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城镇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9 16:09: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小城镇建设

篇(1)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开始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新的成长阶段,而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短时间内无法协调,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成为平衡城乡差异的有力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首先应明确小城镇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建设地位,其次应积极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农业、农民三大主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小城镇的界定及其战略地位

对于“小城镇”的界定,目前我国学者各执一词,本文以教授的界定为参考,他认为小城镇是一种过渡性社区,也是一种社会实体。其过渡性指的是小城镇是从乡村性的社会发展到多种产业并存的逐渐向现代化城市转变的中间性社区。相比于城市和农村而言,它比城市区域低一层,比农村区域高一层,是农村与城市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仍然是一个经济区域,它的主体是由一批逐步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走向非农产业的人口组成的。其结合形式是一种多要素的空间结合,主要要素包括一定社会范围内一定量的各种农村生产和生活要素,以及城市生产和生活要素,这说明小城镇既不同于城乡两个区域,又与城乡两个区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发展的形态来看,小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了工业主导发展型、农工结合发展型、市场带动发展型、交通枢纽发展型、城郊发展型、旅游开发发展型和工矿服务发展型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皆能弥补农村依靠单一产业发展的不足。此外,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处在城乡交汇点,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拉动内需,有利于做大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总体来说,小城镇在带动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农村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二)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性社区,不仅能减缓城市对于农村的冲击,还能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利用率,通过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逐渐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农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小城镇作为增长极可以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具体来说,通过将区位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同时有效的规划配置资源,推进小城镇和农村工业机制,使小城镇和农村的有限资金形成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从而可以产生集聚效应、扩散效应,进而带动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小城镇作为城市的边缘性社区,相比于农村来说能更好地接受城市的辐射,以小城镇接收到的城市化内涵向农村辐射比城市直接影响农村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城镇对农村的资金、技术、人才、物资、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辐射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第一产业分布较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明显不足,而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弥补了这一不足,为其提供了第二、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小城镇已不是人口稀少的社区,对商品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可以满足的,为满足城镇消费需求,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村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下会逐渐改变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乡镇企业的应运而生,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人们消费层次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村镇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商贸、学校、文化娱乐的配套逐渐形成复杂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逐步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单一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优化,同时还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

第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三农问题之一的农业一直都是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业的发展关乎农民,关系农村,是解决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进程问题的开山之石。没有达到农业现代化的农村不足够称之为一个现代化的农村,而农业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讲的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为了达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必须使土地相对集中,这意味着有一部分拥有土地的农民必须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到另一部分人手中,成为寻求就业机会、外出工作的中的一员。毫无疑问,小城镇的发展给农民就业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小城镇在发展伴随着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交通、信息的发展,同时它本身也会成为周边区域的增长极,可以为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依托现代化城镇发展起来的农业必然会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

第四,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总是形影不离的,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及时补充精神文明建设。小城镇是将城市科技、文明辐射到乡村的最佳传输带,应肩负起带动广大农村社会进步的重任。而小城镇作为区域性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是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农民在进入乡镇企业就业时,一方面可以获取报酬,另一方面还可以感知小城镇的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氛围,不但学习了技能,增长了见识,还可以更新自己的传统观念,成为融入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人。由此可见,小城镇是城市形态的前奏,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到乡村的过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小城镇建设对农村需求的拉动效应

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具有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发展具有推动和拉动作用,表现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保障农村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即是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见图1)。

(一)城市对于农村的拉力因素

城市与农村是既冲突又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极,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口流动的过程,城市化的“化”从人口流动的角度来说即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没有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化就难以真正形成。城市化还意味着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快比率的增长。从城市对处于农村的人们具有吸引力的角度分析,城市对农村的拉力因素是关键。城市人民相比于农村的高收入水平、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同时,农村本身的环境条件推动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首先,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其次,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单一产业低下发展的情况下难以提高,另外,身处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媒体的影响的新一代农村青年有了新眼界,交通的大力发展减少了迁移成本,这些都极大推动了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迁入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新的工作。这些也即是城市对于农村的拉力所在。

