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6:03: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治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首先,专业素质不高。机构管理者、义工、志愿者,大都未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凭借爱心加入进来,靠发起人的热情和事业心支撑。助残组织社会认可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愿意进来,专业社工以及受过较好训练的志愿者,还是缺乏,因此,助残项目实施效率比较低,模仿复制的多,开拓创新的少,残疾人受益面不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其次,残疾人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助残机构的培训,与就业机会缺乏衔接。以推荐方式对培训者进行就业安置,效果并不好,如,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成立四年来,仅仅推荐成功5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残疾人就业难,是社会问题,民间助残机构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重点是培育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多数机构的培训,只能作为康复训练,如串珠子、烙画等,不能视为就业培训,缺少系统的与培训相配套的就业扶持计划。
再次,机构筹款能力弱,缺乏造血功能。助残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以下途径:会费、社会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等。目前,社会捐助的动力不大,政府的补贴有限,助残机构筹资面窄,造成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助残项目的开展。
二、关于专业知识的反思
(一)入驻组织正式化还是非正式化
在培育中心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其针对各个入驻和想要入驻机构的组织的繁忙工作。社会组织在进入孵化后会接受领导力培训,接触NGO、社会组织、公益等新知识点,可以开阔视野,知道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上一些个别化的辅导,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就能够再推进一步。在结束培育后,社区机构开始能独立运作,不需要培育中心,也不需要街道等的帮扶就能扩大规模,好好经营下去。在实习中我注意到,其实入驻培育中心的组织并不都是愿意接受培训的。如爱心妈妈关爱团,她们都是闲暇时间为下岗职工儿女献爱心的小组织,并不想要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档案登记等,这样反而成为了她们的负担,也违背了她们参加培育中心的初衷,这个矛盾一直难以有效调和。严谨的社会组织评估方法对普通爱心组织是标准化的过程还是负担值得仔细考量。
(二)社会组织是关注培育还是具体实践
可以预见,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场域,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社区工作再深入,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社区发展的平台,社区能否获得真正发展还有待于社区政策的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者的体恤慰藉与思路发展创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和思维方式转变。拿助残组织来说,爱德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与发展起具有典型效应的社区组织,至于社区组织在社区内具体的服务方式、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等只能给予宏观层面的培育,真正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都应是由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的,培育内容是否应该更深入细致,包括涉及政府政策法规的学习、人员的具体实务技巧掌握、项目过程评估方法等,是需要进行现实考虑的。
区域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区域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处于要素驱动阶段,部分沿海地区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我国区域经济距离真正的创新驱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无论处在哪一个阶段,创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需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这样背景下,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创新是创新组织间学习
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依赖于区域知识积累,而知识来自于学习与创造。创新组织借助区域创新网络.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整合多样化知识而创新。
1学习在区域创新过程居于中心位置。区域创新是企业的R&D、生产、市场商业等部门之间以及知识提供者、金融、培训企业之间合作的集体学习过程.当地知识创造、开发或获取过程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主要特征是互动性和积累性。很多创新来源于厂商的交互学习。创新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利用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和创意方面的资源包括内部研发、同顾客以及其他潜在创新用户的联系、同外部企业网的联系、同外部大学、政府实验室的联系等。当代公司几乎没有单独进行创新的客户、供应商和知识生产部门之问的密切交往以及知识交流很可能改善公司的仓新。
2创新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取决于新知识的多少而知识来自于学习。区域创新网络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平台。一个企业家不能单独创新创新网络是必需的。技术创新是多个组织结成网络、跨组织界面的合作创新过程。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化过程主要在区域内进行地理因素影响着知识生产、扩散和转化。创新网络推动创新组织互动,这种互动合作与协同打破了组织边界扩展为组织间学习。创新组织以合作为纽带加速了知识的聚集、流动、传播和创造.拓展了创新组织获取知识渠道。
3创新组织间学习特征。组织问学习是指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组织为获取需要的创新资源,采取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学习行为。组织问学习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创新组织间学习平台是区域创新网络,仓0新网络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等多种组织联为一体创新资源获取、知识共享是组织间学习的目的。组织间学习是多个组织学习价值观共享的过程,根据组织特征、学习层次、内容等形成多种学习模式。组织间学习是一种双向性的动态的多维度的集体互动学习的过程。创新组织问学习具有社会性、强公共外部性、途径依赖性和动态整合性。
