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4 16:48: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

篇(1)

【关键词】合同档案管理;风险;措施

【Keywords】contract file management; risk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06-02

1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让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经营成为了中国经济活动的新常态。而在市场化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合同和档案,是保护和证明这些经营活动合法性的依据,因此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营习惯的影响,使许多企业经营者对于合同档案管理工作采取了漠视的态度,由此也提高了合同档案在管理和使用上的风险等级。越来越多的经验教训表明:只有研究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档案管理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这些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经营。

2 合同档案管理风险的主要类型

根据对多个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综合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合同档案管理方面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多,这些风险基本上可归为以下几类。

2.1 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

上文讲过,长期计划经济思维和传统经I理念的桎梏造成了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严重漏洞和缺位,这一类的风险是目前为止最多的。具体而言,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条:

①合同格式错误与内容缺失

虽然说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已经进行多年,但是相关的法制意识还没有跟上。许多企业的合同经手人没有相关的法制观念,对《合同法》的内容知之甚少,以至于其在拟订合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合同格式的错误或者必要合同内容的漏填,从而使合同在使用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②合同档案整理方法不符合要求

在电子化办公模式引入商业领域之后,传统的纸质合同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合同档案采用电脑填写和印刷的模式制定。虽然这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也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合同原件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但很多企业档案管理者却只是索要和保留了传真或者复印件这样的合同形式,这样既不符合合同档案管理的要求,也容易带来合同隐患。

③只签不存造成的混乱

在很多企业经营者眼中都有着一个固有的观念,即“只要签了字、盖了章就完事,存不存无所谓”,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图省事或者出于随意性考虑,企业经营者往往只管签字画押,却并没有告知合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将合同档案存档,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混乱,例如遗失,调包等等。这样不仅会影响使用,还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困境。

④“人治”取代合同档案

中国社会讲究人情世故,在商业活动中更是如此,这就让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与别人订立契约关系时一味依赖口头或者人情关系,而并不是落于纸面的白纸黑字。这样一来就使得档案管理人员陷入“查无此事”的困境。

2.2 必要或者不必要的违约风险

一般而言,合同档案都是作为证明一段时间内经营活动存在的凭证,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都会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情况是随时在变化的,因此违约风险在合同档案使用过程中也是不可忽略的风险类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经营者法制观念淡漠,契约观念十分滞后,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随意毁约、违约的现象。再加上上文提到的几条风险的共同作用,往往使得企业在违约之后面临严重的法律问题甚至刑事惩罚,这从客观上直接延缓甚至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2.3 保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合同档案的妥善保存,对于其被正常使用并在关键时刻发挥法律效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者对这一块的责任落实情况令人堪忧。不管是以往的纸质合同档案还是现代化的网络电子档案,安全问题一直都不容忽视。传统纸质合同档案保存管理过程中的防火防盗问题自不用说,在电子化档案时代,网络被攻击、电脑被侵入造成的安全风险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不论何种条件下做好、做细合同档案的安全保存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

3 合同档案管理中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

篇(2)

一、引言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合同管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企业和业主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与企业的现实成本利益相挂钩。如果不能将合同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指出了合同管理是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国民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当下的经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行业内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高,甚至一些风险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合同管理的力度,以确保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以及合同管理的作用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及特征企业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简称,具体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为了提高经营效率、达成经营目标、实现财产安全、保障经营活动等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控制、评价、计划等的管理手段。企业内控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整体的管理水平。企业内控的主要形式有:事前、事中、事后。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流程控制、环境控制、信息数据控制、风险评估、内部监管等。由此看来,企业内部控制囊括了企业所有的运作程序,而不只是监管部门的责任。(二)合同管理在施工单位的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间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完成的。可以说企业的经济利益、发展前景都与合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影响着企业的命运。合同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定制、审查、监管、控制、履行、终止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原则包括:动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过程性原则。这三大原则其中有一个原则履行不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外国施工企业就开始非常重视企业内控中的合同管理,在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合同管理已经逐渐发展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看来,合同管理是降低合同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是企业的核心内容。

