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规划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3: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职业规划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职业规划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5-01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9年,美国人帕森斯撰写了《职业的选择》一书,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这一专门的学术用语。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源于就业指导,以1923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职业指导委员会为标志,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20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再加上医学生受到专业的限制,择业面窄,尤其是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就业更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促使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

一、开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第一课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制订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组织领导、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经费保障等提出了相应要求。开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第一课堂,将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确就业目标,最终顺利实现就业。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课程的组织领导

在医学院校设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设立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授课教师若干。教研室主任可以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兼任,学校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可以担任授课教师。

2.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首先要使用适合医学生的课程教材,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培养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其次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即在大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四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医学生就业指导》。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是由辅导员担任,为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可采取分小组集中备课的方式。可聘请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教学组组长,并要求各组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制作教学课件、组织授课教师试讲等。学校还要定期开展辅导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要大力支持辅导员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

二、建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基地作为第二课堂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熟悉职业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更早更多的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使医学生不断的修正和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由专家、任课教师及学生组成的重点团队,也可以组织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及学生组成的专题社会实践小分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见习实习、校园创业活动等,通过对职业发展、职业前景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三、举办针对性强、内容多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作为补充

举办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可以由某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的发展,以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由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老师传授求职技巧或者改善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参与性高,受益面大,极好的补充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作为演练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每年举办一次,自2009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24个省市1000余所高校70万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比赛。经过高校初赛、省市复赛,共计产生了80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旨在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对在校的医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演练。虽然医学生的就业面窄,就业方向主要是传统的医疗单位,包括卫生局、卫生厅下属的事业医疗单位,但是通过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医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就业去向,比如民政局下属的疗养院、体检中心、计划生育所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书面作品展示,即职业生涯规划书;执行能力展示,即幻灯片演讲;职业才艺展示。其中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二是职业目标路径设计;三是规划与实施计划;四是评估与反馈。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的组织,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帮助医学生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在现有的医疗职业情况下科学规划,提高个人素质,促进医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篇(2)

1.有助于学生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学校学生往往是在中考中未能顺利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奈之下选择了职业学校,他们大多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对未来充满悲观和迷茫,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少有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是一无所知。因此,在职业学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深入了解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个性,理性分析自身的潜在优势和不足,从而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找准自身发展目标,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消极态度变为积极态度,并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增强学习内动力,以在毕业后能更好地发展。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

一方面,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中职学生剖析自我,认知自我,了解社会,熟悉职业,最终确立目标,建立自信,帮助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促进职校学生培养职业发展的所需能力,如过硬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为职业发展积蓄能量和优势,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就业前辅导,使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求职中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脱颖而出,最终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有利于职业学校的长足发展。

面临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职校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即失业。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认知职业发展,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和自我生涯规划能力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提高市场就业的成功率,缓解就业压力。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及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提高学校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有利于推进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信息时代要求人才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择业观念更加科学化、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职业学校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能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对自己进行理性、正确及相对准确的定位,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自己具有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使得每个人都找到切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从而使得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有序。

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本质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生涯教育面临种种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策略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根据中职学生发展和成长规律,分阶段实施教学,第一阶段为职业了解期,即认知教育阶段,针对一年级学生,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和职业世界,树立发展意识,同时包括生涯规划、科技创新、专业创业、优质就业等意识的引导;第二阶段,针对二年级学生,主要偏向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并进行生涯规划、科技创新、专业创业、优质就业等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针对三年级毕业生,通过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顺利地就业或继续深造,注重培养学生求职技巧、职业情感和工作态度等,关注学生去向和指引,进行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形式实现多样化。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75

Construction of "Six in On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Model

YU Junying, ZHANG Honglei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617)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public,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and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in universities, college graduates, especially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high tertiary institutions are plagued by the current difficult employ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real big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perspective of a college teachers 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 the causes and elaborate on specific measure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education guidance, coping strategies, with a view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benefit dilemma.

