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3 17:01: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实状况

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多。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有所认识也有所理解,但在具体的实施上,结果却差强人意。80%以上的大学生仍把“被动学习”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式。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传统的、固化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小、初、高教育中,始终接受的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教育方式,甚至是教师手把手的教,对于教师的知识的给予产生了依赖性,他们已经习惯于听取,习惯于接受,懒于主动思考和探索。进入大学后,教师授课时间减少,也基本没有课后辅导补习,学生大多都是自习时间,学习是自主的,开放的。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急转下,大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只能硬着头皮死读书,但学习效果却无法令人满意。总的来讲,我国大学生目前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动机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教育模式的革新,教育制度的完善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背景下,完全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而学生和家长更是把学习成绩作为金标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也没有正确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很好,但自身实践能力却很差,学和用完全脱节,因此,当他们雄心壮志的投入到工作中时,往往觉得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完全不实用,甚至是一无是处。这样必然会影响个人仕途的充分发展和自我个性的良好展现。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已经重新定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时展,满足社会需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估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通过考试制度和学分制度来评估学生,通过年度奖学金、期末综合测评、三好学生评定来奖惩学生,这样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误导,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会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扭曲,学习目的茫然。当代的高校已经是开放式办学,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指标也应该是开放的,综合的、发展的。评价主题要多元化,不仅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评估,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态度,知识管理能力,问题分析和临床推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并将评估及时向学生反馈并做出指导。另一方面,学校的考勤制度也应完善,目前很多教师喜欢用考勤来约束学生,这样势必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自由性,限制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影响学生自我个性的充分展现。

(二)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换,教学素质的提高

教育工作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无疑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指路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1]。比如,教师片面的根据学习成绩来将班级的学生划分等级和优劣,忽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必然会误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学生会只重视考试科目,只复习考试内容,轻视一些考查或选修课程,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下,学生只是光靠死记硬背,只是表浅的记忆知识点,这种瞬间记忆的知识点几乎在考试结束后就会忘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也没有真正理解,并没有做到知识的真正累积。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会形成极大的惯性,认为背诵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样无疑会阻碍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形成,到了大学毕业季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主力军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一般都是硕士或博士。但是调查发现,他们并不都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他们的教育素养的成熟度不够,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学水平。教育素养一般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理想、教育技能等几方面。诚然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教育素养范畴宽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知识的缔造者[2]。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逐渐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阅读适当的学习资料,制定个性的学习进程,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采用提问式教学,积极与学生交流,反馈。可以设疑,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章节,让学生课后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制备课件,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交换教学,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学校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的营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光靠教师是做不到的,需要学校的权责部门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综合的、知识能够不断更新的学习环境。知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普及整个学校,每个家庭,甚至是个人手机。网络信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自由开放的、健康创新的、综合全面的网络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扩充图书馆的书籍资源和电子资源,延长开放时间,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可以建立一些根据专业开设的知识性网站,可以组建一些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交流的论坛等,这些都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更能灵活的、合理的分配时间。

总之,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符合时展的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应该只重视“捕了多少鱼”,而应该更重视“是否学会了捕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算达到我国高校教育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

篇(2)

作者简介:魏春明(1977-),女,内蒙古呼盟人,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赵星海(1977-),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3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愈加重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自身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和发展的过程。[1]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等都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高校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由学习活动向职业劳动过渡、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2]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如果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动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近期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是大有裨益的。[3]鉴于此,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正在逐步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培养模式,但是与强大的社会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大学之前的各阶段教育中,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单纯从简单记忆和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社会就业后,学生们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们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身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被动的记忆和模仿能力上升为主动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1.总体思路

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整合与构建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使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同时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地掌握新的技能,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把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增强自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方法步骤

(1)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2)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制定详细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

(3)以参研教师所教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等)为背景,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在授课方法上,教师多讲思路、方法、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宽广性,帮助学生理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按照工程习惯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在课后,以培养复习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作为重点突破口,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多做总结,并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提交。对非常优秀的学生作业作品进行课堂展示或者展板展示。

(4)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如问题推进式、启发讨论式、实践探究式等。

(5)适当增加课后习题。现有教科书中的课后习题往往都是封闭题型,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从趣味性出发,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层次性、多元性、挑战性、联系工程实际的原则,自行编制了开放性作业题目、实践性作业题目和研究性作业题目,并形成了习题集。

(6)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跟随教师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主要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分为课上教学内容和课外内容两部分,以课外教学内容改革为主,课上教学内容改革为辅。

