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护理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3 17:01: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婴幼儿护理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婴幼儿护理知识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我院从2016年9月-2018年5月诊治的42例婴幼儿湿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15±0.35)岁;病程4d~12个月,平均(5.5±0.5)个月;慢性型4例,混合型5例,亚急性型6例,急性渗出型5例。观察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17±0.36)岁;病程5d~13个月,平均(5.7±0.6)个月;慢性型5例,混合型7例,亚急性型4例,急性渗出型6例。以上整理的所有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处理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对症处理皮炎、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等症状,提供一个适合患儿的舒适治疗环境。观察组给予日常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皮疹局部护理。急性期湿疹的皮肤损伤不同,对应用药也应有所区别。若湿疹为水疱、渗出、糜烂类,可采用湿敷,应用水溶液药剂治疗;若湿疹为丘疹、红斑,可采用粉剂、洗剂外涂于患处作用。慢性期湿疹皮肤损伤会产生痂皮或鳞屑,可在患处涂抹糊、油类药剂。护理人员或患儿家属应注意做好患处皮肤的保护工作,叮嘱患儿不要抓挠,且减少周围过敏源与皮肤接触而产生的不良刺激。哺乳后若意外乳汁溢出到下颌与颈部间,应及时抬起患儿头部,用软毛巾干净,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2)日常护理。用药治疗同时,进行湿疹患儿日常护理,具体内容:忌频繁给患儿洗澡,且洗澡时要控制合适的室温,若患处有明显分泌物渗出,可先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尽量让患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被褥选择棉质的,枕头、被褥等勤换洗,保持干爽,被单枕巾及时清洗及太阳暴晒,且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若患儿突然出现瘙痒,患儿啼哭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导致病情恶化加重,因此需营造舒适的环境,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空气流通,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不能过分吵闹,尽量保持安静。(3)饮食护理。湿疹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以过敏为主,湿疹过敏源中,食物是最为常见的过敏源。分析导致婴幼儿湿疹的食物包括:①摄入糖分含量过多,导致胃肠内出现异常发酵;②乳腺接触到致敏因素,或食用某些不洁食物,经乳汁影响婴幼儿自身对蛋、鱼、虾、牛羊奶、牛羊肉过敏等。针对上述致敏因素,临床可实施以下护理:为避免异体蛋白而导致湿疹,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哺乳期间禁止食用辣椒、鱼、海鲜等刺激性食物;湿疹治疗期间可给予婴幼儿适当添加辅食,选择添加微量元素的辅食,若发现食用后湿疹加重,应立即暂停进食。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湿疹消退时间以及瘙痒评分。瘙痒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无瘙痒0分,剧烈瘙痒10分。(2)临床疗效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患儿哭闹、睡眠、搔抓、湿疹创面色泽、深度、大小、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皮疹彻底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明显改善:皮肤愈合面积>60%,炎症有明显改善;改善:皮肤愈合面积30%~60%,炎症有改善,但不明显;无效:皮肤愈合面积<30%,瘙痒症状无改善,且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明显改善+改善)/总例数×100%。(3)观察比较两组随访3个月的湿疹复况。(4)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根据护理满意度程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分,优>80分,良60~80分,差<60分。

1.4统计学处理

上述整理中涉及的数据经spss20.0软件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婴幼儿的湿疹消退时间、瘙痒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湿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复况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湿疹复发率为4.55%(1/22),对照组湿疹复发率为30.00%(6/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2.4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篇(2)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2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86-02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也逐渐关注健康保健和医疗护理服务[1]。应患者的要求,医院的护理工作也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护理观念转变。以前,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通常只关注自己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对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关注较少。而现在,患者开始关注自己在就医过程中的感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要在真正情感关心患者,而不仅仅只是一纯粹商业关系。人性化护理是指将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整体地、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护理[2]。从而使患者不仅能在生理上得到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心理和精神上获得满足,降低不适的程度。近年来,人们通过努力在人性化护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则是通过小儿肺炎这一常见疾病的治疗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来阐明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均就诊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肺炎相关诊断标准执行,排除一些肺炎合并其他病症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1.1)岁;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4±1.3)岁。所有患者均在住院部接受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检验比较P>0.05,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进行静滴,每天1次,并连续静滴3天作为1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停4天,再连续静滴3天为第2个疗程;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施行专科康复护理等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按照观察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未给予专科康复等人性化护理。其余常规治疗,包括吸痰、雾化、平喘(激素、氨茶碱)、抗过敏(酮替芬)等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照常进行,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

