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4 16:47: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篇(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

1.1 个体对事件的觉知

个体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会对其随后所采取的应对行为的性质和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个体对事件的认知是客观的、合乎逻辑的,那么正确的认知和感受会引导个体随后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从而使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反之,个体对他人或周边环境的错误认知往往会限制个体探索解决问题的信念,从而极大地影响其随后所做出的情绪或行为反应,进而容易引发心理困扰。

1.2 个体的应对机制

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学会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应对突发的事件或者不良的情绪等,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应对方式,其中那些被运用过的且经过证实有效的应对方式会逐渐累积形成个体解决压力问题的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如果个体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己原有的机制解决,那么危机可能就不会产生。反之,如果自己原有的应对机制中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对方式,那么个体的压力或紧张可能会持续存在,危机便会随之产生。

1.3 社会心理支持

人的本质都是社会化的,需要与周围的人或者环境建立起一定的关系。个体要存在于这种关系中,一旦脱离了些关系,也就等于失去了重要的社会心理支持资源,当个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或者巨大压力而自己又无法应对时,便容易变得无助,内心陷入失衡状态而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1.4 人格特征

心理危机理论中的人格理论认为,心理危机不仅受到突发事件和个体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个体的人格特征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层面,那些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往往面对问题,只能认识到问题的表面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因而导致信息提取不完整,进而做出错误的应对方式;在社会倾向性方面,往往表现出过分内倾,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经常优柔寡断,给自己造成心理困扰;在情绪情感方面,常常表现出不稳定性,自信水平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行为带有较强的情绪性而缺乏理性,因此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原则

一是预防性原则,一般导致心理危机最本质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的突发事件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手段去应对时,便容易使个人失去自我导向及控制能力,甚至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这是一种个人无法承受的局面。因此必须尽早干预;二是发展性原则,危机干预应遵循“促进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团体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机会。如果能够及时引导当事人认识这一点,则危机干预反而能帮助个体在逆境中的成长和自我实现,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三是释放为主的原则,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如果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释放,危机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四是价值中立性原则,当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多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应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五是多方参与干预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要靠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协调。

2.2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没有固定步骤,本文参照Butcher 和Maudal提出了危机消除策略以及Gilliland 和James 提出了危机干预方法,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提出以下干预策略:首先为当事人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干预者要对当事人的决定表示赞同并对他充满信心;其次是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和途径,这样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等不良情绪;三是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从而保持乐观精神,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四是在与当事人交谈时,有选择性地听取他们的交谈,逐步引导其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最后通过制定计划,要求当事人做出承诺履行约定的义务,从而最终消除其的内在心理危机。

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3.1 建立全方位的危机预警系统

建立全方位的危机预警系统,有助于提前掌握那些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信息,尽早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化解潜在的危机。一方面通过心理普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潜在的危机对象并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一条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等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随时了解班级同学的潜在动向,一旦发现预警对象及时上报;此外,还可以设立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安排专职心理老师值班;通过以上途径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3.2 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全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或加重。不定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活动平台,改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比如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建设,力求从多层面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自由展现和发展的平台,帮助释放其内心的激情,建立起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增强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楼仁功,潘娟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2] 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5(5).

篇(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08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困境时,应用惯常应对方式不能处理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陷入极度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性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及自杀倾向、自杀尝试的高校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构建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机制十分必要。

1 高校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1.1 家庭问题

一些家长因性格、文化水平、教育观念、素质、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易造成孩子敏感自卑、焦虑易怒、偏执抑郁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家长往往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家庭经济问题、父母关系不和谐等也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1.2 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转型,大学生就业竞争不断加剧,高校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加之当前多数的大学生成长过程一帆风顺、未经历过挫折教育,遇到此类的问题时很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1.3 教育缺失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中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各高校虽采取多种措施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多数的教育流于形式[1],教育实效性不大。

1.4 自身原因

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转变,面临着自我认识和发展的问题,对人际交往也有较高的期待,但由于当前大学生社会经验少、经历的挫折少,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且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恋爱中遇到情感问题不能很好地自我排解,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2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分析

2.1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高校均加大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根据各自的特点,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等,制定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造成突发事件后的应对方案,并通过演练、模拟、应用,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2.1.1 心理健康教育助教建设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助教建设计划是华东师范大学于2004年起开始实施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2],在这一计划中,要求每个宿舍有一名学生志愿参与,收集本宿舍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危机信息;参与培训和活动的学生,可获得学分。每个宿舍有一名学生参与活动,使得该计划的覆盖面广,采用“有偿性”的模式可增加学生的志愿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在本计划的实施中,参与活动的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还能在活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角色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心理自助与助人。

2.1.2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些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构建了“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针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学生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的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院系心理危机学生月报制度等,并积极成立校园心理危机援助队,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医院”四级心理防护网络,创新了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存在的不足

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不足,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干预效果不明显:从表面上来看,我国各高校均具备较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强调危机预防、干预一体化,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预重点模糊,不少学校仅重视已发生的心理危机,较少关注对学生心理危机防控意识的培养,致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行动迟缓,难以把握危机干预最佳时机,导致干预效果不佳;第二,重“处理”轻“防范”:目前不少高校并未能真正认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关系,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危机爆发后的处理,而忽略日常的危机防范,缺乏对心理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把握;第三,工作者专业水准有待提高: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多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担当,此类工作者一般只经过简单培训,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工作,也有些学校聘请医院精神科医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类工作者虽具备良好的医学背景知识,但缺乏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临床经验,使得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工作非科学化现象严重,此外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缺乏透明度、忽视心理舒缓功效等问题,使得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率不高。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任务,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紧迫性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46-03

