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50: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管理工作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档案在国内外有上百种不同的定义,但它大致的功能就是持续地记载客观信息并反映客观事物特征,持续的信息功能决定了它能反映事物的持续的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因此档案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载体。而医院档案也是和重要的记录医院信息的载体,例如行政文书档案、工资档案和人事档案等,是医院管理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其中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医院人事管理的核心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医院党员档案管理方式以及逐渐不能适应信息化需求,存在诸多管理问题,亟需改革。
1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一般指的是事业单位收集整理档案,并予以保管鉴定,最后统计编排成库,以便随时提供数据检索查询的管理工作。一般包括信息收集、规范整理、价值鉴定、严格保管、统一编目和检索、统计、编辑和研究(又称文献编纂)、信息利用等八个阶段。而医院的党员档案管理就是医院的党员的信息被收集整理、保管鉴定最后统计编排成库,以便随时进行人事信息查询的档案管理工作。医院的党员档案管理一般主要涉及党员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发展过程的记录,是基层党员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医院党员建设工作的重要工具。强化医院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在对医疗事业的思想和人事方面的指导,强化医护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坚持正确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加强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从政治、医疗事业和档案管理工作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面临的现状
2.1 缺乏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
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除了作为管理工作的特性以外,还具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特性。不能仅仅把党员管理工作当作普通的工作对待,它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功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党员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高低,因此无论是大到医院领导还是小到档案管理人员都要深化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的认识,应该随时具备政治意识,树立大局观。而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要坚持把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往高水平、现代化方向做,抛弃懈怠懒惰的思想,认真做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自己的管理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党员档案管理水平。
2.2 缺乏健全的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党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的提升还取决于是否有统一的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一般医院往往会有统一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和标准,然而涉及到档案管理制度方面的却少之又少,档案管理甚至没有具体的档案内容界定标准,也没有被纳入正规的医院业绩考核体系。党员档案管理的第一阶段就是要进行档案收集,然后进行规范整理,如果缺乏统一的对收集的内容信息的划分标准,仅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的实践经验进行主观划分,往往会导致档案收集和划分出现重复和混乱的状态,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精力,不利于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行。而缺乏管理考核的档案管理则从外部没有压力,内部也没有动力,管理水平提高也就缺乏发展动力。
2.3 缺乏专业的党员档案管理队伍
第一,党员档案管理队伍非专业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很多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因此管理队伍本身的敬业意识、专业素养、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第二,党员档案管理队伍发展乏力。由于很多医院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基本没有机会得到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借以提高技能水平,因此管理队伍本身专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4 医院工作中被边缘化的地位
虽然医院党员档案管理也是医院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档案管理工作却处于日益被边缘化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医院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事实,甚至连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不认同自己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而医院无论是在设备更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甚至会牺牲档案管理资源补充医疗事业的建设。
3 推荐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建议
3.1 全面重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思想意识上认同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医院全体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尊重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物质待遇与精神奖励,让管理人员从内心认同档案管理工作这份职业。第二,资金投入上要兼顾档案管理建设。积极进行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投入,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授课,小班培训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技能水平,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2 加强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建设
第一,党员档案管理有专业管理制度、专业标准和规范。和其他专业一样,档案管理必须有自己的专业标准和规范,在内容类目划分上要有明确具体的标准,不可通过主观经验划分,才能让党员管理的收集整理高效而准确。第二,党员档案管理有专业的办公资源。第一,有专业的管理空间。例如专门的保管室、专门的保管柜箱、有专门的保管盒子、有专门的保管手续和专门的人员管理,做到从档案管理的器物到过程都专业化,让党员档案管理有速度、有保障、有依据、有效率。
3.3 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分工建设
针对在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低效散漫的问题,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细化分工来解决。党员档案管理细化分工,首先要细分工作职责,其次要分配工作任务,最后合理制定分工环节,按照档案管理一般程序,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规范统计和最后的信息利用流水线管理模式,各司其责。高效而合理的分工可有效提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4 发挥党员档案管理的政治功能
为了提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应该把党员档案建设同党员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员的关系的转接和变化都应该通过党员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环节。另外,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室可以创造性地建设动态的党员档案管理,依据党员的档案信息,科学合理地对党员进行评估其思想状况,发挥关爱党员的作用。
4 结语
