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6 16:02: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公司未来的发展和规划

篇(1)

关键词 十二五 上海 电信运营商

在上海电信运营商历年的发展规划内容中,对外部发展环境的分析都是重要的基础性内容,而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产业政策的影响,同时,公司的整体和业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业发展方向的影响,由此来看,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无疑具有很大的可借鉴和参考性。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十二五”规划前期内容的发现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的是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规划内容的执行和推进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里电信业“十二五”规划是针对电信行业发展制定的规划,是在政府整体规划指导下的分行业整体规划。除了关注政府整体规划里的宏观问题外,电信业“十二五”规划更侧重于关注电信行业自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从前期政府和行业“十二五”规划相关工作和内容的公开情况来看,对上海电信运营商而言,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1.政府“十二五”规划工作启动之初正值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上海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之时,编制之时则是金融危机影响趋减、国家和地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之际,应把政府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判断和调控方向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设计作为判断行业所处发展环境的重要依据,顺应时势,借势发展。

2.在政府层面“十一五”规划内容和规划期内的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都占据重要位置。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前期进展情况来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十二五”规划期内的战略性任务。TD-SCDMA和TD-LTE作为国家自主创新技术的典范,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将继续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并得到政策倾斜,这对建设和运营TD网络的中国移动来说继续是一种政策优势。

3.党的“十七大”提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十二五”规划期将成为“两化融合”推进的重要时期,政府规划中必然有所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规划中也会有所侧重,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将会有新的发展。

4.三网融合将是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也是国务院再次申明的重点。三网融合的主要工作都落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必然会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电信运营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紧跟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内容,做出合理判断并及早地思考应对方案。

5.在200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公布中国电信业“十二五”规划前期预研重点研究课题的通告》,首次列入了“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及若干重点增值业务开放可行性分析”课题,这意味着在“十二五”规划期内,我国电信业有着对外开放的可能性。上海电信运营商的“十二五”规划中必须考虑这种开放的可能性及开放后对上海电信运营商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提前布局,促进增值业务持续成长。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十二五”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的借鉴

从全国各种类型规划的层级来看,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规划:一是国家规划和地方发展规划;二是行业规划,主要是国家各部委及地方行业管理机构针对行业未来发展制定的规划;三是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就自身未来发展制定的规划。

从各层级规划内容之间的指导和影响来看,国家发展规划指导地方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并影响企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发展规划,地方发展规划影响企业发展规划。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会影响企业经营所处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行业发展规划会影响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环境。企业在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在未来的变化与发展

规划的方法上,国家发展规划、地方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也有一些做法值得企业借鉴:

1.规划编制要有准备。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详细而完备的编制计划、对规划中重大问题的前期调研和研究。

2.规划内容要具前瞻。要加强规划内容的前瞻性,立足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把握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之道。

3.规划成果要可操作。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未来发展,关键是可以实施、能够操作,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摸清楚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与潜力,以制定出确实有效的措施,同时也要充分听取和融入各方面的意见,以形成对规划的共识,共同推动规划成果的落地和执行。

4.规划实施要重评估。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规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适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发展的情况调整规划的内容,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上海电信运营商“十二五”规划的提升设想

目前,国家的宏观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期,中国的电信行业整体也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入稳定发展阶段,上海电信运营商应该适时思考与调整未来“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导向和结构体系,以提升规划的质量,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公司未来的发展。

1.规划目标从收入导向转向收入、利润双导向。在电信行业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于收入来讲,利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上海电信运营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从原来单纯的收入目标导向转向收入、利润双目标导向,重构发展模型和发展路径,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规划结构体系从全面的结构体系转向重点突出的结构体系。在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企业的发展更需要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因此,“十二五”规划需要调整原先“大而全”的规划结构体系,在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后,突出公司未来几年持续发展所需完成的各项重点工作内容,并进行有侧重和针对性的资源保障,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2)

《国际公关》:作为公关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财经公关主要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它与常规公关公司提供的服务区别在哪里?

