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4 16:47: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思想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思想论文

篇(1)

1“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在《教育漫话》中写道:“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凡只标页码均出自此书)他还认为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因此,洛克提出了一系列将儿童训练成“绅士”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1健康教育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绅士来说是必备的条件,是个人幸福和事业的基础。《教育漫话》的开篇就谈到了绅士的健康教育问题,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P1]“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有强健的体格。”[P1~2]他反对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主张通过逐渐的训练,养成孩子健康的体魄,使之能够适应各种艰苦的条件和多变的环境,成为将来有用的人才。如要求儿童衣着不要过暖,每天用冷水洗脚,多过露天生活,穿宽松的衣服使身体得到自然的发展,饮食要清淡简单,能够忍受饥饿,不喝烈性饮料,睡硬板床,少用药物,使儿童从小就能忍耐劳苦,具有坚强的意志。

1.2道德教育在洛克看来,德行是绅士所应具备的品行中占第一位。在《教育漫话》中,洛克用了多半的篇幅讨论绅士的道德教育问题,他是从实用主义、从绅士的个人幸福的角度来讨论。他写道:“权力与财富,甚至德行的本身,其所以被人看重,也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增进我们的幸福之故”。[P122]“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P114]洛克认为绅士应具有理智、礼仪、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品德。对于理智,洛克认为人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具有高贵美善身份的“理性动物”,“要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去“克制自己的欲望”。[P19]培养儿童的理智感,就是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使其习惯于抑制有关财富、服饰和饮食的各种嗜欲,在享受自己的利益与幸福时考虑到别的伙伴的利益与幸福,并要儿童从小不要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使他们具有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培养儿童良好德行的方法是形成儿童发自内心的羞耻心和对荣誉的崇尚之情。洛克十分重视绅士良好礼仪的养成。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P68]良好的礼仪主要表现为尊重别人、懂礼节、讲礼貌、有风度,“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优雅有礼,”[P119]不要使儿童受到粗暴、轻蔑、非难、刁难等不良习气的影响,要恰如其分地表示一种礼节与尊重,而不可礼节太繁,使人疑心是谗媚、伪善或卑鄙。礼仪的形成要注意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要多与品行高尚的人交往。礼仪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绅士事业的成功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懂得人情世故又娴于礼仪,“他凭着这一点点成就,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P69]洛克把“智慧”解释为“使得一个人能干并有远见,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务,并对事务专心致志”,[P117]即要求绅士具有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与素养。这种“智慧”与“狡猾”是相去甚远的,“狡猾的计谋只能使你占一次便宜,但是以后永远要吃亏”,“但是,坦白、公正、明智的人则人人都会为他让路,他可以直接去做他的事”。[P118]至于勇敢,洛克认为,勇气和坚韧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行”,[P94]绅士在事业上总是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他们必须受得住一切苦难,需要从小就训练他们克服懦弱和胆怯心理,遇到危险的时候,才能镇定自若,面临艰险毫不退缩,勇敢前行去获得事业的成功。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洛克认为,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应该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性情与特点,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天性与才能;要及早施教,形成儿童的习惯;要使儿童爱好名誉知道羞耻;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奖励不要变为引诱,少用惩罚,惩罚不要养成奴性;恩威并重,既要有父母和导师的威严,又要有慈爱;以榜样和说服教育为主,导师与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与有德行的人交往等。

1.3知识教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从绅士获取个人利益和幸福的角度,他为绅士安排了广泛的教学内容。绅士除了要掌握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年代学等知识。法律对一个绅士来说是非常有用,必不可少,“从一个保安官一直到总长,我知道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法律”;[P159]年代学可以帮助绅士了解历史的进程;商业算学可以帮助他保持原有的财富;跳舞“可以使一个人终身终世保持优雅的动作,而且它还能够使得儿童具有一种大丈夫气概和一种合适的自信力”;[P172]城市的绅士要学习一点金工、油漆、雕刻等手艺,乡下的绅士学习细木工、园艺等手工艺,从这些有益的体力活动中得到消遣。在教学方法上,洛克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他看来,儿童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掌握现成的结论要重要的多,他写道:“我觉得儿童能闲谈逗人喜欢,还不如善于推理来得使人高兴。”

105]要培养学生爱好知识,主动钻研的精神,“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求知。”[P168]要培养和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他们可以用来除去生来的无知”。[P102]为鼓励儿童的好奇心,父母和导师对于儿童提出的问题要尽力给予善意的答复,切不可敷衍了事。此外,他还倡导实物教学,在学习中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游戏与学习交替进行,把学习变成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不要让学习变成学生的任务和负担,使其乐学。

