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实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8 09:35: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宏观经济与实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宏观经济与实践

篇(1)

作为教育部1990年正式确定的本科基础课及核心课,宏观经济学是管理类和财经类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该课程是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及方法,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阐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模型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启发学生研究经济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对宏观经济领域问题的判断及分析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2]。

 

基于课程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开设宏观经济学全英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全球化经济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掌握更多的以英文为载体的国外先进的经济学原理,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媒介捕获国外先进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真正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能力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

 

然而目前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参考用书,缺乏英语语境下的本土经济学理论及案例[3]。其次,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其所涉及的众多原理大多采用了抽象分析方法,内容晦涩复杂[4,5],同时理论还在不断更新,加之英文术语和语境的适应障碍,给初学者尤其是缺乏社会与经济实践的学生而言带来了不少困惑与学习的困难。第三,全英课缺少合适的反馈机制,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不够。如何保障学生能在英文环境中学透宏观经济学知识,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平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经济学专业素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自2012年开设工商管理国际班以来,将宏观经济学课程全英课列为核心课程,采取立项形式对宏观经济学全英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一、提升全英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全英课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英课程授课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英文水平。基于此,笔者所在学院2012年开设工商管理国际班之前已开始进行相关教师的储备,一方面引进具有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知识过硬且英语水平优秀的年轻教师,另一方面从已有宏观经济学教师团队中选拔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业务骨干参加进修和培训,包括国内进修和课程培训以及境外研修:学院每年给予教师至少6000元/ 年的国内进修资助,并且每年选派并资助6名中、青年教师到境外进行课程研修及学习,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增加专业结合英文的实践机会。2014年度笔者即获得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研修,系统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及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同时,为了增强教师进行全英授课的积极性,学院通过试讲和竞赛形式进行全英课立项,以项目为推进力,引导宏观经济学主讲教师竞聘全英课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全英课程进行全面追踪,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加强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能力。

 

二、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一)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互动活动之一,尤其对于英语类课程,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点的掌握效果[6,7],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宏观经济学全英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英语水平、知识程度、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提前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原则,保持组内能力交叉,组间能力一致。作为教师,不同于以往“守门员”的角色,不再决定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何种知识,而主要是起“助产士”的作用,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指引并允许学生在准备期自主发掘资料,帮助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挖掘更深刻的思想。而在讨论课中,教师尽量避免成为评判者的角色,尽量成为讨论的推动者和协调者。全英课共分为5次讨论课,每组人数为5人,实行轮值组长和成员职责轮换,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均得到体验,增强其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包括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组内成员间的分工、讨论设计均有各轮次组长分配。鼓励各组之间在他组论述基础上引入新的信息进行深入探讨,不断拓展话题。小组讨论评价以学生个体和小组综合得分为最终得分,学生个体得分分为组间得分、组内得分和教师得分,评价包括发言内容、发言响应程度、提问以及资料搜集等;小组得分主要是以成员合作、组间竞争为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合理的评价设计,尽量使得对每位学生的评价合理化。

 

通过小组讨论,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获取经济学知识的途径,完善了个体在具体问题上知识层面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主体能力,将学生的思考层次从现象观察引导至深层次的理论思索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求,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并且较多地运用了抽象的分析方法,其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及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8,9]。同时,宏观经济学又是对社会经济时间的提炼和总结,其内容涉及到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问题,因而与现实的联系尤为紧密[1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而又与生活贴近的案例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可以在增强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启发学生通过现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更利于学生通过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领会和掌握经济学的本质,牢固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对于宏观经济学全英课而言,目前在案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英课采用的是英语授课,因此任课教师大多直接选用一些国际主流教材,如采用曼昆教授最新修订的宏观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常直接采用该教材配套的案例进行教学,而这些案例大多是国外的经济现象,与我国的实际状况不符,不利于学生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时,还是采用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讨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此,宏观经济学全英课在将国外成熟、先进的经济学实践案例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充分利用学院资源,进行本土化案例的引入。工商管理学院设有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内有丰富的案例库,案例库以中国本土案例为主,含教学案例、研究案例以及现代化的创新成果,同时学院在案例开发方面实行奖励,学院每学期期末阶段开展案例开发立项并提供案例开发启动费,并对获奖或入库案例进行奖励,因此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本土宏观经济案例可以引用,便于更好地分析和解释本土经济学现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英文专业水平,改变案例教学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教师在课前布置案例分析内容,给予相关参考资料,学生课前阅读和分析案例文献,最后形成创业案例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用英文进行案例表述与讨论,也可以按照所选择的案例设定情境,让学生设计情节,并分角色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加深对宏观经济学具象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

 

三、完善学习反馈体系

 

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是在非母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对课程的适应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度等。如果有一个完善的教学反馈体系,那么任课教师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课程信息,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节奏,修正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环节的效率。

 

(一)课堂反馈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转换只关注授课内容的传统思维,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对授课内容最直接的反馈方式,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响应可以让教师及时判断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间是否出现偏差,实时进行教学调控。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是采用英语形式将经济学知识转化为英语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中很容易实现互动口语表达环节的增设。在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放性地自由讨论,而后基于学生的发问,进一步引申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思考和讨论,层进式发问与讨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所表述的内容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程度。

 

(二)课后反馈

 

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以及面对面的交流讨论评估出教学效果,但在课后,教师很难再获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信息。有些高校为了获得课程在学生层面的评价和反馈,在期末设计了学生的教学评测环节,但反馈源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时效性的问题,该年级学生就失去了参与教师调整课程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英课要求学生每次课后用英文完成课后感,并作为课程考核成绩之一,内容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对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评测。学生课后感其实是对所学知识的二次梳理,在思考的同时巩固知识,同时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时性调控。为了从更多的反馈源获得信息,学院拓展反馈渠道,从制度上和架构上保障和鼓励学生进行反馈,除了规定每个学期结束后由学生本人匿名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还进行课程教学情况调查、年度学生满意度调查、组织定期班委会,听取班委会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同时要求全体任课教师结合教学评价与反馈结果认真剖析教学过程,由被动获取反馈信息进入主动反思性实践,追问每个教学环节设计背后的理念和目的,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和反思,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所讲授课程蕴含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职业文化,从而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宏观经济学全英课任课教师注重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有效检查和反馈,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与学,可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学生的反馈意见得到尊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28-01

一、《微宏观经济学》及其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的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并根据价格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当市场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时,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价格下降。相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去,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厂商均衡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决策。五是分配理论。研究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六是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微观经济政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杨金磊

(枣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 枣庄 277000)策有利于弥补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等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包括长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决定。即长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及失业问题;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微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经济政策存有较大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补充。即微观经济是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假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同时,二者共同组成西方经济的理论体系。二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中,微观是研究个体行为,而宏观则是研究总体行为。因此,微观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微宏经济学》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是在社会制度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问题。因此,二者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领域。

