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语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3 17:01: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堂笔记语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堂笔记语文

篇(1)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充分说明了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可是平时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会记笔记,特别是语文课,常反映笔记记不下来。大多数同学认为语文是一门靠多读书多积累便可得到好成绩的学科,这固然没错,然而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事半功倍。那么,记笔记只是把老师上课板书或是PPT誊抄一遍吗?笔记上都该记些什么哪?怎么对自己的笔记进行布局哪?笔记应该尽量和别人记得一样还是不一样?这些问题,老师都将给予解答。记笔记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可是有些同学不会记笔记,特别是对语文课,常有同学反映笔记记不下来。这里就谈谈怎样记好课堂笔记。

一、确定内容

记课堂笔记一定要明确记什么。一般要记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⑴应抓住老师讲的“新”知识,“新”内容,记清记全,而对那些以前记过的,可以写上见何处就可以了;⑵集中精力记好自己所“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漏;⑶记好那些“实用”的内容,如自己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⑷记“法”,即记好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怎样分析词的语境意、如何辩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还有那些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帮助的,或对自己的学习有启迪的知识,都是应该记录的。

二、抓住重点

课堂笔记主要是记老师关于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分析阐谜和对某些内容的归纳总结,记老师的解题思路或者是老师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和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更需要记下来,以便课后研究比较。这样学习知识印象最深,得益最大。

有的同学记笔记不善于抓重点,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便机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记不误。其实大可不必。应抓住重点内容记录,首先是老师板书的课文的结构图解、关键性的内容等;其次是老师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是对你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如不抓重点,从老师一开讲就埋下头来,耳听手写地记个不停,结果是一节课下来,自己搞得头婚脑胀,对老师讲的知识很可能仍是糊里糊涂,不知所以。

三、运用“前松后紧”的方法

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不妨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说实话也难。为此,全国高考河北省理工类第三名高峰同学认为,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他说,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的内容,这些往往比较简单,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因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刚上课时先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

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恰恰相反,后半节才是重头戏。所以,听课不妨前松后紧。

四、用多种方法提高速度

有不少同学感到记笔记吃力,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有时记了上句就接不上下句,或者顾上听就顾不上记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笔记不能象抄课文一样字句不漏,文字要简洁,一些常用的词汇和术语,可以用其中的一两个字来代替,甚至可用字母来代替,同时可以用删节号、破折号跟随其后,以示省略。也可以用注释性的语言或能使自己产生联想的一些词,但必须是自己熟悉和能够看懂的。

此外还可以用压缩的方法来记,即抓住老师讲课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话,用简短的词句去概括一段话的意思。要提高记的速度,专心致志听讲是关键,只有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了,理解了,才能进行准确的压缩、记录。

篇(2)

一、研究背景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学习方法失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听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课堂笔记被他们忽视,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当然就不理想。而且教师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也时常忽视对他们的笔记指导。

二、现状陈述

初三(1)班语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多则十六七个少则十一二个,班级总人数只有四十二个,语文学困生占了26%~40%。面对如此广的学困生面,要想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复杂,但又有个共同点,就是学习习惯差。其中上课不记笔记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此我对学困生的笔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根本不做笔记的1人,占5%;偶尔做笔记的2人,占11%;笔记很随意的6人占35%;做笔记但不知道怎么记,记什么的17人,100%;觉得做笔记太累,懒得记的2人,占11%;认为笔记很重要的17人,100%;认为自己成绩落后是不记笔记造成的2人,占11%。

从调查的数据看,学生懂得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可是不懂笔记怎么记、记什么成为他们不能很好地记笔记的主要原因,当然听课效率低下。通过跟学困生谈心和课堂观察发现,他们不能坚持做笔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没有兴趣,学习不主动,学习目的不明确。(2)自我控制力差,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上课听不懂就开小差。(3)上课时易受同学影响,因而课堂上思维不能很好集中到学习上。辨别能力差,受消极因素干扰大。所以教师教会学困生正确地记录听课内容,培养课堂笔记习惯,对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树立学习自信心是大有裨益的。

三、实施策略

1.“随听随记”,做好书头笔记,提高听课效率

学困生听课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有:(1)思考问题不够积极。(2)精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3)不能认真地记课堂笔记,或课堂笔记抓不住重点,条理性差。(4)课堂知识不能有效掌握,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有书课后可以看书。听课不求甚解,或稍遇到困难就不想听。

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让学生随听随记书头笔记的办法。“随听随记”学生势必全神贯注,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讲解,跟上教学节奏。即使不能积极参与思考,至少在手、脑、眼、耳并用中加深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书头笔记”就是将记录的内容写在课本上。因为记在书本上有三大好处: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把记录的内容写在一旁;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这种笔记方式对于原本就不太会做课堂笔记的学生来讲容易掌握,也比较实用,效率高。