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室医院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医院工作的运转和党员组织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被边缘化的现状,工作被认同度不够,也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发展、管理理论的支持,针对这种现状,医院领导应该要重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积极推动传统的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换代,努力促进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重新发挥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政治和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菁.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28)
[2] 赵磊,杨东晓,李四中. 浅谈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02)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来运作。它包括决策者的管理,执行者的管理,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性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安全工作的管理模式,减少各种危险和损失。一公局也不例外,从局到公司到项目部都建立了安委会和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这些都是安全管理模式的骨架,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员所做的具体安全工作才是骨架上的血和肉。
曾经有人总结过,安全员就是婆婆嘴,要多在工地走,多看,多说,发现问题,制止问题,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中,这样才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我在项目从事安全工作多年,也和很多安全员交流探讨过,发现在各项目安全管理中有一些共同的问题。
1、公司领导、项目领导、从上到下、大会讲安全,小会谈安全。从公司到项目领导们都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在实际工作落实中不懂安全工作如何管理和安全责任如何划分,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从实际的工作角度出发做具体安排,在工作中对安全管理认识又不够,产生了一些安全管理的隐患。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领域的不断拓宽,新工艺不断的出现,安全员掌握的知识明显不足和落后。
3、安全员不能专心专职工作。有的项目安全员兼职过多,兼好几个职务,无法专心安全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一名安全工作管理者的真正职能。有些项目安全部人员配置不够,只有安全员一人,除了做内业外业,就是应付地方的、业主的隔三差五的各种安全检查,安全员疲于应付。
4、有的项目安全员的待遇也存在问题,和别的部门负责人相比,工作不少干,薪水却低半级或一级,同工不同酬,大大打击了安全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专兼职安全员的矛盾。很多专职安全员是由其他工种转岗而来,不懂技术,对于一些工序复杂的施工工艺的安全无从管理,不知从何下手,而兼职安全员的工段长,从事的是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知识知之甚少,考虑是施工管理,工期、进度、经济等等一些因素,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矛盾,这种情况下专职安全员没有权力对兼职安全员进行管理,安全只能为生产让步。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我建议:
一、加大公司、项目的管理力度
1.加强主要领导和安全员的安全学习教育,针对企业施工领域的拓宽,施工工艺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安全员的频繁流动等,公司应一年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学习新的安全知识,适应新的领域和新工艺的安全管理,同时提高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一年一次的安全培训也可以对安全员做定向培养,定向某一领域或新工艺方面的培养(比如铁路项目、隧道项目、斜拉桥项目、地铁、高架桥等项目的安全管理)。
2.公司安全文件下发到安全部,公司应该核实文件收发和阅读情况,列入项目考核内容,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上传下达百密无一疏(震惊全国的4.28胶济铁路事故,就是因为上传下不达造成72人死亡)。
3.公司的制度管理要统一,各项目的安全管理应按公司统一标准执行。应将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台帐、报表格式统一。奖罚制度可以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自行编制,但要报公司安全部审批。
4.人员的考核,公司在用人制度考核时,应将安全作为其中一项,每年应选拔一些优秀技术干部参加安全培训,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应考核是否具备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其领导和管理的才能,抓安全应从根本抓起,从而使安全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更好的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5.项目主要领导负责监督,由项目安全部牵头与各部门负责人、各工段长、主管技术员签订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各工段长、主管技术员应履行的安全权利、义务、责任和各部门协作的工作内容以及一定的奖惩措施,做到谁的管区谁负责,由安全部检查、监督,这样专职安全员才可以对各部门和工段之间形成有效管理,可以避免管理环节中的一些真空现象。
6.项目应实行安全责任抵押金制度,项目经理、项目书记为一档,项目副职为一档,安全部长为一档,各部门负责人和兼职安全员为一档,工段长、主管技术员为一档,职工为一档,从每月工资中扣除,如本月施工中未发生安全事故,再次月发放工资时按双倍返还,以此类推。如本月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扣除经理、书记、安全部长的本月抵押金,安全事故发生在哪个部门或工段,应扣除部门负责人、工段长和主管技术员或某一位员工的本月抵押金,并视事故的情节,安全部可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罚。这样可以避免部门负责人、工段长和主管技术员兼而不管的局面,同时提高了全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安全知识的普及,也大幅度发挥了全员安全管理的作用。
7.安全员的待遇问题,岗薪多少、奖金多少,公司应统一明确规定,不应分大小项目,因为干的工作是相同的,承担的责任也是一样的,以免打击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安全员既然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就应该享有相应的待遇。
8.设立优秀安全员奖。对各个项目真正从事安全工作的安质部长或安全员进行,半年考核,年终考评(内业、外业、个人业务能力和个人整体综合素质),奖金为ΧΧΧΧ元。
9.设立优秀安全项目,再优秀安全员的基础上,增加考核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工段长、主管技术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作为今后干部选拨的一个方面考虑),优秀安全项目与领导班子成员的年终绩效奖挂钩,分几个档次,96分以上为优,90―95分为良,85分为及格,84分以下为差。获优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年终绩效奖100%,真正从事安全管理的安全部长或安全员每人奖励ΧΧΧΧ元,各部门负责人、工段长、主管技术员和每人奖励ΧΧΧΧ元。获良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年终绩效奖ΧΧ%,真正从事安全管理的安全部长或安全员每人奖励ΧΧΧΧ元,各部门负责人、工段长、主管技术员和安全员每人奖励ΧΧΧΧ元。获及格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年终绩效奖ΧΧ%,真正从事安全管理的安全部长或安全员每人奖励ΧΧΧΧ元,各部门负责人、工段长、主管技术员和安全员每人奖励ΧΧΧΧ元。获差的项目公司应该从新考虑人员的调整问题了.目的不是打领导班子的板子,而是增加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10.每年选一个新工艺的项目或优秀安全项目,召开安全现场观摩会,给大家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其费尽心思的凑安全经费,不如拿出一些安全经费办点对安全工作有意义的实事、好事,参加人员为三类安全管理人员,目的接受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了解和好的管理模式。
二、重点培养安全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1.积极参与临建的各种设计和施工过程(营区、民工宿舍、供水设施、便道、排水的走向、临时用电的布线),了解和熟悉临建的各种设计的施工过程,从中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及时修改或者下一个工地中更改。重在参与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如果这个过程我们不参与,在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会很被动,但前提是我们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安全的基本知识。安全员要做到既有安全工作经验又要懂施工技术管理、还要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
2.加大专职安全员的管理力度,由公司安全部负责监督,项目主要负责人与项目安全员签订一份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中应明确项目安全员的管理权利和工作职能,项目主要领导负责监督,由项目安全部牵头与各部门负责人、各工段长、主管技术员签订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各工段长、主管技术员的权利、义务和各部门协作的工作内容以及一定的奖惩措施,做到谁的管区谁负责,由安全部检查、监督,这样专职安全员才可以对各部门、各工段长、主管技术员形成一种凝聚力,这样可以避免管理环节中的一些真空现象。