1.2.2 护理方法。治疗药物实行专人专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每次给予患者服用药物时应洗手,同时确保给药时间间隔合理。对于不同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及时给予关注并及时报告医生,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使患者心情保持舒畅。同时做到,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记录治疗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采用spass16.0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采用Ridit分析,若P

2 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与仅仅接受常规治疗患者相比,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83%,97.50%和61.67%,93.33%如表1所示。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如表2所示。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影响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经过Ridit分析,P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经过Ridit分析,P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小儿肺炎治疗基础上外加人性化护理来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83%,97.50%和61.67%,93.33%,可以看出,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开展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在儿科中护士的服务意识,同时也形成了追求满意服务的良好理念,这也将大大的调动护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医护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目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服务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敏锐细致地觉察出不同患者不同的层次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为了能够及时获得患者的需求和建议,可以在每个病房内设立意见收集箱,将患者最真实的心声传达到医院工作人员。同时,还可以实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以便更加深刻了解患者状态。总之,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儿科优质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5个月~3岁;体重5~16kg。其中法乐四联症8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肺动脉闭锁2例,室间隔缺损1例。1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术后5~24h出现少尿、血钾高、低血压、心率快、全身水肿、容量负荷过重,经积极补充血容量、利尿、维护心功能治疗效果不佳后即予腹膜透析。

1.2 透析方法 经常规消毒,由医生在患者左下腹经手术方法置入Tenckhoff腹膜透析管,头端入盆腔,尾端接三通与腹膜透析液输入管,排出管连接。采用1.5%不含钾的小儿透析液,加入庆大霉素4万u,肝素250u,方法均采用人工间歇性腹透。透析液经液体加温器加温至37℃,按10~20ml/kg体重均匀注入腹腔,注入时间30min,保留30min后缓慢放出,引流时间为30min,此为一循环周期,每间隔2~3h重复1次。待患者肾功能恢复后,根据尿量情况逐渐延长透析间隔时间,直至患者尿量>2ml/(kg·h),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后停止腹膜透析。

2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除1例法乐四联症患者并发严重的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腹膜透析无效,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1例经腹膜透析治疗2~5天后,肾功能恢复,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得以纠正,停止腹膜透析。本组11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除1例发生纤维蛋白阻塞三通管,1例出现腹透液渗漏,1例出现高血糖,余无其它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积极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患者透析期间,我们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体温、末梢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多种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素)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联合应用,减少单剂量药物应用的副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指数。同时通过输血浆、白蛋白维持最佳有效循环血量,提高胶体渗透压,减少第三间隙水潴留。本组除1例法乐四联症患者并发严重的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腹膜透析无效,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腹透2~3天后,随着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低心排出量症状逐渐得到纠正,血压维持在9~12kPa,心率100~140次/min,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3.2 透析管道的护理 保持透析管引流通畅,防止受压、牵拉、扭曲、打折,注意有无血块、纤维蛋白堵塞现象,妥善固定于床旁,防止滑脱。对于躁动、哭闹等不合作的患儿,我们给予约束四肢,同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保持患者安静,防止发生管道滑脱。本组1例患者发生引流不畅,经改变,按摩腹部,挤压管道,调整管道位置均无效,检查发现三通接口有纤维蛋白堆积,更换三通管后引流通畅。本组患者未发生管道脱出现象。

