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3: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电子商务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电子商务概念

篇(1)

关键词:

电子商务;农村;问题;对策

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带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将其带入了农村地区。国家一定要重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创建青年示范基地的方式,向农村人民传播有关电子商务发展的知识,普及电子商务意识,提升中国整体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仅仅反映在农产品领域,同样在普通消费品如家电、服饰及其他物品领域也有反映。现在来看不仅是地方、中央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城市需求的逐渐饱,各大知名企业将未来发展重点放在了农村地区,谁占领了农村地区就占据了优势。近年来,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方式继续创新,出现了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结合发展的现象。其中,2015年国内农村消费品零售额突破30000亿元,以2014年增长16.6%。农村市场的扩大对提升中国整体国民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尽管如此城乡网上消费金额差距仍然非常大。以阿里巴巴淘宝网为例,其中农村地区占整体消费的比例从2014年的8.89%提升到2015年的9.56%,站在绝对数额上估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在未来5a会更快,所占比例将会提升到10%以上。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

(一)电子信息发展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信息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农村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必须在农村范围内建设完整高效的电子信息基础设施,以此作为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因为农村地区有关设施相对城市落后,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薄弱,甚至某些更为偏僻的地区还未普及网络,造成电子商务发展无法有效进行。有些地区虽然发展了电子商务,但是由于种种问题无法深入基层建设,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不能跟上城市的发展节奏。

(二)对电子商务概念认识不到位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对电子商务概念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后,因为这些相对落后的居民对网络及电子商务都比较陌生,无法对电子商务进行准确理解,造成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迟缓。从长期角度考虑,因为农村地区普遍有人口众多且教育水平偏低,人们对新鲜知识及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偏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很少。同时,农村居民因为原本消费习惯及以往消费观念的制约,在网上购物及电子商务推广中会受到一定阻碍。并且因为对网络的不了解,农村人民网络购物会面临安全隐患,存在不安全现象,造成农村居民网络消费质量下降,对电子商务存在一定抵触心理,不利于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开展。

(三)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目前由于人才问题,农村经济水平提升速度已经受到了制约,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地区对来自社会的影响较为敏感,又因为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城市的人才都不愿意来到基层工作,造成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缺乏技术性及专业性指导。并且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技术掌握能力较差无法较快速度得真正了解有关知识,因此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缺乏商务人才问题急需被社会各界关注。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

(一)增强农村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想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大发展,首先要增强农村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合作,尽快对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农村人民计算机使用量,教会人们正确使用电脑,保证电子商务在农村开展的基础,为电子商务开展提供基础平台,提升居民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利用水平。同时,当地政府必须与有关基层部门进行合作,解决农村居民上网问题,促使更多的人们投身网络购物的潮流,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国内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网络销售系统不完善的问题,想要加快农村产品销售速度,务必要在农村地区建设电子商务利用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促使农产品的销售,拓宽销售渠道,还有利于当地政府的统一管理。此外,建设规范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还能够帮助解决农户之间矛盾,增进农产品及日用品的销售,促使农村经济快速跟上城市脚步。

(三)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政府首先要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及补贴政策,吸引刚就业的大学生及专业性人才到农村指导电子商务的开展;针对农村网络销售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人才培训重点及所需要人才专业方向。需要明确的是,人才培训的重点是农村较大企业及农村养殖大户,对这类群体进行培训能够在培训初期较大地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之后再逐个对农村居民进行电子商务有关知识的普及,促使农村地区人民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网络购物技巧。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是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的关键。

四、结语

电子商务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开展,应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该文首先研究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开展现状,然后找到所面临的问题,认为想要在农村成功开展网络销售就必须增强农村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吸引专业人才以及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冯琪,苏德军.当前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5(33):376-377.

[2]罗子轩,刘涛,周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学理论,2016(2):106-107,117.

篇(2)

一、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概念

首先,明确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为了能够实现电子商务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而提供的一种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渠道。具体的来说,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产品进行买卖交易后构成所需要传递物资和服务的配送活动,通过机械的、自动化的程序,对物流信息、物流传递过程进行时时监控,保障电子商务物流能够更加准确、更加迅速。其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是当下科技发展产物中一个全新的服务行业,它凭借着自身的准确性、迅速性,很快的占领了传统的物流市场,并提高了物流运行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之间的成本,有效的刺激了社会的需求给整个社会提供了便捷。

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行业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基础问题、物流服务问题、安全监督问题着手,来分析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现状,为后文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对策,奠定夯实的基础。

