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7:43: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业培训会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月日,全市促进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提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繁重的就业任务,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并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和水平。
全市视频会议结束后,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促进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同志出席会议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全市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杨同志指出,近年来,我市就业工作既有机遇也有困难,就业形势总的来说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多重压力互相叠加、相互交织,就业任务依然艰巨复杂。杨同志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制订措施、人性化提供就业服务,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通过组织实施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录招聘、“就业服务与援助”、“就业见习”等活动,实施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特岗教师”等专门项目,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对接,组织专场招聘会,组织订单式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依靠社区、街道工作平台,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补贴、送服务等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要以“贷免扶补”工作为突破口,按照“三统三分”的工作机制做好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使创业成为我市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确保完成全市“贷免扶补”扶持创业600人、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500人、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10户的目标任务。要加强职业培训,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就业工作,完成不低于8000人的转移就业培训任务。要加强就业资金的监管,进一步抓好抓实就业资金的监管和安全,切实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市就业和再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大中专院校相关负责人,各县(区)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和部分创业导师、创业者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2013年,国家三方会议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积极推动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邱小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断健全,三方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处于劳动关系矛盾的多发易发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三方必须进一步明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职责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相互理解、信任、包容、支持、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人社部首次网络创业促进就业报告
【本刊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向社会了“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并日益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人社部此次调查研究的网络创业就业对象包括三种群体:一是创业者,即开办网店的业主及合伙经营者;二是直接从业者,即创业者本人及其雇佣的从业人员;三是间接就业者,即与网商有紧密联系并由其经营链条直接带动的其他行业新增的从业人员。
人社部有关司局和中国就业促进会历经8个多月调研结果显示,从地区分布上看,目前我国网络就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和地级以上城市,分别占抽样总数的57.4%和85%。
研究报道显示,网络就业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生产业和生活业。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军,以男性居多,占76.6%;教育背景方面,高中、技校、中专占33.4%,大专占29.2%,大学本科占19.7%;人才需求方面,目前网店对电子商务营销、管理、技术和法律人才的需求迫切,分别占81%、34%、34%和20%。
人社部的研究认为,网络创业增加了就业市场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将工作家庭化变为现实,使人们纷纷从工厂和办公室走出来,带来了就业方式的革命。
研究报告提出了推动网络创业就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将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创业扶持政策向网络创业就业延伸。包括放宽经营范围,解决好经营场所问题,允许在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场所进行网上创业;提供资金、信贷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对具有成长潜力的网络创业进行投资,对符合条件的网络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给予税收优惠和社会保险费补贴。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数量首次下降
【本刊讯】据近日国家统计局的消息,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出现了相当长时期以来绝对数量的首次下降,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
“中国劳动人口的变化与中国人口出生的变化有关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2030年以前,会稳步、逐步有所减少。
马建堂指出,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多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尚存在争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2012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是9.37亿人,尽管减少了345万人,但总量依然很大,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资源优势。
马建堂认为,中国人口和劳动力供应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要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国策的同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研究适当的、科学的人口政策。
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提出八项重点工作
【本刊讯】日前,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晓义指出,医疗保险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着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努力使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健全、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为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提供更可靠、更稳健、更公平的制度保障。
会议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全民医保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和创新医保管理服务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大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会议提出,2013年医疗保险工作总的要求是巩固成果,稳量求质,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会议要求着力做好8个方面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提高参保和保障质量;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深化医保门诊统筹机制探索;落实付费总额控制,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监管;推进生育保险工作;积极参与医改各项工作。
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成效显著