前言

目前,国内外对他助-自助助他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研究并不多。陶格森,陈中永等人,分析了心理危机对个体造成的危害及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在认真分析研究了国韧庋д叨孕睦砦;的定义和对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论述的基础上,发现了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其干预模式的局限性,对心理危机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他助――自助――助他”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他助”――是指专业人员对危机个体进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协助其调动内部资源以应对面临的困境,其目标是自助。“自助"――是指接受干预的受助者变得有能力自我调节,自我治疗,这也是传统的干预理论的目标,而我们认为对个体而言这只是个过渡阶段。“助他"――是本干预模式的目标,也是评估干预效果的指标。通过“助他”强化和提高自身的“自助水平”,更高的“自助”水平又能够提升他们“助他”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干预,引发危机个体“自助与助他"的良性循环。这是对于个体而言的,每个个体的自助与助他,对于群体来说则是一种群体的自助。理论假设:遭受了挫折,调动其内部资源无法摆脱痛苦而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其根本原因是过分关注自我感受而心理上暂时脱离了社会。任何迫使他们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措施都可以缓解或消除其痛苦程度,使其摆脱危机状态,培养其理性思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获得心理免疫能力。并运用生活常识、社会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情绪理论、社会支持系统理论、精神的主客观分析理论等相关的理论对这一假设。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西南医科大学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55份,回收问卷 352份,回收率99.15为%。其中有效问卷是340份,有效回收率为95.77%。其中男生118人,占被试总数的 33.52%;女222人,占被试总数的 63.07%。

2.研究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以开放式的放对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政治身份、在校期间任职;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有35个题目,包括等对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和身边朋友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及对身边朋友突发心理危机的处理方法,做事常持有的态度心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以及分析与恋人、家人、朋友的相处方式和状态,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大学里学习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毕业后工作的期待与展望等采用无记名集体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回试卷。

3.统计学处理

问卷收回后,将有效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西南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现状

1.1 西南医科大学不同性别大一新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程度

表1提示:从整体看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西南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还是不够的,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对其了解一点点,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程度上。

如表2所示,学生会干部对其很了解并能用一些心理知识解决某些问题的占2.70%,学生会干部了解,知道其定义及具体事例的占9.21%,69.74%的学生会干部对其了解一点点,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还有18.42%的学生会干部对其完全不了解;期队干部中26.67%了解知道其定义,73.33%的期队干部对其了解一点点,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班级干部中仅2.13%对心理危机很了解,并能用一些心理知识解决某些问题,11.70%的班级干部了解心理危机,知道其定义及具体案例,班级干部中63.83%同学对其了解一点点,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还有22.34%的班级干部对其完全不了解;无职务的同学中,很了解的占3.23%,了解的占6.45%,了解一点点的占71.61%,还有18.71%的无职务的同学对其完全不了解。利用卡方检验发现,在本次调查中西南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程度不具有显著的政治身份的差异(P=0.00,0.05)。

2.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

2.1 西南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倾诉性别选择的现状

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问题,采取的态度和处理措施都不一样,他助-自助-助他模式可以帮助同学在面临问题时,选择外界的帮助,然后调节自己的心理,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从而解决问题。

上述的描述总结了本次调查问卷同学的大概情况,接下来,我将从性别、政治身份,在校期间任职情况,性格四个维度来分析我校在校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处理及态度进行比较。

首先从性别角度出发,男女同学无明显差异(P=0.01,P〈0.05),其中有40.59%的同学认为日常中遇到问题时,认为很需要倾诉对象,且两到三个最好,42.06%的同学认为需要倾诉对象,但是最好是一个,另外还有13.53%的同学觉得有没有倾诉对象没多大影响,仍有3.53%的同学觉得是自己的私事,最好不要干扰别人。由此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同学还是会选择一到三个倾诉对象,17.06%的同学认为倾诉对象不重要,这便是他们在面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会选择向外界寻求帮助,这也便是在他助-自助-助他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第一步中就中断,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表3)。

从政治身份的维度分析,发现在倾诉对象的选择上,倾诉对象的政治身份有明显的差异(P=0.83,>0.05),从整体看,不论何种政治身份,基本都认为需要倾诉对象,集中在一到三个,此外,不同政治身份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83,>0.05),其中党员中33.33%的选择两到三个倾诉对象,66.67%的选择一个倾诉对象,预备党员里有14.29%的学生选择两到三个倾诉对象,57.14%的预备党员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倾诉对象,还有28.57%认为有没有倾诉对象都可以,没多大影响,41.77%的团员认为需要两到三个倾诉对象,40.51%的团员认为最好需要一个倾诉对象,还有13.61%的团员认为倾诉对象有没有都可以没多大影响,3.80%的团员认为是自己的私事,最好不要打扰别人;群众中,认为倾诉对象很需要,两到三个最好的占28.58%,64.29%的群众认为倾诉对象最好是一个,还有7.14%的群众认为有没有倾诉对象都可以,没有什么影响(表4)。

最后从性格维度分析不同性格的人在选择倾述对象上有无明显差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0,

