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06:22: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危机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2教师和学生群体信息处理意图和信息搜寻意图的差异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学校师生在甲流疫情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搜寻意图。因此,高校情境中最自然的两个群体,即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在这两方面意图上是否存在水平的差异就成为首先要加以考察的问题。如表3和表4所示,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子群体在各个阶段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搜寻意图从统计上说并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群体在潜伏期的两项意图均弱于学生,但到爆发期则有较大上升,在平均水平上超过学生群体。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教师群体的两项意图水平又再次回落。相对而言,学生群体在整个危机中意图水平则较为稳定。
2对Grunig理论的检验
2.1Grunig理论在甲流危机情境下的待检验假设H1:认为甲流是一种危机的人,更关注关于甲流的信息,也更积极地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H2:越是认为甲流的防范存在条件障碍的人,越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也越不会积极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H3:越是认为自己有可能卷入甲流危机的人,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也越会积极地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作为对Grunig理论在甲流疫情危机情境中的特殊应用,则提出另一条待检验的假设,即H4:积极搜集信息的人更愿意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
2.2对假设H1、H2及H3的检验为检验假设H1、H2及H3,本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其中,IP即(被动的)信息处理意图,IS即(主动的)信息搜寻意图,PR即问题认知,CR即约束条件认知,LI即牵涉度认知。在对全部样本做回归的基础上再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子群体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期找到属于这两个子群体的不同特点。回归分析的结果中,各项系数的正负符号是否显著可以说明在各时期,各人群中H1、H2、H3假设是否成立。以下分别为危机三个阶段的回归结果。常数项的估计不涉及理论检验的结果,故略去。根据实证结果,在显著的系数中,所有系数的正负符号均符合理论预期。越是认识到危机的存在,越是觉得危机能造成影响,就越会导致信息处理或信息搜寻行为,而越是认为存在条件约束的,其信息处理或信息搜寻行为就越少。具体地,从实证结果中发现:(1)H1部分通过检验。在危机的三个阶段中,PR这一因素基本上只影响到公众的信息处理意图,而不影响信息搜寻意图。这说明,认识到危机的存在虽然不足以驱动人们去主动搜寻信息,但足以使人们关注信息,即使这种关注是被动的。针对这一特点,应在加强人们对危机的存在感的同时,加大防疫知识的信息传播力度。而在危机的爆发期,由于危机在事实上已经存在,因此,无论是否认识到危机存在与否,公众的信息获取行为意图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在爆发期,无论从现实意义上看还是从统计意义上看,PR仅对总体的信息处理意图有微弱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宣传措施的重点显然应从潜伏期重点提高人们警觉性转移到其他方面去。(2)H2基本通过检验。在爆发期,CR项的系数在绝对值上大于潜伏期,从中可看出防疫条件对人们行为意图的影响。如果人们觉得无法抵御,就会放弃“抵抗”。在潜伏期应加强宣传,增强师生的对危机存在的认识,而在爆发期则不需要继续采取这一宣传措施,相反,应加强防疫条件,并向学校师生展示学校有足够的条件应对疫情,增强师生面对疫情的信心,从而积极采取行动。(3)H3的假设通过了统计检验,越是认为自己有可能卷入甲流危机的人,会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也越会积极地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但从三阶段的演变情况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牵涉度认知对于信息搜寻意图的影响下降了,并且此下降在教师与学生子群体中都可以观察到。
2.3对假设H4的检验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假设H4,即:积极搜集信息的人更愿意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危机的三个阶段中,受访者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的意愿与信息搜寻意图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在潜伏期和爆发期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5。后遗症期的相关系数虽然下降较多,但仍超出通常所认为的弱相关(小于0.3)范围。同时,在危机的三个阶段,反映被动关注信息的信息处理意图与执行防控措施的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虽然存在,但除了爆发期系数大于0.3,其他两个阶段都是弱相关。因此,假设H4是成立的。此外,从上表还可发现,爆发期的信息搜寻意图与执行防控措施的意愿之间的相关程度较潜伏期更强,而进入后遗症期后,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却有大幅度下降,这说明是否身处危机之中对于学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3基于Hallahan(2000)的扩展分析
Hallahan对Grunig公众情境理论进行了扩展,将危机中的公众划分为不活跃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和活跃的四种类型。划分标准如下:根据这一框架,观察不同类型公众采取行动的积极程度存在着差异。与此相对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也应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策略。
3.1调查对象的类型划分及其意图差异把对甲流疫情了解程度小于等于3分的界定为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低,高于3分的界定为了解程度高。同时,牵涉度认知小于等于3分的界定为牵涉程度低,牵涉度认知高于3分的界定为牵涉程度高。据此将所有样本进行分类。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公众情境理论中用以衡量行为水平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搜寻意图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表10和表11可看出,不同类型的人群在三个阶段的信息处理意图和信息搜寻意图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进一步综合采用Scheffe和LSD事后比较法进行分析显示:(1)在潜伏期,活跃的人群信息处理意图最强,有意识的人群次之,觉醒的人群再次之,不活跃的人群信息处理意图最弱。但其中,“活跃的”与“有意识的”以及“觉醒的”这三种类型人群之间的信息处理意图没有显著差异,而“不活跃”的人群其信息处理意图较其他人群显著为低。在这一阶段,信息搜寻意图由高到低则依次是“活跃的”、“觉醒的”、“有意识的”以及“不活跃的”。在这一主动意图方面,“活跃的”人群显著强于其他人群。其余的三种人群的意图则彼此间没有显著差异,可视为同一集群。(2)在爆发期,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意识的”、“活跃的”、“觉醒的”和“不活跃的”。其中,“有意识的”的信息处理意图虽高于“活跃的”,但两者间的差异几乎不存在(p=0.998)。在信息搜寻意图方面,则由高到低依次是“活跃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和“不活跃的”。(3)在后遗症期,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活跃的”与“不活跃的”依旧处于由高到低的两端,处于中间的“有意识的”与“觉醒的”两类人群的意图则较接近,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信息搜寻意图方面,“活跃的”人群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而其他三种类型人群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各个阶段,不活跃的人群的信息获得意图几乎总是显著地低于其他人群,而活跃的人群的信息获得意图也几乎总是显著地高于其他人群。“有意识的”和“觉醒的”这两类人群则基本始终介于两者之间。这一点是符合理论预期的。此外,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觉醒的”始终低于“有意识的”,这反映了“有意识的”人群更多地是被动地关注信息。
3.2针对性策略的实施基于Hallahan框架的分类,在了解人群特征的基础上,有助于危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实施危机沟通策略。不同类型群体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再考虑教师和学生中各类型人群所占比例,以期通过这些比例的变化,来找出各个阶段宣传策略的重点。分析发现:(1)“活跃的”类型所占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危机发展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群体中“活跃的”这一类型所占比例在潜伏期相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要低很多,但是到爆发期才迅速提高。(2)“有意识的”类型所占比例较低。从潜伏期到爆发期,部分“有意识的”人群由于牵涉度的提高而转变为“活跃的”类型。而进入后遗症期之后,随着部分“活跃的”人群的牵涉度下降,“有意识的”类型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3)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子群体,“觉醒的”类型所占比例在三个阶段都逐渐减少。对于“觉醒的”这一类型人群而言,由于其牵涉程度高而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低,因此既可以通过提高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而转变为“活跃的”类型,也可以通过牵涉程度的降低而转变为“不活跃的”类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主要遵循第一条路径,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则主要遵循第二条路径。(4)根据预想,“不活跃”类型所占比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应下降,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则可能回升。教师群体符合这一预想,但学生群体不符合。进一步探索发现,以牵涉度小于等于3统计,潜伏期有38人,爆发期有43人,后遗症期有59人。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的增加是正常的,因为随着危机的结束,牵涉度下降。但从潜伏期到爆发期的增加是异常的。教师子群体中,牵涉度小于等于3的人在潜伏期是15人,到爆发期下降为10人,符合预期。问题主要出在学生子群体上,从潜伏期的23人增加到了33人。学生子群体在危机爆发时反而变得不活跃。
2眼科技术操作分级管理