Key words six in one; career; education mode

我国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基本都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以及相应的一些教育经验来取得,而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一些教育模式,比较少且缺少实际运用针对性。虽然在高校的教育中,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热衷度不低,但缺乏根本上的重视与应用。显而易见的就是缺少统一、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素材。①很多大学并未配置对口的老师。大多数的大学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就业压力缓解的良针,为了提升毕业的就业率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只成为了一种“形式教育”。

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1.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在毕业后,根据就业的意向方向、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同时针对社会的整体环境与执业方向的考虑,通过自身与社会的不同因素选取,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同时,按照上述规划,做出一系列的努力进而达到规划目标的整个行为过程。该过程的一个进行时间区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优化进程。其核心要素是规划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审慎的思考与判断,并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与技能,通过工作就业,体现个人价值的一个过程,最终实现人生的理想。②通常,高校毕业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所以高校需要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进行及时的、适当的培训与规划帮助。对在校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先对就业的偏向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就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判别,挖掘自身的长处与优势,说的更透彻一些就是更清楚自身的情况,与别人取长补短,选择出与自身情况贴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向。

1.2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压力。近几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大学人数每年都在不断递增,与此同时面临的就是就业压力的问题。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只有550万人,而到了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为810万人。 现代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人力的使用并没有以前那么依赖,因此,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在另一个方向使得就业压力一下子被激化。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即将面临的就是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或者找到的是并不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所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定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曾在2012年开展过关于“人生第一次职业”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其中33.2%的人,选择了“毕业后先就业,就业5年内再慢慢择业”。这个数据说明了,毕业后,其实有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对职业有方向性的规划,而是先跟着感觉走,选择一份职业先工作,再慢慢规划。因此,第二个数据“毕业一年内换工作”的概率已经超过了一半人数,“毕业两年内换工作”的概率已经超过七成。毕业后选择第一份职业的盲目与匆忙,使得之后的两年里,换工作的概率直线提升。 第三个数据“毕业前就充分考虑并作出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数据显示不到一成。由上述可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少走岔路,还可以坚持自己的既定方向,不浪费时间,目标明确地让自己更进一步地实现人生理想。

(3)眼力。通常,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想要“专业对口”,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专业并不是“死方向”,是可以变通的,可以转换的。大学生需要及时发现自身的特点与专长,找出职业的方向,并不一定是专业方向,制定提前的方向计划。③因此,即使对自身的专业领域不擅长,或因为其他种种因素选择了不适合的专业有着一定的不良情绪,也不必过度担忧,只要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找到自己的良好位置。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才陆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习与基础的理论研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理论与学习,受到了社会各教育界,特别是高校方面的重视。目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一概念,不断地向中国不同教育机构与单位部门延续传递,很多高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过大多仍处于基础性理论摸索这一阶段。

尽管我国比较多的大学陆续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或培训点的设置,不过因为启动得较晚,教材、资金等准备得并不充分,教师的专业水准也有待提高。很多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于“听讲座”、“写报告”等等范畴内,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没有对高校学生进行针对性、个别性的辅导与帮助。另外,也没有渗入企业进行点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也更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人物对话等教育方式的运用了。总得来说,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强,教育方式不切合,机构重视度不够,制度完善性不强等等问题。另外,大学生的主动意识也不够强烈,职业规划主动意愿不够,也是很大的问题。最后就导致了,高校方面不够专业,学生方面不够配合的现状,很多学生甚至是 到了大四一边找工作,一边上课,这种局面往往使得他们事倍功半,效果不良。

在上文中所探讨的一些问题与现状,使得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关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中,缺少慧眼,无法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与认识,择业能力不强,走岔路、弯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另外,大学生没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经验,也没有提高职业能力的水平,这些不仅影响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也对就业的整体效果与水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高校应该重视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去,要做实事,做有用的计划、方法、培训、教育研究。从内在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动力,开展课程,开办培训,做好交流与个性化的启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发展能力与方向,并为方向而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所以,开展有效的“六位一体”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很大的意义与发展空间。

3 构建“六位一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所谓的“六位一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的是涵括了理论课堂、渗透课堂、网络课堂、熏陶课堂、实践课堂、咨询服务课堂这些内容。上述内容不仅互相促进,还相互循环融合,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模式导向作用。

3.1 “六位一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模式目标确立

“六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制定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将会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六位一体”中所涵括的这六种元素,是高校学生在整个高校学习生涯的发展驱动力。通过“六位一体”,使得大学生对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及评价自我有很大的作用与效果。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以现实情况为基础,对未来有长远的眼光,使得学生做出与自身相切合的,与社会相符合的职业规划。

