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16:41: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协调机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搭建塑料拱棚(也可利用现有闲置住房和蚕室)。建好常压灭菌炉灶、烘干炉灶,备好清洁水源:购置三相电动专用粉碎机及喷雾器、接种箱等工具:购买直径15厘米、厚度0.04亳米的卷装聚乙烯食用菌培养袋若干:另备塑料扎口绳若干及热封口机1台。
二、桑树枝条储备
将剪伐后的桑树枝条用专用粉碎机粉碎成细小的薄片,然后晾干、装包备用。来不及加工的鲜桑枝条,要妥善储存。应储存在向阳、背风、土壤干燥的储备棚里,每10天左右上下左右里外要对调、翻动一次,以防霉变,影响栽培原料的质量。
三、把准配料比例
栽培实践证明,“育71-1”桑树枝条优于“湖桑32号”,夏伐桑枝条优于冬剪枝条。桑树夏伐枝条因木质化程度高。是育菇首选原料。制作培养料时,按70%夏伐枝条、20%棉籽壳、9%小麦麸皮、1%生石灰等其他辅料进行配比。冬剪枝条木质化程度不高,要适当增加配料比例,制作培养料时按50%冬剪枝条、40%棉籽壳、9%小麦麸皮、1%生石灰等其他辅料进行配合。
四、装袋接种灭菌
把直径15厘米、厚0.04毫米的聚乙烯简膜截成55厘米长的圆筒,一端封口,将培养料装入塑料简袋内,每袋重1公斤左右,扎口后放入常压蒸汽锅进行蒸汽灭菌。先用旺火加温,当锅内温度升至100℃时。改用文火,持续10-12小时后停止加温,降温至70℃时出料。待培养料简冷却到28℃时,搬入接种箱。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伸入接种箱内边打孔边接种。这一过程要求动作快,持续时间短。若接种穴深则要多装菌种,以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干燥能力。
五、适时调节温度
接种后的菌袋呈“井”字形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前半个月,室内温度要控制在18℃以上,但不要超过28℃。以利菌种快速萌发定植。待菌丝长至8~10厘米长时,可将外袋一端解口。接种后25天,脱去外袋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后,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严防“烧堆”。10天后进行第二次刺孔增氧。一般情况下。接种后40~45天菌丝即可满袋并转色结束。在温度管理上要注意四点:一是要保持培养室凉爽,温度不要超过30℃;二是培养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三是严禁阳光直射菌袋:四是尽量将菌袋疏散,菌棒呈“”形摆放,堆高不超过6层,若采用层架单层摆放则更好。
六、分季管理出菇
当菇蕾大量出现时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时室温应控制在10~16℃,空气湿度控制在90%。香菇出菇时间较长,春、秋、冬三季均可出菇,因此在管理上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 秋菇管理:11―12月这段时间出的菇叫秋菇。其管理的关键是:温度12~15℃,湿度保持在85%~90%。在空气新鲜的情况下,减少水分蒸发,做好保湿工作。当菇蕾长到黄豆太小时,视天气干湿情况进行喷水。气温高于20℃早晚喷。中午不喷;下雨天不喷:阴天少喷。
2 冬菇管理:1~2月出的菇叫冬菇。这一时期出菇的质量最好,但菇房内温度保持不低于3℃是关键。早晚不宜开窗,中午气温高时,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3 春菇管理:3~6月份出的菇为春菇。这一阶段调湿是关键,要适时进行菌棒浸水。浸水前先用8号铁扦。从菌棒的一头打到另一头,然后把菌棒排放在水稽或沟中。以水淹没菌棒为宜。但必须注意的是,菌棒减量不到1/5时暂不浸水,温度超过25℃以上也暂不浸水。其他管理同秋、冬菇。
七、严格搞好消毒
育菇前要用17%福尔马林加0.1%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和1%的有效氯漂白粉。对培养室内外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以预防菌种感染病毒,减少烂菌、病菌发生,以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八、适时采收上市
香菇长大后,要适时采收。按照“先熟先采”的原则,即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长到八分熟,其边缘稍内卷成“铜锣边”时为采摘适期。采摘时不要碰伤小菇,采菇前最好不要直接喷水。采收时要按大小分放。分别出售。第一茬采收结束后。通过养菌、补永等措施,重复第一茬管理方法,直至最终的第五茬香菇采收。
九、注意事项
若采用闲置太蚕室套育食用菌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传授大学生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培养好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但大部分学校因重视程度轻、师资队伍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权责划分不清、课程建设体系残缺等问题,在实施国防教育过程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重要性认知不足
很多高校忽视了国防教育工作,认为学生军训只是走过场,导致宣传力度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追踪、评估、监督机制,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足,人员匹配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没有任何监管机制,更谈不上任何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二)缺乏与承训部队建立长期共建合作
军训承训部队一般由学校自主联系、邀请进校训练,由于不是隶属关系,相互之间协调起来很难,要么是部队自身兵员有限,任务繁重,抽不出兵力承担;要么是各学校的学生军训时间高度集中在九月份,“撞车”现象尤其突出,故难以寻找到满足需求的军训部队进行长期合作。
(三)管理機构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
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管理机构不科学,未设立军训办公室和国防教育教研室,由武装部、学生处代行其职能,带领新生年级负责辅导员协助军训承训部队一起在校园内开展军训工作,参与到军训工作的人员极少,谁年轻就派谁负责,资历尚浅,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根本无法胜任国防教育理论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四)课程体系残缺,训练内容单一,考核方式简单
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国防教育教师,加上承训部队派出教官基本上学历不高、教学能力水平有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军事前沿知识,甚至以录像代替教学,只能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出现重训练、轻教学的现象。在军事技能训练方面,把军事技能训练内容简单化,训练时间缩短为一周左右,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制定大纲要求,严重影响训练质量。在国防教育考核方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相关规章制度及规范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出现平时训练懒散的现象,严重偏离了国家实施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
二、基于协调机制解决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建立协调机制,从上到下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划分各部门的权责,建立起监督制度,确保高校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创新。
(一)省国防教育部门加强监管,督促高校落实政策
省国防教育部门将相关文件政策下发到各高校后,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方式,导致高校只是应付式完成任务,没有真正落实国家国防教育政策。因此,省国防教育部门需不定期检查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对做得不好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与经费密切挂钩。若可以统筹安排承训部队到各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解决国防教育的老难题,必定将国防教育推上新台阶。
(二)加强与部队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高校要积极与承训部队进行沟通交流,争取成为固定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包括参观部队营地进行实地教学,师资互聘达到资源共享,邀请部队专家进校举办“将军讲堂”、“名师讲堂”等专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加强校军协作,持续推进交流,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三)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成立专门的军训办公室和国防教育教研室,负责制定全校军训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军训期间的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建立起一支素质良好、专业化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完善国防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为其国防教育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帮助和培训更多的年轻国防教育教师快速成长。