(1)在授课内容上,注重与本行业的国际先进技术相衔接,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先进的科学研究、施工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工程应用信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避免读死书的现象;鼓励学生在课后多交流学习心得,使他们感受到自学的乐趣和知识的力量。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技术规范意识的培养,把技术规范意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我国在2010年颁布了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并分别在2011年7月和2010年12月实施。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对现在所用教材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修改,以适应新规范的要求;其次要在授课过程中,逐步交代新规范修订的理念和全球背景,教给学生们查阅规范的方法以及认识现行规范规定的术语、符号、构造规定和构件的计算方法等等。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多、教授难度大,既有理论推导、试验研究,同时又与规范和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差。[4]鉴于以上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习题教学,即将开放题、[5]实践题等比较新颖的题型引入到课堂中,这既符合课程特点又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适当增加工程实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比重,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将重点放在课外教学上。对于实用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在课外布置实际工程的教学案例,要求学生上期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并通过与同学们讨论等方法和途径来学习。对于比较抽象的、非教学重点的内容,留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自己去学习,可以引用相应的资料、文献和工程实例,并整理成演示文稿,以电子作业的形式上交。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等,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

2.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或者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1)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2)启发讨论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为主,以学生自学和交流的讨论式为辅;以适合讨论的开放性问题为主。

(3)实践探究式。在教学中把工程实例、实验室试验等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途径和手段,或提供录像,或观看实物,或现场试验,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兼容其他教学方式。

3.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

(1)考试的内容不仅限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还包括教师规定的自学内容,侧重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避免死记公式和繁杂的计算。

(2)平时成绩中对占用课后时间相对较多、比较有难度的课后作业采用学生自我评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的打分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成绩评定中来;对在平时的作业和课堂练习中表现突出、有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奖励分,打破平时成绩拉不开档次的情况。

(3)对于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如“建筑结构抗震”),在总评成绩中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

三、改革实践效果

第一,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第二,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的指导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去学习知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容易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的方法。

第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想法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实现并用言语表达出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与充分的尊重,让学生们在自由的环境里表述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并不断得到完善,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和条件。

四、结语

21世纪的教育观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讲课艺术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与探索,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基础上还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与学相长、科研与教学相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柴素芳.精心建设“思修”课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74-77,89.

[2]郝新生,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09-110.

篇(3)

1.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灌输知识,以学生单向学习为主的方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及应试技巧的训练,认为课堂教学才是正规的。一方面,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对学生有效学习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较高的依赖性,希望老师一章一节地详细讲解,多进行归纳总结,把学习等同于听课和记笔记,很少看书甚至不看书,学生缺乏主动、自觉、独立学习的勇气、习惯和信心。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越讲得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就越深,结果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科专业各自为阵的影响

学科专业设置过分强调各自培养目标,这种教育教学倾向容易使学生缺乏思考各专业、各种知识的相关性及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缺乏综合的训练素质,导致学科之间学习难以融会贯通。其实,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是存在积极影响的,长期以来文理界限分明,学理工的对文学艺术懂得很少,学文科的理科知识较为薄弱,影响了学生探究知识及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生成,不利于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运用知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3.教学过程求同思维的倾向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用求异思维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探索相关学科的体系以及对现有的结论提出深度的思考。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都是“权威”的,学生始终认为教材是对的,教师的讲解也是正确的,保持其思维一致性,没有反向思维,没有质疑习惯。其实,任何学习都是从疑惑开始的,只有善于提出疑问的人才会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正如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所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学习的能力是在不断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敢于挑战前人对知识、概念及定义的定论中提高的。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转变学习观念

传统学习观念的改变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改变观念,才能纠正不正确的学习认识,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学习中的自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不是把知识一一讲给学生听,而是以“指导者” “帮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探索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联系现实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力求明确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2.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以历史学科为例:政史结合,一是能够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地认识历史问题,获得正确的概念。二是可以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通过古代典型事件及人物介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的思想品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文史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学知识,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以史结合文,以文挖掘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史地结合,充分利用地理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可以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一,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一是对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提出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发现教材中存在缺陷和错误,即使是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编制体制及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是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使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问题,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判断历史结论,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和论证。

三是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近年来对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要求不断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学生能对教师提出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考察问题,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选择专题写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

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对于一些有研究价值、思辨价值的历史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史料、写史学论文的形式展开思维,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使历史知识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作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勤.关于高校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raining Approaches

SHE Ya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eed to learn to learn, lifelong learning professionals, college students are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 the main force, but current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is generally low, which requires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together efforts by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l,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develop a learning plan,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perfect service system, creating a self-learning environment; focu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elf-learning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approach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是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大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如果大学生进入社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毕业后自觉高效学习,适应未来复杂的信息社会。