【本刊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现场会上,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总结了过去5年来的调解仲裁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了2013年工作任务。
邱小平指出,5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初步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政策体系,强化了调解在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前端性作用,有机整合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两大系统资源,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和仲裁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显著加强。5年来,全国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602.3万件,是2003年至2007年处理案件总量146.7万件的4.1倍,涉及劳动者近800万人,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实践证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作为多元化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邱小平强调,2013年调解仲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以提高争议处理效能为工作主线,以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院基本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制度机制、基础保障建设,进一步增强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努力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要切实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办案机构实体化、争议预防调解、仲裁办案规范化和信息化、调解仲裁队伍建设、调解仲裁行风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全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培训实验班在京结业
【本刊讯】全国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实验班于日前在京举办了结业仪式。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蒋家革出席实验班结业仪式,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讲话。
何宪指出,实验班探索了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路子,搭建了就业推介服务平台,扩大了自主择业工作和自主择业干部的社会影响,是对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工作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蒋家革强调,此次实验班紧密围绕自主择业干部和企业管理的特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自主择业干部的关心爱护。他希望自主择业干部珍惜机会,珍惜荣誉,在新的岗位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自2001年国家实施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以来,全国累计有12万名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参加此次推介会的40名实验班学员,全部是2012年转业的自主择业干部。在实验班培训期间,他们先后参加了24门课程集中培训,到6家企业进行了参观学习,到企业进行了15天实习,分别撰写了培训和实习体会。
北京:人社部门或介入药品采购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在北京市“两会”的新闻会上透露,继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后,新医改将专门针对药品流通领域再出大动作。
“今后北京将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改变以往的药品招标由卫生局主管进行、各医院再分别根据需求和中标目录进行单独采购的局面,探索医院可联合集体团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韩晓芳说。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改革的公立医院先后包括友谊、朝阳、同仁、天坛、积水潭等5家医院,主要措施是药品零加成并设立医事服务费。医管局内部人士认为,取消药品加成虽然解决了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但仍然没有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而2013年通过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有望进一步挤出不合理的价格水分。
天津:首期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刊讯】由天津市体育局人才交流管理中心举办的首届“优秀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培训班”日前圆满结束。这是天津市体育局首次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的专门职业转换培训。据悉,本次培训为期3天,课程设置包括职业转换过渡期政策解读、职业指导、心理调适、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认知等模块,邀请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心理学专家及企业培训经理等讲师有针对性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运动员讲解政策、调适心理、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天津市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工作的正式开展,为天津市退役运动员的择业开拓思路,开辟渠道,搭建平台,指引方向。
河北:将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
【本刊讯】据近日河北省人社厅公布的消息,2013年河北省将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积极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各地将按照不低于一般财政收入1%的比例足额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的规定,落实就业资金预算。
据悉,河北省将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5项积极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突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工作,集中开展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活动;二是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春风行动”等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活动,与京津加强劳务协作,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经验,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农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三是突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做好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登记认定和一对一帮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加强管理,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四是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调整企业职工安置;五是落实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就业扶持政策。
辽宁:总工会启动免费技能培训
【本刊讯】日前,由辽宁省总工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优质免费技能培训服务第二期开课。据悉,本期包括维修电工plc免费双证培训班、月嫂、育儿嫂、催乳培训等课程,参加培训人员毕业后颁发国家认可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免费推荐工作。
四川成都: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可享社保补贴
【本刊讯】据近日召开的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消息,2013年成都市将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出台一系列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优惠社会保险待遇、更完善工资调整机制。具体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可享受一年社保补贴;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的宏观监测系统等。
山东青岛:将建养老护理职院年培训4000人次
【本刊讯】在青岛市人社局近日公布的201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创新青岛颐养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运行机制,培养更多养老护理人才。
