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应急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8 16:51: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档案应急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档案应急管理

篇(1)

档案采取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进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因为档案管理科室是档案管理部门中最为重要的地方,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制定的严格制度进出。科室的制度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内容:非档案管理科室工作人员严禁出入档案管理科室,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必须要进入科室就需要做好详尽的登记记录;在档案管理室内禁止出现明火,做好消防安全保护工作;下班后要对档案管理室进行严密的巡视和关闭窗门等,保护整个档案管理室的安全性。

二、做好档案管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工作

现阶段我国档案资料多数仍然为纸质资料,这就对档案管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提出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将其控制在良好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中,这样才能延长档案资料使用寿命。档案管理室内一般设置有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设备,要及时对其进行查看,确保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规则,档案管理室内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十四摄氏度到二十四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则保持在45%-60%之间。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任何温度和湿度异常的情况,要立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和制止,从而使得温度和湿度恢复到正常的状况。

同时,还有一些相对于高档的档案管理室选择利用恒温的机器设备来确保档案管理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不断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三、档案管理室内的“八防”措施

许多档案管理科是在对档案进行管理和保护过程中,从八个方面加以注意和保护,这八个方面被称之为档案管理的“八防”措施。

(一)防火消防措施。档案资料一般为纸质资料,所以防火工作是保护档案安全的重中之重。这就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经常性的检查档案管理室内的电路,避免因为线路老化导致引发的火灾。同时,要在档案管理室内设置专门的火灾预防制度,并且在档案管理室内安放大量灭火设备和灭火器材等。

(二)防水措施。档案库房应该建立在十燥的环境下,尽量设置在办公区的高层,远离低地势;库房内不设供水管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尽量不要在库房内喝水,以防损坏档案

(三)防潮措施。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控制档案库房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档案潮湿现象的出现,保障档案库房的通风性良好,常对库房进行防潮处理,确保档案库房干燥通风。

(四)防霉措施。档案发霉现象在档案库房中经常出现,其原因是在档案库房内密集阴暗环境的影响下,微生物极易发生霉变。因此档案库房要及时清理档案库房内的各种垃圾和灰尘;经常对库房进行通风,保障档案库房的十燥;对档案库房进行空气净化,保障档案库房内空气清新;进行一些防霉处理;确保档案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防虫措施。首先在档案库房的选址时,最好远离潮湿阴暗的环境,远离易产生虫害的厨房、货仓等地;其次,在进行档案入库前,要对库房进行防虫害预处理,在角落内放置驱虫药物,做好预防措施;最后,一旦发现虫害现象,要及时处理,对受害的档案也要进行处理,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损失。

(六)防光措施。光的直接照射对档案具有破坏性,尤其是紫外线,会导致纸质变脆,寿命降低。档案库房应尽量建设在没有窗户的房屋内,减少光照。

(七)防尘措施。灰尘会对档案造成隐形的破坏与污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灰尘对档案的破坏作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经常对档案进行清理,保持其清洁度;尽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空气净化措施;减少人员的出入,避免带来更多的灰尘。

(八)防盗措施。档案库房应该安装防盗报警系统,设立安全预警机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出库房要及时锁好门窗并确保门窗的牢固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四、定期检查、清点档案

档案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应该遵循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定期对库房内的档案进行检查和清点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档案迁移或更换库房的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库房的检查、清点工作,确保库房内档案无问题。

五、档案应急管理

篇(2)

1档案馆应急管理研究基点

1.1档案馆应急管理对象的科学界定探讨档案馆的应急管理的前提是对档案馆应急管理的对象———突发事件加以科学界定。本文将突发事件界定为一切能威胁或破坏档案安全、档案馆工作人员安全和干扰档案馆工作秩序,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的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不同,档案馆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人为因素造成的档案馆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因素造成的档案馆突发事件。根据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大小,可以把档案工作中各种事件分成两类,一类是常规事件,另一类则为突发事件。而在档案馆突发事件中,又根据不确定性的大小依次分为档案馆危机性突发事件(档案馆非常规突发事件)与档案馆常规性突发事件。