金辰:财经公关归根结底还是公关行业,它的本质是帮助客户建立完善的品牌营销体系,配合客户的产品营销计划,提供专业的路径渠道。财经公关包含了很多常规公关公司的服务,但它主要是具备了跟资本市场对话的平台,帮助企业制定专属的路径图,这才是财经公关发展的核心所在。与常规公关公司面对的实物产品营销不同,财经公关主要是针对资本市场的抽象金融类产品,如股票、证券等,与常规产品营销相同的是,招股说明书就像是产品的规格使用手册,投资金融产品就意味着投资未来。

财经公关扮演着渠道供应商的角色,为客户提供融资策略,制定路径图,帮助他们实现融资目标。

现实中很多人对财经公关还存在误解,认为财经公关就是帮助企业消除负面影响、包装股票,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所造就的印象,对财经公关有很大的误读。目前,我们公司推出很多新的服务产品,近期我们即将推出一个关于声誉管理的培训课程。通过这个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树立在资本市场中良好的公众形象的意识。如若干年前《21世纪经济报道》提出了关于“企业公民形象”的概念,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公民形象的重要性,他们对企业公民形象的概念是模糊的,对媒体也始终持一定的距离,甚至是躲避的态度。其实如何与媒体沟通,与公众投资者沟通是有技巧的,这也是我们公关公司必须要帮助企业做好的事情之一。比如未来,新闻会将成为一个常态,企业必须学会跟媒体、跟公众投资者正常沟通,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完善企业的公民形象。

好的声誉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伴随着企业的诞生,慢慢成长起来的,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要加以规划和引导,使之如园林般美丽,而不是杂草丛生的原生态。

《国际公关》:怡桥财经已经成立10余年,在行业内—直处于领先位置。与其他财经公关公司相比,怡桥财经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金辰:怡桥财经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也经历了几番大起大落。这个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能生存到现在的财经公关公司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公司的核心优势是我们一直着力的方向。首先,我们有着非常清晰的行业定位,我们是服务商,为资本市场提供专业的渠道平台,如何把这个平台搭建好,是我们内部一直在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其次,我们的人员定位和专业素质要求非常清晰,我们要求员工必须具备全面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包括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路径的规划能力,同时要对资本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有足够的了解。怡桥财经的核心能力是路径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财经公关未来的竞争不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思路和战略的竞争,好的创意可以四两拨千斤,它带来的价值将是无法衡量的。

我们正在积极规划如何把基础服务平台搭建起来,以便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如APP的应用,APP是目前—对多最好的平台,它的优点是内容更新及时,成本低,而且速度快,客户只要下载就可享有相应服务。财经公关如何将基础服务做到信息透明化、便捷化、及时化,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在我们的业务链上,我们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券商的专业方向,但财经公关与券商方向不同,角色不同,财经公关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的推广窗口,就像打造一个歌手,演唱功力的培养是券商的职责所在,而我们财经公关要做的是帮助歌手打造公众形象,使之能够闪亮登场,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在中国的股市,很多股票的市值与企业本身价值是脱钩的,有的企业质地优良,但是股价始终涨不上去;有的企业质地一般,股价却被炒得很高,这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信息就是最大的产品,基于信息之上的积累得到大量的数据。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帮助客户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得出具有参考性的指导意见,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加客观理性的决策。

《国际公关》:每次新股停发后都会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巨大改革,也会对财经公关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2007年停发后的股权分置改革,2009年停发后的创业板推出,等等。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股停发,对财经公关行业有什么影响?据说新股发行又将开始,您觉得这次改革会对财经公关及媒体行业产生哪些革命性影响?

金辰:中国股市从建立至今已经停发过7次,每次停发过后,市场都会有一轮报复性反弹,而我们财经公关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良性循环,而不是市场的大起大落。

无论监管政策如何变化,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市场化的脚步迈得更大一些,虽然新股停发,但这样有利于财经公关这个行业的自我反省与沉淀,以便在未来的市场提供更加有效的专业服务。

《国际公关》: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财经公关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金辰:传播渠道的改变,必然会影响整个行业,比如说自媒体的兴起。自媒体平台有很多,自媒体在未来可能与主流媒体分庭抗礼,将会有1/3的渠道被自媒体所取代。对于财经公关来说,建立完善的媒体平台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贿善于沟通驾驭所有的渠道,我们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市值管理服务。比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包括未来的APP构建,包括帮助客户建立他们自己的微信平台,通过这些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只有声誉和口碑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持续动力。

篇(3)

同时为了最大范围的发挥和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测试覆盖率,友邦将QuickTest Professional的使用范围从专业测试人员向非专业测试人员和用户进行推广。而这一点正是基于惠普测试软件的好用和易用的强大特性。

规划完美未来,不断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友邦在测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继续追求进步,力求保持高效的测试效率的同时,也对未来的测试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持续推动测试系统的成长。

