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48: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产业发展的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者简介:郭锐(197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区域经济;陈丹(1969-),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服务、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27-0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潮急速席卷世界各地,以及技术信息化、服务市场化和外包产业化的大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一跃成为当今全球高端服务业的重要代名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处在由服务外包大国快速转向服务外包强国的重要关键期的客观事实。抢抓发展机遇,抢占优势地位,抢攻高端领域,这事关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局,也就离不开对该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规律问题和趋势问题的全面深入探讨。
一、服务外包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最早提出并使用“外包”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Praharad等人。这一提法在20世纪90年代一经提出后,随即被世人越来越多的使用和关注。不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解与阐释,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存在一定的分歧。这缘于他们的审视视角有所差异、理解思路多有不同、关注重点各自有别、阐释方法不尽一致。其中,从国际产业分工、企业经营战略、企业之间契约这三大视角,具体理解和阐释“服务外包”概念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
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视角来看,服务外包无非是生产过程在新时期、新背景和新条件下,进行的新的国际分解或国际分工活动。由于与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截然不同,因此服务外包在推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以及增进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上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对此,朱晓明、潘龙清和黄峰(2006)提出,服务外包是指原本应当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转而以从第三方机构购买相关的服务或产品的方式来完成。毕博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2007)提出,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多原本应当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可以转交给更具比较优势的外部专业服务商来完成,从而让企业在成本支出控制、运营效率提升、市场应变能力、经营效益增长、竞争优势保持等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张杰、李勇和刘志彪(2010)提出,服务外包在当前国际产业分工快步由产业、产品层面转向工序层面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着重要角色,它是把某一类别产品的生产工序具体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分别由具有相对要素禀赋优势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来承接的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②
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来看,服务外包主要是指各类企业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市场优势地位的一种商业模式。严勇和王康元(1999)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集中全部的力量与资源,以巩固和扩大自身在核心业务领域优势地位的战略目的,而把一些非核心业务转交给外部服务商来完成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杨丹辉和贾伟(2008)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进一步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及开支、提高经营效率及效益、确保竞争能力及优势的战略目的,而尽可能地借助外部专业力量的部分替代作用的新型商业模式。陈咏梅和鞠胜(2009)提出,服务外包是企业对自身的生产流程、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的全新的组织安排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更好地保持和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这意味着企业对原有的具有高度的内部化和一体化特征的生产及服务模式做出新的更大的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生产及服务模式。由此,原有的企业内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将更多地被分解和体现到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的产业价值链上。③
从企业之间契约的视角来看,服务外包具有鲜明的企业之间委托合约关系的特点。卢岩(2005)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合同约定的方式,委托外部服务商提供相关的需求服务及产品,或是转交第三方机构代为销售自身的委托产品及服务,从而使企业之间形成和保持一种更加具有层次化、松散化、灵活化和长期化的合作关系。卢锋(2007)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各类合约的方式,把一些自身的投入性业务不断地转交给外部的专业服务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④江小涓(2008)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合同约定的方式,让外部的专业服务商参与转接一些原本是由自身来完成的一部分业务环节的经济过程。⑤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服务外包”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和多领域的理论阐释及解读。不过,这些概念的界定大多数是从对服务外包现象的客观性描述的角度做出的,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理解更多地脱胎于“制造业外包”这一原有的概念。另外,一些学者的定义涉及到服务外包的主要特征、层次范畴、发展动力等内容,但是已有的论述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学理性。
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动力问题
产业发展的迅捷性和持续性主要取决于动力充足与否,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一直有着较多的关注度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外部环境动力和内部推动力量是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性因素。陈菲(2005)指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动力主要由技术环境动力、经济环境动力和市场环境动力三个部分组成。技术大革新尤其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无疑是导引和推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动力条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高涨迭起,使得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资本、技术、信息、人力等各类要素禀赋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和竞争融合程度前所未有的显著增强,从而助推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掀起一浪浪的兼并重组;急速变化的业界格局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催动以灵活多变、反应敏捷、利润长效为诉求目标的动态化的产业联盟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内部推动力量主要是指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际运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及提升。⑥马卫红和张娟(2007)进一步从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学视角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予以具体剖析,她们指出服务外包产业的基本生产方式和投入流程变革等与产品内分工理论相符合。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外包合同业务,最大程度地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树立较高的国际品牌知名度,维持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这些是促进服务外包企业不断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业绩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不断促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具体涉及到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队伍状况、管理运营状况、资格资质状况和规模实力状况等多个方面。换言之,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发展水平。综合上述各类因素,赵文君和刘卫华(2012)提出一个可被量化的公式,即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业务品质+价格竞争力+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运营+资格资质+规模实力)+企业属地效应+政治经济环境。
服务外包产业先发优势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战略性、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是拉动和保障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其中税收优惠政策的独特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就成为一些国家刺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繁荣的不二选择。对此,康世硕(2012)指出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其实就包含着这种战略性的政策考虑。尤其是对进一步提高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化程度,大幅削减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成本,承接新的更多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等有着明显的刺激和拉动作用。由此,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进入新一轮的布局调整期。
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问题
毋庸置疑,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的挖掘、提炼和概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过,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不足、研究热度不高,研究成果不够丰富、不太深入,大多数是一笔带过式的或是点水点睛式的分散化探讨。
早期的服务外包只是局限在极少数的传统行业领域内,整个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始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软件服务市场的巨大需求,其最初与控制生产成本没有太大的联系。换言之,对相关业务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詹晓宁和邢厚媛(2005)指出,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局面,与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潮流而纷纷调整经营战略,把自身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非核心业务流程,以合同委托的方式,转交给具有成本相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来完成,从而形成一种基于产业价值链管理的新模式不无关系。⑦这意味着传统的主要是基于生产业视角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这一观点应当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即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的视角而非仅仅是第三产业的视角来审视和探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其规律问题。只有敢于打破传统思路,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才能够更快地实现“赶超式”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此,朱智和赵德海(2010)提出在以生产业为基础和发展主线的同时,统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生产业发展,竭力盘活第三产业内部的生产业、消费业和公共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肖琛、陈雯和袁丰(2012)进一步提出从三个层面具体探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对服务外包产生根源的探讨,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两大学说流派,前者集中从经济学的视角指出服务外包产生的内在原因是成本优化问题,而后者则集中从管理学的视角指出服务外包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组织结构问题。二是从进程层面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探讨,主要涉及外包内容、外包方式、外包效应、外包关系等内容,从中可见由信息技术外包(ITO)到业务流程外包(BPO)再到知识流程外包(KPO)的转型和升级过程势不可挡。三是从布局层面对服务外包区位选择的探讨,区位优势、效率优势、格局优势、决策优势等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但是对这些优势产生和形成的机制化因素的探讨不够深入。
服务外包作为当代服务贸易的一种新兴模式大行其道,与其很好地切合现代信息技术、全球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的不断变化不无关系。朱胜勇和李文秀(2009)指出,越来越开放化的全球服务业市场,更加差异化的全球劳动力成本现象,集中优势资源并努力优化成本结构的迫切要求,促动各类企业不断以外包方式大量转移自身的业务流程,也使得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卷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链条当中。⑧而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才队伍和体系建设这两大关键性的因素,这从印度、爱尔兰等服务外包产业先发优势国家的发展历程当中足见。王晓红(2011)指出人才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尽快有效缓解服务外包产业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端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供需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尖锐矛盾,改变“人难招、人难留”的不利局面,尽快建立健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及服务体系,就必须加快探索服务外包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扎实完善的体系建设必不可少。孙彦军(2009)指出这主要涉及到专业人才、接包能力、客户资源、品牌建设、优惠政策、法律法规等核心内容。⑨
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问题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普遍看好未来一个时期的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认定其是引领全球经济最终突出重围的关键性力量,尤其是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局面寄予厚望。这些研究成果从产业动态、产业潜力、产业结构、业务领域、优惠政策等方面,对全球及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分析。
虽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巨大影响之下,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短期性压力,但它仍然是引领新一波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主力军,其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不可预估。苏武江和齐延信(2010)指出,未来中国和印度这两大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承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业务的最主要地区。预计到2015年,中国各类企业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总金额将一举突破560亿美元,中国国内及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从而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加速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过,国内和国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不完全相同。包雷(2011)指出,从国内发展趋势来看,市场规模进一步继续扩大、市场环境更趋良好、相对优势更加明显,一些中心城市成为更多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主力军。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伴随着该产业的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而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国际外包业务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其技术标准和知识含量持续提高。与此同时,融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体系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离岸外包方式进一步强化。刘英奎(2013)的看法与之相似,他认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将继续以强势发展的喜人姿态快步向前,全球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得益于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促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并成为国家角逐的新高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峻和复杂的局面,其服务外包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同时加速迈向崛起成为服务外包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高端业务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集群式发展的产业态势迸发出巨大能量,各类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会扮演推动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⑩
得益于产业政策的更加明确、产业环境的更趋优化、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人力资源的丰沛充实、内需市场的充分挖掘等诸多有利因素,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会继续保持骄人的发展态势,这已经是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基本共识。由此,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体层面的研判就成为一个热点。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12)提出,伴随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步入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其巨大的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和释放;在岸外包市场的巨大潜能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而离岸外包市场将迎来新的更大的转变机遇;整个产业加快步入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建设的新阶段,以往的无序化、低端化、同质化的竞争局面会彻底扭转;外包企业之间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成为一种常态,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大型服务外包企业集团开始更多地谋划和落实全球布局战略。(11)中国能否真正地崛起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强国,将取决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这两个关键方面。对此,曲玲年(2011)以未来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研究主题,指出北京市将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当中继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这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扶持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诸多优惠举措密不可分。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喜人局面,这其中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出现员工数量超过3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位列全球同业50强的世界知名企业。未来十年,北京市将不乏员工数量超过10万人的超大型服务外包企业集团,其综合实力将跨入全球同业20强的行列。目前,中国各地方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性的、特定性的政策优惠区域,加快向资源整合、要素集聚、持续创新和载体创造为一体的更高级别的复合型产业发展功能区的目标迈进。鼎韬(2011)指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未来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这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化建设和立体式发展为导向,着力突破各地区同质化发展的尴尬局面;二是借助产业园区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形成完善的产业共生体系;三是继续加强相关政策引导的同时,把品牌建设提高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四是产业园区建设日趋成熟的同时,其城市化转向明显加快;五是以内生增长为目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六是角色转变加快,努力成长为综合性的投资商将取代目前的单一性的服务商成为更为紧迫的发展目标;七是以云技术等尖端技术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八是“三区”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不断形成,即产业园区、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的共同发展。(12)
注释:
① 朱晓明、潘龙清、黄峰.服务外包: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机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5-17.