3.3 透析液及尿液的观察 我们制定了腹膜透析登记表,详细记录每次透析时间、量、浓度,准确记录每小时及24h透出量及透出液的颜色、性质、透明度等。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及24h尿量、尿色,每天测尿比重4次。密切观察透析效果,我们要求每24h透析量及尿量达到2~3ml/kg,若透析效果欠佳,可增加透析液中葡萄糖浓度,因葡萄糖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渗透压,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本组2例患者每次透出量为10~20ml,患者容量负荷过重症状未改善,1例增加透析液浓度至2.5%,1例增加透析液浓度至3.5%,透析效果满意。

3.4 防止腹透并发症发生 感染、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肝肾功能损害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

3.4.1 血生化检查是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 透析期间,我们每4h做血生化常规检查1次,每6h测血糖1次,每日测肾功能1次。初次为无钾透析液,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血液电解质K+、Na+、C1-、Ca2+等浓度会发生改变,所以要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添加各种成分。本组1例患者透析液浓度达到3.5%,出现高血糖,我们在透析液中加入短效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3.4.2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重要、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婴幼儿身体抵抗力低下,腹膜透析时感染更易发生[2],所以治疗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洗手,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腹透管与三通连接处及伤口用无菌巾覆盖,并每天更换。密切观察透析管外口皮肤有无红肿、压痛,透析液是否混浊,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我们每天采集透出液进行常规检查。本组1例患者出现腹透液渗漏,经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收紧腹膜开口处的荷包缝线,再无渗漏现象发生。本组患者无腹膜炎发生。

3.5 营养支持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因手术创伤易致能量消耗增加,加之腹膜透析,透析液中丢失蛋白质约5~15g/d,丢失氨基酸2~4g/d[3],如不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患者会发生低蛋白血症,降低抗感染能力,影响康复。因此我们每日静脉补充脂肪乳剂、白蛋白、必需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给予鼻饲婴幼儿配方奶,鼻饲时间与腹透液注入时间隔开,以免引起患者腹腔压力增加。

4 小结

通过对1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积极纠正低心排出量,保持透析管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尿量及透析量,防止发生腹膜透析并发症,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给予对症处理,能使患儿顺利渡过危险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篇(4)

弱视是视路未发育完善而引起的眼科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会对患儿的视觉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学习造成影响,及早采取有效治疗对恢复患儿视力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十分重要[1]。但是治疗弱视需要较长的过程,而患儿年幼,依从性不高,会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对弱视儿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作用,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80例弱视儿童,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入组40例。实验组女22例,男18例;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5.69±0.58)岁;弱视原因:形觉剥夺2例,斜视12例,屈光参差6例,屈光不正20例;病情程度:重度9例,中度18例,轻度13例。对照组女21例,男19例;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5.63±0.47)岁;弱视原因:形觉剥夺2例,斜视15例,屈光参差8例,屈光不正15例;病情程度:重度10例,中度16例,轻度1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研究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视具体病因、病情接受相应的基础对症治疗,屈光参差与屈光不正佩戴矫正眼镜治疗,形觉剥夺视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斜视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精细作业、压抑治疗、遮盖治疗等措施。在基础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主要有健康宣教、作息指导等内容。在对照组患儿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儿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强化健康宣教 患儿入院后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制作符合儿童年龄的漫画版健康图册,采取口头教育、观看教育视频与健康手册讲解等多种方式结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年幼,应注意加强家长对弱视病因、危害、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的介绍,比如应注意及时清洗矫正眼镜、眼罩,保持清洁,以免引起遮盖性弱视;指导家长训练患儿串珠、画图以及使用弱视治疗仪的正确方法。可向家长介绍一些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心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争取家长的配合,叮嘱加强对患儿用眼卫生的监督管理,并定期待其到院检查复诊。

1.2.2心理指导 根据患儿的喜好、性格与心理特点布置病房,比如添加玩具,在墙上贴上喜洋洋、黑猫警长、多啦A梦等卡通人物图纸,播放儿歌等,营造有趣、轻松、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轻患儿恐惧、不安等不良的情绪,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采取温柔的语气,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和安抚。同时主动同家长展开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了解患儿的治疗进展,对过度紧张、焦躁的患儿家长应耐心解释说明,稳定家长情绪,避免对患儿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家长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加强对患儿用眼的监督。

