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35: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老年护理常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安全反映护理质量,护理不安全事故是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发生于法律及规章制度范围允许范围中的损伤、障碍、缺陷与死亡,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治疗与康复效果[1]。老年病患者因抵抗能力弱、身体机能退化,且多伴有意识不清、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老年病患者生命健康。"五常法"应用于护理即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本次研究某院以"五常法"指导老年病护理,提升护理安全效用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60~83岁,平均(70.5±3.9)岁。脑卒中82例,伴有高血压80例,骨质疏松74例,高脂血症31例,冠心病30例,糖尿病28例。纳入标准:年龄≥60者,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老年病(如冠心病)者。据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①入院时行基础护理,按照常规护理路径,据患者病情,结合医嘱制定护理方案,给予治疗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②管理方法:遵照日常医院护理管理,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工作,执行常规查房、消毒、基护、轮班。
1.2.2实验组 ①常组织:以"五常法"指导护理工作,开展"五常法"教学,使护理人员了解"五常法"思想、方法、目的、标准,由护理部建立"五常法"护理工作管理小组,由各科室护士长建立各小组,制定、实施、反馈"五常法"护理标准;②常整顿:建立安全隐患目录,对医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整顿,排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防跌倒,对老年人常活动区域如病房、卫生间等区域定期检查,增加扶手措施,夜间保证适度的光线,树立安全警示标识;防坠床,合理设计病床,添加约束带等保护装置,妥善安置治疗设施,加强安全教育,叮嘱家属注意事项,夏日增加对凉席的管理;防走失,对于意识不清,记忆力较差患者,加强监护,增加人员识别标牌,必要时于楼道等公共场所添加监控设备;防窒息,加强对进食的管理,特别加强对家属的相关教育,告知患者细嚼慢咽,给予易吞咽食物,鼻饲时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及时吸痰等[2]。③常规范:据以往经验,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编制危险项目名录,设立警示标识,并时刻加强医护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对于宜活动,但体虚高龄患者,注意预防跌倒、拉伤,加强巡视,及时给予协助、督导,给予患者及家属相应健康教育,强调注意事项,务必使患者不逞强,科学合理的安排活动,并于活动时做好相关保护工作,如给予扶助、拐杖、防滑鞋等;对于有坠床、走失危险患者,如意识模糊、精神异常、痴呆患者,加强监护,促家属配合,繁复强调护理安全;对于易窒息患者,严格喂食,必要时可插管,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置误吸。④常清洁:在保障患者正常休息、生活前提下,对病房及周围环境常清洁,清除垃圾、脏物,创造高标准的护理环境;保持地面干燥,维持防滑材料设施的有效性,维护时树立警示标识;对厕所防滑垫,各处借力扶手,病床、轮椅制动设施、安全带,仪器等,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保持完好;对急救药品合理管理,记录种类、用法、用量、安置地点等,以方便、高效使用。⑤常自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管理者起到带头作用,积极执行"五常",总结经验,改善管理;分级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保证随时随地有护理人员调用,特别注意夜间管理;加强自我学习,制定内部学习制度,集思广益,团结协作,促进护理人员交流,不断完善"五常"内容、标准,查漏补缺。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病历资料,统计住院时间、基护次数,意外事故(摔倒、走失、脱管、误吸等)并发症、治疗结局等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
2 结果
2.1 住院相关指标 实验组人均住院时间、人均基护次数、人均并发例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2 安全事故及患者结局 实验组安全事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原为企业改善生产环境方法,本次研究应用于老年病护理中,注重安全管理,有效的减少的了危险因素,抑制安全事故发生,进而提升患者治疗及康复水平,抑制不良结局[3]。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常法"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五常法"大大的增加的了工作量,且高标准、高要求加大了工作压力,医院应酌情考虑实施。
参考文献:
1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背景
从21世纪开始,中国就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社会发展现实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与老年人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首当其冲的便是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3600万失能老人;2013年,失能老年人规模增加到3750万人;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1亿的失能老年人。这部分老年人群体缺乏独自照料自己的能力,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达到照料自身的需求。但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主力的时代到来,传统家庭照料的人力资源出现人力匮乏问题,我国几千年来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鉴于此,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也成为了老龄化趋势下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2西部地区老年人特点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建设设想
西部地区作为全国范围内老年人及其失能老年人比重较大的地区,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较迫切,但由于经济发展、财政压力、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展较艰难。尤其是西部地区失能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社区的占较大比重,需要从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特点的长期护理保险,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1西部地区老年人特点
2.1.1老龄人口比重较大。从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老龄化程度来看,重庆和四川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老龄化程度最高,分别高达12.4%和12%;与2017年测算的全国老龄化率平均值13%基本持平。
2.1.2老年人多集中在农村,农村失能老年人数量大于城市。《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5)》的西部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西部老年人中,农业户口占78.3%,非农业户口占21.4%。数据表明,在问卷调查对象中,大多数的老年人居住的地方是在农村社区(72.5%)。从城乡区别角度看,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5.0%和6.9%,农村高于城市。其中,农村轻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高于城市13个百分点,而城市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分别比农村高出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2.1.3经济发展较落后,老年人参保能力、意识弱。相较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经济实力不强。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西部地区城乡差距较大,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劳动能力弱甚至是没有劳动能力,经济实力大打折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参保能力相应的与经济实力成正比。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对于保险的短视行为严重,不能正确地评估自身照护需求。另外,传统非正式照料模式和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老人在观念上希望得到传统的家庭照护。
2.2西部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建设设想
基于西部地区老年人的特点,西部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经过不断的实践去完善,最后形成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适宜的长期护理保险。根据2016年国家人保部公布的15个试点城市,以成都、重庆、新疆三个西部地区省市为代表的西部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较于东中部地区发展滞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标准、长期护理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都还在不断地探索当中。笔者根据西部地区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西部地区关于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想,希望能给西部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意见。
2.2.1结合西部地区老年人特点,提供“订单式、组合式”照护项目。综合对长期护理保险有较大需求的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可以把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分为关怀型、医疗型、生活型、技能型;并且划分清楚这四种类型所对应的照料项目。同时,四种类型可以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订单式”、“组合式”的针对性的提供。关怀型的护理项目主要包括对老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关怀和慰藉,有效缓解以及治疗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医疗型的护理项目主要包括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等,这种类型的护理项目主要是针对失能程度低的老年人,不仅可以方便老人们及时得到治疗,也能减轻其所在家庭的照护成本,提升老人的幸福感。生活型的护理项目主要包括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这类护理类型主要是针对由于高龄或者慢性病导致的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技能型主要包括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护理项目,主要是针对有专业化护理需求的中度失能或者是高度失能的老年人,大多数由专业的护理机构来提供,老人们可以选择住进护理机构或者是护理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既方便失能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又可以优化配置护理资源,这四类护理类型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组合,真正把“订单式”需求落到实处。
