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50: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培训教学活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自从2002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应用型院校理念以来,由于其鲜明的地域性、行业性、适应性特点而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重视。应用型人才培B是随着20世纪初“威斯康星理念”――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如何处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它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本科人才为己任, 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或基层单位输送岗位所需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虽然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清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应用型高校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学活动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对教学活动定义的理解存在偏差。某些教师仅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教学活动,把教学活动仅仅理解为课上的45分钟,教学大纲、课件、教案、讲稿的设计只围绕这45分钟展开。其实,完整的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的授课环节,还包括课前期引导和课后指导两个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引导”和“督导”作用。由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定义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一些教师在把大多数精力放在课堂教学阶段。课前,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课准备不充分;课中,教师单方面灌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不足,互动不够,导致教学活动参与率低;课后,学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实践、反思、内化,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扮演“填鸭人”和唱“独角戏”角色,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
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主体的认知也存在偏差。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兴趣、态度不同,教学效果出现了“分层现象”。一部分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在授课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对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完整性有了较强了解,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带着问题去上课,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课前的充分准备,只能通过机械的、被动的方式接受知识。这种被动的“填鸭式”的授课,学生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同样的授课内容,这部分学生有些听得烦,有些听不懂,众口难调,课堂进度难以把握。
二、借鉴企业培训方法
相对于单一的学校教学,丰富多样的企业培训方法更适合成人的学习,如适合知识类培训的方法有讲授法、专题讲座法;适合技能类培训的方法有工作指导法、工作轮换法、行动学习法;适合参与类培训的有研讨法、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适合简单罗列,我们发现形式多样的企业培训方法可以为应用型高校教学活动提供一些“灵感”。通过这种灵感借鉴,我们既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也可以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
我们通常把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课前准备阶段。第二,课中授课阶段。第三,课后辅导阶段。这三阶段主要特点是: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或施加适当压力,让学生充分关注授课目标和内容。课中授课阶段主要是围绕授课目标、内容,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诠释知识重点和难点。授课指导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干”的模式,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认知。
通过对教学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描述,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企业培训方法,扬长避短,相互弥补,提升授课效果。
“授课前阶段”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通过间接指导的形式进行引导,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为此,我们可以引入“自学法”和“网络学习法”。这种组合学习方法的优点是符合现阶段学习者的个性和教育环境特点的,学习者的目的性、自主性、趣味性强,学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文件资源进行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缺点是:1.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可能导致学习效果有较大差别。2.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答。3.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学习兴趣减弱。为了弥补“自学法”和“网络学习法”的不足,教师可以把自己拥有的学习资料,如视频、课件上传给学生或者向学生提供资源的渠道,如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等,让学生自己获取资源,完成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获取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的组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即通过教师构建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即时感受,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体会,注重学生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去解决学生的疑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授课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多使用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知识系统性强,传授内容多。缺点是:1.短时间内传授内容较多,学员吸收、消化知识转化率低。2.单向传授不利用双方互动交流,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学习兴趣减弱,降低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3.单一的培训方法难以满足学员的个性需求,不适合成人学习。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入企业培训方法中的研讨法、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素质拓展训练等方法。“体验式教学”虽然减少了授课的内容,但增加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单项性缺点,体现了“教学组织与管理”艺术,培育了积极的团队精神,触及了人的社会性和内心世界。同时,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培训方法,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减少了学习的枯燥感,提升了学习兴趣,利于创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授课结束之后,虽然课堂教学已经结束,但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还没有结束。这一阶段是学生最容易遗忘所学知识的时候,不断练习、巩固、内化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时期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培训方法中的“工作指导法”,即“教练法”或“导师制”。这种培训方法的优点是导师通过“扶上马、帮一把、送一程”的方法,减少学生对知识应用的陌生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便于更好、更快地掌握、吸收所学知识。其缺点是对导师、学员及组织要求较高。导师要具有较强的沟通、监督、指导能力,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及人生阅历,为学生提供细心、贴心、耐心的教学服务。同时,要求学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潜力,并且学习意愿强烈,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此外,人才培养计划要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紧密相连,且组织要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保障“导师制”的落地实施,在“校、师、生”三者互动下实现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和发展。
此外,“教练法”在实施过程中,“导师”通常先做示范让学生在旁边观察,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必要时,学生可做导师助理,辅助导师进行科研、教W工作,师生双方在共同完成任务中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小结
企业培训法对应用型高校教学活动的变革起着推动作用。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角色进行分配。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制订计划、完成任务。这样不仅易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且可能为科研提供灵感,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对学习者而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通过具体情景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发掘独立思考、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潜能以及培养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实施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金涛.培训与开发(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0.
