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47: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林业的发展方式亦在不断更新,民生林业、生态林业已经成为了当代林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林农并未对时展要求下的林业经济产生时代性的认知。由此使得当前的林业经济发展中仍旧存在一定问题。现阶段,我国林业经济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思想的支持与指导下,保护好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由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鉴于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十分必要。
1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1.1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最初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主要倡导在经济活动当中,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与开发流程。通过该流程,实现低量开采、高效利用、低量排放的目的。该理论主要针对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而言。而循环经济比较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遵守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的基本原则。其中,再利用主要强调产品能够以其自身比较原始的状态被反复、多次地使用;再循环主要强调,在一次使用过程中,产品完成其使命后,可以被生产成为新产品再次使用,产生循环往复的过程;减量化则是指强调在利用的源头上恰当地借阅资源或者物质,减少污染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基本措施比较符合当前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多方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1.2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1.2.1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将社会进步作为其发展的核心。为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逐步提高全面的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此情况下,逐步使人们认识到其自身的行为、生产活动等,均可能对其自身所生存的环境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通过该种方式,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各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
1.2.2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必须将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恰当地衡量当前社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等进行。当前,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人们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反思过去的环境破坏行为,并且深入了解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必须明确,只有拥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方能够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的生存质量。
1.2.3资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当中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除了将社会进步作为其发展的核心以外,亦将资源问题作为了重要的中心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资源利用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互协调。将其作为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新的资源,深入分析资源的承载力。每一次的开发利用均必须在资源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此外,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人工措施,促使新资源能够获得再生产。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则应该尽量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对其的利用率。亦可以适当地创新与利用可替代资源的,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
1.2.4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当中,实行可持续发展,将满足人类的愿望以及需求而服务。该点亦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社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当中,由此支持可持续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2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摆脱经营困境
我国林业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沿用着粗放式的、外延式的经营方式。该种经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大部分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加之生产中的技术比较落后,设备亦比较陈旧,基本上均属于落后的、分散的小作坊生产形式,该种情况占据着生产市场中极大的比重。同时,小作坊形式的林业企业,在林木产品转化率方面具有比较低的技术含量,此时产生的附加值亦比较低。因此,导致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根据我国当时的部分数据资料显示:大部分林业企业仅有20%左右的科技工薪份额,只有34%的成果转化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水平比较低。总而言之,该种情况导致林业企业在经营当中出现了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情况。但是,林业实行循环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促使林业企业在经营当中逐渐能够实现节约、综合用材,摆脱传统的经营困境。
2.2有利于解决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矛盾
林业发展对改善自然环境、绿化山河、促进林业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若出现了林业资源不足的情况,林业发展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经济若能够逐步转变其发展的观念,将极大程度地将国家制定的政策作为发展导向,促使林业经济成为循环经济。在该方面,首先,木材产业自身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在此情况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林业发展中,对木材的采伐需要制定明确的限制条件。此时,为了保护木材原材料,解决原材料的来源问题,将必须重视防护林业火灾、病虫害。由此,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生态林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促使各大企业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生产方式的创新,转变原本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最终,促使林业企业进入“低投入———高产出———低投入”的良性循环。
2.3符合国家林纸一体化发展要求
当前,世界各国均逐步认识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且世界范围内的造纸业,均主要希望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林纸一体化。我国虽然国土广袤,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人均森林资源则十分匮乏,相对于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总体的森林资源亦呈现着严重匮乏现象。当前,我国的木材蓄积量仅为120亿m3左右,人均只有8m3左右,相较世界人均水平,占比仅为14%。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木材的需求量比较大,每年均存在一定的木材需求且缺口,在2015年时木材缺口已经达到了近2亿m3[1]。此时,若对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不予以重视,对木材不加以循环和节约利用。则不仅会导致林纸方面出现巨大的花费量,更会加大成本,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面对该种情况,我国将发展林纸一体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在此时发展循环经济,将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林纸一体化发展要求。
