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5:45: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堂教学提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控制“度”,化难为易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剖析教学内容,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力求表述清楚、详实、准确,切忌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可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浅问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又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对文本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如果将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问题没有难度,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量”,循序渐进
语文课的内容多而杂,要在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消化,作为引线作用的提问,就要注意处理好“量”的问题。过去不少课堂是一问到底,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气氛活跃,而实质上收效甚微、误人误己。要避免这种误区,就要问得适时,问得巧妙,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当然不能解决问题,提得过多过繁又会让学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和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陋室铭》,可设计以下问题:“从文题看,本文采用什么写法?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又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借助对陋室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的?”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抓住文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明了而思路清晰,由浅入深,有的放矢,学生完全可以顺着课题这一线索,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方法,收到预期效果。其实教师在备课时只要认真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的精髓,精心设计,力争做到少而精,就能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三、讲究“法”,面向全体
首先,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全方位兼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要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后进生“吃得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换不同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如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我就因人而异,为差一点的学生提问:“谁去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湖心亭上有怎样的奇遇?”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回答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雪景的?对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做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则思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对于古代文人雅士的遗世独立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实际例子加以阐述。”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活跃,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现的机会。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激发更高的欲望,当他们的表达欲望,表现欲望都被激发,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目的。提问要得法,还必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对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之有新鲜感,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问的形式要不断变化,如整堂课采用形式单一的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造成学习上的“疲倦”,从而失去有意注意,使教学的效度下降,甚至趋向无效。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经常能听到儿童化的声音:“我们一起去大森林里……”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喜欢玩开火车吗?”……这些为情境而情境的数学问题,其实一点数学意思都没有,毫无必要。很少有学生进过森林,更不可能有学生开过火车,学生即使回答了,也是顺着教师思路的无效的回答。哪怕就是有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或者没有学生回答,也无力阻止教师继续“去森林”或者“开火车”等等。这还不如直奔主题、开门见山来得好,来得简洁明确。
片段1:“9加几”教学(一上)
师:9加5可以怎么算?
生1:9+1=10,再加4等于14。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可以5加5等于10,再加4等于14。
师:还有吗?
生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
师:还有吗?
生4:还可以从5开始数,6,7,8……13,14。
理解“凑十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当学生已经能用“凑十法”这种思维方法进行计算时,教师仍追问学生“还有吗”,显然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其实,当有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时,教师只要问:为什么这样做?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这样设问就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深入思考“凑十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扣紧教材,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服务,突出重点,简洁、明确地解决问题。
二、走进学生,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玩、好奇、好胜。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要时刻注意这一些,随机应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2:“可能性”教学(三上)
师:你们在玩游戏之前通常用什么来定先后顺序呢?
生:……
师:老师想学拳布剪这个游戏,有谁能教我?(请两生上前示范)
师:(点头微笑)嗯,我学会了。但我一定要赢,有办法吗?能一定赢吗?
(生思索,个别学生在底下说:不能)
生:因为每次对手所出的不一样,输赢要看两个人出什么。
师:所以,“我一定赢”成立吗?那应该说成什么?
生:可能赢。
师:“可能”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可能)
师:下面我们开始游戏。我出石头,你会出什么?结局如何?
生:我出布,我会赢。(开心地笑)
师:能说得更有信心点吗?
生:我出布,我一定会赢。(师板书:一定)
师:有不同的出法吗?(师巡视,重复问题)
生:我出石头,平局。(淡淡地笑)
师:还有其他的出法吗?
生:出剪刀,会输。(失落地苦笑)
师:能赢吗?
生齐答:不可能。(师板书:不可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生活中常玩的游戏出发,从提问到示范教学,再到提问,一环套一环,整个过程时而平淡,时而高昂。“我一定要赢,有办法吗?”这一问题的抛出,让学生思绪万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回忆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得出结论。“我出石头,你会出什么?结局如何?”三种结局,往往学生只会想到积极的一面:“我出布,我会赢。”简单的回答,没有突现出主题,教师进一步启发追问:“能说得更有信心点吗?”引导学生“一定赢”的肯定回答。而“平局”、“输”的结局,学生是拒绝接受的,在老师的启发下,才有了少数人接受,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三、循序渐进,逐层深化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是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引导者,在关键的时刻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加速知识深化过程。
片段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四下)
(课件出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生:180度。直接加的,直角三角形,90+45+45=180度。
(课件演示把该三角形平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分别是多少?