三、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对合同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就大部分施工企业而言,他们往往更加重视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和施工的具体措施。将合同管理视为内部管理部门的分内之事,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并不会将合同管理重视起来。但这就导致了合同管理人员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合同管理的全部流程和实施的意义,甚至会出现在施工单位与业主进行业务往来时,由于日常信誉度评价较高,将合同流程简化,更有甚者甚至不签合同。诸如此类的现象将使得施工企业陷入法律风险的境地。(二)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低下。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的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施工企业往往制定合同管理的制度,但是制度是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制定的,不能做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导致企业在实施合同管理时无法将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的部分领导居于合同管理的位置之上,导致合同管理不能有效进行。(三)合同管理效率不高,综合评价程度不够。合同文本没有经过法律顾问和内部法律监管部门的审核,那么就会导致部门核发权力丧失,例如,公司业务部门在杭州进行的招投标的活动时,既没有考虑建设监管规范的差异,又没有考虑所在单位太原和杭州的税收差异,如果此时直接按照太原的税收管理制度签订施工合同,那么必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四)忽略了合同的动态管理,后期监管不到位。合同履行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流程主要包括签约、施工、变更、结算等多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大的突发事件导致施工不能如期进行。施工工期的顺延、设计变更等都将成为合同管理中的问题,此时合同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四、施工企业内部合同监管不足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内控体系的规范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合同管理体系。由此来降低施工企业经营风险,保证将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梳理完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主要有:1.将各部门在合同管理中的职责划分清晰。在专业化分工愈发精细的现代施工企业当中,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够清晰的了解和判断企业涉及的合同管理风险。因此,将职责划分清晰能够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也突出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例如,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审查合同的技术性和工程项目的可研究性,财务部门负责审查合同资金的支配方向,法律部门负责合同管理的税务风险等。2.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的程序必须要严格体现授权权限,部门分工,流转顺序等多个内容。施工企业应该将合同管理汇总的管理流程梳理清晰,并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针对性措施,将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施工企业合理的合同管理程序将会通过联签审批制度来呈现,由此来实现对合同订立全过程的监管。3.加大合同管理考核力度。施工企业应该把合同管理的内容纳入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内容当中,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定期举行合同管理的演讲和重要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价,通过总结以往合同管理的经验和技巧,深化员工对合同管理的概念。(二)发挥合同管理在内控中的作用。随着施工单位在不断的向国外发展的步伐,合同管理的领域也随之而扩大。施工企业通过合同管理及时揭示企业在施工经营过程汇总的合同风险事项,提出内部控制的具体建议,目前已经引起了决策领导的重视。只有将有效的合同管理作为一种控制机制,才能够使得施工风险降到最低。施工企业要积极发挥合同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重要性,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要求,合同管理需要落到实处,实施合同统一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企业考核及责罚制度,使得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三)提高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人才是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人决定着管理体系运行的好坏。另外,合同管理也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变的更加复杂,合同管理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相应的施工企业内控对合同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促使着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合同管理人才队伍,以此来降低企业法律风险。施工企业要选择具有法律和经济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定期要求专业的合同管理顾问或律师来为其讲解业务相关的知识,提高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前提,而合同管理又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因此,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合同管理,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施工企业一定能够在海内外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道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周俊林.浅谈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内控中的运用[J].上海煤气,2013(01).

篇(3)

合同管理是保障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序进行的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对合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建设工程行业中,也在合同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规章、规范,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合同管理措施,是一项重点的工作,与合同应用存在直接的联系,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全面落实合同管理措施,便于完善合同的实践应用。

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合同管理措施

建设工程中,为了规范勘察设计的方式,促使其符合市场原则,在合同管理中落实《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要求建设工程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控制勘察设计。建设工程中,既要履行合同管理办法,又要遵循市场原则,因此重点分析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合同管理的措施。

1、细化合同管理的办法

合同管理措施中,需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实际情况,细化合同管理的办法,严格划分勘察设计中的技术责任,利用合同的方式规定相关的权益,同时确保权益的合法性[1]。首先建设工程在勘察设计中,依照规定内容,要求双方签订合同,合同内的条例对工程中的新建、改建等都存在规范性;然后按照建设工程市场的实况,规定合同管理,以免合同中出现违规的内容,确保合同管理的细节部分;最后依照合同中的条例,细化双方的责任,如果合同双方提出不同的建议,也可采取书面的形势进行约束,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纠纷,提前进行规范,保障合同管理措施的可行性,满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实践需求。

2、强化合同管理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合同管理中的有效措施,发挥合同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的作用。由于建设工程现场的环境、地质不同,所以不同建设工程内,勘察设计的行为、活动存在差异,也就表示合同管理的措施中存有差别,在合同管理中采取监督职能的方法,有利于辅助合同内容,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提供指导策略,促使勘察设计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保持和谐性[2]。

3、深化合同管理的法规控制

法规控制是勘察设计合同管理中的一项方法,因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双方签订合同后,合同已经具有法律效应,采用法规控制的方法管理合同,可以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责任,维护勘察设计现场的秩序。建设勘察设计中出现违法行为时,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司法机关依照合同进行审判,如果当事人对处罚有异议,也可实行复议或诉讼,表明法规控制管理方法的公平、公正,也能体现出合同的执行权力。目前,各地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合同管理,非常重视法规控制的应用,以此来规范合同的管理方法,提高合同管理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的规范性水平。

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档案管理方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合同管理,属于一种委托的行为,具有服务的特性,而公款支付、经济处理等事务,都是由勘察设计合同进行调解的,为了提高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的水平,需深化档案管理的工作,积极落实档案管理方法,服务合同管理措施的应用。