1.2.3饮食与运动指导 指导家长注意患儿饮食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肉质食品、海产品,补充蛋白质,多食小米、玉米面等粗粮,补充维生素。告知家长督促儿童每日进行适量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加患儿大脑与四肢的协调能力,并注意指导患儿进行串珠子、穿针等活动,有效刺激患儿的视觉功能,改善视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①依从性:患儿能够坚持配合佩戴矫正眼镜、遮蔽治疗、眼部功能训练以及用眼卫生等为依从,否则为不依从。②治疗效果分为三个标准,患儿治疗后矫正最佳视力达对应年龄段的标准视力或视力水平提高3行及以上为治愈;经治疗,视力水平提高2行为显效;视力水平提高2行为有效;视力未有提高甚至下降则为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总有效[2]。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分别使用%与 记录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并分别使用χ2与t检验,P

2 结果

2.1患儿依从性 实验组患儿依从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实验组患儿依从性较优,P

2.2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1例无效、7例有效、20例显效、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效果:8例无效、12例有效、15例显效、5例治愈,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实验组疗效较优,P

3 讨论

在刚出生时,人体的视觉功能还处于十分弱的状态,在视觉经验不断受到外界事物刺激后,视路功能与形态才日渐完善,在这期间,视觉经验因某种原因(非眼部发生器质变病)而导致视力水平较正常水平低被称作弱视,多发生与儿童阶段[3]。弱视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视力功能及其发育,还会影响其今后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因此及时发现发现并进行治疗对患儿的健康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患儿以及家长的配合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4]。对此,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坚持人文关怀、精心优质护理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为其提供细心、优质的护理服务[5]。本文根据患儿年龄、心理、喜好、性格等特征,结合所示发病机制、具体病情等加强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护理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92.50%与70.00%,前者依从性较优,P

综上所述,弱视儿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芳,肖洁.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5):218-219.

[2]成秀玲.儿童弱视的综合治疗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72-173.

篇(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7-01

在卫生部颁发的《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中,明确将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到了关键位置,该方案指出医院应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加强护士科学管理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的工作要求。其中改善临床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化护理模式改革、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积极开展延伸服务等[1]。为积极响应卫生部要求,提升儿科护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我科针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发现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即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接受治疗的42例患儿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2±3.1)岁,所患疾病包括小儿支气管哮喘1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小儿急性腹泻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4例,小儿营养不良7例。随机选取我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即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接受治疗的42例患儿为对照组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4.6±3.3)岁,所患疾病包括小儿支气管哮喘11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例,小儿急性腹泻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5例,小儿营养不良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则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等3个条目,对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加以调查(由患儿家长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如表1所示,观察组非常满意26例(61.90%),满意15例(35.71%),不满意1例(2.39%),患者满意度为97.61%。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42.86%),满意15例(35.71%),不满意9例(21.43%),患者满意度为78.57%。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由科室内护士长统一组织,综合分析科室内的患儿数量、患儿患病情况、护士数量及护士综合素质等因素,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由专门的护士负责指定的患儿,即将具体患儿的护理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护士长则主要负责监督护士的工作情况,并评价护理效果。护士对所辖病床的患儿均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即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护士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综合分析患儿生理、心理及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护士除根据患儿病情,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应兼顾患儿的饮食起居习惯。按时跟进患儿的进食状况,指导家长制定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方案。对因害怕疼痛或药物味苦,抵触接受治疗的患儿,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如可采取鼓励、暗示的方法,使患儿配合治疗。针对因病痛折磨,哭闹不停的患儿,护士可通过讲故事及播放适宜儿童的动画片等方式,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创建温馨的家庭式病房也是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为让患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护士可在病房内张贴儿童喜欢的画报和卡通图案等,床单也可选择粉色、蓝色等柔和的色调,以消除患儿对病房的陌生感[2]。

