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3 17:01: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1)

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高中物理让学生“想说爱你容易”。随着学习不断深入,难度增加,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对物理怕到恐惧。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物理学习良好习惯没有养成。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养成的一种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性,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么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环节。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另外,在上课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利用课前一点时间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课本、练习册、作业、笔记、文具等,从而保证尽快进入听课状态。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自学物理课本的基本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养成专心上课的习惯,老师应该通过充分备课让每节课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作为学生自己应该提高自己的专注度,让自己投入课堂之中。积极思考,认真观察,跟着老师的思路,伴着老师的节奏,产生共鸣。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课堂实验等途径,让课堂过程层层深入,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课后对于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通过自己钻研,与同学讨论、请教,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向老师请教。要善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让自己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往往有些学生在解题中出错就是因为一知半解。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作业是对自己掌握知识情况的检验,同时也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往往有些学生不会做就去看别人的,一看觉得非常简单,甚至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日复一日,就越来越怕物理。所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往往学生忽略这些,觉得作业是一种任务观点。

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概念抽象,内容复杂,往往字面简单,但是深入理解需要多下工夫,以思考琢磨。比如高一物理中的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看似很简单,有很多学生在分析受力方向时出现错误。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就要多思考,掌握其关键点:相对运动。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现象,这就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多做实验,不要怕实验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进度。动手实验让学生觉得物理不是那么抽象,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通过动手也让学生能领悟物理“高深的理论”。学以致用是学习物理的精髓。曾经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摇绳发电”,感受电磁感应的“神奇”。学生非常兴奋,积极参与,互相讨论,获得真知,在动中学,在愉快中学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题是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途径。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解题习惯对物理学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学生怕做题,尤其对文字多、过程多的问题,往往是“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做题时要遵循“读、审、建、构、解、思”六步骤,即拿到一道题后,首先要仔细解读题目所叙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题目所给的每一个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用笔标注出来关键的部分;其次,弄清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用笔画出草图,这个往往学生懒得动手。从学习物理开始就让学生多动手画草图,以榜样的力量要求学生。判断物理过程服从什么规律,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一个复杂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显然,弄清物理情景才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分析清楚各个状态和过程,把握住具体的物理情景,才能正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正确写出与实际情形相联系的表达式求解。在分析过程图上要尽可能地规范、美观、准确,这对题目分析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认真科学的态度。虽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它有很多美与和谐的地方,从解题的过程中去领悟、感受。

在书写解题时,要规范、整齐、美观,让人觉得视觉上美的享受。画出必要的示意图。有些学生,前面分析过程很到位,但是在书写公式颠倒位置,公式字母写得似不像,比如把’q”写成“g”,甚至”9”。这样无畏的出错太不值得。所以物理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细心,细节决定成败。还有些学生把不重要的中间计算过程也写在上面,让人觉得繁杂无章,丧失物理的简洁之美。所以在平时做题中要注意这些,做到过程书写简洁,整齐,美观,突出重点。注重规范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其中包括笔记规范、解答问题步骤规范清晰、利用直尺、铅笔作图及标识的规范,考试卷面整洁、设计合理等习惯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课后反思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课后之余不断反思。高中物理知识有些抽象、复杂,可能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和作业的练习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利用时间讨论,动手、动脑反复推敲斟酌,把困难解决,深入理解其中内涵。对知识的反思,可能出现柳暗花明的感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喜悦。高中学生完全具备课后反思的能力,通过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五、培养学生归纳的习惯

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25-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曾作了一个关于“我学习物理的习惯方式方法”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第一题:做物理习题时遇到不会的,你一般是怎么处理的?A.先暂时放下有机会再找老师或同学讨论 B.继续做下一题。具体情况见表1(文中表左右边数据柱分别为A和B)。