2.2.2加强西部地区农村的护理人员以及护理机构的有效供给。由于二元结构的性质,城乡失能老年人自身的资源禀赋有很大差异。城市中公共产品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城市失能老人在寻求社会帮助中有更多的选择。而农村地区居住分散,传统家庭照料能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支持单一而且薄弱。在设计西部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现状,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制定政策鼓励养老及护理机构向农村地区发展,鼓励企业盘活农村闲置用地建造养老护理机构。除此之外,还应提供补助鼓励农村地区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向城市护理机构转移。
2.2.3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老年人保险意识。老年人群体存在着接受新鲜事物程度低的现象,对于长期护理保险这个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比常见的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等低得多。在保险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排斥的情况,在政策施行之前,应该通过公益讲座、知识讲堂以及各种宣传手段加强老人们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程度,打消老人们的疑虑。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性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132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心血管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8%)、PR间期(0.154±0.002)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数(908.16±85.62)、QRS波时限(0.072±0.005)s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在护理老年性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关键词 ] 老年性;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101-03
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科常见病、高发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大汗、呼吸急促等,如若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可引起心律失常、猝死等,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转归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该文2011年4月—2013年5月间选择66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32例老年性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诊断标准[2],均给予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常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25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69.21±2.14)岁。对照组男38例,女28例;年龄64~75岁,平均(70.13±3.05)岁。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其送进监护病房,并实施常规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床旁设置心脏除颤仪,备好急救所需药品,以应对突况。嘱患者减少活动,卧床休息。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①疾病护理:入院后立即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1~2L/min,低流量氧气可刺激患者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的现象,减轻疼痛程度。并遵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以控制心律失常发作,保证心肌血压供应,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4h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做好心脏除颤、气管插管准备[3]。
②心理护理:老年性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常发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患者常有濒死感。加上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与家属隔离,患者常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加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尽量满足患者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告之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并不可怕,经过治疗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讲解负面情绪对疾病的不利影响,可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③饮食指导:老年性冠心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提供优质蛋白,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餐进食不可过饱,少吃多餐,以免因过饱诱发心律失常[4]。急性期患者应暂禁食。
④健康教育:老年性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较长,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形成便秘;用力排便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加重了心脏负担,极易诱发心绞痛及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嘱患者进食适量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等润肠通便;疾病早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症状稳定后可酌情下床活动,注意锻炼幅度不可过大,以心脏能够承受为原则[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24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分析心电图PR间期、QRS波时限,参照1979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疗效标准[6],分为显效:患者疼痛、心悸胸闷症状消失,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减少>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减少50%~9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减少<50%3个等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60例,好转5例,治疗有效率(98.4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室性心律发生次数等比较
观察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数(908.16±85.62),对照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数(1104.12±12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5);QRS波时限(0.072±0.005)s明显低于对照组,PR间期(0.154±0.002)s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性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由于老年人各器官系统逐渐趋于老化,受凉、情绪激动等均易引起冠心病发作,诱发心律失常[7]。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控制老年人疾病发展,加强老年患者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用患者的护理干预,不同学者根据所纳入病例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张敏娟[8]选择142例病例展开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给予合理作息、药物是、心电监护、心理护理等干预手段,报道疗效优良率为82.92%(61/71),指出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的积极临床价值。该文以疾病护理、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健康教育整体护理方案,与张敏娟相比强调了饮食干预的措施,在疗效评价指标上,从痊愈、好转、死亡来评价,结果表明,治疗有效率98.48%(65/66)明显高于张敏娟所报道的82.92%,提示饮食护理干预有促进治疗效果的作用。这也与赵小峰[9]提出对冠心病患者加强饮食指导的观点相一致。
陈红丹[10]在分析老年冠心病瘵发心律失常危险因素时指出,年龄>70岁、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等均为老年冠心病病患者伴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疾病护理,加强心律失常心电监护,以及加强基础性的护理工作。周亚涛[11]撰文指出:患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病死率高达30%~50%,而发现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是预防的关键,治疗是基础,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障。该研究表明,通过整体护理干预后,明显降低了室性心律发生次数。进一步从心电图数据分析,观察组QRS波时限、PR间期等指标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疾病护理、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健康教育整体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室性心律发生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参考文献]
[1]周亚涛.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监护的监测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3):2080-2080.