(二)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第一,小城镇建设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小城镇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影响主要取决于小城镇的发展致使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刺激了需求市场,从而影响供给方,也即是说城镇消费需求的缺乏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城镇为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依托。从实际情况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是市场化的发展,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产业是否能发展和发展的规模,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决策必须以市场信息为依据,只有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目前我国城镇的农副市场开发不足,人们对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较小,农副市场有着明显的供过于求的状况,增加消费人群是改善这一情况的有力措施,因而小城镇人口的增加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拉动力。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对于农业产业的优化作用表现在提高城镇人口对于农业的需求层次,据测算,一个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每年在粮食方面的直接消费量会明显下降,而相反的,对于经过加工、品质较好的食品需求显著增加,可以预测,引导农民生产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可以迎合市场需求。同时,小城镇作为城乡的过渡区,是商品贸易流通的中心地带,加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便于农副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大中城市市场,从而推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第二,小城镇建设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就业率具有巨大作用。在我国,农村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口聚居的地方,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产业改革,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引起农村生产力的变革,需要较多劳动力生产的旧农村面貌悄然改变,众多接受新思想、新科技的现代农村人口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进城镇,同时许多城市对于人口的容纳量接近饱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题无法得到解决。由于小城镇相比于大中城市具有更接近于农村,农民进城的门槛低、转移的难度小、风险较小等优势,可以较好的处理农村人口聚集的问题,减轻了大中城市人口过多的压力。同时,小城镇自身的建设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成功带动了农村就业率的提升,据统计,从1985-1994年,全国小城镇就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4亿人。由此可见,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衡量获得产出效率的标准,由于农村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滞留严重影响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鼓励城镇化的建设带动农村城市化,小城镇一方面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另一方促进非农产业的重组和非农人口的增多,拓展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就业人口通过城镇化作用和转化为非农群体,劳动生产率获得提升。而一旦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在新的城市环境中的学习和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也可以逐步解除,这进一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为44%。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业产出水平,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四个方面。首先,农业的产出水平决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员,过去我国农村远离现代化,科技、教育的落后导致农民观念落后,思想、价值观相对保守,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高产出水平的需要,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理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冲击促使农民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高产出水平有了第一层保障。其次,农业产出水平取决于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给,传统的经济条件下,城乡二元结构使得生产要素不能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农业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在此情景下,农业产出水平自然大打折扣,小城镇的建设无疑加速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通,完善了市场,从而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保障。另外,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规模效应。在农村,农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土地资源的集中程度,要使农业产出水平获得提高,一方面应改善土地经营状况,另一方面还应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对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一方面可以从减少农户着手,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少农户可以提高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农村从事农业劳动数量的减少加上土地资源通过承包、流转等其他方式集中,可以使得专业种植户充分发挥长处,从而达到资源和人才充分利用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进入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农民逐渐成为非农居民,成为向农村引进科学技术的过渡性人才,为家乡建设谋求了更多的福利,使得农业发展有了支撑,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三)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我国小城镇建设对工业的发展有两大作用,一种是对工业发展的极化作用;另一种是对工业发展的扩散作用。

第一,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极化作用表现在改变农村工业化结构,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给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目前我国多数乡镇企业集中向小城镇扩散,小乡镇的面积有限,成立于城镇的乡镇企业容易集中,可以进行连片开发,连片开发可以使得城镇的资源与要素得到共享与充分利用,例如共用城镇基础设施,共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共同创新企业发展机制,共同开拓市场,这些都能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与效益。通过调查、测算得知,乡镇企业集中到小城镇,土地、交通这两项的运输费用可以节俭20%,政府对相关地区的公共设施投资可以节省30%,同时区域内的就业能力可以提高50%以上,这样的集中、连片发展模式带来的规模效益远远超过分散的乡镇企业效益。乡镇企业连片发展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将带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

第二,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扩散作用。首先,小城镇自身的发展需要城镇周边地区尽可能的生产商品、加大工业以满足小城镇建设对源源不断的能源、原材料、初级加工品的需要,这也意味着作为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越快、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需求越多,带动作用也就越大;其次,小城镇自身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规模经济的发展相比于农村具有显著优势,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关的产品与技术会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辐射;最后,一般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会均衡布局,为避免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政府会强化扩散效应,小城镇相比于一般农村,具有交通、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对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较强,在政府强化扩散效应的措施下,能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工业发展,形成工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四)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为0.8,这说明城市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一般来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处于低下水平,究其原因,农村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导致其市场的活跃性较低,相当部分的产品不需要在市场流通、交换,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对生活和生产服务的需求量,依托企业和人口的聚集,只有当居民的整体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改变时,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才能开始形成和发展。小城镇是将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居民的“蓄水池”,推进了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带动了农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由此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篇(2)