1.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企业基础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服务网点少,远远不同满足人民的购物需求。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不断的普及,人民对社会的了解和对物质的追求也逐步在提高,除了城市地区对网络购物需求之外,农村地区的人民对网络购物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网点布局没有普及到镇、乡,这给农村地区人民的购物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次,由于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不高,在配送过程中,各大网点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导致物流配送的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不如人意。最后,缺乏专业性的物流人才。专业的物流人才除了要具备基础的物流知识之外,还要熟悉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技术、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技能,只有掌握多种技能才能够满足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的物流人才在教育培养、实践操作、创新创造等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我们当下的专业物流人才紧缺,妨碍了电子商务物流正常的运行,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物流服务问题

首先,终端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环节不到位。终端环节既是最后派送到客户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派送物流不畅通,快递延误,物品丢失损毁,签收时间难以调节等问题,都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客户的购物感受,而且不利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是物流配送时间不稳定,由于电子商务企业在各大节庆日举办各种活动,导致网络购物出现的严重的高峰期,而物流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增加,这就导致出现了快递爆仓、快递变慢递的事件发生,这不但影响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声誉,同时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健康成长。最后,物品损毁丢失情况时有发生,物品从商家发货到终端客户收货,期间经过多个环节,比如:打包、分拣登记、上下货、运送等等,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物品的损毁和丢失。这不但给终端客户带来了损失,也给电子商品企业和电子物流服务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3.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安全监督问题

首先,邮寄物品时检查工作不到位。由于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对物品的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为了能够节约操作时间来增大业务量的需求考虑,并没有强制要求快递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对寄出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所以导致电子商务企业邮寄的物品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其次,是物流服务企业运行缺乏监督管理。我国大部分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属于民营企业,各大物流服务点没有统一的营业管理、上下班时间,加之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物流服务业整体的协调能力也不够,同时也给相关的监督部门造成监督管理上的不便,增加了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相关监督部门不能及时发现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但给终端客户带来了不便和损失,同时也阻碍了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子商务物流业健康成长。

三、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概念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现状进行研究,明确的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基础环境、提高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物流服务质量、加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监管力度等对策和建议,为未来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1.改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基础环境

首先,扩大农村地区网点的布局范围。一方面,我们可以和各大乡镇地区的运输个体进行合作,鼓励他们加盟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服务系统,利用他们自身的各种基础设施,来完成本地区的物流的收发物品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和当地的客运公司进行合作,利用乡镇的客运班车系统的便利条件,将农村地区的网购物品配送到客户手中,实现物流企业和客运公司的双赢局面。其次,积极完善深化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但要屏弃传统落后的物流技术,而且还要不断的优化、改革、创新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系统。使之朝着先进的、现代化的物流技术靠拢。最后,培养专业性的物流人才。一方面,利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来培养物流专业人才,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的自主学习、企业的实践观摩等方法,来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物流企业引进国外具备专业性质的物流人才,学习其专业、先进的物流技g,取长补短,同时也改变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紧缺的短板,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2.提高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物流服务质量

首先,完善终端配送服务,物流公司可以在各大小区建立标准化的自提点或者与小区便利店进行合作,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只需将快件存放在自提点或者便利店,再用短信通知收件人,无需专门等快递员和客户的签字。其次,提高配送的时效保障。物流公司应提前做好预案,当出现物流高峰期时,可采用临时租用场地,招收临时派件员等方法来完成高峰期的快递派送任务。同时每个点配备一名管理人员,时时监督物流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一旦配送过程发生异常,马上能够督促并加以改正的,保证物品能够及时配送至客户手中。最后,保障配送物品的安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应根据物流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比如在收发、分拣、转运物品的时应轻拿轻放,按照货品的类型进行分类摆放,防止易碎物品损坏,物流配送过程发生的意外追责到人,不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皆有该环节员工承担责任。

3.加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监管力度

首先,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政府部门必须监管到位,切实做好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其次,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对员工要进行安全检查和考核的培训,必须明确物流运送的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并要积极的配合相关部门督察和执法工作,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并加以改正。最后,加大物流企业的运营监管。物流企业总部应加强对下属物流站点的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发生物流站点倒闭情况的发生,预防潜在的风险爆发和扩大。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本文从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概念着手,基于对企业基础问题、物流服务问题、安全监督问题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其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建议。为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服务行业的发展,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服务业的差距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莫翠梅.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瓶颈与对策[J].广东科技,2009(16).

