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09: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骨折的护理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 病理性骨折的常见原因
1.1骨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是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溶骨性的原发或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及溶骨性成骨肉瘤等;属于转移性骨肿瘤的如转移性肾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不少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有时因病理性骨折后才被发现。
1.2 骨质疏松
老年、各种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等因素可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皮质萎缩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主要影响脊椎骨、股骨颈、掌骨等。老年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肱骨上端及桡骨下端骨折较为多见。肢体瘫痪、长期固定或久病卧床等可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而造成骨折。
1.3骨髓炎
骨髓炎病人因骨组织受炎症的侵蚀,骨质脱钙疏松,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若发生骨折,应积极地争取治疗,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进行固定,同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1.4 骨结核
骨结核病人的椎体或者椎弓的骨质因结核破坏而出现化脓、干络样物质等,导致病理脱臼或移位,容易发生病理骨折。见于椎体股骨头等负重较的部位。
1.5内分泌紊乱
由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的脱钙及大量破骨细胞堆积,骨小梁为纤维组织所取代。此时虽有新骨形成,但只能形成纤细的编织骨或非钙化的类骨组织,而极易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
1.6.骨的发育障碍
有多种属于这类的先天性骨疾患可以引起病理性骨折。例如先天性成骨不全,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胎儿或儿童时期发病,乃由于先天性间充质发育缺陷,不易分化为骨母细胞,同时骨母细胞合成骨基质中Ⅰ型胶原纤维障碍,因此长骨骨皮质很薄,骨细而脆,极易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故又称为脆性骨综合征。而骨折后新形成的骨痂为软骨性,或为纤维性,难以发生骨化。
以上人群尽量避免外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胸腰椎的骨折,生活中尽量避免坚硬物体撞击,翻身、弯腰等动作要轻柔,怀疑已经发生胸腰椎病理性骨折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尽量睡硬板床,协助病人翻身时应二人合作,轴线翻身等.防止再次骨折发生,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对这些有病理骨折病因的人群要进行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病理骨折的发生以及病理骨折的并发症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甚至因其导致生命危险。
2 病理性骨折的预防护理措施
2.1 病理性骨折的预防:
2.1.1 对病理性骨折的危害要加强重视,了解相关病理性骨折的预防知识。
2.1.2对骨质破坏严重,或术中骨质损伤严重者,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患肢,防止骨折发生,对股骨上端骨质破坏严重的,除固定外,还应同时牵引,以免关节脱位,造成畸形。
2.1.3 对于术后患者骨质破坏较甚者,要注意适当活动。对卧床患者,翻动时,一定要小心,动作要轻,防止发生二次骨折。
2.2 病理性骨折的护理
2.2.1 骨髓炎发生病理性骨折后,要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
2.2.2 患肢固定后,应注意病人全身情况,是否有呼吸困难,局部肿胀和固定过紧的情况,及时纠正。
2.2.3 密切注意患肢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如观察局部的皮肤颜色、温度和知觉,以及手指和足趾的运动变化。
2.2.4 固定后,要抬高患肢。搬动患肢时,要多加小心,妥善扶托,避免脱们和骨折端移位。
2.2.5 患肢的皮肤,每周擦洗1次。在允许的情况下,给病人翻身,以防褥疮发生。
2.2.6 及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在患肢固定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做一些轻微的功能锻炼。
2.2.7 患肢疼痛时,可采用针灸止痛。上肢痛,针刺合谷、外关穴;下肢痛,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内庭等穴。必要时服止痛剂。
在临床上,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1]。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发生骨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向严重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最多。由于这种形式的创伤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治疗,一旦在手术室急救中出现延误,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我院对此次所收治的手术室急救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呈现,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急救以及护理的50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对患者采用CT或者X线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没有出现凝血或者造血功能障碍,患者不是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25):其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2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平均为(44.0±1.0)岁。对照组(25):其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11例;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为(46.5±1.5)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急救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等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成立相关的系统化流程护理小组,对之前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和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相关的手术室急救流程。对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熟练度。
