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3: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篇(1)

时下各学科都提出“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来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一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它立足于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等观点来鼓励和指导我们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比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新课标提出:引导同学们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等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其中的“历史”就是古,学习历史就是汲取教训,学习长处指导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就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同学们思考对当前社会类似现象的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比如唐代管理周边地区事务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比两汉时期在西域的都护府,还可以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刻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更迭,还可以启发同学们结合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更加深刻认识到领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几乎每一节知识点都可以结合古今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这样便于让同学们形成连贯的知识,更易于构建知识网络,生成综合能力。

2.中外综合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认知历史得失,进而为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比如,学习“丝路明珠”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来让同学们认识到丝绸之路是自古中外交流的纽带之一,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的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 这就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注意从多个视角,用不同方式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效果。

3.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顾名思义就是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但是又呈现一定规律。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得指导同学们结合时空进行综合分析历史线索。

比如我们学习“的路线” 的习题时,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毛 泽东的诗《》,然后要求学生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 的所经过的地区,最后让学生谈谈读这首诗的体会。 优点在于:(1)运用中国地形图比区域图更能直观地 帮助学生理解行军的艰难;(2)运用历史和地理知识 作为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例如诗中 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如果学生了解了 突破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个历史事件,比孤立地背这首诗 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本文是笔者集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为契机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分析与理解。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篇(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1]。

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对提高我国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不仅具有知识背景,还具有能在社会上良好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思想品德。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简单独立的概念,而是由几个方面共同组成的概念。核心素养是一种对于新时代高中生的具体要求,也是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

二.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指向核心素养

设定科学的历史教学目标是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分不开的[2]。高中历史老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作为指导原则,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具体教学要求与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衡量老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与核心素养的内容相一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首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实现性,是否能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第三,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结构相适应。

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这二项核心素养,我们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应该将其设计为:“通过比较西周疆域图和秦朝疆域图,知道秦朝疆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明确掌握秦朝疆域的四至; 在梳理和概括秦始 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汉承秦制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培育核心素养

“教有常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这其中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历史情境教学法是老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深刻记在头脑中[3]。老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题情境应该与历史知识相一致,不能脱离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另一个方面是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世界中,从而产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老师在讲解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神权下的自我”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的情境,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非常多的艺术家,包括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老师可以事先布置,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当时闻名于世的艺术品的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了解,然后在历史课上将自己的理解和同学分享,每个学生介绍完自己选择的作品之后还要谈一谈自己从文艺复兴这段历史中感受到了什么或者对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无疑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素养。

(三)合作探究的开展提升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老师转移到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前提是老师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研究的课题,让学生在小组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时能从其他成员的想法中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知识点,合作学习还能起到对于知识查缺补漏的作用。

例如, 老师在讲解到“百家争鸣”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学习课题“百家争鸣对儒家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这个研究课题在小组中分配任务,有的学生查找“百家争鸣”的历史资料,有的学生查找儒家思想的形成背景,有的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有的学生将所有成员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一个结论在课堂上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在这过程中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了培育和提升。

又如,我们在学习《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任务,一部分找对拿破仑正面评价的史料,一部分找对拿破仑反面评价的史料,还有一部分找拿破仑的名言。讲完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后,用多媒体展示同学所找的材料来对拿破仑进行评价。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史料有第一和第二手之分,它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问题,把特定人物和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的方法。

(四)爱国情感的体验内化核心素养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01-02

《2015年全国新课程标准历史高考考试大纲》对文科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做了较高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开始,高考试卷可能在积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新思维即学科素养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加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符合高中课程改革、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和适应高考命题改革的需要。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它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素养培养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基于以上具体目标,笔者在平时的高三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渐进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高三一轮复习我们采取了专题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顺序,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无法理清史实的先后顺序。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和实践:第一,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重大事件年代表,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教材知识,编写“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重大事件年代表,具体可以采用数轴定位法、按年代顺序列举法、按因果关系罗列法等。第二,学生自己动手总结阶段特征。学生分类

梳理史实,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或发展规律,从而构建起阶段历史时空观。第三,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小论文,如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二战后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的能力。考虑到高三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笔者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开展阅读实践,上课前十分钟事先准备好阅读材料让同学们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有时是一段史料文献,有时是时政或时评,有时是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虽然用课堂时间阅读有点奢侈,但收效明显。通过阅读,学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笔者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欢迎学生对授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对课文叙述发表相反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而养成凡事问一问、想一想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质疑问难,使学生切实感到具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怀疑,才有发现。

3、学习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运用多种质疑方法,逐步提高质疑层次。懂得方法,将事半功倍,如审视验证法、联系比较法、材料补充法、过程揭示法。

4、参与解疑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疑是学生质疑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1、教会学生“整理历史”。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是联系历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将所学历史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整个历史长河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并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见解和感悟。高三复习课时,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历史小专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和练习题,并对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高三阶段,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解答考题的技能是培养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理解尸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三个层次。笔者做法如下,如某些考试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参考答案,相互进行阅卷或自我打分、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原因、思路,掌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要领、知道得分、失分项在哪,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得到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思考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

4、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此类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历史的教学之中。例如:中国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等知识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只是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更好地培养了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高三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过程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师生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74-01