② 张杰、李勇、刘志彪.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04).
③ 陈咏梅、鞠胜.外包的界定及其形态、特点研究[J].商业研究,2009,(07).
④ 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2007,(08).
⑤ 江小涓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
⑥ 陈菲.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2005,(06).
⑦ 詹晓宁、邢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5,(04).
⑧ 朱胜勇、李文秀.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部分OECD国家服务外包的分析[J].软科学,2009,(05).
⑨ 孙彦军.浅析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经济,2009,(09).
(一)三次产业均实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
2003年,我国GDP实现11669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47万元,增长2.5%,增幅比上年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1778万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为37669万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14.78%、52.9%、32.3%。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第二产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和第一产业、服务业增速总体保持平稳、第一产业增速较低且比重呈现下降的特点。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服务业呈现出积极变化,增幅加快,长期以来存在的第一产业、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局面有所改善。
(二)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粮食生产出现转机
一是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面积持续扩大,养殖业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二是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优质早稻、优质专用玉米和“双低”油菜面积已分别占总面积的70%、27%和69%,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三是主要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粮食生产自1998年以来连续5年减产后,今年出现重要转机。
(三)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3年第二产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近年来,重工业的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所占工业比重逐年增加,据统计,2003年重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已上升到64.3%,比2002年62.6%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这一比重又上升到67.1%。
(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从1991―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3000亿元左右增加到2751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超过了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24.6%。对GDP的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2%逐年稳步提高到2003年的3.9%。高新技术产业已由先导性的新兴行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和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扩散,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五)服务业增长平稳,内部结构有所改善
同工业相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略低一些,但总体看,目前仍保持较平稳的发展态势。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但全年增加值仍实现了37669万元,同比增长6.7%,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8774亿元,同比增长8%,比去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的增长来看,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房地产、物流、电信等新兴行业增速加快,服务业结构有所改善。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了进展较快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三产业总体上还未扭转发展滞后的局面。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约占40.6%,加上传统服务业产品比重仍然较大的金融保险业,整个传统服务业比重达58%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等商务服务业发展缓慢,总的比重仅30%左右。我国产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
二、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农业生产由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将会继续保持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增速和占GDP比重将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发展将呈现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的趋势特征。
(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加快发展
一是随着国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轻工业发展加快,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将得到改善。二是与当前供给瓶颈行业投资相关联的制造业领域,如与电力投资相关的锅炉及原动力设备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与运输能力扩容相关联的船舶制造业、专业港口建设、铁路建设用材料和设备制造等,增长速度将会加快。三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格局。
(三)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
优势。
就目前发展的状况而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条件已经成熟,但自身的发展水平还很低。
一、文化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确提出在五年内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15%的增长。
“十二五”规划中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文化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经过经济学家的研究,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我们能够生产的文化产品,拥有的文化品牌,特别是拥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那么我们的文化产业总量将大于国内城乡居民实际的文化需求空间;反之,我们将连自己的文化市场份额都被其他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景区替代。
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多年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一直以文化遗产、优美的风景来吸引广大的游客。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以去年为例,避暑山庄共接待游客人数 98,6345人,实现经济收入1.086亿元。平均下来每个游客人均消费为110.1元。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的是景区门票这种单一的经济来源。缺乏经济活力与竞
争力。
(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景区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与景区相结合,可以将景区活化起来,使景区变得更有生命力,使景区成为有特色、有内涵的景区。从而在众多景区中脱颖而出。
(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就目前而言,景区的收入来源单一,要实现经济的增长,每迈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文化产业覆盖面较广,投入小而回报大,被誉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景区经济效益的增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曾经谈到“虽然很多文化事业单位不愿提及,但实际上经费问题也是使他们主动走上文化产业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这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如果福利不改善,待遇不提高,就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使整个景区的发展也变得死气沉沉。发展文化产业是景区实现经济增长的
捷径。
(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景区的职责所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被世界所关注。当今社会,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文化产业也提出了新的期望和新的要求。避暑山庄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载体,承担着守护、传承、教育和发展的责任。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我们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好古代文化遗产同时,世界文化遗产肩负着推动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我们的景区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又好在哪里,为什么能被认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向大众传播的东西。我们需要文化产品作为载体,生动、物化的传播景区蕴含的深厚文化,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先进者的经验
虽然振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多年,但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在景区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中,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和中国的故宫是东西方的不同代表。虽然所处区域、文化都不尽相同,但二者都同时引用了资本运作文化产业。使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
价值。
就故宫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发展中的体制问题、品牌之争、人才缺乏、资金困窘都是其要面临的严峻问题。据悉,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都作为一个由政府投入的全民所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而发展文化产业则是企业行为,不同于单纯的事业管理。为发展文化产业,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变革的阵痛。机构上,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成立了经营管理处,作为专门的机构管理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体制上,故宫博物院实行事业、产业部门划清,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力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条线各自独立的模式进行管理。现在,服务处更名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独立的法人进行经营运作。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服务中心的运作几乎是无成本运作,盈利是必
然的。
目前,“故宫”和“紫禁城”两个商标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列入驰名商标名册表。经营者认为只有把品牌创建起来,才能把文化产业做起来。解决人才难题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故宫服务中心自己投资,聘用故宫专业人员研发旅游纪念品;二是依靠社会力量,与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合作来研发文化
产品。
在资金方面故宫主要的商业合作模式都是由企业出资,故宫博物院以品牌或人才技术入股。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而在日本、香港及上海建设的迪士尼乐园的投资模式均为:当地政府或当地企业占有过半数股份,迪士尼公司持有其余股份,双方按投资比例分担投资风险的运营模式。迪士尼乐园周围的相关产业也都纷纷转变为服务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避暑山庄发展文化产业的趋势和方向
1.文化产品突出特色
对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而言,我们拥有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就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本。利用这样的资本吸纳资金投资,利用我们本身具有的文化,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借鉴故宫的成功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文化资源,把握事业与产业,传统与现代,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探索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
道路。
按照商品类别和客流分布,重新对整个山庄和外庙进行规划布局,对环境和服务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逐步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礼品店。将电子销售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在服务公众的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文物遗产保护与文化产品经营的关系,做好以文化产品为特色的服务。深度挖掘蕴藏丰富清代皇家文化元素,为产品研发创造条件。通过广为博采,推陈出新,吸收现代高科技生产加工技术,开发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经典文化产品,满足游客的文化消费和需求,实现对游客的
服务。
我们应采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借鉴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产品开发。开发本着文化资源使用以我为主,吸收社会力量为我所用,产品生产打样由我审核,产品知识产权归我所有的宗旨,不断探索适合山庄发展的文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道路。
2.合理安排融资方式
资金来源我们可以考虑两个方面的融资方式,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即银行定期贷款或政府扶持,而权益性融资包括风险投资及寻找合伙人的方式。
在权益性投资方面,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职工变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持股人。在盈利后股息的分红代替单位的福利,这样既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使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将景区的发展当做自己的事情。在寻找合伙人的方面我们应尽量与有实力的经济实体合作,规避产业发展的
风险。
四、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分为以盈利为核心的经营性和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的两大部分。在建立文化保护方式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应互补的市场经营性文化产业,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要掌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根,发展是枝干,经济效益就是果树上结满的累累果实。
第三代数字通信为媒介产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技术前提,同时也将产生强大的消费需求,从而引发传媒产业的重新洗牌,媒介产业的经营管理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大融合
“媒介融合”是产业融合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于美国机械工具产业早期流变的研究。他认为,在19世纪中期,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 Negroponte,1978)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他认为这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媒介融合是技术进步、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产物。
其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是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量。新技术成果的出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引发新的需求方式,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技术的发展引起产业分工的细分和专业化,也促进了合作融合。同时,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度和依赖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信息的多样化和便捷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消费元素,大众媒介时代开始向分众时代转化,手机、MP4与网络电子技术的结合成了新的消费热点。
其二,媒介融合是企业立足于竞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需求。实现媒介的融合有利于实现成本的内部化和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此外。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存在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增”,即每增加一单位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长比率大于其成本的增长,也就是说,传播业的成本大部分在第一次制作时就已经实现,信息的多次使用所增加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即边际成本为零,而收益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分工合作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获得较高的收益。
3G时代媒介融合的最大特点将是终端融合的加速发展。终端融合即“3C融合”,指终端设备及其信息平台和服务内容的融合,主要指电信、计算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三合一。“3C融合”以无线网络为突破口,使各类设备都能方便地登录到其他网络中,用户只要选择一家网络运营商就能够方便地享受广电网、因特网和电信网提供的大量内容服务。3G技术实现了媒介的便捷性,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网络服务。除了手机与网络的融合、手机与报刊的融合。手机娱乐方式的多媒体化已经不是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9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已达到1.省略这样的独立WAP站点。三是业务嵌入类的,以屏幕保护、壁纸、开关机画面等形式为主。四是移动搜索类的。3G牌照下发后,嵌入式手机广告会得到迅速的发展。手机广告的亮点在于把移动电话和广告结合起来,形成客户、商家和运营商三方受益的局面。一方面,手机是一种新型媒体,广告公司和商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广告信息,等于把握了本地具有消费能力的客户,广告效果好,针对性强,信息的抵达率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和促销手段;另一方面。对于移动公司来说,移动广告业务使网络承载的业务量大为增加。在获得丰厚业务收入的同时还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监管制度的完善