表1

第二题:习题从基础题做起吗?A.是 B.不是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第三题:解完一道练习题后,我几乎没有想过有没有其他的解法。A.是 B.不是。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第四题:我觉得老师应尽可能讲完辅导书里的每道习题比较好。 A.是 B.不是。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第五题:讲物理习题时我喜欢老师把详细答案抄在黑板上。A. 喜欢 B.不喜欢。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以上数据表明,超过60%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喜欢与教师、同学交流,超过80%的学生能从基础题出发,但做稍复杂一点的题目时就比较依赖教师,缺乏独立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80%的学生在解完一道练习题后,几乎没有想过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平时不注意方法的归纳和积累,为解题而解题,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困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探讨这方面的教学策略。

二、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这里要求学生先仔细阅读一遍教材,仔细琢磨新概念新定义。新的教材图文并茂,有较多的插图和注释,很多学生对此忽略掉了。例题也要独立分析并计算过一遍,课后习题也要先独立完成,最后以同步资料练习检测自己。

(2)做必要的笔记。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情况做笔记,而不是记得越多越好。新教材中有较多的空白处,这些地方最适合做笔记,例如,记下知识要点,记分析问题的思路,包括分析的起点、过程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课后复习巩固。学习物理必须做一定数目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学生解题过程是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学生就不能巩固所学知识,也就无所谓的能力提升了。笔者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做习题,如有不会做的先暂时放下,有时间了再回头探讨当时为什么不能顺利解答,从而发现自身哪些知识存在不足。

(二)实验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要求学生每探究一个知识点都尽量亲自做实验,观察并自己总结相关的物理规律。教材上要求的演示实验,教师绝不能以黑板实验代替,而是要尽可能创造实验条件,没条件的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或课件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学生分组实验不能因怕浪费时间剥夺学生参与的权利,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学生亲自做实验才会有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放开心态,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动手实验的。例如,学生在操作“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实验中,笔者会先放手给学生多次反复实验,他们在玩中熟悉了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怎样合理选择纸带,怎样选取数据误差较小,并以实验小组单元进行探讨,各级汇报实验成果,最后求出小车的加速度,这样,学生从始至终都是通过实验探究知识,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课本上只有一个图片,这样的一张图片让学生去理解一个微观的领域是远远不足的,于是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变动为静,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变为看得见的画面,强烈地给学生感观的认识,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发展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原来就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来自自然界的生产和生活,而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所以科学是实事求是的,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物理这个学科。

(三)画图分析学习习惯的培养

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练习为载体,学生分析物理习题的过程,就已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而物理习题是师生在物理课教学互动中的载体和纽带。物理习题绝大多数都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给学生的,学生要经过审题理解题意,将物理情景再现,这对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没有配图的题目,学生觉得更抽象更难理解,这时容易弄错物理情景、漏掉隐含条件,正确率很低。对此,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物理情景,分析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图,把画过程和状态用示意图作为必须步骤来训练学生,同时在示意图的适当位置标出相应条件,这对帮助学生找出相应的规律,列出相应的方程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画图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水到渠成了。笔者经常告诫学生,当你解题思路不顺畅的时候,要自我反思,“我画图了吗?画得规范吗?”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性。首先教师板书规范,学生自然模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板书时做到画图规范、方程书写规范,同时,笔者还制定了“规范解题自评表”来强化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有步骤的训练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画分析图习惯,解题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四)自主合作探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自从南宁市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MS-EEPO互动有效教育模式后,课堂教学要求从小组组合作学习入手(一般以4至6人小组为宜),教会学生如何全神贯注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差生,没有闲人,人人有专长,人人有进步。首先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训练课的基本流程包括:明确课堂目标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学习检测合作学习呈现汇报师生点评教师总结师生填写自评表,可以任意内容为训练的载体,约定、板卡、表达呈现、单元组和团队这五个基本要素训练,二到三个课时就可以完成。接着以高中某个物理知识为素材,进行要素组合课训练,在此要渗透五个基本要素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检测为突破口,从而既完成教学目标,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EEPO课中,必须狠抓基础,在处理具体物理问题时,笔者一般先让学生提出解决思路,师生互动交流后再提出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案,接着让学生比较、质疑、反思、讨论、排除,确定最佳方法。在处理例题时,教师可以有意选取不同解法的小组,让学生相互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迷信教师和教学资料,相信自己,对于问题的处理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指导学生在完成例题的基础上,改变题设条件自己编题目。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开小差,更没有上课睡的情况,这样能很好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物理知识繁多,有必要定时进行整理,建构成有机的物理知识框架和知识网络,让学生在整理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能找出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1)课堂小结是必需的,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可以先由教师带领进行课堂小结,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形成小结的习惯后,笔者每一节课结束时找一个学生代表进行课堂总结,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其他同学模仿总结;到了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每上一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同学之间交互补充完善。