正文

历史渊源: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汉代墓葬中发掘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唐代的道观、佛寺、庙堂兴盛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有许多商人经营泥塑玩具,泥塑艺术渐渐的也发展起来了;元代之后,历经了明朝、清朝、民国时期,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是经久不衰,特别是小型泥塑,既可以观赏,又可以让小孩子玩耍,例如天津的“泥人张”。至今,雕塑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泥塑,作为我中华文明的魂宝,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

想象创造:关于人类的产生,在我们中国有着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一一女娲造人。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女娲用黄土和水创造了人,成为这个世界的奇迹。泥土在女娲双手中成为了奇迹,我们的学生也拥有智慧的双手,泥土在我们手中也能创造“奇迹”。

特质特性:创造不仅是美术发展的“灵魂”,也是美术教育的“灵魂”。美术教学的活动激活支配人创造力的右半脑的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于相比的,而泥塑这一美术教学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空间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泥塑所采用的原料泥土粘合力强,柔软可塑,适应学生爱玩泥的天性,也符合青少年的发展规律,从而有利于带动其学习的兴趣。泥土通过手的揉搓捏拉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出各种立体造型,这些造型具有真正意义上“立体”的效果。泥塑中的立体造型发展了立体空间思维能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一个重要能力——造型能力。

教学实践:

(1)泥塑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及概括能力。

4.初步掌握特定雕塑主题与表现形式语言选择之间的组织关系。

(2)活动展开

活动要求:根据你喜欢的动物以及人物形态捏制成一个简单的泥塑。

学生尝试探索与制作,按自己的表现方式进行捏制。

在创作时,不要拘泥自然真实性,而是根据表达意图的需要大胆采取取舍、夸张等手法来表现主题。

教师巡回指导,以便学生尽快的理解和完成作品。

(3)小结

在泥塑中,我们学生的技法虽然显稚嫩,但这样我们可以不拘泥干细节,注意整体动态的夸张和强调才是泥塑的核心,使作品更具自然天成。

探究创新:学生在泥塑的学习中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模仿到主动观察再进一步自主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模式是:观察与欣赏——>实践与求新——>想象与创造。

(1)观察与欣赏。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观察能力有待训练与提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学生通过了观察——>分析——>认知,都能说出各不相同、意想不到的答案,表现出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和认知因人而异的特性。此外,在观察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欣赏内容主要可以集中在三大层次上:1)雕塑的历史起源,介绍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如半坡彩陶、古希腊、古埃及雕像,介绍产生的时代、背景、用途等。2)泥塑的种类。3)雕塑的发展,主要着重介绍近现代雕塑发展中新的创作思路、新的表现方法,同时向学生出示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彩色图片,从具体作品的形象、形式、主题、年代、环境、气氛等要素,进行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的感受和认真细致的分析。鼓励学生多看,“看活眼”,开拓他们的眼界,使学生在对形的感受中,情感得到升华,为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践与求新。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我发现知识的掌握和认识是从学生的的日常活动自发形成的。因此应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知识。通过大量的自我实践,学生有可能获得更深体会,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探求新的授课方式和方法,打破过去一味的由老师讲授知识的授课方法。在除传授一些简单传统的捏制方法,制作技法如:捏、窝、搓、团等以外,大多时候是以引导学生为主,鼓励他们大胆放手去做,选择自己经常用的造型方法,利用自己身边有的任何材料形成自己的新技法来塑造出简单造型。对于学生自行创造的表现技法,我还有意识地介绍给其他班级的学生,让他们自行去实践,吸取有利于自己制作的方法,从而使比较有普遍意义的新方法能在学生中流传。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04-5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学生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但现实物理实验课却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1)教师按常规教学,实施传授性讲解――“讲实验”;

(2)教师彻底不管,学生毫无头绪地“探索”――“放羊课”;

(3)教师讲流程,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操作――“程序课”;

(4)少数学生做实验,大多无所事事,闲聊玩耍――“玩耍课”。

以上4种(可能还更多)课程形态显然完全偏离了高中物理探究实验课的根本目的,浪费了学校非常有限的物理实验资源。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设定的物理实验项目不多,如何在有限的学生实验中,让学生“探出”物理味道,“探出”物理本质,“探出”物理规律,“探出”物理的“魅力与乐趣”,进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是物理教师应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的急迫问题。

2 主要内容与观点

高中物理实验究竟要探究些什么才能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呢?

2.1 探原理

探究实验原理如同追寻解决问题的根源,而巧妙设计探究问题是揭示实验原理的关键,教师应调动学习小组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追问、追究,广泛交流,集思广益,达到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目的。

案例1:“测量伏特表的内阻”

【探究问题】

如图1所示:

①伏特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其内阻行吗?

③能否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设计测量电路?

④与伏特表串联一个电阻箱,保持串联电路总电压不变,当电阻箱分去一半电压时,电阻箱与伏特表阻值有怎样的关系?

4个问题中,前3个是基础,第4个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要满足伏特表与电阻箱电路两端电压恒定,需要一个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电阻箱支路并联。在满足RV>>RL的情况下(图2),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支路并联后的电压近似恒定。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电压恒定时,等值电阻均分电压。

案例2:“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探究问题】

①怎样建立油膜分子形体模型?

