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6 16:03: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

篇(1)

1 引言

IBM认为“计算模式存在十五年周期定律”(如图1)。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联网”概念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意识到“以信息感知为特征的物联网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纷纷将物联网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欧美及日韩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与地区在物联网应用深度、广度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美国成为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其RFID应用案例占全球59%。(数据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从国内物联网发展看,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从此拉开了我国物联网发展序幕。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纷纷响应,已在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发展瓶颈及商业模式、示范基地建设、行业应用项目推广、高校学科建设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从电信运营商的视角深入认知物联网定义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就此命题展开研究。

2 物联网定义及认识

关于“物联网”的定义,传感、通讯、网络、处理、云计算等领域都从自身角度去阐述和放大,麻省理工学院(MIT)、国际电信联盟(ITU)、欧盟(EU)、维基百科(Wikipedia)、工信部电信研究院(CATR)等机构和相关学者亦各有观点。本文将从“说文解字”及电信运营商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物联网定义及认识: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nternet”指计算机通过标准协议连接形成的全球性网络,“Things”指客观世界的物理实体;因此,“Internet of Things”指由可唯一标识的物理实体通过标准协议形成的全球性网络。

从电信运营商实践角度看,利用感知技术,通过物体上装载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网络传输互联,从而赋予物体智能,进行感知、传递、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随时随地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它具备规模性(只有具备规模,物体的智能化才能显现)、流动性(必须保证物体在运动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随地沟通)以及安全性(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三个特点。

3 相关研究评述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研究成果主要涵盖学术理论与电信运营商实践两个层面,主要集中在物联网概念、本质、产业链、技术体系、商业模式、演进路径、发展现状及瓶颈、对策等方面,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成果较少,具体如表2所示。

4 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分析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的认识基本一致,一般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本文基于运营商实践对各层再细分,得到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其中终端接入层、平台层及应用层为运营商关注重点,具体架构见图2。

4.1 应用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应用先行。从国内外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预判,国内物联网将率先在规模大、信息化程度高的重点行业领域实现突破并形成规模,同时物联网应用还将不断发展和纵向延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潜力型应用领域见表3。

要使物联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来实现智能处理,而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型提供了与物联网无缝融合的切入点,即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架构融合如图3所示。

智能识别技术将极大拓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能力。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可精确帮助视频监控系统从纷繁的视频图像中分辨出目标信息,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并违反预定规则,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具体优势如下:

(1)主动式服务: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及时分析事件发展趋势,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2)7*24小时服务:可进行不间断的视频分析,提供全天候防范;

(3)加快响应速度:对于安防应用,能自动发现监控画面异常情况,使安防人员可以更迅速地处理紧急事件;

(4)挖掘商业价值:从视频画面中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4.2 网络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篇(2)

引言

互联网技术出现以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但是,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在满足用户的实时接入网络需求方面,却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以其全面、便捷的特点,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的梦想,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通信领域里的热点领域。根据《2015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指数数据报告――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年度盘点》,了解到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规模截止2015年已达20亿台。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2016年1月20日,《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指标规范》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领域中,第一份成文的行业标准,在全球大数据峰会(GBDC)上正式。这是我国移动互联网数据行业标准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今后业务发展的热点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为今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业务的创新提供有效的依据。

1 移动互联网技术

从广义上来讲,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互联网,并提供移动网络访问服务的各种网络的总称。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领域通过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网络体系架构,在网络技术、能耗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并且可以有效实现移动实时接入,从而使手机用户及时获取大量所需的信息,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让互联网中的网络资源与无线通讯之间形成紧密地融合。其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使得用户能够随时的连接互联网,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获取信息更加地方便、快捷。其三,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不具有连续性。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1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相关业务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不断扩大,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1 相关业务逐渐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正走向多元化的道路。部分领域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视频、游戏、音乐、新闻、出行、医疗、移动支付等相关业务的推出,已经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商业模式逐渐地成熟,许多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收益。

2.1.2 热点业务迅速发展,少数业务独具优势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增长的非常迅速。根据有关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突破9亿。空前的市场机遇,使得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热点业务得到蓬勃的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但是,从当前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中可以看出,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应用使用习惯趋向于“少而精”,因此只有少数业务独具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举例来讲,美团外卖、滴滴出行等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典型应用为手机用户提供了线下的便利服务,因此在市场中实现了快速地兴起。我国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在推动整个通信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出了重要的力量。