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我科发现该模式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篇(6)

HOI的发生率可达到8.0%以上, 探视者、医护人员及环境等因素均可引发HOI。HOI会给住院患者带来额外痛苦,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住院费用增加2.9倍左右, 还会对医疗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或造成医疗纠纷, 在医疗护理中应预防及控制HOI, 降低HOI发生率[1]。儿科患者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与功能未实现完全发育, 免疫机制不够成熟, 抵抗能力低下, 抵御HOI的能力较弱, 因此患儿发生HOI的几率远高于成人, 儿科也成为了HOI高发科室, HOI发生率约为普通科室的2倍。本文分析了优质护理对降低儿科HOI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9例住院患儿, 患儿家长知晓研究方案, 签字同意参与, 排除病历不完整, 不能遵医嘱者。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27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 男165例, 女114例;12岁20例;原发疾病包括血液疾病16例, 骨骼或肌肉疾病25例, 心血管疾病19例, 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35例, 寄生虫病或传染病22例, 泌尿系统疾病13例, 呼吸道疾病48例, 消化道疾病21例, 中毒12例, 损伤31例, 神经系统疾病37例。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90例患儿作为优质护理组, 男181例, 女109例;12岁24例;原发疾病包括血液疾病19例, 骨骼或肌肉疾病28例, 心血管疾病17例, 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37例, 寄生虫病或传染病26例, 泌尿系统疾病16例, 呼吸道疾病44例, 消化道疾病20例, 中毒9例, 损伤35例, 神经系统疾病39例。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在儿科医疗工作中运用基础性护理措施, 如监测患儿的体征指标, 及时送检标本, 做好日常巡视及查房工作, 了解患儿的睡眠、饮食与康复情况, 针对性护理病情危重的患儿, 执行无菌消毒制度与隔离制度等。优质护理组运用优质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三点:① 保证儿科病室采光良好、安静舒适, 温度恒定, 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定期清洁消毒病房、走廊、门把手、窗台、治疗器械、床头桌及地面, 对于病房中的空气, 可采用循环风消毒机进行消毒。做好病区隔离工作, 前瞻性监控可能发生HOI的患儿, 根据病种、病情合理分配床位[2]。设置隔离标志, 执行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 接触患儿前应利用消毒液洗手, 预防交叉感染。②主动向患儿与患儿家长介绍儿科环境与住院制度, 与患儿交流时需根据年龄情况合理选择语言表达方式, 注意揣摩患儿的心理与情绪体验, 称呼患儿时尽量用昵称或小名, 保证交流过程语言温柔及陈诉的内容清晰易懂。对于低龄患儿, 可采用抚摸、手势、眼神、姿态及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采用游戏及绘画等方法告知患儿禁止食用腐败或生冷食物, 避免相互交换药品、零食、食物或互串病房。向患儿家长讲解预防HOI的方法, 讲解时应采用规范礼貌的语言, 重点宣教饮食卫生、口腔卫生与手卫生知识, 矫正容易引起HOI的不良行为, 确保家长可以积极配合HOI防治工作。限时探视, 避免探视人员过多或频繁进入病房。③ 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及患儿的免疫状态、病理状态、生理状态应用抗菌药物, 切忌盲目使用或无度滥用广谱类抗生素, 以减少抗药菌株, 预防二重感染、过敏反应或全身毒性反应。护理时尽量避免暴露患儿的机体组织, 实施吸痰或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护理操作时, 应避免损伤黏膜组织, 并尽快拔管。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儿科HOI情况与总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儿科HOI的发生率为5.86%, 低于对照组的10.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7)

[中图分类号] R711.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1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on neonatal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Methods September 2013 to August 2014 underw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167 cases of neonatal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of 85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control group of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intervention.After the nursing care,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hospitalization time,repeat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VAP incidence probability,and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and the families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survey record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repeat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s of average and VAP incidenc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newborn children with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and the family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Newborn;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High quality nursing;Influence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在新生儿患儿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但其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患儿疾病后的康复,甚至危及其生命[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时的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撤机时间延长、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中对于VAP发生的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应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VAP发生率的关键在于给予患儿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2-4],现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167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篇(8)