3.安全员应经过培训后,取得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4.安全员的录属问题,如果把安全员的编制纳入公司,由公司直接考核垂直管理,安全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大。
5.安全部应配专职内业资料整理员。安全资料繁琐,从原始资料到方案、措施、整改、落实、跟踪回访、闭合,业主的、公司的、项目的等等各种资料,要面面俱到,会牵扯安全员很多精力。把安全员从内业资料中解放出来,使安全员有更充分的时间从事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对工程更有益处。
6.必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员,大的项目安全部应该配汽车和必要的人员,小的项目安全部可以配摩托车或适当的交通工具和必要的人员。目前我们的住处离工地都有一定距离,而且工地也有一定长度。坐交通车到工地后,交通车就被现场负责人带走了,安全员如果跟着交通车就会走马观花,很难发现问题。适当的考虑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必要的人员,可以让安全员更好的开展日常工作。
三、对架子队的管理
1.在对架子队伍的管理上,应该提高安全管理的地位和力度。目前安全员对架子队伍的约束力很弱。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安全经费的基础上,加扣架子队工程量3%的安全抵押金,由安全部签认,其中包括架子队违反项目部的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文明施工、存在的隐患、未整改的问题、不服从安全管理等一些涉及到的安全问题,都由安全部签认每期计量,同意支付、扣除或罚款百分之几的结算,并附带原因、图片说明。这样可以提高架子队伍安全管理意识,减少隐患。
2.架子队的管理工作要注意方式,作为安全员不能直接去管架子队,安全员的直接管理对象是工段长、主管技术员,有什么问题或者下达指令,直接找工段长、主管技术员,由工段长、主管技术员来约束架子队。充分发挥全员齐抓共管搞好架子队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去约束架子队,也是间接地把安全知识普及到了现场管理层,现场管理层的安全管理知识普及了,那么架子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会发生很大的改观。
3.架子队进场后按进场人员30-50\1的比例上报专、兼职安全员。配备1名主管安全的领导并持有国家颁发的、真实有效的安全员证件,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四、安全应急管理
1.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运用安全知识对所施工的工程做出一个初步的危险源识别,排查出各个危险源,并针对危险源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预案中明确安全应急救援小组的成员、成员责任、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设备,最后一定要明确与地方协作医院的位置、行车路线图和医院的联系方式。然后将预案中重要的部分进行公示,让人人知道和明白应急救援的过程,做到确保万无一失。
2.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后,向领导申请,批准后,在施工任务不忙的时候,举行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演练要认真执行,严格按照编制好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中的要求进行演练,并请地方协作医院一同参加,争取做到人每一个人清楚应急救援的整个过程。
五、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1. 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消防器材、安全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由现场的工段长、主管技术员提出申请计划,并由架子队负责人签认后,报项目领导审批,以免日后结算时双方发生经济纠纷。
一、对标准文献管理全过程要进行受控管理
(一)把好采集新标准的“源头关”
标准文献来源于标准化活动,并且在标准化活动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吸收信息、充实和修正自己,另一方面又向标准化人员提供信息。对标准文献不断地修订、补充、完善及更新,使标准的有效期缩短,即标龄简短,继而使标准作废代替的步伐加快。相对于作废被替代标准,现行有效标准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科学可靠的,标准文献的“弃旧用新”决定了其是动态性管理。标准文献管理的主题应该是确保用户最大限度的使用现行有效标准,预防作废被代替标准在检验方面滥伐滥用而造成隐患,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对标准文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受控管理。
采集标准是满足用户需求和丰富馆藏的主要途径与物质前提,也是标准管理的首要环节。因此,标准管理人员在订购标准时,要广泛征集用户的意见,这样做既提高标准的利用率,也避免资金浪费。与此同时,对用户的反馈意见也要进行第一次“过滤”,即利用浙江质量网、国家技术标准信息服务系统进行核对,订购代替后的新标准,以免用户采用作废标准,从采购源头上,预防因用作费标准而造成的质量隐患。
(二)对新购标准把好入库新标准的下发关
新购标准除入库馆藏之外,依据工作性质还需要下发到检验室。对下发的新购标准在封面加盖下发章、受控章和本单位的标准章,在《标准下发登记本》上进行登记编号,检验室兼职资料员签名接收后负责登账、保管和流通使用。对新购标准进行“零缺陷”管理,防止下发标准的“滥发”及去向不明,保证作废标准的回收。
(三)对外来标准把好外来标准的“注册关”
对于因开会、出差、培训学习、赠送、设备随带以及外协单位提供等非统一采购的外来标准,标准管理人员应建立“外来标准注册登记本”,责成有关人员进行注册登记。把好外来标准的“注册关”,确保在标准管理范围内,不能有未被管理到的“自留地”,全方位严禁作废标准失控而造成质量隐患。非统一采购的外来标准注册后,同统一采购下发及复制的标准一样接受控制管理。
(四)对馆藏标准把好现行有效的“确认关”和上架标准的“复制关”
标准作为特种科技文献的范畴,具有严格的时效性,有现行有效与作废替代之分。馆藏标准在流通使用期间,过了使用有效期,现行标准就会成为作废被代替标准。标志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标准降级、升级、更改、代替和作废等变更信息动态,并在作废标准载体上表明作废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准管理人员就是信息处理员。对馆藏标准要及时准确的查新和现行有效性确认,目的在于将现行有效标准和作废被替代标准清晰地区别开来,确保用户流通使用现行有效标准,从而保证检验工作科学可靠,预防使用作废标准而造成的质量隐患。
对于确因工作需要增发馆藏标准,标准管理人员依据《标准复制申请单》承办复制之后,同采购的下发新标准管理程序一样必须经盖章、《标准下发登记本》编号登记、签收后流通。复制标准仅限于现行有效标准。把好上架标准的“复制关”,目的在于禁止复制作废标准,杜绝私自复制,预防使用作废标准而造成的质量隐患。
(五)把好作废标准的“回收关”和“归档关”
对下发的标准和注册的外来标准随时进行跟踪监控,过了有效期的作废标准应按照《标准下发登记本》和《外来标准注册登记本》上发放的份数、单位及签发人立即回收,同时对回收作废标准在其封面上进行醒目的盖章标识,严禁现行有效标准与作废标准混用,预防作废标准的滥用而造成质量隐患。
尽管现行有效标准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科学上可靠的,但是作废标准也不是“废纸一堆”,它在检验产品质量和新标准的修订等方面,同时发挥参考和技术依据作用,因此,也具有保留价值。基于这些原因。我院既馆藏大量的现行有效标准,也保留一些有参考和技术依据作用的作废标准,对于从馆藏清理和回收的作废标准,标准管理员应该广泛听取单位领导、技术专家等方面的意见,决定弃留;对于有保留价值的作废标准,也是保留一到两份,保留作废标准专柜专账管理;其他多余的废标和无保留价值的作废标准,建立《废标销毁账》,经过领导的批示,进行销毁。把好作废标准的“归档关”,可以优化馆藏,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信息,更好的体现标准管理为用户服务的宗旨。
(六)把好馆藏标准的“流通关”
标准的采购、分编、下发、保管、更替、复制、回收和归档等工作,目的在于使标准文献服务于社会,发挥其技术依据作用。而标准文献的服务工作通常依赖于标准的流通。流通的渠道主要是查阅、借阅和归还。在标准流通过程中标准管理人员还需当个信息“监督员”和“导航员”,一般情况下,向用户提供现行有效标准。对于检验产品质量和新标准的修订需要参考作废标准的用户,方可提供作废标准,在作废标准的封面上一定表明作废原因。对于借出的标准也要进行受控管理一旦发现某现行标准在流通领域过程中作废,应及时向用户催还,归还标准进行作废原因标识。
对标准管理的采购、分编、下发、注册、保管、更替、复制、回收、归档和流通服务进行受控管理,可以全方位、全过程第一次把标准文献管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对,完全可以防止作废标准放任自流而造成质量隐患,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使用现行有效标准,提高标准文献受控率,是建立预防我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标准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
第一次按标准要求把事情做对,预防因第一次按标准要求没把事情做对而留下质量后患。作为标准管理人员要第一次按标准要求把事情做对,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
(一)标准管理业务知识
标准管理业务知识分为:采集――采购、交换、索取、复制;整理――著录、分类、主题标引、编目;保管――排架、典藏、清理;服务――流通、咨询、宣传、检索等4个方面。标准文献属于特种文献,除了具备一般文献工作的业务素质外,标准管理人员在标准受控管理中一定要了解各级各类标准代号并及时掌握标准降级、升级、更改、代替和废止等变更信息。标准号是标准文献的一大外形特征,是区分是不是标准文献的主要标志,也是检索标准的重要入口。正确识别标准号可以了解该标准的级别、适用范围、主管部门、馆藏架位以及大致分类等情况,将标准作废变更信息动态及时在作废标准载体上表明,做好作废标准清理甄别这项工作,防止作废标准的“滥发”和“滥用”。如果已经作废的标准,没有及时掌握作废变更信息,很容易把作废标准误认为现行有效提供给用户,给检验和管理等方面造成质量隐患。