3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林业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当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已经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存在着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该问题可以成为当前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当中的关键性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当中,在林业生产与林业作业方式上,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滞后问题。大部分比较现今的生产与作业技术、方法等均未得到有效、广泛的普及。由于该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多数地区的林业经济在发展当中,仍旧在使用比较传统、比较陈旧、比较落后的林业生产与作业方式[2]。因此,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生产效率均比较低,相应的,该部分地区的生产建设水平亦比较低。未来,林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对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予以高度的重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为林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林业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若要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除了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外,亦需要从思想与理念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在某方面而言,主要由于我国当前并没有针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更新相关的理念[3]。尤其对循环经济的理念,更是未产生比较深刻与清晰的认知。该种情况使得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管理,仍旧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与阶段上。直接导致当前我国的林业与生产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亦比较难以得到提升。在此情况下,更加使得我国林业生产与作业当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污染情况。尤其农村的林业污染排放量,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呈现着逐渐增加的迹象[4]。在林业的环境污染方面,尤为重要的应该是土地污染和森林污染。面对该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继续制定可行的、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与整改。
4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4.1发展有机林业
当代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大力发展有机林业。通过发展有机林业,将能够有效促进林业循环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工作当中,必须详细地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发展规律等[5]。并且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严格地遵守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观念与法则等。由此,推进林业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另外,在发展有机林业时,需要研究与创新新型的、无公害的防病虫害药物。以此加强林木当中病虫害有效的防治。同时,可以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轮耕体系,采用动物肥料、绿色化肥等精心培育土壤[6]。最终,将能够帮助林业的发展上升一个阶段,保证有机林业发展中产生的产品等,能够符合当前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7]。此外,有机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气候以及季节方面的变化,具有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
4.2发展循环经济林业
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土地面积比较广阔。但是,人均土地占有率比较低,人们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等十分突出。鉴于此,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该特点入手,解决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问题。为此,在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当中,必须要针对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式,分析与改变其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且使之成为真正的循环式经济发展形式。通过循环经济林业发展形式的实现,亦能够稳定与协调当前我国人口、土地、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8]。同时,在建设与发展新型林业资源过程中,将能够提高与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林业经济发展形式的逐步改革。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环境问题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各个国家均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此,当前各国均逐渐发展的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在此情况下,我国林业经济若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亦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林业逐渐向循环经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等问题。面对该种情况,我国林业必须积极发展有机林业,并且要发展循环经济林业。通过该种方式逐渐解决,我国人口与土地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相关工作能够稳步前进。
作者:赵雅洁 单位:吉安市吉州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赵静芳.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导下的林业循环经济分析[J].北京农业,2015(18)
2俞花美,葛成军.海南省热带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
3黄道京.广西林业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1(3)
4陈宝刚,刘爱华,李朝晖.关于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2(1)
5陈绍波,卢璐,邓红兵.云南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其在低碳发展模式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经济形式的一种范式,逐步转化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目前全世界循环经济构建状况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循环经济在理论上还存在某些盲区。因此,明晰循环经济理论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循环经济理论包括:概念、特征、原则、规律、模式和管理等内容。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冰冰等,2005),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运行中按照闭路反馈式循环方式运行,运动中的物质能量梯次使用,逐步减少,溢出的能量形成新的能源。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三、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和服务进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利用原则,“就是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使用,延长产品使用期”(王冰冰等,2005);资源化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和消费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在3R原则的规制下循环经济运动表现出五种规律性:自然生态式的闭路反馈循环规律;能量梯次使用和转化规律;废弃物向新资源转化规律;循环价值递增规律;循环效应延展规律等。
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进行闭路反馈式循环运动,构成循环经济运行程序链。在这种链式循环中传递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形成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形式的运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运动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整体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通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应”途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因此,也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用来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效果(见表1)。循环经济的管理以矩阵循环管理为主,力求做到标准化、标志化、合法化和法制规制化。
