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7:01: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贫困学生资助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一、相互融合、润物无声,打造资助育人教育平台
将资助育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将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训练相结合,将专业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入助学当中,使贫困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增强专业技能,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如在学院建康药房,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参与药店的建立与管理,协助药店选择、分类、药品货架的选择、药品的储存与保管,并负责药房的卫生;建立医学基础课实训勤工岗,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各专业实训实验室,既帮助老师做好学生实训实验准备等工作,又能锻炼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将资助育人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学院围绕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资助管理中心于每年6月组织所有参加生源地贷款的毕业生进行还款确认仪式,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毕业生离校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组织学生观看诚信教育宣传片,举办诚信为主题的辩论赛,开展诚信书法比赛,组织同学们积极参加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中心组织的“助学,筑梦,铸人”的征文活动。
将资助育人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各二级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感恩。中西医结合学院“思父母、爱健康”三行诗大赛,通过三行诗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卫管与基础学院老师,带着学生来到浦口区敬老院开展关于“孝道”的主题班会,班级的贫困生代表发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对父母、学校、国家的感恩;临床与护理学院同学,将自己的感谢化为实际的行动,每个月坚持去老山3次,每次上下山5个小时,做老山的守护者,捡拾老山的垃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将资助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学院积极将资助育人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学院接受省慈善总会资助启动“爱心助学超市”项目。该项目从物品采购、货品摆放到超市管理全部由贫困生承担,学生们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院药学院贫困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手工制作药用香囊、精油皂并进行义卖,所得款项用于学院的贫困生资助,同学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回报他人的快乐。学院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期,组织贫困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孩子们不求回报、克服困难,真正用自己一技之长来回馈社会。
二、榜样先行,运用新媒体,打造资助育人宣传平台
利用微信、微电影传播正能量。学院通过“感动建康先?M人物”“自强之星”“励志之星”等项目的评比,积极表彰一批优秀贫困生,形成良性学习氛围。此外,运用新媒体,利用微信平台资助信息,同时将受助学生成才典型推送到公众平台,获得了很大的点击量。利用学院贫困生原型拍摄微电影在学院广泛传播,并将原型邀请到“励志成长典型报告会”,她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学院很多贫困生,形成朋辈引航,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队伍,注重科研,打造资助育人保障平台
1.专兼职资助管理人员是主力军。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挂靠学生工作处,全面负责学院的各项奖助项目评定。由学工处副处长担任中心主任,资助管理中心配有专职资助工作人员。同时,各二级学院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根据各系学生人数的不同,配备专职资助工作人员。专兼职的足额配备,为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2.班主任和学生“资助信息员”是重要补充。学院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全面负责本班级的资助工作,包括贫困生的认定、奖助学金的评比与发放、贫困学生的谈心谈话等。学院首次引入“班级资助信息员”制度,在每个班级制定一名学生资助信息员,定期向班主任、辅导员反馈班级学生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关注由于突发事件致贫致困的学生,真正从全方位了解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3.学院教职工是有力后备军。学院教职工一直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当学院突发学生重大疾病事件,全院教职工纷纷解囊相助,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一般,师生踊跃捐款。除了在职的教职工,离退休老师们也心系贫困学生。学院关工委设立“爱心基金”,专门资助学院的贫困生。受助学生承诺会用好这笔爱心捐款,继续奋力前行,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刻苦学习,尽最大的努力回报母校、回报每一位帮助她们的人。
4.加强研究,注重科研,提升队伍水平。学院专兼职资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直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不断深化学习过程中,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老师们积极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生资助专项课题,发表资助论文。此外,老师们在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不忘传帮带,资助辅导员带领着部分贫困生组建资助课题组,对学院曾经受到过资助的毕业生们进行跟踪调查,顺利完成了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学院受资助优秀毕业生现状调查及档案建立。这一课题不仅对于学院资助工作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科研能力。
四、精准帮扶,全程关注,打造资助育人特色平台
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学院将精准帮扶落到实处。针对贫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经济条件差、社会资源少、心理较敏感等特点,学院对部分贫困生进行全程精准帮扶。学院对于贫困学生的帮扶不仅仅停留在入学时或每次发放奖助学金的时候,学院启动“全程关注、精准帮扶”的方案,从经济支持、重要节点帮扶、学业帮扶、心理辅导、就业帮扶等五个方面,对于贫困学生进行在校三年的全程关注与帮扶。
从“绿色通道”开启贫困生全程帮扶工作。经绿色通道的贫困生,根据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学院给特困学生发放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为特困学生减免了学费,使学生一进校便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同时对全体特困学生安排了“一对一”帮扶老师。学院近两年来始终坚持对于孤儿、父母双残等特殊困难学生的帮助,一入校就指定帮扶老师。
“节点帮扶”温暖人心。学院秋季学期开学一般正值中秋佳节,为了让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学子在祥和愉悦的节日氛围中欢度佳节,感受到家的温暖,学院在新生报到现场为每一位学生发放月饼券和餐券。学院除了按照常规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日用品,保障他们生活所需以外,每年还特别关注残疾学生这个群体。学院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爱心信封”,信封中包括购物券一张,以解决同学们的生活需求;购书卡一张,以鼓励同学们励志图强;通讯充值卡一张,以提醒同学们常联系家人、学会感恩。学院已经坚持多年在中秋节、端午节为全体在校生发放节日礼品。拿到学校的贴心“礼物”,家长们纷纷表示,把孩子放在学校过中秋很是放心。在三九寒冬和新年来临之际,学院为孤儿和残疾学生送去温暖,每位同学发放冲锋衣一件。学院领导为每一位同学发放衣物并与每一位学生交谈,询问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学们均表示日后将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感恩社会。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其发展
