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6 16:03: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生文学常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学生文学常识

篇(1)

探究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被动阶段,学生不了解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更不知道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时,老师就必须向学生介绍探究性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事例给学生做示范,或者由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力层级比较高,但是掌握了这种方法,养成了这个习惯,语文学习会有很大受益。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探究学习的要求时要循序渐进,如由要求学生每个月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逐渐过渡到每周甚至每篇课文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

探究的习惯养成之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学习《鸿门宴》(苏教版必修三),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项羽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习《雷雨》(苏教版必修四),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还是假?如果四凤爱的不是周萍而是周冲,她一定会重蹈母亲的覆辙吗?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鲁迅明明在文中说了那么多的话,可他为什么还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学习《报任安书(节选)》(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①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又是如何表现的?②屈原与司马迁一个选择了死,一个选择了生,他们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选择?如果不养成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问题学生是提不出来的。

二、 寻找探究的契机

所谓“寻找探究的契机”就是教师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些机会包括课文的导入、文本的解析、问题的探讨、课外的拓展等。

1.课文的导入

导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将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矛盾处、疑惑处。例如,在教学《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历史上有许多史实让人扼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其中的一个。六国为什么会灭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齐、楚、燕、赵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李桢认为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秦国能够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失败是因为“失天助”等等。我们今天学习《六国论》,作者持什么观点呢?在探讨六国灭亡原因的各种观点中,哪种观点更中肯呢?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文本的解析

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在课堂上解析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解析文本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特别是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更应该这样做。因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不可能都像教师预设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可能会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就会使火花熄灭。在教学《项脊轩志》(苏教版必修五)这篇课文时,有学生对第二小节课文注解“东犬西吠――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主动提出疑问,我发现这是进行探究的好机会,充分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然后请他说说理由。这个同学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说了理由:“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或“对着西家”的意思。我表扬了该生善于思考。有同学从生活常识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狗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在西家有什么动静时,会原地叫唤,不会跑到西家去叫。还有同学说这是互文手法,并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和“主人下马客在船”等例子作为印证,说明“东犬西吠”也含有“西犬东吠”的意思。由于把握了探究的机会,同学们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灌输式的讲解。

3.问题的探讨

在问题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说是最直接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苏教版必修一)一文开头3个小节中有这样几句话:“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反复地说他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联系自身体验体会身在异乡的老舍对故乡的感情;二是回忆所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法。有的同学联系自己跨入高一参加军训而寄宿学校,自己以前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在外住宿两周时间,因此对家格外思念;有同学联系自己跟父母负气而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孤苦伶仃,更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同学引用柳永《雨霖铃》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句子来说明一个人在感情激动时有许多话要说却难以表达的情形。学生运用对家或者故乡的亲身体验和感情以及从其他文学作品中学到的与老舍类似的表达方法,经过讨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此时身处他乡,而北平此时并不太平,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看到自己的故乡、文化的古都被侵略者践踏,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因此,想要表达对北平的感情却难以言传了。

4.课外的拓展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方法、能力要能够在课外的拓展中自觉运用。语文的课外拓展主要是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可以是具有专题性质的选修教材,老师要布置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完成。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篇小说选读》时,我就布置了这样两道探究题:①例谈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②谈谈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差异。通过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三、 授予探究的方法

方法恰当,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探究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而这方法主要靠教师授给,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学一开始就会进行探究,也不是所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够探究得很好。我向学生传授的探究方法主要有:(1)比较。运用比较,可以确定不同事物的高下优劣,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材中可以用比较法进行探究的作品可谓多矣。如,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选读》中的二人作品,可以以“同为豪放派的苏辛词有何差异”为题进行探究。(2)综合。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或中学阶段所学内容综合起来进行探究。如苏教版必修五中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再联系臧克家《有的人》,可以以“谈生死观”为题写成探究性文章。(3)归纳。归纳指的是由一系列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普遍结论的方法,它能帮助同学们把个别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这种方法对学生总结语文学习经验很有好处。如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了许多散文、诗歌作品,就可以以《谈散文的鉴赏》《诗歌鉴赏方法举隅》为题进行探究。(4)借鉴。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时问题可能难以得到圆满解决,有时解决问题可能缺乏深度,这时可以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如教材的,教参的,网络的等等),扩大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还有演绎、例证等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篇(2)