在青岛市人社局2013年工作要点中,促进家庭服务业做大做强是重要的一点。青岛市人社局提出,要完善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政策,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开办家庭服务机构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出台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补贴办法,出台示范性家庭服务机构奖励政策,实施“家庭服务素质提升计划”,该计划将年培训4000人次。
河南焦作:增发小额贷款,孵化万名老板
2月27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广州召开了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13年就业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2012年全省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全省按照“稳定、拓展、优化、提升”的总体思路,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创业带动就业、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产业园区吸纳就业等新的就业增长点,深入实施南粤高校毕业生推进活动、南粤春暖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服务活动、南粤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行动,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6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8.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40%、122%、114.2%;城镇登记失业率2.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认为,当前我省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一方面,我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吸纳就业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当前部分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达不到预期等因素,部分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处于徘徊观望状态,导致人力资源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会议对2013年全省就业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会议要求2013年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拓展就业岗位。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拓展园区就业岗位。二是花大力气推进创业带动就业。高规格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创业项目库,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三是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开展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见习等工作,开展“一企一岗”招聘、“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校园行”等活动。四是促进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落实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劳动力转移基础建设、技工院校对接产业园区等项目,组织好1600场以上“南粤春暖”大型招聘会。五是全面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加强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系统,推进就业失业监测双扩面。做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争实现全省85%以上、珠三角地区90%以上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六是打造广东特色用工文化。深化人力资源省际合作,落实好积分制入户和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推动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继续实施“圆梦计划”,资助1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参加高等教育。引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优化务工环境。
(信息来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一、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创业促就业工作打好基础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增加就业、基本实现并轨为目标,以贯彻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科学筹划,狠抓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8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42万人,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45.5%、86.7%和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低于4.2%的计划控制指标。具体工作上表现为:
一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初见成效。通过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制度不断健全,贷款覆盖人群不断扩大,贷款人数和额度逐年增加,截至8月底,全市共筹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1200万元,累计为1155人发放贷款金额804万元。但由于政策设计上的原因,小额担保贷款还存在着操作门槛高、办理程序复杂,一些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银行放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和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部门工作缺乏主动性,因循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制约因素,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是“交友帮扶促就业”进展顺利。通过开展“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全市共有4212名公务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结成了帮扶对子,492名公务人员为460名下岗职工,提供小额贷款信誉担保182万元,不仅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还带动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创业培训工作形成机制。通过提供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一条龙”的服务,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小企业家、小老板。去年4月份以来,全市已举办创业培训班32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90名,其中已有550人通过创业实现了就业,吸纳1500余人实现了就业,形成了“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互动良性机制。
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已经产生效应,初步形成了以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培训为主的创业支持体系,全面开展推动创业促就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下一步,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抓住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有利时机,认真总结,乘势而上,推动我市的创业促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落实就业政策,扎实推动创业促就业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攻坚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种就业矛盾相互交织,就业的压力非常集中。据有关部门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力供给总量约85万人,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开发岗位容纳就业、发展中小企业吸收就业,扩大市场灵活就业等形式,可吸纳劳动力约58万人,5年后我市仍有城乡剩余劳动力约27万人。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表现得十分突出,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单靠政府开发岗位远远解决不了就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创新的办法,在发挥劳动者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寻找突破口。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创业促就业工作作为解决我市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采取可行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一)全力抓好创业促就业工作。今年国务院、省政府及我市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任务、方针和政策,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已经全部出台,新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体系已全面形成,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在运用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的同时,准确把握政策底线,建立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鼓励下岗职工自发创业,带动就业。