加强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加强小城镇的综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引导农民摆脱小农意识,树立整体观念,积极培养进镇农民的法律意识、科普意识和文明习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要建立科学的物业管理机构,完善服务机制,建管并重,以管促建,树立农村城市化新形象。

一、小城镇建设基本概况与状况

小城镇发展还是比较快,几年的时间全省村镇铺装砂石以上道路1.04亿平方米,年平均增加0.21万平方米,道路铺装率由98年的82%提高到89.87%,其中小城镇铺装高级道路101.7万平方米,年平均增加203.4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由98年的50.60%提高到60.66%,其中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由98年的74.78%提高到82.36%;小城镇共增加地下排水管网588公里。小城镇地下排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小城镇住房向城市化迈进。全省村镇新建住宅、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等房屋建筑面积达到7933万平方米,年平均新建房屋1576.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8年的16.47平方米增加到18.65平方米,住房砖瓦率由98年的58.86%提高到73.05%。其中小城镇新建住房20.18万户,1895万平方米,年平均新建住房37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由98年的17.25平方米增加到19.52平方米,住房砖瓦率由98年的77.43%提高到87.9%。

二、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建议

1 建设要有新措施。首先,要建立城乡联动和整体推进建设机制。各级政府要敏锐地把握国家政策走向,把发展特色产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新农民和大市场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抓手,按照“资源集中利用、企业集群发展、环境集中保护”的原则,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实施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创办高标准乡镇工业园区,以基地的形式,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聚集,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农村小城镇,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还有制定一套优惠政策吸引本土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外商和民营企业家在小城镇创业、扎根,发展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家庭工业,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

2 要优先发展农垦和森工小城镇。具有大农业、大林业的特点,是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上百个农垦、森工小城镇星罗棋布。农垦和森工小城镇普遍经济实力强,工业化程度高,组织程度高,发展基础好,建设水平高,辐射能力强,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应成为我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必须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

3 省级及以上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村镇建设必要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建立必要的研究与管理机构,完善职能,认真解决村镇建设存在的许多矛盾与问题,确定符合实际的城镇化标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有力措施,推进城镇化进程。

4 小城镇建设投资取向。除工业、生产、民用建筑主要以民间、企业投资外,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用设施等应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或以经营城镇的手段进行开发建设,村镇的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应由政府投资与管理。

篇(3)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06 — 02

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速城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党的十大八作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的要求。为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今一个阶段,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必须紧紧依靠产业支撑,产业的发展又势必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而无论依靠什么样的产业支撑都离不开现代农村物流的积极参与,没有现代农村物流的配套服务,原材料、产品就难以实现高速快捷的流通,势必影响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1.小城镇建设为农村物流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有商品就有流通,当区域内商品的流通量达到一定规模,流通环节出现更为精细化的分工,从而形成从初始地到目的地的多环节链接过程,这便形成了物流。物流是商品交换、流通、运输的更高层次,是连接各产业区间的通道和载体。参与从事物流服务活动的各环节,通过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形成物流产业联系,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便是物流产业。物流产业涵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多方面。

小城镇是处于农村、城市的中间地带,既是破除二元结构的新载体,也是连接二元结构的结合体。而小城镇建设不单是城镇化的问题,它是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就黑龙江省而言,小城镇建设具有地广人疏、设施落后、产业单一、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滞后、政府投入不足的劣势。小城镇建设只有通过产业引入、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大量的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实现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效应,才能形成产业延伸发展,带动消费和第三产业。因此,发展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础前提,是保持小城镇活力、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未来五年,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至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当前,黑龙江省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根据资源、地缘和产业基础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寻求支撑,有力带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拉动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以大农业为基础支撑的一系列衍生产业发展,在城乡之间形成一股强大的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从而为现代农村物流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齐齐哈尔市以“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出按照统筹规划、规模适度的原则,建设一批连接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特色鲜明、和谐宜居的小城镇,着力打造产业带动型、旅游拉动型、商贸促动型特色小城镇。计划到2020年,较大的重点镇人口达到5万人,其他小城镇的平均人口达到2万人。齐齐哈尔通过产业建设、城镇体系建设和农村合作社建设“三驾马车”全力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城镇承载功能和转变农村生产关系,小城镇极速膨胀和发展的潜力逐步释放,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对农村物流体系发展提出现实要求。