1.反思之一:技能与境界?
著名的钢琴家傅聪认为:学钢琴的人认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朗朗,其实5-10年后,只不过是多了一批 “光鲜的手指”而已,这与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与此相似的是,在以往的教育中,甚至说在中国绝大部分的中学教育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教师教学技能本身,即:教学水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成绩、升学率等等。于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来考查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师也以此为导向,拼命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这本无错,这也是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我想说的是:在拼命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恰恰忽视了一位教师作为教育者本身所应具有的相匹配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因此,教师会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会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反映、代表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会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当做教育教学中的“累赘”和“包袱”,进而教师会把他们的座位排在后几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到前面的成绩好的学生就好了,只要他们不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在课堂上他们做什么都可以,放任自流。
为加强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个学校都在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行政式”的课堂教学秩序检查,我认为课堂教学秩序的彻底改变从根本上说不是来自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而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我们有必要反思:技能和境界的差异?
2.反思之二:教书匠与教育者?
中学生作文课常用的一个写作材料是三个工匠都在盖房子,一个说在砌墙、一个说在盖房子、一个说在实现理想。
在讲解这则材料时,老师想当然对学生讲解着自己的种种评价以及要求学生怎么样对待自己的人生和现在的学习等等。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却从没有反思自己的职业现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经常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职业内涵,虽我们也常说“教书育人”这样的语句,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做的是“教书”还是“育人”?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在学校追求升学率的种种考核中,我们的教育思路就是:教好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着力提升升学率。于是,我们的教师拼命地做题,练习题、模拟题、高考题,并要求学生拼命地做更多的题,“题海”战术不仅在学生身上体现,更多的在教师身上体现。长此以往,教师注重的是学生解题技能、考试成绩等,更多时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当我们自以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时,当我们引以为傲自己有多少学生都考上大学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我们除了给学生分数之外,我们还给了他们什么?是否有想到我们仅仅是一个“很棒的教书匠”罢了,我们同工厂的机器的区别又在哪里?
我们有必要反思:“教育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3.反思之三:满腔热情渐渐褪去时的“程式化”?
两情相悦的恋人们在经历最初的欣喜、兴奋、激情、誓言的告白后走进婚姻生活,日子简单重复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每天的电话简短、实用,每天的问候实用贴切,节日的礼物也渐渐实惠起来甚至不送,爱情好像渐行渐远,亲情和责任好像渐行渐多。
用此作为例子确有不贴切之处,但只是想用形式上的相似说明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从最初的满腔热情到最后的机械化、程式化、公式化这样的过程。于此不同的是,爱情最后化为亲情和责任,教师的热情最后却化为了简单生硬、淡漠甚至是对学生的不解与嘲笑。
每一个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心里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职业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日子一天天过去,实际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教师热情的心被一点点啃噬掉。而在此时,既没有在思想上及时化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仅在简单的“升学”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们的教师从业之后不几年,甚至说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已经把自己最初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以及由于对学生的热爱所产生的耐心细致的教导和疏解的现象浑然抛于脑后,一张口就是“学生很差、学生很赖、学生差劲、学生不像话”之类的话语。
老师不是不热爱学生、不是不热爱教育事业,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没有及时更新、完善教育教学观念而省去很多环节,直接说成绩,进而使教育教学变成了一种“公式化、程式化”的简单的知识、技能的教学。
此时此刻,听了教授的这一番教育培训之后,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应该走出教学成绩的束缚,学习、接受更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时讲时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是鲜活生动的,每一天面对学生时都是快乐的、享受的。
我们有必要反思: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到每一天、每一次面对学生都是快乐愉悦的?