(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训练内容,完善考核方式
将国防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完善考核形式。军事理论课可运用案例教学法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兴趣。同时,开展国防知识宣传讲座,邀请英雄模范人物进校与学生互动交流,安排学生到部队营地观摩训练演习等,还可以通过成立国防教育社团开展各种活动来推广和传授国防知识,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到校园生活。改进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开展一些实用性项目,例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技能、自我防卫技能等内容。
完善国防教育考核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军事理论课可采用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价,军事技能训练以训练项目进行量化评价。把两者有机结合作为军训总评的依据和课程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必须重修。
(五)建立校内监管制度
成立由学校领导、教职工代表组成的国防教育工作监督小组,监督检查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解决国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定期专题汇报制度,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没及时履行责任的部门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教育,鞭策各部门齐心协力搞好国防教育工作,使得国防教育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构成完整而系统的国防教育学科体系,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自2006年以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地区有关企业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合作。通过这几年的合作,实现了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提高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成长周期,拓宽了就业面。二是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先进适用的实际操作技术相结合,避免了人才培养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三是最大限度满足两地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四是破解了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难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工程教育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中东部校-校-企合作不仅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而且对中部来说,所培养的人才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此外,中东部校-校-企合作搭建了互利双赢的平台,使中东部校企各得其所,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通过资源整合和相互间的人员交流,有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真正发挥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一、中东部校-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多种原因,中部地区经济相对来说还不发达,其经济结构仍然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中部地区需要利用好本地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出现了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实行低成本人力资源扩张,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说,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路径选择。经济的较大差距和人力资源的互补性,为中东部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东部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是一个互补双赢的选择,同时对中部学生而言,东部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素质的课堂,也是就业、创业的理想环境。尤其是宁波地区模具企业数量庞大,已经形成国家模具生产基地。邯郸已把装备制造作为今后的主导产业,最近几年,模具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但距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还相差较大,模具国有大型企业只有12家,中型私有模具企业也就16家,而且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缺乏。建设和发展邯郸模具经济,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化多功能模具产业基地,需要大量经过在东部地区“学成归来”,具有东部企业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专业技术人才。地处发达地区的宁波,高职院校众多,竞争激烈,生源有限,所以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为本地培养所需人才,同时发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中东部高职院校和东部企业之间进行人才合作培养,不仅对于中东部高职院校,而且对中东部企业都是非常必要的。
东部地区高职院校一直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进行办学,多年来一直进行着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政府也积极鼓励高职院校走出去,所以在合作办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的经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院校,无论是在师资、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走在其他院校的前面。地处中部城市邯郸的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解放,大胆改革,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也积累了一定的校企合作经验。所有这些,都为中东部高职院校校-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二、模具专业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与宁波几个大型企业合作培养模具专业人才始于2006年,在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互助互学,形成了良好局面。合作之初,采用的是“2.5+0.5”的模式,即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习2.5年,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地区的企业学习、实习半年,然后就地就业或回来就业。这一模式的优点就是理论课比较容易安排,讲授比较系统,但缺点是理论与实践没能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有一定的脱节,结果形成了学习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为了能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经协商采用了“2+0.5+0.5”模式,即学生入学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习2年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上学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学习专业技术课并进行专业实训(即建立邯郸班),第三学年下学期在宁波模具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就克服了“2.5+0.5”模式的缺点。
这几年,共同培养毕业生一百多人,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对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不仅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双师培训、专业设置、教材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对其它专业建设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见表1,表2)