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听课时边听边记,将课堂上的知识要点直接记录在课本上。起初有的学生连拿笔的习惯都没有,但在我多次提醒之下提起了笔,开始在书上圈划,课本旁的空白处有了星星点点的字迹。将他们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上来,至于笔记的质量暂不作过高的要求。让他们初步养成听课记录的习惯。

比如,尹x同学在之前从不做笔记,而且认为笔记太烦,不做笔记也能学好语文,做了笔记反而不知道上课是听讲好还是记录好,无所适从。我就跟他讲明笔记的目的与意义,与他分析造成他没有笔记习惯、不会做笔记的原因。先在思想上让他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对象,时常提醒他该记录了,课后要他补好遗漏的内容。起先他很不适应甚至非常反感,我也不着急,只要他肯提笔已经是走出了良好的第一步。渐渐地,他虽然还是不太肯做笔记,但不像开始时那样反感了,手上有了笔的踪影。笔记的质量虽不高但书上有了记录的痕迹。

2.明确笔记内容和笔记方法

要使笔记真正发挥作用,这种随意的记录是不够的,必须对笔记的内容质量提出要求。“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所以,课堂笔记首先必记的内容是新知识和要点。现代文笔记:一是基础知识,生词的音形义、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二是内容提要,用简洁文字概括提示课文的主题、段落;三是分析重点,老师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精彩语句的修辞、用词、表达手法的赏析等。古文笔记:一是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语法句式特点、重点句翻译;二是文意概括、重点段落赏析。

其次,在听课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疑难问题,有的疑点可能来自于教材,有的疑点源于老师的疏忽,有的则可能来自同学的发言或自己的错误。部分疑难即使老师讲解了也不一定能够马上领会,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课后思考释疑。疑难问题也包括,学生在听课中产生的一些极具个体特点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让学生明白上课该记些什么内容后,还要告诉学生一些笔记常用的方法。常用符号,例如:圆圈、直线、波浪线、问号、着重号等,可以在生字词、重点句子、有疑问的地方标上相应的符号。符号确定以后,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规定笔记的具置,例如前面课题空白地方记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题解等,文后记中心思想感情、写作方法、写作特色等,对生字词、句子、重点段落的理解,则可直接记在行文中或旁边。如果课本的空白处不够空间,还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刚开始时,记在什么地方、字的大小这些看似无关大局的问题都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笔记的效率和学生习惯的养成。

我把上面所述的笔记内容与方法打印成学习材料分发给学生供他们学习,并要求运用于课堂记录。同时在上课时适时地提醒学困生什么时候该做笔记,该记些什么内容,并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做笔记。因为学困生自我学习能力差,无法把听课时间与笔记时间合理分开。为了把听课时间和笔记时间有效地分开,避免造成学生顾此失彼,记了笔记忘了听课,也为了避免由于学生笔记时间太长而耽误讲课时间,我要求学生课堂上只记大概内容,留出空白,课后整理可填充。课后定期将他们的笔记收上来披阅(采用面批的方式),指导他们正确地记录,把优秀学生的笔记复印来给他们参考,并让他们修改、补充好笔记内容。又如,钱x、陈xx、林x、李x等同学,笔记的内容比过去详尽了许多,而且问题与内容对不上的现象基本消失。开学初期他们还不能主动把上课漏做的笔记补上,经过几次笔记检查、面批和我的严格要求,他们逐步养成了课后补做笔记的习惯。

3.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笔记习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还发现即使教给学困生做笔记的正确方式、方法后,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可以说绝大多数学困生都不能坚持记笔记,他们是随性而为,想记了记一些,不想记就开小差。这同他们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心态是分不开的。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我确立了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笔记习惯的策略。

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学生一视同仁,要有点“偏爱”:课前辅导他们预习新课,使“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堂内多关照,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提醒他们该记录了,巡视时多在他们身边停留一会儿。课后及时检查笔记,发现问题,当面辅导。对笔记做得认真的学生予以表扬。定期评比,展示优秀笔记和进步笔记。

4.调节好教学步骤,备好课堂笔记

篇(3)

在我们的学生中,学生的课堂笔记往往记得很不规范。有的因为懒惰,书本上干干净净的;有的则非常勤快,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密密麻麻,对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不利,使笔记失去应有的效用。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则到处牵线,钓鱼似的,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哪跟哪了。这和教师的指导是有关系的。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忘了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铭刻下那里的精彩;而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学生笔记记得非常冗长。语文课堂笔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课堂学习上的一切内容,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所选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记老师的板书

