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调研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9 16:09: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固定资产投资调研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固定资产投资调研

篇(1)

1-9月,临港新城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3%。其中,临港集团投入最多,占总投入的42.9%,完成全年计划的81.2%;芦潮港镇完成4.4亿元,提前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万祥镇、同盛物流超额完成节点目标,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5.6%和76.3%。

综合各方面完成情况,临港新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9月,基础设项目投资27.5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4.9%,完成年度计划的33.5%。主城区一期*工程基本竣工;深水港芦潮辅助区、铁路中心站及配套工程、芦潮港西侧滩涂圈围工程等项目完成节点目标;两港大道延伸段、Y5道路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

2、产业集聚高地雏形显现

1-9月,重点产业项目投资30.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9.0%,完成年度计划的60%。一批事关临港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正在进入高峰期。其中电气重型装备、沪东造船、中集制造、磁悬浮项目等项目均超额完成节点目标,临港普洛斯一期、瓦锡兰和礼才物流顺利运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集装箱制造服务项目动工。

3、功能性开发加快推进

1-9月,社会事业及功能性项目投资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4.8%。主城区展示服务中心、临港产业区管理中心等首批标志建筑投入使用,嘴主题公园建成开园;海事大学建设加紧推进,部分建筑完成结构施工,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中国航海博物馆完成桩基,正进行局部除水与土方开挖。

4、房产开发以安置房为主

1-9月,临港新城地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9亿元,其中临港四镇完成动、拆迁安置房投资13.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9%。其中,万祥镇完成投资3.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0.7%;泥城镇完成投资5.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4.0%;芦潮港镇完成投资2.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26.1%;书院镇完成投资1.9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7.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亿元,占第二季度完成额的53.4%,投资额度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1、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投入力度仍显不足

1-9月,临港地区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项目共实现投入58.2亿元,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3.6%,由此造成了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与全年145亿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2、动迁建设进度仍需加快推进

1-9月,临港四镇动迁安置房投资13.5亿元,距离全年计划33.0亿元有较大距离。由于前期准备不足以及安置房建设亏损和部分费用归属等问题,各镇的三期房建设还未开工,不仅影响到临港地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也影响到明年实现现房安置的总体目标。

三、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的工作建议

1、加大对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的管理力度

篇(2)

**区认真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该做法是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过去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由各级政府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从而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提供了依据。今年来,**区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20.3亿元。其中审批项目9个,计划投资0.8亿元;核准项目7个,计划投资7.1亿元;备案项目12个,计划投资12.4亿元。

同时,为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和重复建设较多、投资过热行业的控制,**区在对项目审查过程中,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行业准入公告,认真执行有关行业准入条件,对项目的规划布局、技术工艺、节能、节排等方面进行审查,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一律不予立项,切实规范行业发展。**区审批、核准、备案的28个项目中,有超审批权限项目1个,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了转报,对于不符合准入条件的3个项目,坚决不予立项。

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为控制投资过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次清理整顿工作,虽然我区没有国家控制的项目上马,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开工手续不全。虽然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但由于企业不清楚项目建设有关手续或急于开工等原因,部分项目未完成前期手续就开工建设,造成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项目稽查难度大。由于中心城区市直、油田、地方单位交错,客观上影响对投资项目的掌握。

三是部门协调有待加强。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也是造成项目手续不全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力度的建议

篇(3)

(一)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规模化背景下,固定投资决策越来越频繁,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也越来越大。过去,由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各种限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并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考察、调研,这使得投资决策往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决策效率相当低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企业基于云会计平台可以直接取得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同时通过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相结合,能够避免部门之间数据的孤立以及传递过程中的缺失和时间拖延。通过企业各分子公司的业务系统以及管理系统与云会计平台无缝对接,能够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海量的数据,这样大大节约了投资决策的数据获取时间。同时,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量决策相关数据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效率。

(二)保障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案一方面会利用有限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依靠投资决策者以往的经验来决定,其中主观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比较严重,决策质量较低。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通过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连接,收集企业投资决策所需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经由后台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处理,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更加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进而减少主观判断依据,保障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其投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企业持有的资产风险相对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着债务风险、投资总额变动风险、投资期变动风险以及估算风险等诸多风险,由于固定资产回收期长、流动性差等特点,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风险可控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而是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负债比重、现金流量、技术支持、人员配置等要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国际货币状况、市场营销情况、政府政策、投资环境、市场发展、消费者偏好等一切与投资决策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进而对比、分析得到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云会计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但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而且能够通过数据支撑,使风险控制在最小。