我国历来有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传统,古代对学生的资助大多实行“教养合一”的模式;在近代,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和民国时期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等官方文件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进行了相应的要求。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建立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学生贷款制度、勤工俭学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其中助学金制度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方式。建国初期,为解决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问题,在1952年,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在1953年至1965年,国家对高校的助学金制度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助学金的享受范围、享受比例以及享受标准;在1966年至1982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处于停滞的状态。在1983年至1992年,人民助学金历经改革甚至取消,1993年起,我国逐渐恢复了高校助学金制度,2007年,国家助学金产生,我国各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以及“绿色通道”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中。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资助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倾向于“奖”、“贷”两种方式,其他四种方式受资助的名额与金额都较小。由于助学金的名额少,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获得资助;由于上述六种资助方式都属于常规性资助,对于学生出现的临时困难情况则不能够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贫困生心理影响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在贫困生资助中,现有资助方式多以无偿给予的方式进行,没有规定贫困生接受资助的相应义务,学生接受资助较为被动。这种资助方式会强化贫困生的弱势意识,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偿发放式的资助可能导致贫困生只知索取而不懂感恩,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精神贫困。
3、贫困生之间日益分化
现有资助体系中,由于资助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够享受上述六种资助,比如奖学金的评选,就要求学生成绩进入全班前30%,有些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获得一次助学金的资助,这都限制了部分绝对贫困的学生获得更多资助的权力;相应地,学习好且贫困的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资助要比学习差且贫困的学生多很多。
4、助学金的评定难以完全公平
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名额少,且对学习成绩、综合成绩有严格的限制,奖励面小,更多的贫困生将目光聚集在助学金上。国家助学金通常为2000元/生/年,受助面较大,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不能同时获得。每到助学金评选之时,班上学生会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忽视同学情谊。由于助学金的评选原则、评选方式具有很大的弹性,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标准,在评选中难以确保公平;比如有些班级是班级成员投票选出贫困生,结果选出来的是人缘好的学生而不是真正的贫困生。
5、高校间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我国高校主管单位多样,高校类型、层次多样,这导致各高校获得的投资难以均等,往往高校的社会声望、主管单位层级越高,获得的投资也越高,以湖北高校为例,部属高校本科生生均教育财政拨款8200元,省属高校生均教育财政拨款2000元。财政投入的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贫困生能够得到的资助更少。
6、贫困生认定困难
贫困生要获得资助,被认定为贫困生是基本的前提,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多数高校以学生入学时上报的家庭经济情况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条件;但这往往涉及几个问题:学生入学时是否如实上报家庭收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同样的经济收入在全国各省市是否是同样的贫困。很明显,上述几个条件都存在若干变量,以学生自述的家庭条件为依据评选奖学金,会出现偏差。另外,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难以量化,贫困生的认定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学生对于认定结果的认同率不高。
三、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1、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高校现阶段发放的奖学金、助学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社会渠道对学生的资助相对较少,高校应该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发挥自身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争取社会资金,设立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
2、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出资的信用贷款,以学生个人信用为保障,学生一般在生源地贷款。国家要加大对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防范银行风险,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贷款的资助。
3、规范勤工俭学活动
高校勤工俭学岗位及名额的分配要优先特困学生,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高校要加大勤工助学资金支持,提高贫困生待遇,保障校内勤工俭学学生的权益。
4、规范各项资助工作
高校助学金的评选要形成统一的制度与规范,合理地制定评选规则,评选过程要尽可能地民主、公平、公开、公正。
5、增强资助的育人功能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客观对待自己的处境;高校及社会要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心理建档、关注高危群体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华.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郭昕.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 赵姝.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初步探索[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背景
“贫困生”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政府为了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以江苏省为例,2007年起,《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面平均约占高校在校生的3%。《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分1000、2000、3000元三档发放。资助面平均占在校生总数的16%。在此基础上,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财政部、教育部决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具体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分2000、3000、4000元三档发放。随着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也在面对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尴尬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很多高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存在不少的难点和疑点,致使认定工作成为一大难题。
