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6:03: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当代文学一体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其实,在这些表面问题的背后蕴藏的依然是如何处理教育改革的理想图景和教育本身所必然具有的异化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物质尚未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追求物质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们判别自由与否的标志,但同时,这种单纯的物性追求也导致了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人沦为物欲的奴隶,从而走向“异化”。这反映到教育上就是教育的异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教育行为本身必然会产生出与自己的本质属性相敌对的对立物,这种敌对物又反过来支配人的合理欲求,使教育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背叛教育的完善人性的初衷。实际上,理想中的使人全面发展并从中获得人性自由的教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应然状态,教育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才是当前教育的一种实然状态。它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第一,个人对教育的需求。第二,社会对教育的使用。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时代,无论为了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需要把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技能等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下一代,这就导致了教育的功利性。只要人还存在着对自然界的敬畏,教育的这种功利追求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实践证明,资源越是缺乏,生存压力越大,教育的异化就越严重。教育异化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教育者急功近利,受教育目标偏移。作为物化的人,受教育者追求的更多的是短期就能够被量化的结果,所以只重视可以直接应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与人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很难被量化和在短期起效用的基础理论。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有深刻的体味,一方面是教师们感叹现在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一方面是有些在基础理论课上很认真的学生却对老师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很喜欢听这门课,但是学习它有什么用呢?出现以上的情况,很多人认为是目前高校课程设置老化问题严重,不能适合受教育者的需要所致。但笔者认为,所谓的课程设置老化未必全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这里的老化有一个相对性。就中国而言,在毕业生还不存在普遍的就业压力的时期,如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的大学的课程设置坚持了“高度的延续性”,长期沿袭着苏联的模式,且不论那时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至少鲜有人提出课程设置老化的问题。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的时候,人们才高呼课程设置老化,应进行课程改革。现在,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但是受教育者却并不见得比原来更加满意。这说明课程设置老化并不单纯源起于课程内容本身,它更是受制于社会经济尤其是就业情况。
其次,社会看重教育的货币效益价值,衡量人才标准偏移。“教育的问题,根子不在教育, 而在社会之中。同理, 人才的培养, 根子不在培养, 而在使用之中。” [1]我国制定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虽有力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导致了用生产力标准裁剪一切的偏差:个人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它对GDP等经济指标增长的贡献程度。而当这些衡量个人价值的指标又和受教育者的收入关联起来时,受教育者自然倾向于偏重那些在短期内就能带来效益的学科,而忽视了对于道德的诉求和能带来长期效益的基础学科,成为异化教育的需求者。
最后,教育者屈从于社会压力,教育目标偏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就业的压力下,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短期目标上(就中学而言,是进行“应试教育",就大学而言,是进行“应业教育”)而忽视了对于道德和精神信仰的诉求。笔者认为,教育者之所以成为在理论上提倡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支持“应试教育”或者“应业教育”的异化教育供给者,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教育者本身,大规模失业的存在才是加剧当代教育异化倾向的罪魁祸首,教育的异化问题的具体症结也是在处理当代教育与就业的二元关系中凸现出来的。所以,必须跳出就教育谈教育的怪圈,把就业与教育的关系作为纠正教育异化问题的关键点。
二、实现充分就业是纠正教育异化倾向的前提
就业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是经济收入之源,是地位、身份、社会认同感等得以确立的关键和通道,一旦这个通道上出现障碍,就会影响到整个个体的生存质量。所以,失业是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最主要压力之一。而受教育是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首选途径,这就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多的功利性的需求。所以,笔者认为,在(岗位)资源稀缺的社会,教育的异化是不能根除的,只能想法纠正这种异化的倾向,而要想最大程度的纠正教育的异化倾向,只能从消除其产生的根源上入手,减少失业以求充分就业。
首先,充分就业有利于缓解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异化问题。教育异化,譬如应试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但为什么受教育者还要争先恐后的争取考试中的名次呢?无非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这种认同主要就是以就业并获得相应收入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目前普遍存在的失业问题使得人们时时处在一种危机感中,不得不屈从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而充分就业恰恰使学生不再为了就业而学,而是为了完善自身而学,纠正其教育需求异化的倾向。
其次,充分就业有利于缓解教育者的教育供给异化问题。前面提过,由于社会评价体系的偏差和受教育者的现实要求,教育者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他必须在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需求之间进行选择。由于教育者也同样处在失业的重压下,为了保住岗位,教育者可能屈从于社会的现实和功利性的要求,使教育内容偏离教育的本质目标。而如果岗位资源是充足的,教育者无后顾之忧,他就会关注教育的终极目的,纠正其教育供给异化的倾向。
以上分析说明,纠正教育异化倾向,首要的不是教育内部的改革,而是对失业问题的解决。虽然目前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很多,但是都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缩短劳动工时,保证充分就业。
三、缩短劳动工时是纠正教育异化倾向的有力途径
对于劳动工时问题,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工资可以自由调整,劳动时间可以自由调整,市场的力量就能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出清,这时确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工资就是自然、合理的。这实际上是假设劳动者并不受固定的劳动工时的限制。但在现代社会,劳动工时并不是完全由劳动者和厂商随时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而是政府应工会等组织的要求通过制度的形式来确立的。它使得劳动工时并不能及时地得到调整和缩短,实际劳动工时常常高于满足“市场出清”的劳动工时,造成失业。所以,劳动工时的及时调整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但是,由于“效率工资”等的存在,依靠市场自身很难实现这一调整,只能在取消最低工资的前提下,由政府调控劳动工时并以法制的形式加以确定。劳动工时的确定遵从以下的公式:
Tq = Tp×Lp / La
(其中,Tp为现行的劳动工时,Tq为达充分就业的劳动工时,La是总的劳动人口,Lp是就业岗位总数,它大致等于实际就业人数,因此,Lp / La可以视为就业率)
例如,在一个小型的社会中有1000个劳动者,其中500人就业,500人失业,日劳动工时为8小时。套用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实现充分就业的劳动工时:
Tq = Tp×Lp / La =8×500/1000=4(小时)
根据计算结果,要实现充分就业,只须将日劳动工时缩短为4小时,这很容易。但是,如果每天要缩短的劳动时间不是整小时,而是细微到几分钟甚至几秒,会产生操作上的困难。这时,可以以提供法定假日的形式来减少年劳动工时。[2]
笔者认为,只要政府能够按照上述公式,在一个合理的时间限度内,及时调整劳动工时,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那么充分就业就能实现,异化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那时,学生们不是为了能够就业而学习,而是为了提高素质而学习,教师不是为了“培养经济机器”而教书,而是为了“完善人性”而育人,这样就能够实现向教育的终极目标的回归,实现教育大众化的理想初衷。
心灵的背景与乡邦的滋味——论《乡邦札记》中的日常生活
废墟上青草如歌——读丁宗皓散文集《乡邦札记》
散文集《乡邦札记》的创作观——与作家丁宗皓的对话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批评
清代涉宋玉考据与宋玉传播
消极自由?积极自由?——20世纪中叶中国知识分子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分梳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构成要件新探
我国农村流通组织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
我国城乡一体化多梯度性分析
中美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
再探我国公共产品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无现金收付结算模式研究
餐饮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锦州市餐饮企业为例
论晚清社会小说的解构主义审美理想
伤痛与救赎——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究