1、收集合同档案的资料

档案资料收集,是合同管理的基础部分,全面收集合同中的资料、内容,考虑到经营业务的影响,合同档案的收集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合同管理中,本身涉及到大量的勘察信息,应该保障勘察设计的真实性,以便确保收集资料的完整性,预防合同丢失或缺陷[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收集合同资料时,积极完善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资料收集的重视度,主动进行合同档案中的材料收集,按照合同管理的需求,规划档案中的材料内容,随时做好接收资料的准备。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遵循资料收集的相关要求,明确档案资料的范围,在合同管理中深化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的实践价值。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合同管理,进行收集的材料有:(1)勘察中标时的资料,包括勘察地点、费用以及方案,经相关部门签字认可的备案资料;(2)勘察登记的所有表格资料;(3)合同中涉及到文件、资料。资料收集完成后,才能保障合同管理的完整性,完善合同的管理过程。

2、归档合同管理的资料

合同管理时的归档行为,降低了合同管理的困难度。管理人员在归档合同资料的过程中,对合同重新进行审视和审查,明确合同中的管理要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合同管理中,不仅要管理合同的相关事宜,还要对文件资料进行归档处理,文件资料是合同管理中的根本,也是履行合同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勘察设计的合同缺乏制度性的管理,部分合同管理中的资料,仍然留在经办部门,没有实现系统性的合同管理,所以采取资料归档的方式,实现合同管理的系统化,快速收集分散的合同资料,由管理部门进行收集,以免合同资料管理时出现缺陷。

合同档案是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员在归档合同资料时,应该检查合同档案是否存在资料缺失的情况,确定资料的真实性,存有缺失的合同资料,不能进行归档管理,要求经办人员整理齐全后,重新归档,树立合同资料完整归档的意识。

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的实践分析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的实践,规范了合同管理的行为,一方面维护合同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规划合同管理的手段。

1、委托方的合同管理

合同中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委托方,需要向承包方提供工作资料,而且要负责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合同管理时,根据委托的内容,执行相关的合同条例。例如:委托的工作是工程勘察,在勘察前期,完成勘察技术的规划,并且附图,提供勘察设计中的技术资料。

2、承包方的合同管理

承包方的资质、能力要符合委托方的要求,由建设工程勘察管理部门,筛选符合要求的承包方,由此承包方与委托方建立合同关系。委托方的合同管理中,应该遵循合同的现行标准,承担相应的设计工作,如承包方违反合同而造成经济所示,按照合同中的违约规定进行赔偿。

3、合同文件的编制管理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中,委托方有可能提出变更要求,此时需针对变更的项目,重新编制合同文件,委托方依照合同中的要求,负责承包方实际工作中的增加费用,严谨管理由合同变更引起的费用或责任问题。

4、勘察合同的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实践中,落实勘察设计合同中的内容,监督合同管理的执行力,保障双方的权益,体现合同管理的实践职责,完善合同管理中的实践活动,保障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优质行为。

结束语:

合同管理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具有基础维护作用,辅助解决勘察设计中的合同纠纷,提供相关的依据。合同管理的工作内容,符合勘察设计的特殊性,在管理措施中实行档案管理方法,同时结合条例应用,强化合同管理的工作内容,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体现合同管理措施应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4)

一、 合同管理的一般流程

合同管理是企业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其主要目标是优化合同管理流程、降低合同管理风险、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合同管理一般经过合同策划、调查、初步确定准合同对象、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正式签署、分送相关部门、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纠纷处理、归档保管、执行情况评价等环节构成。可以将合同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合同准备阶段,包括合同策划、调查、初步确定准合同对象、谈判、拟订合同文本、审核等程序;合同签署阶段,包括正式签署合同、将合同分送相关部门等程序;合同履行阶段,包括合同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处理纠纷等程序;合同终结管理阶段,包括合同归档保管、执行情况评价等程序。胜利油田在合同管理流程方面,除了遵循一般合同管理的模式外,还融入了自身独特的管理方式和原则,如进一步细化合同审批管理权限,严格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等。

二、 油田合同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原先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被逐步取代,胜利油田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方面,深刻地体现了企业市场经济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胜利油田自1984年成立合同管理处以来,通过相关法律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逐步建立起了整套的合同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目前,油田每年签订的合同已超过六万多份,总标的额超1000亿元。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正是在严格的合同管控制度和内部控制措施的约束与管理下才如此井井有序, 2013年油田正式启用中石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了合同的准备、订立、履行、终结网上运行管理,加大了合同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性。近期,油田又在大力推行、规范项目招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合同全过程管理,确保合同管理的公开、公正、合法、合规。但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凸显了油田在某些方面的管理冲突,可能对合同管理形成一定的风险。

三、合同管理风险分析与识别

合同管理风险主要集中显现在履行阶段,但也隐含在整个合同管理流程中,尤其以合同准备阶段为甚,且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分析合同管理风险,可以从合同管理流程入手,也可以从导致合同风险的各种因素切入。

目前胜利油田在合同管理方面已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审批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因此个人认为合同签订流程方面的风险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防控,而合同管理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外部环境影响。此方面因素主要集中在外部施工区域,受地方政策、法规影响较大,尤其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区域,相关业务(如钻前土方施工、运输服务等)无法按照油田合同管理制度选择拥有施工资质的队伍,造成合同签订不规范或合同签订滞后等,导致合同履行存在较大的风险。