(三)减少企业的投资决策成本

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与改良一般涉及到销售部门、库房存储部门、财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等,传统的投资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纸质资料收集和整理、电子邮件、电话等途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按需购买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和数据端口与所有部门以及子公司相连接,减少了硬件和设备的成本,而且企业无需派大量的调研人员对市场和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通过云会计平台,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投资环境、消费者偏好、相似产品的市场占有量等结构化数据和包括产品相关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文档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都能够方便地被企业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基于云会计平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相关大数据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企业投资决策中过多的人力成本,还可以减少相关硬件设备的购买、维护和后续修理费用。

二、大数据、云会计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篇(4)

固定资产投入会变为一种回收期限较长的企业资产,通常来说资产的回收周期会达到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最短的资金回收周期也会在一年以上。然而,造成上述现象是因为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数量过大,而这部分资金在企业的日常运转过程中会占到较大的比例。另一方面来说,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是以计提折旧的方法完成价值的评估的,而这种方式会将固定资产核算入成本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回收期限的增加。基于上述分析,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策略制定中,必须对整个项目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只有完成推论之后才能够决定是否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

(二)流动性差是固定资产的基本性质

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之中,流动性最差的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这部分资产缺乏基本的变现能力,并且在实际的固定资产售出过程中,企业需要付出一定数量且根本不可能再收回的投资作为代价。对于企业来说,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即闲置或者产生实际损失,在两种因素的限制下,固定资产在投资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

(三)固定资产投资次数极少

由于固定资产的难回收性,致使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逐渐减少,往往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才会进行一次。因此,在投资之前必须制定详尽的计划,保证所有的资金投入能够发挥价值。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当前,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认识不到位,规划企业的战略目标时,不重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投资,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缺乏经营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过多偏重短期经济利益,缺乏对于风险控制的科学管理,影响长期效益。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企业整体战略管理存在缺陷;第二,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中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

(二)专业技术储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作涉及研发、制造、信息化管理、财务、报关、设备选型、建安工程、节能环保等众多专业。由于对行业发展的方向不清晰、政策制度了解不深入、投

资需求梳理分析不足,先进技术应用掌握不全面,投资风险预见性不足等原因,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盲目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案反复调整、建设投资超概算、建设周期超期现象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按期竣工验收工作的开展。非理性、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但不能提升企业的收益,还会使固定资产折旧系数变大,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利润。

(三)投资建设过程管控不规范

国家及各主管部门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计划管理、招投标管理、建安工程现场管理、项目调整审批、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制定了完整的管理制度,随着审计监察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避免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保证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急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四)融资渠道有限,建设资金压力大

企业投资资金主要包括贷款、自有资金、国家拨款等。近几年来,较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享受了国家的财政支持,但贷款、自有资金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的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收益留存,由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收益难以准确预测。如果企业资金紧张、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将会非常大,必将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改善

(一)统筹考虑,做好长期顶层策划工作

第一,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只有企业树立起科学的管理意识,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战略管理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管理,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之上。第二,加强战略和企业风险以及所能获得的效能之间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依赖于牢固的战略意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需求、风险控制、企业效益追求之间找寻平衡点。在平衡点的寻找过程中以战略思想为第一出发点,将眼光放长远,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

(二)借助内外部资源,为投资决策把关

第一,为保障投资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应按照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建设涉及的各专业具备的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与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差距,掌握先进研制工艺技术,深入论证,不断细化建设方案,降低投资风险。第二,建立项目储备库,并开展前期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实现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并为后续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三,组建企业内部专家团队,解决资产投资项目中遇到的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借助外部专业资质力量,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对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工作进行预评估,减少经济损失。

(三)完善企业投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以往项目建设经验,不断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招投标及比价采购管理、竣工验收管理等制度,使项目管理有法可依,保障项目建设的合法合规。按照合理投资、科学规范、长期效益的管理目标,重点加强招标采购管理及建安工程管理,确保投资项目建设规范,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四)加强市场投资环境分析,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1、分析投资微观环境