3.关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认知程度

由表6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P=0.10,>0.05)故在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中: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发挥了巨大作用帮助了许多同学,甚至自己也去过的占3.42%,认为有发挥作用,有些心理问题依旧存在的占42.74%,对其不了解,从未去过,对其不能完全信任的占44.44%,还有9.40%的同学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宣传不到位,自己对心理问题认识不明确,无法确定是否需要疏导;女生中: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发挥了巨大作用帮助了许多同学,甚至自己也去过的占4.52%,认为有发挥作用,有些心理问题依旧存在的占34.39%,对其不了解,奈慈ス,对其不能完全信任的占43.44%,还有17.65%的同学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宣传不到位,自己对心理问题认识不明确,无法确定是否需要疏导,由此可见,相比而言,对心理咨询室的了解上男生多于女生。

从性格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是,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认知上没有明显的性格差异(P=0.016,

4.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355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8人,占被试总数的 33.52%;女222人,占被试总数的 63.07%,男女比例明显不平衡,因医科院校的专业性与其他院校存在差异,所以取样的数量、地域限制和学校的特色,对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一定限制,所以,研究结果尽可能在医学院校中使用。

4.2 心理危机认识程度

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个体或者群体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行为,它能够帮助心理危机所困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困境与自身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货遭受挫折和即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在国内,普遍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了解程度不够,并且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愿意面对和正视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心理学发展的障碍。因此,改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变得更加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主力军,大学里的心理咨询室显得更为重要,本次调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在校的大一新生随机发放问卷,但由于我校是以医学专业为主的院校,男女比例显得不太均衡,下面是本次调查的结果:对心理危机的了解程度 :总体来说西南医科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此大学生入学的心理常识普及可以作为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本次调查中对心理危机的了解程度不具有明显的政治身份的差异(P=0.00,0.05),因此可以对于不同的任职同学采取不同的心理知识宣传和教育,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4.3 倾诉对象选择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西南医科大学选择倾述对象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1,P〈0.05),不具有明显的性格差异(P=0.00,0.05),总体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倾诉对象的选择并没有特异性,从整体看,不论何种政治身份,基本都认为需要倾诉对象,数量集中在一到三个,因此心理学的教育也可以从这种倾诉的小集体着手进行,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考虑整个倾诉小集体一起进行心理咨询,从个体咨询到小群体咨询,从而达到更加稳固的效果。另外还有17.06%的同学认为倾诉对象不重要,这便是他们在面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会选择向外界寻求帮助,这也便是在他助-自助-助他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第一步中就中断,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宣传他助-自助-助他模式,使这17.06%的同学能够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从而解决问题,避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的出现。 (2):在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认知上不具有明显的性格差异(P=0.02,0.05),由此可选择针对不同性别的同学进行分开,使用针对性更强的宣传教育,针对男女不同性别,以及各自更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从本次关于西南医科大学大一新生对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调查问卷上,我校被调查同学对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的了解及认知程度不够 可考虑采用上诉方式进行探究。

5.本研究需要改进方面

1)关于他助-自助-助他模式的研究,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使得在准备时对其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问卷设计时针对性不强,导致问卷题量较大。

2)取样的数量、地域限制和学校的特色,对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一定限制。所以,研究结果尽可能在医学院校中使用。

3)问卷在修改过程中,没有考虑完善,题量过大,被试者答题容易出现疲劳,录入数据时也容易出现差错,针对性不强,类似的题型出现太多。

4)在问卷调查中因为题量过大,而对助他方面的题几乎没有涉及,是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失误,今后研究中尽量改正。

参考文献

[1] 陶格森,陈中永.“他助一自助一助他"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赴四川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模式[D].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呼和浩特010021

[2] 关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助-自助-助他”资助体系构想[D].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3] B.E.Gilliland.ILK.James,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_4.

[4] B.E.Gilliland.R.K.James,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5-31.

[5]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0.

[6]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73.

[7]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0.

作者简介

篇(4)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一般而言,危机( 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与特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很多,其中蔺桂瑞教授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合、离异,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第二,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第三,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同宿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各有各的个性,不能相互容纳,由此发生矛盾冲突,日积月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第四,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某些学生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心中茫然,有一种失落感;第五,恋爱与失恋问题;第六,问题。一类学生是过于封闭自我,导致性压抑;另一类学生是过于开放,随便发生性关系,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第七,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我们国家过去是精英教育,能上大学的就是人才。现在大学扩招,教育已趋向普及化,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却没有转变,非要找一个理想工作不可,求职期望值非常高,与现实不符。这样就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第八,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穿名牌衣服,过生日请同学吃饭。这都会对那些贫困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心理危机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发展性。大学生面对许多成长中必须解决的发展性课题,这些课题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角色的要求,它们既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动力,也是潜在的应激源。大学生许多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干预处理,能帮助他们安全渡过危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第二,易发性。大学生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上,生理方面更多具备了成人的特征,但社会阅历和经验相对不足,处理问题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更是有限,这种反差的存在,使得心理危机在他们身上十分容易得到表现乃至爆发。近年来,高校自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都从另一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易发性。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会经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冲击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第二,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但不知如何做。此时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心理防御反应。第三,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而减轻焦虑,增加自信,恢复社会功能。第四,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后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从危机的后果来说,会有四种不同结局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个体应对危机的结果呢?个体的人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应对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的进程与应对效果。

1、个体对事件的知觉。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应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认知方式限制了人们探索压力事件的信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以及对采取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的反应。如果个体对事件的知觉是客观的、合乎逻辑的,则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2、社会支持系统。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中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应对大量压力的重要的心理资源。这种资源的缺乏或丧失,面对压力的个体将变得无比脆弱、失衡并进一步产生危机。