于桂英老师采用抽签的方式分组,让我们老师一下子熟悉起来,很快地建立起培训班学员的同学情,充分感受到一个大家庭的温暖。
杨立新老师通过研读<指南> 让我明白了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使我明白了这次培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培训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地开展培训,使我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透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就应坚持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用心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2009年以来“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远程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和喜爱。但不可否认,远程培训的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教师远程培训继续发展的滞阻。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课程资源的实践性、提高助学教师的能力素质、强调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开发高可用的平台等,都成为了提升教师远程培训成效的途径。在众多途径之中,在线学习活动由于能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深层学习的发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和交流技能的发展”[1]等优势成为了目前触发教师远程培训质变的关键——关注学习活动及其设计与实施,研究并努力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正成为提高远程培训质量的良策之一。
而目前在远程教育界,关于学习活动已有较多的研究,涉及学习活动的本质、学习活动理论、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支持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策略与方法等,按理依循这些研究成果设计在线培训活动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活动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片面追求参与人数与规模、“缺乏情境化与多样化设计”、[2]“多以下载资源、简单讨论为主要的研讨方式”。[3]那么,教师远程培训的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改进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从在线活动的价值导向上寻找原因,并依循正确、合理的价值导向开展活动设计与评价优化工作。
一、在线学习活动的教育价值导向分析
(一)教育价值导向分析
任何一类事物产生的原因总归是有现实的需求,学习活动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其能实现教育目标,并能凸显培训的教育价值。从微观层面来看,培训的教育价值引导了项目具体目标的设立,如“提高教师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等等。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推动了教师远程培训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培训项目而言,外显的是微观目标,而内隐的则正是宏观目标,培训系统中的诸要素将形成合力,助力两方面价值的实现。依循培训的教育价值导向,学习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只有结合实际需求和群体特点才会彰显其成效。从教师知识的结构来看,教学和教育经验的很大一部分是处于隐性状态的专业知识,认识和显性知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成为了普通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关键。从知识结构的特征所提出的隐性知识的认识和显性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活动提供了设计导向。按照知识管理的观点,隐性知识通过“外化”成为显性知识,并通过“社会化”而引起群体共鸣。显然,“外化”、“社会化”等知识螺旋增长的需求,无法从教师远程培训中的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等要素中得到满足,唯有能够体现学习者“参与”和“互动”的学习活动才能吻合教师知识增长的要求,因而教师培训中应该有意识的创造或设计“外化”和“社会化”的学习活动回应这类需求。
2.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唤
纵观当前各国的社会发展制度和教育政策,终身学习都作为一个关键而核心的概念频繁出现。但对终身学习能力的构成各国都有不同观点,杨帆等研究者对各类观点进行综合梳理后发现,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持之以恒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等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共同成为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能力项研究。[4]细致分析上述各项能力项,在远程学习模式中都浸润着对上述各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持之以恒的能力等都是远程学习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等均可通过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远程学习活动来培养。
面对全球化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终身学习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情景下,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当为教师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创造足够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创设项目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3. 文化基因学及价值模因的启示
仔细分析上表中所列举具有不同价值模因的人群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教学风格,再对比当前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培训需求,显然,当前教师主流的学习需求更贴近第六层次(绿色),欣赏差异性,并寻求一致,在学习风格上偏向合作学习以及自由公平的交流互换观点,而我们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应该努力通过跨学科融合、自由发展以及整体学习实现教师自我全面的和平表达,继而影响所负责的学生。
4. 在线学习活动的价值维度
(2)接受型—反思型。接受型则强调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和掌握。而反思型学习活动中要求学习者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甚至是批判活动中呈现的各种情景以及与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直观地解释了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当教师在对自己教学进行整理、思考、反省,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之后,能够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化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各种类型的反思型活动也将有利于这样的反思行为得到持续和深化。
(3)封闭型—开放型。封闭型的活动在内容、方式、步骤、顺序等方面均为既定的;开放型的活动则带有一定的生成性,其方式、频率、深度等都依赖学习者的参与情况,换句话说,学习者的参与会影响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开放型活动设计的思路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还原了学习者的主体身份和意识,主动、合作、交互等能力单元都将在此过程中得到体现和历练,而开放性、多元化的思维品质也将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空间。