[2]陈国伟,顾菊康,陈灏珠.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0-421.
[3]范玉兰,余全珍,张玉芬.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监护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07-108.
[4]Zeghichi-HamriS,deLorgerilM,SalenP,etal.Protectiveeffectofdietaryn-3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onmyocardialresistanceto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s[J].NutrRes,2010,30(12):849-847.
[5]胡红达.综合护理干预对伴抑郁症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84-86.
[6]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05-216.
[7]蒙建泓,黄庆文.通心络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69例[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302-303.
[8]张敏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营养保健,2012(9):3333-3334.
[9]赵小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大家健康,2013(12下旬刊):249-250.
1 原 因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脏器的退行性改变,肠道功能低下,肠道的消化、吸收、分泌、顺逆蠕动等功能出现紊乱,一般成年人能消化的食物在老年人的胃肠内可能不易消化。这些未完全消化的团块成年人可顺利排出,老年人则可能排不出,而因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老年人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蠕动无力,又有习惯性便秘,食物残渣聚集成粪块也可引起肠梗阻,此外,老年人如伴有其它疾病,使胃肠道的分泌蠕动进一步降低,也是诱发食物性肠梗阻的因素。
2 危 害
应激心理对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的影响极大,由于心理失衡-行为消极-心身防御机能低下-疾病加重。
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是血压升高的因素。不良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展极易形成负面影响。这类患者大多性情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感、多疑、焦虑、紧张、忧虑和烦恼,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控制过程失调,血管收缩中枢兴奋灶占优势,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和外周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现在许多学者认为,紧张的信息刺激先使下丘脑兴奋,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在紧张的心理因素下易导致新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为此,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整体医学、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护理措施
控制应激心理因素,在护理方面要求做到:①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床铺整洁、松软、舒适,安静、无噪音。②医护人员仪表端庄,衣帽整洁,行为举止大方得体。③及时向患者及亲属详细介绍医院内环境及病房的各种护理设施以及我们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④护士应主动、热情、友好地介绍自己,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拉近护患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应耐心细致,动作轻柔。⑤杜绝在患者面前谈论与病情有关的刺激性言论。⑥对患者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倍加细心,服务周到,不要让患者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向患者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⑦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该病的健康教育,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并能充分掌握疾病恢复期如何进行自主的科学锻炼,从而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自信心。
调节患者的心理平衡,在护理过程中认真做好分析研究,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护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和精细的心理护理技能。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终身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说明坐位或平躺时起立,动作要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避免突然起立,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1]。
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易紧张、激动,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而诱发并加重心律失常[2]。老年患者病程长,病情进展快,一人身患多种疾病,多次反复住院,住院时间长,思想顾虑多,常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护士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取得患者合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生活,不要过度兴奋,激动或发怒。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焦虑及各种不良刺激。音乐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调节作用,要鼓励患者多听音乐,陶冶情操。
护理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扩展知识领域,才能适应患者的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71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lderly in Changchun
LIU Yin
(Changchun Medical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031)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 life and economic levels,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elderly. And rapid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into an aging population stage, predicts 2050 seniors will make up more than 3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1], pay attention to the elderly is concerned about their future. Life satisfaction is an important psychosocial variables, you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in the elderly, nursing home for the elderly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elderl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are briefly discussed, Changchu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lderly care levels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Keywords old people; Life satisfa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月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市两所老人院的413名老年人发放标准化调查问卷。研究对象均为已在老年护理院居住两年以上,愿意参加此项研究,口齿清晰、回答问题无障碍,年龄大于60周岁的老年人,收回有效问卷397份,有效回收率是96.1%。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量表两部分组成。(1)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经济水平和居住形式。(2)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量表(中文版)②由范肖冬等人1981年修订,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库伦巴赫系数为0.798,共20个题目,其中正向题目12个,负向题目8个。每题的选项为同意、不回答或不清楚、不正确三项,正向题目的计分方式依次是2分、1分、0分,负向题目计分方式反之。总分40分,总分越高说明其生活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有效问卷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描述和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
调查发现长春市老年护理院的老人生活满意度最高分是39分,最低分12分,平均得分(23.16?.24);其中224人总分大于20分,占总人数的43.7%。与其他城市相比,云南省个旧市老年护理院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22.60?.63),③吉林市社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22.94?.65),④可见老年护理院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2.2 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水平、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形式等因素均可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不仅是他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自我感受,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体现;尤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子女照顾老人的精力有限。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越低,这与毛富强⑤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耐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很容易因为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小事而烦恼、抱怨。调查的397名老人中,有106人身体状况良好可以自理,并能够坚持参与护理院组织的广场舞、太极拳等锻炼,这些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26.05?.21)最高,建议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度的制定锻炼计划,戴群等人调查发现集体形式的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提高其生活掌控感,提升生活满意度。⑥
居住形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主观指标之一,老年人因为空闲时间较多,有时会觉得孤独,有心事需要诉说对象,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在15%。⑦以上独居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最低(17.24?.26),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即心理压力越大的个体生活满意度越低。⑧所以婚姻状况中有配偶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最高(25.85?.69),如果子女周末或节假日能经常来护理院看望老人,更多地享受天伦之乐,生活满意度明显有所提升。无论选择哪种居住形式,只要老人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较好的经济条件不仅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物质保障,对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产生影响效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水平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指数的最直接原因。⑨经济收入越高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越高(P
4 小结
长春市老年护理院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中等水平,仍有可提升空间。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水平、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形式等因素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如果子女、亲人、朋友及整个社会支持系统都来关爱老人、尊重老人,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消除城市老人与农村老人、高收入水平老人与低收入水平老人之间的差距,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长春市老年护理院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会有所提升。
注释
① 冯利芳.关爱空巢老人[J].青春期健康,2010.1(6):8-9.