1.2档案馆应急管理创新理念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应该秉承全程应急管理、协同应急管理与智慧应急管理的创新理念。全程应急管理理念,是档案馆应急管理业务过程所秉承的理念,从纵向拉伸了档案馆应急管理业务流程的“链条”,将档案馆对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环节纳入应急管理业务流程中,真正实现“前端控制”。协同应急管理理念从横向扩充了档案馆应急管理涉及的范围,使档案馆系统内外的应急管理相关的人、财、物、信息等实现最优配置,从而使应急管理效果倍增。档案馆智慧应急管理,是全程应急管理和协同应急管理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全程管理、协同管理过程中对于资源获取、管理和协调方面的瓶颈问题。三种理念从三个不同维度优化了档案馆传统应急管理观念,三力合一,共同推进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向前迈进。

2档案馆应急管理现状与困境分析

当前,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环境面临“内忧外患”。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灾害频发多发的自然环境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与媒体环境等“外患”给档案安全保护带来诸多风险。与此同时,档案馆应急管理环境也存在诸多“内忧”。客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档案安全;档案馆应急管理主体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各种可能破坏档案载体的有害气体不知晓、缺乏突发事件来临时的应急抢救技术、对已经初露端倪的危险源不能感知等等。根据对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实践的调查与访谈,探究其内在原因发现,理论层面,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支撑力度不够;制度层面———必要的顶层设计缺失;实践层面,档案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3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3.1框架构建的理论依据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应急管理周期的变化规律是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基于熵理论,档案馆作为开放系统,始终存在着自身熵增加与负熵的引入这样的相互矛盾运动,在不利环境影响下,系统熵值增大到系统无法承受,系统就进入混乱无序状态,从而突发事件全面爆发。档案馆采取应急管理措施,逐渐减少系统的熵值,档案馆系统从混乱无序再次变为井然有序状态,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档案馆的突发事件从发生完全结束可以被看做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其中每个阶段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危害各不相同,笔者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而对应于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周期也对应于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四个周期,可以明确各阶段的应急任务,为在档案馆应急管理实践工作中开展全程的减灾、备灾提供理论依据。

3.2框架内容应急管理体系是由管理维、技术维、资源保障维组成的三维模型。第一,管理维:“一案三制”的再度认识。刚性的档案馆应急管理体制、灵活的档案馆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的档案馆应急管理法制和完备的档案馆应急预案体系共同决定了管理维。第二,技术维: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档案馆作为保存社会原始记录的“重地”,更需要结合传统的档案安全保护技术与现代的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来保证档案馆从突发事件的预防,到突发事件来临时的应急抢救,再到修复还原等全程应急管理的实现。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必然会给档案馆带来应急管理创新理念。因此,档案馆应急管理不仅需要“战略”提高,更需要“战术”支持,必须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三,资源保障维:应急管理能力提高的强大支撑。档案馆的应急资源即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物资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是提高档案馆应急管理能力的基本保障和强大支撑。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最根本的是应急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变。首先,完善档案馆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分”有度、“实”“虚”结合的专业独立的档案馆应急管理机构;利用法规制度,明确界定档案馆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与权力,从制度上保障实践中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软件”,通过规范、翔实的工作流程与规范,体现应急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与应急预案的思想,使档案馆应急管理职能与任务得以实现,使应急管理法制与体制“具体化、动态化与规范化”。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与抢救机制、信息传播机制、恢复重建机制与激励机制是影响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运行的主要机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是各种强制性的规范、程序,以及各项规定和指南,是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实现的保障,保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有序、有力运行。应急预案是档案馆应急管理纲领性文件,是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的“龙头与抓手”,体现档案馆应急管理秉承原则和理念,档案馆多层次、全方位应急预案体系,为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基于“五力模型”的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实现策略

从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管理、文化管理、差异化管理等五个不同维度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的五种能力———防范力、智慧力、硬实力、软实力与抗逆力,实现档案馆应急管理水平的阶跃式发展,从而达到保护我国珍贵档案资源安全的目标。基于“全程应急管理”理念,需要加强档案馆风险管理,从业务流程角度完善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力”;基于“协同应急管理”理念,档案馆应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共享与应用,从资源管理角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智慧力”;而实现“智慧应急管理”理念,则必须从实现方式与手段角度探讨加强信息技术在档案馆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硬实力”;鉴于作为组织的档案馆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组织文化角度,探讨提高应急管理“软实力”———文化力的途径;基于档案馆应急管理绩效的需求,必须考虑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差异化,从而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提高档案馆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逆力”。五个途径共同推动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实现,即“五力模型”。