4创新组织问学习过程。网络中创新组织间学习是知识在不同创新组织间转移的过程。该过程大致分为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造五个阶段。(1)知识搜索。创新组织只拥有与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相关的部分知识,不可能拥有其需要的全部知识,而且需要永远大于拥有.积极搜寻外部技术、对企业技术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企业比那些仅专注于内部研发的企业更具有活力、更能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企业可以通过采用许可证、购买契约以及组织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来搜索和获取知识。然而并不是所有创新组织都具有搜索知识的强烈愿望知识搜索的有效性和强度往往取决于创新组织的学习愿望和市场导向。(2)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共享,创新组织间学习不能实现。知识共享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创新组织知识通过共享系统扩散到网络中另一方面网络知识通过共享机制与创新组织共享,使得创新组织的知识库得到丰富.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网络中影响创新组织共享知识程度与是否互惠、信任和声誉等因素有关。如果创新组织确信通过共享知识,自己能够获得有价值知识往往也会向其创新组织提供自己的知识。合作伙伴间相互信任水平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创新组织相互信任那么就会共享自己知识。如果创新组织缺乏信任共享知识非常困难。如果提供其他创新组织需要知识能够使自己地位或声誉提高,而这种声誉对创新组织至关重要,那么创新组织就愿意将自己知识与其他组织共享。(3)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是指创新组织将外部知识转移到组织内部的过程。知识是创新组织的重要资源。企业转移知识的能力是企业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技术获取方式包括技术许可证、并购、衍生企业、合资、聘请技术人员、购买技术和反求工程等。但是,知识转移涉及到知识的性质、知识授受双方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关系.互补关系,信任程度如何)。其中.关系品质和激励非常重要。(4)知识吸收。在创新组织间学习中,增进创新组织的吸收能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吸收能力是指创新组织对外面新知识的认知、吸收并将知识应用于新产品或商业目的的能力。吸收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外部技术引进中获得技术能力的重要要素。企业只有具备了吸收能力.才能吸收应用外部研发成果。吸收能力强弱是解释知识转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缺乏吸收能力,往往企业导致缺乏竞争力和学习失败。吸收能力与创新组织的学习投入、知识基础和组织文化等要素有关。(5)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创新组织在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库中通过知识挖掘、消化、吸收之后.将知识引入经济系统创造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实现知识创新,从而增加网络知识库的容量。在创新组织间学习过程中,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创新组织在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每一环节都需要将知识、信息反馈到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库,保证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知识不断扩充和创新组织问学习层次的提升。创新组织间学习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1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组织。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理论认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所谓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是具有自身目的性与主动性、有活力和适应性的个体。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地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这种主动性及主体与环境的和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主体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整个系统的演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创新组织是适应性主体。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组织是适应性主体它们有各自目的、内部结构和生存能力.并且为了实现目的而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创新组织互动,在变化环境中获取创新优势。这些创新组织面对变化环境,适应性能力不同。适应能力强的创新组织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行为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适应能力弱的创新组织反应迟钝,固守原来的行为惯例,发展缓慢甚至被淘汰。创新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创新组织具有聚集、非线性、流和多样性等特征。
2创新组织的创新。创新组织具有复杂性,在区域创新环境中非线性互动,创造新知识。(1)流存在于创新组织间。创新组织之间流体现为知识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通过互动学习、合作创新知识、技术在创新网络中频繁流动。如果创新组织互动频繁.知识、信息流速度高,否则,流动缓慢,如果创新组织信任度高关系密切知识、技术流量大,否则流量小。(2)创新组织获取多样性技术。创新组织从创新网络中获取资源、技术。网络联结多样化导致获取外部知识多样性。如果创新组织联结能力强.那它与多种创新组织保持联系,各种各样知识转移到创新组织内部.为多样化知识聚集提供条件。(3)聚集产生创新。创新组织内多样化知识相互作用,包括外部各种各样的知识、内部知识。该过程是非线性作用过程聚集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过程,是多样化技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过程。聚集标志着新技术、新知识诞生,意味着创新组织新知识增加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区域创新环境产生一个随机涨落可能是创新组织发展的一个机遇。如果创新组织处于解决问题和搜索解决方案状态,可能抓住这个机遇。创新组织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新知识、新知识。(1)创新组织在内部知识库搜索知识,如果发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进入实施阶段,搜索结束。如果在知识库中没有寻找的知识.需要到区域创新网络中继续搜索。(2)经过知识接口到创新网络中搜索知识。创新组织在网络中搜索范围取决于网络联结能力。如果创新组织联结能力很强,那么就会通过网络联结进入到其他创新组织的知识库,进行广泛搜索。如果联结能力很弱,创新组织在网络上搜索范围很小。创新组织应该提高联结能力,这取决于创新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3)选择相关知识库进行查询。选择能力取决于对所要解决问题的正确理解对需要新知识的正确判断,这与知识库有关,即创新组织具有路径依赖型,内部知识影响对新知识分析。选择能力决定着查询效率、查询路径。原有知识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路径依赖.