② 汤倩,葛明贵.芜湖市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4.3(28):183-189.
③ 杨芳,何小丽,孙蛟,杨润玉,吕雪,等.云南省个旧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5(26):462-464.
④ 杜瑞红,董莉萍.吉林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262-264.
⑤ 毛富强,李振涛,候洁,宋振强,等.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4(6):413-416.
⑥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67-72.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如图1所示),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00年所有的OECD国家老年人口都超过了10%。20世纪90年代,在许多欧洲国家,独居情况占了所有家庭的1/4,在丹麦甚至达到了45%②。根据OECD官网预测,2050年OECD国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将会由2010年的4%增长到10%以上,超过60%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疾病等因素需要长期护理服务;在长期福利服务支出方面,2010年OECD国家的GDP的1.56%专门用于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支出。如果将私人支出考虑在内,那么这一比例将提高0.67%,而且比重随着老年人增多还在不断增加③。总的来看,失能、高龄老人的增多以及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支出的比重和成本居高不下等困境严重制约了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因此,如何缓解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造成的巨大压力,降低护理服务低成本,提高护理服务供给的效率,实现护理服务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各国政府思考的重要议题。总的来看,主要OECD国家的老年人护理服务制度经历了“去机构化”的历程,并正在“走向社区和家庭之间权衡,以便形成最优的照料模式,以最小的社会成本为老年人提供最优质的照料服务”④。
1. 去机构化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主要实行的是机构养老,“院舍化”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非常低下,甚至出现了很多“非人性化”的虐待老人的案例,因此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反思。“去院舍化”运动主张老年人应该重新回到家庭和社区,从而接受更好的养老服务。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去机构化”的呼声和行动开始席卷英国的养老服务事业,社区照护在实践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社区照护”(care in community)(Bayley,1973)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⑤。在美国,1957年制定的 《社区精神保健法》正式拉开了美国去机构化政策的帷幕。无论障碍的种类和程度如何,把以前在医院及大型机构中接受不适当服务的保护对象转移到社区,以社区为中心提供各种精神、社会康复服务的社区精神保健成为普遍方式⑥。在北欧,许多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社区养老,社区照护服务的功能和范围都开始不断扩大,例如丹麦成为了第一个社区护理服务的比例超过机构服务的国家,瑞典的居家照护服务供给数量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峰值。
2. 就地养老
就地养老(aging in place)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涵盖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这种养老模式以家庭或社区为依托,二者在最大程度上寻求力量的平衡,共同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在日本,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比较强,因此就地养老侧重于以家庭为依托,社区主要提供服务设施和人力,帮助家庭护理、康复、保健一体化。例如,日本一个“综合社区服务”的模式已被引入公众长期护理保险(LTCI)系统,帮助就地养老,日本2005年修订的LTCI法增加了很多规定,以帮助社区居民更好地实现就地养老,包括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普遍支持中心以及建立一站式家居照顾服务小团体客户和小规模住宅护理设施等社区养老服务被引入LTCI程序{7}。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和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因此老年人虽然也生活在家庭中,但更多地依靠社区来提供社会化的服务。
3. 由社区照护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的福利危机,“在社区照护”开始转向“由社区照护”(care by community)。政府开始引进社会资金,人们可以从私人和志愿部门购买老年人照护服务,政府不直接承担照顾老年人的责任,而是通过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方式,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的直接照护场所开始转战到家庭之中。社区照护已经成为一种应对危机、节省照护支出、应对照护费用昂贵的管理方法,最终演变成家庭照护{8}。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开始建立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开始在很多国家推广开来。回归家庭和社区,通过市场化的改革路径,减轻政府的责任,成为一种务实的选择,多元化的主体开始正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二、OECD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模式的经验
OECD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在加强多元主体交流和协作,整合正式护理资源和非正式护理资源,提高老年人护理服务资源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 通过立法引导老年人护理服务资源回流社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OECD国家就先后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展了制度化的长期护理实践。例如以色列、奥地利、德国、英国、韩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障的相关法律,这些法律明确了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起对失能、失独等老年人群的照护责任,应当整合家庭、社区、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贯生命过程的照护。而社区恰恰是连接家庭、政府、社会的纽带,因此,大力发展社区照护成为各国长期护理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
日本2003年修订的长期护理保险法通过增加长期护理机构中使用者的住宿费来降低机构照护的比重,引导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由机构供给向社区转移,通过减少机构服务高于社区服务的补助来鼓励老年人使用社区照护⑨。2000年英国出台了《照护标准法》,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不断充实社区照护的力量,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加强各方合作和筹资的照护基金结构,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混合福利经济供给模式。1988年以色列《社区长期照护法》促使原来分散的和单独预算的服务项目成了法律授权的全民福利制度,增加了居家照护组织提供的资源量。1994年奥地利《联邦长期照护津贴法》加大了对社区和家庭照护津贴的补助力度,通过建立居家照护津贴制度来遏制护理费用的过快增长。
2. 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老年人护理服务的水平
(1)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的需求多元化决定了长期护理服务的提供必须要有多个主体、多种设施参与,以社区为基础能够有效地连接各个服务提供者,构建一体化的、连续性的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削减福利支出,英国等福利国家开始引导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部门、医疗服务部门参与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使得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部分责任转向私人和志愿部门,实现了护理服务资源供给的多元化。目前,英国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主体之间正朝着“不断协调、互动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既分权又整合的发展趋势,不是一味地强调民营化引入市场机制,而是向着强调质量、绩效以及最佳价值的方向发展,强调建立社会正义与政府绩效混合式的社会服务体系”⑩。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来源的多元化扩展了长期护理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到了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使得服务过程的每个“结点”都有相关主体的参与,加之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协同,极大地提高了照护服务一体化的水平,老年人在社区内就可以享受到其需要的各种需求,而不需要再去其他机构、医院接受相关服务。
(2)社区“医养结合”水平的提高
“医养结合”实现了急性护理和长期护理的一体化,有利于避免照护资源的浪费,实现护理服务资源的最优配置。美国的PACE方案是医养结合的典型项目,该方案是美国政府专门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实施的医疗项目,其整合了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财务资源,提供完整的医疗和长期照护服务,包括门诊、住院、保健、社区和机构照护,能够使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可以居住在自己的社区里,保持尽可能的健康的同时使他们能保持一种独立、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11}。丹麦建立了完善的护理预警系统,政府和医院通过签订合同,成立专门的老年医疗服务组织,对居住在家里的老年人实行追踪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英国的CART(社区康复小组)和法国的CLICs等机构有效地推动了一站式医疗和照护服务。在美国,社区护理服务随着医疗护理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类型,依据自理程度的不同,美国的养老社区包括独立居住社区、协助护理社区、特殊护理社区、活跃长者社区、持续照护养老社区等,不同的社区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层次不一样。老年人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的变化、精神状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状况的社区居住。目前,全美共有1 900处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CRC社区),但82%为非盈利性组织所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养老院转型而来的。对于盈利性的养老社区运营商来说,生活协助型社区的占比通常在50%以上,而CCRC社区占比一般不到10%{12}。在日本,社区提供的是综合化的护理服务,一个“综合社区服务”的模式已被引入公众长期护理保险(LTCI)系统。