(二)进一步抓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一是要认真借鉴兄弟地市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的门槛,增加贷款额度,扩大贷款范围,延长贷款期限,在政策上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扶持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要与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尽快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意见。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将贷款额度扩大到3万元;将贷款对象扩大到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复员转业军人、高校毕业生和其它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将贷款期限延长到3年,同时贷款手续要尽量简便。二是要增加财政投入。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拿出一定资金,拨付到担保基金专用账户,充实小额担保基金。三是要建立健全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的管理体制。各县市区要理顺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的管理体制,配备专人从事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落实工作经费,改变目前机构设置上下不顺的问题,将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延伸到县市区一级,为下岗失业人员申请贷款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不断完善创业服务机制。要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形式,建立创业促就业的有机联动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带头人。一是要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大力推广国家劳动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引进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模式,帮助创业者增强创新观念,掌握必备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二是要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有志创业者搭建社会化的服务平台。各县市区可通过建立相应的创业指导中心,聘请一批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经营管理专家、下岗创业明星以及政府政策部门人员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等有效形式,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是要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创业者完成创业见习,丰富创业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四)建立创业的绿色通道。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用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筹措、场地安排以及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一条龙”服务的办法和经验,用更好的服务为创业者建立一条绿色通道,帮助其创业,促进其发展。
(五)继续推动“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去年我市推出的“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是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要站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满怀深情地做好这项工作,积极帮助扶持对象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技能,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断丰富“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的工作内容和组织形式。要把这项活动作为落实创业促就业工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效措施,带动更多的机关公务员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
三、营造环境,全面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8月4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一次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将这次会议精神向县市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要求党委、政府听取一次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专题汇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和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营造宽松的环境。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要把思想统一到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和这次会议的部署上来,将推动创业作为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将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推动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要按照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完善政策措施,细化考核指标,并尽快付诸实施,力争创业促就业工作全面铺开。
(二)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劳动保障部门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通过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的职能、强化就业服务的手段,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搞好贷前、贷后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创业促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和安排创业促就业所需的各项资金,加强对担保基金的监管,防止违规挪用,保证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的及时支付;银行和银监部门要指导、督促各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简化小额贷款申请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中央和我省的相关政策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工商、税务等部门也要各司其职,确保各自工作落实到位,合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科普进农村”是当前和今后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省科协科普工作会议和市科协六届三次全委会议要求,切实加大对农函大工作的领导,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构建良好的农业科技普及新格局,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扎实有效地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高度重视,认真筹划,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普及,切实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好服务。
