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7:01: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企业档案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文件档案的实践经验
企业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经过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如:文件立卷归档制度、文件档案工作流程起点到完成,由文件档案管理员立卷后交本企业档案室保管。我国企业文件档案单一的管理模式、以往过细的管理原则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束缚了企业文件档案工作的发展。僵化的文件档案管理与灵活的管理机制相矛盾。文件档案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真实的历史,记录了本企业的发展历程,平时工作感觉不重要,但让你查找时临渴掘井那可不行,档案工作不是一下子能做好的,做不好是无法补救的。对文件档案的管理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我国的文件管理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档案事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并且面临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科学安排大力倡导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形成档案工作氛围,认真总结档案工作的好经验,用新的思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健全制度不断把关,加强管理意识,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利用现代化整理档案。才能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完美的结合,突出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全局的重要性。
3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
2规范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要对于相关的档案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化操作,通过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分类可以分为文书档案管理、声像(照片、录音、影像、奖牌、证书等)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如科研档案、工法、工程施工竣工档案)等。不同的档案类型要按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科研技术、设备、会计、工程建设、特殊等不同类别进行管理,并且对于不同档案的归档上要做好分类存放。对于档案管理行为上,还要制定相关的存放、保密以及查阅条例,并严格遵守,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档案管理者要对企业档案资料归档范围的确定,制定企业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收集整理企业各类档案资料,对档案资料分类整理、装订、装盒、编目录、编案卷侧面卷脊,按保管期限分类上架存放,同时编写相应的检索目录。
3信息化建设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和改进,引入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是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构建一个科学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并且高质量、高效率地对档案信息进行汇总管理,提高了档案服务水平。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电子档案逐渐成为了档案资料中的重要一种。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配合采用刻录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一些重点、机密档案管理上,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权限的有效分配,实现了档案保密的功能。
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保存要做好共存与处理,在对纸质档案归档的同时,也要做好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对重要的纸质文件、实物文件通过扫描翻拍等手段进行数字化转换。另外,档案信息的管理上,要不断地对档案保管条件进行提高,并且对档案信息的保管设备进行及时地更新与检查,避免档案信息被破坏。档案信息的使用中,要做好相关的审批,保证查阅档案人员的查阅经过严格的授权,并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要求。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局限进行改进,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实现了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
4做好档案服务
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经营生产提供服务。在档案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对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档案信息中包含了很多技术方面的信息,是企业施工过程中技术和经验的汇总,是企业智慧的结晶,是众多工程师的心血。在工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上,对于一些图纸、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科学地处理,并且及时地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利用。通过对于档案的科学整理,可以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很多荣誉、资历、工程案例等档案也是企业参与招投标中的重要筹码。档案管理者及时地将此类信息汇总交给相关部门,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业务部门的业务开展效果。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企业,工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要具有一套标准的服务流程,不断地拓展档案的利用范围,满足企业各个部门对档案资料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十几年,在我国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催生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也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问题。建筑企业档案管理是实践、见证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如何建设好、管理好、规划好建筑档案对建筑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具有极其重要经济、文化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建筑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问题的具体对策。以便能更好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为我们现实的生产、生活服务。
一、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
1、经济意义
国民经济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筑企业档案管理水平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制约建筑行业发展,档案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源泉。摒弃源泉的优劣无异于沙漠上行走。抛弃企业档案管理来发展建筑企业经营就像无源之水,企业的制度性、科学性、规范性管理就举步维艰。所以建筑企业档案管理是首要的环节,对建筑行业生存、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2、文化意义
一个强大、优秀的企业都有鲜明、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核心。建筑企业的文化核心是美感、责任、使命的集合地。一套完整、详细、科学、持续的档案管理能明证、审核过去从实地勘探、土地的征用、图纸设计、施工合同签订、施工进程的情况。能够表达过去的图表、数据、各类报告、来往文书的真实性。能够见证竣工验收合格和耸立的建筑物。企业每位员工面对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最终的作品时会油然而生激发出责任感、使命感、归宿感。
二、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政府方面
大多数企业档案管理的具体行为实施者是企业本身或其他途径,企业在专业化、技术化、规划化、信息化有别于一般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企业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自己内部事务的管理和操作。然而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政府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意识缺乏,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在面对重大的工程出现质量、失误时急于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甚至急于划清责任,以便逃脱责任。
2、建筑企业方面
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企业的特殊性。建筑企业跨度大,涉及面广,强度大的特点决定档案工作、管理具有持续性、繁琐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挑战性。再者企业领导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具体投入经费不够。具体方面表现如下:
1)建筑企业档案的收集难度大
建筑企业档案的收集难度大是不争的事实,首先由于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面广等客观因素,在实际操作上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归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次建筑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资料缺失、不完整,甚至重要的资料信息不对称,闹出笑话。最后档案不仅是对建筑物本身关联的一些显而易见的收集,比如图表、数据、文字等等。而且还对一些隐藏的工作、比如地下,墙体内的不可看见的工作的收集。正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增加收集、整理,归档的难度。
2)建筑企业档案的管理水平、质量不高
首先建筑企业档案管理者水平良莠不齐,专业水准不同,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目前建筑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档案管理者跳槽现象严重,企业缺乏对管理者强有力的保障。档案管理质量不高,经常出现手写、复印件、任意篡改,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显得无序、林乱、繁杂的缺点。
3)建筑企业对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够
在目前的形势下,“重建设,轻管理”,“重现在,轻未来”等“近视眼”行为日渐凸显,企业不择手段使利益最大化问题突出。为了盈利,使出各种怪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这种现象必然导致企业压缩经费的开支,自然对档案的管理和投入捉襟见肘,档案管理者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重创。
三、 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大政府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监管力度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建筑企业的监管力度,两手都要硬,即扮演好政府监管裁判的角色,又要扮演好指导、参与档案管理运动员的角色。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照《档案管理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在法律、法规框架下促使企业进行档案管理、使之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建筑企业自修内功,逐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质量
1)企业加强管理者的技能、技术的培训工作,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培养。不管是建筑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还是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都应一视同仁,通过档案业务学习,逐渐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身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收集、管理好档案。
2)建立、完善信息化档案建设,发展无纸化,电子档案,及时、准确更新档案的的数据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其他无形的介质,保证能长期、稳定、持续的保存档案的真实性。
3)加大对档案管理经费的投入,包括场地、设备、器材的购买,添置,更新。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权责分明,明确分工,分层落实,对档案管理奖罚分明。
总之,建筑企业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有长期性又有艰巨性的特点。档案管理好坏直接、间接衡量建筑业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生存、发展、强大,必须解决源头之水——档案管理,这样才能贡献国民经济,才能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宇平, 刘柳炼.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J]. 广东科技, 2009, (12): 39-40.