家园的衰朽——巴金与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比较研究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指称和语用功能考察
汉语新词语与邻近词语集合的关系辨析
80年代的博弈
当代文学的写史问题——有关“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课题的一次漫谈
当代文学史的“另类”叙述——读李洁非的《典型文坛》
“本体”的进入与问题的重识——解读李洁非的延安文学研究
民族志视野与战时中国文学乡土叙事研究
诗与哲学之争的现代嬗变
中国当代文学自主性的建构
论席勒的自由观
鲁迅与库切小说中的他者化比较
《女巫》的恐怖美学与情感指向
《孙子兵法结构研究》序言
《孙子兵法》的话语文本和理论建构
孙子兵法研究的体系性突破——评付朝教授的《孙子兵法结构研究》
中亚的地缘战略博弈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
试论政治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背景因素
论20世纪初中国大众化
法社会学视角的“移风易俗”——聚焦A市殡葬改革
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的逻辑线索
完全资本流动下的企业集群分析
一个人的文学史如何可能
建构散文与散文史研究的高地——丁晓原与范培松教授关于散文的一次交流
独具风采的散文史——读范培松《中国散文史》
与“生命”对话的史学叙述——读范培松的《中国散文史》
上帝死了,语言活着——谷川俊太郎诗集《minimal》论
认同与批判——乡村政治文化视域中的阎连科小说解析
论晚清政治小说作家
论间色法在《红楼梦》叙事中的运用——也谈曹雪芹原作中史湘云之结局
《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3期目录
奥赛罗悲剧的病态人格根源
《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解读
陈乾初《大学辨》研究
30年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新发展
试论解放思想在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二、汉学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自 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 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 325所、独立学院 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在培养方向上,明确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文学创作和写作能力,能从事文学创作、文案策划与写作、文秘、编辑、企业文化策划与管理、语文教学等工作,成为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动态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学科知识和学术前沿日新月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比传递知识更显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也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看,不断探索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突出所学有关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文学原创能力、文字编辑能力、语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操作技能,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积累和夯实。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一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悦己纳人,理解社会和人生,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从而实现人的价值,成为具有高尚的人品和文品,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重点赏析重要作家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我校对于该课程建设十分重视,立志把本课程建设成为立足我校办学特色,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优秀课程。并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交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争取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更高理论性、更强实践性、更能体现我校语言文化教育特色的校级精品课程。
一、明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通过对新型应用型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推进课程群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倡导自主学习,推动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的发展,为广西新型应用型高校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文学创作和写作能力,能从事文学创作、文案策划与写作、文秘、编辑、企业文化策划与管理、语文教学等工作,成为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了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特别针对学校生源的独特校情和学情,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设计教改项目,深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围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来进行教学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教学与研究,强化学生的课程问题意识,真正实现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运用“案例分析法”与“问题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化基本知识的讲解,对重要概念以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展开教学。运用“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来深化课程重难点的学习,对关键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讨论来巩固。同时营造虚拟情境以开展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和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院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构建多平台、多形式、开放性、自主探索为主、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英国文学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对于世界文学体系尤其是世界英语文学体系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从18世纪至今,英国当代文学的崛起十分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但代表了文学体系的变迁,也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变化。当代英国文学在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并且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英国文学在14世纪之后就开始繁荣发展,尤其在16世纪之后,英国自身的国力与经济逐渐增强,国家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因此让社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文艺复兴的繁荣局面。从18世纪开始,各界人士纷纷开展了文学活动,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当代英国文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在如今,英国文学已经成为了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将社会变化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且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因此我们需要梳理与归纳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 当代英国文学主要类别发展概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1 发展背景概述
在19世纪,英国社会从封建专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英国在文化意识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的巨大变化,英国文学艺术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19世纪的英国文学开始不断在发展中汲取养料,作家们也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创作的突破点,而现实主义就是在英国社会剧烈碰撞与矛盾冲击中产生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可以说已经被现实主义所涵盖,人们要求文学作品需要关注社会与人生,对群众个体产生的思想意识要多去关注。
2 当代文学发展概述
可以说英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于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想在全欧洲范围的流行。而当时英国带领王朝复辟的德莱顿就是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德莱顿在自己作品中阐述了对于新古典主义提出的思考,他提倡压抑情感,抒发理性的情绪,并且对文学作品强调了道德教育的职能。他反对僵化的创作思路,这使得英国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潮并不会死板单一,并且也被后人所接受与继承,促进了当代英国文学体系的发展。
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当时的英国散文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以约翰逊为代表的散文家与笛福、菲尔丁等人为代表的小说创作者,同时这一时期的杂志报刊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许多当时的散文名家都曾经给报刊杂志社写过作品,尤其是散文家艾迪生首创的《旁观者》报,对于后期的英国报刊文学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相比其他报刊只是单一地报道新闻事件,《旁观者》更多地是对社会文化艺术进行鉴赏,提倡人们提高个人修养等内容,能够提高英国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报纸中,艾迪生会用华丽优雅的笔法来描写形形的人物关系,加上一些温柔的讽刺,让这份报纸在当时大受欢迎。