②如何将单分子体积与宏观液滴体积相联系?

③怎样将分子排成单分子油膜?

④分子油膜的总体积怎样计算?

⑤如何计算一滴油膜的体积?

只有完成了油膜分子形体建模(球形),才能探寻出单分子排列后的几何模型(图3),才能得出分子油膜体积与宏观液滴体积计算的数学模型,即通过一滴油膜分子体积的无边界扩散,通过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分子直径。

实验原理:

将油膜液滴扩散为单分子薄膜,d=

案例3:“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需要学生严密的数学推算,这一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

【探究问题】

①光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②同一光源同时发出的光具有什么特点?

③如何得到频率相同的两束相干光?

④相干光的波峰同时传播到某位置会产生什么现象?

⑤相干光的波峰和波谷同时传播到某位置会产生什么现象?

⑥通过几何关系推导波长计算公式。

光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必须相等。由于同一光源同一时刻发出的光频率相同,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双缝分解,巧妙得到两束相干光。当这两束光的波峰同时到达某一区域,该区域光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而当这两束光的波峰和波谷同时传播到另一区域,该区域光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此即光的干涉现象。

如图4,设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D,某亮条纹到光屏中心的距离为x,∠POO'=θ,则缝S1、S2发出的光到P点的光程差为:δ=PS1-PS2≈dsinθ≈dtanθ=d

当δ=kλ,光振动加强,形成亮条纹,当δ=(2k+1)λ/2,即为暗条纹。相邻亮条纹和暗条纹之间的间距:Δx=xk+1-xk=λ

这样:λ=Δx

以上即是本验的基本原理。

2.2 探设计

“探究实验设计”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实验模型和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好的设备组合、好的实验电路等,其核心是要在众多的方案中进行优化组合,排除实验精度不高、不安全、不可靠的实验设计。

案例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材在安排学生做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给出了3个电路(如图5),究竟用哪一个更好呢?

【探究问题】

①三个电路的实验原理是否相同?

②三个电路的实验测量数据哪个最丰富?

③三个电路数据处理方法哪个最简单?

④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哪个精度最高?

三个电路的核心实验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建立基础数理方程。但线性化处理后方程变化很大。忽略伏安表分流、分压,电路1为:U=E-Ir,电路2为:=+R,电路3为:=+・。这样,必然导致数据处理的简易程度以及数据处理的精度不同。电流及电压测量数据不可能是很规范的整数,倒数处理后,必然扩大相对误差,而电路1避免了这一问题。如果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数据仍不及函数图像更能反映其变化规律。从实验数据收集来讲,通过伏特表和安培表更能全面反映电路的电学特征,数据采集更全面,准确性更好。所以,大多采取了电路1的实验设计。但设计电路2和设计电路3本身并没错。

2.3 探过程

“探究实验过程”对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否则培养学生非常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就无法达成,而且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会大打折扣,致使得出错误结论。

案例5:“验证机械能守恒”(如图6)

验证机械能守恒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很容易得不到验证的结论。

【探究问题】

①应选用怎样的重锤做实验?

②重锤的质量是否需要测量?

③先放纸带?还是先接通电源?

④为什么选第1~2点间距为2 mm的纸带计算数据?

[电火花

如果选用大而轻的重锤,阻力做功比例必然很大。测量重锤质量的过程可以省略。为了使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且打出最准确的原点,务必先接通电源,此过程不能颠倒。选择1~2计数点间距接近2 mm的纸带,表明重锤受阻力很小且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案例6:“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如图7)

该实验由于测量几种数据误差几率大,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探究问题】

①选用怎样的摆线和摆球做实验?

②测量中,单摆摆幅应在怎样的范围之内?

③怎样测量摆球的直径和摆长?

④怎样避免出现圆锥摆?

⑤摆球运动到什么位置计时好?

应选用细而伸缩性小的轻绳,否则摆长及摆球重心无法确定,根据数理原理,摆幅角θ

2.4 探数据

用什么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这是能否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案例7:“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如图8)

该实验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深入探究物理量之间数理关系的经典物理实验。

【探究问题】

① 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r,应采取怎样的数学方法?

② 用哪些数据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③ 怎样处理数据才能更好地判断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④ 怎样处理数据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采取控制变量法“一对一”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是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为得到准确的加速度。采取逐差法用公式计算,a=,每5个点为时间计数点。要判断加速度与力的线性关系,最好用图像法。通过多组数据描点看是否能得到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9)。由于在力恒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用a-m图像不好准确判断加速度与质量是否成反比,所以,通过图像a-将曲线化为直线更能准确判断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在其他物理实验中还会经常用到。

案例8:“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0)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是新教材为了初步得到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而设计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采用探究倍率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方法来研究,很独特。

【探究问题】

①用成倍橡皮筋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②是否需要测量橡皮筋的弹力及伸长?

③用纸带上哪些点计算速度?

④作怎样的函数图像能直接判断功与速度的关系?

采用成倍橡皮筋做实验简化了功的计算方法,因而不必测量橡皮筋的弹力及伸长。当橡皮筋松开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应用纸带上间距相等的点计算小车的运动速度。为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可分别作v-W、v2-W等图像进行判断,发现v2-W是一条线性直线,即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5 探误差

要让学生探出实验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水平。进而培育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核心素养。

案例9:“测量导体的电阻率”

测量导体的电阻率涉及诸多物理量的测定,有各种误差,通过探究这个实验中误差的产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精准实验的能力。

【探究问题】

①本实验测量哪些数据时会产生偶然误差?