2.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是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决不同于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产品流通,农村是二元结构中物流的一个重要基本面,它既是物流的初始地,也是物流的目的地。然而,由于早些年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为中心,农村为辅助延伸的物流网络,使农村物流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物流,呈现出基础弱、流速慢、运力低、无体系等特点,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世纪以来,“三农”问题得到优先解决和发展,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逐步增加,农业多种经营得到发展和繁荣,加之“城市病”的出现,城市发展空间的不足,使以产地为中心的市场得以形成,出现了一批以山东寿光为代表的产地大市场,极大带动了当地农村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小城镇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现代的农村物流体系,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拉动农产品的外销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黑龙江从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小城镇完善功能的需要。小城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让城镇更贴近农村,与农村的互动交流共享更顺畅,破除城市与农村的诸多限制,使二元结构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更加趋同。建立农村物流体系有利于加快城市与农村物质交换,实现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互补;物流通犹如小城镇基础建设的“七通一平”不可或缺,有了现代农村物流的基础配套服务,小城镇建设才能实现从农村速度走上城市速度。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需要。有产业就需要有物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现代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要求必须有现代的物流配套,而具有现代物流基础的小城镇,对产业项目的引入、形成和发力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和推动能力,所以说发展农村物流是小城镇建设产业支撑的关键。

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犹如分布全身的血管,连接覆盖着城乡的各个功能区,有效配置交换着各种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和消耗品,“血管”连接不到或输送不畅的地方,就会逐步坏死甚至影响整体机能的运行。只有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体系,逐步转变农村市场流通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物流的通道作用,加快经济活动频率和效率,增强城镇经济发展活力,带动小城镇的农业产业化、功能社会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为小城镇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政府引导是发展农村物流服务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我国现代城市物流发展起步于货运业,随着分工的精细化,货运与运输分离,成为第三方物流的代表。伴随经济活动专业化发展和需要,货运衍生出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运输等多工种。伴随网络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的普及和运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的深入推广和物流行业的整合,由初始地到目的地的定点物流将向期货需求物流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也将向第四方物流发展。城市物流经历了市场规律下的自主与曲折,缺乏政府规划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物流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是城市扩张的重点改造区,限制和影响着城市发展。农村物流作为城市物流网络的延伸,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急需扩容,决不能重走城市物流的老路,政府的先行介入和引导,是农村物流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3.1科学谋划农村物流网络布局。政府要代替市场履行规划职能,统筹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科学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物流资源,最大范围的覆盖城乡,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要协调农村区域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的定位和发展,加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功能。齐齐哈尔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成功引入全国物流龙头中汇城公司,全力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了物流的带动效应,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是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成功典范。要准确评估小城镇物流建设的层级定位、建设规模和辐射作用,将其纳入区域物流规划体系,有效配合区域物流中心作用的发挥。

3.2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就黑龙江省而言,未来五年百余个小城镇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容纳全省1/4以上的人口总量,需要一定的物流基础支撑运行。随着黑龙江“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的推进,将撑起现代快速的农村物流运输骨架,为农村物流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农村物流运输线上的节点小城镇和农村物流规划体系内的物流转运重镇,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引进城市物流企业入驻,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适合小城镇生产生活规模和有效辐射半径的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