1.2 高等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在大学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讲授重点、难点、疑点,起到指导的作用,大部分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去学习、理解、掌握、消化、运用、研究、探索,这需要大学生的学习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显著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挖掘主动学习的潜能,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勤奋刻苦、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优良学习品质;才能有效地增强学习的信心,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才能充分激发求知欲望,提升科学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具备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胜任本职工作。

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状况令人堪忧: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课,课下不预习、不复习,忙于娱乐休闲,沉迷于网络游戏,考前临时抱佛脚,考试投机取巧、作弊成风,成绩一出来很多不及格,要补考、要重修,甚至是延长学制,还有的到毕业了拿不到双证……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有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中学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上了大学就可以松懈了,可以尽情享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仅是家长的意见,所以一进大学就没有认真学习,养成自由散漫的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不知道要怎样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在中学他们都是被动地学习,到了大学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主动去学,他们就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了,对为什么学习、学习目标是什么,没有清晰的概念,制定的计划和目标也没有指导性和可行性。

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中学时有老师和家长天天督促学习,到了大学,靠自觉、靠自主管理,他们看到同学玩,自己就控制不住也要去玩,有的时候玩起游戏来就忘了时间,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

有的同学没有学习策略,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去查阅相关知识,不知道课后如何整理笔记、如何分析笔记知识点的价值,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表。大学的学习专业课程多,学制长,各学科体系严谨、课程间联系紧密,如果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经常会由于一门功课没学好导致其他许多功课学不好。学习要沉下心来,多花时间,多下功夫,多动手,多动脑,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它需要学校提供全方位支持,也需要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3.1 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源泉,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才可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服务者的身份,以启发式的、讨论式的、情景式的、研究式的、激励式的方式,以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潜在的学习能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以实施者、受益者、主人的身份,以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的方法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3.2 制定学习计划,加强监督检查

学习计划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习计划的可执行性和高水平性直接关系到学习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也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大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监督检查,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情绪低落、要放弃学习计划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到持之以恒;学生自己也要积极主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细化到每一阶段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每一步骤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建立知识交流平台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开放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自主学习室和机房等,为学生自主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等搭建平台、提供便利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4 注重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开放的学习资源、自由的学习时间,采取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注重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自为能力、自律能力。坚持学习的五个环节: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课后反思小结。教师要指导学生抓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收集、加工、整理信息,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拓展学习,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民办大学学生英语底子薄,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在课堂中还有好多同学采用传统式学习方法,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虽然近些年来,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较多。本文则基于建构主义这一新理论,研究民办大学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出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概论

1.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是由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渐建构外部世界知识。它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是学习者将外部知识整合到原有知识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学习者受到外界刺激,不能将外界刺激和原有知识同化,所发生的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建构主义学派强调元认知的监控作用,认为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主张用学习策略教学生促进学生自学。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认知学和教育学界是个比较新的术语,今年教育部,人社部共同提出建立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技能,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寻找学习方法,制定学习目标,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Lier Holines(1991)从而二语的方面对“自主学习能力”下定义为自主学习是对语感,感悟和操控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为有一定目的,在元认知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这一实践活动,并且对学习过程监督和调控的行为。

建构主义理论观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哲学基础,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的实践方法。面对民办高校的学生情况,如下是培养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民办高校课堂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转变其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需要高校教师,依据学生情况不断的转变教学方式,慢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监控者的课堂模式。其次,民办高校要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带来的良好契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这一新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知和研究本事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活跃因素。在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通过选取与课文相对应的文化为背景,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气氛。

2.建立学习环境。国内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教材主要是围绕与某个特定主题有关的话题,或是覆盖某一个综合的主题为内容,构成的单元。每单元的选材均符合学生需求。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以学生为中心,联系相关文化,通过文化语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为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实际考虑,设置适宜的主题环境和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依据学生个人情况,组织分组活动,通过让学生们协商与讨论,不但每个人的思维得到大家共享,而且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配合和合作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尊重个人人格,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从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讲授起,让他们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3.元认知策略培养。O’Malley J.M & Chamot,在1990年,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用元认知策略能够增加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增强自我设定,计划的能力,能够监测和评价他们所学知识,且还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强调的是学生“学会学”,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设定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分清清主次,对目标加以区分对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估,找出优缺点并对缺点进一步改正,学习计划制定后,还要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成为一个监督者,帮助者,知识的解释者。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语言,只依赖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在利用课外时间,利用一切资源,不断学习练习,才能在英语水平上得以很大提高。对于民办学校的学生,因为有少部分学生英语成绩不好,所以在课堂中,先让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分组讨论,为成绩差的学生提供个模板,课下教师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然后慢慢让成绩差学生也回归课堂。

当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高校英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民办高校学生英语水平低,基础差的现状,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62-03

法国前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阐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知识时代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学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