4.1重视应急风险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防范力”首先,构建基于脆弱性评价的档案馆风险评估。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真正实现“源头治理”,加强档案馆常态安全工作的“风险管理”,设置档案馆突发事件发生的“安全栅”,阻止危险源向突发事件的转化。通过对档案馆的自然环境危险源、档案馆内生风险源、外生非自然风险源等风险源和“硬件”设备的物理脆弱性、管理脆弱性以及技术脆弱性等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档案馆每种风险源的风险值,根据数值顺序确定档案馆自身的各种风险等级顺序,从而利于档案馆对症下药,在有限的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经费条件下,合理制定预防规划和策略,优先控制与应对风险等级高的危险源,经济有效的防范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发生。

4.2开展应急知识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智慧力”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工作中,是提高档案馆应急管理“智慧力”的重要手段。根据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将档案馆应急管理知识分为常态显性应急知识、常态隐性知识与长非常态显性知识与非常态隐性知识。档案馆的应急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根据“K9知识链”体系,结合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档案馆的应急知识管理也可以划分为9个环节。对档案馆的应急知识的管理是既与档案馆业务流程相融合,又非与业务流程环环对应,是既伴随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实践,而又凌驾于实践之上的管理过程,经过“PSCA闭环”,实现了应急知识的增值。档案馆基于知识管理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有利于我国档案馆共享应急知识管理成果,协同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4.3加强应急技术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硬实力”首先,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端口前移”,必须加强档案馆突发事件防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尽早发现各种安全隐患,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完善档案馆环境安全监控技术;一方面,加强档案馆数字信息容灾技术在档案馆的应用。其次,加强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模拟介质档案灾后应急抢救技术与数字档案及网络的应急恢复技术。最后,完善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支撑技术也是新的技术环境下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助推档案馆应急管理智能化,同时云计算协助档案馆实现应急管理资源共享。

4.4做好应急文化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软实力”在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中,仅依赖完备的应急法律、制度,完备的应急预案与严格的应急管理程序,会使整个应急管理体系欠缺了弹性,利用文化的力量———“文化力”可作为应急管理制度与技术的重要补充。档案馆应急管理文化是档案馆防灾避险的安全文化的一个分支。档案馆应急文化培育是应急核心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在档案馆工作人员中渗透,逐渐被接受以形成自觉文化的过程,需要自下而上的培育与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并真正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4.5强化应急差异化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抗逆力”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区域差异化显著,不同地区面临的自然、社会灾害不同,各个地区的档案馆应该根据各自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特点,分级、分区域有重点的进行灾害的防御,“同中求异”,施行差异化管理是提高档案馆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思路,应真正实现应急管理研究差异化、应急管理资源准备差异化、档案馆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差异化。差异化管理本质上是精致管理,不仅容易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大幅缩减工作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成就各个档案馆的共同价值。

篇(3)

调整我局档案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档案业务管理和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

二、加强档案业务学习,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首先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使大家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档案人员要坚持经常学、自觉学、熟悉和掌握档案知识,增强依法治档的意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狠抓档案业务建设,使之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篇(4)

引青济秦工程是在1989年秦皇岛市遇到了35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全市面临断水危机的情况下,经市委、市政府决策应急兴建的。引青济秦工程的建设解除了1990年秦皇岛市的断水危机,同时也为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地表水又不丰富的秦皇岛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水源和完整的输水系统。引青济秦工程档案包括从工程项目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表格、声像、图纸等各种载体材料,现有档案资料758卷。加强引青济秦工程档案管理和利用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条件。引青济秦工程档案为工程维修、管理、改建、扩建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与引青相交叉的工程日益增多,引青济秦工程档案为交叉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保证了引青工程免遭破坏。

2引青济秦工程档案发挥的重要作用

2.1引青济秦工程档案为工程维修、管理、改建、扩建提供重要依据

引青济秦工程担负着60%以上的城市供水任务,特别是担负着暑期北戴河的供水任务。截至2010年,自供水以来,累计向城市供水11.56亿m3,农业供水11.07亿m3。引青工程不仅保证了全市工业、交通、能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秦皇岛市的投资环境,为近年来落户秦皇岛的大型企业提供了用水保证,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引青工程对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水源的丰富避免了海水的倒灌和地面污水的侵入;改善和恢复了市区内河道、海口的生态平衡。引青工程对秦皇岛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支撑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为保证引青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并提高其工程效益,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必须认真做好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工作,而工程档案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必要条件。随着工程运行年限的增加,引青工程的老化与安全隐患问题也随之增加,必须依据工程档案对工程隐患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采取修补或加固的方法与措施。近年来,引青济秦工程又相继完成了洋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东线扩建一期、东线扩建二期、东西线对接、西线改造等工程,总投资3~4亿元,使引青工程功能进一步完善,供水保证进一步提高。通过查找档案,掌握了准确可靠的资料,设计出最佳施工方案,节省施工资金及时间。