②怎样减少偶然误差?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6-0076-07

[作者简介]沈潮来(1980―),男,江苏南京人,专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世界各国十分注重培养儿童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为培养“信息素养”。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开始关注培养信息素养,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要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数据,并合理作出决策和进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信息素养是学生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他们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技能。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信息不甚敏感,发现信息缺乏数学的眼光,在数学学习中对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欠缺,直接导致解决问题困难。因此,需要破除“每题都有答案,条件一定是有用的”的思想束缚,强化信息选择。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它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强调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提供给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善于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非常重要。“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富含多种数学信息,如何借助这样的“课程渠道”,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培养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在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带着这样的思考展开了研究。

一、研究准备

(一)钻研理论

“实践与综合”虽然属于数学教学的四大领域之一。由于它要求准备较复杂、课堂难控制,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所以相关研究资料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加入了市小教培训中心的“综合与实践”培训班,增强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同时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注意到该文件首次用“信息素养”表述新时代对人的新要求,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刻不容缓。认真学习《数学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提高信息素养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理论水平。

(二)梳理教材

苏教版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安排、活动的设计、呈现的方式等,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和课标的精神要求,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与认识规律,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可行的方法。本人通过整理,将高年级教材“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列成下表(见表1):

(三)进行问卷测查

笔者承担六年级(7)(8)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每班30人。笔者选择六(8)班作为本课题实验班,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能力问卷测查。笔者发现,两班学生的能力水平基本相当(见表2);并统计分析,这两个班级上一年度的期中、期末二次数学测试成绩,发现两个班学业水平基本相当(见表3)。

二、课堂教学过程研究

(一)课堂实践阶段

参加市“实践与综合”培训班学习,着手课题试验:在实验班积极地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课程落实:教学教材中的“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和“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三部分。同时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改为“实践与综合”,实施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总结初步经验。

在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时,课前组织各小组测量校园里部分花圃或草坪的数据,并算出了它的面积,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既培养了孩子的信息素养、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建立转化的思路并渗透计算方法优化;自主设计花圃,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中学生要考虑花坛的大小、形状、图案、预留的面积等多种要素,这对孩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学生分析、比较得出密铺的要求后,教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些图形能够密铺?怎样进行验证?”并提供已学的五种图形供选择(如图1)。

图1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大量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查明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再讨论得出为什么可以密铺(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适当地点拨,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中得到锻炼、提高。

(二)课堂再实践阶段

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获得部分信息教学操作经验,开展了教材的“测量物体的体积”“面积的变化”“实际测量”“住房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绿地面积”“保护水资源”等七个部分的“实践与综合”课程实施,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适时地总结经验。

在教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一课时,通过选择孩子列出的两种统计表,启发学生抓住图形统计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样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去收集、整理数据信息(如表4、5)。

表4

在教学“包装的奥秘”时,学生在经历了用2、3、4、5、6、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以及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的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了拼的过程中表面积变化的规律。教者提出给四盒牛奶(9厘米×5厘米×3厘米)设计一个包装盒的任务,这使得学生测量数据、设计合理形状、考虑省料以及包装实用等。学生出现了如下图的三种包装方法,通过讨论,从省料角度选择了第二种包装方案(如图2、3、4)。

图2

图3

图4

可是厂家却选择了图3的包装方案,为什么呢?再一次引起孩子的思考,应用他们收集的信息,课堂获得了问题解决:考虑广告和宣传效应和装入大包装箱里省材料。这样的教学实施,充分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研究的思考

数学实践与综合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数学信息丰富,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经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过程,可以练就学生发现信息的“眼睛”,成了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可以从激发感知信息的兴趣、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和提高信息敏感性三方面培养关注信息的意识

1.激发学生对信息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就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信息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有意识地设置各种情景,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信息输入时,产生浓厚兴趣,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时,利用所在校就是南京市绿色学校,拥有相当丰富的绿化资源和校本资源的优势,挖掘这一资源的综合与实践的价值,从一开始将目光关注到本校“校园绿化”这个主题上。安排学生课前测量、计算学校花坛面积。这使得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学生兴趣很浓,学习效率很高。

2.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兴趣,以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思考:班上同学的近视率、班级同学手机拥有率等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和外界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描述、思考、体会到数学与信息的联系和价值,同时对查找信息资料的学生进行鼓励。这就推动班级形成主动查找信息资料的氛围和良好意识。

3.提高接纳信息的敏感性

同样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有的人却漏掉了有价值的信息,这正是由于个人信息意识强弱不同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我突出信息存在意识和利用价值,引导学生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让学生感受信息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感知与信息价值取向判断的敏锐与有序程度。例如教学“大树有多高”这一课时,在测量同学的身高和影长、标杆的高度和影长时,有一个孩子在记录了两组数据后就立刻发现了物体高度和影长的比例关系。

(二)形成“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教学举措

学生有了收集信息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信息来源,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选择最佳信息资源,查找相关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它要求学生更多地从周围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资料。这样使学生每一步智力活动具有目的性,提高针对性,明确方向性。