传媒与其他市场主体不同。具有盈利性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传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舆论与党和政府、社会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尤其是当今信息高速传播、媒介互动性和自主性增强的情况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普通公民可以随时拍下、写下身边的新闻,并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媒介的受众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介下只接收信息的受众。
其次,如前面提到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媒介融合会伴随对管辖权限制解除的要求、产权之争和利益之争,同时,媒介的融合、传媒产业的集团化可能导致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垄断的加剧。
此外,笔者认为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出现,也将为媒介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课题。无论是2G时代还是3G时代,手机的基本功能都是私人通信工具,手机作为媒介对信息服务的私人化和个性化提出要求,也对个人信息的安全、私人空间的保持提出了挑战。个人信息泄露的消息不断出现,网上银行账户被盗时有发生,对手机垃圾短信的抱怨更是常常发生。3G手机在未来可能会用于比当前互联网更多的业务,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新犯罪形式提供了新的领域,因此传媒的市场行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然而。传媒市场行为又离不开市场指导的基础作用。如何实现传媒产业健康、均衡、平等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政府约束力的触角该伸多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我国当前传媒产业的现状,传媒业应按步骤有条理地发展和改革:
实现政府的权力退出、传媒产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由竞争;建立现代化的传媒管理体制,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全民监督机制,限制、消除不法或虚假信息的传播;加快对私人信息和财产保护的技术和法律发展,防止新型犯罪的发生,保护国家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一、创意产业在各国政府大力扶持下正成为崛起中的朝阳产业
创意产业概念自从1994年被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就引起了世界关注,发展创意产业一时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热议的话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创意产业发展。1995年日本政府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战略方针,扶持创意产业发展;1997年英国政府把创意产业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对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进行基础性理论研究,提出了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2005年英国政府推出把英国打造成“世界创意中心”的宏伟计划;1997年韩国政府提出“设计韩国”战略,把创意产业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1998年新加坡政府把创意产业确定为21世纪战略产业,并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此外,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荷兰、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都纷纷出台多种措施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创意产业获得迅速发展。在英国,与1997年相比,2006年创意产业增长了93%,年均增长率6%。创意产业是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数量占英国就业人口的50%,创意产业对英国GDP的贡献率高达8%。在美国,2007年总体版权产业就业人口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51%,总体版权产业增值占美国GDP的11.05%。在日本,创意产业的产值在2003年时就已经超过其汽车业产值。在德国,2008年创意产业年产值占德国GDP2.6%,成为仅次于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的第三大产业。在荷兰,2007年全国47%的就业人口都从事创意工作,首都阿姆斯特丹已成为欧洲的时尚之都。亚洲的韩国也是世界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佼佼者,韩国的电视剧、电影、音乐、游戏、漫画、动画等,在世界创意产业中皆占据了一席之地。韩国动漫游戏产业目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生产量占全球30%,其产值超过韩国汽车工业,是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目前,世界创意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8万亿美元,且以5%左右的年速在递增。创意产业正成为全球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
二、创意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
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崛起的新兴综合性产业,这使得创意产业先天就具有了全球化的本性。创意产业因具有文化属性的本质特征,这使创意产业全球化除了具有传统的经济全球化表现形式外,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创意产品中包含的文化元素的全球化。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来自不同文化的元素往往被创意者运用在同一创意产品之中,就使创意产品因此具有了多文化元素的特征。文化的全球化为创意元素的全球化提供可能性,创意产品市场的全球化要求创意产品必须包含多文化元素。
创意产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来自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凭借其技术先发优势和全球经营优势,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创意产品直接出口、资本扩展、品牌推广以及管理模式输出等形式实现创意产业向全球扩张,因此占据着世界创意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通过品牌授权经营,目前在全球已拥有4000多家品牌授权企业;德国贝塔斯曼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模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英语商业图书出版集团,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万会员,是世界媒体行业位列第三的超级集团。
国际合作是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实现全球扩展的重要途径。创意产业的国际合作方式主要有合作开发、生产(服务)外包、利用专利生产、品牌等。合作开发可以结合两个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产品,实现双赢;产品外包、利用专利生产、品牌等方式是创意产业发达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途径,是创意产业后进国企业参与创意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模式。如动漫行业中的各种衍生品如玩具、服装等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外包形式由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来完成。在这种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处于创意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掌握着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创意,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主要从事加工生产以及部分非关键技术的研发,大多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三、原创产品的衍生品开发正成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生产和消费将在时尚和文化价值引导下进行,呈现明显的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趋势。创意产业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创意能够赋予商品特定的文化属性和象征意义,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归属感,满足其对品位、时尚和特定身份的追求。创意的文化元素形式各异、内涵多样,原创产品中典型文化元素能够与多种产品结合,产生大量的衍生品。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创意产业的衍生品产值远超过原创产品的产值,成为创意产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例如,在电影行业,一部成功的影片,不仅会在音像制品、图书、服装、玩具等传统领域衍生出相关的产品,而且还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以电影情节为主题的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一项资料显示,美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来自票房的仅占27%,而来自电影的衍生品开发和销售的占到73%。在迪斯尼公司的全部收入中,电影发行加上后续的电影和电视收入只占30%,而来自主题公园和品牌销售的收入占70%。世界著名的米高梅电影公司甚至将电影衍生品的经营收入称为公司经营的“安全阀”。
在动漫行业,动漫的衍生产品包括含有动漫元素特征的服装、游戏仿真玩具、食品、饰品、装饰品、广告、图书、杂志等,像中国蓝猫的衍生品就多达6600多种。动漫游戏同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构成动漫产业的庞大产业链。国外经验数据表明,在整个动漫游戏的庞大产业链中,70%-80%的利润来自周边衍生产品。2006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产值2800亿美元,而与动漫游戏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却在6000亿美元以上。日本动漫公司深谙此道,因此将动画片本身视为整个产业链和周边产品的广告。在制作动画片之前,就做好其周边产品的开发规划,动画片放映之际,相关产品开始热卖。日本动漫公司在欧美市场,甚至免费将动画片提供给电视台播出,其用意正在于树立日本动画的风格形象,为其随后的衍生品销售做宣传。
四、数字创意赋予了创意产业的时代内涵,数字创意产业正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产业
发展迅速的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对创意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产生着深刻影响。数字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创意产品的形式不断翻新,创作过程大大缩短,创作成本迅速降低,创作质量显著提高;使创意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专利文献的出版由纸质书刊到光盘到数据库的发展,电子书、电子杂志、数字报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形式,即出现了数字阅读形态。
数字技术革命催生出数字创意产业群的诞生。该产业群涉及数字出版、数字动漫、数字视听、移动内容、网络游戏等众多领域,由一系列新的产业群构成。如数字出版,其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作者和出版社、中游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的数字化图书销售商,涵盖电子图书、数字报、数字音像、电子杂志、网站、手机报、网游、动漫、多媒体等领域。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增长速度保持在40%以上,其产值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2007年)。目前,网络游戏业是美国最大娱乐产业,其产值早已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数字娱乐产业已成为英国第一大产业;动漫网游产业是日本的第二支柱产业,是韩国的第六大产业。数字创意正引领着创意产业发展,催生出一批新的主流产业。
五、先发优势、版权保护、重视研发、归核化等措施铸就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世界创意产业领域中的绝对竞争优势
率先发展使发达国家在世界创意产业发展中取得先行者优势。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以后,为实现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升级替换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物质技术基础、多年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高超的全球融资能力、以及超凡的网罗全球人才资源的能力等条件,率先发展创意产业,并借助先发优势,成为世界的创意中心和研发中心。目前,发达国家拥有世界创意产业的绝大部分核心版权,掌控着世界创意产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例如,在软件领域,美国软件雄霸天下,其软件销售额约占全球软件销售额的2/3,几乎垄断全球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市场;在影视领域,美欧电影风靡全球。其中美国电影业全球最发达,其电影国际销售额占全球份额的85%,仅米老鼠和史努比两个动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收益每年就超过500亿美元。美国作为世界创意产业的最大出口国,早在2002年,美国仅核心版权产业中计算机软件、电影、录像和出版等四大行业的海外销售额高达892.6亿美元。据统计,在世界文化产品市场,发达国家拥有87%的市场份额,其中美国43%,欧洲34%,日本10%。
保护版权及其邻近权利是发达国家巩固创意产业优势地位的利器。在版权或邻近权利保护方面,国际上有体系严密的国际版权保护公约或条约如伯尔尼公约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等。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其创意产业即版权产业崛起过程中,为促进其版权产业发展及其在全球竞争力提升,实施了全面的版权保护战略:如设立政府部门的版权保护机构如隶属于国会图书馆的版权办公室、隶属于商务部的国际贸易局和科技局等;成立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如“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等;加强版权立法,《版权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先后被颁布;积极推动版权保护国际合作,在积极加入国际版权保护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建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新型国际版权保护体制,借助其对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影响力,使对其最有利的TRIPS协议最终获得通过。
高研发投入是发达国家谋求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法宝。2007年全球R&D经费投入总额1.07万亿美元,其中七国集团R&D经费投入合计约0.7548万亿美元,占全球R&D经费投入总额的70.5%;而美国2007年的R&D经费投入约0.3688万亿美元,占全球R&D经费投入总额的34.5%。R&D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最重要指标。经验数据表明,当该指标小于1%时,该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技术进步重在技术使用;当该指标介于1%-2%之间时,该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技术进步重在技术改进;当该指标大于2%时,该国进入稳定发展期,技术进步重在创新。OECD国家总体这一指标2007年为2.29%,(其中德国为2.54%,美国2.68%,日本3.44%),而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的该指标在5%-10%。与之相适应,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量和拥有的有效专利量也最多。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2006年国际专利申请中,仅美日德三国就占58.8%。2007年,世界范围内有效专利总量约630万项,其中美国180万项和日本120万项,两国合计约占总量的47.6%。2009年国际专利申请总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中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和瑞典。其中美日德三国合计占总量的59.2%。美日德法英等工业大国占据着全球专利申请的最主要地位。
实施归核化战略使发达国家创意企业能够雄踞世界创意产业价值链高端。根据归核化理论,企业依据业务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将其业务向企业核心能力靠拢,将其资源向企业核心业务集中,即将其业务集中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以加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应剥离与企业核心能力没有直接关系的非核心业务,并设法占有能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外部资源。归核化的结果是企业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坐享丰厚高额利润。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属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发达国家的创意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凭借拥有的核心技术、信息、品牌、管理方法、营销网络、优秀研发团队等高端资源,通过归核化,牢牢控制着研发环节和流通环节,成为全球创意产业核心版权的主要控制者和创意产业外包业务的主要发包方。
六、承接创意产业外包业务正成为创意产业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重要捷径
根据外包理论,外包业务的发包方通过将带有共性的基础性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一方面可以在低成本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专业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尤其是专注核心技术研发,从而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增强并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迅速应变能力。而离岸外包业务的接包方凭借本国的良好综合环境、成本优势、区位优势、文化适应性以及企业的卓著诚信等优势条件承接外包业务,不仅可以拓展企业业务的市场范围,实现规模经济,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而且可以利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所提供的有利时机,通过与发包方结成战略协作关系,承接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外包业务,直接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重组,走向产业价值链纵深,并最终缩短与发包方之间的产业链差距。
例如,在国际动漫产业市场,日本、加拿大和韩国是美国之外的世界动漫强国,三个国家都是从外包做起的,基本都有大约10年的大规模承接外包经历。日本20世纪70年代承接外包,80年代原创崛起;韩国和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承接外包,90年代原创崛起。日本的本土原创动漫产业是在承接美国动画制作加工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产业链结构严密、运营机制成熟的产业,日本动漫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动漫大国强国。即使今天,日本仍然是美国高水平动画外包的承包国。同样,韩国是在承接日本动漫产业外包业务过程中,使韩国的动漫产业得到发展,并形成本民族创作风格,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加工厂。再如,印度经济的辉煌很大程度源于承接国际外包业务,印度目前拥有全球软件外包业务65%的市场份额,享有世界软件大国美誉,有“世界办公室”之称。
创意产业发达的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是当今世界离岸外包业务的主要发包国,其中美国约占2/3,欧盟和日本合计约占1/3。而中国、印度、爱尔兰、捷克、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和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是全球离岸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国。目前,全球外包业务仅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跨国公司经营理念的进一步变革,非核心业务离岸外包将成为大的趋势,未来5-10年将迎来全球离岸外包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为创意产业后进国家迎头赶上创意产业先进国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R].2009.