限制解决问题的思路(4)知识共享。合作创新受到区域文化、社会资本影响如果区域文化有益于合作、社会资本鼓励诚信,创新组织彼此信任.双方达成互惠协议合作创新成功率较高。如果区域文化倡导单打独斗机会主义盛行假冒伪劣泛滥,社会不讲诚信社会资本不佳,合作创新成功率较低。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双方或多方互动学习,共享技术、知识和信息.优势互补,实现双赢。(5)知识转移。如果合作创新成功,创新组织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并成功转移到内部。(6)知识整合。创新组织将外部获取知识和知识库的内部知识进行整合。知识整合要求知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新知识的产生取决于创新组织的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新知识产生的关键取决于创新组织的创新资源丰裕程度包括研发实力、知识存量和能力存量等。(7)创新。多样性知识聚集相互作用,产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知识产生后纳入知识库创新组织的知识积累过程是创新组织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三、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内各种创新组织创新能力的集合。区域创新能力是创新组织创新能力的宏观体现创新组织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只有众多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了,整个区域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分两个阶段:龙头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阶段以及协调互动机制带动其他创新组织创新能力提升阶段。
1龙头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由于区域创新网络中内,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有些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较强有些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较弱。由于创新组织的知识存量、仓新能力、所处产业、经历不同.创新组织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创新组织的反应各种各样,有些行动迅速,有些反应迟缓。但是,总有一个会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充当创新能力提升的龙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创新组织。但是,能够抓住机遇的逼近是少数善于抓住发展机遇的创新组织应该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正确分析环境变化.准确识别机遇。其次,创新组织处于搜索状态,能够及时捕捉机遇的信息。创新组织处于解决问题,寻求方案;l犬态。如果创新组织不在搜索状态即使知识储备很多也不会识别机会再次,仓l新组织与区域内其他创新组织有着广泛联系能够获取其他创新组织的新知识、信息。
2中心突破梯次带动周边。熊彼特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他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企业接着是大多灵敏企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即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在龙头创新组织带动下.通过产业链技术经济联系、模仿等方式,带动相关创新组织创新,这些创新组织再带动另外一些相关创新组织创新逐渐向扩散最后导致整个区域仓0新能力提升。
(1)产业链传导。区域内某个创新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创新能力,提高了创新组织生产率.打破原来产业链的生产平衡状态,对该创新组织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提出提高生产率、技术创新的要求,对竞争性的同行企业造成技术创新压力。那些适应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强的创新组织脱颖而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己生产率.重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维持生产率平衡。那些反应迟钝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将会被淘汰出局.被其他适应者替代。
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过程中,那些研发实力较弱的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合作创新.提高创新能力。该过程对大学、研究机构提出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如果大学、研究机构现有知识库不能解决,需要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研究开发探讨如何解决新问题.新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也是大学、研究所的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可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在龙头创新组织带动下通过产业链、技术经济等联系带动其他创新组织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进而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链中,许多企业间生产效率需要平衡。如果某工序因技术创新而提高生产率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生产率平衡客观要求相关环节提高生产率,维持生产率平衡.产生技术创新的需求。产业链条会发生连锁反应.直至整个产业链条所有环节生产率全部提高.其中,会产生许多相关创新。例如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如此。纺织业由纺布和织纱”两个工序构成。英国1733年应用新技术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由此产生了纺纱与织布之间生产效率的不平衡。织布工序的技术创新要求纺纱”工序提高效率,呼唤纺纱技术创新。1738年滚筒式纺纱机发明并在诺萨福坦工厂应用.1765年珍妮机发明与应用,大大提高了纺纱生产率。纺纱机与织布机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生产效率。
十几年后,177g年纺纱由于“骡机的技术创新,再次提高了纺纱效率,又一次打破纺纱与织布的平衡.纺纱速度领先织布。直至1785年英国卧室自动织机的技术仓0新,重新维持了两者的平衡。可见,纺与织交替出现平衡一不平衡平衡,通过接二连三技术创新,英国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这个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2)示范效应。创新成功的企业在区域内树立了一个榜样,其他企业纷纷向他学习,争相模仿。同一个区域的企业,由于区域文化相同,区域内存在着丰富的社会资本,企业具有地理邻近性,劳动力在企业间转移等这些因素导致创新企业在区域内技术溢出较为容易。其他企业很容易获得技术创新的显性知识,纷纷模仿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于是通过模仿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技术创新。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风险经济,面对中石化更加规范的考核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消除经营隐患,确保社区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在社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推社区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工作,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及时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社区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内部控制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是社区进行一切管理经营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在会计核算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工作程序,保证各项会计信息在采集、归类、录入和汇总分析全过程的准确可靠,真实反映社区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发现和纠正。
(三)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完善好控制环节的相互协调和监督,形成整体合力,使社区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序和顺利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也使部门和员工的工作业绩得以真实反映,为社区的奖惩制度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推进社区健康发展。
二、社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内部控制对于提升社区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社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
(一)积极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社区要想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离不开社区内所有职工的参与,这就需要管理者积极构建内部控制良好环境和氛围,注重社区风险文化的培养。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社区管理者及职工都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风险防范责任,积极构建内部控制管理网络,并强化风险管理在整个社区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在风险控制的各个关键点都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这也是社区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内部控制工作运行制度,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会议,通报有关内部控制工作要求和社区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下步内部控制工作;内控办每季度进行一次网上穿行测试,月度有重点的对关键流程进行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每年度审计部门对社区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内部控制部门配合做好纪检部门的效能监察等相关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的基础性作用
