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09: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贸易与管理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际贸易学是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分支,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英语不好能学国际贸易吗
英语不好能学国际贸易。虽然国际贸易沟通中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是英语,但是对入行人员来说,国际贸易这个行业对英语没有太多的限制。国际贸易与经济其实主要是学贸易与经济,英语只是当个工具来使用,只需要掌握一些专业术语就可以。
国际贸易学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近2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国内高校纷纷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变化,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部分学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展开了研究。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探究中国与英国、美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差异,从而提出中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1][2][3];从社会需求出发,探究中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4][5];针对民办高校和高职类学校学生就业特性,探究这些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6][7]。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推演的方法,重点探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现有研究尚缺乏对培养目标和学分要求的研究。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既融合了美国教育、日本教育等特征,又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本项目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海峡两岸7所高校为样本,采用案例研究和多元统计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学位及学分要求、必修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研究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探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模式。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样本的代表性,本文选择了大陆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3所“985”高校、1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学科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台湾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2所公立高校、1所私立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如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
二、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从海峡两岸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见表1),北京大学着重培养综合型涉外经济与贸易方面的人才;复旦大学着重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浙江大学着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培养目标虽未明确说明,但从其对培养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来看,比较注重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高级专门人才;台湾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国际企业经理人才;政治大学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国贸决策、经营管理人才及研究人才;东吴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之专业人才。
从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看,大陆4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有所差别,但总体上的培养目标为综合性的高级国贸人才,而台湾的3所高校总体上旨在培养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学分要求比较
从海峡两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学分要求来看(见表2),大陆4所高校的总学分要求为140~16分。其中,总学分要求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最高的是浙江大学。台湾3所高校的总学分要求为136~140学分,各校间相差不大。其中,总学分要求最低的是政治大学,最高的是台湾大学。相比较而言,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明显高于台湾高校: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最低值与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最高值相等,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均值高13学分。
从通识学分来看,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均值为46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均值为31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高出15学分。其中,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出分,贡献度高达46.67%。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竟高达72学分,其中,英语学分就达36学分,远高于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学分要求分别为:北京大学8学分、复旦大学8学分、浙江大学12学分、台湾大学6学分、政治大学6学分、东吴大学15学分。
从必修学分来看,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学分要求均值为57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学分要求均值为70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学分要求均值为43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学分要求均值为37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高6学分。对于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台湾高校和大陆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未做要求;北京大学也未对实践教学学分做要求,只规定了毕业论文学分(3学分);复旦大学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要求分别为2学分、4学分;浙江大学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要求分别为6学分、8学分,是要求最高的学校。
四、必修课程设置比较
各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共同必修课仅有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和统计学(见表3)。
按所开设的必修课程设置,样本高校可分为三类:以宏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为主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宏观类和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并重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以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为主的高校,如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
从样本高校的特有必修课来看(见表4),复旦大学开设的博弈论、浙江大学开设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台湾大学开设的管理资讯系统导论,是各高校根据国际贸易环境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其余各高校的特有必修课则是依据本校专长开设的,典型为政治大学开设的民法概要和社会责任伦理。
五、结论与建议
从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总体来说,大陆4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综合性高级国贸人才,而台湾3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第二,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13学分,通识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15学分,必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选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6学分;第三,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必修课程以宏观类国际贸易为主,浙江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类和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并重,但是,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则以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为主;第四,台湾的3所高校均将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而大陆的4所高校均未将这两门课程作为必修课。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改进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从毕业生的竞争力来源来看,短期竞争力来源于职业技能,中期竞争力来源于管理能力,长期竞争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的学习之中,而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得到解决。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今后,大陆高校可以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二,降低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学分均值比台湾高校高出的15学分中,英语学分的贡献度高达46.67%。因此,大陆高校可以相应地降低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并通过改变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方法将英语课程渗透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之中。这样既有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国际上的相关专业知识。第三,提高必修课学分要求,增加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大陆高校必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大陆高校可加大必修类学分设置,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人才除了具备对国际贸易问题宏观把握的能力外,更要具备管理国际化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增加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第四,增设国际财务管理必修课。随着世界资本市场日益一体化,国际化企业及时而正确的决策更加离不开对国际财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化企业的经营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掌握国际财务管理理论,建议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国际财务管理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李炳林.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之比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6):128-129.