(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技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的应用和深入,对标准进行计算机管理、网络化查询已成为当今世界信息服务业的主流,标准管理人员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时代赋予的发展契机,加强自身素质,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标准数据库满足用户多途径、系统化快速地查全查准标准需要,提高标准利用率,以便顺利完成标准网络化管理,跟上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最终向用户提供快捷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根据财政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最新形势和水利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水利部“将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年度重大研究课题,委托财政部财科所等权威机构承担,开展建水利绩效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研究工作,立足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分析,推进改革的主要措施,查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措施建议关键词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一、完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通过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它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成就与问题
1、取得的成就
我国的水利绩效管理工作,始于20 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近十年的试点实践,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树立了重产出和结果的绩效理念,增强了预算单位的“成本――效益”观念,各部门各单位支出责任意识逐步加强,增强了资金分配及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了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2、存在的问题
目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绩效评价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西方发达国家也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从总体看,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整体上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思想认识 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等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面偏小,范围偏窄,资金量较少
目前,水管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上尚未开展试点项目缺乏事前绩效目标的设定,大多是事后评价,评价质量有待提高,部分试点流于形式。
(2)绩效评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参与者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而目前参与者很少参与有关的专业系统培训,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不足,对绩效评价指标绩效目标的理解也有差异,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思想观念陈旧,绩效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思想尚未根本改变,重产出 重结果的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
(4)绩效评价指标设立及体系建设不完善
水利预算项目既有经常性专项业务费支出,也有建设和购置类支出房屋维修类支出政策研究类和管理类支出,同一类支出中的不同项目也有很大的差异,很难找到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覆盖所有水利预算项目,而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相对单一,侧重于合规性评价,忽视效益性评价;注重支出项目本身的评价,缺乏项目内外因素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中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投入指标多,产出指标少;加上水利预算项目缺乏应有的基础数据,评价结果难以和同行业同类型项目平均水平相比较,导致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5)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中国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相应的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中国国情和水利事业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较少,制度建设滞后,覆盖面还不够广,缺乏长效机制和统一规划,相应制度和规范化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三、完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
探索建立普遍适用于水利行业管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比较完整和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建设,定期在相关部门间展开理论培训和学习工作,夯实理论基础,使从业人员拥有高度的理论修养水准,从而加强自身素质,力争使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2.继续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要认真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经验和做法,重点关注这些国家在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财政支出、水利管理财政资金支出等方而的绩效管理做法,为处于起步阶段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改革经验。要认真系统研究总结国内部分省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方而的实践探索,为推动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操作层而的方式方法。要细致深入地研究水利财政资金支出的特点特性,逐类逐项地总结提炼出每一类资金支出后的产出和效益指标,并明确绩效评价的标准,逐步解决绩效日标不明确,绩效指标不细化、不量化,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不科学等现实问题,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绩效指标库。
2、进一步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绩效管理培和经验交流,增强单位预算绩效意识,提高广大预算绩效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不同方式,积极宣传预算绩效文化,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变“要我评价”为“我要评价”,让预算绩效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水利财政资金支出领域涉及范围内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典型做法、经验效益等,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将财务管理人员,水利财政资金支出责任人,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范围,不断提高水利预算绩效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绩效管理的工作质量。
3、加强水利事业发展计划的制订,逐步建立预算项目规划制度
各级水利部门要根据单位职责在深入研究、详细论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重要水利专业和专项规划、水利发展与改革重大基础性研究、水利业务工作需求等为依据,编制预算项目规划,逐步建立预算项目规划制度。