在测试理论方面,继续学习和引入先进的测试理论和最佳实践,积极和稳妥地改进测试过程,进一步提高对性能测试的实践水平。

在人员方面,保持专业测试人员对非专业测试人员的带动,共享资源和知识;坚持专业化的原则,力争每年都能引进或培养专业的测试人员。

在工具与方法方面,继续深入研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高级功能和使用方法,提高投资回报率;广泛并频繁地使用惠普LoadRunner,不仅用于获得系统性能数据,更重要的足帮助定位性能瓶颈,并通过多次调优与验证的循环将系统性能充分释放;努力提高自动化测试的覆盖范围,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缺陷的角落。

另外,大力提升测试自动化程度,不仅限于测试执行的自动化,更将视线前移到了更加关键的测试准备工作的自动化上,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在惠普测试软件的基础上通过自行开发工具,做到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的自动牛成,以及测试用例的积累和复用,而这一点正是实现自动化回归测试 验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目前,友邦正在信心十足的实践他们对未来的规划,而惠普无疑是他们重要的伙伴。从改变旧制、解决现有问题,到完善整个测试系统、规划未来发展,友邦公司在测试方面的成长正说明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专注,也体现了惠普测试中心解决方案的优越性和前瞻性。

篇(4)

 

为了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中国企业都在积极研究制订发展战略和战略规划。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研究战略、制订战略规划中普遍存在着目的不清、模式化、报告内容雷同、效果不突出的情况。根据战略统筹管理理论,产生上述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区分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的差别,同时又没有把握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科学完整地结合起来。因此,从以下十个方面区分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是企业做好战略规划的前提。

第一,制订战略规划的目的与经营规划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其他方面种种区别。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都有指导性,然而战略规划要通过协调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促进企业实力和活力匹配,为未来发展创造机会。对企业来讲,未来的发展机会多为隐形的、不确定的,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风险(垄断性企业除外),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为了创造机会常常要限制企业某些环节的扩展,放弃某些眼前利益,调整某些对未来有影响的关系。而制订经营规划是要充分利用和扩大目前的机会,加大投资和竞争,扩张实力,以获取更多的收入和利润。不少企业为了做“世界500强”、要“实现双百亿”、要争“航母”,一味扩大规模、加强实力,仅仅是为了充分利用眼前的机会,这样很可能造成企业发展的不平衡,给自己留下更大的隐患。论文参考网。诺基亚公司提出“最大的危险就是太大了”,即是针对规模扩张的。所以,机会充分利用要与环境波动相适应,要有节制,要从战略规划上对经营规划予以指导。

第二,由于战略规划是针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环境的变化,所以在研究制订战略规划时,必须以更先进的思想为指导,要对现在所持的思想方法予以改造提升。一些企业创业成功后又渐渐衰落,并非不注重管理,主要是囿于成功经验形成的思维形式不能适应新环境。因此,研究制订战略规划要对既定的观念方法进行冲击调整。战略规划一经订出,就要在实施中成为全体管理者改造思想方法、发展思想的思想指导工具。而经营规划则是明确各种指标和标准,成为管理的直接操作依据。

第三,战略规划要在未来不稳定的环境中使企业以不变应万变,因此要注重制胜,更关注防败,是制胜和防败统一起来。而经营规划使企业以变对变,在特定市场中取胜,不更多地考虑防败。前几年中国某大家电企业一再掀起价格大战,虽然取得了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取得了战术的胜利,却造成了自己战略上的失败。

第四,战略规划突出整体的合理协调,如同中医讲求调养,讲求整体的健康水平,使企业适应性增加。有的企业不考虑中国市场环境中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过度剥离虽不创造收益但可节约成本的“不良资产”,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环境波动中失去原有的优势。美国有些企业为了稳定和保留研发人才,专门成立托儿所、洗衣房,使科研人员可以在工作休息时看望自己的小孩,从而能更安心工作。经营规划则重视优势的塑造,对没有直接收益或扩大收益的部分尽可能减除。

第五,战略规划制订要运用关于未来的模糊信息和知识,因此要较多利用社会知识力量。经营规划必须通过掌握清晰准确的信息进行设计。不少企业的战略研究过分强调掌握现实与过去的数据或专业知识,这就使其丧失了改造思想方法的功能,混同于经营规划。

第六,战略规划是要创造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要关注合理性创新投资。凡是尾随其它企业的规划,虽省力而由于缺少创新而失去未来的主动权。经营规划是要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加强优化竞争投资,应对同质化竞争趋势,更有效发挥主动权。