在门诊治疗室实施技术操作的分级管理,每一项眼科技术操作都有严格的准入标准,如眼科的高难护理技术包括角膜铁锈异物或爆炸伤后角膜多发异物取出、小儿泪道冲洗及探针、小儿结膜下注射等,规定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精湛技术的护理组长完成;角膜浅层非金属类异物取出、睑腺炎切开排脓、成人泪道探通等,要求由具有护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护理临床工作经验、在眼科门诊接受2年以上系统的眼科技术操作培训的高级责任护士完成,确保每一项技术操作均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护士负责,保证技术操作的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3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门诊患者的回访制度。通过对输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角膜铁锈异物剔除术后、眼部脓肿切开排脓术后、泪道探通术后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掌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了护患沟通。
4结果
实施护理危机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医源性眼部组织损伤(泪道冲洗损伤角膜、泪点或泪小管)、意外事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发生晕厥、意外损伤、跌倒等)的发生呈下降趋势。
5讨论
5.1危机管理的应用可提高护理抗风险能力
门诊是医院前沿窗口,人流集中、突发事件多,是医院危机事件高发科室。尤其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管理者应切实将危机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运用危机管理的模式,不断对护理行为中现存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现有制度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相应管理对策,可有效地减少、化解护理危机事件,把其危害降到最低,保证患者安全,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医院的潜在危害,提高护理抗风险能力,保障医院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档案馆与外界环境或相关组织的任何不平衡或冲突都可能导致档案馆危机。档案在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展览等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疏忽或处理不当也都可能引发危机,制定危机预案以及处理危机时,应系统分析和统筹安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危机管理是档案馆的重要管理职能,是一项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决策非程序化的管理过程,有效的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培养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设置危机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档案馆管理制度、妥善安排危机管理的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只有全面地为危机预警和处理做好各种安排,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档案馆的危机管理是全程管理而非某一阶段的管理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危机从出现到结束过程有不同阶段,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特征。危机管理需要按阶段确定工作重点。档案馆应根据各种征兆来辨别危机,并着手处理。许多档案馆投入大量精力于危机后的救治及恢复工作,殊不知,有些损失本可以避免的。档案馆危机管理应是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处理的连续链条,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等于危机后的救治,也不仅是危机前的预防。
(三)档案馆危机管理是全员管理而非某部门的管理
危机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其纳入到所制定的法规、制度、方针、政策中。档案馆领导者是危机管理中主要的管理主体,领导者的危机意识、创新管理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技术发展和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决定了档案馆危机管理的有效性。档案馆工作人员是档案业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组织、提供利用,因此需要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正确操作各种信息系统,时刻注意保护档案实体安全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营造有益于危机管理的组织文化。除此以外,档案馆危机管理还涉及档案界研究人员、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社会公众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有关政府部门、电信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实现这些主体在分工基础上的通力合作是进行有效危机管理的基本策略。
二、改进我国档案馆危机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档案馆管理危机的管理
管理危机是由于档案馆管理水平落后,思想意识保守,管理体制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缺乏可供借鉴的标准等原因而造成的危机,实现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提升战略规划水平。战略规划是在全面了解档案馆所处环境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面向未来的使命、远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提升战略规划水平,档案馆应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准确定位,即根据本馆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服务能力、馆藏状况、研究与开发能力、设备与财务状况、档案馆外部环境特征等,制定其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二是在战略规划中要突出数字资源管理开发与创新档案馆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三是强化评估体系,监督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以确保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创新档案馆组织结构。传统的档案馆组织结构,是根据档案在档案馆的流动而进行的分工,因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而不免会存在重复劳动、责任推诿现象。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机关档案机构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创新组织结构是在档案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对档案馆组织结构进行的改革,使档案馆成为一个紧凑、富有弹性的组织。最后,完善管理制度。“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档案馆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档案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档案馆所面临的管理危机、档案实体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危机、资源危机、服务危机等都需要通过制定、执行完善的制度而减免。
(二)优化档案馆资源危机的管理
首先,优化馆藏资源建设。一方面,综合档案馆、高校档案馆、专门档案馆、城建档案馆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在资源建设方面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档案馆应根据本馆定位建设馆藏,如综合档案馆作为社会记忆保存的主要场所,其资源体系也应是多维的,要能反映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应将数字档案资源与传统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大量档案以电子邮件、音(视)频等电子形式生成、传输、利用,这些记录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在构建社会记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喜的是,数字档案资源的建设在上海、青岛等地的档案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次,完善档案组织存储效果。组织是使档案资源程序化的过程,是其可用的前提。档案组织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和利用档案及其价值,然而,大多数档案组织是专业性有余而可用性不足。笔者在访问国内大多数档案信息网站时发现,各档案馆能够从多个角度组织档案信息,进而提供多个检索途径,如分类号、档号、关键词、责任者、发文时间等,但这些组织方式无不是从档案工作的角度出发,很少用户能真正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更别说利用这些途径检索档案了。因此完善档案信息组织效果,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完善馆藏分类体系、优化档案著录效果、优化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采用XML等资源描述方法等方面入手。
(三)优化档案实体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危机的管理
档案实体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是档案馆赖以存在的前提。近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致使库房及档案实体遭遇灭顶之灾的事件已不罕见。病毒、黑客、不正当操作等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造成的损失有时也是致命的。应对这些危机,档案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安全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及分区布局必须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以及相关标准进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适应的防火、防盗、除尘、加湿、空气净化等设备设施,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确保各种形式的档案在保管、利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其次,确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信息系统环境下,档案著录、档案检索、原件的批量扫描与批量挂接、鉴定销毁等业务活动中有一大部分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档案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还会增强。因此,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保证机房的安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中,根据机房所承载服务的重要性将其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对各级机房制定明确的设计规范。档案馆应为本馆机房选择合适级别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除此之外,还应从机房选址、机房抗震防洪、防雷电、电磁屏蔽、通风、供电、防火、排水以及安全保卫系统等方面确保机房的安全。第二,保证计算机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存储设备、通信设施等硬件的安全。除了要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外,还必须要做好日常的监测、维护工作,以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可以从定时升级、杀毒、合理划分使用权限、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用户培训等方面入手,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行为对管理系统造成的损害。