2、内部管理体制影响。尤其是预算管理体系与内部审批机制影响。一是预算下达时间较晚,部分油田业务在预算下达前已开始施工,而无预算就无法签订合同,导致先施工后补签合同;二是部分业务内部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时间长,导致相关业务在应该开始施工前,审批还未下达,无法签订合同,使得合同履行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三、 认识与建议

1、在油田合同管理体系下,针对特殊情况划定范围,并制订相关特殊政策,合理解决准入及合同签订问题。例如,针对地方保护严重的项目可成立调研评估小组,客观评估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出具调研评估报告,如果确实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可凭此办理合同相关手续。

2、针对生产急需业务,在预算下达前应适当放宽签约依据的审核,可由具体施工单位出具证明作为签约依据文件,确保施工合同的及时签订。如果项目涉及油田内部审批,是否考虑审批时间前移或成立联合办公小组,加快审批进度。

篇(5)

合同既是承揽任务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对内经营的主要媒体。国家大力开展建筑市场的秩序整顿,加大建筑市场的法制建设,都说明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为合同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就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进行简单的论述。

二、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谈薄。由于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对合同效果不显著而产生的怀疑而淡化的消板意识,从而使合同意识淡薄。往往不习惯按合同办事,出现问题不找合同而是习惯性的找领导。对于索赔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同时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及操作流程,合同管理机制、组织设置不科学,管理思想、制度不系统、不完善。各基层单位合同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导致合同管理仅是少数人的管理职责行为,很难提高合同的综合管理水平,适应现行合同管理的需要合同归档制度及信息分析管理相当薄弱,合同的预测,分析水平偏低。

2、业主行为不规范。对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状况,承包商迫于生计不得不接受业主的苛刻条件,使合同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

1、建立合同交底制度

―对新签施工合同,首先由市场部对合同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报价采取的措施,如不平衡报价、多方案报价法等,对合同部门进行交底,使合同部门充分了解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构成,采取的措施及采取的何种施工方案。再由合同部门与技术部门协商,分析研究施工方案是否可以优化,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合同部门应重点分析研究合同条款,对商务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详细分哳合同条款中没有专门的文字叙述,但可以根据该合同的某些毒敷的含义,推论出承包人有索赔权,这种索赔要求同样有法律效力,有权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这种经济补含义的条欺,在合同管理中被橡为“默示条款”,或称“隐含条款”,它包含合同明示条款中没有写入,但符哈双方签订合同时设想的愿望和当时环境条款的一切条敖,或者从明示条款所表述的设想愿望中引伸出来,或者从合同双方在法律上的合同关系引伸出来,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或被法律和法规所指明,都成为合同文件的有效条款,要求合同双方遵照执行。在此基础上,对项目;都的合同管理部门进行详细的合同交底,为以后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会审制度。通过会审,不但掌握了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还可以对合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保证合同中的关键工序,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的施工,把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有利影响发挥最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合同中的一些苛刻条款、加大了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要对这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根据企业的风险清单建立项目的风险清单,进而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尽量改变苛刻条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发挥最大的优势。

3、加强合伺审批制度

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应进行审查,批准制度,即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送交合同专门管理机构或法律顾问审查,再报请法人代表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经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设立合同管理机构,优化人吸构成,培养合同管理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建立精简商效的组织形式,在部门内部可以实施直线制的管理形式,制定岗位职责。相关人员按岗位职责及任务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做到信息,共享.所有人员对部门领导负责,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传递快,人员构成简单,便于管理。部门领导要在人员安排上量才录用,工作委任上要职责分明,这是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成绩评价要实事求是,这是调动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保证工程有序的开展。

不管进行什么样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人才,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而现在从事合同管理的人员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而且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结构,要即懂法,还要有在丰富的施工经验,还必须熟悉掌握和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应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在相关的领域不断进取,拓宽视野,同时企业应该为人员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建立合同管理控制目标,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的文档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是指合同管理活动应当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最终目标,合同管理控制目标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及投资目标。承包商应建立各目标的控制工作流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三大目标的实际。

合同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为具体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实施合同依据。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施工的质量、隐蔽工程与重新检验、进度管理、设计变更、工程量的确认及支付管理,不可抗力、施工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施工企业就要具体的研究相关方面的要求,加强合同管理,按合同要求保质、保量、保安全,保工期的:完成合同赋予的工程,防止出现不合格材料及设,备,施工质量不合格,拖延工期,擅自进行设计变更,防止工程超过设计图纸范围的超挖等工程量发生,及在不可抗力发生时由于不作为而增加钩不可索赔费用及不文明施工等由承包商承担的费用.并积极挖掘潜力,突破索赔目标,于合同中发现文字表达不一致或应由业主承担的风险等进行索赔,加大盈利空间。