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
循环经济理论在向实践转化中需要一个理论充实和与实践对接的过程,就是将其理论内容及其对象分解、扩充和对应具体化,即理论细化。循环经济理论细化包括对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细化。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细化
循环经济是改造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细化:
一是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类有三次产业、四次产业等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产业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16个产业门类是:农业、林业、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这些产业门类都能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二是经济领域细化。经济领域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职能性质划分的经济类型,其中包括生产、服务、消费和管理等四个经济领域。在这四个细化领域中同样可以构建循环经济。
三是经济区域细化。经济区域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平台,分为三个层面:企业—企业内部自成系统的经济循环形成小循环;区域—局部地域和关联行业内的循环经济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循环;社会—无数企业和地区的合理组合或者小循环和中循环的有机连结形成社会一体化大循环。
四是企业经济细化。企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本构件,从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分析,企业经济包括资本、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工艺、人才、信息、生产、运营、管理和项目开发等要素及其运动摸式。资本运行模式:G—W—G’;资金运行模式:货币资金—材料设备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物资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弃物;设备运行模式:购置—安装—运行—报废;技术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废弃;工艺运行模式:编制—采集—运用—废弃;人才运行模式:开发—采集—运用—闲置—流失;信息运行模式:采集—输入—处理—输出;生产运行模式:材料—加工—产品—废次品;运营运行模式:供—产—销;管理运行模式:建制—执行—调整—废止;项目开发运行模式:设计—构建—运营—调整—终止等,这些企业经济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模式也一样可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基础的细化分析,为构建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象和路径选择。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细化
3R原则细化。3R原则的内容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减量化原则要求对物质性、能量性和信息性的投入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力求投入少、消耗小、产出大。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再利用等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回收处理。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可再利用的资源材料、技术工艺、人才、产品、功能、信息、运营管理和废弃物等尽可能转化成新的经济资源。
运行模式细化。循环经济的运行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模式框架。资源在框架的始端,指社会经济中的所有投入;产品是对资源的处理结果;废弃物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剩余、残损、闲置、遗弃、排放和丧失功能而废弃的物品;再生资源是废弃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新资源。这种新资源反馈式进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构架中再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不断地经济循环活动。
循环物流细化。循环运动的本质是物质运动,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种流动形式。物质流指有形物质的流动,如物资、材料、能源、资金、设备、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能量流指无形物质传递,如数量、质量、功能、作用和效应等;信息流就是指循环过程中的知识和“知识差”的传递,如知识经验、科学文化、技能技术、工艺设计、规划指令、市场动态和管理规制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形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范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在社会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各企业实现了经济循环运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对接
(一)对接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运行中必须系统组合,协调运作。二是对应原则。首先是经济理论对应经济实践,切实着手对现实经济的改造。其次是循环经济原理与经济产业、领域、层面和区域的对应,构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循环。最后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与生产消费流程的对应,框架设计和构建生产消费流程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并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三是规制原则。循环经济理论也是一种规制,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规制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行。四是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是一种长效经济,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接方式
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全面对接,指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各产业、各领域、各区域和所有企业全面、系统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和运行社会经济;二是全程对接,经济活动从设计、构建、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都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原理进行规制构建和规范运作;三是分解对接,因循环经济实践对象的环境、条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差异性对接,但总的要求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最终全面落实。
(三)对接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就决定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接战略选择,一是因势战略。根据构建主体的状况、环境、条件采取量力而行、量势而动地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功利战略。通过诱发构建主体的功利需求引导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三是互促战略。通过示范、功利和激励形成竞争格局,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
循环经济理论既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社会功能之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式性;二是约束性。范式性是通过整合认识,制作规范,构建范例,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约束性是采取法规、政令、惩戒等手段强行推动和管制循环经济正常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规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导向。即通过理论传导作用于人的思想理念,使循环经济理论成为社会意识、公共理念。二是规范供给。即提供可借鉴和仿效的理论规范和实践示范并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制约管理。即通过组织形式和法制制度等手段规范和制约循环经济运行,发挥循环经济理论的管理职能。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式的最佳选择。这种理论要转变为经济现实,除了本身应当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循环经济具有“设计经济”的特点,要求理论系统应当较为系统和完善,理论对应较为具体,因此,循环经济理论的细化和对接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构建和发展经济循环成为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企业出版社,2005
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基于技术、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监督的系统工程。