(四)优化档案馆服务危机的管理
为了避免在网络时代惨遭淘汰,档案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首先,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档案在支持决策及业务运营方面价值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档案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条理化、精细化的品格、较高的沟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应该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多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素养及沟通能力,主动将档案信息及信息产品推送出去,实现档案多元的价值。在天津、浙江等省市实施的《天津市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实施办法》、《浙江省档案管理岗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等规定,就有利于提高档案实践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理论素养。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数字环境下,用户需求个性化越来越强,但档案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若能将日前较流行的微博、微信以及一些即时交流的方式整合到档案馆服务体系中,必将大大拉近档案馆与用户的距离。另外,档案馆应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能,目前档案馆大多是通过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展览、讲座等方式实现的,这些方式的受益人群有限。而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档案信息网站是履行其教育职能的重要阵地,如在NARA网站中,有“数字化教室”这一板块,并根据用户类型(如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军人等)提供不同的内容,这对我国档案馆服务领域的拓展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束缚则难以施展拳脚,首先,政府方面,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中偏离自己的角色,混淆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区别,没有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因此在该“作为”的时候表现为“不作为”,该“不作为”的时候则越权“作为”。
(二)体制外空间拓展缺乏,行业协会组织价值尚未得到重视和挖掘
实际上,数量繁多、形式多样、功能发达且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行会中介组织是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会组织在间接的宏观调控者即政府与市场中自由竞争者即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承上启下。目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初具雏形。这些行业协会多数是地方性的,并且还存在缺乏政府宏观统一引导;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能发挥不到位;协会建设缺乏总体指导规划,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清晰等诸多问题,这必将对我国旅游业整体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宏观管理调空缺失,导致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旅游业虽然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但就全国来讲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管理引导,各地旅游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旅游资源缺乏互补,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二、我国旅游业危机管理体制的现代性构建
(一)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
政府管理部门要明确界定自身的职能范围,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放弃对直属企业的直接管理,超然于对个别企业的利益渴求,从具体的操作事务中解放出来,对整个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宏观服务。
(二)明确企业产权,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首先,旅游行业中的国有企业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对企业行政干预,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提高企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其次,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旅游经营企业要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再次,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中小企业纳入序列,大小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三)拓展体制外空间,健全旅游行业协会组织
首先,旅游行业协会组织要接受政府授权,相对独立开展工作。行业协会是经过注册的法人单位,在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已对协会人财物有效管理的体制下,是否允许各协会根据行业发展与会员单位的需求,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其次,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职责,积极发挥自律管理作用。将工作重点聚于帮助旅游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以及加强行业自律方面,加强对本行业的企业和市场秩序的自律性管理。再次,明确区分重点,形成工作合力。要把工作重点集中在协调行业关系、研究产业政策、指导协会工作等行业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政策建议,使旅游行业协会在中国旅游市场发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注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人才。
(四)树立泛旅游产业理念,引导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所谓泛旅游产业,是指“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游产业概念,是为人们提供具备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等特性的体验消费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是在以“出游行为”作为前提的条件下,所有的消费经济通过相互融合,构成了巨大的消费经济构架。它融生态旅游、会展、体育运动、娱乐购物等诸多项目于一体,形成巨大的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尤其服务产业蓬勃的发展,对于扩大市场容量,拉动消费,刺激需要,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吸引人们聚集,从而产生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提升城市功能,带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三、旅游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近年来,社会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城市旅游形象塑造、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必须提升开发工程,强力打造精品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形成观光、休闲、娱乐、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旅游业是劳动就业的巨大“蓄水池”,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导游人员、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有力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专业建设计划目标:努力进行改革,打造特色专业
(一)因地制宜
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特点、依托产业优势,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优势,打造善教善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理念,突出社会服务功能。力争通过师生、学校的共同努力,使旅游专业学校成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要研究市场,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满足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培养能够达到中级技术等级标准,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争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促进,能为区域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确定具体目标
1)明确专业方向,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细化为导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
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能力。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我们要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支撑,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使专业教学贴近市场、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3)开展校企合作,形成资源互补。要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提高学生就业率;加快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民用航空事故造成的损失极大,由人为原因或不可抗力引发的空难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民航的安全性很高,但是一旦发生空难,事故的伤亡率极高,人员的生还几率极低,且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给民航业带来不利影响。民航业属于强周期性行业。民航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民航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8,可见民航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拉动作用。与此相反,民航业的发展也受到整体经济水平的制约,当社会经济整体低迷时,如金融危机等,民航业受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会发生急剧的下滑。民航业的成本极高。如民航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成本极高,机场等设施的建设、飞行器的购入、飞行员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