二、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微宏观经济学》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学方法原因。

首先,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缺乏理性认识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则是对任何观点都要怀疑的。同时,需要用逻辑的精确性去怀疑。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宏观层面上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小,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相反,大学阶段教学环境相对宽泛,课程安排比较分散,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微观层面上看,过去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经济学思想。另外,对于高中应试教学为主,向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再加上,课程的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更是让入学新生学习西方经济学难上加难。因此,入学新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缺乏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理解缺乏是学习困难的关键原因。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因此,学习经济学必须从正确的理解假设条件开始。诸如:在学习《微宏观经济学》之前必须理解基本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假设为利己的,企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备信息”假设。在“完备信息”条件下,人们拥有做出决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备市场”假设。在“完备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充分。四是资源稀缺性假设。正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性,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再者,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模型重视不够是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经济学模型是深刻认识和理解原型问题而对其所作出的一种抽象和升华的概括。尤其是通过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简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重视经济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介绍过于枯燥乏味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困难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当前,针对二批本科学生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惑。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专业老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先,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适时开展相关经济学讲座。尤其是结合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其现状及原因。二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言简意赅、通俗的语言讲解尤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学,并将典型案例融入经济学理论当中。

其次,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是注重通过适时反问,来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重视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一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结构。经济学研究不仅是关于生产、成本、价格、供求等方面,也不单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问题。而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的社会学科。二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取“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清全过程及各种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多注重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多激励、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的过程中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最新开发的新资源,已逐渐被人们所利用,并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和修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只有通过才能找到经济信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的重要性

(一)经济信息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接收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之后,反映出企业各个方面的经济情况,与企业的内部人员针对这些方面的经济变化情况进行沟通和探讨,为企业的发展寻找到新的契机。由此可见,经济信息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经济信息是加强计划指导的依据

正确认识经济信息的重要性,对经济信息进行合理的预测,可以确保企业各项计划的科学性,加强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各项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便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经济信息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

经济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通过搜集全面而准确的经济信息,并筛选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出经济现象的规律,这些规律在企业进行经济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实践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要想使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发挥更有效地作用,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不仅应该综合考虑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要做到这些,首先,企业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在经济信息得以合理应用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可以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的现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可以大力倡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国有经济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同时,我国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减少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并在充分考虑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逐渐落实相关的管理对策,使经济信息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另外,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更加合理地应用经济信息,可以通过对企业人才进行整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

(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不仅可以确保经济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可以促进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要实现这些,首先所建立的信息系统必须完全符合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充分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经济信息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应该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掌握经济信息,建设合理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并且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原则,以确保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另外,要想确保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以合理有效地应用,所搜集的经济信息必须及时有效。在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时,应该将时间观念充分体现出来,突出重点,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的收集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料。

(三)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长远目标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最终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确保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以经济信息为导向显得非常必要。在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中,经济信息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经济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经济信息的重要性,把经济信息摆在主体地位,将经济信息作为导向,不断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整合并分析某个局部的经济信息,探讨其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将这些经济信息作为有效依据,采用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使局部经济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发展尽量保持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信息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强计划指导的依据,更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然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要想确保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以合理有效地应用,我们认为,还必须不断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以及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春蓉,唐媛媛.国民经济动员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8(01):48-49.

[2]张孝德.宏观调控为什么应从激励转向降温――谨防房地产泡沫引发中国式系统经济危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05(10):05-06.

篇(4)

作者简介:谢汪送(1963-),男,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4-0009-06

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高效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件与关键环节。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市场经济进行了干预和调控,并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一些共同的特点,使各国的经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不断完善和协调发展。因此,实事求是地学习、研究和比较分析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管理、调节经济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对这些国家市场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

(一)美国模式: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有限干预

美国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在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上起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发挥着有限的干预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直接参与市场活动范围较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一般称为“自由市场经济” 或“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但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在自由企业制度下,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并且还在不断完善。美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限制垄断,消除阻碍竞争的因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创造市场竞争环境。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两大干预措施,保护竞争、鼓励竞争。这两大干预措施是:打破市场垄断,维护市场竞争;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以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

在打破市场垄断方面,美国政府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立法,使垄断行为无法得到法律支持,对各种市场垄断行为或可能造成妨碍竞争的行为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以防止大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排斥竞争对手、损害消费者权益。美国先后制定了3部反垄断法律,即1890 年的《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又称《谢尔曼法》)、1914 年的《克莱顿法案》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美国政府保护与鼓励市场竞争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它们参与市场竞争。这是打破市场垄断的有效办法。因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越多,垄断自然就越难以形成,所以,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关爱有加,从管理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中小企业全面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首先是立法,1953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成立小企业管理局的法令;1982年,颁布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依法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立法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又成立了专门的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机构,负责对全国中小企业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植下,美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如英特尔、微软等。就这样,美国政府一方面使出重拳打破垄断,另一方面又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有效保护和鼓励了市场竞争,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使之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强大力量。

2.主要通过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美国调控经济活动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方面: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财政收入中,政府一般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和扶持某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和部门,并限制那些不宜迅速发展的产业部门,以推进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的实施。增税以解决财政赤字或者紧缩经济活动,减税以刺激投资或消费,刺激经济扩张。政府预算开支的增减也会对国民经济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在金融政策方面,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主要包括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些政策措施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以刺激或紧缩经济活动来缓和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短期调节,总是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动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具体来说,就是采用“逆风向行事”的策略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即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便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以便抑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或衰退时,扩大政府支出,减税,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回升,减少失业。

3.在实行以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产业政策的同时,对基础产业实行以直接干预为手段的产业扶持政策。一些基础性产业,如交通、能源、农业等,由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特殊规律,往往不受市场价格变动的调节,或不能受市场价格变动的调节。若让市场强行调节,其结果可能不是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是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基于这一原因,美国在实行以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产业政策的同时,实行以克服经济薄弱环节为目的、以对个别产业进行直接干预为手段的产业扶持政策,如对交通运输业和能源业的直接管理,就是这一经济思想的基本体现。

4.特别重视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美国政府,把统计工作当作经济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商务部内设有专业的统计部门,负责按期向政府和全国公布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进出口贸易、人口、气候等重要统计资料,联邦储备局也定期向全国公布金融、货币、信贷等方面的重要统计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不仅可使管理经济的各个部门及时了解整个国民经济的脉搏,以便及时对某些问题采取措施,而且也可以使各个工商企业及时了解国民经济的波动情况,以便让它们对本企业的生产、投资、销售和存货等问题做出及时的决策。信息灵通是搞好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这也是美国政府管理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日本模式: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计划干预

在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竞争性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与众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有效地发挥了“行政指导”的能动作用。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实施强有力的计划诱导和行政干预,这种“市场经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日本模式”,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资源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配置,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实行导向,以实现某种短期和长期的增长目标。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有:

1.指导性经济计划。日本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发展的杠杆和政府干预的基本手段是经济计划。战后日本各届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形势,自1956年开始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至今一共制定和实施了14个经济计划。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计划的形式有:(1)由中央政府制定的综合性中长期经济计划,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经济企划厅主持编制的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二是有关国土开发的长期计划。(2)由中央政府制定的综合性年度经济计划,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经济企划厅每年年末编制的“经济预测与经济运营的基本态度”,它的基本内容是:对计划年度内经济发展可能呈现的状况做出预测,提出国民经济所面临的或所需注意的政策课题,表明政府对该年度经济运营的基本态度;另一种是大藏省编制的年度财政预算。财政预算虽然未冠以“计划”的名称,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且极为具体的计划。日本政府的行为,具有极强的计划性,最能体现这种计划性的便是财政预算。(3)各省、厅编制的产业、行业和专项事业计划以及地区发展计划。

日本的经济计划指导性计划,对企业不具有强制性。政府计划为民间企业只提供他们所需的顺利发展的环境,并引导他们向着政府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的制定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产业界、学术界、舆论界以及工会和消费者团体的共同参与,反复协商制定出来的,使计划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所以,计划的指标和所规定的任务,对于企业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虽然计划对于企业不具有指令性,但它对私人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各界的行为仍然发挥着有力的指导、调节和诱导作用。这是因为,国家计划向私人企业指出了国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私人企业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经营目标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发展,谋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把国家计划目标和任务弃之不顾是不明智的。所以,日本的经济计划,虽然不具有指令性,但这种指导性计划实际上是把对私人企业诱导性和服务性融为―体,把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受到企业的重视,对宏观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产业政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用产业政策来调整和保护经济发展是日本的首创,是日本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有力工具。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供给调节机制在产业间重点配置生产要素,来形成一个各产业相互依托的供给结构,以适当保护本国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手段,进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维护产业发展秩序和完善市场机制的目的。

3.法制手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以法制手段调控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日本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以排除政府部门因人动而产生的随意性。在日本,经济活动事事都需立法、执法、守法。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现有各种法规1万多件,其中经济立法占绝大部分。日本的经济活动,一般都要事先立法。这样做,可以事先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需要再加以修改,做到先紧后松,防患于未然。战后,日本政府的经济立法,对经济发展与企业振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适度干预

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以私有制为主体,鼓励和发展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同时主张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消除市场缺陷,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效率、发展、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也叫作“莱茵模式”。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突出强调以下4个基本理念:(1)财产私有的理念。把私有制看作社会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2)自由竞争的理念。认为自由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和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最好手段。(3)社会秩序的理念。虽然自由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但是竞争必须在一定的秩序内进行。因此,国家必须制定“秩序政策”,建立“竞争秩序”。(4)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的理念。社会市场经济论者认为:在“经济人道主义”制度下,要消灭社会上的贫富悬殊,使绝大多数人都享受到经济繁荣的成果。因此,国家应建立起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雇主与雇员间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应根据每个人对生产的贡献来进行公平的分配,从而克服贫富悬殊,使人人都有生活保障,达到“全民福利”。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适度干预具有以下特征:

1.保持适度的政府干预。社会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国家干预主要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比如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等政策进行全面有效的总体调节,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措施。德国政府对于国家干预的态度可以归结为:尽量少干预,但要作必要的干预。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竞争,实现公平。在现代德国经济生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说无处不在。在德国,政府干预的范围包括: 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受到国家保护,完全不参加竞争,或只是部分地参加竞争。如农业、铁路和城市交通、邮政等。德国给农业以大量补贴,保证收购,并同其他欧盟国家一起,以高关税防止海外农产品的进入。交通和邮政一直享受国家补贴,只是部分地参与竞争。对于竞争地位十分脆弱的传统工业,如煤矿、钢铁等,政府也采取大量、长期的补贴政策。国家也通过对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控制和调节,来间接地影响私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按照经济周期的情况来掌握投资,如在高涨阶段减少投资,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国家承担着维持通货的稳定、发展交通运输和人才培训的任务。国家还实行某种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如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资助赢利较少的中小企业,对失业者和收入最低的家庭进行补助、救济等等。通过这样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私人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不足,能够对市场机制带来的某些不良后果进行校正。但德国政府清楚地知道,这种干预应当适度,政府的经济职能只限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而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2.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体制。二战以后的德国历届政府,不论党派属性如何,都把稳定货币列为财政金融政策至高无上的目标,毫不动摇。在德国,稳定货币这一重要使命是由德意志联邦银行来完成的。为了使联邦银行充分发挥稳定货币的职能,德国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联邦银行独立于政府、奉行不受政府干预的货币政策的体制。联邦银行在行政上与政府脱钩,在货币政策上拥有自,它在制定货币政策和履行其职能时不受制于政府,政府也无权干预其正常业务活动。它可以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的各项具体措施来干预经济的发展。二战结束以来的德国的实践证明,一个以立法形式保证的、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能起到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作用,也是稳定币值、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手段。

3.实行自治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二战以后,德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是重要的前提,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手段。德国政府利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保障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为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务中去。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以下三项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

(1)不以政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导,而是强调“社会自治”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从而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为了使国家和个人二者的负担合理,凡是依靠个人和社会力量能够办到的事情,就坚决不压到国家身上。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主要管社会照顾和社会救济,涉及的资金约占整个社会保障费用的1/3。其余的2/3的社会保障费用是在社会保险方面,而社会保险机构基本上都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单位,与政府无关。政府将社会保险的经营管理权放于民间,主要是加强投保人和雇主对社会保险的认同,同时保险机构对投保人的基本利益也有所认同,从而形成“民众办保险、保险为民众”的社会保险良性互动机制。(2)要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即所有扩大“社会保障”或“社会公正”的措施,都不得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3)社会保障要保持在收入再分配的合理范围之内,以维护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两者的内在统一。所谓收入再分配的合理范围,是指社会保障应不使人们的进取精神有所减弱,以及不对经济效率和市场机制的功能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德国的社会保障原则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密切配合,因此,它比其它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具有生命力。

二、对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美、日、德等国宏观调控模式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三国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手段、政策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但其基本的指导思想、调控措施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把握好干预的度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而在目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3个方面去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得到真正发挥。

1.明确政府职能转换的方向。具体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什么”的转换,即从竞争性领域、微观领域转到公共领域、非竞争性领域、宏观领域,尤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应逐渐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怎么管”的转变,即从直接的、行政的、参与式的、人治的、随机式的管理转到间接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裁判式的、法治的、规范程序化的管理。这种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权威的弱化,恰恰相反,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转换中,政府权威和责任会变得更加重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会得到真正发挥。