在患者住院之后,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然后由组长迅速做出初步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支持措施和急救方法[2]。此外,在移位时要注意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保护。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进行吸痰和辅助呼吸等护理。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紧急气道,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要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对发生休克的患者要立即进行纠正,同时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及时的排查,并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较为隐秘的潜在出血点进行检查,同时组长要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包扎等,并将心电监护仪开启监护[3]。
在手术室中急救过程中,组长要站在患者的头部位置,同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相关护理等。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办公室的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其他相关科室进行交流和沟通,保障患者的检查结果能够及时地传递到所需科室。
1.3观察指标对整个手术室急救过程中术前准备和完成基本支持以及护士交接时间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上,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症状,其具有非常高的发病几率和致死以及致残率[4]。这种疾病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险,常常会出现休克和外伤等较为严重的症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则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性的代谢功能失调以及生理功能紊乱等情况,进而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对患者的早期症状进行及时控制,并且要将患者的危重情况进行缓解,同时还需要稳定患者的内部缓解,避免对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伤害。对患者一般采取积极复苏和紧急处理以及有效止血等处理,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以往的护理工作中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及操作不规范等情况,进而导致出现手术室急救紊乱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采用系统化流程护理,其主要是按照先后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来实施,进而能够做到有条理和有计划的进行操作。在护理中,成立相关的流程护理小组,将所有的医护人员集中在一个统一的规划内,最终形成以患者为服务中心,达到最终的抢救目的[5]。在实施急救流程化护理小组之后,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之间和医护之间以及各个科室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缩短了各个流程的时间,赢得抢救的时间[6]。同时护士长可以根据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流程方案实施者、患者的反馈,对流程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并逐渐将其完善,这是一个动态的前进过程,可以将急救护理质量不断的进行提升[7]。经过此次的研究表明,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流程干预,有效地缩短各个流程的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家文.舒适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6:123-125.
[2]刘华.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1:304.
[3]王雪梅.多发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3:37-38.
[4]俞海萍.成骨不全致多发性骨折1例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6:119-120.
胫腓骨骨折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的缺损,甚至出现骨外露,临床上不仅针对骨折进行手术方法采取外固定器治疗,我科收治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62例进行总结,经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并发症,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62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18-76岁,平均年龄39.25±3.12岁,所致胫腓骨骨折的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压轧伤28例,坠落伤12例。
1.2急救评估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年龄及外伤经过,了解患者既往有无骨折病史,明确造成骨折的时间、方式、性质及受伤程度。检查患者受伤肢体的功能障碍程度,和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对于开放性伤口的必要时进行紧急处理伤口。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并详细记录。夹板或石膏固定的患者,仔细观察伤口及患肢的血运情况,如出现患肢青紫、肿胀、剧痛等,应通知医生配合处理;如骨折后远端皮肤苍白、皮温低,且摸不到动脉搏动,在排除夹板、石膏固定过紧的因素外,应考虑有无动脉损伤的可能;如下肢肿胀严重,皮肤发绀、湿冷,则可能有静脉损伤[1],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的了解各种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2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外固定器治疗并实施密切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平局住院时间为24.10±2.21d。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措施
3.1.1心理护理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常常会产生思想焦虑、紧张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加之患者对自身的伤势不了解,疼痛带来的恐惧以及担心患肢治疗后致残情况,肢体对日后生活带来的不变,生活自理情况受到了影响。因此护士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通,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3.1.2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各项辅助检查,指导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为术区进行备皮,消毒。做相关的抗生素皮试,术前一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心理状况遵医嘱给予安定肌注。
3.2术后护理措施
3.2.1术后术后保持外固定支架位置正确,定时检查支架的功能性及牢固性,注意有无松动,支架有无变形。术后将患肢抬高20°-30°,保持功能位或根据手术部位适当进行调整,以保证手术区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利于减轻患肢的肿胀。指导患者特别是熟睡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向患者解释固定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不正确姿势,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2]。