2、吴晶晶,马勇,白旭.科技研发投入增加难掩中国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DB/OL].新华网,2007-03-06.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专利报告[R].2008.
中图分类号:F49;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35-02
物联网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同时也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艾什顿在1999年提出。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互联网2005.物联网》中正式采用物联网说法。物联网(IOT)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它包含了三层含义:(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2)物联网的用户端可以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3)物联网是可以进行智能控制、自动监测与自动操作的。
一、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十分重视,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就提出要建设信息网络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又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同时出台了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共启动了28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013年10月又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共同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物联网研发项目的支持,已经累计安排物联网专项资金15亿元,陆续支持了500多个研发项目。
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地方政府出台地方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对企业为主体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进行扶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推广物联网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到了纺织、冶金、机械、石化、制药等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是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市场前景良好,增长速度不断攀升。到2014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8.46%。
中投顾问的《“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物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构成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从应用领域角度看,2015年占据我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其中智能家居领域由于和日常生活高度融合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智能交通中的车联网以及智能医疗领域,由于需求空间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在2015年获得了大量的市场投资,在2016年其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
预计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理念也日趋成熟。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发展迅速,真正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被认为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辽宁省在物联网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网络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物联网产业也必将成为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加速产业信息化智慧化的核心推动力量。
二、辽宁省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电网、工业自动控制,数字医疗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物联网试点和示范项目,并且取得了初步进展。
例如,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基于物联网的绿色通信机房,为维护人员提供机房实时能耗水平并提供能耗优化建议,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与整体能耗,体现了物联网的智慧应用的优点。通过部署统一标准的各类感知装置,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并且遵循统一信息模型和通信规约,系统统一对感知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2-0063-06
一、引言:支付创新顺应了“互联网+”商业形态的发展变化
“有贸易必有支付”,自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诞生以来,以货币为载体的支付工具在不断变化,无论是代用货币、信用货币还是虚拟货币,其存在形式随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演进,因此可以说:贸易推动了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随着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社群和个人需求的差异必然需要一个多层次的商业环境,支付不单是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而更多转向服务和金融产品的购买。在“互联网+”时代,伴随蓬勃发展的电商引领的支付需求,通过柜面办理支付的传统交易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支付需求,依托互联网发展的新型支付工具不断涌现并得以快速发展,基于银行体系的支付交易规则也处于不断更新与迭代中。
毫无疑问,近年来电商经济推升了中国商业流通效率,推动了市场价格公平,自由的购物体验和良好的支付体验尤其使青年人淡化了刷卡支付的概念。平台电商和虚拟账户交易与支付的闭环使用结合得似乎非常完美,甚至没有第三方平台介入的机会。在新兴商业领域(订单消费、对称消费),其使用的便利性也超过了传统货币支付形式,借助于O2O商业模式抢滩,代表虚拟账户的电商支付平台开始积极布局线下,进入传统银行卡市场结算领域。数字显示,2015年三季度,非银金融机构处理网上支付业务交易额12.8万亿元,移动支付金额5057亿元,而同期银行卡跨行交易额为11.01万亿元。非银机构线上与银联线下交易总额已各占半壁江山。
从全球范围看,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增长至1.7兆亿美元,到2017年将达到2兆亿美元。在此期间,跨国电子商务预计增长21%,而国内电子商务增长9%。由于各国的商业环境和监管政策不同,各国不同网上支付工具交易占比有很大的差异,银行卡网上交易和本土虚拟账户支付并存依然是支付主流,但从消费习惯改善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不容置疑,网络支付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互联网金融企业资本利得的融资优势和快速的“烧钱”营销方式极具市场竞争力,而传统金融企业则受到国家财税政策和审计的严格约束,金融监管的不对称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快速应变能力和驱动创新能力。业界普遍开始有这样的疑问:银行卡支付时代过时了吗?从金融改革的角度看,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变革必将引导支付产业顶层设计变革,银行由传统“存、放、汇”向“理财、投融资、综合支付”的现代银行转型,由传统金融信贷供给向供应链金融供给变革。银行卡业务因其天然的合法性及多年发展的成熟性,在世界各国一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跨境离岸人民币结算和个人支付业务需求上升空间广泛;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境内支付需求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刚刚起步。同时,从维护国家金融信息安全、防止输入性支付产业风险的角度出发,银行卡产业尤其是民族品牌责无旁贷,仍有巨大的存在价值与拓展空间。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银行卡产业适应整个金融体系变化、进行市场化变革、满足和顺应互联网“沟通自由、消费自由、支付自由”的发展理念及其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银行卡产业有能力顺应支付市场变革
(一)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产业成熟度高,有着浓厚的市场积淀
1985年3月,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信用卡,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4年底,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达到186.7亿元,金额达到41.1亿元,较银联成立初期的2002年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提升了29.6倍和229.23倍。发展至今,我国银行卡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和相应产业链,交易对象和范围覆盖传统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的约70个环节,产业商业模式日趋完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支付产业也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目前有近50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银联卡业务。随着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上线,银联卡支付的输出已经由传统的品牌输出上升到技术标准输出,银联芯片标准成为泰国银行业的行业标准是另一个典型案例。这些均说明,银联标准已初步具有全球影响力。据央行《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止到三季度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1513.50万户,POS机具1989.30万台,ATM机具84.08万台,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2.52亿张,银行卡渗透率已达到48.01%,交易规模持续稳步增长。银行卡已在社会零售领域广泛渗透,并向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渗透,提高了交易效率和结算安全,已形成广泛的用户基础,成为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
(二)央行支付产业政策指明了支付产业发展方向
2012年以来,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支付产业政策,包括发放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会同发改委改革手续费定价机制、开放银行卡支付清算市场等,给银行卡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些政策给支付市场带来的具体影响表现在:转接清算和定价机制市场化,银行卡收单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产品快速发展,POS终端的智能化升级丰富了收单场景,基于芯片卡(IC卡)的综合支付应用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消费支付进化到个人综合支付的增值服务等等。从支付政策驱动的角度看,支付产业未来开放的发展趋势更为清晰。而从支付市场开放的角度看,随着支付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银行卡产业生态化趋势成为必然。
(三)银行卡支付本身是高新技术产物,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
银行卡产业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塑料卡片为卡基,通过以银行、银行卡清算组织、第三方专业化的服务机构、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受理商户组成的企业群体,为持卡人提供电子支付和消费信贷的服务。银行卡产业属于典型的网络经济,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个人支付结算系统。客观来讲,在互联网经济还没有形成的时代,银行卡在技术上和形态上已经实质进入了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具体表现在:银行卡诞生时的信用卡压卡(离线交易)时代早已经进化到高度联网通用的在线交易时代。银行卡的安全性由单纯的磁条卡时代进入到更为安全高效的芯片卡(IC卡)时代――适应小额快速结算的银行卡闪付(Quickpass)、从刷卡支付到移动智能终端时代的无卡支付(手机NFC近场支付)、从现场到非现场的发卡(TSM可信技术)、更为安全的在线支付安全技术(Token)和移动云支付技术(HCE),均能够高效防止伪卡和盗刷风险。国际化的智能终端支付合作(如Apple pay、Samsung pay)也将于近期开展。尤其是近年来,银联与各发卡行及网络运营商合作建立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从柜面到移动的全渠道发卡和收单体系,快速顺应了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演变趋势。可见,无论在支付形态、安全性和体验性方面,银行卡都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其发展完全嵌入了现代商业模式的价值链中。
(四)“线上\线下”的双向渗透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线上\线下”的分类是按照支付的受理通道来区分的,两者双向渗透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从支付工具的层面看,目前国内个人支付领域的支付工具主要包括:虚拟账户、电子货币账户(银行卡)、现金。从支付的角度看,除去实体货币(现金),支付工具本身没有“线上\线下”的直接划分。但从产品的角度看,线上支付产品(账户支付)本身对新兴商业模式的融入性较好,有些甚至是封装应用(淘宝―支付宝),但对线下传统支付通道(柜面受理)而言,却没有比使用银行卡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和操作的便利性。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两类支付工具有功能衍生和融合的趋势,即线下支付工具(银行卡)不断衍生出线上支付产品,如“银联钱包”、“银联在线”、手机银行、移动金融等等,线上产品则需要叠加线下支付的交易验证环节,比如扫码支付(二维码),而在闭环应用领域,双方都要符合及时支付的要求。短期看,账户支付与卡基支付在支付渠道上是互补的,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趋势,银行卡线下优势和虚拟账户的线上优势会各自逐渐发展,交易规模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但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主导优势不会改变。从长远看,分散支付产业成本投入、显著降低市场发展成本、满足消费者支付喜好、培育对支付产品的忠诚度,从而扩大各自的支付份额是支付产品竞争方向,而从支付标准和支付安全层面看,银行卡依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银行卡具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优势
(一)多种支付工具并存符合商业发展的交易要求
在新兴市场领域,电子商务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促进了交易公平。购物网站在信息基本对称的环境下,给买卖双方提供了更便利的沟通途径,用户有了更好的交易体验。但互联网企业的草根扩张要与传统社会商业规则的改变产生良性互动还需要持续摸索与融合。从支付领域看,闭环支付应用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业支付壁垒,而且由于非金融机构缺乏严格的金融产品流程管理和风控意识,蕴含金融风险。同时,相对传统商业,政府对电商在完善交易监管、税收等方面也亟待加强管理。当下,电商自律、分离商业模式和支付模式、开放支付通道是对电商平台生态健康化的要求,便利的传统商业体系与电商平台共同满足不同消费者购物差异化需求的趋势应该是现在包括未来商业发展的主流,因此,多种支付工具并存符合商业发展逻辑的要求。
(二)银行卡产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性