表1 模具专业三年建设部分成果
表2 模具专业三年就业率
对于参与合作的企业来说,获得了优质的生产力,很多联合培养的学生在这些企业中成为了中坚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来说直接或间接的为学院增加收入达30多万。通过校-校-企合作,中部地区学生开阔了眼界,中部院校实现了对东部发达地区实训、师资资源共享。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获得了相应的收益,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中东部高职院校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调机制探索
企业没有法定的办学义务,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办法就是使他们感到通过合作有利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建立校-校-企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通过图1说明校-校-企人才培养协调机制运行。
图1 校-校-企人才培养协调机制运行图
在这个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的高职院校以及参与合作的企业以校企双方共赢为原则签署合作协议,界定清楚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在合作框架下成立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以参与合作院校系主任、专业主任、专业带头人、企业领导、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参与合作的中部院校与东部院校进行联合招生,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研究专业设置。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参与学校专业设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企业教育培训部与合作院校教务处在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习实训方案设计。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积极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最后在校-校-企共同建立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从而形成院校提供高技能人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良好的人才培养协调机制运行模式。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四、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一)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
1.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安排不同步,学校人才的培养具有滞后性。学校的教学有严格的计划性,企业的生产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往往企业有生产任务时,学生因理论课还未讲完而不能到企业去实习;而当学生需要实习时,企业又因为生产任务可能不足导致难以安排。学校对市场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是那些面向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的学校对企业需求变化的反应也不可能完全同步。
2.缺少相应的政策与法规来促进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高等教育的实习模式,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企业被动接受,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解决高校学生实习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这种合作应该以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基础,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
3.课程安排冲突,教学理念冲突,教学资源重组频繁。两校在两年的课程安排方面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导致有的课程学习两次,而有的课程甚至都没涉及到。教学理念方面东部院校以实用型为主,而中部地区偏重于理论。在合作中要结合企业岗位性质,改变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一旦合作项目更换,必然要调整教学内容、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造成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给学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校-校-企合作对策
中东部高职教育校-校-企合作是一新事物,需要上下合力,校际协作,校企联动,营造一个适合中东部高职教育校-校-企合作的社会大氛围。
1.选择合作院校和企业是关键。在寻求合作院校、合作企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合作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优势,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了解合作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规模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专业情况,找到与合作院校和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利用合作院校现有的优势,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的校-校-企合作,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的局面,只有出口畅通了,学生在企业站住脚了,学校就有生命力了,效益好的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了,宣传渠道自然形成,进口问题自然解决了。
2.落实就业是推动中东部职业教育合作的根本。良好的就业环境可以极大地推动中东部职业教育合作和中东部劳动力资源的有序转移。为解决就业问题,重点做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落实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把学校招生与企业录用,学校教室与企业车间,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成立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学校以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获得信息,企业也从中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状况,使校企联系得到加强,促使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二是建立校-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校-校-企合作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联络员队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
4.寻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多种、多家合作。目前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企业是生产经营性的,很多企业所看重的是眼前的直接利益,只感兴趣于选择优秀学生。实践教学与实习费用等问题仍将限制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展开。为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寻求政府的政策激励及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
五、结束语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及东部模具企业通过模具专业校-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通过联合招生,师资交流,学生交流,就业指导,资源共享等,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现培养方式改革。在原有的单项、单调的双主体的校际、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扩展至多项多主体的校-校-企合作模式。本文以此案例,对人才联合培养协调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证明,协调运行机制的建立是这一合作模式良好运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柯森.高校校际合作办学促进论[J].高教探索,2002(03).