2.1.3 业务发展因地域不同呈集中化、地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同样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业务发展因地域、人口等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集中化、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特点。随人口迁移,用户继续向一线城市集中,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了大约一半以上的移动增值业务经营者。但是,尽管其他地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具优势,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价值。

2.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上网速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综合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发展状况,可以预计,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着重面向信息化、娱乐化、商务化和行业化发展,以满足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相融合,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具有高效计算、智能感知、便捷传输、绿色节能等特性的移动互联网将会是物联网的基础。首先,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移动云计算使得物联网拥有更高效的处理能力。高效计算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其摆脱节点电量受限、计算能力受限等局面。在智能感知方面,拥有众多传感器以及最新传感技术的智能终端将成为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重要源节点。与此同时,多个智能硬件之间也可以通过APP来实现互连互通,从而有效实现物联网。在网络传输方面,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接入方式以及组网方式都是物联网所需的主要网络技术,以保证物联网能够稳定的运行。在绿色节能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定位、传输、能耗优化等技术均适用于物联网。总之,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势在必行。

3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领域

我国的信息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突破9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在社交领域,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将围绕着关于兴趣、企业社交等方面进行发展。因为人们对以兴趣为目的的社交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移动社交不再是单纯的PC端向移动端的简单延续。以企业社交为例,企业社交目的在于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免费、自由的社交网络,而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企业社交愈加便捷。其次,在移动支付领域,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是从多种支付场景到一体化支付的转型。随着人们对于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移动支付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一些互联网公司在移动支付的产品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均已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生态建设的重要一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移动支付领域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再次,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将从关注商品本身转换为致力于关注交易模式及过程的创新,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最后,工具类应用的丰富多样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APP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已经基本完成了普及,据资料显示,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规模截止2015年已达20亿台。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大规模发展,当前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窗口。文章主要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热点业务,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邹乃峰,廖名华.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4).

篇(3)

一是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

有线互联网(又称PC互联网、桌面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二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三是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助力移动业务普及扎根。

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3.5-4.3英寸,2012年发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需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

四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细分市场继续发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终端、用户等方面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盈利的情况已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视频等业务模式流量变现能力快速提升。

五是用户期盼跨平台互通互联,HTML5技术让人充满期待。

篇(4)

马传荣:智能家居行业在2010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可视对讲融入智能家居系统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二者因为共同发展而相互促进。

根据市场反应和国家的相关政策,2010年值得关注的市场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物联网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家庭化应用;另一方面,三网融合成为社会发展趋势;此外,iPad开始成为更多移动终端的选择。无论是智能家居市场,还是数字对讲市场,势必会围绕这几个方面为核心。

以海尔智能家居为例,海尔U-home智能终端融合安防监控、数字对讲、娱乐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已经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物联网方面,从今年5月份海尔U-home在上海世博会推出“物联之家”并落户上海世博园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也就此引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将程序与iPad应用程序相融合,建立海尔U-home界面,将iPad作为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控制等功能。海尔与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四大运营商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在家庭方面的应用。海尔U-home物联技术目前已经在无锡物联网基地以及上海、杭州、江苏、太原、青岛等地的运营商样板间进行展示。整个智能家居、数字对讲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越来越向这些市场热点靠拢。

记者:随着品牌厂商从各角度的涉足进入,智能家居的受关注度与日俱增。而在数字对讲产品上的比拼同样成为了不少厂商关注的焦点,海尔推出的建立在数字对讲基础上的智能终端产品也成为了U-home系统的控制核心,您如何看待数字对讲产品过去一年中的市场表现?

马传荣: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进程来看,第一代的数字机产生于2002年。2005-2007年这一时期,数字对讲产品开始大规模开发。数字对讲行业的快速成长期应该是2008年以后,无论是产品的外观、功能、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

首先从产品来看,生产厂商大规模投入研发和生产,整个行业开始规模化。在数字对讲产品规模化的过程中,产品性能、功能得到了长足提升,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价格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种发展趋势的最好证明就是应用项目的日臻成熟。从行业内应用项目来看,一些大生产商的产品应用于项目中会更加稳定,也将引导行业的发展。但随着用户对楼宇对讲系统功能的提高及住宅小区规模和户数的扩大,楼宇对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给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整合能力差的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相反,一些大企业特别是智能家居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越来越掌握着数字对讲的发展方向,比如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与智能家居系统的完美结合等。

记者:目前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选择应用与高端楼盘的数字化可视对讲系统时,对于项目的规划往往止步于以智能终端代替传统对讲分机,相关配套的智能家居产品仍出于少有人问津的状态,部分扩展功能也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