2当前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
2.1库房不足
档案库房不足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虽然大多数拥有特级或者一级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都拥有较完备的办公设施,却很难在有限的办公用房中再腾挪相当部分的办公场地用于存放和管理工程档案。多数企业的工程档案都是和公司的文秘、行政档案一道被挤在狭小而拥挤的空间里,更难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而对于这些企业的下级分公司或者工程项目部而言,多数单位的工程档案库房甚至为零。这些都为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2缺乏档案意识
对施工企业而言,普遍存在着重施工生产轻档案管理的现象,这也是造成上述档案库房不足,甚至没有档案库房问题的原因。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能形成工程施工和工程档案“两手抓两手硬”的责任意识,使得本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的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存档等工作不能与工程施工同步,从而造成了工程档案管理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检查的被动局面。
2.3信息化工作滞后
档案的生命在于应用,而要防止工程档案不至于长眠于库房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程度。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档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比较落后,在案卷检索、材料编研、信息传递、服务手段、项目协作等方面均难以有效利用。不少企业虽然花高价购买了档案管理系统,但却没人用、不会用,甚至一边是计算机操作,一边仍是手工操作等现象依然存在。
3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保证工程质量等级是工程企业的头等大事,而施工档案能够准确反映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作为工程质量等级查验和评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后期工程进行扩建或者是修改的非常重要的资料。在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以后,可能由于施工中存在质量隐患或施工单位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使用质量下降,使用年限缩短。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施工单位就必须认真查阅施工档案信息,工程设计人员和技术规划人员也要按照施工档案所记录的信息了解整个工程的布局和走向等,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此外档案管理还能够完整反映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我们依然能够发现有很多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建设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施工记录过程不真实、不规范,导致档案的参考价值、凭证作用无从谈起;施工档案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不及时,而且施工进度与施工资料脱节,缺乏时效性;在进行原材料试样试验时,材料的选择缺乏代表性;施工资料的横向与纵向关联不密切等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综合性发展。如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为了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减少质量缺陷,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紧跟时展步伐,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工程管理发挥最大效用。
4实施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4.1提升对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
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来说,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自己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在观念上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工作主动性不强,势必会影响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和理解,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而转化为自身行动,才能够尽职尽责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4.2主动推进施工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1)拓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路。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作为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在始终坚持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前提下,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方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不仅要注重维护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对其进行精心保护,也需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利用,让更多人了解档案信息管理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手工式的管理逐步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并注重信息化建设,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与专业知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自身要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不能够停留在传统的档案保管员水平上,要积极利用档案为企业发展服务。而加强施工档案管理的利用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工程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政务的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施工企业档案部门应该建立企业局域网,并购置光盘刻录机、计算机以及扫描仪等软件设备,为档案管理提供有效工具。多种多样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为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因为电子文件是档案管理软件的工作对象,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仅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开发,还能够为档案管理形成单位和社会创造效益。二是因为一般档案管理软件的安全系数都比较高,都带有密码设置、访问受限等功能,从而为电子文件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屏障。三是因为档案管理软件具有智能、便捷、高效、全面等多种优点,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4.3强化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建设
建立适应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制度是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国家要出台专门的有关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制度、标准。只有在档案管理制度上推陈出新,制定出符合时展,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制度和规范,才能确保在实际的工程档案管理中,各施工、设计、监理等个单位能够按照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将各种文件、材料、图纸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归档,并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上传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在确保档案资料完整的同时,也便于工程建设者和决策者对项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档案的综合运用水平。
工程项目的独特性、整体性、多方参与性、周期性、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档案具有专业性强、成套性强、形成分散、阶段性强、变更频繁、种类多样等特点。
1.1专业性强
每一项工程项目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与之适应的专业的参与,因而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铁路建设项目而言,其涉及的专业技术活动主要是建筑施工活动,整个项目涉及勘察、设计、基建、科研、设备安装等活动。因而,项目文档作为项目建设开展的记录材料,相应地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征,不同专业的技术文件不能混淆在一起。
1.2成套性强
成套性是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特点,因而在项目文档的收集整理中要力求做到齐全完整。工程项目档案的成套性特点是由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决定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项目从最初的立项、审批、招投标到设计、施工、竣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项目文档真实地记录了这个过程,具有成套性。具体来说,项目文档包括项目前期文件、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施工文件、项目监理文件和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等一系列的材料,这一系列材料共同反映了建设项目的全貌。施工技术文件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积累。施工企业在建设项目中主要作为施工方参与,在施工活动中本身也存在文档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同时所产生的施工文件也是项目文件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效地做好施工技术文件的积累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文件本身乃至整个建设项目的成套性。
1.3形成分散
建设项目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多,具有多方参与性,使得项目文档的形成具有分散性。这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档案管理需求探析杨启燕(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档案馆)分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文档形成于多方,如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二是项目文档散存在各方的相关职能管理具体实施部门,如行政部门、计划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等。分散性特点对项目文档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参与方的文档专职人员做好本方的相关文档的收集整理工作,还要求承办方总揽全局,确保各方文档都符合要求。
1.4阶段性强