将上述三个维度中的变量抽取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并非认为他们之间是对立关系,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例如,有意义的反思往往是在新知接受之后,而社会化活动常常需要以个人化的学习为前提。进行对比分析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学习活动的价值倾向,继而能根据教师培训的需求、主题以及参训教师的特点进行设计和组合。
(二)在线学习活动的分类及教育价值
综合前文分析,从体现学习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角度来看,社会性、反思型、开放型的活动是教师培训活动中需尽可能要考虑设计的,但具体到不同的培训目标和课程内容,又要有所侧重。譬如,补充教师学科新知的课程,在活动类型上要倾向接受型、封闭型;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课程,其活动类型尽量选择社会性与开放型。
二、学习活动设计的角度和层次
当明晰了教师远程培训的价值导向之后,根据培训项目及课程性质设计恰当的在线培训活动就成为了一个操作性命题。下面,我们将以“上海市共享课程项目”中的网络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领》为例来尝试说明价值导向的培训活动设计的角度和层次。
(一)平台工具的选择:参考工具技术的特性
相对于传统教育,技术在远程培训中绝对不是一个可选项,反而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是不是说明技术本身决定了远程培训的最终质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很多时候,远程培训以及远程学习活动所遭遇的质量瓶颈,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从内容与技术的适切度上寻找原因。纵观当前的信息及网络技术,相对于10年以前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了解每一类工具技术的特性,对于我们把握活动的效果具有前提性的意义。
(三)活动的任务设计:探寻好任务的标准
学习活动理论认为,学习任务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具体事务或者主题。[13]什么是好的任务呢?结合前文的探讨,并参考国际知名的教育技术学者Thomas C. Reeves等人总结的网络环境下真实活动(Authentic Activities)的十个特征,[14]我们可以梳理出教师远程培训中好任务的标准:紧扣学习目标,反应学习内容的掌握;以实践和问题为导向,尽可能提供接近教学情境中的实践任务;能够有效地引发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创造更多的自评和互评的机会,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有效地整合评价,将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与评价挂钩。
活动任务是否紧扣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将具体反应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学习者在回答“你在学校搞教科研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请观摩比较案例1与案例2,马老师在前后两年实施评价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这两个问题时,后者显然需要对课程内容有足够的理解。“就课程学习而言,学习者‘外化’的前提是有质量的‘内化’”[15]具体体现了培训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意义所在。
而在“上海市市级共享课程项目”中,关注学习者的实践需求贯穿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领”的活动任务为例,见表5,在多种活动的任务设计中都充分考虑了与实践需求的贴合度。
(四)活动的交互设计:关注学习者的参与
美国远程教育专家Moore曾经将交互分为三种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三种类型。[16]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构筑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之上的学习活动正是促进教师隐形知识的“外化”和“社会化”的、提高教师实践智慧的适用策略。因此,除了关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交互外,在教师培训中,设计支持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显得尤其重要。现今如火如荼的社交网络,如Facebook、人人网等,正是通过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增加学习者自主功能等方式提高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习者的社区归属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领”的作业提交活动中,增加作业共享与互评环节,允许学员评论他人的作业的功能,赋予学员评价他人评论级别的权限等,增加了互动交流的针对性和内容深度,并充分提高了学员的参与积极性。其他可以提高学习者参与积极性的做法还可能包括:在BBS系统中设立学员版主,允许学员发起一些投票主题;鼓励学习者主持课程中的专题讨论;吸引学习者分享自己的实践案例;提供学习者点对点交流的工具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特别指出,相对于远程培训系统中课程资源、培训平台等相对“静态”的要素而言,助学教师、学习活动等则略显“动态”。就在线学习活动而言,当融合不同的设计元素时,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就如作业提交与互评活动而言,作业提交本是个人化的行为,但当我们融入共享互评环节时,无论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团队氛围的培育,都将产生不同的结果,活动“总结反思”亦然。在设计案例研读或小组讨论环节时,若能根据学员讨论的情况延伸和拓展一些讨论主题,自然会使得该活动更具开放性。
(五)活动的评价设计:引导实现学习目标
培训的效果可能存在两个层次:“学习真正发生”与“学习达到目标”。“学习真正发生”评价了学习者是否真正参与以及是否保证了充足的学习时间,而“学习达到目标”方为实现学习成效的真正判断。在当前的教师培训中,我们的评价往往侧重于前者,例如,考察学习者的在线时间、累计学员的发帖数和留言数、统计作业是否提交等等。上述这些考核要素使得我们的活动看起来熙熙攘攘但却收效甚微,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活动设计中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不同步,信息化时代以学为中心的评价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例如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评价的多元化开放性、评价活动的参与质量而不是数量等。
可以发现,该课程中的活动以社会化、应用型、反思型活动较为丰富,这样一种活动设计的思路与本文所倡导的培训活动教育价值导向相一致。从学员填写的问卷可以看到,整套活动设计方案也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员占了整个班级的96%(学员98人,参与调查95人,有效问卷95份),有学员在总结中提到“每一讲中老师精辟的讲解,每一堂精彩的研究课例案例,都在不断丰富我的人生与教学的经验;每一次BBS发帖,每一场学员们热烈的讨论,都是思维的碰撞。大家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都拨动我的心弦,触及我的思想,我觉得这一切都很受用。”
回顾本文,我们呈现了活动设计中的六个关键词:价值导向、工具、类型、任务、交互、评价。“价值导向”发挥着正确而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工具”奠定了活动设计的系统功能前提,“类型”保证了从目标内容到活动形式的科学推演,“任务”确保了与教学实践的贴合性,“交互”提高了学员的参与积极性,而“评价”从实施成效方面夯实了课程目标达成度。可以说“价值导向”是活动设计的准绳,也是活动设计的起点,而借助其余五个要素可以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活动设计方案。我们也发现,由价值导向出发开展培训活动设计可以成为一种活动设计的思路,同时也能作为一种优化、提升的策略。从“价值导向”到活动方案的形成,实质上也是一种从理念到操作,从宏观、中观再到微观的思考过程,而以此渐次展开的学习活动设计,既可以确保活动在定位和设计上的科学和准确,也将会使在线活动在设计、组合上更为立体和饱满,并使得远程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彰显得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 张超,杨改学.在线学习活动的学习支持探析——基于教师有效指导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70~74.