1.组织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到新鲜、有趣,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储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沟通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概括后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整理与数学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利息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妈妈要将5万元存入银行,你建议妈妈怎样存钱?学生为了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去银行,问家人,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收集信息,再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做出了合理的方案。课堂上,当学生出示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设计的方案时,感觉十分亲切,而且,他们在收集和处理信息中也理解了利息、本金、利率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国债、教育储蓄免税政策、活期与定期不同需求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了他们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2.开展数学户外实践活动,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户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不可缺少的形式。组织户外实践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离开教室,来到社会的一些场所,悉心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给学生创设获取信息的机会。例如,在“校园的绿化面积”一课,笔者让学生计算一个花坛的面积。学生都不知道花坛的长和宽,于是就通过查学校平面图、问别人、实际测量的方法获取必要的信息,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测量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使用卷尺、获取长度数据信息,记录有关信息。这样身临其境的生活数学经历会让学生感到乐趣无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课前开放,预作活动布置,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开放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把认知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接触生活,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例如,教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一课,笔者让学生事先收集生活中各种有关普及率的新闻、数据。上课汇报时,由于学生在课前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和储备,所以课堂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很充足,也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加强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处理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消除不必要信息的干扰。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对信息来源做出判断,考量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地加以区分、归类和编排整理。

1.培养学生选择有用信息,促进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不是将数据代入公式,而是要确定哪些数据,哪些因素对事情有影响,乃至于考察其影响的方向、性质和大小。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信息多余的问题,供学生去确认、筛选,让学生通过判断,从中选择有用信息促进问题解决。例如:“旅游费用的预算”一课要解决小明一家“十一”去北京旅游费用这一个实际问题。学生收集了旅行的人数、景点价格(是否有优惠票价)、交通方式及价格、住宿价格等信息。在预算已知的情况下,学生要根据实际的预算,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住宿的标准。学生在设计旅游方案的过程中,要分析、处理各个信息,排除了价格高、安全性差等不必要信息的干扰。数学教学中,经常设计信息多余的问题,可让学生多多进行信息筛选锻炼,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根据解决问题需要,自我补充信息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所需要的信息条件并不是事先都具备,而是需要自我补充、收集、挑选、整理和比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信息、数据不完整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考虑收集,自我补充信息,进而解决问题。例如:“保护水资源”一课解决“一个滴水龙头水量流失统计图”的问题时,探索解决问题中,学生意识到需要自我补充测查,搜集信息数据。他们用准备的测量工具(量杯和手表),测量出在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水量流失的情况,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作出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看出发展变化的趋势。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前的准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应用数据的全过程,树立了需要信息可以自己动手找寻、测查、搜集的意识,初步明确自我补充必要信息的途径有实际测量计算、上网查找、调阅有关书刊资料、向成人和老师请教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3.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其关键还在于对信息的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发现、研究或经验往往有表现的愿望。教师对此应创设良好的条件和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乐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培养他们运用信息的能力。

(1)提高运用信息的灵活性

这是指通过一定的信息意识的培养后,运用整合的信息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获得提高。例如六年级在学习完圆柱的体积后,教学“测量物体的体积”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求一个土豆的体积。学生不可能直接计算出土豆的体积,只有将土豆的体积转化成同体积水(或沙子)的体积计算。通过转化与整合,孩子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又如,在让学生计算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时,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部分孩子提出有目测估算(误差比较大);少数的同学通过比例的知识,将自己的身高和影长与教学楼的高度和影长建立了联系,通过他们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得到教学楼的高度。通过训练,学生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2)加强开发信息能力的训练

认识和挖掘出信息的现实价值,并利用好它,这才是信息素养的最好体现。只有会利用信息、具备开发信息能力的人,才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平时教学时,教师应多让学生有意识地去选择、改变信息,创造、开发新的信息。如不同前提下同一结果、同一前提下的不同结果,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验证、处理,做好有关统计,积累信息。

(3)结合课题开辟新的信息资源

笔者还在研究中注意结合教材课题学习,开辟新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搜集、关注,使得学生在多样信息环境下,不断提高创造、开发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求百分数后,笔者设计了一节计算“基尼系数”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布置学生回家调查上个月家中的主要开支情况。学生调查的项目有:家中上半年每月水费、电费、电话费用、食物支出、购买衣物、娱乐等支出情况;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作好表格,算出每一种支出所占百分比。食物所占的百分比就是“基尼系数”,孩子根据各项支出的百分比,对父母提出对家庭生活安排更为合理化的建议,获得家人的称赞,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研究的反思

(一)研究成效

通过孩子在测试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验班六(8)班的学习成绩与六(7)班的差距逐渐拉开,六(8)班的孩子在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上强于六(7)班,学困生的进步不明显。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课,对六(8)班的孩子完成信息素养的初步启蒙教育(见表4)。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期一年,在时间上显得有些仓促,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在准备和操作的过程中都比一般课型复杂,课时安排也比较少。所以课题的实施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其中也存在显效滞后的问题。相信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信息素养会不断得到提高。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学生提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机会,为创造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2002年3月,欧盟委员会在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首次用“Key Competencies(核心素养)”代替“New Basic Skills”,并指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12年)这些素质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该定义的文本至今基本没有变化。”②