马传荣: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和数字化社区已经成为未来趋势。因此,这也给生产商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二是数字化对讲对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提高。

这样的状况下,依然只有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才能实现。因此,像这种状况行业内确实存在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数字对讲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挡的,关键在于可视对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二是可视对讲能否实现标准化。现在,有很多大企业和大制造商已经开始致力于产品标准接口的研究和生产,这样房地产商只要应用管控平台,用户可以随意选择产品,即可实现互通;这样就意味着A家主机可以用B家分机,不同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实现兼容。

另外,产品改进是个制造商面临的一大问题。产品要在稳定性、宜用性和人机交互性上有所提高,因此行业内厂商要达成共识,建立标准。

记者:随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势必将对于住宅小区中网络架构产生新的影响,您如何看待三网融合对于数字对讲系统未来发展的影响?

马传荣:三网融合是数字对讲的助推器,它促使数字对讲发展更加系统化,与智能家居的联系性更加紧密。同样,数字对讲的发展也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与数字对讲之间合理搭上关系是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未来数字对讲的发展势必会与电视、电脑、iPad等设备结合,功能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可视对讲、安防监控,更重要的是与社区相联,实现信息查询、社区购物等功能。

篇(5)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

网络创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资源整合,网络创业这种创业形式的出现必然以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实现商业化为前提。而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把网络创业作为自己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其中大部分大学生目前从事的是开网店,销售一些小商品;也有一些大学生采用新的模式,如在生鲜电商行业进行创业、自己创作网络平台以及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服务进行创业。

二、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转型

(一)传统电商领域趋于饱和

近些年来,由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做强做大,电商平台的进入门槛降低,并且传统电商行业的技术性较低,导致大量人群涌入,造成传统电商行业的饱和,也伴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

(二)新型创业路径发展潜力巨大

在传统电商行业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部分网络创业者开始探索新的路径;技术在网络电商行业成上升趋势,成为一些大学生热门的路径。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一位暑期社会实践时认识的一位即将研究生毕业的网络创业者,他表示最近自己正有准备从事生鲜电商行业的打算。此外,还有几位具有数年网络创业经验的同学已不打算再持续经营自己的淘宝门店,准备打造“校园二手货交易平台”、“校园兼职平台”等网络平台化服务。因为这些领域未来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新型路径

(一)跨境电商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于国外的产品(如化妆品、奶粉等)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但是目前我国境内居民能够接触到境外消费品的方式比较少,主要通过有限的专柜和托人代购的方式。因此如果电商行业能够介入这一领域,相信,未来的跨境电商行业势必会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通^我们的调查,已有不少在从事电商行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表示对于跨境电商有浓厚的兴趣,并已经开始进行尝试,我们相信,跨境电商将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增长点之一。

(二)校园平台

大学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在校园中,潜在的消费者有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有许多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看出了其中的商机,通过打造“校园二手货交易平台”、“校园兼职”等一系列网络平台,并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推广,给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这种平台创业模式在校园中得到了很好应用,据我们的采访,一名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打造的“校园二手货交易平台”已经运营三个多月,拥有数百名用户,初步达到了运营的目标。并且,这种平台化的创业模式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创业的极好方式。

(三)生鲜电商

共享经济下为生鲜电商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发展前景。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实体农副产品只有1%左右,生鲜农副产品占有率更低,这个数字背后隐含着庞大的市场。最近几年生鲜电商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一领域,已有少数商家在探索,如果能够打造一款长久成熟的APP软件,引进大量的商家和消费者,并通过可靠地物流运输方式来进行商品运输,这一体系一旦形成,将会是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四)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建议

目前大学生创业出现路径选择趋同,同质化的问题,以及高层次的创业项目仍不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认为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和这一群体优秀资源的利用搭建好平台,促进创业向着高端、高技术、高层次的方向,进而实现创业真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学生为创业注入新鲜的活力,通过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网络创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的运用

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随着电商平台的推广,在未来,打造一款综合性的电商平台,将会对电商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商家可以通过客户信息调整自己的产品及服务,大数据的运用也可以极大地对物流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物流公司调配相关资源、货物的信息都有很大的帮助。数据挖掘可有助于识别顾客购买行为,发现顾客购买模式和趋势,改进服务质量取得更好的顾客保持力和满意程度,提高货品销量比率。我们可以断言,如果大学生在网络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探索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应用,其未来的创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结合物联网科技