教师的板书是通过教师精心计划设计好的,从板书上能突出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对所教学的内容一目了然。记好板书,有利于我们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除理科题的演算过程外,一般应完整地记下主板书的内容。 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们这样设计,层次清晰,揭示了文章的心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了重点,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了总体的了解,对复习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二、记听课的主要内容

笔记时,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要注意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你的记忆。我们要悉心观察,及时笔记。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们要抓住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忍饥挨饿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可怜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并看见了四次美好的幻觉,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文章的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四次美好的幻景: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火炉、肚子里填满食物的喷香的烤鹅、挂满礼物的美丽圣诞树、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等内容进行课堂笔记

同时要切记,记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听课和思考,这就要求在记笔记时把握好时机。记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没记下来的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记笔记的内容一般是:①知识的重、难点。②知识的疑点。③记书本上没有、老师补充的知识点。有些内容则无需记笔记:①次要的知识。②一看就懂的内容。③教材中的一般知识。

三、笔记应该记的位置

不少同学都有课堂笔记本,记在笔记本上当然不错。但根据经验,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课本每页的上、下、左、右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生字、生词可记在左、右空白处,段落大意可记在每页结束处,重要的句子、语段分析可记在上、下空白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记在课文最后的“思考与练习”处,文章的一些背景资料与文学常识可记在课文标题处。实际上,课文上的空白之处足足可以容纳下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如果实在不够,可在课文最近贴上一页白纸,把记不下的记在这页白纸上。这样记笔记,复习起来就方便了,就不用一会儿翻课文,一会儿翻笔记本了。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方法,究竟记在什么地方,还应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实际情况而定。方法常常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例如预习、初读课文时,一般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符号圈出生字新词或四字词语,【 】方括号表示词语,短横线表示生字。勾画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或重点的语句,常用的符号有“”线或“”线。而用“?”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语句。用“”线作为分段标记。这样,学生在预习、初读课文时既能按要求完成目标,又能省时,把主要精力花在熟读课文上。“中心思想”可用“中心”来表示,“段落大意”可用“段意”来表示,甚至还可用用“O”、“X”、“”等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内容。一般来讲,课堂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四、笔记应该与学习材料放在一起

开个玩笑,其实,意思就是无论你记什么笔记都要时刻将你的笔记与你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博华喜欢小的笔记本,因为它们可以夹进书里,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用一张纸,既可以当书签又可以记笔记。用笔记本做笔记的优点是:资料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便于携带;缺点是:笔记本里面所记录资料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便于整理,即不便于进行资料的前后调整、增加以及删除,因为你在一页上改不了几遍就会乱得一塌糊涂。 笔记卡片――作为活页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完全听从你的管理,不受什么限制。既可以保持笔记本记笔记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笔记本的“不灵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日后查阅、保存。经过读书卡片的日积月累,你的资料会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你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五、在课外做好笔记整理

课后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本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感受等。这些标志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回忆和学习提供线索。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自己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方便日后复习。另外,不能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我们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在记笔记时首先要注意它的实用性,重点记录那些我们没有掌握的、或者是资料中很少见的知识点。

篇(4)

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课堂小练笔的训练,不妨也可以从仿写开始,学习并训练一些表达的技巧,在模仿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创作,形成自己的东西。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备课时教者发现诗歌2―6小节结构相同、句式整齐且语言优美,便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请模仿2―6小节,以“我们爱你――”为开头,自主创作一小节诗歌。学生在模仿创作前必须读懂文本:从内容上来说,列举的必须是一类的事物,或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丰富的物产,或是多样的民族特色等等;从结构上来说,表达时要注意先说“什么”,再说“怎么样”(定语要放在名词的后面),表达时还要注意句式要整齐,语言要优美;从形式上来看,这节诗共五行,表达时至少要列举四种事物,学生需要从大脑中迅速搜集资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模仿、创作、修改,同学们还是从曲艺、民族乐器、名胜古迹等方面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如“我们爱你――秦兵马俑的栩栩如生,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敦煌莫高窟的宏伟瑰丽,苏州园林的巧夺天工。”本册教材中的《学会合作》这篇课文,课后习题就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教者只有通过这样的小练笔,才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练笔的技巧,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二、 联系生活,练表达的真实性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安塞腰鼓》时,教者从课文第6自然段中精彩的排比句入手,引导学生在朗读、交流中体会作者是抓住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等几个具有鲜明特点的细节,并且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把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紧接着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读写的迁移。

师:安塞腰鼓以它独特的魅力给予我们心灵极大的震撼。其实,腰鼓表演也是咱们学校校园文化特色之一。瞧!大课间活动开始啦――(师播放大课间腰鼓活动视频,生观看)请抓住细节,写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感受到的,完成片段练习。如能试着用上排比或是比喻那就更棒了!