2.2为领导决策,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当水旱灾害出现的时候,档案中的有关数据(如水库容量、目前水位与蓄水情况等)就是领导决策必不可少的依据。引青济秦工程的历年水质监测资料记录了引青工程城市供水水质、引青工程水源地洋河水库水质、以及水库上游西洋河流域薯粉加工污水排放期的水质情况,这些数据对于开展洋河水库富营养化治理工作,保护好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地,控制和治理水污染,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2.3引青济秦工程档案为交叉工程的决策、设计起到重要凭证和依据作用

随着秦皇岛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引青管线相交叉工程日益增多,例如秦抚快速路、津秦客运专线等工程、商住房开发等,真实、完整、可靠的工程档案是签订交叉工程保护协议的依据,能够保证引青管线不受破坏,又能为交叉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3加强引青济秦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着力做好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为规范档案资料的管理,要建立健全按《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及相应的归档流程。坚持档案工作与整个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同步管理,确保工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要树立全员档案意识,集体参与,使档案的收集工作保质保量,做到完整、准确、系统。另外,实行档案人员走进现场,及时监督指导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这样既改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附属地位,又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使收集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3.2着力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收集、整理、保存、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活动中,以实现档案的最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是积极推进档案数据库建设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通过对纸质、录音、录像、照片或其他类型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使档案资料更加便于研究和利用,提高档案检索、内容查询功能的实用性、快捷性、多样性,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海量化;二是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网络系统,实现档案系统内部的连接与地区网的连接,形成高效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系统,达到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

3.3着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5)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274-01

1 引言

利用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及利用工作的水平,也是档案部门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仅可使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工作效率高、质量好。这样,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本文就计算机应用与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 我国档案计算机管理目前的状况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二十世纪中后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档案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使档案作为一种信息逐步在信息时代展露头角。在近二十年的计算机管理过程中,各个档案部门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其中既有档案目录信息、档案原文信息,又有档案利用、统计等方面的信息。根据我国档案馆网的规划布局,各档案馆管理、保存的档案以时间、地域和行业进行划分,因而馆藏档案绝大部分是不重复的。目前,保守地估计在各个档案部门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多达10亿条,约100TB的数据量。随着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的展开,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将成倍增涨,而现有档案计算机理系统只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和简单的统计分析,远远不能满足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也使得这些档案信息在数字化后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大力加强我国的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实践途径

如前文所述,计算机在现代的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众多的计算机应用的实现形式中,档案网站和数字化档案馆是最重要也是最先进的两种方式。

(1)档案网站的建设

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络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的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它的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好的档案网站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档案工作信息、档案机构信息、档案资源信息和档案利用服务信息等等,因此功能就十分强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a)档案网站在档案机构和网上用户之间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档案网站主页是档案机构的广告牌,具有对档案、档案馆、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宣传功能。利用网站宣传档案工作,具有迅速,及时、直接,极强的交互性、双向性等特点,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其宣传面较广,反馈渠道多样,及时,灵活,如可通过电子邮件,BBS论坛等方式进行反馈。(b)档案网站的服务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档案工作者的服务,二是为档案用户的服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档案利用工作。(c)交流功能,档案网站的交流功能是指档案网站能够为档案作者之间和档案工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2)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数字档案馆是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运行速度的大幅度提高,网络的进一步延伸,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档案馆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在数字化时代,由于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信息传递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获取信息的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其竞争的能力,因此,需要大力建设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将为21世纪档案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的发展,是以传统档案馆为基础,传统档案馆的某些管理方法、经验和原则,将会在数字档案馆的管理系统中得以体现,特别是其中本质性的东西不会丢失。数字档案馆的馆藏内容,即各种数据库的内容,将会完全包含传统档案馆原有馆藏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档案馆完全是对传统档案馆的继承。虽然数字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的发展方向。但在建设数字档案馆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重复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最终建成以国家档案局为首,在全国建立几个档案信膝中心为辅的局面。因为数字档案馆最大的便捷之处就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人们可以随时利用档案馆的信息,即远程利用,此时,档案网站上的信息必须集中,才能吸引广人用户,提高点击率。