2.民航业的危机及危机管理
笔者认为,危机是指环境中的突发事件威胁到关键领域,人们无法通过常规方式解决这种突发事件,且事态发展速度快,后果无法预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人们内心面临重大的压力,以及领域内正常运行机制和秩序的瓦解。航空业的危机事件就是指在航空业抑或整个社会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对航空业造成影响,事态发展迅速且难以预测,造成航空业运行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态的失衡。危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危机事件进行管理,详细地说就是建立一套适用于危机的管理机制和应对机制,使人们在危机发生时能够使用一套系统的常态机制对危机进行处理,使人们能够在危机全面爆发后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危机,以尽可能地最小化危机所带来的危害。民航业中的危机管理就是在日常尽可能地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和预测,并进行演练,找到各种危机发生的根源;在危机发生之前排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危机发生时,需要机组人员冷静处理,同时也需要地面指挥中心以及乘客的配合,同时要尽可能地把危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在危机平息之后,民航公司需要对本次危机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根源,杜绝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的情况,同时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将危机当作公司和行业发展的动力,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民航业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民航企业对危机缺乏全面的认识
我国民航企业对危机缺乏全面的认识。当前一些民航公司对于航空业危机的理解停留在安全危机的阶段,并没有意识到航空业自身属于强周期性行业,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中的突发危机会对航空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迄今为止,我国民航业仍然缺乏应对危机管理的体系,每次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民航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性
我国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发达国家重视各领域的危机管理建设,以备危机发生时人们能够迅速反应,资源调配能够得以高效地进行。我国当前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性,民航业的危机管理只是设立了各种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根据不同的危机种类设立,应急方案针对性过强,没有形成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在民航领域发生危机时不能和设定的应急方案完全符合,而每次危机都有不同的起因、特点,应急方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以至于在危机发生之后,当事人和航空公司往往由于没有对应的应急方案而不知所措,对采取何种对策难以抉择,无法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致使危机全面爆发。
3.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战略性
现代社会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战略性。一套成熟的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体系要有足够的深度,足够的指向性,足够的广泛适用性,要能够在长时间内起到引领作用。我国目前民航业内的危机管理正是缺乏战略性。危机管理中缺乏对各种可能情况的预测,危机管理没有形成常态机制,管理制度不够深入明确,指向性不足,在多种危机面前没有普遍适用性,且适用时期较短,不具有长期性。需要将危机管理上升至战略的高度,才能在危机发生时很好地处理危机,避免危机影响的扩大。
4.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预警机制
我国当前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危机发生前对危机的预警,对即将发生的危机没有敏感性,只是在危机爆发之后或平息之后才对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调查,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制定处理方案,往往为时已晚。危机发生前往往都会出现各种迹象,只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尽早发现苗头,在将危机的源头切断,就能避免危机的发生。然而正是由于民航业缺乏危机预警,无法在危机发生之前最小化其发生的可能,在危机爆发之后再去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同时降低了行动的效率,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
5.民航业内普遍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和安全文化我国民航业内部的各大公司纷纷以企业效益为出发点,在公司的发展中只重视公司规模的扩大,客源和货源的增加,企业利润的提高,只追求市场份额和企业效益,忽略了企业中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和安全文化的建立。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中,经济效益的提高永远被放在首位,而危机管理往往被忽视。
6.民航企业公关能力不强
危机发生之后的公关行为是危机处理的善后工作,有较强公关能力的企业可以在危机发生后将危机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小化,可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维护公司的名誉,最小化公司的经济损失。我国民航业中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过于依赖政府的管理,而政府部门也存在着管理过于严格、过于深入的现象,导致了这些企业独立处理问题能力较差,企业的公关能力较差,在危机发生之后,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处理好公共关系,最终只得依赖于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往往采取不予回应或者不公布真实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民众的信任,使得国有民航公司的声誉下降。
三、我国民航业危机管理的改进方向
1.建立危机管理的常态机制
民航业的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常态机制,危机一旦发生,民航公司必须对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减小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危机管理机制一旦建立,绝对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对放松,常态机制必须得以建立,相同的危机决不能重蹈覆辙。危机管理一旦放松,不法分子就会有机可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也不利于民航公司和整个行业的良好运行和健康发展。
2.建立具有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危机管理机制
危机管理机制必须能够长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一段时间过后,其危机管理体制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导致危机管理对危机的预防和处理起不到应有作用。同时,危机管理必须足够深入,在危机发生之后,必须对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彻底调查,必要时借助其他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民航业的危机管理必须具有足够的系统性和战略性,使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足够的解决危机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减小危机的影响范围,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
我国民航业应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发生之前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与此同时,民航企业要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民航企业需要设立各种危机指数,在危机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启动危机预案。对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培训和演练,在危机发生之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判断事态,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4.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民航企业需要建立氛围浓厚的安全文化。文化在社会和组织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当前民航业中安全文化缺乏,包括民航企业、从业人员和乘客都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民航业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安全文化的缺乏,进而导致各种危机的发生。
5.重视公关环节
公关活动是民航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企业需要注重危机的善后工作,即公关活动。当危机发生时,民航公司需要主动利用大众传媒表达自己的歉意,尽一切可能挽救乘客的生命。在危机得到顺利解决的情况下,需要突出乘客的作用,而不能只对机组人员进行奖励,要对在危机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乘客给予更大的荣誉和经济上的奖励,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从而使企业尽可能少地受到事件的影响。危机的详细情况要向媒体和社会及时公布,使公众能够对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对于媒体和公众对各种疑问要及时解答,采取积极地公关策略。不能一味地回避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公众的各种猜测,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从而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甚至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2.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或信任(张维迎,2001)。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也就有着较大的影响。信任作为市场经济的剂,其运作效果如何,与政府的诚信直接相关。