[2]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02).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主要工作是为图书馆读者文献资源服务、文献资源日常管理和教学科研服务提供支持。由于图书馆办公室深入到图书馆各项业务部门中,和各类事务都有着密切的接触,所以对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配合必要的资料搜集和调查研究能够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准确、详实的信息资料,是图书馆管理层制定策略的重要依据。
一、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协调工作现状
(一)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办公室工作人员还存在着和其他部门沟通不到位,缺乏人员交流的问题,工作人员之间关系不密切,没有相互配合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协调性差,很多工作人员都抱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专注于自己分内工作,别人的事情一概不管,尤其是一些权责不明的中间工作更是相互踢皮球,对待工作积极性差,造成了工作量的堆积,影响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协调能力缺乏认识
有些高校对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图书馆办公室可有可无,图书馆办公室各项杂务可能并没有专门人员负责落实,随意性大,影响了图书馆日常事务的处理速度和质量,也有一些高校直接安排教职员工亲属负责图书馆办公室日常事务,无论是其专业水平还是综合能力都难以胜任,管理方法陈旧,缺乏服务精神,没有将图书馆办公室在日常工作协调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
(三)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查找文献资料的重要场所,而图书馆办公室人员恶劣的工作态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读者的不满,影响了图书馆内的学习氛围。
二、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协调工作基本原则
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形成“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将协调沟通作为自身职责的一部分,并将该工作视作对上级和读者服务,从而有效梳理冗杂的图书馆日常业务,将所有动作都统一在同一个整体目标下,为读者和管理层提供更好的协调服务。
(一)纵向协调
在日常管理工作,不同的领导往往分管不同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会从自身分管工作出发,向办公室发出不同的工作指示,不同领导之间的工作要求可能有所出入,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计划、会议和活动组织等日常工作都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形成明确的先后顺序,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根据管理层的沟通结果落实,同时还要通过必要的沟通来消除不同领导之间的误会,建立图书馆全员之间的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
(二)平行协调
在平行协调工作中,图书馆办公室要学会多方意见的倾听,站在全局立场上,综合多方意见,通过有效的沟通均衡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以为读者服务为基本理念,秉公处理,在处理日常矛盾的同时注意避免造成部门之间、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矛盾的激化,要学会通过多种工作手段疏导并消除部门和员工的不满情绪。而在工作权责方面,高校图书馆办公室要注意协调工作的实效性,要以读者的日常服务和图书馆内日常事务为中心,将精力集中在领导层关心的问题上,狠抓重大事项,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2]。
三、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协调工作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有着明确的权责范围,作为领导的左右手,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摆正心态,不能越权干预其他部门内部事务,也不能,要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铭记心头,做好本职工作,出谋而不决策,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过问,更要注意保护敏感信息,不要成为流言的源头。
四、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的缺失及要求
(一)综合素质的缺失
目前,信息技术等新型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也应积极引进新技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没有应用新技术的意识,认识不到新型技术的重要性,不愿意也不会应用新技术。很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会利用word打字,而不会应用其它新技术去管理办公室资产、维护办公室数据库等。这样,就导致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明显缺失。
(二)综合素质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办公室人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这样,才可以确保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开展与当下的政治环境相适应,避免两者之间严重脱节。高校图书馆的办公室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组织观念与政治观念,还要了解图书馆内部制定好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纪律观念、政治观念的引领下,解决办公室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由于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办公室及图书馆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大量的内部工作与外部工作。因此,图书馆办公室人员在处理内、外部工作并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时就需要过硬的政治素质给予支撑。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证高校图书馆的稳定运行。
五、较强的业务能力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新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个人业务能力的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应当学会应用新型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利用新型技术来对办公室内部的档案、资产、设备等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办公室人员还应当利用新型技术来统计办公室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相关信息等,确保各项工作的准确性。
六、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3]。一般来说,办公室人员的人际关系处理,可以分为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及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处理与领导之间关系的时候,办公室人员应当严格执行馆长等上级领导作出的有关决策,要在所有部门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对于那些有异议的上级决策,办公室人员不要随意与其他同事在私下交流,要根据个人的判断力进行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应当维护领导的权威。但是,如果领导在工作中存在哪些失误,办公室人员也要及时与领导沟通,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办公室人员还应当在工作中对相关问题加以总结、分析,并将基层同事的主要意见反馈给领导,为领导的决策工作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在处理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时,办公室人员要集中优先解决其它部门的加急事件,不要发生推诿责任的现象与问题,也不要在工作中存在严重拖拉的现象。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事件,办公室人员一定要及时与其它部门的同事进行沟通,还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多听取其它部门的相关意见,发现自身工作存在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加以解决。此外,办公室人员一定不能对其它部门及同事妄加非议,以免引起其它部门同事的反感,造成办公室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