[2]师东菊.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J].物流科技,2007(12).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产业价值链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最具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为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状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电子商务活动而言,因为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农产品无法复制等特点,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比工业化产品电子商务难得多。如何寻找出适合农产品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电子商务活动是当务之急。而从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有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1985年,美国著名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就是一个包括众多增值环节的价值链。2000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Kaplinsky R.)将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进行了扩展,把企业间的联系考虑进去,提出产业价值链概念,是指以某种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一个完整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梁君、顾江,2009)。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价值的整个过程,从农户到最终消费者形成完整的价值增值体系。其产业价值链主体有: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网络平台、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监管机构及消费者,如图1所示。这根链条上的各种主体元素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彼此之间的价值联结是紧密的,被捆绑到一个产业价值链系统中,创造出比单一主体更大的协同效应和更大的价值。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主体中,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网络平台构成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的主体,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与分配,其中网络平台处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的核心地位;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物流企业并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而是通过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获利,它们的利润来源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获得的利润;监管机构既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价值分配,也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间接获得相应利润,主要是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严重

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模型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复杂,参与主体众多,但由于各主体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入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信息严重不对称,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提升,带来非常不利的因素。

(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落后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连接了生产与消费,是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节点。然而,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供销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尚未建立面向客户的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

(三)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整合与协作。但是,由于受农产品价值链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影响,受传统观念、人才和技术制约,缺乏市场竞争和创新意识,尚未形成基于信息和知识共享平台上各利益相关群体间的价值链关系。因此,农产品生产、加工、商贸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相对不足,宏观调控乏力。

(四)物流配送体系协调不力

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还有一个重大短板就是物流配送体系薄弱,各个环节协调不力,未能形成有机整合,无法有效创造顾客价值。农产品对于保鲜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物流配送能以符合客户要求的农产品质量、数量、品质,以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按客户要求把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张莉,2010)。

(五)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业生产还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组织程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再加上农产品的概念非常广,产品种类繁多,产销链很长,每个环节都有加工服务者,服务内容差别大(赵苹、骆毅,201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

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在其中发挥能动性,从政策、法律、财政高度上扶持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本着“有促有控,以促为主”的原则,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制定规划,制定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倾斜以及财政资金扶持,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任务、发展模式和形成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战略步骤。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组织、各类涉农企业的扶持。

(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先进的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强调政府在公共物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由国家或政府这种公共机构负责组织提供,把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节约投资,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通过多种投资渠道,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平台。

(三)增强参与主体间协作程度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各主体之间,应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对立的关系,因此,需要增强主体之间的协作,各主体更关注整个价值的增值,而不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多赢的博弈效果,构建利益共同体。首先,应以品牌整合整个产业价值链,充分发挥品牌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作用,以品牌为核心,以拥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依据产业之间的关联,发挥核心企业、核心产品及配套体系的牵引效应,来整合整条产业价值链。其次,积极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作用,提高农户参与价值链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再次,发展促进农产品贸易中介机构,积极展开合作,增强集约化管理,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定制化服务。最后,应转变农民支付观念和终端客户购买观念,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要素加快创新,实现产品丰富化、渠道多元化、服务个性化、交易便捷化、支付安全化。

(四)完善交易平台基本功能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缩短农产品供应链,实现B2B、B2C和C2C,达到惠农、惠民和惠商的重要渠道。应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铸就核心竞争力。第一,实现网络交易安全化。加强网络交易安全技术的开发,普及网络安全交易知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以保证安全高效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二,强化网络信息和交流功能。平等交流、互惠互利的平台能聚集大量专家和网民,大家在讨论中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有利于网民挑选最适合的农产品。第三,提供个。网络平台应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强化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第四,提升网站功能层次,实现网上竞标、网上竞拍、委托买卖等在线交易形式,增加网站的支付功能与实用性,让更多的人能在专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或购买农产品。第五,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五)健全产品标准管理体系

农产品由于对新鲜、环保、无毒等要求高,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就必须进行标准化管理。因此,应制定覆盖农产品产业全价值链的一整套标准,包括农产品的名称、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容器和包装、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最大农药残留物允许含量等,都应有统一的标识和认证体系,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测。由于农户的小农意识,要健全产品标准管理体系,应充分发挥拥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导作用,采用“企业+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实施标准化管理和规模生产。

(六)建立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各级政府运用财政贴息、扶持担保等手段,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等基础物流设施建设,整合现有运输、仓储和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各类农产品地区性、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逐步建立起从农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冷藏、加工、配送以及长短途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第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合作物流,重点扶持一批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鼓励更多的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面向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物流运输服务,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考虑自建物流,加强物流配送环节及人员的管理,或者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从而有利于从配送上做到安全,并满足保鲜、外观无破损等感官上的特殊要求。