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创作的主要潮流趋势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引领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并且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是用真实的视角来还原现实生活,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要认真关注,并且以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
我们从分类上来归纳,这一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三种特征:第一是讲究作品细节的真实性描写,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要求还原真实历史,用具体的人生场景来反映出英国当代社会生活。这些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用真实形象与具体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所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例如,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就贯穿在部分作品中,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出英国妇女的权利,如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就描写了英国中产阶级真实的日常生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将妇女与婚姻的关系表述出来。第二就是作品形象中的具有的典型性特征,能够用生动的人物形象来高度概括生活中现象的本质,并且会对不同人物性格刻画出真善美的人性。这种表达风格与自然主义相比,让人物有了生动的性格,使故事不会再单一空洞,而是真实地记录了生活。第三就是对作品的客观性描写,许多文学作品融合了作者自身对于客观生活的感悟,加上具体的语言文字描写,使得不同读者群体都能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
二 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现状
英国文学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而它最初发展的时候并不是书面的,它是通过人们口头来传述的。当文学中的故事传播实现了发展,才开始被人们创作。当代英国文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自己形成的那刻起,就开始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文学体系。
1 戏剧文学创作的突破
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局面,让长期难以得到发展的戏剧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巧妙地结合了欧洲传统古典戏剧的形式,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了辩驳,给当代英国群众带来较高的艺术审美。而英国戏剧创作是在50年代后期,通过具有新鲜活力元素的剧本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出来,如《愤怒的回顾》、《卖艺人》等。这些戏剧都通过有限的对话来展现英国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况,并且配合英国当代戏剧演员的演出直接描绘出当代戏剧的深刻内涵。
2 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在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战争文学,虽然世界大战之前产生了具有细微动机的当代作家,但是在战争之后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却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乔伊斯撰写的《尤利西斯》就是以深入的角度来描绘英国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用大胆的语言来揭示社会的面貌,将群众的庸俗与猥亵都刻画了出来。这些战后产生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语言攻击力,在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战后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产生了许多青年作家,他们并不是展现人们心理的阴暗之处,而是对人性的丑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以描写,尤其将当代英国各个阶层的人们的争斗描绘出来,如《蝇王》就能够将这些内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愤怒的青年,他们多数出生在工党领导的社会中,接受了高等教育。当时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依然具有明显的阶层观念,因此出现的作家具有新的含义,如西利托写的《长跑运动员的孤独》,就是用隐喻的方式表现出社会底层青年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愤怒。另外,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婚姻、爱情、职业等问题,这也表示了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英国文学的进步,如女作家多丽斯·莱辛创作的《屋顶上的女人》等。
3 诗歌与戏剧创作为文学奠定了基础
当代英国诗歌主要通过特殊的形象与变化的韵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对比来展现西方当代文明,这一时期的诗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艾略特的《荒原》等,都是当代文学的典型作品,对历史与生命都有着深深的思考。在二战之后,英国诗人们的创作开始变得质朴,用一些比较强烈的语句来刻画出群众内心渴望和平的情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二战结束之后,诗人们创作的诗句都呈现出朴素的特点,用较为敏感的语言来刻画当时社会群众的内心。
三 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思考
当代英国文学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意识的冲击,以独特的面貌走进了新的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体现出一种坚强勇敢的态度,体现出自身的英伦特色与创作者的特征,尤其是新时期的英国文学,不只是历史的传承者,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发展规律与文学艺术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英国文学依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英国戏剧与小说方面,都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而不同时期的作家也会不断创新,保持着创作的特色。创新也增强了当代英国文学的内涵,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个文学传统。它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独领。
随着当代世界文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学体系内容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动,而文学不只是对于语言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具有承载历史的内涵。对于当代英国文学来说,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与格局,而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手法与语言形式是符合现代社会旋律的,更加适应当代英国国情与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形式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不断移动,并且建立起的新的秩序是符合历史与时展的。创作者的意识形态与美学价值的提高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传统的各阶段的英国文学效应已经被打破,所有的文学特征也不只是作用在自身时代的范围,而是聚合在一起,共同为世人呈现出当代英国的国情与社会现实。
教育部2006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中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高16号文精神的指导下,我院汉语专业教研室对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积极、大胆地探索与实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汉语专业遵循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从知识到技能,从基本能力到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组成。
(一)理论教学体系符合人才培养规格需要
汉语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其中公共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等9门课程;专业课有《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秘书实务》、《小学语文教学法》、《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14门课程;专业拓展课有《秘书资格考证专题》、《现代企业文化》等4门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其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1.综合实训: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秘书实务实习》、《小学语文教学实训》、《就业技能综合实训与检测》等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2.技能大赛:每学年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如朗诵、汉字五笔录入、职业礼仪大赛等,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3.专业实习: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实习与秘书实务实习,各安排8周。在实践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4.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共15周,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专业技能。
二、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