4、完善管理机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经过协调.水利部初步构建起了预算绩效组织管理体系,管理体制从单一的财务部门管理向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齐抓共管转变。对于“防汛”“水质监测”等涉及单位较多的经常性专项,水利部明确由业务分管副部民作为单位负责人,相关业务卞管司局的负责人作为项日负责人的管理体制,由财务司会同业务卞管司局,对各项日单位提出的绩效日标和评价指标进行汇总审查,并共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评价报告经部领导审定后再正式上报财政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财务部门牵头,纪检监察、审计、人事、规划计划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单位要设置专门办事机构,负责绩效管理。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和效率意识,逐步形成财务部门居中,各级水利部门要成立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负责本级及所属单位预算绩协调、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具体部门分头实施的齐抓共管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5、多方参与,努力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水利部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既坚持由财务管理部门牵头,做到责任明确,又坚持邀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参与,借助行业专家和社会中介的力量,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在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水利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年度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和绩效日标管理工作,组织绩效评价工作,并对预
算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业务部门参与项日绩效日标、指标值的审核、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财务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不仅进一步推动了预算管理与业务工作的结合,而且有利于业务部门进一步理清各项日单位职责落实和业务开展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水利部还积极探索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智库,在水利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环竹引进专家和中介机构参与。对于一些支出规模人、专业性较强或复杂程度较高的项日,聘请专家或中介机构介入绩效评价全过程。从绩效日标的设定、实施过程
的中期监控到绩效评价的各个环节均有专家或中介机构进行专业参与评定和指导,不断提高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的专业化程度。
6、建立和完善绩效问责机制
把预算绩效问责作为行政问责的核心,建立结果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将结果纳入人大监督程序,并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对外。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门新型的财政工作,我国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我们既要立足于自身的不懈探索,也要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成果,努力借鉴外国的先进成果和经验,力争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性、公用性、计量性等特点。当前,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人员营销管理意识淡薄、营销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规划不科学等问题,没有形成现代营销理念,致使营销管理效率偏低。为此,供电企业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
1运用市场细分理论实施差异化服务
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市场细分是指根据电力客户的特性,将电力市场划分为多个子电力市场进行管理,然后积极开展细分市场课题研究,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1开展基于信用度等级的差异化营销
供电企业要加快完善信用管理机制的步伐,启动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程序,根据客户历史交费记录、商业信用、企业规模、用电设备安全状况、用电秩序记录等,合理划分客户的信用度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针对信用度等级优良的客户,供电企业可在提供法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辅助技术服务,例如在电力故障消除、供电设施增容、网络建设、业务办理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针对信用度等级一般的客户,供应企业只提供法定服务项目;针对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供电企业可在供电高峰期将这部分客户排入让峰限电行列,以此保证信用度等级高的客户能够正常用电。
1.2开展基于市场份额等级的差异化营销
根据不同用电客户对供用电要求的不同以及客户本身的重要程度实施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确保供电成本与收益相匹配。针对高压大客户,供电企业要与其签订供用电合同,科学预测大客户的未来用电需求,提供电力“顾问型”营销服务,例如开辟增容、报装等业务的绿色通道,制订符合客户资金运转周期特点的电费缴纳方案,落实大客户走访制度、上门服务制度等;针对大工业客户,供电企业要深入到客户的实际生产中,掌握客户的用电规律,采取相应的营销服务策略,例如实施客户生产设备检修与配网线路检修联动制度、落实峰谷电价调控措施、加强客户无功补偿管理、完善安全用电规程等;针对商业用电客户,供电企业可将其定位为高端客户,积极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引导客户建设绿色照明工程,合理设计节约用电方案,提高供电综合效益;针对低压居民客户,供电企业要与社区、街道、物业建立起公共关系网,定期搜集居民的用电建议,及时下达停电通知。
2通过电力促销活动实现增供扩销目标
供电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电力产品价格会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所以不能采取价格策略进行促销,只能通过其他促销方式达到增供扩销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2.1广告宣传
供电企业可通过广告宣传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并将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广告宣传内容应包括电能产品的优点、社会承诺抢修服务的具体内容、电费缴纳方式、电力削峰填谷的优惠政策等。
2.2人员营销
人员营销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大型用电客户,供电企业要派专人上门提供专业服务,与用电客户共同研究决定供电产品的最佳实施方案,例如节约用电方案、安全用电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等。在电力营销中,营销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完整记录客户的各种信息,实现供电企业对客户服务的持续改进。
2.3营业推广
供电企业可在供电服务区域内开展大型的咨询活动会,以宣传电力产品。供电企业可以利用咨询活动会宣传节能灯的优点,降低消费者的电费支出;开展电能产品展示会,宣传供电企业技术进步成果;举办信息交流会、用电厂家邀请会等,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通过营业推广,刺激电力销售,树立供电企业在客户心中的良好形象。
3完善供电服务措施,提升供电企业综合服务水平
供电企业要采取简便化、多样化、保障化、快速化的供电服务措施,不断扩大市场销售份额,提升供电企业品牌形象,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3.1注重服务的时效性
供电企业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高营销服务的时效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向客户提供多种付费形式和用电形式,供客户自由选择;②不断完善测量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建立服务资料档案库,认真检查服务质量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供电服务水平;③做好线路和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保证电能供应的可靠性,一旦发生用电故障,要第一时间采取用电抢修应急方案。
3.2注重服务的便捷性
供电企业要在用电申请、线路安装维修、电费抄收、接线供电、供电合同签订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通过梳理各项供电环节的程序,适当删减烦琐的服务流程,进一步减少客户在供用电环节消耗的时间,同时降低供电成本。此外,供电企业还可以建立网上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在线咨询、业务办理、用电报装等服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营销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供电企业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电力营销理念,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服务体系,从而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共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一、加快重点道路建设,打造江干畅通交通环境。
(一)、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加快路网建设。
道路在交通网络中担负着“承上启下,连左接右”的作用。“十二五时期”,全区应坚持交通建设优先,尽快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的格局;以建“经济路、平安路、环保路、和谐路”的要求,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推进江干区重点道路建设各项工作。