2“绅士”教育思想的启示

虽然洛克当时提出的绅士培养计划是针对上层社会子弟,以聘请家庭教师的方式进行,这在今天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潮流下是应加以否定的,但其育子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某些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2.1健康———个人幸福国家富强的基础洛克从儿童的长远幸福和国家的富强角度考虑,认为儿童的身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要求儿童的身体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外部条件,能够忍耐劳苦,能适应开拓事业的需要。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个人的幸福就有了物质基础,每个个人的富裕和幸福最终会聚成社会的繁荣与富强。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反对父母亲对孩子娇生惯养,要求对儿童从小就进行近乎残酷的体质训练,充分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家庭收入普遍提高,又加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对孩子都是千依百顺,有求必应,生怕孩子饿着、冻着、累着,给孩子准备各种精细的食品,不让孩子做哪怕一丁点儿家务,甚至给自己孩子的东西少了或差了点,就觉得似乎在虐待孩子,平时整天关在家里,怕孩子在外面受到伤害;在学校里,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于升学的压力,孩子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身体不仅没有得到锻炼,反而受到损伤。结果怎样呢?2001年底我国公民体质监测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与1995年相比没有提高而是全面下降。据介绍,在这次调查中,青少年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专家指出,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这为他们青春期发育结束后进入成年期留下了健康隐患,同时也会造成学生毅力、耐力、吃苦耐劳、承受挫败心理能力的降低。[2]这是铁的事实,而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连身体健康都谈不上,那还有什么强健的体魄?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强健的体魄适应环境就会遇到困难,同时,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洛克的思想对我们是有警醒意义的。超级秘书网

2.2德育观的转向———合理利己洛克承认人是有私欲的,“但这不是我们的错处”,[P21]关键是我们要用“理智与规范”去约束我们的欲望;对人道德,于己有利,“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就愈容易”,[P64]有良好的礼仪,“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的造诣就可以更高”。[P69]洛克实际上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获取自己利益的权利,但前提是你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自己的利益也将得不到保证。洛克的德育观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不可谓不重视德育,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专职德育工作人员队伍,德育理论研究也异常繁荣,可是一谈到实际情况,人们就开始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感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我们的德育观难道就没有问题吗?以前我们的德育理论总是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服从、奉献与自我牺牲,所宣扬的典型是那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大形象,似乎谁做出的牺牲越大,所遭受的损失越惨重,谁就越道德。事实上,这是一种普通人很难做到的“英雄人格”,很难内化到每个普通人的实际行动中去。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所指出的那样,不存在不能落实为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3]利己或自利,是人的本性和本能,在正常情况下,人总是趋向于做于己有利的事,而不愿去做使自己感到痛苦和不幸的事情。自利并没有错,关键是要合理合法,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德育观念,在承认并鼓励个人获取他们正当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如果我们能使儿童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使他们明白利他更有利于自己,才能调动他们履行道德义务的积极性,我们的道德教育将会步入另一番柳暗花明的天地。

2.3知识教育———重在发展思维能力在洛克看来,“学问应该是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掌握知识最终是为了帮助绅士做出自己的判断,使行动更符合理智的指引,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热爱知识、尊重知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更进一步进行研究。知识与智力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虽然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智力的发展,但是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智力的发展既与知识本身的智力价值高低有关,又与知识掌握过程中智力的参与程度有关。我国的教育素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为荣,这种扎实是怎样来的呢?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然后为了掌握知识,又让学生背诵记忆,反复做题,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看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至于这些知识“是死是活”则不管,连一向被认为最有智力训练价值的数学教学,都被演绎为老师在黑板上讲解题过程,学生只须依葫芦画瓢就行了。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一点点消失殆尽。难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杨卫平迷惑:“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4]这种迷惑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重要的是增进心的活动能力,而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5]这是知识教育应该牢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

[2]/GB/jiaoyu/1055/2075905.htm.l

篇(2)

(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冯友兰说:“先生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这是人们所公认的,我在大字上加了一个最字,因为一直到现代我还没有看见第二个像先生那样的大教育家”。[1]北京大学教授萧超然说:”如果中国古代最大的教育家是孔子的话,那么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就是,是继古代孔子之后独步于中国近现代文坛的教育巨匠”。[2]

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恢弘浩淼,不啻于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宝库,而内容丰富、深蕴哲理的科学教育思想则是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奇珍,光芒万丈,辉映寰宇,泽被后世;似丰碑,立足近代,秉承古代,昭启现代。

的科学教育思想,基于他本人的经历实践和探索思考,基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环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源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非常值得我们珍视和研究的。作为中国教育思想史乃至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的科学教育思想有其自身复杂的背景和广泛的来源。拙文就此二端稍作探析,藉以祈教于方家,冀获引玉之功。

一、时代背景:近代中国的落后及世界列强的入侵

作为封建社会的垂暮之年,清朝后期,已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文化失落,教育废弛,社会动荡,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危机重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加生产、扩大市场、赚取高额利润,从而肆意将殖民侵略的贪婪触角伸向了海外,积极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物产丰饶、地广物博的东方大国,早令列强垂涎欲滴了。英、法、美、俄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接踵入侵,《》、《》、《》、《》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和领土的完整。1894年,中日爆发,中国再次惨败,《》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掀起了一个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当于1868年诞生之时,正值中国因失败而遭受资本主义列强凌侮的时候,而的失败尤使震惊,面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西方列强,他深切感受到中国明显的衰弱,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他开始涉猎“新学”。“自甲午以后,朝士竞言西学,孑民始涉猎译本书。”[3]1899年,读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使他“始知炼心之要,进化之义,乃证之于旧译物理学、心灵学诸书,而反之于春秋、孟子及黄梨洲氏、龚定庵诸家之言,而怡然理顺,涣然冰释,豁然拨云雾而睹青天。”[4]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只关注与治国安邦密切相关的那些圣人礼法和伦理纲常,科学长期遭受冷落。“我国人士,由来尤多好高骛远,专尚空谈,以致有科学落后之今日。若仍因循故知,不图努力精进,则恐唯有受天演之淘汰而已,然此亦因限于科学、智识之幼稚也。国内发明既寥若星辰,著作尤鲜若鸿毛,欲求一可读之书,殊不可得,深进研究,更属梦想。”[5]至于今日中国之学术程度,“则吾人益将无地以自容”。可是,世界列强则为另一番图景:“近来列强提倡学术研究,不遗余力。在国内,固然不惜用最新的设备,集中专门人才,使之致力于宇宙的秘奥,事物的创造,崭然有新的发见或发明,以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名誉,而且高掌远蹠,肆力于国外,尤其眈眈于我国疆土。”[6]为中国缺乏现代科学而万分自愧,他认为,欧洲人所谓的某学某术受中国影响,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学术,而非中国当今的学术,在西洋科学发达而中国科学落后的现实形势下,今人无可引以解嘲。