(七)壮大涉农电子商务队伍

首先,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以及人员培训,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从而进一步带动其他农户使用电脑并参与到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在涉农企业和组织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加强双向合作,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再次,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农村地区就业,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农产品的相关知识,推动当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培养新一代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的主力军。最后,建立由产技术人员、电子商务技术人员、市场专员、外聘专家等构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团队,帮扶重点农产品生产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NewYork:Free Press,1985

2.Kaplinsky,R.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37(2)

篇(4)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广义上来说,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指的是利用网络平台、电子信息系统有关的一切工具,包括时新的电脑、互联网,以及传统媒体媒介等进行的商务活动。狭义上来说,电子商务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其过程主要通过电子设备及互联网完成。从企业商务活动及其电子化的角度定义电子商务,人员物资管理、材料采购、商品生产、经营销售、资金周转、信息流通、物流配送等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就是电子商务。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以阿里巴巴为例,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挑选、比较各种商品,并用较低的价格买下。据说在2016年“双十一”购物节,在凌晨1点整时,天猫全球成交额已经突破353亿元,而在三年前,这个数额只是全天的交易额。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稳步快速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阿里巴巴、淘宝的销售平台上,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产品,如大家常见的一些小商品有很多都是来自浙江义乌,而浙江义乌就是中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之首。在2015年,国家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更加有力的支持与发展契机。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围绕农产品或加工品的销售展开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动,它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对农产品或加工品的产销、流通、售后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农村农业信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内各大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都就农村电子商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如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也在积极的开拓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平台,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线上线下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运营设施及环境。农村电子商务的稳健发展扩大了内需、促进了消费,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深远的意义。

三、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根据分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3.1当地政府加强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引导

当地政府要顺应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发挥积极作用,做好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引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切实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依据国家有关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研究制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建立"多方参与、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资源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企业融入现代流通体系的改造,加大对广大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引导力度。通过深化"电商村"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并以适当方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农村电商发展带头人以及h农电商企业。

3.2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建设

一方面,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实施国、省、县道烂路维修改造、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以及县乡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彻底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建设农村地区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县(市、区)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络为支撑,引导邮政和快递业务延伸至农村,并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村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点,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实现县、镇、村物流网络无缝对接,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3.3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扩大本地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优化整合各县(市、区)培训资源,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镇村干部、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头人的电商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本地毕业生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吸引本地在外的大学毕业生和务工青年返乡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培养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引M难、流失大的情况。

四、结语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符合中央、省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政策,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篇(5)

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面上看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交易成本高等造成的,但实质上是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结果。电子商务以低成本、高效率、无地域界限等优势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流通问题。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初步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据省农业信息中心统计,全省120个市、区有85%以上的单位建立了机房,一半以上单位建立了网站;市(地)、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共有专兼职信息人员12000余名;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机顶盒、电视等多种形式,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93%以上,基本上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系统,并有效地利用该平台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肇东市共有2万多农民上网,仅2006年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直接增收5000多万元。

2.农村网民数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07年12月底我国网民已达2.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16%;农村网民数量达526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7.25%;黑龙江省网民达47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12.5%;据推算黑龙江农村网民数量有100多万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3.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网站有了较快的发展。据新华网报道,2007年我国涉农网有17822个,农村电子商务网站2000多个,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取得效益,成为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和农业贸易的活跃地带。黑龙江省涉农网站近1000个,涉农电子商务网站200多个。

4.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黑龙江省非常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问题,自2002年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信息港、东北网、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建立了绿色食品信息专栏,197家绿色食品企业全部在网上了信息。从2003年5月起,与哈洽会组委会合作,将绿色食品企业的150个绿色食品招商引资合作项目在网上。2006年省农委下发《关于做好农产品网络促销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网络促销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5.培养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目前,我省有9所本科和24所高职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6108人,其中有6所农科类高职有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538人。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电子商务人才,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扶持。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及涉农企业的电子商务观念滞后。长期以来,由于我省农村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没有足够的信心;涉农企业对应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巨大商机缺乏前瞻性的估计,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风险大、投资周期长,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农民上网人数少。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全国农村网民有53.9%在网吧上网;据推算黑龙江农村共有网民120多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虽然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但比全国平均水平(16%)低了近一半,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缺乏上网技术和上网设备,但主要是缺乏上网设备。