3.2.2一般护理注意患者的营养供给,指导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保证机体的足够营养,对于制动的患者应多食膳食纤维的食物,鼓励多饮水,并保持大便的通畅。协助患者生活上起居、饮食以及个人卫生等。术后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血压,待患者麻醉清醒可以根据受伤部位进行改变,如患者有脊柱损伤禁止进行摇床,将术肢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减少术后的肿胀利于切口愈合。
3.2.3疼痛的护理骨折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最重要的是骨折的疼痛[3]。由于骨折手术会给患者增加疼痛,护理人员在护理时不要单纯观察创伤骨折以及手术的疼痛,并且对于骨折固定不确切、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组织受压缺血都会引起疼痛更加注意。为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有几种:①上后24h内局部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的水肿和疼痛;②伤后24h可以进行局部热敷减轻肌肉的痉挛和关节和骨骼的疼痛;③术后肢体固定并且抬高,减轻肢体的肿胀导致的疼痛;④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暴力;⑤患者疼痛难忍时告知医生遵医嘱正确的给予痛药物治疗。
3.2.4患肢水肿的护理由于创伤使骨折的肢体出现创伤或挤压伤,导致肢体的静脉回流不通畅、骨折内出血会导致患肢水肿,还有是由于外伤手术后的外固定包扎过紧、血管损伤修复晚或者急救局部止血时间过长均会出现组织灌注的不足,最终导致肢体肿胀。主要的护理方法有:①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正确的,可以将患肢抬高增加血液回流;②有出血的患者及时正确的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止血过程中观察患肢的肢温、肤色、肢感等情况。
3.2.5牵引患者的护理每天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脱或者松动,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自行改变,不能随意调节牵引的重量。注意牵引的患者肢端的血运情况:有无红肿、皮温降低、肢端麻木、皮肤颜色改变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如有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3.3严格预防感染术后针道感染是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中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进行针道早期护理,使用无菌敷料在针道周围轻轻遮挡,防止污物流入针道。禁止敷料填塞过紧,导致分泌物排泄不畅,会引起感染。针道后期护理:使用75%酒精滴注钉眼每天两次,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用无菌敷料覆盖。禁止用碘制剂清洁针道,因为碘会腐蚀金属[4]。每次消毒时密切观察针道是否出现红、肿、热、痛以及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加强局部换药频率。4小结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实施了早期的外固定,可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使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同步进行,促进局部血循环,减少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可以减少骨坏死和伤口感染。有效精心的护理措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闫玉霞.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架病人的护理体会[J].护理新理论,2010,11(4):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8-02
跟骨骨折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较难处理,特别是对于位移较重、形状变化较大的跟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临床上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首选方式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较为严重的跟骨骨折中得到良好的应用。我院为了探讨促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护理措施,特进行了研究总结,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51例,男36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26-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6岁。51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为,35例由于高处坠落致伤,16例由于车祸致伤,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将患者按照Sanders进行分型,11例换着为II型,20例患者为III型,20例患者为IV型。
1.2 临床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非止血条件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与了术前与术后的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为期6-26个月时间的随访,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恢复效果进行评价[1]。
1.3 临床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跟骨骨折的发生均是突然性的,因此,患者突然受到病痛的打击,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恐惧、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均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的为患者讲解跟骨骨折的情况,介绍目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和治疗[2]。
1.3.1.2 术前评估 采取手术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综合情况进行评估,积极的选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患处的肿胀进行处理,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一般来说,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的2周时间左右进行手术治疗为最佳。
1.3.2 术后护理
1.3.2.1 疼痛护理 指导患者使用松弛术分散注意力缓减疼痛,为患者营造洁净、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对患者的刺激,必要时给与镇痛药物进行止痛[3]。
1.3.2.2 用药指导 患者术后要全身应用抗生素,不使用止血药物,患者主要应用的药物以及剂量为,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注射,每日2次;60mg罂粟碱肌肉注射,每隔6小时注射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250ml,每日2次。每天为患者进行1次换药,持续换药直到患者的切口干燥没有渗液[4]。
1.3.2.3 饮食指导 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须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以此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因此,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维生素、粗纤维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例如瘦肉、牛奶、鸡蛋、骨汤、水果、蔬菜等。