近代中国的落后,引发了的深切思考,他在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比较中西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进行科学教育,方是振兴祖国,改变落后状况的有效途径。“欲救吾族之沦胥,必以提倡科学为关键。”[7]20世纪初,世界科学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发达,科学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上的强国,无不是工业兴隆,对于声、光、化、电的学问研究得细致入微的,说:“今人竞言科学救国矣。夫科学何以救国?岂不以人类所以进化之秘奥,他学所不能明者,科学能之;国家所赖以生存之要素,他术所不能致者,亦为科学能之。并世各国之富强,正与科学之发达以骈进。”[8]指出了科学的重要作用及科学发达与国家富强之间的正比关系。他数度出国留学,将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探求西方诸国国富民强的奥秘,认为中国在近代以后科技已经落后,要想富强发达,唯有学习欧美先进的科学技术,他指出现代文明源于欧美,“盖欧化优点即在事事以科学为基础,生活的改良,社会的改造,甚而至于艺术的创作,无不随科学的进步而进步。”因此,我国要发展,“尤不可不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注意呵!”[9]的科学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近代中国落后及西方列强凌侮的时代背景下盟生的。

二、广泛来源: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

就“百家争鸣”而言,赞誉如是:“我国先秦时代,诸家风流,颇具科学途径,治哲学者有道学,治道德政治之学者有儒学,治论理学者有名学,治法学者有法家,治词学者有纵横家及小说家,治农学者有农家,治理工之学者有墨家,其学说皆有独到之处,足与希腊学者抗衡。”[10]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其科学途径深深地激发了的民族自豪感。正如他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所说:“种种学说并兴,皆以其有为不可加,而思以易天下,相竞相攻,而思想界遂演为空前绝后之伟观。”[11]事实上,确如所言,奇伟壮观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百家争鸣”中所反映的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精神深深融入了的精神世界,成为他自由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百家争鸣”中各派学说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成为“兼容并包”思想的源头;“百家争鸣”中寻求变革、促进发展的学术理论,成为冲破传统、积极变革的原动力;“百家争鸣”中崇真尚实、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成为科学精神的主要来源。综上所述,“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成为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正向来源,从正方向上丰富了科学教育思想的内容。

2、对儒学独尊的深切反思

认为,在我国学术史上,法家偏重群性,道家偏重个性,二者均不适合我国民族的习惯,只有儒家能兼顾个性与群性,在中国流行了二千年而不被更替。但是他随后又对儒学展开了深切的反思:“中国墨学中绝,故以后科学不发展,而宗仰孔子之儒家,自汉以来,不能出烦琐哲学之范围。”[12]虽然墨家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在我国科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在“儒学独尊”强势冲击下,同为显学的墨家,不得不急流勇退,归于沉寂。认为,在我国最近的一千年内,国人的思想为烦琐的哲学所束缚,因而科学极不发达,科学上的进步也特别缓慢,根本就不能与科学发达的世界各国作同一速度的演进。对我国汉以后儒家学者的治学方法也做了一番深思:“自汉以后,学者偏重读书,如董仲舒治《春秋》,三年不窥园;阳城读书集贤院,昼夜不出户,凡六年,皆为人所艳称。使人以此为学,真古人所谓专己守残者耳。”13]在古代中国,科举取士成为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途径,激起了众多学者的学习热情,但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中央集权专制下,儒家经典是考生重点研习的内容,儒学理论是考官判别优劣的标准。“学而优则仕”,全国大多数知识分子被吸引到科举这座“独木桥”上来,科举制度成为向知识分子灌输儒学教义、向全国普及儒学理论的强有力手段,这比行政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命令更有效地“罢黜”了“百家”,使诸子成为被禁之列,结束了新学术、新思想的百家争鸣。

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逐步发生了动摇,这引发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是标准的儒家学者,但他却能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切反思,这一点尤为可贵。对“儒学独尊”的深切反思,成为科学教育思想的逆向来源,儒学重伦理教育、轻自然科学教育,儒学尚继承、轻创新等弊端,从反方向上给科学教育思想以重要的启示。

(二)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他数度留学西洋,对国外文化也颇有研究,而这些又成为其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