[摘要]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行优质护理的胆管结石ERCP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1年1月初—2011年12月底实行常规护理的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χ2=6.154,P=0.018),术后胰腺炎发生率(χ2=4.810,P=0.037),手术操作时间(t=-2.230,P=0.048),护理工作满意度(t=3.362,P=0.028),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能有效定位胆管结石,结合EST术,能有效排除患者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现象,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

关键词 ] 胆管结石;ERCP;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084-02

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在临床普遍开展及应用,ERCP技术在胆管结石中已经得到广泛和肯定的应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治成功率[1],但是目前临床中,很多患者对ERCP缺乏认识,常常导致术中出现不配合治疗、或配合不良的情况,一部分患者对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担忧,加上由于胆管结石后非常不适症状严重,因此也影响到ERCP的治疗配合情况,因此导致了术后并发症的增加[2],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对ERCP术式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积极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采取的优质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入组患者129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CT等影像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确诊,入组时间为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患者中男70例,女59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0.46±13.27)岁,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有发热,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为比较护理效果,选择2011年1月初—2011年12月底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中男85例,女71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2.38±15.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般临床资料及胆管结石的大小及数量等资料,行括约肌切开EST,置鼻胆管引流术ENBD术,尽量简化手术操作步骤,针对所有患者不强调一次性完全解除梗阻病因。

对照组给予ERCP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安置、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术后记录相关手术资料、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引流情况。

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首先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建立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管理负责管理制度,责任护士包干负责,负责患者的全程护理,包括治疗护理、基础护理以及患者心理康复护理等内容,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和零距离护理服务[3]。在行ERCP围手术期,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患者一直由同一个护士护理,消除了护理治疗中的陌生感,能够有效增进护患交流,融洽护患关系。优质护理理念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并关注患者的疑问及不良情绪,进行必要的疏导,制定个性化的护理举措,力求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操作中注意言行,对患者多给予鼓励性语言,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时进行必要的言语沟通与交流,如遇到意外情况需要保持冷静,避免对患者产生一切不良刺激。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ERCP治疗成功标准:胆管插管成功,胆道结石顺利取出,支架或引流管放置成功。术后胰腺炎诊断标准[4]:ERCP术后在24 h内血淀粉酶升高,并且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以上,同时伴有剧烈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白细胞增高等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科室自制,满分100分,效度为0.78。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AS 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χ2=6.154,P=0.018),术后胰腺炎发生率(χ2=4.810,P=0.037),手术操作时间(t=-2.230,P=0.048),护理工作满意度(t=3.362,P=0.028),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采用ERCP行胰胆管逆行造影,并采用EST技术治疗胆管结石,属于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前准备简便、痛苦少,以及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廉的作用,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无需使用全身麻醉,具有优越的应用前景。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如果操作和护理不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在胃镜室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并且在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要及时准确的提供患者并且的动态信息。所以在ERCP围手术期,完善、优质的护理程序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以及缩短手术时间方面具有重要因素[5]。

目前积极开展的优质护理理念,在保证护理手段对患者病情能产生积极良好影响基础上,是一种护理手段的整体提升理念,能够满足患者各方面的护理需求,重视护理对患者作为“整体人”的影响[6],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理念的最佳体现,优质护理对于患者舒适程度及患者的生存状态进行较多的干预,能够实现有效配合的实施,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同时保证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中的开展报道不常见,在本研究中,发现开展优质护理后,在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优质护理后,在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并且大大减少了患者手术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

ERCP术能有效定位胆管结石,结合EST术,能有效排除患者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现象[7],同时能有效减轻黄疸以及全身中毒症状[8],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术前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 惠娜,罗冰,姚少维,等.58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554-555.

[2] 朱燕莉. ERCP和ENBD在胆胰疾病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8.