师相机出示:瞧!咱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__________。好一场______的腰鼓表演哪!

(学生进行片段练习)

师:谁愿意先来给大家读读你的优美片段?

生:瞧!咱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上千名斜背腰鼓的同学似上千朵浪花飞溅在你的面前。波浪一样,是飘动的彩带;烈马一样,是奔放的豪情;雷鸣一样,是震耳的鼓声;烈火一样,是蓬勃的热情;威龙一样,是潇洒的身影。好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表演哪!

生:瞧!咱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同学们随着音乐,“咚咚,咚咚”地敲起腰鼓来了。他们的舞姿刚劲有力,他们的舞姿变幻莫测,他们的舞姿充满艺术。这鼓声让人感到山洪在爆发,野马在奔驰,血管在扩张!好一场惊心动魄的腰鼓表演哪!

…………

学生在写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再次深化了对课文内容与写作方法的理解与感悟,而且联系生活将学到的表达形式与方法进行了实际的操练,化知为能,对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写作训练。

三、 展开想象,练表达的丰富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草原》这篇课文的结尾处,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教学中,教者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后,对教材还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师:大草原的风光是那么优美,蒙古族人民是那么热情好客,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此时此刻大草原上那依依惜别之情景一定早已打动了你的心,发挥你们的想象写下来吧!

(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片段练习)

师:谁先来描绘你笔下的离别情景?

生1:……我们准备上车走了,可那些热情的蒙古族朋友们却执意还要送我们一程。灯亮了,汽车缓缓地开着,似乎还在留恋这里的美景和那些好客的蒙古族朋友。送客的朋友也上了马,马儿跟来时一样在汽车的前后左右簇拥着,一直送到几十里之外,才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生2:如血的夕阳半挂在天空中,将本是雪白的云朵染成了红色,也燃烧着我们的心。我坐在车里,凝视着窗外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禁在心里默默念叨:再见了大草原,再见了可爱的蒙古族朋友,再见了……不知何时泪水已浸湿我的脸颊……

生3:太阳已经偏西,金色的阳光洒满广阔无垠的草原,也映红了天边的余晖。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蒙古族朋友牵着马慢慢地向前走去,谁也不愿意跃上马背,大家的手握了又握,离别的话说了又说。车子开动了,走过一个个蒙古包,越过一个个小丘,可不管走多远,那可爱的大草原、那热情的蒙古族朋友会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

四、 改评结合,练表达的自信心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样是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老舍先生也说:“我写作中有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由此可以看出修改的必要性。因此,学生在进行练笔训练的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评价,提升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提高习作片段的质量。仍以《安塞腰鼓》教学片段为例――

生1:瞧!咱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只听“开门红――”的音乐刚奏起,“隆隆”的鼓声就响彻在校园的上空。咱们的动作多么敏捷,咱们的步伐多么轻快,咱们的队列多么整齐,咱们的马步多么扎实……看着同学们如此生龙活虎,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儿!好一场奇伟磅礴的腰鼓表演哪!

生2:听了他的片段,我觉得咱们学校的腰鼓与安塞腰鼓有不同的感觉了!

生3:既然不同于安塞腰鼓,那么用词就应该体现我们孩子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奇伟磅礴”可改为“生机盎然”。

生4:句中的“咱们”太多,显得有些重复。

生5:可以这么说――咱们的动作多么敏捷,步伐多么轻快,队列多么整齐,马步多么扎实……

生6:也可以改成“敏捷的动作、轻快的步伐、整齐的队列、扎实的马步……”

生1:我想再读一遍:瞧!咱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只听“开门红――”的音乐刚奏起,“隆隆”的鼓声就响彻在校园的上空。咱们的动作多么敏捷,步伐多么轻快,队列多么整齐,马步多么扎实……看着同学们如此生龙活虎,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儿!好一场生机盎然的腰鼓表演哪!