4 计算机档案管理实施的对策

(1)加快机读档案的建设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普遍应用。使档案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信息在计算机上得以综合处理,使处理结果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并且有不老化、不失真、不褪色的性质。所以在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下,许多文件和资料从形成直至归档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必将使档案管理的方式向自动化的档案管理发展。

(2)加速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上文已述,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是计算机档案管理的重要实践途径。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档案信息可实现联网检索,从而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加入到社会化的信息网络中,使计算机相对有限的存贮相互得到补充。各档案管理部门为实现资源共享,都积极把管理手段转向计算机的配置、软件的选用上来,使档案管理又向现代化迈进一步。现在我国只有少数有能力的单位建立起了大型或中小型计算机系统,进行档案信息系统管理。而对于一般单位来说,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想要发展大中小计算机系统困难重重,最好立足于地区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各单位实际情况,采用当前应用较普及、而且性能与价格比又十分优良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逐步建立具有各单位特色的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

(3)加强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建设

首先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充分重视计算机的应用工作,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科技产品,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掌握计算机知识是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举措。档案部门抓普及计算机知识正是为了早日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进程。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从现在抓起,把这项工作作为档案部门基础性工作长期来抓。其二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档案专业人员,计算机以其高速运算与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管理者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检索方法。这样就要求档案人员的素质要不断提高。逐步培养他们不仅要热爱和熟悉档案工作,而且还要掌握档案工作中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努力掌握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将档案的接收、存储、提供数据和基本情况的报告都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外语知识。进而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喜萍,杨吕仓.档案管理自动化现状与发展[M].档案学通讯,2000(5).

篇(6)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19-01

一、当前农机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许多地方在农机安全监理中存在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未能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着“三差一低”现象。“三差”主要是指 安全性能差,又大多在山区运输,作业环境和道路条件差,而“一低”则主要指农民机手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维修知识,驾驶技术与应急措施等能力都比较低。且许多地区的 管理资源与交警并未实现共享,容易导致交警的违纠处罚难以落实到位,而驾驶人员则无处交纳罚款,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当前许多地方在农机安全监理中还存在着没有严格规范的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的问题,未能明确岗位之间的不同职责并将其落实到位,且许多地区的数据资源较为匮乏,导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且缺乏科学化。

3.当前许多地区的领导还未能够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农机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农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未经过相关的业务培训,不了解电子档案工作的工作流程,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也缺乏责任心,导致了农业机械档案管理的混乱,容易出现借出的档案不能及时归档或档案丢失的现象。

4.当前许多地区在农机安全监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不完备、没有较为完善的农机统计信息网络系统,对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高素质的农机档案管理人员,致使档案管理的效率低下,农机信息更新不及时,使得农机档案信息难以充分发挥其为农机人事工作以及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及其意义

1.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1.1加强对农机电子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例如,电脑、照相机、打印机和复印件等办公所需要的电子设备,促进农机安全监理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提档与升级,做好安全监理的防盗、防水、防火以及防蛀工作,在档案室内随时备好灭火器以及防虫剂等档案管理所需的用品,做好农机监理档案的安全工作。

1.2应当注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农机安全监管,已经成为当前做好农机安全监理的必然要求,档案管理正在由传统的纸质管理向纸质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相结合转变。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农机安全监理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与纸质档案相比,它不仅具有快捷、准确、方便的特点,还可以实现数据格式与纸质档案一并保存,且有效防止了档案内容被篡改,有利于促进农机安全监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应当注意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是当前农机安全监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与管理水平是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机安全监理档案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要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不断学习的观念以及积极的创新意识,还需掌握较好的现代化技术,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操作。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与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有关于农机安全监理的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于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的意义