第七,战略规划强调战略合作要依据某个发展的共同目的,不一定要求直接增加收益。但经营规划强调合作中直接增加收益。许多上市公司发生多次重组且屡战屡败,实质的原因是为了追求增加直接收益,而不考察有无共同利益、目的。论文参考网。现在不少企业集团的规划既不像战略规划又不是经营规划,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各子公司与集团除了资本关系外并无共同目的。

第八,战略规划实施要采取战略成本监控,既不是生产成本的分析控制,也不是企业财务成本分析控制,而是针对未来的。经营规划是以收益指标为中心或者利润指标为中心,实行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控制,以求效率、效益最优。

第九,战略规划更多体现董事长的观念和水平,因此必须由董事长亲自主持研究并实施监控。凡是捉刀由外脑包办代做的战略规划,哪怕再好,也难以有效贯彻执行。因为董事长的思想方法没有得到新的发展。经营规划则是由总经理根据战略规划设计实施的。论文参考网。

第十,战略规划的研究制订绝不能单独使用系统方法,而主要使用统筹学理论,并在统筹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合理性要求,适当应用系统方法。系统方法的有效性限于在边界清晰、目标明确、信息准确等范围内才有效。而统筹学理论正是适应不确定情况出发把不可控因素尽量使之成为可管的,使发挥优势和保持平衡统一起来,以适应未来变化并争取主动。现在企业制订战略规划通常都用系统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一些现实关系,但并未解决对未来的思想方法问题。经营规划较多是用系统方法,但也必须有统筹思想来指导。

根据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的区别,在确立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体制下,选择相应的理论方法制订规划,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估规划,是企业制订规划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 中信出版社 浙江出版社 2007

[2]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M] 中信出版社 浙江出版社 2007

[3] 郎咸平整合[M] 东方出版社 2008

[4] 松下幸之助经营沉思录[M] 南海出版社 2009

[5] 马钧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6] 伍柏麟中国市场化二十年[M] 山西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篇(5)

临近年关,纵观股市前三季度的整体表现,用“悲催”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毫不为过。在欧债危机、房产调控、货币政策紧缩、高利贷崩盘事件频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市场饱受煎熬。进入第四季度,要打股市反击战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疲弱已久的市场究竟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投资者又能否走出冷暗迷茫的投资阴霾?有哪些板块、哪些个股值得我们“潜伏”或重点长期关注呢?

针对这些问题,《投资与理财》杂志记者专访了金融界首席策略分析师杨海。

经济增速下滑成主因

谈及后期的股市,杨海不无担忧的说道,受前三季度的影响,眼下,市场整体积重难返。虽然此前市场下跌缘于物价的上涨,但现在物价上涨的因素消除了,另外一个因素又出现了,那就是经济增速下滑,对市场打击很大。尤其是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定势以后,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可能会下滑,它成为市场下跌的核心因素。这个因素如果不能起到根本性的变化,整个市场将很难改变弱势格局。

然而,现在一个关键问题是,大家不明白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止,市场底部出现的时机何时比较明显。

可喜的是,货币政策近来已有松动迹象,并逐渐向市场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但是政策推手仍然比较弱,所以在这个时机,市场仍然表现出一种弱势震荡的格局。结构性机会随时出现

年底是国家行业政策集中的关键时机,尤其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很多相关“十二五”规划的政策都要在今年年底之前陆续完成。

杨海表示,11月到12月期间集中的规划,主要是以节能减排、环保和新能源行业为主线,而且这些行业的政策补贴都很好,发展定位也好,和行业未来的发展变化都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此,涉及到上市公司相关的新兴产业的股票,值得大家重点去关注。

也就是说,长期来看,长线资金要想入场的话,恐怕还有一段时间,但结构性机会在市场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据测算,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的环保投入,大概有3万亿元,平均每年基本上超过6000亿元。

后期看好新兴产业板块

对于后期股市,杨海充满了信心。他分析说,自己看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以新能源、节能减排、智能装备为主线的行业板块上。

杨海认为,因为这些板块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力度比较大,未来的成长空间也比较高。在政策催化下,行业相关企业必将有较大程度的受益。因此未来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环保、互联网以及新一代通讯技术,都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一个关注点和热点。而这些产业的上市公司,自然也就是大家着重关注的热点。

风险在于投资者的了解程度

即便有以上利好因素的出现,投资风险也同样存在。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再加上严重的欧债危机蔓延,导致国际市场的需求不畅,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未来选择投资行业,还是要立足本国国情,这点很关键。