3. 通过标准化建设和质量监督提高了老年人护理服务的质量
(1)社区护理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OECD国家长期护理服务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定的标准化和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标准化两个方面。通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者进行相关的资格评估,并根据相应的评估标准来提供相对应的服务,能够发挥出护理服务资源最大效用。在澳大利亚,由政府资助、卫生部指导,全国先后组建了200个老年照护评估团队,通过对老年人医疗、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向老人及护理者推荐适合的护理服务机构或项目,也可根据需要直接把老人转诊到合适的居家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者建议中止、改变护理方式等{13}。此外,如表1所示,在护理服务给付方面,OECD国家实现了严格的标准化,奥地利、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等国家都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标准制定主体、标准监测主体等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安排,同时规范化的长期护理服务的标准框架体系等被制定用来对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进行评定,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或第三方部门进行标准化的评定,这样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质量。
(2)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监督
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长期护理保险的标准,明确了商业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并要求保险补助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社区护理服务适用于商业护理保险的也不例外。在德国,照护基金会是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机构,该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负责包括社区在内的照护服务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此外,长期照护保险法设立了一个分别代表联邦政府、州政府、长期照护基金委员会、卧床和非机构照护提供者组织的联邦长期照护委员会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各项事物进行监督{14}。在日本,长期护理服务的运营和管理具体有市、町、村负责,中央政府设定了长期照护服务的价格和数量,并决定了每一个级别的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数量,护理保险审查委员会对相关资格进行认定,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对居家照护的服务设施进行审查。此外,日本还建立了照护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第三方评估体系也正在建设之中。在德国,健康社会和消费者保护部对长期护理服务的事务进行监督,同时接受消费者的投诉等。如表2所示,主要OECD国家在照护服务提供主体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照护服务的供给主体必须通过相关资格的鉴定或者必须在相关部门实行登记,政府和专业组织是社区护理服务标准的制定主体,服务提供者需要接受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社会保险给付的项目也都需要提前或者强制检查协议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三、OECD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模式的启示
结合发达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典型经验和做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就是要以社区为基础构建综合化、一体化的护理服务体系。社区综合化护理服务体系的特点是“在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统领性、群众的主体性以及社会的协同性作用。它以社区养老机构为支撑点,将辖区内的家庭养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等形式整合在社区这个平台上,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心理健康等综合而全面的养老服务,努力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的养老服务问题”{15}。
1. 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护理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护理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钱紧”、“人少”、“资源少”三个方面,随着失能老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的增多,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存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最急迫的任务在于最大限度地弥补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历史欠账,实现“应护尽护”。
(1)以社区为平台构建综合化、多层次护理服务内容体系
从筹资来源来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包括救助式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保险式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商业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基础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是综合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它能够有效综合机构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服务。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多层次照护服务体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救助式、保险式、商业式的长期护理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救助式、保险式、商业式的护理服务的内容的范围,从而提高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量。首先,要提高社区救助式护理服务的水平,政府要提高护理服务的补贴额度,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志愿者参与社区护理服务等;其次,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法,有效地把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的引向社区;最后,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项目主要应用于医院护理服务和机构护理服务,社区和家庭护理服务的产品和适用范围则很少,因此,加大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社区的转换和应用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社区护理服务供给体系
在主要的OECD国家,人口老龄化使得政府产生了严重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负担,为了有效地削减政府的福利开支,政府开始重视福利供给的市场化、私有化,通过政策引导志愿部门参与到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中去。结合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现状,同样需要实现护理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尽管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例如2012年以来国务院、民政部先后出台了《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民发〔2012〕129号)、《商务部、民政部关于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机构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商资函〔2013〕67号)、《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民发[2014] 第81号)等文件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但总体来说,目前这项工作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社区供给体系还需要在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的基础上,消除阻碍社会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社区护理服务的障碍,通过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解决好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单位分割、部门分割、行业分割等问题,实现社区服务供给的综合化、一体化。
2. 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医护结合”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1)以社区为基础整合医疗护理和社会照护资源