2.明确政府宏观调控必须遵循的原则。要保证国家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合理性、有效性,就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国家干预必须以有活力的经济组织为微观基础。(2)国家干预必须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而不能妨碍或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功能。(3)国家干预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但一般来说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体。(4)国家干预的形式应该透明,并实现制度化、法律化,以及把国家干预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3.合理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把握好干预的度。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是:(1)提供公共服务。对内主要包括从事公共道路、治安、卫生、文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外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与独立,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2)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类非正当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防止两极分化,努力实现公平目标。(4)进行制度创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而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5)通过立法或行政干预,控制环境污染,制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等,发挥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管职能。(6)要把握好干预的度,就是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应不能使人们的进取精神减弱,不能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转的效率。

(二)合理制定和运用国民经济计划,注重计划的“诱导性”,使之成为经济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日本的经济计划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体现在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诱导性”方面。日本的经济计划并不是强制性的计划,但却成功地发挥了对经济的诱导性作用。这种“诱导性”经济计划的特点是,由计划提出量的增长值,并把经济总体和各经济领域的优先发展方向,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公布于众,给民间经济力量提供一种遵循的方向,从而调动各方面力量朝经济的总体目标发展。其次,日本的经济计划,虽然是自上而下贯彻的,但在制定过程中却是自下而上、通过集思广益形成的。这样的计划制定方式,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协调各方利益。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如今正在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计划手段,而是采用什么样的计划手段和如何运用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行政命令性的计划手段仍然较多,而对经济发展有诱导性作用的指导性计划却相当薄弱,计划制定在协调各方利益方面也不太完善。这些都阻碍了计划作用的合理发挥。其实,计划应该突出宏观性、战略性、预测性和指导性,并且要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指令性计划仅在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调控型计划在于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公益性、基础性行业,如铁路、供水、港口及教育、医疗等投资计划方面;指导性计划重在发展第三产业和竞争性行业,如轻工、纺织、电子等方面。今后,为适应计划职能的转变并保证计划的实施,计划调控手段也应做相应的转变,主要是要重视信息手段的导向作用,把政策性投融资作为国家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把国家订货、国家储备、国家投放作为国家计划对市场供求即期调控的物质手段。

(三)要更好的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最主要手段的作用

各发达国家都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规范的财政体系和发达的金融体系,这为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如在财政方面都实行了分税制,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在金融方面却实行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相分离的制度,并有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金融市场。这样,国家才可能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今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仍然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一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各类财政政策工具在抑制经济衰退、促进社会有效需求方面的导向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具体说,就是要做到“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二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上,要保持币值稳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防止部分领域、行业投资过热,防止出现通货膨胀。要完善间接金融调控机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货币信贷的平稳合理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发挥好信贷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的法治体系

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都是建立在法制轨道基础上的。美、日、德等国都是悠久的法治国家,他们制定的每一项经济政策,通常由政府提出,经过可行性论证,提请立法机构审议,一旦通过,就以法律形式公布。一经公布,任何人必须遵守。因此,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市场竞争有序开展的可靠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宏观调控的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不健全,抓紧时间制订、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法律一经颁布实施,还要有效地加强和完善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 熊文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视角,2007,(8).

篇(5)

一、 引言

识别和诊断出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结构突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对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发现,我国学者多是针对某单个经济变量的时序路径的结构转变点进行检验,虽然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结论,但对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结构性转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利用Andrews统计量和Bai子样本过程以及Hansen异方差固定回归元自举法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结构突变点进行检验,并根据这些结构突变点发生的位置和阶段来判断和预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

二、 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结构突变检验

首先,双变量回归模型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yt=?茁0+?茁1xt-1+?着t,t=1,…,T(1)

其中,yt为t时刻的被解释变量,xt为t时刻的解释变量,?着t为随机扰动,满足?着t∈N(0,?滓2)。(1)式可以用列向量表示为:

yt=x′t-1?茁+?着t(2)

其中,xt-1=(1,zt-1)′,?茁=(?茁0,?茁1)′,zt为一个备选的解释变量。由于回归方程的截距项?茁0和斜率系数?茁1都对解释变量yt的条件期望(即E(yt|xt-1))有影响,所以假设在?茁0和?茁1中都有可能存在结构突变点是合理的。所以,假定(1)式在k时刻存在一个结构突变,那么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可以表示为:

yt=x′t-1?茁0+?着t,t=1,…,k(3)

yt=x′t-1(?茁0+?啄)+?着t,t=k+1,…,T(4)

其中,?茁0=(?茁00,?茁01),?啄=(?啄0,?啄1)′,(3)式和(4)式用矩阵表示为:

yt=X?茁0+X0k?啄+?着(5)

其中,yt=(y1,…,yT)′,X=(x0,…,xT-1)′,X0k=(0,…,0,xk,…,xT-1)′,?着=(?着1,…,?着T)′。

为了全面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以及检验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稳定性,我们选取国内生产总值(Yt)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居民消费(Ct)、固定资产投资(It)、政府支出(Gt)和净出口(EXt)这四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应用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突变点进行检验和分析。数据样本为1992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1季度,数据来源为《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和《中国统计月报》。

在根据方程(5)构造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突变模型以前,我们首先对这五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原因在于,利用Andrew(1993)给出的supF统计量检验结构突变需要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要满足平稳性的要求。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五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针对Andrew supF统计量在变量非平稳的情况下无法识别模型参数的条件分布和解释变量边际分布的缺陷,Hansen(2000)提出了异方差固定回归元自举法,有效地解决了Andrew supF统计量的有限分布不能适用于解释变量存在均值突变、方差突变或单位根的情况。因此,本文将采用Hansen(2000)的算法结合Andrew(1993)给出的supF统计量对模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检验。

根据方程(5),分别以居民消费Ct、固定资产投资It、政府支出Gt和净出口EXt这4个变量作解释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Yt做回归构建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应用supF统计量对总体样本进行结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得到的回归模型都显著拒绝不存在结构突变点的原假设。而j统计量的检验结果也显示这4个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都至少存在一个结构突变点。虽然四个模型中突变点的发生时间不尽相同,但均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构突变。

具体来说,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在2005年第3季度发生了结构性转变,这是由于从2005年7月开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成品油一度处于供求紧张状态,我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原油短缺的现象,不仅给我国消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导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有所下降。投资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投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 (特别是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在1994年~1999年期间处于长时间的收缩与衰退状态,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增长。对于财政支出来说,发生结构突变的时间与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间正好吻合。由于我国经济自1992年以来连续7年处于下滑态势,1998年底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发行建设国债,调整税收政策,增加政府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成为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靠净出口,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出口增长近于停滞,失去了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作用。