市场投资的微观环境与企业的发展和项目投资密切相关,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企业自身所掌握的技术、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等。基于上述分析,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于影响项目发展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是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出现阻碍。

2、分析投资的宏观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受宏观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述几种因素是影响企业项目生存以及发展的基本要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当满足上述因素时,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障碍都能够克服。比如,在法律保护和宗教文化允许的项目建设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和外界投资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抓住机遇,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十二五”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筹集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保障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应抓住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机遇,围绕国家“调结构、增能力、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借助区域经济圈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沟通和联系,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缓解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压力。

篇(5)

地区生产总值(GDP)是对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按收入法核算,由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构成;按支出法核算,由消费、投资、出口构成;按生产法核算,由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而成。目前,北京市采用生产法与收入法的加权核算,鉴于市场要素流动性大,支出法多用于学术研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部分。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总和。

二、区县主要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

1、区县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由于市统计局返还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只细化到行业,区县不掌握重大企业以及除重大企业外的经济发展状况。以石景山区为例,石景山区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区,首钢、京能等“厂”占据了石景山区经济总量的70%以上,而仅首钢一家,约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0%;同时,石景山区还面临首钢调整搬迁,打造北京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等重大背景,很有必要监测分析首钢搬迁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情况。第二,对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中还没有专门的核算体系。此外,作为当前考核地方政府的主要指标,GDP不能全面衡量诸如资源、环境等的投入成本,无法体现产出的质量、效益,至今还没有科学完善的替代指标。

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按总部汇总统计,并不能真实反映区县商品流通的活跃状况。以石景山区为例,目前区内主要商业企业有大中、物美、小白羊、华联、沃尔玛等几家。除华联外,大中、物美、小白羊和沃尔玛总部均在石景山区,这些商业集团的大部分连锁门店都在区外,而在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过程中,区外的分店也加总统计到我区,造成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并没有如实地反映我区商品流通的实际状况。这种情况,对于其他区县也同样存在。

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同时改革后的统计中没有基本建设、更新改造的细项,不利于投资结构分析。目前,统计部门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是按照经营办公地口径进行统计。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分散于发改委、建委等不同的职能部门,再加上审批信息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统计部门在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尤其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统计方面,区统计局目前是依据市统计局定期反馈有关项目立项计划和开工项目名单,同时在市建委网站上查找相关开工项目。另一方面,原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类中的“更新改造”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而改革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没有基本建设、更新改造的细项,区县希望能进一步分析其结构。这对于力推自主创新的北京市来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更新改造”的结构分析尤为重要。

三、对策建议

1、对地区生产总值而言:建议将返回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细化到区县关键企业,以便于区县掌握全区整体和局部重点经济发展状况;建议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增加文化创意、旅游等重要产业统计;建议加大“绿色GDP”或“国民幸福总值(GNH)”等综合评价指标试点与探索力度。基于目前地区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由北京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后定期向区县返回,各区县自身都不统计,建议由各区县统计局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细化的重点企业及方案,向市统计局申请。就我区面临首钢搬迁的特殊情况来讲,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对首钢部分和不包含首钢部分口径应有专门的统计,我们拟向北京市统计局申请。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为进一步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初下达目标任务表态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21年度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1亿元,我局拟参照2020年入库入统工作,将城投集团实施的“旱改水”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但在与县统计局沟通后,统计局反馈因政策变化不能再利用此类项目包装入库,导致目前我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数为零。对此,我作为XXX局主要负责人,深感惭愧。

下一步,我们决心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我们将以本次会议契机,咬定目标任务,盯住重点工作,抓住关键环节,再加压力,再添措施,再鼓干劲,集全局之力,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常抓不懈。

二是自我剖析找差距。会后,我们将对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进行专题研判,找出工作滞后的症结问题,认真分析,找准突破点,查漏补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迎头弥补差距,争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篇(7)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项目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立项、项目审批、初步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后评价管理等。

投资项目的主要流程包括:投资规划、计划和项目报批,项目规划设计和初步设计审查,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建设程序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招标、编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审查及备案、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建安工程招标、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施工、设备招标、设备安装和试运行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1.项目规划设计没有前瞻性。项目设计时只看眼前,没有更长远的规划,僻如功能区的设计,预留地的考虑。致使项目刚竣工投入使用不久便适应不了单位(企业)发展的需要。投资得不到投入产出利益的最大化,此乃投资的最大浪费。