3、应对机制。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去应对焦虑和减少紧张,并逐步形成了应对压力的模式。那些被人们运用的、有效的应对策略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而被纳入他们的认知模式中,并逐渐形成了人们解决压力的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相反,如果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对机制,个体的压力或紧张持续存在,危机便会随之产生。

4、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危机还受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影响,容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具有特异性。如注意力明显缺乏,看问题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质;社会倾向性过分内倾,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总会联想不良后果;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自信心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勇气进行尝试,行为冲动缺乏理性,经常会有毫无效果的反应行为。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实施有效干预,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许多高校目前已经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点关注高危个体。

首先要明确哪些大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危个体,以下是湖北省教育厅文件《湖北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实施方案(试行)》中对心理危机的高危大学生个体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体发现严重疾病,遭遇性危机,感情受挫,受辱,受惊吓,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特别大以及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

5、性格内向、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有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无端致以祝福,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二)在危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实施针对性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许多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危机干预的本质以及方法、策略、过程进行了探讨,既是对危机干预实践的提升,反过来对危机干预的实施又起着重大理论指导作用。例如,西方学者贝尔金(G.S.Bekin)把危机干预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和心理转变模式(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

第一,平衡模式。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失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平衡模式最适合早期干预,这时人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分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且不能作出适当的选择。

第二,认知模式。危机根植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人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最适合危机稳定下来并回到接近危机平衡状态的求助者。

第三,心理转变模式。该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天赋和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的产物。因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长,他们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危机可能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非危机的)的自主控制。这个模式适合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不同模式指明了不同危机干预时期的重点,每种模式下又包含许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当了解不同干预模式适应的对象及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深入掌握一些危机干预的手段和方法,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大学生面对危机,度过危机。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和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而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但教师、管理者、同学、家长、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从危机干预的体系建构来讲,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或中心(如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中心)常常难以做到有效干预,它需要学校不同部门、机构的相互配合,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学生处、校医院、保卫处、院系学生工作委员会、辅导员、学生会等。

如何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提高个体对危机的应对技能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第一,正确看待压力、挫折和危机。人的认知犹如“过滤镜”,它会使许多情境改变颜色。首先,压力、挫折和危机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一生困难、挫折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逢时俱来,这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客观存在的这些情境,我们应该承认它,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压力、挫折和危机又是辩证的。它们对人既是刺激、威胁,然而也是挑战,有人将其称之为“生命之盐”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积极的意义上看,适度的压力、挫折是维系正常心理功能的条件,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提高能力,有助于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而危机能激发潜能的发挥乃至发挥之极至。危机的克服能使人在增长人生经历的同时提高自信心,使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第二,争取社会支持。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大学生应该努力争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家庭的亲情和朋友、邻居的友情,以及拓展的网络,包括同伴、同乡、同学、团体的接纳与被接纳。社会支持的作用一是屏障作用,二是支持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应培养社会兴趣,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协调合作。我们的建议:一是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二是对人不苛求,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三是不嫉妒人,比自己强的人没资格去嫉妒,比自己弱的人不屑于嫉妒;四是主动关怀并帮助他人,从中营造互助互利的氛围,体味人生的价值;五是当面临自身难于应付的困难、挫折时,应主动寻求、善于利用并乐于接受他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包括工具性的和情感性的支持。

第三,自我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核心是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董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2期第178~185页自我概念不是遗传的结果,而是后天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的主要特质:一是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有适度的自信,不矫揉造作;二是对自我有明晰的认知评估,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短处乃至缺陷。那么,怎样才能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呢?主要途径是从事实践活动并力争获得成功,成功可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价值感,提高自信心,同时还是医治抑郁症、焦虑症的良药。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那么关于大学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2、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

3、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5、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心理科学, 2001,第481页.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 2006 .

篇(5)

本次排查全校共随机发放心理调查问卷928份,返回问卷928份,无效57份,有效卷871份。从排查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学习自主性等,这类学生有78人,占排查8.96%。主要反映在不想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上的问题、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上课不认真听等。二是情绪问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类学生有53人,占排查6.08%。主要反映在不善于向别人诉说、容易不适应身边环境、易怒、苦恼等。三是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害羞是现在学生中的主要问题,这类学生有36人,占排查4.33%。主要反映在胆子小、多疑、多虑、不敢与其他人沟通等。

总体看,全校心理问题的占抽查19.73%。从排查情况表明,就大多数的在校学生而言,。

虽然我校学生心理发展总体较健康,但也存在一定的危机情况,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查漏补缺,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效

以活动为主安排课时,防止学科化倾向,突出问题导向,着重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因环境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校园欺凌、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等造成的心理问题,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监护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机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及时建立、更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三)关爱特殊群体

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四)严格落实班主任职责

篇(6)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引发了各种心理危机。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

(一)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卑症。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感到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绝大多数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迫上高职的,是“无奈的选择”,因此学生的“伤痕心理”较重。于是学生感到困惑与迷惘,产生一种失落感与自卑心理。

2.厌学症。目前有不少高职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3.焦虑心理。高职学生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失恋、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焦虑心理。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与表现

心理危机主要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是一种心理系统的失衡状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指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发展时期的心理危机问题。