3.降低行政过程的交易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的经济意义在于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合作的双方必须相互信任,否则达成合作协议及监督合作协议实施的交易成本太高,合作行动就难以发生。合作者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以及相互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作效率的高低。
二、中国政府信任问题的现状
1.社会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当前中国个别地区的政策制定却缺乏严肃性和连续性,导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陷入混乱的状态,减损既得利益者现有的合法利益,也对政策的目标群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2.个别官员缺乏基本的行政道德。个别官员的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恶化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导致民众对政府不满,加剧了政府的信任危机。
3.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个别地区政府官员从本地和本人之私出发,对国家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扭曲执行,变相处理,影响了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败坏了政府信誉。
4.人浮于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前中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且在其位不谋其政,严重背离了公务员应有的职责。
5.法律意识淡薄,权大于法。法律法规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当前中国部分地区政府却无视这一准则,权大于法,目无法纪。
另外,和上访活动的增加也是公众对政府信任缺失的突出表现。往往事发突然,演变迅速。当弱势群体诉求压抑已久,在极端情况下不满情绪被引发时,由于信息不公开,促成了群众与基层政府的对抗,最终失控,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与增多相随的是上访的大量增加。政府危机处理机制的匮乏,以及在处理危机过程中缺乏诚信和封锁信息的行为,使公众对政府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中国政府信任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1.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各种矛盾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社会背景。中国目前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公民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政府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2.官僚作风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根本原因。官僚制是一种纵向管理、等级森严的官本位行政体制,层级过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是其主要特点。在官僚体制下,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思想自觉不自觉的影响某些官员,最终造成在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中出现不道德行为,也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
3.行政道德匮乏和行政文化缺失,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直接原因。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利、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效率,还直接影响着政府形象和威信。另外,各级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在履行国家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构建以政府信任为核心的行政文化氛围的问题。政府往往由于忽视了行政文化氛围的构筑,行政组织及其成员的信用观念在非信用的行政文化氛围里难以确立,无疑就成为构建政府信任的瓶颈。
4.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不强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传统体制中,政府决策往往表现为“家长制”和个人专断,很少考虑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尤其是缺乏前瞻性构想和预防能力,政府决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决策的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过多。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行政机构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外部制约机制缺乏力度,行败、行政侵权和非法行政现象普遍存在,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成为必然。
5.诚信立法不足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机的关键原因。守法是建立政府信用的前提。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但有关政权机构彼此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确保诚信的法律制度安排,存在许多空缺,政府诚信还没有成为法律所认可和保障的道德规则。
四、重塑中国政府信任的路径
(一)明确定位政府角色
有效政府与有限政府是新世纪政府改革的基本观念与模式,这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机的基本前提。因此,首先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权,理性确立其管理幅度和层次,继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避免直接干预,精简行政审批,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次减少政府的交易活动特别是赢利易行为。
(二)构建信任互动关系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伦理互动的过程[3]。根据正确的原则去构建政府与公民信任互动关系,对于增进政府信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则。就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利过程中要坚持公民利益至上,公民在参与社会事务活动时也应考虑到政府所代表的长远利益和个局利益。第二,客观求实原则。必须是建立在对事实真实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决策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政策和价值取向。第三,公开性原则。包括行政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公开;有关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第四,整体性原则。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两者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
(三)建立积极回应机制
这是有效沟通、形成政府信任的重要手段。积极的回应机制能够促进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建立政府的积极回应机制,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从制度的角度要求政府必须定期公开有关信息,打破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尽可能实现公民
与政府的信息资源对等,使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
2.扩大公民参与,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决策参与制度主要就是要参与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必须体现最优化原则,具有稳定性、长效性、连续性特点。只有通过完善参与机制,让广大公民参与其中,才能有利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参与理论的先驱SherryR.Arnstein也认为“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公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机会被列入考量。”Garson和Williams则提出,“公民参与”是在方案的执行和管理方面,政府提供更多施政反馈渠道来回应民意,并使公众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接触服务公众的公务机关的行动。
3.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机制。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立法和司法的监督与制约,以确保行政责任的忠实履行,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党政监督。主要监督政府诚信制度的合法与合理性。二是司法监督。司法监督包括事前通过法律手段对政府失信的运行程序展开合法性监督和事后的惩罚性监督,对违法行为、尤其是造成重大后果的政府失信行为予以法律追究。三是群众监督。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保证群众的监督权力,强化政府信用。四是媒体监督。新闻媒体具有广泛、高效、经济的监督优势,实施有效的媒体监督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非政府组织(NGO)是介于市民(公民)、市场、国家(政府)之间的社会自治组织。它主要关注的是公民、社会团体、政府三者关系,应成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传话筒,避免公民与政府的冲突,协调两者关系,培育两者互信的因素和氛围,积极构筑社会信任体系。
(四)保证政府诚信制度供给
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所能信任的只能是制度[3]。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来看,化解政府信任危机,建构和保障政府信任关系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一是建设诚信法律责任制度。政府的权力运行应纳入法制轨道,将道德诚信变为制度诚信。弗里德曼指出,“感到程序上的合法性最终导致实质上的赞同规则和我们所谓的信任”[4]。二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公务员是政府行为实施的主体,建立公务员守信规则,有利于维护政府诚信。
参考文献:
[1]Nicholson,N.eds.,EncyclopedicDictionaryofOrganizationalBehavior.Malden:BlackwellPublishersInc.1998:584.
[2]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8.
[3]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7-414.