2.1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农机安全监理,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创新了农机档案管理的管理模式,突出了电子档案信息量大、易于保存、资源共享以及查找方便等优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农机安全监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数据的整合,促进了农机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2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为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制定工作计划、进行日常执法活动以及规范安全监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其中所记载的机手肇事与事故处理案例使其成为农机安全宣传的重要教材,此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农机安全监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农机安全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机安全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3加强农机电子档案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机档案资料整理、保管及其利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农机安全监管的科学与规范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当前在农机安全监理中还存在着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不完备等问题,给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应当注意加强对农机电子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各方面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更是跻身于世界前列。21世纪是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计算机行业是各行各业的领头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方面,有了计算机加入,使档案管理更加的方便、快捷。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机关内的档案非常重要,不仅重要,而且数据量非常大,这也加大了公安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传统的档案储存方式过于繁琐,易丢失,运用计算机管理就很好的解决了数据大、整理繁琐等传统管理方法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公安机关的档案管理使用计算机技术,使数据和案例的整理更加的简便,查询也更加的方便,提高了公安机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国家机关的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更加的合理有序,促进公安机关档案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好的管理方法还没实现完全普及,有些地区仍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所以本文通过阐述传统档案管理的弊端,以及对计算机技术在公安机关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的优势介绍,让人们再次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 我国公安档案现状

从计算机引入我国以来,电脑行业就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自然国家机关更不例外。公安机关的档案是指公安机关在履行国家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公安专用文件材料。它主要包括公安文学档案、公安声像档案、公安会计档案、公安人事档案等。简单地来说,就是指一些警员的资料、犯罪分子的案例、犯罪证物和公安人员办事的费用记录等。公安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公安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的井然有序,才能使它在打击犯罪、保护人们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档案管理是目前公安机关的紧迫任务之一。

2 我国公安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

在信息化的今天,计算机加入到机关的档案管理中是必然的趋势。我国虽然在一些发达地区实现了在公安机关的档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但仍有一些地区没有使用这一新技术,而仍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主要是以人为本,使机关人员的工作负担加重,有耗费时间长,人力耗费大、工作效率低等特点。即便有这些劣势,但这些地区的人员仍不想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方式,不愿意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可见他们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仍固守传统的简单整理文件的模式,认为用计算机管理档案过于麻烦,对新的管理方式有抵触心理。计算机管理机关档案,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人工录入,并且要按照材料的分类归档保管,档案信息的输入、检索、利用等工作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刚开始会比较的繁琐,这也使一些工作人员不愿意使用这种新的档案管理方法,看不到这种方法的好处,对于管理方法的变革不够重视。其次,有些机关人员对于这种新的档案管理方式不熟悉、不了解,甚至对于这种新的系统不会使用,认为现学这种信息化管理方式,太过困难,认为传统的模式也比较方便,这也是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的阻力之一。造成了我国现在公安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是:国家想要推行新的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某些地方人员更依赖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这就造成了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更适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量如此大的社会,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使信息查找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

3 计算机技术在公安机关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资料数据非常庞大,所以对档案科学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一些公安机关人员渐渐的弱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公安机关的档案繁琐而且数据量庞大,传统的档案管理容易引发很多问题。如资料的丢失,传统的纸质版的保存不能很好长久地储存资料,容易造成资料的丢失;资料的损毁,简单地文件整理,然后放入档案室,对于长时间的储存文件来说,极容易被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查找案例的繁琐,在警察办案中很重要的就是对于案件的深入了解,对于嫌疑犯的了解,那么这时就需要对以往的案例进行查找和利用,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使案例的查找变得更加困难。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计算机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兴起已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方面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已成为机关档案信息管理方面的必要保障。首先,信息化的管理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管理方式中资料易丢失、易损毁等问题,只要简单地录入数据,根据文件的类别进行归档、备份,那么档案一般就不会丢失;其次,对于公安机关的档案管理信息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查找与利用,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数据之后,按年代或地区等方式进行分类放置,查找时,只要在搜索栏搜索想要的数据就可以了,节约了传统管理方法中一一查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展了资源共享范围,传统的档案管理受到有限的信息传送技术的影响,无法进一步对资源范围进行拓展,而计算机管理方式就可以很快的进行信息传送,扩展资源共享的范围与区域;使档案信息更加组织化、系统化,更好地维护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实现了公安档案管理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公安档案管理更加适应网络现代化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4 计算机技术在公安档案管理中运用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安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档案管理的认识也逐渐的加强。在档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使档案信息更加的组织化、系统化,更好地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科学规范的公安档案管理,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1]胡海敏.浅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关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49-51.