(一)界定不清晰
《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为一些人“混入”贫困生队伍打开了缺口。
(二)证明不真实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材料,理论上应是对贫困生认定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凭这一纸调查表确定学生贫困与否以及贫困的程度。首先对策,有部分学生弄虚作假,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真实。其次,高校内部成本外部化的做法,把生源地政府推向贫困生认定的前台,但由于没有利益关系,贫困证明开与不开,开对开错与自己无关,县乡村三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往往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作深入调查,把开证明使本地学生在学校获得资助作为“顺水人情”,这就导致了高校贫困生认定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贫困证明流于形式,认定失效。[1]
(三)审核不到位
当前我国贫困生认定主体是高校,极少通过对学生家庭的真实调查而认定贫困资格,这导致了高校贫困生认定多为间接认定和自我认定。高校实行的观察学生消费行为,同学投票选举等方法,其实都属于间接认定。贫困生认定集中在高校的另一弊端是自我认定,即高校因不进行家庭调查,只能根据申请学生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判别其是否符合资助条件。因此,最终的结果是,高校在自我认定和间接认定上寻求平衡和妥协,出现“选举”贫困生、公示贫困生和辅导员拍板决定贫困生的结果,导致了贫困生认定的缺失和失 实论文提纲格式。[2]
(四)方法不满意
民主评议和公示对于遏制假冒贫困现象具有一定作用。但是,这势必要涉及到贫困学生的个人隐私,并上“贫困生”标签,接受各种“审视”的眼光,对于真正贫困的学生,构成了一种间接的伤害。艰辛与磨难早已使他们在生活面前习惯于隐藏与沉默,有的贫困学生为了避免让他人尤其是身边的同学知道自己家庭令人心酸的故事,从而选择放弃贫困认定申请;有的因公开贫困背景而加重了心理负担,甚至还引发出心理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
(一)清晰定位
在高校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大多数贫困生是不愿意申请助学贷款的。在众多递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申请者中,如果真的难以支付各项费用,为何不借助于助学贷款?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是奖励和资助的方式,而助学贷款是借贷。另一方面,众多递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申请者中是否真的贫困确实值得商榷。以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为例,虽然申请贷款的人数是有限的,但是很少出现贫困生竞争助学贷款名额的情况。因此,可以从递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申请者中排除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在剩下的申请者中排挤“水分”。
(二)“面试”贫困生
在目前相关证明可信度不高的前提下,很难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因此需要高校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一定的识别和补充对策,对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进行“面试”就是比较好的措施。“面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面试”的人员要求遵守保密原则,最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顾虑,降低对学生自尊的伤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数据库,该数据库要尽量包含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的的所有基本信息。并且对数据库及时更新,进行动态监督。其次,建立贫困生年度评价标准,对贫困生所提供的认定材料及每年的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并作出评价,以作为下一次进行认定或撤销其当年认定资格的依据。
(四)责任追究
贫困生认定应建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联合认定机制,由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所在中学“三章”认定,若出现弄虚作假,应在网上及时披露批评。同时,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并加大对造假的惩罚与追究力度。[3] 对学生而言,目前我国高校对非贫困生申请贫困认定的处理多数是取消贫困生资格,即取消受资助资格,更严格的取消评优资格等。几乎没有高校将这种行为纳入到学生违纪处分中,查处后申请人所付出的成本偏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非贫困生申请认定的风气。非贫困生申请认定的行为本质上已经构成了作弊行为,且有一定的诈骗嫌疑,因此在认定标准规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把此类行为纳入到学生违纪处罚条例中,以此提高申请人被查处后所付出的成本。
[参考文献]
[1][2]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 教育学术月刊,2009,8.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年贫困大学生救助金发放仪式,帮助今年*名经济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解决燃眉之急,这一爱心善举,充满温情,传递着正能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不畏生活艰辛,在逆境中奋进,在奋斗中成才的学子们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助学活动的各级慈善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十分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是今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县委、县政府针对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为确保所有贫困大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开通了“贫困大学生助学奖励基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绿色通道”。另外,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我省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义务教育。这些举措的落地生根,必将标志着一个多元化、体系化、制度化的资助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建立,必将为顺利推进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也必将会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帮助。县委、县政府也有信心、有决心,秉承优良传统,把**资助贫困大学生这项民生工程做好,让贫困学生得实惠,让广大群众满意。
一直以来,县慈善组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广施义举、扶贫济困,积极开展各类募捐活动,已连续*年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共支出*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人,为贫困学生家庭缓解了困难,为我县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说到**,大家都知道**人民打造了三大名片,一张**茶,一张金丝峡,还有一张就是**教育这棵常青树。**教育高考上线万人比连续*年位居全市第一,可以说**人民创造了教育奇迹。今年,我县高考再次取得可喜成绩,在参考人数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高考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前茅。全县*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人,上线率*7%,居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9.71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876人,上线率55.65%,居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10.68个百分点;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达71人,居全市七县区之首。这些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莘莘学子的“十年寒窗”,得益于广大教育战线同志的辛勤培育,也得益于广大家长朋友的默默支持,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爱心人士的解囊相助。