1、康德哲学思想的指导

康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哲学家,在世界范围内,他第一次提出有科学价值的天体起源学说。他用自然自身具有力量的观点将太阳系描绘成一个有发生、发展的演化过程,该过程无需神力的“第一推动”,从而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最初的缺口。

1907年以后,五次走出国门,其中三次留学于德国大学,留德期间,他几乎每个学期都在大学开设的康德哲学讲座上听课,其中有冯特所讲的《新哲学史-从康德至当代》和福尔特所讲的《康德哲学》等。听课、读书之余,他翻译了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鲍尔生根据康德哲学思想撰写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留学法国期间,还草拟了《康德美学述》一文。

以康德的“二元论”哲学为指导,建构了他的哲学和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现象世界,即物质世界,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均属之,它是相对的,有形的,有限的,受因果律的制约,与时间、空间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是可以经验的,属于政治范围;一为实体世界,即本体世界,一切精神现象均属之,它是绝对的,无形的,无限的,不受因果律的制约,无时间、空间的限制,是超越经验之外的,是超政治的。依据上述划分,认为属于物质世界(现象世界)的自然和社会永远不可能进入本体世界(实体世界),只有人的精神才能进入这个世界,物质世界只有通过人的精神才能与本体世界相通;而与本体世界愈接近,人的精神就愈趋于自由高尚,人也就愈变得纯真完美。本着这样一种对宇宙人生、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指出:“教育者,则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者也。故以实体世界之观念为其究竟之大目的,而以现象世界之幸福为其达于实体观念之作用。”[14]认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世界的两个方面。他认为联合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津梁就是教育。教育虽然立于现象世界,不排除对现象世界幸福的追求,但其最终目的却在于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所以,他认为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其能力,养成“完全人格”,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恪尽一份责任。

在以康德哲学思想为指针而制定的民国教育宗旨中,将科学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康德的哲学思想毫无疑问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2、德法科学文明的激励

就科学而言,在西方文明世界中,尤为推崇德法两国,“近世言科学者,率推德法两派。法人多创见,德人好深思,两者并要,而创见尤为进化之关键也。”[15]以为德法两国的科学程度各有千秋,德国注重精细分析的研究,法国注重发明新法的研究,我国学者应充分吸收两国特别是法国科学家的发明锐气。这种发明的锐气在看来,它的实际表现则是:在近代社会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竞相发明新的器具,德国的飞艇、法国的飞机,为人们的交通旅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能够持久作战,究其原因,认为是两国科学的发达。他如此推崇德法的科学文明,这与他在这两国的留学经历是密切相关的。1907年夏,赴德留学,学习德文;1908年进莱比锡大学学习,历时三年六个月;1912年9月,再度赴德留学,继续在莱比锡大学学习,至1913年6月止。他在德国留学所修的课程主要有《心理学原理》、《儿童心理学与实验教育学》、《心理学实验方法》、《德国现代文明史:其过去与现在》、《德国古代与中世纪的文明》、《德国现代文明史:世界观与科学观》、《古典时期的德国文明》、《欧洲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代的历史》、《作为一个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歌德》、《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研究成就》等,就这个粗略的课程目录,可以看出几点:(1)在选课方面特别重视文化史、文明史方面的课程学习,他并没有从狭义上来理解教育,而是将教育的内容即文化道德和教育方法理论即心理学联合起来学习;(2)在研究西方文化方面,他尤其注重对科学基础的探讨,此后又将之与中国文化作了比较研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中国开创了文化史比较研究的传统;(3)善于学习那些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科学成果,他特别感兴趣的是欧洲文明怎样过渡到近代文明的这个根本问题。可以说近代化、现代化是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特别注重学习一些自然科学。1913年,赴法国留学,学习法文,从事著译、考察和研究,积极参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至1916年10月受命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止。此间,除了翻译康德的著作外,于1915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尔生与冯特所著《哲学原理》为基础写成《哲学大纲》。1920年10月至1921年9月,赴欧美各国考察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去了德法等十个国家,访问了这十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拜会了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1923年7月至1926年2月,又一次赴欧洲,在德法等国从事讲学、考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十分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在面对技术先进的西方各国时,他毅然离开发展停滞的祖国而抵达近代化的国度,学习并且精通西方新出现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的理念是:一个民族,不能不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不吸收外界的空气及饮食,否则就不能有所长进。

德法两国的科学文明对的影响极大,他在欧洲各国留学和考察期间,耳濡目染,深受其熏陶,德法两国的科学文明是科学教育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时值民族危机,抛弃了封建士大夫的头衔,踏上了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吸收西洋文明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思想,它是在立足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东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A].见中国研究会编:纪念集[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8.

[2]萧超然.与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A].见丁石孙、萧超然、梁柱等著:研究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3]转引自研究会编:论[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203-204.

[4]高平叔.全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96.

[9]高平叔.年谱长编:卷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35-536.

[11]、[14]高平叔.全集: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9;133.