在社保、公交等领域,由于各自行业标准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理论上,在账户监管有效、风险可控、支付便利的前提下,银行卡完全可以加载社保、公交支付功能,非银虚拟账户在技术上也可以实现同等功能,但由于银行卡承担的社会责任要高于非银机构(国家体制决定),账户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也优于非银机构,而且会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因此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银行承担发行的“社保卡”、“医保卡”、“城市一卡通”等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的社会成本,同时提高了安全支付保障,加载IC卡闪付和NFC近场支付的收单应用场景则增强了用户体验。银行卡大数据服务衍生出的POS流水贷服务,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补充需求,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扶植战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便于农民使用银行卡实现农资订购和农产品采购支付,避免了“白条”和挤占挪用涉农资金现象的发生,是银行卡(此处特指银联卡)支付本身具有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样,在新兴行业(P2P)、投资理财、现代农业、医疗、健康、出行、保险赔付、商户营销等领域,银行卡应用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支付产品和服务体系,介入新兴产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信用支付是金融社会的显著支付特征,凭借银行体系庞大的授信结算能力,信用支付在社会个人融资消费总规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由商品社会进化到金融社会进程中,信用卡的推广使用无疑推升了人们对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而以卡基为载体的个人金融服务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教育、投资等各个生活领域,其强大的社会金融服务能力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难以超越和替代的。而且,虽然在个人支付领域,虚拟账户支付与银行卡支付已经开始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竞争,但应该认识到,银行卡账户余额或授信额度,是标准的法定货币形式,受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和保护,账户安全性高,是符合国家货币政策的支付工具。而虚拟账户只是用于支付的预存货币管理账户,并受法定货币规模和规则控制,该账户存储的虚拟货币也应纳入监管,其使用规模和渠道也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法定货币身份尤其值得商榷。
(三)银行卡体系安全优势和生态优势突出
银行卡账户是依托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的、以银行强大后台信息系统和一系列银行卡标准规则支撑的个人账户体系的组成部分,从IT系统架构设计到流程设计,从应用研发到工业化运营维护,保障了银行卡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安全性,账户交易的关联性也便于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和开展反洗钱活动。通过银联网络的互联互通,银行卡使用体现了更高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因此,相对于非银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银联(银行)的结算通道更具有清算的稳定优势和服务的持续能力。
多年来,中国银联牵头组织各家银行建立了机构发卡、收单、风险控制较为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了以商户回佣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实现了银行卡支付的产业化。自主品牌“银联卡”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而且境外使用还可免除货币转换费,丰富多样的营销和持卡人权益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实惠,而PBOC3.0标准的制定则进一步巩固了银联芯片卡的市场地位。银行卡支付本身是开放的、不带侵入性的、有产业自身特色的商业模式,有社会认同的价值体系,其支付平台的开放性便于给商户全渠道一致的结算体验,而且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与商户的商业行为不构成直接竞争,其营销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还能够给客户带来新的增值服务,提升客户商业价值。
按照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商业生态系统本身是价值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现在的和潜在的)价值。综上所述,银行卡产业具有自组织、协同进化、适应性等基本商业生态系统特征,并具有显著的网络化特征,易于形成以银行卡账户为支付核心的价值网络,因此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
四、“银行卡+”的时代正在到来
(一)宏观经济改革是支付变革的原动力
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看,当前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人民币国际化、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新能源、大健康、服务业升级必将带来新的经济活力,对外破除货币垄断(美元)、对内破除行业垄断是大势所趋,因此,与经济转型配套的金融变革势在必行。对外经济的“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设立、亚投行的战略布局,迫切需要完备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体系,需要完善的跨境个人支付网络,迫切需要加快银联卡网络的国际化延伸。从国内支付市场看,随着国内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的开放,支付市场进入多个卡组织并存、多种支付机构共存、品牌竞争和支付渠道竞争并存的时代。支付产品由原来的卡品类之争、机构竞争最终转向卡品牌之争、账户竞争。从银联层面看,是自主品牌和国际卡组织品牌的竞争;从银行的角度看,则是银行卡支付和虚拟账户支付的整体竞争。因此,如何引领银行卡产业升级,是“互联网+”在个人支付领域的实践,“互联网+” 呼唤“银行卡+”产业时代的到来。
(二)“银行卡+” 是互联网思维在个人支付产业的具体运用
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信息对称的思维,其核心是信息快速传播和价值快速发现。移动互联时代使分享经济、社交经济的理念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敏捷的移动应用系统更容易在平台和客户间产生紧密互动,移动金融势不可挡。“银行卡+”就是以生态思维经营银行卡产业,淡化柜面、淡化介质、淡化平台观念,强化账户支付功能,银行卡支付重心由贸易结算支付(消费支付)向个人综合支付(生活支付)转变,具有更典型的移动金融和快速金融的支付特征。
“银行卡+”时代的银行卡在产品功能和应用上应该更加完善,具体表现在:完备的现代金融社会个人金融投资理财和授信结算功能(投资、结算、授信、理财)、满足持卡人全渠道一致的交易体验(线上、线下、代收、代付)、对持卡人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支持(发卡、风险控制、权益、综合支付)与快速响应、收单与支付一体化的紧密互动(清算多元化)与敏捷的移动应用系统(分享、体验)、叠加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和自助销售设备主导近场快捷支付、Pos终端的智能化实现从人找场景到场景找人的支付体验、适应基于主动支付和主动收单的碎片化商业应用(智慧支付)、跨界合作的商户增值服务体系(大数据应用)。以卡基为载体,支付市场的参与主体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更贴切地满足持卡人多样化支付结算需求,是“银行卡+”赖以发展的市场基础。在“银行卡+”时代,“得智能终端者得天下”的支付理念应该成为支付市场参与各方的共识。
在银行卡智能化支付的时代,联网通用时代靠行政手段推动的支付产业平台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传统POS产业的商业盈利模式随着受理市场的轻资产化趋势而改变,以平台为基础的银行卡双边市场理论已经不适应支付市场的发展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场景推动型的支付产业生态发展思维。新的支付产业发展逻辑要求在每一个细分行业产生的微小生态系统共同繁荣支付市场,构建多层次、多场景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更贴切地满足持卡人碎片化消费需求。
(三)境内支付市场开放给银联带来了国际化的机遇
伴随人民币清算市场的开放,卡组织间的(银联与Visa、Mastercard等)直接竞争是在发卡和ATM受理方面(即银联卡走银联转接通道,而其他品牌卡走其他卡组织通道),潜在竞争层面是在POS收单市场(收单机构的倾向性和商户喜好),国内新设立清算组织与银联竞争主要在POS受理渠道方面(因为其卡品牌短期内不可能有量的突破,因此不存在卡品牌竞争)。因此,从不利的因素看,开放给银联直接带来国内转接清算市场业务的分流,竞争导致交易费率下降、机构和持卡人维护成本提高等等,而国际卡组织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提升,最终会影响国内持卡人的品牌喜好,从而与银联争夺个人人民币支付市场的支配权。从中性的角度看,多个支付机构并存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支付市场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人性化,而商业交易成本下降最终使持卡人和商户获得双赢,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活跃交易气氛。但市场开放,首先推动了银联发展思维的战略变化:即由支付平台思维过渡到支付生态思维,由执行央行货币政策的支付工具思维转化为支付产品供给思维。思维的转变是去行政化和市场化的开端,是卡组织机构改革趋于国际化的环境要求。开放既给了国际卡组织境内市场机会,同样也给了银联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而银联的市场化转型,由单纯的渠道竞争提升到技术标准和产品服务竞争的实力,是银联成为真正的公司化组织、国际化卡组织的重要基石。
(四)在“银行卡+”时代银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线上+线下”并存的商业模式呈现出成熟的立体化商业特征,完善的城市社区供给和服务、衣食住行的消费体验升级、社会财富的金融化特征、亟待提升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等对支付体系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而银联作为人民币卡标准的制定者,应该继续引领银行卡产业发展方向,降低产业参与各方成本,通过制度和规则制定,防控产业风险,提供全球化的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和转接清算服务,通过支付创新,加快银行卡产业链价值流动,推动个人支付产业升级。
支付产业由平台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是支付产业市场化的趋势,支付产业的商业化程度越高,银行卡的电子货币支付功能和衍生服务会越丰富。从国内唯一的卡组织银联的角度看,开放平台是直面竞争的最好手段。彻底放弃行政化思维,明晰创新产品战略定位,将产业思维融入产品逻辑中,创建适应“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理论,建立与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改革配套的行业链收单清算服务体系,对外的品牌国际化战略和对内的支付产品营销战略相配套,是产业升级的环境要求,也是银联转型的外在要求。通过国际化巩固自己的品牌地位、通过创新和规则改变改善发卡和收单主体的参与方式、通过收单市场升级(提升产业链收单服务能力)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通过建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向跨界发展、通过平台服务为成员机构量身打造差异化的发卡和收单服务、通过数据模型分析为持卡人防控支付风险、通过打造社区支付产品完善自己的产品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支付环境推动产业链纵向发展,从而最终完善银联服务社会的能力,完成银联自身由清算向支付、由服务型向产品型的卡组织升级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随着支付市场的放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给支付市场注入了活力,但其迅速膨胀的发展模式也给支付市场造成了巨大混乱:既有破坏规则和秩序的价格竞争,也有滥用支付通道造成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清算通道的多头接入造成了风险责任主体混乱。2015年股市的跌宕起伏给整个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虚拟账户电子交易“阅后即焚”的交易机制极易绕开金融监管,一旦达到足够的规模(出现道德风险)势必引发巨大风险。因此,为确保支付市场的有序发展,政府的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规则,明确金融创新的政策底线,并不断完善电子交易监控系统建设,使监管水平与科技进步“与时俱进”。同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业也应有对称监管的思维,应制定公平、公开、透明的监管政策,适度允许传统金融业有等同于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空间。
社会发展的人性化思维――“更有序、更自由、更舒适”引导着科技进步的方向,“互联网+”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支付宝”、“微信钱包”、“银联在线”的快速响应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对传统支付产业而言,科技进步使普惠金融的快速商业化成为可能,外力推动的流程变革不再受传统体制的束缚,降低了改革成本。因此,“银行卡+”有良好的产业背景和生态价值基础。只要一以贯之地运用开放共赢的思维,始终把消费者支付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支付产业各参与方良性互动、大众创新,有序竞争的局面,无疑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商业价值,让消费者享受更丰富的权益和更便捷的支付体验,让商户享受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带来的普惠金融成果。
支付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支付结算需求,在中国金融开放的时代,国内转接清算市场由一极走向多极,卡组织由对标时代走向市场开放竞争时代,非金融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产品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支付市场如何监管也充满了挑战。站在人民币支付的角度看,银联应继续发挥产业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在传统银行卡产业的政策推动作用,协同各家成员银行和非银金融支付机构,加快实现账户支付升级,成为新兴支付产业的生态核心,实现支付产业共赢。
Exploration into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Bank Card Industry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Zhong Wei Zhao Baojun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政策扶持下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只有认清目前的形势,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缩小差距,使马铃薯真正成为我市的优势农作物。
1.马铃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齐齐哈尔市凭借良好的生态系统、肥沃的土地资源、广博的耕地面积、雄厚的技术力量,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一直是我市着力发展的优势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年产马铃薯225万吨,一直占领东北的鲜食薯市场。辖区内的讷河、克山等县市历来是我省马铃薯重点产区和种薯基地。而且讷河市又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来,一些大型加工企业纷纷落户我市,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1马铃薯鲜食薯产业
我市种植的马铃薯80%以上是用于传统鲜食菜用,因其淀粉含量高、薯形规则、口感好,一直占领东北的鲜食薯市场。早熟鲜薯的提前上市,进一步扩大了马铃薯市场的份额,利用马铃薯耐储的特性,使马铃薯在我市一年四季都有供应。论文参考网。
1.2马铃薯种薯产业
克山县马铃薯研究所一直是我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研究机构之一,该所培育的克新系列马铃薯,以其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我省广大农民首选的重要商品种薯,也为我国马铃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70年代末克山县与讷河市联合建立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大量繁育脱毒种薯。因环境条件好,操作流程规范,种薯以高质量享誉全国。
1.3马铃薯加工产业
齐齐哈尔淀粉加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淀粉加工企业达1800多家,还有一些数量不等的小型粉坊。近年来随着薯片、薯条等食品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国内外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也纷纷在我市建立原料基地,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存在问题
我市的马铃薯产业相对其它省市还相对滞后,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来保证产业的发展、缺乏科研力量投入、种薯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过于传统落后、马铃薯产成品的品种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缺少面对市场、研究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
2.1马铃薯鲜食薯产业
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我市鲜食薯产业面临来自内蒙及我市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目前我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单一、种薯退化严重、种植模式单一、晚疫病时有发生,上茬作物的药害等都限制了马铃薯面积的增加与产量的提高,而且由于目前种植的品种在外观性状、口感、包装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产品只能在菜市场销售,无法进入超市,更难实现出口,使其产品的商品率有所下降,市场占有率开始萎缩。论文参考网。这些都限制了马铃薯鲜食薯产业的发展,也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2.2马铃薯种薯产业