建设项目的时间跨度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整个项目的开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变更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试验、竣工验收等阶段,从而在每一阶段都形成了大量的项目文档。因而,从宏观上看,建设项目文档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只有在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同步管理好项目文档,才能避免因建设项目周期长、项目文档数量大而导致的项目文档脱节、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此外,不同阶段的文档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相互间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需要对不同阶段的文档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分类,同时保持不同阶段的文档间的有机联系。
1.5变更频繁
建设项目从提出到开工、建设、试运行、验收,到之后的维护与拆除,一直处于动态之中。项目文档因项目的动态性而具有可变性。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变更设计,需要对施工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施工要求;在项目使用和维护阶段,随着使用部门的需要及生产经营的转变,其所有权性质、结构等方面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建设项目文档的变化。可变性是建设项目文档不同于其他文档的显著特征,只有保持项目文档与项目的同步变化,才能确保项目文档的准确与完整。
1.6种类多样
建设项目文档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首先,在载体上具有多样性。建设项目文档的载体,不仅有传统的纸质载体,还有感光材料、磁介质、光盘等。载体的多样性,使得项目文档呈现出纸质文件、图纸、照片、录音录像文件、缩微品、电子文件等多种形态。其次,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建设项目文档反映了建设项目活动的开展,而建设项目的开展涉及到行政、财务、技术等部门,从而形成文书、会计、技术多类文档。建设项目文档的多样性,反映了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繁杂性。项目文档管理工作应注重对各种载体和各种内容文档的收集整理。
2传统建设项目文档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项目文档的专业性强、成套性强、形成分散、阶段性强、变更频繁、种类多样等特点,对建设项目文档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项目文档管理方法是一种分散的、封闭的、静态的、手工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实现高质量的项目文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与维护。具体来说,传统的文档管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1手工管理效率低下、准确性差
传统的项目文档管理工作都是采用手工方式,即文档形成、收集、整理、检索等工作都是单纯地由人工进行操作和管理,效率低下。然而,建设项目文档数量巨大,又受人、财、物方面的限制,这无疑是对建设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雪上加霜。即使配备充足的人、才、物,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档管理工作的低效率状态,此外还有过分占用资源之嫌。建设项目施工文件的载体为纸质,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完全由人工来填写,但文件形成与整理过程中因纸质、笔墨、计算、签名、报表顺序、保管等造成的错误时有发生,使施工文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有的项目存在施工员或测量员等第一填表责任人不按照观测测量的现场记录进行填表,如分项工程验收评定表的数据与测量记录表数据不一致,而复核人与相关负责人不认真检查核对就随意签名过关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建设项目,也发现存在施工与监理方有关责任人在施检表格签名栏代签冒签现象。个别施工单位人员还存在违规更改检测数据的情况,甚至还发现监理平行实验与抽检资料存在数据不准确的现象。
2.2项目文档收集不全
建设项目涉及的责任者众多,周期长,因而,项目文档工作无论是在横向的责任者维度上,还是纵向的时间维度上,都处于分散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项目文档的收集不全。从横向来看,建设项目具有多方参与性,参与方资质不一,对于项目文档工作的意识水平也有高有低。有的参与方忙于项目建设,平时不注意工程资料的收集工作,到了工程结束后才应付竣工验收,造成文档的缺损;有的参与方对于应收集的文档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各种内容和各种载体的项目文档的收集不全不准确,造成文档的遗漏。从纵向上来看,建设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从最初的提出到竣工,以及后期的维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之同时,项目文档工作也有了很长的时间跨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空档”,导致项目文档的收集不全。
2.3文件管理滞后,文件变更不同步
工程实践中,施工文件编制多严重滞后于工程实际进度,没有做到同步编制归档,使施工文件的真实性难以保证。由于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施工单位从文件形成到汇总整理的时间跨度也大,施工文件长期散存在各施工单位手上,客观上存在各种利益考虑下施工文件散失或被篡改的可能,个别项目甚至发生过因为工程款纠纷,分包单位扣留应归档施工文件的情况。项目文档是项目建设的记录文本资料,只有保持与项目建设的一致性,才具有真实性、可追溯性,才能为日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传统项目文档工作的封闭性导致的沟通不畅,却给项目文档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更设计的情况,项目文档管理人员只是被动地接收和埋头整理,无法对建设项目的变更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就无法了解项目的变更情况,不能及时对相关施工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导致项目文档的“失真”,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2.4项目文档不规范,质量管理难度大
建设项目的多方参与性与文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稳定性,导致了项目文档的不规范。多方参与,对于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协调性有较高要求。施工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衔接不够,使得各方对于项目建设文档管理的要求不一,影响了项目文档的规范性。建设项目的文档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与素质直接影响着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由于有的参与方的项目文档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或未设专职的文档管理人员,只是由兼职人员或在项目完工后临时抽调人员整理项目文档,这就无法保障项目文档管理人员的素质符合要求,从而造成项目文档的不规范。由于施工文件收集整理的工作量较大,各单位的人力投入相对不足,造成文件和施工进度不同步的现象,进一步使质量管理流程“施工自检工程报验监理复检质量认可”失去意义。资料整理的滞后势必又导致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进一步滞后,质量评定的二次填表与计算也增加了评定工作中的错误,质量评定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了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及时的监控。铁路建设项目点多线长面广,无法依赖施工、监理或建设单位任何一方去实施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而施工文件作为施工状况的真实记录与实际反映,应该成为施工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而有效的管理工具,这部分文件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还将长期成为项目后评价乃至应急抢险时最需要的档案依据与法律凭证。由此可见,传统的项目文档管理方法无法满足项目文档管理的需求,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全新的视角,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来弥补其不足,针对项目文档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为建设项目的开展和维护起到信息支撑的作用。
3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需求
根据上述的问题分析,可见施工文件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果施工文件的形成和交换仍然停留在手工模式下,则数据准确性欠佳、孤立存储、施工文件与工程不同步、无法有效辅助项目分析管理的现状就无法改善,施工文件就会陷入为了编制而形成、为了验收而存档的困境。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项目档案管理应满足以下需求:高效智能的现场记录管理、项目文档全过程管理、项目文档动态化管理、项目文档规范化管理。
3.1高效智能的现场记录管理
施工原始记录是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情况的真实反映,由施工员在施工现场据实填记,不得追记补改,是质量保证与追溯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资料员和兼职档案员所具有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有限,且工作量往往较大,其手工整理、著录等工作不够规范、准确,而且有可能面临科学、合理组卷、拟订案卷标题等挑战。利用项目文档管理系统代替资料员和兼职档案员做部分工作,将部分文档管理活动自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文档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2项目文档全过程管理
为保证施工文件质量的完整、准确、安全、有效,要求对施工文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文件及其数据的采集、形成到交换、归档实行全过程管理。对大量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验、工程监理、验收评定等各方面的数据的处理,要能够实现对质量事故的记录与跟踪,类似事故报告、统计分析等均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以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保证质量管理。
3.3项目文档动态化管理
应用信息系统并不能自动解决所有问题,还必须建立在工程项目自身的全程动态管理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质量控制要求,需要按照“三纳入”与“四同步”要求。从前端控制的角度,“三纳入”是指把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和工作程序,纳入各项工作计划,纳入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或岗位责任制。从全程管理的角度,“四同步”是指下达项目开工任务与提出施工文件材料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施工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验收、评定工程项目与验收、评定施工文件质量同步,工程款支付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98-0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多、施工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档案从现实材料到立卷归档有一个漫长的周期,档案工作成效和质量难于保证,也拉长了建筑企业从工程开工到工程竣工的经济周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如何有效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档案工作,促进建筑企业合情合理合法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是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难题之一。结合在建筑企业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争取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准确把握和执行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切实做到“及时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严格执行”三个方面。
一、及时学习领会好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支持