我国台湾地区在2014年11月28日颁布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发展的主轴,界定的“核心素养”为“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③

显然,台湾地区的“核心素养”概念是借鉴欧盟研究成果,但更加精练。区别在于台湾地区用“能力”取代了“技能”,究其原因如下。

一是欧盟核心素养的最初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传统的“读、写、算”基本能力(Basic Skills);第二个是2000年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会议上提出的“新基本能力”(New Basic Skills);第三个来源是负责核心素养研究的工作组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扩充。①但“Skills”一词在历经2003年6月、2003年11月和2006年12月三次调整后,呈递减趋势,终于在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推荐的核心素养2006年版本中消失。②

二是“ability”经常与“skill”同义,但ability的程度浅,含义又最广。任何时候如果不能决定该用“skill”还是“ability”,就用“ability”。③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同属于“大中华文化圈”,同宗同源,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也极具相似性,故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

有学者借鉴2003年已提出的“语文素养”“政治素养”和“地理素养”,结合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素养”概念: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④

首先,“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⑤“人们的感觉、知觉、情绪、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即意识”,⑥因此,广义的意识作为“思维着的精神”,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应当理解为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上位概念。

其次,历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关于历史的记录和阐释,也称为历史”;历史也“指历史学科”。⑦所以上文的“历史素养”也可理解为“历史学科素养”,鉴于该学者的行文仍是以中学历史学科为阐释对象,且目前我国的中学教学实践,仍实行分科教学,“素养”前冠以“中学历史学科”则显得更清晰、更有针对性。

另有学者从历史学科专业的角度提出:

史学素养,具体分为时空意识、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融合意识与分层意识等六个方面。⑧

首先,“史学,亦称‘历史学’。概述史学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史学概论,研究史学本身之发展的史学史,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依据出土文物研究古代社会的考古学,以及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科技史等专门史类,均包括在史学范围之内”。⑨而中学历史课程设置无疑要根据中学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赋予其宏大的“史学”体系,难免有“载不动”之感。

其次,该学者关于“史学素养”的提法源自“中学历史学科素养”,该文之摘要即指出“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整合意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⑩此处显示其对“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表述尚未系统化。时隔一年,该学者提出其比较成熟的上述“史学素养”为“六大意识”概念表述,但仍在“史学素养”前面冠以“中学历史课程”限定语,???恰恰说明此“历史素养”即“中学历史学科素养”。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哲学范畴。就现行高中课程来看,学生接触到“哲学”课程要在高中阶段学习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必修模块之后,到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的第四个必修模块“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课的终结课程。但中学生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学习历史课程,等接触到“意识”概念时,大多数中学生都已把历史必修课程学习完,所以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归纳为“六大意识”,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免过于抽象,甚至产生困惑。

亦有学者基于时展和课程改革大背景,着眼于史学思想与方法,揭示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在于:

培养学生基于“求真”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批判意识和包容意识,以及建立在这些意识之上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①

上述学者讨论的无论是“历史素养”“史学素养”,还是“育人价值”,实际上都是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深入探讨学科培养目标,鉴于目前我国历史课程不仅在中学,还在大学里开设,近年国际上又通常将“培养目标”界定为“素养”,故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笔者认为更具针对性。

提及我国的高中课标,很容易仅想到2003年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课标”),而忽略了教育有独到发展之上海、香港、台湾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虽然这些课标在名称上与“实验课标”有所不同,但其职能却是相同的。

“实验课标”是中国大陆除上海外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现行高中历史课标,在其“前言”和“课程目标”中四次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溶解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中,而“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②这注定“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指导性的、总体的目标架构,可以不考虑具体性、操作性,但这对操作历史课堂的中学教师而言,无疑会有虚高而空泛,甚至无所适从的感觉。

“沪版课标”(2004试行稿),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列出三大段:③第一段强调的是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第二段强调的是能力,第三段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该课标虽然在颁布时间上晚于国家高中课标,但其“课程目标”没有沿用国家课标之“三维目标”架构,与核心素养默契地高度统一起来。

基于对国家历史课标和“沪版课标”(2004试行稿)借鉴和改进,上海市“从具体化、操作性的角度,对(课程)目标内容做了相应细化,以便于师生在历史教学中能更为有的放矢地把握与实践”④编写说明。将历史课程目标分成“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两个一级目标,而将三维目标作为二级目标概括在“实践能力”之下并逐个细化。但“历史意识”是获得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内化于学生本体的心理品质,厘清“能力”的概念外延、将“思想意识”蕴含于三维目标实现的实践过程之中,仍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阐述中学历史学科的素养。

“港版课标”对高中(当地称中四至中六――作者注)学生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分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三个方面十五条,⑤本质上也是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规定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台版课标”则列出了五大目标和四大核心能力:①

一、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历史知识。

(二)培养学生具备搜集资料,探讨历史问题,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

(四)认识世界重要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尊重各种文化的开阔胸襟。

(五)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充实其生活内涵。

二、核心能力

经由历史教学,期望能培养学生具备下列核心能力:

(一)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

1.能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

2.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

(二)理解历史的能力。

1.能就历史文本,掌握其内容与历史意义。

2.能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3.能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