1.无疑可问

片面追求升学率观念束缚下的教学是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学,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或从不奢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也难以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2.不知怎样问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或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3.懒得问

极少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不懂的知识太多,问题成堆,干脆自暴自弃,懒得提问题。

4.没机会问

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

5.不敢问

有些学生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害怕受到训斥或嘲笑,干脆把问题深埋在心底。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常要经历敢于独立、主动地提出问题简单模仿以后提出问题初步学会思考以后提出问题深入钻研以后提出问题创新猜测以后提出问题等5个阶段。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心理自由是学生提问的释放器,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师的教风要民主。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彻底打破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教师进行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标准答案”,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说、多说、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采用“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包括向教师“发难”)、欢迎争辩”,“允许出错(说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 如此激励学生研讨交流,说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

2.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好奇心理是学生提问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石。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并且敢于问、乐于问。教学中通过“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利用热点新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化学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地感知信息,加工信息,为主动地构建知识乐于提出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由衷地欣赏并给予肯定。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

当前一些学生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满堂灌”,或者问题都由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教师的提出,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教师。学生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空间。优化课堂结构,教师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课型等,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分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给学生留些“空白”, 如每节课留出时间,保证学生课堂上有机会提问;设立“问题卡”,要求学生及时将问题记录在问题卡上,以便勤作思考或向别人求教;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创造“你问我答”专栏,每个学生随时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张贴在专栏上,也可以随时应答别人的提问。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强烈愿望,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方。在课堂上教师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勤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1)提问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提问模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与其知识和能力相适应的不同的提问模式。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常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提问模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懂得“怎样问”。

按照提问要求分为:

求是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是什么”、“怎么样”)和索因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为什么”)。显然,后一种问题更有挑战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按照提问内容分为:

陈述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怎么说”)和程序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怎么做”)。严格说来程序性问题不是被老师“教”会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自己“悟”出来的。

按照思维形式分为:

发散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有哪些”)和聚合性问题(问题表述的一般形式是“是什么”)。一般情况,前者有多个正确答案,后者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前者对开发智力更有效果。

(2)提问清单

有人采用自我监控提问清单对学生进行多元认知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仿,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提问清单”的方法有效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

针对实验、计算、元素化合物、理论等不同教学内容可设计相应的提问清单。如,围绕一个化学方程式,提问的清单是: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这个反应有什么应用(制备、鉴别、存在、存储)?反应时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是氧化还原反应吗?氧化剂、还原剂是什么?如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是离子反应吗?如何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固体质量或者气体体积有变化吗?在实验室里怎样用有关装置实现反应?

围绕一个概念,提问的清单是:

关键词是什么?它的种概念、属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有什么应用?条件、结论是什么?有无特例?能用自己的话下定义吗?如何使用?与它相类似的概念有哪些?有何异同?

围绕一个计算提问的清单是: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必要?不这样做行不行?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有没有其他替代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条件增减以后会怎样?与它相类似的习题有哪些?有何异同?条件与结论互换后又会怎样?