3.涉农网站数量少,且缺乏专业水准。目前,我国涉农网站虽然已经达到17822个,但仅占全国网站总数(150万个)的1.2%,而欧洲服务于农业的网站约占5%,美国达到14%。虽然黑龙江涉农网站上千个,但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仅100个左右,且从形式到内容有很多雷同之处,缺少专业水准,实用性不强。多数网站信息以宣传和为领导服务为主,真正从事农产品交易和为交易服务的比较少,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4.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是所有网站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难题。电子商务主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的攻击,威胁到网络的安全,还有网络上的间谍软件,会盗取网上银行账号和密码,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素。

5.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拥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极少,像中国大米网、北大荒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大型公司也是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进行物流配送或刚刚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刚起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大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品种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技术难度高。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使农民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时代性,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农民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农产品的积极性,才能让电子商务从概念阶段向务实阶段转化。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电子商务既不神秘,但也并非简单,要使广大农民清醒地认识到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的商业活动,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切忌本末倒置。

2.建立采取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平台系统。目前我省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加之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自行建站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龙头农贸企业和农产品批发企业为依托,以农村信息网站为基础,建立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区域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可以有效地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与支持,包括农产品需求信息、价格信息、物流配送、农资信息等。

3.继续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产品具有品种多,级别多,地域差异大的复杂性特点,如果没有一套权威而完整的信息标准体系,用户很难有统一的语言和产品标准,很难有效地实现信息定位。我省已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基础的农业标准体系。我省现已制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1200多项,这些标准基本涵盖了我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主要过程和环节,但这并没有涵盖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仍需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上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标准化、包装规格化。

4.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存活时间,决定了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有一定限度。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是关键。一是要尽快建立范围更大的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二是要扶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特别在省外建立的绿色食品专营销售市场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要重点倾斜和扶持;三是要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提倡成立农民销售合作社,使其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四是要认真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包装质量,尤其是要提高农产品的保鲜程度。

5.认真抓好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引领、示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有效推动其发展,采取以点带面、先行试点、再行推广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措施。政府要选择一批有一定的文化和商务知识,接受新技术比较快,比较富裕的农户和企业作为试点,给以技术上的支持,甚至给予物质上的扶持,让他们率先开展电子商务并取得经济效益,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农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6.政府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与网站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站体系规划,尤其是要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加强网站建设,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这对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我省现有农民经纪人约20万人,多以分散的形式从事农产品交易活动,部分农民经纪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降低了农民的信任度。为使农村“能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撮合并给予一定的扶持组建各类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使大批农民经纪人变成有组织的队伍,提高农民的信任程度,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F724.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信息网络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地区人民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群众对网上购买行为及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子商务的农村化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过,现阶段,国内的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加之中国由上到下的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模式、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和建设成熟的城镇进行对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实现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能够获得社会的各方面提供的保障。

二、乡镇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互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率明显低于城市

目前,国内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去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普及率仅有城市的一半。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互联网水平高低相差20%;两年以后这一数据扩大到24%;接下来的一年这一数据扩大到30%。从整体发展趋势与速度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并在加大。

(二)乡镇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的不发达,对电商发展认知度差

从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国内农村地区群众的平均程度仅有7.8年,很多农村群众,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计算机技术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陌生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势必会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与推广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之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居民对电商的认知度非常差,虽然经过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但是概念比较模糊,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轻人的事,80%以上的人不关心电商发展。此外,发展电子商务存在成本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智能手机价格的普遍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可以支付购买费用,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网络的终端设备没有得到优化,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仍然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63.8%的乡镇网民反映网速慢。在偏远山区,由于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等仍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减少。乡镇一级直接面向农村,农村人口占乡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网络程度,导致了乡镇电子商务的不发达。

(四)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需求具有不可预知性

由于分散经营和投入不足,大部分电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在网上认知度太低,但相对于整个乡镇的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此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产品生产地域和加工企业分布状态不集中,生产措施和标准缺乏统一性,农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储藏保鲜技术低下,农产品种类繁但是质量往往层次不齐,这些条件都会对农产品的生产与有效运输造成闲置,从而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五)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

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覆盖到部分邻近地区,一些偏僻的地方不在物流体系之内,从而导致农村电子物流工作效率低下,个别地方既便有配送,但是配送费用太高,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促进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普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用专门的电子商务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网络找到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心。鼓励当地大学生在家乡就业,服务当地,不断推动地区性电子商务活动的高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加大电子商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引导当地群众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加投入量,优化网络环境,包括农村地区的网络硬软件设施、上网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发展推广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提高居民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来降低或减免居民网络费用及相关硬件设施费用。