(2)对于一章的总结,高一第一、第二这两章笔者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画出知识脉络图,学生点评;第三章开始每上完一章,要求学生完全独立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作为作业收上来评改;并将优秀成果展示出来,起到以点带面的榜样作用。坚持节节归纳,章章总结,日积月累,就像滚雪球似地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篇(3)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应该传授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在习惯的催使之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的潜在能力挖掘出来,这不仅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于我们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多年,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颇有体会,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重点谈一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正确把握学习过程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通过充分的预习,学生能够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尝试着去自行解决;对于不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要记下来,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讲解之下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学习的习惯。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阵地,对于这个过程的成功把握可以说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对于这一点教师要重点强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同时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如何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重点抓课堂学习的习惯。

再次,要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高中阶段的数学难度较大,很多知识并不是单纯依靠预习和课堂学习就能够完全掌握的,需要学生在课后付出很多的努力,而复习习惯的培养是解决学生知识巩固和理解加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并合理地安排一些习题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而单纯地靠努力和积累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问题,还需要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反思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寻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归纳总结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一个章节的内容之后,教师在开启下一章节的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前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并自行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进行检验,让学生详细地审视自己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需要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很多数学定理和公式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则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应用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而这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对于既有的知识内容要敢于问一个“为什么”,从逆向的角度去探求定理和公式的推倒过程,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并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去运用。另外,学生质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身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查过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疑问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普遍性的问题来调整教学策略,突出教学侧重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除此以外,学生通过不断的质疑能够更加良好地促进自己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建立。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解答,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问题提出之后要试着自行解答,尝试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点,让学生能够自行品尝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这样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知识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更多、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通过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把握、对于自身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以及在质疑中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6?摇 文献标志码:B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52-02

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对高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要内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尽早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才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时间。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我学习、思考、探究、质疑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初步理解学习的一个过程,课前预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然而,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师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的结果就是,只有在新课上完之后,学生才知道自己学习了什么。这样学习,学生丝毫没有准备,学生很难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对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也有了针对性;而且学生在预习的过程当中,有些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通过这样的预习,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学生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不断地练习,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及时的给学生恰当的提醒和评判。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课堂进行不断的优化,充分的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从而建立起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故事、适当的评价等等各种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运用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有了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应付自如、心情舒畅,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注意力自然就集中起来。

三、全神贯注与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有目的的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独立的去思考,而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在教学课堂上,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学习水平都远远高于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集中注意力听课的良好环境,也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意志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时候,必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好模仿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可以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发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能参与其中充分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消化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知识往往是掌握最扎实、记忆最深刻的,从而使学生学的活、记得牢。

四、培养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常常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而不是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甚至有的时候,还看到一些学生连题目都没读完或者是要求都不去看就直接开始做了,这样做题怎么可能不错呢?所以,要想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在每教一新课例题的时候,教师都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去练习审题,让学生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审题习惯。到高年级的时候,教师特别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解题的时候后自觉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调动自己所有学习过的知识解题,并且在多种方法的方法当中择优选择。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的时候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计算要养成列竖式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教师应该尽量使学生经历一个由学到想、由想到疑、由疑到无疑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篇(5)