在上述环境中,“六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其目标应是: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与判断,使学生挖掘出与自身兴趣、能力、价值相匹配的职业发展理念;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职业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认识自身职业方向,并通过不断的努力与行动,朝该方向发展,最终取得择业成功。

3.2 实施联动机制,协调“六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各环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它以学校、学院和各级学生组织为依托,贯穿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创建联动机制,实现从传统的“管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调动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外的各种形式给学生多元化的帮助,弥补传统生涯规划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的不足。通过实施联动机制,协调“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使其相互配合,避免“灌输式”,形成“体验式、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新信息的收集,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在咨询课堂中对求助者进行回复,从而帮助学生成长。

3.3 建设评价体系及时反馈,优化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六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涉及多方面,“六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也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和环节,而这些内容和环节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为了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就有必要建立及时、高效、全面的评价反馈体系,以促进“六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优化和完善。从具体措施上来讲,可以在每学期期末,让教学班里同学填写评价教学结果的评议书,以此汇总班里同学的建议意见,总结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六位一体”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的理论探究和一系列的实践,使教学育人和社会实践多方面联结,从而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质的飞跃。

注释

篇(4)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从事职业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某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现代职业生涯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探索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尝试期,过渡期,初步试验承诺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活动处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大学生今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大学生职业教育主要指导学生培养职业兴趣,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角色,通过分析各类职业内涵,最终培养学生在就业准备期内实现个体资源、兴趣特长和职业的匹配。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项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明确职业规划的各个步骤及其特点。按照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分为以下4个步骤。

1.自我认知。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借助职业兴趣测试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对数字敏感或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也可以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

2.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短期目标一般是提高素质和能力,或获取有用证书,或通过考试。

3.确定行动计划和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就成为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

4.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W分析法:A.Who am I?(我是谁)B.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C.What can I do?D.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E.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SWOT分析法:SWOT是“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优势:学历什么、做过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忍耐力如何;劣势:性格弱点、经验或经历中欠缺什么、最失败的是什么;机遇:现在的就业形势、各种职业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威胁(挑战):专业过时、同学竞争、薪酬过低。

通过上述方法,仔细分析就业形势与自己能力的匹配情况,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锚的内涵和特点

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指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他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我国当代高等教育过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职业锚,即技术活功能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和安全型职业锚。通过对职业锚理论的研究,可以知道职业锚具有如下的特点。

1.随时间的迁移性。

一个人的职业锚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每个时期职业锚所表现出来到内容和程度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职业锚会随之而变。从大一入校时的迷惑,到大二、大三的认识逐步加深,最终在毕业时,每位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锚所关注的内容都是大相径庭的。

2.个体对象的选择性。

只有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大学生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即使处在同一平台上的两个学生,他们的职业锚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既是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要求,又是对教育环境中意识形态引导的要求。 转贴于

3.阶段过程的唯一性。

职业锚随着阅历、能力、学识等会发生迁移和改变,对于个体而言也不尽相同,但在特定对象的某一个阶段中它又相对稳定,显示出阶段时间内的唯一性。根据彩虹图理论,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社会角色相对固定,心理发展历程相对清晰,因此,这个群体的职业锚总体上表现出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三、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以往对职业锚的概念及其作用认识较单一,较多地认为存在于现代职业人身上,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被采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后,引入有关职业锚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拓展职业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使用空间并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培养学生职业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职业锚的特点可以得出,培养职业自我认知对于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对自身与职业之间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对职业匹配性的认知。自我认知是大学生对自身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学识、特长、价值观等的了解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身的职业倾向性和适应性,从而明确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定位。对职业匹配性的认知即大学生对自己与某些职业适合与否、匹配与否的认识。对职业匹配性的正确评价有利于大学生实现“我想干什么”的理想职业自我与“我能干什么”的现实职业自我之间的统一。

2.注重大学职业规划阶段性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随着学习、生活、思想的不断磨炼,大学生对事物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也逐步在深化,思考更趋于理性。职业锚的特点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者要注重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充分利用学生职业生涯心理变化的规律,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环境的变化引起自我认知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求教育者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阶段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3.发挥职业心理调节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

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又显得不够成熟与稳定。这就要求教育者利用大学生心理的可塑性,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障碍,要教育学生对自身现有能力和潜能进行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分析职业锚的特点,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阶段过程唯一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机会,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出色的胆识和才智就业、创业,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律,利用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帮助他们准确、客观、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选择过程中要注重自我认知的作用,结合个人的职业个性心理,坚定职业信心,正确定位,这样将对成功择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艳.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思考[C].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6.4.