生:90度。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
师:其他同学认为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过程。)
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各是180度。
一提起“艺术”这两字大家总是想到绘画、音乐、相声等。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那么课堂教学给了教师充分地自由创作的机会,每位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备课的艺术、说课的艺术、板书的艺术、课堂提问的艺术等。在此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课堂提问的艺术在政治课上如何绽放?
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在设计将要提的问题时至少应贯穿这样几个原则:
一、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我在上经济生活的第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请看这张一百元钱,你看它就这么一张薄薄的纸,造价不过几毛钱,它却能买到你需要的任何商品,它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大家知道汽车现在便宜了,那它会不会便宜到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呢?一台收音机价格再涨会不会涨到一台彩电的价格呢?同学们平时是如何消费的呢?怎样消费才是正确的消费呢?”同学们都很好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赶紧翻开课本看起来了。这样我就顺利地进入了第一堂课,同学们开始聚精会神地上课。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就是强调老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问在关键之处。如在教学《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中“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时,如果老师只问什么是思想道德冲突?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吗?这种问题似乎切中题目,启发学生思考。事实上课本中这一目的设置在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是随处可见的,需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思考。这时老师应这样问: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道德冲突?面对道德冲突我们每个人应作出怎样的行为选择?这样使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很自然地得到情感上的升华。这样才达到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提出的问题要把握分寸,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纬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知道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分寸,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也就是所提的问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低于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吃不饱”;也不能高于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吃不了”。因为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学生答不出,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让学生回答时在脑子里多转几个弯,而且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后能够想出来的。如在“信用工具与外币”一课中,讲“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影响”时,先提出什么是汇率,怎样计算汇率。当学生顺利完成这两个问题时,再给出近期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值,很显然,人民币是升值的。然后老师再提出比刚才稍难的问题: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哪些影响?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对中美贸易有何影响?应如何评价人民币升值现象?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提出的问题要注重循序渐进性
1、提问目的不明确
案例1 一位教师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
教师: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身研究一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
教师:请大家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中。
学生活动:学生进入探究阶段。
教师:等待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
师生互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
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有的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所以不知如何下结论;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反思 不难看出,教师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一大亮点,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也不具体,忽视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
优化方案:
实验一:请同学们按照图l将电路连接好,然后完成下列几步:
(1)让条形磁铁快速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2)让条形磁铁静止在螺线管时,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3)让条形磁铁不动,螺线管快速靠近或远离条形磁铁,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实验二:请同学们按照图2将电路连接好,然后完成下列几步:
(1)闭合开关,将螺线管A快速插入或拔出螺线管B时,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2)闭合开关,螺线管A不动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3)闭合或打开开关瞬间,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请同学们将实验一和实验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如此一来,就能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捕捉信息,初步感知物理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积极思维,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小结 正确合理的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便于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都有进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对于课堂设问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两点:
(1)问谁 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启迪思维的具体情境,使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问什么 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形成知识网络,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问题的思考价值不强
案例2 某位高三教师复习《功率》的教学片断。
提问:什么叫功率?功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功率的定义式是什么?定义式中各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单位是什么?功率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如何?
在复习课问题太浅白,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致,失去了思维的价值。
案例3
有位高一的老师在教《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加速度时提问:重力加速度g跟什么因素有关?赤道和两极上重力加速度g谁大?重力加速度g=9.8 m/s2怎么计算出来的?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太难,要求太高。
反思 难易恰当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难易失衡,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问题过浅,只是单纯性判断,几乎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问题过深,所提问题思维跨度过大,学生经过努力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课堂出现“休克”状态。
小结
(1)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所谓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洞,无从下手,因此,难易适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都得到发展。
(2)课堂提问要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的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很多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就滔滔不绝地讲述相关知识,迫不及待地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每一步都获得学生的赞同与喝彩,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虽然没有一种提问方法能适应所有情况,但是好的方式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是急促地迈向结果,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中我这样提问: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天平称量,接着我又问,如果是地球呢?学生的心猛地一震,接着面带困惑,我说我能称量出地球的质量,这时,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有的小声嘀咕:阿基米德也不过是假想着把地球撬起来罢了,我们竟然要称量?学生带着疑惑和求知的欲望,在我的引导下走进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3、问答的方式不讲究
案例4 一位教师讲授《波长 频率 波速》一节教学片断。
教师:什么是波长?(让一位学习好的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距离为一个波长的两质点位移,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什么是频率,由什么因素决定它?与传播波的介质有关吗?