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长期护理服务内容供给的多元性、多层次性,老年人在社区照护既需要提供做饭、换衣、洗澡等生活照料服务,也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以及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然而,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服务水平偏低,社区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而专业的医疗护理则不得不去医院和专业的护理机构,这不仅增加了护理的成本,更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相对来说,以社区为平台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由于部门分割以及各类型机构在价值观、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无形中加大了整合的难度。以社区为平台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就是要整合医院、护理机构的功能,解决医疗体制和护理体制的分离问题,需要加强卫生部门的功能整合,打破传统的利益束缚。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大医疗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公立医院建立与医疗部门整合的服务体系,例如建立医生和专业护士定期、定点进入社区的服务机制,加强社区护理和医院护理的定期交流。其次,应当整合急性护理和长期护理的衔接机制,医院在急性护理完成后的长期护理服务需要社区和医院共同承担。
(2)以社区为平台的“一站式”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55-02
重庆市直辖以来,人口总量持续稳步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占比排名全国第一标志重庆市已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高且多为慢性病、大病或重病,致使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处于失能状态,生活无法自理。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便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完全依靠家庭照料,一方面子女与老年人分居、家庭规模小型化的现状使得家庭照料逐渐弱化,另一方面这种家庭照料也是非专业的、不完善的。这意味着长期护理将成为一种必要的护理方式,而长期护理保险则是为解决长期护理的高额费用而形成的保险形式。然而现有保障制度无法提供长期护理相关方面的保险。因此,本研究认为重庆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非常迫切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重庆市中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研究。由于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经济较发达的主城区、一小时经济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渝东南北两翼随机各抽取两个区县。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66份,问卷回收率为99.7%。调查对象中,年龄在30~40岁82名,41~50岁109名,51~60岁62名,60岁以上108名。性别:男155名,女206名;居住地区:城镇262名,农村99名;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3名,初中109名,高中/中专86名,大专/本科及以上63名;工作状况:在职139名,内退8名,退休79名,其他135名;职业:事业单位职工及公务员81名,企业单位职工102名,自谋职业51名,无业(待业)26名,务农70名,其他31名;居住类型:一人户21名,二人户53名,三人户124名,四人户及以上163名。
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及预调研,最终形成《重庆市中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工作状况、职业及居住类型;第二部分为调查者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购买意愿与支付能力。此外,本研究通过对社保专家、商业保险专业人员进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咨询,同时对访谈对象中的典型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方面,所有资料经过严格复审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主要为频率描述。
二、研究结果
(一)购买意愿
1.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整体状况
在361份总体样本中,100人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占总人数的28%;143人选择依情况而定,占总人数的39%;其余的118人不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占总人数的33%。
2.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的具体分布情况
(1)各年龄段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
60岁以下年龄段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更大,尤其是30~40岁、41~50岁段。该年龄段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超过1/3。这预示我们不仅要把长期护理保险这一产品对准购买意愿强烈的中年人,更应关注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的需要,并努力将之转化为现实需求。
(2)各文化程度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
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人们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购买意愿越大。其中,大专/本科及以上、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人群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分别占38.10%、33.72%,均超过1/3。这体现良好的教育使高文化人群更容易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价值与必要性,从而提升了他们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接受程度。
(3)各工作状况及职业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
不同工作状况中在职人员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最大,占37.41%。其中,自谋职业者、企业单位职工、事业单位职工及公务员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有需求的人数比例各为37.25%、28.43%、35.80%。这从侧面反映出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与支付能力的关系。在职人员有稳定的收入也就对长期护理保险有购买的意愿,而对于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则无能为力。因此,长期护理保险需要国家、企业、个人等多方投入,才能尽可能满足各个阶层、工作状况及职业的人群的需要。
(二)购买能力
通过调查得知,在家庭人均月收入为3 000~4 000元和4 000元及以上的人群中,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比例较大,分别达到45.16%与43.33%。同意自己有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费用能力的人群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购买意愿更大,达到该类人群的66%。由此可得高收入人群与有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费用能力的人群更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
重庆201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532.4元,消费性支出13 335元,医疗保健982.7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 276.7元,消费性支出3 624.6元,医疗保健242.6元。可见重庆居民的卫生消费水平并不高,特别是农村居民。可见购买能力较低导致重庆市长期护理保险需求不足,选择适合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关键。
三、结果分析
由上述结果可知,重庆市面临长期护理保险需求不足的现状,仅1/3的调查对象有意愿购买,1/3不愿意购买,其余处于徘徊阶段。且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工作状况人群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研究发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
(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缺乏
自2007年以来重庆市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重庆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也面临受益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对于老年人与失能患者,现行的保险根本无法为他们高额、长期的护理费用提供保障。而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重庆,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及相关制度仍处于空白状态,硬件的不足导致潜在的需求人群仍然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因此,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补充、完善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应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长期护理保险宣传的不足
对保险产品的选择,影响人们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是对保险及其价值的认识。通过需求现状分析,发现大部分本应需要长期护理保险的人群都处于不愿意或不确定状态。这种有效需求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长期护理保险价值的认知不足所造成的。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有长期护理保险,致使人们并未想过通过保险这种形式降低疾病风险,提升生命质量。因此,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认知度,是将长期护理保险的潜在需求凸显出来,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的必经之路。
(三)支付能力不足
在重庆市中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能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均月收入越高的家庭,越有能力负担保费,其购买需求也就越大。这反映出只有在购买意愿与支付能力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有效的需求。而重庆市正处于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这一方面阻碍了长期护理保险需要转化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对长期护理保险事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费用负担与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关键。
四、长期护理保险构建政策建议