经心理普查和工作实践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通常有以下表现:1、常常失眠,无食欲,消化不良;2、抑郁,情绪低落、淡漠;3、对任何事都没兴趣;4、肌肉紧张、头痛、心疼;5、极度的焦虑;6、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7、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8、愤怒、自责和羞耻;9、想轻生。

心理危机干预及危机干预实践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的影响,对企图选择极端行为的人提供紧急的心理疏导、援救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践。近三年来,笔者从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不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中出现心理危机的有22例,成功干预了18例;4例退学,干预失败。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措施

在笔者的工作中,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事件时,由于处理得当、反应及时,基本上实行了成功干预,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2、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学校应建立宿舍——班级——系部——学校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4、危机干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问题。通过观察和倾听,迅速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并迅速将情况转告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干预。

第二步,保护当事人安全。要给当事人精神支持,适当的激励能使其有足够的信心渡过危机;对有自杀倾向者进行看护,确保自杀者的生命安全,并要注意危机干预者的人身安全。自杀者的生命安全是危机干预的核心任务。

第三步,提供宣泄的机会。给予当事人以心理支持,争取与其保持沟通与交流,注意多倾听、多肯定,使其尽可能多的将烦恼和困惑得以渲泄。

第四步,心理辅导。在给予危机者一些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提示他调整思路,给予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改变认知,减轻其应激与焦虑水平。

篇(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47-03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然而,贫困生内心深处形成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消解。虽然多数贫困大学生身兼独立性强、耐受力强、勤劳简朴和学习刻苦等优点,但他们(包括贫困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内)大都存在精神上的困惑,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上的伤害,容易产生诸如焦虑、强迫、抑郁等心理症状,甚至产生敌对、偏执、精神分裂等疾病。许多调查表明,贫困生在这些症状上的指数大大高于非贫困生。由此,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痛楚,而这种痛楚更多地体现于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带来的一些心理“贫困”,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屏障。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自卑心理严重。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学费的逐年升高,校园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针对这一现象,有关教育专家认为,高校特困生群体的相对集中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和可塑性,远比其他贫困群体要大。贫困大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不愿与同学交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怜。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因而一次次失去得到帮助的机会;即使得到别人的资助,也会深深内疚、自责,心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方面的“双困生”。

2 抑郁症比例明显偏高。抑郁是人因自身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由于城乡和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贫困生的学习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学生比较相对较差,接受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其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相对艰难。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对全国部分高校贫困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52%的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主要表现为:(1)情绪低落,遇事缺乏信心,无精打采,对学习和生活兴趣索然,常常逃课,不愿与人沟通,谈及前途时心情黯淡。(2)思维抑制,反应迟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3)行为被动。凡事缺乏主动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沉默和独处倾向。(4)有时突发冲动,行为极端。

3 自我封闭现象严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有近50%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障碍,不愿意主动、积极地与人沟通,自我封闭意识强;有40%的贫困生对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交往动机薄弱。这表明,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匮乏难以支付人际交往的必要开支,往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性或公益性的活动,担心因自己拮据的经济状况或与他人的能力差距而被人轻视,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避免自尊心受挫。一些贫困大学生对别人的主动帮助虽然心怀感激但却不愿接受。在他们看来,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而这恰恰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贫困生不愿主动与人接触和沟通,表情冷淡刻板,性格意志脆弱,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不能很快适应大学校园的新环境、大学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等,基本是集体生活学习中的“慢热型”或“捂不热型”,难与他人和睦相处,经常出现议论、嫉妒、怀疑、计较别人的问题,造成同学、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是紧张。由于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不良,许多大学生不习惯集体生活、不遵守规章制度、不善于团结他人、不会互助学习、不懂得维护各种关系,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狭隘心理,既对完成学业毫无裨益,也会对今后漫长的人生之路产生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不同环境和文化的不适应。农村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我国许多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消费习惯与城市存在着很大差异。贫困生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对都市流行时尚或者新鲜事物接触得少,甚至对很多时髦的东西很陌生。还有的贫困学生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与都市人口子女的习惯有很大不同。这种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必然给贫困大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冲击。

2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育还停留在死读书的应试阶段,音乐、美术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水平落后,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大学强调素质的全面发展,使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上一时难以适应,产生和其他学生学习成绩上的差距;有些贫困生为勤工俭学而奔波,消耗了很多精力,造成了他们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

3 心理不适应。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能考入大学,会产生很强的自豪感。但到了大学,强手如云,他们会逐渐感觉到与其他人在知识面、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失去心理优势。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一般很脆弱。一部分人由于一时的努力没有得到理想回报,就变得十分消极,不再试图改变自己。

4 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有些家境不宽裕的大学生,既不忍心向父母伸手,又没有能力勤工俭学,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临床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患者与其早年的某些思维方式有紧密关系。比如,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忽视,那他就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无论怎样做,自己的表现总是不够好。长大以后,当生活中发生突发事件时,往往就会只看到事情的消极面,从而加重了失败感。

5 贫困生缺乏有效的应对贫困的方式。一个大学生当前每年的全部支出约为1.2万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不少贫困学生能体谅家长的辛苦,四处打工赚钱,以求自立。大学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受各种文化的影响、现代意识的熏陶、社会潮流的引导,甚至受所学专业特殊风格的熏染,开始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消费,有意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为改变现状,贫困生只能利用“身体资本”和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作校外兼职,用挣来的微不足道的辛苦钱弥补学费,偶尔满足一下虚荣心。但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同家庭优裕的学生相比,于是羡慕、嫉妒、自卑、孤独、无奈并存共生,促使其想方设法拼命赚钱,这样做的代价可想而知,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大学校园之外。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学习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57-0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每年因心理问题出现自杀、退学等严重问题的大学生数量不在少数,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这是值得高校辅导员研究的课题。