为了检验模型中是否可能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下面根据Bai(1997)子样本估计方法进一步对以上4个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结果显示,由消费作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存在2个结构突变点。突变点发生的时期分别在1995年第2季度和2005年第3季度。对于投资来说,Bai(1997)子样本估计方法验证了模型中仅存在1个结构突变点。而对于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来说,则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在1998年第1季度、2001年第1季度和2003年第3季度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生了结构突变。在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1995年第2季度、1997年第2季度、2000年第2季度和2003年第2季度发生了结构突变。

基于以上检验结果,我们选取其中的部分突变点,利用Bai和Perron(1998,2003)子样本估计方法对每个子样本区间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结构突变点分割的各样本子区间内模型的截距项和斜率发生突变的情况。

对于消费来说,在2005年第4季度到2014年第1季度这个样本区间内发生了显著的斜率突变,说明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平均消费水平,进而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效应降低。在第3个子样本区间发生了显著的截距突变,说明这种情况在第3个子样本区间内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善,同时回归系数继续降低0.4个百分点。对于投资来说,则是截距项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第2个子区间截距是第2个子区间的7倍左右,这与我国投资在2001年左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的实际相符,同时我们注意到,进入21世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原因与这一阶段我国固定投资波动较大有关。对于财政政策来说,1998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在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造成的全球经济发展减缓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这体现在1998年第3季度~2003年第3季度样本子区间的截距项显著大于第1个样本子区间内的截距项,虽然回归系数有所降低,但相对于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投资和政府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然较强。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开始减弱,但由4.94回归系数来看,财政政策对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依然具有良好效果。最后,对于净进口来说,三个子样本区间内的回归系数都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突变,说明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来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冲击和影响非常显著,进而导致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降低,但随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进出口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主要依靠进出口来拉动。

三、 结构突变点检验结论和经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双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对消费、投资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稳定性和可能存在的结构突变点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危机、石油冲击等外部冲击下以及自身体制改革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下,我国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突变。

2005年的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对我国消费的影响作用较大,进而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突变。21世纪初我国投资结构的调整使得投资也有效改善了金融危机和世界性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受到政策因素影响较大的财政支出则由于自身的政策调整使得政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在1992年~2014年间发生了3次显著的结构突变,而对于最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影响的进出口来说,1998年~1999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严重阻碍了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多个结构突变的存在也验证了进出口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长远来看,特别是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完善投资环境和投资机构,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和财政政策作用,逐步从依赖投资和进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以消费拉动为主,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者协调发展的增长模式,降低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依然存在,如何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和识别出外部冲击和来自体系内部冲击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ndrews, D.W.K., Tests of parameter in-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s with unknown change point, Econometrica,1993,(61):821-856.

2. Bai, J., Estimation of a change point in multiple regression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79):551-563.

3. Bai, J.and Perron, P., Estimating and testing linear models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s, Econometrica,1998,(66):47-78.

4. Bai, J.and Perron, P.,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 models,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3,(18):1-22.

5. 刘金全,金春雨.郑挺国: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波动路径的机构性转变特征与统计检验.中国管理科学,2006,(2).

6. 王少平,李子奈.结构突变与人民币汇率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3,(2).

7. 梁琪,滕建州.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6,(1).

篇(6)

杠杆玩过了头,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败亡掀起了一场金融风暴,从而发展成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这场衰退会持续多久,是否会带来经济大萧条,现在无人能回答。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经济,9月开始,美联储、欧洲央行联合世界各国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紧急协同减息、注资,以遏制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但数万亿的注资仍如同水洒到沙漠里般踪影不见――金融业仍旧一败涂地,实体经济也坐困愁城:美国三大汽车巨头节节溃败、日本制造业纷纷节流、而欧洲人则对失业率忧心忡忡,赶在大萧条来临之前继续救市,是各国政治家的唯一选项。

据IMF预估,金融风暴全球损失可能高达5.8万亿美元,APEC给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是18个月,即使按照APEC这样乐观的估计,救市还远没有结束。

2、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出现同步衰退

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年爆发的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的进程,扭转了原本难以改变的走势,造成了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

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首当其冲,权威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已经证实,美国经济自去年12月开始陷入衰退。由此算来,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已有一年时间。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也均在今年第二、三季度连续下滑,确定步入衰退。这系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二次大战后首度出现同步衰退,全球大衰退时代已然来临。

在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看来,当今世界已进入“后泡沫时代”,整个2009年世界都将维持衰退,至少要到2010年才可能有缓慢的复苏。

3、华尔街投行覆灭五家仅剩两家

谁也想不到,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贝尔斯登、雷曼、美林已相继离去,美国五大投行只剩下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互相安慰了。杠杆玩过了头,而且又专注于拓展高风险产品的业务,咎由自取是华尔街投资银行败亡的主因。

昔日那热闹非凡的金融大街荣景不再――华尔街精英们穿着随意的牛仔裤,而不再是正式的工作服;他们怀抱装着纸箱子,而不再是夹带着公文包。他们神色黯然。

大势已去,破产和清算资产之期不远。对其他金融机构来说,重点变成如何逃过这场风灾,华尔街众人纷纷确认自己的损失。有专家质疑,美国在滑向经济危机深渊的过程中,为自我保护而巧施“财技”,令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各国为其损失埋单。

4、全球股市下跌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正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进入2008年,全球股市就步入下跌通道,只是一开始比较缓慢,没有给人一种暴风雨就将来临的感觉。10月份随着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被收购,一场更大的暴风雨来临了。美国股市首当其冲,指数回到10年前的水平,而德国、法国、英国欧洲三大股市的指数与去年最高点相比也打了对折。目前,全球大部分股市跌幅都在40%左右。

全球金融危机深不见底,全球股市惨跌,A股主力也全无斗志,上半年跌幅居全球之首,上证指数基本上创出了1990年交易所成立18年以来的最大年跌幅。

为挽救全球金融流动性危机,全球各国纷纷祭出救市措施,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但是股市却不买账,仿佛救得越急,跌得越深。由此可见,金融危机比想象得更为深重。

5、油价暴涨暴跌从147美元跌至40美元

2008年,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起大落的一年。国际油价在上半年持续飙升并在年中逼近每桶150美元的历史“天价”,下半年却迅速跌落并来到每桶约40美元的四年来最低点,短短五个月内下跌了100美元以上,实为历史罕见。

对于上半年的油价飙升,普遍一致的看法是供求关系紧张和投机因素是背后的主因。下半年油价急转直下,则是肇始于金融风暴造成全球经济疲软进而导致原油需求的减少,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导致投机资本抽逃。

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经济资源,油价的大起大落牵动全球的神经。尽管油价下半年的回落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但所有论据都证明,油价跌得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对消费者就会更加不利。因为在价格低迷以后出现的石油危机将展示给我们一个从未见过的狰狞面目。

中国

6、宏观调控一年三转向

中国经济的变脸从宏观调控的任务便可以看出,年初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上涨转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到2008年7月2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下半年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再到当前以保增长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在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三次变脸,三次转向,并辅之以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措施。