篇(5)

可以利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来创新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当前的专业场地建设,将教学与实训、创新与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设一个教学研的统一职业技能教学平台,以物联网专业建设为例,可以将实训室规划为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农业系统三个典型的实训教学区。

二、一体化教学区域规划与功能描述

为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区域功能描述如下。

1.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能工厂综合实训教室,一个贴近实际的工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把整个工厂连接成一个网络,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合理编排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实时监管,及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A。学生在这个智能工厂综合实训室里,负责物联网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工作。

2.智能家居系统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能家居综合实训教室,利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家居生活相关的“室内和室外的”设备设施集成,并由系统管理软件,构建高效的住宅设备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让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实时了解诸如室内外大气质量、温度、湿度,各设备设施状态,异常状态能产生声光报警和火警远程联动报警,并可以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等多种方式控制家用设备,调整设施状态,家居内各种设备设施相互间可以通讯。用户既可以独立控制单个设备,也可以由设备设施自己根据各自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智能家居内应设置图像识别部件和管理软件控制策略,以判断主人是否处于危急状态,并由此自动远程联动报警。学生在这个智能、便利、舒适的家居综合实训室里,完成物联网系统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工作。

3.智能农业系统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慧农业物联网实训室,类似于一个蔬菜大棚,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将蔬菜农作物、花卉生长过程全面监管和精准调控,搭建一个无线网络监测平台、开发基于物联网感应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构建能实现智能化农业控制的网络化管理的智能农业大棚物联网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至少要实现温室智能化控制、节水灌溉控制、精准施肥控制,并通过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进行展示,使学生掌握物理信息系统标志与感知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在农业的应用,训练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

三、基于区域规划思想的职业技能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以智能农业系统实训区为例,规划建设一个智能农业实训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配置全面、系统的实际产品和控制对象,形成完善的实景教学情境,以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智能农业实训系统是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监测和控制,到农产品的溯源追踪,最后到农产品的安全监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农业物联网专业技能实训方案。

篇(6)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材大部分内容要求同学们在“做中学,学中做”,许多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家乡情况、专业特点进行个性化作答,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眼、脑、身、心、手综合参与。因此这门课授课时适宜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将体验运用于学习过程,不仅会从认知、理念等更深层面触动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课程的时效性。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影响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因素

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要受到教师的教学能力、时间、参加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是把学生放在模拟实际的事件环节中,通过分析,讨论,交流获得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案例选择,课堂控制,课后作业等每个环节都要处理好,否则将前功尽弃。那么影响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体验式教学法成功的基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就是要树立学生教学主体的观念。放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参加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起活动组织协调,思想鼓励,促进辅导的作用。

2.选择典型的事件来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有共同处的事件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容易模仿,最终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3.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体验式教学法成功的保证。中职学生因为地域,生源,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专业的不同,导致水平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结合教学目标,学生水平,专业特点,认知水平差异进行教学设计,把静态教学变成动态教学,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听,看,经历,操作,思考,讨论,合作,最终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不同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如何运用好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呢?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法,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如案例分析、职业角色扮演、职业规划体验游戏等等。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展示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归纳提炼等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中职生专业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无论哪个专业学生都需要积累经验,由于学生经历有限,则需要从各种已发生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体验部分知识或规律。比如,在讲授自我探索中职业兴趣的时候,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或是宿舍高年级学长的成就事件,然后让旁听者做点评,双方互动,对讲述者表述的事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重点关照和澄清。听众与描述者都能在对过往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中获得对相关要点的澄清与反思。

2.职业活动角色扮演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运用较多的职业活动角色扮演是模拟面试,比如我们通常会外请学校合作企业专职面试官进行面试考核,学生分组参加面试。每一个都是被试者,同时在他人面试时,又作为观察者和评论者的角色存在,利用评价表对他人的被试者角色做出评价和描述,对于学生领会求职面试准备的知识很有帮助。而这个活动是学生最为喜爱、参与热情最高和效果最好的活动之一。