要想学好并掌握好一节内容,课前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应做到提前有预知性的重点和难点,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课。作为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知道学生去听什么、怎么听,对于某个问题和某个知识的解决方案要做到心领神会。

二、培养学生养成勤说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果不去多说,是很难提高语言能力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地去说,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抓住机会多练习口语。在高中课本中有speaking环节,for example:Talking with Strangers.(wei ming is looking for a seat in the library.But there is a bag on it.He is talking to the gril next to the seat.)教师也可以设定特定的环境或场景让学生练习对话。教师在对话中担当一个导演的责任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体会口语表达带来的乐趣,借此培养成说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养成好读的习惯

好多高中生在学习了英语后,不敢读、不会读,学成了“哑巴”英语。朗读在英语学习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语感是在朗读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好的语感就会造成对英语听不懂、读不懂,以至于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成绩自然也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放下胆怯的心理,做到大胆地朗读。

四、培养学生坚持写作的习惯

在奠定了说与读的基础后,写作是摆在了学生面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高中生的词汇量和短语积累都是有限的,要想写出高质量的短文是非常难的,甚至有些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出来,所以可先从最简单的造句开始,在平时练习中也可以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述自己的心情、感想等。如抄写名言警句、复述课文、看图写话等都是培养写作很有效的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也为学生以后的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与说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在日常的交流中,学生要能听懂对方说的意思,才能回答对方,由此可见,听摆在了交际的首位。听力练习的培养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如一则广告里的英语广告词、随处可听到的英文歌曲,都是练习听力的绝佳机会。听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听不懂,但是不要气馁,一定要有耐心才对。在课堂上英语教师教学就是一个练习听力的好机会,因此教师要尽量使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语句,提高学生对培养听力练习的兴趣。

篇(6)

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与人的发展惜惜相关,王尔德有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人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一辈子都会难以改变,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匪浅,坏的习惯会让你终身难以自拔。语文又是高中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高中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长就会受到妨碍。所以一定要加强语文基础训练,对高中生严格要求,使他们踏踏实实地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高中生具有高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为各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高中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发现许多落后的高中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礼貌,不讲文明。如何才能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使高中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重复不良行为;使高中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第二,重视培养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良好习惯

1说:在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教育,老师要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自己阅读和别人讲述的东西用语言叙述出来,受了“述”的基本训练之后,逐步加强创造性,逐步过渡到写。

2读:做每件事最好能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所以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初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督促高中生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最好是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高中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教给方法之后,还应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高中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

3思: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高中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认识水平。

4写:首先要让学时明白审题的重要性,避免跑题。其次谋划全篇,要有新颖的开头,回味无穷的结尾,分三到五段叙述"主题思想"的各个侧面,并注意分清层次,要有过度和照应,三是写作文要讲求迁遣词造句的规范化,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法修辞知识。四是引用名人的名言很要紧,可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后写完后,至少读三遍,修改三遍。此外要让学时多选几个作文题,多写几篇,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5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在中学语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实际情境,注意选项择学让感兴趣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高一学生可以围绕礼貌用语、口头用语等,也可以运用讲故事、传悄悄话、复述、扮演角色等形式,高二学生可以采用编故事、讲述见闻、访问、讨论、演课本剧、自由交流等形式。

(2)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例如:可以选“课外活动影响不影响学习”为话题,让学生选项择观点,互相辩论。

(3)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首先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践的机会,其次,引导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锻炼,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高中生增加口语交际的机会。

第三,重视培养高中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篇(7)