[2] 胡小勇,徐旭辉.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课程的调研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4):62~66.
[3] 乔爱玲.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60~63.
[4] 杨帆,穆肃.终身学习能力构成及能力项关系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6):81~88.
[5] [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序:4.
[6]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3~13.
[7] Beck, D. E. Stag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Dynamics that Spark Violence, Spread Prosperity, and Shape Globalization[EB/OL].[2012-06-15]..
[14] Reeves T. C., Herrington, J., Oliver, R.. Authentic Activities and Online Learning[EB/OL].[2012-06-10].http://learnatics.sydneyinstitu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2016年7月1-3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编辑部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在山东省青岛文昌小学举办了“2016全国中小学身体运动功能教学指导”培训活动。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体育教学》杂志副主编王凯珍,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耿培新,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尹军,青岛市教研员卢众,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副局长孙文洁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另外,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教研员、一线教师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7月2日上午,“全国中小学身体运动功能教学指导”培训活动开幕式隆重召开。山东省青岛文昌小学张宏群校长致欢迎词,张校长表示,如此盛大活动的召开对推动文昌小学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耿培新副理事长代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致辞,他在致辞中提到,发展学生的体能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可持续的进行,此次培训活动采用先进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科学理论和贴近中小学学生实际的身体功能发展方法,由专业团队进行培训,对掌握先进的发展学生体能的理论和方法,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将有极大的推进意义。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体育教学》杂志副主编王凯珍作重要讲话,她在讲话中指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次培训将为广大一线教师从操作层面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案,从而打开视野、开阔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普通学生群体,进而推动学生体质的全面提升。
一开始,Gail老师(英国约克的培训教师)让我们思考如何测量不同液体的流动性,设计一种方法来比较这些液体的流动性,并且要求尽量用一种可重复的方法获得定量的数据。大部分老师思考的方法是在一块斜着的平板上滴各种液体,测量液体下滑的快慢或者相同时间内液体走过的距离。有些小组注意到了实验的公平性,尝试了多次来保证不同液体的液滴量相同。Gail老师在各个小组巡视着,注意各小组的实验细节,鼓励没有任何数据的小组尝试可记录的数据,并鼓励我们发现更多的测试方法,如工业中常用的两种测量方法:一是迅速将液体倒入漏斗,测量漏斗下方开始有液体流出的时间;二是使用量筒,在液柱顶端释放一个小玻璃珠,测量小玻璃珠下落的时间。
真正的活动还没有开始,Gail老师神秘地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封信。我们好奇地打开信封,只见里面写到:
尊敬的科学家:
我公司为巧克力制造商生产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他们使用这种胶水将包装纸粘到一起。我们已经发现了做胶水的最好原料――在树干里找到的一种液体。但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这种液体非常黏稠,不能顺畅地通过我们的管道;同时它也非常难以搅拌,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电能来运转我们的搅拌机,这带来了巨大的成本。