[3] 刘志兰,胡金定,袁少轩.优质护理理念对ERCP术患者治疗配合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473-474,531.

[4] 陈萍,李生,郭萍.全程护理干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8):1435-1436.

[5] 高祝英,张婷,李玲. ERCP及相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68-2170.

[6] 段筱妍.整体化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108-109.

篇(9)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总结优质护理模式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明显较基础护理组减少(P<0.05);优质护理组较基础护理组达满意程度以上的人数多26.66%(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其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优质护理模式;支原体肺炎;基础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141-02

[作者简介] 刘歆韶(1970-),女,广东深圳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支原体肺炎作为我国儿科临床中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程逐年上升趋势,以年长儿为主要发病群体[1]。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刺激性咳嗽为为主,常伴有咳痰,咽喉疼痛、胸闷等,而部分严重病例则出现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重症,时刻危及着患者的生命[2]。因此,不仅需要相关临床医疗工作者对此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及诊断,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开展有效的护理对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为分析并总结优质护理模式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现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均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标准[3],将其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顺序分成每组各30例的基础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基础护理组中男19例(63.33%),女11例(36.67%),年龄在2~13岁,平均年龄为(5.8±0.9)岁,其中发热13例(43.33%),咳嗽24例(80.00%),喘息9例(30.00%),胸痛2例(6.67%)。优质护理组中男17例(56.67%),女13例(43.33%),年龄在1~15岁,平均年龄为(6.6±1.3)岁,其中发热14例(46.67%),咳嗽21例(70.00%),喘息11例(36.67%),胸痛1例(3.33%)。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与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基础护理组患儿给予口服或静脉滴注药物护理,并及时更换床铺,保证室内外通风。优质护理组患儿给予的护理方法如下:(1)门诊及住院环境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做到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通风正常,温度适宜,加强呼吸道隔离,定时进行消毒处理等[4]。(2)饮食饮水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主动鼓励患儿多饮食并食用富含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高热量的食物,另外饭后2 h进食新鲜水果,避免辛辣、油炸等食物,同时避免过度饮食。(3)日常护理。嘱患儿能够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并在锻炼30 min左右进行休息,晚上按时睡觉,避免过度疲劳,保证睡眠质量[5]。⑷发热护理。因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即为发热,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情况,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以此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另外,在降温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⑸咳嗽咳痰护理:①可给以患儿雾化吸入处理,在吸入前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②帮助患儿变化,用空心拳叩击患儿背部,并注意速度与力度,帮助患儿痰液顺利排出。⑹用药护理。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期间需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常易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疼痛及静脉炎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在进行药物治疗前,主动告知患儿以及家属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以保证其具有心理准备,也可给以患儿转移注意力的处理,包括播放音乐,动画等。⑺心理护理。因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儿童,且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极易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对治疗过程产生抵触情绪。此时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为患儿及其家属主动及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回答所提疑问,以此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天数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其中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个等级,以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作为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各项数据统计

优质护理组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明显较基础护理组要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情况

优质护理组较基础护理组达满意度的人数多26.66%,χ2=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该病发病率较高,起病较慢,病程较长,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存质量,若治疗不及时可累及患儿多器官及系统受损,包括心脏、脑部、肾脏等。在治疗此类疾病的期间,不仅要求及时为患儿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也需在治疗期间配合良好的护理服务。而优质护理是一种有效提供护理质量的模式及方法,不仅能够做好关于临床症状的基础护理,还可针对不同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进行辅导,最大程度的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6]。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同时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并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无论是从疾病康复情况上看,还是经济角度出发,优质护理较基础护理相比更加适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另外,通过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可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的原则及规律性等,消除了患儿及其家属的疑虑,从根本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郭晓燕和陈海玲[7-8]等利用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有效提高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叶水先[9]常规合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支原体肺炎患儿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明显较基础护理组要少,优质护理组较基础护理组达满意度的人数多26.66%,与上述研究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更加的确定了优质护理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疾病转归的积极作用。总之,优质护理可从多角度出发,避免盲目的护理模式,更加详细及有条理的进行护理辅助。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其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可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

参考文献]

[1] 陈秀霞.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24-26.