社区的内部控制要想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并严格执行。社区管理层需要结合自身生产管理特点,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操作流程和规范,确定各个管理岗位的具体责任,使得社区内部控制的管理的各项责任都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规范的严格落实,这对于提高社区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低下,保障社区内部控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推行投资运行台账、固定资产验收单、资产报废处置申请单等一系列做法,在做好季度、年度资产清查的同时,重点做好资产转资和调剂利用、报废清理工作,资产转资时,要求三级资产人员对所在单位资产转资前必须到现场逐项核实并签字确认,从而有效保证资产管理及时、到位和规范。社区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管理风险,及时出具检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通报;对查实的不合规问题坚持“事实不清楚不放过,原因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整改规范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等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加大责任追2014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571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1,2014(CumulativetyNO.571)究力度。在一般物资采购流程上,将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层层细化完善,使日常管理工作完全遵循物资采购供应节点管理的要求来组织运行,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库存管理做到了收料有依据、发料有单据、保管有章法、出库遵流程,达到了库存物资无霉烂,无锈蚀,无损坏。预算管理和成本资金控制是生产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内部控制对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流程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可行的预算管理和成本资金控制体系。在预算管理上,把握好预算总量控制、预算编制审核、分析考核三条主线,合理优化资金,促进生产与预算紧密结合。在成本费用流程上,重点关注维修费、水电费、绿化费等费用,重点认真分析管理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和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坚持合同签订前到现场、方案流程设计到现场、资产实物管理到现场、清仓盘库清点到现场、项目验收结算到现场。通过实行五个到现场,充分发挥了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成本、资金以及资产的全过程监督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机构设置
社区设置单独的内部控制主管部门或者职能部门,来组织协调社区的内部控制运行,确保内部审计、纪检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部门的作用的发挥,实现单位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机制化。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需要结合相应的规定有效确认,并且在确定之后不随意变更。在进行内部控制时,还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专门的归口管理,将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决策过程全部纳入到信息系统中,最大限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确保单位信息安全。
(四)完善合同管理流程
一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严格执行“三不签”原则,即授权委托手续不全不签订合同,资金来源不落实(无计划书或财务审批文件)不签订合同,审批手续不全不签订合同;二是严把供应商资质信誉审查关。包括承包商市场准入的队伍类型、准入业务范围与签订合同项目内容的一致性、准入证的有效期限、准入区域范围等,严禁使用已经清退的队伍,确保供应商的签约主体资格真实有效;三是严把合同类别审查关。防止故意变更合同类别和肢解项目,规避监管的行为;四是严把合同签订程序审查关。严格审查合同签订程序是否与内控制度相符,确保按内控规定流程履行合同的签批手续;五是严把合同规范性审查关,严格审查合同内容的规范性,确保合同条款完备、合法和有效;六是严把交付合同审查关。严格审查交付合同项下的标的物或完成工作成果的检查和验收情况,确保每一份合同都按照约定履行;七是严把合同变更审查关。由于市场变化、重大施工设计变更等因素引起的合同变更,严格按照合同变更管理办法审查履行合同变更手续,规范合同管理。
(五)突出内控和稽核相结合
内部控制相关流程负责人每月定期督促合同签订以及涉及投资和成本和工程进度结算,与监控中心的稽核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密切联系,提高效率。针对货币资金流量大、收支业务较多等实际情况,内部控制流程相关流程人员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授权批准以及付款“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等标准程序,通过对银行账户、支票、印鉴的有效管理,保证了货币资金收支安全监控中心定期对社区货币资金清查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监督资金运行。
(六)加强实物控制
在实物资产管理方面应充分利用实物保管控制方法,建立定期盘点制度,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性。对盘点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社区固定资产实物卡片的建立、下发工作,将固定资产卡片落实到基层班组,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证账、卡、物三相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之间协调和沟通,实现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全过程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七)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并落实到人财务人员作为重点岗位人员,一方面所负责的工作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财务人员要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因此,必须经常对财务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及反腐倡廉教育,帮助他们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深刻认识到贪之害、廉之福,做到在诱惑面前不迷失;抓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面对油田企业繁重的经营管理形势,对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经常对财务人员开展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提高其分析和鉴别真假会计业务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有效行使内部控制职能,发挥内控制作用。
(八)加强对内控工作的监督检查
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建立逐级负责制度和日常检查考核制度,定期对各单位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抽大会计业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财务人员尽职尽责。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和基础工作差的要追究责任。这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财务和会计管理水平。
(九)完善综合评价机制
应当及时建立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分析机制,对社区涉及的经济活动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完整、客观的评价,在进行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时,尤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社区内部控制的组织情况,各个部门之间是否具有联动协调机制;社区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包括部门权责是否对等,涉及的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以及相应的监管是否分离,经济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内部监管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切实有效;财务信息的编报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执行;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在人员培训、轮岗、评价等方面是否完善。一是修订相关的业绩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以预算执行结果为主导的奖惩考核机制;二是建立对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对社区及各三级单位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设立社区预算管理典型,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整体质量。
1施工工期长、标段多且工程进度不一致
雨污分流工程是网状分布,施工区域大,经过许多大街区和居民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工程施工标段多且各个工区的进度也不一致。对于工程的建档工作带来相当大的监管困难,由于不同路段的工程进度不一致,各种物质、设备的投入统计也有很大的区别,归档程序是动态的,管理起来存在困难。而且,每个标段的验收也是分批独立进行,如果不能统一制定归档要求和提前介入监管,这些标段的档案材料可能会缺损。
2施工沿线覆盖区域大,地下管网设计复杂
雨污分流工程联系着城市街道地下空间和城市周围的湖泊、河流。施工区域主要在城市主干道和重要的城市街区,街道下面管网状况复杂,还有许多地下设施和人防工程,在施工中对原有管网的结构改造、设计图纸的修改,都会经常发生。施工单位如果不能及时将修改方案保存和及时归档,工程竣工后会为以后的施工和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还会留下各种隐患。目前,在一些城市的雨污分流工程中,许多标段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还发生了多次返工现象,施工方案多次修改,监理方与施工方多次发生矛盾,如果不能保管好这些设计和修改图纸,一旦以后发生事故追究责任时,就会十分困难。
3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和管理场所过于分散
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的各个标段展开,不同于其他场馆和楼层建设。各个标段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场所也存在极大的分散性。由于雨污分流工程在城市主要街区展开,工程项目部的办公场所一般较为简陋,简易房内的档案保管条件也不太好,都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环节存在相当大的不利影响。雨污分流工程指挥部应当对主要干道、施工区域大的重点路段,配置专门的档案人员和档案保管设备,加大对重点路段档案收集的监管力度。
雨污分流工程档案管理的必要措施
1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雨污分流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项目管理方就应当制定专门的归档制度和确定项目过程中的档案管理流程、监管体制、档案工作体系。在具体管理中,雨污分流项目档案的归档可以分为一次性归档和分阶段归档。归档的具体方式主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进度和项目档案管理制度而决定。管理方要制定专门的档案管理责任书,对归档材料的范围、人员、项目单位、归档时间做出具体的规定。无论是一次性全部归档还是分阶段归档,都要作好必要的记录,明确责任,确保项目建设归档工作的严肃性和材料的完整性。工程开展后,施工方、监理方都要按照制度和档案工作协调机制,确保项目过程中的各类档案材料在生成后就能纳入有效管理之中。在具体项目的开展中,确保档案人员参与项目施工的进度监管,确保各个阶段的档案材料不能丢失,及时由档案人员参与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项目工程指挥部在开工前就注意与施工方签订档案管理协议,制订保证金制度来约束施工方重视档案工作。
2提供人力、资金、设备及库房等条件保障