二、精心组织,措施到位,共同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各地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级农业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投入,深入开展科学普及,统筹考虑经费的落实。各地科协、农函大分校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加强与组织、教育、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老区、库区移民、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除学历教育外,农函大在乡(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直接向农民收费,所需培训经费由各地科协、农函大通过多元化渠道筹措解决。
一、提高对做好农民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目前部分农民工面临下岗失业问题,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失业潮”、“上访潮”,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给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长治久安带来不利影响,已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关注。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民工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和部署;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近期将研究出台政策,举办一系列活动,加大转移就业、促进创业、权益保障和服务农民工的工作力度。
为做好区农民工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镇办和区直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做好农民工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卓有成效地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支持和帮助农民工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推动全区农民工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
区农民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要继续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农民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区人劳社保局作为农民工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要加强政策研究,制订和完善符合区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民工工作指导性文件,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操作办法,对农民工工作落实情况实施监测,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奖惩,协调解决全区农民工工作推进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农民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各自职能,确定为农民工服务的项目,及时认真研究农民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趋势,重点研究农民创业园、三农大学等农民工工作新载体的规划建设以及农民工就业培训、创业、合法权益保护等办法,营造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抓好重点工作
年,区将围绕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维权四个方面,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培训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创业为动力、企业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工作力度,着力为农民工办好九件实事。
(一)实施“就业信息对接”活动,挖掘就业岗位
区人劳社保局要制定统一表格,由镇办配合,全年至少开展2次农民外出务工、本地务工、培训意向、就业去向、企业用工等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三项对接活动,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2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至少1000个。
1.建立重点项目用工制度。积极协调项目引进单位和招商部门,促进用工单位签订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的用工协议;通过劳动保障信息网、劳动保障宣传栏、招聘会等形式,及时用工信息,每月定期一次。
2.举办重点行业(企业)用工衔接会。区人劳社保局牵头,围绕建筑、交通、水利、市政、农业、绿化等吸纳农民工较多的行业,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用工衔接会,督促签订劳动合同,并将吸纳农民工就业作为系统内评优创先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3.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城市绿化、环保清洁、治安保卫、交通秩序、市政公共设施日常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及政府投资性项目等,都要按一定比例安置农民工,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至少1000个。凡具备公益性就业岗位条件的用人单位,要及时将公益性岗位情况报送区人劳社保局,建立起公益性岗位信息档案,随时优先安排农民工就业。
(二)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提高技能素质
围绕转岗就业开展新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升级开展提升培训、围绕回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农民工免费培训5100人以上,其中农民工引导性培训3600人以上、创业培训210人以上、技能培训1300人以上,将国家培训补贴政策落实到农民工身上。
全面启动“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各镇办要严格按照下达的每期培训计划要求,积极组织辖区农民工轮流到区就业培训中心,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根据培训内容、时间、规模、人数、资金补贴政策等具体要求,每周举办一期农民工引导性培训,每期200人左右;每月举办一期农民工创业培训,每期30人左右;每月举办一期农民工技能培训,每期设电工、焊工、月嫂等多个专业。
另外,继续做好区科技局每季末的送科技下乡、教文体局的送文化下乡、卫生局的定期卫生知识宣传、农经委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法制局的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工法制培训及法制宣传等教育培训活动,区妇联要组织做好妇女权益维护培训工作,为全区农民工提供充分的培训服务,贴心的扶持帮助。
(三)实施“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帮助农民工就业
1.开展“区就业援助周”活动。自本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区人劳社保局、教文体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共同组织各镇办,统一开展“就业援助周”活动。通过开展入户家访,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制定计划,开展“一对一”重点援助,切实帮助困难农民工就业。
2.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4月中旬,各镇办要针对包括进城务工妇女、青壮年劳动力在内的各类农民工特点,一批合适的岗位信息,为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要举办一次农村劳动力家门口专场招聘会,集中一批招聘农村劳动力或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掀起“春风送岗位”的活动。
3.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4月下旬,区人劳社保局、经委、商务局、总工会、工商联、各镇办要联合行动,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搭建民营企业与各类劳动者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
4.继续实施“家门口就业计划”。各镇办要积极配合区人劳社保局,实施“家门口就业计划”,在返乡人员、被征地农民较集中的镇办、社区(行政村)巡回举办招聘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全年组织开展54场以上家门口招聘会,就地就近安排农民工就业3600人以上。
(四)实施“创业促就业”活动,鼓励农民创业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郑政〔〕30号)精神,为鼓励农民工创业,由区财政安排相应资金,通过创业服务补贴、风险补偿、创业奖励等方式,用于创业服务体系、创业平台建设,用于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型、资源再利用型等企业的发展,用于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孵化园建设以及对创业先进典型的奖励扶持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1.举行“年区服务农民工暨全民创业工作启动仪式”。以创业项目推介、培训招生、企业招聘、职业指导、权益维护、政策宣传为主题,最大限度地激活全民创业热情,掀起服务农民工和全民创业的。