篇(6)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当前市场化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承担着一定份额的工程建设任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一环,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从立项到验收,不同专业、类型合同有几十份甚至更多。离开了合同,业务双方的权利义务无法明确,工作无法运行。建设工程合同一经签署就具有法律效力,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合同优化管理对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及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鉴于国有企业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合同签订在依法依规进行的同时,还需接受不同部门及社会的监督,因此合同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合同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但部分企业对于合同管理的意识依然较为淡薄,一直以来认为把工程干好,确保好质量安全就行,往往疏于对合同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合同管理制度标准建设及落实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一般情况下企业针对合同管理会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如合同管理目标制度、企业印章管理制度、内部审查制度等,但多数流于形式,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不足,合同双方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合同签订时未能就双方权责划分,合同条款不清晰等问题进行明确,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诸多扯皮现象,进而影响工程进度,降低投资效益,例如因疫情导致的工期延长、成本增加时不知如何合理争取自身应有的权益,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增加社会成本。三是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系统性。管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较为突出,法律意识不强,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四是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全过程管理控制理念不强。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视合同签署阶段,忽略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的核查,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分析,为后期的双方争议余留隐患。

二、合同管理特点

(一)全过程特点

合同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实施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结算运营阶段,每个阶段均涉及合同的签订及实施。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以防在任何一个阶段工程建设脱离合同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已签订合同中因政策、环境、疫情等因素变化而可能存在争议的条款,更需要重点剖析,提前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二)系统性特点

建设工程合同涵盖与工程相关的多个专业,涉及多个部门和要素,主要包括咨询、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等。现实中很多项目发包方对质量安全非常重视,对于合同管理的任务直接交给合同预算部负责,其他部门人员即使参与也仅仅是走走过场,不发表意见,进而给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比如,工程部门不严格把关,同意设计变更导致费用增加,等到合同预算部门核实是否要支付费用的时候,很多已经木已成舟,对已成事实的实体工程只能默认,导致投资增加。因此,合同的有效实施不仅仅是合同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其他部门所有人员均需要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履职尽责,积极辅助合同管理人员获取全面工程信息。同时,合同管理人员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工程变更设计方案的讨论,结合合同条款约定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精细化特点

合同管理精细化程度对合同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合同文件中的具体条款和规定无小事,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拟定过程中,任何一个文字或数字表达错误都会引起合同双方理解上的歧义,任何一个环节管控不到位,都很可能带来严重影响,进而导致经济方面的损失。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精细化意识,针对合同文件中的每一个条款均应当详细核查,尤其是面临一些有争议条款的时候,更应当提前预判,对可能发生的行为应提前通过完善条款以避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扯皮,影响合同的顺利实施。此外,在合同签署后,合同管理人员在履行合同时也应当具备精细化意识,要严格按照条款内容实施,尤其是当出现工程变更或索赔时,更应当予以注意,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三、合同管理防控措施

(一)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标准建设

管理制度标准建设是保障。一是应结合合同管理原则,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合理划分合同管理任务,从任务量和不同管理类型入手分析,将其合理分配给适宜的管理人员,以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所有管理人员分工明确。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执行合同,应注重相应部门现场管理的专业人员参与前期招投标、合同谈判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完善合同条款,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发生。同时,合同管理人员也应当参与到建设全过程中,尤其是当工程设计变更、索赔等引发费用增加时,应当多听取合同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三是充分利用制定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流程的标准建设,实现合同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二)建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机制是工程规避风险的重要一环。一是项目合法合规性风险,注意项目签约依据,包括成本预算、文件批示等是否齐全,项目是否需要经过专业部门审查,如项目论证、立项审批等。二是合同履约方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合同履约方主要涉及资信情况风险,可通过实地考察或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企查查等系统进行核查;项目主要涉及合同条款内容、合同订立程序以及合同履行中的风险,可重点关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且表述是否严谨准确;是否按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定合同条款内容并审批;不可抗力因素、合同的一方因自身的原因拒不履行合同等约定条款。三是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及应对措施,加强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监控。设立风险部门或者确定专人对风险进行管理,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提前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规避、控制或转移。

(三)提升合同管理人才队伍水平

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基础。一是加强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及素养的培养。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对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进行深入学习,避免出现一些违反上位法的合同条款,导致合同文件的法律效力出现问题,促使合同文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二是加强工程技术及管理知识的学习。合同管理人员应熟悉建筑工程的特点、工艺、流程,具备档案、造价管理等知识,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及时解决合同管理人员在技术层面的短板。三是增强合同管理人员沟通能力及使命感。合同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内外部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承压能力,不因内外部的施压隐瞒合同潜在的风险,避免自身原因出现的错乱。

(四)提高合同管理信息化运用

信息技术运用是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的有效手段。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应尽可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合同信息的录入、上传、合同网上评审,合同执行过程中记录的留存,以及不同合同文件的分类、归档等,以实现合同信息的共享,保证企业各部门数据统一,各级管理人员在相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评审、分析和决策,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增强了合同评审的透明度,加强了过程监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要力量,在国有企业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全过程、系统性、精细化的特点,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机制,提升合同管理人才队伍综合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合同管理精细化水平,保证合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顺利实施,同时对全面加强建设领域廉洁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尚军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对策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9.