办公室人员只有妥善处理与领导、其它部门、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办公室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以此确保高校图书馆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闽毕支〔2021〕6号
各有关市、县(区)“三支一扶”办,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
2021年,我省将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现就做好2021年省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及数量
征集承担省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任务,并纳入到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县(市、区)的乡(镇)的教育、农业(含林业、海洋与渔业、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农技推广、农业现代化和水利)、卫生和扶贫(含基层保障、综合性文化服务、司法)等农村基层紧缺工作岗位。乡镇工业(产业)园区岗位和乡村振兴岗位新纳入征集范围,并予以适当倾斜,不征集城区街道、社区岗位和乡(镇)党政办岗位。
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约600名高校毕业生,纳入范围的每个县(市、区)岗位征集数原则上不超过15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可适当增加。
二、工作流程
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申报、审核和工作,通过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以下简称公共服务网,网址:220.160.52.58/)开展。
(一)岗位征集申报。3月5日前,各有关县(市、区)“三支一扶”办按照岗位征集填报要求(以下简称填报要求,详见附件),统筹考虑本地基层人才实际需求、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期满就业情况等因素,在规定范围内征集岗位,确保岗位信息完整、准确,通过公共服务网“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岗位需求申报”上报设区市“三支一扶”办。
(二)岗位信息审核。3月15日前,各设区市“三支一扶”办审核所辖县(市、区)上报的岗位信息,并通过公共服务网报省“三支一扶”办复审。各设区市“三支一扶”办要认真对照填报要求,统筹考虑2020年度招募情况、管理服务情况和已下达的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专项经费指标,严格把关各县(市、区)岗位数量和条件设置。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完成岗位征集申报和信息审核后直接上报省“三支一扶”办。
(三)下达招募指标及岗位。省“三支一扶”办根据各地岗位征集、“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日常管理服务、期满就业跟踪服务和相关政策待遇落实等情况,审核拟定招募指标,报经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适时面向社会公布招募岗位信息。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切实加强与本地教育、农业(含林业、海洋与渔业、计生和水利)、卫生、扶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合理把握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岗位比例,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人才需求,统筹考虑岗位安排与期满就业工作,优先征集有空编或者将来2年内有空编的基层服务单位岗位。岗位征集工作中有什么具体问题,请直接与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游 风
联系电话:0591-87565225
附件: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填报要求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
2021年2月3日
(此件不公开)
附件
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
填报要求
1.单位名称:须体现单位所在乡(镇),例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乡(镇)**小学。
2.服务单位所在地:精确到县(市、区)一级。
3.岗位名称:按照岗位性质填报,例如:教师、医生、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4.服务类别:分为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四类,其中支农和扶贫岗位下设小类,例如:岗位为**镇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服务类别应选择支农(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
5.需求人数:每个岗位申报1人。同一岗位需求2人及以上的,分别申报。例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
6.性别:性别要求一般设置为“不限”。各地可统筹考虑在岗“三支一扶”人员和基层服务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情况,按相同岗位1:1比例设置岗位性别要求。
7.学历要求:岗位学历条件一般设置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的,需报送相关说明材料,经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设置。
8.专业:根据岗位实际,专业条件可填“不限”。如需对专业作出具体要求的,一般按照大类进行设置,严禁因人设岗。各学历层次(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和大专及以上)对应专业要求须为同一或相近专业。支医岗位应有明确专业要求。
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的发展机制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税收政策注重监管的效果,根据政策进行统一的征收,对于小微企业的鼓励与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颁布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地方税收政策从全局监管的角度来看,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特殊的政策优惠。②税收政策要通盘考虑税收的成本,而小微企业的税收成本相对较高。小微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税收征管方面也必须存在多元化,多角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增加税收的成本,那么这样就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③小微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税收政策针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并不能在企业的体量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税收政策根据税收成本的预算,不可能增加小微企业的税收服务模式,显然,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在小微企业发展与税收政策中也非常抢眼。④小微企业在越来越快的发展进程中,会暴露一些与政策不相适应的东西,对这种情况税收政策的监管和征管作用显得相对乏力。
2协调机制在税收与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是地方税收部门与小微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必须认识到协调作用在小微企业持续发展中和税收政策中的作用。首先是助推企业发展,培养新的税源。推动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是税收部门的职能,通过服务模式和监管模式的优化,对于小微企业的内涵和跨越发展具有强势的推动作用。其次是协调模式的均衡性。小微企业的发展与税收政策的相互影响要实现制约和均衡。征收和管理方面职能部门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将管理转化成服务模式。改变工作方式,在方法上实现创新,切实做到为小企业进行服务。再次,要通过税收服务对小微企业提供一些非税收服务。要真正在管理上下功夫,不仅要提供上门服务,而且要帮他们解决运营中的具体问题和难题。要常态化沟通,保持良好的服务理念和高效的服务作风,把税收服务做成动态化、生活化的服务。
3协调机制在税收与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实现
协调机制的具体实现要根据小微企业和税收政策来进行判定和实施的,既要做到灵活应用,还要做到全局性和统筹性。在完善征管的基础上,协调机制更应当注重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
3.1协调政策
税收工作和小微企业的主要节点就是要完成征收和管理工作,其实就是政策的实施。但是在实践中,政策的落实不仅需要更高效的执行,而且也需要做好前、中、后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还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对其要缴纳的税收要进行核算和合法征收。针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出其不足和缺陷,针对市场、政策、法规、运营等实际情况帮助小微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立足市场、企业目标、税收管理和区域性的发展政策做好协调工作。