(全班掌声)

篇(5)

课改专家崔允郭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通过教师巧妙的安排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处于想读书的状态。下面笔者根据实践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彩的、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也指出:“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在创设情景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领悟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文章的本意是通过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但是现实社会中受物化思潮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地下降了。如果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融入文章所写的情境,我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学校中师生之间感人的教育故事,而后在课堂交流,拉近课文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积淀学识、厚积薄发

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当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说:“大家课后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教师学识不渊博造成的。目前,大多数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新课程、教育教学艺术的积累这一方面,而忽略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当学生的问题超出课堂教学范畴时,教师就会“黔驴技穷”。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得是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断积淀自己的学识,只有自己的学识渊博,才能驾驭自己的课堂,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局出现。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水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当课准备结束的时候,一位同学举手,问:“到底水星以前有没有生命呢?没有水,为什么还叫水星呢?还有,火星是不是上面真的有火呢?”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课文中都说这是一个谜。基于平时科普知识的积累,于是,我给学生解答说:“水星是因为表面看起来有水的清澈之色,所以叫水星。事实上,水星仅仅是因为土壤偏灰而给人们带来了假象,但水星却是靠太阳最近的行星,没有大气层,表面温度高达摄氏400度左右,根本不可能有水。火星之所以叫火星,是因为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火星通红通红,像燃烧的火球,因此叫火星。”如果没有平时的学识积累,是不可能解开学生的疑惑的。所以,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充实自己。

三、提升魅力、情感共鸣

陶行知先生给正之先生的信中曾经说过:“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乐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情感信任与依赖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喜欢这位教师的课堂,才能相互感染情感,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自己要学会自我塑造,让自己产生非凡的魅力。比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小朋友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问老师一些问题,有时候确实回答不出来。我们的搪塞、蒙混,不仅有损师德,而且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其实,承认不足是提升个人魅力的有效抓手。

篇(6)

一﹑戏剧的矛盾冲突的安排

《雷雨》节选的第二幕。周朴园(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这是第二幕的开始。如果不把第一幕的相关内容讲解一下,直接进入教学就会显得很是突兀。解决方法是借助课文下的注解把有关戏剧矛盾冲突的内容整理一下。我们学习的是话剧,并且是悲剧,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注解①中讲的是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的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造成的罪恶和悲剧。从表面上看是一出家庭婚姻血缘关系,但实质上是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冲突。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明晰一下冲突的实质。

一条线索是周朴园同蘩漪的矛盾,反映了封建势力的禁锢压迫同资产阶级争取爱情﹑婚姻家庭民主自由的斗争,最终以蘩漪的失败为毁灭的明证;一条线索是鲁侍萍同周朴园这一矛盾,这一矛盾最终以周朴园逼鲁侍萍离开,跳河自尽(后被救起)为毁灭的明证。一条线索是鲁大海同周朴园的矛盾,这不仅是父与子的矛盾,而且是日益高涨的工人阶级与资产价级的矛盾。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不以亲子关系而放弃开除他的念头:”我自己的骨肉鼓动罢工,反对我!“他置价级关系于骨肉情义之上,仍然把鲁大海开除了。在阶级对立中母子关系同样超越不了阶级矛盾。且看鲁侍萍的台词:“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鲁侍萍清醒地认识到母子之情必然淹没在阶级对立之中。鲁大海与周萍的对立也足以说明就是同胞兄弟的背景仍然是阶级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一条线索便是周萍﹑周冲与四凤的爱情,作家让有着对幸福﹑自由﹑美好未来有着憧憬的三个年轻人统统死去,这同样是让美好的事物毁灭。爱情与阶级矛盾之间有一道鸿沟。这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便是悲剧毫不留情的一面,也是矛盾冲突的极至。

二﹑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是假

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家万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的,绝对是真实的。”他说:“周朴园也是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是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2200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就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这一点上的真假,其实是应把它放在人性与价级性上来分析。就其人性上说是真实的,万老已说了,并且他本人也分析了。他认为:理由一,周朴园的性格基本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理由二,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更何况侍萍是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的;理由三,周朴园以后的婚姻并不幸福美满。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富家小姐多病,周朴园并不爱她,蘩漪是个傲慢的、不吃他那一套的女人。这一点从吃药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来。侍萍虽说是个丫环,但她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两相对比他对侍萍的怀念的真实性就不容怀疑了。从反面来说我们也可以从侍萍身上得到明证:当鲁侍萍在对周朴园诉说自己不幸遭遇时用了“你们”“你们老太太”而不是“你”,这也说明鲁侍萍当初在周家曾度过一段难以忘怀的初恋时光。她对那件绣着一朵梅花的衬衣还记忆犹新。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

但是,这种怀念的真实性并不能说明它是可贵的,也就是说真的东西未必就是美的。因为当周朴园的怀念遇到价级矛盾时他立马就做出了选择。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他是个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他虽然也留过学,有资产价级的某些特性,但是当工人鲁大海闹罢工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把他开除。其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硬是让蘩漪为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把药吃下去。其三,当他看到对侍萍的怀念能起到教育孩子、稳定家庭、钳制后妻,在社会上博个好名声的奇妙作用时,就愈做愈认真,也越做越虚假,陷入了自欺欺人的地步。这足以说明他的怀念是为了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不可靠的。