(三)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步伐

提高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特别是打算出口的产品,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在产品品牌认证上做好文章,在大量的品牌数量上,不断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农产品绿色化与有机化,根据市场购买力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明确定位。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企业对自身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同时,建立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实行让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一目了然,为开展电商打好基础。

(四)建立有效的产品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加强协作,以网络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易过程中风险的评估与责任的科学划分。充分发掘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潜力,激发物流企业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全发展。

篇(7)

一、电子商务概念界定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其通常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张巍巍,2011:P2)。

二、电子商务在冀家村乡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冀家村乡下辖18个行政村,2016年6月前后,各村按规模在原有的便利商店或便民超市为载体建立1~2个电子商务服务站,与县政府签约的移联网信公司也在冀家村旭光学校旧址建立园区。这些显性的现象表明,电子商务在冀家村乡的推广已初步开展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其中依然存在许多隐性的现实问题。

(1)电子商务在冀家村乡的宣传力度不足。电子商务服务站就在身边,仍有超过半数的村民未曾听闻,还有近1/3的村民虽然见过这个招牌,却并不了解其具体职能。电子商务全覆盖对冀家村乡地区发展的影响还有待扩大。

(2)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不完善。部分冀家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店主表示,由于系统操作不便,故障频发,他们不愿费时费力料理相应事务。系统用户体验差、功能不齐等问题已经给电子商务全覆盖的推广带来障碍。

(3)缺乏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才。调查发现,仅2.9%受访者有从事电子商务行业意向,仅3.6%的村民在从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工作。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冀家村乡电子商务发展的阻滞形势,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使电子商务在该地区的发展缺乏长足而有效的动力和血液。

(4)物流交通等配套体系发展滞后。冀家村乡位于邢台县西部山区,距其最近的物流点位于其东约5.4公里处的将军墓镇,物流尚不能直接通至乡里。超过90%的村民认为当地的物流状况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村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电子商务意识不足。冀家村乡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仅有初中及以下学历,村民整体上缺乏电子商务知识和对其发展带动起来的新兴行业的全面认识,无法真正参与到电子商务全覆盖的推进工作中来。

(2)村民思想对电子商务缺乏信任。87.2%的村民只有必要时才会选择网购,部分村民甚至从未有网购经历,其原因多出于对网购的安全性和对商品质量的疑虑。村民们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事物的接受尚需一定时间。

(3)农产品流通渠道狭窄固化,村民对利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不高。村民们更愿意选择将自家农产品直接卖给收购商。过半村民认为现有产销模式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必要“创新”;一部分村民则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无法独立操作电子商务平台;另外一小部分村民认为虽然互联网扩大了销售范围,但同类商品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考虑到农产品保质期短的特性,一旦滞销损失更大,也不愿做出改变。

(3)电商全覆盖初步推进,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冀家村乡尚未接通宽带的家庭比例近75%,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与普及仍不理想。

(4)电子商务服务站运营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指导。冀家村乡的电子商务服务站虽然已经按要求普遍建立,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其运营进行监管,对服务站内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亦不足。服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村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和意识不足,监管和指导的缺失,使电子商务服务站难以摆脱成为“空招牌”的命运。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监管,规范运行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完善监督体系,保证电子商务能在农村地区得到及时迅速的推广普及。

加强农村基A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相对偏低,智能手机普及率也相对较低。提高农村网络覆盖度,需要政府的牵头支持和通讯企业的大力投入(徐芳,2013:P32)。此外,交通运输条件亟待改善。农村道路狭窄、路面缺乏维护,不利于通行。政府应加大人力和物力支持,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村铺路就是为电子商务全覆盖铺路。

引进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增开培训课程。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年轻人大多不愿选择待在农村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引导,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招募专业人才等,保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支持。此外,有关部门可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培训,为当地农民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树立电子商务意识提供机会和平台,吸引农民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的推进过程中来。

(二)企业: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电商企业应加强宣传,推出更多惠民项目,加强村民对电商企业的了解,引导村民自发扩大对电子商务的需求。

(三)村民:提高自身,开阔视野

村民们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参加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树立起合理运用电子商务的意识,正确认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通过进一步接触和学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使用,逐渐消除偏见,提高电子商务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韩倩.河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篇(8)