问题。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问题检视

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而纵览诸多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认知结构不完善、学习策略低效、学习动机不强等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完善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教师主导的中学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我调节,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结构,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足以支持其自主学习活动进行的丰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策略。而现实状况是,受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教育过分关注书本知识的授受,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片面化,缺乏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完整知识结构,不能有效对具体学习过程进行建模,难以形成有意义的问题,难以获取、提供支持其问题解决的材料佐证,更无力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二)大学生学习策略低效

学会学习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学会学习理应包括学会自我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有效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会探究学习,培养创造能力;学会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计划性、方法性、创造性和合作性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于如何合作、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在遇到挫折或迷惑时保持动机等尚未形成有效的处理策略。

(三)学习动力不足

受市场经济下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当前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还主要定位为找好工作、谋好出路,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只攻读自认为有益于就业的学科专业,对其他的课程则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应付交差或逃课。大学阶段学习目标不明确和人生目标的迷茫,导致某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计划性。而大学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减少了对学生的强制性约束,使有些学生养成了自由懒散的坏习惯,自主自控能力差,学习纪律松懈散漫。

二、合作学习模式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学习认知、学习管理、学习动机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合作体系可以驱动学生的动机、责任认识以及持续的参与,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的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认知

合作学习中,学生首先以个体学习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背景知识作为学习资源和学习线索,形成问题并确定解决策略,然后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集体的协商、合作、交流、互动中。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每个成员分享彼此的资源、观点,就问题点进行讨论、交流、质疑、解析。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将知识保持在记忆中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向别人解释这些知识。所以,学生这种积极的互动,不仅强化了知识与自己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水平。不仅如此,相关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在学生深层次思维品质形成中的积极作用。Piaget深信思维与合作是同时出现的,而个体内在的思维活动与外在的合作是一体两面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发展高层次的

认知。

(二)合作学习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管理,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方法源于旨在消除种族歧视,建立友谊的实验,建立在社会心理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理论的基础上。“跟竞争型和个体型学习相比,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孕育关爱、支持、奉献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一方面,合作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小组成员参与到分工明确的集体任务中,自己负责学习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计划、执行学习策略、监控学习成效、调整学习策略和进程、评价学习结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为学生资源管理、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等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修正、完善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发展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成熟的学习主体。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小组就像一个雏形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具社会性。交互式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形成沟通、协调、与人相处、化解冲突等社交能力,提高同龄人之间的认同感,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而这些正是学生终身学习、从事所有工作的必要准备。

(三)合作学习能促成学生的有效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理论认为合作学习的内在结构创造了一个促进学习的环境,合作者之间协作互助的关系促成了学生追求自我价值体现的动机。在共同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同伴间的积极鼓励、由衷欣赏、互相协助使每个成员都极力体现自己的价值,希望为集体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各尽其责又相互协作,降低了任务难度,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由此产生的目标达成的成就感和同伴间的认同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起了学生持续的参与动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间的关系是合作的、信任的;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被激发、压抑的潜能被释放,由此孕育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合作学习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面对一个充满暴力和竞争的世界,学会协作是知识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最为严峻的考验,是今日教育中最为严峻的问题。这种合作能力是从事所有工作的必要准备,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提供和支持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创设民主氛围,奠定合作基础

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关键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学生多是生理、心理基本成熟的20岁左右的青年,有主动探究的意愿和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丰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途径,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权,给予学生探索的自由和权利。纽曼曾言:“当一大群年轻人,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等特点,来到一起,自由密切交往时,即使没有人教育他们,他们必定能互相学习。”学生之间在年龄、心理、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等方面所具有相近性及地位的平等,使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更具灵活性、通畅性和开放性。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会有意识的模仿老师或同伴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策略,而接受能力较强的同伴的指导是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发展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二)提供丰富的辅助资源,确保内容的充分学习

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导向,引导学生有效整合现实世界的知识,避免可能导致学生离题的不相关的知识充斥课堂。为维持合作学习的深度参与和持续性参与,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引导深层理解的提示和支架。根据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任务提供持续的引导性材料,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起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的关联,引导知识的有效迁移。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和任务的不同应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如“基于项目的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到不断深入的项目活动中,以使学生获得在真实世界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适用于需要产生现实的产品、事件或展示的任务中;类似于基于问题或案例的方法,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复杂多样的情形以及学习指导决策的知识,在商业、法律、医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等领域比较适用;而对于需要发展技术性的知识和主题知识的科学、技术艺术、工程、建筑等领域,适宜开展“基于设计的