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档案材料很多,需要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这些档案材料,档案人员还要对档案工作流程的下一个环节进行监管,这就需要确定专门人员来做好档案的整理和指导工作。同时项目管理方和施工方还要考虑到档案管理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设备,这些费用应当纳入雨污分流工程管理的成本之中,最后还要指定条件较好的房间作为档案材料的管理库房,确保档案材料不能受到损害。项目管理方和施工方还应当为各个档案员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和计算机等存储载体,确保各类信息及时汇总和备份。
3建立工程建设和项目档案管理的协调机制
目前,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周期长和单位分散问题,是城市雨污分流项目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项目管理方应当在项目建设之前,认真研讨存在的问题和已有建设项目中取得的相关经验,准确划分工程项目的进度节点、按照工程项目来做好任务分解、责任分解、安全责任、归档范围及归档要求的具体内容划分。必须针对施工方的现有管理机构、管理水平、单位职责来明确,做好雨污分流工程进度与责任相一致。不同城市的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和建设单位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和时间进度做好规划。雨污分流项目涉及到多个部门,项目档案管理涉及到项目责任单位、档案单位、施工单位、供货物流方、监理部门、审计单位、设备管理单位等。雨污分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需要项目在不同的建设时期、不同环节中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项目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对于项目档案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项目档案形成的质量也是项目建设组织协调水平的重要体现。
4对项目全过程的档案资料进行跟踪管理
项目建设全过程必须认真考虑到每个环节,项目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应根据各个标段的建设周期、建设进度确定每个节点的工程进度、直接责任人、项目档案管理员等内容。力争在协调中责任明确,编制归档跟踪手册。项目建设办公室在项目建设中,要督促项目管理方、施工单位、监理、审计部门的按照节点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各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员要针对自己的工程项目节点,及时将有关归档资料进行归档和梳理,填写项目档案跟踪记录手册,对于不能归档的材料和责任人要及时向工程指挥部报告。
5确立雨污分流工程项目档案的提前验收制度
王荣生在《语文知识是什么?该怎么办?》的文章中,从存在状态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了划分,他将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看作是隐性知识,将“语识”看作是显性知识,这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这种区分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特点和特性。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指导性文件的精神,我们可以将语文的显性知识概括为字词、篇章、语法、修辞、逻辑以及文学常识等呈现为静态化的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这类知识我们通常称之为“语识”。它们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被我们明确地、有效地表达出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能够通过书写、背诵、反复练习等简单机械的方式来掌握他们的。也就是说,可以在非常明确的显性的层面对这些知识进行教学。所以,这个过程也略显机械、枯燥和痛苦。但是它们却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这些知识,我们就无法进行语文学习,当然也无法进行日常的语言交流了。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诸如“共鸣”“余音绕梁”“通感”等等概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东西都要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自己的感受性获得。并且,这几乎都带有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性质,对于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给予明确的说明、概括和解释,它与学习者(读者)个人的体验感悟等个性化的经验紧密相关,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我们也可以称为语感。而这种语感就被命名为隐性知识。隐性的知识某种意义上是无法传授的,因为这需要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体验和感悟,建立这些基础之上的领悟、判断和审美,才能体现为个体性十足的“语感”。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强调语文学习要体现“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和创新”等。
二、藏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提升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探索
隐性知识有着自身的特性,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描写荷塘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话我们经常说最后一句用了“通感”这种表现手法,但是,究竟什么是通感,我们即便能从概念上给予学生分析和认识,但是要他能够体会这种表现方式,要学生能够从这句话中读出那种感觉,却不是概念的解释所能达到的。但如果帮助学生领会“通感”究竟是什么,却又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学过程应该重视帮助获得对隐性知识的把握、体会和分享。而不能放弃对这个内容的重视,否则,教学质量就难以达到。隐性知识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在我们的头脑中长期存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验性知识,比如“共鸣”,我们读到莫怀戚的《散步》为什么内心感动?读到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能体会诗人“人生如梦”的喟叹?这就是隐性知识之于对文本内容、情感和思想把握的重要性。隐性知识对于读者和学习者的价值,还在于它是内生性的,当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之下,通过针对性的、策略性的学习获得了某种隐性的语文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会自然地串联起其他的隐性知识,并逐渐将这种隐性的知识变成显性的能力,比如,我们通常说的诗歌是无法谈清楚的,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分,我们只能从诗歌本身提供的意境中领会、体验和反复琢磨,从而获得对诗歌这两种境界的领会,一旦领会了,在读诗歌的过程中,自然就将意象的把握、思想情感的体会等融通起来,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正因为如此,要获得对语文隐性知识的把握,还得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不断学习提高,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并自如地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以表现出与其学习相称的成熟和素养。这个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动完成的,是内在地渐变的,我们必须重视这个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从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得“隐性知识”的角度推进语文教学的效果,以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音乐文化被看成是各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象征。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努力保持本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摄取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长处,让我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以鲜明的个性融入到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氛围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的西北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并有回、瑶、侗、白等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孕育了当地原始、纯朴的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湘西自治州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其音乐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是情感渲泄的方式,而是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意识息息相关的,隐含着深刻的内在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文化产物,是当地人们自身生命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随着外来主流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音乐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珍贵的音乐文化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状态。湘西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面临着被冲击、渗透、同化的危险。面对这一现实,笔者认为,要尽快、有效的保护、传承这些富有特色的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艺术,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成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民间传承的重要补充,通过实施其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为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的弘扬、创造、发展拓宽思路。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如宗教活动、民俗节日活动等)承担了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的主要任务。但是,专业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伴随着世界音乐教育的正规化而出现,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得以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当前乃至今后民族音乐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积淀