学生回答。
如此一问一答,其它学生作陪。
反思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物理教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上例这种“打乒乓式的问答”方式,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启发全班学生参与,将集体的活动变成了个别考核,可见,教师的还没有真正转变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上来。
小结 (1)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常言道“十个手指不一样齐”,更何况人的学习水平呢?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都让好学生回答,忽略了后进生,就会造成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所有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相应的发展,教师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的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办到的。
(2)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1. 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才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
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弄清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正负两个数,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一个不为0的数的平方是一个正数还是一个负数?一个一次方程对应几个解?学生回答后再进一步问:为什么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正负两个?在他们的经验中,平方运算只与“正”联系在一起,关于方程,他们所熟悉的也是一次即一个方程对应一个解,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涉及正负两个数,事实上这两个数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这与他们的经验有差别,以至于对平方运算只与“正”联系,一个方程对应一个解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思维中出现了疑问,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
2. 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 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延伸性提问,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有这样一道题:若抛物线y = x2 - 4x + c的顶点在x轴上,求c的值. 多数学生先配方,因顶点在x轴上,令顶点的纵坐标为0,可求出c. 至此教师可进一步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个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 最后总结如下: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说明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b2 - 4ac = 0,可求出c. 教师有意识地经常选取一些适当的例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寻找多种解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3. 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折长方形”,学生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周长后,教师给每人发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要求折出一个长方形,并说出思考的过程. 学生有的先折后量,有的先算后折,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有的说:长与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32厘米的一半是16厘米,折出的长方形长是 10厘米,宽是6厘米.有的说:先折出一个长方形,用尺量发现长是12厘米多一点,宽是4厘米少一点. 还有的说:把这根铁丝先对折,在对折处一剪,再把这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对齐,并在任意一处剪一刀,长些的两根作长方形的长,短些的作宽,则可很快摆出一个长方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好?能折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思考讨论后说,方法各有特色,不要规定哪种方法好,有学生指出,可折出8个. 也有学生说,可以折出很多不同的长方形,只要两邻边的和是16厘米就可以了. 还有学生说,他发现了长与宽的变化特点,长变短时,宽变长,当长为8厘米时,四条边相等了,而且这时我真正理解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问:把32厘米长的铁丝折成三边长都是自然数的三角形,可以折出多少个?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铺垫性提问
这是常用的一种提问的方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例如在教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教师问:① 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还是分式方程?② 含有几个未知数?③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几?④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提问的设计既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作了铺垫. 当学生回答了最后的问题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得到的数学概念,学生就会感到易理解、好掌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80-01
一、建立宽松的提问氛围。
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迅速减少。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越来越在意外在标准对其的评价;二是自己和他人在课堂上遭遇提问尴尬的次数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多,这两点都是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分不开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更倾向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应首先对学生少评价、多支持,少对人、多对事,真诚的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感,提高其参与意识。
二、掌握课堂提问的技能
1、设计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中问题本身的有效性,是确保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有一些教师充斥着这类的问题:他说的对不对?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说的好不好?这种问题,全班张嘴就来。猜测的成分多,跟着优等生后面起哄的成分多,思维含量少。
2、掌握提问的技巧
(1)发问。发问是教学提问实施的首要环节,如何发问,体现了教师提问的艺术水平。
发问的时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提问,才是最佳发问的时机。最佳发问时机要求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发问的对象。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注意到提问的面,正确处理好、中、差三类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发问的顺序。教师发问在内容上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形式上,切记按座次顺序点名提问,应打破次序,有目的地提问,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问题的状态。发问的方式,教师发问应注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面向全班发问,个别回答。这种发问的优点是能使全体学生思考,不足的是回答人数有限。第二,并行发问,即向不同部分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其分别准备,其优点是增加了回答问题的人数,但不易组织。第三,面向全班发问,学生轮流回答,其不足是可能学生回答时间占用多,影响教学任务完成。