2 结 果
51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得到了随访,随访率为94.12%,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26个月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48例随访患者中,39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不良症状,术后切口愈合率为81.25%。9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为18.75%,9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切口瘢痕,有1例患者为钢板外露,8例切口瘢痕患者经过临床清创换药处理之后愈合,1例钢板外露患者经过清创换药处理之后,采取了足背皮瓣修复闭合创面处理之后愈合。患者的术后切口恢复状况,采取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的标准进行评价,其得分为54-98分,平均得分为85.6分,总体评价结果为优良。
3 讨 论
跟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切口愈合不良,一旦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就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良好愈合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本组研究中,对患者采取了术前与术后的综合护理,在随访过程中,9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为18.75%,与临床相关文献报道中的数据相比,显著较低。
综上所述,对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在术前正确评估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后给与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率。
参考文献
[1] 俞光荣,梅炯,蔡宣松,等.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6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8):755-757.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54例,均为股骨颈骨折后行牵引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岁,在该组病人中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其中左侧30例,右侧24例,所致骨折原因:摔倒38例,车祸或其他外伤所致16例,骨折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25例,糖尿病患者15例,高血压患者38例,骨折部位:颈中型20例,基底型18例,头下型16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实行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观察记录术后患者在骨折端发生移位、骨折畸形愈合、肢体末端坏死、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坠积性肺炎、褥疮、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术后54名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个月。
3 总结护理要点
在本组病人中,未发生较大的并发症,与护理人员的精心工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的注意要点和有效措施。
3.1预防感染术后感染会对手术造成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一次预防术后感染尤为重要,注意观察牵引针孔处皮肤的颜色、弹性、渗出液、者有无疼痛等,注意每天用75%酒精滴针孔2次,并注意保持针孔周围皮肤和辅料的干燥,针孔周围有分泌物或痂皮时要用消毒的棉签擦去,以防止痂皮下出现积积脓 ,另外为了防止牵引针的外漏部分损伤了皮肤或钩破了衣服,可用一只空的抗生素瓶子将牵引针的两端套住,注意患者是否对该种抗生素过敏。
3.2患肢位置的摆放:一般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位约30°~40°,足部可成中立位,也可以穿丁字鞋,注意抬高床尾 20~25cm,以保持达到牵引和外固定的作用,要定期观察牵引器械是否正常,滑车、牵引绳、大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能及时的调整牵引的重量在行牵引期间要保证患者不负重、盘腿和侧卧。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帮助患者经常活动肢体,并按摩受压的部位,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3.3饮食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较少,因此肠蠕动变慢,可能会引起便秘,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并对其进行指导,可以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粗纤维、水的含量以有效的预防便秘的发生。
3.4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本病的认识,难免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顾虑的问题比较多,担心自己预后不好,又怕治疗经费高,而忧郁不振,加上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自己养成的生活习惯被改变,而引起烦躁 ,此时护理人员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向他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并且告知其术后的注意事项,应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辅助其日常生活的所需,让患者能够消除顾虑,心情舒畅,消除后顾之忧,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够积极的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3.5术后对病情的观察重点:进行完牵引术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末梢的血运情况,注意有无出现青紫、麻木、肿胀、以及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果发现以上几种情况发生时,要及时的告诉值班医生,并仔细的检查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及时的做出处理,防止因肢体受到压迫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缺血性痉挛。
3.6对患者的功能锻炼的指导
(1)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患者会出现手术区域的肿胀、疼痛比较明显,这时要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还要练习足趾的伸屈运动,并逐渐的进行膝关节、踝关节的伸屈运动。
(2)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中期阶段疼痛的感觉消失,肿胀消退后骨折的断端基本稳定后骨痂开始生长,可以指导患者做利用膝关节的屈伸做拉牵引锤的运动,牵拉牵引锤,以增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并进行引体向上的锻炼,去除牵引后,可以遵医嘱进行不负重功能锻炼,如扶双拐走路。