2.初步设计审查不严。项目审批单位在审批之后,缺少对项目的跟踪管理,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流于形式或根本不审查,不可避免地导致项目施工后超建筑面积超投资金额的现象。

3.预算执行率低。大多数单位(企业)都推行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会按年度实施预算管理,通常在年初时预算做得很高,年底预算执行率却很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协调,有些不只是单方面原因造成。所以项目实施的进度难以预测和把控。

4.项目业主单位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过分依赖监理公司。对于项目施工,业主单位应全程参与,监督工程质量。因业主单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业主介入场地管理很少,过分依赖项目监理公司,导致许多方面管理失控。

5.出现问题时分析不够。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料不到的突况,处理不好时会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出现问题时不及时分析总结,使问题一拖再拖。应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和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6.项目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单位重项目前期工作,轻项目过程管理。

7.项目管理缺少信息化支撑。项目管理缺少软件管理,分析问题将存在视角不全,数据传输不及时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必径之路。

三、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项目审批管理。

项目审批单位对于申报的项目事先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项目建设的真实情况,并应由申报单位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对于技术复杂程序高的项目,审批单位有必要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2.严把初步设计关,杜绝超规模超计划投资。

初步设计文件要由项目审批单位或其授权单位组织审查,设计规划要有前瞻性,与时俱进,在初步设计时上级机关应把好第一关。这样既能控制和杜绝超规模和超计划投资现象,又能从政策层面较好地把握项目的远景规划。

3.加强预算管理,做好年度投资计划。

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做好项目的预算管理,能有效地掌握工程进度。做好项目预算管理的举措是做好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包括投资金额和实施的内容和应达到的形象进度。

4.加强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管理好项目的先决条件。单位(企业)应将此做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人才需具备工程建设、物流运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负责与施工、设计,监理,设备供应商等单位进行协调。

5.完善制度建设。

要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建立完善制度过程中,应认真梳理项目决策、招标投标,过程管理、全程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建立工程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要及时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学习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制度。

6.加强项目现场管理。

业主单位要组建强有力的现场管理机构成立项目现场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督实施,并派驻精干的现场代表。

7.强化招标投标制度,杜绝腐败现象。

要强化招投标管理。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共同参与,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8.定期报告项目进度,建立阳光台。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确定项目业主单位定期上报项目的实施进度,包括实施金额、进度形象、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分析。并动态更新项目实施图片,建立阳光台,并通过项目全过程审计,工程项目监理,法人责任制和问责制,营造一种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

9.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应以过程管理为重点,软件应包括年度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在建工程管理、项目资料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年度计划管理具有在线申报、审批功能,项目管理实现拟建、续建、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纳入管理的项目需有项目名称、编号、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类别、项目建设地址、是否批复、批文号、批复信息、形象进度、项目说明、项目建设起止年限等信息。在建工程还需支持项目图片的上传和投资进度等功能。

四、小结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管理人员掌握知识面广,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许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只有从多方面建立完善制度,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建立起综合的项目管理体系,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提升单位(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动力,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投资无疑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在“十五”(2001―2005年)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5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8%,超过了1981-2000年2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其中,第二产业,即采矿、制造、水电气和建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40%,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如何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能,并带来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却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众所周知,我国第二产业的许多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闲置现象,如纺织、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而大部分行业都有产能利用率低,投资效益低下的情况。经过长期的闲置后,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要么低价出售,要么彻底报废毁损,甚至因管理不善而流失。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前的分析论证和审批,严格采购环节的招标、审批、验收等制度,改善日常管理中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从预算、分析、采购和控制等各环节强化管理,使固定资产能够充分发挥效率,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

一、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

上文中提及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下,集中反映了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盲目投资、超计划投资、投资周期过长等问题。为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失误,企业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其重点是事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论证。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首先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的项目论证小组,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

(1) 成员要由技术、生产、财务、投资等专业人员组成,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和经济上充分论证,从而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以实现投资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

(2) 要在充分调研市场、技术分析和经济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可行性分析内容,为决策提供参考:

(a) 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可行性分析的先决条件和前提,是项目成立的重要依据。

(b) 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从资源投入、建设地址、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等问题入手,这是可行性分析的技术基础,它决定了投资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c) 效益研究,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它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因此也是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核心部分。