一、引言

由于受到传统“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深刻影响,现在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城市的居民吃着“不放心”的蔬菜;农村的农民买着大量伪劣产品等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层出不穷。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普遍存在农产品价格成倍上涨,农民在网上购物却不能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农产品、农资流通缺乏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农村流通渠道、流通信息不畅和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所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流通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仅改变了流通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也对流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和手段,它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商贸流通业提出了挑战,大大促进了商务理念和商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流通领域带来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使流通真正实现社会化成为可能。它导致流通费用的减少,提高流通渠道效率,改变现有流通模式与流通格局。

二、关于农村流通供应链研究现状

关于农村流通供应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供应链方面的研究。夏英、宋伯生(2001)提出,我国农产品在种养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工业“三废”的污染,加上激素的滥用等,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隐患。为使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达到ISO9000以及HACCP 认证标准,如何落实和执行农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是关键,这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刘从九(2004)在《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组织重构》中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提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组织重构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刘美远(2006)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中提出对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的模型并提出了建议。倪燕逾、燕翔在《农产品流通中第四方物流组织结构及其运作》中将第四方物流引入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建立一个第四方物流的结构框架,对农产品了流通五个层次进行整体协同运作,以提供一个综合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解决方案。俞海宏在其博士论文《基于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的农村流通供应链运作优化研究》,他是基于服务型供应链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理论来研究农村流通供应链的优化。鉴于此,本文从农村物流的角度对农村流通供应链进行优化研究。

三、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现状

我国现在的农村流通供应链模式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存在如下问题:(1)技术设施薄弱,销售网点总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2)中间环节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规模化的农村流通企业。(3)农产品流通与加工技术水平不高。(4)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的机制与体制。(5)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监管成本高。(6)农村流通企业融资难度大,保险难度也比较大。

四、农村物流改善

1.农村物流组织。农村物流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规模物流企业的参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居民分散是阻碍物流企业进驻农村的关键因素。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实力普遍不强也是造成其进去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中国邮政有着百年品牌历史,多年来在每一位百姓生活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深受农民信任;特别是设立在农村的代办员,对村里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同时在拓展市场以及大用户发展、新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邮政完善的网络体系,覆盖面广的实物投递网、信息通畅的信息网和方便快捷的金融网三网合一,使得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顺畅。所以,农村物流组织可以考虑利用“邮政+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2.农村配送中心建设。农村配送是一个区域配送的概念,是相对于城市配送而言的。同样按照配送的一般概念,可以认为农村配送是以农村经济生活消费为目的,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种既包含集货、储存、拣货、配货、装货等一系列狭义的物流活动,也包括输送、送达、验货等以送货上门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供应链环节。配送是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配送体系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然存在组织设置分散、实力较弱;配送渠道少、环节较多;配送技术水平低;配送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这方面主要研究在农村连锁经验配送模式下如何构建农村配送网络体系,主要包括配送网络的规划,配送中心选址和配送中心运营三个方面。在配送方式也可以考虑先到镇,再到村的配送二级模式。

3.农村信息技术建设。在技术方面,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农民、供应商以及批发商零售终端、客户联结起来,实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Internet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国外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无论是生产企业,政府监控部门,或者第三方物流公司等,都可以通过Internet相关信息。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前提。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农村流通供应链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方面主要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构建出一个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农村信息系统。

五、农村物流改善后农村流通供应链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改善后的农村物流优化后的农村流通供应链模型如下图所示:

六、结论

本文提供了一种从物流的组织、配送中心建设和信息技术建设三个方面对农村物流进行改善的思路,并建立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改善后农村流通供应链的模型。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农村物流改善和建设的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述,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更进一步的分析。

参 考 文 献

[1]李建军,苏庆艳,曲慧梅.电子商务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夏春玉.流通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牛东来.流通业供应来年管理与电子商务模型及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杜文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J].商业现代化.2008(2)

篇(9)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连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扩大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使其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直接服务于三农,使农民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直接受益者。简单来说即通过发达成熟的网络程序进行农业商务活动,提高了经济运转的效率和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道路状况差。即使到2005年底,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146万公里,但是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总体上还保留在以通为主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

(2)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仅有单一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收入拨款。但是,有时财政拨款不到位,又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大量的通讯和信息技术、数据存储库资源、设备等,得不到更新和推广,尤其是乡镇一级网络传输线路不顺畅,出现信息传播断层现象,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现象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现在知名的淘宝村睢宁沙集镇,孙寒是村里带头致富的人,但是在建立淘宝网店初期,网络问题成为他的首要难题。由于村里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网络发射器,他需要托关系才接到了网线,才有了现在的沙集网商。此外,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也会引起网络安全的问题,有一部分人或企业由于担心安全问题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有多少个村子没有接通互联网,限制了多少想通过网络发展的农民。