篇(3)

博学”、“先学后教”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体现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

二、学习和笃行相结合

孔子反对那种表里不一的人,批评那种光说不做的人,讨厌那种口是心非的人。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即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了义不能去做,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他对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他要求学生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言必行,行必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对弟子颜回粗衣淡食,刻苦好学,少说多做,一再给予表扬,孔子的言行告诉了我们学习和笃行相结合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提倡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原则,并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说:“口欲味,心欲佚,教之以仁;心欲安,身欲劳,教之以恭;好辩论而畏惧,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声,教之以义。”即对嘴里垂涎美味、心里想着安逸的人,要用仁德进行教育;对心里想着安闲身体却忙得不止的人,要用恭敬进行教育;对于喜欢与人辩论但遇事畏惧的人,要用勇敢进行教育;对眼睛看重女色、耳朵好听音乐的人,要用正义进行教育。可见孔子非常注重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来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是说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老师要善于引导、重于启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获取知识。据《孟子》记载:有个小孩唱到沧浪河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带;沧浪河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听到后随即给学生说:你们听着,水清则洗冠带,水浊则洗双脚,这都是有水自己造成的啊。在此,孔子意在启发学生要自我修养,自我提高,自我成才。他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奉为珍宝,视为经典。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非常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他曾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坚持温顺、善良、恭敬、简朴、谦让,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他以身作则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为后来的教育家所重视和推崇。美国的教育家布尔纳鲁说:“教师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而我国教育界对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更是强调有加,提出了“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可见各国各代的教育家是多么看重老师的表率作用,也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思想流派所无法比拟的。

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提起孔子的这八个字,可以说路人皆知,更是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其实孔子不仅这样说了,而且这样做了,他本人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谦逊、好学的精神令人钦佩。他曾在陈国、蔡国交界处受到困窘,坐在简陋的席子上,一连七天粒米未进,然而读《诗》、《书》,习《礼》、《乐》不休,还谦虚的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至今听来,还让人动容。孔子还是“乐教”不悔、诲人不倦的榜样。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忘我精神,被弟子们大加赞扬。亚圣孟子还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作为人生的“三乐”之一。孔孟的“乐教”精神其出发点虽然是企图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来自其实施“仁政”“德治”的政治要求,但也反映了他好学上进、热爱教育的精神,反映了他对弟子们强烈的责任心。这正是一个有良知的伟大教育家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篇(4)

(二)课程设置的结构注重基础专业理论,忽视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主要从事这一工作的思政专业的学生就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然而高校思政专业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很小,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课中其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样高校思政专业在过于重视公共、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忽视了教育理论课程,致使毕业生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也使其教学实践活动缺乏指导性、意识性和能动性。[4]很多高校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加了几门教育理论课程,认为这样就具有了师范性的特征。[5]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专业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根本无法满足毕业生成为未来合格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各方面需求。

(三)课程设置的内容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忽视深厚的文化基础未来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必须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基础,而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基础的培育却是目前高校思政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通病。[6]现行的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即通识课程主要集中于几门必修课(《大学英语》、《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其中跨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更低。其实选修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发展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课程,选修课的分量小,使学生无法系统地涉猎到更多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得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却缺乏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无疑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思政专业综合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导致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受限,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一)课程设置应厚基础、宽口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综合人才的需求,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厚基础、宽口径。[7]首先,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和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做到“广”,注重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让学生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到“精”,健全、合理的课程结构对思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专业角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各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使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次,在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除设置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之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应该多设置一些非师范类的、其他方向的课程,比如《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农村工作知识》、《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学》等,尤其在选修课设置方面可以多增设一些与本专业和未来社会需要相关联的新课程,拓宽思政专业口径,制定“一主多辅”或“主辅修制度”,让思政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杂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兼具广博、精深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强化实践课程的设置,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是顺利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应该分阶段、分学期地有序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周数,形成校内试讲、校外实习、反思提升的机制,避免以前的毕业实习不进行前期准备和后期反思讨论的缺点。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终成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约束机制,让学生合理地分配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工作,比如: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不合格论文的惩罚制度等。另外,高校思政专业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假期社会实践、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篇(5)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新价值的方法,如以“启发式”、“渗透式”、“隐蔽式”取代“填鸭式”教育;以有的放矢的理论联系实际,讲真话、实话,取代“空谈”、讲“官话”、“套话”;注意运用“情感陶冶法”、“心理咨询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立红色网站,等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要求我们不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创新,内容也要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方法创新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关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目标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是导向性内容,思想教育是根本性内容,道德教育是基础性内容,法纪教育是保障性内容,心理教育是前提性内容。这些内容涉及了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从根本上说,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的政治目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党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坚决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在教育内容中的中心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既要具有超越性、又要体现现实性

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是提高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要关注现在,更要关注未来,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理想性、超越性。但是这种理想,这种超越,必须建立在现实之上。我们的教育内容只有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实际,才具有科学性。再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过高”、“过空”,跟他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和实际的精神需求反差太大,就会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要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真正挖掘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东西,创新出既具有超越性又充分体现现实性的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应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应该对个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关注,注意研究个体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对合理的需要予以满足,对不合理的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如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义利统一观念等,这些既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能满足个人价值实现的内容,就应该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应体现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情况错综复杂、千差万别,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层次性。从年龄上看,教育对象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四个层次。我们应该根据年龄结构,合理地确定出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从文化知识层次上看,教育对象有知识比较渊博、知识水平较高、知识水平一般、半文盲、文盲之分。从思想道德状况上看,教育对象有思想先进、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思想落后、思想道德素质差之分。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一刀切”,势必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另外,从地域上看,教育对象有城乡差别,东、中、西部差别,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这同样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体现层次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应具有针对性

篇(6)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在治国中的重要。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须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这也是借鉴《论语》意义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利己主义倾向抬头,社会主流价值观倾向于经济中心论,物质意识被强化,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成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论语》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学”思想重在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做人的根本,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秩序:与人为善、与人为爱。

(一)什么是“仁”?