学习”。

(三)优化小组结构,促进个体共同工作

合作小组的划分,要确保学生参与的平等性和交往的深入性。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合作小组人员构成要多元化、平衡化。由不同学业成绩、文化背景、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交际能力、个性特征、家庭社会背景及性别的学生构成合作小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形成优势互补的状态。教师要指定支持平等参与的角色,如资源管理者、调解员、记录员、评论员、发言人等,并阐明这些角色在认知、社会过程方面的价值意义,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角色制定指导意见。在每隔一段时间后,每个成员的角色应该互换,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探究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验。提升个人责任的任务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或小组中要让每个成员学习、完成项目所必需的一部分,并把学习成果呈现给或者教给本组成员或全班同学。教师要根据任务与小组互动类型的差异规定不同的小组进程的奖励和责任机制,促成小组成员间积极的依赖,避免“搭便车”、“开小差”等问题的发生。

(四)提供策略指导,推动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支持个体学习与集体进步的社会过程。这些社会过程包括表达与分享观点、吸引他人注意、理解以及被理解、提供评论、通过辩论达成对不同观点的共识。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和辅导来帮助他们学习与开展辩论及有效小组讨论相关的技能,如有效沟通、人际关系处理、有效解决矛盾冲突等技能,帮助学生进行高效合作。教师在告知学生共同学习的任务之后,要密切关注小组活动的过程,为学生的合作提供循序渐进的指导。教师在思维可视化、指导小组进程、通过提问帮助反思以及帮助小组学会如何利用反应该学科探究模型的专业术语来讨论谈们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讨论小组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合作学习互动产生更积极的

效果。

(五)介入评价机制,引导自主评价

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源于老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评价反馈。这种反馈不是简单的诊断判定,而是包含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努力的具体意见,既评价他们当前的成绩,也向他们指明下一步学习应当采取的步骤: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完成目标预设;二是提供评价决策指导,引发有效决策;三是处理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反思。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为避免由于学生的学识、思想、价值观的不成熟、不稳定可能造成的评价结果偏离,开展学生自主评价要明确评价标准,做好具体的组织、科学的指导。教师要依据学习者的潜能和起点状态设置个性化评价标准,使个性化标准不低于教学活动的最低要求,保持整体良好状态;明确多维度的评价内容,学生自评主要涉及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互动质量、完成任务情况,以及责任心、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向学生介绍评价科学严密性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展览、项目、档案袋、标准化测验等方法的应用原则和使用范围;给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准则和量规,界定有效工作的构成要素,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此外,教育者还应制订总体的教学评价规划,引入各种评价以平衡学生自主评价的缺陷。

参考文献

[1] 郭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35(1).

[2] 刘锡麒.合作反省思考的数学解题教学模式及其实徵研究[J].教育研究资讯,1993,1(5).

[3] Johnson,D.W.,&Johnson,R.T..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Theory and Research[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pany,1989.

[4] 卢瑞玲,孙静.合作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2).

篇(7)

在我国,大众传媒已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生活在传媒环境中,接触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更重要的是,大众传媒在广泛而深入地介入社会生活的同时,已经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媒介化社会是对传媒与社会间关系改变的描述,它指的是由于传媒对社会的广泛渗透、影响,社会呈现出对传媒发展的适应性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如此适应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媒广泛覆盖,人们对传媒的依赖性增强,社会事务的呈现和解决往往需要(有时候甚至是必须)通过传媒,并采取与大众传媒相适应的行动才能得以解决和完成[1]。大学生构成了媒介化社会“信息原住民”的主要群体,他们需要通过媒介进行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在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自发与自觉的同时,成为所有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必需。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2]。而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从心理结构看,自主学习能力由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规划、自主探究、自我管理六个方面构成。从形成过程看,首先是学习的自我规划,即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其次是自我调控,即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规划进行调整、修改与优化,使其更加适合自己。最后是自我评价,即对自主学习行为、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这一过程始终伴随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

二、媒介化社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媒介的海量信息需要大学生自主甄别

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是以线性的、稳定的、有限的知识传递为主要特点。而在媒介化社会,知识是以多元的、动态的、无限的形式呈现的,大学生的知识获取以知识的微结构单元为单位,以网络节点为链接。媒介上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不断增长,其信息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受众浏览、检索与吸收的速度。这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冗余信息甚至是干扰信息,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划甄别、评估、选择、利用这些信息。

(二)媒介的技术之剑需要大学生自主挥舞

技术始终是推动媒介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无数的媒介神话,也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无限可能。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挥舞神奇的媒介技术之剑,在时间、空间、速度等维度自由驰骋。首先,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对人类有数据可查的信息进行搜索;其次可以跨域物理空间所限,做到足不出户却能远程访问世界上各大图书馆的数据库,同时利用BBS、QQ、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电子信箱、交友网站等与他人交往互动、合作共享。最后,媒介技术的速度优势可以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压缩信息获取、处理与传播的时间。