今天,借参加贫困大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的机会,我就资助大学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资助大学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同志们,爱心助学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净化一种社会风气,呼唤一片社会真情,倡导一种文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捐资助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宣传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宣传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捐资助学工作的认识,使捐资助学深入人心,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要及时宣传在捐资助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例,通过示范带动,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为更多的贫困学子雪中送炭,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资助大学生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担当和负责。
小善举、大爱心,筹资善款,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是关注民生,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举措,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对于构建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政组织、事企业单位要积极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全面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要做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等工作,切实为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提供保障;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投入更多的精力,把每一项资金管理好、发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手里,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广大爱心人士继续发扬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伸出援助之手,积极资助贫困大学生,让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顺利入学。救助一个贫困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就是放飞一个希望。你们的一份关爱,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次善举,将激起更多人对党、政府和社会的信任。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都能献出一点爱,每一位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就会变为现实。我们真诚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为贫困大学生送去一片真情和关怀。同时,希望各级党政组织、事企业单位、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要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给慈善事业注入经济实力,壮大慈善救助能力,使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帮助。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出的冷漠和忘恩情绪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即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有机对接,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对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这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进而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应该讲,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有感恩的实践行动。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试想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社会的体恤、祖国的培养和自然的赏赐,又怎么称其为一个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悲哀。
2.对他人的援助之意不知感激。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受资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生前用自己义演所得的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丛飞患癌症并被媒体深入报道后,却鲜有人看望,还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甚至一个接受了资助并成为大学教师的学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媒体公布,竟然打电话质问丛飞并声称自己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做法让他很丢面子。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3.对国家的培养之情不知回报。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来帮助贫困学生,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各个高校也积极举措保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最大程度、范围来帮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学生品学兼优、努力拼搏,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人觉得自己贫困,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学生相互比较资助金额,认为自己所得太少,甚至质问老师为何“分配不公”,而从未想到他人是否比自己更需要帮助。这样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的表现的确让人心寒。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抚养孩子含辛茹苦却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德育智育”相对失衡,“扶贫扶志”未成一体。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此取向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高校教育教学范围。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和引导,未能从实践上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生活体验,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再者,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很大程度停留在“治标”层面,扶贫和扶志还未真正贯穿融合在一起。国家的资助政策重点是经济资助,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标本兼治的助学育人要扶贫更要扶志,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也要加强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乐观心态和感恩情怀。
3.不良风气负面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转贴于