(3) 要对项目进行合理分类,以便运用恰当的分析论证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仅局限于产能的增加,还包括更新改造、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大修理支出等,其效益的计量方法各不相同,所采用的评价和判断标准也不同,因此要运用正确的论证工具和手段。

(4) 运用科学的分析论证方法,对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判断。市场研究和技术论证一般运用的是定性分析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经济效益预测则必须以定量分析为主,“用数字说话”。目前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有:

(a) 净现值法:指投资项目在投资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差额。在多个方案的非互斥选择中,应按净现值的大小来排列;在互斥方案的比较中,应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b) 内涵报酬率法: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的贴现率。在非互斥的方案中,应按内涵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的多少进行决策;在互斥方案选择时,超过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最大的方案为佳。

(c) 现值指数法:指投资项目未来各期净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比,又称贴现后收益―成本比。如果此指标大于1,则说明项目可行,在互斥方案比较中,选择指数最大者。

上述方法是考虑了资本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是分析和判断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方法和指标,其中内涵报酬率和现值指数都是相对指标,没有考虑项目所需投资的绝对值,因此必须结合净现值和投资规模等综合评判。

(d) 回收期法: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主要用来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

(e) 会计收益率法:指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一般用于项目可行性的初步判断。

以上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只能作为分析判断的辅助方法使用。

2、 必须坚持编制年度资本性支持预算,以预算控制投资额度和节奏。企业每年要根据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结合上述可行性分析和年度融资规模等因素,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根据经营计划和融资计划,控制投资节奏,防止出现资本性支出占用流动资金的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经营。

3、 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制度,强化责任意识。为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和效率,加强投资项目在论证、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力度,应大力开展投资项目的内部审计,揭示和暴露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按制度进行奖惩,从而强化所有投资参与者的责任和风险意识,规范投资程序,提高投资效益。

二、 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实施阶段中,购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购置价值将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从而影响到未来资产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购置进度也将决定着固定资产能否按计划投入使用,占领市场。因此,在这一阶段,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要建立招投标制度,以科学的方法规范资产的购置,降低购置成本。

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中,实行采购招标是实现降低建设成本、抑制不轨行为、加强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招标方式主要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三种。

(1) 公开招标,又称无限竞争性招标,是由招标人通过大众媒体公开招标公告,凡符合规定条件的不特定供货方均可自愿参加投标。

(2) 邀请招标,又称选择性招标,是由招标人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向被认为有能力承担供应任务并经预先选择的特定供应方发出邀请书,要求他们参加采购的投标竞争。

(3) 议标,又称谈判招标,是由招标人选择两家以上的供应方,以议标文件或拟议合同草案为基础,分别与其直接协商谈判,选择满意的一方,达成协议。

(4) 企业要根据拟购置资产的数量、价值、技术要求以及市场供应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a) 基本建设和通用要求的设备仪器等产品一般要公开招标,有利于在公平竞争机制下选择性价比最佳的投标方中标。

(b) 有较高技术要求但存在多个供货渠道的产品一般要邀请招标,在满足实际要求的条件下实现既能保证建设质量、又能降低投资成本的投标方中标。

(c) 有特殊技术要求且供货渠道较少的产品则按议标方式进行,但在操作过程中一般投标方不得少于两家。

(d) 特定产品(包括独家生产产品)在建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虽不具备招投标的条件,但为了保证建设质量和降低投资成本,应参照议标的方式,纳入建设单位和企业的采购招标管理体系进行管理。

2、 重视采购合同的审核,防止因合同规定不明确或不专业而导致的纠纷或损失。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了恰当的供应商后,双方签订的采购或建设合同,应该经技术、法律和财务等人员审核把关,而不能仅仅依赖法律人员的审核。要通过合同约定,把资产购置的数量、价格、技术细节、购置或交货周期、支付进度和条件以及质量保证、技术和操作培训等等给予明确,从而规范供需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为今后的验收、质量监督等提供合法的基础。

3、 要严格执行资产的验收程序,确保购置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要成立由采购、使用、技术、管理等部门组成的专门小组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保证资产在技术、工艺、交期上符合要求,并提供了合同约定的人员培训、测试材料和免费配件等,满足资产及时投入使用的需要。