(一)汉语专业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要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实践学时安排达30%,其它专业课的实践学时安排达50-80%。如《秘书实务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安排了108学时,其中实践学时占60%。本课程设置了五个教学模块:秘书职业认识;秘书办文工作;秘书办会工作;秘书办事工作;秘书实务综合实训,着重突出秘书实务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汉语专业专门开设了一些综合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训练。如《就业技能综合实训与检测》课程是一门集训练与检测为一体的实训课程,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分设读说训练与检测、求职面试技巧及情景模拟训练与检测、计算机应用训练与检测三个模块,由任课教师自编教材。本门课程已开设三年,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根据汉语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教学。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考取秘书资格证,安排了《秘书实务》、《秘书资格考证辅导》等课程;为了帮助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安排了《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教育学》(选修课)、《小学心理学》(选修课)等课程。
三、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一)在“教、学、做”一体化思想指导下,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汉语专业积极践行教高16号文精神,积极探索并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本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为指导,改革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文学类课程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教师灵活运用朗读法、案例分析法、自学法、实践训练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法》、《秘书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教师更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手段上,灵活、恰当地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电脑、网络信息资源、优秀教学资源等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文学类课程经常使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播放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核心课程有专用的教室,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听设备进行教学,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四、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考”促 “学”
汉语专业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大胆地改革,以能力考核为重心,注重过程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的评价机制,强化学习过程的检测,推行教考分离,全面测评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能力。 据统计,汉语专业平均每学期有3门课程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多样,有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课业考核、多媒体汇报等,形式灵活,或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或采用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用平时考核与 期末考核相结合等。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力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时期小说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寻根”小说的崛起,“先锋”小说的艺术变革等,都体现了西方小说的影响。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女性小说有了很大进展,这与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和文学有着直接的联系。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浪潮的涌入,作家创作也日益多元化,当代作家也更关注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及这一进程中的人生百态。商业化气息对文学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日益增强。新世纪文学创作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文艺思潮和创作影响的同时,融入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一些优秀作家的创作把中国特色与现代思维及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如莫言、余华、苏童、北村等作家的小说,这些小说很多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进而对文学创作也是一种促进,文学与电影、电视的关系更加紧密。80后文学则更多地表现物质欲望,体现了一种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深刻影响。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进程是分阶段演进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表现。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也加快了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小说创作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新世纪的中国小说逐渐融入世界小说的主流。
(一)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本质上对五四文学的一次回归,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再一次融入世界文流的开端。
从王蒙的小说可以明显地看出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文学流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冲击,王蒙是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写出了《春之声》《海的梦》《布礼》《活动变人形》《坚硬的稀粥》等优秀小说。他的创作不仅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小说的“意识流”手法,可贵的是,他还在小说中融入了多种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元素。他主张“不能接受和照搬西方意识流小说那种病态的、变态的、神秘的或者是孤独的心理状态”。他把李商隐的无题诗也看作优美的“意识流”作品。①所以,他的“意识流”小说摒弃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晦涩阴暗,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的温和流畅,王蒙的小说把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借鉴与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的杂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他的《活动变人形》《坚硬的稀粥》等作品把批判与调侃、写实与漫画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美国作家海明威、约翰·契佛和德国作家伯尔的影响,王蒙小说把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特色较好地融合为一体,体现了新时期小说创作在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忠实于民族经验的传统,兼容并包各种文学手法、各国作家创作风格的博襟。再一次进入世界格局下的新时期文学,以特有的中国风格与世界文学进行着多元对话。
1985年的中国小说创作明显地表现出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广泛影响。当代的知识精英在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下,也开始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进而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去找寻答案,所以,“寻根”小说异军突起,“文化寻根”也成为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表现了当代小说创作中现代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强烈愿望。在创作上产生了一大批“新潮小说”,而这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无不受到各种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深刻影响,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受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影响;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表现了存在主义人生态度,受到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的影响;韩少功的《爸爸爸》是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受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影响;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以元叙事的手法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了“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美国作家霍桑神秘主义的影响,表现了对宿命的深刻感受;另一位美国作家福克纳“追求食物背后某种‘超感觉’的东西”的写法,在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里有所体现,同时,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小说”和郑万隆的“黑龙江故事”也受到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派文学是在模仿、借鉴、超越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创作过程中,中国作家自觉地把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体现出一种“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