发问的节奏。教师的发问频率对学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控制好问题的节奏,如果提问的速度太快,学生就没有时间展开思考,得出的是无思维、无创造性的答案。假如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所得出的答案才会有较高的质量。发问的趣味性。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发问的角度。教师的教学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其具有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深思与多思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很善于设计“假设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愤悱状态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同一问题,由于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发问的难度。就是必须在问题难易度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定问题,不要只提容易的,满足于学生都能回答,也不要认为难度越大越好,以难倒学生为快。问题的提出要难易适中,深浅适度,广狭适宜,布疑得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的设计要提倡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不受现有答案的局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去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有两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方法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一些物品,问了如下问题:什么是面积?这个球的表面在哪里?这个盒子的表面在哪里?这些物体的表面你们有什么感觉?……方法二:教师请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摸一摸这些物体,并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同学。小组交流后,让学生把交流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分析:有些教师总喜欢把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听明白。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有百害而无一利,方法二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待答。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一是教师发问后侯答时间,二是学生回答后候答时间。如果在提出问题后,耐心的多等一会儿,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就会更深刻。回答时也会更加自信,更加全面,也许精彩就会出现在那几十秒的等待之后。
(3)导答。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需要教师导答,即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善于导答,学生就会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否则就会归于失败。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如:求直线y=x+3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问学生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后,再问若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通过点的坐标来得到直角边的长度。
二、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2,y=2(x-1)2及y=2(x-1)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
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
三、组织学生的注意定向、集中和转移的提问
这类提问适用于新课或新教材教学的开始,或演示实验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以使学生的听与教师的讲协调一致。例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
四、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关键和本质的提问,为推导公式和法则辅衬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进而熟练掌握法则、定理和公式。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使,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①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债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还可以怎样做?通过老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五、把握提问的时机,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课堂提问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这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实施情况适时提问,具体的方法技巧包括:第一,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
第二,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第三,提问于学生思维的“盲区”。自然科学的很多定义、规则都是从客观存在中抽象、概况出来的,如果脱离了客观存在,脱离了具体形象去讲授这些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深奥,学起来就很吃力。
六、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兼顾优差生
1.鼓励为主,循循善诱
点面结合,变一言堂为全言堂。要鼓励后进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答对了,应加以表扬,也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让他们答完就代替其回答,应坚持微笑提问,给予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回答,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后,可让全班学生都参与,给每个人机会,让后进生在互相讨论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回答,具有回答的信心。这样,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2.通盘考虑,以优带差
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如题目较容易,可让后进生来答,使其在答对后,具有“征服感”,产生向上进取之心。如题目较难,应先请优等生回答,为后进生回答设置契机,给他们较长的思考时间,完备自己的答案。避免其因答不出或答错而产生“受挫”心理,丧失信心,这样以优带差,形成帮、带、促的良好风气,使学生携手共进。
总之,提问本身不是目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然为教学目标服务。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因此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有效。
参考文献:
“准”就是问题设计准确、符合儿童的心里、不给学生造成歧义.所谓的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能够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二是符合儿童的心里特点.课堂问题问得“准”,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思维状态,能够明白思维的内容和方向,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年青教师由于提出的问题不准确,学生无法思考,更难以回答,教学活动因此而停滞.我认为作为低年级教师,你得“蹲”下来看孩子,按照儿童的心里去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设计好以后,应当站在儿童角度“模拟”思考这个问题,看这个问题是否体现知识的本质,是否符合儿童的心里特点,是否有思维的成果,只有既体现知识本质又符合儿童心里特点的问题才是“准”的问题.