4.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1.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就要让受资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所有无私的给予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汇集和凝聚。接受给予的人要心存感激,进而能把这种感恩之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并积极践行。
2.以现实生活为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当做实施感恩教育的舞台,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感恩人文教育;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健康和谐的情境,把生活原生态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打破一味的“润物细无声”的施助方式,激发感恩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感恩情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贯通交融。
3.以实践活动为手段,铸就学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及时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等特殊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4.以尊重宽容为前提,彰显感恩人文关怀。高校和社会的资助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其实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敏感。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资助就低人一等,就失去应有的尊重。即使他们的行为有不当之处,应及时分析事件背后的起因和隐情,而不能上纲上线地妄下定论。社会和他人帮助他们时少一些功利和强求,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光辉和真情的力量。
5.以励志树人为目的,增强感恩教育效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目前国家的助学机制多都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但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要助贫,更要励志树人。比如高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既缓解经济困难,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6.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创造良好感恩环境。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感恩教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比如要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再比如我校针对贫困生的义工制度,就要求贫困生在享受相关待遇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以义工时数作为考核贫困生的指标之一,真正实现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守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2]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目前在校的贫困生,困难程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支付能力较差,平时生活很难维持;平日缺衣少穿的现象严重;拖欠学费情况严重,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偿付昂贵的学费。高校招生制度“并轨”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贯彻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培养机制,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对于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贫困生的生活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贫困生资助体系地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临时生活补贴、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困难。但一些教育界专家表示,我国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依然存在信息渠道不畅、资金分配不均、资助力度有限、贷款门槛过高四大"不足",使得不少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些资助。
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建立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同时,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将高校学费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减、免"有机结合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监管体制不严,一些申请了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方面享受资助、助学贷款,一方面追求高消费。每年助学金发放时,拿到助学金后就会请同学、朋友到饭馆吃一顿,少则200元,多则500元以上;还有同学拿到助学金后买高档化妆品、买手机等消费品。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四大不足
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四大"不足",使得不少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而一些不应该享受资助的学生却迟迟没有退出资助行列,占用了名额。
不足之一:贫困生信息不畅 评定标准滞后
据了解,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还仅限于学生入学时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或者生源地一些部门的一纸证明,入学后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经常发生,对于什么样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定为贫困,以及如何评定贫困的等级,标准不统一。不少地方和高校没有依据变化了的经济情况来调整这些标准,导致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变小变窄。另外,有的班级特别是高年级的班级在评定贫困生时,靠平时的人缘,有的甚至直接在班上拉票,所以评定的结果不公平。大多数贫困生很自卑,不善与人交际,表面上还很坚强,内心很脆弱,在班级投票中自然落下风。
不足之二:资助体系分散 资金分配不均
作为国家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直接执行人,高校大多按照相关规定分散执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政策,而缺乏一整套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困助学方案,以致各项措施交叉执行,形成重复资助、覆盖面过窄等分配不均衡现象,经常出现大家都关注个别最困难的学生,而使个别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本身资助需求的情形;同时,其他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最终影响了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公平公正。
不足之三:资金来源狭窄 资助力度有限
从现在高校助困的几个渠道来看,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学校学费收入不会有多少波动,因此提取10%的比例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社会资助方面,从近几年的数字看,上升的幅度也不是太明显,而且社会团体、个人捐赠具有不可控因素;政府资助和助学贷款应该是助困资金新的增长点。而这些其实都暴露出资金来源狭窄的问题。
不足之四:贷款门槛过高
国家助学贷款的出现,大大缓解了高校助学方面的压力,但是,贷款本身的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急需资助的贫困生拒之门外。据介绍,申请助学贷款必须要学生提供成绩单,而且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
另外,银行为防止学生欠贷,设定了两个2%的限度,即一所高校所办助学贷款中,到期不还款的人数或不良贷款额超过总数的2%,原则上银行将停止向该高校放贷。
五大举措化解高校助困难题
针对高校助学体系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应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化解高校贫困生助学面临的难题。