不过,由于近几年很多行业的上市公司发展方向都倾向于新兴产业,所以后期盈利的机会点肯定有,关键就在于上市公司如何去把握。

杨海表示,后期市场的主要风险在于投资者对新兴产业未来成长空间的了解程度,因为现在大多数投资人对新兴产业可以说是一知半解,而对于未来是不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关注度却非常高。

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威廉,江思说过,你不可能不花费时间研究而获得知识,你必须放弃寻找在证券市场中赚钱捷径的企图。当你事先花费时间学习得到知识后,你将会发现赚钱是容易的。因此,根据杨海的分析,如果投资者对新兴产业了解很少的话,那么,后期市场的风险还是比较值得重视的。

篇(6)

现在,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开发建设及中德两国合作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已与德国前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创立的RSBK战略咨询交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德国工会联合会签订共建中德产业大学合作协议,与德国家族企业基金会签订共建中德金属产业创新基地合作协议。广东省委书记、省长朱小丹多次调研并听取中德金属生态城汇报,表示省政府将全力支持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推动与德方多领域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目前,中德金属生态城采用“政府指导、协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模式,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项目到2020年全部建成,预计年创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中德金属生态城将引领产业集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园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国际金属产业重要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园区投资管理体制、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提供示范借鉴。

篇(7)

为适应内外部的这些变化,公司必须制定长期、中期等战略规划。这些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与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项活动,对企业的各方面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外部投资人他们关注公司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益,从而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同时,他们也关注公司日常的运营是否合规、低风险。这样一来,战略审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以下称:指引)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应当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建立战略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要按照这些要求,对公司的战略进行适当的监督管理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满足股东和企业所有者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运营。

基于上面所说的,战略审计的目标也因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审计,它的侧重点不再是查错防弊、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是应该侧重于分析、评价、咨询企业的各项战略政策、战略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发张的中长期利益,是否看重短期效益而导致企业处于运营的高风险中。由于战略审计站的层次比较高,因此它更关注对企业长期的影响,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正是由于战略重点关注的是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因此在审计时,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不能只看某个时点或者一段时期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只是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些只是一方面,战略审计要着眼于企业长期的战略,关注这些战略对企业的影响。因为一个不明确的战略规划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错误的战略规划或者未实施到位的战略规划都会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从而给企业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往往难以在短期内挽回,即使可挽救,付出的代价也相当巨大。由于这些战略实行中的错误在短期中可能难以察觉,或者短期来看对企业是有利的,因此企业往往在意识到时已经无力回天。

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当属柯达公司破产的案例。作为数码相机的发明者,柯达可以说的在数字成像行业迈出了极大的一步。但是这个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却没有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这一变革性的发明,而是固步自封地认为胶片的地位不可撼动。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数字产品的发展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胶片还是在产品中占着主要地位。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这个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先后被尼康、佳能超越,逐渐日薄西山,最终由于业绩大幅滑坡不得不申请破产。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战略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一旦公司的战略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内部再怎么风险控制、优化都难以挽回公司经营恶化的命运。尤其是大公司,不像小公司那样,船大更不容易掉头。

因此,战略审计的重要性在现阶段已日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战略审计主要有以下关注点:

第一,公司当前以及未来的使命、目标、战略和政策是什么?

公司的使命、目标、战略方案和政策在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缺少明确的战略目标,公司等于是没有了前进的指明灯,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盲目前进。

第二,公司当前的各项经营政策、流程是否围绕了上述战略目标来操作,是否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相应风险有对应的防范措施。相关的流程是否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不断完善、优化,以使企业运作更有效。

第三,当前的直接环境(外部市场、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等)中哪些关键因素影响公司?哪些是目前的威胁?哪些未来的威胁?哪些是目前的机会?哪些是未来的机会?

在上述中,公司针对这些外部环境,是否有在战略考量下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风险应对。是否可以按照SWOT分析法则,将公司和战略相关的优势、劣势等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发扬优势,改善劣势,为战略目标的达成进行服务。

第四,公司是否有相应的企业文化来指引员工,以及相应的道德氛围和规章去影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员工进行合法的经营。

目前大部分公司都相当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公司长期发张相契合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奋斗。在一个有着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里,员工的凝聚力通常都很强,而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并正确地实施。

第五,人力资源的发展和管理。任何一家公司里,人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公司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是由员工来完成的。员工的素质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员工是否能全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合适的岗位是否有合适的人员来做,等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的内容。可以这么说,人力资源决定了战略是否能成功制定并实现。

