行一段朗诵“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是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间、空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岁月留给我们的只是对它永恒的热恋”。此举会紧紧扣住听者(学生)的心弦,把他们的思绪带到蓝天、白云、雪山、江河。这种能够释解作品的课堂语言的穿插,不仅始终把握教学内容,而且会更大程度的让学生带着一种美妙的心情,欣赏完这首动听的乐曲。同样,在欣赏民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时,教师也可先有感情地朗诵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并言简意赅地介绍作品描写的内容:夕阳西下、月上东山时分,春江的月夜幽静而安详,水面碧波荡漾,落日的余辉洒在江面上,恬静、醉人,从远处的一叶轻舟上隐约传来在船上演奏箫鼓的声音,飘渺、悠长,使人沉湎于这诗情画意之中……在这种由教师语言组织的优美意境下,学生理解作品也就简单的多了。

篇(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包括的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教师准确形象、富有激情的语言,对课堂教学会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作用,把音乐与学生沟通起来,使语言艺术成为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进而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有声语言艺术

1.磨练基本的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主要指发声技能和修辞技能。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气息控制、语音辨别、音量把握、语调变化、节奏处理等。音乐教师无论是在教室上课,还是演唱厅指导训练,不但要求声音响亮,而且能熟练运用普通话。语调变化和节奏处理也是显示语言魅力的重要手段,应在生活口语的实践中注意观察、体会,注意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的技巧,使自己的语言流畅、严谨,生动、形象。

2.做到课堂语言的准确规范,流畅自然

教师的课堂语言的正确性、流畅性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要做到音色优美,我们可以借鉴声乐中的正确发声方法,通过训练、调节,不断美化自己的音质,使语言发音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色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这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基础,还可以烘托出音乐艺术的美,使学生终身受益。

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精确无误、流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等方面的正确与否。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理解、吃透教材,设计出既起伏跌宕、又有逻辑思维层次的语言,使教学语言明朗,句子结构流畅完整,文理通顺,语言丰富多彩,具有新鲜感。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让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3.语言要精练概括,组织有序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高质量的音乐课,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组织有序、环环紧扣音乐逻辑、引人入胜的。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练的词汇引导学生,以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否则将会破坏课堂中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破坏艺术表现力。

教学中切忌语言组织涣散、繁琐冗长,无目的反复和平铺直叙,内容东拼西凑、废话连篇、语无伦次。因此,为了避免此状况的发生,老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课时认真的组织课堂语言、认真的揣摩每一句话,删繁就简、言简意浓、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既不能照本宣科,又不能嗦嗦、拖拖拉拉,使每一句话都达到精炼、概括的效果。教师的语言只有达到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体现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其遨游于音乐的海洋。

4.利用语言的趣味性、生动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中的很多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章,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发挥语言的无穷魅力,要善于从学生活动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或借助故事、游戏、影视、流行音乐等元素,或新奇变化的语言形式和手段,使音乐教育活动充满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唱《两只小象》时,我们可以根据歌词编了这样一个简短的故事:有一天,两只小象吃过晚饭,不约而同的来到小河边散步,他们走着走着相遇了,就扬起鼻子勾一勾相互问好,两只小象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又勾鼻子又握手,大家都夸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学习小象,握手并成为好朋友吧!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了歌词,还进行了德育教育。

5.课堂语言要亲切自然,有情感性,实现教育感染力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人的性情。虽然,它是以动听的音响、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等特殊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也要有教育性。用自己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共鸣,以感染学生。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要有情感性,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上得益,并且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用自己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感情的共鸣;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极大的艺术魅力,要做到像旋律那样优美,像歌声那样句句动听。朗诵歌词时,在语调、力度、速度、音量上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力求生动、悦耳。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情感去朗读歌词,对理解作品和表达作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用坚定有力的、高昂、怀着爱国热情的必胜信心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华民族是伟大不屈的民族。用舒适、轻柔的语调朗读《小宝宝睡着了》,可以把学生带入温柔、甜蜜的情绪之中。