(3)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后期患者可以下床扶双拐走路,患肢可以逐渐负重,在骨折进入骨化塑形期,达到了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可以将双拐变为单拐或不用拐走路,但是要注意过程循序渐进,时间由短到长,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加剧患者的疼痛,可以忍受为标准,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
3.7预防坠积性肺炎:要嘱咐患者多进行深呼吸练习,并要用力咳嗽,护士可以定时的给患者进行拍背,双手练习做起,以增加肺活量,尽力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而起到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
3.8预防褥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患者翻身,每天用温水擦拭身体受压 的部位,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还要每天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以防止床单磨损皮肤而引起褥疮。
3.9预防足下垂告知患者每天要主动的做伸屈踝关节,在平时可以使用保护垫或者足托板将足底垫起。
4讨论
通过对本组54 例患者的临床术后护理可以总结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发生在55~65岁之间,老年人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由于该部位的血液运输较差,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导致骨折端的不愈合、股骨头发生了缺血性的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正确的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手术的成功与否,护理人员在护理术后患者的过程中要做到细心观察,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金阳,李宏军.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中医护理
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 36(5)20~21
[2]付利民,母艳伟.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术36例围手术期
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09 (8)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56―01
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胸腰椎骨折,多是由外力引起的椎体骨折。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由于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胃肠蠕动减弱导致的腹胀,胸腰椎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腹胀,因为腹胀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腹痛,甚至烦躁焦虑。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也可使下腔静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影响治疗和恢复。针对吸问题分析如下
1原因分析
1.1心理原因
胸腰椎骨折多为突发性,患者的生活突然发生变化,精神处于焦虑悲伤抑郁中,是消化
功能减弱胃部产生胃酸,而造成腹胀。加之患者疼痛吞入大量气体使腹胀加重。
1.2 病理因素
骨折多为外力所致,椎管内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患者伤后必定会造成脊椎周围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腹膜后壁等组织损伤,局部出血形成血肿,刺激周围神经纤维,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而发生腹胀。
1.3 饮食因素
因骨折后绝对卧床,肠蠕动相对减弱食欲下降,进食量下降,饮食量小摄入不足,患者会出现低钾症状。引起腹泻。肠麻痹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饮食量小,患者进食过于精细,无法刺激肠蠕动而引起腹胀及便秘,有的病人为了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减少进食量,食物残渣少,大便量减少而至腹胀
1.4 生活习惯的改变
骨折后需要患者绝对卧床、在床上使用便器,不习惯卧位大小便和卧位排便腹压下降,排便反射受抑制而造成排便困难、腹胀。
2 护理措施
2.1护理评估
收集包括患者病情、既往饮食、排便习惯、有无胃肠疾病史等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基本信息[1]。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脊椎损伤的程度做一个评估,查找腹胀发生的原因,了解患者有无致腹胀的不良生活习惯。每天询问排气排便次数,是否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情况发生,并做记录。
2.2心理护理
胸腰椎骨折往往由突发性事件引起,这会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腹胀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使他们更紧张、焦虑。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多巡视病房,主动询问患者排便、排气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及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稳定情绪,经常与其沟通。安慰患者,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缓解其不良的情绪,使其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饮少量温开水,观察患者无腹胀、腹痛症状。嘱其进清淡、易消化、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也可进食如蜂蜜等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少食多餐,减轻为肠道负担。少食含酸性水果,忌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勿进食易产气食物,如土豆、豆制品、胡萝卜、牛奶等[2]。
2.4按摩护理
腹部按摩和热敷,能帮助患者调和气血,恢复正常胃肠蠕动,可解除腹肌痉挛,缓解疼痛,使腹胀症状减轻。用大小鱼际肌及手掌根部从右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行顺时针按摩。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下腹部,刺激肠蠕动,但水温不易过高,50°左右,以免烫伤[3]。
2.5药物治疗
开塞露入肛。由于开塞露的高渗作用,吸收肠壁水分,使肠腔内压力升高,刺激直肠壁感受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开塞露的甘油成分,可以肠道,促进肠道蠕动,引起排气、排便;同时,开塞露中的Mg2+等离子不被重吸收,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使直肠平滑肌收缩加强、括约肌松弛,引起排气、排便[4]。
3总结
胸腰椎骨折初腹胀发生率高,并可发生在整个住院期间。引起腹胀的相关因素常常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通过仔细观察加以分析,早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胀,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早期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4377-4378.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mbined Nurse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nstipation of Fracture
XUEQing,JIANG Xiao-fen