[2]张宇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以英国大学商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59-61.
[3]张乃侠.从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差异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教育探索, 2011(4): 158-159.
[4]陈向阳.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3):117-118.
国际贸易与资源整合的基本介绍
(1)国际贸易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从而反应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2)资源整合,是企业政策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有进有退、有取有舍,进行整体的优化。也是指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来源、层次、结构、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选择、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实现穿创造出一个新的资源动态过程,分析了解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市场经济化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研究领域
卜伟教授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直接投资、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产业安全、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其中产业安全研究主要是FDI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包括对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的影响,以及对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的影响。
三、科研项目
参加了王稼琼教授主持的国家软科学项目“我国税收政策对我国重大装备工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策研究”子课题“完善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对策研究”;主持纵向项目“FDI对中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主持纵向项目“利用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
四、主要论著
1、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争端案例评析(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国际备用信用证与保函(副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5、尚未设防GMO——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进口定量研究,国际贸易,2001年第7期。
6、入世后中国铁路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发展对策,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7、论搜寻品假冒伪劣的成因及其市场影响,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8期。
9、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0、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吸引FDI的影响因素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11、北京市吸引FDI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2、我国RD税收激励政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4期。
13、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走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4、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5、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6、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因素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6期。
17、我国装备制造业R&D税收优惠激励政策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8期。
18、基于产业控制力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变得更为频繁,国际贸易额度在逐渐增长。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式,借助电子商务即可实现选择目标产品、协商、下单、付款等工作,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电子化,也能促进国际交流,利于国家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刺激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实现贸易开展的电子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可透过电子平台实现贸易伙伴的有效寻找,物色更为适合的合作伙伴是每个企业发展最为关注的话题。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若想寻求优质的伙伴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电子商务解决了这项问题,可在短暂的时间内即可实现人力、物力的有效投入,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上的控制。国内的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专属网站,将企业的相关产品上传至网络之中,通过电子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宣传与推广,能让全球看到,能够吸引相应的客户前来,利于合作的开展。此外,贸易双方就贸易问题的洽谈、协商等都是通过电子沟通的方式,当然,支付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针对游有形与无形商品的交易都遵循电子商务的运行标准,实现国际贸易的电子交易。
(二)利于拓宽企业的国际贸易市场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1]。电子商务是一种主流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能让企业将原有的贸易壁垒打破,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施,能为企业进军国际社会提供诸多的优势,增强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能大大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利于国际贸易额度的全面提升。
(三)实现国际贸易主体的多元化
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与计算机平台之上的,是在网络环境中设定多个虚拟的企业[2],以充分发挥个体外贸企业无法完成的任务与业务,电子商务环境中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且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外贸水平也在逐渐提升,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开展国际贸易,其不会受到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都能实现贸易的有效运行。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已经呈现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态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若想将电子商务更好的应用到国际经济贸易之中,其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需要人才去执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当前我国的重要目标。因此,外贸企业应与高校进行合作,开展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将电子商务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企业与高校签订人才订单,能加强高校的重视程度,利于电商人才的培养。此外,电商人才的应用,应充分结合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形式,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人才岗位的安排,在上岗前应接受严格的评估、测试和培训,专业人员不仅仅要具备电商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与国际贸易知识,利于电商平台的维护与国际贸易的开展,是实现电子商务有效利用、国际贸易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度