一、要充分认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就会打破心理平衡,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心理危机预防是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出现的可能情形,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高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第二,适当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在重大事件和特殊时期重要的工作方法。

二、要掌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正确方法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当事者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当事者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心理危机的干预办法主要有:(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三、要明确辅导员自身定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辅导员具备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每个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做心理预防和干预时要注意其特殊性,明确自身定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平时就要为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做准备。以我个人经验来说,要做好这一工作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是心态。应该把它当作一件发自内心的活动,乐于去做。我刚毕业不久,曾经从学生时代走过,太了解那些年少的纠结和痛苦,而今能为那些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孩子指点一二,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便觉得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了。

其次是距离。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信任的关系。我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和他们聊天,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很自然地,他们开始主动找我诉说。很多学生不愿意在办公室说,我就陪他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甚至很多时候要在QQ上、飞信上聊好久。看着他们渐渐开心起来的样子,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候。当他们有一天不再叫自己老师而是改口叫姐的时候,是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慢慢发现,这项工作不需要做给任何人看,自己心里的满足和快乐是最大的回报。

最后是方法。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工作。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大一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就应该从人际交往、团体融入这方面做工作;大二主要是学业问题和情感问题,就应该从正确应对等方面做工作……采取方法还要注重创新,注重种类的多样性。我曾在院刊《e时代报》中专门拿出一版作为心理专版,介绍心理知识,分析心理案例,转载心理测试,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及。心理运动会、心理素质拓展、心理MV大赛、心理剧大赛等一系列工作都有效地帮助了同学们以轻松的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微博、人人网、QQ等联络工具更是开展心理工作的良好媒介,充分利用这些可以贴近学生,顺利沟通。

四、要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知识

要想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现在心理学有很多流派,积极心理学是比较适合大学生心理工作的一种。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以上问题可能性不大,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在治疗方式上,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

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青春期,希望和正能量最适合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要注意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自我管理与心理调适

辅导员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心理障碍。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辅导员自身有时会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一定的创伤。而此时,辅导员的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辅导员们迅速地从困扰中走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心理调适就是自己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适应环境的过程,遭遇压力时通常都是心理和生理上同时有不适感。如果想调整压力,需通过生理调整策略、情绪释放策略以及行动解决策略。在面对压力时要及时注意自己生理上的变化,并适时进行心理上的调整,如呼吸调整法、肌肉放松法、睡眠法等。情绪是压力作用下最直接的反应,要掌握情绪的管理技巧,帮助自己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把握好自己情绪的尺度,去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心理能量大一些,遇到事情以后,靠自己的能量可以化解;有些人心理能量小一些,遇到事情以后,靠自己的能量解决不了,才会有难以承受之重,才会出现大问题。接受上级督导或同辈督导是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自己有了“烦恼”,还不能随便向别人诉说“烦恼”,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所以,我们必须找个人“为我们的烦恼做督导”。督导结束了,人也轻松了,这就是督导的好处。

切实树立自我心理维护的“自觉”意识,培养乐观向上、胸怀坦荡、精神饱满、豁达宽容的心理素质。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辅导员老师,才能获得彻底的自我解放。法国作家雨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自身心理的健康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吴悦.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3.

[2]史占彪,张建新.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心理学,2003,(10).

[3]张海燕.危机干预:从防范到逾越[J].思想理论教育,2001,(6):37.

篇(9)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the wounded from quake area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the military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upport. MethodsThe data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14 first-level wounded from WenChuan quake area were collected.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ere studied,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formation of a crisis intervention team,the process , specif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experts supervision and storage of psychological files. ResultsSRQ of first evaluation was over 10 in three cases. Much emphasis was palced on two cases with their SRQ scores rising from 0 to 10 ,11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treatment. All the wounded were up to the national diagnosis standard when they left hospital and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 for recuperation after act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PTSD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Conclusion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grasp skills and occasion of intervention. As a part of actual intervention, the data show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 case and universal entirety.

【Key words】Psychological work;Crisis intervention;Strategy study;The wounded from quake area;Medical support

为研究提高我军应急作战卫勤保障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用与绩效,对我院14例来自“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一级受灾伤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探讨有关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使用时机以及具体方法。

1方法

1.1资料与对象伤员来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级受灾者,掩埋时间1~3 d不等,被救出后在当地简阳人民医院进行初期伤情处理。5月28日转送到我院,共14人。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1岁,平均69岁。四肢骨伤11例,腰椎伤1例,骨盆伤3例,肋骨伤3例,颅底骨伤1例,有内科情况8例,褥疮4例。病情分类为重型8例,需要再次手术者6例。

1.2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形成成员为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者,并接受当地心理卫生协会统一培训,登记注册上岗,以本单位为核心共6位咨询师参加,另聘请2名精神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

1.3心理危机干预基本流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是优先处理病人的躯体创伤。在这次地震伤员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心理干预是配合临床医生工作。基本流程是:参与病区查房,了解躯体疾病诊断及治疗情况伤员心理状况问卷评估(采用精神问题自评问卷,简称SRQ)SRQ阳性,个别/小组干预SRQ再评估SRQ阳性,个别/小组再干预专家督导及干预SRQ再评估SRQ总评估阴性;对SRQ评估阴性者,给予健康教育,保持SRQ总评估阴性。