我市种薯生产企业、个体户繁殖种薯短期行为严重,忽视质量,使外销种薯的质量明显下降,影响我市种薯的声誉。而且我市马铃薯种薯市场管理不规范,市场混乱,无序竞争,无论是基础种薯还是生产用种市场不稳定,始终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影响了种薯产业的发展。
2.3、马铃薯加工产业
目前,我市淀粉加工仍以粗淀粉加工为主,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深加工不够。加之设备落后,加工规模小,忽视品牌的培养和保持,企业难以应对国内同档次竞争,发展缓慢。
我市缺少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许多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哈市及附近市县,只把原料基地建在我市。另一方面我市对此类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及配套种植技术研究相对滞后。
3.发展方向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1-0100-07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已经从国民经济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属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共有99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 440亿元,占GDP的2.15%。这一数字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GDP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10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哪些特点?其基本走向如何?引起这些变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大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考察一个产业发展趋势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从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二是从产业属性分析。从产业周期看,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4个阶段,不仅不同阶段在增长速度、组织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着产业前景和发展潜力;从产业属性看,主要是看该产业是否具有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强的关联度和高创新率,如果属于“三高”产业。那就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否则,即使是一个新兴产业也难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从发展周期来说,目前尚处在成长阶段:从产业属性分析,又属于“三高”产业。基于这两点判断,在未来10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将会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成熟到成熟,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影响的民族文化品牌,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这一总趋势支配下,未来10年我国文化产业在增长速度、组织演变、技术进步、区域布局等方面将呈现如下六大趋势。
趋势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平稳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将出现一个高速增长阶段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告业、电视业等都呈现了高速发展。但最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增速趋缓,出现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由于2004年以前缺乏具体统计数据,从2004、2005年的情况看,专家估计,2004年与2003年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约为10%,2005年的年增长率也大概为10%。2004年我国GDP的增速为10.01%,2005年为9.9%,因此,可以判断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增速要略高于当年GDP的增长速度。这种速度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我国文化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速度。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要明显高于GDP的平均增速。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美国在过去的24年里(1977-2001),版权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的平均增速也是GDP同期年均增长率的两倍。我国文化产业增长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需求方面来说,类似于上世纪80、90年代那种需求集中释放的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从供给方面来说,由于体制原因、企业自身原因,我国文化产业供给能力的进一步增长受到了制约,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如果说过去几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期、调整期。那么在“十一五”期间和今后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就会突破平台,结束调整,呈加速发展态势。
首先,从文化产品总需求角度分析:
国内需求方面:未来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还会继续保持以年均8%到9%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种宏观背景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3美元,到“十一五”末这一数字将超过2 400美元,其中发达地区将达到6000美元。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4万元,折算美元将超过5000美元。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我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将继续下降。国际经验显示,在这一阶段,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
国际需求方面: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国际市场对我国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同时,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出口将大幅度增加。文化贸易在未来10年有可能扭转目前的巨额逆差,实现大致平衡。
文化产业是“最终需求依赖型产业”(相对于中间需求依赖型产业),文化产品具有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相对于需求收入弹性小的产品),在人们收入达到一定层次以后,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会以比收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就为我国文化产业快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奠定了需求基础。
其次,从文化产品供给角度分析:
第一,未来几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逐步到位,事改企、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将极大解放我国的文化生产力,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体制保障和制度保证。
第二,未来10年我国的技术进步会呈加速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由于技术进步及其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会明显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为产业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
第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这些政策的效应将在未来几年内显现出来。
一个产业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主要取决于产业的供求关系。如果既有旺盛的需求,又有充足的供给,那么,这个产业的快速增长就会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综合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可以预期,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若干年内将摆脱目前平稳发展的态势,而进入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增长率会从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13%或更快的速度(我国文化部将“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率指标定为15%)。从产业生命周期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整体上仍处在“成长期”,远未达到“成熟期”,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才是正常的。如果在这样一个速度平台上持续增长10年左右,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将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文化产业产值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由目前不到3%上升到8%左右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趋势之二,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进
一步下降,新兴文化产业将取代传统文化产业占主体地位
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会呈加速增长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产业内部所有产业或行业都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实际情况是,有的行业发展慢,有的行业发展快,内部分化不可避免。以图书出版、报纸、电影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而以网络服务、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将取代传统文化产业占主体地位。
首先,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将进一步下降。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一直是传统文化产业占支配和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就遇到了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以其中最大的行业图书出版业为例,从1995年到1999年,我国出版社的年利润增长率分别是62.7%,43.4%,29.8%,17.5%。虽然在高位增长,但增速是逐年下滑的。近几年,传统文化产业部门更是显出“滞胀”的特点,不仅与新兴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有较大的差距,甚至低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资料表明,这些年我国图书出版的增长率一直较低,平均增长率低于GDP的增长率。2000-2005年我国年均GDP增长9.3%,而出版业图书定价总金额的年均增长率是6.6%。从规模上看,目前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行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经接近传统的几个产业部门。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动是衡量行业兴衰的最直观指标。从行业盈利能力看,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大多数电影制片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图书出版业积压严重,已经出现信用危机;报业在2005年更是急转直下,收人大幅下滑,出现了全行业的不景气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平面媒体能实现盈利的不超过总数的20%。
其次,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疲态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增速惊人。过去,我国新兴文化产业一直居于次要地位、附属地位。但近几年来,新兴文化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其中的两个代表性行业数字出版和网络游戏看:2004年底,我国互联网出版总销售收入达35亿,年均增幅达50%,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约250亿。IDG出炉的《中国游戏产业市场2006―2010年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52.6%。预计到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21亿美元,2006年到20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5.5%。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要不了多少年,我国的新兴文化产业将超过传统文化产业而占据文化产业的主体地位。
格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传统文化产业受到了新兴媒体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者消费偏好的变化。新兴媒体由于新颖性、互动性、体验性、便捷性、信息量大等优点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年青一代获取资讯的渠道大多依靠网络等新兴媒体,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读者群已经呈现出老化趋势。有人戏称,“如果谁还在看报纸,就说明他已步入中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断言:2040年4月,最后一位读者在读完最后一份报纸后将其丢弃。二是新兴媒体分流了报纸固有的广告市场。新兴媒体是传统媒体的替代品,而且是比传统媒体优异得多的替代品。它的崛起有一定的必然性。
深层原因则是体制原因。传统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体制比较僵化,机制不活,市场竞争力弱:过分强调文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监管过严,限制太多;政府与文化单位的关系不顺,管办不分、以办代管以及政企、政事不分;国有文化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结果事业不是事业,企业不是企业,产权单一,公司治理结构落后,包袱沉重。这种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束缚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则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受传统体制束缚小,机制灵活,自主经营,适应性强,富有竞争力。
当然,传统文化产业的衰退是相对的,是在文化产业比例中的下降,而不是绝对值的下降。实际上,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电影、报业等的普及率、市场饱和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试想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看5次电影,我国每人平均5年看1次电影),这有很大的差距。传统文化产业只有突破体制束缚,改变增长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在未来才能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趋势之三,产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市场结构呈现垄断竞争的趋势
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是产业演变的重要标志。在一个产业形成阶段,是众多小企业共存的组织结构:到了成长阶段,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格局;到成熟阶段,是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存的垄断竞争格局:到衰退阶段,是少量大企业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这是产业组织演变的一般规律。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在成长阶段,产业组织结构“小、散、乱、弱”问题严重。以出版业为例:美国出版业的集中度介于中集中寡占型和低集中寡占型之间。1993年美国出版界CR4为30%、CR8为52%、CR20为83.6%。近些年来,随着传媒业并购的加剧,集中化程度明显提高,美国前20家大出版公司的收入占美国全部出版业收入的85%以上。而国内出版产业集中度还属于原子型,CR4一直维持在6%左右,CR8维持在10%左右,CR20维持在20%上下。其他行业的组织结构也大致如此,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还远未达到成熟程度。