每一个阶段宏调任务的变更都是在GDP、CPI等重要经济指标的公布之后,物价从高位爬升至最高,进而连续下降;GDP逐步下降,直至跌至个位数。经济增长的动力渐乏,宏观调控的转向便成应有之任。

7、GDP“破十”成为定局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平均增速降至9.9%,五年中首次低于两位数。随之而来的第四季度,GDP增速仍在放缓。200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翌年的经济增长定位在“保八”的水平,凸显了国家对于保增长的担忧。

自2003年开始的高速经济增长周期宣告结束,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的周期。促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成为首要任务。

8、国务院投4万亿救经济各地投资近20万亿

当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刺激经济成为各界的共识。2008年11月9日,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从紧转为积极、适度宽松,同时表态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各地跟进的投资也近20万亿。

从数据看,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2008年GDP增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如果按11月这个趋势继续滑落,2008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将降至7%,明年经济必然要进入全力“保八”的困境,企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这也是为什么进入下半年后,各级政府出现病急乱投医的迹象;4万亿计划虽然已抛出,但在政府表决心的背后,各方争先表现必然会使得决策过程过于仓促。故此,在刺激经济大旗之下,此前所谓和谐发展为重也有了再次被“保八”为先取代之虞。

9、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元进入6时代

在人民币汇改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一直在缓慢而坚定地不断走高,2008年更是在4月10日一举攻破了7元大关,进入“6时代”。

不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投资者纷纷抛售各种投资产品,一直在不断贬值的美元意外回升。同时,由于中国出口萎缩、大批中小企业破产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中国政府被迫在年中停下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但在短暂下跌之后,人民币又重拾升势。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人民币的强势货币地位仍然会继续,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的预期仍未动摇。

篇(7)

中图分类号:F124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呈现增速持续下滑、通胀率逐步走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的格局。但进入四季度后,经济呈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针对目前学者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讨论,结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发的先行指数课题,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做下文的分析判断。文章分为四部分。一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三是对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四是对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

关于2013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仍有很大争议。最主要的争议围绕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判断。2012年经济增长率在前三季度走低,四季度有所回升,但未必能够回到8%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判断存较大分歧。根据前些年国内外分析资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内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9%~10%,有的研究报告甚至认为2001-2007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有可能在11%左右。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7%的增速明显偏低。但现在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潜在增长率是否已出现明显下降,归纳起来看国内有几派的观点。

一是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未来20年,中国还具备保持8%以上的增长可能性。二是复旦大学韦森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能够保持5%~7%就不错了,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教授认为,2011-2015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降到7.2%左右,2016-2020年期间只有6.1%,跟他观点类似的还有卡内基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将会下降到3%~3.5%。中信出版社的《大拐点》一书,从几个方面判断中国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于经济上的大型拐点。蔡昉教授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

二、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

对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研究。 根据国际经验,把不同的国家发生经济增长速度转折的时间段归纳总结,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以此判断中国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转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臣格林和两位韩国学者根据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数据进行了总结,在最新的报告里,他们认为,以2005年为基准的国际价格水平来测算,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在达到10000~11000国际元和达到15000~16000国际元这两个时段中,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速有可能出现下降的两个风险时段。过去的研究认为只有15000~16000一个风险时段,近期的研究分为两个风险时段。

对于中国来说,按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购买力评价,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7146国际元,按照近两年中国经济和人口增速,我们估计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500国际元。按照近期中国的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人均GDP可能达到10000国际元,这是购买力评价测算,以2005年购买力评价为基准的国际元水平。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按照这样的经济分析,2015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第一风险时段。2020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第二个风险时段。这个分析和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增长因素分析法所提供的一些分析结论、论据大体上是一致的。

增长因素分析法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以及后来美国的经济学家丹尼森等开发应用。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撰写了《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报告,认为2010-2020年期间中国的年均增长速度是8%,2020-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是6%。国内其他的研究报告分析结果也与之比较类似。例如,2012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曾经联合的报告一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也比较相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报告中使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判断。认为在近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应该还在8%以上。采用“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也可佐证该判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缺口与通胀之间有关联关系,当总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将上涨,当总产出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尤其是增长率大幅度增加时,价格上涨率压力增大,将会提高。

2009年底至今,中国经济出现了接近于一个周期的演变过程。2009年底至2011年初,我国石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以来价格上涨幅度走低,对照这样的运行过程,应该说中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在8%以上。否则,对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略微低于8%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幅度和价格上涨率持续走低的现象就不好解释了。还需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的购进价格都是同比下降的。

追溯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情况,工业品的出厂价格(现称为生产价格)、生产者的购进价格在1998年前后出现一次下降情况,2002年、2008年、2009年均出现过同比下降的情况。这是统计数据可查的四次同比下降。同时,消费价格的涨幅在不断走低,工业品价格同比出现了长时间持续下降。对于反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否低于潜在增长速度具有说服力。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到8%,可能还是低于目前这个阶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文章开篇提到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偏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了答案。低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低于潜在增长速度的。因此,2012年放松货币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基于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判断。

除了从经济增长、价格对判断形势的论据外,还有另外一些方面的论据。如在2012年全球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贸易顺差比2011年明显增大。2012年的顺差比2011年实际上增加了700多亿,增长幅度接近50%。在整个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顺差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扩大,反过来也只能说明国内需求扩张的步伐和放缓的势头比较严重,这也是能够支持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结论。

可能还有一些指标能够支持这样的判断。如财政收入明显减速,货币供应量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发电量和用电量指标争论特别激烈。发电量曾经出现过零增长,年终用电量指标稍微有些增长。最近已有好转。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速比2011年同期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出现了负利润。

以上分析说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如有些经济学者所言,纯粹是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速偏低;中国经济增长到了换挡期等。虽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因素还是来自周期性方面的,因需求不足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确实应当适度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需求,提升经济增长。

当然,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有共识的,如内外需都在放缓,外需放缓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内需放缓是因为整个国内投资都在放缓。体现在:2012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这与2012年抑制通胀,货币政策收紧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综合动向指数也表明,尽管进入2012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与经济比较低迷时候的状况仍较一致的。这也支持了前文提出的中国经济实际上还处于周期性低谷的判断。

三、2013年中国经济预测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反弹,但仍处于低谷阶段,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情况。学者们的主要分歧是经济反弹会持续到什么时间。借鉴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下文将进行一些分析判断。

(一)出口形势的预测

出口形势的分析判断有一定的难度。2012年5、6月份以来,出口增速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10月是1%左右,12月变成14%左右。这也许与我国出口订单短期化的趋势有关。总的来看,2012年整个出口的形势走低,到现在出口形势应该说还是很严峻的。笔者判断2013年会有一个小幅反弹,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形势会有一定幅度的好转。