现行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以西方音乐语言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来进行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等构成了以“西方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由于西方音乐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所处的文化深沉背景上的不同,在这种音乐教育体系中,必然会使少数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被掩盖,不仅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也会使少数民族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丧失,最终带来的是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生成的文化积淀仅是针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灾难性后果。
多元的文化使得各民族相互学习交融,也使人们更加强调各自文化的民族化特征。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将民族音乐纳入其中,给予其主体的地位,确立以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淀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的地位,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学科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民族音乐保存、发展的目的。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传递
由于少数民族音乐和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融为一体的结构特征和传承方式的口头特征,使我们无法从有很多文字记载的史料中去认识、熟悉它。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文化传递都是靠其独特环境和历史传统相适应的方式进行的。在湘西自治州,各民族中口传音乐的传递方式是非常普遍的,这种口传音乐通常是一种非正规的、即兴的文化信息表达,它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而是自然生成的,通过在与长辈、同伴、环境等诸多交流形式中进行的,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民族音乐传递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也与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环境是相吻合的,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音乐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随之受到相当大的冲击,给少数民族音乐在民间的自然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各少数民族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更多的与学校音乐教育结合在一起,借助学校教育这个平台,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成为一种理性化、系统化的习得行为。
当然,实施学校音乐教育并不是以牺牲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态”为代价,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学校音乐教育应尽可能维护民族音乐的“正宗性”,将其文化中的精髓完整的传递下去,只不过传递方式可多样化,既可以是专业性的教学与研究,也可以深入到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语境中,进行非专业性的文化实践活动等等。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不同文化形态的相互渗透、融合使各民族文化内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一次空前的全球化的文化整合正在悄然进行。正是在这种文化态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陷入了“自我中心论”的狭隘的价值观当中,“自我中心论”是一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忽视、否定和排斥相关联事物价值,它与全球化的整体性、依存性相悖。这种缺乏世界眼光、排斥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闭关自守、自我满足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会导致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停滞落后。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危机,唯有通过开放的、系统的当代音乐教育来完成,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既得天独厚的拥有当地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同时又能从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高度俯瞰这些资源。因此它能根据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一方面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不能简单采取“利用”和“发掘”的方式,而要把民族音乐已具有的独特个性和完整音乐素质的那部分音乐精华筛选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平等的音乐艺术来看待,才能使它们得到广泛的认同,比如:湘西苗族音乐的特点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一个“b3”音,“画龙点睛”的一个音恰恰展现了与其它民族音乐的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一民族的音乐特色,然后在结合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获取音乐内在的节律和韵味,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准”或是“莫名其妙”的音响,达到一种心灵相通的境界。另一方面加强对异域音乐文化的交流、吸收。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无论从完整性、规范性上来看,都是值得我国音乐教育借鉴、学习的。所以,对少数民族音乐不断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实现本土音乐与异域音乐的多元共存,将是今后民族地区音乐教育长期奋斗的目标。
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创新
在当今社会,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发展确实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但笔者始终认为,少数民族音乐在我们学校音乐教育中还只是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强调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及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进行创新的能力。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看到其传统音乐文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为保守的“博物馆”式文化予以保存,这样其艺术价值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也会让它落入“原始”、“落后”的境地。保护确实责任重大,但创新才是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比如:吉首大学舞蹈专业的教学正是不断的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风俗礼仪、传统节日、服饰特色中提取舞蹈元素,大胆地对民间音乐文化加以创新,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如《猴儿鼓》、《扯、扯、扯》等,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民间音乐文化对于前人是一种创造、一份承载,而对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则是一种资源、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保留”、“维持”,而是一种不断赋予民族音乐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过程,也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总之,唯有利用民族音乐教育推动族音乐文化的创新,才能使之艺术长河生生不息,永远流淌。
如上所述,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承担起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任,这既是它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也是它立足和发展的需要。正如著名的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所说:“通过生活本身,传统将缓慢地但不可避免地从人民生活中被抹去,企图阻止这一点,就等于阻拦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是徒劳无功的。现在,接受传统、保持传统并使之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积极的部分,这是受过教育阶层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甘向群在论坛上指出,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面临重大压力,并引起了党委、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把“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内广西专家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选得好,也很及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的序幕,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环保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以智报国、为国分忧的具体行动。
甘向群还指出,广西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广西专家论坛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充分利用科协及所属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的优势,汇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许多高层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来自学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交流经验,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以北京地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为主。欢迎其他地区关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参加。单位和个人均可报名。
网上报名网址:心理健康网省略,进入首页后在左侧选择“‘健康杯’评选系统”。
二、时间安排
1.优秀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11月10日。
2.优秀论文评选时间:2009年11月、12月。
3.研讨交流及颁奖活动:2010年1月(北京,时间地点待定)。
三、活动说明
1.本次论文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老师自愿参加。
2.主办方将选择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专家、优秀教师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将严格把关,客观公正,确保获奖成果的质量。坚持三审制度,评审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