建筑施工企业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加之建设工地分散、点多面广,给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增加了困难,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小,给企业争取经济效益增加了难度。
建设项目的报建、开工、施工、结算、验收等各个环节,以及建设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结算的确认、建设项目的创优申报都离不开工程资料。工程项目的质量保修、经济纠纷的处理与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样离不开工程资料。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形成了建筑企业的工程档案。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工程档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全过程,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凭证和证据作用。如果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例如,档案收集不及时、归档不完整等等,势必造成工作重复,影响工期,增加工程成本。
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是政府和建设、档案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指引。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常规化。因此,学习好、领会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是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的关键。对于每一个档案管理文件或行业规范的出台,我们都要认真研读,加强理解,准确领会把握规范、制度和管理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精神要点。企业和档案工作人员只有正确领会、透彻理解了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的实质,才有可能正常开展工作。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要及时知悉档案法律法规的颁布和行业规范的实施,及时开展工作。其次,企业在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落实贯彻文件的具体部署。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报送的资料必须及时报送,应该备案的资料必须及时备案。由我司总承包施工建设的广东电信广场,在多年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工程档案归档标准的变更。每一次工程档案归档标准变更后,项目部都及时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学习领会和理解新标准,并根据新标准的要求进行工程档案的编制、备案和归档,确保了三次工程档案归档标准变更的顺利过渡和实施,档案管理工作中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为企业节省了不少的人工成本,争取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认真贯彻落实好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政策保证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学习领会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还必须抓紧抓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和档案工作人员要把握好重点,了解档案管理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出台管理文件或规范的目的和要求,认真做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传达贯彻和落实工作。在工程资料收集和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人员要以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要使档案管理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出台管理文件或规范的目的和要求真正体现、落实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力争工程资料收集和归档一次成功,为顺利推进下一阶段的工程施工创造条件,减少误工、延期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工程成本,为企业争取时间、创造效益。
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和档案工作人员还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管理这一中心,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严格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打折扣,保证工程资料和档案工作的质量。要力争施工现场工程资料一次合格,减少重复工作,为工程竣工后的项目创优、工法申报、企业资质申请等工作打好基础,为企业创造间接利润,获取经济效益。
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仅要依靠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还要有档案组织机构的推进和监督。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档案管理兼职人员,是比较符合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做法。一方面,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基本上在施工现场进行,90%以上的工作量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有其便利条件,就是按照施工现场人员配备要求及工程资料收集归档的工作需要,施工现场都配备了专职的资料员。按照一人两职责的要求,将专职资料员设置为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要求资料员在做好施工资料的同时,按照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做好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作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我司设立了专门的综合档案室,负责工程资料及工程档案工作的开展、推进和监督工作。在人员设置上,综合档案室只设专职档案工作管理人员一名,其他全部均为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即在施工现场的资料员)。这也是我司结合企业具体实际,贯彻国家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基本原则而建立的一种档案工作管理模式,它符合建筑企业业务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减少了档案归档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实践证明,我司的做法,较好地促进了施工现场的资料收集和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三、切实严格执行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及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资料特别是工程档案上的错误,对于施工企业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及时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的基础上,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切实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也只有这样,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的威力及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否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起着推动和监督作用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工程资料严格把关,做好审核工作,并将相关资料及时归档。建筑企业要根据建筑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方法,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采取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加以解决。
切实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企业争取经济效益,一是要注意处理好生产管理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与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异途同归的两个方面,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以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工作依据,做好、管好施工现场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企业生产管理与档案工作管理的关系,不仅不会削弱企业生产管理的力度,而且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二是要注重发挥好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凭证的作用。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以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依据,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及时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工程档案资料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对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启迪助推作用。如,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甲乙双方就工程量产生意见分歧或发生经济纠纷、合同纠纷,工程档案还可作为原始凭证,为建筑企业“作证”,作为甲乙双方确认工程量的证据,为企业争取经济效益。
三是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要抓紧抓好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学习和贯彻落实,抓好档案工作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档案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军事、银行等保密工程,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增强人员责任意识,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做好特殊工程资料的收集、归档和保密工作。避免因工程泄密或工程档案资料泄密,造成不必要的法律诉讼成本,间接为企业争取经济效益。
四是要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沟通,做好与质监、安全、建协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按照各专项工程的要求,以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标准及依据,分类做好消防、城建等分项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为工程项目的分步分项验收及早做好准备工作,减少因分步验收紧急做资料赶任务而发生的加班工资,减少人工费用。
在现行的建筑企业运作机制下,企业档案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必须在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高效执行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深化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推进管理工作逐步发展完善,一定会扭转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一定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作明.档案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浙江档案,1996,(9).