一、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3000―4500个单词和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课前朗读与识记是预习的最低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式,因此它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适用于各个年级、各类课型的预习。学生通过反复拼读而记住所学生词,通过多次试读而达到能流畅朗读所学句型和课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如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做些听力模仿练习,如字母、音标的读音,单词的拼读、连读、失去爆破、升降调、意群及停顿等练习。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文录音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增强语感。而且通过听课文的改写、缩写和内容简介等录音,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同时又能提高听力水平。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掌握文章的基本类型,熟悉和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如果熟悉相关文章的结构,那么就能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记叙文预习重点注意主要人物的言行,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学生可通过人物的言行、事情的经过理解人或事物的意义。议论文预习重点捕捉作者的观点,阅读时注意力应集中在首尾段,注意分清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充分预习,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并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学生要提高听课效率,首先,养成认真记笔记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学生上课要做好笔记,必须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要了解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要做笔记,哪些可以当堂消化吸收。做笔记要做到眼、脑、手并用,避免上课分心、开小差,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课堂笔记使学生复习时能找到重点、难点,复习起来有的放矢,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学生还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学习的手段,而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一个人的成功经验多半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为此教师的着眼点应重点放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共同提高。

三、课后及时复习练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课后复习是学习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知识的巩固加深要靠及时复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基础较差的同学以课本为主,加强基础知识如单词、词组、句子的复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后复述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对话、利用句型组织造句或写些简单的短文。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的发展需求。因此,课后加强阅读训练尤为重要。为此,精读篇目,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读短文,抓住时、地、人、事,结合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词句的意义,推理文章隐含的意思。做题时,可以指导学生先看文后的题目选项,使学生对所考查的内容心中有数,从而正确地做出选择和判断。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积极听课习惯和及时复习练习习惯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是他们高考必胜的法宝,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27-1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这是中外教育家对习惯影响人生最精辟的概括。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规则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会宁一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会宁一中学生一日常规歌》、《会宁一中班级管理工作考核新方案》、《会宁一中卫生要求细则》、《会宁一中星级宿舍评比细则》、《会宁一中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暂行)》、和《会宁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具体的、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这成为约束行为,促进规范的最佳手段。

那我们怎样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呢?我们觉得新生入学是最好的机会,新生是“规范”的最好对象,《致新生家长书》是“规范”最好的前锋,军训是“规范”最好的实践。新生带着对高中美好的憧憬,带着父母的期盼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新生容易按照学校的规定去规范日常行为。为了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要求,清楚学校的行为规定。

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无小事,事事是要事。那么,我们怎样抓学生的行为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抓学生的行为细节,班主任是主力军。学校制定了《会宁一中班主任一日常规》,向班主任提出“勤走、细看、多思、善导”德育工作的方法。勤走,就是多巡班,多走动,多到教室、宿舍了解情况,这是发现问题的前提。细看,要求班主任要观察细致,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细微的变化。多思,就是要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见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多想产生问题的原因,多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善导,就是讲究教育的方法,谆谆善诱,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我校通过“看、读、写、做、说、唱”等方式,加强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明理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精神。只要学生拥有这种精神,一些消极、颓废、丑陋的行为将会在其身上逐渐消失。

“看”: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以优秀的影视作品感动人,洗涤心灵。学校及班级组织学生观看《高考改变人生》、《金正昆讲礼仪》、《于丹讲论语》、《感动中国》、《今日说法》、《雷锋在1959》、《》等教育影视。例如:观看电影《雷锋在1959》,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富情感,最为辉煌的142天。《士兵突击》中学生被“许三多精神”感动了,感动于他对责任、承诺、友情的执着,对理想、制度、原则的坚守,对困难、责难、非议的笑面以对。从中修正学生的思想缺失,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读”: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人,提高境界。通过每周的阅读课,开展校园读书周活动;以一中校报为宣传阵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写”:写观后感,读书体会、进行德育素质综合测试。在写中反思,在反思中顿悟,提高认识,摒弃陋习。“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这“用人之道”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值得文明每一位学生深思。

“做”:就是让学生参与管理,在管理中明白事理,促规范的形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推行自主管理小组制度,以班为单位,人人参与,做一天值日班长,负责细节规范检查和督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说”: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例如:“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说起――谈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从中,学会善于接纳不同意见,改变自己固执、偏见、狭窄的观念,提高认识,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