物联网科技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随着物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未来或许会对电商行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商家而言,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商品更好地呈现给消费者,并且,物联网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工成本,例如通过自动贩卖机、宾馆自助预定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非常便利的消费方式,将线上平台与线下实物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研制一系列成熟的物联网系统,也是物联网电商行业未来的一大需求。

(三)线上线下电子商务结合运用

篇(6)

智慧城市是把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这些信息网通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数据当作城市重点要素,从而达到技术和产业以及服务于管理,还有生活方面的智能化目标。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这三者的共同发展。还包含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功能,智慧政务指的是政府应用信息通信这项技术,完善组织构造和运行制度,解决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这种情况,促使管理和服务都能够网络化,从而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下面将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能够发现,智慧城市构建主要包含六种主要的内容,重点包含云计算数据核心和基础通信与终端以及运用系统,还有物联网和业务支持平台。

(一)云计算数据核心

云计算数据核心属于承载和智慧化的运用,组成多个支持功能的中心基本设施,一方面承载多种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一系列的数据,最主要的是承载用户行为数据,组成智慧化运用的重点能力。

(二)基础通信网络

基础通信网络包含宽带连接和承载,还有传输这些有限宽带网络。例如,4G蜂窝和通信网络,还有无线wifi全覆盖。

(三)终端

这里所说的终端包含电话和电视以及物联网等终端等。

(四)业务支持平台

支持多种智慧化运用的业务,包含订单和用户以及服务方面的管理,还有多种基础能力支持,例如,数据库和基础管理运用系统等等。

(五)物联网

物联网传送和聚集,还有信息收集和保存以及预处理这些系统。

(六)经典应用系统

经典应用系统重点包含多种应用系统,例如,管理和一卡通以及监控和三网融合这些应用,还有智能物流。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可以将云计算数据核心当做重点,由物联网当作触角,由wifi和4g无线全覆盖和掼蛋通信当做快速信息路径,建设智慧城市区域。智慧城市当中基本设备的继承重点分成基本设备层和感知层以及网络层,还有平台层和实际运用层。将感应器放到电网和铁路以及桥梁和隧道,还有公路与供水等多种物体当中,同时被泛在连接,构成物联网物联网。利用感知层,把不一样环境下感应器汇聚到智慧城市信息处理构成架构,依靠公共通信网络,由数据行当作中心,经过多连接终端,完成泛在接入,面对服务端到端体系架构。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在经营以及服务的过程中当中,存在几个重点要素,分别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经营方和服务提供方的角色,云计算个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方,保证智慧城市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上面这四个重点,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商家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商家,可以思维一体,一起促进集中化和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和创新型的智慧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一)政府

政府属于智慧城市带头机构,一定要拥有智慧城市建设和运用还有服务进程进行暗度管理以及改进和综合多想应用,构成城市整体有序发展的合力。

(二)经营方与服务方

我们可以知道,由于社会信息化运用不断深入发展,信息通信服务想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必须要对应用方面加以创新,使运营更加稳定,提升平台的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做到资源上的共享,对于智慧城市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一定要拥有有力地智慧城市经营和服务方,实际上也是智慧城市的实施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带头实施,总体规划,确保运营的安全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服务延伸和需要采集这些。

(三)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

重点注重于投资规模化建设,改进运营和服务的质量,确保按照制度做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以及监督管理方式。

(四)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

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必须要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还有共享性的云计算运用服务以及行业运用服务。

(五)多方面协同

政府方面一定要提高多种政策之间的衔接与协同,构成政策体系,智慧城市正常进行关系到多个行业,各个主管部门必要制定相应的行标和规定,不断加强其协同性。目前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程度还不是很高,还要进一步提高信息之间的融合。

(六)技术人才

云计算行业这个行业正在不断快速的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促使云计算工作在进行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人才,人才不足将会限制云计算的发展,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培养更多云计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七)安全模式与用户惯性

云计算安全方面的问题属于云计是商业发展当中核心的问题,因为云是对外不透明,其服务提供在业务方面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说明,怎样在内部IT支持中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靠,数据分离这是对于云计算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并且用户习惯还不是十分成熟,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使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持续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资源以及能源,还有城市运转这些问题慢慢暴露出来,以往基本设施以及城市管理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合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与计算这些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当作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应上面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智慧城市拥有智慧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根本功能。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智慧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吴新龙 杨定功 单位:天津天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通过分析美、日、欧、韩物联网产业可以看出,全球物联网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从地域格局看,在未来的十年里,发达经济体中将可能创造更多的物联网价值,因为其每个部署相关的价值更高。