如,苏教版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教材都是以生活情境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其目的有二:一是体现数学知识有用,数学知识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二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有的教师没有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时只是提出一些问题,而问题却没有数学味,经常专业问学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没有从数学角度来回答问题:我看到有小鸭、有小鸡,还有大树……师发现没有预期效果接着又问: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到大树是绿的,小鸡在吃虫子……这时教师耐不住性子了,也不知该怎样再问,只能硬生生告诉学生一些数学信息.这样的课堂提问由于没有抓住数学的本质,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提问效果,甚至使课堂处于尴尬的境地,白白浪费了课上宝贵时间.如果换种方式设计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就会避开情境中的无关信息,关注情境图中的动物的数量,一下子就能收集到情境图的有价值数学的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堂提问设计要“精”
问题精就是问题设计要触及知识的本质,以较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该问的问了,不该问的也问了,表面上看学生是在问题的引导之下进行课堂思考和学习,但是细细推敲,真正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问题寥寥无几,所以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质量高、数量精,以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少量的问题探究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如,在教学正比例意义时,有的教师问了很多问题: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什么样的两种量?谁先变化谁后变化?是谁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什么一定?这两种量是成什么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这样的提问实际上只是把正比例意义的语言表达分解成一个个小段落,学生只是按照正比例意义语言表达读一读,毫无思维价值,对学生理解正比例意义没有多大帮助.我在教学时设计里这四个问题:(1)问题中的路程与时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白有运算关系的量就是相关联的量)(2)请你从路程及时间两种量中任意选两组四个数,看能否组成一个比例?可以组成多少组不同的比例?(使学生明白任意两组的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无一例外)(3)为什么任意两组四个数字都可以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意义,因为比值始终不变,所以任意两组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4)根据路程与时间两种量中任意两组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想一想你认为路程与时间这两种量又是什么样的两种量?学生经历这四个问题的研究,就从本质上把握了正比例意义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揭示正比例的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课堂提问设计要有“度”
问题的“度”是指问题空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太大了学生无法思考,思维就没有成果.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首先要了解学生有哪些数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哪些数学活动经验,这些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的新知学习起什么作用,教学起点定位在什么地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提问.如,我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课,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有关方向的经验,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知识,但是也有的学生不甚了解,所以我的问题设计就要兼顾全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既让已经掌握方向知识的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不知道方向知识的学生有学习的机会,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每天太阳都会升起和落下,你知道太阳每天从哪边升起?用手指一指.(2)这个方位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3)除了东方还有哪几个方向?它们分别在哪个位置?(4)你们面向东边站,知道后面是什么方向?左边是什么方向?,右边是什么方向?(5)如果你面对北方站立,你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后面是什么方向?左边是什么方向?右边是什么方向?(6)现在给你一张纸,你站在这张纸上,以你为中心把四个方向写在纸上,你会写吗?(学生写方向)再把这张纸挂起来,看看这张纸的上面是什么方向?下面是什么方向?左面是什么方向?右面是什么方向?这样的问题空间正适合低年级小朋友,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也能够得着,一步一步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图纸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自然揭示出来了.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提问是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常见的一种方法,是促进思维,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课堂提问的目的应该服从总的教学目标,特别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课堂提问,还应该有特定的目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常言说:“引导之法,重在善问”,提问要提在“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跳一跳又够得着。教师设计问题就要寻找这个“发展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上课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预测学生对授课内容接受的难易度。
例如:在教学乘法公式引入教学时,我抓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一节课学习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你能说说运算法则吗?这些运算的依据是什么?
目的是回顾运算法则,强化“用运算律计算”的意识。
过渡语:(a+b)(c+d)=ac+ad+bc+bd中,a、b、c、d可以是整数、式或别的什么。数学中,经常要通过考察特殊情况来获得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问题2:(a+b)(c+d)可以直接利用公式直接写出结果。它是在(a+b)(c+d)在a=c=x时的特例。在(a+b)(c+d)=ac+ad+bc+bd中,你认为还有那些特殊情形?你能得到什么?