篇(8)

一、企业电子档案的形成与利用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

 

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异地的远程利用,为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和途径。档案唯一性、原始性和凭证性是真实记录历史的重要体现,因而历史的延续需要必须最大限度的保护档案,档案数字化之后,档案利用方式主要是使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档案原件从而得到了有效保护。档案信息数字化能够使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得到转化与再现,它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有简单、快捷和可以保持档案原始性的特点。为档案电子化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服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一般都采用树形分类结构,使得它的权限控制灵活、简单;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入库简单,并提供了入库前的浏览功能,它的界面要素简单,一看就会,无需复杂的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查询简单的功能,为档案提供利用,实现档案服务功能提供了举大的支持作用;对于没有电子版的档案,可以提供批量扫描、从而保持档案的原始样貌,对于已形成的电子档案可以提供快捷的入库管理功能。

 

(三)实现档案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变

 

在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引进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大型、高效的电子化仪器后,利用高效扫描仪将纸质的档案扫描成电子档案,扫描完成后,对扫描录入到网络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进行整理修正,并在网络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索引信息,从而达到电子档案的快速自动检索,并最终为查询客户端提供档案服务。

 

(四)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利用

 

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目前电子文件所采用的介质主要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电子档案归档主要用磁带和光盘。

 

对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档案提供利用的方法有三种:即提供拷贝;通信传输;直接利用。

 

二、电子档案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队伍的素质与企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

 

历史原因,许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属于人员安置型,造成目前企业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档案管理人员中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电子档案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二)企业的档案管理得不到高层领导应有的重视

 

很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档案的管理认识不到位,认为它只是文字类的工作,和公司安全生产以及发展建设比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正是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和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责任心不强,直接导致原有一些档案资料的缺失,企业库藏档案资源不够丰富,影响了日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和工作支持。

 

(三)企业的档案管理缺乏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负责

 

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档案专业毕业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是相当的陌生,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是资料的简单收集和分类、存放,根本意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外,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低下和频繁更替也造成了档案管理的断档。此外,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立独立档案管理部门,往往合并在其他部门之下,例如库房兼做档案室。这些行为将导致企业档案资料的归档和保管不一致。

 

(四)企业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首先,个别企业的领导还没有完全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当中,对档案信息化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其次,在多数企业中,关于档案信息化的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健全,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和依据。还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档案数字化设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其硬件设备使用率低,数字的录入量非常有限。最后,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三、推进电子档案在企业中加快发展的办法

 

(一)提高档案队伍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稳定档案管理队伍的结构

 

各企业应加强企业档案管理队伍的知识水平,通过不间断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来加强档案队伍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其中岗位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最主要途径,培训的方式要因人、因地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促进电子档案的发展

 

电子档案的发展离不开档案信息化的支持,只有不断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积极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促进电子档案在企业中的利用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推进电子档案的应用

 

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想将档案工作搞好的,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领导的不重视、不支持。因此,我们要想将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就必须说服企业领导,让他们能真正的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支持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不断的提高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使档案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加大电子档案优点的宣传力度,普及电子档案的知识

 

只有在实际档案工作中,充分体会到电子档案的便利和快捷,才能促进电子档案的发展。电子档案的优点毋庸置疑,但不是人人都意识到,只有在工作中加大其的使用和宣传力度,普及电子档案的知识,使公众认识到电子档案的优点,才会有更多地人选择使用电子档案。

 

篇(9)

2 在“双套制”下如何解决纸质与电子档案的归档

篇(10)

以前的机关档案管理是以档案室为主,纸质记录为辅,用纸作为载体,记录、收集、管理档案,纸有易燃、易霉和保存时间短等缺点,非常不利于档案的管理[1]。随着网络的普及,老式的机关档案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也逐渐被网络所替代。研究网络环境对机关档案管理的影响对于机关单位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网络环境对机关档案的产生的积极影响

1.1 档案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变化

以前传统的机关档案产生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人工以纸质文件记录、整理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个档案产生过程相对缓慢,要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如果在记录过程中出现错误,非常不易于修改。而利用网络办公,实行对机关档案的管理,完美的解决了这了这些问题,打字记录的方式远远比写字记录饿方式快,电脑文档记录只占电脑内存而不消耗其他资源,一旦出现错误也可以随时进行更改。