为了保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安全应用,应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如税收问题、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现象、电子商务欺诈等现象,都应在法律条文中进行明确的列举,应及时总结以往电子商务中可能出现的威胁与风险,将其写入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文件之中。同时,由于开展国家贸易,涉及到一定的税收问题,应根据两国的税收制度进行有效的协商,并严格对国际贸易市场进行合理的规范。
(三)积极发展国际门户网站
通过对现代外贸企业运行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外贸工作的开展都是借助相应的外贸网站进行产品信息的有效推广,通过相关的网站平台上传产品的图片、描述、关键词等,能实现对产品更为具体、直接的展现,并未客户提供相应的价格参考区间,一般情况下,国内的外贸网站是汉英两种语言模式,利于为外国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同时,企业应借助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优势,充分发挥其高度的互动性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主张为客户提供主动服务,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以扩大影响力,进而拓宽国际门户,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同时,外贸企业应将网上调研、网上沟通与客户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统筹企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施提供条件[4]。
(四)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电子商务经济的开展,尤其是国际贸易额度的不断提升,其对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对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很高。电子商务过程中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的交易与支付问题,若系统安全维护与保护不当,会导致信息化系统出现漏洞,交易的安全性受限,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信息面临被窥探的威胁。针对当前问题,应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强调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国际电子商务经济的运行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与加密处理,保证国际贸易的机密性,维持相对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21世纪话题的引领者,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为了将电子商务更好的融入到国际贸易发展之中,应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优化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制度,积极发展国际门户网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平台,让中国经济走向国际,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提升,进而扩大影响力。
作者:杨思怡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03:39-41.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004-04
[作者简介]李俊锋(1979-),男,汉族,河南林州人,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讲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计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两国持续十年的自贸区谈判最终完成。中澳自贸协定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签署的最为全面的贸易协议,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十多个领域。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中澳自贸区的建成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澳经济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则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场。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最近新的报告显示,2014―2015财年澳大利亚新增出口企业有4000多家,其中对华出口企业有1300多家,表明澳大利亚对华出口蓬勃发展。2015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超过6亿吨,占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637%,金额约3586亿美元。而2015年煤炭和氧化铝这些资源产品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澳大利亚。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7085万吨,占煤炭进口总量的347%,金额53亿美元;进口氧化铝2866万吨,金额95亿美元。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牛肉、羊毛、大麦等农产品最大供应国。2015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156万吨,占牛肉进口总量的329%,金额约79亿美元;进口羊毛174万吨,金额157亿美元;进口大麦4362万吨,金额125亿美元。中澳自贸协定自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以来,据海关统计,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3059亿美元,其中铁矿石、农产品和煤炭分列前三大出口商品。表1反映了2013―2015年中澳两国双边贸易情况。
二、中澳自贸区的建成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在经贸领域中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而澳大利亚则具有丰富的能源等,两国的经贸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态。
(一)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两国货物贸易的影响
中澳两国在资源禀赋上的互补性是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基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和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澳大利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金、技术和自然资源类产品。中国虽然自然资源存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这些能源和农产品可以长期供应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2015年澳大利亚与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构成见表2、表3。
根据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过渡期之后,中澳两国的产品至少80%以上可以免除关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出口竞争力均会明显提高,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的增加幅度会更大,有利于推动两国货物贸易的发展。
(二)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两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签署,是继中韩自贸协定后又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协定包含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14个领域,在服务贸易层次,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首个对我国以负面清单模式做出服务贸易承诺的国家,同时,中国通过“正面清单”的模式考虑澳大利亚在电信、银行、教育、法律和建筑等部门的需求。所以,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将会对两国的服务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为两国的金融合作创造更多机遇。金融是中澳双方合作的重点之一,除了在自贸协定中所做出的金融开放承诺之外,还就银行、证券、反洗钱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2014年11月,两国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实现澳大利亚人民币市场与中国人民币清算系统直连,极大节省了贸易和交易的时间与汇兑成本。如今,澳大利亚业已成为人民币重要的海外离岸市场之一。