(三)解释历史的能力。

1.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

2.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

3.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四)运用史料的能力。

1.能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的工作。

2.能辨别史料作为解释证据的适切性。

3.能应用史料,借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书写自己的历史叙述。

“台版课标”的学科素养就“目标”而言,第一条是关于历史知识的要求,第二条是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第三至五条是关于态度的要求,巧妙地呼应了课程总纲中关于“核心素养”之知识、能力和态度要求,进而结合中国传统历史学的特点突出并归纳出四大核心能力。

综合几个版本课标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参考学者关于“素养”与“核心素养”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②笔者试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

在明确“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试着对历史核心知识、思维能力和态度进行梳理和概括。

(一)“核心知识”

“历史是一种很客观而有系统的叙述人类在过去所有的行动的记录”;“历史的三原素――‘人’与‘时间’及‘空间’则缺一不可”;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由此可见,“核心历史知识”应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三大知识构成了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呈现的历史特征和相关研究史料;又因“哲学……是彻底了解一时代一民族的历史的必不可缺乏的知识”,“研究一时代一民族之历史而不研究其哲学,则如‘画龙不点睛’”,⑤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有什么样的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故“核心历史知识”还应包括“史观知识”。

1.时间知识

“台版课标”突出强调“时间知识”,甚至将“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作为第一条核心能力列出;“《标准(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①上海高考历史科的测量目标中的第一个是“时空意识: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地点;运用有关时间、空间的各项技能”,②可见,对历史时序的掌握不仅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测量的目标,掌握时间知识是学习好历史科的最基本要求。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年与20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2.空间知识

近代史学家中不乏强调空间知识于历史之重要性者:“世界上范围最大的学问莫过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了!我们人类的知识,不是概括在‘时间’‘空间’二者里头么?‘上下古今’,历史就是完整的一个时间总计,‘中外四方’,地理就是完整的一个空间统计。”③“历史与地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极端地说,说地理是造成历史的主要原因,也未尝不可”。④“历史离了地理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很显明的真理”。⑤

当代研究者亦渐趋认同地理知识之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如上文刘俊利先生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概括由“五大意识”增加“时空意识”而成为“六大意识”;上海高考历史科的测量目标在2012年及之前,仅将“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作为“历史技能”下的一个二级目标,而在2013年及之后的测量目标中,其则与时间共同构成一个一级目标――“时空意识”。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地理知识大致包括:

(1)地图常识(古代地图的惯例,现代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地图上的方向等)。

(2)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大洋,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世界政区等。

(3)中国的自然地理(京杭大运河贯通的五大河流、五大淡水湖、“五岳”、南方与北方等)。

(4)中国疆界的历史沿革。

(5)中国的政区。

3.人物知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人物知识”不在于能罗列出多少中外历史人物,而在于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历史上的“人”“人物”。主要包括: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有卓越的作用和影响。

(2)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导的决定要素,生产力是生产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权利和人民的利益、愿望是衡量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

4.史观知识

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观知识”,主要包括:

(1)唯物史观的含义、诞生的标志。

(2)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的关系。

(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核心能力”

有学者将初高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分设,“初中阶段要训练的历史思维意识有重证据意识、历史想象力和时序性思维意识”。“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目标可以分为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①

另有学者认为,“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和历史学科能力是一致的。……对历史学科能力有很多种描述和分法,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的能力和进行历史思维与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的能力”。②

结合上文所述,笔者认为仅须将上文所列“台版课标”四大“核心能力”中的“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改为“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与其他三项共同构成“历史核心能力”即可。

(三)“核心态度”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是在塑造对待历史的态度”,③那么中学生通过“长期的历史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有哪些呢?

篇(8)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教学;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素养和课程设置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学科素养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科改革的一般原则,又要联系各个中学的实际情况,从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就历史学科素养谈三点思考。

一、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根基

我国历史课程的演进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历史教授法阶段、历史教学法阶段、历史教育学阶段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历史学科经历了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随着其真实性和稳定性逐步上升,相较于之前只注重分数教学来说,一些中学开始倾向于引导学生将历史学科作为一种“必修兴趣”,也就是在必修学科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历史知识、历史史实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

二、高水平的历史学科教学队伍与人才培养的系统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合中学教育系统的重要方面。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中学改革发展的课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团队合作和互助合作机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即启动中学教育的老中青结合系统。中学教育摒弃了以前的书本教育,将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到了学生教育中。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机动灵活。历史学科自身固有的真实性、恒久性与稳定性,使教师只能按图索骥,导致历史学科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中学历史教育要建立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老一辈的教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整个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可以保证教育教学的准确性,是队伍中的“学科标尺”;中年教师是历史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三代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队伍中的“学科砥柱”;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是能够深入到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利用自己的年轻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是队伍的“学科活力”。老中青队伍相结合,以老带青,以青偕老,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建设系统化人才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历史教学队伍是中学教育的必修课,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是为这支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有效途径,两者密不可分。结合新时代下的教育特点,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历史学科素养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