3.2协调职能
职能管理部门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调节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融资、管理、市场营销、和政策规避等。联动银行、其他管理部门、市场目标客户以及政策制定部门,观察小微企业发展中可能或者已经遭遇的问题,在管理职能范畴内的问题要做好解决方案,还要根据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税收问题进行税收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
3.3协调制度
制度化的安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一方面要做好小微企业发展模式的调整,不断调整小微企业发展与制度的冲突所产生的问题。再一方面必须要完善管理,以服务为本,贴近小微企业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协调。以制度管理为着力点,规避制度化管理带给企业的影响,协调政策机制、协同机制和关联影响机制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矛盾,扩大协调的效果,从而形成切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协调机制。
3.4匹配基本协调点
最常见的协调机制主要是为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税收完成进行的。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协调点要融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税收完成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工作。完善管理,将管理深化,以最优化的效果来增强协调机制的内涵,从而促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4对策与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theory and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to use for reference foreign related exper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a multi-level and variou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so as to engineering project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help, make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theory in our actual engineering to play a bigger role in the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odel. Link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协调管理的理论背景
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亦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就势必使得同一个项目有越来越的队伍参与进来。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各方面的良好沟通和协调,这就给我们工程管理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调管理的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967年,美国学者Thomson对工程建设周期内的组织协调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协调规则、协调进度、配合滚动等几种协调机制,为协调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协调管理理论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Malone、Crowston、Sabherwal等学者亦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先进的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模型,故而使得协调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更加广泛和普遍。
在国内,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长期以来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相关理论研究长期空白,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工程管理协调理论上未能跟上高速发展的建设事业。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张青山、何永刚等人先后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五种重要建设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本文即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种多层次,更细化的工程管理协调机制。
协调管理体系模型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仔细研究系统中各方面的关系及特征,才能有效地进行项目协调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中的协调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① 项目参与方众多,按与管理者关系又可分为内部协调方和外部协调方。
②需协调的因素多,有工程建设上的,有资金上的,还有安全生产上的等,这些方面又相互制约。
③随着工程的开展,协调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亦有所不同。
以上特征造成了工程协调异常复杂,难度较大,要保证能够工作有序的进行,必须有成熟的协调管理机制,“项目协调管理体系”也就应运而生。下图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型”
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
① 各参与方的全面组织协调系统,各个参与方包括:施工、咨询、设计、监理、材料等各个单位,由全面组织协调系统将这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有机的联系起来,加强沟通,使各方面更好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②对各工程因素进行协调,对相互存在的制约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进行预先规划,以期达到对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化。
③对工程全周期协调,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在决策、招标、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协调,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信息可以在各个环节得到及时、充分的传递,节省时间和成本。
协调管理体系模型的运行
我们将协调管理体系的运行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还有信息层。
基于不断与信息交流组织平台进行相互反馈,使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细化,提高效率、降低反应时间,达到整体的效益最大化。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协调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试将整个协调管理体系分为单位协调、因素协调、环节协调三个协调方面,并试给出一种以信息整合反馈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机制,使协调管理更有序、高效的开展。由于现代工程项目日趋复杂,项目协调机制也势必会不断地优化,以成熟的协调机制,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的集成管理、提高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张书行.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0 -118.
【2】于灿丽.中外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J].企业改革发展论坛,2008(4): 46-48.
【3】刘晓君,刘洪玉.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3 -139.
【4】张志宏.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 .山西建筑, 2007,33(3) : 178-179.
【5】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2000
【6】赵卫东,黄丽华,流程的协调管理研究,建筑科学技术管理,2003,2