在“保质量、保安全、保畅通”的前提下,抢抓工程进度,着重切实抓好道路工程建设的组织施工。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在线路走向、建设标准等方面充分考虑道路运营安全的需要,做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设施与公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加强道路运输的源头监管,加快推进事故多发点路段的整治、改造,提高道路运营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防范道路安全事故。
(二)、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道路交通运营效率。
道路车流量的增加使得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与使用者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将日益突出,仅靠过去扩大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与日益紧张的交通资源约束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化的装备和管理技术,改进道路乃至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组织方式,大幅度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等,实现交通运输内涵式的增长方式,使运输质量和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只有这样,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逐渐相适应的趋势才有可能持续下去,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才有可能保持不变或继续增大的可能。
“十二五”时期,在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同时,要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推广智能交通系统,保证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随着德胜高架逐步建设开通,九堡客运中心的搬迁,德胜东路当前流量日益增大,与南北向通往乔司唯一道路的杭海路争夺通行时间,导致杭海路通行困难,由德胜东路—三卫村路段形成易堵点,交通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加快九乔路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杭海路方向车辆通行能力,从而增加德胜东路方向的通行时间。同时九沙大道延伸段的建设亦能分流部分途径德胜东路的车辆。
因城市东扩战略的实施,庆春东路东西向道路的流量日益增大,与南北向城市主动脉的秋涛路争夺通行时间的矛盾越加凸显。随着庆春路过江隧道的开通势必引来大量过境车流,形成新的交通堵点。因此,加快秋石高架后续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秋涛路方向车辆通行能力,从而增加庆春路方向的通行时间。同时凤起东路延伸段建设亦能分流部分途径庆春东路的车辆。
二、夯实交通设施基础,完善道路维护保养工作。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道路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道路建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大、超重超限车辆增多,道路将会产生病害。路面建成后,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路面裂缝,导致路面坑洼、塌陷、积水严重等情况。
路面裂缝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维修,会随着裂缝的增大,以及雨、雪水的逐渐浸入,导致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或土基含水量增加,使路基承载力下降,加之行车荷载的作用,导致路基、路面破损;路面早期裂缝如不能及时修补,将很快发展成为网裂、松散甚至坑槽,降低路面寿命,严重地影响行车舒适,道路综合服务水平大大降低。
在“十二五”时期,江干区应以区政府为主导,我大队与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日常性执法,大力打击超载运输,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在当前不能杜绝超载车行驶道路的情况下,加强养护管理,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对已改建的水泥或沥青公路路面进行及时性、预防性养护,对路面坑槽、断板、拥包、龟裂、沉陷、翻浆等病害进行处置,加大日常养护管理力度。
三、完善隔离设施,严格划分道路交通走向。
随着目前江干区流动人口、车辆的日益增加,交通管理压力增大,目前道路的设施情况,已无法杜绝部分行人、车辆横穿,违反标线等违法行为,从而容易导致事故多发。设置路面隔离(以硬隔离、绿化隔离带等形式),严格划分道路交通走向,势必将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
通过设置隔离,可以阻止行人横穿街道,车辆随意调头,可将上下行车辆分隔,避免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碰撞,另交通岛、立体交叉、广场、停车场上也需进行一定方式的绿化,以隔离的方式,组织城市交通网络,起到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作用。
同时隔离以绿化带的形式,其植物的绿色能够带给交通参与者视觉上的柔和舒适,可减轻司机视觉上的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停管工作,缓解江干区停车难问题。
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而小区配建停车泊位普遍较少,不能适应城市机动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停车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停车矛盾凸显,同时,小区停车价格关系不顺,已有配建停车利用率不高,进一步加大了小区停车供需缺口。从而大量小区车辆停在区内道路甚至周边城市道路上,公共资源被小区停车占据,车辆充斥小区路面,拥挤不堪,消防通道被占,安全隐患严重,更有部分车辆挤占小区人行道和绿化带停车,导致小区生活环境被破坏,安全系数降低。小区停车难问题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是城市安全的一个潜在隐患,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大队前期对江干辖区小区、公共建筑周边的勘察,系统的小区停车设施规划方法,对解决城市老小区停车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全区实际,大队拟定三个小区停车场建设方案:
1、已建小区或其周围公园/绿地空地很大,可建传统地下停车场。
2、已建小区或其周围公园/绿地空地不是很大,可建地下立体机械停车场。
3、对改建地下车库不具备条件的建设较早的小区,根据小区布局情况,在角落或业主同意的部位(如自行车库),建设地面泊车位或立体停车库。
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将是“十二五”的重大课题,通过建立停车场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引导城市交通模式良性发展。
五、加强“压事故、减伤亡”工作,落实源头管理。
一、畜牧部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畜牧档案管理的重要支撑,畜牧部门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其贯彻执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实现档案及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畜牧部门档案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参差不齐,整体表现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缺乏。档案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只占到较少的一部分,此外还存在没有接受任何档案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干部一般都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其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认识和使用“不敏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无形中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度。
3.硬件设施比较落后
畜牧档案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分类杂的特点,目前传统的畜牧档案在收集整理以及后期查阅中存在低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尚未建设专业的档案保管室,尚未配套档案管理所需的设备,档案管理还没有达到办公自动化,人工形式的档案管理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让工作人员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及工作挑战,还给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畜牧档案门类与其数量不断增加,人工形式的管理容易导致记录不全面,不具体和档案件过多等问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畜牧资源缺乏共享与推广的平台和渠道,严重影响了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
二、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对畜牧档案的认识