《论语》开篇就阐明“仁”的根本立足点。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仁的“孝”“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确立了个人行为准则: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③这是对他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这里“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波及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论语》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④就个人性格来说,必须刚强、坚毅、执着;在行动上,必须语言谨慎、质朴、正直。从反面来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里“说”和“实际行动”脱离,内心缺乏正直、诚信。只有具备这些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孝悌、实行忠恕之道,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仁”。

(二)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论语》“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人与人之间非工具而是目的,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忠恕之道”启示就是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克制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对别人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有借鉴意义。

《论语》对个体价值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更主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思考自己的同时将思考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教育中,须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沟通、交流,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论语》通过对“仁”的深刻挖掘,在政治思想上就是“为政以德”,即以“仁”为核心的“德政”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就是说,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国君只有具备“仁”基础上的道德,实施德政,才能够成为众星共之的核心。

那么,有德之君如何实现被“众星共之”呢?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反之,老百姓就不服了。在这里,孔子仍强调个人须具备优秀的品质、正直的品格。但这是不够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⑥将德政扩展到和个人优秀品质、孝顺父母、慈爱百姓结合起来,这样,德政就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德政是每个人的政治。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其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以工具化的眼光处事,缺少长远性的战略眼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重视以下问题:

必须重视“孝悌”思想,这是为人的基础。《论语》“孝悌”思想是超越时代、超越时空的。当前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追求利益同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每个人思考。大学生在与人相处、参加社会实践中,难免出现价值取向冲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论语》“仁爱”“忠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启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挖掘《论语》有益思想,重视和理解“孝悌”思想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须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理想信念”意识。当前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亚文化侵入,瓦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出现不良现象,这都是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论语》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及不懈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词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习得的,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和追求,努力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止于至善”。

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行为及个人道德追求。在《论语》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有一个学习体知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⑧可见最重要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规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将其视为不懈追求的过程。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⑨的精神。归结起来,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

总之,《论语》蕴含深刻的为人、修身、治国思想。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借鉴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论语》精髓,在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完善人格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健康前进。

注释

①⑦《论语·学而》.

②《论语·颜洲》.

③⑨《论语·雍也》.

篇(7)

教师在对这两个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前,应该在班级上进行集体目标的要求,设置让本班在当月争取到学校“班级流动红旗”的目标。然后,教师再独自对这两名学生说明他们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将会导致集体目标的失败,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想法引导他们设置自己改掉不良习惯的目标,教师负责每天监督他们的进度,并不断的给予提醒。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最终集体目标得到了实现,这两个同学也在不知觉中改掉了不良习惯。给学生设置一个个目标,并且教师亲自带领着去实现目标,让学生在前进中改掉不良习惯,可以增加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二、在小学思想教育中应用集体影响来激励学生

现在的小学生对友爱与归属都比较缺乏,学生也非常渴望拥有他们。而思想道德品质较为落后的学生对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则更是强烈。每个学生内心都希望能跟同学在一起学习、玩耍,在集体中得到快乐。但是,思想道德品质落后的学生身上绝大部分都有着诸多问题存在,而且学习成绩多数情况都不会很好,这群学生多数情况都是存在于集体之外的“边缘生”。

篇(8)

第二,就是孔子思想中的“武备”思想与“尚礼”观念。孔子认为,在战乱不断、兼并剧烈与弱肉强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积极参与到政事中去,还要保国为政,则应该对武备和军事武艺等训练进行强化。在孔子看来,战乱不断的时代会尚武强兵,但是应该和仁政与德治相互促进,才能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丰衣足食与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子民听从政令,安心发展生产等。孔子的武备和尚礼等思想观应用于射与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孔子非常注重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对射箭和驭车等课业的传授给予很高的重视,意在提高学生的军事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以及技能。因此,在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武备观念非常明确,不赞同人们还没有对军事技术进行掌握就参与到战争中去,否则不但自身性命难保,国家也面临着灭亡的风险。因此,孔子将武备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

第三,就是孔子的养生保健观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孔子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方法,在古代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都会传授给学生关于养生保健知识与保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不但如此,孔子还会身体力行。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按时休息、劳逸结合和对饮食进行节制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不够重视,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知识的传授。而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与现代养生保健原则完全相符,而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因此,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孔子提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永无止境,不会被年龄限制,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都应该贯彻在人们整个人生之中。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终身教育内涵在不断扩展与延伸中形成了终身体育理念,这是终身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终身体育即人们终身都会接受体育教育,也会进行不断的体育锻炼。如今学校的体育教学都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在贯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非常重要,也是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满足学生们的身体发展需要,还要对学生们以后的需要进行考虑。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培养其相关能力。孔子的终身教育观已经与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相融合,并且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较佳效果。

第五,就是孔子的学以致用思想。孔子一直在贯彻学以致用和以身作则的思想,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主要是为教学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们厌倦体育课。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且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自己有用,而且还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运动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将掌握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入到生活中,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

篇(9)