2.鼓励创业企业和人员积极参与创业孵化园区建设。发挥园区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有效地组织引导各类创业企业和返乡创业人员入驻园区,各镇办、区直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为进入园区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融资服务、信息服务,跟踪扶持、提供劳动用工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出台贷款、税收等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其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大胆实施自主创业,开发生产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利用区的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加快优势资源转变为生产力的步伐,发挥优势产业资源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发展旅游、餐饮、维修、商贸等领域的个体私营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5.充分利用现有的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帮助、支持农民投身专业艺术村落建设,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五)力争开工建设农民创业园
区人劳社保局牵头,区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分局、相关镇办配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农民创业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做好立项、申报、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加快建设实施进度,将农民创业园建成引导农民创业的重要载体。
(六)全面推动三农大学项目筹建工作
区人劳社保局牵头,区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分局、相关镇办配合,积极落实各项筹建工作,年内完成立项、规划、选址和设计等工作。要加强对三农领域的决策性研究,与农大、省社科院等院校加强横向合作,寻求理论和专业支持,探索独具特色、切合时展要求的综合性改善教育的研究和应用机构。
(七)开展“帮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活动
区人劳社保局、公安分局、建设局要加强配合,每季末集中开展一次清理用人单位非法招工行为。新建项目开工前,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按工程总造价,向有关部门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有欠薪、欠薪逃匿等重大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区司法局要选拔5名优秀律师,组成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协调解决涉及农民工的维权纠纷。应与农民工主要流入地、流出地党委政府建立联络互动机制,探索多方协作照顾帮扶农民工的机制,掌握工作就业生活动态,协调解决农民工问题。
(八)实施“集中帮扶农民工”活动
目标任务:到2013年末,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3亿元,同比增长21%;上缴税金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16.6%;民营企业达到871户,同比增长14%;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同比增长9.5%。
1-4月份,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4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年计划的32%;实缴税金6144万元,同比减少34.6%,完成年计划的23%;民营企业达到820户,同比增长15.3%,完成年计划的94.1%;从业人员24184人,同比增长5.3%,完成年计划的97%。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开展调研工作。3月份,为详细了解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我市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并组织召开了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分析了我市民营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市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共有市经济局、商务局、安监局等12个涉企单位和26户企业参加,涵盖了工业、商业、旅游业、建筑等多个行业。
2、开展大讨论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精神,4月份,市积极组织召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出台了龙办发【2013】5号文件《关于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的方案》。通过组织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集中宣讲培训、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深化拓展争当“创业先锋”等活动,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市情,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落实,破解创办难、成长难、创新难、盈利难、融资难、办事难等发展难题,使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有所作为,成为全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推出具体措施。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结束后,4月上旬,我市根据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文件及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编制了《市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4月11日,实施方案上市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通过。州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结束后,我市根据《州突出发展民营实施细则》的精神,进行修正。整个方案共8次易稿,制定了50条具体措施,涵盖了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限制、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等八方面内容。同时对逐条施进行了任务分解,设定了具体主管部门,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召开动员大会。5月15日,我市组织召开了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市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市共有110个相关部门、80户民营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下功夫把市民营经济搞上去。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及市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的出台,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推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5、开展政策大讲堂。为提升我市民营企业人员素质,使我市民营企业深入了解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并享受到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带来的政策实惠,推进我市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我市经济、工商、税务、科技等相关部门于5月积极组织开展了“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政策大讲堂”、“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利)培训会”等培训活动。
6、搭建银企平台。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我市积极开展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调研活动,及时掌握企业资金需求。并于5月9日、21日,分别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合作,召开了两次银企对接会。会上政府向金融机构推荐我市优质企业和项目,企业提出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现场推荐相应的金融产品。两次会议共有20户企业参加,5户企业达成贷款意向。通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加强了银企交流,大大提升企业的融资成功率,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下一步计划
1、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我市将召开一次大型银企对接会,由市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全市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参与,共同召开银企对接大会。各大金融机构现场介绍各自金融产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有效解决企业融资瓶颈。