[2] 包蕊.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6):1300.

[3] 蒋菊芳,贾静霞,姚敏红,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70-973.

[4] 黄静波.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69-271.

[5] 韩光.护理干预在儿童肺炎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559-560.

[6] 吴华菊.支原体肺炎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82-83.

[7] 郭晓燕,郭晓菊,陆斌,等.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141.

篇(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 by high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for outpatient pediatric venous transfu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4 children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fusion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high quality group,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high quality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high quality nursing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Transfusion condi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had 30 compliance cases (57.69%), which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48 cases (92.31%) in the high qualit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6.615, P=0.000

【Key words】 Outpatient; Pediatric; Transf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Effect

在门诊小儿疾病治疗中, 静脉输液治疗起效较快, 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较快缓解, 所以成为了小儿门诊治疗中的常见治疗方式[1-3]。但是, 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 很难去安静配合输液治疗, 这也成为了小儿门诊输液中存在的最大难题。此外, 很多患儿的血管很细, 在输液时由于害怕等会出现??烈的身体摆动、啼哭等, 这些都会给小儿门诊输液带来不利影响[4-7]。为了确保小儿门诊输液的质量, 帮助患儿更好地配合输液治疗, 本院在小儿门诊输液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本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10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儿、意识模糊患儿、癌症患儿、无法配合护理患儿、先心病患儿等。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 每组52例。常规组男30例, 女22例, 年龄2~6岁, 平均年龄(4.3±1.2)岁;优质组男29例, 女23例, 年龄3~7岁, 平均年龄(4.4±1.1)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对接受输液的患儿进行状态评估、合理选择患儿的静脉、对输液针头的通畅性进行检查、做好患儿输液后的固定等。优质组患儿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之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主要方法如下。

1. 2. 1 关爱护理 由于很多接受门诊输液的患儿年龄较小, 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更多给予患儿关爱, 消除患儿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对输液治疗的恐惧感等。护理人员可以呼唤患儿的昵称, 并且利用亲切的肢体语言拉近与患儿的关系, 让患儿可以信任自己。如果患儿的胆子较小, 护理人员需要多给患儿做榜样;如果患儿的哭闹较为严重, 护理人员可以多给患儿讲故事等, 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1. 2. 2 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将门诊输液室布置的较为温馨、干净, 可以在窗户上张贴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等, 也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卡通形象的床单、窗帘等, 让患儿在进入输液室后可以放松下来。护理人员还要在输液室内准备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玩具, 并配备电视机、动画影片、故事书等, 让患儿在输液的时候可以看动画片等, 帮助患儿安心输液。

1. 2. 3 巡视护理 在患儿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中, 每2名护理人员可以组成一组, 从患儿开始输液直至输液结束后进行巡视护理。在巡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的输液情况, 包括患儿的依从性、护理中出现的反应等, 并且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 护理人员在巡视时可以利用玩具等安抚患儿,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 则可以向其简单讲解输液治疗的目的等, 让患儿配合输液[8-10]。

1. 2. 4 输液后护理 患儿输液结束后,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输液一侧肢体进行较好的固定, 并且需要观察患儿在输液之后是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等, 包括静脉渗液、脱针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具体输液情况, 包括患儿接受输液治疗时的依从性、输液的一次成功率及患儿的脱针情况, 并作以简析。其中, 患儿的依从性较差主要是指极度不配合护理工作、输液未成功但患儿自己拔针[11, 1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常规组患儿依从例数为30例(57.69%), 明显少于优质组的48例(92.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5, P=0.000

3 讨论

在临床小儿疾患的治疗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就是静脉输液。虽然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自身表达能力较弱、对于医院环境存在陌生感和抵触心理, 再加上患儿怕疼和自身血管较细等, 导致小儿输液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儿接受输液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13]。

上一篇: 企业公司标志设计 下一篇: 高端白酒包装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