1.2 档案的载体形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纸质载体一方面不利于档案长久的保存和查找,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机关档案实行网络化管理,以更为便捷的记录方式、快速的传输速度开始取代传统纸质办公模式。而且在网络环境中,有着更为立体化的内容,比如说影像和图片,可以在档案中插入图片或者影像,可以更为完整的展示需要传达的内容,使得枯燥的内容变的更加丰富、生动。而且电子档的档案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查找起来更为方便,省时又省力。电子档的档案在传输中也不是纸质文件能够比拟的,电子档的档案传输速度迅速且不易丢失,在机关单位局域网内就能完成办公。电子档档案的备份也比纸质的简单许多,有个U盘就可以了,或者直接上传到网盘中。电子档的档案还可以进行加密处理,这也是纸质文件所不能做到的。

1.3 档案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变化

机关单位采用网络管理档案的模式取代旧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实现了档案现代化管理,是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进步。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只需要负责档案整理、归档、保存以及查阅等简单的工作就可以了[2]。

2 网络环境下机关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水平不达标

计算机现在已经是机关现代化办公的必需品,但是毕竟进入机关单位的时间较短,一些年龄稍大点的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运用并不是十分的熟练,因而在操作方便就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不知道excel如何计算公式、如何插入表格等,这些问题特别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错误。

2.2 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管理和保护意识不强,是目前很多机关单位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严重点说这就是“通病”。再加上电子档案归属范围不够明确细致,机关单位内部存在着交叉作业的情况,某些机密电子档案也没有设置密码,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对档案的保护意识方面较为薄弱,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由于体制改革所致现在的机关单位都是所谓的“合同工”,这就更加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更别提有效保护机关单位档案,以上原因都会致使档案管理的难度加大。

2.3 硬件、软件设备不统一

现阶段在国内办公网络化方面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还没有一个具体标准,机关单位在此的选择上空间很大,所以就造成了硬件、软件方面的差异化、造成有些文件格式打不开的情况。

2.4 领导对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有些领导对机关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关于电子档案的法律法规政策也相对的缺乏了解,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负责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更替频繁,由于体制改革等问题使得现在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是所谓的“合同工”,在职人员的频繁变化,使得电子档案保管人员成了可有可无的职位,有些机关单位甚至就没有设立档案保管员这个职位;电子档案也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用得上,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某些观念老旧,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时期。

3 网络环境下机关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

机关单位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尤其是办公软件的正确操作与使用,这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的进行。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关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的管理者,更是信息的收集、归纳和供给者。身为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学习丰富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运用知识来更新知识结构和先进理念,以做到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网络化管理。

3.2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正确管理理念

提高档案管理在机关单位管理中的地位,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建立档案分类管理制度,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机密文件加密码并且不互通。对机关档案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爱岗敬业培训,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培养责任心和对档案的保护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3.3 统一各机关部门使用的办公操作系统

在硬件方面,标准配置的标准要统一,符合日常机关档案管理的需求;在软件方面,机关单位要做到操作系统的优化工作,统一的档案读取软件和统一的软件格式,确保档案在互通过程中的顺利读取,避免的因读取软件不同或者格式不同引起档案打不开的情况发生。

3.4 提高领导对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设立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职位是必须的,做到“术业有专攻”,专门的人才放到专门的职位,懂得多才能做的好,出了成绩才能引起领导对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建立健全员工离职、入职和交接制度,做到机关档案的无缝衔接,让领导不再有“需要档案时,却无档案可查”的感觉[3];再次,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出击,多向领导汇报实时的工作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机关档案部门的重要性;相关领导也应该重视和学习机关单位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现代化的电子档案管理。

4 网络环境影响之下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4.1 手工书写,再录入计算机

收工书写主要是指机关单位安排专人从事文书的起草工作,然后将资料交给档案管理人员,由之录入到计算机里,以此作为机关单位的正式文件并加以储存,手稿也作为辅助材料储存。

4.2 直接键盘录入计算机

直接键盘录入计算机就是直接用计算机起草文件并进行修改,完成以后直接保存即可,此种方法方便、省事、便于修改。

4.3 数码影像设备记录生成

数码影像设备主要是用来记录机关单位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以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当作档案储存起来,方便日后查找。

5 结语

总之,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网络化、无纸化办公的推广与发展对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机关档案保管人员也应在现代化网络环境之下,全面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邵景霞.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天中学刊.2012.27(2).

[2]陆颖蕊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系统技术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4.

上一篇: 对外投资现状 下一篇: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