(二)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女性小说有了很大进展,这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学有着直接的联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她们创作出大批优秀的女性小说。考察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轨迹,她们既继承了“五四”女作家追求恋爱自由、反封建的独立意识,同时又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在小说创作中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以女性的身份进行写作,向男性中心话语发起挑战,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女性作家群体,从80年代的张洁、张辛欣、黄蓓佳、刘索拉、残雪、方方、池莉、毕淑敏等,到90年代的林白、陈染、海男、徐坤、迟子建等,再到90年代末的卫慧、棉棉等。这些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小说,是以女性身份看待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构建独立于男性话语之外的女性写作空间,表现独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发展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文学的深刻影响的,从西蒙·波伏瓦、玛格丽特·杜拉斯,到钱德拉·莫汉蒂、加亚特里·斯皮瓦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这些西方女性主义代表人物和她们的小说,影响着中国新女性小说的创作。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在对父权制文化的反抗和对男性话语的逃离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边缘化的女性话语空间,并从主流文学中分离出来,女作家们毫不掩饰地引用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向男性话语霸权发起挑战。正如女作家徐坤所写:“作为一种边缘话语的女性文学,与其他诸种新潮文学样式诸如先锋、后现代、后殖民等等一样,只是借助于外来语势才得以在国内生成和定位的。其目的,无非是唤醒女性对自己性别意识的自觉和自省,以在男权话语一统天下的缝隙中求得一线女性话语和权力意识的生机。女性文学,说到底,无非就是争得一份说话的权利。”“但愿人人都能冷静下来,认真从女性文学中读出她们那一份不同于男性的、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她们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②
新时期女性小说是以大量知识女性的爱情婚姻为主题的,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哪儿错过了你》,谌容的《人到中年》,黄蓓佳的《请与我同行》,程乃珊的《女儿经》等,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一时期最能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小说是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表现了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执著和对无爱婚姻的拒绝,作家对女性的思考是从女性本位出发,以女性的立场和姿态,描写女性的爱情与生活,揭示其生存的困境,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体现了作家清醒的女性意识和全新的审美视角。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女性写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她们以鲜明的女性身份和女性视角来抒写女性的独特感受和人生经验。如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对爱情和性进行了大胆的描写,铁凝的《玫瑰门》写出了三代女人从身体到内心的方方面面。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大胆地表现当代女性的独特意识,并对男性话语权发起挑战,甚至以“躯体写作”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权。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海男的《我的情人们》、陈染的《私人生活》抒写了女性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内心世界,并冲破了男性话语社会的种种,通过“个性化写作”对抗男性话语中心,流露出对女性生存终极意义的探求。林白在《记忆与个性化写作》中写道:“个性化写作是一种真正生命的涌动,是个人的感性与智性、记忆与想象、心灵与身体的飞翔与跳跃,在这种飞翔中真正的本质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③而90年代末卫慧、棉棉等“美女作家”的另类写作,更多的是对大众文化和男权社会的一种迎合,体现了商业社会大众媒体炒作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一部分现代化大都市女性对自我的放纵,在与世界发达国家文化碰撞中迷乱、丧失自我的精神状态。
(三)从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文学,随着中国全球化、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表现出浓郁的都市化和商业化气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浪潮的涌入,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商业化、都市化特征明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也在大都市迅速崛起。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以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为背景的都市小说,无论是以京都生活为背景的王朔、邱华栋,还是以大上海为背景的王安忆、卫慧等,他们的作品都真实地表现了中国的大都市在狂热的全球化浪潮中的百态人生和急遽变化。例如,邱华栋的城市小说《花儿花》《社区人》《正午的供词》《新都市人类》,把视野锁定在90年代以来的北京都市生活,作品中大量描写豪华宾馆、写字楼、卡拉OK、酒吧、立交桥、体育场等都市背景,主人公则是一些活动于其间的、年轻的商业知识分子,他们是在中国全球化、商业化进程中新兴的白领和成功人士,在他们追逐物质欲望的满足和高消费与享乐的真实描绘中,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中产阶层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展现了全球化语境中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而80后文学则表现了更多的物质欲望,韩寒、郭敬明等的作品中更多地把自己当作一种偶像,追求时尚与享受,体现了一种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尽管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从新时期以来就受到各种西方流派的深刻影响,海明威、福克纳、马尔克斯、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等作家的作品深刻地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作家,但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在借鉴西方表现手法的同时,一直在探索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莫言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回忆:“那时(1985年)我也意识到一味地学习西方是不行的,一个作家要想成功,还是要从民间、从民族文化里吸收营养,创作出有中国气派的作品。”④在谈到中国为什么缺少像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家时,莫言说:“多半是因为我们缺乏怜悯意识和忏悔意识。我们在掩盖灵魂深处的许多东西。”⑤这里不难看出在与世界文明文化的交流与观照中,中国作家对自我创作和民族文化的反思。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文学,小说创作中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底色”。例如莫言的《檀香刑》、李洱的《花腔》、王安忆的《长恨歌》、麦家的《解密》等,在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色彩,表现出中国当代作家在国际化进程中日趋成熟的创作心态。近年来,大江健三郎、奈保尔、库切等以本土问题和地方经验为写作对象的作家频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国际化潮流也促使中国作家更注重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特有的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莫言、余华、李锐等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被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并受到国外汉学家的重视和好评。
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和影视、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学和影视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与电影、电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莫言、余华、北村等作家的小说不断被搬上影视银幕,像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苏童的《妻妾成群》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北村小说改编的《周渔的火车》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影视作品的影响,像《泰坦尼克号》《保镖》《人鬼情未了》等一些好莱坞大片,以精美的制作和强烈的视觉画面、美妙的声乐色彩冲击着人们的感官,打动着人的心灵,好莱坞电影以一种强势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张艺谋、陈凯歌也拍出了《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部中国式的大片,这些对新世纪中国小说创作都不能不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中国已从“读写时代”进入“读图时代”。文学与网络等各种新媒体也迅速地嫁接在一起,出现了大量网络小说、手机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新语丝》《橄榄树》等网络文学刊物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如《第一次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网络走红的同时,也在印刷出版方面取得了成功。互联网以它的便捷、快速和自由的传播方式,活跃了当前的小说创作,更全面、真实、及时地反映出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社会及人们的精神面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世纪我国文学创作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王蒙:《关于“意识流”的通信》,《王蒙文集》(第七卷),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文化