完善行政体制改革协调机制与改革的总体形势及要求相契合。就建设范畴而言,行政体制改革协调机制是整体改革事业协调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节点,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共同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就行政体制改革自身而言,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筹划,确保目标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权力的配置调整、管理的运行机制、机构间的影响作用等多种深层次问题,在所有改革涉及的领域或层面搭建起有效通路,即必要的协调机制,是不可逾越的工作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以来施行的“大部门体制”,其运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反映出来的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利益抵触、行政成本高等问题也较为凸显,大部门体制对于国家行政机构整体运行和部门机构间的行政协调提出了更高和更为具体的要求。因此,机构的调整和机制的改革需要同步进行,各有侧重,共同服务于改革全局。
完善行政体制改革协调机制是破解改革难点的可探索途径。在现阶段,我国的各项改革事业都具有政府主导性特征。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上,政府既是改革的设计者、推动者。同时又是改革的面向对象。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政府要“简政放权”,“推进大部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以及推行当前社会上呼声越来越高的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各种反腐倡廉约束机制等。这相当于要政府进行一次自我革命,仅仅寄希望于固守政府现行机制或体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借助一种新的改革协调机制。这是完善行政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的另一重深意。
完善行政体制改革协调机制顺应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方向。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已经开展了三十余年。在“政府再造”或“重塑政府”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政府经历了从“竞争政府”向“整体政府”的转变。为弥补“竞争政府”合作与协调缺失的弊端,西方国家进一步提出“整体政府”的理念。“整体政府”的思路即为一种协调机制。同样,西方国家也经历了大部门体制的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用以提升效率和水平。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生发展代表着当前公共管理学界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我国的改革进程可以吸取其改革过程中的先进经验。
二、中国现行行政协调机制概况
当前,中国政府设计运行的协调机制多采用设立组织机构、会议讨论决策、行政首长负责制等形式。
设立组织机构一般是指为了完成某项特定事务,由特定主要领导或主要业务部门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多方参与、明确责任、化解事务处理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突出主导性和专业性。其优势是有助于修正政府失灵,避免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劣势主要体现在临时组建机构会与科层制行政体系存在冲突、权限无明确性确认和保障、增加行政成本等。
会议讨论决策机制主要通过政府高层决策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等形式,就需要解决的具有战略性特征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讨论、职能分工、项目合作、利益协调、决策制定等。其优势在于决策具有权威性、利益划分相对均衡以减少矛盾冲突、目标分解快速推进等;劣势是该机制应用于决策领域实效性强,但对决策执行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推动力。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主要领导以其职级权威,会同相关部门及责任方,针对特定事项开展工作,实现对部门间的行政协调,促进特定问题的解决。其优势在于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可以提升效率;劣势是该机制仅仅适用于特定时间、特定问题的解决,不具有解决共性问题的效力和持久效应,并且,个体决策者易受外界多重因素干扰和限制,影响决策准确度。
三、未来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的展望
坚守价值根源,以公共性为基点进行顶层设计。在整个行政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追寻、确立并坚守一种价值根源,并以此为基点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当然,所谓价值根源多为虚化的概念,且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可以辨别和约束的具体指标。这就要求执政者一方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秉承公心,坚守公共利益价值,并以此为基点进行战略规划及具体的政策、制度设计;另一方面,各个利益群体(社会阶层)在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依法设计制度、机制保障公共性的有效实现也是必要之举。
一、引言
当前商业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这一观点已经为广大企业所认识。为了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在供应链上进行势力扩张,在许多领域出现了大规模企业,甚至是超大规模企业。比如零售行业的沃尔玛、饮料行业的两大可乐,民用航空行业的波音与空客等等。这些企业通过协调其供应链,实际上变相控制着其供应链,另外由于其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在其产业的产品定价上起到了标杆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企业主导着整个产业。然而,主流观点认为,由某一家或者几家公司来主导整个产业部门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当公司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管理负规模经济”,公司协调和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的边际收益会逐步减小,因为不断扩大的行政机构会使得公司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可是主流观点在时间的推进中,逐渐失去了其对问题的解释能力。加贝尔和布鲁纳的研究证明,过去的几十年来,大型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范围几乎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许多大型公司已经成为令人惊骇的庞然大物,他们从“人类的创造力深处”浮现出来,并逐渐开始挑战国家的影响力。在纺织、汽车、半导体、金融、分销产业的供应链中,所有这些产业都呈现出集中的趋势。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怎样突破了“管理负规模经济”,发展成为产业领域的“庞然大物”呢?它们如何从一个单纯的企业扩张成供应链的协调者,或者是控制者呢?本文尝试在系统论视角下,分析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原因、方法,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供应链协调的动因――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管理等等众多领域。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在有稳定的评价机制,并且竞争对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马太效应就会应验。
当前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而言,长期战略发展始终是企业发展中的第一要务。为了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加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意识到,只有供应链上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力才能在供应链的竞争中淘汰对手。因此,进行供应链协调,成为核心企业的主要任务,甚至是首要任务。供应链协调的最终目的是追求长远利益,在马太效应之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在竞争中的地位。
然而,全球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为了使供应链上各个部件组合起来的产品达到低成本、高质量,核心企业需要对诸多商业活动进行高度协调。比如可口可乐的供应链涉及诸多企业,包括钢铁、玻璃、人工甜味剂、包装线装备、吹瓶设备、运输物流、分销、金融等等企业。可口可乐公司必须有能力推动供应链上成本节约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其产品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协调这一庞大的供应链所需要的技术不亚于生产一些高度的技术密集产品。一定意义上说,协调出来的最终的供应链是一种松散而有序的组织。