通过过渡语渗透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考察特例,深入认识研究数学对象的规律方法,在学生自主活动之前,先指出已有特例(x+b)(x+d),使学生有一个类比对象,明确思考方向。
问题3: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公式。
二、把握好提问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和能力来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指向明确,不提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宽泛无边、让学生不知所云的问题。
三、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把握好提问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往往被老师和学生忽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探索学习的规律。
例如在《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例题:已知点M(2a-9,3-a)请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a的值:
问题1:点M与点N(b,2)关于x轴对称。
问题2:点M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落在y轴上。
问题3: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问题4:若点M(2a-9,3-a)是第三象限的整点。
在设计时,安排了四个提问,从简到难,逐步应用本章的有关知识点以到达复习的目的。上了这节课,我感觉设计很成功,学生兴趣高涨。于是再次上课时,我仍然采用这样的设计,结果提问第3题时,气氛就有些沉闷了,当给出问题4时,学生全傻眼了,什么是整点?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原本一个精彩的预设环节,成了一个败笔。
(二)把握好提问的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而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问题场面,或只向少数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再发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照顾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把握好提问的梯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于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复杂的、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串,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另外,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的概念形成环节,教师提出了四个问题(多媒体展示五个具体函数表达式):
1.所列函数中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函数?
2.在剩下的三个函数中,具有什么共同的形式?
3.反比例函数的特点是什么?
4. 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除了在形式上的不同外,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这一串问题就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原则,八个问题(包括第三个问题的四个小问题)层次递进,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学习效果明显,这种体现梯度的提问,就充分保证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无固定模式,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新鲜事物上的特点,可适当变换角度提问,问题具有新颖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是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艺术,合理优化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建跃.数学教育要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2(7)
课堂提问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及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反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过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当前课堂提问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提问流于形式,形多实少;二是提问的时机和待答时间不当;三是问题针对面窄,问题只面向少数学生,对多数学生而言没有实际意义,有形无实,浪费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智能,必须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和设问策略,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策略一:精心设问,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
教师备课时,仔细研读大纲、考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学生具备的常识和经验精心设问
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关于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的各种信息,借助学生已知的知识来完成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如关于“春冬小麦的分布和生产季节”问题的设置:自小农村长大且家居农村的同学可回忆家乡小麦大致什么时间种,什么时间收,家乡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是否经历冬季。(引导学生读我国小麦分布图)我国春冬小麦的分布大致以哪里为界?
2.将课本内容进行形式上的适当转换后设计提问
(1)转换为示意图。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将课本中诸多陈述性的知识转换成具有一定内涵和联系,反映地理基本原理的示意图。教师利用这种示意图进行提问,可以简明扼要和形象地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出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也便于记忆。
(2)设计辅助教具。新地理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它们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验证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动认知结构过程的信息源。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对相应图表进行深加工,设计出具有观察思考和研究价值、便于提问的教具,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各章节后“活动”内容及课外资源设计问题,使问题情境化
一个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可通过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来利用和强化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把问题情境化有多种方法,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题内容,是课本中绝佳的素材,可让学生层层分析和探究;也可利用课外的资源,尤其是现实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素材,可以是音像资料,也可以是图片或文字资料。运用这些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如在讲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时,可适时插播汶川地震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感受到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财产和生命的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进而引出有关地震的相关知识。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地理知识的生活性。
策略二:循序渐进,递进式设问,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将复杂知识进行合理分解,降低其难度,先提出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这些假设,还事实真面目后再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既适用于自然地理知识,又适用于人文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较复杂、难度较大知识的学习。它能在相对降低学习难度的条件下,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独立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学生自主思考,又要是其力所能及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才能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的真谛。对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小步子的铺垫性问题。设计语言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答案的内涵和外延要清楚。如在讲“大气环流”一节时,在完成“单圈环流”的讲解后,加以说明:“单圈环流是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差异的情况下形成的。”然后提问:“那么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又是怎样的呢?”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从“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到“考虑地转偏向力”,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策略三:把握提问时机,巧妙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必须捕捉提问的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愿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获取新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是由旧知重组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如,在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前,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然后问“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又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教材,紧扣目标、重点、难点设问
在有限的课堂上,教师必须考虑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效果。问题的设计应集中、简洁,紧扣教学目标,使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体系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教师的提问应依照教学目标理出明晰的思路。重点、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此时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困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而达到抓住重点、有效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多在易错、易混问题上设问
教学中总有些问题似是而非,学生容易混淆。此时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防止产生错误认识,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如在讲洋流时,让学生观察全球洋流模式图,了解北半球西风漂流的性质和南半球西风漂流的性质,通过观察将二者区别开来。
总之,提问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不断优化课堂提问,构建有活力、有效率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