二.融合恰当、优美的无声形体语言艺术

音乐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优美的音色和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表达外,还应具备优美的形体语言。教师优美的动作和表情能达到出神入化的语意效果,创设美的意境,能达到师生心灵上的沟通,引发学生的共鸣。

1.肢体动作语言

肢体语言不仅可帮助教师表情达意,还可使教师利用学生肢体语言的反馈信息更好地“解读”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和示范中,学生做出的点头、微笑或目不转睛地注视教师等积极的反应,都说明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融合在了一起。合唱时的指挥就是显而易见的肢体语言。除此之外,在教唱一首歌曲或者是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语言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以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例如欣赏《瑶族舞曲》时,教师的几个简单的瑶族舞动作,再加上相关的词语,就能使学生很快地随教师一起进入欢快的音乐氛围之中,并准确地掌握瑶族音乐的主要节奏。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好课堂气氛,正确地通过学生体态语言的反馈信息解读学生内心世界,以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恰如其分,若是过于夸张或准备不够,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眼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也应会的一项本领。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上,要合理调控眼的视角、视域和视线,特别是视角应呈正视,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对我们讲”。眼神的积极作用可涉及音乐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如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给予解答时,不论答得对错与否,都应给以赞许或鼓励的目光,以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师指挥学生歌唱时,要通过眼睛进行观察示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并用眼神来表达和暗示音乐情感的变化,提示声部的进入。

3.口型、身体姿态与表情

篇(7)

近年来武术项目教学是中、小学和高等院系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更多的将精力放在武术技术教学的示范和示范面,而对语言艺术的运用则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武术套路运动特点和武术教学过程的要求,我们对武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为提高武术教师语言素养和自身素质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开展武术教学。

一、语言艺术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武术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认识、分析事物,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但把思维和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同时也把运用语言的技巧、技能和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使学生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纠正动作中的错误,教师可用“很好”表示动作漂亮,可用“好的”表示动作较好,可用“不错”表示动作一般,鼓励学生等。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肯定的语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会为一种动作的成功或微小的进步而喜悦充满成就感。

(二)教师的语言艺术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除了具备正确示范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之外,还应力求做到语言流畅、准确精炼、生动形象、使讲解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有声语言要具有通俗易懂的作用,而要实现武术课的精讲多练、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就要注意语言的纯度,详略得当,善于归纳要领,熟练运用术语,适当使用口诀,做到言简意赅。

(三)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

武术教师的思维能力是指对教材、对学生的思想和对教学事件的认识、分析判断能力。而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上。实践表明,思维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坚实基础,而语言表达能力对思维能力有很强的反作用,也就是语言艺术越高越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越能提高事物分析判断的敏锐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武术教师语言的多种特性。融汇贯通,用自己良好的语言艺术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在运用语言艺术认识、分析事物,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但把思维和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武术教师的语言类型

(一)口语

教学口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口头语言。主要包括导入语、暗示语、小结语、提问语、诱导语、讲解语、评估语及术语性语言等。武术教学主要是技术学习和身体练习为主,在武术教学中常用的口语有以下3种。

(1)讲解性语言。讲解是套路教学中运用语言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它主要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及其作用,完成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同时,也通过语言使学生获得有关技术动作的文化内涵,并受到启发和教育。进行套路技术动作教学时,一般常用直陈法、概要法、侧重法、对比法、术语法、形象法、单字法、口诀法8种讲解法。

(2)术语性语言。武术术语是指对武术动作内容名称及要领、要求、特点等进行描述的一种专门性语言。武术术语最初来自生产斗争实践,取之于周围客观事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专用术语是限于各个项目中的专门性语言。任何拳种都有其专用术语,在武术术语中,专用术语内容最多,涉及的面也最广。在专用术语中主要的是武术动作术语。武术动作术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较为传统的形象性动作名称术语,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鲤鱼打挺”等,是用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精炼地叙述其动作内涵的。另一类是使用较为现代的结构性动作名称术语。