围绕元素化合物提问的清单是:

篇(3)

一、在备课中,多方翻阅查找相关的资料,力求把课上活

新信息的传递,本身就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我的讲述,有时甚至是学生的讲述,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我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时,引导学生去网上查找余光中的简历,并补充介绍了有关乡愁这一主题的中外诗歌、散文;在讲解郑振铎的《海燕》时.把高尔基的著名散文诗《海燕》也搬了出来,让学生从内容、写作手法、思想感情上进行了比较。这样触类旁通,课上活了,学生通过这些补充材料,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见识,可谓受益匪浅。

当然,老师要肯学,善于动脑,这是前提。否则按部就班,不要说让学生开拓视野,就是书本上的现成知识,他们也未必想学。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只要引导得法,是可以实施计划,达到一定的目的。

二、朗读课注重朗读课外美文、精品小诗

通过师生互读,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陶醉,从而感受到语文学科溶于生活,溶于时代,溶于社会的美妙和真实,以此激发学生从阅读中捕捉灵感。如我在朗读冰心的《纸船》时,不少学生为之动容。母女情深如涓涓细流在他们心里流淌,静静地。那博大的母爱在女儿的思念中跃然纸上,不再抽象。我很鼓励学生读书,他们也常常把他们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拿来给大家读。有时候,真忘记在课堂上,因为那明媚的阳光,清澈的蓝天,悠悠的白云,绿茸茸的青草,各色的鲜花,茂密的树木,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还有那英雄似的人物,仿佛让我们师生徜徉在一个美妙的花园。心与心的对白,情与情的交流,这不正是一个至真至纯的人间天堂?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不打开心扉,在美文的世界流连忘返?古人云“书能明智,书能娱性”,不正是如此吗?

三、每周一则读书笔记,做到有摘录,有评点

阅读资料可以是每期的课外读本,也可以另选。分为:1.摘录:如优美词句,百科小知识等;2.赏析:品味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写作手法的精巧,感情细腻的表达等等;3.评说: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你对作者细节处理的看法等;4.借鉴:你从中学到什么,感悟到什么等等。这种读书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个学生每周阅读一章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对里面的建筑、人物颇感兴趣。恰好半期考试写说明文,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学校最有特色的建筑物,他真是如鱼得水,写得条理清晰,特征突出。这就是课外阅读。课外积累在不经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以前的语文老师,视教材为唯一的读本,其余的概不许看。我本人就因为课余看小说被老师逮着,没收了书不说,还请了我父亲,害得我父亲一怒之下回去撕了一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让我伤心了好久。好在我也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我永远不会让我的学生担惊受怕地偷偷摸摸读课外书。同事们说我知识面广,学生们特爱听我讲课,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从小喜欢读书,而且做的读书笔记有满满的本。学生知道我特别爱读书,还经常来向我借书,我总是来者不拒。还书的时候,我总喜欢询问他们是否有收获,有时竟不知不觉谈了起来,真是有趣。

四、现代科技的发展,开辟了计算机应用领域

篇(4)

一、充实表象,丰富想象

所谓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印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由此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越深刻。据此推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最终表象来源于多观察事物,多积累知识,多体念生活。

(一)留心自然,观察事物

叶圣陶先生曾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嫘祖陵,参观莲花湖水库,参观就近的敬老院,参观火热的劳动场面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二)注重细节,强化积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一)活用传媒,增强观感

色彩、线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声音具有表情功能,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往往能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我在进行《安塞腰鼓》教学时,便利用多媒体播放腰鼓舞片段,让学生从声响、画面中感受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进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味激情的腰鼓。再如我在进行《听潮》教学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与之生活相关的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想效果。落潮、潮起、三个阶段的动态画面,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海涛声响,生动形象地启发了学生联想、想象,创设情境氛围,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领略了大海的温柔美和雄壮美。

(二)深入角色,剖析形象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见闻感受。例如我在进行《皇帝的新装》教学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更把课堂教学推向了。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它要求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有的学生表演出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给以表现了出来。又如我在进行《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时,根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让学生穿插表演他第一次进教室讲课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三、活用文本,展开想象

(一)品味细节,把握精髓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例如我在进行《背影》一文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学生在想象中品味父爱的伟大。