目前,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应该说还是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没有找到很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这样的背景,美国、欧洲国家、日本近期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发展中国家也放松货币政策等。在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好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德、意、法三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做了一个预测,认为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欧洲经济还有可能持续下降。2013年一季度有可能持平,同比下降的。2013年二季度环比有可能出现轻微正增长,扭转目前连续环比下降的状况。

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预测,2012年四季度,美国受财政悬崖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跌至1%以下。2013年上半年两个季度也将处于低迷状态,预计在1.5%以下。但2013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上升至2%以上。整体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因受财政悬崖的影响,速度会有所放慢。

日本证券机构判断2013年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与2012年大体持平。总的来说,随着欧洲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也有可能出现好转,再加上随着政策效能的发挥,新兴经济体可能未来也会有一些好转的情况。

因此,整个中国的出口的外部需求将受到一些正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仍需考虑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总的来看,认为中国出口仍然比较低迷,但增长速度总体来看可能与2012年持平,有可能会有略微好转,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有可能会有轻微加快的情况。

(二)投资形势的预测

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量除了外需,内需主要还是投资方面的情况。2013年投资的反弹态势有望延续。材料表明,一方面中国近期投资增速有一些小幅反弹,尽管幅度不大。2012年以来基础设施项目增速均在反弹,原因是新开工项目增加,如高铁项目原来停止,而年终前后恢复施工,整个投资项目资金到位的情况有所改善。房地产方面,2012年下半年房地产成交有所活跃,预售房和售房所获得的资金使整个资金状况有所改善,成交活跃对于促进投资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整个投资增速有可能将目前这种小幅反弹的情况持续下去。不太有利的因素来自保障房建设。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保障房的开工增速比较快,但是按照整个保障房计划来看,2013年之后保障房开工和建设规模都有可能较2012年有所下降,这可能对整个房地产和整个投资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在房地产投资和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够大,如果下降的幅度不那么大,还不会影响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反弹的趋势。

因此,2013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渴望继续保持反弹的势头,全年的GDP增速应该高于2012年,预计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实现略微超过8%的增速。

(三)消费形势的预测

从消费价格来看,2013年CPI较上年上涨2.5%。当然国家统计局解释,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随着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加之国际因素,如美欧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价格的影响,国内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2012年持续同比下降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扭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变化对此影响较大。

前文提到外贸形势可能会出现一些好转,但反复波动的态势有可能会延续。外贸顺差随着国内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国际变化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外贸顺差较2012年会有所下降。国经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现在处于持续反弹的态势,一致指数也出现了反弹。根据两者之间有一个超前滞后的时差,我们判断目前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会至少延续到年终。直到2013年三季度,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都会延续下去,到四季度增速反弹的态势有可能会停止下来。

2013年价格上涨的态势有可能会有所加强,考虑到国内需求扩张步伐加快,以及国际上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大的因素,判断2013年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可能比2012年要快一些,但应该还在可控的范围内,估计在3%~4%的范围内。

国内外工业品和原材料的价格联动关系比较明显。中国工业品的价格和国际上的变化同步性比较好,幅度上有时有一些差异。2012年,中国的工业品价格以及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都是下降的。比如美国、欧洲的经济那么不景气,也没有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一开始我们把这两类价格指数下降作为佐证中国经济比较低迷与潜在增长速度差距较大的一个证明,同时也参考了国际上一些价格变化的情况。随着2013年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下降的态势有可能会出现扭转,CPI价格指数、中国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步性比较强的情况,给我们做出判断提供了一些支持。如,中国和美国的PPI的走势比较一致,201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还持续下去的话,美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至少不会出现原来因受风险因素影响,短期曾经走高的情况。随着全球经济风险减弱,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的影响,美元汇率有可能走软,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推高的作用,对中国经济也会有一些影响。量化宽松对美国的货币供应业会有一些影响,同时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传导到国内。

四、政策建议

第一,财政政策方面。要继续落实2012年初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为了保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2013年在安排财政收支目标的时,就应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由于没有考虑到要实行结构性减税这方面的需求,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一些偏差,把财政收入的目标制定得偏高,财政支出有时跟不上收入变化的步伐,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2013年财政政策的力度应该加大一点,财政赤字的规模适当扩大。

第二,货币政策方面,2013年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美、欧、日都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中国为了稳增长,也放松了货币政策。2013年是否继续放松,恐怕要保持灵活审慎的态度,监测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内经济形势运行的态势。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如降低准备金率,在价格上涨幅度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降低基准利率,但是这个可能性相对会小一些。

第三,出口政策方面,要稳定出口的政策,2012年国务院提出了稳定出口的一系列政策,重要的是把稳定出口的政策落实好。

第四,稳定投资的增速。目前整个投资增速仍快于投资资金来源的增速。说明投资的资金来源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因仍赶不上投资增速,所以资金方面还需要把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好,能够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M]. 胡汝根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 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亚洲开发银行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R].2012-10-27.

篇(8)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着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着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篇(9)

一、引言

经过长期的发展, 宏观经济预测研究在建立与使用定量预测模型和定性预测模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乌克兰科学院A.G.Ivakhnenko首次提出的GMDH算法,兼具定性定量的研究特点,较好的剔除了个人主观因素对指标的干扰,结合Knowledge Miner软件能够建立较优的经济预测模型,

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32%,人均年GDP名列中国西部省会第一,采用成都市的指标作为对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GMDH自回归模型介绍

数据分组处理方法(简称 GMDH)是一种基于遗传进化的演化方法,它依据给定的准则从一系列候选模型集合中挑选较优模型。GMDH算法通过遗传变异和筛选,产生很多具有不断增长复杂度的候选模型,直至模型在观测样本数据上产生过拟合为止。该方法需要一定量的初始模型,这些初始模型(或称神经元)可以通过微分或差分方程组,或者是它们的解来描述。

GMDH自回归模型基于黑箱方法,从输入输出数据的样本来分析系统,并通过基本函数网络来描述复杂函数,因此很适合对周期性比较强的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效果较好。

三、模型构建与比较分析

假设: X1―GDP,X2―财政收入,X3―财政支出,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城市居民就业人口

为了增强可比性,均采用数据长度29,其中检验集为1978年~2000年23年的原始数据,相关模型输入变量个数34,训练集为2001年~2006年的数据,最大时滞均为 6, 由Knowledge Miner软件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对比结果如表。数据来源于成都市2007年统计年鉴。

可见,以GDP(X1)为因变量的预测模型筛选出输入变量财政收入(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城市居民就业人口(X5),说明,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就业人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GDP,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就业人口因为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导致X4、X5的系数为负。对于财政收入来说,受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支出的影响,同时,从财政支出的预测模型来看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又是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本次指标体系的城市居民就业人口指标没有受到其它指标的影响。