工程项目的独特性、整体性、多方参与性、周期性、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档案具有专业性强、成套性强、形成分散、阶段性强、变更频繁、种类多样等特点。
1.1专业性强
每一项工程项目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与之适应的专业的参与,因而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铁路建设项目而言,其涉及的专业技术活动主要是建筑施工活动,整个项目涉及勘察、设计、基建、科研、设备安装等活动。因而,项目文档作为项目建设开展的记录材料,相应地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征,不同专业的技术文件不能混淆在一起。
1.2成套性强
成套性是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特点,因而在项目文档的收集整理中要力求做到齐全完整。工程项目档案的成套性特点是由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决定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项目从最初的立项、审批、招投标到设计、施工、竣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项目文档真实地记录了这个过程,具有成套性。具体来说,项目文档包括项目前期文件、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施工文件、项目监理文件和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等一系列的材料,这一系列材料共同反映了建设项目的全貌。施工技术文件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积累。施工企业在建设项目中主要作为施工方参与,在施工活动中本身也存在文档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同时所产生的施工文件也是项目文件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效地做好施工技术文件的积累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文件本身乃至整个建设项目的成套性。
1.3形成分散
建设项目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多,具有多方参与性,使得项目文档的形成具有分散性。这种分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文档形成于多方,如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二是项目文档散存在各方的相关职能管理具体实施部门,如行政部门、计划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等。分散性特点对项目文档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参与方的文档专职人员做好本方的相关文档的收集整理工作,还要求承办方总揽全局,确保各方文档都符合要求。
1.4阶段性强
建设项目的时间跨度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整个项目的开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变更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试验、竣工验收等阶段,从而在每一阶段都形成了大量的项目文档。因而,从宏观上看,建设项目文档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只有在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同步管理好项目文档,才能避免因建设项目周期长、项目文档数量大而导致的项目文档脱节、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此外,不同阶段的文档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相互间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需要对不同阶段的文档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分类,同时保持不同阶段的文档间的有机联系。
1.5变更频繁
建设项目从提出到开工、建设、试运行、验收,到之后的维护与拆除,一直处于动态之中。项目文档因项目的动态性而具有可变性。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变更设计,需要对施工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施工要求;在项目使用和维护阶段,随着使用部门的需要及生产经营的转变,其所有权性质、结构等方面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建设项目文档的变化。可变性是建设项目文档不同于其他文档的显著特征,只有保持项目文档与项目的同步变化,才能确保项目文档的准确与完整。
1.6种类多样
建设项目文档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首先,在载体上具有多样性。建设项目文档的载体,不仅有传统的纸质载体,还有感光材料、磁介质、光盘等。载体的多样性,使得项目文档呈现出纸质文件、图纸、照片、录音录像文件、缩微品、电子文件等多种形态。其次,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建设项目文档反映了建设项目活动的开展,而建设项目的开展涉及到行政、财务、技术等部门,从而形成文书、会计、技术多类文档。建设项目文档的多样性,反映了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繁杂性。项目文档管理工作应注重对各种载体和各种内容文档的收集整理。
2传统建设项目文档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项目文档的专业性强、成套性强、形成分散、阶段性强、变更频繁、种类多样等特点,对建设项目文档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项目文档管理方法是一种分散的、封闭的、静态的、手工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实现高质量的项目文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与维护。具体来说,传统的文档管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1手工管理效率低下、准确性差
传统的项目文档管理工作都是采用手工方式,即文档形成、收集、整理、检索等工作都是单纯地由人工进行操作和管理,效率低下。然而,建设项目文档数量巨大,又受人、财、物方面的限制,这无疑是对建设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雪上加霜。即使配备充足的人、才、物,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档管理工作的低效率状态,此外还有过分占用资源之嫌。建设项目施工文件的载体为纸质,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完全由人工来填写,但文件形成与整理过程中因纸质、笔墨、计算、签名、报表顺序、保管等造成的错误时有发生,使施工文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有的项目存在施工员或测量员等第一填表责任人不按照观测测量的现场记录进行填表,如分项工程验收评定表的数据与测量记录表数据不一致,而复核人与相关负责人不认真检查核对就随意签名过关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建设项目,也发现存在施工与监理方有关责任人在施检表格签名栏代签冒签现象。个别施工单位人员还存在违规更改检测数据的情况,甚至还发现监理平行实验与抽检资料存在数据不准确的现象。
2.2项目文档收集不全
建设项目涉及的责任者众多,周期长,因而,项目文档工作无论是在横向的责任者维度上,还是纵向的时间维度上,都处于分散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项目文档的收集不全。从横向来看,建设项目具有多方参与性,参与方资质不一,对于项目文档工作的意识水平也有高有低。有的参与方忙于项目建设,平时不注意工程资料的收集工作,到了工程结束后才应付竣工验收,造成文档的缺损;有的参与方对于应收集的文档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各种内容和各种载体的项目文档的收集不全不准确,造成文档的遗漏。从纵向上来看,建设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从最初的提出到竣工,以及后期的维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之同时,项目文档工作也有了很长的时间跨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空档”,导致项目文档的收集不全。
2.3文件管理滞后,文件变更不同步
工程实践中,施工文件编制多严重滞后于工程实际进度,没有做到同步编制归档,使施工文件的真实性难以保证。由于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施工单位从文件形成到汇总整理的时间跨度也大,施工文件长期散存在各施工单位手上,客观上存在各种利益考虑下施工文件散失或被篡改的可能,个别项目甚至发生过因为工程款纠纷,分包单位扣留应归档施工文件的情况。项目文档是项目建设的记录文本资料,只有保持与项目建设的一致性,才具有真实性、可追溯性,才能为日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传统项目文档工作的封闭性导致的沟通不畅,却给项目文档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更设计的情况,项目文档管理人员只是被动地接收和埋头整理,无法对建设项目的变更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就无法了解项目的变更情况,不能及时对相关施工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导致项目文档的“失真”,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2.4项目文档不规范,质量管理难度大