4、 要利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技术,比如关键日期表、甘特图、前导图法(PDM)和关键路线法(CPM)等,提高对固定资产购置时效性的管理,准确地把握购置进度,保证固定资产按计划投入使用,为企业创造效益。要坚决杜绝由于管理不善和控制失当、项目建设期过长而导致丧失市场机会,产品竞争力下降的情况,更不能产生“烂尾”工程和“鸡肋”项目。

三、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

1、 要真正建立固定资产的二级管理员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各级资产管理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员,规范其岗位职责,严格考核,落实到位。资产管理员要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台帐的完善和及时更新、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及时报告、反馈资产的使用和保养情况等工作,为强化资产管理打好基础。

2、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和计划,并严格执行,降低因资产故障、损坏等带来的维修成本和产能损失等。要杜绝“以修代养” 的舍本逐末行为,坚持固定资产的定期保养制度,严格按计划执行,降低损失和成本。

3、 要认真核查资产盘点和清查结果,分析资产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盘活资产。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按时盘点,但往往流于形式,使盘点沦为单纯的数量核对工具,没有发挥盘点对清查资产使用状况和清理资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盘点流程,在核对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闲置、损坏、毁损等资产进行审查、分析,并综合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意见,提出诸如技改、维修、转让、报废等建议,盘活资产,杜绝浪费。

4、 必须培养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控制机制,坚持给固定资产投保。由于风险意识不强或存在侥幸心理,企业常忽视固定资产投保这一重要的风险规避手段;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往往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通过与专业保险公司合作,结合企业的资产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一套成本与风险相宜的财产险方案,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戴上“护身符”。要特别关注企业的附属设施、在建工程、装饰装修和设备附属物等“隐性”资产,在保险方案别关注,防止潜在损失。

本文通过论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重点讨论了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投资管理、购置管理、日常管理等,试图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防范资产管理中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 庄严明.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审计文摘,2005;8

[2] 汤炎非,杨青.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篇(9)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数据,2011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实际增速也一直与上年水平相当,没有出现2010年那种投资实际增速逐月下降的情况。1―8月,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5%,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后,实际增速在17%左右。

(二)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拉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以上

从月度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看,2011年以来,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分别在29%和31%以上,明显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平均增速。

从投资增速变动趋势看,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总体趋于上升,其投资增速领先幅度进一步扩大。1―8月,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32.2%和33.4%,比年初高2.3和0.8个百分点,较年内最低投资增速(制造业为1―4月投资增速,房地产业为1―3月投资增速)高3.2和2.4个百分点,领先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7.2和8.4个百分点。

在上述投资增长状况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合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8个百分点以上,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乏力,增速较低

从月度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看,2011年以来,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增速一直低于投资平均增速,增长乏力状况日益显现。1―8月,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际增速一直为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速直线下行,实际增速已经不足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状况相对较好,但实际增速也不到10%。

在上述投资增长状况下,2011年1―8月,三大基础设施行业对投资增长的拉动在2个百分点左右,较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

(四)制造业投资结构基本保持2004年以来的变动趋势

从2004―2010年制造业投资构成看,行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的部门有: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的部门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从2011年以来的制造业投资构成看,它基本延续了2004年以来的结构变动趋势。在投资比重明显上升的部门中,比重继续显著上升的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不升反降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中比重下降相对明显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在投资比重明显下降的制造业部门中,比重继续显著下降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0.7和0.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不降反升的行业是纺织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6和0.3个百分点。另外,2011年出现的纺织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比重变动特征是2010年状况的继续。

二、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左右

(一)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4%左右

2011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从以往经验看,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一般要比前8个月低一些,2004―2010年平均低1.8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8个月低0.3个百分点。2011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逐渐升高,5月以来累计同比增速逐步降低,估计201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比与前8个月低,估计为24%左右。

(二)未来数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变化不大,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将下行

从制造业投资看,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2011年1―8月同比实际增长24%左右,与2008―2010年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速相当,低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年均增速。2004―2008年的经验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存在正相关性,如果未来数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行,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有所反应,但发生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

从房地产业投资看,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2011年1―8月同比实际增长25%左右,高于2008―2010年房地产业投资年均增速,也高于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年均增速。经验显示,新开工面积增速和施工面积增速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1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已经明显下降,因此,未来数月,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三)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低速增长