篇(8)

策略领先 行动制胜

医药工商企业应当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渠道策略,在整体策略领先于同行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变革企业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运营组织、强化执行力。

面对医改的新形势,医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医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评价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发扬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快速发展。而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将是医药企业在未来市场抉择中胜利的根本。

1.根据政策、市场调整企业的产品策略

笔者史立臣对多家成功的医药企业进行研究时发现,好的企业在产品规划上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比如提起西安杨森,我们想到的是达克宁;提起修正药业,我们想到的是斯达舒;提起三九,我们想到的是三九感冒灵颗粒。这是典型的产品品牌优势企业,然而,提到同仁堂我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高品质的中药系列;提到王老吉,我们想到的不是抗生素的典型代表,而是跟上火、上呼吸道等相关的产品。

这就提醒我们,产品规划要具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来自于企业对竞争市场的充分了解,从产品品质、产品内涵、产品系列化、产品包装,到产品市场传播策略等都要形成企业和产品自身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进行跟随性的产品规划,比如省级部门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需要进行基本药物的扩容,这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其中,帮助省级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基本药物目录。

2.对全国商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随着招标主体变换为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的职能将由批发商转变为配送商,这将导致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转变,配送业务将成为医药商业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其主要收入为药品的配送费,配送费用包含在招标价格中,按比例向配送公司返还。这样一来,拿不到配送权的企业未来会被边缘化,或许被淘汰。

医药企业必须谨慎选择商业客户,和主流商业形成业务对接,以便在主流商业内形成相对强势的渠道通路,这对医药企业所有产品的销售都会起到好的作用。

3.顺应形势建立适合的市场管理模式

鉴于各省的医改情况不同,医药企业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调整市场管理模式,重要的是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营销模式。同时保证价格体系,由于招标挂网的实施和各省在进行招标挂网时要比对其他省同类产品的招标采购价格,这就要求医药企业的价格体系不能做穿,否则就会逐渐被淘汰掉。

现在,很多医药企业由于在各省的营销模式不同,如自建办事处、制与底价承包制等两种或三种相结合的体制,造成了对各个区域的掌控力度存在差异。又由于掌控力度的差异,企业在招投标采购上形成了不同的价格,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必须尽快加以改善。

决胜终端 管控渠道

新医改带来的药品市场扩容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国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市场进行培育,在这个培育过程中,及早介入国家培育市场的医药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新医改对我国的医药终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给医药企业形成几个具有增长性的终端市场。国内通常把中国药品市场分为四级:一是医院终端,指县及县以上医院;二是零售终端,指所有药店(包括连锁);三是社区终端,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四是第三终端,指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等。

医院的市场总量将继续增长,但是份额略有下滑,其中高端医院和二甲医院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性下降,县级医院份额增长,新农合820亿元筹资增量若有40%流向县医院,将带来约250亿元的药品消费增长。县级医院药品销售总量将增加1倍,单产提高到2000万元/年。

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的农村医疗市场份额将增长,新农合筹资820亿元增量有40%流向农村医疗市场,将带来约250亿元药品消费增长,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总量增加50%,单产提高到200万元/年。

社区终端数量与份额均呈现增长,5.6亿城镇居民(含1亿农民工),假设每人每年在社区看病花费100元,则将带来约280亿元的药品消费增长。

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综合来看是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未来对医保定点资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将受到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的冲击,相对来说,大城市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所受冲击相应较小。

笔者史立臣认为,根据上述分析,新医改将带来的1000亿元药品市场额外增长,其中约250亿元流向县医院,250亿元流向乡镇卫生院,280亿元流向社区,流向零售药店与县级以上医院的不会超过200亿元。

从现在的情况看,医药企业惟有通过国家政策导向的营销规划才能对新农合和社区两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进行掌控,未来的终端掌控是政治性的低成本的掌控,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的终端掌控。通过介入新农合、社区和基本药物目录进入国家强制使用的目录范围,就会随着新医改的推进逐渐进行真正的全终端覆盖,这种覆盖相对市场运作来说是低成本的,是强制性的,是相对垄断性的。

在进行政策性终端掌控后,医药企业还要解决渠道商业的配送问题,慎重选择未来的商业客户,对全国性的渠道商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主流渠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管控渠道上形成医药企业自身的优势。

模式转型 适者生存

未来的市场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在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要素中,不同的医药企业也许只是在某个营销要素上较为强势,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实力的培育和建设,将上述四个要素配置成合理的组合,通过模式转型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