(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类型的选择
由于老年医疗保障产品的提供具有准公共品的特点,所以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障的一部分。具体方式可参考国际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普遍采用的形式,并结合重庆市现有医疗保障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探讨。目前国际上提供长期护理保险主要采用的制度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单独作为法定的护理保险制度;二是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三是实施基本以实物给付的护理服务制度;四是实行以公费负担的护理津贴制度。
(二)承保范围及保障水平
在长期护理保险的承保范围方面,主要应考虑患病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两大健康因素。相关统计显示,重庆市2010年医院出院病人年龄别疾病构成中,出院的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共计104292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71.09%;肿瘤患者共计5147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40.29%。此外,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等慢性疾病都占有较大比重。这些慢病患者及失能老人需要长期的护理与照料。在保障水平方面,则应根据参保人的综合健康评估状况进行分级护理。我国的老年长期护理分级标准始于2001年出台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我市应对其进行借鉴和完善。如在级别判定的详细标准上应充分考虑其患病情况及生活自理情况,并对痴呆老人等的护理级别做出明确规定。
(三)拓宽筹资渠道
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初期,筹资方式的选择极为重要。我市可采用政府、单位、个人、社会的多渠道筹资模式,体现互助共济原则。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应充分发挥个人的力量。例如,现在我国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消费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可以采取通过年轻时的预先储蓄方式为老年护理养老积累一定的资金;另外针对已经进入老年的人,可以借鉴国外比较受欢迎的反向抵押贷款的做法,尽管受到传统观念及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的限制,但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备选方案。以达到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水平的目的。
(四)加强社会公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
增加公众对长期护理与长期护理保险的了解与认知,使人们认识到长期护理保险对改善失能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更多人接受长期护理保险。为使人们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价值与重要性,必须将宣传落实到个人与家庭。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家庭结构,不同职业方向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宣传。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中年人,可以采取较专业的宣传方式,着重介绍保险产品本身;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可以采取较易理解的宣传方式,着重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功能等。
五、讨论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历史原因,农村老年人口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较城市老年人而言,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更为突出。随着重庆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设计覆盖城乡的长期护理保险是难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带来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在保障范围及水平等方面有所不同。同时考虑城乡差异和社会公平,力求使长期护理保险,在保障资金允许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群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仅仅是重庆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的一小步,需要更深入、多角度的展开。
参考文献:
[1]荆涛.长期护理保险[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铭.老年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窒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均符合WHO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男19例,女11 例,年龄65~85岁,其中80岁以上者7例,平均(70.5±10.6)岁。按美国纽约心血管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10例,Ⅳ级2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强心甙、硝酸酯类药等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中详细观察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变化。持续心电、血压监护,详细询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和可能不良反应的症状。有无乏力、呼吸困难或咳嗽、心悸、晕厥、感觉异常或无力。并在治疗前后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表现以及12导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变化。
2 护理
2.1 合理安置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或坐位。患者的衣物、盖被应宽松。以减少憋闷感。吸氧可减轻呼吸困难,氧气应保持一定湿度,对不同原因的呼吸困难应给予适当的浓度和流量。合理饮食,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应少量多餐,尤其注意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夜间发生左心功能不全。适当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食用高脂肪、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加重心力衰竭和诱发心律失常。另外,避免情绪激动、过劳,均能防止加重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律失常。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在Ⅲ级和Ⅳ级者,须严格卧床休息并取半卧位,并加强皮肤护理,同时协助翻身、排便及做好下肢护理等。以预防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待心力衰竭纠正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2 心电监护
2.2.1 心电监护内容 选用带除颤器的监护仪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电极片应避开心脏听诊区、心电图胸前导联的位置以及电除颤部位。要求护士应熟悉监护仪的各种性能,在心电监护中能鉴别各种心律失常并及时做好记录,必要时心电图检查。注意应在监护仪上设定心率报警范围,以便在严重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时及时报警,当发生频发、多源、多型、成对、连发或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以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为高危心律失常的先兆。护士要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迅速报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2 心电监护中常见的问题 (1)心电监护与心电图描记相结合。由于电极接触不良及干扰,患者改变,选择无过滤监护模式,心电监护显示心率不准确或误以为心律失常;或由于患者活动、电极接触不良、仪器的抗干扰功能下降,出现难以识别的紊乱图像时,可以作十二导联心电图对照。(2)如示波出现的干扰波与室颤非常相似,应去看患者神志与实际情况。(3)仪器感知功能不良:当心电图T波较高时,仪器会把T波感知成R波,显示的心率比实际心率高出一倍;当R波电压高低不一时,仪器有时只感知电压高的R波,显示出来的心率低于实际心率;当低电压时,仪器有时不能感知,误为停搏报警,应调整波幅。(4)血压数值的高低与测量的部位、袖带的松紧度及有关,对持续血压监测的患者,护理人员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
2.3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除心电监护外,还应严密监测意识、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注意患者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等,记录24 h出入量。老年人心力衰竭症状多不典型,有时甚至无任何症状而突然发病,夜间应加强巡视,因左心衰竭多在夜间发生呼吸困难。对意识障碍、疲乏无力和白天阵发性呼吸困难者要高度警惕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以防病情恶化,并详细记录。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尿少、烦躁不安、脉搏细速、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压变小等表现,预防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2.4 药物治疗的护理 注意用药方法及药物不良反应。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多为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通道常规用药,另一条给予抗心律失常等特殊药物,静脉滴注药物时尽量用输液泵调节速度。