2、全面推进全民创业。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年”活动,通过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措施,为我市创造一个合理、公平、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二是组织召开创业项目对接大会,集中宣传报道优秀创业项目和中小企业创业优惠政策,最大限度激活全民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三是努力提升我市创业者的创业素养和创业成功率,积极举办“双万”培训,通过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应往届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等提供创业技能、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创业人员意识,促进我市企业的生成和发展。
诸城电商创业园成立了党支部,作为创业园管理机构,引进了杭州融新航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创业园运营中心,作为为园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培训、孵化等服务。我们根据电商创业园服务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际,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党建宣传走廊、网络党支部等服务平台。
党支部成立以后,诸城电商创业园先后成立了工会、团委、妇联组织,并根据创业园实际开展了格局特色的活动。工会开展了“‘三亮三百’工会工作品牌创建”活动,团委开展了“创青春-组织引领,青年争先”活动,妇联开展了“争创巾帼文明岗、争创巾帼建功标兵”活动,丰富了党支部“青春、互联、创业、创新”党建品牌,共同打造创业园党群服务新高地。
党群服务中心地点设在电商创业园四楼,占地面积110平米,采用一站式服务大厅的模式,不断丰富和延伸服务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综合服务,确保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都有人接待、有人解决问题。主设党建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志愿者服务)、入驻办理(企业注册)、企业服务(创业咨询、会议服务、培训服务)、物业服务(办卡服务)、金融服务(法律、会计服务)等5个服务窗口。
美容美发业女人的“锦绣工业”大有赚钱机会。女性买菜时可能会为了一两块钱而计较,但为了让自己更美更漂亮,却是花钱绝不手软。尤其近年来,化妆护理、瘦身美容等观念通过大众媒体的猛烈宣传攻势,极大地激发了女人爱美的天望,也因此拉动了女性美容工业的兴起。高额利润、庞大的市场和每年难以计数的美容新产品、高科技护理仪器、高科技瘦身设备等的问世,为美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母婴保健中央
80年后的一代在任何领域都有立异意识,对传统的“坐月子”习惯也在改革,所以该中央做为新生事务,正在被接受,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项目主要为妊妇产前产后咨询服务,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进行月嫂培训,制定公道的产后配餐,匡助产妇身体保健等服务项目。选址最好在在妇婴病院四周,还要有优质的月嫂若干名,总投资2万元,半年收回投资。这种也可以在网上开店,也就是网上创业都可以。
速记服务公司
跟着海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依靠于电脑速记,会议、审讯、网站访谈等均需要及时地进行文字记实、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各类会议达上万场,假如其中的30%有速记需求,就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常经济的发展呼叫专业的速记服务。
在国外,速记经历了手写速记—机械速记—电脑速记的过程,速记市场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拿美国为例,美国以前每个州、每个城市都有“抄写所”,这些抄写所专门为政府部分提供专门的速记服务,他们上到总统,下到各州州长,都有专门的速记职员。到了后来,一些供职于政府部分的速记人才看到速记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于是纷纷自立门户,成立了专门做会议记实的会议服务公司。因为市场需求大、服务专业化,良多会议公司都经营得不错,里面的速记人才的收入也倍增,良多人更进入“金领阶层”。
与手工艺培训一样,烹饪培训班同样可知足都市白领的多方面需求。参加烹饪培训,既可以自己动手做饭,降低糊口本钱,也为自己预备了一条开特色餐饮店的退路。
手工制作杂货铺
目前,在各大中小城市专卖店、大百货店大行其道的今天,假如独出心裁地开一家杂货铺,进一批价廉物美的各式各样手工制作的货物,不仅能用古色古香的小饰品和手工艺品刺激一部门年轻人对古老和个性的张望,也能勾起一部门中老年人对天然和田园糊口的回忆与遥想。定能在同类行业中出奇制胜,备受消费者的轻睐。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杂货铺”是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名词,它让我们想起了祖辈人日常糊口中的购物场景。
便利店
便利商店与大型超级市场比拟,固然在规模上有些“小儿科”,但因为经营商品以日常糊口用品为主,而且具有营业时间长、利便居民购物的特点,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地,便利商店发展迅速,有些日营业额可高达万元以上。便利商店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便利店的市场容量目前在我国还远未饱和,便利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种种迹象表明,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即除日常糊口用品的零售外,还兼营其他业务,如洗衣接收、快递等便民服务项目,将是我国大多数地区下一阶段零售业发展的重心,很有发展远景。
电脑维护
金融危机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与企业暂时削减了购买计划,对电脑的硬件进级与维护的需要不断增加。假如有专业技术上风,可提供此方面的专业服务。
创业书籍销售
在新增的创业者当中,很大一部门是初次创业,缺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对创业所需的书籍和资料存在着不小的需求。适合创业者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营销类、治理类、技术类、励志类等。假如货源充足,可开一家专门的创业书店。
服装店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9月8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四)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9月1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加大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会议指出,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确定以下重点工作任务和治理措施:(一)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优先治理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的河流及河段。(二)在巩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基础上,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三)加强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整治,开展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围堤加固,合理安排居民迁建。加快其他大江大河蓄滞洪区建设。(四)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在洪水易发地区加密布设局地天气雷达站和自动气象站,加强水文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讯系统,制定完善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防洪预案。(五)深入开展山洪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全面查清重点防治区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抓紧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六)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会议要求抓紧编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地方政府为实施主体,中央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预算内投资结构,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强化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会议指出,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1994年实施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有力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但受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生态系统持续退化,物种濒危程度加剧,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必须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全民参与、惠益共享,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二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三要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四要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五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六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9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