正处于生理发展青春期中的大学生,由于身心急速发展,心理困扰因素多,缺乏适当的挫折心理,加上学习任务繁重,面临就业、走向社会和缺乏自我设计等问题,对于性格偏弱及强弱不均型的大学生常常诱发应急心理危机。通过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表明,该阶段的大学生思维已达成熟,情感世界日益丰富,热情奔放易激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关注自我及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尊意识增强;表现出具有交往复杂、淡化权威、较强的心理逆反等特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反映在压力集中的阶段,这些压力一方面来自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就业,另一方面来自不正常人格发展和早期经历不良影响等。因此,预防和识别应急心理危机的产生以及对己经产生应急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实施应急心理救助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学生产生应急心理危机的成因、应急心理危机的识别、预防诱发应急心理危机的对策以及实施应急心理救助的策略方法等四部分给予阐述。
一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的成因
近年来,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就业求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受挫几率不断增高。当问题表现和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克服和有效解决时,往往产生应急心理危机,极易引发自伤、自杀和伤人、杀人事件。造成大学生应急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成因有五个方面:
1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心理生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是指大学生在遇到学习成绩落后、失恋、生活挫折、家庭中出现重大事件等因素刺激后,心理承受力超过负荷而带来的压力时出现的情绪反应。抑郁心理一般表现为:(1)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但未丧失。(2)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3)常想起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往坏处想。(4)自觉懒惰乏力,精神不振。(5)自我评价下降,夸大自己的缺点,不愿接受鼓励和赞扬。(6)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同情。(7)常唉声叹气,易伤感流泪或愁容满面。(8)有想自杀的念头,但内心矛盾重重。目前,媒体和网络经常有一些关于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人的报道。在其自杀的原因中,精神疾病为主要因素。
2人格成长中的挫折与早期经历不良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和睦、紧张)、父母教养方式(民主、专制、放任)、父母人格特征(平和、温情、心胸狭窄、粗暴、偏执、拒绝或过分保护)等。当早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缺乏,随着心理发展和成长,就会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个性,很难与人相处和沟通,因而极易形成人格异常导致心理障碍,最终发生心理危机。自身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带来的矛盾没有很好地顺利解决时导致的冲突和压力,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期(人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3岁和18岁,除3岁前在家外,其它都和社会教育有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指导、家庭变故、社会不良唆使、现行基础教育中的应试观念忽视全面素质培养与人格发展,单一强调分数和学习成绩带来的高分低能与心理素质偏差、独生子女固有的依赖、不坚强个性与薄弱意志等。自我中心过强、自我期望、成就动机以及给自己确立的目标过高,而现实中自身能力达不到,就会导致心理冲突和挫折感。心理抑郁,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就极易发生心理危机。
3适应困难、交往障碍与自卑
新生入学往往会出现环境不适应,大一是最困难的时期,处于与父母亲人的心理断乳期。大一没适应好可能其全程学习都不快乐。很多学生会越来越自卑:学习不适应、人际不适应等。一些大学生在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后,突然目标没有了,心中一片失落和茫然,考上大学的成就感渐渐降温。有的人开始发现大学校园并非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学习紧张、生活枯燥、远离亲友、人际关系不再简单易处。于是许多人开始感到恍惚、迷惘,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抑郁和焦虑心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家长和学校,而不是出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到了大学后,自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没有了教师的耳提面命,没有了家长的陪伴督促,外在的压力骤然减轻,很多人为让自己彻底放松,开始挥霍时间和精力。一旦发现成绩下降,甚至考试挂了“红灯”,焦虑和抑郁心理便油然而生。有时,一些学生为一件小事而产生抑郁和焦虑心理,这对心胸开阔的人来说不算什么,而在一和心胸不开阔、人格发展不良的人看来,这些事就会在其心理不断放大,最终成为心理危机的导火索。而人际交往不良又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独生子女、性格内向、个性偏激、自私自卑或自负等。自卑心理是大学生的人格缺陷。自卑往往与高考、学业成就、家庭与自身因素问题密切相关;而生理缺陷、相貌不佳、才不如人、家庭困难等也都可导致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不被群体接纳,会使其内心失落感加重,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里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容易发生心理危机。自卑的危害极大,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大学生自卑都会导致不良心境,其积淤和不断量变都会导致应急心理危机。
4择业、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烦恼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随着时展呈现出愈来愈大的压力问题,这与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是就业观念滞后,其认知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觉得非得要找个稳妥、长远又固定、有保障的好工作。第二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一定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而现实中,由于我们国家过去是精英教育,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上大学的都是人才;而当今高等的教育已逐步趋向大众化、普及化、市场化,能上大学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加上就业的市场化,就业人数逐年增多,竞争力逐年增强,其过高的求职期望就很可能与目前这种就业现实产生矛盾。这样,就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烦恼与挫折,当这些烦恼与挫折不断加大和上升时,心理挫折转化为心理危机。第三是对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尤其是那些有自身各种生理缺陷者,更是对自己没信心。在主观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失望,进而对人生丧失信心,压抑久了会使这种心态在恶性循环下升级为心理危机。
5情感与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大学校园恋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情感问题是诱发心理挫折的导火索之一。笔者曾对河北理工大学800名大学生做过一次有关情感与性问题的调查,其中,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不可以谈恋爱”的问题上,有90%以上的大学生持赞同态度。这反应了一个不能不重视的现实,大学校园情感问题己经泛化,必需要有良好可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疏通、引导和科学理顺。大学生情感问题也连带出性问题,目前大学生性问题普遍存在三方面表现:一方面是过于保守,这部分大学生所占比率不高。他们不仅在性问题上保守,而且在对待情感问题上也不从众。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较好,用心专一,性格偏内向者居多,其中不乏自我感觉不良、情感不自信者。因为保守,思想意识并不放松,心灵深处过于压抑,其中不乏自卑者。由于不自信,也相应地影响了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亚健康或心理障碍。若遇某些挫折打击或突发事件,极易发生心理危机。另一方面是过于开放,这部分学生的比倒也不高,性格外向者偏多。由于受媒体、网络、西方性解放思潮及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如租房、日租、小时租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发生甚至同居;这部分学生学习不是很刻苦,且往往缺少远大目标,注重及时行乐,把主要精力放在异性上,消磨人生。再一方面是居中型,不开放,也不保守,这部分人占学生的大多数。他们在爱情到来时不拒绝,看中某一位也敢追;学习上知道努力进取,有理想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情感问题认真而慎重,但是,在面对失恋等情感挫折时,不同性格取向的人心理行为表现和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外向性格的人挫折感轻或无无妨大碍,而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挫折感较强或重,产生心灵创伤时,严重者甚至发生心理危机。性问题在当今青年人中已不仅仅是性心理困惑问题,还存在道德挑战问题。
此外,还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类人群常见的心理压力是自卑,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吃好的,穿名牌,比享受,请客等,就会给那些贫困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少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也有个别学生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若处理不好也容易使应急心理危机加重。
二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的识别
从宏观方面来说,大学生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款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心理危机发生。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心理、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是引起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抑郁心理与孤僻性格往往与人格发展、早期经历不良等因素有关;自卑心理往往与自身缺陷、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等因素有关;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是心理问题已经危机化了,并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极端行为。从微观方面来看,识别大学生个体心理危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情绪变化
情绪在个体的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绪往往通过表情来表现,是个体行为活动中最复杂的方面。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不良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发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异常情绪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足以产生心理危机。异常情绪包括:抑郁、焦虑、冷漠、狂躁等。大学生的情绪突然改变、明显不同于往常,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无故哭泣、意识范围变窄、忧郁苦闷、烦恼或喜怒无常、自我评价丧失、自制力减弱等消极情绪时,就有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大学生情绪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自我评价不合实际以及学业、就业、情感、人际等。恶劣的情绪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临床表象。