建设项目的多方参与性与文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稳定性,导致了项目文档的不规范。多方参与,对于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协调性有较高要求。施工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衔接不够,使得各方对于项目建设文档管理的要求不一,影响了项目文档的规范性。建设项目的文档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与素质直接影响着项目文档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由于有的参与方的项目文档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或未设专职的文档管理人员,只是由兼职人员或在项目完工后临时抽调人员整理项目文档,这就无法保障项目文档管理人员的素质符合要求,从而造成项目文档的不规范。由于施工文件收集整理的工作量较大,各单位的人力投入相对不足,造成文件和施工进度不同步的现象,进一步使质量管理流程“施工自检工程报验监理复检质量认可”失去意义。资料整理的滞后势必又导致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进一步滞后,质量评定的二次填表与计算也增加了评定工作中的错误,质量评定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了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及时的监控。铁路建设项目点多线长面广,无法依赖施工、监理或建设单位任何一方去实施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而施工文件作为施工状况的真实记录与实际反映,应该成为施工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而有效的管理工具,这部分文件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还将长期成为项目后评价乃至应急抢险时最需要的档案依据与法律凭证。由此可见,传统的项目文档管理方法无法满足项目文档管理的需求,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全新的视角,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来弥补其不足,针对项目文档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为建设项目的开展和维护起到信息支撑的作用。
3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需求
根据上述的问题分析,可见施工文件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果施工文件的形成和交换仍然停留在手工模式下,则数据准确性欠佳、孤立存储、施工文件与工程不同步、无法有效辅助项目分析管理的现状就无法改善,施工文件就会陷入为了编制而形成、为了验收而存档的困境。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项目档案管理应满足以下需求:高效智能的现场记录管理、项目文档全过程管理、项目文档动态化管理、项目文档规范化管理。
3.1高效智能的现场记录管理
施工原始记录是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情况的真实反映,由施工员在施工现场据实填记,不得追记补改,是质量保证与追溯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资料员和兼职档案员所具有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有限,且工作量往往较大,其手工整理、著录等工作不够规范、准确,而且有可能面临科学、合理组卷、拟订案卷标题等挑战。利用项目文档管理系统代替资料员和兼职档案员做部分工作,将部分文档管理活动自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文档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2项目文档全过程管理
为保证施工文件质量的完整、准确、安全、有效,要求对施工文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文件及其数据的采集、形成到交换、归档实行全过程管理。对大量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验、工程监理、验收评定等各方面的数据的处理,要能够实现对质量事故的记录与跟踪,类似事故报告、统计分析等均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以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保证质量管理。
3.3项目文档动态化管理
应用信息系统并不能自动解决所有问题,还必须建立在工程项目自身的全程动态管理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质量控制要求,需要按照“三纳入”与“四同步”要求。从前端控制的角度,“三纳入”是指把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和工作程序,纳入各项工作计划,纳入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或岗位责任制。从全程管理的角度,“四同步”是指下达项目开工任务与提出施工文件材料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施工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验收、评定工程项目与验收、评定施工文件质量同步,工程款支付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
中图分类号:G35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建筑设计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档案管理员要按照归档制度的规定及时收集应归档的资料,做到即收即归,保持其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编目中对其已归档的档案应该进行再次开发,最大化挖掘这些成果的内在价值,并对已归档的档案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即按用户要求及时准确的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笔者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将其中有价值的科技资料充分提供给所需用户加以利用,从而实现了档案资源的潜在效能,使其体现出更多的价值,并逐步实现了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1.建筑设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建筑工程设计档案是按照基本建筑程序逐渐形成的,有着以下特点:
1.1工程设计形成的文件材料和载体是多样化的,档案资料内容主要为设计过程中的文字、图片、电子数据,文件材料有手抄件、打印件、复印传真件。建筑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工程过程,这个过程产生全部档案资料是与建筑工程设计密不可分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是与专业技术直接相关的,是专业活动的记录,文件资料具有本专业特点又相互紧密相联。
1.2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所整编的设计档案,如在设计前期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设计条件及要求、自然条件勘察报告;设计过程有阶段性图纸:规划设计图纸、方案设计图纸、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设计图纸、竣工图图纸,资料有:结构计算书、工程概预算书、各个阶段报审的上级单位批文、图纸审查意见及回复、设计质量记录等档案。建筑设计项目的建设过程,受工程性质,重要程度,工程规模大小,建筑设计技术复杂程度,经济状况,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其周期长短不同。
2. 建筑设计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技档案的管理是指对科学技术档案实体进行管理和信息开发利用的一项专门工作,它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留,统计和提供利用等多项内容。
2.1 项目档案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项目档案直接记录着该企业相关项目的具体设计过程,也是设计人员具体研究活动和实际探索过程的真实记载,从项目的立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多方面的技术资料,如图纸、图表、文件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以及各种录音、录像、光盘等进行管理,具有专业性、成套性、阶段性、更改性和纪实性。
2.2 项目文书管理
建筑设计企业的项目文书主要涉及该企业的科研活动记录,这部分科技档案主要记录和存储建筑设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及相关经验,涵盖了一个项目的立项、阶段性总结、以及课题、成果管理等技术资料信息,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见证资料。
2.3 项目成果管理
项目成果指的是建筑设计部门成果的汇总、成果的相关统计查询、设计人员的获奖专利以及技术转让协议等。
3. 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发现,一些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利于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在向设计人员提供档案的再次利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3.1 重收集,轻归档
对于建筑设计类企业而言,科技档案资源的价值不但包括了其凭证作用,而且还有着不能忽视的再次利用价值。在传统管理中,档案的凭证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管理者出于归档要求的考虑,丢弃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源。例如,由于只收集归档材料的原件,导致一些重要的技术文件流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
3.2 重管理,轻建设
库存的科技档案是建筑设计企业的主要信息库,其潜在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是巨大的。只有保障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及系统性,才能为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便利。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由于不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或档案管理理念,导致难以保障归档资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尤其是一些体现了设计项目来龙去脉的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档案,由于技术类文件的不齐备容易造成该科技档案难以从全局反映该项目的技术过程。不能更好地发挥再次利用的作用。
3.3 重保存,轻选择