3.论文形式包括:经验总结、咨询辅导案例、活动设计、调查研究、教育教学感悟、理论研究等。
4.论文以作者原创为主,注重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突出个人特点和区域特色,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质和时代要求。抄袭文章不予参评。论文字数在4000字到5000字之间,内容简介100字左右,关键词3~4个。
5.请作者详细注明单位名称、通讯地址、姓名、职称、联系方式。
四、参评要求
1.论文征选形式。为保护环境,节约纸张,提高效率,此次论文征集活动采取网上提交方式进行。请进入心理健康网:省略,进入首页后在左侧点击“健康杯”评选系统,进行注册投稿。网上提交成功以后,会显示“您已成功投稿”。不要再寄文章的纸稿。
注册投稿步骤请见心理健康网“杂志快讯”和“健康杯”栏目的《“健康杯”活动网上投稿步骤》。
2.严禁抄袭别人的作品,严禁从网上下载文章进行投稿。
五、评选结果
1.获奖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3.主办方将另行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培训活动(通知另发),并向论文获奖者颁发证书。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和实践活动案例获奖者进行颁奖。
4.省略
投诉电邮:chen.rainbow.省略
关键词:公共治理;内容分析;分类法
公共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西方的政治、社会危机的产生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与范式变革[1]。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公民的需求并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决策者回应公民要求[2]。基于对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不仅可以总结先现今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同时能够发现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笔者主要从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搜索到了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由于中国CNKI学术总库是国内十分权威的论文检索数据库,选择从该学术总库上搜集到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绘制编码表
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分析了不同文章间研究的内容之后,发现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就公共治理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样的论文共有39篇,我们将其记为A类。还有一类是研究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中的公共治理,共59篇,我们将其记为B类。就A、B两类,笔者做了不同的编码表。
表1.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治理的地域PB:国外PB1、中央PB2、省级PB3、地市级PB4、区县级PB5、乡镇级PB6、村社级PB7、区域PB8、城市PB9、农村 PB10
研究的角度PC: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D:调查研究PD1、文献综述PD2、实验法PD3、实地研究PD4、纯学理研究PD5、方法不明PD6
表1.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公共治理的主体PB:公民PB1、政府PB2、非政府组织PB3、企业PB4、民间组织PB5、宗教组织PB6、主体不明确PB7
公共治理的领域PC:(1)政府建设PCA:职能转变与完善PCA1、绩效评估PCA2、监督体制构建PCA3 (2)产业发展PCB:传统产业PCB1、新兴产业PCB2 (3)生态问题PCC:环境保护PCC1、资源利用PCC2 (4)社会发展PCD:教育发展PCD1、民主建设PCD2、社会保障PCD3、法制健全PCD4、大众传媒PCD5(5)其他PCE 治理的地域PD:国外PD1、中央PD2、省级PD3、地市级PD4、区县级PD5、乡镇级PD6、村社级PD7、区域PD8、城市PD9、农村 PD10
研究的角度PE: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F:调查研究PF1、文献综述PF2、实验法PF3、实地研究PF4、纯学理研究PF5、方法不明PF6
二、分析与研究
关于A类文章的研究
(一)关于研究时间:
表2.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21 10 8 39
百分比 53.8% 25.6% 20.6% 100%
笔者从CNKI上选取了近三年的论文,并且以一年为单位进行时间上的研究。从表格中看出,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单纯针对公共治理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出现了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选取的时间段太短、选取的标准等众多客观因素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了A类文章研究的数量在减少。
(二)治理的区域
在有关于治理区域的划分上,有些文章是在宏观上就国内或者国外进行研究,而在国内一些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受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这一标准,又可以分成中央、省级、地市级、乡镇级、村社级等,区域、城市、农村也成为关注的一点。
表2.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治理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13 0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1 1 2 21 3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就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论文并未在文章中点名其关注的区域,只是进行总体上的论述与分析。而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文章是关注于我国公共治理现状的,近年来热点的区域、城市以及农村等并未在此类文章中广泛体现。
(三)研究角度
表2.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3 1 6 14 5
百分比 7.8% 2.6% 15.4% 35.9% 12.8%
角度 表现形态 作用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资源配置 合计
篇数 2 3 4 1 39
百分比 5.1% 7.8% 10.2 2.6 100%
在A类论文中,总结开来就是以上七个角度,那么在这些切入点中,关于主体作用等的研究占到的比例最大,这类文章就主体界定、主体的作用、主体的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而关于治理评估与的研究次之,有较少的学者选择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文章的研究。
(四)关于研究的方法
笔者按照风笑天著的《社会研究方法》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下表的几种。
表2.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1 38 0 39
百分比 0% 0% 0% 2.6 0% 97.4% 100%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几乎全部的学者采用了纯学理研究的方法,而并没有学者采用调查研究等其他在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B类文章的研究
(一)研究的时间
表3.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16 19 24 59
百分比 27.1 32.2 40.7 100%
B类文章针对的是具体情况与公共治理相结合文献的研究,从上表中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在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间,研究这一类文章的总数量在上升,表示出了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增加。
(二)研究的主体
表3.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主体
主体 公民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企业
篇数 10 32 8 2
百分比 16.9% 54.2% 13.6% 3.4%
主体 民间组织 宗教组织 主体不明确 合计
篇数 2 2 3 59
百分比 3.4% 3.4% 5.1% 100%
在有关于研究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了在公共治理的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虽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但是多元化的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其治理主体必定更加多元化,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体也必定随着多元化。
(三)研究的区域
表3.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28 1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2 5 3 19 5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有关于研究角度方面,现在的学者还是偏好于从我国公共治理的总体出发进行研究,表现在数据上就是占百分之47.4%的人将这一点作为研究的区域点。
(四)研究的角度
表3.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2 18 3 8 4
百分比 3.4% 30.4% 5.1% 13.4% 6.8%
角度 表现形态 功能与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价值体系 资源配置
篇数 3 11 5 4 2
百分比 5.1% 17.6% 8.5% 6.8& 3.4%
在有关于研究角度上,公共治理相关政策的研究仍然成为众多学者就这类论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功能与意义等是许多学者选择的第二方面,针对于理论缘起等研究较少。
(五)研究的领域
笔者在研读了所有B类论文后,就其主体进行了如下的分类,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生态问题、社会建设以及其他等问题。另外,根据具体问题的归纳总结,笔者又将每一领域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在表1.2中已进行展示。具体表格如下:
表3.5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领域
领域 政府建设 产业发展 生态问题 社会建设 其他 合计
篇数 15 12 3 26 3 59
百分比 25.4% 20.3% 5.1% 44.1% 5.1% 100%
由表格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社会建设问题是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研究方向,而其中占到最大比重的是教育问题。有关于政府建设问题,其研究的比重也较大,而进行细分后发现,就政府职能转变与完善的研究最多,占到百分之五十。有关于产业发展等社会热门的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六)研究的方法
表3.6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0 59 0 59
百分比 0% 0% 0% 0% 100% 0% 100%
纵观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尚未有学者采用出纯学理研究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有关于这个问题在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以及实地研究等方法上的应用将会是十分新颖的。
三、评价与思考