2.从时间格局看,全球物联网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3.从物联网发展思路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4.从物联网发展的技术条件看,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发展基础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关系着物联网发展进程。

二、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

1.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2.传感器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3.物联网的价值链重心将从硬件到云端,再到数据分析的转移初现。

4.商业模式的选择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1.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

2.物联网发展顶层设计缺位,导致各地各自为战,物联网发展的有效推进机制尚待建立。

3. 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环节分散,物联网发展脉络难以把握。

4.没有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调机制。

5.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有待突破,RFID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

篇(8)

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于6月4-5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览规模将达到12000平方米,展品范围涵盖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建筑与家居、移动支付、食品检疫、供应链管理系统、储藏技术与设备、物品溯源技术、RFID技术、芯片、智能卡、计算机互联网解决方案、数据管理、投融资机构等。本届展览会以“民生物联网、智慧新生活”为主题,同期还将举办主题大会、专题研讨、交流洽谈、产品展示等相关活动。

6.4-6.6

2013年中国国际智能卡、RFID与物联网展览会

作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的国际智能卡、RFID与物联网的行业盛会,2013年的博览会内容将涵盖物联网产业链的众多方面。博览会期间将举办由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主办的“2013年中国国际智能卡、RFID与物联网展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以及十多个专业论坛。预计博览会将吸引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数百家相关企业参展,对推动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科技产业与应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9-6.12

2013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

配合中国智能建筑市场高速增长及承接上届的成功,第十届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将于2013年6月9-12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行。

该展会已被公认为亚洲建筑电工电气和楼宇自动化及智能家居市场的主要平台,今年展会将继续与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和广州国际光电建筑展览会同期举行。

本届展会将继续举办多项研讨会及论坛活动,探讨中国智能建筑及家居自动化市场发展趋势、智能建筑应用及最新技术发展、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标准、物联网技术及智能家居发展、建筑电气设计及其设计应用等多个热门领域。

6.17-6.19

2013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

本届展会将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举办,将全面展示我国乃至全球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和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意识和自检自控能力。

展会将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可追溯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可追溯设备、食品安全应用可追溯技术的最新成果以及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成就等进行展示。

6.18-6.20

2013第八届中国国际RFID、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展览会

由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中国RFID产业联盟、香港EPC/RFID供应链创科中心、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广东防伪行业协会、中国传感器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广东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RFID、物联网暨云计算展览会将于6月在广州举办。

展会面积预计超过约1万平方米,将吸引来自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及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芬兰、德国、意大利、韩国、瑞典、阿联酋、美国等行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机构和企业参展。

6.18-6.20

2013第十三届中国(广州)国际自动识别展览会

2013第十三届中国(广州)国际自动识别展览会充分考虑到物联网行业当前需求和行业发展特征,以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网、自动识别技术和应用为主体展示内容,包含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技术、设备及各领域的成功案例展示,充分体现了自动识别、RFID、无线传感等技术、应用、商务以及整个行业的特色和当前需求。

同期还将举办2013中国(广州)国际RFID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展会、2013中国(广州)国际零售业展览会、2013世界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暨投资峰会论坛等精彩活动。

6.18-6.21

2013海峡智慧城市与物联网产业博览会

第十一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2013第二届海峡物联网产业博览会暨海峡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会以现场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和高峰论坛及项目对接为主,将邀请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围绕以上主题现场探讨,让物联网企业对自身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定位与认识,让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如何引导和促进物联网企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篇(9)

[3]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白皮书[R]. 宁波:浙大-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2010.

[4]中国移动.中国移动2010物联网业务发展规划[R/OL]. [2013-06-08]..

[5]熊静,李蕊,李洁. 电信运营商创新型Telematics应用及技术趋势探讨[J].电信科学,2010(4):33-40.

[6]陈荆花,王洁. 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 电信科学,2010(4):39-43.

篇(10)

一、全球技术创新趋势:AI、机器人和物联网的对比

科技行业将继续推动前所未有的全球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总的来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有四:

IoT(物联网)在数据的集合上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依靠物联网连接的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

依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灵活性、智能程度以及传感器也将得到增强。机器正在拓宽人类的能力。

AI的下一波发展将在认知智能上有较大发展,进一步模拟人类大脑如何学习、理解,并作出决定和行动。

上一篇: 行政案件诉讼法 下一篇: 班组管理基础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