[2]刘玮玮.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措施探究[J].财会学习,2017(10):187-188.

[3]于浩.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19(30):131-132.

[4]赵路靖,何一帆.探索精细化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积极影响[J].商讯,2020(18):141,143.

[5]王铭.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21-22.

[6]雷田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智能城市,2018(2):60-61.

[7]孟沙.基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5):166,170.

篇(7)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工程与国外的合作越来越多,这使我国必须采取国际模式进行工程招投标,因此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的合同,是约束合同双方各项权利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目前工程建设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合同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合同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减少合同双方的分歧和纠纷,使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工程合同管理周期长

建设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项目必须循序渐进进行,这决定了工程周期往往较长,因此合同履约方式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合同订立初期没有料到的情况,因此根据工程实际进展需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工程合同管理效益显著

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统筹调控整个施工过程,实现工程的既定目标。在工程建设中,需建立合同意识,才能明确工程整体目标,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够使项目管理具有系统性,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从而提高工程效益,而且能够减少甲乙双方的纠纷,从而节约诉讼经费,因此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争取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工程合同管理变更频繁

建设工程合同周期长,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干扰因素多,这导致了合同往往频繁变更。合同需根据实际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这就要求对合同的管理需保持动态,同时由于合同变更导致的各种纠纷,因此合同变更处理要迅速、全面、系统的进行。

合同管理系统性强

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大、项目参与方多、合同种类和数量多,这些在工程中都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每一份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终止,都必须保持管理的系统性,才能管理好既有众多独立面又相互联系的合同,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工程管理法律要求高

工程建设领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文本众多,做好工程合同管理不仅需要懂得一般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精通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因此合同管理法律要求高。

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要求高

工程合同管理要求准确,但同时管理工作复杂、繁琐,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各种相关文件层出不穷,且不断更新,如果仅仅依靠人力进行管理,不仅准确性差,而且耗时长,信息传递慢,因此对工程项目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系统,才能对工程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同管理未得到重视

目前,合同管理的制度建设还不健全,从合同订立开始到合同终止,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且合同管理岗位在单位中也是属于比较低的岗位,这些都说明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

合同文本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目前,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条款不平等、合同文字叙述不严谨、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在签订合同时,业主和承包商往往权力义务不对等,赋予业主的权力过大,而对承包商则多强调义务。如合同中索赔条款是必备的,但是在许多合同中却可以回避。同时合同中的表述还常常出现不完整、不全面等现象,从而容易引起误解,导致产生不应有的纠纷。

合同执行难以实现科学有效

合同难以实现科学有效往往是由合同双方均不按合同办事引起的,部分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意识不强,且又不及时跟进必要的技术签证,这些都易导致延误工程进度,致使合同流于表面,工程的目标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强化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对策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工程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选择合适的人员。在合同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应根据合同实际出发,选择具备相关素质条件的本部门优秀人员担任;2.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学习,可通过电视讲座、实例分析沙龙等方式进行;3.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合同管理人员职业操守。

建立健全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使合同的实施有章可循。主要是建立健全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责任分解、变更、终止以及解除等方面。同时,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合同管理上也有出现新的问题,因此需根据实际不断完善原有的合同管理制度。

严把工程承包资质管理

除了合同订立双方需按合同办事以外,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各级承包商参与的各种市场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犯罪行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以确保工程建设市场健康规范的发展。

加强合同法律意识,较少合同纠纷

工程建设承包商往往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各条款未做仔细分析,尤其是对违约责任和条件没有做具体约定,这些都是导致合同纠纷的原因。因此,签订合同时必须仔细推敲各项条款,保证合同的严密性和合法性,以较少合同纠纷产生,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结语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显著较少合同纠纷,提高合同执行效力,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合同规定的目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做到合同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篇(8)

一、引言

合同是现代经济往来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企业能否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来着国内和国外的多重竞争压力,更需要努力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体系不完善、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忽视合同变更权利等问题依然较为常见,需要企业继续开展多方面的工作来加以完善。

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1.建筑施工企业合同体系不完善

1999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示范文本》、《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用于规范合同双方的市场行为,维护建设行业的市场经济秩序。同年,我国又颁布了统一的《合同法》,对于合同管理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然而,从近些年来的情况来看,已有的三种合同文本仅涵盖了施工、勘察设计以及监理三方面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工程类型的需求。此外,以总价方式作为工程定价方式同样也不适应于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建筑施工企业合同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也间接导致了一些诸如口头合同在内的情况产生。

2.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总结过去十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管理人员不了解,或者不重视涉及建筑行业的《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文件,并且没有将合同管理融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诸多的合同纠纷,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合同意识,忽视合同管理,往往不去深究签订合同的条款,直到发生争执和索赔时才引起重视;二是合同管理不规范,没有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直接导致合同管理的混乱局面;三是签订合同更多的成了一种形式,补办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权责不分的纠纷情况。