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使得我们的胶水能更顺畅地流动吗?希望您能给我们提供尽量多的测量数据。
我们期待能尽快得到您的回复。
简・惠灵顿
“你的黏合剂”公司总经理
哇!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相信下面要做的事情真的可以解决一个大问题,真正是工程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孩子们看到这封信时惊讶和喜悦的脸。
赶快动手!别忙,Gail老师提醒我们好好想一想,小组里面讨论一下,要研究什么?观察什么?测量什么?怎么做?嗯!既要保证胶水能粘住纸,又要解决工厂里胶水不能顺利通过管道的问题。小组里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到了我这个小组长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清了清喉咙“一个一个说,要说出理由……”小组讨论渐渐地聚焦到怎样通过设计公平实验,测量稀释后胶水的流动性,同时判断胶水是否还具有粘住纸的能力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上。
瞧!这个问题难不倒我们,小组内很快达成共识:将稀释后的胶水涂抹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贴在一张白纸上,待胶水干后,通过小纸片能否粘在白纸上来判断胶水的粘贴性。另一个小组另辟蹊径:用胶水粘住纸带,在纸带下挂盛有水的纸杯,用纸带所能承受的水的质量来表征胶水的粘贴性――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测试方法。
“如何配比胶水?测试什么数据?记录什么数据?”这是我们面临的第2组问题。讨论真是一个好助手,很快我们有了决定:取50mL胶水,加入60mL水、80mL水、100mL水……450mL水后,分别将纸片粘在白纸上,在每张小纸片的下面,记录加水的量,记录每次加入水后,一滴胶水稀释液通过漏斗颈的时间。
实验顺利进行着,但似乎所有的纸片都可以粘在白纸上,我们有些失望和着急,我们能得到结果吗?第2天早上,出乎意料,我们惊喜地发现加入240mL水对应的小纸片很轻易地从白纸上脱落了。尽管此次实验未得到最准确的数值,但使我们兴奋的是发现了在胶水的流动性与粘贴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在220mL和240mL水之间进一步实验,必然可以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实例二 冷却热水
实验桌上放着另一个信封,看来新的挑战就藏在里面,我们兴致勃勃地打开信封。
尊敬的科学家:
我相信您的顾问团队能帮助我们解决水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我已经给您发送了管网的设计。该设计展示了水的流动路径:从Kelty水库取水,经工厂后汇入Kel河。其中存在的问题有:①这个管道锈蚀得厉害,我们需要一些关于修建新管道的材料的建议。②水流通过管道接口时有时会泄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密封材料。⑥当过滤从水库中流进来的水时,我们发现水不够清澈。④在水回到河流前,需要保持水的“中性”,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实现这一处理。
最后,尽管这个问题不是目前面临的,但我们希望您能告诉我们最有效地冷却热液体的方法。我期待不久后能收到您的回复,您的意见对我们将会很有用。
李・汤普森
现场经理
看来汤普森先生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每个问题都非常吸引我们的眼球。Gail老师微笑着说:“今天的研究问题是:怎样能最有效地使热的液体冷却?”
Gail老师的第1个问题是让每个小组想出1个让热水冷却的方法。我们组想到的方法最直接――往液体里加冰。很快,各组将想法都汇集了起来,大致有这样6种:
①自然散热
②放入装冰的容器中
③在液体中加入冷水
④在液体中加入冰块
⑤向液体吹风
⑥将液体倒入表面积较大的容器。
正好一共有6个小组,很自然每个小组领到1种方法。很巧的是,我们组实验的正好是之前想到的方法――加冰块!相对于隔壁对着热水使劲扇风的小组来说,这个方法实在是太简单了。我们边做边得意,我们的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显然是最有效的。果不其然,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降温最快的就是我们小组,在1分半的时间内,水温下降了30度。
就在我们组洋洋得意的时候,Gail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需要被降温的是一种化学液体,哪些方法就不可取了?冰的降温效果的确很棒,但制造冰的成本太大,能不能只用水来进行降温?如果将液体倒入敞开的大面积容器,如何防止有毒物质的挥发?
有了这些限制条件,我们渐渐将思路聚焦到工业上常用的热交换机上。只要让冷水不停通过浸没在热水箱里的管道,就能使热水降温。这真是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节省资源、低碳的好方法。
但是,跟别的小组做一样的事情,实在不是我们组的style。因此当别的小组都在缠绕塑料管的时候,我们组又想到了不同的方法。如果将塑料管塞进塑料瓶里,流经塑料管里的水量毕竟是比较少的,何不将塑料瓶放在一个装有冷水的大容器里,想办法让容器里的冷水不停循环,最终使塑料瓶里的热水冷却下来呢!