第二,进一步促进两国的教育服务合作。近几年,中澳教育合作不断拓展,中国已经成为澳洲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澳大利亚是教育服务强国,2015年,选择到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共计135万,大约占中国出国总人数的26%。在中澳自贸协定中,中方承诺了在协定生效的一年内,对澳方认可的新增的77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审查、评估并在中国教育部涉外教育监管网上注册,澳方将向中方提供相关监管决定的详细信息,以提高澳方高等教育机构信息的透明度,切实保护中国赴澳留学生的权益。与此同时,澳方也欢迎中方的教育机构在澳设立中文国际学校,为中澳两国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促进运输业和电信业的发展。运输业是中澳双方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之一,澳大利亚因地理位置,海运非常发达,且载货量大、成本低,因而海运是两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中国拥有完善的海运交通系统,其中三大海运集团(中国远洋集团、中国海运集团、中国国际海洋运输集团)在澳大利亚所占比例高达35%,在此背景下,这非常有利于推动两国的海运事业发展。此外,双方还就电信业务达成一致,澳大利亚承诺中国企业可以在澳设立独资电信公司,没有地域和业务范围限制,中企还可入股澳大利亚电信公司,同时中国也为澳大利亚电信投资者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展开投资活动提供更多市场准入机会,这为双方的交流通讯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第四,促进投资的便利化。中澳自贸协定生效起,澳方推出的“投资便利化安排”成为发达国家首次对华工程和技术人员作出的特殊便利化安排,加之放宽对华企业在澳投资的监管审查和让中国企业享受与美、日等国同等待遇,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审查门槛,减少中企赴澳投资风险,还为深化中澳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澳大利亚市场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市场,2015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额大幅增长595%,高达1509亿澳元,澳大利亚对华投资额与中国对澳投资额几乎相当。按人均计算,澳大利亚对华投资规模是中国对澳投资规模的50倍以上。
三、中国与澳大利亚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中澳双方投Y体系不完善
双方投资的领域及规模、特别是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的层次还不够高。澳大利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基本以证煌蹲省⒐扇交易为主,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制造业的投资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中国对澳投资大多通过合资企业形式开展直接投资。近几年,澳大利亚的一些行业,如金属加工制造业、交通仓储、食品加工、房地产等行业吸引了包括中国部分国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在内的投资,但是,总体来看中国在澳大利亚高科技领域的投资非常有限,而且投资规模比较小,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够理想,这与当地的限制较多不无关系。此外,澳大利亚对中国企业认识不足,加上“中国”的出现,对中国企业产生一些偏见,对来自私营企业的投资较欢迎,但是对来自政府、国企的投资比较反感,特别是针对重要资源的投资。
(二)澳方对华政策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不相称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部分政策与中澳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不同步,澳大利亚需要进一步改善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两个关系密切的经济体,必须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条件,要发展中澳自由贸易区,加快经济一体化建设,双方就必须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就对两国的经济政策提出了要求。澳大利亚在对亚洲的经贸政策中,一贯把与日本的贸易伙伴关系摆在首位,其次是东盟。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市场的忽视。
(三)中澳双方贸易依赖程度差距大
澳大利亚对中国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商品和少量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而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的商品。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矿产品贸易依赖性很强,特别是铁矿石的进口。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核心经济利益也集中在铁矿石贸易上。根据中国海关统计,铁矿石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商品,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来源地。鉴于此,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矿产品的替代性很小,而造成澳大利亚在贸易谈判中往往拥有更多的定价权和主导性。澳大利亚对华进出口贸易的市场替代性较强,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口替代性较弱,差距可能会给双边贸易带来不稳定性。
四、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中澳贸易结构单一,分工模式层次较低,各自的产业结构未能得到有效升级,已经限制了中澳贸易总量的扩大。因此,中澳两国政府必须重视合作,采取行动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双方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继续扩大两国传统产业贸易,将内部的产业结构与对外的贸易结构一起优化升级。同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拓展贸易合作的新领域,可以在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间成立联通机制,加强信息的沟通以及生产组织之间的协调。从两国资源禀赋来看,中国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以往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并未得到快速发展。中澳两国政府可以将加强农产品贸易作为拓展中澳贸易领域的突破口,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产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拓宽贸易渠道,稳固中澳双边合作关系
中澳双方应拓宽双边贸易关系的基础,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拓宽中澳双边关系的渠道可以从政府、企业及个人三个层次来考虑。政府方面,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两国政府高层间的会话,将有利于增强双方的互信度,及时协调和解决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企业方面,继续加强两国企业之间已有的长期合作,同时从贸易向投资、信贷、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方向发展,来促进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个人方面,两国各自的文化政策推动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两国政府可以进一步简化两国人员往来的手续,减少对人员流动限制。实际上,这种民间的良好关系是排除“非经济”因素干扰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中澳服务贸易合作,完善服务贸易体系
相对于货物贸易而言,中澳服务贸易潜力巨大,极具发展空间。根据澳大利亚政府所列示的负面清单可以发现,澳大利亚对中国服务提供商的限制并不多,开放力度较大。双方在扩大传统服务贸易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合作,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开放,提升服务贸易的效益与质量。在投资方面,利用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带来的机遇与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中澳经贸合作区,合作区内以中澳合资企业为主体,主要集中引进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综合开发技术等企业,可以在经贸合作区内成立创新企业孵化器和科技研发中心,引进节能示范项目,推进合作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优势产业的互补和产业配套协作。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经验,把负面清单管理作为建立外商投资管理的核心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目标建立贸易监管制度,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精简管理程序,促进中澳人流、物流及资金流的便捷流通。