由于建筑设计企业行业的特殊性,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并无机会亲身参与建筑项目的实际管理,其职责仅为对接收的档案资源进行管理。而当一个项目结束之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对该项目没有整体观念,无法选择应该入库保存的档案资源及归档成果的最终性。从而容易导致一部分重要科技档案没能及时移交档案室,造成一些应该归档保存的技术资料未能及时入库,有的甚至出现丢失。或者同一阶段的成果出现多个版本,不能保障再档案利用的准确性。
4.加强建筑设计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
4.1 提升科技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
建筑设计部门项目档案的产生是与一个具体项目的执行流程息息相关的,随着一个项目的进行,在不同的阶段会生成不同的文件,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只有通过跟踪该项目的全部过程,才能够把项目从立项到验收过程中获得研究活动的情况收集完整。建筑设计部门的项目档案是设计的软成果,在项目竣工之后,项目档案是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所以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应该将项目档案作为整个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设置专门的专职管理岗位、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以提升其科学文化水平。应该将项目档案的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管理中引入科学而高效的方法,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才能最终保证项目整体的综合效益。
4.2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实现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够适应科技档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档案管理的领导者应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方面,积极建立学习型团队,结合实际通过各类培训方式提升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适应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组织科技档案人员不定期到外面参加本专业的技术学习、多与同行企业就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进行技术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把培训与自学的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4.3 完善项目档案管理机制
为使档案管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就必须通过完善项目档案管理机制来持续提升档案的管理质量水平。客观地讲,当前不少部门的档案管理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还远远没有构建起来,难以形成对档案管理者的严格约束,容易导致科学化管理水平下降,因此必须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合理调节。首先应抓住人的要素,通过构建档案管理责任制,使档案管理部门所有人员的岗位责任得到明确。其次应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流程,并组织监督其实施。为了尽可能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构建完整的管理机制对档案形成和开发利用的全周期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其有效使用率。
5.结语
在建筑设计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及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档案管理做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该企业的科技资源,并将它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升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逐步构建具有较强科技实力的技术文档与数据资源; 此外,通过开发利用建筑设计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源,还能够促进和发挥该企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使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与开发利用程度均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秘相涛.建筑工程档案现状之我见[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9)
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目标
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福建LNG站线项目,包括接收站终端、码头、输气干线三个分项,福建LNG接收站是目前国内运营能力最大的接收站。从项目建设初期就把档案安全纳入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统筹规划档案安全方针和政策,承诺“致力于追求零灾害、零事故、零泄密的档案安全管理目标”,力保重大自然灾害时档案零受损,发生人为因素时零事故,采用安全可靠技术措施零泄密。
企业档案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档案安全经常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交织在一起,集偶然性和必然性于一体。企业档案安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人为风险,自然风险主要存在于火灾、水灾、震灾、台风、雷击、害虫、霉菌、灰尘、紫外线、有毒有害气体;技术风险主要存在于计算机病毒、技术故障、载体寿命;人为风险主要存在于战争、、人为攻击、人为窃取、大意疏忽、档案员业务能力、团队档案意识。认识档案风险,明确档案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可避免在日常重复出现的小事上投入太多的资源和精力而迷失工作方向。
1 健全企业档案安全规定
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及福建省档案局《档案安全管理规范》两个规定,企业档案规定应包括应急管理和文档场所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内容。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也包括了档案室制订的《企业档案应急管理细则》、《企业文档场所安全管理细则》,并把这两个细则列入合同档案条款要求承包商统一执行,从制度源头建立了公司主导型档案安全模式。公司档案室组织了施工、设计、监理、主要供应商进行安全规定宣贯和培训,深化各参建单位对档案安全规定的理解,提高他们档案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观念,鼓励各参建单位采取先进安全措施,积极防范,确保档案安全。
2 开展档案安全应急演练
受2011年第11号热带风暴“南玛都”残留云系影响,9月1日,福建省莆田市区突降特大暴雨,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城区内涝受淹,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市分行营业部档案室地处一层,属低洼地带,档案被水浸泡受损,被淹时水深达2米以上,营业部2009年7月至今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信贷档案共计99个铁皮箱被水浸泡数小时。应急管理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主要是安全意识不够,思想麻痹,缺乏应急演练。福建LNG站线项目一期工程施工承包商遍布在福建省沿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五个地市多个地方平均每年都受到5个台风(热带气旋)的影响,自2003年到2009年,仅台风应急预案就成功运行了24次,所有项目档案没有遭受损失。福建LNG站线项目所有参建单位档案员都参加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包括台风、水灾、火灾、库房盗窃、档案重大泄密五个方面内容,通过应急演练可提高档案员乃至公司全体员工档案安全意识和应对经验。
3 承包商文件场所安全管理
企业成立初期,项目档案数量占企业档案85%以上,其中,承包商档案占项目档案90%以上,所以须先从源头上重视承包商文件场所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包括:(1)设定档案安全条款。公司与各承包商的安全条款,都包括文件和档案安全要求,承包商安全经费明细也包括档案安全经费计划,确保承包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2)承包商开工审查。项目组对承包商开工报告审查时,档案室参与对承包商文件管理人员资格、文件场所、保管设施方面审查,审查承包商文档人员是否满足资格要求,文件场所是否牢固、防盗,档案经费是否投入到保管设施中。(3)业主、监理联合检查。公司档案室和监理每季度联合检查承包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检查承包商电子文件安全备份,检查文件与项目同步性管理,及文件场所的“七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4)废旧文件处理。各参建单位完工后,废旧文件统一送到当地保密局指定的造纸厂进行销毁回收,确保废旧文件不因流失而泄密。
以上措施,是公司进行承包商档案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抓好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必须严格落实。
4 档案安全备份