1.1.1“礼”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礼”包含了自远古以来对人的行为的各种社会性的规范。就其本质而言,“礼”不是别的东西,它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社会性形式。因此,“礼”成为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没有“礼”就不成其为人。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周代礼的制度“,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礼制的教育中,也有丰富的体育内涵,这充分显示了孔子的体育道德观。孔子不但讲“礼”,他还极为重视“仁”。在他看来“,礼”是人的社会性的外部形式,“仁”则是人的社会性的内在根基。他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失去了仁的“礼”是没有意义、价值的,它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甚至是虚伪的形式。那么,如何来提高人的内在本质的修养,孔子认为应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其中也谈到对体育道德的重视。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道德礼仪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培养更高素质、更全面的人才。

1.1.2“乐”和“仁”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乐”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孔子以行“仁”为个体所能有的最大的快乐,因行“仁”而体验到这种快乐,获得这种快乐,这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就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在《里仁》篇中,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孔子对“仁”与个体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实现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说明。孔子认为,把这种“乐”和“仁”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活动当中最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累了,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活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心、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结互助、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充分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这种“寓乐于教“”劳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来甚至是当今社会学校体育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1.3“礼”和“乐”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六艺”教育中的礼和乐,既包含了道德礼仪的教育,也有体育和美育的成分。而礼中的礼射,乐中的乐舞,则是更接近于体育。孔子教育实践中的礼、乐、射、御诸教,往往是相互渗透、一起进行的。《礼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此处的艺,是指“六艺”;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说如果不提倡含有文体娱乐活动的“六艺”,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以致不能胜任学习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除“藏”、“修”之外,还得“息”、“游”,即学习生活要有张有弛。《论语•述而》亦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学习的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六艺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礼乐教化”,就是凭借礼乐对人们从思想品德到身体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它既能让人健身习武,陶冶心情,愉悦身心,又重在练习,使人在练习中掌握技能而达到休养身心的目的。这就是孔子以“六艺”为教的意义所在。总之,孔子的“礼”“乐”“仁”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培养全面人才方面,影响非常之显著。

1.2重视“成人”之教育“成人”是孔子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新概念。当他的学生问起怎样才算“成人”时,孔子说:“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概况性地列举了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高尚品德,卞庄子的勇猛果敢和冉求之艺,认为兼备了这四个人的长处,就算得上是“成人”了。“知”“不欲”“勇”“艺”即“成人”必备的条件和素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艺,就与体育密切相关了。“文之以礼乐”是这四种素质要受礼乐的规范。孔子说的“仁”“知”“勇”,大抵相当于萌芽时期的德育、智育、体育这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准备去从政或做官的知识分子应该“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做人不能像有专门用途的器物,只具备某种单一的品格或技能,而应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1.3注重“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体育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西周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客观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修身治国平天下”,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儒家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理念。儒家思想中的“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育的全面普及性,是指无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聪明或者愚笨,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教育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受教育的权利,给予每个人成才的机会。“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增加了受教育的群体和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更多人素质的提高。这两大思想同样在现代体育教育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学生为主,结合他们的运动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他们当中无论是富二代还是家里比较贫困,聪明或愚钝,都应当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样对于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1.4儒家思想能够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1)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彰显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文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解放其个性,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当中,能够有效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对其学习行为的禁锢,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主思维与自我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有指定性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地修正与填充学生自身素质体系的建构,为实现其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净化教学环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氛围,凸显出强制与无奈,对于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更容易导致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产生。因此,营造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净化教学环境,使得传统的教学思想消极因素得以消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净化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3)增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与理解,构建师生友好关系。和谐是建立在双方之间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教学的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之体验与感悟来自于教师真挚的情感付出,进而对教师产生尊重与信任,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和谐教学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能够彰显师生地位的平等,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师生间的芥蒂,达成彼此间的心灵交融与情感互动。全新的师生间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保障。

2儒家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2.1重文轻武的思想制约着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体格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仪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制于人。”文人的地位很高,加上科举选士,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重权术轻武备,视武学为下品。这种固定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深层意识积淀下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支配着人们的言行和思潮。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是以体育教学为主要途径。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双边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思想和行动决定着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到“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者对体育课不重视,体育教师也得不到重用,极大地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2.2男尊女卑思想制约着女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儒家思想对女性是比较轻视的。《礼仪》中有“妇女有三仪”“三从四德”的枷锁完全束缚着女性的言行举止,女性和男性一样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被剥夺,稍有越轨,就会遭到谴责。宋明理学片面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鼓吹“三纲五常”大肆宣扬妇女的“三从、四德、七出”的条律,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女生这一弱势群体往往不备受教师的关注,常常被忽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女生没必要运动这是符合常规的,更不要说要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这就极大的削减了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对体育课产生抵制的情绪,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2.3“礼”作为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道之道,齐之以礼”,“寓德于体,以礼行体”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把德、礼的观念植于体育伦理之中,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体育思想历来注重人伦道德的培养,其发展无疑会相对的集中于道德的方向。如果我们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来看,重德轻体的观念是基本准则,重视身体方面的修行往往是一种思想的潜能,只能流行于形式上的提倡。学校体育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养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培养和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儒家思想把“中庸”上升为方法论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敢闯敢于冒险、改革创新以及对于理论的创新。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都不是很成功,每当提出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总是尝试在几个点,而且实施不了一段时间就停止,这与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思想紧密联系,它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用它来解决一切当前面临的所有困难与挫折,应是最佳的方法了,所以说我们现代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良好场所,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篇(10)