我国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是基于压力――响应模型,随着外在压力的减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也就减小了。在实际中表现为:企业缺少创新,资源利用率低下,主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不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自觉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二)生产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生产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我国生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条件是生产规模化。根据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大于外部交易费用,企业会选择外部交易方式进行生产。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为生产业提供发展的土壤和平台。
二、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与生产业耦合分析
(一)理论耦合
目前,我们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还不够。从整个产业链条上看,由于生产是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资源和能源能得到综合利用,总的来说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就会减少。从这个角度看,生产业能从各个角度促进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中可以系统地,整体地分析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生产业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扩展了生产业的内涵。第二,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建设不够,表现为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局限于对循环经济理论本身的研究。循环经济会涉及很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生产业角度研究循环经济将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一个重要补充,而生产业也会因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扩展其内涵与外延。
(二)主体耦合
从单个个体来看,生产业是为企业服务的,但是从整个产业链条上看,生产业和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主体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更确切地说,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趋势。随着大规模生产日渐普遍,纯制造业过程已不能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只有更多的服务渗透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二三产业的融合顺应了这样的形式。由于专业化分工日益清晰,原先依附于制造业中的生产开始壮大,并逐渐脱离制造企业独立出来,形成了融合二三产业特性的生产业企业。但是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即实现效率和效益,在这之中,生产业推动了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耦合
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生命力,但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是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当前而言,推进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普遍形成。由于生产业的存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时,市场机制还是起作用的,只不过转移到生产业。但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主体耦合,就可知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市场机制也耦合。
(四)技术耦合
技术是制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个瓶颈。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但是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都不高,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必须加快建立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企业在选用循环经济技术时,也会按照期望投资与期望收益最大化的准则,对采用这类技术的可行性加以评价。而大多数这类技术与一些效益型或资源消耗型的技术相比,其期望收益较低而期望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宁愿交排污费甚至罚款,也不愿意采用此类循环技术。生产业能够为生产企业或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知识的服务。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缺失可以由生产业来补充,这主要是由于生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可以使其规模报酬递增。另一方面,生产业比生活业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生产业就有创新动力。总的来说,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技术是耦合的。
三、耦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从认识上看
人们认为生产过程创造价值,而服务过程不创造价值。因此在实际中的表现为重生产、轻服务,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产业发展。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了生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应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它包含了大量的服务性内容,在现代企业生产网络和营销网络形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服务需求,而生产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二)从体制上看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一、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经济学认为,要相实现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保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以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均衡与功能持续。生态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资源无限的假设,而是以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为研究起点,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目的新兴经济学科。
二、循环经济以资源稀缺论为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稀缺性指的是:相对于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人类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总是明显不足,即稀缺(scarcity)。由于物质稀缺性的存在,各种经济问题相继爆发,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难题,经济学应运而生。因此,经济学的经典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三、循环经济以经济效率理论为目标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最优,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
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被用来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分离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所谓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价值量与自然资本(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功能)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即:生态效率=经济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
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恒定指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经济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时,应该考虑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这一计算方式有效改变了GDP对经济增长真实尺度的扭曲。