历史课堂与探究历史问题一样,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历史研究具有问题意识,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检验问题解决效果等内容。这种问题意识,在新课程中强调‘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之际,应成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历史学科素养的五个方面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与中学历史课程紧密相关,书本上的历史知识都是通过史料证实的,具有科学价值和科学依据。将书本中的知识带入课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中学生学好历史这一学科的基本。历史解释则要通过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使之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历史知识融合到生活中去。历史价值观则是从宏观的层面统筹教师和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环节上。教师首先要掌握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结合的基本方法,在完成知识传接的过程中,将历史价值观渗透给学生。

通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中学历史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输出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探索出有特色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师的必修课。将历史学科素养的整体价值带入到课堂中,学生充分掌握其内在的完整体系,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互助学习能力。科学、精准、恰当地掌握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规范,将历史学科素养融入历史教育教学中是中学历史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篇(9)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是跟时间紧密相连的,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历史,现在发生的事实就能成为未来的历史。同时,历史也跟空间有联系。目前,人类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地球上。地球上又可分为许多国家,每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活动不同,故每个国家的历史也不同。实际上,这一核心素养与全球史观相联系,要求同学们用全球观念、整体的观念来认识历史。对某一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认识时,同学们要将历史事实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我们研究的历史事实都是在过去发生的,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转性。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缜密的逻辑推理来努力再现历史事实。所以,这就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资料,另一个是逻辑推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在引用可靠历史资料的同时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这一核心素养与认真、严肃、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相对应,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历史事实。要想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同学们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突破时空界限,感悟和理解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是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正确地解释历史事实应先正确地理解历史事实。

篇(10)

一、 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

(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

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年的历史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整套试卷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集中思维,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二)考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深入展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进入当前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奠基石,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重要“风向标”。随着课改的推进,历史高考也有了新的命题思路,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引导,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主导,素养立意”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导向。而高考历史第41题开放性试题作为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则是最能体现高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趋势的题型,值得深入研究。

1、命题从基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考查侧重点转变。考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近年实测情况看,命题者多在非选择题上强化了对考生“问题意识”的考查;而在选择题上则多考查基于对历史事实与现象的历史理解与解释。

2、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引领的方向不变。以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为落点,注重历史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的运用。考查指向更为直接、明确。可见,市面流行的所谓“高考必考点”作为知识立意的产物,已严重滞后于高考现实。

3、强调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素养。不完全依托考纲考点,而以隐形考点或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为重要的题材,蕴含和强化德育的导向功能。

二、 应对与落实复习

1.把握命题特点和方向,突出重点考点,落实能力要求

要吃透把握近三年高考命题的新思路、新考点、新题型、新样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和练习,突出重点考点和高考的能力要求,通过月考和随堂练习,反复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能力要求落实到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重解构历史概念,强化历史理解与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训练。

 

3、关注并整理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相关题材,强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在问题发现、讨论与解决中的体现。(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国关系及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中国生态文明)

    4、把提高教与学的成效有效转化率,作为提升历史学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突破点。改换以教代学、以考代学的陈旧教学范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讲与指导方式,总结有关知识框架、重要概念、常用方法等,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多想、多说、多做,使之在不断“试错”中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和方法。

5、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升华认识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重要史学理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对现实的启示等历史学科体系构建特别重要的知识,必须做到讲授透彻准确,理解深刻全面,认识升华到位,打牢双基。

6、以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以教材与课外材料为载体,以若干问题为纲重建知识结构,着眼于应用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重构知识结构。

7、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交叉和综合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整体上、宏观上、长时段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做到专题基础上的通史,通史基础上的专题,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交叉综合,会总结一个历史发展时段内历史发展的主体线索和阶段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8、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阐释历史

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新的史学成果和史学观,如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了新认识、新观点;如对历史研究中产生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9、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做到审题准确, 观点明确,书写整洁,语言规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按分值设计答案要点,不重复啰嗦;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对于选做题上,如果学生做了,但不明确是做哪一题,没涂题号的,我们改卷时都是按零分为记。

10、历史试题测试

在进行一轮专题复习及二轮通史复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命题进行月考,(按通史复习及高考考纲、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题型、结构、考点命题)。认真讲解试卷,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不仅仅靠课堂上去培养,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试卷,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然后再组织答案。针对学生所考的每一套试题,历史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具体说来,对只是部分学生做错的选择题,只做个性化处理;而对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选择题,教师会仔细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然后将备选项与材料靠拢,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错选的答案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非选择题着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粗读、细读和精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最后再来组织答案。

三、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和高考复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以《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把握新课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述和概括材料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2.整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成通史体例,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知识,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3.讲练结合,精讲精练,通过练习和考试培养学生答题的准备率和思考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

(二)教学进度安排

1、2019年8月---2019年9月前,完成一轮复习工作。

一轮复习按课本编排的内容进行专题史的复习(外加通史),是从纵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状况。这一轮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做到认真过每一个知识点,对核心主干知识讲清、讲透,该提升的内容一定进行提升,因为光靠二轮和三轮复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时间太短,也太过仓促。由于此前的一轮复习是和州上组织考的内容相挂钩,到2019年6月份复习过于仓促,所以在开学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整体的、框架性的复习。

2、2019年9月中旬---2020年1月底,进行二轮复习, 构建起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通史复习(外加专题史),是从横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主要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阶段特征。通过接触综合学科命题,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上一篇: 监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下一篇: 公路预防性养护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