第一,加大政府财政助困投入。
专家指出,因为高校学费收入比较固定,按规定从其中提取10%的助困资金也就相对固定,而自筹资金方面浮动也不会太大,唯一能增长且比较可控的渠道就是政府财政投入了。一方面是增加国家和省级奖助学金额度,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用于申请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的分摊比例。
第二,完善评定机制,建立资助规划。
"各校助学资金基本能覆盖到每个贫困生头上,但是每人获得的资助有多有少,悬殊比较大,有的能拿到几千元,而少的只有几百元,相差很大。"笔者认为,应采取对学生进行家访或委托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等形式,摸清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并按照事前制订好的标准对其贫困程度进行评定、建立档案。对大一的新生,我们可以通过助理班主任了解学生经济状况。新生报到后,助理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陪他们一起军训、一起生活,新生也愿意与助理班主任交流,因此比较了解新生的家庭状况。经过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资助计划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以及他可能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将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等在内的贫困生资助项目全部归入资助计划,并统一实施监测,保证工作更加有效、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因管理分散而产生的资助金额不均衡的情况,保证公平、有效地分配,公正、公开地实施助困活动。论文参考。
第三,建立普惠式社会救助机制。
笔者认为,现在的助困体系中有不少政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针对所有贫困生的,比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针对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贫困生享受不到;助学贷款需要成绩单,不能有不及格。这些政策把一些成绩不好的贫困生挡在门外,减少了他们受资助的机会。因此,笔者建议,设立一个普惠式的社会救助机制,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享受。
第四、积极筹措各项资金,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贫困生补助工作。
为了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有关部门下拨专项经费予以帮助。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生队伍,来自各方面的扶助资金就显得“粥少僧多”了。论文参考。为此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应主动采取办法,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动员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种力量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在年底入冬之前为贫困学生发放春冬季困难补助,补助面为15%―20%,金额从100―300元不等,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困难学生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我们还为全校的孤儿设立了特别助学金,以帮助父母双亡的学生度过生活难关。论文参考。积极吸收校内外单位、个人捐款;校团委还应在全校团员与团干部中发起“阳光工程”,用全校团员和团干部的捐款资助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同学,使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对学生突发急病、家庭突遭不幸等情况下发生临时困难的,我们根据情况随时研究,设立补助金。 第五,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46-01
一、大学生生活差距带来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之所以被视为特殊群体,是因为大学生是一个不创造价值,以消费为主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同样可以反映大问题,贫富差距就是其中之一。大学生生活贫富差距不仅是校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在校园内主要表现为:
(一)宿舍关系不融洽。宿舍关系紧张是大学生贫富差距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生活水平的差距,所以在宿舍里常常会出现小群体。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往往会孤立贫困的学生,或者在言行中对贫困学生的敏感心灵造成伤害。宿舍作为一个整体,如果矛盾解决不好,宿舍氛围就不能融洽,这样既不利于生活,也不利于学习,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
我管理的一名大学生,因为宿舍经常搞聚会活动让他经济压力很大,于是他渐渐疏远了舍友,宿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同宿舍一位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花钱大手大脚,对这名同学的做法不能理解,于是两人发生口角。
宿舍作为一个小社会,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往往会产生压力,特别是一些同学采取了消极的办法,疏远大家,往往造成大家感情上的隔阂。另外一些同学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换位思考,伤害到贫困同学的感情。
(二)交友圈封闭。一些贫困学生的不自信和心理敏感,使他们难以融入班集体,即使是同专业同学,也会因为生活差距划分小团体。同类学生往往更倾向于跟自己相似或相近的同学做朋友。过于封闭的交际圈对他们的世界观发展和人格发展都十分不利。
还有一些贫困学生,因为日常忙于各种兼职工作,缺少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常常是形单影只。
(三)毕业去向差异化。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让学生在毕业时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一些希望继续求学的学生常常因为经济原因不得已放弃学业,融入找工作的大军中;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往往不会顾及经济原因,继续求学或者找到好工作者居多。
二、解决大学生生活差距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我们不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
解决大学生因为贫富差距而带来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转变观念、这里所说的“观念”,不仅指辅导员的观念要转变,还指学生的观念、社会的观念要转变。我们应该打破“贫富学生”这个观念,特别是认为贫困学生努力上进,富学生不思进取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他们的诉求,大学时光,是他们学知识,长本领的阶段,我们不能人为的将他们划分开。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更加重视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注意保护每一个学生善良的心灵。此外,辅导员也要在学生中间树立积极的信念,不要让学生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贫困学生,要让“努力奋斗,自己更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辅导员要特别注意贫困学生的观念转变工作。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关爱。面对贫困生多有敏感,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在管理中辅导员要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辅导员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转变贫困生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为他们寻找一些有益的社会兼职工作等。
(二)注重心理健康。经济上的贫困是暂时的,但是心理上的“贫困”却可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发展。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是要注意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指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还包括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心理上的“贫困”。我们常常将注意力放在贫困生心理“脱贫”的问题上,却忽视了生活富足的学生内心的荒芜。多数人只是看到了他们的衣食无忧,却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一些生活富足的孩子更缺乏交际的能力,朋友圈子也很小。因此,要注意疏导此类学生的感情。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这两类同学都融入集体的怀抱,通过集体活动,让大家产生互动,在增加集体感情的同时,让大家敞开心扉。