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抽象概念,内涵深广,绝不能简单概括。而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繁荣。故而把音乐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音乐艺术脉络的了解,更可以为文化价值的探讨做出重要贡献。
对于任何一类文化研究,首先我们须以一个固定,特别的身份进入,因为不同的身份及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本文便是选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法国文化中的音乐历史。
跨文化交际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及人际交往的需求。该学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社会结构造成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及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这些研究不但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需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下的分析音乐文化,不仅需要了解音乐的表面层次,还需建立自身的音乐审美性,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拥有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吕利、柏辽兹、古诺、比才、德彪西等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法国音乐家们曾经创作出许多流放百世的音乐经典作品,为丰富人类的音乐遗产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故而对其艺术的研究极具价值。
一、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表现在音乐方面便是宗教音乐的绝对统治地位。法国的宗教音乐始于公元5世纪,5世纪至7世纪是它的全盛时期。从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出现了以莱奥南和佩罗丹为代表的狄斯康特乐派。14世纪至15世纪初,欧洲经济繁荣,王权势力巩固,于是,音乐领域出现了预示着文艺复兴时期到来的“新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代表人物是马绍。
然而除主导地位的宗教音乐外,法国的世俗音乐也不断气发展。流浪艺人和吟唱诗人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包括了田园歌、晨歌、史诗歌、对唱游戏歌等。譬如,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吟唱诗人的汇集地。再如代表作品《罗班和马里瓮》。
面对如此磅礴辉煌的中世纪音乐,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应该立足于一个宏观角度,不仅从我们自身所属的文化价值观出发,更应带着辩证分析的眼光看待艺术价值。建立在巨大文化背景差异上的法国音乐艺术,需要一种融合中西,分析综合的眼光去审视。
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音乐空前繁荣。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并驾齐驱,人文主义思想激起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的音乐冲破了中世纪音乐理论的束缚,音乐范围不断扩大,音乐的表现力度大大提高,复调音乐达到全盛。这种发展不仅是艺术自身的发展,也是西方思维方式发展的产物。宗教音乐其实,西方世界只有上帝,唯上帝存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仍然停留在外在层次,音乐多维宗教政治服务。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极大地填补了上帝论的局限。人的创造力为艺术的实质性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讲艺术的发展拉回正轨。而我们在看待这一时期艺术发展时,更倾向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价值,譬如国内对于该时期作家作品的大量研究。这个共同认知便是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切合点。
二、革命时期的音乐
法国18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喜剧传入法国。喜剧以其题材幽默,亲民性极大地影响了音乐艺术产生了“严肃喜歌剧”,“拯救歌剧”等形式。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和时代密切相关,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宣扬人的贵贱不取决与出身,而取决于人的品质。出现了优秀的代表人物凯鲁比尼和勒絮尔。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对后来的法国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看待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变化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巨大的时代背景,这是分析艺当时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核心点。正如我们在分析我国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一样,我们应当立足与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这样得到的体会才能真实可靠,经得起推敲。一般而言,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必然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视角,但是其中相通的地方使我们更应该注意的。
三、独特的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是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最具影响和表现力的便是歌剧艺术。它是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最早产生于佛罗伦萨,后来在罗马,威尼斯等地得到极大的发展。法国的歌剧的奠基人是吕利。最早的歌剧创作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历史英雄故事。到18世纪中叶,拉莫牧歌式风格的歌剧问世,法国歌剧艺术得意振兴。拉莫是继吕利去世后法国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
从整体将18世纪前的法国音乐文化在不断发展进步。为现代法国音乐文化奠定基础。在分析层次,我们不能采用分析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眼光去看待,要置身与法国悠久的历史中,带着我们自己的观点去审视法国的音乐文化,这才能正确地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去理解。不仅看到它在当时的进步作用,而且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从两方面全面的把握这种音乐文化。
正是因为跨文化交际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角度,打消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迷惑。理解性地面对此类文化现象。更加公正的解读。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化的缝隙方式必然会带来理性的思辨理解。但是,我们需注意:有时候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却无法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所以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所以我们更加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际提高在一个宽广的层面上去应用。不仅仅是用于文化研究,语言交流,社会现象的分析等等。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无所不在的。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更好地适应丰富多样的新时期。(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随着多媒体与internet等新信息技术的普及,平面化、仪式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中面临新的转型,无论是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还是教学目的、研究范式、教学情境等都开始进行立体化的现代转换。网络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在虚拟空间赋予了教学双方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及对话权,基于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教学伦理呼之欲出,重塑着教育范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而基于博客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新型教学伦理建构中的重要维度,它与Email、BBS、QQ等网络交流方式一起开创了无壁垒的交流环境和无边界的交流平台,而且更具有专业性、公开性和个人性。笔者结合自己的高校博客教学经验,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中心,探讨教育博客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博客教学的内涵
博客(blog)是指个人或团体将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到网络上的一种文章记录形式。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知识仓库和私密化的想象表述,博客非常适应于高校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继课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精品课程网页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博客教学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建立的博客及其衍生的数字资源库,进行在场式或离线式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互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相互提供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循环过程,进而形成了在场累积无限循环的信息海量数字资源库,达到信息共享、思想成长的目的。笔者主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自2005年以来就相继创建了新浪博客(http://.cn/gongkl)、江西博客(http:///u/gongkl)等,并把自己的授课计划、研究心得、备课资料、课件、问题以及想法在博客中发表。同学们则可以转载到自己博客中学习,也可以博客中留言提问互动,还可以在他们自己的博客中就老师的这些内容进行自我回答、表述。同时他们也可以进行博客写作和资料转载链接,当泉思灵涌的时候,在博客上发表自己对社会人生个人感悟的想法,还可以在博客上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写作成果,遇到好的资料又可以转载、链接或上传。而老师则可以去阅读学生博客,了解他们的即时心态,给他们以鼓励,并阅读新资料获得新信息,同时指导他们文学创作,推荐学生撰写的优秀作品到相关报刊或纸质媒介发表。如此相互循环、信息互通,博客也就成为了教学媒介载体,不仅成为师生共享的电子备课本,也是课堂的拓展延伸与师生交流的园地,还是师生自身反思的平台。