(二)活用“空白”,扩展意义

在初中语文学习文本中,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许多篇章留有“意义空白”,抓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通过想象,往往成为理解作品的钥匙。例如《孔乙己》一文中,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其意义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在讲课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设计拍摄《孔乙己》的结尾镜头?这一点拨式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要让潦倒的孔乙己的背影逐渐模糊,模糊,最终消失;有的说要把他此时的手做一特写镜头推出,因为孔乙己的手或蘸酒写字,或偷窃东西,或代脚“走路”,有着特殊的用途,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却成为他爬向死亡的手;有的说应配上画外音“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才留有余味;有的说应配上众人的笑声,让笑声贯穿全剧,用这种含泪的笑声反衬孔乙己的惨状更让人觉得悲哀。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借助想象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言外之意,充实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篇(5)

1 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上、学习兴趣上及思维观念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注意引导和挖掘他们的潜力,肯定并发展他们的长处,逐渐改变他们的缺点。一方面要根据学生起点的不同学习区别对待,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降低教学难度,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避免自暴自弃。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并培养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为切人点,促进学生形成进取心。此外,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拥有同样的爱心,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在自身基础

2 实行“快乐教学”,使学生轻松快乐求知

“快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可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创造相关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和生动的语言,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激情,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二是坚持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引路为主,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为主,尽量减少固定结论,发挥学生思维甚至联想的热情。三是坚持表扬为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表扬、唤醒。对于普通班学生而言,经常发现学生优点并适时表扬,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即使在学生犯错误时,也应讲究策略,先肯定成绩,而后指出不足,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切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篇(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

篇(7)

其次,授之以法。在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时,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在课内外阅读中,广泛涉猎文学作品,深入品味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想尝试文学作品创作,必须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从形式上看,文学作品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四大类。这四大类文学作品,在初中课本中大多以单元形式出现,如苏教版八上第一单元以“咏物抒怀”为主题,第四单元以“小说之林”为主题,集中选取了五篇小说;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九上第一单元集中安排了五首中外诗歌等,我们在反复阅读品味、领会其语言、架构、立意上的独特性之外,还要注意区分它们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此外,还应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定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因为这些作品选材大多贴近校园生活,学生比较易于接受、理解。广泛阅读,是走向文学创作的第一步。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文学创作的窍门自会了然于胸。

二、用文学的视觉观照生活,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文学的触角是丰富细腻、别具特色的,它能见常人未所见,感常人未所感。如冬天的济南,在老舍的触觉里是温暖而舒适的,鲜艳的花朵,在为时事感伤的杜甫眼里仿佛溅满泪水。生活中,即使是不易被人觉察的眼神、玩笑的话语,只要我们用文学的视觉加以观照,就能发现其中的真与假、美与丑,进而加以讴歌或鞭挞。

三、用生动传神,富有特色的文学语言,抒发见闻和感受

文学作品能够打动人、启发人,不单是内容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情感性和技巧性四个特点。形象性的文学语言,重在通过刻画描写以展现事物、现象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神韵,力求具体、恰当、鲜明、生动,积极营造如在眼前、境像逼真的艺术效果。如,朱自清笔下的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不仅在于表达得曲折委婉,更在于涵义的深厚丰富。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含而不露,深而不浅,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反复品味、咀嚼。文学语言的情感性,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语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例如,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处这样写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语言平实,语调缓慢,语气沉重,富于情感,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深沉愤慨。文学作品语言的技巧性主要体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用文学语言抒发见闻和感受,才能引人入胜。

篇(8)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高考的指挥棒不容拂逆,人们总不能不以应试作文的标准去衡量一些性情中文,技术至上、实用为主代替了心灵感受。当我们越来越看重这种应试作文,越来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就会痛心地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已是乏善可陈:千人一调,套话连篇,文气低落。学生对作文也是既恨又怕,既憎又恶,总之,兴味索然。

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抒写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呢?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给了我们启示:写作指导首先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会学生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以学生的生活为本,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生活事件帮助他们积累作文素材。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身边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关心什么,并教会他们把这点滴素材积累起来,才能避免在写作的过程中无话可说,东拉西扯凑字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漫无边际地随便谈,没什么实际内容,更别说真情实感。