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存在以及不同的复杂家庭状况,给高校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首要前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解决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事关和谐校园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为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难度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高校合理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的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消费情况,并参考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确定贫困档次。目前的界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学校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支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费缴纳情况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在学生中进行横向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调查的项目数值越低,说明此学生贫困程度越深。此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足之处是辅导员经常根据工作经验或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来判断该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参考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每月最低生活保障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为特别困难的学生,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基本持平的为一般贫困学生。显而易见,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合理、科学的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资助工作的首要难题之一。
2.认定程序出现“选举”怪现象。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师生配备比较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极其烦琐,通常情况下,很少能把大量的精力集中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上,这使得投票选举贫困学生的做法时有发生。这种做法使一些平时注重搞好人际关系的学生上了“贫困榜”,而家庭真正困难、不善交际且性格内向的学生却没有享受到国家的资助。这种做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学生对“贫困”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不良后果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存在自卑情绪、抑郁倾向,不愿意向辅导员及同学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相反的,一些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条件的学生,为了达到某些经济目的,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贫困学生”,申请困难补助。这两种做法不仅不能真正有效得解决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还对资助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缺乏动态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际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个动态认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一经建立就基本成型,很难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如此一来,掌握信息的不准确,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最开始的良好愿望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显现。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点的对策综合以上认定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怎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第一,合理、科学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具有强大的优势,更能了解学生的贫困情况。辅导员应对所有在校学生的生活状况经常定期予以调查,使调查资料更具准确性、真实性。辅导员还要充分利用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优势,进行座谈会,了解学生在校生活状况。各年级认定评议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再由各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审核本学院的认定工作。各认定小组中的成员要求品质优秀、诚实可靠、责任心强,这样能够从源头控制认定工作的正确性。
第二,明确认定基本程序,消除“选举”现象学院要在审查核实等方面增加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建立“与其花钱在资助一个假贫困生,不如用在认定真正的贫困生上”的观念。首先,由学生本人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应如实、详细地提供家庭经济来源、申请资助的原因等。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应包含当地乡、镇(或街道居委会)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加盖相关部门的公章。第二,组织年级民主评议。由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综合审查各班级经过民主评议后建议的名单,确定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的学生名单。第三,学院要对年级考核结果进行监督和复查,随机访谈学生,并联合学生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查。到财务处了解该生的缴费情况,到学校后勤集团了解学生伙食等生活费用情况等。第四,将初步名单在学院内进行公示并接受学生提出的异议与申诉。若有异议,确定该生是否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并将审查结果提出异议并向提议的学生反馈。第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电子档案。各学院和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按困难程度登记注册,作为实施资助的重要依据。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团结、互助、礼让、关爱的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意识的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在这时得到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7.
[2]钟央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
[3]刘燕杰.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高教高职研究.2008.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一)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四)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
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四)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