畜牧部门是一个专业性质非常强的部门,领导往往重视业务工作而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畜牧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应该把档案工作切实的提上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并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主抓档案工作,制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单位领导带头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把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畜牧档案的收集
畜牧部门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档案管理。要明确档案查阅及使用方法。畜牧档案管理工作者应根据畜牧部门工作的特点,建立合理完善的档案收集制度。针对实际工作情况,随时和定期收集档案资料。还应开展档案建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重要性。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干部职工做到自觉将应该存档的材料交给档案管理工作者建立档案。
3.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畜牧部门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者能够持证上岗,以提升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此外,要将档案管理列入日常工作事宜中,完善档案管理机构,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发现并落实解决问题;挑选具有高素质且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档案工作人员,并经常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方法,掌握新技术,才能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更新观念,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4.加大硬件设施和自动化办公设施的投入
在本着分开库房、查阅及办公的原则,依照相关标准建立符合畜牧部门实际情况的档案专用库房。在档案专用库房中要设置一定的消防设施等必备设施,力求做到防盗、防潮、防火、防尘、防鼠及防高温等防范工作。还要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配置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配备管理专用的软件系统,让各个门类的档案资料实现数字化归档,使用计算机录入全部文件资料,真正地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最大程度地提升档案资料检索速度,尽力为畜牧业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5.强化激励机制,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
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应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抓质量管理不能做表面文章,贵在“点滴做起”,不能为一个质量宣传周,一个质量宣传月,搞搞花架子,走走形式,唯有真抓实干,才会有货真价实,才能赢占市场。企业若想在质量管理上获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进一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素质
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员工素质的竞争。一个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批和造就一批一流的人才,才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倡导员工的自省精神,即任何人和部门出了质量问题、遇到困难,不先埋怨别人和客观条件、不推诿扯皮,而是先向内看自己,找出自己的问题,研究自己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办法和措施;其次逐步树立“不自我设限”的理念,促使员工不受常规和现状的限制,努力挖掘内在潜力,形成自我超越的积极心态;第三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目标,以员工的个人愿景形成企业的愿景体系,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大目标和小目标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质量造就品牌”成为员工的共识、目标、追求,并化为员工提高质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原动力。
二、严格质量过程控制 实施精细化管理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活动应根据质量要求设定标准,然后进行测量和控制,判断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在ISO9000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所依据的原理是“质量环”。这些理论打破了早期的质量管理主要以制造过程为重点的传统模式,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已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逐步推行。
1、加强过程监控 实施精细管理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以下措施对影响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了控制。
(1)建立了“分级管理、分层控制”的质量保证模式,即生产现场管理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并不断予以条块整合:第一层为企业层——质量管理部,第二层为各生产事业部——质量控制,第三层为各事业部下属各车间——作业层监控;
(2)产品实现过程直接影响到产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针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企业在坚持以往有效方式的基础上,适时推行了时效管理模式,目的是持续优化、简化相关过程,测量和改进过程的质量、效率、成本,满足顾客和市场的要求。在过程审核中,则通过过程输出绩效分析、过程因素审核、过程稳定性和过程能力评价,来用以诊断整个PDCA循环的过程状态,协调制订并实施了必要的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过程稳定地满足要求。
(3)企业充分借鉴、实行“3N、4M、5S”管理模式。“3N”原则是指“不接收、不生产、不转交不合格品”,使员工在同一岗位上扮演三种不同角色,实施“工序管理市场化”,增强员工市场意识,规范员工行为。“4M”管理要素即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质量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在“4M”管理要素的运用中企业将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发掘与激励员工的最大潜能。“5S”管理方法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自律”,其为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场质量管理方法,现已在企业现场质量管理中得到推广。企业根据“5S”活动提出的简单而明确的目标,逐步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较为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因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3N、4M、5S”管理模式已在质量工作中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正在朝“精心控制,精细管理”的目标迈进。
2、突出“自主质量管理”功能
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只有人人保持和发扬敬业精神,产品的质量才会得到保证。基于此,企业大力发挥员工的自主质量管理意识,突出各工序的自主质量管理功能,强调“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对”的观念,渐渐改变了依靠大量质检员事后把关的状况。
为确保自主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企业要求所有操作者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在各工序施工中进行了有效的“自控、自检、自改、自评和自记”工作,“自控”就是要求每个操作者在施工前看懂图纸与工艺文件,掌握操作方法,对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工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事先详查,发现不符合处须经上道工序纠正后方可施工;“自检”就是在完成操作后,根据工艺文件和质量要求自己进行逐项检查;“自改”就是对自检出来的缺陷进行改正,直至全部合格才能转至下道工序;“自评”就是对自己施工质量的优劣程度做自我评定;“自记”就是在规定的表式上实事求是的给自己评分并签上姓名,以达到质量记录的可追溯性。凡施工者填写的质量记录表(卡),均由他人进行认真互检;同时采用了专职检验与自主质量管理“双管齐下”的良好方式,使各工序质量普遍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二、对症下药