(Department of No 4 Surgery,Mecical of Du Jiang-yan Municipality,Du Jiang-yan 61183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combined nurse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nstipation of fracture.MethodsThe 120 patients with facture were divied into combined nurse group(60 cases) and convention nurse group(60 cases);combined nurse therapy included mentality,dietary,durg and functional training.Results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nstipation of Fracture,the combined nurse group was than in convention nurse group, a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Combined nurse therapy;Postoperative of Fracture;Constipation
便秘是骨折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发生率高达50%~7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影响患者骨折愈合。因此,我科提前采用心理、饮食、功能训练、药物等综合的护理措施干预,对于骨折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骨折需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4.57±11.12)岁,其中脊柱骨折10例,骨盆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6例,下肢骨折42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50.85±11.96)岁,其中脊柱骨折8例,骨盆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9例,下肢骨折41例。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组护理方法
1.2.1.1术前经行心理干预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理解其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进行心理疏导并充分调动亲人、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患者角色;安慰患者,使患者消除陌生感,产生安全感;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排便时给予遮挡,尊重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到亲切,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心理上适应骨折状态下的特殊排便方式。
1.2.1.2饮食指导 保障饮水量达到>1500 mL/d,增加食物中纤维的含量,提倡多吃粗纤维食物,戒烟酒。
1.2.1.3药物 骨折术后第2 d提前给予润肠通便的中成药:麻仁丸(6 g×10袋,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口服。
1.2.1.4排便训练 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便;术后每日指导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沿结肠走向按摩,动作由慢到快,手法由轻到重,早晚各1 次,20~30 min/次,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其次训练患者做收腹提肛运动,早、中、晚饭后各10~15 min。
1.2.2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处理,记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收集患者术后第2 d起排便情况,见表1。护理干预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需灌肠通便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便秘时临床常见的病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的便秘发生率约为15%[2],而我国为发生率为4%~6%。骨折术后患者因麻醉剂的使用,活动和饮食的改变,以及排便环境和排便姿势与日常习惯大不相同[3],尤其脊柱、骨盆、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需卧床排便,胃肠蠕动减少或推动性节律性收缩减弱,抑制消化液分泌,造成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吸收多,直肠反射敏感性降低,引起粪便干燥和便秘。便秘发生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便秘常会导致诱发基础疾病,严重便秘的怒挣可使血压急剧上升,造成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保持骨折术后患者大便通畅是护理措施中重要一环,常规护理是在发生便秘后再采取对症治疗,加大了患者发生便秘的机率。我们科在临床护理中,采用提前综合护理干预法,结合基础护理、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措施,大大降低了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不仅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骨折的愈合,更加节约护理成本,优化了护理流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93-01 针对临床上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来年人特有的一些情况和特征,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普遍存在岁数较高,机体能力衰退等特征,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并发其他疾病。卧床康复时间较长,护理难度较一般骨科患者大的特点。尤其如果患者话骨科患病部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行动,则更加容易导致老年患者的心理出现波动。本文针对本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针对本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35人,女性25人,年龄为65-87岁,平均年龄为75±7.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5天。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2例,膝关节问题14例,股骨头坏死15例,股骨头骨折8例,腰部疾病11例。
2 护理风险分析
老年骨科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大,而且出现骨科疾病之后都存在治疗周期较长,有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其次由于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都比较脆弱,容易在骨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惧、多疑等不良情绪,一旦没有处理好这些不良的因素,不但会对治疗的效果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对护患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