尽管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本质都突出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思想,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环境压力的增长,直至环境压力趋向零增长。循环经济克服了单一传统经济与单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弊端,将整个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建立其运行模式,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
而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率都强调将经济和环境两个维度相结合,在提高人们福利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二者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用生态效率来衡量。也就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效率不再仅仅是指经济效率,而是更加强调社会效率,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要求资源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四、循环经济以外部不经济理论为核心
“外部性”又被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对他人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无关于各方应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获得的相应报酬,是外在的影响。对旁观者影响的后果既可能是带来福利的损失(成本)也可能是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被视为“外部不经济”,后者则被视为“外部经济性”。环境污染(负外部效应)和环境保护(正外部效应)正是外部性理论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经济学领域,污染被认定为外部不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在外部不经济理论中,污染被界定为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在经济学领域看来,这种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资源为能够被作为上产要素而界定其产权所决定的。
不得不承认,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独立掌握这种产权并有效实施,降低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它力图通过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来减少甚至消除社会成本,在避免污染的同时也不给任何人污染的权力,最终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五、结语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为手段,以解决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间矛盾为目的的经济学科。通过对循环经济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进行探究,不难发现,循环经济是一门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效率学说以及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经济学科。循环经济的产生遵循着传统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又对其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创新。它触发了世界各国对生态资源稀缺、经济效率和外部经济等经济概念的再认识,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学解释,能够使人们了解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解决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2][美]赫尔曼·E·戴利著.诸大建,胡圣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55-156
[3]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第1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
[4]阮洪.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5]闫敏,高辉清.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学的缺陷[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120-02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魁北克声明》中生态旅游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因而有着内在联系。本文试对生态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加以探讨,期望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推进吉林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 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 的循环利用模式。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量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自循环经济诞生之日起,已成为许多国家实施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可以说,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因贯彻可持续发展而联姻,同时生态旅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上循环经济之路。
二、 吉林市推进生态旅游的优势
1. 气候地理位置独特
吉林市坐落在中国东北地区中南部,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路网密布,四通八达。依托位居东北亚经济圈腹心的区位格局,辐射东北,自古就是三省通衢,是运输方式齐全的东北五大综合通枢纽之一。吉林市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其有能力成为东北地区国际旅游的门户和国内旅游的中心地区。
2.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吉林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是一座闻名遐迩、四季皆宜的旅游城市。吉林市以山水林、冰雪凇为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互相映衬,构成得天独厚的观光、休闲、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等旅游优势。夏季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是滑雪娱乐的天堂,被国家纳入31个重点旅游城市行列。现在全市共有旅游景区、景点80余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世界陨石之王吉林陨石、国家重点风景区松花湖等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3. 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大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和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远望长白山,近绕松花江。松花江低回慢转,呈返“S”型穿过市区。这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水资源构成了吉林市青水绿带环城的独特水景观。与四面环绕的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岭和西团山、东团山两座古文化遗址共同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是我国少有的山水环城的自然地理单元,堪称“东北的香格里拉”。这一极富立体感、水城山城合一、享誉国内外的山水名城,与上游的松花湖、下游的人工湿地一起构成吉林市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吉林市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及高品位的人文景观资源,使其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充分凸显吉林市生态环境的优越性,也是吉林市旅游业乃至第三产业最具竞争力、最具特色的优化发展道路。
三、 吉林市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得以繁荣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吉林市旅游产品紧紧围绕着松花湖和雾凇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数量少、种类单一。近几年,旅游产品的开发却出现,大量新产品推向市场,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效益偏低,影响了吉林市的旅游形象。
2. 生态旅游宣传不充分,功能难以实现,缺乏精品
生态旅游提供的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寓教于乐的旅游服务。生态旅游区是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的场所,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有一支业务精湛、热情高涨、服务到位的导游队伍和相关从业人员,同时也应有系列宣传品以达到对生态旅游内涵的充分解释,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然而,吉林市大部分景区这一点做得十分欠缺,导游讲解的知识品位不高,有些旅游产品的资源管理粗放,服务不到位等同样失去了生态旅游的应有特色。
3. 旅游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急需改善