同时,这种怀念仅仅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周朴园的怀念只是源于自己爱情生活的空虚,是自己晚年生活聊以慰藉的一种寄托。正因为这种怀念是自私的、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的,所以当侍萍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怀念就会顷刻间化为敌视和仇恨。周朴园之所以再次斩情绝爱,正是因为他的自私在作怪。为了不节外生枝,他想用钱把侍萍打发走,不许侍萍认儿子,辞退鲁贵父女,规定鲁家人永远不许到周家,这一切就足以证明他的自私,也是他阶级性占上风的绝好表现。

三、戏剧人物语言艺术的典型性

戏剧文学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的个性化。剧本是代言体,剧作家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演出,作者必须以剧中人物的身份代他们写下个性化的语言。剧作家必须把他所要表现的全部生活转化为人物语言和动作。这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特征。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54-01

五年级属于小学的中高阶段的教学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十分的关键,因为进入“小升初”的最后阶段六年级的学习任务更加的重,需要学生全面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而在进入六年级前的五年级的学习就是一个打好基础、慢慢适应更加多的练习任务向后一阶段过渡的重要过程。在五年级的课堂教学上,就要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随笔训练。但在目前的课堂练笔教学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练笔的题目选择得不好;没有先让学生自己做再进行讲评,而是老师直接在课堂上讲了;练笔的形式单一,学生的课堂练笔的积极性不够高等等,这应当值得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对课堂练笔教学的有关内涵的理解

1、课堂练笔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课堂练笔教学,就是指在特定的课堂时间、空间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做练习与老师的即时讲解的过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能再像以前应试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而是要更加注重“教学与练习的结合”。在一堂课中,单单是对知识点的讲解,而全无让学生动手做练习的环节,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还会达不到预定的应有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生的注意力转变得比较快,如果一节课全部都是讲解知识性的内容,那么一定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点。

2、课堂练笔教学的主要特点 与知识点的教学一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课堂练笔教学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首先是课堂练笔教学具有针对性。不像课外或者课后的作业、练习,课堂练笔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进行课堂练笔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所以课堂练笔教学的内容主要就是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相关的练习。其次,课堂练笔教学具有及时性,这种及时性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复习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来说的,能在教完知识点的内容后通过练笔的教学来达到及时复习的目的;另一方面,课堂练笔教学的及时性体现在教师讲评的及时,课堂练笔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所以学生在做完后,教师能及时地进行讲评,来达到课堂练笔的最好效果。第三,课堂练笔教学还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练笔教学不能仅仅作为一种课堂上多余时间的练习来看,而是要当成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课堂的练笔,及时掌握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分析查找原因,争取在下节课改正过来。

二、在小学语文五年级进行课堂练笔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加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大力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上,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以此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但是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同时教学的内容并不能让学生与老师真正地做到像一般人那样的面对面地聊起来,这容易偏离教学的中心,实际上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这就需要有一种有效的形式――课堂练笔教学的形式。把课堂练笔作为一种载体,在学生的做练习与教师的讲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例如对问题的探讨,对本节课学生还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时请教老师,或者一起探讨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性,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2、能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升入六年级后尽快适应新的学习阶段做好准备 小学六年级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年级,六年级由于面临“小升初”,要更加突出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上,更加注重课堂的练笔,通过有限制性的练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所以在五年级阶段的学习就非常重要了,在学习与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意识地向六年级阶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课堂的练笔教学,这样就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打好学生的基础,为取得好成绩做好铺垫。

三、如何做好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课堂练笔教学设计

1、要增加课堂练笔的形式,把“口头式”的练笔与“练习式”的练笔结合起来 课堂练笔教学的形式要根据教学改革的背景进行改变,要创新课堂练笔教学的形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只是单一的做一些题目、习题等,而是要把“口头式”的练笔与“练习式”的练笔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可以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头式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信念的理解”等。

2、要注重课堂练笔的时间的把握 要对课堂练笔的时间做好规划,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会影响到对知识点内容的教学,太短了也达不到练笔的效果。而在课堂练笔的时间上,对学生做题的、教师讲评的时间也有安排好,要保证这两方面都能进行下来。

3、要注重把课后的习题与课外补充的习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堂练笔教学中,其内容一般是每节课学的文章后面的课后练习题,这些题有做的必要,但是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课外的补充,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课后的习题与课外补充的习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篇(8)

高中英语课堂除了要求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础,还要锻炼他们实际运用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问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个授课环节,它能够通过简短的对话,让教师明白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重视提问,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加大了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驾驭难度,提问太过容易,就没有什么价值,学生也会没有什么兴趣;提问过于复杂,会让学生觉得过于困难,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根本听不懂,就会有一种失败感。所以说,掌握适度的提问技巧非常关键。针对这一现象,我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总结了一些经验,只要做得恰到好处,对症下药,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乐于接受,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问题的情境中并进行思考,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一、准确抓住提问契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适当、适时地插入一些提问,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口语表达,同时也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抓住提问契机,巧妙设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这里有几种方法。