因此,博客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它把课堂无限延伸和膨化,知识点不断链接与拓展,突出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实现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欲望和自我表达的倾诉。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抽象教学过程的具象化、主体化、网络化和及时化,形成创新色彩较强的研究型课程形态,建构起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教学共同体和现实世界中的新型教学伦理。所以,作为中文系师生而言,通过课堂安排、博客教学、博客写作的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写作、评论的知识与理论,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背的师范技能及专业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者的鉴赏、写作、研究、教学等各种文学专业化能力,强化其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形态及内涵价值的介绍与传播,让学生愿意去保护和传承祖国最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培育学生在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反过来,学生的睿智明达又促进了教师的学习成长,正所谓“人无完人”,老师也有自己的弱点与盲点,这种双向互动自然也让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激活教师心灵深处的个性表达。
二.博客教学与创意学习
博客教学的应用价值显而易见,但如何将其更有效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怎样更有效的发挥它的教育教学作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博客的教学展示,引导学生创建博客,采用博客与学生互动,这种基于学生博客的学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诉求欲和求知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通过博客阅读讲授资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前提。课堂时间短暂,专业探究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无法深入交流,笔者把自己的授课提纲、问题、自己的想法和征引的论文资料上传博客,学生可以转载到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引进一步查阅资料,并把想法写成博文。如此经过“预热”,课堂教学不仅开展顺利,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博客进行接触和讨论,大大延伸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门新兴课程,学生对非遗不了解,更谈不上如何保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博客里补充进大量的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各种范例以及国内外继承方式等,重点介绍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地方本土非遗,要求同学撰写自己家乡和自己亲身接触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学生搜集故乡的非遗后撰写成介绍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并在课堂上进行讲演,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非遗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演讲应变能力。于是博客作为一种无壁垒的交流环境和无边界的交流平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融入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文化遗产,但却极易忽视,如此,非遗融入高校教学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不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载体改革,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脉延续。
同时,通过阅读我博客上的讲解,每个同学对博客上的课程内容进行点击、评阅、留言,或单独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发生碰撞,产生争鸣,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效果。因为博客最重要的是知识共享,可以使学习者都能进入到自由学习中,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博客也是教师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累积,在交流和共享中达到思想的碰撞。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理论性强,较为枯燥。上课前笔者在博客上经常上传与文学相关的各种资料,如作家的生命体验、成长语境、命运遭际以及创作背景等,作品与文学外部的社会学、文化学上的各种关系,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对文学与作家作品的推动,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这不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开阔学生眼界的一种角度,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而且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撰写作家作品评论,学以致用,体验作品中的人性力量和理性价值,从而检验现代文学教学的优势和文学创作中的问题,让作家作品在学生群体中复活,重新获得更多的意义,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以说,博客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博客方式,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学习。
第二,通过博客进行文学创作和课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专业选择,文学创作是中文系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但当下知识泛化的时代,中文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益退化。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指导了刘理海、罗文斌、吴军、张经洪等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在博客上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并进行编辑美化,把博客当作发表、交流的电子文集来经营,学生们还把自己满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博客交流与一些作家和报刊编辑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写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老师对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博客转载,推荐到相关报纸或刊物发表。其他同学则可以在博客上跟贴、留言和发表评论,建立起新型的教学关系。如陈丰华同学一直坚持在博客上写作和发表诗歌,通过训练,形成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迄今已经创作了数百首诗歌,编印了一册诗文集,作为毕业的礼物。而刘理海创建博客(http://.cn/u/1677144665)后,坚持诗歌创作,被其他刊物编辑发掘,从他的博客上选取了不少作品在纸媒发表,先后在《诗选刊》、《散文诗》、《绿风》、《中国诗歌》、《文学与人生》、《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数十首,入选《中国新诗年鉴》、《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等选本,现刘理海同学已经成为90后诗人中的后起之秀。
而且,笔者通过博客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进行课程实践,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讲授中应用了话剧表演、背诵、朗诵以及课堂五分钟演讲等学生自我表达和学生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每学期开课前在博客中把本学期课程的教学方式、课堂实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阅读书目以及相关要求告知学生,尤其是在博客中把话剧表演曲目、背诵篇目、朗诵晚会方案、学生课堂演讲形式等具体方案通知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同时,笔者把话剧表演技巧、朗诵技巧以及演讲技巧撰文发表在博客上,并上传相关视频范例,请同学进行点评,让学生通过观摩和学习进行自我训练。例如笔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中改革考核方式,每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来讲台上演讲,可以做PPT,也可以脱稿讲家乡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从小经历过的相关遗产,期末考试则是通过学生参与的文艺展演方式来进行。笔者在每学期上课前把这些策划方案公布到博客上,由班长负责落实,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期末的时候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文艺晚会活动,学生成立展演节目演出组、宣传组、节目主持组、道具保卫组、摄影摄像录音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工作组,进行具体操作,编导评书、谜语、相声、民歌、戏曲、曲艺、朗诵、小品、武术、舞蹈、扭秧歌、剪纸、二人转、编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答等具体节目,老师则根据这种组织、做事、参演等表现进行打分。于是,通过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自讲,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这种改革主要侧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为中文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拓展视野、自学研究与阅读写作,在博客上可以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而使传统课堂教学与博客教学相互促进,使学生了解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博客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的集聚点,博客教学将促进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与传播,并使传统课堂教学与博客教学相互促进,建构起立体化的新型教学伦理。