2.4.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护理 常用药物为胺碘酮,住院期间多是静脉应用。推注抗心律失常药物速度均衡,不宜过快,边推注药物边观察心率和心律变化。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不仅病情危重,且于接受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期间可因给药不当而加剧病情。静脉注射时严格掌握速度,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及血压,注意用药前后及用药过程心率、心律、QT间期等的变化。静脉注射过快易导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用药期间,正确记录药物起用、终止时间及剂量,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时的不良反应,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以及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向医师报告。并予以相应处理。静脉注射给药时。以选用中央静脉导管为宜,药液浓度超过3mg/ml时,易致外周静脉炎。用微量泵泵入维持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规范微泵操作程序,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 其它心力衰竭药物的护理 关于洋地黄类制剂,老年人对该类药物耐受性差,且要掌握个体特点及耐药差异情况。注意脉率及节律的改变。同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食欲不振、呕吐、腹泻、黄视、乏力等毒性反应,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暂时停止用药。应用利尿剂应准确记录患者出入液量。并注意患者有无力、精神萎靡、嗜睡、表情淡漠、抽搐、腹胀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应用血管扩张剂时,须注意有无头痛、心悸、低血压等,给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滴速及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2.5 心理护理 向患者简要介绍本病的救治措施及使用监测设备的必要性。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技术熟练、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以减少误解。必要时可以留亲属陪伴患者。老年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易因病情严重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会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进一步限制心室充盈,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机体缺氧状况加重。需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随时沟通和交流病情,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另外,老年患者易产生孤独感,具有自尊心强的特点,在向患者介绍有关心脏病的知识时,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为主,并根据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老人,采取不同的说服引导,从老人的兴趣点入手,解除其心理负担。设法消除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34-01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在临床系统治疗后预后效果不佳,大部分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处于结肠癌的进展期,在施行手术根治术之前已经存在转移或复发的情况[1]。随着近些年结肠癌发病率不断提高,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已经处于中晚期,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近些年对于结肠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2]。并且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十分重要,做好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结肠癌手术老年患者施行询证护理的具体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开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普外科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癌,无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无肠梗阻表现。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536岁,手术切除部位左半结肠19例、右半结肠21例、横结肠5例;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41岁,手术切除部位左半结肠20例、右半结肠22例,横结肠3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手术切除部位等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帮助患者禁食、灌肠、导尿,在手术后对患者施行胃肠减压、营养护理、抗生素预防、引流管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型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并引入循证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3]: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恐惧、悲观、焦虑的心理,不仅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也会在手术中绕手术,导致手术失败。在术前进行沟通交流,并且配合社会支持系统,护理人员可通过多学科的知识调动患者和家属的治疗积极性,并正面配合手术治疗,对于还不知道身患癌症的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注意保密。②对患者进行癌症相关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感,护理人员应该与家属积极沟通,让家属和患者逐渐接受疾病的存在,通过渴望和期望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开展直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的形式开展,宣讲的重点为患者及家属,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后配合的相关注意事项,例如术后如何翻身、下床活动、进食、恢复锻炼技巧等。让患者和家属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在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时得以配合,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也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可有效缩短医患沟通的距离和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率。③术前进行饮食护理,禁水时间较长会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质量,建议在术前1天可进食少量饮食,在手术前晚进食流质饮食,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3小时禁水。结肠癌患者在手术前1天进行肠道清洁,避免在手术中术野受到污染,也防止术中感染的发生,在术前6小时服用和爽粉,术前晚进行肥皂水清洗灌肠。术前15-30min对患者放置尿管和胃管,减少患者因过早放置带来的痛苦,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配合整个手术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在术前后对患者加强观察,让患者感受到整个手术过程均有护理人员照顾,增加患者安全感。④在?g后也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除常规临床护理外,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及生命体征情况,注意病房环境的整洁舒适,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帮其恢复舒适,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工作,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减少患者因疼痛出现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消除患者不良紧张情绪,对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衡的可及时补充水分,术后在排气后尽早饮食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肠道蠕动和肠道血流量,有利于长到功能的恢复,下床活动可帮助消化功能恢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可从小到大,逐渐开展,运动应在患者身体可承受范围内,在术后3天后才能进行下床运动。对于创口较深较大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增加腹压导致创口扩大,应告知患者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不但可加快术后恢复还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争取得到患者的配合。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容易出现腹腔内出血,应保证腹腔引流管通畅,加强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各种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对患者腹部切口的敷料渗出液和渗血情况也应密切观察。待患者术后排气后可恢复饮食,腹腔管内出现粪水样物应怀疑吻合口瘘的出现。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回复后,应经过主管医生和护士的同意,在科学指导下恢复饮食,初期为流质饮食,逐渐过度到半流质,到普通饮食,饮食成分组合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避免出现食用粗纤维食物。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高张力出现吻合瘘,禁止摄入刺激或辛辣食物。在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管颜色、渗血、性质等情况,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痛、腹膜刺激情况,如有发生应立刻告知医生。在术后三天的时间里密切观察造口处肠黏膜的血运恢复情况,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防止肠内容物与皮肤接触,观察皮肤是否出现水泡、充血、湿疹等,如发生造口感染、堵塞、脱垂等及时告知医生,重新处理。并告知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造口袋的方法,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13临床评价在患者出院前由护士长组织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采用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4],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l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满意度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构成,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构成,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