3临床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骨科患者的特点,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开展心理状态确认的工作,尽量不要将相同情绪的患者安置在同一间病房,尽可能将一些性格较为开朗和忧郁的患者放置在一起。同时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去和患者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担忧的根源所以,尽可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他们,或者安抚他们的情绪和缓解不安。老年人往往都希望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怀,这方面需要加大工作的力度和频率,以为老年患者的康复的心理环境打造,营造一个良好的互信的平台。
3.2 饮食护理
老年人骨科患者由于患病之后大都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生活上大多不能自理。甚至有些患者为了减少上厕所厄次数而可以减少进食的次数和数量,这非常容易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针对于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向老年人患者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和指导,说明营养均衡和对于病情治疗的重要性。建议患者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习惯,尽可能摄取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多喝水,确保大小便的通畅,避免便秘的情况出现。
3.3 生活护理
老年人骨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摔倒的现象,这中治疗过程中的意外和危险性因素非常容易造成病情的加重和延长,因此在日常的生活护理上,护士应该注意定期检查患者病房中的各种床边的杂物和床车的脚刹是否停稳。在夜间,要密切注意夜灯的是否能够正常运作,亮度是否足够等。在患者的日常行动中,一定要确保有家属人员或者护理人员的在场,并对其家属做好护理安全的指导和沟通,将可能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4 并发症护理
老年骨科患者的身体的各项功能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有的甚至存在其他的并发症,例如脑梗塞、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情况。这一类老年骨科患者入院之后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资料登记,并密切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的观察和照顾,除了常规的护理方式之外,还必须关注其它生命表征的变化和患者的情绪。由于患者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其全身的血液循环变差和压疮的形成,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老年患者的常压部位进行检查和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例如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增加软垫等等。同时注意提醒患者保持个人的卫生工作,对于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也要采取一定的协助清洁工作。
4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据对于在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感到满意。
5 护理体会
老年骨科患者由于其年龄上的特殊性,因此存在一些其他年龄段骨科患者没有的特点和存在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心理、生活、饮食和并发症这几点护理要点上,做好老年人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有效回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中涉及的60例老年人患者在采取了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环境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经治疗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提示了在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中,树立"以患者为本"的原则思想是关键,将护理工作落实到细节,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责任心,对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正确实施,都有非常积极和关键的作用,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就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争取早日出院。
参考文献
[1]高珞珞.浅谈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05)
[2]覃小梅,庞月芳.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0(32)
近年以来,随着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病。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麻醉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解除呼吸道硬梗[1]。在本组治疗中。采用鼻腔清醒盲探气管插管的方法进行全身麻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术后恢复快。在术前及术中,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减少患者的痛楚且增强了麻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患共50例,均为粉碎性下颌骨骨折。50例患者中,男性为32例,占64.0%;女性18例,占36.0%。5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口限制,ASA:Ⅱ一Ⅲ级。患者年龄分布在20-45岁,平均年龄35.2岁。
1.2方法
1.2.1体格准备在麻醉之前对患者进行无误的评估,方法包括张口度、Willson危险评分等。准确地预测评估可以减少麻醉事故的发生。评估后,对于呼吸道不通畅的患者来说即可采用清醒插管的方法。在本组中,患者采用清醒鼻腔插管的方法进行麻醉。
1.2.2心理准备下颌骨位于患者的面部,对患者的面容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下颌骨骨折病患又以中青年居多,所以患者多会产生对面容畸形的焦虑和抑郁等思想,进而对麻醉会产生恐怖和抵触心理。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努力争取患者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1.2.3麻醉方法在患者通畅的一侧鼻腔,分次滴入麻黄素30mg和2%丁卡因3m1。环甲膜穿刺术之后,在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2ml,5min之后重复一次。10min后行鼻腔清醒盲探气管插管。成功插管后,患者吸入笑气-氧气-异氟醚维持麻醉。麻醉成功后,松弛肌肉组织并控制患者的呼吸。
1.2.4术中护理在麻醉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检测病患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时调整病患的体姿,使病患的头高于心脏平面,从而减少失血,控制血压,必要时可以使用氨甲环酸控制出血。
2结果
术中对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术中平均动脉压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镇痛镇静的效果。结果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一般情况下,下颌骨骨折会伴随着脑损伤以及口腔软组织损伤,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以致增加了麻醉手术的困难[2]。麻醉之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预测评估对于患者麻醉手术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进行评估的方法有张口度、Mallampati试验、Willson危险评分等[3]。评估之后,依据评估结果便可选择合适与患者的麻醉方法。例如:易于插管的患者应该采用快诱加静息复合麻醉的方法;不易于插管的患者,应该采用清醒插管的方法。在本组患者中,均采用清醒插管的方法进行麻醉。