中澳自贸协定的成功签署及生效将极大提高两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数量和质量。从长远来看,中澳自贸区的建立会对两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作用。中澳两国在自贸区建立后加强合作,完善机制,克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定会对两国经济贸易快速稳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程.中澳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分析[J].当代亚太,2008(2):105-123.
[2]蔡小芳,李昕.从贸易与投资结构看中澳自贸区的共赢战略[J].经济统计学,2015(1):112-123.
[3]段怡,李京.中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合作机制研究[J].国际贸易,2011(5):23-24.
[4]何好俊,祝树金,肖皓.中澳自贸区建立关税削减影响中国农业的CGE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151-156.
[5]张燕,高志刚.中澳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引力模型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4):117-122.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
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 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
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
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
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 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 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
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
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 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
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类型的企业纷纷涌现。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日渐频繁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开放,跨国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类型得以出现,其主要功能是对外销售产品,是本国产品对外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1]。最近,金融危机频频出现,世界经济市场之中的竞争日渐激烈,跨国公司因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如今跨国公司的营销主要采用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两种手段。世界的经济市场早已整合成为了一体,但是其中的区域、人员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任何一点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对跨国公司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各跨国公司一定要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提起重视,并对其进行协调,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
一、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跨国公司指的就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拥有控制和管理部分,并能产生经济资产的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投身于国际生产,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集资从而进行跨国生产。因此,跨国公司从根本上说是由多个存在密切联系的经营企业构成的,这些企业共同制定发展计划,开展营销活动,以达到制定的战略目标,即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个经营一体化的企业体系。
跨国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是离不开国际投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过程实质上就是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一家公司在国外建立的分企业,本身就是母公司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母公司的部分金融业务。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形式就是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是说,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形式的主体主要部分也是跨国公司。从理论上讲,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跨国公司有效配置资源的合理解释。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来看,公司内部个人或者企业整体的愿望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处于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形式之一,与国际贸易并无不同。实际上,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互相补充,它们共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解释跨国投资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结果的理论。19世纪6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世纪初,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并对国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可以说,如果战前国际直接投资还是从属于国际贸易的话,战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联系世界经济的主要纽带。西方经济学中最早涉足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是纳克斯(R.Nurkse)发表于1933年的论文,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书中提出了利率元理论。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较有影响的还有新古典利率理论、债务周期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及外汇汇率理论等。其共同特点一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二是对间接投资进行专门研究,涉及到直接投资;三是以宏观经济为主。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厂商的国际化经营:直接投资的一项研究》中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努力在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中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有机的联系起业,以寻求一种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协调和选择的解释[2]。
三、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中具有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能够在本国意外投资,其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某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公司生产过程中实际运用到的具体技术,也包含知识、信息、技巧等无形资源,例如跨国公司经过开发与研究所掌握的新生产工艺和新兴产品、产品的异化能力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市场销售技能以及跨国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秀组织与管理技能。这些技能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是企业内的公共产品,这也常常会成为人们解释跨国公司为何选择国际生产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的理由。
(二)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