文人画又称士人画,简言之,即指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画。士人画的概念提出于宋代。苏轼在《东坡题跋》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若乃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①先秦以来统治者把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东坡根据画家不同的社会身份,把画分为士人画和画工画,肯定士人画,贬低画工画,因为画工画只取行状物,侧重物表,而士人画取其意气,别有一番气韵意境。由此可知,士人画是文人士大夫在政事诗书文之余而从事的一种雅好。文人画在元宋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文人画教育思想也具有了其特有的审美倾向。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以文字为载体的诗文成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因文字书写而形成的书法艺术也随之视为上等之艺,而画与阴阳、卜、噬、工巧、造食、音声、天文同属伎术者之地位,也被文人所轻视。如唐阎立本诫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识,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伎。”②韩传云:“尤工书,兼善丹青,以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③五代荆浩云:“画者,画也。”④宋代绘画艺术的自律性逐渐成熟,文人抵挡不住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但又见于传统观念对绘画的歧视,故特把文人画与画工画区分开来。文人画的出现使中国古代绘画教育呈官方绘画教育、民间绘画教育、文人画教育三重分野,三个层面各具独特的教育特色,又相互影响。特别是文人画教育思想中有着明显的独特的审美倾向,下文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形似之外求其画

绘画基本的功能是存形状物和教化。民间画工重粉本师授,宫廷画工重状貌写生。宋代文人不甘于画单纯存形状物的匠技之工,而追求“以形似之外求其画”的审美倾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雅正是文人所标举的风格。张彦远此话正投合了宋文人的审美心理,故取之作为文人画的理论依据。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⑤道出了画更重要的是在形似之外的意。东坡观王维吴道子画壁云:“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象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⑥欧阳修《题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明确了轻画形重画意的主张。沈括亦曾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⑦倪云林云:“仆之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题自画墨竹又云:“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子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⑧他以自己的亲身创作体会,揭示出文人画重意气不重形似的审美倾向。由此可看出,无论文人画创作还是画理鉴赏,皆追求形外形上的意境和逸气,这种审美倾向成为文人画教育的重要的思想。

二、气韵非师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有“论气韵非师”一节,曰:“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人品即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已,生动不得不至。”此言气韵非能师授,而在乎人品才情,这就要求画家人品胸襟的蒙养、诗书画的才情、广游河山的阅历,及追求风神超迈、志趣高雅的气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文人画家重要的修养方式。文人画家有了这种品格和胸襟才能创作出文人画特有的气韵格调。宋元文人画家莫不饱学博识。如苏轼文名盖世,自不待言。文同以学名世,操蕴高洁,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其墨竹开一代风气。李公麟,好古博学,雅善画,尤写人物为精。米芾博记洽闻,诗文甚丰,任书画学博士。赵孟坚修雅博识,善水墨白描梅兰水仙。王庭筠当时已有三绝诗书画之誉,这些文人画家都有深厚的文识修养,高远的胸襟境界,盘横山川,游心艺林,其画自有神韵妙境。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曰:“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在天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结为山水传神矣。”这正指出了气韵非师思想的内涵,也是文人画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明人姜绍书《无言诗史》评倪瓒云:“善画枯木竹石及山水小幅,气韵萧远,识者谓云林胸次冰雪云烟,相为出没,笔端固自胜绝,良不虚也。”文人画品格萧散闲远,笔韵高简,此正是气韵非师,乃个人修养所至的结果。

三、诗书入画

南宋邓椿《画继》云:“画者,文之极也。”此言诗画二事,其理一也。王维《蓝田烟雨图》东坡题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董其昌《画旨》谓:“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尊王维为文人画之祖,在于其以诗境入画,致使画境高远。诗画有异形同工之妙,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成为文人画立意造境的文化依托。宋徽宗立国子监画学,以古人诗句命题考试学生作画,又自徽宗开画上题诗句先河后,文人画家凡画必题诗,这逐渐成为文人画形式的独特之处。宋文人画家以书法入画,精研绘画用笔与书法用法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不同于描画的写法,建立文人画写意的概念,援书入画,才真正越过以状造形的阶段,进入了笔墨语言。

书法的修习成为人物画家的必修课。明人李日华《紫桃轩杂辍》云:“余尝泛论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文人画把书法的用笔融入绘画中,丰富了绘画的语言。诗书入画从立意取境,从意象两端构筑文人画特殊的气质。东坡语:“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书入画成为文人画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诗的意境,书的劲势,画的形制统一于画面,诗书画互补互衬,此成为文人画教育思想的审美倾向之一。

宋元文人画教育思想的审美倾向,不仅通过创作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从文人画家的诗文评论和画谱画诀等理论中体现出来,这些审美倾向直接促进了文人画寄情写意和品格形态的建立。此后,文人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趣味和风格的主导方向。

注释:

①宋人评画.湖南美术出版社,第223页.

②旧唐书卷七七

③旧唐书卷一二九

④荆浩.笔法记.

⑤东坡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上一篇: 煤矿档案管理 下一篇: 公司的档案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