(3)评价性语言。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体验:听到赞许、鼓励的话,就会觉得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反之,一些贬损、指责的话会使人觉得情绪低沉,灰心丧气。而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价值体现意识,周围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同,无疑是最好的自我价值的体现方式。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活动,来达到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肢体语言

武术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突出,一般学生更看重直观效果。例如:练习马步站桩时教师可用手拍拍学生的背,示意其要挺胸;用手指指他的脚示意要内扣。练习提膝亮掌时,可用手指指他的左脚,示意其提膝,用手碰碰他的下腹,示意下腹要内收;用平静的目光扫视群体,面带微笑点点头,示意大家做的不错。拳谚曰:“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充分强调套路练习对培养一个人的内在气质、风度、精神的作用。

(三)口哨语言

口哨语言在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武术教学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口哨是武术教师必背的教学用具。在某种情况下,口哨语言是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无法取代的。比如,武术教学比赛中,武术教师通过不同的哨声发出不同的信号,传递不同的信息,既清晰又明亮、干脆。又如在大型整体练习时,由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原因,所以在每个角落的学生不能同时听到口令作出一致的反应,此时一声急促的哨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动作,从而达到整齐化一。如果教师喊声“走”或“1”效果显然不如哨声。

三、武术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武术教师在教学语言运用的要求,首先要正确,进一步要精炼。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练习时间和情绪。因此,要把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的好是无止境的。

(一)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使学生产生模仿意向。在武术教学中,他的言行更会被学生模仿。所以武术教师的言行必须规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范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武术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包括三方面:一是武术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教师应是这项政策的最佳执行者和传播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克服自己的习惯语和地方话;二是语言应流畅,无句法用词上的错误,同时还应做到语言美;三是专业术语口令的规范性。这是体现武术教师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要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和口令,使学生接受真确的教育。

(二)科学性

教学语言不符合科学性,肯定会造成教学中的谬误。教师在备课时要在认真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反复思考教学中要讲的每一句话,要对每套教材甚至每个技术动作的要领、组织教法都进行认真思考,设计好每一句话,使教学语言有充分的依据,在科学性方面无懈可击。

(三)情感性

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好胜、自尊、虚荣相互交织是他们的一个心理特征。要针对这一特点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体现激励性。武术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满怀对学生的热情,做到以情激情。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喜欢别人的人,别人才会喜欢他。”武术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关心爱护之情,学生对教师也就不愿意接近,师生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这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语言是师生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武术教师在日常教学语言的表达上,应该是和气、文雅、谦逊、温和有礼貌而富有感情。在武术教学中,尤其是在帮助学生纠正和改进错误动作时,教师的语气不仅要耐心,更要热情,不能冷若冰霜,甚至夹枪带棒,特别是在帮助后进生时,更要多给予鼓励、诱导,使他们调整好心态。

四、结语

武术教师的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更是教师履行职责,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和基本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武术教师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方面都有较强的基础。但在语言艺术能力方面显得不足,甚至出现“一肚子墨水难吐出,急坏了自己苦了学生”的尴尬局面。因此加强教学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修养,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应是我们武术教师不断进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侯介华.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国凡,唐世林.武术基础教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徐培文,彭莉莉.武术教学语言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 2001,(3).

[4]刁丽雅.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教学札记,2005,(7).

[5]孙宏茹.体育教师的语言运用与教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6]彭国龙.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口语修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6).