2行为变化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反应,正常的行为活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当个体大学生出现行为异常,如:饮食、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不讲究修饰、自制力丧失、不能调控自我、孤僻独行等非常态行为时,就要注意是否有心理危机问题了。行为异常也是判定个体发生抑郁症的重要条件之一。行为变化也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不良的情绪必然导致行为的反常变化。
3学习兴趣下降
如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陡然下降,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听课。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体恒定、持久的心理能动状态。正常、有效、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和标准。当个体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突然丧失了学习这一功能时,就说明是心理状态发生了问题。
4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也是十分典型的识别根据。如果个体大学生不能正常有序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东西随意丢弃或毁坏等,这意味着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发生了,而且是心理障碍达到危机的程度时,才会出现的情况。
5自杀意图的流露
如谈论自己的死或与死有关的问题,或写下遗嘱之类的东西。有的甚至已经试图采取过某些手段企图自杀。
三预防诱发应急心理危机的对策
1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
(1)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大学生学会心理调节、自我调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心理压力及时得到宣泄。这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还要教会学生乐观面对困境,要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提高他们面对挑战、克服挫折、缓解危机压力的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多样化的大学生心理活动课和情绪辅导课。开展心理讲座,使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抗挫力;及时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的自杀。充分发挥心理社团的作用,开展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心理沙龙、心理热线、网络心理咨询、校园心理报等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开设危机干预讲座,让大学生了解自杀心理机制,以消除引发其自杀行为的导火线。充分利用大学生同伴效应进行心理支持、心灵互助、同辈陪伴。最好的教育是同龄人的榜样;最有效的关怀是同伴的接纳与支持。因此,在大学生队伍中努力培养一支可靠、高素质的伙伴心理互助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3)通过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和心理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关注有心理问题学生和自杀高危人群。并重点关注那些有心理应急障碍和有抑郁症和精神分裂倾向、自杀倾向的大学生。
二、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和现状
(一)危机信息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信息能力问题
如何任何和评估危机是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广义的危机是指:“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事件和已经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事件。”而狭义的危机仅指:“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事件。”企业面对危机的态度、应对方法的不同会导致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同,最终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企业毫无危机信息的意识,无法对危机做出应对的措施,在危机面前毫无办法,最终导致公司瓦解;第二种:企业对危机信息管理没有系统性,处于无章法状态,这样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导致企业损失惨重;第三种,企业的危机信息管理比较成熟,在应对危机时能及时对危机进行评估并且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效化解危机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附加值。
(二)危机信息传播过程和媒体管理问题
危机的产生是有一定过程的,不难想象危机管理也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从萌芽到爆发到消散,再到危机后重建。在媒体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信息来源多样化、传播多样化都加速了危机信息的传播。企业需要更好的掌握危机信息,加强对媒体的管理,为企业危机管理的正确传播打下基础。
(三)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人才问题
成功的危机信息管理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和危机团队是危机信息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危机信息管理需要危机管理的人才,或者是具备一定危机管理能力的人。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危机信息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如下:第一,强烈的责任感和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这是指危机信息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危机发生的前兆;第二,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承压能力。危机信息管理人员要能够在各种信息不足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捕捉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降低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自信且稳重,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信息管理人员在面对危机时要不急不躁,利用各种资源做出危及应对的策略。
(四)企业危机信息管理方法和工具
企业应对危机信息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方法主要有:快速决策分析、平衡记分卡、专家紧急咨询法、经营影响分析(BIA)、员工资源管理(CRM)或团队资源管理(TRM)等等;工具包括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网站、短信和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网络、广播系统、移动通讯等。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通过有效的外界沟通,满足大众的信息需要。
三、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的难点
(一)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中的信息有限问题
第一,信息的不完全性。一是,指信息的滞后性;二是,指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导致经验信息的指导。信息的完全性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顾此失彼。第二,信息不对称性。危机发生后,由于个方面原因的限制,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企业只能在不确定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应对。第三,信息过载和信息不足并存。由于目前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危机发生后会有大量的信息涌入,但是真假难辨;同时,企业有用信息又严重不足,致使决策者难以做出决定。显而易见的,信息作为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因素,其有限性只能减少,不能根除。
(二)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体制问题
企业有效的、快速的应对危机,有效的管理危机信息,满足群体对信息的需求,这些都需要企业建立一个信息管理体制。危机信息管理体制要划分不同的组织架构,进行权限划分,各部门各司其职。总之,危机在来的时候不会给企业任何准备,企业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三)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问题
危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企业面临的第一位的问题。目前,国外的很多商学院设置了危机管理的课程,专业化的危机管理咨询公司也为企业提供抓也的危机管理方案,其中危机信息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危机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危机管理的练习难以深入。特别是在我国,企业处于转型期,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培养危机信息管理能力,这是大部分企业面对的问题。
二、危机与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到来的影响,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群众情绪。为此,必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机。危机与微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的多样性界定了微机管理的丰富内容。一般说来,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包括了紧急事态、风险等表述危险状态或者紧急事态的情形。危机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有限影响,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造成全球性影响。简言之,危机就是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危机的特殊性质非预期性,即有关事态即状态的发生时不能或者难以预测的,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危机性,即该事态含有高度危险,可能构成对社会体制的人生命、身体、财产等要素和技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排除这种危险性成为优于其他任何价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因而要求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随机应变和具体应对性。紧迫性,即由于可供选择判断的时间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导致不均衡化、恶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而要求迅速实行救援策略、恢复策略等加以应对,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
三、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
⒈危机发生原因
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由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人为引起的,如美国9•11时间。由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导致冰川范围减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气候变化,形成各种气象灾害;人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风雹、洪涝、干旱频繁发生,诱发地质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危机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日渐增强。政府职能科技部门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决策服务措施,而且能够在自然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应急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然危机在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是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对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非均衡状态的重视程度,对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保持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够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监测预测系统、人工影响控制、就职应急预案系统建设的投入资金,等等。
⒉政府微机管理的过程