在吉林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瓶颈现象。吉林市旅游人才中拥有高等学历者甚少。由于吉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相应不高,人才引进困难。另外,吉林市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高,人才结构需要调整,层次有待提升。因此缺乏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制约了吉林市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吉林市以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1. 以循环经济理论作指导开发绿色多样化旅游产品
循环经济的支撑系统包括法律法规支撑系统,经济政策、经济评估支撑系统,技术支撑系统及鼓励公众参与等。这些支撑系统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都对生态旅游有着重大启示。吉林市开发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可以借鉴循环经济理论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应用及经济评估,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大力开发山水游、农家乐旅游及采摘游等旅游产品,引导游客进行绿色消费,开展绿色教育,使吉林市生态旅游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 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吉林市生态旅游经济维度的强化
吉林市发展生态旅游在实现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精品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从循环经济的经济维度里找到良方。具体作法是:(1)关注物品的功能。在对吉林市生态旅游产品充分解释的基础上,注重打造产品质量,使其实现观光游览的旅游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功能、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等。(2)实现服务优先。其他的旅游形式很注重对资源本身的考虑,而在服务上下工夫不够。生态旅游应该发展循环经济关于服务优先的理论。也就是说吉林市发展生态旅游,其旅游产品要在深层服务、优先服务上下工夫,毕竟只有优良的服务才会带来精良的旅游产品。
3. 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是保障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吉林市旅游管理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训资源,创建多种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培训网络,积极构建起适合各层次需要的旅游教育体系,对旅游景区员工进行适时的培训,以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
生态旅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模式,正在具体实践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循环经济理论能发挥战略指导作用和实践借鉴作用、从产品开发,三维整合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给吉林市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杨丽春 关 萍: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吉林市生态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代海涛. 新形势下吉林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J]. 商业经济,2006(3).
一、引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从中国目前转型攻坚之难,可以发现实体循环经济通过在领域、规模方面的扩展,对于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重要战略意义。湖北省“十二五”谋划“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的源动力来自于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在国家整体战略取向降速(GDP增长率预期下调)、转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调结构(产业结构、利益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湖北的“跨越式发展”不能是传统范式的发展:既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被动承接式发展、也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过去发展模式的复制式发展,而必须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约束条件下,基于发展范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就“五个统筹”布局的国家战略而言,湖北的发展应是以突出“两型社会”特征为基础的“跨越”,而是否能够可持续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发展实践,应是湖北“跨越式发展”范式的核心要义。
二、全球价值的“金融内生”循环经济新范式
(一)金融“脱耦”限制了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空间 传统循环经济理论,视角集中于实体经济物质循环,虽然可以在物质循环载体上讨论价值循环与信息循环(罗丽艳,2005),但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运行却在理论和实际运行机制上,外生于循环经济系统。而在金融运行核心化的现代经济中,这意味着将不存在由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以新增长范式姿态出现、以循环经济革命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绿色生态经济革命。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看,一方面,由于与金融 “脱耦”局限了应用领域,使得循环经济难以成为整体经济系统的生态增长范式,无法满足以“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带动综合配套改革成功的国家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传统循环经济本身在“两型建设”中的发展势头,也因主要依赖财政渠道的计划资金支持,而来自更加市场化渠道的“金融支持”,虽然在政策的一再支持鼓励下,却因缺乏融入循环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使得抑制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难以消除。因此,如果没有循环经济理论的更新,就难以为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提供理论支持,而“纲要”关于十二·五时期“引导投资…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的规划,其效能未免存疑。
一、引言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五大问题。尽管国内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在片面追求增长率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也未能避免上述五大问题的出现,情况甚至更为严重。
中国人大常委会审阅(第三次)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并将其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表明该法的通过将指日可待,这无疑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并追求经济循环持续发展途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同时这也只是起步,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基于安全和立法角度的严谨思考依旧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安全性的挑战
(一)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封闭流程,必将导致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安全发展模式。
(二)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