除了年初既定的财政、货币和信贷政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房地产市场调控带来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都会抑制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能力;此外,铁路建设项目安全大检查等也是影响年内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总体上看,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将继续平稳增长外,其他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增长乏力状况难以改变。

三、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很大

全球金融危机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使得2009年投资增速大幅上升,随着刺激政策效应的逐渐消失,2010年和2011年投资增速重回下降趋势,但实际增速依然在17%以上,其中房地产业投资的高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2010年超过了31%,2011年1―8月达到34%,是2004年以来的最高值。2012年作为投资增长重要引擎之一的房地产业投资增速的向下调整,将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速明显。

从危机后投资增速的变化看,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使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大幅上升到1978年以来的最高点33.2%,两年后迅速回落到2011年的17.3%。2009年投资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来自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投资实际增速高达46.2%,拉动总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远高于以往3个多百分点的水平。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渐接近尾声,2011年其投资实际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到9.3%,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仅为4%。由于前期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已经很大,2012年再次出现由政府引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能性较小;另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房地产市场调控引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等,既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也对交通、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来源产生很大影响。交通部在其的“2011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就指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交通建设资金紧张状况缓解难度大。今年以来,由于货币政策调整,融资平台清理等政策的共同作用,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因此,从需求和资金供给两方面考虑,我们估计2012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显著回升的可能性较小。

以自发投资为主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受刺激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2010年、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这两个行业,两者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74%。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将取决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投资增长情况。

在房地产业投资方面。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2011年房地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在23%左右,平均每年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贡献率近25%,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依然保持高位,其主要原因:一是2010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大幅上升,达到了41%,其大部分投资要在2011年发生;二是2011年新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项目对投资增长贡献较大。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2011年1―8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估计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转向的可能性较小,商品房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增速将延续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速连续下降,将严重影响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即使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建设保持上年度建设规模,由于没有增量,对投资增长的作用有限。综合商品房和保障房两方面考虑,2012年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将明显下滑。

在制造业投资方面。根据我们的研究,现阶段我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可能已达到峰值,“十二五”及以后时期工业增加值比重将逐渐下降,相应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将会逐渐下降。近年来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统计数据显示,危机前,制造业投资实际增速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受刺激政策间接拉动的影响,2009年增速有所回升,但随后两年回归下降趋势。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将会对制造业投资增长产生影响,另外,目前欧美债务危机日趋严重,经济前景暗淡,我国的出口形势不乐观。从内、外两方面考虑,并结合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的总体趋势判断,201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向下调整的可能性大。

在农业、采矿业和其他行业投资方面。2004―2011年农业投资占总投资3%左右,增速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2011年1―8月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估计2012年将继续有所上升;2004―2011年采矿业投资占总投资的4%左右,增速呈下降趋势,从趋势估计,2012年增速将继续有所下降;除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农业和采矿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13%左右,2004年以来其投资增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年1―8月同比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估计2012年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上升。

综合以上对主要行业投资增长的判断,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很难达到2011年的水平。

四、政策建议

第一,密切关注房地产投资增速变化情况。从不同行业投资增长变动趋势看,可能对2012年投资形势产生较大影响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业。除了统计数据,我们在近期开展的实地调研中也看到,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在迅速下调自身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计划。

第二,积极防范可能因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而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过多的情况。2009、2010年投资(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1.3%和54%,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为8.4和5.6个百分点,同期,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负转正,对GDP增长的拉动由负的3.6个百分点转为正的0.9个百分点,外需增长状况的好转弥补了投资增长拉动作用的下降。在外需和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状况保持2011年增长趋势的情况下,如果投资增速出现过快下降,将不利于2012年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篇(10)

2014年统计站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布置的所有调查任务。除了完成一系列的常规调查工作:农业农调调查、劳动工资调查、固定资产上报等,2013年开始的全国经济普查的所有核查工作都集中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还是全市八个一体化住户调查点之一,工作量较大。在年底的考核中,按要求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数。2014年的统计工作总体来看,呈现出有压力、有成效的局面,有压力主要体现在经济任务比较重,统计业务量大但工作人员有限等方面;有成效主要得益于全乡各项基础工作扎实、主要领导调度有力等。

2.不足

上一篇: 节能降耗措施和建议 下一篇: 管理科学的基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