3.职业规划体验游戏

职业规划体验游戏主要体现在我们一些随堂体验游戏的运用方面。比如引导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和时间的紧迫,我们会在该部分穿插“时间纸”游戏,通过具象的撕纸、计算在校所剩时间,一生工作时间等,起到对学生情绪进行触动,认知进行改变的目的。

4.心理和行为测试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我们还会借助课本相关的测量表格进行职业心理和行为测试,这些职业心理行为测试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学生比较喜欢,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概念和实践的目的。

篇(7)

医学类专科学生的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影响医学类专科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医学类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一个系统的规划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加强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医学类专科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是各个医学类专科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1、 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受到各个医学类专科学校的重视,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1.1对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有偏差

当前,很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表现为:(1)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直接等同于就业指导,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增加学生的应聘技巧,帮助学生找到工作;(2)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仅仅局限于毕业生,想当然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毕业时进行也可以;(3)认为医学类专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医学类专科学校的责任,从而忽视了社会机构在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

1.2师资队伍专业化不高

为了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建设,增加就业服务专业化的水平,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我国于一九九九年制定的《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把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资格分成了职业指导员、助理职业指导员、职业指导师和高级职业指导师等四个等级,并且纳入了全国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实施准入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师主要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系部党总支书记、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组成,师资队伍呈现多样化,而且其中专职教师不多,兼职教师多,形成就业指导课成摆设、就业指导教师多为“杂牌军”[1]。虽然这样能够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对医学类专科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但也造成了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整体欠佳及针对性不够强,从而直接影响了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1.3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由各个学校自己组织和实施。在开展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为对职业生涯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与之相对应的以课堂授课和讲座报告的形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也以课堂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研究、校外考察、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实践环节,同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而使得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够强,实际效果欠佳。

2、 加强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2.1 正确认识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正确认识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做好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引导医学类专科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从而做出其最好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2]。它包含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提升、职业生涯意识的培养、职业生涯定向的引导和自我职业潜能的分析、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等内容。其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2.2 需要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和医学类专科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从而对从事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首先要具有专业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规范的职业指导,其次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热忱服务的意识。学校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创新,从而打造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3 打造全程化教育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学生刚入校后,还处于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内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在这个时间内,要通过简要的专业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的学习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将来的走向,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形成最基本的职业认知、职业评价和理想。从而完成自己的初步职业目标的设计。到了大二的时候,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充分的认知,这个时候要指导他们利用测试系统认真的分析自己的性格、职业取向等,比较准确的了解自己,对其原来设定的职业目标作出适当的调整,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毕业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明确的职业意向和比较充分的职业素养,此阶段可通过专项咨询、主题班会、校友座谈等方式,让毕业生充分了解到就业形势、就业方式、就业渠道等,清楚就业程序和就业油管道手续的办理,以及遗留问题的处理等,从而提高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的能力,选择最好的就业渠道。

2.4 建立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

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的素养不仅仅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形成,而且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升。因此,建立医学类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和社会,寻找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2.5 搭建多样化的教育平台

医学类专科学生都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如果学校只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是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在充分发挥本单位内部资源的同时,学校还需要积极的通过多种方式与相关单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医学类专科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以充分的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定期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等。(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篇(8)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基础上,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随着课改逐渐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涵义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教师职业是门特殊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职业具有社会价值,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职业也是一门专业,需要掌握系统的学科和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接受长期专业训练。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在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进行自我规划、主动谋求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

2.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结构及原则

(1)中小学教师应根据个人特点、社会要求和学校愿景,做出有计划、有系统、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一般而言,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处于适应期,思索如何把在师范院校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5~1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成长期,渴望能力得到提升;11~20年教龄的教师其教学能力、风格和心态都趋向成熟,处于稳定期,对教师专业的发展程度很满意;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处于衰退期,职业发展停滞不前,若不能突破瓶颈,这种状态将持续到退休。

(2)遵循原则。①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职业规划是为更好地发展专业化而量身打造,但同时必须符合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符合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在制订自身的职业规划时应处理好个体特点与社会要求的关系。②发展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规划应基于自身优势和特点,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希望渺茫,失去信心,过低则太易达到,起不到作用。同时,规划是对未来目标的计划,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职业效能和人生境界。简言之,尽力而为且量力而行。