3.3探索现代农村物流服务模式。在广阔的农村和小城镇,企业物流难以实现有效覆盖和延伸,需要专业性更强的第三方物流介入。城市物流终端止于销售环节,只作为流通的载体和平台,而不作为生产方销售的主体。农村物流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物流,到小城镇、到乡村的层级,流通范围、流通量变小,其必然要面对个体客户和农户,农村物流具有的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源于对第三方物流进入的要求和需要面对广大农户的物流现实需要,近年来,商务部推出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信福工程”、“家电下乡工程”;供销合作总社开展了“新合作工程”、“新网工程”;农业部推出“5520”工程和“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国家质检总局推出“百百万万”工程等,这些带有政策性的商品流通工程,极大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活跃了农村市场,为农村物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地探索出“X+农户”的“农超对接”多元化单向农村消费物流服务模式,选择什么样的X在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的选择。在政府引导小城镇物流服务模式探索中,要注重建立“农户+X”的反向农村生产物流服务模式,将小城镇生产的工业品、农产品输送出去,保持小城镇的产业良性发展。

3.4立足绿色产业打造高端物流经济。

要有效把握和挖掘现代网上购物、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潜力,发挥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农户+X”的反向农村生产物流服务,使齐齐哈尔有机绿色食品和农副产品更多地走向终端用户,通过终端用户的满意度提升,进一步提高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基地的品牌效应。

要抢占国家支持物联网发展的先机,积极争取参与国家“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绿色商品编码和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让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从品种选育、土壤分析、环境选择、种殖培养、田间管理、采摘储存、生产加工一直到百姓餐桌实现全程绿色监控,促进齐齐哈尔农村消费输入型和生产输出型双向物流体系建设,发挥物流对小城镇经济的带动作用。

篇(4)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那么,我们研究新型城镇化中的小城镇问题,首先要把握几个基本内涵和作用。

其一,就是小城镇的概念,什么是小城镇呢?小城镇,顾名思义,就是较小的城镇,也可以说是微缩的城市。它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可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其二,就是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就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一是追求发展集约。二是体现形态多元。三是推动要素集聚。四是实现成果共享。

其三,就是要深刻认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它可以承接城市产业,拉长城市产业链条,大大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另一方面,小城镇发展起来了,有利于发展内需经济,可以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业和保险、金融、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作出贡献。二是促进民生改善。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化城”与“化人”相结合的过程。这些年来,湘潭市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村都变成了城市,但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在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与身份转换脱节的现象还是存在,即“只化城难化人”。三是推动改革创新。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较晚,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逐渐形成以珠三角、上海、苏南、温州等城市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些年来,湘潭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但城乡二元藩蓠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四是夯实基层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设五级行政建制的国家,基层在乡镇。我们所说的小城镇,基本上就是建制镇,是基层政权。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二、影响湘潭市小城镇建设的几个主要因素

近年来,湘潭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特别是县市区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花了很大的功夫,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影响湘潭市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规模不大,导致空间受限。湘潭市有建制镇38个,镇域面积为35.9万公顷,镇域常住人口165.97万人,建成区面积为9984.5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15万公顷,建成区常住人口41.74万人。二是规划滞后,导致水平不高。许多小城镇是沿着过境的国道、省道两侧建设的,都是农民自发自建的,建设形态仍然停留在“一条马路、两边一排房屋”的状况,基本谈不上规划。三是产业乏力,导致动能不足。地方的经济实力是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的结构以及集约化和集群化程度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湘潭市多数小城镇处于城镇化发展的较低层次,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大,城镇总体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据初步调查,白石、乌石、花石、青山桥、龙洞、壶天、棋梓、虞唐、清溪、楠竹山这10个镇中,国地两税只有花石等5个镇过1千万元,还有4个镇低于500万元,其中壶天镇仅77.8万元。造血功能的不强,直接影响着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四是环境欠优,导致吸附不够。从基础设施来看,湘潭市大多数镇区自来水厂由于规模小,效益差,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绝大部分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雨污没有分流,直排江河,污染环境;大多数镇区无垃圾处理设施,造成农村垃圾返送城市垃圾场填埋的奇怪现象;大多数镇区没有一个像样的供居民休息的地方,居民找不到家的感觉;有的镇区电力不足,建设用地紧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五是体制不顺,导致活力不强。这些年来,我们加快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了区划调整,整合了投融资平台,形成了规模合理、布局有序、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特别是在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

三、湘潭市现阶段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篇(5)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社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5JA790001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成教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篇(6)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25-01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分析