1.4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应用策略将伤员集中安排在一个病区相邻的4个病房里,每2~3人1间。每个伤员由一名亲属或指派一位专职人员护理,杜绝无关人员入内,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干扰,保持医疗工作整齐有序。用“一对一”的心理访谈法完成SRQ评估(他评),满分20分,7分以下为“阴性”,8分以上为“阳性”,需要心理干预。对“阴性”结果,只给予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治疗预后等知识内容。具体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倾诉-倾听;帮助回忆,促使必要的情绪宣泄;向伤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共同分析事件,合理安排处置计划;及时引导伤员接受有效的帮助;组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景观游览等。具体方法要视伤员的情况而定。如:亲人丧失以后的心理反应;地震灾难所致的强烈情绪反应与躯体不适,甚至消极行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对治疗不合作;损伤性医疗如截肢、毁容等导致的情绪问题;儿童或老年人在灾难中的特殊心理反应等,都需要进行比较特殊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这个阶段的心理干预从原则上讲是急性期的危机干预,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原则。如果伤员有严重的情绪问题、睡眠问题甚至出现精神病性症状,需要建议临床医生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1.5专家组的督导为了保障心理干预的有效性,专门设置了专家组。对心理咨询师在干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提供后续的技术援助与专业指导。如有2名伤员经过一个阶段的心理干预后效果不好,我们及时请示专家,每周2次对咨询师给予督导,并对其心理干预提出指导意见,供咨询师在下一阶段治疗中参考。

1.6心理文档的管理心理咨询师责任到人,每2人一组负责具体伤员,对重点伤员建立交接班制度以便干预有连续性。每次干预情况做工作记录,所有心理文档按保密原则专人负责保管,不放入病历中。

2结果

1)本组14例伤员初评10分以上者3例;7分以下者11例,其中5例0分。

2)3例10分以上者,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睡眠差、总感觉房子在摇地在动、易惊吓、手抖、紧张不安、思维不清晰等,其中1例家有遇难者。入院后给予支持、安抚、接纳、理解、共情等支持性心理干预,症状控制。1周后复评2例降到7分以下,1例2周后复评7分以下,以后复评保持在正常分值以下。

3)11例正常者中有2例住院中出现情绪低落,SRQ分数由0分上升到10分、11分,被列为重点干预对象。

4)全部伤员在两个月内,经过积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危机干预,达到国家颁布的出院诊断标准,安返回乡疗养。

3讨论

3.1心理危机干预作为军队卫勤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性事件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对于预防、控制和减缓灾难的社会心理影响;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掌握和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与使用时机,是这次全国性的大范围抗震救灾实战演练的一个机遇,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斗争的一份财富。分享经验与体会,更多的是积累与收获。本组资料虽然案例不多,却也参与了整个演练的一部分,其个案具有代表性,整体具有普遍性。

3.2严格专业化队伍与心理咨询师的自身素质,是保证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性的前提心理危机干预涉及到建立关系、咨询技巧、职业道德、保密原则等多项专业知识,面对的是极容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资格并具有良好的素质。要求咨询师掌握好各种技巧,娴熟应用,而不拘泥刻板。

3.3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应用策略对于整个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作用Elkin等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这三种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奠定了基础[1-2]。我们将这三种模式整合应用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如樊富珉报道的结果[3]。本组伤员除个体危机外还受集体潜意识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对群体性危机干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慰问体现了这一功效。群体危机干预需要规范程序与流程,把握诊断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措施。心理诊断按照先躯体再心理,先器质再功能,从重到轻的原则逐一排查。心理咨询师要和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所有干预内容都必须是对伤员有利的。

3.4 心理危机干预也要向全体参加人员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教 咨询师的陪伴是有限的,医护人员、伤员家属、护工、志愿者等是整个救治过程中伤员的密切关系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能直接影响伤员的情绪。如:关注他们在照顾好伤员的同时如何照顾好自己,学会合理化宣泄,提高情绪耐受力,避免负性情绪相互感染;不要做不能兑现的承诺;不要以好奇、个人需要为目的去探询话题;告诉他们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以及如何用肢体言语等。

3.5案例分析例1,女,81岁。左食指毁损伤术后,女儿陪伴。入院第5天(6月2日),情绪低落,咽不下食物,想哭,不说话,女儿接通家乡电话也不想接听,容易流泪,表情淡漠,不愿与人对视。心理咨询师给予积极关注、倾听、陪伴、心理支持等干预。心理专家来院指导,排除抑郁症、老年性痴呆。认为该伤员对自身状态认识不清(指躯体),有阵发性焦虑,给予口服黛力新1片/d。2 d后情绪有所好转,能主动谈话,脸上露笑容,坐起吃饭。情绪保持平稳,1周后SRQ由11分降至2分。例2,男,60岁,单身。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由1位女护工照顾。入院时,性格开朗,谈笑自如,环境适应良好。6月11日,因需要再次手术调整固定位置,产生忧虑、紧张、担心。表现沉默,不配合治疗。躯体症状有双手麻木、无力、握力差、手抖,说话口齿不清,全身皮肤出汗,颜面潮红,腿部肌肉跳动,小便失禁等。经内科会诊,颅CT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当天下午,心理咨询师与心理专家共同对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取和经管医生沟通,解释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与预后关系,将手术方案的决定权与选择权交给本人,在其得到尊重和理解后,情绪开始放松,出现主动思维并与咨询师交谈自己的想法,勇敢地为自己的手术作出了选择并签下知情同意书。术后1周SRQ由10分降至1分,生活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Cilliland BE,James RK.肖水源,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篇(10)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而复杂。