(三)媒介的拟态环境需要大学生自主解读

拟态环境是媒介通过符号的组织与编排制造出来的关于现实存在的摹写。拟态环境给媒介使用者带来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物理感受,这种心理体验的幻想性和内隐性决定了拟态环境可能比感性世界更深入、更全面地作用于人的心理。大学生在这样一个超越物理时空与社会规约的拟态空间中自主学习,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这种自由满足了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环境要求。大学生自主学习目的的设定、内容的选择、策略的运用、结果的评价往往是以拟态环境作为参照体系与价值旨归。

三、媒介化社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自主树立学习意识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学会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主要区别,大学学习的基本性质、重要意义、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学习方法等,使大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在大学学习中的地位、意义和重要性,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尽量做到有意注意、有意观察、有意思考、有意控制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熟练掌控媒介技术

在媒介化社会,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与学习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熟练掌控媒介技术成为必备的生活和学习技能。“一切媒介都是技术。然而,反过来说,一切技术都是媒介,那就需要我们承认,两者都是我们自己的延伸,我们把两者作为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其事物的中介”[3]。大学生在自主树立学习意识的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媒介操作技术,尤其是善于使用网络学习工具,如电子邮件、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表格处理、演示软件、桌面出版、报纸杂志的全文索引、图文信息中心中英文数据库的搜索与使用等。

(三)合理利用学习资源

大学生应该能够发现并利用大学里优质的自主学习资源。在硬件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公教、实验室、图书馆、电脑机房、心理咨询室、大学生活动中心、模拟创业实验基地、科研成果孵化中心、运动场馆甚至校区风景区等物质资源;在软件方面,能够主动向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请教,能够积极与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同学切磋,能够充分开发图书馆的网络资源,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奔赴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媒介化社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

大学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指向,以社会的未来需要为坐标。因此,大学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灌输与传承,而应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积极转换职业角色,争取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仅仅扮演全知全能的讲授者角色,而应力争成为:一是促进者,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相关学习决策,并支持决策实施过程,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激励与鞭策。二是顾问,即教师对教学进程中的个体学习者进行个体化回应,强调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是资源提供者,即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研究成果作为资源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选择、判断、吸纳或者淘汰。

(二)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是当前高校教学的主要模式,自主学习是让大学生体验和理解理论的重要途径,是课堂讲授教学模式的必要和有益补充。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使自主学习活动落实到个人,使每个人切实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有自己的任务、经历与体验。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增加课前思考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规划、思考质疑现有的惯性认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许多任务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而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协同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学术观点,组织讨论式教学与合作式学习,把大学课堂转化为交互式的自主模式。此外,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专题研讨、集体座谈、参观访问、科学实验、资料搜集等形式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方式。

(三)革新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考试成绩这样几部分组成。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已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试卷型笔试的考核方式,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实践与效果的评价还难以量化体现。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性、科学性、问题性等进行评价。其次是对学生参与状态的评价,即对学生是否全程参与、是否积极思考、是否深度投入等进行评价。三是对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即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团队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等进行评价。同时,在这三个方面构建一个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四)优化网络环境

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大学生已然置身于各种媒介所创造的有形或无形的环境中,网络所构筑的拟态环境比现实世界更丰富、更完美、更精彩,大学生在这样一个超越物理时空与社会规约的拟态空间中自主学习,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这种自由也满足了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环境要求。首先,高校可以加强网络图文信息中心建设,通过购买数据库,为大学生提供先进的、丰富的、免费的自主学习资源,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查询、获取其所需的资料。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系统的全面覆盖,为大学生提供平等和谐的交流协作平台,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讨论组、电子公告板及网络会议等一系列双向交流工具,使学生将个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并借助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实时通讯媒介搭建学生自评及互评的平台,让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在互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谢进川.传媒治理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15―02

一、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浪潮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在学习型、知识型社会,大学教育的责任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对于刚入大学放松自己且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弱的学生,不能任其无所适从地前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分析状况、积极引导、创设条件和情境帮助学生普遍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使大学成为人生中重要的成长环节。

二、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文献中有不同的描述,Holec于1981年首次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即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Little Wood认为自主学习即学习者不依靠教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我国学者庞维国、韩青林、陈水清等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设计确定学习目标、管理和调节学习过程以及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出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2、3]。综合各家论述,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就是,无论是完全自己学习还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习,学习者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担负责任。