1.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题时提问,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这种提问是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在讲解新课之前,导入式提问的设计应当是承上启下的。首先教师要开门见山地推出要学习的文章题目,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题意,并从中提出有关的问题,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种提问最好是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说明问题,利用事实,贴近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有说服力的事实面前感受到即将接收到的信息。例如在讲到Earthquake这篇课文时,开始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flood、typhoon、drought、earthquake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Which disaster may cause the worst damage?” 接下来让学生说说“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n earthquake?”相信这样的导入学生一定会被吸引住的,他们一定会有问必答的。

2.讲解式提问: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深入思考。此时的提问能及时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教材,以便从中得到新观点、新认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拓宽思路,进而系统地掌握知识。这种提问也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让学生回答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学生就会快速地浏览课文,总结出来回答,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而思考Can you tell me what will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学生通过仔细分析很快就能得到(1)Animals may be too nervous to eat.(2)Maybe there are bright lights in the sky.(3)A smelly gas may come out of the well.(4)In the city the water pipes in some buildings crack and burst.等答案,成功地吸纳了新的知识。

3.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以后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提问,是以先问后答的形式使学生理清课文的知识点,巩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提问是针对学生的复习效果的,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着眼点,在整篇文章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进行提问,这样也能显示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模糊点。在讲完Earthquake这一课时,我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Can we do something to keep ourselves safe from earthquakes?”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就能总结出“Don′t be nervous and keep calm!”“Protect your head by putting your bag on your head.”“Leave the classroom after the earthquake.”等答案,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的课堂知识,也让他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使他们在地震中也能保护自己。

二、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得到提高。但是,这种提问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才能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进程的恰当处进行适当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是有价值的提问。

一个好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把学生带入良好的问题情境中,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准备一节课、上好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力求实现课堂提问从内容、方式、语言、结构、过程等诸方面的科学性安排和艺术性组织。

为此,我们要从学生的整体学习程度来把握。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提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程度进行难易提问。当然,这个难易程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跨越的,是要进行一番思考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的。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外,我们还要从课文的实际入手,仔细研究课文,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循序渐进。这样既能提出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又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三、多多鼓励,不要批评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一句赞美或者一句责问往往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思想行为,甚至一生的成败。”所以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我们要牢记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诲,让我们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为主要目标,对学生多多鼓励,不恶语中伤。其实每个学生心中也都渴望着能得到表扬和赞美,教师的一句鼓励会让学生觉得春风化雨,沁入心田,从此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

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是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我们教师注意倾听是对他们主动回答的一个激励。所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教师一定要维持好纪律,不要让其他同学说话,我们自己更要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在很多情况下,我对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面带笑容,用期许的目光注视着他,在他说不下去的时候适时地引导他、鼓励他,让学生放下包袱,全身心地表述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就会主动回答提问,每当我提问时,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反之,如果我们教师是面无表情、左顾右盼、漫不经心的样子,相信学生也会草草地应付一两句就会坐下,这样不但打消了他回答问题的热情,也会让其他学生望而却步,那么整个课堂就成了我们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为了不让我们教师独自唱着“独角戏”,在提问时我一般都用“Canyoutellus?”“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这样语气舒缓的句子提问,对那些回答得好的同学我会及时激励:“Very good!Sit down, please!” “Well done!”对于一些自卑的学生我会说:“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例如,我班的李同学从来都不积极回答问题,每次上课,他都低下头,似乎在刻意地回避什么。为此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以后我们大家都仔细观察一下,谁要是上课的时候低头,就让他来回答问题。”没想到这个办法还很灵,学生都昂首挺胸。我专门提了一个相对容易点的问题,然后微笑着看着李同学,他竟然主动站起来了,结结巴巴地说出来答案,我带头为他鼓掌,从他涨红的脸上,我看到了胜利的微笑。以后每次上课,我都能发现他的点滴进步。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赞赏就会成就了一个学生,所以我们教师不要吝惜自己赞美的语言和赏识的态度,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高中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慢慢摸索的,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回答,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而认真地去对待。为了我们的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做出应有的努力吧!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老师在课堂上多用传统教学手段,如“填鸭式”和“满堂灌”,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基本都按照高考的答题标准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来锁定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与传统的主要靠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应通过师生互动和开展探究学习等方法,将教学要点设计成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另一方面,关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遵循全面和渐进的原则,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题,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靠学生和小组间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再巧妙及时地加以引导,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有差异,学生并不可能只依靠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只有其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学生才会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