有一次我让学生在放假回家时用心观察一下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回校后写一写。其中有个学生是这么写的:

又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因为和同学出去买东西晚回家了半个小时,母亲早已在家门口守候,见我回来,急忙上前问东问西,我不耐烦地说了声:“烦不烦呀!”母亲戛然而止,喉咙像是堵了个核桃说不出话来,而我却仍不知道形势危急继续说着:“不就去买点东西嘛,至于吗?唠唠叨叨,耳朵都生茧了。”我与母亲的世界此时似乎如干涸的地缝,愈裂愈开,而刺眼的阳光却肆无忌惮地照射着。“啪”只感到脸上如烧灼般疼痛,眼泪做着加速运动,不断地涌出,掉落,涌出,再掉落。

躺在床上,鼻子总是酸涩再酸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打转。是我做得太过分了吗?我悄悄来到母亲房门口,注视着她,眼睛早已红了,估计眼眶早已承受不住眼泪的压力,母亲的脸色黄而无气色,头发似乎不像以前般乌黑发亮,就连眼睛也有点深陷了,额上已有皱纹悄悄爬了上去,是因为我吗?是我把母亲变得如此憔悴?我无声地离开了。想起从前,深夜复习时的一杯热奶;卧病床前无微不至的照料;大风大雨中走在前面的身影……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有一双手轻轻地为我拉好滑落的被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到田里喊爸爸回家吃饭时,发现劳作的父亲在歇息时咳嗽不止,那涨红着脸,直不起腰的一刹那刺痛了自己的心,以前父亲高大的形象似乎轰然倒塌了,顿时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了。

我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用笔记录下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而新鲜的材料,而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作文就有了真情实感,也就不需无病了。

二、以学生的心理为本,用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作文题目激发作文冲动。

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作文脱离实际,学生无米下锅;二是作文无兴趣,无激情。对于这种现状,叶圣陶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无话可说,毛病大多在于作文题目出得不好……”所以,作文题目一定要以生为本,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从而使他们有话可说。

我平时给学生所设的作文题尽量贴近生活、新颖别致,使他们感到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从而使他们乐于写作,勤于写作,作出好文。

在学习了《我与地坛》,分析了母亲对作者的关爱和影响之后,我让学生阅读《母亲教我的歌》和《丑娘》这两篇文章,并讨论思考其内涵,找一找母爱的特征,然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爱的味道》。

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觉得不脱离生活,再加上对前面课文的学习,似乎找到了一条连接线,触动了心灵,有所感触,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其次我还尽量让文题新颖别致。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就如同人的好面容,又如面容上的俊目,清新明亮、大小适宜。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恰似明眸皓齿、美目盼兮,文情并茂,令人动容,使学生怦然心动,产生要写作文的欲望,乃至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想把作文写好。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培养学生思维的训练拓展学生的作文思路。

平时的作文训练是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对学生所谓的作文指导也仅仅是课堂上题目出来后在审题上的一些分析,或者是在行文结构上进行框架搭建的指导,殊不知这样的指导收效不大。这样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学生在动笔前的构思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阶段。所以,在动笔前给写作主体――学生以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尽可能广阔的思维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让老师所谓的审题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乐于思维,进行构思。