3.建筑施工企业忽视合同变更等权利

合同变更是建筑施工企业经常遇到的情形,主要有内容变更和主体变更两个方面,用以确保合同的履行。然而,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忽视合同变更等权利,没有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还体现在企业间来函和去函的管理上,同样没有作为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加以保管。此外,如果发包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及时支付款项,建筑施工企业往往由于害怕单方面停工造成违约,而未能行使抗辩权停工,从而造成垫资施工等问题。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

1.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建设合同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为了抑制无序竞争,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国家已经逐步加强了对于建筑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除了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加强了对于建筑行业配套法律如《担保法》、《仲裁法》的完善,以及具体实施细则的制定等。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未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尤其是法人代表和管理层人员,需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并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的建设合同体系,保障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2.建立现代管理机构和模式,强化履行监控和结算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对于合同管理的重视,从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合同应当实行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管理,以及各部门分别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对合同负有监督、指导和检查的责任,而各部门、单位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负责本部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为了保障合同的有效及时履行,还应当加强对合同的监控和跟踪管理,对于发现的影响履行的因素要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有关单位尽快做出回应。此外,合同结算作为合同履行的重要内容,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这样一来,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可以及时的行使企业自身的权利,维护企业正当合法的利益。

3.加强相关人员法律培训,利用网络实现管理科学化

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合同管理的质量,鉴于此,建筑施工管理企业需要严格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并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不仅要要求合同管理人员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建筑行业相关法律《仲裁法》、《担保法》等也需要加强了解。除此以外,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有选择性的了解一些涉及建筑行业的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等,从而更有效的开展合同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合同管理的信息网络化,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推动合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结束语

面对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家应当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建设合同体系,企业应当建立现代管理机构和模式,强化履行监控和结算管理,并加强相关人员法律培训,利用网络实现合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现扬.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3(4)16-21

篇(9)

2010年4月,我国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主要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规范,这其中就包含合同管理。合同是现代企业之间用于规范各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现代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形式。合同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合同管理的内涵

合同管理主要是指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转让、合同的变更、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终止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合同管理是企业之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合同管理对于保护合同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止企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舞弊等行为的发生。因此,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对于合同管理的过程进行了阶段式的划分。第一个阶段为合同谈判与签订阶段的管理。由于我国的法律赋予合同相应的法律效应,因此,做好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合同一旦签订,公司将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其责任,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二个阶段为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通过内部的监督等措施,促使合同约定的义务按时履行。第三个阶段为合同归档阶段。即在合同责任与义务履行完毕之后,对合同进行整理,并按照归档程序保存,以备查阅。

二、当前我国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其管理的力度。但是我国合同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得来的。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如:

1.合同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合同管理工作在企业中不能良好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于合同管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合同管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合同管理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包含五要素,分别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监督。高管人员对于内控的态度奠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调,如果高级管理人员都不能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要想其在企业顺利推行,恐怕存在困难。

2.合同管理运行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独立性较差。企业中的合同管理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只有保持合同管理的运行及监管部门独立于合同的执行部门,才能保证管理的效率。但是,当前一些企业中,合同管理运行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不具有独立性,甚至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合同管理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这都将会造成合同管理的漏洞,使得企业合同风险加大。这是合同管理现存的问题之一。

3.合同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企业合同管理往往针对其自身的管理,完善合同签订前的审批、准备,完善合同变更的相应手续和审查、完善合同后续的归档工作等等,这无疑是为企业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乐意实施这项额外的工作。同时,对于自己监督自己,高管人员往往都是排斥的。这些因素均造成了合同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

4.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缺陷。现代企业往往将合同管理归责于法律事务,大型的公司一般设立有法务部,中小型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往往是外聘法律人士为其提供咨询,这就是法务模式的合同管理,也是当前最流行的一种合同管理模式。但是,深入分析后发现,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法务部门往往关注的只是合同内容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管理的其他方面的关注较少。同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比如一个法律咨询员一天要签上百份合同,往往粗略的浏览下即签字报出。这都是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

三、针对当前我国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文分析的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我国的合同管理更加的规范,真正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体的对策有如下几点:

1.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企业均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合同管理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模块引入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对企业来说并不需要增加许多成本,但却可以发挥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管理效率的提高。一方面,信息化的合同管理可以有效规避人为舞弊、人为的错误等,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经过授权后,只有相关人员才能进行操作,防止合同内容丢失。计算机的操作往往会留下痕迹,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事后问责时也能快速找到相关的责任人。

2.建立合同管理的培训机制。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合同管理的动力不足问题,企业可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予以解决,之所以存在误区、不予支持,是因为高级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合同管理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培训无疑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应当主要关注合同管理的流程讲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合同管理的案例分析等方面。

3.建立合同管理的机制。机制是企业的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要想合同管理在企业中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关的合同管理机制,将合同管理各方面的内容制度化。使得员工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据可依,也方便事后追究或奖励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4.建立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的流程的建立可以使得合同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进行。企业应就调查与谈判、审核与批准、合同文本拟定、合同文本的会审、签署、盖章、履行、补充与变更、结算与解除、后续评估等环节的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这样以来,合同管理变得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嵇成能,唐玉根.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商业.2013(01):121-122.