篇(8)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积极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把前代人的文化精华传递给下一代,又不断地融合和创造着新文化,使之更适合于青少年学习和社会发展需要。传递知识和繁荣文化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凭借着语言来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正确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震撼力,这些都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智能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了解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关键一环。

在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高水平的教师语言意高旨远,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着教师指导的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激励性的语言能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老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问形成良性互动。

研究资料表明,课堂纪律的好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的优劣,以至于学生的成长,这些都和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语言的魅力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掌握老师讲授和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教师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语言的指导下,有助于他们开动脑筋,综合分析理解、掌握所学习的内容,使自己得到思维训练的机会,促使他们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取代的。教学课堂都是无法离开教学语言的,无论是传统的课堂,还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授及引导,只不过传统的课堂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是教师在讲述,而在一些非正规的课堂中,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应用增多,学生活动的自由度较大,但言语活动仍占绝大多数,教学语言也是这类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

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饱能够饱含浓郁的情感,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心理学研究证表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这两个领域在任何的心智活动都不能被截然分割。教师的教学的语言可以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师生间的良好的情感交流也会对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增强,产生积极的影响。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情与理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互相协调。教学语言就是师生间的情感流活动的重要媒介。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那些忽视或者不重视的教师往往会因为语言的运用不当,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 教师的教学幽默能够很好的润色课堂,为教学填亮增色。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3 教学语言艺术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发展,还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

3.1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能够反映出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叔本华的说过“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常常我们的思考会因词汇的选择或遗忘而被迫中断、很显然的是我们的思考力严重依赖于我们的词汇量与组词能力、在现有词汇难于正确表达某个意思时我们往往会自行造词,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探知教师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思考问题的,通过学习教师的思维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学会多角度多视角思维,打破固定思维模式,直观描述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论概括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的语言观点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的语言材料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等等。

3.2 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语言还是一种榜样,是最直观、最有效、最有声无形的榜样,它能够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语言习惯、语言能力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有实践证明:如果学生长期受到言之有理、言之成序、言之有趣的教学语言的熏陶,就能逐步产生对语言的浓厚兴趣,对文化产生深厚的底蕴影响,对自己产生自信和信心,使自己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3.3 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能开绪记忆,而且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因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能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本身就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教学艺术家的语言都具有声音清亮,具穿透力的特点,让人听来十分舒服而且生动形象,有魅力;语言丰富多彩,简洁明确,感情完全投入运用自如;声调的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的变化,总让人变得那么自然、那么优美。像诗歌一般精炼的语言,像散文一般优美的语言,像小说一般生动的语言,像戏剧一般传神的语言,这些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十分丰富的审美材料。

教学语言的风格魅力之美,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境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教学语言魅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创新表现出来具有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晶。教师用气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修养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的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

形成有吸引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风格,这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所要达到的境地,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风格是一个成功教师所必须具有的,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尽管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参考文献】

篇(9)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没有任何一堂课能离开语言去表达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大凡讲课受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充满了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正因为如此,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泰斗们,无一不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无论是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还是初出师门的新教师,无一不在追求着教学语言艺术的完美。本文将从声音和语词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一些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于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声音控制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合理的利用声音,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 发音的技巧

讲课不同于闲聊,它要求音量灌满全教室,并且连续讲话的时间较长。有的教师不知道合理使用嗓子,不懂得发音的技巧,结果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影响教学效果;要么扯起嗓子喊,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过分使用声带,造成声音嘶哑,损害自身健康。只有正确使用发音技巧,才会拥有响亮、动听的声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多一些,吸得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第二、节奏的控制

讲课说话的节奏太快,是许多新教师易犯的毛病。主要原因由于教师精神紧张,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表面上看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12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当教师要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一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第三、声调的掌握

声调上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的变化,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技巧。合理掌握声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语音语调的变化是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变化的语言则是导致学生疲乏、精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提高音量、降低音量、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声调,放慢速度;在讲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应及时更变语音语调,以引起注意,重新兴奋起来。