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暑假那些事儿》,学生的反应在预料之中:“啊!有什么呀,那么热,待在家里”“写作业,没啥事”“上补习课”,我就提醒他们不一定非要写学习方面的事,只要发生在暑假就行。有人就说“暑假的义工活动”,这下学生立刻就活跃了许多,一番讨论后,就有学生代表出来交流:“我们家刚种了两亩葡萄园,暑假除了学习最多的就是和爸妈在葡萄园里忙活,特别是采摘的时候,通常我们是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就起了,穿上长衣长裤钻在葡萄架下用修枝的大剪刀剪下成熟的葡萄,摆在摊位上或是装箱,一早上忙下来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可是爸妈还要在摊位前继续照看,葡萄园里还有其他的活要干,想想爸妈真是辛苦。”还有学生讲道:“暑假里爸爸的腿受伤了,可稻田里要打药水了,看着妈妈独自背起药水桶,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去,帮她提提水,整个过程持续了3个小时,手上起了水泡,脚酸得不行,结合自己平时的所为想了很多。”其他学生听了之后也议论纷纷,讲起在暑假中发生的其他事。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碰撞,这样既避免了老师指导的大包大揽,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思维,构思出独特的、具有个性的文章。

作文教学之路是不平坦的。在不断尝试的作文教学探索中,眼里、心里要有学生,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生为本。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变“苦作”为“乐作”,作文也才有可能由低效变为高效。

参考文献:

[1]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谈生本教育实验与教育走向生本.

[2]庄凉凉.浅谈语文课堂的生本教学.

[3]郭铁良.教好高中作文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4]刘群.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

篇(9)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可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在现代阅读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根据这一点,教师选取教学模式和方法,就要考虑给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在现代阅读课上学习的是母语,每个学生都具备认知前提,并非是从零开始,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而传统的教法往往忽略或低估了学生的认知前提。教师过多的或重复的讲解,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有负面效应。教师的教学应努力促成学生与教材的直接联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给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因此,笔者尝试了在现代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基本思想,以学生自读解疑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以自学提高现代文阅教学的实效性。

自读解疑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流程

呈现为:学生自读,提出问题——小组

讨论,商讨问题——师生共议,解决问题。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自读文本,提出问题

自读这个环节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是语言,语言首先是要把握语感,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和情味直觉的感知、领略和把握,语感是学生自己建立起来的,老师怎样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和认识。这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阅读教学策略,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有一定的感受后,再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发现兴趣点,找出疑难点,并力求找到解疑答案。

篇(10)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指明方向、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是一门教学艺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独出心裁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1、在课题中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课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多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主线、课文的思想……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如《用心灵去倾听》这篇课文,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教师不妨来一句:“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惑?”学生便会很自然地提出“倾听是用耳朵的,怎么用心灵去倾听的?”“谁用心灵去倾听?”“倾听什么?”“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学生提问,在课题质疑环节就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地呈现出来,可以使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2、在品读词语中质疑

“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准词语与它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用“换一换”的形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色彩、韵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的感悟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一位教师在教学《桂花雨》时,出示句子“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让学生讨论“浸”字能否换成别的字词。很快有学生说可以换成“飘”字,因为“桂子开花,香飘十里”。随后教师出示句子“整个村子都飘在桂花香里”让学生品读“浸”与“飘”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通过细细揣摩,学生得出:“飘”这个词没有厚重感,给人稍纵即逝的感觉;而“浸”字让人感受到整个村子包裹在浓郁的桂花香气里,带来了幸福与安详。一个“浸”字道出了作者对桂花树的热爱之情。

3、在赏析句子中质疑

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必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重点句、疑难句进行品析感悟,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句子容易使学生产生质疑,也是值得质疑的地方。如课文《一夜的工作》中,“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学生读了这些句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国家总理的夜宵为什么只有绿茶和花生米这两种普通而简单的食物呢?“数得清颗数”是什么意思?“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到底有没有增加花生米呢?这些问题的解决,能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生活简朴的高尚品质。

在赏析句子时,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也是不容忽略的。优美语句包含运用修辞的句子,是表现力非常强的句子,也是富有艺术特色的句子。如《林海》一课的句子,“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引导学生研究运用修辞的句子,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在标点符号中质疑

文章中的一些标点符号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教学时,如果教师注意挖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如学习《穷人》一课,文中多处用到了省略号,我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省略号?用法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作用?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使文章情感得到升华。

上一篇: 安全预防方针 下一篇: 保安日常管理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