档案数字化从某种程度上是档案内容在载体方面另一种形式再现,档案安全备份包括纸质备份和电子备份。(1)纸质档案安全备份。福建LNG站线项目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根据《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竣工后须向福建省档案馆移交一套完整竣工档案。福建LNG站线项目所有承包合同都明确竣工图至少3套原件、5套副本或复印件,其他的完工档案至少1套原件、2套复印件,设备厂商档案至少1套原件、4套复印件。工程完工验收后,就分批将其中1套项目档案副本或复印件移交给福建省档案馆保存。其中,输气干线工程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表按福建省档案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调会要求移交给管道沿线五个地市城建档案馆和县级以上城建档案机构。档案室保管项目档案原件,其他副本和复印件移交给运行部门,供生产运行及抢维修使用。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也加强了对档案原件的保护,实现了公司总部办公大楼、生产现场、档案馆三地备份,强化了档案安全保护。(2)档案数字化。除会计档案、实物档案外,公司的文书档案、项目档案、设备档案、运行档案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公司采用了专业档案管理软件,录入了所有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基本实现了原文挂接,公司员工可按权限查阅所需的档案,一般员工只能浏览而不能下载原文。档案软件采用局域网,不外接联网,保证档案不泄密。档案软件数据库在福州总部办公楼实行双备份,并在莆田秀屿接收站生产现场进行异地备份,公司信息工程师按制度每周使用移动硬盘对数据库进行再备份,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安全。
5 档案库房建设
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库房承重要求≥12kN/m2。而办公楼承重大多在300-500N/m2。通常情况下,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和没经验的档案员容易忽视档案库房承重、库房面积、保管设施现代化、档案员办公室和工作室要求,致使库房保管设施落后,达不到档案安全保管要求。
目前,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大楼正在规划设计中,档案室已向公司高层提出了1000m2档案库房面积,承重满足12kN/m2,及现代化保管、消防等设施要求,并提交给办公楼设计承包商,保证将来办公大楼能够给档案一个安全的家园。
档案安全分级管理模型
前言: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的定义为:建筑企业在以往或正在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积累的、借鉴的各种具有记录功能的信息载体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直接、清晰、确定且记录完整。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的价值是指:建筑工程档案对企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凭证作用和情报作用,其外显的形式为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做以客观存在物上的证明,具有实用性和有益性以及有用程度。
1.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的分类。由于划分的角度不同,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的分类也有很多种类。例如:按照建筑工程档案的来源可将档案划分为外来档案和自制档案。按照用途可将档案划分为设计档案、施工档案和验收档案。按照效力可将档案划分为法律档案、法规档案、行业规章档案和内行管理手册档案等。
1.2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首先,应该肯定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推进,企业档案的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并且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国建筑企业实际的,可操作的档案管理规范。其次,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距离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表现为物质条件上的,更重要的是意识和认知上的差距非常大。最后,还应看到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机遇有很多,作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有效服务于社会和企业,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各种价值,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大众服务。
1.3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首先,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的资料整理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单调乏味,收入偏低,这些因素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着职业性的缺陷,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人员的匮乏。其次,建筑企业工程档案搜集和整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建筑工程的收尾阶段,企业工作的重心偏重于施工和检查,大部分精力没有放到档案工作上,在管理意识上弱化了档案工作。最后,建筑工程档案分布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单位,这在组织形式上为实现档案的科学化、集约化管理造成障碍。
1.4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不善的后果
首先,在工程建设中如果不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将会为后期的档案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其次,建筑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工程档案的各项价值,失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管理不善的建筑工程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表现,同时档案管理水平的决定于企业的管理。
2.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点
2.1 加强对建筑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要定期对国家制定适应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法规进行研究学习,及时制定一批既符合建筑工程档案上作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符合我国国情义兼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档案法规规章。
2.2 思想上要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建设中一般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到工程完工后,即将交工验收,才开始慌忙整理,有的施工单位甚至人也难以找到,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因此,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工程完工短时间内将内业资料整理结束,为交工验收做好准备。
2.3 要制定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做好档案管理事前控制,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对各种文件和记录有效控制,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各个工作环节中的作用,应拟定档案管理事前控制办法,定各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行为,明确各类档案的形成与积累、整理与归档、变更与修改、保管与传递、作废与销毁等事项。第二,做好档案管理的事中控制,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专门化管理和分散化管理的方式,建立本单位的档案编码体系,以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事中控制。
2.4 加强对建筑工程档案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研究。
大力推行对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利用光盘塔或光盘库载体进行档案管理成为可能,已经成为项目档案管理一个发展方向。
2.5 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各部门只有及时的对档案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获取及时,有效档案资料或信息。
2.6加强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必须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有文化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加强对现有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因材施教,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2.7 对建筑档案的验收要严格把关。
这是保证建筑档案质量的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档案验收工作。档案验收重点是检查项目的前期文件、隐蔽工程材料和竣工图的编制;对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应分阶段验收,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改误;加强对档案的预验收工作,以确保资料齐全完整和准确。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建筑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将会是一个重点,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也会在这一挑战和机遇面前发生新的变化,作为建筑企业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经验和手段,充分利用我们的本土化优势,重视加强建筑工程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不断总结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经验,促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