毕业几年来,感觉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上学时积存的“家底”早已不够用。对课文解读的浅薄,对教辅资料的依赖,与学生交流时思维的“短路”,写下水作文时的紧张与尴尬,其中苦痛心中自知。研修专题一告诉了我答案:这是读书太少,懒于读书的结果。总抱怨学生读书太少,语文素养不高,可自己有做得如何呢?自己因世俗的侵染而变得浮躁,对知识理论,对经典著作走马观花,其中的奥妙竟不知一二。工作的压力大,生活的节奏快,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自己读书主动性不强,踏实性不够。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生活里最美的风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素养,教师要做好表率,首先应是一个勤于读书的人。一位爱读书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智慧的老师;一位智慧的老师,也一定会影响一批爱读书的学生。新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自己必须尽快行动,静下心来,沉下心去,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广泛涉猎,博采众长,研究知识,汲取营养,为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准备。
做一个深刻细心的“我”。
教学生活中,许多时候感觉所教内容空洞肤浅,课堂平淡生硬,忽视或回避学生的思想,将知识点生拉硬拽地塞给学生,找不到教学的兴奋点和成就感。这次研修过程中结合教学案例和专家点评,我发现:从教学过程的细微处入手,深入研究,仔细品析,每一处点滴中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个瞬间都有可能绽放绚丽的光彩。记得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泛泛地整体感知,解读疑难字句,感觉枯燥无味。研修课例中的老师却从文本的细微处入手,深入透析,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她在品读的基础上研究文中的关键字句,如文中最后一句“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注意到了“将”字和感叹号的妙用,学生在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功绩和恩格斯对他的无限尊敬悼念之情。一堂课学生思维敏锐,情感丰富,生动精彩。
又如一位老师在教《胡同文化》时,从“北京的胡同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句切入,问这个比喻用的好不好?学生很快进入生动的语言文字当中,感悟出北京胡同彰显出平民文化的内涵。这堂课不再是北京胡同的知识讲解课,而是语文味十足的文化探究课。再如一位老师在教《贝多芬传》时,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不断学生促成有效的生成,将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是鲜活的,是充满灵性的。今后的教学,我会细致地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从准备到反思,不放弃任何一处有价值的光束,相信自己的课堂也会充满亮色。
做一个勇敢自信的“我”。
总觉得自己年轻,经验不足,教学中,畏畏缩缩,视野狭窄,不敢创新,怕出乱子,怕学生考不好,这些因素一直牵绊着我前进的步子。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旧有的模式展开,有时想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可又怕影响课堂质量和学生成绩。而研修教学案例中的执教者大多都是青年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自己和学生都放开手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空间有效拓展、发现创新。还有的老师在教《五人墓碑记》时直接把课堂搬到了课外----到校园里读碑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他们那里看到的不仅是精彩的教学艺术,更有一种大胆创新的精神。我感到这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召唤,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精心组织教学,勇敢地尝试,多组织一些利于学生训练能力提高素质的活动,如排演课本剧、朗诵比赛、专题讲坛、人物专访等等,给学生松绑,为他们搭建开放自由的语文学习平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和终身发展作铺垫。
这次培训使我更清晰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世界的博大与深邃,她有缤纷多彩的美景,更有我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自己虽如小草般普通平凡,但只要用心完善自己,历练自己,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一处不凡风景! (1) 同栏目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1-03
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师资培训工作,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部、财政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已在近百所高校设立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或省级培训基地。以江西省为例,目前,江西有2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8个省级基地,相关的培训已开展6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笔者依据教学评价的概念以及功能,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教学评价的概念
不同研究者对教学评价有着不同的理解。唐文中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吴文侃在《比较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李秉德则认为,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依据上述各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教学评价的过程具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为检验目的;二是教学评价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进行各种测量;三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相关教学活动,使培训学员具备某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能力;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则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培训后的学员是否具备某课程任课能力进行检测,进而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教学评价的对象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宜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既能吸引培训学员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又能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那么,整个教学活动就应包含三个不同的评价对象:培训学员、授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
(一)培训学员
培训学员不仅是培训过程的主体,其行为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故对培训学员进行全面评价是整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的核心。通过对培训学员的全面评价,可以使学员正确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可以使学员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授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员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自身魅力改善培训学员的精神面貌、提升人格魅力。通过对授课教师的科学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其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也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主要标志,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工作优劣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助于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其结果集中体现了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同医生看病一样,通过全面的总结性考查,不仅能够了解培训学员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对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而且还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激励功能
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起到正面的激励强化作用。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并加以评价,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推动课堂学习。
事实证明,没有定期的评价,要让学生一贯保持应有的学习动力,是不切实际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自律性不高,而且培训时间又短,对其进行科学适用的教学评价不仅会成为培训学员努力学习的推动力,而且会对课堂效果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样,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没有科学的教学评价,就缺乏动力、缺乏激情。
(三)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测验、考试等结果来调整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自觉性。
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不仅为以后修改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同时也使教学活动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其他培训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即在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的某项考试,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没有明确要求各培训基地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目前的各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员上课不积极、培训结业容易等宽进宽出现象。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以及调控的功能,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对象又有着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以及培训时间短等特征,那么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就是必然的趋势。应以不同的评价对象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一)以培训学员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核心。他们不仅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其行为的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体力等状况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判断其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前提下,对其进行诊断性评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各培训基地可以在培训初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来了解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授课方案,确定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培训学员进行难度较低的前期摸底测试,通过统计图表等技术手段,分析确定培训学员的知识水平层次,为今后培训的重点指明方向。