总体上来看,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下几个特点:
1、研究公共治理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论文多于单纯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而这些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的论文中,又以社会建设为其联系点,如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2、在研究区域上,从国内整体的角度以及单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是现在绝大多数论文的区域选择,而有关于农村、城市以及社区等等研究的学者还较少的存在,因而笔者认为,在大量研究整体的论文背后,学者也可以将研究的区域选择在较小的点上,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具体、更加有价值的思考与理论。
3、在研究主体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众多文章比较偏爱于就政府的研究,此类文章占到了一半以上,虽然就其他主体研究较少。而将来,笔者认为针对于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研究是一个较为不错的选择。
4、有关于研究的切入点,大多数文章还是从治理本身的政策实施以及主体作用、主体特征以及主体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论文就已经成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分析,而学者根据具体实践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升华的占到的比例较少。
2.国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研究
3.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
4.论“公共价值管理”:一种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与限度
5.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
7.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
8.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
9.迈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主体—机制”框架的分析
10.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
11.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2.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思想、模型和实践
13.基于衍生职能界定的政府会计角色定位研究
14.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15.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
16.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17.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跨部门协同——评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
18.从新公共管理到后新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9.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作用机理和条件初探
20.案例研究概推性的理论逻辑与评价体系——基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样本论文的实证分析
21.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嬗变:从官僚制到网络治理
22.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与重心——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文章的预测
23.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24.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
25.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
26.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
27.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8.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
2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30.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31.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32.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研究——以美英日为例
33.也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34.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5.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
36.回购公共服务:后民营化时代公共管理的新议题
37.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
38.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39.协作性公共管理:现状与前景
40.美国公共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跨组织整合趋势
4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困境与转型——新西兰公共部门改革的反思及参鉴
42.公共价值的研究路径与前沿问题
43.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
44.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基本路径
45.协作性公共管理:创新、局限与启示
46.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47.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48.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49.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50.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
51.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
52.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53.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54.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55.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
56.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57.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58.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安排与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四维辨析
59.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
60.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兼谈新公共管理
61.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
62.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源起、架构与研究问题
63.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64.新公共管理思想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设
65.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6.“脱域”公共危机治理与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67.权威式整合——以杭州市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实践为例
68.公共管理视域下风险及治理研究图谱与主题脉系——基于国际SSCI的计量分析(1965—2013)
69.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现状、问题与研究方向
70.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立”——公共管理价值回归的历史叙事与继往开来
71.“模糊性治理”的理论系谱及其诠释: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
72.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三题
73.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74.中国公共管理:概念及基本框架
75.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
76.论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
77.公共管理与公众舆论
78.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
79.基于复杂性科学管理熵理论的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80.公共选择还是利益分析——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的比较
81.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
82.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
83.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84.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85.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
86.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
87.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
88.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
89.“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90.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的归责原则
91.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
92.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
93.转型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政府公共管理中功能转换的方向与悖论
94.可交易许可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和移植——以公共住房政策为例
95.论当代公共管理三大范式及其转换
96.协作性公共管理: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
97.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理因由、典型模式与推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