儿童生性多动,易受外界机械、化学性和物理性伤害[1,2],及时、正确地妥善处理眼外伤及相关并发症对减少患儿的致盲率意义重大。对于眼外伤患者,因眼外伤可造成视力下降、失明、面部畸形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不良预后,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身心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故入院前常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心理焦虑,表现为哭闹不安,常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将对手术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并影响患者预后[3,4].既往研究发现对儿童心理焦虑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术前焦虑,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儿眼伤的康复[5,6].在我国眼外伤患儿家长的焦虑情况也非常普遍,但目前对陪护患儿家长的心理干预常不足。本文通过对眼外伤患儿及其陪护家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心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0 年 1 月 - 2012 年 12 月我院眼外伤科住院接受眼外伤手术的儿童患者 36 例及陪护家长 36 名。

年龄 9 ~14 岁,中位年龄 12.8 岁; 其中男 20 例,女 16 例; 致伤原因: 固体物撞击 18 例,鞭炮爆炸 13 例,不慎摔伤 4 例,碱烧伤 1 例; 受伤类型: 眼挫伤 13 例,前房积血 12 例,角膜裂伤 5例,虹膜根部离断 4 例,眼内异物 1 例,其他 1 例。根据眼外伤后眼球摘除与否分类: 眼球摘除术 3 例,非眼球摘除术 30 例。

陪护家长女性 32 例为母亲,男性 4 例为父亲。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单独干预组和共同干预组各 18 例。2 组患儿年龄及外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干预方法 单独干预组仅给予患儿心理干预。共同干预组给予患儿心理干预后,另给予陪护家长心理干预。( 1)患儿心理干预: 患儿入院后及时清除面部及身体的血迹及污迹、更换洁净衣物、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不良语言刺激及减少不良事物刺激,可减轻患儿的恐惧、焦虑心理。所有患儿入院后由指定护士进行全面评估,洞察患者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的心理焦虑进行有效的干预。应用焦虑量表,因此入选对象均为学龄期的儿童,学龄期儿童心理特征相对稳定,能细致分析和综合外界信息,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控能力,能理解配合治疗对疾病痊愈的重要性,但患儿眼外伤后会出现紧张、害怕和焦虑心理,害怕家长责骂,担心外伤后引起失明。因此对这些患儿护士主要表示出对患儿的同情、关心和安慰,同时解释检查、治疗的目的和配合的方法,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眼外伤患儿一方面因视力的暂时或永久性障碍,导致其感知外界信息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疼痛及患眼被蒙上,且根据治疗需严格卧床休息,患儿常表现为沉默、寡言、忧郁,或者烦躁易怒,甚至自伤。对此,护士鼓励患儿听欢快的音乐,保持心情舒畅,使患儿分散注意力。( 2) 陪护家长心理干预: 对患儿陪护家属同时采用多沟通,多讲解眼外伤知识,以及告知家长积极配合治疗能更大程度减少伤残程度等,减少家长的焦虑。

1. 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手术前 15min 和出院前采用焦虑评分。

计量表( SAS) 对 2 组患儿及家长进行焦虑状态评估,SAS 表包括20 个条目,应用 l ~4 级评分法,分值范围20 ~80 分,分值越高说明心理焦虑程度越重[7].

1.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珋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组术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出院前共同干预组焦虑评分低于术前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单独干预组出院前与术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出院共同干预组焦虑评分低于单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1.

表1 2组焦虑评分比较

3 讨 论

本文通过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及对家长和患儿共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发现共同干预较单独干预能显着降低患儿的术前和出院前的心理焦虑,且共同干预较单独患儿心理干预能使患儿的心理焦虑进行性显着下降。

相关研究已证明,心理护理干预能达到药物治疗无法实现的疗效,心理护理干预能较好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8].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影响或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康复,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减轻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9].因此,术前积极地做好心理干预应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家长在孩子出现眼外伤后,一般出现焦虑、紧张甚至超过受伤患儿,同时眼外伤患儿术前通常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需要家长的安慰和心理支持,因此,家属的心理抚慰,积极争取家属对医疗工作的配合,不仅可帮助顺利完成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焦虑评估,且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作用。护士主动积极地与患儿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不仅可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心理状况及心理焦虑程度,且可针对性地对患儿存在的疑问、担心及顾虑等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安抚。适当地向患儿宣教有利于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了解病情恢复的常识,可减轻患儿的心理焦虑并改善患儿预后,减少负性事件的发生。

总之,由于眼外伤患儿通常术前均存在心理焦虑,影响手术顺利开展和预后,故应积极开展术前针对眼外伤患儿及陪护家长的护理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可使患者恢复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眼外伤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玲。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 增刊) : 195 - 196.

2 周瑾荣。 眼外伤儿童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 2) : 247.

3 吴窨。 210 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原因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09,6( 25) : 143.

4 Pandey PR. A profile of destructive surgery in Nepal Eye Hospital[J].Kathmandu Univ Med J,2006,4( 1) : 65 - 69.

5 黄武多。 眼外伤患儿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 33) :34.

6 张迎春,公欣。 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 2) : 85.

上一篇: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 下一篇: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