可见,自主学习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第一,自发性。自主学习者是出于兴趣、生存需要、渴望被认可及社会责任感等自身的需要而主动自发地去学习,自发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第二,自立性。自主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安排、实施、调控和评价学习,真正达到预期目标,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第三,自律性。自主学习者必须有很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才能达到主体需求与学习目标、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最终实现学习的目标,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理论上来说,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发、自立、自律的学习,是真正理想的学习。当代大学生将是社会主要的建设者,身负重要责任,而作为大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好知识和技能以及不断学习、进步的能力。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4、5]。

第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发展要先行。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和应用技能的主要基地,而且应该是为社会提供知识与技术创新成果的基地。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学习是学习者自身的问题,学习者的内因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大学生目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社会就业压力又十分严峻,因此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能独立地进行自我思想、自我调节、自我坚持,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这之中,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依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外部因素。

第三,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已经使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然而,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以及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所以学生的学习还主要是接受性的学习,而非自主的自愿的积极的学习。从高中一个知识点反复练习到大学的知识内容庞杂、系统性和理论性强而又几乎无作业,使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处理学习,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恰当帮助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就体制而言,我国目前严进宽出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体制、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脱离了原有的父母及高中老师几乎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的“监管”,使本科生处于相对“松散”、茫然的状态,突然被赋予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自主管理权责。但是如果没有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加之自主能力不匹配,就会使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五,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还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利用网络学习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不会查找有用信息、在大量的信息中不会筛选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和所需的,并且还会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等。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辨别、有目的地探索和提出问题,最终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养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自主学习是目前最为倡导的学习方式,但是自主学习不是否定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教育,而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结果的必要补充。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和学习反馈的矫正者[6]。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研究、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师要从多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应该采取系统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大学授课的知识量特别大,教师讲授的知识需要学生拿出比课堂多几倍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应该联系专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动机、有目标地去自学。

第二,教师要增加教学大纲的灵活性,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更大的自,拉近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第三,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使教学方法实用于将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不断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7]。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启发、归纳、讨论、类比和逻辑推理等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种教学手段并用,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可以利用课程网络及其他网络和电子设备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第五,革新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结果,努力推进大学生自我评估与监督,提高学生自主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霞,赵秋荣,张玉珍.有关自主学习的几种错误概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0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兰.浅探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3(12).

[4]王杰,陆国志.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与阻碍因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2).

篇(9)

自主学习能力最早由Holec(1981)提出,他把“自主”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1]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2]。可见自主学习不单单是一种自我学习,而是从依赖到独立活动,然后到对合作的新认识,最终实现兼顾个人与群体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已存在,但较为彻底的实现却是在大学阶段[3]。然而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也并不等于自学或者自由学习,由于课程设置及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自主学习的潜在隐患

自主学习本身其实存在隐患。理论上,自主学习有三点难处:第一,孤芳自赏,难以开阔眼界。若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可能导致他的资源与机遇的狭窄,无法拥有广阔而丰富的眼界而导致错误判断。第二,缺乏对比和标准而盲目自信。当缺乏外界参照和检验标准时,自主学习者容易盲目自信而骄傲不前,或引发自身的同一性矛盾而导致角色混乱,自暴自弃。第三,自制力和意志力的高度挑战。当面对需要耐心和长期努力的工作时,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产生矛盾,意志力薄弱,从而放弃。实践上,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4]。同时每个大学生的基础与起点都各不相同,从而使得自主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再者,自主学习具有曲折性,自主学习与师授相比,对学生自身和外界环境的要求都更具挑战性。

二、自主学习与指导教学的关系

“重教轻学”和“重学轻教”是教育史上两种争议了很久的教学思想,最终统一于“教学并重”。然而实际中常常会因为“以教师为中心”而“重教轻学”或者会因为“以学生为中心”而走入了“重学轻教”的误区。其实自主学习采用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并重”的模式。如同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条件一样,学习的“自主”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自主学习可说是一条教学原则,包含丰富的内容;而自学只是一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更不是“自流学习”、“自由(散漫)学习”、无原则地不听课[5]。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指导。而指导教学就是为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学会”与“会学”的关系,学会是学习的目的,会学达到学习目的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动态把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进程。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自主学习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手段,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断成长,变换指导策略。

三、自主学习中独立与合作的关系

Brundage和MacKeracher将自主学习分为4个阶段:依赖——自我认识(独立活动)——对合作的新认识——兼顾个人与群体。可见最终的结果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双赢。Heron认为“教师决策一部分,师生共同决定一部分,学生决定一部分”这种决策模式最合理。而运用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就是独立与合作的结合。

首先,教师完美的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风向标。基于任务的教学是在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大纲下实施的,教师应告知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程序安排、相关资料书籍、达标评价的形式与标准等,使他们在学习一开始就建立起应有的期望,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一份好的教学计划一定要有一个适应最近发展区原则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要把具体目标融于长远目标之中。