1.乡村景观建设

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建设中应注重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景观进行有机结合,以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氛围。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能够实现农村与城镇景观的有效承接,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脱离农村发展的根本,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指对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进一步美化。由于乡村景观本身具有环境优化的性质,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不仅实现了城镇环境的改善,也有效促进了城镇的环境发展。科学的景观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地方的生态平衡,对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乡村景观建设,还能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通过建设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农民的乡村生活文化,在乡村文化巩固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有力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2.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与水利工程具有共同属性,都是通过在水利建设中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以科学的工程设计有效调节水系分布及水流流向,进而对农田水系进行调节,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为建立起科学的农田水利系统,应着重对农村的水利状况进行实况考察,依据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地理环境做出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设计主要由排水和灌溉两部分构成。水利工程中排水工程设计的实质是指对水系中水流进行有效疏导,通过水流疏导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转。农村小城镇的水利建设中,科学的排水设计不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也能有效保障农民生活中日常用水的供给与废水的排除。灌溉系统则是着重指农田的水利灌溉,通过工程设计改善农村小城镇的水系状况,进而有效防止土地的盐碱化和干旱发生,在保证农田系统的稳定发展中促进农村小城镇的稳定建设。

二、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融合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使得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方案的提出,不仅有效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农村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在建设中通常将乡村景观与农村水利建设相融合,在保证农民正常农村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发展向城镇化建设靠拢。

1.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联系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工程建设中着重强调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大范围的水利建设的开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水土流失,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景观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工程的视觉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政府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开始着重关注乡村的景观建设,并通过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农村小城镇工程建设的开展。

2.工程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在小城镇化建设中,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中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文化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在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中,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三、总结语

伴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日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中将乡村景观建设科学的融合进来,能够保证在农村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有效维护农村的风土文化,使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文建设共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也为当下城市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薄弱、农民观念转变不够、经济效益低下、政府财政扶持不够等原因,在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尤为缓慢,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必须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正确扶持引导,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小城镇现状

虽然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较起来更为明显。如果按照按国民收入基数计算,1952 至1978 年,我国农村小城镇化比率只提高了5.4 个百分点,而同期工业化率上升了26.7 个百分点,非农化率上升了22.4 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比率上升力度是非常低下的。虽然1978 年至1998 年的20 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升了12.5 个百分点,但是仍然落后于工业化与非农业化的水平[1]。

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化率非常滞后也是表现的非常清晰。以1999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例;197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7.4%,1980 年为19.9%,1997 年为29.9%,分别落后于当时世界上的平均水平,即35%、40%、46%,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70%以上相比,更是望尘莫及[2]。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有所提升,进一步缩小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3]。

目前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4]。

2.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2.1 农村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2.1.1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是指居民对自己经济生活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其消费价值观、理财意识、对农村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意识相对保守: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得较为不喜消费,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消费,也有部分居民仍没有能力进行过多的其他消费;在理财方面,农村居民较多的是重视财产的保存即存款,害怕投资害怕蚀本,造成大量的农村经济滞留,资金流动性小;在对市场的认知上,往往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较低,导致其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到位,农民眼中的市场犹如一潭深水。

2.1.2 区域性经济结构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地域广阔人数分散、地势偏远等原因,造成其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市场畸形,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商品普遍质量较低,农民能够出售的商品也多是廉价的初级原料,农村市场管理漏洞较大,农民消费得不到保障;②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力量不足;③农村信息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方面,由于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做到“家家通”。上述问题直接将农村变成一个封闭、滞后、独立的空间,农村经济脱离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活力较低,因此发展缓慢。

2.2 农村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

2.2.1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城市支持农村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村镇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使广大农村面貌有了农民人均可支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配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大农民非农收入的方式。

2.2.1.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广大农村有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外流动,向城市和城镇集中,对发展现代农业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可使在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减轻耕地和草原上人口的承载压力,并促使农村土地的流转集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2.2.1.2促进养殖业发展

广大农村有广阔空旷的养殖场所,农民可以进行养 猪、养羊、养兔、养鸡、养鸭等,投资少见效快利于管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老孺都可以进行管理。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村有丰富的水资源,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只需少许资金和技术便可进行养殖。