第三,通过博客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研讨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笔者的研究博客催生了文学批评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系列文章和写作成果,学生纷纷模仿研究,笔者把相关资料和文学作品分给每个同学,对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修改,最后推荐发表。如罗文斌同学通过博客进行《望江诗选》的评论写作,笔者从纲目到标题多次进行指导修改,最后写成《桃花源式的精神构建――试论中理想社会的构成》,发表被阅读了上百次,多人评论,并转载5次,最后在《特区城市管理》2012年第3期发表。指导张经洪同学研究80后江西籍打工诗人池沫树和广东女诗人杜青的诗歌,数易其稿,写成了《城市边缘人的无根意识与生命焦虑――池沫树组诗诗歌论》、《日常生活语境下的诗性光辉――关于杜青诗歌的“私人化”写作》,发表在博客(http://.cn/u/1966025242)上,很快就被诗生活网站首页发表,并发表在纸媒《蓝风》诗刊上。吴军同学撰写的《青铜调》研究论文引起了很多人的阅读与关注,还受邀《青铜调》学术研讨会,其发言受到与会学者的首肯。在笔者指导和推荐下,林辉、陈丽、叶静、彭文英等同学阅读博客上的作品,并在博客上写作的文学评论还在《韶关日报》文艺副刊、《中州大学学报》、《汕尾日报》等报刊发表。
笔者建立“井大中文论坛”博客,开展网上与现实的“作家作品研讨读书会”,主要是针对某一位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笔者在博客中上传作家的优秀作品,然后组织同学开展现场研讨和博客研讨。同学们登录博客选择学习内容,借鉴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或参与相关的研讨读书交流会活动,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原创性质的学术表达,使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研究相互延伸和补充。笔者组织了一系列井大中文论坛研讨读书会活动,主要开展了作家安然、胡刚毅、曾绯龙的作品研讨读书会,同学们在博客上阅读作家作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罗文斌等16个同学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写出了多篇研究性论文,如罗文斌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叶静的《胡刚毅诗歌的美学经验》、吴军的《当代文人的孤独空间》、张经洪的《生命最深处的吟叹――论胡刚毅诗歌的情感表征》、吴婷燕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研究习作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受到好评,提升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力,而且让他们参与研讨会的大会发言,锻炼了学术演讲能力。如此,不仅利用地方相关资源,助推中文系发挥师资雄厚优势与地方文艺、地方文化对接,还提高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学术演讲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创意学习的学风形成,提升高校中文系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三.博客教学的意义
综上笔者在博客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博客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教学中的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难题,尤其在如下三个方面凸显出博客教学的独特价值和优势。
第一,博客教学以及博客传播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受众学习模式,优化教学主体的关系。博客首先是老师展示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学生作业等资源的工具。博客是学生学习记录的电子档案,是学生间协作学习和家校沟通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的自主创意学习,体验到学习与研究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通过博客平台真正和老师之间实现零距离对话,教师能即时把教学内容传送给学生,学生也能把自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相关内容即时反馈到教师那里。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博客教学的开展拓展了教学的时空、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解决教学中师生缺乏交流、课前课后缺乏监督等问题,切实可行地推进我国大学中国文学教学。跨越时空的博客信息技术支撑起零壁垒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教研平台,优化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师生关系和沟通方式,使得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突破时空壁垒,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标。
第二,博客教学以及博客传播促进了专业信息的共享能力,促进知识点的吸收。加拿大媒介预言家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主张媒介是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new scale)引起的,这种新尺度是被我们的每一次延伸或每一种新技术引导进我们的事务中的。”也就是说,博客这种媒介本身就是信息的延伸与共享,因为博客不断链接,无限循环,进而促使信息海量不断累积,无限更新。如此,通过博客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和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校质量工程的新高地。教学博客在提供专业教学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从学生博客那里获得相关教学信息与资源链接,从根本上说,正是博客教学传播的平等性使得教学主体从信息资源分享变为共享。
第三,博客教学以及博客传播促进教学效果的全球化传播,促进主体意识的能动。师生通过博客自由书写、学习,在博客上创作、发表和出版个人作品、心得以及研究成果,共享各种资源。在提供他人作品阅读、接受评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话语表述的自信心和成果发表的成就感。可以说,通过博客教学这种形式,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者、知识的建构者和话语的掌控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以及优势信息及资源的全球化传播,还促进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真实地展示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提高的轨迹,反映智慧的成长过程,而且通过博客教学共同体的互动重构学生的生活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提升其认知能力和创作水平。
泰纳曾提出文艺发展的“三要素”,即文学发展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这一理论在当下仍在使用。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何以保持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问题。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观点达成了一种共识,不少文艺工作者将视角投向了地域文化研究。2004年4月1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中西部当代文学高层论坛,展开了“区域/地域文学”、“中部文学”、“西部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会上,刘川鄂提出“有必要澄清‘区域文学’与‘地域文学’的概念”,并需“从区域文学理论的限制和一体化区域文学体制的不足中,反思当代中国文学的外部环境,反思当代中国文学的外部环境,反思当代中国文学不高的原因”[1]的观点,这实际上是他对区域文学的思考。同时,关于地域文学研究已经在刘川鄂的脑中酝酿。由他主编的包括他在内的湖北大学几位中青年教师参与编撰的湖北文学研究丛书于2011年问世,比较系统介绍和评述了转型期湖北文学各种文体的发展状况。
一.宏观上把握丛书
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是一套试图基于湖北这一地域作家作品研究,来“探寻区域文学与中国文学,全球文学的多元复杂关系”[2]的丛书。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政策的出炉,更是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由此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与发展。同时,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域作家可以“以个体化方式从事审美创造”,“更自由更便捷地参与到跨地域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文化(文学)思潮和创作中。”[3]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各地区文学共性越来越突出,个性相对淡化,这一现象也让人思考共性是否会逐步消解个性这一严峻的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势头已是不可抵挡的事实,作为中国文学一隅的湖北文学在顺应时展潮流如何来保持自身个性,彰显独特的文学魅力呢?笔者认为,保持地域文学的独特魅力,有赖于地域文学写作者和地域文学研究者共同努力。世纪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着力于关注在转型期这一特定的时间段,湖北文学理论、小说、诗歌和散文的发展状况。将研究时间限定在转型期,在于这一时期经济基础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势必会造成文学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事实上,伴随九十年代经济体制变革,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商品化、大众化的趋势。全球化不断地加深,各种外来文学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输入,使得中国文学理念愈益庞杂。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湖北文学深受这些的影响,为应对新的形式,湖北文学写作者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写作主题和方向,从纵向上看,呈现出与以往时段的文学发展不同面貌。同时,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文化的交流增多,写作者关注的话题趋近或趋同,但各地区写作的视角仍有不同。从横向上看,湖北大学研究者在关注同时代主题的同时,仍然以自己的观察视角,思考方式彰显这一地域文学的不同。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丛书的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微观上分析丛书之散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