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定一定量的、难度适中的学习参考内容,让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自主选择,经过训练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逐步实现学生自己选择的自主学习做准备。此外当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克制力而放弃计划或者延缓计划时,教师应参与和引导学生坚持自己的计划。比如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会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里面装有每次课程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和阅读痕迹,以及提出的问题和家庭作业,等等,期中教师会检测一下档案袋,以确保大家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

最后,给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对自主学习的强化过程。传统验收成果的方法都会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比如期末测验。而自主学习的每次课堂其实都是验收成果的过程。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每次课开讲时都进行一次15分钟的有关课本内容的测试(quiz),测试的成绩记录在案,这样教师就能够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主导教学的进展。除了测试之外,进行探究教学,采用分组教学、情境教学等也是能强化自主学习成果的教学策略。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教师的角色由“主体”变为“主导”,旧“替代者”变成了“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师单向性权威评价向自主性评价过渡,将教师评价、同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课程的最后教师再进行对有关问题的评述,但是评价的对象无关对错,只有优缺点,从而使学生在喜悦中成长。

参考文献:

[1]Little,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c,199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钟以俊,石中英.简论大学生学习活动的摧本特点及学法指导[J].上海高教研究,1994(3).

篇(10)

一、引言

2010年初,在网易的推动下,将世界名校的公开课翻译成中文,使得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能够聆听到国外名校的课程。自慕课开通以来,便深受学生们的热捧,并在国内掀起了一场“逃课热”,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了“今天,你淘课了吗?”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然而,这种将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从时空上分离开来,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一种挑战。

目前,慕课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视频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仅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校规定课程的修读,不愿意花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自主学习网络视频课程。

(2)在网络视频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视频课程内容比较费解,视频课程集数较多或网速不快影响观看进程时,有的学生往往会中止视频课程的学习,转而借助网络进行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

(3)对诸如网络视频课程中的通识课程,大多抱着能不学最好,非学不可才学的态度,即使学也仅仅为了凑够学分,真正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觉学习网络视频课程的学生并不多见。

网络视频课程近两三年迅速发展,作为高校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补充方式,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国内甚至国际名校的课程,成为一种以网络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在网络课程不断推广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优质、开放的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率,保证教学质量,对于推动和促进当前高校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慕课平台下自主学习的教学特点

(1)学生个性化自由的学习选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及学习方式,学生在Coursera 平台上可以同时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多门课程同时学习。坚持学完每门课程都可以获得结课证书,但是每门所选课程的终极目标不是拿到证书,而是学有所获。

(2)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状况安排适合自己的课程进度,熟练掌握的内容可以跳过,需要简单温习的内容可以快播学习视频,难度大且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反复播放或慢播。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硬软件的配置及学习环境都可以由学生自由安排,以期实现高效学习。

(3)可实现实时反馈及时纠正偏差:学生每次学习体验通常都会涉及测验,而测验的结果都是实时公布的,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悉测验成绩并修正知识理解上的偏差。若对自己已有的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重复测验的次数以强化自主学习的效果。加上很多课程设有虚拟实验,参与实验过程也可以立刻得到反馈。

(4)可结伴学习、同伴互评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很多学生热衷于慕课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里是解答学生问题的庞大群体,并创建了分布式学习网络。每门课程设置的讨论区为同伴们切磋难题共同探讨、分享原创作品、鉴赏文化创意、求得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也是激励学生自主、自律、自觉学习的重要动力。

三、慕课平台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利用优质的网络视频课程资源

作为高校教师要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现成的优质资源吸收网上教学优点,把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通过混合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产出。利用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造,同时学生学习网络公开课与课堂学习同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率,改变了传统课堂乏味的现状。

(二)重视学生和教师的双重关系

利用网络视频课程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网络视频课程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还可以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教师请教、同教师探讨;教师通过平台解答因平时工作繁忙而无暇给予学生及时反馈的提问;师生也可以将各自所感兴趣的当下热门话题在平台上与大家共享,共同探讨交流,真正促进教学相长。

(三)创建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视频课程效能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一集课程内容提炼出相应的教学任务,将教学任务以若干问题的形式随着视频的播放加以展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利用优质资源改造课堂面授学习,与学生自主在线协作学习进行系统化的结合,使教学和学习效果达到最优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交流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参与、协作互动、资源共享的氛围,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四)尝试大胆有效的考核模式改革

结合网络视频课程的特性,可以采取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学生观看视频情况、完成平时作业情况进行随时记录,并占课程总成绩的一半以上比例,让学生注重自主学习过程,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淡化课程考试的功利性,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总结

总之,慕课平台下的网络视频课程作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未来学生学习中将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多途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真正在大学阶段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上一篇: 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形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