1、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力求社会安全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它只重视经济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的社会利益、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安全问题基本不予考虑,这就在理论上助长了经济当事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程中的不可持续行为,对全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循环经济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它要求经济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耗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模式,谋求资源的安全耗用。资源配置模式的传统代表是“帕累托最优”,它寻求在给定资源配置条件下既能让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福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福利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在现实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自然生态资源在以循环利用为标准进行配置时,“帕累托最优”理论受到了致命限制,可以通过分析传统经济的物料流动模式(如图1)来解释这种局限的致命性。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和部门之间物质供应是一个线性开放系统,他们的食物链条呈线性非封闭状态。在这种模式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一的“下流式”的,没有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其结果必然是资源致命地不断减少和废物致命地不断增加。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策略,其物料流动模式(如图2)中引入了“分解者”(即对“废物”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的企业,如废物回收公司、资源再生公司等),这样一来废物会明显减少。对于系统内成员分解不了的废物,则由更大的循环系统的其他成员利用作为资源,并生产出系统内其他企业的原料,就可以维持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还可以实现物质循环的封闭,避免传统经济先天不足导致的发展失衡,从而为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3、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的“效用”和“效率”理论,寻求生态安全。传统经济学的精髓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的途径,但往往忽略甚至极大地损害了生态效益,二者关键在于取得合理的平衡,可以借用图3来进行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会使得F移向F″,生态效益降低;如果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将使得F移向F′,经济效益降低。由此可见,任何单一目标的抉择均会引起对应目标的负效应,从而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循环经济效益,必然导致严重失衡。传统经济往往过分强调个体、短期或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而导致整体,长期或全局的低效率。而这种整体和全局在长期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的失去,最终也将导致个体的终结低效。与此相反,循环经济在局部或短期内不一定能确保最优,但却为长期或整体的高效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是高效率的,其高效率带来高安全性。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看,还是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
三、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必要性
从国外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德国走的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工业实践到法制巩固推广的发展之路;日本是从整体到具体、从目标法制化到实践部门化的发展之路。二者都充分利用了法律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考虑,中国循环经济正处于由倡导、理论探讨向实践全面推进的时期,参照国际经验,中国现阶段十分需要从国家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循环经济所面临的理论发展和法制建设问题。
(一)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行为己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承认,是进行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果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形式提升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执行力度,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循环经济成功模式。只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不断巩固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循环经济模式的阻力。
(二)循坏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其自身法律体系的结构要求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呈现出社会性的产业理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其对社会的调整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因此更需要对这种结构体系之间进行明确的法律线条区分。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情况来看,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法律是作为整个社会得以遵从和坚持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等同于部门基本法,但又具有跨部门法的特征,表现为依据宪法性文本与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链条”,起到指导多个部门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循环经济立法有其自身价值与必要性
德、日两国不同的循环经济建设方式均表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原则提供指导性原则的作用,又为具体部门法律法规改革提供了指导,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基本法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在法律的强力作用下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据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环境要素资本来支撑和推动的,这必然加大了经济增长的投入成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
四、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经济学破解
国际国内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只处于萌芽阶段,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的规定零散而可操作性弱。因此,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吸纳经济学和安全发展理念,制定一个整体的框架和规划,确立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规,完善各项配套立法。
(一)以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济理念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循环型社会要求保证环境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防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要求国家调节环境社会关系的活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并具有普遍效力。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应计划和推进循环社会政策的实施时以此为目标。再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企业和公众都有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参与意识,并自觉地循环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和相互监督。
(二)以安全的发展观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安全的发展观,其重大创新就在于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涵,解决了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改变了过去单纯只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集体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内外相统筹为手段,实现安全稳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出路。因此,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必须以安全发展观的理论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以法律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以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应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地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原则,建立以循环社会为目的的、以区域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为保障的社会激励体系。
五、结论
总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更需要在遵循循环经济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Oughton C. The regional paradox: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王炜.循环经济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4-02-10.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