但这种组织结构是不可能长久的。有两股力量在促使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变革:一是市场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所谓市场力量,就是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竞争中实力强的企业通过自身的滚动和对其他企业的并购行为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集中度就会不断提高。所谓政府力量,主要是产业政策的作用。因为“小”而“散”的产业组织,必然导致产业内过度的、无序的竞争,不利于产业成长,也不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无论从文化安全角度,还是从提高国际竞争力角度,政府都会有意识扶植大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而这正是目前我国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年,我国政府一方面实施“集团化”战略,对培育文化企业集团不遗余力,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集团成长,甚至不惜用“拉郎配”的手段撮合企业联姻。虽然通过政府行政干预手段促进大企业、大集团成长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它也有积极作用,那就是大大缩短了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资料表明,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大型文化产业类集团企业近百家,其中出版集团15家,发行集团6家,报业集团41家,期刊集团1家,广电集团13家,比较典型的演艺集团5家,比较典型的文化产业集团数十家。我国政府的“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果。另一方面,为了克服过去“小
而全”的倾向,我国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集团化趋势是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相对于高度离散的组织结构来说,集团化趋势的竞争优势是明显的,它对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业关联度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集团化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可以预见,我国文化产业集团化的趋势还将继续。随着文化产业不断成长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让位于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活动将更加频繁,并购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跨国并购也将出现。预计在未来10年内,我国文化产业的每个行业都会形成10个左右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有可能出现若干个类似于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等经营模式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的传媒巨头、娱乐大王。其结果,必然形成以大企业(企业集团)占支配地位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市场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与巩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相当有利的。当然,文化产业组织有其特殊性,它与规模效益特别明显、集中度特别高的产业如汽车、飞机、电信、石油等还是有区别的。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意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小企业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永远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趋势之四,企业空间聚集加快,产业发展呈现簇群化趋势
产业簇群(industry clusters)是指一群具有竞争性、互补性或互相依赖性的企业或行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产业簇群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
第一,产业簇群具有规模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簇群深化了劳动分工,实现了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导致了参与分工的所有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簇群内部同质企业的密集分布、激烈的竞争和频繁的合作,有利于企业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是典型的学习型群体,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
第二,产业的簇群化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簇群是知识、人才、信息的聚集地。供应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这里能方便地搜寻经营、需求、供给等各种信息,可以节约搜寻的时间和费用并提高效率。
第三,产业的簇群化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簇群内的企业面对的是共同的市场、共同的供应商、相似的生产技术、相同的劳动技能要求以及相似的自然资源,而且产、学、研相互借助,互为平台。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的整合程度,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
总之,产业簇群具有分散发展不可比拟的优势,国际知名战略家波特认为,拥有声名显赫的产业集群正是发达经济之所以发达的原因,这些集群作为“本垒”,培育了所在国或地区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经济中不寻常的竞争能力。正因为如此,簇群化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文化产业园是产业簇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发展文化产业园,有利于改善文化产业布局结构,是地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本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捷径。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但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快。如果按一个省平均10个文化产业园计算,全国就有不下300个文化产业园,实际上有的省市远不止10个,如上海已经宣布启动18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市的发展规划是要成为伦敦、纽约、东京那样的“国际创意产业中心”,到2007年底,形成70至80个创意产业园区,吸引3000至5000家各种创意类企业在园区内集聚。湖北省准备在未来几年内投资73亿打造15个文化产业园。目前,北京已经形成的有名有姓的10个大文化产业园区,加上其他没有正名的园区,估计总共不下20个。
当然,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园区太多、重复建设。一些地方存在着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的现象。另外,政府涉足太深,房地产开发色彩浓厚。有的规划论证不充分、定位不准确,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产业化水平低。但总体而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簇群化、园区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未来10年,随着文化产业园热的继续升温,我国文化产业园的数量还会增加。在某些地区将产生若干具有区域竞争力甚至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产业园区。
趋势之五,由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将明显提高,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文化产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图书报刊业的发展、电影电视的出现都与科学技术的突破和运用息息相关。近年来,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更是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运用直接导致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诞生。
第二,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高科技甚至能使正在衰落的产业摆脱困境,出现“复兴”。
高科技正在使电影这个“夕阳产业”充满新的希望。随着高清晰度数码成像电影摄影机的研制成功,电影拍摄正在进入“无胶片”时代,电影业的运行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电影在拍摄阶段已经数码化,对拍竣的内容进行电脑特技加工时,一切便变得异常方便,费用也成倍节省。没有了胶片,也就不需要洗印拷贝,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运送拷贝,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和创造昂贵的恒温条件来储藏拷贝。数码影院应运而生。在这种影院里,没有传统的放映机,也没有放映员,只有一名负责接收从光纤或卫星传送过来的数码影像的技师。而且,这位技师能同时为同一地段的数家电子影院服务,即把一部电影的电子影像提供给多块银幕使用。
传统的图书出版也因高科技的出现“脱胎换骨”。传统的纸制图书要消耗大量的纸张和油墨,从而造成对原始森林的过度开采,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而造纸业更是环境污染大户。“数字出版”则是环保福音。数字化印刷与胶印相比,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胶印不可比拟的作用。随着网络化的普及,“绿色出版系统”更加先进。系统将各类信息由计算机排版,变成电脑文件后,通过网络直接提供给读者。这里既不需要众多的印刷机和庞大的厂房,又不需要纸张、油墨,没有了造纸、印刷业的污染,保护了森林资源,也减少了城市噪音。
第三,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运用,极大地加快了产业融合的速度,产生了崭新的业态。这个新的业态就是“数字内容产业”。数字技术为一切与数字文化内容传播有关的部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无论是文件、照片、音乐、视像,还是语音对话,都可以通过同一终端设备或网络传送及显示,从而使图书、报刊、杂志、音像、广播、电视、电影等信息内容融为一
体。因此,数字时代将消除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业的传统行业壁垒,使众多关联产业整合为“数字内容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科技含量比较低,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比较弱,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近几年,我国开始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问题,文化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显著增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印刷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出版业由于激光照排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新闻采编系统、数字化流程管理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告别了“纸与笔”的时代,网络出版等现代传播手段也得到了积极应用:电影数字技术正在对电影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数字影院”在我国不断增加;报业科技有了质的飞跃,传统照排制版工艺正在淘汰,许多报社引进了高清晰度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时效、改善了印刷质量,真正实现从新闻信息采集、编辑、组版、审校,到计算机直接制版全程数字化运作和管理;图书馆科技迅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另外,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的营销、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可以预料,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将明显提高,产业融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国际竞争力也大为提高。
趋势之六,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了不同地区你追我赶、共同发展的局面。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加剧,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实际上在拉大。以东、中、西有代表性的省份为例:东部浙江省(人口4677万)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6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中部地区安徽省(人口6000万),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左右,还不到浙江省的1/3;西部地区青海省(人口518万),2004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全年营业收入11.21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非常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创收能力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大于GDP的地区差距。
一、引言
从高尔夫发展的历史而言,最早的高尔夫运动起源于十四世纪苏格兰牧羊人的游戏,后发展为苏格兰的国粹运动,并出现在苏格兰议会的文件中,这是唯一一个有议会文件记录的说法。此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演进,高尔夫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休闲运动。1916年,高尔夫运动首次传入中国,第二年上海出现了全国第一家高尔夫总会。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高尔夫运动的流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人们渴望提升生活质量,向往自然休闲环境,热爱休闲运动方式,寻找高尚的社交渠道与方法,高尔夫运动则满足了现代人这种需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此外,在各种国际峰会或企业谈判中,高尔夫也经常被列为活动内容之一,作为高层人士非正式场合交往促进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体育休闲运动。目前,业界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传统意义上,高尔夫被定义为一项体育运动。事实上,在现代中国,高尔夫运动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特征和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契合,使得高尔夫运动不仅超出了体育运动的范畴,甚至整个高尔夫产业也不再局限于单纯意义上的某一行业,而是一个跨行业、多领域的产业链条,囊括了高尔夫制造业、高尔夫旅游业、高尔夫文化产业等诸多相关的产业领域。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发展地方生态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纵观国外学者对高尔夫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尔夫运动相关的旅游、体育竞技、文化等服务产业,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都注重发展高尔夫产业对当地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美国学者布伦南(Brennan)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高尔夫球场的有效管理与"自然界的发展"具有重大关系,建议在环保的前提下科学经营球场;普里斯特列(Priestley)认为合理的城市景观规划、完善的法律政策和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实现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今后高尔夫产业发展将面临经济利润、环境整合和发展以及文化认同感等多个方面的挑战。此外,促进经济发展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动因之一,英国学者马克(Marc)认为,在全球新的经济条件下,高尔夫产业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是高尔夫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的优势因素之一,而其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服务的及时性都成为高尔夫企业生存的挑战。