2.2.1.3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发展农村旅游大有可为。应当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及农业观光资源、乡土民风习俗、乡村饮食文化、开办农家饭店、农家旅馆开发农村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农村生态、人文旅游休闲项目,提高住宿、餐饮、接待氛围,展现特色的服务活动。吸引城里人到乡下看看,去休闲、去享受、放松心情、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参观农村的山水、果园、鱼塘、大棚等,感受农村生活、品尝农家菜。

2.2.1.4加快运输产业的发展

我国70%以上都是农民,住在农村,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都相对比较麻烦,首先需要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是否都能买回自己所需物品呢?然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能把自己农产品顺利的卖出去,随着联合集体经营的深入,拥有一个庞大的运输队是大势所趋。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民把自己的农产品和蔬菜瓜果更快更好的高价买到城里,而且还可以买到城里相对便宜的商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2.3.1农村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2.3.1.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1.2 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2.3.1.3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3.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小城镇地处城市之尾, 农村之首, 是城乡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 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我国各地的实践看, 这种带动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3.1 依托小城镇建设,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需要进行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又需要进行住宅、学校、医院、娱乐等生活设施建设。这将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km2 需要投资1亿~2 亿元, 以全国每年新建600 个小城镇( 每个小城镇以3km2 计算) ,投资规模达1800 亿~3600 亿元, 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2~3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行业的发展, 而且可以给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 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3.2 依托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传统的思路是提价减赋, 但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 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 国家有限的财力根本无力对农业进行过多的保护, 这意味着通过农产品提价来使农民增收致富办法已达到极限。因此,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 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农业经营单位只有达到一定单体规模时, 才能发挥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 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也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 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的需求不旺, 农副产品“卖出难”、“买价低”等问题, 这对扩大产品市场容量, 稳定农产品价格, 增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延长农村产业链, 增加农民收入等可起到重要作用。

3.3 依托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 农村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农村工业化的主要手段是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 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的情况大量存在, 布局过于分散。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 乡镇企业办在村里的仍占92%, 办在镇上的只占7%, 办在县城里仅占1%, 这样, 不仅增加了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影响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 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 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 还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 只有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才能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 小城镇的发展又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如采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筹集资金、雇佣劳动力等, 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小城镇的发展将日益成为乡镇企业的载体, 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推动力量[6]。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较为滞后,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国家的重视和那么多农村经济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村经济问题是能较快解决的。让我们期待和祝福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发展报告[R]. 世界银行.1994,222 - 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10-111 .

[3]孟德明,李慧. 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及有关问题[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6:31-32.

篇(8)

一、坚持“四高标准”,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和扩张

××镇作为一个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就农业抓农业肯定不行,引进大企业的可能性也小,怎么办?镇党委、政府经过思索,决定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镇利民、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的第一要务来抓,作为农村经济起飞的载体来抓。于是,“城建兴镇”战略便成为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整个场镇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四高”为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整个场镇进行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的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终着眼发展,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又不改变规划或降低标准。为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镇党委、政府还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到重庆、泸州、宜宾等地参观学习,为场镇规划布局提供超前的思维构想和有力的科学依据。二是高水平设计。先后邀请重庆市建筑学院、××市设计室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设计,在立意上突出新、特、美、实用,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样后再付诸实施。今年新建、改建竣工的幢楼房,都注重了立面造型新颖美观、色调搭配适宜和谐、功能结构合理完善,改变了以往规划设计中“一般化、一溜齐、一个样”的现象。三是高投入建设。仅今年月,全镇共投入万元资金加快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上做文章。硬化场镇道路平方米,修下水道米,新装路灯盏,新建花坛个,新增绿化带平方米,全面改造了水电、通讯、电视及排污系统;大力加快“四个一”工程建设进程,总投资万元修建的一个中心广场、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汽车站、一个垃圾处理场,预计明年初可以全部竣工。四是高标准把关。集体和私人的建筑工程,均发包给建设水平高、完成质量好、社会信誉佳、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和能工巧匠修建。镇党委、政府组织国土、建设等有关单位现场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二、立足“四个到位”,着力提升小城镇质量和水平