依据病患的群体特征,粉碎性下颌骨骨折患者一般为中青年。此类患者对容貌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麻醉会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为手术的进行增加了难度。另外,对于特殊的患者,如先天性颅面畸形的患者认知能力有一定的障碍,这也增加了麻醉的难度[4]。这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与疏通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心理指导,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
由于下颌骨骨折整形涉及颌骨的切开、移位、复位等操作,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头面部的血管,在手术过程中易引起严重的失血。在手术过程中,控制性降压的方法种类繁多。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使患者的头部高于心脏平面便可减少失血,控制患者的血压。另外,Zellin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利用氨甲环酸控制出血量也是控制性降压的有效方法[5]。在本组治疗中,医护人员除对患者进行上述的护理之外,在手术中还密切的检测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经治疗,本组50例患者采取清醒鼻腔插管法进行麻醉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镇痛镇静效果明显,没有出现麻醉失败的情况;患者在术中没有出现缺氧的情况,呼吸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参考文献
[1]李旭东,戴洪,李保恩,尹鲲.清醒气管插管应用于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手术[J].大理学院院报,2007,6(6):145-147.
[2]陈洁,刘和平,姜虹,朱也森.口腔正颌手术的麻醉进展[J].临时麻醉学杂志,2007,4(23):350-354.
【关键词】: 老年 骨折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
护理质量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的风险和法律诉讼为目的[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增强,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空前提高“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交通工业也日益发达,因此老年骨折患者日益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老年骨折患者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骨科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1、 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
1.1 老年患者的特点 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其他一种或多种疾病,一旦受到外伤,不但肌体防御功能受到破坏而引起病理变化,而且因创伤疼痛的刺激,紧张焦虑的情绪,极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如脑血管意外、心梗、应急性溃疡等。
1.2 骨科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
1.2.1 跌倒、坠床、烫伤 因骨折后自理困难,行动不便,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骨折后患肢感迟钝以及老年感觉不灵敏等因素而发生烫伤
1.2.2 输液外渗 骨科患者多用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脱水、消肿,因该类药为高渗液体,如输液时外渗如果处理不及时,发生不良后果,易导致护理纠纷
1.2.3 褥疮 因长期卧床、截瘫或牵引等因素,如护理不到位,及易发生褥疮。
1.2.4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因肌肉不运动,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老年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1.2.5 坠积性肺炎 病人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来,坠积于肺内,会导致肺感染。
1.2.6 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长期卧床病人全身骨骼脱钙明显,大量钙盐从肾脏排出。如饮水不多,钙盐易在肾脏或膀胱形成结石或引起感染。
1.3 护理管理方面风险因素
1.3.1 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缺乏 护理人员由于专科知识有限,在病情观察时缺乏预见性护理思维,无个体针对性,致使伤后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时才采取对策,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1.3.2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欠缺风险意,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重视不够,而导致护理风险发生。
1.3.3 缺乏沟通技巧 骨折患者为意外损伤较多,患者、陪员及家属多有急躁情绪,他(她)们不知就诊程序,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如沟通不够也易引发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
2 管理措施
2.1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拟订护理风险管理预案 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护理骨干组成。通过以往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结合老年骨折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客观评估,拟订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评估,针对评价的效果及客观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2.2 很抓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 护士长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教育引导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操作原则,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作好每项护理工作,科室由主管护师级或责任心强的护师担任指控员,指控员发现问题及时向科护士长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3 加强理论学习,培养风险预见性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是培养护士风险预见性思维的基础,科室定期组织理论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在岗继续教育,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针对个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运用护理程序和专科知识,找出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