目前,国内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学术论文还不多,缺乏有效地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最早的是郁小平、夏洪胜和何莽(2004)在"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一文中探讨了我国发展高尔夫旅游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李子超、韩烈保(2009)的"高尔夫旅游研究现状探究"一文认为,中国高尔夫前景广阔,高尔夫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张本俊和马利亚(2008)在"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一文中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总的来看,由于我国高尔夫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对高尔夫研究的时间还不长,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完整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因此更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三、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驱动力分析
(一)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
与国外动辄上百亿美元的高尔夫产业市场相比,现在我国的高尔夫产业链不完善,整个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开发高尔夫球场后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高尔夫运动专属于有钱人消费的片面认识,高尔夫球场建设非理性,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等等,具体如下。
1、高尔夫产业政策缺位与产业结构的失调
尽管目前全国各地建立了200多个高尔夫球场,但有关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结构尚未成熟。本应由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迟迟没有到位,各地个别违法、违规建设的球场并不鲜见,少数高尔夫投资商打"球""、偷步"建设,损害了高尔夫球运动的良好形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同时,产业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进而导致高尔夫产业结构的失调,全国各地的投资商为了快速占据当地市场,纷纷划地修建球场,导致当地高尔夫产业发展过热,最后不仅造成产业内部恶性竞争,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
2、民众对高尔夫运动认识的错位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许多人将打高尔夫球作为有钱人彰显财富或开展社交活动的表现,认为这是专属于社会上层人士的奢侈运动。人们并不知道高尔夫在西方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全民休闲运动,普通民众对高尔夫的传统和历史文化缺乏了解,缺少一种真正的高尔夫文化氛围,再加上国内过高的消费价格和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这些因素都从负面误导了民众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使人们在心理上对高尔夫运动产生了有意的排斥和反感。
3、高尔夫球场对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带来负面影响
高尔夫球场作为占用土地资源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不仅加大了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还给当地城市建设规划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球场在初期建设过程中周围生态环境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草坪的维护也将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再加上经常喷洒的各种杀虫剂、杀菌剂和化学用品。这些农药和化学用品会通过雨水渗流到水域和土壤之中,毒化土壤、污染地表及地下水源。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环境遭到了破坏,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有限,按国家政策可耕地不得用于球场建设。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极为紧张,修建高尔夫球场所需的大量土地面积有可能威胁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市政建设,甚至影响到当地的民生。
(二)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驱动力分析
1、市场环境驱动力
高尔夫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老少咸宜的运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这项在西方国家已经普及化的休闲运动,在我国正迎来第一个发展。目前,中国高尔夫消费人群有450万人,年增长比例达30%,建成并开始营业的球场有500余家。我国高尔夫球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三大经济圈,而海南、云南、山东等地因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正在尝试发展高尔夫产业,西部地区因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区位限制,发展较为缓慢。据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高尔夫产业值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潜在的高尔夫消费者多达2000万,根据中国经济的增长水平,预计2015年将赶超日本,到2020 年中国的高尔夫消费者将达到5000万。
2、制度环境驱动力
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市场供需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制度因素的制约。所谓制度因素,主要反映在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则、行为规范的具体组合上,即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和政策内容的具体化。同样,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政府制定稳定、科学的政策,不仅可以规范、引导高尔夫球场建设,抑制过度投资,还能使当地经济和资源环境水平与球场建设相协调,引导高尔夫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只有健全的产业制度和政策,高尔夫产业才能按市场规律来运作。所以,高尔夫俱乐部应准确地把握政府的各项政策,有效地组合政府制度、政策资源,并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3、产业供应链驱动力
高尔夫产业能否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关键是能否实现球场运营所需的原材料供应链本土化生产,形成球场与原料供应良性的循环关系。高尔夫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现阶段国内支撑的相关产业配套较少,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通过采取本地化的措施和标准,针对高尔夫球场对草坪的特点,加快培育出适合各种的草种、草皮的本地化进程,推动草坪业的发展,并使球场养护中的肥料、机械等逐步实现国产化,对俱乐部运营相关活动的供应链流程进行优化,以此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四、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除了、青海等西北少数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省份外,大多数省份都位于平原、丘陵、盆地,根据高尔夫理论的体育运动属性对运动条件的要求,球场并非一定要建立在耕地上,荒地、废弃地、甚至沙滩地都能利用建设成为球场用地。其次,我国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和稳定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高尔夫草地、园林的维护与保养, 也有利于高尔夫爱好者的有效参与,种种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我国高尔夫产业得以初步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
2、经济增长的支撑和集聚的消费市场
高尔夫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美)高度普及,运动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化、职业化、商业化程度很高,占有全球体育赞助市场份额的5-6%。随着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富潜力的市场,高水平赛事和活动开始逐渐向中国转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了解、喜欢上高尔夫运动。自从改革开放后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于1984年在广东开放后,我国高尔夫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在珠江三角洲、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尔夫产业发展形成了市场的聚集地带,在环渤海的大连、青岛、威海,云南的昆明以及海南岛的高尔夫产业均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异军突起。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0.2%增至0.3% ,由此可见,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潜力巨大。事实证明,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体育形成一定规模时,体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密。高尔夫产业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休闲活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广阔。
(二)劣势分析
1、缺少对高尔夫运动的全面宣传,民众的认识比较片面
目前很多人对高尔夫运动还停留在"贵族运动"、"精英运动"的概念上,大多数民众的娱乐消遣方式还停留在"卡拉Ok、麻将和扑克"上。普通民众很难短时间去认可这种高消费的运动休闲方式。他们认为高尔夫是一种有钱人的消费运动,不符合我国全民建设与发展的体育方式,应予以取消。由于缺乏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宣传,在一般人心目中,要把高尔夫球运动作为一种独立的旅游产品来对待,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产业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高尔夫球场超过200个,若按每个球场需要各种专业技术人员500人计算,则高尔夫专业人才需求在10万人以上。而现在全国仅有深圳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的相关专业,毕业人数不超过1000人。缺乏各种高水平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与管理水平兼备的管理人才,毫无疑问给球场的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许多球场不得不得高薪聘请国外专业人士。高尔夫管理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低、后备人才资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高尔夫产业的健康发展。
3、俱乐部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
很多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一味贪大求全, 盲目投入巨额成本。从球场设计、规划、土地征用到建设、草坪维护,平均建造一所18 洞高尔夫俱乐部投资额都超过7000万元,再加上我国高尔夫运动20% 的消费税和大量工作人员的薪酬, 造成了俱乐部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催生了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价格虚高,让普通民众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为了迅速收回巨额成本,很多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多以建设和开发高档高尔夫球场为主, 忽视了普通高尔夫练习场和公众球场的发展,导致了很多高尔夫俱乐部定位趋同, 同质化竞争严重, 阻碍了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三)机会分析
1、把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机遇
随着国家交通体系建设和旅游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高尔夫旅游道路更为方便和通畅,高尔夫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时尚的旅游方式。高尔夫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和附加值高的产业,积极响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政策。俱乐部场地、会所、酒店以及练习场等的投资、生产、销售和俱乐部的运营收入不仅可以带动高尔夫制造业、建筑园艺业、管理咨询业的发展, 也可以对高尔夫运动关联产业如赛事、传媒广告、会展和科研教育产生关联经济作用,因此高尔夫俱乐部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不断显现。这必将促进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拓宽高尔夫俱乐部收入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高尔夫运动消费者需求的高端化、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为高尔夫俱乐部实现拓宽收入渠道、提高营业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挖掘潜在的高端客户,充分利用特定的高端消费群体吸引商家与高尔夫俱乐部合作, 银行业、汽车业、房地产等其他各种高消费行业都可以作为高尔夫运动的合作伙伴与赞助商。在广东省,高尔夫俱乐部与地产经营相结合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如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成功开发了系列高尔夫高尚物业项目, 被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评为中国深圳地区高档社区成功开发典范。
(四)威胁分析
1、国家政策大大限制了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1年之前,高尔夫球会缴纳的营业税率只有5%,2001年4月,国家调整了娱乐业营业税的有关政策,将原有的营业税税率从5%-20%统一改为按照20%的标准收取,高尔夫球及其他一些体育项目也被列入调整范围内,大大提升了俱乐部的营业税,再加上3%的文化事业费,球场税率达到了23%,给企业的运营成本增添了巨大的负担,限制了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 在经济形势恶化, 业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将会出现很多高尔夫俱乐部难以维系的局面。
2、高尔夫俱乐部市场定位模糊,难以实现规模化
许多高尔夫企业为了维持高昂的运营成本,一方面保持着高端会员制为主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运营收入,必须降低消费价格以扩大市场群体,尽量接纳更多的普通消费者。然而,当俱乐部采取大众化的市场定位时,便无法满足高端客户专用性的心理需求,会员的利益受损从而降低会员的满意度,也会导致会员流失,最后甚至威胁到企业原有模式的盈利。另一方面,要想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扩大市场,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众多的球场,必须提供足够的土地资源。联系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难以建立起满足大众化需求所要的球场数量,也就无法实现最终企业经营的规模化。从这两方面而言,在会员制与大众化经营中做出取舍的风险相当大,企业的市场定位选择非常关键。
五、结语
受囿于成本、政策、技术和文化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尔夫产业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准的进一步提高,高尔夫文化和理念在今后将会逐渐走入普通人的生活,高尔夫产业也将得到迅速的发展。笔者认为,由于高尔夫在国内高昂的消费特点,未来高尔夫的形式不会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会所加球场形式,随着高尔夫需求群体的不断扩大,未来将会出现一批亚高尔夫消费群体,新的迷你式高尔夫或者室内高尔夫将成为市场的宠儿,这些特殊的高尔夫产业形态也会成为中国高尔夫产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那时高尔夫产业也会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马宗仁.现代高尔夫科学经营管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J].旅游学刊,2007,(22).
[4]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5]王公法,宋静敏.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高尔夫球岛建设新思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
[6]赵小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动因与机遇[J].商场现代化,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