[2]傅京华.浅论企业合同管理[J]. 中国外资.2012(12):20-21.

篇(10)

1 引言

工程造价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工程项目从开始筹划直到竣工为止全过程中建设项目所花费的费用总和,它是直接设计合同管理的主要要素之一,从经济学的观点上看工程造价是合同管理的核心问题,承包商就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支多收,用最经济、速度最快、最合理的人力和资源来配置以收到最佳的效果。

2 施工合同的概念及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

施工合同是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依据。工程中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履行合同内容,合同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而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项目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就是指从合同谈判的初期开始,直到保修日结束为止。现在对施工合同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了,合同中的条款应该清晰、周密、详细。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的甲乙方必须监督着施工的全过程,严格的执行合同中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对于合同原件、补充合同、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签证、设计变更、图纸等工程记录必须要妥善完整的进行保存,同时要求对合同的动态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合同能够有效的履行。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在于: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素,也是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措施;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施工企业在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基础上也直接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3 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3.1 合同签订时显失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的发包及承包单位应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目前施工合同中的绝大数条款是对发包方制定,其中大多只强调了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当双方发生了冲突时,合同对业主违约和赔偿方面的制约不够具体。因当今建筑市场上的竞争激烈,很多承包人在合同签订时都是处于弱势地位,承包商对合同中这些问题都不敢要求业主清晰明确的约定。至使问题一旦发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时,承包商就要承担相当的经济损失。

3.2 缺乏专业的人才

建设合同要求的方面很广,不仅仅要求合同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法律知识,还要求他们应该有很好的工程造价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这种高要求就导致了人才的紧缺。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因为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管理相应的合同或合同管理者缺乏专业性的知识而将合同简单化,并且目前有法不依的现象非常的普遍,签订合同的双方不认真履行合同内容,合同管理人员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一旦发生纠纷时就会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3.3 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在原则上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主从关系,而自觉执行合同中的条款,履行合同中的义务是合同双方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合同的大部分条款是对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很少,特别是违约赔偿的约定不详细,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3.4 缺乏合同管理体系

很多的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和监督不完善,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的管理手段落后,很多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不集中,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的部门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的归档程序没有明确的要求,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粗放,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4 加强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合同管理里是一门科学,它也是实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措施,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可以维护发包和承包方的合法权益,使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减少法律纠纷,促进工程顺利实施最终达到工程造价的顺利实施。面对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合同管理,有效地控制造价。在具体的施工合同管理中,主要的加强措施有以下几点:

4.1 认真制定合同,实现合同的程序化、规范化、合法化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的有效措施,这是合同双方关心的重点,也是招标工作的主要内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各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起草,合同文本应选择国家通用的合同文本。合同中的条款要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的结果,文字表达清晰严谨。在合同履行之后,当出现与预算相差很多的情况时,应及时的签订补充合同以弥补原合同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4.2 严格的执行合同的内容

充分发挥现场项目工程师的作用,支持他们严格执行合同,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合同能够有效实施。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减少返工、设计的变更和修改,控制除合同以外增加的额外费用,未经批准的项目费用一律不准签证和支付。

4.3 公正的处理索赔与反索赔

索赔时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一方主张权利的要求,因为工程合同一旦签订就确定了结算方式,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就要求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个条款,尤其是索赔和反索赔是合同的重要内容。根据事实证据和合同条款,另一方做出承认并予以赔偿相应的工期和费用。当然也可以采取反索赔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因索赔而引起工期或费用的增加会成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对象。因此,施工单位为了能真实反映出索赔情况,应建立起完善的工程索赔台账与档案,对索赔发生的原因、时间、索赔意向提交时间、结束时间、申请金额、监理单位审核结果、业主批复结果等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并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对合同要求工期内产生的每一笔索赔及时备案登记,在竣工时形成一册完整的台账来作为工程结算的重要资料。在此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合同管理要求,切实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以科学的管理程序控制好索赔管理工作的开展。

4.4 创造合同活动的良好外部坏境

大力倡导诚信原则,不管是业主或者承包商都应遵守这个原则,一定要杜绝为了眼前小利益作出不诚信的行为。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快各种担保和保险制度的推行,转移风险也是值得借鉴的。

4.5 加强合同后评估工作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最后总结阶段,通常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往往这个阶段很重要,它是对整个工程的一个评估,也为下一个工程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应严格合同管理,对合同规定与条款的多项履行情况进行严格审核,真正做好建筑工程验收工作,切实控制好工程造价。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最有效的措施,必须认真的加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建设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同时,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应认真履行施工合同中的各项规定与条款,加强合同管理,以相应的造价控制措施与方法认真处理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上一篇: 初中生心理教案 下一篇: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