鉴于营销模式的适应性,企业必须从各省政策、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提炼出不同的实效营销模式;同时,这些不同的营销模式又必须统一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下,必须能在不同的省级医药市场环境下实现医药企业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综合来说,医药企业要抓好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竞争要素。

政府关系是进入医药竞争市场的资格,缺乏良好的政府管理体系和能力,在未来的医药市场将寸步难行。

产品是营销的载体,竞争要从产品的功效、定位、宣传、成本和目标市场细分等多方面练就竞争力。医药企业要提炼产品的价值,深挖产品的商业卖点,让患者在购买产品时觉得物有所值。比如达克宁由于商业定位明确,成为了治疗脚气的名牌产品,好多相近成分的产品泛泛地定位于皮肤用药,使消费者失去购买的目的性,自然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渠道的力量正在逐步凸显,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药品,渠道和终端的认可度往往决定了产品在招标中的命运。同时,集中招标采购后,指定配送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企业的产品销售规模,是否配送、配送量的大小、配送的覆盖范围等都将直接影响医药企业在当地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医药企业的渠道之争还表现在医药企业占用渠道商业公司资源的比例大小、商业公司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渠道政策的调整等。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建立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问题,除非生产企业自己配送,否则渠道的竞争将伴随医药营销的全过程。

很多医药企业认为,在新医改的推行下,终端将被强制使用目录内的产品,所以终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终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强制使用只是表象,问题是使用多少、进了产品是否使用不一定由政府说了算。医药企业对终端的拉动和维护还是必须的。笔者史立臣认为占据终端、扩大销量是长期的工作,不要企图一步到位。

提升能力 永续发展

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医药企业要学会借势,抓住政策机会。如何抓住政策机会?企业必须先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永续发展。

在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快速打造自己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壮大和发展。构建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销战略转型

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重新考虑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这是目前医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2.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很低,不像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该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当前,医药行业来的“狼”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3.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这个口号医药企业喊了多年,但笔者还未见到哪一家国有医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使用“三板斧”的老招,这也不叫专业。

笔者史立臣认为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进行合理的管理、授权和配置,尽量精简非客服人员。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和运营体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篇(9)

2010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三步走

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重塑复苏:美世2009年中国人力资源研讨会”上,提出了“规划―重建―目标”三步走的战略,围绕人才、薪酬和员工敬业度三个方面,展开企业在复苏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首先,了解企业的业务目标及动向,建立基于业务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其次,回顾企业的薪酬体系,确保经济走出衰退后企业最合理的报酬体系;最后,持续关注如何提升员工的敬业度,有效将员工敬业度和公司投入以及绩效结合起来。美世信息咨询业务中国区总监张磊女士认为:“后衰退期,甄别核心人才及关键员工,通过更有激励性的职业规划和薪酬福利留住他们,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与企业共担大任,将是助力企业走向复苏的关键。”

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

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高管和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这个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无论企业采取哪些战略举措,都需要企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岗位上配置合适的人员,并采用合适的成本。

人力资源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编制规划,它应该站在战略层面,与企业高管层进行互动,了解业务战略及其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与企业的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紧密结合,对未来2~5年进行多种假设的预测,并制定出行动计划。一方面,从业务角度出发,分析业务目标对人员数量、能力、所处地域的需求;另一方面,盘点目前关键人才的状况,并预测未来外部市场及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然后结合这两方面结果,设计人力资源转型策略,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平衡好人才的数量、能力和所处地域等几个变量,有效地支撑业务目标的实现。

篇(10)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8102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作为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空间面临巨大的压力,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我院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在新生阶段加强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对其未来的职业提前引导,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能力。

1大学新生专业指导的必要性

大一新生是从高中到大学的第一个过渡阶段,是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过渡,也是对专业的模糊认知阶段,对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了解不全面,所以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分析学生对专业认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足;我院金融证券专业的学生每年都有些到校后要求转专业,是对该专业的不了解导致的。高考专业报名基本上参考家长建议,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看专业是不是热门专业,对专业的就业方向岗位不清晰。对于入校新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认知不足,盲目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将直接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个基本认知,否则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没有找到专业定位,不清楚学习什么,学这个干什么用。目前,由于我院不能确保每个班都有金融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一年过去了,还不清楚要干什么,为将来的就业准备什么。为了学生增加该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性,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