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同学公开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有意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二.讲课的语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一关。使课堂语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有的教育论著中把其称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词准意切,不使人发生歧义和误解。比如:有的教师望文生义,对概念的解释不进行细致的推敲,“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法人就是负有责任的人”等等,这些解释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N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河,今天说一样,明天说一样,让学生无所适从。即使学术上有争论的,也应该给学生讲明白,我们取哪种说法,使学生心中径渭分明。比如: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讲到教育的起源这一问题时,就有劳动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等多种理论,教师应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什么理论最正确,应采取什么理论。

既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其前提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有些书面语,学生不易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第二、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再比如:一个学生作文没有按时交,他告诉教师忘在家里了,这时教师可以对他说:“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今天不能看你的作文了。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篇(10)

初中化学本来就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若教师的教学语言毫无新意、枯燥乏味,那么构建高效课堂便是天方夜谭。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知识点在学习化学平衡时显得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后面学生对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概念的理解,因此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在进行该知识点的讲解时,笔者运用比喻的方式浅显易懂地用碰撞理论进行解释。在解释压强对物质浓度的影响时,我将其比喻为一个特殊的运动队,这个运动队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上级部门要求他们多去或少去几个水平差不多的队员,那么该队赢得奖牌的机会也随之加大或减少,而这里的赢得奖牌实际上就代表有效碰撞,也就是说有效碰撞的几率会随着队员的增多而上升,减少而下降。在讲解温度影响活化分子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时,笔者将其比喻为没有被查出的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而毫无疑问,因为这个运动员,全队赢取奖牌的几率也会随之上升,全队人员数量未变,但是赢得奖牌的几率上升了。经过这番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这对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讲,这种能够激发积极性的教学语言,十分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语言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化学原理。

二、合理幽默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艺术并不代表随便调侃,乱开玩笑。不合理的幽默、不恰当的比喻,会引起学生的认知误解。同时要避免为了幽默而幽默,无聊庸俗、牵强附会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找不到合适的比喻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指出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的差别。比如上文所讲的跳高运动,我们可以假设运动员是一流水准的,否则部分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就会诘问,这些运动员去不去都是一样的,他们的水平根本与奖牌无缘,而最终全都是无效碰撞。当然了,课堂上很少会遇到这样学生,因此教师要明白比喻的目的和重点在哪里。要是让学生产生认知误解,那么教学就显得很失败了。当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要适当采取分层教学,既不要刻舟求剑,也不要画蛇添足。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合理幽默、恰当比喻,并非一件易事,首先,需要教师对幽默和比喻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熟练把握,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知识储备,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肢体表达能力等等。此外,教师还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备课时要综合考虑,知己知彼。只有如此,教学语言才能逻辑紧密、浅显易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进行“核外电子运动”的教学讲解时,我这样讲到:其实你们就是电子,学校操场就是原子核,而那一圈圈的跑道便是电子层,能跑的在外圈远离中心的跑道上跑,而不能跑的则在内圈贴近中心的跑道上跑,要不你们出去试一试?看看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在充分理解核外电子运动规律后,都开心地笑了。

三、节奏感鲜明的教学语言

我们都知道,人身处于行进的汽车中非常容易睡着。生物学观点认为,单调的声音对大脑兴奋有抑制作用。通常有两种风格的教师,一种是讲课声音非常低,软绵绵的毫无力气。另一种是讲课声音非常高,放开喉咙讲。而这两种教师在语调方面都呈直线型,毫无曲折变化,非常单调。初中化学课往往被安排在下午的时候居多,本来就是学生最容易瞌睡的时间段,若教师再不重视语调的变化,就很容易让学生开小差,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语调的节奏变化。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时,最好采用商量的口吻;在知识重难点讲解时,要加重语气,放慢语调;在纠正学习错误时,就要慷慨激昂,引起学生的注意;当遇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听课质量不高的现象时,在讲解过程中要出现停顿。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节奏鲜明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此要加以重视。

总之,语言艺术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但语言表达形式必须新颖、有创意、有时代感,才能充分发挥为教学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宇钱.浅谈化学教学艺术[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01).

上一篇: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下一篇: 创意海报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