上述所剖析出的问题,如何加以解决,这是我们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要对其逐一深入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药方。如,工作理念不先进问题。我们相关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突出理念的创新与优化。要在思想上,强化管理人员的自我意识提升。通过专题讲座及现场观摩等形式,强化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而针对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本文笔者认为要深入地进行相关制度的优化。如,相关奖励制度的构建与实施。主管部门,要到工作一线中去,去了解与掌握档案管理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与比较,对其给以准确的反馈,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自我剖析及修正。而对管理人员过度流失的问题,本文笔者认为,其根本还是职工待遇问题得不得彻底解决所造成的。这里,我们要提一下职业幸福感。因为,这是每一个参与工作者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员而言,更需要帮其建立职业的幸福感。因此,本文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要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各种途径及平台加以宣传。
(一)财务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劳动要素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的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资产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
(二)财务资产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资产管理有关。事实上,企业内部各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因此,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
(三)财务资产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迅速地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例如,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可靠,则可带动生产发展,实现产销两旺,资金周转加快,盈利能力增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迅速地反映出来
由于财务资产管理控制的内容多、范围广,既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权益与联系,也涉及企业与外界的经济关系,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在公司不断开拓市场领域的同时,从内容到形式、从管理理念到工作方法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无论是从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论证上,还是正确把握公司经营风险,都对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树立“财务先行”的观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公司决策层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助于在公司范围内树立“财务先行”的观念。首先,从改变对公司财务资产管理者的认识出发。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思路和方式上打下了沉重的烙印,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和发展了多年,但在很多时候,考虑问题还是难脱计划经济的巢穴。 要改变这种局面,财务资产管理中心就应该参与一些涉及金额大、风险大的经营项目,比如,可以适当参与集团企业外部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的专业优势,对搜集到的各个项目的财务资料进行整理,科学分析,系统评价,同其他部门大致规划一个项目的投资前景,面临的风险和收益的概率,为公司领导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数据。
(二)要对立“财务先行”的观念,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内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为公司最高决策层服务的,这样就涉及到管理会计的范畴。从这个内部管理系统中提出的数据不同于会计数据那样精确。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不完全受会计核算各类准则的制约,这些数据对外行来说,不会显得深奥难懂,相反是通俗易懂的,公司决策层看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形式一目也然。
不管是董事长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对财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借款时想起财务,付款时想起财务,报销时想起财务,开工资时想起财务,平时忘记财务。而是要在一切工作开始时都要从财务资产管理的角度理性地考虑问题,要正确把控风险,新项目开工时要进行详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切实可行和符合实际的数据,从财务资产管理的角度进行项目评价。
为了提升公司财务资产管理工作,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调研,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部分,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抓好预算管理(计划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要做到科学、严肃,同时还要做好三个结合:编制预算与公司的经营方案相结合;执行预算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考核预算与个人利益相结合。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好资金的关键在于控制源头:提高资金效益的关键在于减少环节,加速周转;控制结算的关键在于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约束支出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同时,实行资金分级授权管理,严格控制投资、借款和担保。建立项目责任制为基础的投资管理体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流程,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实行集体决策,以降低风险。
四是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管理。成本管理的核心是落实成本责任制,贯彻推行“挣得多,花得多”的方针,将指标分解,人人头上有指标。在成本管理上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的政策,做到奖惩分明,标准明确。
五是固定资产管理和存货的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是公司的重要生产资料,与货币资金同样重要。公司应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做好调剂,创新性地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价值创造、固定资产再利用等方面做好财务资产管理。
2、存货管理。存货,一头连接成本,一头关系收入,同时存货管理本身又将消耗企业相当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恰当的存货水平,尽量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所有企业不得不研究的吐纳之功。除了存货金额,存货的结构分析也值得多加琢磨。房地产公司存货相当多的部分是商品房,作为商品,对商品房的科学管理,无论是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是资产管理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方面,商品房销售台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六是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管理。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税种繁多,税赋较重。为了合理避税,应有一班人专门开展税收政策研究,特别是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研究,在相关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积极进行税收方案的筹划,提出相关建议,也是做好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还要兼任税务总监、税务经理、税务会计的角色。我们的会计核算也涵盖了税收筹划。
七是及时、有效、操作性强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工作作为公司财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客观地评价计划和预算执行结果,在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财务资产管理将“死数据”变成“活信息”,会计信息在财务状态、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信息。
八是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资产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是经营中最重要的风险,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财务应积极主动针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环境开展风险研讨,及早发现,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和社会信誉的不断增强。