(二)安全问题

(1)产品安全问题。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一种虚拟交易平台,农产品不像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具有同一性。顾客在网上购买农产品往往会有很大的顾虑,产品是否新鲜,是否生产安全等都在考虑范围内。目前,比较成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价格一般比较偏高,不能适应大众市场,只是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农产品的差异性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问题,如果虚拟网络不能给顾客带来保障,解决后顾之忧,那么农产品大规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比较低。比如淘宝网推出淘宝生态农业专题,从推广来看是宣传生态农业,但是IT工作者很难亲自都田间监督农民是否真正达到生态种植,监督农民进行生态种植。

(2)支付安全问题。资金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环节,是能够确保网上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性步骤。目前最广泛的支付方式包括货到付款,第三方支付,银行转账、汇款,邮局汇款,不管农户是买家还是卖家,能否支付或者是能否收到钱都是关键问题。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覆盖有限,支付环节不顺畅,现在比较流行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农民可能不会操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导致整个环节无法打通,许多农民的购买需求受到限制,造成广大农户无法享受有电子商务带来的快捷,低成本的优势。

(三)人才问题

(1)农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民受传统生产和销售方式的影响,另外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目前,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使用热情并不高。电子商务具有时间的间隔性,区别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但是农民长期使用传统交易方式,并不容易接受虚拟交易。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想要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2012年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很多人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并不了解,也不会使用,这点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

(2)缺乏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领域非常广泛的一项互联网平台,能够有一支高质量、内部结构完善、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目前,大部分基层政府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大学生返乡创业几乎没有,基层乡镇府的硬件设施差,电脑数量少,利用率低,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在有的地区人才不仅缺乏,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干事创业靠人,这话对农村而言更关键。发展农村电商,人才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要的瓶颈,喊缺人,企业喊缺人,行业整个都在喊缺人。

(四)物流问题

篇(10)

1.政府主导及政策不够强

虽然现今在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各个地区政府即使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以及建议,但对其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尤其是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方面的培养,缺乏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另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不够牢靠,相对应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够完善。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其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很低,并且农村很多地形十分复杂,这样导致了在农村地区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成本投资很大,存在很大的困难性。同时建设的网络稳定性不高,其安全以及基本的保障条件也十分薄弱,影响正常的网络使用。

2.涉农网站少,物流体系不健全

现今很多企业都有自身的网站进行产品的推广,但是对于农业产品来说,却没有自身独特的信息网站。主要是在农村很多农副产品很少涉及到电子商务,并且农村地区的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够便利,导致了农村的物流发展十分落后。另外,很多标准化的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了农村品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农产品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对其的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预知性。因此,这就导致了农产品无法进行统一的加工销售,其标准化程度较低。同时农村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无法顺利的进行,影响了电商扶贫的效果。

3.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推动必须要有相关的人才支持,但是现今农村地区发展水平较差,农民对电子商务的概念不够了解,对于新技术不够支持,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缺乏一些操作型技术人才以及科研人才,尤其是缺乏懂得电子商务营销型人才,这样导致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扶贫发展十分缓慢。

二、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发展的对策

1.提升政府扶持力度

首先,地方政府要积极地组织举办各种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与完善各项有关电子商务扶贫政策。在这一过程提高贫困农民的信息获取、接收能力和利用能力。同时要完善相应的的法律法规,努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扶贫环境。其次,完善电子商务中介的建设,加强政府对电商中介环节的扶植,如快递业、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业等政策办理服务的提升,从而实现政策便利中介环节,加强全程全网第三方物流服务和各类支付工具的一体化,有利于解决农村交通不便,物流进村等问题。第三,提升民间企业市场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市场,实现农产品现代化物流储藏与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营销战略。同时鼓励相关人才的投入,加强政府与学校在农村电商市场的投入与培养引导政策。最后,在地方积极的设立电子商务扶贫的试验点。电商在农村的运用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政府在地方乡村的电商扶持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政府应该起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要给于试点单位和公司一定的投入和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便他们顺利的完成相应的试点项目。在取得验证的经验之后,可以在更广泛的地方使用,以便减少农村电商市场的盲目性,从而更好的规范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发展。

2.加强资金投入,实现多种资金的融合开发

在实现相应配套设施的乡村电商体系的规模时,要加强其资金的投入。在广泛的物流合作与电商市场竞争中,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投入与人才培养、资金周转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单一的政府资金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民间等多种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好地完善乡村电商扶贫发展的需求。

3.完善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 医疗技术革新 下一篇: 小班教育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