三、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建立――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指的是设计、协调和管理包括制造流程、生产设施与设备、多种技术专业以及众多参与方的能力。系统集成者必须能够准确把握环境对整个系统的需求,并且准确无误地协调系统内各个相关参与方的行动,使大系统内的小系统的技术能力得以运用,并最终优化整个复杂系统的产出效率。
这些供应链系统集成者一般拥有一系列核心优势,包括融资的能力,技术领先的能力,建立全球品牌的能力,对关键信息技术的投资能力,对分销渠道的控制能力,超大规模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吸引最佳人才的能力等等。它管理协调着整个供应链上各个公司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地理位置、数据平台、合作研发、产品设计、产品配送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协调,保证所需材料及时到达,同时确保供应链上的库存达到最低。
系统集成者协调供应链系统中各个企业,使其目标一致,它实际上充当了供应链经理或者供应链领导者的角色。整个供应链系统也形成了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供应链经理协调整体工艺流程,管理的职能超越了核心企业的边界,深入到供应链各个角落,供应链其他每个成员迫于市场竞争形式,有意愿加入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完成工艺流程上某一个环节。
但是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核心企业必须降低管理协调成本,突破管理的负规模经济。有两个主要因素促成了这一突破:一是核心企业建立了长效的运营机制,自身企业的管理上已经规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使其有足够的财力、精力去完成供应链的管理。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扁平化了核心企业的组织结构,加速了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核心企业的“指令”,能够快速传达给其他企业,甚至是无缝的对接。以上两个因素有效降低了供应链协调的成本,促成了供应链的有效管理。这一协调工作一旦完成,供应链则在其竞争领域占据了优势,这时马太效应逐渐显现,最早建立了供应链优势的企业也逐渐成长、庞大起来。
四、供应链系统集成的长效机制分析
核心企业一旦将供应链集成起来,也就相应建立了长效的运营机制,每当技术有重大进步、工艺流程重大调整、供应链战略方向发生改变,这一长效机制就会有所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进入机制、管理机制、变更机制、退出机制,其内容与联系如图1所示。在进入机制中,核心企业依据供应链工艺流程分工选择这一环节能力较强的企业进入到供应链系统中;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结构建立之后,核心企业进行企业间界面整合,使企业间各方面资源对接起来;当工艺流程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供应链系统开始微调过程,以适应这些变化,此时主要是供应链内部成员的自我调整过程;对于供应链系统中不能适应系统管理、适应变更的企业,建立起合理绩效考核、退出机制,此时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成员的更新过程。
五、结论
超大规模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策略已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核心企业逐渐扮演起供应链经理的角色,形成了供应链协调的核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核心企业展示出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行业领域的领导地位,甚至逐渐形成垄断,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逐渐为这些供应链经营者看得见的手所替代,这一趋势引领了近几十年来全球商业革命的方向。本研究初步分析了这一趋势的机理,远未完善,如何进一步分析核心企业详细的供应链整合策略,为我国企业所用,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Gabel,M、H.Bruner:Global Inc.[M].New York:the New Press.2003.
[2]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实施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0(3).
一、城乡社区治理与利益协调之间存在的关系
“利益”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价值的认同,或者说此客观事物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所以利益的内容客观,形式则反映的是主体的需求这样的主观要素。因此,城乡社区的管理其实就是不断的处理利益与矛盾,只有这样,各个管理的主体才会合作来治理公共事物,进而达到最大的共同利益。
城乡社区治理的方式本源是利益协调机制,基础是各治理理论在治理中的应用。“为了可以贴近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社区治理的时代到来了”。在治理中,为达到最优的共同利益,就要用各种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这个过程叫做善治,其中这些利益包括工作方法,构造、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等:而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益的构架、利益的协调原则、运用协调手段的方法,还有与别的协调系统间存在的关系。当很多主体的需求得到了很高程度的满足,或当个体之间的利益趋于平衡,这时就比较接近最优的资源配置,而各个主体的自觉性、协同性、有序性都将提高。
当今社会距离城乡与社区的善治还有一定距离,因为现实的社会情况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而其他社会群体的功能还是很薄弱,人们的管理意识模糊,管理结构和机制也不完备。但也要了解到,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与治理所接触的新领域日益增多,协调多方利益的难度也在加大。因此,仅用利益来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是不行的,因为当利益的分化越过了某个程度,将会使冲突进一步激化,所以要创立科学的利益协调的机制,以协调矛盾、规避冲突,促进社会公平,达到善治,这也是治理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点课题。
二、善治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社区治理中的利益协调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一起参与各项公共事务,使公共资源得到最大的整合,这其中有关乎很多成员自身利益的领域。所以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也要为人们的切身利益考虑,统筹兼顾。
建立整个协调机制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各方主体加入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行动力、各种规则的制定等。它的权力实施是多维度的,即凭借商讨、协作等民主的方式来确认管理办法,它的执行与权威性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认可度,所以它的治理也算是一种自我治理,治理参考的是各个参与者的意见,但只是参考,并不一定被采纳。只有这样的自主治理民主管理才可以使城乡社区治理有序、科学、文明。
三、优化各利益主体的内部结构
(一)加强基层政府在城乡社区治理管理中的各项能力
要考虑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他们的切身利益:优化政府职能,做好建设中的各项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工作,为城乡社区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帮助与支持;规范各项公共服务,明确职能权限: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行政透明、阳光,吸引社会与政府合作。
(二)要发展政府与社区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
社区非营利组织不管是在社会资源上还是在服务上都可以对政府的治理提供帮助,党的政策也鼓励发展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政府可以在这些组织刚成立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
(三)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自治力
人民群众的自治力也是人民群众权力的一部分,人民的自治可以提升人民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升人民群众自治力的重点是健全相关的各种机制规定等。此外还要有目的对人们群众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与教育,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以及对现代治理理念的认识。
在做到了以上几点之后,还要兼顾以上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他们之间的合作性与互动性得以体现。
四、完善与创新城乡社区利益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