“唱”:唱励志歌曲,以优秀的歌曲震撼人,催人奋进。每班有班歌,要求人人会唱,当班集体或个人获奖时,班歌为集体或个人唱响;当班集体缺乏精神时,以班歌鼓舞士气。每个主题教育活动都有主题歌,如安全教育的《生命没有彩排》、感恩教育的《感恩的心》、母亲节的《懂你》、父亲节教育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师节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等。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25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生物学习压力,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以及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生物作为一门研究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现象的学科,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生物学习兴趣的进行阐述,希望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一、培养学生生物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较之于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的生物知识点学习,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知识点难度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难以有效的进行生物知识点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而使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显得十分重要。

二、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生物学习习惯的三步曲

本人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对教师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随着高中阶段生物知识难度的进一步增加,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就目前高中学生的学习而言,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进行生物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一般对语、数、外进行课前预习的比较多。实际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科预习习惯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呢?

1.培养学生进行生物课前预习的耐力。有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到了进行生物学科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因此就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然而却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不能坚持持续的进行生物课前预习,这就影响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预习习惯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持续的进行预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对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预习习惯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与技巧。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然而预习并不等于学生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学生一旦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一方面要积极的思考,另一方面要学会放弃,对于经过思考后依然难以有效把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留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加以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科课前预习的习惯十分重要,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方面下工夫。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知识点讲解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进行生物学科学习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物课堂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的生物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呢?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从更好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有些学生自认为通过课前预习知识点都已经掌握了,因此没必要再听教师的讲解,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这是十分危险的,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正确性,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很多的知识盲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知识。

2.引导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积极的进行思考。学生不仅要在生物课前预习阶段积极的进行思考,而且在课堂上也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的思考是对生物知识点本身进行的思考,而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点的讲解,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生物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生物知识点变得更加复杂,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只有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生物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习惯的方面还有很多种,教师要引起重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高中生物知识点的难度较大,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与反思十分必要,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引起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篇(10)

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那么习惯是什么呢?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甚至整个人生的自主学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小学、初中已经形成一些学习习惯,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而培养起适合高中数学学习的好习惯呢?下面就我个人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1.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许多学生在课前从不准备好要用的书本,等教师开始上课了,才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书本,理由往往是不知道老师上课要用什么材料,无法课前准备。为了改掉学生的这种自由散漫的习惯,我会在上课前将本节课要做的事情告诉科代表,由科代表提前转达给全班学生,学生必须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严禁在课堂上翻东找西,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认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随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要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要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以便逐步加深和更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教师要善于表扬,甚至小小的奖励也是必要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很多学生上课时只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并不喜欢主动思考。只对这种思维惰性,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再次,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 、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最后,教师还应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提出的见解,即便其见解不完全正确,也总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应多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欲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很多学生对审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匆匆把题目浏览一遍,一看此题似从相识就急于下笔,结果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而全盘皆输。我要求学生不要吝惜审题时间,特别是对论述比较长的题目,我要求他们列出题目所给的条件有几个,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条件与目标之间可用哪些知识方法搭起一座桥梁。通过这样反复的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4.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一方面,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活的,但有些解题步骤是死的,教师必须把那些固定的解题步骤对学生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题时先在演算纸上进行,把步骤组织好了再往试卷上写,卷面一定要保持整洁。

5.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高一学生刚开始还能独立完成作业,随着学习难度和作业量的增加,一些学生就开始copy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这对以后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其次,作业量不宜太大,让学生踮一下脚就能够到最好。再次,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找相关学生谈话,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在学生作业中发现的有新意的解题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提出表扬,这个小小的表扬有利于激发"当事人"的再创新欲望,也有利于激发其他同学的赶超意识。

上一篇: 施工过程合同管理 下一篇: 合同管理的重点及难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