一是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搞好小城镇建设,对于加速商品流通、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度重视场镇建设工作,牢固树立起“抓场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场镇建设和发展工业、农业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成立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副组长,建设、工商等乡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征地、规划、设计、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又将各项工程和建设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位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逗硬奖惩。

二是宣传到位。镇党委、政府响亮地提出了“××是我家,城镇靠大家” ,“创建文明场镇就是抓经济发展”,“热爱××,建设××”等口号,号召全镇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创造优美的场镇环境;组织居民学习《城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文明常识,加强“三德”和“三个主义”教育,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勤奋创业、爱镇爱家,有利于加快场镇建设的思想舆论氛围,加深了人们对推进小城镇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资金到位。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在投入。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把场镇作为商品来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大力吸引外资投入参与小城镇开发,因地制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吸农、加速发展”的路子。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征统管,并着力建立场镇资本的生成机制,以政策性投入和生产要素投入为主,选择让开发商能够赚钱的项目,使无利变有利,资源变资金,让土地在流动中升值。今年月,新增建设面积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达万元,全部属个人投资。今年城镇建设收益约万元,除拿出万元用于合金会个人股金兑付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场镇建设再投入。

四是管理到位。镇上成立了专门的场镇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派出所、建设、工商、税务等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整治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效果突出。镇上购置了垃圾车,聘请了保洁工,对垃圾实行定时清运,街道随时保洁。对“乱摆、乱放、乱建、乱倒、乱停、乱贴”等现象进行坚决整治,实行“四归”,即坐商归店、行商归市、车辆归点、广告归栏。切实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反对欺诈暴利,要求经营者明码实价、亮证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各行业中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居民中开展争做文明镇民活动,居民的思想素质、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明显增强。形成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和睦友善、尊老爱幼的良好社风。

三、注重“四个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特色经济。在小城镇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经济特点,着重抓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确立了蔬菜、水果、竹木、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各种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源源不断销往外地,特产“仁”字豆腐干更是远销××市、州、州等大中城市。随着场镇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镇还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场镇从事二、三产业。几年来,全镇就地安置剩余劳动力余人,小城镇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开启了希望之门。村民周××搞养殖业,投资余万元养蛋鸡万余只,年收入达万余元;朝阳村⒐社蔬菜种植形成规模产业,今年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将增加元。市场的吸收,利益的驱使,政策的开放,使农民不再囿于有限的土地,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纷纷告别以往传统农业单一、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进城入镇,建房经商,自觉走上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篇(9)

一、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就必须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有机结合,还需要从战略上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施城市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融合。即发展农村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机动机制,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城镇和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1996年9月,亚洲建筑师代表在雅加达开会,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城市与乡村”的主题。可以说,个性与特色就是品牌,它对于小城镇的经济集聚与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出现“千镇(村)一面”、“模式化”和城区的“翻版”。而是要根据农村和小城镇内部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和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迅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将为小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的再发展,将会为此特色经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汇聚,从而增强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竞争力。如此点面结合,农村和小城镇将会在互动中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其次,小城镇和农村应该集中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促进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建立起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在发展这个特色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集聚,农村和小城镇企业都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以及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减少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要时刻注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把供、产、销串联起来,有利于推动产品市场相对局限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小城镇还应该建立专业市场,以此来解决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矛盾的根源是分散农户和单个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层,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农户和企业进入市场亦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即交易成本很高(包括信息成本、评估成本、交易约签订成本),使单个农户和企业难以承担这些交易成本,生产也就不是围绕着市场而进行,这就出现了农产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解决“卖难”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公会,建立起一些专业市场,立起产品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从而解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建设最现实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些资金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农产品大幅增加,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消费市场,为加速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口转移

篇(10)

其次,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第二、第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中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也可起到节约土地、减少污染等作用,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就是“小城镇,大作用”的典型模式。

再次,小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使城镇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一部分会转化为农民的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务农农民的收入有较快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发展小城镇,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服务等设施,有利于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发展小城镇的主要举措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重点小城镇。要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部分小城镇作为重点加以支持,“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应以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的1887个全国重点镇为抓手。这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扶持上,要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上一篇: 办公档案数字化管理 下一篇: 职业心理测试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