在培训期间,宜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非正式的单元测验和作业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在督促培训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律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
有过工作经历的培训学员理解力强,更容易通过对案例材料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抽象和概括,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布置作业,或以某个论题论述自身观点作为小测试部分,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调查显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践中受到培训学员的普遍认可。
最后,培训结束后宜采用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后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通常以考试为具体形式。以江西省为例,2011年之前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本是以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为主。2011年之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由转岗培训转为“双师型”培训,提高了培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需要具有工程技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那么,“双师型”师资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教师和工程技师双重职业素质和能力。而对于检验培训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培训学员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和相关技能证书。在双重考核下,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双师型”师资比例,还可以帮助改善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结业考试容易、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以授课教师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授课教师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授课教师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有利于授课教师在培训中发现自身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后期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结束后,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由于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因此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对于课堂教学和授课教师的调查可使用同一份问卷。
结语
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对增强培训效果、培训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依据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以及教学评价的功能,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培训学员,适合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对授课教师和课堂教学适合采用总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张祖忻,等.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职业技术教育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好坏。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技术能力紧密结合,使得教师在教学上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衔接。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力度。首先,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根据其特长,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选择发展的方向,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其次,对在职的专业教师,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加大投入,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加大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组织教师到企业见习、邀请企业人员为教师培训等形式,拓宽教师了解职业岗位的渠道,增加教师职业岗位的工作经历。拓宽其专业面,提高其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尽快形成合理的学科带头人梯队;第四,立足岗位培训,把培训与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践教学计划安排上,应当根据专业学习进度、认知规律,逐步有序展开各类实践教学活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验,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并对理论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作。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条件设立相应的课程实验。
学生的第一任职需要离不开专业设备的操作技能,在校期间由于时间短、教学装备、场地等条件受限,在其技能培养目标上,应当立足掌握基本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有基础的有必要参加岗位职业技能鉴定。
综合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必须充分利用,对综合实习的内容、程序、组织必须认真设计,让学生通过综合实习能够学会所学专业的设备的综合运用,增强综合素质,更加体验贴近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培养。
三、区分专业分别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手段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手段选择上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对于案例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训练、仿真训练、实装操作等实践教学手段合理取舍,既做到实践教学有的放矢,也可以缓解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
在综合实习实践教学中应当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平台,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平台建设目标应该当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在校学生实习及实训的需要,质量上要保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习质量的稳步提高。
另外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作为实践教学平台。
五、形成落实保障制度
(一)过程监控制度
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应当体现“以学为主,变教为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思想,实践教学活动要做到“事先准备充分、事后总结充分”。实践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准备充分,确实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利用率,避免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
由于实践教学活动运用设备频繁、教学场地多,有时部分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外开展,因此为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效果,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加强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监督。
实践教学活动,原则上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每一项实践教学活动应当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
2.业余艺术培训自身建设
要向专业化、高标准努力业余少儿艺术培训班的教学活动受学生来源广,绝大多数是中小学学生的客观因素制约,其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周六或周日,安排的教学内容要保证学生正常学校学习下进行,要做到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正规化、科学化,采用全国育和考级教材,保证少儿业余艺术培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同时配合艺术培训教学进度应适当进行一些乐理知识教学,采取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业余艺术培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除了严格遵循《考级教材》教学外,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兴趣加进一些自己编写的内容来提起学生学习艺术热情和兴趣,再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收效会更好。社会办业余艺术培训教育,要在培训班自身建设上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教学活动要向高标准方向努力,教学中因材施教。例如:业余古筝艺术培训的要求,一是初学时期原则上按照初级课程进行教学,以教师示范为主对音区、节奏、音准,以及每一个基本的指法(如“钩、托、抹”)都要求学生做到准确、标准、到位,以求夯实根基。二是练习曲时期以教材为主,循序渐进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以民歌曲目为主进行教学弹奏。三是节目时期,即把所教所学曲目组织成不同形式的演奏会、音乐会为学生获取公开上台演出的机会,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