结合成都市宏观经济的经济现状,特别是针对成都市GDP来说,GDP的计算包括了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城市居民就业人口通过影响职工的工资收入同样影响着GDP的数据,可见通过Knowledge Miner可辨别指标之间某些内在联系,实际可行。

对比两种建模结果的PESS(预测误差的平方和),有,X1(GDP),X2(财政收入),X3(财政支出),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指标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其他指标的影响,而X5(城市居民就业人口)模型的内生变量不包含其他任何指标,针对相同的指标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比可看出X1(GDP),X2(财政收入),X3(财政支出),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指标的单指标自回归模型的PESS值明显劣于相关自回归模型,而对于不包含其他指标的X5(城市居民就业人口)则正好相反,由此可推出,使用knowledgeminer进行经济预测时,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再选择相应的自组织数据挖掘算法效果更佳。

四、结术语

篇(10)

中国股市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但也是发展最快的股市,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中逐渐自我完善和发展壮大。然而,相对于国外其他成熟型的股票市场,我国股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找出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预测股市未来走势,可以让研究者提前了解到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消除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良因素,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这个新兴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模型变量与数据

本文选取宏观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因素,运用Eviews6.0软件对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之所以如此选择数据,是因为:(1)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采用年度数据会因为样本数据较少而使实证分析失去意义;(2)数据的获取存在困难,有些指标的季度数据不全,所以只能选择月度数据。

(一)股票价格指数的选取

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来描述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及其波动,采用上证综合指数的每月末的收盘价平均值来代表当月股价指数。本文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综合指数更能从总体上全面反映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第二,由于沪深股票市场具有相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而且沪深股市的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上市公司结构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加之资金在两个市场间可以自由流动,因此,沪深股市的价格变动应该具有一致性。因此,本文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代表我国股票价格的水平。我们采用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在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是上证综合指数。

(二)变量的选取

被解释变量Y——上证收盘综合指数

根据分析与数据收集情况,对影响因素主要从六个方面考虑:

(1)反映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GY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反映货币供给量的:M1——狭义货币。

(3)反映通货膨胀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4)反映利率的:TYLL——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

(5)反映金融企业借贷情况的:CC——金融机构储蓄存款。

(6)反映汇率水平的:WH——国家外汇储备。

这些指标基本涵盖了宏观经济状况,由于数据较多,在此不列。

二、模型的建立

实证分析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分析多个变量对一个变量的影响的时候大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但这是建立在变量皆是平稳性的基础上。本文所用的变量是时间序列变量,实际上大多数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对这种序列进行线性回归会引起无意义的或谬误的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伪回归”。本部分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其平稳性。如果结果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则对部分变量做协整检验,并且进一步分析它们的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分析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

(一)数据预处理以及单位根检验

用E-views 6.0软件对各变量做时间序列图,发现大多数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如图1所示,且M1、CC、WH有相同趋势,为了消除原序列的非线性趋势,建立线性协整回归方程,将原变量取成对数变量。而后,采用ADF检验法做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ADF 平稳性检验时,必须考虑变量的是否带有截距和趋势。做原变量的折线图可以看出,M1、CPI、CC、WH都带有截距和趋势,Y、GY、PPI、TYLL只有截距,没有趋势,所以在ADF 检验时要考虑到这些。

ADF 检验的结果表明,发现除CPI虽然检查出来是平稳,但它并非是平稳序列,它是趋势平稳序列,检验其一阶序列发现它是平稳序列,而其他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做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PPI为I(2),其余变量均为I(1),根据协整理论,不同单整阶数的时间序列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PPI与上证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考察的时间段2007年5月—2010年3月之间CPI、PPI与上证指数没有关系。

(二)协整性的E-G两步检验

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建立的是关于多个两变量间的一元协整方程,故将采取E-G两步法进行变量间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2.21

Yt=553.64+196.85GY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我们直接估计误差修正模型(设残差序列是et):LS D(Y) D(GY) E(-1)。估计结果显示误差修正项的符号虽然是负的,但是,t检验不显著。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说明可能存在二阶或六阶自相关,但是检验在1~6阶之内进行; 根据输出结果,剔除其中不显著结果。估计出的上证指数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ΔYt=-85.737ΔGYt-3+0.414ΔYt-2+0.396ΔYt-1-0.144et-1

R2=0.583,SE=265.77,DW=1.86

所以,我国上证综合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ECM模型可以表述成:

长期均衡关系:Yt-553.64+196.85GY

短期波动模型:ΔYt=-85.737ΔGYt-3+0.414ΔYt-2+0.396ΔYt-1-0.144et-1

模型的解释:上述ECM模型将长期关系与短期效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中协整回归模型描述了Y的长期变化规律,196.85衡量了Y与GY长期比例关系。由于Y、GY的协整性,所以在其他因素的“冲击”下,Y可能会偏离长期均衡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Y又会返回到长期均衡状态;短期波动模型描述了Y的短期变化规律,其短期波动由ΔGYt-3、ΔYt-2、ΔYt-4和上期均衡误差决定,-85.737、0.414、0.396表示变量之间的短期影响程度,-0.414表示调整关系。由于ECM模型中et-1含有长期参数,所以ECM模型同时反应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与短期效应。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表2结果显示,宏观经济变量变化值与上证指数变化值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强烈。TYLL、WH、GY的变化值与上证指数的变化值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上证指数变化值在滞后2期,7.84%临界水平下,是导致狭义货币发行量变化值D(M1)的Granger原因,而狭义货币发行量变化值D(M1)不是导致上证指数变化值D(Y)的Granger原因;上证指数变化值在滞后2期,6.58%临界水平下,是导致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变化值D(CC)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变化值D(CC)不是导致上证指数变化值的Granger原因;上证指数变化值在滞后2期,8.42%临界水平下,是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值的变化值D(PPI,2)的Granger原因,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值的变化值D(PPI,2)不是导致上证指数变化值D(Y)的Granger原因;这也就为我们解释了,在经济衰退之前股价一般会下跌,在经济复苏之前,股价则会先于宏观经济拐点出现回升的现象。然而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却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但是,为了解所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再连续作2期格兰杰检验看结果是否一致。对2001年7月—2004年5月和2004年6月—2007年4月之间的数据做Granger检验。结合3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所得结论并不一致,但金融机构储蓄存款CC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差分在两次检验中显示与上证指数的差分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差分次数主要受原数据平稳性的影响。虽然理论上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长期顺应宏观经济周期而相应地上下波动,而且股市对宏观经济往往有预判性。但是,做3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了我国股市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这从一定的角度再次说明了我国的上市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质量不是很高,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反映我国经济的增长情况,还没有真正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四)政策建议

为使中国的股票市场同中国的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笔者参考时下众多观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上市公司改革治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规范股票市场投资者、加快推出股指期货、构建科学严密的市场监管、实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勇.我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4,(4).

上一篇: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 下一篇: 多媒体设计基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