二、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对中小学教师的必要性

1.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1)自我实现和增强幸福感的有利工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需要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减少盲目性。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专业发展,也关乎职业幸福和人生幸福。教师职业幸福感,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运用教育智慧,获得学生好评,感受到作为教师受到的尊重与欢乐。它既是对职业成就的肯定,也有学生对教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陶行知说过,教师最大的幸福是培养出令自己崇拜的人。

(2)帮助处于职业“高原期”的教师走出困境。上世纪70年代末,“高原期”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它指职业生涯到了某个点,上升的职业空间最小的时期。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经济收入一般,社会地位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社会对教师期望加大,长此以往,教师对未来感到迷惘、疲惫;再加上大部分教师不能成为领导,从而使其觉得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职业情感逐渐淡漠,职业生涯“高原期”随之产生。

2.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学校及教师本身对规划不够重视

(1)社会未充分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未把它列入议事日程,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2)学校认为职业规划是教师自己的事,不关心也不介入,很少组织专题培训来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3)教师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事,没有系统规划,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三、研究对策

1.教师应有职业规划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应表现出自觉能动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主人翁。成功的职业规划要求教师基于自身的特点,符合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

2.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提倡每位教师进行职业规划

(1)帮助教师树立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教师对工作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提供职业规划的培训或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其他教师教育机构都要把职业规划列入培养或培训的内容,满足教师对职业规划知识和技巧等的需求。

(3)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载体,如教学观摩、培训、反思性教学、校本教研、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活动。

(4)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确立职业规划的标准,将教师职业规划的态度、实践和绩效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

中小学教师是新课改的主力军,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质量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教师本身对教师职业发展应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应积极提倡并给予支持,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本涛.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及对策再探讨[R].“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历史、理论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11).

篇(9)

职业规划,其内涵是对职业生涯进行持续系统地计划,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途径设计、措施办法等内容。从教师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国家及民族的重要性来讲,引导和加强中小学教师对个人进行职业规划,应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可忽略的环节。

1.要充分认识教师职业规划的意义。近几十年,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促使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均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目前的教育“现代化”“均衡化”主要侧重装备和办学条件,并不代表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任何时期、任何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取决于面广量大的一线教师的职业能力、活力以及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因此,真正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主要不是靠经费、靠硬件,而是靠教师群体产生的内生动力。因此,每位教师个人职业的规划和严格按规划实施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

篇(10)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如何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如何帮助教师设计职业生涯,完成个人目标与学院目标共同发展的目标,是目前银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思考,对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二、相关概念

本论文中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管理部门根据组织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在组织中制定与员工个人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提升等发展机会,协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三、银杏学院教师队伍现状与教师职业规划管理状况

1.银杏学院教师职业发展问卷调查与分析

在《北京工业大学引进人才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银杏学院教师工作现状及职业发展调查问卷》。问卷共59道题目。调查对象为银杏学院的现有94名专职教师。发放问卷94份,回收87份,且全部有效。

2.银杏学院教师职业发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职业归属感。72.4%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是自己的理想职业,说明大部分教师满意目前的职业。

(2)工作稳定性。68.6%的被调查者从未产生过辞职念头。辞职原因依次为待遇问题、晋升问题、工作压力、学科建设平台问题、人际关系及其他问题。

(3)专业技术职务认识调查结果。86.2%的被调查者关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结果;62.1%的教师参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同行竞争力;55.2%的教师认为对专业技术职务影响最大因素是教学科研成果;62.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结果有积极影响;40.8%的被调查者最希望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在制定科学完整的晋升体系方面改进。

(4)培训认识调查结果。77.6%的被调查者参与过学院组织的各种培训,但仅有20.7%的被调查者了解学院的培训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少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

四、银杏学院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来看,银杏学院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一些个别行为,还不成气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意识薄弱;二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三是组织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四是缺乏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政策支持;五是缺乏系统、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五、银杏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改进措施

银杏学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一是根据银杏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二是完善学院运行和管理机制;三是强化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管理。

参考文献

[1]程勉中著.现代大学管理机制[M].人民出版社,2006

[2](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M.戈德谢克.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 公司内部合同管理 下一篇: 幕墙设计经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