微机管理过程论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个层次:
⑴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
①预防建在的措施和对策。为了避免、减少重大天气气象灾害发生危机时减少其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对策。如:洪水灾害,其发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害。因此,观测体系的建立、发生危害现象的研究、生产自救和政府救灾,是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和对策。②事前准备的措施和对策。为了提高危机等发生时的应对能力,通过危机是的应对体制和活动来减轻损害而进行准备的措施和对策。因为通过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不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化为零,因而事前准备非常必要。认真准备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机制,为提高灾害对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对策。对于预测到的再燃灾害,在组织人事甚至命令系统等方面,政府必须事前准备与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
①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刚发生之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时候,即使采取了预防减灾的措施和对策,即使做好了事前准备,由于气象灾害事态多样化,也难以穷尽具体细致的问题。一旦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的重要价值受威胁,要求快速采取相应措施。②恢复平常。是灾后为恢复平常时期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复平常的任务有轻重之分,对恢复平常阶段的任务和责任设定应该注重合理性。若气象灾害严重的活,要恢复灾前的状况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复原的损害,切不可笼统而抽象地谈责任机制。从恢复平常到复兴的时间轴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
四、气象灾害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
气象灾害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县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技术能力和财力物力来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⒈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构建小型雷达、网络通讯为主体的短视灾害性天气预报监测平台。
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⒊完善我县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位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歌中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五、结论
⒈培养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是灾害预警的起点。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宣传教育,并通过模拟气象灾害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共培养良好的气象减灾意识,时刻做好防灾减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⒉进行预见治理。政府气象灾害预防的目的除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料一个气象灾害解决后的未来可能情势。为此,一方面构建明确的政府部门间气象灾害处理的管辖范围。有助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长期预算气象防灾减灾基金,以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⒊构建我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测预警体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这有赖于政府有干部们对气象灾害危机发生与程度、趋势和结果的预警预报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灾害影响、危害程度更大,势必要加强就见气象减灾危机管理体系,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和预警成本。
⒋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系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灾成本,实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这里所谓的成本既包括预备的物质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紧急状态急机制。⒌重大气象灾害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县各级政府带来挑战。要勇于面对这种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寻求危机根源,理性选择就职目标,进一步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使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和稳定的发展局面,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我国各企业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企业对经济管理的现状是比较粗犷的,基于自己“家大业大”不会去刻意的在意细节处理,这些情况都严重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资金的浪费、公司的能源消耗比较高等问题,长此以往,企业的浪费数额是不可预计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之下,我国所要面临的经济管理上的首要问题就是,将我国经济市场由社会主义市场转变为企业市场,这样才能将竞争的主体变为企业。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条例以及市场经济管理条例,以此来让我国的经济更加快速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的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遭受到了很严重的冲击,很多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很多都经营不下去,以致于倒闭,导致很多人失业等严重的问题。在这种局势下,只有不断地加强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才能使更多的企业不被恶劣的大环境所淘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意义有两点。其一,在后金融时代到来的今天,全球的企业都在遭受着致命的打击,全球经济一再衰败,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从另一个层面看,企业的竞争更加强烈。这个时候,想要在后金融危机风暴下得以生存,企业就必须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创新出新的经济管理策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做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企业的营销情况,企业的营业额提升了,就能很大程度的减轻被后金融危机时代淘汰的危险;其二,相对于国外的企业员工来说,我国企业的员工自身就存在着很多相当多严重的问题,比如,人员没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所在单位不是很认可、专业水平不高、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了解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时,员工的这种问题突出的更加明显,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这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如何让企业能认清自己的问题,如何创新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如何更好的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都是如今企业所要面临的重点难题。
四、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创新经济管理理念。在后金融危机的今天,企业要有一个严谨的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只有有了新的管理理念,才会对接下来的经济管理加以创新,而在这种大环境之中,有了创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对企业在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领导者改变陈旧的管理理念,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开创新的经济管理形式,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的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要增强新的管理理念中的危机意识,要从整体企业出发,制定能够掌控全局的管理模式,从而能够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二)创新经营管理策略。创新经营管理策略是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核心。简单来说企业的经营策略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品牌进行创新,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企业一定有自己的原创品牌,努力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也要将质量做到最好,有自己的突出优势,进而在市场上打出自己品牌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得到认可;其二是要与同行业企业进行结盟,两个做相同产品的企业,带着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强强联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异常残酷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市场发展空间。两个企业在结盟后,获益平分,风险共同承担,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还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是在根本上解决企业所要面临的所有问题,只有工作人员技术过硬,才能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由此看来,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优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现在大部分企业在后金融危机的情况之下,对员工采取降薪、裁员等一系列对员工不利的制度,这种做法只会加大员工不满的情绪,从而使公司越来越糟糕,只有加强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成本达到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五、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后金融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企业竞争之间优胜劣汰,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完善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中经济管理的问题,为的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总得以生存,不至于被后金融危机淘汰。基于此,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经济管理的理念、为新时期的到来制定新的经营方式、用人标准细化处理以及在产品上加以创新,从而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现状,处理好产品在市场上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做好产品的质量和宣传,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促使企业能够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国英.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2).
[2]王珏.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
[3]邸刚.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
[4]袁柯楠.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14).
[5]李家克.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特区经济,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