二、教法陈旧,应融合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受语文高考题型的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用讲授的方法来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牵牛式”的提问有余,“开放式”的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剖析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必然的趋势,教师要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都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不仅增添了丰富的教学资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性和生动性的基础。

当然,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但它不能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长期使用课件上课让学生对课件产生依赖感,学生忘记了自己学习的最根本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欣赏课件。学生的思维被课件统一,师生双方缺乏互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让学生强化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有机融为一体,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立体教学理念。而在课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补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篇(10)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毕业生素质普遍较低

五年制高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多数为中考落榜生, 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教学实践中通常表现为:(1)专业知识不扎实,应变能力弱,参与生产实际的专业技能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2)缺乏对职业环境和岗位目标的全面认识,对企业文化缺少认知,短时间内不能适应企业管理;(3)耐挫折力不够,缺少磨炼,怕吃苦,缺少终身学习的理念;(4)不能很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能力的再学习提高能力不强。

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

大多数高职院校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未能将实践课作为一门课程,仅认为是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实践课的开设依附于理论课,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生源规模盲目扩张,而用于教学的投入却相对不足,陈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理念、新技术得不到采用,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差距拉大。

3、课程教学的师资薄弱

一部分高职教师能力本位和终身教育的职教理念只停留在书面上,课改试点课或优质示范课流于形式,尚未真正落实到常规的教学实践中。生源规模大,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课务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和培训,教师实际技能水平提高不快,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不到位。

4、现行高职语文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从实践性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看,存在的问题是:(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体现不明显,效能评价缺少基本标准和提高标准的分层。(2)课程改革进程缓慢,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改革不成熟,操作性、趣味性、实用性强的实训项目开发尚不完备,科学、实用、适合的实践性课程指导教材不成熟。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职语文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结合专业要求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入手,做到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语文能力训练和阅读思考的语文知识训练几方面兼顾,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教师讲解为主转向以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三是语文教学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变。

1、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兴趣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还包括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维持艰苦学习所需要的动力,持久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只有在合理整合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基础上形成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才能真正持久有效的学习。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觉主动地认真学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坚持学习不气馁。此外,结合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专业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所学的语文技能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2、强化师资建设,增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针对许多学校对基础语文教师不重视的现象,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工作,把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的作用;全面提高新课改后的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的素质。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既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双师”、“双证”上多动脑筋,也要在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把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目标管理和优先议程上,进一步稳定、壮大语文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增加新活力。

3、推进课程改革,建立新型授课模式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包含必修与选修课程。前者体现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和人文性,后者体现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与专业的共融。在课程内容方面,按模块化教学进行具体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块。必修课程分三个模块,美文欣赏、应用文、口语交际,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侧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美文欣赏以主题为单元进行设计,整合教材内容,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我”四部分,大致体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人生”“把握未来”“驰骋职场”的学习梯度。选修课程也分三个模块,与专业相结合,侧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以“人在职场、企业文化、专业前景”为主题。体现语文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以及与专业的共融。

4、营造和谐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更加主动,轻松愉快。语文课堂中,如果师生心灵相通、关系密切,就能较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一方面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他们的不成熟,正处于发展完善,需要不断引导的过程之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但要充分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而且还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映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不忽视和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多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当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观察每一位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在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师生关系中,营造积极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比性实践效果

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在课堂实践中运用了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授课模式的实践改革

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一是小组讨论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特别是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点拨。同时,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有较强的现场控制能力,不能放任自流,不可为讨论而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在博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课堂驾驭水平。二是课堂辩论式,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争论才有独见,有发现才有创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辩论话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地释放创新教育的活力。通过这两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为广泛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进步,极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心理学家提出“学习兴趣是推动人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苏联教育家也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可能性提高百分之七十。”笔者在实践中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应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将其应用于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和冲击力,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官想象,增强他们在认识方面的动力和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特定的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其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关于欢迎词、祝贺辞、邀请函、感谢信等礼仪写作方面的教学,具体做法是:每一种文体都是一项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老师指导,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掌握文体知识。

3.古典诗词唱和教学法。这样的诗词学习法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其对诗词产生兴趣后,老师可不失时机地穿插诗词写作的背景和蕴含思想感情的讲解,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

四、结语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绝不能使用一种方法从一而终。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师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突破教材,多读课外书、多学课外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应举一反三,以灵活的手法涉猎其它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中充分体现时代感,充分将内容通俗化、生活化,并给予学生最大可能的课堂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顾坤华.江苏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02).

[2]丁振华,王艳秋.五年制高职实训教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

上一篇: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篇: 股票投资常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