(2)对金融证券专业课程体系认知不清晰;新生入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是军事、心理方面及专业方面的简介。学生对三年的专业设置、岗位需求、课程内容等情况不了解,没有提前做好系统的学习安排,比如金融证券专业的学生都要求考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对于资格证考试学生认识不足;很多学生不太清楚我们专业课程里有哪些是与职业资格证考试接轨的;哪些课程是不开设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自学的。需要弄清楚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是哪个学期开设的,让学生自己做好学习专业知识安排;同时,需要学生了解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因此,对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欠缺;许多新生在选择专业方面还是不太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学生毕业有很多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大多数因为在学习该专业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取向,没有好好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所以,平时上课是得过且过,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目的,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如果学生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没有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那么就难以提高自己职业素养,为未来的工作夯实基础。新生有必要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规划好未来的学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大学新生专业指导的解决渠道

面对高职新生在对专业认识和未来职业选择规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作为专业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问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提前确认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目标,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2.1成立金融证券专业指导团队

目前,我院金融专业的学生人数增长快,原来由专业老师承担班主任工作,可以承担部分的专业指导教育,但现在专业老师难以适应班级人数的增长;非专业的老师承担了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专业上的指导就有些力不从心,考虑以上的多种因素,为了更好的服务好学生,让家长放心;所以,我们系部组织成立了金融专业导师团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对专业的的认知上的问题。同时,也是贯彻执行我们学院的“四导服务”指示精神,我们在15级金融证券专业1班开展试点工作,不仅是专业上,还涉及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学生管理、就业前景、专升本、自学考试和心理健康方面进行指导服务,每个方向设置导师指导。也就是我院提出的“学习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助导、就业上指导”的四导服务体系在我们系部专业上的延伸。专业指导的讲座。专业老师给予专业的指导大方向,学会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处理好专业学习和职业资格证考试的关系,职业规划明确目标。我们将考虑设置专业导论课程,将给与大学新生统一讲解,安排课时,讲讲专业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的配置,通过名师讲座论坛的方式讨论专业的发展方向,未来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本专业有信心。

2.2搭建企业平台,让学生领悟未来职业岗位

大学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的最后一步,学生在此期间要对自己未来的身份角色的有感官上的基本认识,同时,也是要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些了解,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我们将为他们搭建企业实训和实现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企业平台来了解未来职业的认识。比如我院金融证券专业就业的岗位主要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方向,通过我们与企业签订的校外实习基地,提前让学生体验岗位工作,而不是等到大学毕业前进行的顶岗实习。比如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参观公司员工的工作氛围,前台和后台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与企业员工交流,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银行和保险参观,了解公司员工的工作状态;与优秀员工交流咨询,向前辈学习,能认识到在大学学习和工作后用到的知识的关联性,学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通过公司员工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体验未来工作的真实感觉,让学生能主动适应未来专业学习和实践,也能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

2.3邀请校友回讲台,让学生体悟职业的成长历程

学生在职业成长过程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不同,职业成长的历程有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的指导教育有时效果不太明显,我们可以搭建成功校友、企业家和专职老师交流互动的平台,给予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疑问,通过师兄师姐的的亲身经历,解答学生的成长的困惑;通过交流让学生确立自己职业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每次交流讨论后,汇报自己对专业及未来职业的认识,与已毕业的学长交流感悟金融行业的就业发展趋势,传播正能量将学习目标、职业规划与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根据自身特质,选择好方向,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2.4开展主题演讲,让学生领悟专业内涵

我们可以在新生开学后,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及参观金融企业;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及自己所观所想,查找专业资料,做成ppt课件。在班级主题班会上,学生成为“教师”,发表自己对专业的认识,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这样能促进他们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讨论中,去领悟专业内涵,需要哪些专业素养,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提高自己对未来职业素养的认识。

3总结

大学新生在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过程中,面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问题困难,需要各个专业老师对其专业指导,让学生能深入了解这个专业。对学生家长而言,这是对家长和学生的一份责任。我们成立金融专业导师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家长放心,是学校对其子女教育负责,是办有责任的教育,通过与学生家长的面对面的交流座谈会,学院配套很多资源,是认真负责的办教育事业,所以,他们放心把学生放到你们学院的专业学习。

对学生而言,我们通过答疑解惑,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与企业和学长的交流,加深对未来职业规划、职业素养的认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

对学院而言,通过学生的专业指导,减少学生的转专业的需求,同时,班级导师团队的成立,搭建了“务实、责任、合力”的工作平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学院的未来发展舔砖加瓦,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上一篇: 劳动合同管理 下一篇: 税收征管档案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